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认知心理
第二章认知心理学知觉
一神经细胞反应的受刺激区域,称为 该神经细胞的感受野。
特征觉察器:在大脑中存在着专门负 责对外部刺激信息特征加工处理的特 殊细胞。
简单细胞: 脑中那些对投射到眼睛视网膜上各种
简单的光线模式最为敏感地作出反应的 细胞。 复杂细胞: 复杂细胞的功能与简单细胞相同,但是 它们不像简单细胞那样受视网膜上的位 置的严重影响。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复 杂线条觉察器细胞要最好地作出反应, 则只需要线条的方位和亮度合适,而线 条在视网膜上的位置则并不重要。 超复杂细胞
刺激呈现时间
呈现时间分为短、中、长3种。 短的呈现时间达到60%正确辨认率所需 的时间,长的时间为达到90%正确辨认率所 需的时间再加5ms,中等呈现时间为短-长 的呈现时间的中点值。 全部实验应用的呈现时间范围为3585ms。
认知心理学所理解的知觉
知觉是将感觉信息组成有意义的对象, 即在已贮存的知觉知识经验的参与下,理 解当前刺激的意义。
简言之,知觉就是对刺激意义的理解, 这种刺激意义的理解(获得)就是当前刺 激和已贮存的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
Warren等(1970)的音素恢复效应
实验
实验时:让不同的被试分别听一个不同的句子, 如:
实验研究
Tulving, Mandler & Baumal(1964) 在 字词识别实验中,通过改变刺激呈现 时间来研究自下而上加工,而通过改 变作为上下文的字词的数目来研究自 上而下加工。
刺激材料 一些句子,如: The huge slum was filled with
dirt and disorder.
自下而上加工
1、从视觉输入开始 以视觉的再现结束。
2、视觉输入传递顺序, 分为高低阶段。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案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案第一章:心理学概述1.1 心理学的定义解释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范围强调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性1.2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介绍心理学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人物概述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和主要贡献1.3 心理学的分支和应用领域介绍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和子领域探讨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价值第二章:认知心理学2.1 认知心理学的概念解释认知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目标2.2 认知过程探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过程分析认知过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2.3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介绍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强调实验研究和认知测试的重要性第三章:发展心理学3.1 发展心理学的概念解释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强调发展心理学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性的理解3.2 心理发展的因素探讨遗传、环境、文化和个体差异等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分析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和阶段3.3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介绍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强调长期跟踪研究和跨文化研究的重要性第四章:情绪心理学4.1 情绪心理学的概念解释情绪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情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目标4.2 情绪的类型和作用探讨基本情绪类型和复合情绪的形成和影响分析情绪在个体行为和心理健康中的作用4.3 情绪调节和情绪智力介绍情绪调节的策略和机制探讨情绪智力对个体社交和情感管理的重要性第五章:社会心理学5.1 社会心理学的概念解释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强调社会心理学对个体行为和群体互动的重要性的理解5.2 社会影响和群体行为探讨从众、服从、认同和社会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分析群体行为和群体心理的现象和机制5.3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介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强调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的重要性第六章:心理测量学6.1 心理测量学的基本概念解释心理测量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心理测量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6.2 心理测量学的方法和技术探讨心理测量学的主要方法和技巧,如问卷调查、智力测试、性格测验等分析心理测量学中的可靠性、有效性和标准化问题6.3 心理测量学的应用和限制介绍心理测量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教育、就业、心理咨询等探讨心理测量学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第七章:心理病理学7.1 心理病理学的概念解释心理障碍的定义和分类强调心理病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7.2 常见心理障碍及其症状探讨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常见心理障碍的病因、症状和影响分析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7.3 心理卫生和心理疾病预防介绍心理卫生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心理疾病预防的措施和策略,如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第八章:咨询心理学8.1 咨询心理学的概念解释咨询心理学的定义和目标强调咨询心理学在解决心理问题和促进心理健康中的作用8.2 咨询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探讨咨询心理学的主要方法和技巧,如个体咨询、家庭咨询、团体咨询等分析咨询心理学中的建立信任、沟通技巧、心理评估等重要环节8.3 咨询心理学的应用和发展介绍咨询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教育、医疗、企业等探讨咨询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第九章:工业与组织心理学9.1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的概念解释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强调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在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9.2 