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_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为例
中美经贸关系研究报告
中美经贸关系研究报告中美经贸关系是全球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以下是关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研究报告:1. 经济互补性,中美两国经济具有相互补充的特点。
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和低成本制造业优势,而美国则在高技术、创新和服务业方面具备竞争优势。
两国经济的互补性为双方提供了巨大的合作潜力。
2. 贸易逆差,中美之间存在着长期的贸易逆差,即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大于进口。
这一现象引发了贸易争端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争议。
贸易逆差的原因包括中国的低成本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差异以及市场准入的限制等。
3. 投资合作,中美之间的投资合作也是经贸关系的重要方面。
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有着广泛的投资,而中国企业也在美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
这种投资合作有助于促进双方经济的发展和创造就业机会。
4. 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一个敏感问题。
美国企业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一些担忧,认为中国存在侵权行为。
双方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合作和改善对于促进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5. 双边贸易协议,中美之间的贸易协议是经贸关系中的重要议题。
过去几十年,两国签署了多项协议,旨在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然而,贸易争端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使得双边贸易协议的谈判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6. 影响因素,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
两国政府的政策、市场准入条件、汇率政策以及国际贸易规则的变化都会对中美经贸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总结起来,中美经贸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议题。
双方经济的互补性和投资合作为双方带来了机遇,但贸易逆差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也需要得到妥善解决。
通过建立公平、开放和透明的贸易规则,中美经贸关系可以为两国和全球经济的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及影响探讨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及影响探讨中美贸易摩擦近年来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双方相互加征关税、限制对方产品进入,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给全球经济秩序和国际贸易体制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并探讨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之一是贸易逆差。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美国则是全球最大的进口国,因此中美之间长期存在着贸易逆差。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数据,2019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达到了3450亿美元。
这种巨大的贸易逆差直接导致了美国国内制造业的衰退,严重影响了美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成为了美国政府加征关税的主要原因之一。
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让也是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
美国认为,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侵犯了美国企业的知识产权,存在大规模的技术转让和强制技术转让现象。
这使得美国企业投资于中国市场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也严重损害了美国的经济利益。
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征关税、制裁中国科技企业等,以此来强化对中国的压力,并要求中国改变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让方面的政策。
国家安全问题也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之一。
美国认为中国的一些科技产品和企业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
美国政府禁止华为等中国企业参与美国的5G建设,也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量。
此举也再次表明了中美之间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和矛盾。
回顾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这其中既有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国家安全等实质性问题,也有地缘政治博弈、国际规则调整等隐含因素。
而这些问题的复杂性和深度则决定了中美贸易摩擦所需要解决的难度和复杂度。
中美贸易摩擦在国际经济领域所引起的影响不容忽视。
双方的关税战使得中美经济双方都受到了巨大冲击。
受到关税影响,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受损,也导致了中国制造业的调整和转型。
美国企业进口原材料和产品成本大幅上涨,这直接导致美国消费者承担更高的价格。
据美国经济学家研究表明,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导致美国家庭每年的平均成本增加约600美元。
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在过去几年中,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贸易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受到双方的政策变化和市场情况的影响,产业和消费者都面临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和对策,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1.对中国的出口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的出口有着严重的影响。
截至2019年初,美国已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高额关税,这导致了中国出口市场巨大的损失。
尤其是受影响最大的是中国的电子制造业和制造业。
这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对美国的经济中美贸易摩擦也对美国的经济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虽然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在互相施以高额关税的情况下,美国的产品出口逐渐减少。
更糟糕的是,一些美国企业也受到了中美贸易战的影响,遭受了不少困扰。
3.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随着中美贸易争端的加剧,其他国家也面临着全球市场不确定性的风险。
这让全球市场陷入了颇为混乱的状态。
不断的威胁、恶意的言辞、对于双方都不利的惩罚措施,对于未来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性。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因素1.贸易逆差问题贸易逆差问题是导致中美贸易争端加剧的主要因素之一。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问题颇有微词,而中国在尽可能减少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情况下,仍未能完全解决。
这导致美国对中国采取了更多的控制手段,包括加强关税调整和减少对中国的出口。
2.技术转让问题技术转让问题也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因素之一。
美国指责中国迫使美国企业将其技术转让给中国企业,这扰乱了美国和中国的市场秩序,并有可能导致技术窃取或贸易侵权。
3.贸易协议问题贸易协议问题是中美摩擦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美国专门针对中国的贸易政策增加了许多限制和惩罚措施,这使得两国之间的交流与谈判异常困难。
加上双方的政治氛围不是太好,导致这一问题难以得到解决。
三、中美贸易摩擦的对策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美两国已经开始表现出更加积极的姿态,以达到更全面和更具成效的解决方案。
