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精馏技术及其模拟优化进展

合集下载

间歇精馏过程模拟优化研究进展

间歇精馏过程模拟优化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2-12-17 第21卷 第2期计 算 机 仿 真2004年2月 文章编号:1006-9348(2004)02-0004-03间歇精馏过程模拟优化研究进展王浩平,项曙光(青岛科技大学计算机与化工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42)摘要:该文讨论了描述间歇精馏过程的严格模型及其基础上的各种简化模型,包括简捷模型、分段模型、半严格模型和降阶模型。

总结了求解刚性微分方程的各种方法,其中各类BDF 方法在解刚性方程时效果较好。

分析比较了优化间歇精馏过程的两种方法以及综合优化问题的两种方法—二层法和S A 法。

关键词:间歇精馏;数学模型;模拟;优化中图分类号:TP273+.1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间歇精馏是经常用于小规模生产的一个重要的单元操作,与连续精馏相比,其突出的特征是它在设计和操作中的灵活性。

多年来,它不但没有被连续精馏所全部取代,而且在现代化工生产中还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间歇精馏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其数学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的研究。

间歇精馏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其严格的数学模型是复杂的微分代数方程组,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常根据不同情况对模型进行简化并导出一些新的计算方法。

二是关于优化的研究,从不同的优化目标出发,采用不同的优化方法,提出了不同的优化方案和新的操作模式及新的塔结构。

同时,间歇精馏的综合优化问题近年来也得到了发展。

本文讨论了间歇精馏的严格模型及其基础上的各种简化模型。

由于其数学模型大都是微分代数方程,本文介绍了其求解方法,并比较了基于微分代数方程的两种优化方法以及综合优化问题的两种方法。

2 间歇精馏的数学模型间歇精馏的数学模型包括严格模型、简捷模型、半严格模型和降阶模型。

2.1 严格模型(Rigorous Model)严格模型包括各组分每层板上及冷凝器和再沸器中组分物料平衡的微分方程、能量平衡微分方程、汽液平衡方程以及水力学方程等。

Distefano 第一次提出了多组分间歇精馏过程的完整动力学。

间歇萃取精馏技术和进展

间歇萃取精馏技术和进展
用性 强 , 处理 物料组 成可 频繁 改动 ; 所 通过 选 取适 宜 萃取 剂 , 应用 于在 化 工 、 药 、 细 化 工 等 行业 中 可 制 精 普遍 精馏 无 法完成 的共 沸 物系及 相对 挥发度 极 小 的 物 系分离 , 较恒沸 精馏 过程 简单 由于这 些特 点 , 且 这 种操 作方 式 一经 提 出. 得 到广 大学 者 的 认 同和 便 广 泛研 究 。本 文介绍 了 目前 国内外 有关 间歇 精馏操 作 的操作 方 式 、 作 可行 性 、 作 优 化 物 系分离效 果较 差 , 对 且随组 分
馏 出, 塔釜 液组 成 改 变 , 须 选 取适 宜 的 萃取 剂 比 , 必 才能获 得较 高 的经 济 性 和 可行 性 , 因此 对 一次 加 入 方 式 的研究 较少 。 1 2 连 续加 入方 式 . 如 图 2所 示 . 取 剂从 塔 顶 或 塔 的某 几 块塔 板 萃 处 连续 加入 . 将塔 分为 萃取 段 和精馏段 , 取 剂在加 萃 入塔 板 处以下 每层 塔板 上均 起 到萃取作 用 。为 了减
维普资讯
广 州化 工
20 02年 3 第 1 0卷 期
间歇 萃 取 精 馏 技 术 和进 展
肖 斌 肖 文 罗建 军 张 猛 李 波
(. 1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30 7 2 长岭炼油化工总厂催化剂厂 湖南岳 阳 44 1 ) 00 2 . 102
l 间歇萃取精 馏的操作方式
根据 萃取 剂 加入方 式 , 间歇萃 取精 馏 可分为 : 一 次 加入方式 和 连续 加入 方式 L, 。 2一 3
】 1 一次 加入 方 式 . 如图 1所 示 . 取剂 是 一 次性 加 入装 有 物 料 的 萃 重 沸 器 中, 后 按 间歇 精 馏 操 作 。Min_ 采 用 一 然 l i a 4