员工心理与行为探讨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领导力等心理与行为问题分析员工心理与行为对组织绩效和发展的影响9.3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的应用和实践介绍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在招聘、培训、绩效评估等方面的应用探讨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第十章:心理学的伦理与法律问题10.1 心理学伦理的概念解释心理学伦理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心理学伦理在心理咨询、研究、教学等领域的作用10.2 心理学伦理的原则和规范探讨保密性、客观性、尊重、公正等心理学伦理原则和规范分析心理学伦理决策的困难和解决方法10.3 心理学与法律的关系介绍心理学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如法庭咨询、犯罪心理分析等探讨心理学在法律诉讼中的证据价值和限制第十一章:健康心理学11.1 健康心理学的概念解释健康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强调健康心理学在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中的重要性11.2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探讨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如生活方式、应对策略等分析心理疾病对个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11.3 健康心理学的应用和实践介绍健康心理学在心理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探讨健康心理学的实践案例和干预策略第十二章:教育心理学12.1 教育心理学的概念解释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强调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和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12.2 学习理论及其应用探讨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学习辅导等方面的应用12.3 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与研究介绍教育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实践案例和研究成果探讨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趋势和未来发展第十三章:临床心理学13.1 临床心理学的概念解释临床心理学的定义和目标强调临床心理学在心理健康评估、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13.2 临床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探讨临床心理学的主要方法和技巧,如心理评估、心理治疗、咨询等分析临床心理学中的心理诊断、治疗计划和效果评估等重要环节13.3 临床心理学的应用和发展介绍临床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精神病院、康复中心等探讨临床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第十四章:跨文化心理学14.1 跨文化心理学的概念解释跨文化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强调跨文化心理学在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多样性和普遍性中的重要性14.2 文化差异与心理现象探讨文化对认知、情感、行为等心理现象的影响和差异分析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14.3 跨文化心理学的应用和实践介绍跨文化心理学在跨文化交流、国际商务、心理咨询等领域的应用探讨跨文化心理学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第十五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5.1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解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心理学研究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基础性作用15.2 心理学研究设计的类型和步骤探讨实验研究、调查研究、观察研究等心理学研究设计类型和步骤分析心理学研究中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重要环节15.3 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和责任强调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原则和规范,如保护参与者权益、确保研究真实性等探讨心理学研究者在社会和伦理方面的责任和义务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普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教案,涵盖了心理学概述、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病理学、咨询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心理学伦理与法律问题、健康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等十五个章节。
第二章认知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第⼆章认知与⼤学⽣⼼理健康第⼆章认知与⼤学⽣⼼理健康导⼊:我们这⼀代最伟⼤的发现是⼈类可以借由改变⼼中的态度来改变⼈⽣。
——威廉?詹姆斯所谓快乐⼈,不是处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是持着某种特定态度的⼈。
——休?当斯态度可以改变⼈⽣,可以创造快乐与痛苦,在我们的⽣活、学习与⼯作中,我们常常可以体验到态度的重要性,我们常常以为某种消极情绪是由于某⼀客观事件引起的,⽽客观上也的确存在着某⼀客观事件,但事实上,只要我们试者去改变⼀下对这⼀客观事件可能带来的危害的态度,也许就可以消除这⼀消极的情绪,⽽使你⼼理豁然开朗。
因此,当客观事件在不断地发⽣着,甚⾄是不受⼈们意志控制地发⽣的时候,我们⽆法改变客观事实,但我们却可以通过改变我们对事件的认知来改变⼼态、情绪与⾏为,从⽽建⽴健康的⼼理状态。
从某种意义上看,认知⽔平直接影响着⼈的⼼理健康⽔平。
第⼀节认知的概述⼀、认知(cognition)的概念认知是指个体对周围事物的理解以及周围事物对⾃⼰的意义与作⽤的想法或观点。
1、认知影响⼈的态度、价值判断与观念。
对于同样的事件,由于认知不同,则会产⽣不同的态度,并作出相应的价值判断,当这种类似的情景反复出现时⼈对该类情景所反映的事件形成了⼀种固定的观念。
2、⼈的认知是具有选择性。
符合主体需要的信息被放⼤,不符合需要的信息被缩⼩3、影响认知的众多因素之间存在着不协调的现象。
对于某⼀具体情景来说,会有许多因素控制个体对它的认知,例如要对⼀个⼈进⾏评价,那么他的外貌、学识、⾏为表现、别⼈的评价等都会影响你对他的评价。
这些认知因素之间可能是协调的,也可能是不协调的。
认知因素之间的失调会使⼈感受到⽭盾和冲突,现实中,⼤部分⽭盾和冲突都表现为认知⽅⾯的。
这种⽭盾和冲突,会使⼈感到不愉快,感到焦虑。
于是,⼈们会想⽅设法去消除或减轻这种不协调,⽽当⼈们的认知体系是协调的时候,就会努⼒的保持这种关系,避免接触与已有认知因素相⽭盾的信息。
认知心理学~各章概念、名词解释
自考《认知心理学》复习材料各章概念、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回答方法:和简答题一样,如实验应回答实验者,实验设计,实验结论,实验说明问题)第一章绪论1.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使用。
P22. 认知心理学:代表心理学研究的一种特定的理论定向、角度和途径。
这种途径强调心理结构和过程。
P23. 认知路径:强调心理结构和过程。
P24. 内省:指被训练过的观察者仔细的、小心地注意他们自己的感觉,精确的辨别这些感觉,并尽可能客观地报告这些感觉。
p45. 信息加工途径:来自计算机科学和通讯科学。
由两部分组成;p9第一是心理过程能够通过计算机的操作相比较,而得到最好的理解。
