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二课时教案.doc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案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一、知识构造
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二、教学目标
⑴知识方面:
(1)说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2)理解两对相对性状与两对等位基因的关系。
(3)掌握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F2中的性状别离比例。
(4)简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5)了解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通过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所提醒的自由组合定律的信息,学到辩证唯物主义的价值观。
〔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⑶能力方面:
1、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及杂交试验分析图解
2、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试验及其图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说明自由组合定律。
〔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四、教学方法:归纳法、讨论法、师生互动法及讲授法等
五、教学课时:2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表格教案
(六)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七)基因型和表现型
第一课时
导言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会打洞”这体现了一种什么现象?
大家请看章引言,有何感想?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
〖提示〗1.粉色。因为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混合,子代呈现双亲的中介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粉色
--------------------------------------------------------------------------
第二课时
[一]教学程序
导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知道了什么是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及性状分离。
那么为什么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都接近3∶1。如何将这些在试验中得出的结果用一套理论来解释呢?
[三]教学目标巩固
1.孟德尔杂交试验选用什么材料?为什么?
2.什么是相对性状?拟人为例举例子。
3.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的是()
A.狗的长毛与黑毛B.羊的白毛与牛的黄毛
C.桃树的红花和绿叶D.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答案:1.略2.略3.D
[四]布置作业
1.P8练习题第一题。
2.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无甜玉米籽粒。原因是()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2-4
教师列出如下提纲:(投影显示)
1.了解孟德尔简历
2.孟德尔的试验研究方法是什么?选用什么材料?纯系亲本的杂交技术怎样进行?
在学生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点拨: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动力。孟德尔的研究成果就是最好的例证;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课件)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4)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判断
无中生有 相同性状的 是隐性 亲本杂交
有中生无 相对性状的 是隐性 亲本杂交
子代出现不 同性状
子代只出现 一种性状
子代所出现 的新的性状 为隐性性状
子代所出现 的性状为 显性性状
紫花×紫花 紫花和白花 紫花×白花
紫花
具有一对相对性 状的亲本杂交
F2性状分离 比为3∶1
分离比为3的性 状为显性性状
P 高茎×矮茎
F1 F2
高茎 :矮茎
3: 1
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 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B )
杂交组合 ① 甲(顶生)×乙(腋生) ② 甲(顶生)×丙(腋生) ③ 甲(顶生)×丁(腋生)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101 腋生,99 顶生 198 腋生,201 顶生
现有一对相对性状红花和白花,如何设计实验判断其显隐性?
A.杂交法 红花×白花
B.自交法 红花×红花
白花×白花
红花 红花为显性,白花为隐性 白花 白花为显性,红花为隐性 红花:白花=1:1 无法判断显隐性 红花 无法判断显隐性
红花:白花=3:1 红花为显性,白花为隐性 白花 无法判断显隐性
白花:红花=3:1 白花为显性,红花为隐性
互斥事件
两个互斥事件A与B 的和的概率,等于事 件A与B的概率之和
P(A+B)=P(A)+P(B)
例如:水稻的基因型为Aa,自交后代中的纯合体占总数的( B )
A.25%
B.50%
C.75%
D .100%
3 0
(5)遗传概率计算
乘法定理
一个事件A的发生,不影 独立
响另一个事件B的发生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教案
9:3:3:1;
写出遗传图解,学生填写棋盘
P: 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配子:
F1: 黄色圆粒
自交
F2:表现型: 9黄圆 3黄皱 3绿圆 1绿皱
基因型: YYRR YYrr yyRR yyrr
1.两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其中Y和y控制黄色和绿色,R和r控制圆粒与皱粒;
2.F1能产生四种配子:YR、Yr、yR、yr,其比例是1:1:1:1, 4种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有16种结合方式,F2中共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其比例是
9:3:3:1;
三、测交验证解释
四、自由组合定律
五、孟德尔试验方法的启示
教学难点
2
教 学 过 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环节
个性化批注
第1课时
[引入]