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作者:王绍媛陈杨来源:《江汉论坛》2019年第05期摘要:产业内贸易也称部门内贸易,指一国在出口产品的同时又进口同种类型产品,是当今国际贸易中越来越普遍的一种贸易形式。
近年来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呈现递减趋势,中美之间的服务贸易更多的是产业间贸易,服务业各个分行业的表现也不一致,运输和商务、专业和技术服务表现出很高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而金融、保险和专利权和特许费服务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偏低。
就影响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因素来看,人均实际收入差异、市场规模差异、产品差异化、经济自由度差异、对外直接投资和货物贸易密集度等对中美产业内贸易都有显著影响。
随着国际贸易越来越重视服务产业,中美两国的贸易重点应该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虽然中国货物贸易规模大于美国,但是中国服务行业的发展水平远落后于美国,中国的服务贸易对美国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通过发展服务贸易有助于解决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问题。
关键词:国际贸易;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全球价值链中图分类号:F75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3-854X(2019)05-0060-08一、引言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外向程度不断提高,并已迅速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之中,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服务贸易变得越来越重要。
虽然中国服务业发展比较晚,但是对外贸易数额增长速度很快,由1982年的44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6575亿美元,增长了近150倍。
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国在贸易产品结构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中国主要以加工贸易模式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生产、制造和装配环节,从而表现为中美贸易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并在中美贸易额上表现为中国对美国贸易的巨大顺差。
与此同时,中国在贸易利益的分配上处于不利地位,这造成中美两国间貿易摩擦不断。
2003—2005年美国单方面挑起一系列贸易摩擦给中美两国贸易关系带来了阴影,2018年特朗普上台后不顾中方劝阻发起了新一轮的中美贸易争端,2018年9月美国宣布从本月24日起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约2000亿美元商品征收10%的关税,中美贸易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浅析中美贸易战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
浅析中美贸易战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也成为了全球经济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却愈发严重,甚至演变为贸易战,给两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
本文将从中美贸易战发生的原因、对双方经济的影响以及应对贸易战的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中美贸易战的原因中美贸易战的根本原因在于贸易不平衡和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
具体来说,中美贸易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贸易逆差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远远多于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商品,导致美国积累了大量对华贸易逆差。
美国政府认为中国的出口政策和汇率政策影响了美国的贸易平衡,因此强烈要求中国采取措施减少贸易逆差。
2. 知识产权问题。
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面临着知识产权侵权、技术转让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经营利润和竞争力。
美国政府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表示不满,认为这是导致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原因。
3. 贸易壁垒问题。
中国对外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准入条件较为苛刻,包括市场准入、技术转让、国有企业垄断等问题。
美国政府认为中国市场存在较高的贸易壁垒,严重限制了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中美贸易战的原因主要在于贸易不平衡、知识产权问题以及贸易壁垒等方面的贸易摩擦,使得中美贸易关系日益紧张并最终演变为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不仅对中美两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具体来看,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中美两国经济的影响。
中美两国贸易战导致了双方出口市场的收缩,对两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特别是在全球价值链高度依赖的情况下,中美贸易战直接损害了双方的相关产业,对两国经济的长期发展造成了威胁。
2.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贸易战对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贸易战使得全球跨国企业的生产和供应链遭受了严重冲击,部分国家的经济增长受到了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增长。
中美产业内贸易研究
中美产业内贸易研究作者:林琳, LIN Lin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刊名:国际贸易问题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年,卷(期):2006(1)被引用次数:11次参考文献(12条)1.在估计时其他的分类方法还有国际标准产业分类(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Classification(ISIC))等2.尽管产业间贸易仍然是中美双边贸易的主要形式3.Slaughter;Matthew J Production Transfer within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American Wages[外文期刊] 20004.Feenstra Robert C;Gordon H Hanson Foreign Investment,Outsourcing,and Relative Wages 19965.Lisbeth Hellvin Vertical Intra-Industry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OECD Countries[外文期刊] 19966.Kimura Fukunari Fragmentation,Internalization,and Inter-firm Linkages:Evidence from the Micro Data of Japanese Manufacturing Firms 20017.Kimura Fukunari;Kiichiro Fukasaku Globalization and Intra-firm Trade:Further Evidence 20018.Kyoji Fukao;Hikari Ishido;Keiko Ito Vertical Intra-Industry Trade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East Asia 20039.Head Keith;John Ries Offshore Production and Skill Upgrading by Japanese Manufacturing Firms 200010.Greenaway D;R Hine;C Milner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Intra-Industry Trade:A Cross Industry Analysis for the United Kingdom 199511.Greenaway D;R Hine;C Milner Country-Specific Factors and the Pattern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Intra-Industry Trade in UK[外文期刊] 1994(01)12.Fontagné Lionel;Michael Freudenberg;Nicholas Péridy Trade Pattern Inside the Single MarketCEP Ⅱ,Working Paper No.1997-07 1997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1.