第二是心理过程可以解释为,系统从刺激到反应的一系列阶段中,所完成的信息加工。
6. 生态学效度: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也应该能够适用于现实世界中自然发生的行为。
P117. 认知科学:当今试图回答有关心的问题的一个领域,它考察知识的性质、组成、发展和运用。
P128. 认知神经学:着重考察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如何解释认知过程。
P129. 脑损伤:涉及到组织的破坏,通常由中风、肿瘤或事故引起。
P1310. PET扫描:是指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这种扫描技术能够通过测量血流模式,得到脑活动图。
PET扫描能够用来研究象注意、表象和阅读这样的认知过程。
P1311. MRI:磁共振成像;让无害的强磁场穿过头部,采集来自集结在不同组织的不同部位中的分子的射线,来为脑解剖学提供详细的图像。
P1412. 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只需5秒便能做出一个血流改变图像,而MRI需要90秒,相比PET,其产生的图像更加精确,费用低。
P1413. ERP:事件相关电位;此技术能够记录被试在对刺激进行反应时,脑电活动的微小变动(持续时间不到1秒)。
这种技术又称诱发反应电位技术。
P1414. 单细胞记录技术:此技术不能安全用于人类;研究者通过将微电极插在单个神经元旁边或者甚至插进单个神经元,来研究动物和神经系统的特征。
认知心理学重点知识点大全
认知心理学重点知识点大全学习指导:第一章:绪论1、认知心理学的定义认知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本书中的内容以狭义为主。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及重要事件:1956年是认知心理学发展史中最为重要的一年。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出版了《认知心理学》的专著,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建立。
1、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次会议上,乔姆斯基提交了他关于语言学理论的论文。
2、米勒报告了短时记忆容量为7这一重要结果。
3、纽维尔和西蒙讨论了后来极富影响的”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
4、布鲁纳等从认知加工的观点考察了概念形成的规律。
5、人工智能也在Dartmouth会议上创立3、认知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认知心理学的两大范式1、符号操作系统范式(信息加工学说):1968年S.Paert的专著《感知器》出版成为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诞生的标志。
完整符号操作系统的六个功能:符号(模式)具有双重属性:一是具有表征外部事物的功能;二是其自身具有物理或形式上的特征,可以标志信息加工的操作。
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应该具有以下六种功能:第一种功能,输入符号(输入)。
第二种功能,存储符号(存储)。
第三种功能,建立符号结构。
第四种功能,条件性迁移(条件传递)。
第五种功能,复制符号(复制)。
第六种功能,输出符号(输出)。
由符号操作系统范式得出三点推论第一个推论,既然人具有智能,它就一定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
第二个推论,既然计算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它就能够表现出某种智能。
第三个推论,既然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符号操作系统,那么,就能够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认知活动过程。
2、联结主义范式(联结主义学说):20世纪80年代,联结主义范式逐渐形成,并对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及其相关的元理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看法。
心理学本科课程目录大全
心理学本科课程目录大全第一章:心理学概论1.1 现代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学习目标•主要内容•重要概念1.2 心理学研究方法•学习目标•主要内容•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第二章:认知心理学2.1 认知心理学概述•学习目标•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认知过程与认知结构2.2 认知发展•学习目标•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三章:人格心理学3.1 人格心理学导论•学习目标•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人格类型理论3.2 人格心理学的应用•学习目标•人格与职业选择•人际关系中的人格因素第四章:社会心理学4.1 社会心理学基础•学习目标•社会认知与社会认知过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4.2 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学习目标•观察研究•实验研究•问卷调查研究第五章:临床心理学5.1 临床心理学概述•学习目标•临床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5.2 心理疾病诊断与干预•学习目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第六章:发展心理学6.1 儿童发展心理学•学习目标•婴儿期心理发展•幼儿期心理发展•儿童期心理发展6.2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学习目标•青春期心理发展•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干预结语以上为心理学本科课程目录大全的内容大纲。
通过系统学习这些课程,学生将全面了解心理学领域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应用实践,为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探索打下坚实基础。
2第二章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口语报告法的基本过程 首先对被试进行一定的训练,使他们能够 比较顺利地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进行出声思 考; 实验中给被试一个问题,要求他们在解决 这个问题时出声思考,同时用录音机录下 他们的全部口述; 研究者整理被试的口头报告及序列,逐字 整理成文字材料。然后进行细致分析,并 绘出问题解决行为图。
花———虫内隐联想测验实验程序 ———虫内隐联想测验实验程序 步 试验次数 练习/测验 左键反应对象 右键反应对象 练习/ 1 20 练习 花的图象 昆虫的图象 2 20 练习 褒义词 贬义词 3 20 花的图象or or褒义词 昆虫的图象or or贬义词 练习 花的图象or褒义词 昆虫的图象or贬义词 4 40 花的图象or褒义词 昆虫的图象or贬义词 测试 花的图象or褒义词 昆虫的图象or贬义词 5 20 练习 昆虫的图象 花的图象 6 20 昆虫的图象or褒义词 花的图象or贬义词 练习 昆虫的图象or褒义词 花的图象or贬义词 7 40 测试 昆虫的图象or褒义词 花的图象or贬义词 昆虫的图象or褒义词 花的图象or贬义词
实验的具体进程可以用图示表示:
被试按键 转换 开始 转换 结束
看第一个字 母
出声转换
将转换结果 贮存
看第二个 字母
编码阶段
转换阶段
贮存阶段
Hale Waihona Puke 反应时: 反应时:第一个字母的加工
第四节 内隐联想测验方法
一、内隐联想测验(IAT) 一、内隐联想测验(IAT) Greenwald在1998年介绍了一种新的测量 Greenwald在1998年介绍了一种新的测量 方法,用于考察个体知识或评价的自动激 活过程,而无需个体觉察和控制,被称为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Test)。 经典实验为“Flower经典实验为“Flower-Insect IAT”。 IAT”