孟德尔完成了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之后,又产生了新的疑问: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对其他相对性状有没有影响呢?观察花园里的豌豆植株,他发现就子叶颜色和种子性状来说,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黄色圆粒的,一种是绿色皱粒的。是不是决定子叶颜色的遗传因子对决定种子形状的遗传因子有影响呢?黄色的豌豆一定是饱满的、绿色的豌豆一定是皱缩的吗?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总结分析,各种基因型及表现型所占比例。
第2课时
回顾:学生默写两对性状的杂交试验过程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学生阅读教材,将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试验过程写出
P: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配子:、、、
F1:表现型:、、、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二课时)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二课时)使用时间年月日班级组别姓名自评教师评价课标要求:了解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实验方法,他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作了哪些假设?学习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课前预习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本课时主要讲解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2、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自主进行知识归纳、梳理,掌握基础知识,将不能自主解决的问题写在“我的疑问”处,在课上集体探究。
3、完成预习自测题。
4、限时20分钟独立完成自主预习归纳:四、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甲桶代表,乙桶代表,蓝球代表,黄球代表。
注意:1、整个实验操作强调随机性,2、重复做50-100次。
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1)假说――演绎法(见课本P7)提出;提出;进行;得出。
(2)测交:①含义:指让F1与杂交。
②分析:③过程(遗传图解表示)④结论:六、分离定律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__________,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________________,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技能训练:设计实验程序预习自测题:1.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F2性状分离比为3:1 B.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C.F2出现性状分离 D.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发生分离,各自进入不同的配子中2.豌豆的子叶黄色对绿色为显性。
鉴别一株黄色子叶的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单的方法是()A.杂交 B.自交 C.测交 D.观察现象3.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
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种,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的小麦,下列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A.甲ⅹ乙 B.甲ⅹ乙得F1再自交C.甲、乙分别和隐性类型测交 D.甲ⅹ甲,乙ⅹ乙4.金鱼草的红花(A)对白花(a)为不完全显性,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F2中红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A.1/4 B.1/2 C.3/4 D.15.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①鉴别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②在一对相对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我的疑问: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四、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1.两个小桶代表什么?两个小桶中的D小球和d小球代表什么?2.为什么每个小桶内的d小球和D小球数目都是10个?3.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什么?4.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重复做50~100次的含义是什么?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思考:为什么要设计测交实验?孟德尔设计测交试验的巧妙之处是什么?绘制测交的遗传图解。
优秀教案: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课时教案
姓名:唐艳伟单位:八中北校E-mail:tangyanwei-714@课时课题:第1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2012年9月 6 日,星期四,第3、5、7 节课板书设计: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实验原理:小桶代表生殖器官,彩球代表配子,彩球组合代表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2、实验过程: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1、方法——测交:让F1与杂交。
2、测交遗传图解:高茎矮茎F1 Dd x dd配子 D d dF2:Dd dd高茎:矮茎=1:13、实验结果:4、结论:假说—演绎法:提问—假设—实验验证—规律总结三、分离定律:1、主要内容:2、实质: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四、规律总结及应用:1、杂合子和纯合子的特点:2、显性杂合子和纯合子的判别:a、自交;b、测交;c、花粉鉴定法3、显、隐性性状的判别:a、定义法:如组合③b、性状分离法:如组合④4、基因型和表现性的推导:a、正推:(熟记上述6种组合)b、逆推:常用“隐形突破法”5、概率求算:(1)乘法定理:独立事件——概率的乘积(2)加法定理:互斥事件——概率的和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分离定律的第2课时,首先通过模拟实验和遗传实验相结合,在明确实验意义和目的的前提下,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假说,从而加深对分离现象的理解,为掌握分离定律的实质打下基础。
同时让学生了解模拟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记录能力、合作能力,体验了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实验结果的必要性。
