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亮点闪烁实验报告
人因工程试验报告
![人因工程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e970b80a98271fe900ef983.png)
照度测量实验报告一 . 实验目的1. 学会测量照度的方法;2. 学会计算平均照度、照明均匀度;3. 了解人工照明与自然照明在照明效果上的差异。
二 . 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验证照明环境设计的不同方式对于以视觉作业为主的操作的效率的影响。
通过变换人工照明和自然照明方式,观察光源颜色对于显色性、照度、照度均匀度的影响,理解不同照明方式的选择对于工作效率的影响。
三 . 实验仪器及器材MODEL ZDS-10照度计:这是一种自动换档的照度计,能自动调整数据范围;数据范围分为四档——×10-1、×100、×101、×102;在读数时将显示器的数值与“档值〞相乘即可得照度值;当某一档的读数<100时,箭头将往上一档跳跃;而当显示屏上某一档的读数>1999时,箭头就会往下一档跳;假设测量场合的照度值多变,为了便于读数,可在读数较稳定时,将开关调制“HOLD〞档,那么显示屏上的读数可以保持不变,记录下这个读数之后,再将“HOLD〞改为“RESET〞,以便进行下一次测量。
四实验数据1.不同地点的照明度数据:1、测试点1、2、3选取在桌面,Emax=66 Emin=30 E=442、测试点4、5、6选取在地面,Emax=54 Emin=52 E=533、测试点7、8、9选取在墙面,Emax=38 Emin=14 E=22.334、测试点10、11、12随机选取,Emax=56 Emin=32 E=45.332、平均照度测量:在桌面选取100个点进行测量,数据如下:所形成的曲线如下:由表格可知:Emax=77 Emin=23 E =43平均照明度1/3MAX u E E A E -=≤同时满足:min 1/3u E E A E-=≤ 将数据带入公式计算得到 Au=3179.0434377>=- Au=31465.0432343>=-经计算可知,这种照明环境下照度的均匀度过高,超过国家所规定的照度标准。
人因实验实训总结报告
![人因实验实训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a58e2dd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b.png)
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因工程学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我国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率,培养具备人因工程学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我校特开设了人因实验实训课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训,我深刻地认识到人因工程学的重要性,现将实训过程及收获总结如下。
二、实训内容1. 实训背景人因工程学是研究人与机器、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通过人因实验实训,我们可以掌握人因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实训过程(1)理论学习: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人因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人体测量学、生理学、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等。
(2)实验操作:实训课程设置了多个实验项目,如人体测量实验、作业疲劳实验、环境因素影响实验等。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掌握了实验方法、实验原理和实验数据分析。
(3)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我们分析了人因工程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产品设计、建筑环境、交通运输、医疗保健等。
(4)实训报告撰写:在实训过程中,我们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撰写了实训报告,对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结论进行了总结。
三、实训收获1. 理论知识方面通过实训,我对人因工程学的基本理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人体测量学、生理学、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等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实验技能方面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实验操作,掌握了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分析技巧。
同时,通过实验,我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应用能力方面实训课程设置了多个案例分析,使我了解到人因工程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通过分析案例,我学会了如何将人因工程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率。
4. 团队协作能力方面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完成实验项目和案例分析,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和合作,我们共同解决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实训反思1. 实训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掌握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学习。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168d13acfc789eb172dc87c.png)
彩色分辨视野测定----人因工程实验报告姓名:徐晗学号:02613102一、实验目的1、测量人眼红、黄、绿、蓝、白各色的视野范围。
学会绘制视野图。
2、探究人的视觉特性,找到人眼的盲点并计算其大小,比较左右眼视野的异同,比较刺激的大小对视野的影响等。
二、实验仪器BD-Ⅱ-108 型彩色分辨视野计(Color Distinguishing Perimeter)(见图2.2)用于测定各种彩色和白色的视野范围。
