石油与天然气二次运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水动力(倾斜岩层中水动力的垂直分力)与浮力方向一致时,水 动力起到增加浮力的动力作用;当它与浮力方向相反时,水动力减 少油体浮力,起到阻力作用。
水动力不仅影响二次运移动力的大小,而且还影响 着油气运移的方向。
动水压力可以推动油气运移甚至破坏圈闭,也可以阻 止油气运移形成圈闭。
(3)扩散力
油气二次运移中的受力分析
当地层倾斜时其浮力公式表示为:
F=Z(ρw-ρog)g .sinα
(2)水动力
水动力是推动地层孔隙水流动的动力。因此, 它也是推动水溶相油气或密度与水接近的重质 油进行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
地层中的水动力可以由差异压实作用和重力作 用而产生,并形成压实水动力和重力水动力。
压实水动力和重 力水动力两种水 动力一般是随盆 地演化先后产生, 并可在地层剖面 上呈旋回式出现。
F=V(ρw-ρog)g
式中F为浮力,N;V为连续油的体积,m3;ρw为地层水 的密度,ρog为地下水油气密度,kg/m3;g为重力加速
度,9.8m/s2.
如果把体积V换成单位面积乘高(Z),则上式变为:
F=Z(ρw-ρog)g
在自由水 面之上的 任一高度 的油气所 受到的浮 力,实际 上就等于 该高度的 静水压力 与静油 (气)压 力之差
油、水(层内运移结果); 6.纵、横向上,石油在组分和数量方面表现为许多
有规律性的变化。
油气通道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油运移情况 (荧光,240倍)
石油运移通道特征
课程内容
一、油气二次运移条件 二、油气二次运移的机制与模式 三、油气二次运移的其他问题
油气二次运移条件
油气在地下发生运移,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 要条件:
三、油气二次运移的其他问题
(一)油气二次运移中的相态
初次运移 • 水溶相 • 连续烃相 • 混合相 • 扩散相
二次运移 • 水溶相 • 连续烃相 • 油(气)溶相 • 扩散相
不同相态,运移效率差别很大,储集层中的油气主要是以游离相态运移, 至少 最终要转变为游离相。但天然气仍可以水溶和扩散的方式运移
1.流体 即油、气、水都是可以流动的,固体 就不行;
2.动力条件 即动力环境/动力场,是油气藉 以运动的外力之和;
3.通道 是流体籍以通过的空间,如运移的微 裂隙等。
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内容
一、油气二次运移介质条件 二、油气二次运移的机制与模式
(一)油气二次运移中的相态 (二)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与阻力 (三)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 (四)油气运移主要模式
流体旋回划分理论依据
流体旋回:从沉积水文阶段到淋滤水文阶段,对应于从 区域沉降和水侵到区域抬升、剥蚀或水退。
沉
降 阶
水岩及流体相互作用
段
(1)溶解与溶滤作用
(2)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
淋
滤
(3)扩散和浓缩作用
阶
(4)混合作用
段
(5)生物地球化学作用
在地层倾斜情况下,存在水动力沿地层上倾或下倾 方向运动两种情况,其作用亦可表现为阻力或动力 两种结果。
(一)油气二次运移中的相态
1.石油二次运移的相态与转换
内容
一、油气二次运移介质条件 二、油气二次运移的机制与模式
(一)油气二次运移中的相态 (二)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与阻力 (三)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 (四)油气运移主要模式
三、油气二次运移的其他问题
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
(1)浮力 浮力是阿基米德浮力。石油地质学中常将浮力与重力同 时考虑,并将浮力与重力的代数和称为净浮力。故石油 质点的净浮力可用下式表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第四章第三节
石油与天然气二次运移
使用教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陈昭年 主编,地质出版社,2005
油气运移参考书籍
1.《油气运移》:В.А.索柯洛夫著,1959年,388页 2.《压实与油气运移》:陈发景,1989年,177页 3.《油气运移》:李明诚,1984年(1版),1994年(2版),2004年(3 版) 4.《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结构及其成因与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 邸世祥,1991年,181页 5.《油气运移》: 黄第藩,328页 ,1988年 6.《石油地质译文选 油气运移 第2集》:陈荷立 汤锡元等编译,1987 年 , 244页 7.《油气运移机理及物理模拟》:曾溅辉,王捷等著,2003年, 190页 罗晓容,
二次运移的证据
1.地表渗出的油气苗(说明从地下→地表运移); 2.采油时很小的井孔可以流出大量的油气(说明至
少在开采时是四面八方汇集的结果); 3.采出的石油中可以找到比储层时代老的孢粉(由
老的生油层→储层); 4.生油岩多为细粒岩石如泥岩、页岩,而目前的产
油层多为粗粒的砂岩等岩性(生→储); 5.油气藏中油气水按比重分异,从上到下分别为气、
构造应力
高邮凹陷T23反射面(三垛运动期)构造主应力矢量图 (胡望水等,2005) 油气大规模运移的方向与构造主应力的方向相同,即为由南东向北西向
2.二次运移的阻力
油气二次运移中最主要和最普遍的阻力就是 毛细管压力。 同时,油气运移还需要克服自身重力。
Pd
2
cos
R
Pd 是油水驱替压力(毛细管阻力); 是界面张力(dyne/cm); 润湿接触 角;R储层内最大连通孔隙半径(cm);
烃类只要存在着浓度差,烃类的分子扩散就可以在任何时空中发生。
其他动力
构造应力 构造运动力可起到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 直接动力作用:构造运动在使岩层发生变形
和变位中,会把作用力传递到其中所含的流 体,驱使油气沿应力方向运移。 ➢ 间接作用:构造运动可使地层发生倾斜,使 油气在浮力作用下向上倾方向运移;可形成 供水区与泄水区,形成水动力作用;形成断 层、裂缝、不整合面等油气运移的通道。
教学目标
牢固掌握油气二次运移的概念 掌握油气二次运移的机制与模式 了解油气二次运移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基本概念与研究重要性
油气二次运移
是指油气脱离生油岩后,在孔隙度、渗透率较大的储集 层中或大的断裂、不整合面中的传导过பைடு நூலகம்,它包括聚集 起来的油气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再次运移。
重要性分析
是流体矿产的特殊性的本质体现; 连接烃源岩与聚集体的桥梁; 控制着油气的分布与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