袁燕.胡求光中美SITC第7类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期刊论文]-浙江农业科学2011(3)2.王云飞.Wang Yunfei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产业内贸易的相关性分析[期刊论文]-世界经济研究2005(10)3.康增奎中美产业内贸易发展分析[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09(17)4.刘英.谢运.吴明星.LIU Ying.XIE Yun.WU Ming-xing产业内贸易与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期刊论文]-国际贸易问题2005(6)5.许统生.XU Tong-sheng产业内贸易类型、利益与经济增长[期刊论文]-当代财经2006(7)6.韩燕.HAN Yan产业内贸易研究综述[期刊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7(6)7.赖瑾瑜论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机制与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期刊论文]-国际贸易问题2001(6)8.史智宇产业内贸易研究:中国与东盟国家[期刊论文]-世界经济文汇2003(4)9.章丽群.ZHANG Li-qun产业内贸易理论演进[期刊论文]-国际商务研究2011,32(3)10.沈玉良.孙楚仁.方黎三.Shen Yuliang.Sun Churen.Fang Lisan中美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及其影引证文献(15条)1.袁燕.胡求光中美SITC第7类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期刊论文]-浙江农业科学 2011(3)2.刘雷中美贸易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2011(6)3.陈碧琼.林玉洁中国与巴西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期刊论文]-甘肃社会科学 2011(2)4.张建梅.李晓钟中美汽车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期刊论文]-经济与管理 2011(9)5.张中英中美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现代物业 2011(1)6.何家乐中美贸易失衡原因与对策分析[期刊论文]-现代商贸工业 2010(19)7.杨婧.周发明.兰勇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期刊论文]-软科学 2010(6)8.谢杰基于江苏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经济论坛 2010(10)9.石其宝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期刊论文]-日本研究 2009(3)10.郑蕾产业内贸易下的中美出口额对汇率变动的反应[期刊论文]-中国经贸 2009(22)11.刘巍.张伟静对广东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9(2)12.康增奎中美产业内贸易发展分析[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 2009(17)13.张娜.李立民基于产业内贸易视角的中国与东盟产业结构调整探讨[期刊论文]-东南亚纵横 2008(4)14.程晨.臧新中美贸易的商品结构及类型性质的实证研究——以"入世"后的2002-2006为例[期刊论文]-亚太经济2007(4)15.徐平关注产业内贸易[期刊论文]-时代经贸(学术版) 2007(1)本文链接:/Periodical_gjmywt200601007.aspx。
中美贸易战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中美贸易战的原因影响及对策中美贸易战是指中国和美国之间在贸易领域进行的一场全面的、大规模的经济冲突,其背后涉及的经济、政治、战略等多方面因素。
本文将从中美贸易战的原因、影响及对策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中美贸易战的原因中美贸易战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多个层面,主要包括经济结构不平衡、关税壁垒、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让等方面。
中国和美国的经济结构存在明显不平衡。
中国以出口导向为主,以低成本、高产量的制造业为主导产业,而美国则以服务业和高附加值产业为主导。
这种不平衡结构导致了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过大,进而引发了美国对中国贸易不平衡的不满和不安。
双方在关税壁垒方面存在分歧。
美国指控中国对美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限制了美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而中国也对美国一些产品加征关税作为对美国挑起的贸易摩擦的回应。
这导致双方在贸易政策上产生了分歧,最终升级为全面的贸易战。
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让也是导致中美贸易战的原因之一。
美国指责中国存在知识产权盗窃和侵权行为,同时也批评中国要求外国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时强制性地进行技术转让。
这些问题在双方之间产生了矛盾和冲突,最终激化了贸易战的爆发。
中美贸易战对于两国以及全球经济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国际贸易、金融市场等方面。
中美贸易战对双方经济增长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贸易战导致了双方在相互贸易往来上增加了贸易壁垒和关税,限制了双方商品的进口和出口,进而减缓了经济增长的速度。
中美贸易战也对国际贸易体系造成了冲击。
此次贸易战扩大了贸易摩擦,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全球贸易体系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国际贸易环境变得更加紧张和不稳定。
中美贸易战还对金融市场带来了波动和不确定性。
贸易战的不断升级和较量,让金融市场产生了更多的波动,各类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也更加不稳定,投资者信心受到明显的影响。
中美贸易战对世界经济秩序和国际贸易体系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双方应该通过协商和谈判解决问题,共同促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
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业成为了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发展的背景下,服务业的产业链愈发复杂,服务贸易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美是全球两大经济体,服务业在两国GDP中所占比例均超过70%。
服务业内贸易是双方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其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因此,研究中美服务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深入了解中美服务贸易的现状以及未来趋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究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中美服务贸易合作提供参考。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中美服务业总体发展概况,服务业产业内贸易规模、结构特点等方面情况的梳理和总结。
2.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面临的问题、困难及其原因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3.基于数据分析,探究政策、技术、需求等方面的因素对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并分析其未来趋势。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法和数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按照以下步骤来实施:1.搜集相关文献和资料,分析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现状、问题、因素等。
2.选取典型案例,并通过案例研究法,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案。
3.运用数据分析法,从政策、技术、需求等方面分析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四、预期结果及其意义本研究预期结果包括:1.在梳理和总结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规模、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出其面临的问题、困难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建议。
2.通过案例研究法,找出典型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总结出可供中美服务业内贸易发展的启示。
3.从政策、技术、需求等方面分析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进一步发展中美服务业内贸易提供决策支持。
