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合集下载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
3专业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针对性不强虽然高职教育界对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方向已经达成共识但课程体系仍是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三段式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相脱离实训基地建设没有融入课程建设特别是生产性实训基地所占比例和实训对岗率不高建成后利用率不高资源优势和实训功能没有充分发挥有些高职院校没有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没有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造成高职毕业生专业理论水平低于普通高校学生职业技能又不占明显优势在人才市场上遭遇尴尬

不高 ,建成后利用率不 高 ,资源优势和实训功能没有充分发 挥 ,有些高职院校没有建设 校内外实训基地 ,没有给学生动 手实践 的机会 ,造成高职毕业 生专业理论水平低于普通高校 学生 , 职业技能又不 占明显优势 ,在人才市场上遭遇尴尬。
三 、专业建 设改革 建议
根据教育部2 0 年 《 于全 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 06 关 量的若 干意见 》l 号文件精神 中,对 “ 6 专业群 、工学交替、 项 目 向、半工半 读”等新理念的提 出,特提 出以下改革对 导
策:

高职 院校专业 建设 内涵
与本科 院校 以学科建设 为重点不同 ,专业建设是高职教 育与社会的契合点 ,也是其办 出特色的关 键。 中国高等职业 教育 的内涵发展体现在专业建设上 ,专 业建设 已经成为高职 院校 内涵建设 的核心 。如果不能 打响高 职教育的质量品牌 , 在大 众化教 育阶段 多元竞 争压 力下 ,它将会 失去发 展 的空 间。教育部 、财政部 《 关于实施 国家示 范性高 等职业 院校建 设计划 加 快高等职业 教育改革 与发展 的意见 》明确指 出: “ 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建成5 o " o4 左右产业覆盖广 、办学条件 好、产学结合 紧密、人 才培 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 ( )。强 群 化品牌意识、创 建品牌 专业 是高职院校获得竞争优势的必然 选择 。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课程体系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课程体系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设计的。

它是通过科学规划和组织各个专业课程,以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帮助学生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

下文将从需求分析、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探讨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课程体系的构建。

需求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行业和社会的需求,了解市场对专科人才的要求,才能够确定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

这需要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技能需求进行预估,以确保培养出的学生具备就业竞争力。

课程结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课程体系应该具备明确的结构和层次,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所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在课程结构上,可以分为通识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三个层次。

通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基础课程主要提供所学专业需要的基本知识,而专业课程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

教学方法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课程体系需要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需求。

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和实验教学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但也需要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如信息技术和实践教学等,提供更加丰富、互动性强的学习体验。

评价体系为了保证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课程体系的有效性,需要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

评价应该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实际技能应用水平和职业素养等方面。

评价标准应该明确、科学,并结合行业需求和社会价值观,以确保学生毕业后具备就业所需的能力和素质。

总结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通过需求分析、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合理设计,才能确保课程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这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经验,并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为社会和行业作出积极贡献。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以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为例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以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为例