《实用认知心理治疗学》-第二章认知治疗的基本要素
2.行为的特征
患者 躁狂症 抑郁症 恐惧症 强迫症
行为 精力极度充沛,眉飞色舞,不知疲倦地长时间干事,食欲、性欲亢进,睡眠很少等 动作迟钝,办事拖拉,缺乏干劲,沉默寡言,疲劳乏力食欲不振,半夜早醒,体重下降等 畏惧逃避,退缩封闭,害怕交流,全身颤抖,手足无措,脸红出汗等 行为反反复复,多此一举,毫无意义,向往克服,难以抗拒,伴有坐立不安,心悸胸闷等
(二)潜在层面的认知模式
1.核心信念 ① 信念是人们从童年开始逐步形成的对自我、他人及世界的自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其中高度概括、根深蒂固的观念
称为核心信念。 ② 核心特征
始于童年 核心信念随着个人成长发展过程而潜移默化地沉积而成。 事出有因 一些事件在形成个人的核心信念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以为真 认为核心信念是真实的、正确的、可信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不会对此动摇和质疑。 牢固稳定 核心信念在认知处主导地位。 表达困难 负性的核心信念,往往被隐含和忽略,有心理障碍的患者难以清晰表达出。
负性中间信念(假设、规则)
功能失调性自动想法
(三)浅表层面认知和潜在层面认知之间的关系及影响
1.表面层面认知受到潜在层面认知的支撑 2.表面层面认知对潜在层面认知的反馈
《实用认知心理治疗学》第二版-陈福国—知识点整理 第二章认知治疗的基本要素
四、认知治疗中的病例概念化
(一)病例概念化的定义
病例概念化是在认知治疗的过程中建立并不断完善的概念构架。(框架图见下页) 负性核心信念及中间信念是患者的潜在层面,是患者心理问题及心理障碍的根底。
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学习、语言理解等心理想象。 狭义的认知:等同于记忆过程中的“再认”过程。
2.患者认知的特征 ① 自身发展而成 ② 认识的非理性 ③ 社会功能失调
心理学基础(1-6章)
第二章认知心理第一节注意1、注意的定义注意(attention)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具有两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指心理活动不能同时反映所有对象,而是有选择性地反映某个对象同时忽略其他对象。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聚焦于一定对象上,同时保持一定的强度和紧张度,以使对象得到清晰的反映,并抑制无关活动。
2、注意的种类根据注意的意识水平,可将注意划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三种。
(1)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新颖性,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个体本身的状态:个体的需要和兴趣、个体的身心状态。
(2)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方法有以下三种:加深对活动目的的理解、培养间接兴趣、同干扰做斗争。
(3)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指既有预定目的,又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通常由有意注意转化而成,浓厚的直接兴趣则是转化的条件。
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高级形式,它对提高活动效率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
3、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指向与集中于某一对象所能维持的时间,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性。
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
但一般而言,人的注意很难长时间地对某一特定对象保持不变,而是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现象,这叫作注意的起伏现象。
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并随着活动的进行变化注意的具体对象。
(2)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把握对象的数量。
实验研究表明,注意的广度受到刺激物的特点、个体的知识经验以及任务难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对于简单任务,注意的广度大约为7±2,即5〜9个;而对没有意义联系的符号的注意广度大约在4〜6个。
心理学教学大纲
心理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导论1.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
1.2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会掌握心理学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教学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历史、研究方法、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第二部分:课程大纲2.1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理解心理学的定义和范畴- 了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2.2 第二章:认知心理学- 认知过程的基本原理- 认知发展和思维模式的研究2.3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成人和老年人的心理变化2.4 第四章:社会心理学- 个体与群体的相互关系- 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学现象的研究2.5 第五章:心理健康与心理治疗-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维护方法- 常见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第三部分:教学方法3.1 教学策略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形式,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2 评估方式学生的评估将主要通过考试、作业、论文等形式完成,以检验学生对于心理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能力提升。
第四部分:教学要求4.1 学习态度学生应认真对待本门课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学习并勤于思考、探讨。
4.2 知识要求学生应熟悉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理论,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学习效果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结语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制定,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全面的心理学学习计划,帮助他们在知识和能力上得到更好的提升,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能够珍惜这个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感谢大家的参与和支持!。
认知心理学 第二章 模式识别
– 特征分析说 —— 模式可分解为诸特征
– 模式识别时,由特征觉察系统对刺激的特征进行分解, 与长时记忆中各种刺激的特征进行比较和匹配
• Lindsay和Norman(1977):构成所有26个英文字母的特征共有 7种,即垂直线、水平线、斜线、直角、锐角、连续曲线和不 连续曲线
第二章 模式识别
25
二、模式识别的理论
– 难题:
• 无法确定一个客观事物模板的数量及其变式 • 大脑中贮存有多少模板?这些模板的检索方式与速度如何?