间歇精馏新型操作方式的研究进展

间歇精馏新型操作方式的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 - 0- 5作者简介:白鹏 -D 9男9四川金堂人9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9博士9主要从事化工传质分离工程的研究G专题综述间歇精馏新型操作方式的研究进展白鹏9张健9姜志9杨志才天津大学化工学院9天津300072D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间歇精馏新型操作方式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9重点介绍了塔顶累积全回流操作~反向间歇精馏塔操作~中间贮罐以及多罐间歇精馏塔操作9阐述了这些新型操作方式的特点及应用前景G关键词:间歇精馏G 新型操作方式G 塔顶累积全回流操作G 反向间歇精馏塔操作G 中间贮罐间歇精馏塔G 多罐间歇精馏塔操作中图分类号:TO 028. +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04- 533 2000D 04-022 -05Advances in New Mode of Batch DistillationBAI Peng 9Z~ANG Jian 9JIANG Zhi 9YANG Zhi -cai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9Tianjin University 9Tianjin 3000729China D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of new mode of batch distillation in recent years .Accumulative batch distillation ~reverse batch distilla-tion ~middle vessel batch distillation and multi -effect batch distillation were mainly introduc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uture applications of these new modes of operation we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batch distillation G new mode of operation G accumulative batch distilla-tion G reverse batch distillation G middle vessel batch distillation G multi -effect batchdistillation间歇精馏是精细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单元操作9其主要特点: D 能单塔分离多组分混合物G 2D 允许进料组分浓度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G 3D 可适用于不同分离要求的物料9如相对挥发度及产品纯度要求不同的物料G 此外间歇精馏还比较适用于高沸点~高凝固点和热2000年8月Aug.2000化学工业与工程C~EMICALINDUSTRY ANDENGINEERING第 7卷第4期Vol. 7No.4敏性等物料的分离O随着精细化工及医药等工业的发展对间歇精馏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间歇精馏技术也日益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O从本世纪5O年代至今间歇精馏的研究经历了3个阶段:5O年代以模拟计算为主6O年代至8O年代侧重于优化操作及简捷计算9O年代以来则以一些新型操作方式的研究为主陆续出现了一些新塔型如反向间歇塔中间罐间歇塔和多罐间歇塔等O这些新型操作方式往往是针对分离任务的特点而设计的因而其流程和操作方式更符合实际情况效率更高更具灵活性在化工生产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O以下对这些新型操作方式逐一介绍O1新型操作方式1-1塔顶累积全回流操作这种操作也叫循环操作塔顶设置一定容量的累积槽在一次加料后进行全回流操作使轻组分在塔顶累积罐内快速浓缩当累积罐内轻组分达到指定的浓度后将累积槽内的液体全部放出作为塔顶产品可明显缩短操作时间O这种循环操作包括3个阶段:进料~全回流~出料O塔顶累积全回流操作同传统的部分回流操作方式相比具有分离效率高控制准确对扰动不敏感易于操作等优点O这种操作方式最早是由Barb和Hol-land[1]以及Block[2]于1967年提出的之后Gonzalez-Valasco(1983)[3]~Nowicki~Gorak (1989)[4]~余国琮(1989)[5]~Sorensen和Skogestad(1994)[6~7]等相继进行了研究他们的模拟结果均表明该方法尤其适用于提取含较少易挥发组分的料液O Sorensen和Prenzler(1997)[8]对循环操作进行了实验研究分别对回流罐的持液量和全回流时间进行了优化O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全回流操作可节省3O%的操作时间O白鹏等(1994)[9]研究了双累积槽交替工作的动态累积过程用于轻组分含量较高的一般分离任务O试验和模拟计算的结果均表明可比传统的恒回流比操作缩短操作时间4O%O1-2反向间歇精馏塔操作在分批精馏中当某些重组分是被提取的主要对象且该组分还有一定的热敏性经不起长时间的高温煮沸此种情况下采用反向间歇精馏塔比较合适O这种塔与常规间歇塔(见图1)的不同之处在于:被处理物料存于塔顶产品从塔底馏出O装置见图2首先图1常规间歇精馏塔图2反向间歇精馏塔馏出的是重组分相当于连续塔中的提馏段O开工过程所需时间短操作周期短能耗低O这种塔最早是由Robinson[1O]于195O年提出的O Sorensen和Skogestad[11]对常规间歇精馏塔和反向精馏塔的动态特性及最优操作进行了比较O当进料混合物中轻组分含量722第17卷第4期白鹏等:间歇精馏新型操作方式的研究发展较高时,常规间歇塔优于反向间歇塔,操作时间短,而当进料混合物中重组分含量较高时,使用反向间歇塔即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主要原因是当低含量组分从塔内馏出时,为达到比较高的分离纯度,需要很大的回流比或再沸比,如进料组成If=O.1~分离纯度Ispec=O.98时,为回收进料中的轻组分就需要很高的回流比,而采用反向塔,由于大量重组分从塔底馏出,使得轻组分在塔中和冷凝器中不断累积而增浓,开始时再沸比很低,随着重组分的不断馏出而升高,Sorensen[11]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当轻组分含量低时,使用反向塔比常规塔可节省一半的时间,而且处理量越大,相对挥发度越小,越节省时间,但当分离要求不高时,情况则相反,如进料组成If= O.1~分离纯度I spec=O.925时可采用常规塔;而进料组成If=O.1~分离纯度Ispec=O.925时采用反向塔优越,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轻组分含量低时,采用反向塔是优越的,不仅操作时间短,而且较易通过测量作为残余相的轻组分的温度来判断操作的终止时间,但是采用反向塔也存在着两个难点:首先,再沸器的持液量会影响操作时间,故应尽量减少再沸器中的持液量,但这是很难实现的;其次,无法直接控制再沸器中的持液量,只能通过冷凝器中的回流液间接控制,1.3中间罐间歇精馏塔操作中间罐间歇精馏塔也叫复合间歇精馏塔,这种塔同连续塔相似之处是同时具有精馏段和提馏段,可同时得到塔底和塔顶产品,中间罐相当于连续塔中的进料板,装置见图3,这种塔最早也是由Robinson和Gilliland[1O]于195O年提出的,后来,Mes-ki[12]~Davidyan[13~14]和Hasebe[15~16]将这种塔用于3组分混合物的分离,Hasebe[16]认为这种塔比较适合于中间组分的提纯,当重组分杂质更易除去时,这种塔即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轻重组分分别从塔顶和塔底馏出,当贮罐中中间组分达到指定浓度后即停止操作,图3中间贮罐间歇精馏塔Barolo[17]对于文献中部分优化设计进行了试验验证,提出了双级控制路线,即同时控制塔顶和塔底组成,他指出,当所有组分都需要回收时,理想的操作策略是同时进行全回流操作和全再沸操作,当有杂质存在时,根据不同情况有两种操作策略,一种是塔顶全回流同时控制塔底馏出率,另一种是控制塔底馏出率以及塔底流入和流出物料速率之比, Diwekar[18]对塔顶和塔底这两个控制级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变回流比和变再沸比策略,并指出精馏段和提馏段上升速率之比是另一个重要的控制参数,对于反应间歇精馏,使用这种结构的塔,由于能将产品不断移走,因而可提高产品的转化率,在中间贮罐间歇精馏塔中,由于易挥发组分在精馏段随时间而减少,难挥发组分在提馏段也随时间而减少,同时采出塔顶和塔底产品,能够有效地缩短操作时间,1.4多罐间歇精馏塔操作Hasebe[19]和Skogestad[2O]提出了一种新型塔叫多罐间歇塔,装置见图4,这种塔在构型上可看作是多个塔上下相连而成,中间设置多个贮罐,也叫多效间歇精馏塔,这种塔进行全回流操作,可以使相对挥发度不同的各822化学工业与工程2OOO年8月图4多罐间歇精馏塔个组分分别在塔的不同位置的贮罐内浓缩,将浓缩后的产品放出,通过这种操作可获得纯度很高的产品,建立足够多的中间罐即能同时分离多组分混合物,但它的设计不如一般间歇塔自由,多罐间歇塔同传统的间歇精馏塔相比有两个优点,首先,由于能够同时采出多产品,全操作过程无产品切换,因而操作简单,其次,由于该塔本质上的多效性,因而所需能量很低,对于多组分混合物分离,此塔所需能量同连续精馏塔近似,-aSebe[19]于1995年提出了多罐间歇塔全回流操作的控制策略,他们通过物料衡算预先计算出每个贮罐中的持液量,然后将确定的原料量加入各个贮罐中,保持持液量恒定,直到所有组分达到指定纯度,SkogeStad和WittgenS[21~22]提出了全回流反馈控制策略,即通过安装在塔内不同部位的多个温度传感器来调节回流量,由于所控制的温度为各纯组分的沸点,从而可使贮罐中累积的产品达到指定纯度,-aSebe[23]于1997年又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持液量控制策略,将原料液一次性加入再沸器中,其余贮罐中的持液量逐渐增加达到最终持液量,优化结果表明,多罐间歇塔优化持液量策略比传统的间歇塔优化操作可节省47%的操作时间,比恒持液量操作节省17%的操作时间,多罐间歇塔有两种安装方式,一种是多塔上下连接,这种设计,液体靠重力而自然下流,无须泵输送液休,但不适合于所需板数高的分离,因此-aSebe[23]提出将各段塔水平依次连接,这种安装方式比较灵活,适用于不同进料混合物的分离,但液体输送需要回流泵,还有一种半间歇精馏塔,即引入进料流,在塔的其它位置采出汽流或液流或者安装中间再沸器和冷凝器,Diwekar[24]使用简捷模型对反向间歇精馏塔~中间贮罐间歇精馏塔~多罐间歇精馏塔进行了描述,为设计和优化控制提供了依据,由于使用简捷模型无需解决一系列的刚性微分方程,可大大减少工作量,对于所有间歇精馏塔,简捷模型都是建立在这种假设的基础的,即每一个间歇塔都可看作是阶段时间进料的连续精馏塔,因此可将用于连续塔计算的FenSke-Underwood-Gilliand方程用于间歇过程,并通过修正用于不同结构的间歇塔,对应于常规间歇塔,Diwekar[24]定义了反向间歇塔的优化操作控制变量:1)恒再沸比策略;2)恒关键组分塔底组成策略;3)优化再沸比策略,对于中间罐精馏塔,由于同时具有精馏段和提馏段,因而优化操作策略有很多种,如3个中间罐的精馏塔,可以有9种优化控制策略,2结束语由于间歇精馏的过程控制复杂,以往优化操作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生产实际难以应用,为了克服间歇精馏控制复杂及能耗高等缺点,近年来人们侧重于一些新型操作方式的开发研究,它们具有以下特点:1)这些新型操作方式往往是针对分离任务的特点而设计的,因而在流程和操作方式上更符合实际情况,从而效率更高,如反向间922第17卷第4期白鹏等:间歇精馏新型操作方式的研究发展歇精馏方式DZ D新的操作方式大多以合理利用间歇精馏的动态特性为基础9如S飞轮效应,9塔顶累积全回流操作即属于此类D3D由于间歇精馏是典型的动态过程9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9特别是多组分间歇精馏过程9存在多个产品和过渡馏分的切换9操作复杂9难以实现自动控制9所以如何从工艺角度进行简化9是重要的研究方向D多罐间歇塔即属于这类研究D近年来9计算机技术和智能化仪表的迅速发展为实现间歇精馏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控制提供了有利条件9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与新型操作方式的结合9将会大大提高间歇精馏的技术水平D参考文献:[1]BARB D K9~OLLAND C~.Batch distilla-tion[A].Proceedings of the7th WorldPetroleum Congress[C].196794.31-44. [Z]BLOCK B.Control of batch distillations[J].Chem Eng Jan919679147-150.[3]GONZALEZ-VALASCO J R9GUTIER-REZ-ORTIZ M A.Periodic batch distilla-tion-analysis and simulation[J].Rev Lati-nam Ing Ouim Ouim Apl91987917:83-84. [4]NOWICKI L9GORAK A.Methode Zur sim-ulation der periodischen rektikation mitvollst ndigem R cklauf[J].Chem Ing Tec91988960C7D:555-557.[5]余国琮9杨志才9白鹏.分批蒸馏优化策略与微机控制的研究[J].化工学报91989C3D:Z71-Z76.[6]SORENSEN E9SKOGESTAD S.Optimaloperating policies of batch distillation Withemphasis on the cyclic operating policy[A].Proceedings Process Systems Engineering[C].Kyongju9Korea:1994.449-456.[7]SORENSEN E.Studies on optimal operationand control of batch distillation columns[D].NT~:Trondheim91994.[8]SORENSEN E9PRENZLER M.A cyclic op-erating policy for batch distillation-theoryand practice[J].Comp Chem Eng919979S Z1:S1Z15-S1Z Z0.[9]白鹏9张卫江9余国琮.动态累积分批精馏过程研究[J].化学工程919949Z Z C6D:15-16.[10]ROBINSON C S9GILLILAND E R.Ele-ments of fractional distillation[M].4thed.NeW York:McGraW-~ill91950.[11]SORENSEN E9SKOGESTAD parisonof regular and inverted batch distillation[J].Chem Eng Sci91996951C Z Z D:4949-496Z.[1Z]MESKI G A9MORARI M.Design and oper-ation of a batch distillation column With amiddle vessel[J].Comp Chem Eng919959S19:S597-S599.[13]DAVIDYAN A G9KIVA V N9PLATONOVV M.Seperation of binary mixtures in tWo-section column With central reservoir[J].Theor Found Chem Eng9199Z9Z5:393-400.[14]DAVIDYAN A G9KIVA V N9MESKI G A.Batch distillation in a column With a middlevessel[J].Chem Eng Sci91994919C18D:3033-3051.