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雷雨教案
高中必修四语文课文雷雨教学设计
⾼中必修四语⽂课⽂雷⾬教学设计⼈教版⾼中必修四语⽂课⽂雷⾬教学设计 雷⾬由剧作家曹禺创作,所展⽰的是⼀幕⼈⽣⼤悲剧,是命运对⼈残忍的作弄。
下⾯是⼩编整理的⼈教版⾼中必修四语⽂课⽂雷⾬教学设计,⼤家⼀起来看看吧。
【教学⽬的】 1、了解剧本的特点。
2、分析剧中⼈物语⾔,了解剧中⼈物性格特点。
3、通过戏剧⽭盾冲突的分析,认识旧中国反动资产阶级的罪恶本性,了解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现实。
【教学设想】 1、⾼中语⽂课本只有⼀个戏剧单元,宜较全⾯的介绍有关戏剧常识,引导学⽣掌握戏剧知识。
2、《雷⾬》是⼀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曹禺是我国现代优秀剧作家,宜简介全剧的情节和⼈物,并介绍作者。
(有电教设备的学校可以利⽤电视观看《雷⾬》录像⽚。
) 3、分析课⽂中的⽭盾冲突分析,引导学⽣领会作者通过这⼀幕剧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4、研讨戏剧语⾔的特点,体会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提⾼学⽣的⽂学鉴赏能⼒。
【教学步骤】 第⼀课时 〖教学要点〗 1、与课⽂相关的⽂化常识。
2、《雷⾬》剧情简介。
3、《雷⾬》中的⼈物及相互关系。
4、指导课⽂朗读。
〖教学过程〗 ⼀、阅读课本预习提⽰和课⽂第⼀个注释 检查预习效果,提问:预习提⽰提供了哪些知识信息?请把你记住的尽量表述出来。
参考答案: 1、《雷⾬》是⼀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是30年代的优秀话剧之⼀,在中国⽂坛上有深远的影响。
(其中“悲剧”、“30年代”必须说出来。
) 2、《雷⾬》的主题思想:通过描写⼀个具有浓厚封建⾊彩的资本家周朴园的家庭内部纠葛和周、鲁两家的⽭盾冲突、深刻地揭露了反动资产阶级的罪恶本性,反映了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现实。
(表述不⼀定和提⽰原⽂⼀样,但必须说出⽭盾冲突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感情。
) 3、课⽂节选的是四幕话剧《雷⾬》的第⼆幕。
4、节选部分⼀共有两场戏,前⼀场写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盾冲突,后⼀场写周朴园与鲁⼤海的⽭盾冲突。
《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共3篇
《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共3篇《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1《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导语:高中语文教学,需要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文本,懂得文本背后的历史、文化和人性。
本文就以人教版高一必修四《雷雨》第二课时为例,讲述如何通过多元素结合、生动案例演绎等方法,让学生更好地认知这部文学作品。
一、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继续阅读《雷雨》第二幕第一场,并抓住中心线索逐步理解角色之间的互动;2. 理解戏剧的形式,从角色扮演中体验舞台文化;3. 关注雷家庄中不同人物、不同角色的社会地位、名誉、经济状况以及爱情观念等,理解其行为动机,并分析其背后的社会风尚以及政治环境背景。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剧中人物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处境、行为动机以及心理状态;2. 培养学生对于戏剧文本形式的感知;3. 提升学生思维反应能力、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课型本节课采用多元素结合、生动案例演绎等多种教学课型,让学生在与教师互动的同时也学会自己思考、思辨。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第一部分教学:1.师生一起继续阅读雷雨第二幕第一场,并让学生捕捉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2.提问:何以琛说的“玉米熟了,再收就来不及了”意味着什么?学生回答,玉米熟了意味着时间紧迫,雷家庄现在正处于收获的关键时期。
在这种情况下,雷家庄中的人们必须赶快行动,否则就将失去收获。
3.让学生注意何以琛和牛子金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推断今后的剧情发展。
第二部分教学:1.让学生体验戏剧文本中的舞台文化,先指派几位学生进行“人物扮演”,并让其他学生做出表情反应;2.在学生中实施问答环节,引导学生思考舞台表演的关键要素,如“动作、台词、音乐、服装、道具、场景”等;3.引导学生谈论舞台演出的文化意义,如“戏剧是人类理解自我文化、历史和人性的一种方式,舞台演出是在庆祝生命,向人们展示人类内心秘密和各种难言之隐。
”第三部分教学:1.让学生注意了解剧中人物的社会地位、名誉、经济情况以及爱情观念等,分析人物行为的价值观;2.让学生了解淮军入侵的历史背景、清朝政治环境,分析这些背景因素如何影响了剧中人物的行为;3.讨论,通过探究剧中人物的决策、品格、虚伪以及欲望等,推断故事的结局,并谈论社会环境对故事结局的影响。
高中语文雷雨说课稿(优秀4篇)
高中语文雷雨说课稿(优秀4篇)高中语文雷雨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雷雨》是山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本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本文用字精炼准确,语言优美生动,很富表现力。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第二课时拟定了以下学习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描写的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用词、造句的准确与生动。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重点词的准确。
二、说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住,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雷雨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这也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三、说学法依据二年级学生直观性强的。
年龄特点,我准备一下学习方法:观察法、激趣法、展示法、引领法。
四、说教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看图与读文相结合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感受雷雨的特点。
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识字、同桌合作检查、多形式的朗读感悟,从而获得收获,体验学习的快乐。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体会悟趣,训练词句。
这篇文章在运用词句方面非常准确、传神,值得细细体会。
教学中我以各种形式唤起学生对词语的直观理解,体会这些词语的精妙。
如:“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一句中“压”字就用得很妙,满天的乌云是怎样压下来呢?我通过展示图像,让学生感受到天上的乌云压地面这么近,以比赛读的形式经过训练,弄清了“压”字具体含义,而且会揣摩出了人们当时的感受。
又如“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一句中,对“垂”字的理解,通过直观的动画演示让学生感知到作者用词的准确。
2、听范读录音,指导朗读在指导朗读描写雷雨中的语言片段时,先让学生看听录音,说说自己的感受,了解雨很大,雨是由大到小慢慢停下来。
高中必修四《雷雨》精品教案(优秀4篇)
高中必修四《雷雨》精品教案(优秀4篇)《雷雨》教案篇一一、学习任务1、能力项目(1)学会把握戏剧冲突,并体会其集中化、尖锐化的特点。
(2)学习品味剧本个性化和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以及蕴涵丰富的潜台词。
(3)学会欣赏戏剧人物形象,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人物性格、命运及其生产的根源,把握人物性格和戏剧冲突的关系。
2、语文积累(1)了解戏剧常识,识记有关作家、作品等。
(2)把握外国戏剧的发展脉络,认识莎士比亚。
