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教案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教案2

《李清照词两首》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认识李清照的平生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3.认识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受的关系。

4.体会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创造的境界,以及词句中凝集的感情。

【要点、难点及解决方法】认识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受的关系,体会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创造的境界,以及词句中凝集的感情,是本课的要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 1 课时【教课步骤】一、导入新课:——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她是至高无上的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你知道她是谁吗?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堪称“举世无双”, “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李清照二、知人论世走近李清照:1、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朝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留有作品集《漱玉词》。

李清照( 1084- 约 1155 ),宋朝有名婉约派女词人,被誉为“婉约正宗”。

词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 。

李清照现存词近50 首,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期间。

南渡前:描绘少女、少妇期间的生活闺情、离愁--清丽委婉。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浓愁、忧虑--沉郁悲凉。

其词感情色彩浓郁,擅长运用铺叙、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种表现手法写细腻的感情变化。

语言清爽朴实,雅俗共赏。

2、李清照大事记:父亲李格非为当时有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

夫赵明诚为金石考证家。

初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收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傲。

18-42 岁:与赵明诚成婚,婚后和睦欢娱,度过了这生中最平和、幸福的日子。

42 岁:北宋末日,朝廷腐败,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43岁: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烽火中焚为灰烬。

46 岁:赵明诚孤身上任,身染大病,八月十八日逝世,终年49岁。

47岁:借居浙江会稽,又逢响马,大病缠身,几欲丧命。

高中语文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李清照词两首》解读与探究预习提示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

宋代著名女词人,前期词多写闺情相思,后期词融入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感。

她兼擅令慢,每能创意出奇,以经过提炼的口语表达其独特真切的感受,形成辛弃疾所称道的“易安体”。

有《漱玉词》《醉花阴》是李清照早期作品,为节令抒怀之作。

靖国元年(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伉俪情深,相濡以沫,他们这种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生活持续了十多年。

宣和三年(1121年)赵明诚出仕做官。

这个时期,李清照写出了很多红颜易衰之叹,离愁别恨寂寞孤苦之怨的诗词,《醉花阴》是其中的名篇之一。

时逢重阳,作者通过独守闺房,寂寞抒怀,及把酒黄昏,赏花东篱等诸多真实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佳节思亲的人之常情。

词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花拟人,以景托情,情真意切,意趣新奇,思意绝美,为后世所赞。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期重要的代表作,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女真族建立的金国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宋王朝被迫南迁。

这一重大的政治事件在非常广阔的范围内影响了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李清照的家庭也因此毁于一旦,不仅家中财物全部被焚,连随身携带的古铜器、书籍在南逃途中也遗失或被盗,在她46岁的时候,丈夫又不幸病亡,从此她孤苦伶仃地度过了悲惨的晚年。

这首词抒发了她和当时多数人所共同感到的国破家亡之恨、离乡背井之哀,以及她个人所独自感到的既死丈夫、又无儿女、晚年块然独处、辛苦艰难的悲痛。

词情凄清,跟早年写愁的作品如《醉花阴》等相比,风格迥然不同。

作者着力地渲染了“凄凄惨惨戚戚”的气氛,多方面叙写她处境的穷困凄惨,并反复诉说她内心极度的孤寂感,句句泪,字字血,全词充满了亡国之痛、败家之哀、丧夫之悲、孤独之苦,使人不忍卒读。

学习这两首词,第一、要了解作者身世。

李清照的创作生活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

她既享受过安逸、宁静的生活,也遭遇了国破、家亡、夫死、形单影只的灾难与不幸。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7李清照词两首(附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7李清照词两首(附答案)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纱厨.
乍.暖

乍暖还.寒 还.是
读音 chú zhà huán hái
加点字
东篱.
堆.积

相识. 标识.
读音 lí duī shí zhì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2.解多义 瑞脑销金兽(动词,燃烧)
(1)销 莫道不销魂(动词,除去)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动词,熔化) 莫道不销魂(副词,不要)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代词,没有谁)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本课所选的两首词分别为李清照前后两个时期的作品,它们反映 了李清照不同时期的生活与心态,呈现出不同的韵味、格调。
《醉花阴》写于北宋末年,当时丈夫赵明诚离乡在外任知州,李 清照独守空闺,形单影只,居室寂寥,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品茶、 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极度思念之下而写成此词。
(2)莫 至莫夜月明(通“暮”,晚上) 而卒莫消长也(副词,不)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人比黄花瘦(动词,表比较)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动词,比较) (3)比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动词,列在)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动词,与……相比) 寻寻觅觅(动词,寻找) 寻声暗问弹者谁(动词,沿着) (4)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形容词,平常的)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副词,不久)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 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而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 丢失了大量珍爱的文物、古籍。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 家亡、颠沛流离的痛苦。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此词。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易安体:李清照的词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 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该词体具有神“愁”形“瘦”而以清新奇隽出之的艺术特征。