餐饮管 理与 服务 专业课 程体 系 的构 建
1 人才培养 目标 的确 立。我 国的餐饮 行业 连续 1 . 8年保 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0 8年餐饮业零售额达到 14 4 20 0 亿元 , 5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的 1.%。餐饮业持续 的全方 位 、深 42 层次的发展 ,必将带 动餐饮企业对人力 资源需求 数量和质量 马 的 增 加 。 在 对 当 地及 周 边 地 区 的餐 饮 企 业 、星 级 饭 店 进 行 广 泛调研 的基 础上 ,由专业教师 、行业专 家和企业 骨干共同组 健 成的专 业教学指 导委员会研讨后 ,餐饮 管理 与服务专业 的人 才培养 目标确定 为 :培养具有较高 职业 素养 、熟 练掌握餐饮 ] 服务技 能和基本管理方法 ,能够在 中高档餐馆 、酒 吧 、茶 馆 及 三星级 以上饭店 ,从事服务与岗位督 导工作 的专 门人才 。 2 .岗位群职 业能力的分析 。在对企业工作岗位群进行深 人调查分析 的基础上 ,根据具体 岗位群工作任务 的要求 程体 系的构 建思路 —▲ 1 — 等
以餐 饮 管 理 与服 务 专 业 为例
[ 要】 摘 课程 建设 与 改革是提 高高等职 业 院校教 学质 量 的核心 ,专业课程 体 系的 构建 尤为 重要 。本文 以餐饮 管理 与 服 务专 业课程 体 系的 构建 为例 ,阐述 了如何 与行 业企 业合 作 , 据 职 业 岗位 ( ) 职要 求 ,在 职业 能 力与 素质分 析 根 群 任 的基 础上 构建 专业课 程体 系。
现场督 导 、监控 ,处 理突发事件 ;员工调配 、培训 、考评 ; 设备使用与物料管理 ;安全教育与检查 ;建立并维持 良好的 客户关系 ,市场调查与分析 ;产品设计 、定价及促销 ;营销 活动策划 :内外 部衔接工作等 。 职 业 能 力 :鸡 尾 酒 调 制 、咖 啡 调 制 与 服 务 能 力 ;酒 水 推 销能力 ;市场调研与定位能力 ;人力资源配置能力 ;营销活 动策划能力 ;服务质量控制能力 ;物料管理能力 ;顾 客消费 需求识别 与员工心理分析能力 ;外语交流能力。 ③ 茶馆基层督导者.主要工作 :为客人 沏泡茶水并服务 ; 茶 品推销 ;茶单设计 ;茶馆氛围营造 ;制定 服务规范 与标准 , 现 场督 导 、监控 ,处 理突发事 件 ;安全 教育与检查 ;员工调 配、培训 、考评工作 ;设备使用 与物料 管理 ;建立并 维持 良 好 的客户关 系 ,进行 市场调查 与分 析 ;产 品设计 、定 价及促 销 ;营销活动策划 ;内外部衔接工作等。 职业能力 :茶水沏泡 与服务能力 ;茶 品推销 能力 ;市场 调研 与定位能力 ;人力资源 配置能力 ;营销活动策划 能力 ; 服务质量控制能力 ;物料管理 能力 ;顾客消 费需求识别 与员 工 心 理 分 析 能 力 ;外 语 交 流 能 力 。 3 专业课程体系 的构建 . 在详细 了解 岗位工作流程 、工作 内容 、工作标准 以及对 员工从业能力具体要求 的基础上 ,设置对应 的专业课程 ,构 建专业课程体系 。 ( 职业 能力与职业 素养 。职业 能力 :中西 餐服务技 能 ; 1 ) 鸡尾酒调制 、咖啡调制 、茶水沏泡技能 ;菜点制作 的基本技 能 ;进行有效的服务质量控制 的能力 ;进行合理 的人力资源 配置的能力餐饮物料 的采供 、使用流程监管 的能力 ;营销策 划与餐饮产品设计 的能力 ; 使用外语为客人提供服务的能力 ; 营养配餐能力 ;顾 客消费需求识别与员工心理分析能力 。 职业 素养 :良好的职业道德 、法律意识及环保意识 ;良 好的个人礼仪修养 、服务意识 ;开拓创新 、严谨务实的工作 作风 ;团队协 作和人 际沟通能力 ;一定的应变 能力 ;获取 、 分析 、使 用信 息的能力 ;较为宽厚的人文底蕴 ;终身学习能 力和知识迁移 能力 。 () 2专业课程 。餐厅服务 与管理 ;酒水 调制 ;菜 点制作 ; 餐饮企业运营实务 ;饭店英语 ;第二专业外语 ( 如饭店韩语 , 依据本地客源 ) ;食品营养与卫生 ;服务心理 ;饮食文化 ;言 语交 际;宴会设计 ;插 花技 艺 、花式 调酒 等 ( 依据个人 发展 选修 ) 岗实习 ;毕业设计等 。 ;顶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后 , 还要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教学内 容 ,以实际的岗位工作任务为驱动 , 借助模拟或真实 的职场环 境 ,由具备 ‘ 师 ’ 双 素质的专兼职教师引导学生按 照工作过程 完成学习任务 ,实施一体化教学 ,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

高职专业“五板块”课程体系结构

高职专业“五板块”课程体系结构

[摘要]针对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探究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规律,首次提出了高职专业“五板块”课程体系,并给出了“五板块”课程体系结构关系图,阐述了“五板块”课程体系的组成,回答了如何设置“五板块”课程体系,其目的是推进高职专业建设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关键词]课程体系;专业;板块;结构;关系图[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43-0120-02高职专业“五板块”课程体系结构崔永红(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38)一、背景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优化课程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专业课程体系要适应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自2000年以来,先后经历了基于实践本位、能力本位和工作过程本位的课程改革,有力推动了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同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主要问题有:课程改革主要关注部分类别的课程,高职专业所有课程如何设置缺乏系统思考和有效解决;课程类别的分法存在针对性或完备性方面的缺陷;课程设置内在逻辑关系展现不足,课程设置适应专业培养目标体现不足,高职类型教育的课程设置系统性不明显、特色不明显;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系统的适应专业培养目标的专业课程体系。

因此,针对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探究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规律,构建适应高职专业培养目标的系统的、特色的课程体系十分必要。

二、高职专业课程设置原则(一)职业性职业性原则,指课程内容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二)时代性时代性原则,指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代表先进理论、技术和方法。

(三)选择性选择性原则,指课程内容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

(四)系统性系统性原则,指课程和课程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不是孤立的。

(五)发展性发展性原则,指课程内容既要符合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要有一定的难度。