(3)把握戏剧特殊的结构方式。
(4)掌握部分经典台词及附录词语表中本单元词语。
二、学习建议1、抓矛盾。
戏剧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为人物的性格冲突,以及人物对事件的不同观点态度、处理方式等形成的外部冲突。
另外,矛盾的发生、发展、激化和解决,形成戏剧的结构。
2、抓语言。
戏剧语言又分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戏剧中的人物外形与内心的活动,更富有言外之意__潜台词)。
3、抓人物。
鉴赏戏剧始终要围绕戏剧人物、戏剧冲突、戏剧语言三方面来理解分析,而人物是其核心。
矛盾冲突是粗线条地理,人物语言是慢慢地品,人物形象则要深入地思。
4、提倡个性化地解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教法建议【抛砖引玉】1、初学戏剧,应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有关戏剧的基础知识。
2、《雷雨》是一部现代剧、话剧、多幕剧(四幕)、悲剧,反映的是20年代正在酝酿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老师要从历史和文学的角度简介当时的社会现状和社会矛盾。
3、学生要认真阅读课文下关于《雷雨》前后情节的介绍,把本文与其衔接起来。
4、戏剧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尖锐而集中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
因此,学习本文要认真把握本文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复杂矛盾,通过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来分析人物心理和人物性格。
5、戏剧中人物语言常常有潜台词,要认真分析矛盾冲突过程中人物语言的潜台词,便于把握人物个性。
6、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把握全局,即把大的背景材料(比如社会背景、本文前后的情节背景)向学生作必要的交代后,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逐层分析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最新7篇)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最新7篇)《雷雨》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学习重点】1、会认记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学习难点】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审美视点】情景美,创造美。
【课前准备】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1、直接读课题,雷雨小朋友都见过吧,谁能说说。
2、刚才大家说了很多自己看到的雷雨的景象,作者也把他观察到的雷雨写进了课文里,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感受感受作者笔下的雷雨吧。
二、识字1、作者到底写了雷雨的哪些景象,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生字的字音,不认识的字请教你的同桌。
自读课文。
2、出示句子:刚才小朋友读得非常认真,生字这个拦路虎消灭没有?老师从课文里选了4个句子,看水能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其他的小朋友可要听仔细了,看他的字音读准没有,句子读通没。
自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出示生字:生字在句子中能读准,单独出现还能读好吗?同桌互读──男女赛读。
4、记字形:生字朋友的名字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怎么记的?5、巩固生字:⑴自读生字卡上的词语,分大组组词。
⑵在生活中识字。
三、学习课文1、分大组赛读课文。
2、边读边想围绕雷雨,你读的这个部分写的是雷雨什么时候的景象?指名回答。
板书:前中后3、品读课文:想不想欣赏一下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雷雨前:⑴出示课件: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板书:乌云、大风、闪电)⑵从你看见的,听见的,感受到的,你认为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⑶刚才大家看了,说了雷雨前的景象,现在我们读一读作者写的雷雨前的景象,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体会到什么?自读课文──指名回答──谈体会──齐读。
高中语文雷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雷雨【教学目的】1.体会剧本中连续紧凑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2.理解剧中所揭示的阶级矛盾的深刻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周朴园的性格特点和话剧的特点。
2.难点: 通过剧情对资产阶级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阶级本质的揭露。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词语补释:作者简介:曹禺,《雷雨》简介:《雷雨》标题的意义:《雷雨》这个剧名,既指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高潮和结局又发生在雷雨之夜;又指剧中人物雷雨般的性格,象征渴求自由,冲决封建罗网的迫切心情。
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
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雷雨》人物关系:节选部分结构:节选自第二幕,主要写周朴园与鲁家母子的对话,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 三十年后周朴园和侍萍再次相见。
第一层: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揭露周朴园的罪恶,诉说自己的遭遇。
──写他们过去的矛盾第二层:通过周朴园态度的变化,暴露他的伪善面目,表现侍萍这个劳动妇女的阶级本色。
──写他们现在的矛盾第二部分: 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侍萍与周萍母子见面。
通过周朴园和鲁大海的激烈冲突,揭露周朴园压榨工人的罪行,反映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
分段依据: 第一部分从家庭生活方面来揭露周朴园;第二部分从社会生活方面来揭露周朴园。
为了使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新仇旧恨集中在一幕戏中得到反映,作者灵活地运用了“回顾”的方法,把历史和现实,过去和现在紧紧联系起来了,用以刻画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
第二课时人物形象分析:1.周朴园从他们的意外遭遇,这一场谈话来看周朴园的性格特征:通过周朴园对侍萍的态度,深刻地揭露他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本性,说明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这些性格特点,在鲁大海同周朴园的面对面的斗争中进一步地揭露出来。
鲁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私生活的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反动阶级本性。
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社会生活的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反动阶级的本性。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雷雨》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领悟如何在激烈的戏剧矛盾冲突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塑造立体可感的人物形象2、了解戏剧这一文学样式的特点3、认清资本主义剥削阶级的吃人本质以及它的必然灭亡趋势4、学会理性分析复杂人物形象的多重性格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先播放约三分钟的《雷雨》话剧片段将学生带入《雷雨》中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特定氛围之中。