高中语文必修4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4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含答案)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第 7 课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课标定向】学习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把握其诗风的变化。

2.了解词的意象,体味词的意境,把握诗歌情感。

3..鉴赏诗歌关键词语,体会诗歌情感。

提示与建议:反复朗读词,理清思路,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感受李清照不同时期词风的变化。

【互动探究】§背景知识扫瞄关于李清照(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也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作词。

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

两人情趣相投,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

李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其夫赵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留下李孤苦伶仃,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

中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的词一改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著有《漱玉集》。

§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面加点的词注音薄.()雾重.()阳东篱.()把.()酒寻觅.()戚戚..()乍.()暖还.寒()将.()息堆.()积憔悴..()堪.()摘2.解释下列词语(1)暗香盈.袖(2)莫道不销魂..(3)凄凄惨惨戚戚..(4)乍暖还寒....时候(5)最难将息..(6)怎生..得黑(7)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名句默写(1)莫道不销魂,(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3) ,到黄昏、点点滴滴,,?§文本精要探究一、朗读两首词1.诵读指导:读《醉花阴》时语速要缓慢,要读出深沉忧郁的情感、叠字的节奏,表情感的词重音要读出,断句要注意,如“有暗香”放在一起读,不能断开,特别要注意读出“寻寻(阳平)/觅觅(去声),冷冷(上声)/清清(阴平),凄凄(阴平)/惨惨(上声)/戚戚(阴平)”音调的节奏,读出起伏跌宕。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案: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案: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课程标准》摘录:阅读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教学目标:1.以诵读为纲,以分析为线,知人论世,解读李清照之“愁”。

2.揭开神秘之纱,探究相关意象的丰富内涵。

3.两词对比鉴赏,了解李清照南渡前后创作风格的变化。

一、导入新课有一位女子,用自己的灵性穿越古今,用自己的艺术在水星的环形山上留下美丽的名字。

在她的笔下,青少女是如此娇羞俏皮:“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在她的笔下,夫妻间的相思是如此浓烈、难以开解:“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让我们回到1000多年前,和这位被誉为“一代词宗”的女子握一下手,谈一下心。

二、初读感知,把握情感基调,体悟出“愁”绪三、诵读,寻愁《醉花阴》开篇言愁:“薄雾浓云愁永昼”,直抒胸臆,景中有愁,愁中有景。

继而又有铺叙白描之景,比喻灵动之词,句句含愁,愁思不绝。

《声声慢》“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抒胸臆,以看似平静之语道出心中不堪承受之愁,在词尾喷薄而出。

其他词句亦句句愁思缭绕,令词人深困其间,不可开解。

四、诵读,析愁以“怎样表现愁?”为中心,互相质疑解疑,紧扣文本、感知意象,达到“析愁”的目标。

(一)意象意象是情感的寄托,引导学生从意象看端倪。

本文所选意象均被愁思笼罩,而且符合传统审美标准,可引导学生激发记忆库,回顾总结含有“东篱”“酒”“黄花”“雁”“梧桐”等意象的相关诗句并探究拓展其丰富内涵。

(1)“东篱”“东篱”语出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因而,从古至今,大部分人将“东篱”解释为“种菊花的地方”,“东篱”就是陶翁自己培植的小花圃,种上喜爱的菊花,供自己品评。

只是这么写来突出自己的志趣和悠然得意的田园生活。

唐朝时,“东篱”意象仍旧被广泛使用。

据《全宋词》记载,宋词中有关“东篱”的运用就达到了156次。

而对该意象掌握得最精彩的,非李清照莫属。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教案【2】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教案【2】

《李清照词二首》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二、了解作者教师出示课件,学生快速阅读这段文字,并找出其中介绍作者生平的语句。