第二章 模式识别
22
二、模式识别的理论
• 2、原型理论
– 在记忆中贮存的不是与外部模式有一对一关系的模板, 而是原型(Prototype) – 原型是一个类别或范畴的所有个体的概括表征,反映 一类客体具有的基本特征 – 模式识别时,刺激只需与原型近似匹配即可 – Posner等(1967):原型实验 —— 证实原型的存在
– 1990:端点和结合点在图形辨认中的重要性
• 符合格式塔的连续性原则和间隙填充原则
– 局限性:
• 对不规则物体的解释 • 几个物体同时呈现时,边缘信息识别困难
第二章 模式识别
32
二、模式识别的理论
• 6、视觉拓扑学理论
– 陈霖(1982) – 在视觉处理的早期阶段,视觉系统首先检测的是图形
的大范围的拓扑性质,而非局部几何性质;
• 知识表征:已有的知识经验
• 易化作用:加快速度,提高正确率
• 补充作用:填补感觉信息的缺失 • 期待作用:预测环境中将呈现的信息
– 人鼠两歧图
第二章 模式识别
35
三、模式识别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模式识别
提
• 一、知觉与模式识别 • 二、模式识别的理论 • 三、模式识别的影响因素
认知心理学第二章 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
计算机模拟对于研究人的认知活动过 程已经产生了三种积极的影响: 程已经产生了三种积极的影响:
计算机模拟可以用来验证人的思想活动过程 计算机模拟可以用来修正关于人的认知理论 或认知观点 计算机模拟可以发现尚未发现的认知活动问 题,从而增强对人的认知活动过程的了解
第三节 流程图示研究
涵义: 涵义:指以作业图或信息流程图的形式表示 人的心理活动, 人的心理活动,并以此分析人的信息加工过 程的研究方法 信息加工流程模式: 信息加工流程模式:用流程图的方式来分析 与概括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一种简明、 与概括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一种简明、扼 要地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的具体方法。 要地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的具体方法。系 列方框( 列方框(一个方框表示信息加工的一个步 ),箭头标出信息流向的方位和先后次序 骤),箭头标出信息流向的方位和先后次序
第四节 口语报告法
涵义:又称口述记录分析法, 涵义:又称口述记录分析法,指被试在解决 某项问题时“出声思考” 出声讲出) 某项问题时“出声思考”(出声讲出)其思 维内容,研究者记录后进行分析, 维内容,研究者记录后进行分析,从而揭示 被试认知活动规律的研究方法 基本过程:对被试进行训练, 基本过程:对被试进行训练,要求被试解决 某个问题时出声思考并进行录音, 某个问题时出声思考并进行录音,整理录音 材料, 材料,分析后绘出问题解决行为图 问题行为图包括两个部分: 问题行为图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被试所具有 的知识状态, 的知识状态,二是被试的内部操作过程
一、内隐联想测验方法
实验中被试需要完成两个联合任务,在联合任务 中 实验中被试需要完成两个联合任务,在联合任务1中, 被试对花的名字和积极词汇做出反应(如按A键),对 被试对花的名字和积极词汇做出反应(如按 键),对 昆虫的名字和消极词汇共同做出反应(如按5键);在 昆虫的名字和消极词汇共同做出反应(如按 键);在 联合任务2中 联合任务 中,被试对花的名字和消极词汇共同做出反 对昆虫的名字和积极词汇做出反应。 应,对昆虫的名字和积极词汇做出反应。 通过反应时的差异来推断是否存在联系及其紧密程度。 通过反应时的差异来推断是否存在联系及其紧密程度。 如联合任务1的反应时间短 如联合任务 的反应时间短 IAT效应为考察指标。IAT效应指前后两个联合任务中 效应为考察指标。 效应为考察指标 效应指前后两个联合任务中 个体平均反应时的差值,如果在一定显著性水平上大于 个体平均反应时的差值, 0,则实验假设成立,若小于0则说明假设不成立,则类 ,则实验假设成立,若小于 则说明假设不成立, 则说明假设不成立 别与属性的关系反转,若没有显著性差异, 别与属性的关系反转,若没有显著性差异,则说明类别 与属性两个维度之间没有所预期的内在联系存在
第二章心理学流派(认知主义)
——苏格拉底
你离自己有多远?离别人就有多远?