组成部件:1.底座。
2.半圆弧:一个可以转动的黑色半圆弧。
直径480mm,弧长+90°——-90°。
弧的背面有以中点为0°,左、右分别有10、20、......90°刻度,表示视点位置。
3.注视点:在弧的中心有一黄色注视点。
保持眼球静止不动。
4.下巴托:固定头部的下巴支架。
使被试的左或右眼固定于中心位置。
5.滑轮:可在半圆弧上滑动。
中间设有跟踪检测点。
检测点可选择不同的大小和颜色。
视点直径有:10、6、5、3、1.5 mm,颜色有:红、黄、绿、蓝及白色。
6.分度销:用于调整半圆弧角度,固定在测量位置。
7.标尺:视野读数标尺。
8.视野图:视野图纸有以中点为0°,左、右分别标有10、20、......90°的同心圆,并有标有0--360°位置的放射线。
用于实验中记录视野位置,由实验室提供野图纸。
三、实验步骤1、把视野图纸安放在视野计背面圆盘上,学习在图纸上做记录的方法。
(记录时与被试反应的左右方位相反,上下方位颠倒)。
2、主试选择一种某一大小及颜色(如红色)的刺激。
3、让被试坐在视野计前。
被试戴上遮眼罩把左眼遮起来,下巴放在仪器的支架上,用右眼注视正前方的黄色注视点,一定不要转动眼睛。
同时用余光注意仪器的半圆弧。
如果看到弧上有红色的检测圆点,或者原来看到了红色后来又消失了,要求立即报告出来。
在红点消失前,觉得颜色的色调有何变化,也要及时报告。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e01423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b.png)
实验七反应时间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视觉和左右手的反应时测定, 充实对人对视觉刺激的反应能力的理解, 并作为测定疲劳程度的间接手段。
比较不同出手方向对反应时间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1)对光信号的简单反应时的测定;(2)对不同单色光反应时的测定。
三、实验仪器及器材反应时测定器或光电速示仪、计时器、卡片等。
四、实验步骤1.简单反应(对光信号和声的反应)时实验1)光信号反应时间测定①右手做20次反应时测验。
②为防止被试者有超前反应, 在中间插入一次“检查实验。
如果被试者发生对“空白刺激”做出反应, 主试者宣布该实验单无结果无效, 重做20次。
③20次休息1 min。
④换左手依右手的方法进行同样的测试。
(3)实验结果的处理计算每个被试者左右手反应时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数据处理如下所示, 单位为s(4)实验分析①实验结果说明左右手反应时有差别, 一般来说右手反应时会比左手快原因是一般人习惯用右手。
②实验结果说明简单反应时是受练习的影响, 越到后面的测试, 测试者越熟练而导致反应时间呈现越来越短的趋势2.选择反应时实验(1)主试者告诉被试者, 要求被试者在刺激信号中挑出约定的刺激信号后再做出反应(依简单反应时实验中正式实验规定)。
(2)如果反应错了, 则记下错误次数, 并安排重做一次实验。
(3)分左、右手各进行20次, 中间休息1min。
(4)其它操作方法与简单反应正式实验相同。
(5)右手分别按正式实验的第②、③、④规定进行测定。
(6)实验结果的处理①计算各被试者的左右手选择反应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测试者1的数据处理如下, 单位为s②比较全体被试者对选择反应时左右手的平均数和差异。
通过数据处理结果可知, 左右手的选择反应时差别并不是很大, 每个测试者的左手相对会比右手更快点。
五、实验感想:通过对于反应时的实验, 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刺激之后的反映有进一步更加定性的理解。
以前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感性的认识, 但通过实际实验, 对被测试者的测试, 对数据的处理, 可以发现细微的差距在哪里, 也可以对于工作当中的改善有很大的帮助。
【精品】人因工程学实验报告
![【精品】人因工程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eb3106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65.png)
【精品】人因工程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深入了解人因工程学的概念、原理、方法和应用,同时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方法,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人因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进行交互式体验、劳动和工作的学科,主要关注人类的心理、生理、认知和行为等方面。
其核心原则是将人作为“设计的中心”,通过精心设计和优化人机系统,实现最佳的工作效率、舒适性和安全性。
为此,人因工程学采用了多种实验方法,如实验室实验、场景观察、调查问卷和人机交互测试等,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种数据,为优化人机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内容:本实验包含两个部分:实验基础和实验案例。
具体实验内容如下:1.实验基础(1)熟悉实验设备和实验流程;(2)学习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方法,包括频率分析、平均值和标准差等统计方法;(3)通过实验测试,了解人的感知、反应、判断和行为等方面的特点。
2.实验案例本实验以在线购物为案例,对不同界面设计对用户体验的影响进行分析。
(1)针对两种不同的在线购物网站A和B,分别设计不同的界面,包括字体、颜色、布局和操作方式等;(2)招募实验参与者,让他们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别使用两种网站的购物界面进行浏览和选择,同时记录下其反应时间、操作次数、满意度等数据;(3)通过统计和分析实验数据,比较两种购物网站在效率、易用性和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差异,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四、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购物网站B的界面设计更为简洁、清晰,用户操作更为直观、快捷,因此在用户体验方面表现更为突出;而购物网站A的界面设计更为复杂、繁琐,用户操作难以理解,因此在用户体验方面表现较差。