[15]~ASEBE S9~AS~IMOTO I.Optimal designand operation of complex batch distillation[A].IFAC Workshop on Interactions be-tWeen Process Design and Process Control[C].London:Pergamon Press9199Z.177-180.[16]~ASEBE S9KUROOKA T9~AS~IMOTOI.Simultaneous separation of the light andheavy impurities by a complex batch distilla-tion column[J].J Chem Eng Jan919969Z9C6D:1000-1006.[17]BAROLO M9GUARISE G B9RIENZI S A.Running batch distillation in a column With amiddle vessel[J].Ind Eng Chem Res91996935:461Z-4618.C下转第Z45页D03Z化学工业与工程Z000年8月(上接第230页)[18]DIWEKAR U FARSC MAN C A.Dualcomposition control in a novel batch distilla-tion column[J].Ind Eng Chem Res199837:89-96.[19]ASEBE S KUROOKA T AS IMOTOparison of the separation perfor-mances of a multi-effect batch distillationsystem and a continuous distillation system[A].Proceedings of IFAC-SymposiumDYCORD 95[C].Denmark:PergamonPress1995.249-255.[20]SKOGESTAD S WITTGENS BS@RENSEN E et al.Multivessel batch dis-tillation-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A].Pro-ceedings distillation and absorption1997[C].Maastricht The Netherlands:IchemESymposium Series1997 142:239-248. [21]SKOGESTAD S WITTGENS BS@RENSEN E et al.Multivessel batch dis-tillation[J].AIChE J1997 43:971-979. [22]WITTGENS B S@RENSEN E LITTO R.Total reflux of multivessel batch distillation[J].Comp Chem Eng1996 S20:S1041-S1046.[23]ASEBE S NODA M.Optimal operationpolicy for multi-effect batch distillation sys-tem[J].Comp Chem Eng1997 S21:S1221-S1226.[24]DIWEKAR U LOTTER S P.Shortcut mod-els and feasibility considerations for emerg-ing bacth distillation columns[J].Ind EngChem Res1997 36:760-770.间歇精馏新型操作方式的研究进展作者:白鹏, 张健, 姜志, 杨志才, BAI Peng, ZHANG Jian, JIANG Zhi,YANG Zhi-cai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刊名:化学工业与工程英文刊名: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年,卷(期):2000,17(4)被引用次数:43次1.BARB D K;HOLLAND C H Batch distillation 19672.BLOCK B Control of batch distillations 19673.GONZALEZ-VALASCO J R;GUTIERREZ-ORTIZ M A Periodic batch distillation-analysis and simulation 19874.NOWICKI L;GORAK A Methode zur simulation der periodischen rektikation mitvollst?ndigem Rücklauf 1988(07)5.余国琮;杨志才;白鹏分批蒸馏优化策略与微机控制的研究 1989(03)6.SφRENSEN E;SKOGESTAD S Optimal operating policies of batch distillation with emphasis on the cyclic operating policy 19947.SφRENSEN E Studies on optimal operation and control of batch distillation columns 19948.SφRENSEN E;PRENZLER M A cyclic operating policy for batch distillation-theory and practice 19979.白鹏;张卫江;余国琮动态累积分批精馏过程研究 1994(06)10.ROBINSON C S;GILLILAND E R Elements of fractional distillation 195011.SφRENSEN E;SKOGESTAD S Comparison of regular and inverted batch distillation1996(22)12.MESKI G A;MORARI M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a batch distillation column with a middle vessel 199513.DAVIDYAN A G;KIVA V N;PLATONOV V M Seperation of binary mixtures in two-section column with central reservoir 199214.DAVIDYAN A G;KIVA V N;MESKI G A Batch distillation in a column with a middle vessel 1994(18)15.HASEBE S;HASHIMOTO I Optimal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complex batch distillation 199216.HASEBE S;KUROOKA T;HASHIMOTO I Simultaneous separation of the light and heavyimpurities by a complex batch distillation column 1996(06)17.BAROLO M;GUARISE G B;RIENZI S A Running batch distillation in a column with a middle vessel 199618.DIWEKAR U;FARSCHMAN C A Dual composition control in a novel batch distillation column 199819.HASEBE S;KUROOKA T;HASHIMOTO I Comparison of the separation performances of a multi-effect batch distillation system and a continuous distillation system 199520.SKOGESTAD S;WITTGENS B;SRENSEN E Multivessel batch distillation-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199721.SKOGESTAD S;WITTGENS B;SRENSEN E Multivessel batch distillation 199722.WITTGENS B;SRENSEN E;LITTO R Total reflux of multivessel batch distillation 199623.HASEBE S;NODA M Optimal operation policy for multi-effect batch distillation system 199724.DIWEKAR U;LOTTER S P Shortcut models and feasibility considerations for emerging bacth distillation columns 19971.王浩平.项曙光间歇精馏过程模拟优化研究进展[期刊论文]-计算机仿真2004,21(2)2.王为国.曾真.毕亚凡.WANG Weiguo.ZENG Zhen.BI Yafan二元混合物塔顶累积全回流间歇精馏的最小气化总量[期刊论文]-化工学报2001,52(5)3.王为国.王存文.吴元欣.曾真.WANG Weiguo.WANG Cunwen.WU Yuanxin.ZENG Zhen二元常规间歇精馏的最小汽化总量[期刊论文]-化工学报2006,57(11)4.马凤云.如斯坦木.Ma Fengyun.Rusitanmu回流比恒定的间歇精馏工艺计算方法改进[期刊论文]-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7,24(5)5.陈建宁.阮奇.陈佳彬.刘莉萍间歇精馏常规设计和优化设计的模型及算法[期刊论文]-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4,21(3)6.晋正茂.王维德.JIN Zheng-mao.WANG Wei-de间歇精馏模拟及操作方式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化工技术与开发2006,35(9)7.陈佳彬.阮奇.陈建宁.刘莉萍.沈春燕间歇精馏设计软件的开发[期刊论文]-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4,21(3)8.邵怀启.杨志才.冯天扬.杨朝颖.SHAO Huai-qi.YANG Zhi-cai.FENG Tian-yang.YANG Zhao-ying 带有中间贮罐的间歇精馏塔蒸馏顺序的研究[期刊论文]-石油化工1999,28(11)9.杨海荣.薄翠梅.陆爱晶.张广明.YANG Hai-rong.BO Cui-mei.LU Ai-jing.ZHANG Guang-ming间歇精馏过程变回流比智能控制策略的研究[期刊论文]-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8,35(1)1.黄丽丽,白鹏,王磊,尹琨,姜占坤无累积罐循环全回流间歇精馏三温控制操作[期刊论文]-化工进展 2012(05)2.王为国,曾真,王存文,吴元欣二元塔顶累积全回流间歇精馏塔最少理论板数的近似计算[期刊论文]-石油化工 2011(11)3.宋爽循环全回流间歇精馏新型控制方式的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104.宋盼,王小光,杨月云氯苯废液中苯和氯苯的回收模拟研究[期刊论文]-浙江化工 2014(10)5.黄丽丽,吴爽,贾春玲,宁晓宇,刘博,王健壮间歇减压精馏分离2-甲基吡啶/2-羟乙基吡啶[期刊论文]-化工进展 2013(08)6.陈攀攀,阮奇,苏宁子,赖萍,严佐毅旋转填料床间歇精馏不稳态开工过程[期刊论文]-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12(05)7.张晓凯带有动态侧线出料的热敏物料间歇精馏[学位论文]硕士 20108.崔现宝,张耀昌,杨志才多元间歇精馏拟夹紧区的变化规律[期刊论文]-化工学报 2008(02)9.韶晖,叶青PID法控制间歇精馏[期刊论文]-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05(01)10.周彩荣,王海峰,高玉国,郝红英,李秋红环己烷、环己烯及氯代环己烷混合物的分离[期刊论文]-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5(04)11.许宪硕,白鹏,张锦威恒全回流塔顶累积间歇精馏过程的研究[期刊论文]-化学工业与工程2012(03)12.周彩荣,郝红英,强黎明,安娜,蒋登高1,2-环己二醇的分离与提纯[期刊论文]-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4(03)13.吴子波,涂斌,刘其松,张义文,付超,宋航2-甲基-1-丁醇和3-甲基-1-丁醇分离的模拟和实验研究[期刊论文]-酿酒科技 2008(12)14.孙磊分批精馏优化及带有中间贮罐和侧线出料间歇精馏[学位论文]硕士 200815.黎晓,吴定宇,邱运仁间歇精馏分离丁酮与甲基异丁基酮[期刊论文]-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16.李广忠恒全回流间歇精馏操作方式的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1217.赵旭恒全回流动态累积间歇精馏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1018.朱斌,刘其松,吴子波,曾红,付超工业级异丙醇连续生产电子级异丙醇[期刊论文]-天然气化工2009(02)19.张耀昌夹紧区变化规律及带侧线分批精馏过程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720.谢艳新,杨倩,徐燕萍,蒋登高1,2-环氧环己烷合成工艺中环己烯回收的研究[期刊论文]-精细石油化工 2011(02)21.徐利循环全回流间歇精馏过渡馏分新操作方式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1022.周年忠,田文广,顾宇昕,李雁,陶红秀,解新安间歇精馏技术及其模拟优化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广东化工 2012(15)23.郭和刚旋性戊醇与异戊醇分离技术的研究及过程模拟[学位论文]硕士 200524.谢艳新,曹运兵,徐燕萍,蒋登高热敏性物料环氧环己烷的精馏[期刊论文]-化工进展 2011(07)25.陈攀攀,阮奇,苏宁子,赖萍,严佐毅旋转填料床间歇精馏不稳态开工过程[期刊论文]-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12(05)26.王树清具有回流段的间歇精馏过程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727.付嫚连续低温精馏法纯化NF<,3>[学位论文]硕士 200428.晋正茂,王维德间歇精馏模拟及操作方式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化工技术与开发 2006(09)29.左剑碳酸甲乙酯反应体系的分离[学位论文]硕士 201030.修建亭从甲醇—异丙醇—水废液中回收甲醇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431.杨忠东核医学示踪剂原料氧-18水高纯度回收工艺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732.张兵高沸点热敏物系中4-氯-3,5-二甲基苯酚的分离提纯[学位论文]硕士 201233.秦川江核医学诊断试剂重氧水回收工艺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834.杨焘苯甲酸釜残液分离技术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735.张亚军连三甲苯精制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836.孙崇鲁粉檀麝香合成工艺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7引用本文格式:白鹏.张健.姜志.杨志才.BAI Peng.ZHANG Jian.JIANG Zhi.YANG Zhi-cai间歇精馏新型操作方式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化学工业与工程 2000(4)。