)我想同学们一定看出来了,刚才播放的是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的代表作《雷雨》,这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鲁迅先生曾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那么在《雷雨》中毁灭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二。
作者简介及《雷雨》1910年9月24日,曹禺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山县。
其父在辛亥革命后曾出任宣化镇守等职,但不久官场失意,回家后常是牢骚满腹,整个家庭的空气是抑郁的。
曹禺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对这类家庭里的人物相当熟悉,他曾说:《雷雨》里出现的那些人物,我看得太多了。
有一段时间甚至可以说和他们朝夕相处。
少年时代的曹禺曾随他继母观看了许多地方戏及当时流行的文明戏,这培养了他最初的戏剧情结。
1922年曹禺进入南开中学,并在1925年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为他从事戏剧创作打下了基础。
1928年秋入南开大学,二年级时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在此期间,曹禺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列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
作家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
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
《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bull;后记》),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序)。
《雷雨》教案(精选5篇)
《雷雨》教案(精选5篇)《雷雨》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 学会本课8个生字,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4.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景象变化特征;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品质。
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导语:雷雨是夏天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
雷雨神奇莫测,十分有趣。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看一场雷雨,好吗?2、欣赏多媒体课件,再现课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
3、让学生边听课文录音朗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变化。
二、创设情境,品词析句,指导朗读。
1、再现雷雨前的情境。
请学生说说雷雨前的景象是怎么样的?理解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①“满天”是什么意思?②“压”字说明当时的云层怎么样?黑沉沉的乌云向你直压过来,你感到怎样?③指导朗读这一句。
理解“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中的“垂”。
(用多媒体帮助理解)找出“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中的动词。
指导朗读这一句。
句子对比: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闪电很亮,雷声很响。
①对比。
“越来越”的意思是一次比一次强。
②指导朗读这一句。
③用“越……越……”说一句话。
2、再现雷雨时的情境。
请学生说说雷雨时的景象是怎么样的?①师根据生的回答小结:雨急而猛;景物不清;时间不长。
②“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请找出这一句的象声词。
指导朗读:“哗,哗,哗”的声音,表明雨下得急,下得大,要读得声音重一点,停顿短一点。
③句子对比:渐渐地,渐渐的。
,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A、对比。
B、指导朗读:“渐渐地、渐渐地”,表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有一段时间,要读得稍慢一些。
C、用“渐渐地”说一句话。
3、再现雷雨后的情境。
①请学生说说雷雨后的景象是怎么样的?②读课文最后一部分。
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四第一单元《雷雨》教案1
《雷雨》教案[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 、由多媒体播放闪电和雷雨场面,让学生置身于雷雨的情境之中。
2 、导语:雷雨是最激烈的天气现象,它以其迅雷不及掩耳的凌厉声势,以其席卷一起阴霾、冲刷所有郁闷的强悍威力,铺天盖地、霹雳摇滚而来。
高尔基在《海燕》中曾纵情呐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现代戏剧家曹禺的一鸣惊人之作就是《雷雨》,让我们一起走进《雷雨》,去探究那个金钱主宰、虚伪修饰、罪恶积聚的世界中的不同人物的命运吧。
二、整体感知 , 了解内容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⑴结合所预习的“现当代戏剧鉴赏”的有关知识,判断《雷雨》属于那些剧种?⑵在各类文学作品中,戏剧的矛盾冲突最为集中。
本剧的悲剧人物主要是哪几个?理清人物关系并归纳这些悲剧人物构成了哪几组矛盾冲突,主要的冲突是哪两组?2 、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自学情况。
3 、课堂讨论,教师总结归纳:从表现形式看,是话剧;从作品的容量看,是多幕剧;从演出的场合看,是舞台剧;从时代看,是现代剧;从情节主题看,是悲剧。
悲剧人物有;周朴园、鲁侍萍、周萍、鲁大海等。
矛盾冲突有:周朴园与鲁侍萍夫妻之间的矛盾冲突,有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有周萍与鲁大海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有鲁侍萍与周萍母子之间的矛盾冲突等。
其中主要的矛盾冲突是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以及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矛盾冲突。
投影补充人物关系:四凤大海鲁贵………鲁侍萍………周朴园……繁漪……隔不断命运的聚散周萍周冲(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走进文本,通过自主解读与合作交流的方式,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初步领会矛盾冲突是戏剧的灵魂,以增强文体意识、方法意识、培养学生掌握戏剧文本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与基本能力。
)三、研读鉴赏,探究人物的形象1 、研读第一场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
探究辩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否是真的?把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的的同学作为正方,把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假的的同学作为反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雷雨》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雷雨》教案《雷雨》教案课题:《雷雨》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话剧相关文学常识。
2、明确人物关系,了解戏剧冲突。
3、通过品味富有个性化、动作性的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特殊心态及其个性特点。
4、品味戏剧台词的丰富的内涵,透析它们的言外之意;5、概括戏剧中揭示的思想主题。
教学重点:学会揣摩戏剧语言,初步了解人物复杂个性。