具体数据如下:网站名称反应时间(s) 操作次数满意度A 28.6 15 78B 20.2 12 92其中,反应时间是用户点击某个按钮或选项时从屏幕出现到显示结果所需的平均时间;操作次数是用户在购物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各种操作次数的总和;满意度是用户在使用购物网站时的主观感受和意愿评价。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3e4c9d7195f312b3169a5fc.png)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实验小组成员:陈建华(0507102214)苏海山(0507102211)胡向荣(0507102217)何锞(0507102224)赖雄(0507102229)实验一照明环境测定与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照度计、亮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2)通过环境照明实验使学生掌握工作场所的照明环境测定方法,并对其进行正确评价;(3)通过设置不同照明环境,分析照明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提出改进措施。
二、实验说明照明对人类的生产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人们通过视觉对象获得必要的信息才能进行有效的生产活动,而照明则是提供良好视觉条件的手段。
照明条件不良,作业者长时间反复辨认对象物,使明视觉持续下降,引起眼睛疲劳,严重时会导致作业者的全身性疲劳,不仅影响效率,也容易诱发安全事故;工作过程中的照度过高、过低、照度值急剧变化,都会导致产品质量不良、设备损伤及人为失误等直接事故。
改善照明条件不仅可以减轻视觉疲劳,而且也会提高工作效率。
因为提高照度值可以提高识别速度和主体视觉,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达到增加产量、减少差错、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因此,照明的好坏对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安全及劳动卫生都有直接的影响。
三、实验内容1.测定并计算照明均匀度2.绘制不同照明条件下穿针成功次数的关系曲线四、实验仪器光电池照度计,卷尺、直尺各一把,秒表,缝衣针1枚,白色棉线一卷,工作台一组,五、测定原理及使用方法1.仪器原理光电池照度计是一种利用光敏元件的物理光电现象制成的测光仪器。
仪器由受光元件和电流表两部分组成。
当外来光照到光敏元件硒光电池上以后,硒光电池将光能转换成电能,以勒克司(lux )为分度的电流表指示出光照度值。
2.使用方法(1) 先检查电流表指针是否指在零位,否则应进行调零。
再将量程开关打到“电源”,查电流表指针是否超过“红线”,否则应进行充电,然后将受光器接线插头插入插孔。
(2)大致估计光源的强弱程度,将量程开关指到合适位置,若大于最大量程读数,必须将减光罩装入受光器,以免引起硒光电池疲劳和打坏指针。
人因工程学实验报告
![人因工程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491f847b307e87101f696b7.png)
实验一生理测量与工作作业实验一、实验目的和原理1、学习人体生理测量的基本内容和方法;2、学习人在工作作业中的动作错误概率与训练的关系。
二、实验步骤实验一、生理测量实验1、身高、坐高测量【实验仪器】:本实验采用TZG型身高坐高计进行测量。
【实验步骤】:(1)将身高坐高计座板掀起,被试赤脚立正姿势站在脚踏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
足跟及两肩与标尺竿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以保持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一水平。
(2)主试站在被试侧面,将滑尺沿标尺竿下移,轻压被试头部。
主试两眼与滑尺呈水平时读数记录,完毕将滑尺上推至安全高度。
(3)将座板放平,被试坐在身高坐高计座板上,两肩胛间紧靠标尺杆,躯体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以保持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一水平。
两腿并拢,大腿与地面平行,小腿尽可能与大腿呈直角,上肢自然下垂,双足踏在地面上。
(4)主试站在被试侧面,将滑尺沿标尺竿下移,轻压被试头部。
主试两眼与滑尺呈水平时读数记录,完毕将滑尺上推至安全高度。
2、人体重测量【实验仪器】:本实验采用RGT—140型人体秤进行测量。
【实验步骤】:(1)先拨动主、副游驼至0刻度处。
(2)被试站在人体秤踏板上,向右拨动主游驼至20或40或60或80公斤刻度处,最大程度使计量杠杆尾部刚好在闸门中上翘,并与闸门上筐接触。
(3)向右拨动副游驼,直至计量杠杆尾部刚好在闸门中上、下均匀摆动至平衡。
此时读数记录。
3、握力测量【实验仪器】:本实验采用CWL—1型握力计进行测量。
【实验步骤】:(1)拧动握距调整轮调整适当握距,握距大小要根据被试手大小来调整。
(2)持握柄的手松开,用另一只手的手指轻拨指针回零。
(3)手持握力计,掌心向内,表盘朝外,身体直立两脚自然分开,两臂自然下,用最大力握内外握柄,此时,指针所指的表盘刻度值即为握力值。
(4)被试左、右手各3次,取最大握力值记录。
4、皮肤电反应检测【实验仪器】:本实验采用EP602型皮肤电测试仪进行检测。
人因工程
![人因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fc9d85c9bb4cf7ec4afed0be.png)
常用的人体数据测量实验报告书(闪光融合频率)工业gc1101常用的人体数据测量实验报告书(闪光融合频率)一、实验目的掌握常用人体数据的测量方法;熟悉人体数据测量的主要仪器;掌握测量数据的统计方法,并能结合课程学习中介绍的人因工程学的原理、概念和标准对测量数据进行一定的分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设备数字亮点闪烁仪三、实验内容1.实验对象:工业gc1101全体人员,共36人2.实验测量:闪光融合频率3.实验步骤:每个人依次测量出闪光融合频率4.测量方法:闪光融合频率:本次试验只测试了黄光,测试者自己动手操作,使用数字亮点闪烁仪,从观察数字闪烁到数字停止闪烁的瞬间,记录一个数值,再从观察数字闪烁静止时到开始闪烁的瞬间记录一个数值,从而测得两个数值。
四、我的个人实验数据坐姿眼高数据:85.1cm立姿眼高: 160.2cm握力:370闪光融合频率:25.8 、24.6五、全体测量数据1.闪光融合频率:(实验测量人数为30人)六、确定百分位数由图中所示,P90取28.5。
七、分析1.闪光容和频率因人而异,不同人的闪光融合频率是不同的,且左右眼的闪光融合频率也是不同的。
受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
2.应用①视屏显示终端包括计算机终端显示器、电视机、游戏机、手机屏幕、电子告示牌、机器的操作界面等,现已广泛应用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但是这些作业过久会有头晕、头胀、颈和腰背酸痛、四肢酸麻、食欲减退、便秘和视疲劳。
合理的调节使用闪光融合频率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②闪光融合频率测试常被作为视觉功能、脑功能、疲劳状态等生理心理学评估的辅助手段。
③由上表求出P90为28.25,在设计设备时,要将闪光融合频率的数值设计在其附近。