在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的问题上,通过测交学习的过程,学生再次体验到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体验科学研究方法的同时同时领悟了“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的研究方法。
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使学生体会了孟德尔这位“现代遗传学之父”的科学精神。
(后附:本节课导学案)。
生物必修二全套教案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2.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 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
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
讨论: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反交。
2. 具有稳定遗传、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人教版教学教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教学设计
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文实验(一)一、教材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和进化》的第一章遗传因子发现中的第一节内容,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四部分内容构成。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达到阐明分离定律,最终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的教学目标。
教材用科学方法教育统领了教学全过程,学生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体验孟德尔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二、教学目标⑴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⑶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对分离定律的理解。
(3)假说—演绎法。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等知识,但是基本遗忘殆尽。
基因与生物个体性状的关系、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什么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双亲,后代会有复杂的表现等问题本应该了解,实际不然。
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孟德尔的豌豆杂文实验(一):课时一孟德尔的豌豆杂文实验(一):课时二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问一对相对性状实验的共有现象?举例说明相对性状。
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第1节 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第1节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第2课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2.模拟内容用具或操作模拟对象或过程甲、乙两个小桶雌、雄生殖器官小桶内的彩球雌、雄配子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3.操作步骤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1)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1∶2∶1。
(2)彩球组合类型之间的数量比代表的是显、隐性性状数量比:显性∶隐性≈3∶1。
注意事项(1)盛放彩球的容器最好为圆柱形小桶或其他圆柱形容器,以便摇动时彩球能够充分混匀。
(2)彩球的规格、质地要统一,手感要相同,以避免人为的误差。
(3)每个小桶内两种彩球的数量必须相等。
(4)每次抓取时要闭上眼睛,左手随机抓取甲桶内彩球,同时右手随机抓取乙桶内彩球,避免从一个小桶内同时抓取两个彩球。
做完一次模拟实验后,将彩球放回原桶(切记不能将两个桶中的彩球相混),必须充分摇匀彩球,再做下一次模拟实验。
(5)要认真观察每次的组合情况,记录统计要如实、准确;统计数据时不能主观更改实验数据。
(6)要重复进行实验,这样才能接近理论值。
阅读教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相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每个小桶内的两种彩球必须相等?提示杂种F1(Dd)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配子。
2.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彩球数量都是20个,这符合自然界的实际情况吗?提示不符合。
自然界中,一般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
3.为什么每次把抓出的小球放回原桶并且摇匀后才可再次抓取?提示为了使代表雌雄配子的两种彩球被抓出的机会相等。
4.理论上,实验结果应是:彩球组合DD∶Dd∶dd=1∶2∶1,但有位同学抓取4次,结果是DD∶Dd=2∶2,这是不是说明实验设计有问题?提示不是。
DD∶Dd∶dd=1∶2∶1是一个理论值,如果统计数量太少,不一定会符合DD∶Dd∶dd=1∶2∶1的理论值,统计的数量越多,越接近该理论值。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参考教学设计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总结“分离定律”五部分内容构成。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达到阐明分离定律,最终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的教学目标。
教材用科学方法教育统领了教学全过程,学生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孟德尔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和验证。
(理解)(2)区别性状分离、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杂合子和纯合子等基本概念。
(理解)(3)阐明分离定律并能运用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并尝试杂交实验的设计。