三、高职专业“五板块”课程体系的提出高职专业“五板块”课程体系结构,指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拓展课程五个板块构成,组成了高职专业的所有显性课程。

浅谈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构建

浅谈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构建
教 育 既 有 联 系 又 相 对 独 立 的 组 成 部 分 。 作 为 高 等 教 育 , 理 论 其 与 实 践 课 程 既 有 各 类 教 育 所 具 有 的 共 性 , 兼 具 自身 特 性 。 高 又 职 的理 论 课 程 ( 括 专业 理论 和 相 应 的 文 化 基 础 理 论 ) 必 须 有 包 ,
高 等 技 术 应 用 性 专 门人 才 , 这种 人 才 需 要 实 现 “ 距 离 上 岗” 这 零 , 就决 定 了 高 职 教 育 必 须 紧 跟 时代 发 展 与 社 会 需 要 , 开 设 的 课 其
1 符合 高 职 特性 的课 程体 系 与 高 职 特性 高 度 对 接 .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既 是 高 等 教 育 的 组 成 部 分 , 是 职 业 教 育 与 又 培 训 ( v T 的 高 级层 次 , 整 个 教 育 体 系 中是 与其 他 各 类 型 的 TE) 在
定 的 系 统 性 、 整 性 且 达 到 相 应 的 高 等 教 育 水 平 , 时 也 应 完 同
具 有 高 等 教 育 的 共 同 特 征 — — 学 科 性 。 但 是 , 种 专 业 理 论 又 这
不 是 照 搬 学 术 教 育 的 , 是 为 形 成 在 工 作 现 场 贯 彻 和 实 施 这 些 而 规 划 与 设 计 的技 能 所 需 的 陈述 性 知 识 和 程 序 性 知 识 。 2课 程 目标 多 元 化 并 具 有 兼 容 性 .
首先 , 程设置要体 现灵活性 。高职教 育应灵 活设置 多 门 课
类 的 课 程 , 帮 助 不 同学 生 根 据 自 己 的 兴 趣 爱 好 及 特 长 自主 以 地 、 目的地 选 择 最 适 合 自身 发 展 需 要 的 课 程 进 行 学 习 。 这 种 有 自主 选 择 越 得 到 充 分 满 足 , 越 能促 进个 体 的 全 面 发 展 。 其 次 , 就 课 程 内 容 体 现 前 瞻 性 。课 程 要 根 据 社 会 的 发 展 和 职 业 岗位 需 求 的 变 化 不 断 加 以 调 整 。 这 就 意 味 着 课 程 必 须 引 进 前 沿 科 技 知 识 , 且 把 有 争 论 的 知 识 和 无 结 论 的 探 索 讲 述 给 学 生 , 发 并 激 学 生 探 求 新 知 识 的 欲 望 , 其 潜 能 和 个 性 得 到进 一 步 发 挥 。第 使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职业环境和市场需求,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相关问题,探讨专业设置的原则、方法与实践路径,以期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文章首先回顾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专业设置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专业设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市场需求导向、产教融合、特色发展等。

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专业设置的一般方法和流程,包括市场调研、专业定位、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资源配置等环节。

文章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深入剖析了几个典型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成功案例,总结了其成功经验和做法。

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的行业领域和地域特色,既有传统的工科专业,也有新兴的服务业专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借鉴意义。

文章展望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加强专业动态调整、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国际化发展等建议。

文章也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为相关决策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在专业设置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从专业结构上看,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相对较为传统,与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存在一定的脱节。

一些传统专业的招生人数逐渐减少,而一些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则供不应求。

这导致了一方面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错位,另一方面也限制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不足。

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分析

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分析

·23·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分析孙振强 孙 悦 李 善(济南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摘要: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是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

以学生“综合能力”目标的层次(单项能力、课程综合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能力训练方式为标志,可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分为:传统的“学科+实验”的课程体系;“弱化的学科+强化的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训练“课程综合能力”为主的课程体系;训练以“专业综合能力”为主的课程体系;以学生自主实践学习为主的课程体系的几种模式。

在着重分析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内涵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以期对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及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关键词:专业课程体系;职业能力;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70(2019)06-0023-03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无疑是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中的核心问题,而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又是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

纵观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大概分为五种模式。

一、传统“学科+实验”的课程体系“学科+实验”的课程体系中,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是专业教学的灵魂,以知识的学科体系为线索的课程体系,重视间接知识的传授、书本知识的传授;教学实验主要用于验证理论的正确性,缺乏(单项、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

此专业课程体系中,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论知识目标,课程体系的设置重视系统知识逻辑结构;实验实训环节并不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而是为了验证知识理论的正确性;整个课程体系基本没有技术应用类就业岗位的职业(单项、综合)能力训练。