否则在使用设备时会引起人的不适应。
④通过对优秀击剑运动员不同训练状态下视觉闪光容和频率的研究,探讨在击剑运动员机能评定中的应用。
八、总结从实验的开始时的测量数据到最后的实验数据的总结和分析,这个实验是个很复杂的实验。
东北大学人因工程照明实验报告
![东北大学人因工程照明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92c67ec551810a6f524862d.png)
东北大学人因工程照明实验报告课程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验日期:实验二环境照明与工作效率关系测定一、实验任务1.简单方法测定。
2.光照强度数据采集和作业时间的记录。
3.分析光照强度对作业效率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学习照度计的使用方法和理解视觉的特点。
2.掌握照明的的标准和测量方法。
3.测量作业照明与工作效率关系。
4.理解照明条件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三、实验原理1.光的物理性质及度量通过下图我们可以直观的了解照度,亮度和明度之间的关系。
2.视觉特性:明适应:人由暗环境转入明亮的环境,最初不能辨认物体,感到刺眼,经过约1分钟后,恢复功能,便能看清物体。
暗适应:人由明亮的环境转入暗环境,使视觉感受性逐步提高的过程称为暗适应。
暗适应过程的时间较长,35~50分钟。
在照明条件差的情况下,作业者长时间反复辨认对象物,使明视觉持续下降,引起眼睛疲劳,严重时会导致作业者全身疲劳。
眼睛疲劳的自觉症状有:眼球干涩、怕光眼痛、视力模糊、眼球充血、产生眼屎和流泪等。
改善照明条件不仅可以减轻视觉疲劳,而且也会提高工作效率。
因为提高照度值可以提高识别速度和主体视觉,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达到增加产量、减少差错、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下图1,2为人在不同情况的最佳视野。
图1 人的最佳静视野图2 人的最佳注视野和观察视野3.照明对作业的影响1)照度与视觉疲劳能否使视觉系统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明视觉好是中心视力好,暗视觉好是周边视力好。
人的眼睛能够适应从10-3~105lx的照度范围。
为了看清物体,使物体成像集结在视网膜的中心窝处,就得通过眼球外部6根眼肌(内、外、上、下直肌、上、下斜肌)的收缩使瞳孔的睫状肌的收缩或舒张是晶状体变厚,增加眼睛的折光能力;通过虹膜使晶状体变薄,减弱折光能力,来调节眼睛看近物和远物的能力。
通过瞳孔扩约肌的收缩和瞳孔开大肌的收缩,使瞳孔缩小,减少强光进入眼内;使瞳孔开大,增加弱光进入眼内。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6c3853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5.png)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人因工程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人因工程对人类行为和工作效率的影响。
通过设计和实施实验,我们分析了工作环境、人机界面和任务复杂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人因工程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错误率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为工作环境的改进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引言:人因工程是一门研究人类与工作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通过优化工作环境、人机界面和任务设计,旨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率和提升工作满意度。
本实验旨在探讨人因工程对人类行为和工作效率的影响,并为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了随机对照实验设计。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参与者在相同的任务环境下进行工作,但实验组的工作环境、人机界面和任务复杂度经过了人因工程的优化。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工作绩效、错误率和工作满意度进行了比较。
实验过程:实验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前测、实验操作和后测。
前测阶段用于记录参与者的基本信息和工作经验。
实验操作阶段,参与者完成了一系列与实际工作相关的任务,记录了工作绩效和错误率。
后测阶段,参与者填写了关于工作满意度的问卷。
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工作绩效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水平。
实验组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完成任务所需时间较短,错误率较低。
而对照组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错误和延误。
此外,实验组的工作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人因工程的优化对于提升工作满意度具有积极影响。
讨论:实验结果表明,人因工程对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影响。
通过优化工作环境、人机界面和任务复杂度,可以提高工作绩效,减少错误率,并增强工作满意度。
这对于各种工作环境和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研究可以探讨不同人因工程策略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效果,并深入分析其机制。
结论:本实验的结果表明,人因工程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率和提升工作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优化工作环境、人机界面和任务复杂度,可以实现这些目标。
人因工程的应用潜力巨大,对于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人机亮点闪烁实验报告
![人机亮点闪烁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a2e4c4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b.png)