李清照(公元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

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

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

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婚。

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皇南逃。

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南京),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

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请一名同学读出介绍作者生平的语句。

师:李清照的一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她以词代声,向世人诉说她的悲怀愁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她的倾诉。

(这个环节意在使学生对李清照有更加具体、完整的认识。

特别强调关注作者生平,是为下面结合作者生平理解词的深刻意蕴打好基础。

教师的小结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读1、教师播放配乐朗读录音,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诗词内容,感受朗读节奏,把握语气语调。

(此环节意在渲染学习气氛,使学生初步感知内容并学习诵读,为下面的自读提供借鉴。

)师:你听懂了作者的倾诉吗?她在向我们倾诉什么?(引出“愁”)那么,这两首词中的“愁”的含义是否相同呢?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这两首词。

要求连读两遍,第一遍要读通读顺,注意该用怎样的感情去读;第二遍要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意思,并将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等一会儿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学习诗词重在诵读,在读中知,在读中悟,在读中品。

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充分的去读,有目的的去读,为后面的感悟、品味作铺垫。

)2、学生自由诵读诗词,整体感知词意。

3、抽查学生诵读情况。

(诵读反馈,教师了解学生诵读情况,在抽查中给予指导,使学生能较好的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时练习:7李清照词两首一+Word版含答案.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时练习:7李清照词两首一+Word版含答案.doc

7 李清照词两首(一)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薄.雾(bó) 昼.夜(zhòu)瑞.脑(ruì)重.阳(chóng)B.纱厨.(chú) 把.酒(bà)销.魂(xiāo) 寻.觅(xún)C.悲戚.(qī) 乍.暖(zhà)堆.积(duī) 憔悴.(cuì)D.堪摘.(zāi) 梧桐.(tóng)相.识(xiāng) 盈.袖(yíng)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薄雾浓云愁永.昼永:漫长。

B.东篱把.酒黄昏后把:举,端起。

C.怎敌.他、晚来风急敌:抵挡。

D.如今有谁堪.摘堪:忍受。

3.下面是李清照的一首词《浣溪沙》,根据词的意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

黄昏疏雨湿秋千。

A.病起萧萧两鬓华B.小院闲窗春已深C.江梅已过柳生绵D.归鸿声断残云碧4.下列对《声声慢》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也是向苍天的悲惨呼告,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B.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思乡的惆怅;最后“雁过也”三句在内容上承上,在结构上启下,自然地把抬头仰望过渡到低头俯视。

C.“梧桐更兼细雨”两句写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像鬼语戚戚、幽灵啜泣,这就更加令人难以忍受。

这是从正面渲染作者的悲苦心情。

D.最后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全词用象征手法,把国破家亡的身世寓于景物描写之中,表现了词作者忧国忧民的心理。

二.默写1. 理解默写(1)《醉花阴》描写借酒浇愁的诗句是,。

以花喻人的诗句是,,。

(2)《声声慢》中的叠字句开头是,,。

(3)《醉花阴》点出词眼的诗句是。

人教版语文必修4学案:第二单元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4学案:第二单元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

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点绛唇李清照蹴①罢秋千,起来慵整②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③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①蹴(cù):踏。

②慵整:慵懒地整理。

③袜刬(wàchǎn):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

【赏析】此词为李清照早年作品,写尽少女纯情的神态。

上片写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

词人剪取了“蹴罢秋千”以后一刹那间的镜头,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在荡秋千时的情景,罗衣轻扬,像燕子一样地在空中飞来飞去,妙在静中见动。

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

借“嗅青梅”这一细节做掩饰,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

下片以动作写心理,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形象、鲜活地刻画了出来。

初读强基·自主学习一、词语积累易错识记:①乍暖还寒:忽暖忽冷,天气变化无常。

易用错对象。

②明日黄花:黄花,菊花。

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

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易望文生义。

二、词语运用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误。

1.他近日情绪时高时低,就像这早春二月的天气春寒料峭....。

(×春寒料峭:形容春天寒冷的天气。

应用“乍暖还寒”)2.有消息称,这家公司将会砍掉部分单反相机产品线,取而代之的很有可能就是无反相机产品,单反相机或成明日黄花....!(√明日黄花:此处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三、语基训练1.判断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写法的正误,并改正。