图1为传统课程体系模式结构图。

横线:代表理论知识,竖线:代表能力本位、项目课程。

这种模式基本上都由横线组成,有比较系统的理论知识逻辑结构;而竖线代表的能力本位、项目课程教学基本没有,此类课程体系无法实现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

二、“弱化的学科+强化的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弱化的学科+强化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结构是:知识理论实验+案例+单项能力实训+少量综合实训。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 课程体系建设要点 范唯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 课程体系建设要点 范唯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课程体系建设要点范唯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课程体系建设要点范唯一、引言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体系的建设对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从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要点入手,深入探讨范唯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理解和见解。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课程建设要点1.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高等职业教育注重专业性、实用性和就业导向,培养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适应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课程体系建设要符合这一特点,做到紧扣行业需求、贴近实际工作、注重实践应用。

2.课程建设要点(1)职业能力导向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工作能力。

课程内容可以从基础知识入手,逐渐深入到实际技能培养和实训环节,最终达到让学生能够胜任具体工作岗位的目标。

(2)行业对接和需求引领课程体系建设要与行业需求对接,充分了解各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及其发展趋势,确保课程内容和结构与行业动态保持一致。

范唯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要“以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为导向,精准定位,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

(3)实践教学和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建设要注重实践教学和产教融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产教融合项目,让学生能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学习和实践,从而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

(4)综合素质培养除了专业技能的培养,课程体系还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创新精神、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

这些素质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三、范唯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解和见解范唯是一名从事职业教育多年的教育工作者,他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有着独到的见解。

范唯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要与行业需求对接,贴近实际工作。

他指出:“只有紧跟行业趋势,聚焦市场需求,才能培养出更加合格的职业人才。

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教育开放课程体系

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教育开放课程体系

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教育开放课程体系王正万摘要: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适合社会和就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而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培养的核心。

同时,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是充分体现专业办学水平和特色的重要抓手。

本文经过深入行业企业、标杆职业院校调研分析,以及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汽车应用与维修等专业的应用总结,深化对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开放课程体系”的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人才培养;职业能力;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252-03一、背景及要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以及教育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文件要求,明确了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和订单培养的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指明了方向。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和核心任务,实施基于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改革与创新,是与当前高职生源素质、教育特色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因素决定的,对解决高职教育当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升人才培養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和目标1.建设思路及原则。

从以下几方面建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开放“六平台+资源+保障机制”的课程体系:(1)通识课程平台建设;(2)素质养成平台建设;(3)选修平台建设;(4)专业课程平台(含专业类基础课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工学结合平台)建设;(5)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6)质量保障机制。

“以就业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满足市场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面向企业及社会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Xa a‘ a in,i ogo,i h il i J n, o j " n 。L Zjag o u C Lu L H h x jb
( . oeeo a e a c n f m t nSine ,. oeeo uo eadA r a aC l g M t m t s dI o a o c csb Cl g f rp mei , l f h i a nr i e l E n c
随着国家发展职业教育 相关政策 的相继出 本科的专业设置 , 没有体现 出高职教育的办学特 台和实施 , 内高等 职业教育迅速 地发展起来 。 色。市场需求是一个动 态的过程 , 国 高职院校的专 纵观国内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不难发现高职教 业设置也应该是动态 的灵活设置。以秦皇岛市高 育普遍存在着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 的脱节现象。 职院校为例 , 近几年 , 用人单位对土木工程专业的 如学生在学习完大学期 间的课程后 , 还需要通过 毕业生需求量很大 , 但是秦 皇岛市的几所高职院
文章编号 :6 2- 9 1 2 1 )4- 0 7- 4 17 79 ( 0 1 o 0 9 0
Dic sin o h n tu t n o r iu u S se o c t n lEd c t n su so n t eCo sr ci fCu rc lm y tm fVo a i a u a o o o i
l cie c l s s I d i o t e c n tu t n t o g t ft e c riu u s s m r s u s d fo t e a p cs o p — e t l e . n a d t n. o sr c o u h s 0 urc l m y t a e d c s e rm s e t f s v e r i h i h h e i h e

高职院校公共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优化

高职院校公共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优化

高职院校公共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优化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其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公共课程的构建和优化。

公共课程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也是科学有效地实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地构建和优化公共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素质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 确定公共课程的重要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公共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高职院校要明确公共课程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把公共课程的建设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推动公共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2. 根据专业特点确定公共课程设置高职院校的专业技术课程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公共课程同样重要,要结合专业特点确定公共课程设置。

在构建公共课程体系时,要结合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确定公共课程的设置方向和内容,做到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

3. 强化跨学科交叉融合高职院校的公共课程体系应该倡导跨学科交叉融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和交叉,形成跨学科的公共课程体系。

公共课程中可以涵盖科学、人文、经济、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公共课程中得到全面的培养和发展。