(理解)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2)通过课前的调查实验和课堂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整理归纳能力,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逐渐养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为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采用“问题渐进探究”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展开思考和讨论,尝试自己设计实验、自己提出假说,并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假说的正确性,在体验科学研究方法的同时也成功分析了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教案: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相对性状、显隐性性状分离概念、说出假说演绎法内容步骤理解分离定律基本内容过程与方法:概括说出实验过程和内容,并且尝试自主设计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孟德尔实验研究的学习,树立实践出真知的观念,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不懈努力的科学精神。
(2)树立创新的思想意识,追求新知。
重难点1.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分离定律的内容。
2.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看P2的问题探讨[学生]阅读后各抒己见,可能是红色也可能是白色;还有的认为是红白夹杂的花斑的……[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回答和参与给予肯定。
先了解孟德尔简历:[教师]出示孟德尔的照片,介绍生平。
孟德尔是奥国人,自小喜爱自然科学,曾经由于家境贫寒进修道院做修道士,1851年到维也纳大学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
回到修道院后,他先后用豌豆、菜豆、玉米、草莓等作试验,其中最为著名和成功的就是豌豆杂交试验。
后来他运用统计学的知识以及他严谨的科学态度,大胆创新,创作了论文——《植物杂交试验》,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
(一)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教师]大屏幕出示豌豆花剖面[学生]阅读、讨论后回答:采用杂交的研究方法,豌豆作为试验材料,它在自然条件下是自花传粉,而且是严格闭花传粉的植物,因此能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同时它又在自然条件下一般都是纯种,作杂交试验比较可靠,又容易分析。
大屏幕现实问题①豌豆的特点②符号③概念。
学生自学归纳问题并回答问题。
阅读教材并讨论显隐性概念、相对性状概念性状分离概念,教师总结:理解相对性状要从三点出发:(1)同种生物;(2)同一性状;(3)不同表现类型。
[教师] 孟德尔选择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的植株做杂交实验,结果容易观察分析。
这也是孟德尔选择豌豆做杂交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
提问:在人体上存在哪些相对性状?答:有耳垂和无耳垂,单眼皮和双眼皮,蓝眼和褐眼……再提问:孟德尔开始是否对图示中所有相对性状同时分析呢?学生回答:否。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 孟德尔豌豆杂交 实 验 ( 一) ” 是 人 教版 高 中生 物 学教材《 遗传 与进化》 的第一章第一节。这节 内容 的
教 学一般安排 2课时 : 第一课 主要涉及“ 一对相 对性状
的杂交实 验” 以及相关名 词概念的教学 ; 第二课 时涉及 “ 分 离现象 的解 释和 验证 ” 以及分 离 定 律 的总 结 。其
容完全可 以在学 生用 书中提 及 , 帮助学 生建 立 自我 保
护的理念 , 这点 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 的。
主 要参 考文献
培养 了学生的动 手能力 , 促 进学 生逻 辑思 维能 力 的发
展, 激发学 生学 习生物 的兴趣 。
3 . 2 注重对学生实验技 能的培养
人教版教材和美
3 结论 与启示
从 而深刻体会科 学探究 的过程 , 了解科学 家 坚 持 不 懈 用黏土等材料 , 给模 型做好标记 , 并 向同学 解释你 的模
型。 ” 虽然两种教 材在实 验最后 提 出制 作的模 型不 同 ,
但都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创新能力 , 从 而提高学生 的实验技 能。学生在动手操作过 程 中掌 握
其 内容特点是理论性强 , 又很抽象 , 知识顺 序上逻
辑 性十分严密 , 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提 出 了较 高的要求 。 由此往往会使教 师在教 法上 相对 缺少发 挥 的空 间 , 受 到教材 的束缚 也 比较大 。因此 , 如何 既 突破学 生 的思
维 障碍 , 把 抽象 知识 形 象化 , 又 能 突 出学 生 的 主体 地
3 . 1 注重物理模型在教 学中应 用 在 生物学 教学 中, 制 作物理模型是 一种重 要 的学 习 方法 , 通 过研 究模 型 来 揭示原型 的形 态 、 特征 和本 质 , 让 微观 、 抽象 的知识 变得 形象化 、 具体化 。中美教材都通过 制作物理模 型 ,
高中生物 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生物教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和方法1.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2.人工异花传粉的一般步骤3.常见的遗传学符号及含义符号P F1F2×♀♂含义亲本子一代子二代杂交自交母本父本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过程P 高茎×矮茎↓F1高茎(显性性状)F2高茎∶矮茎(性状分离现象)3∶1 (性状比)2.特点(1)P具有相对性状。
(2)F1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
(3)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约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孟德尔对分离现象提出的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是单个存在的。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1)F2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1DD∶2Dd∶1dd。
(2)F2性状表现及比例为3高∶1矮。
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模拟内容用具或操作模拟对象或过程甲、乙两个小桶雌雄生殖器官小桶内的彩球雌雄配子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2)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1∶2∶1,彩球代表的显隐性状的数值比为3∶1。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1.方法测交,即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2.测交实验图解3.结论测交后代分离比接近1∶1,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实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产生D和d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五、分离定律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2.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一、用豌豆作实验材料的优点及方法1.阅读教材P2~3,分析图1-1、1-2、1-3,判断正误:(1)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