实验小组成员: [请填写实验小组成员姓名]实验时间: [请填写实验日期]实验地点: [请填写实验地点]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人机工程学中关于亮点闪烁现象的基本原理。
2.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参数对闪光融合临界频率(Flash Fusion Frequency,FFF)的影响。
3. 分析并探讨人眼对闪光融合现象的感受与适应机制。
实验器材:1. 闪光融合频率计(亮点闪烁仪)2. 计算机软件(用于数据记录与分析)3. 灯泡与调光设备4. 亮度调节装置5. 色彩调节装置6. 背景光调节装置实验方法:1. 实验一:闪光强度对FFF的影响- 将闪光融合频率计调至设定的闪光强度。
- 改变闪光强度,记录不同强度下FFF的变化。
- 分析闪光强度对FFF的影响规律。
2. 实验二:亮黑比对FFF的影响- 将闪光融合频率计调至设定的亮黑比。
- 改变亮黑比,记录不同亮黑比下FFF的变化。
- 分析亮黑比对FFF的影响规律。
3. 实验三:色调对FFF的影响- 将闪光融合频率计调至设定的色调。
- 改变色调,记录不同色调下FFF的变化。
- 分析色调对FFF的影响规律。
4. 实验四:背景光对FFF的影响- 将闪光融合频率计调至设定的背景光强度。
- 改变背景光强度,记录不同背景光强度下FFF的变化。
- 分析背景光对FFF的影响规律。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闪光强度对FFF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闪光强度的增加,FFF逐渐降低。
这可能是因为人眼对强光的适应性较强,对弱光更敏感。
2. 实验二:亮黑比对FFF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亮黑比对FFF的影响较为复杂。
在亮黑比较小时,FFF随亮黑比的增大而降低;在亮黑比较大时,FFF随亮黑比的增大而升高。
这可能是因为人眼对不同亮黑比的适应性不同。
3. 实验三:色调对FFF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色调对FFF的影响存在差异。
绿色和蓝色色调的FFF较高,红色和黄色色调的FFF较低。
这可能是因为人眼对不同颜色的敏感度不同。
亮点闪烁实验报告
![亮点闪烁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77c103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4.png)
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嵌入式系统编程,我们设计并完成了亮点闪烁实验。
本实验旨在通过控制LED灯的闪烁,加深对嵌入式系统编程的理解,并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二、实验目的1. 熟悉嵌入式系统编程环境;2. 掌握LED灯控制的基本方法;3. 理解延时函数在程序中的作用;4. 提高编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验设备1. 嵌入式开发板:STM32F103ZET62. LED灯:共阳极LED灯,8个3. 电源:3.3V4. 连接线:杜邦线5. 计算机:一台6. 编译器:Keil uVision57. 调试器:ST-Link V2四、实验原理本实验通过编程控制STM32F103ZET6开发板上的8个LED灯进行闪烁。
LED灯的闪烁原理是通过控制GPIO引脚的输出电平来实现。
当GPIO引脚输出高电平时,LED灯点亮;输出低电平时,LED灯熄灭。
五、实验步骤1. 创建项目:在Keil uVision5中创建一个新的项目,命名为“亮点闪烁实验”。
2. 添加源文件:将编写好的代码添加到项目中。
3. 编写代码:编写用于控制LED灯闪烁的代码。
以下是部分代码示例:```c#include "stm32f10x.h"void delay(uint32_t ms) {uint32_t i, j;for (i = 0; i < ms; i++)for (j = 0; j < 1200; j++);}int main() {// 初始化GPIO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C, ENABLE); // 使能GPIOC时钟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0 | GPIO_Pin_1 | GPIO_Pin_2 | GPIO_Pin_3 |GPIO_Pin_4 | GPIO_Pin_5 | GPIO_Pin_6 | GPIO_Pin_7; // 设置PC0-PC7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Out_PP; // 推挽输出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GPIO_Init(GPIOC, &GPIO_InitStructure);while (1) {// 点亮LED灯GPIO_SetBits(GPIOC, GPIO_Pin_0);delay(1000); // 延时1000ms// 熄灭LED灯GPIO_ResetBits(GPIOC, GPIO_Pin_0);delay(1000); // 延时1000ms}}```4. 编译代码:编译代码,生成可执行文件。
亮点闪烁实验报告意义
![亮点闪烁实验报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7b53c8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5.png)
摘要:亮点闪烁实验是一种常见的视觉心理学实验,通过对闪光融合频率的测定,可以深入了解视觉感知的生理和心理机制。
本报告将从实验背景、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实验意义等方面对亮点闪烁实验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强调亮点闪烁实验在视觉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一、实验背景视觉是人们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各种闪烁的物体,如霓虹灯、电视屏幕、电脑显示器等。
这些物体通过闪烁产生动态视觉效果,给人以视觉冲击。
然而,当闪烁频率过高时,人们会感到视觉疲劳,甚至出现视觉障碍。
因此,研究视觉系统对闪烁的感知和处理机制,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目的1. 了解闪光融合频率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 掌握亮点闪烁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闪光融合频率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4. 深入了解视觉系统对闪烁的感知和处理机制。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20名年龄在18-25岁、视力正常、无色盲、无视觉疲劳的志愿者作为实验对象。