教学难点:认识资产阶级伪善、冷酷、凶狠的阶级本性及其腐朽家庭生活,从而认识旧社度的黑暗和罪恶。
课程类型:新授课教具准备:导学案、多媒体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精讲点拨、归纳小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语:雷雨是最剧烈的天气现象,它以其迅雷不及掩耳的凌厉阵容,以其席卷一起阴霾、冲刷一切郁闷的刁悍力,遮天蔽日、霹雳摇滚而来。
高尔基在《海燕》中曾纵情呐喊“让狂风雨来得更强烈些吧!”现代戏剧家曹禺的一鸣惊人之作就是《雷雨》,让我们一起走进《雷雨》,去探讨那个款项主宰、虚伪修饰、罪行积聚的世界中的不同人物的命运吧。
一、自主研究:(学案和课本)1.戏剧知识介绍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
它借助文学、音乐、跳舞、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糊口。
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文学剧本。
戏剧的要素主要包括: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形象。
中国的戏剧,古代与现代不同迥异。
古代戏剧称为“戏曲“,主要包孕南戏、杂剧、传奇以及各类地方戏。
现代戏剧主要指的是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和舞剧等,其主体是话剧。
戏剧按表现形式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按内容形式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分为现代剧、历史剧、儿童剧等;按篇幅分为多幕剧、独幕剧。
2.走近作者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
中国现当代剧作家。
生于天津一个官僚家庭,祖籍湖北省潜江市。
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研究。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戏剧模块,课文为《雷雨》。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第一幕、第二幕的详细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雷雨》的时代背景,掌握剧中主要人物形象,理解剧作家曹禺通过剧情所反映的社会矛盾和人性困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雷雨》的作者、背景,掌握课文第一、二幕的主要剧情,学会分析戏剧中的人物形象,提高戏剧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反思人性,提高道德修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剧作家曹禺的创作意图。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戏剧中提炼出普遍的人生哲理,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戏剧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雷雨》的简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分析课文第一幕、第二幕的剧情,解读剧中主要人物形象,讲解剧作家曹禺的创作背景和意图。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扮演剧中角色,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雷雨》的戏剧鉴赏题目,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角色扮演和例题讲解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雷雨》剧作家:曹禺2. 剧情简介:第一幕、第二幕3. 人物形象分析:周朴、鲁侍萍、周萍、鲁四等4. 戏剧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雷雨》中周朴、鲁侍萍、周萍、鲁四等人物形象,结合剧情谈谈你对他们的理解。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剧情,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体现自己的观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曹禺的其他作品,如《日出》、《原野》等,进一步了解曹禺的创作风格和戏剧艺术。
《雷雨》公开课教案必修四
《雷雨》公开课教案必修四第一篇:《雷雨》公开课教案必修四雷雨(三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
2.在作品的戏剧冲突中真实、鲜明的体现人物个性3.分析剧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4.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5.认识旧中国封建性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
学习重点:1.通过分析剧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2.了解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重特点的周朴园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罪恶学习难点:理解人的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学习方法:(1)分角色朗读法:通过表演,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2)合作探究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了解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第一课时一、介绍戏剧常识 1.定义: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艺术;它是借助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我们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
2.戏剧冲突戏剧冲突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性格冲突。
3.戏剧的结构:(主要以语言为主)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戏剧文学中重要的是人物语言。
戏剧中情节的进展、人物性格的展示和剧作者对人物事件的评论,一般都得依靠人物语言来完成。
4.戏剧人物语言的特性:第一,富有动作性,能推动剧情发展;第二,戏剧语言要有个性化;第三,丰富的潜台词;第四,易懂、上口。
5.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多幕剧如《雷雨》;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 6.戏剧鉴赏的方法:把握戏剧冲突揣摩戏剧语言分析人物形象二、作业布置1.初读课文,理清人物关系2.分角色朗读,根据人物对话揣摩人物心理,并分析人物性格第二课时一、引入新课“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
2雷雨-人教版必修4语文教案
雷雨-人教版必修4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雷雨》的背景、作者以及小说的主要内容;2.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貌;3.了解人物关系及其演变,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4.提高学生对语文文本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雷雨》的主要内容;2.人物关系及其演变;3.人物形象的特点。
2. 教学难点1.古代思想文化和社会风貌的理解;2.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和解读。
三、教学准备1.课本《人教版必修4》第十一单元《雷雨》;2.录音机、磁带;3.讲台、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1. 预习导读1.讲解课文标题,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文章。