4.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公共课程不仅要注重理论教学,更要注重实践教学。

在公共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要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对公共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5. 加强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公共课程的设置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与社会需求进行对接,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确定公共课程的设置方向和内容,使公共课程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1. 针对学生需求优化公共课程设置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多元化,学生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要针对学生的需求优化公共课程设置。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和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意见,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公共课程的优化设置,增加学生参与感和满意度。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三重能力的课程体系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三重能力的课程体系

2009年3月第八卷第l期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 oU II N A L O F C刖Z}I oUV0cA l l0N札&ⅡC H N ICA L coL L E c EM a r.2009V01.8N o.1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三重能力’’的课程体系卜锡滨(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滁州239000)摘要:本文通过对职业能力的解读,采用多元整合的方式,以课程模块的形式搭建了三重能力课程体系的架构,并介绍了课程模块选择、课程内容选择的基誉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职业能力;多元整合;学习领域;任务驱动中图分类号:G7l 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93(2009)01—0005—04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与各行各业一样取得了丰硕成果。

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从无到有,研究成果从少到多,先后形成了“宽基础、活模块”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导向课程体系等,这些成果积极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然而,正如蒋乃平先生所言:“各种课程模式不但各有所长、特点各异、适用范围有别,而且相互交融,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势”。

本文结合安徽省特色专业(示范专业)建设实践,在借鉴、消化、吸收、创新基础上,谈谈构建三重能力课程体系的初步探索。

一、职业能力的解读(一)职业能力的表述在职业教育中,职业技能、职业资格、职业能力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几个词。

查阅现代汉语词典,虽然没有这几个词的直接解释,但对职业的解释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对技能的解释是“掌握和应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对资格的解释是“从事某种活动所应具备的条件、身份等”,对能力的解释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

姜大源先生在《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中,从学习内容、活动范围、工作特征和组织程度四个层面,对职业技能、职业资格和职业能力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在学习内容层面,职业技能注重实用,职业资格注重资质,职业能力注重内化;在活动范围层面,职业技能建立在相对单一的岗位基础上,职业资格建立在比较宽广的岗位基础上,职业能力建立在具有纵深的职业环境及劳动组织基础上;在工作特征层面,职业技能凸显对明确界定工作的胜任,职业资格凸显对灵活界定工作的胜任,职业能力是对自在发挥工作的胜任;在组织程度层面,基于职业技能的职业活动基本是被动式、他组织的.基于职业资格的职业活动常常是反应式、自主的,基于职业能力的职业活动一般是主动式、自组织的。

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院校专 业课程体系建设
2023-11-05
目录
• 引言 • 职业能力概述 • 基于职业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原则 • 基于职业能力的专业课程设计 • 基于职业能力的专业课程实施 • 基于职业能力的专业课程效果评估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
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 样化,基于职业能力的教育成 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拓展通识课程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设置一些通识课程,如人文素质 、自然科学、创新创业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在课程体系中要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 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04
基于职业能力的专业课程 设计
职业能力分析
01
职业能力分析的意义
职业能力分析是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 基础,有助于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 标和规格,为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依 据。
02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专业 课程体系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 质量的关键。
03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 系存在的问题,基于职业能力 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 义。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构建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满足社会需求。
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职业技能
职业知识
指个体在特定职业领域内所掌握的专业知识 和技能,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指个体在特定职业领域内所掌握的基础知识 和信息,包括行业知识、企业管理、法律法 规等方面的知识。
职业态度
职业道德
指个体在职业活动中的态度和价值观,包括 责任感、诚信度、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素 质。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评价体系分析与构建——以陕西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为例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评价体系分析与构建——以陕西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为例

中图分类号
专业 建设 是 高等 职业 院校 提 升整体 办学水平 、 实现 内涵发 展的 重要举 措 。多年来 , 我 国高等职业 教育始终紧贴 区域产业 , 积极主动 与行 业 、 企业合 作 , 努力 为经 济社
会发展服务 , 培 养了大批高级技术 技能型人才 , 尤 其是在“ 十一五 ” 期
体 系。其 中做 好 岗位 需求调研 是前提 , 强调外部评价 与 内部 自评相 结合 , 同时构建 以专业建设评 价为主、 专
业特 色评价 为辅 的“ 双平 台” 评价指标体 系框 架。 关键词 高职教 育; 产业发展 ; 专业建设 ; 评价体 系 G 7 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8 — 3 2 1 9 ( 2 0 1 3 ) 2 6 — 0 0 1 4 — 0 3
设 及 : 其 评 价 机 制 现 状 校 专 业 建 五 主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8 — 2 1
作者简介 : 姜庆伟( 1 9 8 3 一 ) , 男, 江苏扬州人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公室秘书科科长 , 讲师 ; 王晓江( 1 9 5 8 一 ) , 男, 陕西蒲城人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 院副院长 , 教授。 基金项 目: 2 0 1 1 年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 目《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 的研究与实践》 ( 编号 : l l Z I O ) , 主持
间, 高等 职业 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 评估、 示 范性 院校 建设 、 实训 基地 建设 等项 目的推动下 , 在创新 办学 体制 机制 、 改革 人才 培养模 式 、 增 强社会服务能力 、 建设 优质教育资 源等方面取得显 著成效 , 涌现 出一 大 批 建 设 成 效 明显 的 院 校 和 专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作为高职院校,只有通过持续地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建立课程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等手段,建立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及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以现代人才观和课程观为依据,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水平培养为本位,以改革为动力,全面审视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建设目标,通过调整归并、增删取舍、综合开发、探索创新等方式和手段,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从而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1、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的原则。