本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中美服务贸易的现状、问题,总结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未来发展趋势有所意义,对于中美关系和两国服务贸易保持良好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中美贸易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美贸易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随着中美贸易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
然而,各种因素也在不断地影响着中美贸易关系。
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
一、政治因素的影响首先要提到的是政治因素。
中美两国的政治系统截然不同,难免会在某些问题上产生分歧。
例如,美国对中国的一些政策不满,这就导致了贸易关系的紧张。
类似这样的政治因素会影响到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
另外,政治决策也会对贸易合作产生影响。
比如2018年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政策就导致了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
政治的干涉使得贸易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
二、经济因素的影响除了政治因素之外,经济因素也是影响中美贸易的因素之一。
中美两国的经济体系也是截然不同的。
对于中国而言,其经济主要依赖于出口,而在美国则是内需市场的消费在扮演主导地位。
因此,美国与中国之间可能存在贸易不平衡的情况,这会导致贸易关系的紧张。
国内经济问题也会对中美贸易产生影响。
在美国出现经济危机时,对进口产品的需求会降低,这就使得中国和其他出口国的贸易额下降。
而国内的经济问题也会对中国的贸易出口产生影响。
三、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因素也是影响中美贸易的因素之一。
由于中美两国的文化传统和媒体环境不同,因此两国的价值观和态度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这就会影响到双方的贸易合作。
例如,美国消费者可能会对中国制造产生误解,这种误解会影响到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购买意愿。
而中美企业的谈判方式和文化习惯也是存在差异的,这也会对贸易谈判产生影响。
四、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也是影响中美贸易的因素之一。
在全球化的时代,环境问题也越来越重要。
中美两国之间的环境标准不同,这就会对贸易关系产生影响。
例如,中国的环境标准相对较低,这就使得中国在一些贸易领域更具有竞争力。
但是,这些竞争力也可能会面临国际环境标准的压力。
五、技术因素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因素也成为影响中美贸易关系的因素之一。
美国是技术进步最为显著的国家之一,在大规模生产和开发新技术方面拥有巨大的优势。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及影响探讨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及影响探讨中美贸易摩擦自2018年开始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这场贸易战涉及到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和影响探讨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1.贸易逆差中美之间长期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逆差,即中国对美国出口的货物远远大于进口的数量。
这一巨大的贸易逆差一直是美国政府和企业的痛点,认为这种贸易不平衡是不公平的竞争行为。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其出口逐渐膨胀,这一问题更加凸显。
2.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准入美国企业长期以来对中国市场的准入和知识产权保护不满。
他们抱怨中国对外资企业采取了严格的限制措施,并且在技术领域存在着强制技术转让的情况。
这使得美国企业的创新成果遭到了侵犯,并对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能力产生了不利影响。
3.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美国政府认为,中国的经济崛起威胁到了美国的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
中国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加速了军事技术的发展,并在南海、东海等地区进行了军事扩张。
这被视为对美国的挑战,因此导致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贸易摩擦也由此而起。
4.政治因素中美贸易摩擦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两国政治因素的影响。
特朗普政府在2016年上台后一直强调“美国优先”,采取了一系列保护主义措施,其中包括对中国的贸易限制。
中国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作为回应,两国在贸易问题上的争端由此而起。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1.全球贸易格局的调整中美贸易摩擦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仅对两国经济产生了直接影响,也对其他国家的贸易环境带来了不确定性。
大量商品的关税上涨和贸易限制举措,使得全球贸易体系受到了冲击,国际贸易秩序出现混乱。
贸易恐慌情绪加剧,全球投资和消费信心受到了打击,进一步抑制了全球经济增长。
2.全球产业链的调整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导致了全球产业链的调整。
在双方互相施加关税的情况下,许多企业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的生产布局。
中美贸易摩擦成因及对策研究
中美贸易摩擦成因及对策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美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贸易争端和摩擦。
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有多种,包括经济结构的差异、贸易政策的不一致、竞争压力的增加等等。
本文将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经济结构差异中美之间的经济结构差异是导致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竞争优势存在差异,这导致了双方在贸易中的利益冲突。
中美两国的产业结构存在差异。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具有低成本劳动力和庞大的制造业基础,因此在制造业领域具备竞争优势。
而美国则拥有先进技术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在高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这种差异导致了中美之间在制造业和高技术领域的竞争激烈。
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大量廉价劳动力和低成本生产优势成为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力。
而美国作为发达国家,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较高,对进口产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附加值、高品质的产品上。
针对以上差异,中美可以通过合理的分工和互补来促进贸易平衡。
中国可以加强技术创新和升级,提高自身产业竞争力,推动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
美国则可以加强与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二、贸易政策不一致贸易政策的不一致也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
中美两国在贸易政策上存在一些分歧,导致贸易摩擦的爆发和升级。
中国的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限制被认为对外资企业不公平。
中国在一些关键产业领域设立了市场准入壁垒,限制外资企业的发展。
中国实行的产业政策也给美国企业带来了不公平竞争,美方认为中国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和优惠政策扶持国内企业,损害了美国企业的利益。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救济措施过度使用。
美国对中国进行了多次的贸易救济调查,采取了大量的“双反”措施,给中国企业和出口产品带来了很大压力。
浅析中美贸易战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
浅析中美贸易战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美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贸易合作成为两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出现了紧张局势,双方在贸易问题上频频发生摩擦,最终演变为贸易战。