2. 实验材料:亮点闪烁仪、计时器、记录表等。
3. 实验步骤:(1)将实验对象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实验A和实验B。
(2)实验A:控制闪光强度、亮黑比、色调和背景光的强度,测试不同参数转变下对闪光融合临界频率的影响。
(3)实验B:通过改变闪烁频率,测定闪光融合临界频率。
(4)记录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1. 实验A结果表明,闪光强度、亮黑比、色调和背景光的强度对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有显著影响。
2. 实验B结果表明,随着闪烁频率的增加,闪光融合临界频率逐渐降低。
五、实验意义1. 丰富视觉心理学研究内容:亮点闪烁实验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心理学实验,有助于揭示视觉系统对闪烁的感知和处理机制,为视觉心理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促进视觉系统疾病的研究:通过亮点闪烁实验,可以了解视觉系统疾病患者的视觉功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3. 提高视觉产品设计质量:在视觉产品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视觉系统对闪烁的感知特点,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舒适性和易用性。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29af36db84ae45c3b358c8a.png)
1.1
1.3
1.4
1.5
1.6
2.1
175cm
27cm
25cm
25cm
38cm
163cm
2.2
2.3
2.4
2.5
2.6
3.1
140cm
101cm
70cm
76cm
44cm
92cm
3.2
3.3
3.4
3.5
3.6
3.7
64cm
79cm
62cm
26cm
17cm
58cm
3.8
3.9
3.10
3.11
实验课程名称:人因工程
实验项目名称
常用的人体数据测量
实验成绩
实验者
雷逸才
专业班级
工业工程0801
组别
同组者
实验日期
2011年4月21日
一部分:实验预习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意义,实验基本原理与方法,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实验方案与技术路线等)
一、实验目的
掌握常用人体数据的测量方法;熟悉人体数据测量的主要仪器;掌握测量数据的统计方法,并能结合课程学习中介绍的人因工程学的原理、概念和标准对测量数据进行一定的分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平均值
标准差
第二部分:实验过程记录(可加页)(包括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位体前屈:20 cm
肺活量:4775 ml
最大握力:左手350N,右手400N
脉搏频率:72次/分
皮脂厚度:1.1 mm
闪光融合频率:频率逐渐增快时37.6Hz,频率逐渐减慢时36.3Hz
坐姿人体尺寸:坐高、坐姿颈椎高、坐姿眼高、坐姿肩高、坐姿肘高、坐姿大腿厚、坐姿膝高、小腿加足高(见图8)
人因工程三实验报告
![人因工程三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b51c8315a8102d276a22f3c.png)
人因工程实验三环境照明与生产效率关系测定
小组成员:宋艳艳王义超刘阳阳李伟贺敏马宏鑫苗秀森戴建领
1.试验中反射率测定记录表
明照度暗照度反射率估计值实测值测量参数
测点
工作台570 235 0.41
墙面310 214 0.69
地面550 165 0.3 反射率估计值计算公式为:
反射率估计值=(暗照度/明照度)*100%
2.测定工作台面平均照度及绘制工作台面等照度曲线:
根据实验中测得数据可得工作台面平均照度
E m= 541.125 lux
3.照度均匀度A u=(740-541.125 )/541.125 =0.3675
4.根据实验测量数据绘制的等照度曲线如下
5.测定照明---工作效率关系曲线
不同色光及光照度条件下被测者穿针的时间效率记录:
色光白色光白色光白色光红色光蓝色光光照度/lux 500 120 110 210 515 被测者2工作用时/min 5.9 3.35 4.07 6.13 4.6 工作效率
3.39 5.97
4.91 3.26 4.35
(根/min)
被测者1工作用时/min 4.13 4.43 4.15 4.25 3.53 工作效率
4.84 4.51 4.82 4.71
5.67
(根/min)
由以上实验测得数据可得:
1)白色光照下的照明---工作效率关系曲线:
2)红色光照下的照明---工作效率关系曲线:
3)蓝色光照下的照明---工作效率关系曲线:
提高。
人因工程学生实验报告
![人因工程学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078947a2f60ddccda38a086.png)
实验一:基本测量1.测量身高、体重2.血压、脉搏测试3.抓握力测试4.深度知觉测试一、实验目的深度知觉测试仪是研究视觉在深度上视锐的一种仪器。
可测试双眼对距离或深度的视觉误差的最小阀限。
本仪器具有测定深度视锐的前后移动机构,和移动速度调节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驾驶员、炮手、运动员等和深度知觉有关的工作人员的测试或选拔。
工作原理:移动比较刺激,使之与标准刺激三点成一直线,在实验过程中,可测出被试者视觉在深度上的差异特性。
二、实验设备深度知觉测试仪EP503A型三、实验步骤1、被测试者坐于离标准刺激2m处,使双目或单目与观察窗成水平位置,可观察比较刺激的前后移动。
2、主试者接通电源,打开照明灯。
此时比较刺激自动离开标准刺激最远处停下。
若测试过程中,电源开关始终处于开启状态,则主试者可按一下复位键亦可使比较刺激处于初始位置,即停于离标准刺激最远处。
3、由被试者操作遥控键,使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三点成一直线。
4、主试者从标尺读数中观察被测试者的测定误差。
四实验数据5.注意力集中能力测试一、实验目的注意力集中能力测定仪可进行视觉动作学习和注意力品质的测验;也可用于射击等体育运动的心理训练和测试,以达到培养运动员的注意力、集中能力以及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
还能研究和测定各类职业人员的注意力集中水平二、实验设备注意力集中测试仪 EP701C型实验图形板3块,L形光笔一支三、实验步骤1,硬件联接:将L形光笔插头插入主机反面“光笔输入插座”处;如需干扰,则将耳机插头插入主机的“耳机输出”处;如需外接干扰信号,可通过CSX3-3.5型的立体声插头插入“干扰信号输入”处,最后插上电源插头2,打开电源开关,仪器自动进入上电复位状态(也可在任意时刻按红色“复位”键进行复位)。