薄.(báo)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改正:答案:薄.(bó)消—销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家庭的女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语文·必修4( 人教版)7 李清照词两首李清照词二首浣溪沙淡荡①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②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③。

海燕未来人斗草④,江梅已过柳生绵⑤,黄昏疏雨湿秋千。

注:①淡荡:形容春光疏淡骀荡。

②沉水:沉香。

③花钿:一种花形首饰。

④斗草:古代民间一种斗草的游戏。

⑤生绵:谓柳杨花飘絮。

念奴娇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①成,扶头酒②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③,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注:①险韵诗:以冷僻难押的字做韵脚的诗。

②扶头酒:易醉的酒。

③初引:初长。

《世说新语·赏誉》:“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这两句形容春日清晨,露珠晶莹欲滴,桐树初展嫩芽。

鉴赏:《浣溪沙》上片写春光骀荡,屋内香炉袅烟,人睡初醒;下片淡淡几笔,勾勒寒食节的初春景色与民间习俗,情韵全出。

《念奴娇》写雨后春景,抒深闺寂寞之情。

上片写“心事难寄”,从阴雨寒食,天气恼人,引出以诗酒遣愁。

下片说”新梦初觉”,从梦后晓晴引起游春之意。

全词以细腻曲折的笔触,通过春景的描写,真切地展示诗人独居深闺的心理情态。

语浅情深,清丽婉妙。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玉枕.(zh ě n)凝噎.(y ì)梧桐.(t óng) 帘卷.西风(ju ǎn) B.寻觅.(mì ) 盈袖.(xi ù) 萧.条(xi āo) 茅塞.顿开(s è) C.憔.悴(qi áo) 堪.摘(k ān) 戚.戚(q ī) 处.心积虑(ch ù) D.怆.然(qi ànɡ) 暮.霭( ǎi) 锦.书(j ǐn) 乍暖还.寒(hu án)解析:A 项,噎yē;C项,处chǔ;D 项,怆chuànɡ。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第二单元7《李清照词两首》(共1课时)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第二单元7《李清照词两首》(共1课时)含答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品味语言,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分析意象,感受作品意境之美。

教学重难点品味叠词的作用.准确理解李清照后期作品中所体现的“愁”之内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由李清照《一剪梅》改编的歌曲《月满西楼》,引出词人的“愁"。

ks5u设计意图:播放歌曲《月满西楼》,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气氛,让学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自然过渡到《声声慢》。

] 二、诵读,初步感知词人别样愁情。

请一名同学有感情的朗诵,然后学生评价,老师指导。

放录音,听名家的示范朗诵。

(播放配乐名家朗读音频)全班同学有感情地齐读。

(背景音乐:阿炳《二泉映月》)ks5u设计意图:通过个人朗读和名家朗读,熟悉文本和领会情感。

引导学生把握朗读的节奏和轻重读音,注意感受朗读中的情感基调——哀婉凄凉.配乐齐读,在音乐声中让全班同学深切体会词的意境。

既让学生对本文有一个初步了解,又激发了学生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鉴赏,整体感知词人“一般愁字别样情"。

综观全词,一字一泪,满是悲愁,但全词写来没有一个“泪”字,也只在结尾点出一个“愁”字.作者是如何传达这渗透血泪的深愁巨痛的呢?(一) 定愁调(叠词连用,字字“愁"彻心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正伤心;独自;愁。

首句分析:让学生反复朗读本句,仔细品味并思考:本句放在整首词的开头有何作用?(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大胆鉴赏诗歌)起句形象运用了七组叠词,直接抒情,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的心情。

好处:①顺眼、顺口、顺耳②增强感受力③增强音乐美④曲尽思妇之情。

学生再读,老师指导.寻寻觅觅—-动作——茫然(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的感觉。

)冷冷清清-—环境—-清冷(应是轻读、降调.)凄凄惨惨戚戚——心理-—凄厉(应该读的一字一顿,字字泣血。

)ks5u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能推敲、把握重要词语、关键语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高二必修4第七课《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及答案

高二必修4第七课《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及答案

第七课《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体味《醉花阴》和《声声慢》在写“愁”方面不同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特色,以及它们所反映出来的作者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经历及情感背景。

【学习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体味《醉花阴》和《声声慢》在写“愁”方面不同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特色难点: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解决办法:鉴赏、比较、分析。