这场贸易战给中美两国乃至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从中美贸易战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中美贸易战的原因1.市场准入问题中美之间的贸易战起源于美国对中国的市场准入问题。
美国认为中国在市场准入方面存在不公平竞争行为,包括技术转让要求、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国有企业受到不公平补贴等。
美国一直在强调市场准入问题,认为中国市场对外资存在障碍,将美国企业排斥在中国市场之外。
2.贸易逆差问题贸易逆差一直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问题。
美国认为中国的贸易逆差给美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害,导致大量的美国工厂倒闭和工人失业。
美国政府希望通过减少进口和增加出口来减少贸易逆差,而中国则认为美国通过限制出口、提高关税等手段来增加贸易逆差。
3.技术转让问题在中美贸易摩擦中,技术转让问题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美国指责中国通过要求外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建立合资企业并进行技术转让,迫使这些企业向中国转让技术,并采用不公平的手段获取美国企业的技术成果。
4.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一直存在争议。
美国认为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盗版、侵权行为比较严重,导致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知识产权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以上这些问题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导火索,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贸易战。
1.影响中美两国经济中美贸易战对中美两国的经济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美国因为贸易战而面临农产品出口受阻、企业成本增加等问题,中国也因为贸易战而遭受了失去市场份额、投资下降等问题。
贸易战使得两国的经济增长放缓,市场信心下降,给两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2.影响全球经济中美是全球两大经济体,贸易战不仅影响到了双方的经济,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
中美贸易战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中美贸易战的原因影响及对策【摘要】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战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引起了全球关注。
本文将从中美贸易战的背景和意义入手,分析其原因、影响及对策。
中美贸易战的原因主要包括贸易逆差、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影响涉及经济、政治和社会各个方面。
为了解决贸易争端,需要制定有效的对策,如加强谈判、减少关税等。
中美贸易战可能会升级,需要谨慎应对。
在文章将探讨中美贸易战的未来发展和国际影响,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整体来看,中美贸易战的持续发展将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解决。
【关键词】中美贸易战、背景、意义、原因、影响、对策、升级、未来发展、国际影响1. 引言1.1 中美贸易战的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
2018年3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对进口铝和钢产品征收关税,引发了中美贸易争端的爆发。
这一举措被认为是对中国进行报复,因为特朗普政府指责中国在贸易领域存在不公平行为,包括知识产权侵权、市场准入限制等。
此后,双方开始相互征收关税,贸易冲突不断升级。
美国对价值数百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征收关税,中国也对美国产品做出了反击。
这一系列贸易措施导致中美之间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引发了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动荡。
中美贸易战的背景是双方之间长期存在的贸易不平衡问题,特别是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长期居高不下。
双方在经济结构、政治体制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加剧了贸易摩擦的出现。
中美双方在贸易问题上的分歧逐渐升级,最终演变为全面的贸易战。
这场冲突不仅影响中美两国,也对全球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
1.2 中美贸易战的意义中美贸易战的意义在于,这场贸易战不仅是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更是对全球化贸易体系和规则的挑战和重新定义。
中美两国在全球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贸易战影响范围广泛,涉及各个行业和领域,对世界经济秩序和发展规律产生深远影响。
中美贸易战也反映了两国之间政治、经济和战略竞争的加剧。
中美贸易战_动因、形式及影响因素
中美贸易战_动因、形式及影响因素近年来,中美贸易战成为全球经济领域备受关注的焦点。
这场贸易战起因于两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和争议,但其形式和影响因素却十分复杂。
动因中美贸易战的动因主要源自双方的贸易差异和争议。
美国一直认为中国在贸易中采取了不公平的贸易行为,例如知识产权侵权、强制技术转让和市场准入壁垒等。
这些不公平行为导致了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劣势,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另一方面,中国也面临贸易压力,这主要来自于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以及中国被指责存在制造业补贴和汇率操纵等贸易不公平行为。
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逐渐升级,最终演化成一场大规模的贸易战。
形式中美贸易战在形式上主要是通过相互加征关税来实现的。
2018年3月,美国政府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价值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
这一关税措施主要针对中国的制造业产品,包括钢铁、铝、电子产品等。
随后,双方互相加征关税的规模不断扩大,涉及的商品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同时,贸易战还通过其他手段体现,例如对中国企业的制裁和限制,以及对特定行业的禁止和限制。
这些措施的目的是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来影响对方国家的政策和行为。
影响因素中美贸易战对双方经济和全球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贸易战导致两国经济增长放缓,出口和投资减少,企业利润下降,就业机会减少。
贸易战还导致相关产业链的打击和重组,对于那些高度依赖中美贸易的企业来说,带来了严重的不确定性。
其次,贸易战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引起了震荡。
投资者的不确定性和担忧导致了股市和汇市的波动,这对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构成了巨大的风险。
贸易战还带来了政治、安全和地缘政治影响。
贸易战不仅在经济领域对两国关系产生了冲击,也在政治上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这可能导致更多的对抗和摩擦,影响到全球地缘政治格局。
最后,贸易战对全球供应链和国际合作体系产生负面影响。
贸易战的升级使得全球供应链受到干扰和中断,导致全球贸易面临更大的困厄。
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谢梦婵(湖北大学,湖北武汉430062)摘 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具有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等特点的服务业开始成为了很多国家经济发展和转型的方向。
产业内贸易也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
基于测算分析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指数认为,中美服务贸易主要表现为产业内贸易,而且中美两国产业内贸易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主。
基于1992—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OLS模型对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结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国人均收入差异和规模差异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呈负相关,而两国双向FDI、两国市场自由度及货物贸易密集度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之间呈现正的相关性。