2.学生自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小说《雷雨》的主要人物有哪些?–小说《雷雨》的背景是什么?–小说《雷雨》的主要情节是什么?2. 课文解读1.集体朗读课文,师生共同分析课文的语言、结构和艺术特点。
2.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关系的演变以及思想品质等方面。
3.阅读小说中的典型片段,分析表现手法。
3. 情境写作1.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写一段情境文字,加深对小说的理解。
4. 电影欣赏1.介绍课文改编的电影,观看其中的经典场景;2.引导学生通过电影情节和小说比较,分析电影中的表演要点和表现手法。
五、课后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2.思考小说《雷雨》所反映的古代思想文化和社会风貌与现代社会有何不同。
六、教学反思小说《雷雨》是一篇典型的现代文学作品,通过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通过课文分析、情境写作、电影欣赏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品质。
同时,也发现学生对于古代思想文化理解不深,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引导。
《雷雨》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共3篇
《雷雨》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共3篇《雷雨》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1《雷雨》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引言: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雷雨》,以其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清晰透彻的人物性格描写以及揭示社会现实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现代话剧中的杰出代表。
在高中学生学习人教版高一必修四中的《雷雨》时,如何制定经验丰富的教案,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和理解,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1、理解剧本基本情节,掌握常规剧本的解读方法。
2、全面了解《雷雨》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3、深入分析人物性格、情感变化,掌握角色铺排技巧。
4、掌握戏剧语言的特点和运用方法,学生能准确表达语言中的表达情感等细节。
5、让学生了解白先勇的《台北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二、教学重点:本部分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剧本基本情节,深入掌握每个角色的性格和情感变化。
同时,要让学生掌握戏剧语言运用的技巧,使学生在表演时能够生动地表现角色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本部分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雷雨》中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因为,本剧集涉及到的内容较为丰富,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深入理解,是十分困难的。
因此,应注重让学生自我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雷雨》剧本作者通过介绍曹禺以及他的代表作品《雷雨》,让学生了解该剧剧本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步:引言引入课文,简要介绍剧情和人物关系,并让学生猜测故事的结局,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第三步:剧情解读详细解读剧本中的情节,并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每个环节的意义和影响。
对于一些重要的情节,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内的讨论。
第四步:人物塑造针对剧中的一些关键人物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情感等方面。
同时,让学生对不同角色的互动关系进行剖析,以便学生更好地把握剧本思想。
第五步:情绪表达讲解戏剧语言运用的技巧,让学生通过练习来掌握表达情绪和体现角色特点的方法。
通过针对剧中一些情感高潮部分的表演让学生进行小组创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戏剧语言。
《雷雨》教案九篇
《雷雨》教案九篇《雷雨》教案篇3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和图文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体会__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
观察日记的写作。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准备:挂图、播放器、自制蜘蛛网。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出示两组词语,谁会读?蒙蒙细雨倾盆大雨春雨绵绵狂风暴雨读着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描写雨的)板书:雨。
2、是啊,雨是有脾气的,它时而温柔,时而暴躁,今天我们要认识的雨会是什么脾气呢?你们听,它来了!(播放雷雨声音)这是什么雨?板书:雷。
二、熟读课文,积累生字词:yāluànch?nchuíhóng黑压压乱摆黑沉沉垂头丧气彩虹táozhīzhūzhanyuachán逃走了蜘蛛一阵大风越来越亮蝉三、自读自悟。
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边读边划分自然段,让学生把课文划分成三个部分。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第二课时:一、复习生词,导入新课:1、学生齐读生字词。
2、播放课文朗读。
二、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一)、研读“雷雨前”:1、朗读1-3自然段,出示挂图1:同学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乌云、树、蝉2、比较2、3自然段,和1自然段有什么不同?(想象2、3自然段)——树被大风吹得乱摆,蜘蛛赶紧逃走了,电闪雷鸣。
3、分析重点语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黑沉沉”写出了乌云的多、厚。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也一声不叫。
”强调没有一丝风,形容天气很闷。
——“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吹得树枝乱摆。
”“乱摆”说明是一场狂风;“忽然”表现了天气的变化快。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设计这是高中语文《雷雨》教学设计,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垂、沉、阵、蝉、蜘、蛛、压、乱、虹”共九个生字,学写“垂”和“彩”两个字。
2.边读边想象,能结合重点词句朗读课文,通过对比体会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象,能结合重点词句朗读课文通过对比体会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难点:对比体会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垂”字的识记与书写指导,通过朗读、想象、联系生活等多种手段体会用词的巧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感知雷雨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感知雷雨。
出示课题并板书,引导学生观察雨字头和雨字的字形变化。
(二)识写生字,认识雷雨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价。
3.指导“垂”字的识记与书写。
(三)读中想象,体验雷雨1.雷雨前默读1—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要下雨了,有什么感受?预设:(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①体会“满天、黑沉沉、压”。