因此,难以进行人工杂交。
(×)(2)人工去雄时,要去除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然后进行套袋。
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案
教学设计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设计思路以问题探讨为线索引入,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遗传现象。
利用豌豆做实验材料成功的原因引出性状、相对性状、自交、杂交、正交和反交等概念,通过分析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了解杂交实验经历了“提出问题——构建假说——验证假说——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一般过程,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二、教材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教材伊始,通过“问题探讨”栏目,既让学生了解“融合遗传”的内涵,为理解孟德尔的“颗粒遗传”埋下伏笔。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介绍实验前,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德尔及孟德尔所选用的豌豆适于作为实验材料的生物学特征。
这为讲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并获得成功作了必要的铺垫。
教材的主导思想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本节教学内容逻辑结构严密,层层深入地展开。
其依次展开的顺序是: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方法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验证假设)→总结出分离定律。
这种内容的内在逻辑性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是相一致的,能让学生亲自踏着孟德尔的足迹,亲自经历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的科学研究过程,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学情分析1、由于初中不同学校对生物课的要求和开设情况不同,导致大部分学生对遗传相关知识了解不多,总体基础薄弱。
鉴于此,课堂上需要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回顾、描述,会占用一些教学时间。
2、遗传现象随处可见,对于杂交实验中后代出现的遗传和变异现象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高中这部分的教学对学生的生物素养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对于孟德尔提出的四点假说的理解和领悟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条件分析学生的初中生物学素养基本为零。
但高中这部分的教学对学生的生物素养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对于孟德尔提出的四点假说的理解和领悟有一定的难度虽然每班都有电子白板,但是已无法使用,平时的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基本上能够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完整word版)【精品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教案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学习目标⑴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⑶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
学习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学习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假说-演绎法。
三、学习方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四、学习课时 2【一展身手】1.两只杂合黑豚鼠交配,后代出现白豚鼠的原因最可能是什么?若杂合黑豚鼠一胎生出4只豚鼠,则出现3黑1白的可能性为A.减数分裂时,基因重组;100% B.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的分离;27/256C.受精作用时,基因重组;3∶1 D.基因突变;3∶12.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B.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C.F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D.F2中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3.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在F3代中纯合体比例为A.1/8 B.7/8 C.7/16 D.9/164.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有一个正常男孩和一个患某种遗传病的女孩。
如果该男孩与一个母亲为该病患者的正常女子结婚,生了一个正常的儿子,问这个儿子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A.11/18 B.5/9 C.4/9 D.3/55.有甲、乙、丙、丁、戊5只猫。
其中甲乙丙都是短毛猫,丁和戊是长毛猫,甲乙为雌猫,其余是雄猫。
甲和戊的后代全是短毛猫,乙和丁的后代,长毛和短毛小猫均有,欲测定丙猫的基因型,最好选择A.甲猫B.乙猫C.丁猫D.戊猫6.牛的黑色(B)对红色(b)是显性。
良种场现有两栏牛,A栏全为黑色,B栏既有黑色又有红色。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课时(教学课件) ——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 2)实验结果验证了什么?
分离定律。即在E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
不适用于细胞质的遗传因子的遗传。
4、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两对或两对以上的遗传因子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
相对性状的遗传行为不属于分离定律。
当堂训练
六. 分离定律(得出结论)
&.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规律实质的是( )
A.
B.
C.
D.