关键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中国;美国中图分类号:F746 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4-0019-06 [作者简介]谢梦婵(1991-),女,湖北黄冈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服务贸易。
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结构不断调整,服务贸易得到了迅猛发展。
我国的服务贸易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1982年的44亿美元增至2013年的5388亿美元,2014年我国服务贸易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服务进出口总额达6069亿美元,超越德国,位居世界第二。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传统的贸易理论已经无法解释现实中出现的新贸易现象,产业内贸易不仅在货物贸易中存在,在服务贸易中也已越来越普遍。
目前对产业内贸易研究大多集中在发达国家之间,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较少;研究的内容上也主要集中于制造业上,对服务业的研究也不多。
因此,目前学术界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并不多见。
本文将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方法用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上,不仅可以拓展产业内贸易的研究范畴,而且也能为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提供事实例证。
从理论意义角度,本文对此领域的研究具有学术价值。
中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_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为例
中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为例周茂荣吕婕摘要: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和测度了中美间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然后运用面板数据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发现,人均收入差距、外商直接投资流入、规模经济和市场结构是影响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人均收入差异与产业内贸易水平呈负相关,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对产业内贸易水平均有促进作用。
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美贸易;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面板数据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贸易迅速发展,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对美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及矿物原材料,自美进口产品中农产品、与化学相关的各种产品等原料性产品占很大比重。
到90年代后期,我国对美出口产品除劳动密集型产品外,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高速增长,从美进口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占比高达60%以上。
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第三次修订版,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指的是与化学相关的各类产品(SITC5)和机械与运输设备(SITC7)两大类。
2007年中美间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出口均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但出口增长规模远高于进口增长规模。
2004年以来,第7类商品(SITC7)已成为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最大商品群。
更值得关注的是,第5类商品(SITC5)一向是美国贸易顺差的最主要商品,但2006年美国在该类商品的贸易中却首次由顺差逆转为逆差。
中美间这两类商品的进出口同时高增长和不平衡增长表明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特征明显。
二、文献综述20世纪60年代,产业内贸易理论开始形成并获得较大发展,Verdoorm(1960)在分析“比荷卢同盟”的形成对三国的影响时,发现这三国的专业化分工主要发生在同一产业的不同产品中间,即三国之间的贸易主要表现为产业内贸易;巴拉萨(1963)对欧共体制成品的贸易情况进行分析。
国际贸易论文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论文参考文献(一)[1]徐娅玮.中国产业内贸易的现状与成因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1(12):36-39.[2]宋全成.加工贸易带动的提升我国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2003(12):10-13.[3]崔日明,陈付愉.中日服务业产业内研宄[J].区域经济,2022,24(8):51-55.[4]李季.中韩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22(6):54-59.[5]汪斌,邓艳梅.中日贸易中工业制品比较优势及国际分工类型[J].世界经济,2003,⑷:21-25.[6]石静,王鹏.水平和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基于国家特征的视角[J].世界经济研究,2022(4):39-43.进出口贸易数据[J].国际贸易问题,2022(05):41-48.[8]周茂荣,吕婕.中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为例.国际贸易问题,2022(2):32-37.[9]贺骁.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实证分析[J].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22(3):62-67.[10]廖长友.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45-47.[11]杜莉.中国与美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2(8):90-97.[12]佟家栋,刘钧霆.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22(1):5-9.[13]王云飞.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产业内贸易的相关性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22(10):47-55.[14]刘嘉.中日与中美产业内贸易及影响因素比较研究[J].亚太经济,2022(2):92-97.[15]李准晔,金洪起.中韩贸易结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2):47-54.(二)[1]丁青艳,王喜富.供应链上核心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22,7(20):52-53.[2]李金玉,阮平南.核心企业在战略网络演化中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0(4):19-21.[3]李欣,刘湘宁.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构建之领导种群研究--以阿里巴巴为例[J].企业研究,2022(8):40-41.[4]韩福荣,徐艳梅.企业仿生学[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12-25.[5]胡斌.企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基本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2,26(1):14-15.[6]刘学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风险评价研究[J].商业时代,2022,(30):33-35.[7]陆玲.企业生态学原理初探,中日管理比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254-268.[8]梁运文等.商业生态系统价值结构、企业角色与战略选择[J].南开管理评论,2022,8(1):57-59.[9]刘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成及培育[J].江苏商论,2022,(9):15-18.[10]刘雷.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演进的影响因素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2,5(6):23-24.(三)[1]安灵,白艺昕.企业政治关联及其经济后果研宄综述[J].商业研究.2022(401):67-74.[2]熬带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2022.[3]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2):87-99.[4]陈勇.试论国家审计与国有企业治理[J].审计月刊,2022(3):23-30.[5]樊纲,王小鲁等.中国市场化指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6]冯兴元,何广文.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系列[M].北京市:中国经济出版社.2022.73-75.[7]刘芳.企业规模决策及其有效路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2.[8]刘帅帅.政治关联与上市民营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P].河北经贸大学.2022.[9]宋敏,张俊喜,李春涛.股权结构的陷讲.南开管理评论,2022(1):9-23.[10]邵宁.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与国有企业改革[J].现代国企研究,2022(02):8-22.。