各专业教学计划中所设置的课程要与就业目标直接挂钩,能清晰地体现出就业方向和工作必需的基本素质,职业水平和岗位技能。

与就业目标有益而无关的课程,可开可不开的不开,可讲可不讲的内容少讲。

使得课程设置精减实用,目标明确。

2、以专业目标为导向,以职业水平形成为本位的原则。

专业培养目标应以人才规格分析为前提,课程设置应以专业技术应用水平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

人才规格分析形成的水平模块,是课程设置模块的重要依据,在课程模块对应水平模块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尽量减少和弱化与水平无关的课目,大力强化水平培养。

3、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标准为尺度的原则。

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中心,建立有利于水平形成,特色鲜明的实践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有别于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标志。

实践课程体系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衡量教学效果的尺度是国家制定的行业职业标准。

所以,实践课程体系应与国家(乃至国际)行业标准紧密接轨。

各专业应以职业标准中包括的素养、知识、技能要求为依据,制定出培训项目明确详尽,培养过程严格有序的实践课程体系,并通过这个体系,为学生提供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使之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高职院校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我 国高 等 职业教 育 在经 历 了 十几年 发 展 以后 .
各 个 方 面 都 取 得 了 长 足 的 进 步 如 何 根 据 自 身 的 办
学实 力 和优 势 . 职业 教 育 内涵 融入 国家 和地 区快 将
速 发 展 的 经 济 建 设 之 中 .依 托 行 业 凸 现 办 学 特 色 . 最 大 限 度 地 满 足 国 民 对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的 需 求 . 高 是
个 体 职 业 生 涯 发 展 的需 求
解 决 好 在 此 过 程 中 出 现 的 诸 多 矛 盾 , : 要 如 既
符合 学校 组 织 教 学 的规 律 . 要 适 应 企 业 偏爱 “ 又 顶
岗 ” 用 人 特 点 : 要 适 应 学 校 自身 教 学 装 备 能 力 . 的 既 又要 最大 限度 地让 学 生感 受生 产 实 际环境 氛 围 : 既 要 满 足 企 业 “ 手 快 ” 用 人 标 准 . 要 兼 顾 学 生 职 上 的 又
生 涯 服 务

二 、 等 职 业 教 育 专 业 课 程 体 系 影 响 因 素 分 析 高 f 1 等 职 业 院校 类 型 的 影 响 一 高
从 学 校 办 学 渊 源 上 看 . 国 的 高 等 职 业 院 校 主 我
要 有 两 而 成 . 在 实 训 教 学 方 面 它 们 一 般 具 有 较 强 的 能 力 和 丰 富
等 职 业 院 校 提 高 办 学 质 量 必 须 回 答 的 关 键 问 题 探
等 职 业 教 育 的 基 本 特 征 , : 立 能 力 本 位 的 教 育 即 确
理 念 , 培 养 能 够 适 应 生 产 、 设 、 理 和 服 务 第 一 以 建 管 线 需 要 的 高 等 技 术 应 用 型 人 才 为 根 本 任 务 . 社 会 以 需 求 为 目标 . 培 养 能 够 满 足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需 要 . 适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 课程体系建设要点 范唯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 课程体系建设要点 范唯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要点》一、引言高等职业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在职业教育中,课程体系建设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本文将重点探讨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要点,并结合范唯的理论进行分析。

二、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课程体系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部分。

一个完善的课程体系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帮助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课程体系建设也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三、课程体系建设要点1. 确定核心课程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首先要确定核心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是学生获取知识和理论基础的重要途径,专业技能课程则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关键环节,实践课程则是巩固和拓展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2. 教学内容的更新与调整教学内容的更新与调整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课程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和调整,保持与时俱进。

这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及时的修订和更新。

3. 课程的质量保障课程的质量保障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要遵循科学性、实践性、系统性、适应性和发展性的原则,确保课程体系的健康发展。

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4.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体系建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课程体系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四、范唯理论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范唯提出的“干物主义”理论,即“在复杂问题面前先找到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然后有条不紊地进行分解”,非常适合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应用。