七. 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 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 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 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得出结论)。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 科学方法,叫做假说—演绎法。
分别进人不同的配子中。
(3)如果让F自交,F,中花粉有_ 2_ _种类型。
1.1 二、拓展应用(P8)
2、某农场养了一群马,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已知栗色和 白色分别由遗传因子B和 b控制。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 色公马,拟设计配种方案鉴定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就毛色而言 )。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C )
A.提出的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基础上的 B.孟德尔的假说合理地解释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的性状分离现象 C.“演绎推理”的过程是指完成测交实验并统计结果的过程 D.“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课时)(导学案)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课时【学习目标】1.尝试进行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
2.阐述对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掌握测交实验。
3.归纳总结孟德尔的假说一演绎法。
4.阐明分离定律,并能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学习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验证。
5.分离定律。
【学习难点】1.对分禽现象的验证。
6.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学习任务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自主梳理】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理解圆⅛因土的分离和配壬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2.模拟内容3.操作步骤:取小桶并编号一分装彩球一混合彩球一随机取球一放回原小桶一重复实验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①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l:2:1。
②彩球组合类型之间的数量比代表的是显、隐性性状数量比:显性:隐性弋3:1。
【合作探究】阅读教材P6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相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什么?【答案】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2.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什么?【答案】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
3.两桶中小球总数一定要相同吗?每个小桶中不同彩球数量一定要相同吗?【答案】两桶中小球总数不是必须相同。
每个小桶中不同彩球数量必须相同。
4.为什么每个小桶内的两种彩球必须相等?【答案】两种彩球分别模拟含有显性、隐性两种遗传因子的配子,山产生的两种遗传因子的配子数量相等。
5.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彩球数量都是20个,这符合自然界的实际情况吗?【答案】不符合:自然界中,一般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
6,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彩球组合在一起模拟了什么过程?【答案】模拟了雌、雄配子形成和随机结合的过程。
7.为什么每次把抓出的小球放回原桶并且摇匀后才可再次抓取?【答案】为了使代表雌、雄配子的两种彩球被抓出的机会相等。
8.为什么要按步骤(3)和(4)重复做30次以上?【答案】重复次数越多,模拟实验的结果越能反映真实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文实验(一)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和进化》的第一章遗传因子发现中的第一节内容的第二课时,由“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两部分内容构成。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达到阐明分离定律,最终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的教学目标。
教材用科学方法教育统领了教学全过程,学生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体验孟德尔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目标⑴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⑶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对分离定律的理解。
(3)假说—演绎法。
四、学情分析:这部分的教学对学生的生物素养要求教高,学生在学习“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对于孟德尔提出的四点假说的理解和领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分析杂交实验的过程中尝试自己提出几点假说,并通过亲自动手做“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假说。
在演绎推理假说的正确性过程中,教师也不能主观臆断的直接告诉学生孟德尔的测交实验,而没有进行必要的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
课堂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验的方案,让学生分析讨论确定检验假说的合适的实验方案,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测交的目的,最终能够灵活运用。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资料查阅小组提出问题,让他们的查阅有针对性;指导和协助问卷调查小组的问卷设计、收集和数据的统计和处理;与本地区的农业科学研究单位联系,获得杂交水稻F1花粉,组织“水稻”实验小组做上述实验观察,并拍摄实验小组观察水稻F1花粉的主要步骤和结果.2作本节内容的教学课件。
3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材料用具:两个质地、颜色和大小相同的布袋;黑白两色材质和大小均相同的围棋籽各20颗;数据统计记录表格。
总共12份。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理解什么叫做测交,理解测交如何验证孟德尔的假说。
学会绘制测交的遗传图解。
1、什么叫做“假说-演绎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绘制测交的遗传图解并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P:配子:测交后代:测交结果:测交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归纳,并说出分离定律的内容有哪些?对于一对相对性状而言,有多少种遗传因子组成类型的交配组合?请写出这些交配组合及他们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