中美农产品贸易相对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中美农产品贸易相对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一、引言在国际贸易领域,农产品的贸易除了受到各种贸易因素的影响之外,还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贸易参与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以及人口增长的影响。
而不同国家间居民收入水平、人口数量等因素的变化如何影响双边农产品贸易?影响的程度如何?人民币汇率变化是不是影响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因素?这都是需要引起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以中美农产品双边贸易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上述问题做出解答。
二、文献综述针对近几年中美双边农产品贸易出现的具体特点和成因,已有较多学者针对不同的方面进行过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相关政策法规的研究。
随着中国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入世”承诺的逐步履行,WTO规则和各国的农业政策必将对中国农产品贸易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1](Colin et al,2002);中国农产品贸易如何适应外部贸易环境的变化以促进自身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WTO关于农业贸易的基本规则以及中国在入世谈判中对相关国家所做出的让步,使中国在加入WTO以后在农业贸易方面既赢得了巨大机遇,也面临艰巨的挑战[2](徐景峰,2000);2002年5月美国出台新农业法案,提出了农业商品补贴计划以保障农户的收入,其中包括不挂钩的直接补贴。
美国的这一政策直接影响到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3](陈富桥、祁春节,2003),其巨额的农业补贴将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和世界农产品市场造成长期的负面冲击[4](张立国、徐翔,2002),并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3](陈富桥、祁春节,2003);随着2004年8月多哈农业框架协议(DWP)的确立,WTO“蓝箱”政策改革成了WTO新一轮农业谈判的重点。
武拉平等(2007)分析了WTO“蓝箱”政策改革对中国的影响,认为在WTO相关原则条件下,“蓝箱”改革本身并不会明显影响中国对本国农业的扶持[5];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却对本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6](Chen et al,2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为例周茂荣吕婕摘要: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和测度了中美间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然后运用面板数据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发现,人均收入差距、外商直接投资流入、规模经济和市场结构是影响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人均收入差异与产业内贸易水平呈负相关,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对产业内贸易水平均有促进作用。
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美贸易;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面板数据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贸易迅速发展,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对美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及矿物原材料,自美进口产品中农产品、与化学相关的各种产品等原料性产品占很大比重。
到90年代后期,我国对美出口产品除劳动密集型产品外,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高速增长,从美进口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占比高达60%以上。
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第三次修订版,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指的是与化学相关的各类产品(SITC5)和机械与运输设备(SITC7)两大类。
2007年中美间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出口均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但出口增长规模远高于进口增长规模。
2004年以来,第7类商品(SITC7)已成为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最大商品群。
更值得关注的是,第5类商品(SITC5)一向是美国贸易顺差的最主要商品,但2006年美国在该类商品的贸易中却首次由顺差逆转为逆差。
中美间这两类商品的进出口同时高增长和不平衡增长表明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特征明显。
二、文献综述20世纪60年代,产业内贸易理论开始形成并获得较大发展,Verdoorm(1960)在分析“比荷卢同盟”的形成对三国的影响时,发现这三国的专业化分工主要发生在同一产业的不同产品中间,即三国之间的贸易主要表现为产业内贸易;巴拉萨(1963)对欧共体制成品的贸易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制成品贸易的增长大部分发生在以《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划分的商品组内而不是在商品组之间。
此后,产业内贸易研究成为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目前关于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主要是对不同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对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理论解释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基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对产业内贸易进行解释,具有代表性的有:Linder(1961)、Vernon(1966)等从需求偏好、产品生命周期等角度对产业内贸易进行解释;Falvey和Klerzkowski将供求结合,对于发展中国家参与产业内贸易活动给予了解释;二是运用不完全竞争理论对产业内贸易进行解释,如Gru-bel和Lloyd(1975)、Krugman(1979)、Lancaster(1979、1980)等从规模经济和产品多样性的角度解释产业内贸易。
国内外对我国产业内贸易的研究都比较少。
Hellvin(1996)对我国和OECD国家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在1980-1992年间,中国与OECD国家之间的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从12%上升到20%;Hu和Ma(1999)对我国与43个贸易伙伴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测算;周戈、任若恩(1999)通过指标分析,得出我国产业内贸易总体呈上升趋势;岳昌君(2000)对我国产业内贸易进[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课题“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批准号:2008JYJW029。
周茂荣: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430072电子信箱:wudamrzhou@;吕婕: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行了计算,指出中美两国的产业内贸易存在明显差距,无论是从产业内贸易指数的算术平均值来看,还是从产业内贸易指数大于0.5的产业数量来看,我国都远远落后于美国;赵志刚(2003)对我国与12个贸易国或地区进行回归,指出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贸易有明显上升趋势;陈迅等(2004)运用OLS 对1991-2001年中国18个制造业细分行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引入外资对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有明显阻碍作用,而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对其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孟祺等(2008)运用面板数据对1999-2006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我国装备制造业扩张的基础是比较优势且主要集中于产业链低端。