乙酸乙酯生成过程的间歇反应精馏的模拟和优化的开题报告

乙酸乙酯生成过程的间歇反应精馏的模拟和优化的开题报告

乙酸乙酯生成过程的间歇反应精馏的模拟和优化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乙酸乙酯(简称EA)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化合物,可用于合成香料、制药、涂料和化妆品等。

其生产方法主要是通过甲酸乙酯与乙酸反应得到,反应式如下:CH3COOH + CH3OCHO → CH3COOCH2CH3 + H2O乙酸乙酯的生产过程中,间歇反应精馏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多次加热、冷却、回流等操作,实现EA和水之间的分离。

因此,对于间歇反应精馏的模拟和优化研究,有助于提高EA的收率和质量。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计算机模拟和优化技术,探究间歇反应精馏过程中乙酸乙酯的产量、纯度和能耗等参数的影响因素,提高乙酸乙酯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研究方法1.仿真模拟使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乙酸乙酯间歇反应精馏的数学模型,探究反应过程中收集、分离和净化EA的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利用Matlab 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精馏过程中EA的产量、质量和能耗等参数。

2.优化设计通过设计不同的变量组合,模拟精馏过程中EA的产量、纯度和能耗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不同方案的经济性、能效性和环境影响,选择最优方案进行实验研究。

3.实验验证在实验室中进行乙酸乙酯间歇反应精馏的模拟和优化实验,得出参数测量值,并与仿真模拟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估。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优化乙酸乙酯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数学模拟和优化设计,不仅可以发现精馏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影响因素和优化方案,还可以提高工艺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本研究的成果和方法还可推广应用于其他类似的产业和工艺的研究中。

新戊二醇间歇精馏过程的模拟_优化与应用

新戊二醇间歇精馏过程的模拟_优化与应用

关键词:新戊二醇;PRO/II;间歇精馏;模拟优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TQ015.9; TP391.9; O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60(2012)11-1355-1358
1 引言
新戊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NPG)是生 产饱和聚酯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聚酯多元醇及合成 润滑剂所需的主要原料之一,可与对苯二甲酸、间苯二 甲酸等聚合生成聚酯树脂类物质,广泛用于涂料、农 药、塑料和石油等领域[1-3]。
Fig.4 Reflux ratio has an effect upon the NPG’mass percentage in tower top and the bottom water.
图 4 回流比对 NPG 质量百分含量、塔底出水量的影响
由图 4 可见,回流比对塔顶 NPG 质量百分含量和塔 底水量都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回流比的增加,塔顶 NPG 质量百分含量逐渐下降,且下降幅度逐渐增大。回流比 从 0.40 增加到 0.75,塔顶馏出液中 NPG 的质量百分含 量约从 0.60 %降至 0.54 %。
质量百分含量和塔底水量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较小, 最后近似趋于平缓。理论板数由 3 块增至 18 块,塔顶馏 出液中 NPG 的质量百分含量维持在 0.60 %左右,塔底剩 余水量维持在 202.7 kg/h。
Fig.5 Number of theoretical plates have an effect upon the NPG’mass percentage in tower top and the bottom water.
组成及工艺参数
生产 数据
模拟 数据
相对误差/%
NPG/kg