在确定核心课程时,可以根据范唯的理论,先找到最基础、最关键的课程内容,然后进行逐步的分解和完善,确保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职业 教育 条例
校企 双赢
金志涛,2009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专业建设是内涵建设的逻辑起点
1.课程建设
2.师资队伍
以专业建设为 建设
3.实验实训 核心
条件建设
•专业建设是龙头 •课程建设是重心 •团队建设是关键
•条件建设是基础
金志涛,2009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
学校
企业
校企合作
金志涛,2009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校企合作:“双师素质”、“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
青蛙陆生和水生两种本领来自于两种生存环境
教师“双师素质”必须通过“校企两栖”途径培养
金志涛,2009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校企合作:双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和校外)
钳锉等 拆装 维修等
典型工作任务具有一般的 职业代表性,但它不一定 是实际职业岗位上的工作 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归纳是进行 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和前 提。
典型工作任务对应构成一个或几个学习领域(课程)。 一个职业通常有10—15个。
金志涛,2009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步骤4: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4.1目标
在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归纳出1项或若干项完 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行动过 程。它反映了职业岗位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任务在 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然后针对典型工 作任务展开职业分析,描述职业能力
4.2参与
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生产一线 直接从事操作或管理的专家
4.3方法
召开专题研讨会,继续采用头脑风暴法, 对典型任务的归纳和职业能力的描述充分发表 意见,最终达成相对一致的意见

高职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平 台式结构是按专业大类 , 为拓宽专业 口径设计的一种课程
高职 工程教 育课程体 系的构 建
王武林
( 扬州 工业 职业 技术 学 院 , 苏 扬州 2 52 ) 江 2 13
工程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历来 占有十分重要位 置 , 多 年来培养的大批工程技 术人 才 , 对我 国的经 济建设做出 了巨 大 贡献 。目前我 国的技术创新 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相对落后 ,
岗位群所必需 的基础知识 、 基本素质和各种专业技能进行分 析的基础上 , 将课程组 合成各种知 识模 块 和能力 模块 , 以能
力为主线 , 专业课程 体系分为学科 知识体系 和专业能力体 将
系 , 两个体系既有联 系又相对独立 , 且通过知识模 块和 这 并 能力模 块 的灵 活组合 ,按 岗位群 的要求 可形成不 同专业方 向, 满足不同职业 岗位 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需求 。三是平 台 式结构 , 将课 程按公共 基础课 、 专业 大类 基础课 、 专业或专业 方 向课 、 特色课程 等分层构建“ 三级 平台” “ 或 四级平台” 。平 台式结构与楼层式结构在 形式上 有些相似 ,但其 内涵不同。
置 和优化组合 , 这一方法可使 实训基 地建设 基金发挥最大效
能, 还可努力 建成 具有实训 、 科研 、 开发 、 培训 等多种 功能的 实训教学基地。再 次 , 高职 院校可结合 自己多年建设形成的
特色或优势专业 , 组建集理论教学 、 实验教学 、 实习教学及技
术研究与生产于一体的技 术中心 , 这是加强 校内实训基 地建 设、 实施产学研结合 的有效模式 , 术 中心可 由包括基础 实 技 训模块和专业实训模块组 成的各类功能实训室组成 , 它可按 相关专 业的主要 专业 能力要求 建立 , 一方面 由于这种技术 中 心具有较强的技术 氛围 , 它贴近生产 , 贴近先进技术 , 可使学

高职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作者:周凌博李继仁谢大识成仲庚来源:《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9年第04期[摘; ; ; ; ; ;要];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现代教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内容,还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内容处理具体问题。

就高职院校而言,作为国家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其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率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势在必行。

就高职专业群的主要内涵进行分析,并以家庭农场专业群为例,进一步探究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基本思想,并提出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策略,望对未来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提供相应借鉴。

[关; ; 键; ;词];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策略[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2-0014-02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加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现代各行业领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同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步演变成专业实用型人才的竞争。

就现代农业生产而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社会企业对农业生产实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也就直接导致作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专业实用型农业生产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其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受到广泛关注。

一、高职专业群的主要内涵专业群主要由多个专业技术基础一致或密切相连,在实际课程中主要体现为具备相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专业技能,并可以覆盖某一技术或服务行业的,由多个专业方向构成的集合。

换句话来说,在专业群中,每一个专业是同一大类专业,在整体专业类型下分别有多个类型专业;或者尽管不是同一大类专业,但却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课程,这样也能够归属为同一个专业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主讲人 王琦
山东大学 院长 教授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兼职教授
金志涛,2009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谁来教
教师
学什么或教什么
专业建设
怎么教 教学条件(手段)
聘请企业人员 双栖途径培养
专兼结合 双师团队
专业层面的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职业或岗位分析)
高职教育专业与课程建设思路(流程)
社会需求 岗位(群) 岗位工作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 课程内容设置 课程组织实施 人才培养输出
行业调研
专业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
企业调研 任务分析 职业分析 工作过程导向
人才规格 能力描述 职业能力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内容归纳 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内容重构
行动导向
自主学习
建立多元评价反馈机制
教学模式改革 学生顶岗或就业
金志涛,2009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职业分析与课程体系构建路径
行动领域
学习领域
学习情境
岗位1