仪器面板上的转速显示“50”,定时“0030”,在靶时间显示“0000.00”,并且转速显示在不停闪烁。
3,仪器进入转速设置及定时设置,此时仪器转速显示开始闪烁,此时按定时定速键组的按钮,选择转盘速度,在每个键的左上方分别标有“10、20、30―――90”选择相应的键,以决定转盘速度,例如按标有30的键,则转盘速度是每分钟转30圈。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修订版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9edc3a9b6648d7c1c746a9.png)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修订版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人因工程实验报告吉林化工学院工业工程专业人因工程实验报告一、 实验目的:测试双眼对距离或深度的视觉误差的最小阀限。
二、 实验设备:EP503A 深度知觉观测仪三、 实验步骤:1 被测试者坐到测试仪的窗口前面,使双目或单目与观察口成水平位置,观察比较刺激的前后移动。
2 记录数据者接通电源,被测试者预作几次,然后开始实验。
3 被测试者操纵遥控键,使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三点一线。
4 记录者第一次提醒测试者大致的误差,第二次提醒精确误差。
测试者按键,然后记录者根据标尺记录误差值。
四、 实验数据:深 度 知 觉 测 量 实 验 数 据 记 录 表 格人因工程实验报告修订版【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五、思考题:1.对测试人的深度知觉能力做一个定性的描述;测试人对物体远近距离的知觉,同时能够反映出人对于精确提示后误差减下。
2.分析不同的信息提示方式对测量误差的影响。
对于精准与模糊的提示方法,精准的提示方式有助于减少误差。
3.试列举从事哪些职业或工种的人员需要做此测试飞行员炮手驾驶员吉林化工学院工业工程专业人因工程实验报告实验者: 王德超成绩:班级: 工程1103同组者: 党博凯指导教师: 刘彦辰实验名称: 动觉方位辨别实验实验环境:天气: 晴气温: 14¢场地: 机电实验楼308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使用动觉方位辨别仪,考察动觉感受性的个体差异。
2 理解左右臂在空间位移的动觉感受性。
二、实验设备:EP 207动觉方位辨别仪三、实验步骤:1 被测者先熟悉下仪器的使用方法,先取几个角度做实验。
2 记录者取一个角度,让测试者做几次,大致的记一下所摆动的角度。
3 测试者根据记忆的角度摆动,记录者记下角度,然后提醒测试者大致相差范围,记下数据。
4 若要还存在偏差,记录者在提醒一个精确的范围,记录数据。
四、实验数据:动觉方位辨别测量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五、思考题:1.对测试人的动觉方位辨别能力做一个定性的描述;测试者在空间位移手臂的角度感觉2.分析不同的信息提示方式对测量误差的影响。
工程亮点汇报
![工程亮点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fad76cd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6e.png)
工程亮点汇报一、引言本次工程亮点汇报旨在总结和展示我们项目中的亮点和成就。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完成这个工程,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们工程的亮点,包括创新技术的应用、高效的工作流程、卓越的质量控制以及良好的合作关系等方面。
二、创新技术的应用1. 智能监控系统我们在工程中应用了智能监控系统,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的实时监控。
该系统不仅提高了工程管理的效率,还大大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
2. 虚拟现实技术为了提高工程设计的效果展示和交流效率,我们引入了虚拟现实技术。
通过使用虚拟现实头盔,客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亲身体验工程的效果,从而更好地理解设计方案。
这种创新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我们与客户的沟通和合作。
三、高效的工作流程1. 精细化规划我们在项目启动阶段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工期安排、资源分配和任务分解等。
通过精细化规划,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项目进展,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2. 协同办公平台为了提高团队协作效率,我们使用了一款协同办公平台。
该平台集成了项目管理、文档共享、讨论交流等功能,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实时协作。
团队成员可以随时随地共享和查看项目进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卓越的质量控制1. 严格的质量标准我们在工程中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标准,从材料选择到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的把控。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我们确保了工程的质量达到或超过客户的期望。
2. 先进的检测设备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我们使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检测设备,包括无损检测仪器、激光测量仪等。
这些设备能够准确地检测和评估工程的各项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五、良好的合作关系1. 供应商合作我们与一些优质的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材料和设备,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2. 客户合作与客户的良好合作关系是我们工程成功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亮点闪烁实验实验时间:2012年11月12日报告撰写人姓名:曹一然报告撰写人学号:101279002 实验小组成员:曹一然陈新
实验四亮点闪烁实验(闪光融合频率计)
一.【实验要求】
1.分别改变闪光强度、亮黑比、色调以及背景光的强度,测试不同参数变化下对闪光融合
临界频率的影响。
2.你认为被试的闪光融合临界频率值与视力好坏有无关系?为什么?