综合来看,大部分研究都是针对一些细分行业进行的,目前尚没有较为系统的针对中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无法确切得知其发展程度、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
因此,本文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的三位数层次上,对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特征和决定因素进行较全面的分析。
三、方法和数据来源1.产业内贸易指数目前,有关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很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一是Gru-bel-Lloy指数法,这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二是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法(MITT),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在进行产业内贸易的分解以及决定因素分析时,由于涉及到若干不同时期,因而变量的选择面临很大困难;笔者主要介绍Grubel-Lloy指数法,其公式为:IIT iAB=[(X i+M i)-│X i-M i│]/(X i+M i)(1)公式中,IIT iAB为特定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M i和X i分别表示特定产业的进出口贸易额。
IIT iAB 的取值在0-1之间。
一般认为,该指数越大,两国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比重就越大。
根据公式(1)可以计算两个国家总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其公式如下:IIT ij=(1-(│X ijk-M ijk│/│X ijk+M ijk│)(2)该式中,IIT ij表示国家I和国家J总体的产业内贸易指数,X ijk和M ijk分别表示I国出口到j国k产业产品的出口量和I国从j国进口的k产业产品的进口量。
2.构建IIT模型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国家特征因素和产业特征因素。
国家特征因素主要有人均GDP、资源禀赋、GDP、贸易成本等;而产业特征因素主要有产品差异、规模经济、市场结构和外国直接投资等。
根据相关理论和前人经验研究,笔者选用的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主要是人均收入的差距、美国对我国的FDI、规模经济和市场结构。
因此,笔者采用如下回归模型进行计量分析:G it=+AGDP it b+FDI it c+MS it d+SE it e+(3)其中i,t分别表示行业下标和时间下标;G依次取IIT5和IIT7,分别表示中美两国资本密集型产业内贸易水平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内贸易水平。
为常数项,为误差项。
AGDP表示人均收入的差异,代表两国经济差距对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影响;根据Linder相互需求理论,在双边贸易中,两国偏好和需求结构越相近,贸易量就越大,产业内贸易水平就越高。
Krug-man(1985)曾证明人均收入反映了生产要素储备程度,相同的要素比率往往会导致相同的生产结构,而相同的生产结构为生产水平性产品提供了可能。
总之,笔者认为收入水平影响一国的需求结构,进而影响两国的产业内贸易。
两国收入水平越接近,产业内贸易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因此,假定收入差异与产业内贸易负相关。
人均收入差异的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
本文用AGDP代表在t年间中国与美国的人均收入差异。
FDI表示外国直接投资,用于代表FDI对产业内贸易的作用;外国直接投资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依据贸易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如果外国直接投资属于加工贸易,即从国外引入原材料或产品的零部件,然后在国内加工组装成产品,最后再返销到国外,则外资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成正相关关系。
如果外国直接投资属于替代贸易,则与产业内贸易成负相关关系。
因为原先的进口或出口已被投资所替代,产业内贸易将逐步变成产业间贸易。
在本研究中,外商在t年间对华投资水平用FDI表示,相关数据来自于EIU数据库。
SE表示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Scale Economy)是新贸易理论的主要特征。
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大,就会形成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效应,为生产者提供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因此,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企业可以加强对差别化产品的生产,从而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使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变动与国家规模变化之间表现出正向关联的变动关系。
钟汉昌(2007)认为,如果大企业在国内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同时市场没有进入成熟期,企业就没有进入国际市场的强烈愿望,而小企业为了增加规模可能更有意愿。
因此,规模经济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本文运用每个行业大中型企业的销售收入与行业的企业总数之比来表示规模经济,并记为SE,相关数据来自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
MS代表市场结构(Market Structure)。
市场结构是产业内贸易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
有关市场结构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存在很多争议,特别是将市场进一步细分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之后。
有学者认为垄断程度越高的市场结构,产业内贸易就越大(Cavas,1981);有学者则发现他们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Balassa,1986)。
笔者采用每个行业的厂商数量来衡量市场结构,如果系数为正,说明完全竞争对产业内贸易有促进作用;如果为负,说明企业规模扩大有利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相关数据来自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
将公式(3)两边取对数得出公式(4):LnG it=+bLnAGDP it+cLnFDI it+dLnMS it+eLnSE it+(4)面板效应模型用面板OLS、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来估计。
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均能反映无法观测到的异质性。
通过Hausman检验能够决定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
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本文采用面板OLS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
3.数据来源笔者使用的贸易数据来自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和中国海关统计年鉴。
在研究中,通常是以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为基础,将类、章、组、分组和基本项目5个层次中的前3个层次作为标准,即将分类号前三位数字相同的商品作为同一产业的商品。
以此为判定标准,全体制造业有4个产业,分别是与化学相关的各种产品产业SITC5,制成品产业SITC6,机械和运输设备产业SITC7和其它制造品产业SITC8。
其中,第六类和第八类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第五类和第七类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
在每一类制造业中,在三位数水平上都包含有不同数量的子产业。
这四个制造业相应子产业的数量分别是22、51、43和27。
笔者主要研究中美间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状况。
中美两国的人均收入差异(AGDP)用实际的人均GDP差异来表示,该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
FDI表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水平,该数据来自美国经济分析数据库和EIU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