向 的
岗位2




岗位N
需求导向
任务1 任务2
任务N
典型 任务1
任务1 任务2 任务N
典型 任务2
典型 任务3
任务1 任务2
典型 任务N
校企合作:“双师素质”、“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
青蛙陆生和水生两种本领来自于两种生存环境
教师“双师素质”必须通过“校企两栖”途径培养
金志涛,2009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校企合作:双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和校外)
钳锉等 拆装 维修等
研发新 产品等
其他
典型 设备
车床 刨床
机床附件 产品加工
(六步法)
主持人:专业带头人
团 队:专兼结合
STEP 1:
STEP 2:
STEP 3:
STEP 4:
STEP 5:
STEP 6:
金志涛,2009
1.1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步骤1:需求调研
了解与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和职业岗位对 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包括数量、层次以及专业 建设可行性等分析,明确专业定位,进而提出 人才培养目标
1.2范围 相关行业、典型性企业、政府主管部门
1.3参与 1.4方法 1.5输出
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行业、企 业及政府部门相关人员
学习情境: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是在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 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 和方法论转换后,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成的“小型”的主题学习单 元,例如,项目、任务、案例、产品等。
金志涛,2009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开发的方法和步骤
职业能力
课程层面的教学内容重组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校外实习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条件 体系化建设
如何教 教学层面的教学模式创新 (基于工学结合教学组织与实施)
Hale Waihona Puke 金志涛,2009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学生 徒弟
学校
德国
工厂 法律保障 双元制
职业 教育 条例
学生 准员工
校内外 实习基地
校企 双赢
金志涛,2009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专业建设是内涵建设的逻辑起点
1.课程建设
2.师资队伍
以专业建设为 建设
3.实验实训 核心
条件建设
•专业建设是龙头 •课程建设是重心 •团队建设是关键
•条件建设是基础
金志涛,2009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金志涛,2009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职业或岗位1 职业或岗位2
... 职业或岗位n
职业分析 职业能力描述
知识点 技能点 工作态度等 课程1 课程1 ... 课程n
职业性原则
职业教育专业
金志涛,2009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建立需求导向机制 找到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源头
以就业 为导向
以岗位 需求为导向
金志涛,2009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行动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基础(开发平台),是与本职业紧密相的职业 情境中构成职业能力的工作任务的总和,采用工作过描述的方式体 现了职业的、社会的和个人的需求。
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方案(课程名称),是一个由职业能力描述的 学习目标、工作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理论综合的学习时间
(基本学时)三部分构成的学习单元。
资源共享
企业需求: • 学校研发设备
• 学校人才资源
• 学校创新项目
“双向嵌入”、“产权联接”长效机制建立
金志涛,2009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本科教育专业
资源配置




1
2
课 程 教育性原则 n
单单 元元 1n
单单 元元 1n
单单 元元 1n
金志涛,2009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加工中心
铣床
实验实训条件体系化建设维度之一: 依据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到高级布局的校内实训基地
实验实训条件体系化建设维度之二: 依据真实产品、真实生产过程、真 实职场氛围、真实企业文化布局的 校内生产性教学工厂
金志涛,2009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学校需求: • 企业场所设备 • 企业技术人员 • 企业文化
专业设置和调整不再以学科建设和办学资源为出发点,而 是以社会岗位和学生就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为依据。
行业 岗位群 工作岗位
职业分析
专业设置 课程构建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方法能力 社会能力
培养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需求吻合程度 决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金志涛,2009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任务N
逆向反求
能力1 能力2 能力N 能力1 能力2 能力N
知识 技能 态度
知识 技能 态度
知识 技能
…… 态度
归纳转换
课程1 课程2 课程3 课程4
课程N
整合优化
基 于 工 作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选 择 与 重 构
金志涛,2009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描述
课程体系是根据与职业能力形成的相关性、教学内容的内 存逻辑联系、以及认知与能力进阶规律,对一组相互关联的课 程进行优化整合而形成的课程群。
软件技术专业(略)
课程逻辑
第一学年 C程序设计

程 时 序
第二学年 面向对象应用 程序开发
数据结构
网页设计与 网站开发
HTML/XML
基础平台 课程

UML系统分析 与设计
专业核心 课程
程 结 构
第三学年
培J养ava目w标ebJA应用开发
Struts开源结构
能力拓展 课程
金志涛,2009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