认认真真做你自己!
(A)诱发事件、想法或感受(发生在我产生困扰情绪或自我挫 败行为之前) (C)后果或状态——困扰的情绪或自我挫败的行为(这是发生 在我身上,也是我想改变的)
(B)信念—— 非理性信念指 导致上述后果 的信念。选出 与上述事件有 关的信念
D)辩论——针对 ( E ) 有 效 的 理 每项你选出的非理 性信念——用于 性信念展开辩论。 取代非理性信念。 例如,为什么我必 例如,我希望做 须做得非常好呢? 得好但不是必定 为何我必须获得别 如此。 人的认可或接纳呢?
--是的。
--要不要在你身上贴张纸:不要看我。 --那别人都要来看我了。 --那你原先别人都在看你是否为真。
※
合理信念
• “为什么人们一定要公平地对待我?” • “这是在那里学来的?是谁说如果我不能每件事 情都成功,我就会成为大输家?” • “如果我不能获得我想要的那分工作,我可能会 很失望,但是我还能承受得起” • “如果生活不能总如我愿,那也没什么可怕,只 是不太称心而已”。
训练认知调整
•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个失恋的女孩, 在公园里因为心有不甘而哭泣。一个哲 学家知道她为什么而哭之后,没有安慰, 而是笑道:“你不过是损失了一个不爱 你的人,而他损失的是一个爱他的人。 他的损失比你大,你恨他做什么?不甘 心的人应该是他呀。”
要治本, 就要靠增强自信,靠认知,靠 理智。 辩证法。辩证地看一件事,比 如看问题不要绝对,绝对化了就 容易出事。
认知行为理论
代表人物:贝克、埃利斯
观点:认为个体不是受事情的困扰,而是受到 他们对事情看法的困扰。(如信息加工错误)
一位心理学博士曾写到: 我们不快乐是因为我们对真诚和 欺骗、坦率与圆滑、单纯与世故、高尚与卑鄙的人的认识极 端化了:认为真诚之人就一直得真诚,卑鄙之人就一直是卑 鄙无耻之徒。这种认识使黑白、是非本不完全分明的世界变 得僵死、刻板,于是造成我们心理上的认知失调,所以就愤 愤不平,郁郁寡欢,因而高喊“民风日下,人心不古”。
认知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认知和认知心理学?认知:认知是对知识的获得和应用的过程,也可以叫做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广义:一切对认知或认识过程的研究,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狭义:指信息加工观点为特征的心理学,即信息加工心理学。
2、认知心理学产生的内外原因是什么?内部原因:行为主义的失败。
认知心理学重视心理学研究中的综合的观点,强调各种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认知心理学在具体问题的研究方面,在扩大心理学研究方法方面都有所贡献。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也有贡献。
外部原因:(1)“三论”的影响(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2)计算机科学的影响(3)社会的需要,计算机科学发展的需要(4)社会的实践教育和对智力的开发需要3、认知心理学有什么影响?(一)认知心理学否定了行为主义,重新恢复了意识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二)认知心理学将心理过程看做信息加工过程,为研究心理活动的内部机制或内部心理机制确立了一个新的具体研究方向,这个新的研究方向迅速渗透到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中,是心理学研究发生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包含如下:(1)心理过程的研究领域扩大(2)从心理物理函数走向内部心理机制(3)从分析性研究转向综合性研究(4)开始重视个别差异和个案研究4、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认知心理学在其具体研究中,采用实验、观察(包括自我观察)和计算机化模拟等方法。
以反应时和作业成绩为指标的实验特别受重视,利用被试的出声思考也得到了发展。
(1)减法反应时实验减数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反应作业,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处理(加工)阶段,并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反应时间之差来判定此加工阶段。
(2)相加因素法实验(3)“开窗”实验(4)出声思考(5)计算机模拟第二章知觉1、现代认知心理学对知觉的基本看法是什么?第一:知觉是寻求对信息的最佳解释过程。
第二:知觉过程具有积极主动性和选择性。
认知心理学(重点内容-各章)
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王甦修订版)(赵中昌,整理于2010年6月25日)第一章绪论减法反应时实验:荷兰生理学家Donders (1868)提出的目的是测量包含在复杂反应中的辨别、选择等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在这种实验里,通常需要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即所在测量的过程,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该过程所需的时间。
“开窗”(Open Window)实验:能够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从而能够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