1间歇精馏塔的模拟

1间歇精馏塔的模拟

间歇精馏塔概述信息间歇精馏单元操作模拟一个宽范围的精馏塔实际操作过程。

间歇精馏装置可以在真实的间歇模拟模式下运行,进料填加到沉淀釜中先期蒸馏,在不同的时间从贮料塔取出产品,或在半间歇模式下在蒸馏期间进料可以被填入,并在一定的时间间隔下从精馏塔或贮料塔中提取产品。

间歇精馏计算也可以是整体的进入稳态过程模拟。

装置构造自动为持续流动的物流提供隐含的贮料罐,这些物流随时间变化进入间歇装置。

同时由于循环操作,也考虑所有产品流(如在不同时间从贮料罐或在蒸馏时从精馏塔提出物流)的隐含罐。

持续流动物流产品来自被间歇循环时间分离的产品。

热力学系统间歇精馏的热力学系统的选择可以针对整个装置,也可以针对某一层塔板。

间歇精馏也允许使用电解质热力学方法。

详细信息有关间歇精馏单元操作的详细信息,见PRO/II Add-On Modules User’s Guide。

蒸馏器概述信息精馏塔单元操作可以用来模拟任何蒸馏和液-液抽提过程。

液-液抽提装置在本章的“液-液抽提精馏”部分进行叙述。

一个精馏塔至少应包括一个平衡级或理论塔板。

塔板应考虑与从每一塔板进入较高层塔板的蒸汽的连接问题。

在精馏塔模拟中塔板的数量是不被限制的。

蒸馏器可以模拟气/液、气/液/水或气/液/液平衡过程。

进料和产品精馏塔进料和产品是在PFT 主窗口建流程时输入的。

在精馏塔主数据输入窗口单击Column Feed and Product…按钮,打开Column Feed and Product 窗口。

在此窗口中可以添加和改变进料塔板数。

一个精馏塔的进料数是不限的。

用单选按钮选择进料闪蒸方式:Vapor and Liquid to be on the feed tray:此项为缺省。

Flash the feed adiabatically,vapor onto the tray above and liquid onto the tray.对于此选项,当进料塔板为精馏塔的最底层塔板时,蒸气被放在进料塔板上。

间歇精馏全回流浓缩—无回流采出过程的研究--优秀毕业论文 可复制黏贴

间歇精馏全回流浓缩—无回流采出过程的研究--优秀毕业论文 可复制黏贴
自本世纪50年代至今,国内外学者对间歇精馏作了大量的研究。从最早的实 验室微分精馏到现代的间歇精馏塔;从单纯的间歇精馏到间歇共沸精馏、间歇萃 取精馏;从单纯的间歇操作到处理热敏物料的循环釜式半连续操作,对间歇精馏 技术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由于间歇精馏是状态参数始终随时间而改变的典型动 态过程,其操作控制对生产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自六十年代以来,间 歇精馏的操作策略—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主要课题。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大多 以过程模拟和优化操作为研究内容。用改变回流比、上升蒸汽率、馏出液组成、 塔板持液量以及其它操作参数来实现对间歇精馏过程的优化。也有文献对间歇精 馏塔的各种结构参数对间歇精馏过程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J.R.GonzalezpJ等人研 究了塔顶液体的流动方式对开工过程的影响,指出塔顶液体的返混加长了开工时 间,并推荐了一种减少塔顶返混的两罐串联式的塔顶回流装置,改进了开工过程。 Pigford[41等人研究了塔身持液对间歇精馏过程的影响,指出塔身持液除了在少数 易分离的情况下可减少过渡馏分外,总的趋势总是增加过渡馏分,对分离是不利 的。李文秀【5J提出了极限收率的概念并在此概念基础上提出了估算塔板数的计算 式及控制持液量的新操作方法,通过在适当时刻从塔身抽走适量过渡馏分的方法 减弱了浓度拖尾现象,明显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ln竺:生。f生(1-2) B xD—xB志xD—x8
其中矿、B分别是塔釜内料液初始及任何时候的摩尔量,而、如分别为塔 顶和塔釜液体轻组分在不同时刻的瞬间浓度,x”。为塔釜内液体轻组分的初始浓 度。
该方程假设塔顶和塔身是不持液的,即忽略塔顶和塔身所持物料的作用。后 来的研究者发现Rayleigh所做的这条假设在塔顶和塔身持液量较大的情况下是 不成立的,即塔顶和塔身所持物料的作用是不能忽略的。所以Rayleigh方程只适 用于塔内持液量很小或者可以忽略的间歇精馏过程。塔顶和塔身所持物料在间歇 精馏中所起的作用是很复杂的,如果在模拟过程中考虑进去相当费时,因此近年 来相当一部分研究仍然假设塔顶和塔身无持液,采用类似于P.ayleigh的方法进行 研究。间歇精馏过程的模拟计算按照是否考虑塔顶和塔身持液的作用分为两类: 一类是无持液模拟,另一类是有持液模拟。无持液模拟【7’8’9’101,主要是建立在

石油化工过程中的精馏技术研究与优化

石油化工过程中的精馏技术研究与优化

石油化工过程中的精馏技术研究与优化一、引言石油化工是对石油及其衍生物进行加工和转化的工业过程。

精馏技术是石油化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精馏可以将原油中的各种组分按照沸点的差异分离出来,得到不同需要的产品。

本文主要探讨在石油化工过程中的精馏技术研究与优化。

二、传统精馏技术的局限性传统精馏技术主要是通过加热原油混合物,在分馏塔中将不同馏分收集。

然而,传统精馏技术存在许多局限性。

首先,原油中的各种组分的沸点相差不大,导致传统精馏技术很难实现高效分离。

其次,传统精馏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热能,耗能量大,造成能源的浪费。

此外,传统精馏技术难以处理复杂的多组分体系,如几百种以上的组分混合物。

三、新型精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了克服传统精馏技术的局限性,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新型精馏技术。

其中,精馏辅助技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技术。

精馏辅助技术将传统的精馏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提高了精馏的效率和分离效果。

常见的精馏辅助技术包括增压精馏、减压精馏、泵送精馏等。

此外,也有研究者对传统精馏过程中的分馏塔进行了改良和优化。

例如,改进了塔板结构,提高传质效果;优化了塔床布置,增加传热面积等。

这些改进和优化使得精馏过程能够更加高效、节能地进行。

四、精馏技术的模拟与优化在精馏技术的研究与优化中,模拟和优化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模拟可以通过计算机模型对精馏过程进行仿真,预测不同工艺参数对精馏效果的影响。

优化则是在已有模拟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工艺参数,寻找出最佳的操作条件,使得精馏效果最优。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计算能力的提高,模拟和优化在精馏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模拟和优化,研究者们可以精确地预测精馏过程中的温度分布、物质转移和热量传递等参数,从而优化工艺流程,提高分离效果。

五、精馏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石油化工工业的快速发展,精馏技术在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方面仍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未来精馏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精馏工艺的集成化:将不同的精馏技术相互结合,形成一体化的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产品质量。

间歇精馏回收废溶剂油中二甲苯/醋酸丁酯实验及模拟

间歇精馏回收废溶剂油中二甲苯/醋酸丁酯实验及模拟
表 1待 分 离 组 分 性 质
设计数控 新型 间歇精馏塔如 图 1 .
1 .塔 釜 : .塔 釜 热 电 2
塔身采 用 镀 膜 加 热 以保 持 塔 身 绝 热 , 两 段 控 制 , 釜 为 分 塔
5 0ml 0 的玻 璃仪器 , 塔釜 内液体 由电炉加热 , 所有加 热及保温 温度 均 由仪表 控 制 , 可 手 动 调 节 加 热 电 流 的 大 小. 体 为 内径 为 并 塔 0 6mm的玻 璃 柱 , 高 1 0 2 塔 0mm, 料 装填 量 4 0m1为 保证 反 2 填 0 . 应及分 离的顺利进行 , 全塔分 为两部分 : 精馏 段 、 留段 , 提 每一 段 的 长度 可以变化 , 精馏 段及提馏段 均装填 0 0 不锈钢填 料. 3环 回流 比 由回流 比控制器控 制 , 回流 比范围可控制 在 1 9 间. ~9 之
无 采用 该技 术处 理废溶 剂 的研 究 .
1 实 验部 分
1 1 主 要 材 料 及 仪 器 .
废溶 剂油 ( 自于一 汽大 众公 司) 废 溶剂 油 中待分 离组 分性 质如 表 t 示 . 甲苯 同分异 构体沸 点接 来 . 所 二 近, 与醋 酸丁 酯沸点 相差 1 0℃ 以上 , 可采 用精馏 技术 进行 分 离. 究 只需分 离 出二 甲苯混合 物 和醋酸 丁酯 研
维普资讯
第 2 3卷第 6 期
V o1 2 NO. . 3, 6
滨 州学 院学 报
J u n l fB n h u Un v riy o r a iz o ie st o
20 0 7年 1 2月
D e .。 0 e 2 07
间歇 精 馏 回收 废 溶 剂 油 中 二 甲苯 / 酸 醋 丁 酯 实 验 及 模 拟