②读出感受。
(2)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①比较句子。
②读出感受。
(3)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①体会“乱摆、垂下来”。
②读出感受。
(4)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①读中想象体会“越来越亮,越来越响”。
②读出感受。
(5)合作朗读,体会雷雨前天气的变化。
2.雷雨中(1)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①通过对比读了解拟声词叠用及逗号的用法。
②读中想象。
(2)比较句子: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往窗外望去,树、房子,都看不清了。
(3)拓展想象画面,进一步理解“雨大”。
(4)通过换词及引读理解“渐渐地,渐渐地”。
3.雷雨后(1)出示雨后美景图画,引导学生说出感受。
(2)指名读7-8两个自然段,感受美。
(3)对比朗读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感知雷雨前后的巨大变化。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戏剧教学内容,选取《雷雨》作为精讲篇目。
《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四幕悲剧,讲述了周、鲁两家复杂的情感纠葛和悲剧命运。
本节课将重点分析第一幕和第四幕,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幕:周萍、周朴、鲁妈、四儿等人物出场,展现周家家庭矛盾。
2. 第四幕:周萍与四儿重逢,周朴得知真相,众人物命运走向悲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雷雨》的剧情,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体会曹禺戏剧的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的戏剧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通过对戏剧的阅读与讨论,引导学生关注人性、家庭和社会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剧情发展,体会曹禺戏剧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戏剧中的人性、家庭和社会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雷雨》的话剧片段,引发学生对戏剧的兴趣。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第一幕,了解剧情。
3. 人物分析:分析周萍、周朴、鲁妈、四儿等人物形象,讨论他们在剧情中的作用。
4. 剧情分析:详细讲解第一幕和第四幕,引导学生关注戏剧中的冲突、高潮和结局。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人物分析的题目,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第四幕中的冲突,并进行小组讨论。
六、板书设计1. 人物关系图:展现周、鲁两家的复杂关系。
2. 剧情发展脉络:梳理第一幕和第四幕的主要情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结合剧情,谈谈你对人性的理解。
答案示例:《雷雨》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复杂。
周萍忠诚善良,却因家庭压力走向堕落;周朴自私冷酷,对家人无情;鲁妈善良无私,为女儿付出一切;四儿美丽纯真,却陷入情感纠葛。
通过这些人物,曹禺展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引发我们对人性的思考。
2024年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
2024年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戏剧模块《雷雨》第一幕。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戏剧的特点及《雷雨》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等人物形象;品味戏剧语言,把握戏剧冲突;探讨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雷雨》的背景知识,理解戏剧的基本特点,提高戏剧鉴赏能力。
2. 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等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和评价能力。
3. 通过对戏剧冲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戏剧冲突,理解人物性格,把握作品主题。
2. 教学重点:通过对《雷雨》第一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戏剧的基本特点,提高戏剧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雷雨》的戏剧表演视频,引发学生对戏剧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雷雨》第一幕,了解剧情发展,感受戏剧冲突。
3. 人物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等人物形象,讨论他们的性格特点,理解人物关系。
4. 例题讲解:以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对话为例,讲解如何分析戏剧语言,把握戏剧冲突。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雷雨》第一幕中的一段对话,体会戏剧冲突。
6.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雷雨》第一幕:周朴园、鲁侍萍人物分析2. 戏剧冲突: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对话3. 社会现实:家庭伦理、阶级矛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雷雨》第一幕中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对话,体会戏剧冲突。
2. 答案: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对话揭示了阶级矛盾,展现了鲁大海的反抗精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戏剧冲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雷雨》这一经典作品。
高中语文必修四《雷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四《雷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剧本《雷雨》的故事梗概,分析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的复杂关系。
2.掌握戏剧文学的基本知识,提高欣赏和评价戏剧作品的能力。
3.感受曹禺戏剧语言的魅力,理解剧本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情感的表达。
4.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二、教学重点1.分析周朴园和鲁侍萍的人物性格。
2.理解剧本的结构安排和冲突设置。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剧本中的人物性格和情感。
2.如何让学生理解剧本语言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论曹禺的戏剧成就,引导学生对《雷雨》产生兴趣。
2.简要介绍《雷雨》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剧本,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讨论剧本中的主要人物。
三、课堂讨论1.分析周朴园的人物性格:从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对话中,分析他的虚伪、冷酷。
从周朴园对待家人的态度中,分析他的自私、无情。
2.分析鲁侍萍的人物性格:从鲁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中,分析她的刚烈、坚韧。
从鲁侍萍对待家人的态度中,分析她的善良、包容。