认知的兴起:认知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Simon(1981)曾经指出,1956年是一个重要年份,在这一年里发表的几项重要研究展现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例如Miller对短时记忆的有限容量作了信息加工的说明,Chomsky发表了对转换语法的形式特点的一个早期的分析,Bruner, Goodnow和Austin阐述了策略在思维活动和认知理论中的作用,Newell和Simon发表了模拟人的启发式搜索的问题解决的计算机程序即逻辑理论家。
依照Simon的看法,甚至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的诞生不晚于1956年,后来Neisser于1967年发表了代表了心理学史上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认知心理学自诞生以来的迅速发展及其影响的扩大,在心理学史上是罕见的,过去任何一个心理学思潮或流派都无法与之相比。
第二章知觉(24页)知觉的假设考验说:依照Bruner 和Gregory的看法,知觉是一种包含假设考验的构造过程。
人通过接收信息/形成和考验假设,再接收或搜寻信息,再考验假设,直到验证假设,直至验证某个假设,从而对感觉刺激作出正确的解释,这被称作知觉的假设考验说。
知觉的生态学理论:主张以知觉的刺激物说为代表,主张知觉只具有直接性质,否认已有的知识经验的作用。
著名代表Gibson认为,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直接产生与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相对应的知觉经验,根本不需要在过去经验基础上形成假设并进行考验。
第二章:认知心理习题
第二章认知心理一、单项选择题:1.上课的时候,同学们能够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教师能够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映,这些都需要拥有很好的( B )。
A.注意广度B.注意分配C.注意转移D.注意稳定性2.注意的转移与注意分散的根本区别在于(A )。
A.任务的要求B.对象的变化C.时间的短暂D.意志的努力3.雪地中难辨白兔属于( C )引起的。
A.刺激物的强度B.刺激新奇C.刺激对比D.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4.电影中活动的画面主要是利用了人的感觉( C )。
A.相互作用B.对比C.后像D.适应5.上课时讲到重点的地方,老师会声音放大放慢,并重复,这符合( A )。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恒常性D.知觉整体性。
6.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知觉映象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被称为( D )。
A.知觉的整体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恒常性。
7.“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雷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 C )。
A.感知B.记忆C.注意D.思维。
8.在听故事的同时能进行加法运算,这是注意的( D )。
A.广度B.转移C.分散D.分配。
9.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老顽童”自创一套武功“左右手互搏”,这种武功需要的注意品质是( B )。
A.注意广度B.注意分配C.注意转移D.注意稳定性10.“我的眼里只有你,其他的一切都是背景”,这句话体现了知觉的( C )。
A.理解性B.整体性C.选择性D.恒常性11.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 )。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无意注意12.下列( D )种心理现象不属于心理状态?A.注意B.灵感C.定势D.感觉13.“月明星稀”,这个现象是感觉的( B )。
A.联觉B.同时对比C.继时对比D.感觉适应14.根据文意,下列诗文中,不含联觉现象的一项是( D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响度:主要由声音振幅大小决定。如敲锣 打鼓时,用力大,锣面或鼓皮振幅就大,声 音就很响;轻轻敲打振幅就小,声音就轻。 人主观上感觉到声音的强弱程度,这就是响 度。响度是声波强度的心理反应。
响度和声强不同。声强是声波能流的密 度,是声波强弱的客观反映,是可以通过声 学仪器(声压计,单位为db)来测定的。而 响度是人们对声强的主观感觉,不能用任何 仪器来测定。但响度的增高是以声音的物理 强度为转移的,根据韦伯——费希纳定律, 响度同强度的对数成正比,由于响度与声音 强度是对数关系,因此声音强度增加10倍时, 响度才增加1倍。 第二章认知心理
第二章认知心理
(三)注意的外在表现 感官朝向、呼与吸气的时间变化(吸短
呼长)、头部血管舒张、肢体血管收缩、 凝视等等。 (四)注意的功能
1.对信息的选择。 2.排除干扰,维持当前活动。 3.调节心理活动水平。 4.为其他心理活动提供基础。
第二章认知心理
二、注意的种类
一)按注意是否需要意志的努力分类 (一)不随意注意
音色:即声音的特色。如管弦乐队合奏时中胡 琴、笛子和其他乐器发出的乐音,即使音调和响度 都相同,我们还是可以把胡琴、笛子和其他乐器声 音分辨出来。我们能够听出熟人说话的声音;这些 都是由于音色的原故。
最简单、最单一振动所产生的声波为纯音,如音
叉的声音就是纯音。乐音不是纯音,一切乐音声源
的振动都是比较复杂的。但是乐音是由若干个频率
空气的振动引起鼓膜的振动,从而 传向听小骨系统,并推至卵圆窗,并推 动耳蜗中的液体,引起正圆窗膜的振动, 毛细胞顶端的毛同盖膜接触而被刺激, 产生同声波同频率的电位变化,再刺激 听神经末梢,发出神经冲动(动作电位), 经听神经(第八对脑神经)到达大脑皮 层颞叶上回,引起听觉。
第二章认知心理
与听觉密切相关的蛋白质
什么是编码?