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题〗欲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A、杂交B、回交C、测交D、自交二、分离定律思考:什么分离?何时分离?为何分离?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新的性状组合?1、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过程:P:F1:F2:数量比:2、与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F2的3∶1的数量比的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这与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F2的3∶1的数量比有联系吗?观察分析图1-8,并阅读教材,然后思考右面的问题。
1、解释:(1)豌豆的粒色和粒形是两对________________ 。
(2)杂交产生的F1基因型是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3)F1产生配子时,每对基因_______________ ,不同对基因_______________ 。
(4)F1产生雌、雄配子各四种:_______________ ,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
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
2、绘制自由组合规律图解:3、总结:F1配子种类:配子结合方式:基因组合形式:性状表现种类:性状的数量比:F1能产生哪几种配子?数量比是多少?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是多少种?F2中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性状表现及比例如何?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阅读教材,思考如何验证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绘制测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并预测测交结果:根据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归纳。
孟德尔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题〗根据基因分离规律,可以知道F1表现显性性状,F2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约为3∶1。
但是这一分离比的实现是有一定条件的。
请分析:(1)杂交的两个亲本,必须是。
(2)杂种F1产生的两种配子必须是。
(3)F1自交时,雌雄配子彼此结合必须是。
(4)F1自交产生的所有后代者处在。
(5)可供实验分析的群体要有。
三、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1、在实践上的应用(1)指导杂交育种第一步,按照育种目标,选配亲本进行杂交第二步,根据性状的表现选择符合需要的杂种类型第三步,有目的的选育,培育出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基因分离定律告诉我们,如果优良性状是隐性的,可直接在F2中选育;如果优良性状是显性的,则必须从.F2..代起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计算公式:①不每代淘汰隐性类型个体的话,后代中纯合子(包括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为1-1/2n,杂合子为1/2n。
(n为自交代数)②若每代淘汰隐性类型个体的话,则后代中纯合子(只包括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1/2 (1-1/2n)∶1/2n,可根据具体数据再推算纯合子或杂合子占后代总数的比例。
思考:如何用坐标曲线表示?(2)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分析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为禁止近亲结婚提供理论依据2、方法与规律(1)表现型与基因型的一般推断亲本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AA×AA AA 全为显性AA×Aa AA:Aa=1:1 全为显性AA×aa Aa 全为显性Aa×Aa AA:Aa:aa=1:2:1 显性:隐性=3:1Aa×aa Aa:aa=1:1 显性:隐性=1:1aa×aa aa 全为隐性②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方法一:基因填充法。
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可用A_ 来表示,那么隐性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一种aa,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
方法二,隐性纯和突破法。
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程中的突破口,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因此亲代基因型中必然都有一个a基因,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型进一步判断。
方法三:分离比法。
(2)概率计算①乘法原则: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等于各自概率的积。
如:已知不同配子的概率求后代某种基因型的概率;已知双亲基因型求后代某种基因型或表现型出现的概率等。
②加法原则:两个或两个以上互斥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等于各自概率的和。
如已知双亲的基因型(或表现型)求后代某两种(或两种以上)基因型(或表现型)同时出现的概率等。
(3)一个杂合体在逐代自交中,杂合体在某代群体中所占比例的计算。
公式为:杂合体的比例为(1/2)n(n代表自交代数)。
纯合体的比例为1-(1/2)n。
〖例题〗下面表示某家系中白化病发病情况的图解,问:(1)Ⅱ1和Ⅱ2的基因型分别是和。
(2)如果Ⅱ1和Ⅱ2夫妇再生育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3)Ⅲ2可能的基因型是AA或Aa,它是杂合子的概率是。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这节课我们要重点掌握孟德尔分离定律中子代的基因组合及性状分离比,以及用来验证分离现象的测交试验,掌握分离定律的实质,理解纯合子、杂合子等概念(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1、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甲桶代表,乙桶代表,彩球代表,注意:1 整个实验操作强调随机性,2 重复做50-100次。
2、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1)假说――演绎法(见课本P7)提出;提出;进行;得出。
(2)测交:①含义:指让F1与杂交。
②分析:③过程(遗传图解表示)④结论:3、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____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__________,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________________,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4、技能训练:设计实验程序十、教学反思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
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