四、课堂小结2.强调剧本结构的紧凑和冲突的设置。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的关系。
2.提问:剧本中还有哪些人物值得我们关注?二、课堂讨论1.分析周萍的人物性格:从周萍与周朴园、鲁侍萍的对话中,分析他的矛盾、挣扎。
从周萍对待自己的态度中,分析他的自卑、痛苦。
2.分析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周冲、四凤等。
三、课堂小结2.探讨剧本中的人物关系和冲突。
四、课后作业2.选取剧本中的精彩片段,进行课堂表演。
第三课时一、课堂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剧本的主题。
2.提问:剧本《雷雨》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二、课堂讨论1.分析剧本中的社会问题:家庭伦理问题: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婚姻关系、周萍与四凤的恋情。
社会阶层问题:周朴园与鲁大海的阶级冲突。
人性善恶问题:周朴园、鲁侍萍、周萍等人物的性格特点。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一单元第2课《雷雨》教案.doc
《雷雨》教案宝鸡市斗鸡屮学张旻一、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简介曹禺和他的《雷雨》,了解有关的情节和时代背景。
2.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3.休会戏剧屮个性化的对话对真实、鲜明地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人物语言,把握戏剧冲突,探究舞台说明,掌握戏剧人物鉴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概括戏剧中揭示的思想主题,体会莫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点:欣赏戏剧冲突,分析在冲突中所表现的人物性格,欣赏人物语言。
三、教学难点:把握剧屮人物的性格特征,了解出场人物Z间的复杂关系。
四、教学方法:品读与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20世纪的30年代,我国有一个剧本问世。
它的问世,就好像是一场暴风骤雨一般,震惊了当时的整个剧坛。
到了60年代,一位H本著名作家在访问屮国时,专程登门拜访了该剧作者,并口向他表达了这样一种愿望:“我希望日后也能写出像您那样的杰作来。
”这位FI本作家是谁呢?他就是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先生。
再到了06年,几乎无人不知的国产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剧本也是参照该剧创作的。
这部知名的话剧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雷雨》,作者就是现代著名的剧作家曹禺。
二、介绍曹禺曹禺,原名力家宝,1910年生,湖北潜江人。
他从小爱好戏剧,1929年进南开大学,后来乂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 并从文学屮汲取营养。
1933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
经巴金、靳以的推荐,这个剧本在1934年出版的《文学季刊》上发表。
作者自己说:“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朽,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
《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
”(《曹禺选集后记》)继《雷雨》Z后,又写出了《日岀》《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
《雷雨》《日出》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
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匸的阶级给予了冇力的揭露和抨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雨·教案【教学目的】1.体会剧本中连续紧凑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2.理解剧中所揭示的阶级矛盾的深刻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周朴园的性格特点和话剧的特点。
2.难点: 通过剧情对资产阶级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阶级本质的揭露。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词语补释:*拜望:原是敬辞,指探望。
文中含讽刺的意味。
*涔涔:形容汗水不断地下流。
P92注①*谛听:仔细地听。
谛:仔细。
*恩怨:恩惠和仇恨。
文中偏指仇恨。
*见地:见解。
*交涉:跟对方商量解决有关的问题。
文中含有办成事情的意思。
*惊愕:吃惊而发愣。
*昧心:违背良心。
昧:mèi昏,糊涂,不明白。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伺候:在人身边供使唤,照料饮食起居。
*无赖:①刁钻泼辣,不讲道理;②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贤慧:指妇女心地善良,对人和蔼。
也作“贤惠”。
*郁热:闷热。
郁: 积聚而不得发泄。
*怨愤:怨恨愤怒。
作者简介: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湖北潜江人。
他从小爱好戏剧,1929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
1933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
经巴金、靳以的推荐,这个剧本在1934年出版的《文学季刊》上发表。
作者自己说: “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朽,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
《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
”(《曹禺选集后记》)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
《雷雨》《日出》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
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
剧作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
1942年,曹禺把巴金的《家》改编成话剧,解放后,写了《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
《雷雨》简介:《雷雨》以现实与往事相间的手法,写了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
这个家庭的主人,某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在三十年前,还是个地主大少爷的时候,曾引诱女仆梅妈的女儿侍萍,生了两个孩子。
后来,他为了娶一位“有钱有门弟的阔小姐”,强迫侍萍把大儿子周萍留下,把刚生下三天的第二个孩子(鲁大海)带走,遗弃了母子俩。
周朴园又娶了繁漪。
并生了个儿子周冲。
侍萍被逼得走投无路,冒着大风雪去跳河。
她被救后,为了孩子,又嫁了两次,与后来的丈夫鲁贵生了个女儿四凤。
不料鲁贵与四凤无意中又当了周家的仆人,儿子鲁大海当了周家的煤矿工人。
于是以周家为中心发生了各种巧合的违反伦常的性爱关系,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 继母繁漪与周萍私通,同父异母的兄妹周萍与四凤相爱,周冲也在追求四凤,而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相互为敌,周萍与鲁大海兄弟之间亦互相仇视。
这个悲剧的内幕是侍萍因繁漪通知她领回四凤而来到周家才被揭露的。
这些矛盾酝酿、激发,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燥”的下午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和四凤终于知道他们原来是同母兄妹。
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也开枪自杀了……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归于毁灭。
《雷雨》标题的意义:《雷雨》这个剧名,既指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高潮和结局又发生在雷雨之夜;又指剧中人物雷雨般的性格,象征渴求自由,冲决封建罗网的迫切心情。