二.【实验说明】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的灯光,电视,电影都被知觉为连续的,但事实上这些光线是连续的。
一个间歇频率较低的光刺激作用于我们的眼睛时,就会产生一亮一暗的闪烁感觉,随着光刺激间歇频率逐渐加大,闪烁现象就会逐渐消失。
由粗闪变成细闪,当每分钟闪光的次数增加一定程度时,人眼就不再感到是闪光而感到是一个完全稳定或连续的光,这种现象称为闪光的融合。
闪烁刚刚达到融合时光刺激的间歇频率称为闪光临界融合频率(CFF)。
不同人的CFF的差异相当大,但一般在30—55赫左右。
关于闪光频率的实验研究,在心理学中曾有过不少成果。
我们的眼睛并不是一种完美的时间记录工具,它不是在一种闪光开始时,网膜反应立即开始,也不是当闪光停止后,反应就立即停止。
事实上无论在刺激的开始和终止时都有网膜时滞。
一般说来,在中等强度情况下,视觉刺激的后象所保留的时间约为0.1秒。
这种时滞的存在对于我们知觉物体是一优点。
如果我们的眼睛在时间上具有完全的分辨力,那么我们在交流电灯光下,任何物体都将显得闪烁了。
而在长时间工作学习后,人们会觉得灯光开始闪了。
那么,影响闪光融合的因素有什么呢?颜色作为人类环境的一个普遍特色,它对视觉有很大影响。
颜色有三种特性,即色调,明度,饱和度。
本次研究针对颜色的色调和明度两方面,探讨同一色调不同明度及同一明度不同色调对闪光融合的影响。
闪光融合频率是用来测定精神疲劳的常用指标之一,其特点是测试方便,效果明显。
一般来说,闪光融合频率值随着精神疲劳程度的加重而降低。
过度疲劳会导致出现工作事故等问题,所以根据闪光融合频率,应及时调整工作量,充分休息。
三.【实验原理】
一个频率较低的闪光剌激会产生忽明忽暗的感觉,这叫光的闪烁。
随着闪光的频率不断增加,闪烁感觉就逐渐消失,最后呈现出稳定的光感,这叫光的融合。
感到光融合时闪光最低频率和感到光闪烁时闪光最高频率的平均数叫做融合临界频率,本实验测量的就是红、黄、
绿三种颜色的临界频率,实验过程中记录三种颜色各四次的测量数据,并通过计算方法(感到光融合时闪光最低频率和感到光闪烁时闪光最高频率的平均数)算出个颜色的临界点。
四.【实验仪器】
BD-Ⅱ-118型亮点闪烁仪(闪光融合频率仪)
一个频率较低的闪光刺激所产生的忽明忽暗的感觉,称光的闪烁。
随着闪光频率的不断增加,闪烁感觉逐渐消失,最后成一个稳定的光。
这称光的融合。
感到光的融合时闪光的最低频率和感到光闪烁时光的最高频率的平均数叫做闪光融合临界频率。
数字亮点闪烁仪又称闪光融合频率仪,其可以测量闪光融合临界频率,确定辨别闪光能力的水平,还可以检验闪光的色调、强度、亮黑比以及背景光的强度发生变化时对闪光融合临界频率的影响。
视敏度是眼睛的一种基本功能,可作为视觉疲劳及精神疲劳的一种指标。
闪光融合频率计是心理学实验及人员选材方面常备的仪器。
1、被试观察部分由一个观察筒,一个调节亮点闪烁频率的调频旋钮(频率调节的范围在8—50Hz之间)和一个选色旋钮组成;
2、主拭操作部分:在面板上方有亮点闪烁频率的三位数字显示,在面板下部从左边开始有闪光光点强度、光点亮黑比。
背景光亮度和光点颜色四个旋钮
主要技术指标:
1、亮点闪烁频率:8Hz----50 Hz,连续可调,三位数字显示,精度为±0.1Hz;
2、亮点颜色:红、黄、绿;亮点直径:φ2mm;
3、亮点观察距离:约300mm;
4、背景光:白色,强度分三档可调1、1/4、1/16;
5、亮点波形:方形;
6、亮点闪烁亮黑比:1:3 、1:1、3:1 三档;
7、亮点光强度七档:1、1/2、1/4、1/8、1/16、1/32、1/64;最强光1毫流明;
8、工作条件:电源:交流220V±10﹪;50Hz±1Hz 环境温度:0——40℃
相对湿度:≤85%
9、功耗:15W
五.【实验步骤】
1. 接通220v电源。
2. 合上仪器的电源开关,仪器后部显示频率,选择用于实验的色调,在后面板的左下角有
三位拨动开关,可选择红、绿、黄三种色调。
3. 闪烁频率选择:仪器的正右下方有一频率调节旋钮,顺时针调闪烁频率升高、反之逆时针调闪烁频率降低,为确保个体的正确分辨,测量时频率须缓慢上升或下降。
4. 将闪烁频率选择设置在最低端,即频率调节旋钮,逆时针调到最低位。
5. 将眼睛贴着观察眼罩,注视面前的红色亮点。
将闪动频率由低到高、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由高到低的顺序,当频率由低到高即按顺时针调节闪烁频率旋钮时,亮点的闪动频率变快,一直调到刚刚看到它不闪时,停止调节,记录频率值。
当频率由高到低即按逆时针调节闪烁频率旋钮时,闪动频率变慢,一直调到刚刚看到闪动,停止调节,记录频率值。
6. 再按序选择绿色及黄色剌激,继续5的步序操作。
六.【实验数据】
1.变量:闪光强度
2.变量:亮黑比
3.变量:背景光
4.变量:色调
七.【实验结果分析】
(一)
1. 变量为闪光强度时,保持亮黑比,背景光,色调不变。
可以看出,闪光强度对融合频率没有决定性影响,但是随着闪光强度的变小,测量频率的误差会加大,这是因为光强变小,肉眼更难看清。
2.变量为亮黑比时,保持闪光强度,背景光,色调不变。
随着亮黑比的变大,闪光频率上升,因为亮黑比越小,也越难以分辨。
3.变量为背景光时,保持闪光频率,亮黑比,色调不变。
随着背景光的减弱,融合频率下降,因为背景光的越强,越难以分辨是否融合;背景光越弱,反而容易分辨。
4.变量为色调时,保持闪光频率,亮黑比,背景光不变。
随着色调由红转绿转白,融合频率上升,因为这几种光色的频率也上升。
(二)
我认为是否近视对测定闪光频率有关。
近视就是视网膜呈现的一种不健康的状态或是形状,而视网膜对闪光的敏感度非常高,我认为近视对判定融合频率也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