间歇精馏在精油分离中的优化研究进展

间歇精馏在精油分离中的优化研究进展
行独立控制ꎬ 可用于 3 组分、 4 组分ꎬ 甚至 5 组分混
合物的清晰分割ꎬ 相对于传统精馏塔ꎬ 投资少ꎬ 体积
小ꎬ 能耗 低ꎬ 常 见 的 间 歇 式 分 壁 精 馏 塔 如 图 3 所
示 [7] ꎬ 通过模拟椪柑皮精油的分离 [8] ꎬ 证明此类精馏
需求ꎬ 提高系统的整 体 热 力 学 效 率ꎬ 相 对 于 传 统 方
[2] Krishna Pꎬ Desikan Bꎬ Rao C S. Control and dynamic optimization
of middle vessel batch distillation column for the separation of etha ̄
※农业科学 农业与技术 2023ꎬVol 43ꎬNo 14 3 3

间歇精馏在精油分离中的优化研究进展
胡竞月1ꎬ2 黄伊嘉1 吴斌1 杨凌1 徐明1

提高了过程控制性能沿批次指标的收敛速度ꎮ Hege ̄
ly [11] 采用直接搜索方法ꎬ 即 Nelder - Mead 简单算法和
Box - complex 算法来减少优化的计算强度ꎬ 可快速和
有效的优化间歇精馏的操作过程ꎮ
策略优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建议ꎬ 为精油分离研究提供参考ꎮ
关键词: 精油ꎻ 间歇精馏ꎻ 优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 S-1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19754 / j nyyjs 20230730009
1 操作方式的优化
前言
精油中的功能性成分是当前精油行业中重要的精
价是投资增加 [3] ꎮ
收稿日期: 2023-5-18
作者简介: 胡竞月 (1998-) ꎬ 女ꎬ 硕士在读ꎮ 研究方向: 精油开发利用ꎻ 通讯作者吴斌ꎮ

间歇精馏新研究进展-PPT精品文档

间歇精馏新研究进展-PPT精品文档
间歇精馏新研究进展
一、前言
1.1间歇精馏 1.2间歇精馏的特点 1.3间歇精馏的应用
1.1间歇精馏
间歇精馏又称为分批 精馏。间歇精馏操作开始 时,全部物料加入精馏釜 中,再逐渐加热汽化,自 塔顶引出的蒸气经冷凝后, 一部分作为流出液产品, 另一部分作为回流送回塔 内,待塔釜组成降到规定 值后,将其一次排出,然 后进行下一批的精馏操作。
根据回流比可以将间歇精馏分为部分回流间歇精馏过程和全回 流间歇精馏过程:
部分回流间歇精馏过程 现在在工业间歇精馏塔和实验室装置中广泛应用的是 部分回流间歇精馏,它是间歇精馏的最基本模式。它又可 以分为恒定回流比操作和恒定塔顶浓度操作。 全回流间歇精馏过程 全回流间歇精馏过程通常是在精馏塔顶设置一个回流 存料罐,进行全回流操作,直到回流罐内料液浓度达到或 接近平衡后放出的操作过程。
二、新型操作方式
间歇精馏这些年来新发展起来的操作方式主要有:动 态累积间歇精馏塔操作、反向间歇精馏塔操作、中间罐间 歇精馏塔操作、多罐间歇精馏塔操作、提馏式间歇精馏塔 操作、等压串联双塔操作、带塔底储罐的间歇精馏塔操作 以及双再沸器间歇精馏塔操作
2.1动态累积间歇精馏塔的操作
动态累积间歇精馏是在塔顶累积全回流操作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塔顶累积全回流操作最早由Barb等人和 Block于1967年提出的,装置见图2.1。这种操作方式主 要分为3个阶段:(1)充液阶段;(2)全回流阶段;(3)放液 阶段。
间歇精馏塔
1.2间歇精馏的特点
间歇精馏与连续精馏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间歇精馏为非稳态过程 即塔内操作参数(如温度、组 成)不仅随位置变化,也随时间变化。


间歇精馏塔只有精馏段。
单塔可以完成多个组分的分离 允许进料组分浓度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操作弹性大。 特别适合于原料处理量小、组分数多的批量生产。

间歇共沸精馏提纯低浓度甲酸溶液的模拟与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间歇共沸精馏提纯低浓度甲酸溶液的模拟与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间歇共沸精馏提纯低浓度甲酸溶液的模拟与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甲酸是一种广泛用于化学工业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重要有机酸。

然而,工业生产中所得的甲酸通常含有杂质,需要进行提纯才能满足特定的应用要求。

由于其具有高度挥发性、易水解等特性,传统的蒸馏方法易导致能耗较大、耗时长以及甲酸质量下降等问题。

目前,间歇共沸精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甲酸提纯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甲酸的生产过程中。

然而,该技术的可行性和提纯效果仍需进一步探究和优化。

本论文旨在通过模拟和实验研究,探索间歇共沸精馏技术提纯低浓度甲酸溶液的适用性、操作参数优化、提纯效果评估等方面,以期为现代化甲酸生产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撑。

二、研究内容及进展1. 理论模型建立:基于推导间歇共沸精馏过程的平衡关系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数学模型,考虑了温度、压力、流量、回流比等因素对提纯效果的影响,模拟了不同操作模式下甲酸溶液的组分变化以及提纯效果的变化规律。

2. 实验设计和参数分析:在实验室中使用自制的间歇共沸精馏装置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温度、回流比、进料流量等参数对甲酸提纯效果的影响,并与理论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

3.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发现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间歇共沸精馏技术能够较好地实现对低浓度甲酸溶液的提纯,回流比和进料流量是调节提纯效果的重要参数,且存在最佳操作范围。

此外,在验证模型和实验结果的一致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三、研究展望间歇共沸精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甲酸提纯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是,目前的研究还没有涉及到工业化应用环境下的优化和实现,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深入研究,不断优化和完善该技术体系,为其实现工业化应用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间歇精馏过程模拟优化

间歇精馏过程模拟优化

间歇精馏过程模拟优化食科0702 010*******1 间歇精馏的数学模型间歇精馏的数学模型包括严格模型、简捷模型、半严格模型和降阶模型。

1. 1 严格模型( Rigorous Model)严格模型包括各组分每层板上及冷凝器和再沸器中组分物料平衡的微分方程、能量平衡微分方程、汽液平衡方程以及水力学方程等。

Distefano 第一次提出了多组分间歇精馏过程的完整动力学。

Diwekar U.M在简化水力学方程的基础上,也提出了较为严格的数学模型。

H. I. Furlonge 和C. C.Pantelides[1 ]提出了迄今为止最为严格的模型。

此模型非常接近实际塔。

他们用此严格模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严格模型结果准确得多,但所用的计算时间增加了。