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
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雷雨》人物关系表:节选部分结构:节选自第二幕,主要写周朴园与鲁家母子的对话,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 三十年后周朴园和侍萍再次相见。
第一层: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揭露周朴园的罪恶,诉说自己的遭遇。
──写他们过去的矛盾第二层:通过周朴园态度的变化,暴露他的伪善面目,表现侍萍这个劳动妇女的阶级本色。
──写他们现在的矛盾第二部分: 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侍萍与周萍母子见面。
通过周朴园和鲁大海的激烈冲突,揭露周朴园压榨工人的罪行,反映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
分段依据: 第一部分从家庭生活方面来揭露周朴园;第二部分从社会生活方面来揭露周朴园。
为了使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新仇旧恨集中在一幕戏中得到反映,作者灵活地运用了“回顾”的方法,把历史和现实,过去和现在紧紧联系起来了,用以刻画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
第二课时人物形象分析:1.周朴园从他们的意外遭遇,这一场谈话来看周朴园的性格特征:对话由口音讲到无锡,讲到三十年以前,归结到在无锡发生的“一件很出名的事情”。
这时,侍萍知道眼前的这位老爷就是周朴园,周朴园却不知道眼前这个下人就是侍萍。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他把被自己凌辱过的使女说成是“小姐”,为的是美化自己,按照剥削阶级的意识,少爷与下人有这种关系是可耻的,要门当户对,要维持面子,自然就把侍萍说成是“小姐”。
然而侍萍却说: “可是她不是小组,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她平静地、原原本本地说出了事实。
这话犹如利刃,触及了周朴园对侍萍始乱终弃的丑恶行径,他“汗涔涔地”,显出一副狼狈像。
这时,周朴园想知道侍萍的究竟,便用“亲戚”来遮掩,并说要给她修坟,以此作为打听的理由,同时在别人面前表示自己的“仁慈”和乐于行善的“美德”。
当他知道在自己的意念中已经死去的侍萍还活着,而且她的孩子也活着时,便神经质地惊愕起来,说“什么? ”时而“忽然起立”紧张地问“你是谁? ”表现出他极度的惶恐和不安。
当他明白眼前站着的就是三十年前被他遗弃的侍萍时,他“忽然严厉地”问道: “你来干什么? ”立刻就显出了他的狰狞的面目。
因为他认为侍萍的出现,会对他的名誉和地位构成威胁。
这句话撕去了刚才用来伪装“善人”的面纱,露出了他凶恶的本相。
接着又凭他三十多年从尔虞我诈的争夺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提出质问: “谁指使你来的? ”他对侍萍软硬兼施,先是反脸不认人,说什么“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为了怕家人知道,他竟提出不许侍萍“哭哭啼啼”,接着想哄骗侍萍忘记“从前的旧恩怨”,叫她“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企图掩盖自己的罪恶。
他花言巧语,要侍萍“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想以他过去那廉价的感情打动侍萍,拉拢侍萍。
他担心侍萍告诉鲁贵,揭穿他的老底,他还担心侍萍利用鲁大海、鲁贵和四凤的关系对他进行敲榨,他终于使出用金钱收卖的手段: “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在他看来,金钱能化却侍萍的愤恨,金钱能赎回他的罪恶,金钱能使受害者微笑,金钱能使造孽者心安,金钱能永远消除这件事对他的威胁。
这些集中暴露了他的世界观,反映出他的了老奸巨滑和阴险。
为确保自己的名誉地位不受威胁,他不许侍萍同自己的亲生骨肉相认,并勒令“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还以五千元支票进行收买,以策万全。
以上通过周朴园对侍萍的态度,深刻地揭露他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本性,说明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这些性格特点,在鲁大海同周朴园的面对面的斗争中进一步地揭露出来。
周朴园使用了卑鄙的手段,一方面血腥镇压工人,一方面瓦解工人的团结,并且开除了工人罢工的领头人鲁大海。
鲁大海在愤怒斥责周朴园时,揭露他血淋淋的发家史,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两千三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他扣三百块。
还揭露他血腥镇压煤矿工人罢工,“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他双手沾满了工人群众的血,他“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 马克思语)所以周朴园是一个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人。
鲁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私生活的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反动阶级本性。
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社会生活的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反动阶级的本性。
从连续紧凑的戏剧冲突可见: 周朴园对侍萍先是爱,后是赶,赶走之后又怀念,他怀念的侍萍活脱脱地站在他面前时,他竟是那样的凶狠,对此应如何理解? 傅立叶说: “侮辱女性既是文明的本质特征,也是野蛮的本质特征,区别只在于,野蛮以简单的形式所犯下的罪恶,文明却赋之以复杂的、暖昧的、两面性的伪善的存在形式。
”“这一个”周朴园正是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伪善的存在”。
他那矛盾的行为,以其性格的复杂性、多面性,显示出他作为董事长的“这一个”周朴园的基本定性──真诚的伪善,伪善的真诚。
2.侍萍侍萍是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女子,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正直、善良、刚毅、倔强。
她自己被遗弃以及三十年挣扎的痛苦经历中,认清了周朴园的真面目。
她虽然不懂得自己的悲惨命运是阶级压迫造成的,但已意识到她同周朴园之间事实上存在着阶级的壁垒。
她知道自己的亲生儿子周萍是不会认她这个生母了,也断言自己的儿子,被周朴园称为“我自己的骨肉”的鲁大海是不会认那个董事长做父亲的。
她对过去的事,有的“是恨,是悔”。
她对周朴园不抱幻想,痛惜自己的女儿又走上了自己的老路,来伺侯周朴园的少爷。
她把这归之于“不公平的命”,但最后又发誓“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到你”,表现了对自己的命运的抗争,对不公平的社会的控诉,从自己痛苦的经历和现实的磨练中坚强起来了,表现了她的自尊与刚强。
(分析侍萍不要钱的情节)由于反动统治的毒害,在侍萍身上还存有封建伦理观念和宿命论的思想,因而认识不到自己的不幸是那个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却把原因归结为“报应”和“命运”,对周朴园,她不去公开揭露,反而在他表示“忏悔”时心软了,这些都说明了旧社会不仅摧残了劳动人民的躯体,而且毒害了他们的灵魂,从另一方面暴露了旧社会的黑暗。
3.鲁大海鲁大海与周朴园,从血缘上看,他们是父子;从阶级关系上看,他们是你死我活的仇敌。
在同周朴园的斗争中表现出他是一个觉醒了的工人,代表广大工人群众面对面地同周朴园谈判,斗争。
他义正辞严地拆穿周朴园软硬兼施镇压工人的罢工的阴谋,揭露他制造事故淹死两千三百个小工以发横财的罪恶。
他坚定、勇敢、无私、求实。
他对资本家有着清醒、透彻的认识,资本家的威胁、讹诈、利诱等卑鄙手段在他面前无所施其计。
他义无反顾地在反抗斗争的道路上走下去。
( 反抗精神、坚强不屈的性格)斗争中显出经验的不足、鲁莽等弱点。
第三课时小结:一、结构紧凑集中:作者灵活运用“回顾”和“穿插”的表现手法,推动剧情的发展。
在侍萍同周朴园相认的过程中,通过侍萍“回顾”过去的遭遇,巧妙地交代了三十年前的事。
这样,既揭露了周朴园罪恶的历史,又用过去的矛盾推动了现在的矛盾,进而暴露了周朴园伪君子的丑恶面目。
又如在侍萍和周萍母子相见的的情节中,穿插了周朴园和鲁大海父子之间的冲突,使父子、母子、兄弟都在一个特定环境中相遇,从而反映了劳资之间的阶级对立,使剧作产生了深广的社会意义。
三人对话,各依自己的性格发展,构成紧凑的戏剧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