编码是将一种能量转变成另一种能量, 或者将一种符号系统转变为另一种符号系 统。如光波和声音,必须要经过相应的转 换变成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冲动才能 引起相应的感觉。
第二章认知心理
人的感觉就只有感觉器官参与活 动吗?
为什么说感觉活动不仅是感受器官 的活动,同时还伴随着效应器的活动?
因为感觉活动与其他的心理活动一 样,是一种反射活动。作为反射活动, 就必然是感觉器官接受刺激,中枢器官 处理刺激后传出冲动支配效应器活动。
第二章认知心理
一、感觉的一般概念
一)感觉的定义: 人脑对当前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过程称之。
二)感觉的功能: 1.获取内、外部的信息。 2.维持身心的活动平衡。 3.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第二章认知心理
三)感觉的引起:
感觉由内外刺激引起。刺激又如何引 起感觉?
感觉器官接受刺激引起的感觉,是感官 对刺激进行编码的结果。
(2000/08/18 华声报)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的科学家新发现了一种蛋 白质,它与听觉神经接受电信号的过程密切相关。 缺乏这种蛋白质可能会引起听觉的丧失。
第二章 认知心理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认知心理包括哪些内容,掌握注意
的分类和规律,理解注意的认知理论。
重点:认知过程的注意、感觉、知觉、记忆、 想象和思维的概念。 难点:注意的分类和规律。
第二章认知心理
第一节 注意
一、注意的基本概念 (一)注意的定义:心理活动或者意识对一
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称之。它的两个特点 就是指向和集中。 (二)注意和意识 1、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 或“心理动作”,而意识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 验。 2、注意与意识密不可分。
第二章认知心理
二)按注意的目的分类 (一)选择性注意 (二)持续性注意 (三)分配性注意
第二章认知心理
三、 注意的生理机制 一)朝向反射 二)脑干网状结构 三)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的功能
第二章认知心理
第二节 感知
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合称。前者是人 脑对当前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后者是人 对当前事物整体属性的认识。这两个心理 过程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开端,也是人们其 它心理活动的基础。因此,下面我们分别 讨论这听觉
(一)听觉刺激
人的听觉是对一定频率、振幅和波形 的声波产生的感觉。
就频率(每秒振动的次数)讲,人能 感觉的范围是16hz~20000hz。
振幅是振动物体偏离起始位置的大小。 声波的形状叫波形。
声波(听觉刺激)的这些物理特性决定 了听觉的基本特性:音调、音响和音色。
第二章认知心理
请同学们试举一例,说明感觉活动 需要效应器参与的例子。
第二章认知心理
二、几种具体的感觉
一)视觉
人的视觉只能感受到一段频率和波 长很窄的电磁辐射,频率范围在5*1014 ~5*1015Hzd,波长在380~780nm。
人的视觉是由眼球将光刺激转变成 神经冲动才能产生。因此,眼球有着一 整套装置来完成这一转换。这要涉及眼 球的构造与功能、视网膜的构造与换能 作用、视觉的传导机制、视觉的中枢机 制、视觉的反馈性调节以及视觉的基本 现象。
音调:即声音的频率,主要由声波 每秒振动的次数决定。频率越大,音调 越高。
人的听觉阈限,个体差异较大,特 别是年龄因素影响最大。由于年龄增高, 音高部分的感受性就越来越降低。
听觉的差别感受性的表现非常敏锐, 每秒几次振动的差异也能觉察到。如对 音乐听觉十分发达的人来说,中等高度 的音的差别阈限为1/20到1/30半音。 这就是说,这个人能在钢琴的两个相邻 近的健之间辨别出20到30个中间的音来。
和振幅都不同的纯音合成的,这种由许多纯音所组
成的声音,叫做复音。在复音中总有一个振幅最大、
频率最低的纯音,这叫做基音。其他纯音的振幅都
比基音的振幅小,而复音频率都是基音的整数倍,
这些音叫做倍音。因此复音是由一个基音和若于个
倍音组成的,音色决定于倍音的多少和它的相对强
度。
第二章认知心理
(二)听觉的产生
事先无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一般有 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个人身体状态(如需要、兴趣 和期待等)引起。 (二)随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与注意的 任务、个人的兴趣、活动的组织、过去的经验和个 人的人格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三)随意后注意
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的 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