严格模型随着塔板数及组分数的增多方程数成倍增加,因此在工业精馏过程中使用严格模型计算量可能会很大。

而且在塔的设计、优化及控制问题中需要多次重复这些程序,这也增加了问题的计算量。

另外,严格模型计算复杂很难得到全局性性质,如操作的可行区,而这对于优化及优化控制问题是很重要的。

因此,在严格模型的基础上发展了下面一些简化模型。

1. 2 简捷模型( Short - cut Model)Diwekar 和Madhavan 发展了简捷模型。

这种模型假设,间歇精馏塔可看作是进料随时变化的连续精馏塔,将连续精馏的FUG方法修改为间歇精馏的简捷模型。

其实质是忽略了严格模型中每层板及冷凝器和再沸器中的能量微分方程和水力学方程。

简捷模型是一种最简单的模型,包括最少的微分方程,计算量小,因此此模型广泛应用于优化及优化控制计算中。

间歇精馏塔,尤其是复杂塔的优化问题是一个复杂问题,有时经验方法并不准确,而采用简捷模型进行初步优化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1. 3 分段模型( Compartmental Model)这种模型是在由Benallou 等提出的连续精馏的塔板分段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复合式间歇萃取精馏模拟与实验研究

复合式间歇萃取精馏模拟与实验研究
维普资讯
第2 1卷
2 0 . 073
第 1 期

阳 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院 学

V0. 1 No 1 12 . Ma . 0 7 r2 0
J OUR L O H NYA NA F S E NG T T E OF C MI A C OL GY I NS I UT HE C L TE HN O
负荷 大 、 操作 及 设 计 困难 等 问题 , 文 采 用 复合 本 塔( 一个 正立 塔 与 一个 倒 立 塔 , 中间用 一个 储 罐
相连)选择丙酮一 , 甲醇物系, 以水为萃取剂 , 建立 复合式间歇萃取精馏过程的数学模型 , 以实验操
作 与模 拟计算 相结 合 的方法 , 研究 间歇 萃取 精馏 的操作 规律及 主要 影 响因素 .
过两点隐合法求解 , 模拟结果与 实验 数据符合 良好 . 用此模 拟程序研 究复合式 间歇萃取 精馏 操 应
作规律 , 发现增大回流比有利于提 高产品量 , 但操作 时 间增 大 ; 萃取剂越 多分 离效果越 好 , 得到 的 合格 产品越 多 , 但所需的热 负荷及操作时 间增加 ; 大 中间回流量利 于分 离进 行 , 加 但应 以保持 中间


及 为所 求 ; 否则 令 Ko =K , 重新计算, 直

() 3
至满足收敛条件 . 这样各块板 、 中间罐及塔釜在
任 意 时刻下 的组成 均可求 得 .
塔身理论板 , : ,, N (f k 一 , z J 34 …, t = , 1 7) j 7
usd i xi
维普资讯



精细化学品间歇精馏塔的改进及应用

精细化学品间歇精馏塔的改进及应用
物料性质等不 同而进 行设计 , 常为填料 层最大持 液量 ( 通 静
费塔顶成 品己酸收率 。经上述改革措施后 , 使在精馏工作未 期, 塔釜停 止加热准备釜底 排重质料 时 , 填料层所 持 的 A、 B 两组分混合液只会落至持液收集斗 内, 不会 混入已分离 的釜 内组分 , 由此使 釜内组分纯 度增加 易得到保 证 , 它可 减少塔 顶 己酸 组分损失 , 因而精馏工时既减少又节 能。
混合 , 减少塔顶产 品损失 , 可省 时又节 能。实践证 明该技术 在化学工业 中很有 推广应用价值 。
关键 词 :精馏塔; 填料塔; 液体收集器
I pr v m e nd Appl a i n o n e m itntRe tf i m o e nta i to fI t r te c iy ng c Co u n o neChe ia o u t l m fFi m c lPr d c s
方, 精馏在真空下操作 , 每釜精 馏 3 , 0h 且釜人釜底 , 釜底料 不纯 , 使 又浪
持液 收集器 设计尺寸为 : 持液 收集器 可为 圆筒形 、 圆锥 形, 或上部为圆筒而下部为 圆锥的结合体 。持液收集斗 口径 为填料塔 内径 的 10 .5倍左 右 , 斗内容积 依填料 润湿 性能及
维普资讯
20 年 3 卷第 2 07 5 期
广州化工
・5 ・ 9
精 细化 学 品 间歇 精馏 塔 的改进 及 应 用
吴永 贵
(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 2 04 ) 10 8
摘 要 :在间歇精馏釜内具气液分布器, 并增设持液收集器, 使在精馏末期的填料层持液不与釜内已提纯的纯组分相
段, 上方侧面具 轻 质料 回流管 , 径 0 4m, 料 于 釜身 上 塔 . 进

带有中间储罐的间歇精馏工艺动态控制模拟优化

带有中间储罐的间歇精馏工艺动态控制模拟优化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16年第35卷第11期·3470·化工进展带有中间储罐的间歇精馏工艺动态控制模拟优化赵婷然,李鑫,王永坤,朱兆友,王英龙(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 266042)摘要:甲酸甲酯-甲醇-水是化工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三元混合物之一。

目前,间歇精馏工艺分离该三元混合物的研究较少,在动态控制方面也少有报道。

本文研究了分离甲酸甲酯-甲醇-水的带有中间储罐的间歇精馏工艺动态控制模拟优化。

利用Aspen Plus和Aspen Plus Dynamics软件,在稳态模拟的基础上,分别考察了液位控制结构和组分控制结构两种控制方案。

结果表明,液位控制结构控制性能较差,达到稳定后甲醇和水的纯度较低。

组分控制结构虽能提高产品纯度,但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振荡现象。

根据对组分控制结构的动态响应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组分控制结构,该控制结构能实现带有中间储罐的间歇精馏工艺的稳健控制,使各产品纯度得到提高。

关键词:间歇精馏;动态控制;优化中图分类号:TQ 0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6)11–3470–08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16.11.013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dynamic control on the middle vesselbatch distillation processZHAO Tingran,LI Xin,WANG Yongkun,ZHU Zhaoyou,WANG Yinglong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42, Shandong,China)Abstract:The methyl formate/methanol/wate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ternary systems in chemical processes.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the separation of the methyl formate/methanol/water using batch distillation process and the dynamic control strategies are rarely reported. In this paper, the batch distillation process of this ternary system with a middle vessel was studied and the dynamic control strategies for this process were optimized. Dynamic control strategies were studied by adding the level control structure and the composition control structure based on the steady-state results using Aspen Plus and Aspen Dynamic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vel control structure performed poorly with low methanol and water purities after the steady state was reached. Though the composition control structure improved the product purities, the abnormal oscillations occurred. A modified composition control structure was developed after analyzing the results from the composition control structur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new control structure yielded a robust control of the middle vessel batch distillation process and improved all the product purities.Key words:batch distillation;dynamic control;optimization间歇精馏广泛应用于制药、精细化工等行业,与连续精馏相比,其优势在于可以利用单一塔设备实现多元混合物的高纯度分离[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15期广东化工第39卷总第239期 · 5 · 间歇精馏技术及其模拟优化研究进展周年忠1,田文广2,顾宇昕1,李雁2*,陶红秀2,解新安2(1.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000;2.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 510642)[摘要]间歇精馏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分离手段。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间歇精馏技术及其常用的数学模型,其中主要阐述了严格模型和简捷模型,简要讨论了降价模型、半严格模型,同时探讨了间歇精馏优化的发展及其应用,并展望了间歇精馏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间歇精馏;操作方式;数学模型;优化[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12)15-0005-02 Development in Batch Distill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Zhou Nianzhong1, Tian Wenguang2, Gu Yuxin1, LI Yan2*, Tao Hongxiu2, Xie Xinan2(1. China National Electric Apparatus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zhou 510000;2.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Abstract: Batch distillation is an important unit operati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operation model of batch distill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was particularly introduced. Several kinds of mathematical models that are usually used, such as rigorous model and short-cut model, price reduction model, semi-rigorous model were reviewed. And development of batch distillation optimiz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were discussed;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an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will become a trend.Keyword: batch distillation;operation model;mathematical model;optimization在石油和化工行业生产中,间歇精馏也是较重要的化工分离手段之一[1]。

间歇精馏也叫分批反应精馏,一般用于小规模生产。

与连续精馏相比,间歇精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单个塔就可以完成多个组分的分离,能够适应进料组分浓度在较大范围的变化,设计和操作过程非常灵活[2]。

但同时也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由于处理原料量较小,使得生产的周期较长;二是操作过程中各参数变化较大,使操作过程的控制比较困难,很难实现自动化管理[3]。

目前,间歇精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间歇精馏的数学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的研究。

由于间歇精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数学模型中含有复杂的微分方程组,求解比较困难,因此,模拟难度大[4]。

另一方面是关于操作过程的优化研究。

从不同的目标出发,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优化方案和新的操作模式和新的塔结构,虽然缩短了操作时间,但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在实际生产中很难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对间歇精馏的综合优化问题的研究势在必行[5]。

1 间歇精馏技术的发展1.1 间歇精馏全回流操作1967年,Barb和Block等[6]最早提出了塔顶累积全回流操作。

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Sφrensen等[7]研究了塔顶累积全回流操作的优化问题,与传统的恒回流比和恒塔顶浓度操作方式对比可知,这种操作在分离含有少量轻组分的原料时,可节省大量的操作时间。

白鹏等[8]提出了动态累积全回流操作,目标是使全回流浓缩和无回流内部迁移操作交替进行,并在2000年对间歇精馏的动态累积操作方式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无返混动态累积操作,有效降低了塔顶累积罐中组分的返混,极大地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间歇精馏的分离效率。

白鹏等[9]在2006年提出了采用塔顶和塔中温度进行控制操作状态转换的全回流间歇精馏控制方法,并以异丙醇-正丙醇为实验物系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进一步提高了塔的分离效率。

2011年,黄丽丽等[10]人研究发现了通过塔顶、塔中上以及塔中3个温度控制进行操作状态转换的无累积罐循环全回流间歇精馏控制方法,并以理想物系—乙醇-正丙醇混合物为分离物系进行了实验验证。

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三温控制方式与双温控制方式相比,前者所用操作时间短、分离效率提高。

1.2 反向间歇精馏塔操作反向间歇精馏又称为提馏式间歇精馏。

1950年,Robinson和Gilliland发现此种操作的最大优点是能在塔顶冷凝器中获得高浓度组分,并简要讨论了利用正常精馏塔去除轻组分,然后利用反向间歇精馏塔去除重组分的可能性。

1991年,Chiotti等[11]在准稳态的基础上建立了数学模型,利用此模型对一般间歇精馏操作和反向间歇精馏操作分离两组分混合物的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2008年,王超[12]使用塔身分散式加热,对热敏物系的间歇提馏过程进行了操作方式的改进,该方法通过在塔身进行加热,减少了再沸器的加热功率和时间,能有效缩短受热时间,减少热敏物质的损耗。

1.3 中间罐间歇精馏塔操作中间罐间歇精馏塔也叫复合式间歇精馏塔,被认为是常规间歇精馏塔和反向间歇精馏塔的复合体。

1950年,Robinson等[13]提出了中间罐间歇精馏塔操作。

2006年,Thomas A等[14]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中间罐间歇精馏应用于一个可逆的化学反应过程,即中间罐发生反应的半连续间歇精馏,进一步提高了精馏的分离效率。

2009年,Leipold等[15]对中间储罐间歇精馏多目标的优化建立了模型,并利用进化算法求解,结果显示,中间储罐方法的经济效益更好。

1.4 多罐间歇精馏塔操作多罐间歇精馏塔又叫多效间歇精馏塔,Hasebe和Skogestad 于1995年提出了这种新型的精馏塔。

2005年,Low等[16]对多储罐操作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优化,采用自适应搜索技术,对关键设计和操作参数进行优化。

结果发现,待分离混合物中组分越多,多储罐精馏塔较常规间歇塔就越高效。

2008年,Mahmud 等[17]在特定产量和产品纯度基础上对多储罐间歇精馏进行了优化,对于特定的分离任务,多储罐间歇精馏塔更加节能、环保。

2 间歇精馏的模拟、优化研究2.1 间歇精馏的数学模型间歇精馏过程的数学模拟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包括严格模型、降阶模型、简捷模型、半严格模型。

2.1.1 严格模型1963年,Meadows等[18]提出了第一个严格的多组元间歇精馏模型,它基于两个假设,一是各塔板上液体全混和,二是塔身绝热,恒体积持液量,忽略塔板汽相持汽量。

1981年,Boston等在Meadows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中间加料、中间换热以及汽液相侧线采出,将先前用于求解稳态精馏问题的“由内而外”技术应用到求解间歇精馏问题中来,并证明了该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的方法,使模型得到进一步完善。

1999年,Furlonge等人[19]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数学模型,此模型与实际塔非常接近,但计算时所消耗的时间较多。

2007年,美国科学研究者对严格模型做进一步研究,它可以灵活的建立单元模拟流程,也可以自动生成矢量。

2.1.2 降价模型1983年,Cho和Joseph[20]提出了降价模型,间歇精馏分离的模拟过程中,难度较大的就是利用数学模型对多元函数进行模拟分离,而他们两个将原料组成及流量函数近似成塔的高度的连续函数,并采用多项式的形式来表示,而理论板数是离散的整数。

这样,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数将大大减少。

在此模型中,配置点的位置及个数直接影响结果的精确度,由于配置点的个数比精馏塔的级数少得多,再加上理论板数不再是离散的整数,又通过多组分系统的分离的间歇精馏装置应用,因此,此模型可较好的应用于填料塔。

2.1.3 简捷模型1991年,Diwekar等[21]在恒塔顶组成和回流比不变的操作条[收稿日期] 2012-09-18[作者简介] 周年忠(1965-),男,高级工程师,华南农业大学兼职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精细化工产品开发与新工艺研究。

*为通讯作者。

广东化工 2012年第15期· 6 · 第39卷总第239期件下,提出了基于FUG(Fenske-Underwood-Gilliland)方法的多元间歇精馏快捷模型。

这种模型把间歇精馏操作看成是任意时刻连续不断的进料,目前这种精馏方式已经被证实能广泛应用于二元体系和多元体系,并且与严格模型相比,能更好的用于精馏柱的设计及分析。

1994年,Diwekar等[22]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加入了分块理论,提出了修正的快捷模型,这一改进减少了塔板持液量的“飞轮效应”和“容量效应”。

2.1.4 半严格模型而所谓的半严格模型,理论上是严格模型的一种延伸。

主要是针对塔板持液量相对于再沸器中溶液量很小、刚性微分方程的方法也不能求解的情况下,假设塔板及冷凝器为准稳态,即零持液量模型。

这个模型能较准确的近似持液量很小的精馏塔。

2004年,H K Young等[23]在严格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使用物料衡算和P-R(罗宾逊)方程联立计算的半严格模型,它实际应用于多元组分系统,与常规系统相比,可以减少34.1%的能量需求。

2.2 间歇精馏的优化1996年,E.sorensen等[24]研究了不同的启动时间对优化操作的影响,结果表明找到确切的启动时间意义是有限的。

2008年,Tajalasfia M.M等[25]第一次提出了多目标优化的间歇精馏的设计和操作。

所涉及的问题转化为一个多目标的函数优化问题,优化策略包含不同程序的先后顺序,并允许帕累托最优解。

例子表明与其它非支配程序排序相比下,距离程序排序可以产生最佳的帕累托最优解。

3 小结(1)塔顶动态累积全回流操作能够避免产品的切换,合理利用塔的特性,提高分离效率;反向间歇精馏塔操作主要用于轻组分含量较少的物料分离,与传统精馏操作相比,可以节省操作时间;中间罐间歇精馏是复合式的间歇精馏,具有常规精馏和反向间歇精馏的特点;多罐间歇精馏只要设计合理,就可以有效用于多组分的分离,还可节约能量;其它间歇精馏操作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应用在其相应的体系上,具有应用广泛、操作弹性大等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