通过比较阅读,将知识系统化;通过“知人论世”的分析,将理解深入化。

1、作者介绍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南宋著名词人.词集有《漱玉词》.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

母亲也擅长诗文。

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

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

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

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靖康之变时,夫妻仓皇南逃,避居江南,后丈夫病卒,金石文物丧失殆尽,孑然一身,饱受国破家亡之痛,在辗转流离中度过凄苦的晚年。

2、相关诗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分组探究:(1)两首词的写作时代是否相同?两首词的主旨分别是什么?(2)为了突出主旨,两首词分别运用了哪些意象?(3)两首词中哪句话最能打动你,请谈谈你的感想?(4)同是写“愁”《醉花阴》和《声声慢》有何不同?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参考答案探究1(不同,醉花阴写于前期,是写给丈夫赵名诚的,声声慢是后期的作品。

我们都知道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家庭美满。

因此词风较明快,即使写愁,也只是“闲愁”而后期因靖康之变,夫妻仓皇南逃,避居江南,又因丈夫病卒,饱受国破家亡之痛,晚年生活孤独凄苦,因此词风哀婉,凄凉。

)《醉花阴》写于前期。

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2单元7李清照词两首含答案

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2单元7李清照词两首含答案

7 李清照词两首本课话题——刚与柔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满腹感伤的奇女子,国破之凄,丧夫之痛,漂泊之苦,构成了她凄苦的人生。

她嫁给赵家的那一刻,本应相夫教子,但是,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易安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被黑暗的气息压得凄凄惨惨,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来也曾失归路,双溪上的舴艋舟载起了青春年少,却载不动满腹愁苦。

她的词一如她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着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她的词才耐得住人们千百年地读下去。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董明珠走过的路不长草”,这是坊间形容格力首席执行官董明珠强势作风的一句评价。

在董明珠的世界里,一切都要清澈见底,她不接受任何一点点的“灰色地带”。

她在管理格力公司时,就采用刚柔相济的手段。

一方面用“刚”性的原则来管理人,管理企业;另一方面,用“柔”性的情怀来关心员工,关注社会。

在她看来,“刚”只是手腕,“柔”是情怀,刚柔相济才能兼济天下。

背诵——相关的名言警句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

——老子2.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诸葛亮3.不患不能柔,惟患不能刚;惟刚斯不惧,惟刚始有为。

——罗学瓒4.柔软的雨水可以滴穿坚硬的大理石。

——黎里[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玉枕.( ) 戚戚.( ) 憔悴..( )( )乍.暖还寒( ) 堆.积( ) 梧桐..( )( )【答案zhěn qīqiáo cuìzhàduīwútónɡ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将⎩⎪⎨⎪⎧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自⎩⎪⎨⎪⎧ 独自.怎生得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却⎩⎪⎨⎪⎧ 却.是旧时相识相如因持璧却.立(4)过⎩⎪⎨⎪⎧ 雁过.也,正伤心愿枉车骑过.之是谁之过.与裘马过.世家焉【答案 (1)动词,保养 动词,带领 名词,将领,带兵的人 (2)代词,自己 介词,从 (3)副词,表转折 动词,退 (4)动词,经过 动词,拜访 名词,错误 动词,超过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次序;一个挨一个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

她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

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

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子赵明诚结婚。

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

公元1127年,北方金国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皇南逃。

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南京),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

作品前期有《一剪梅》《醉花阴》《如梦令》,后期有《声声慢》《永遇乐》《武陵春》《念奴娇》。

评价宋代杰出女词人,婉约词宗。

(二)人物轶事夫妻妙对李清照和赵明诚都博学多才,又精通诗词格律,是名噪一时的“诗词夫妻”。

有一次,俩人参加青州有名的乌老寿星的150岁的寿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邀请清照夫妇合写一副对联,祝贺乌老寿诞。

赵明诚稍作谦逊,挥笔而就:花甲重逢,又增而立年岁。

每甲子是60年,“花甲重逢”即120岁,“而立”是30岁,两数相加正合乌老寿龄,客厅里顿时响起叫好之声。

众人都看清照如何续联,只见清照毫不拘谨,握笔在手,也是一挥而就:古稀双庆,复添幼学青春。

“古稀”是70岁,“双庆”便是140岁,“幼学”是10岁,加在一起,也恰是乌老寿龄,对仗工整,珠联璧合。

众人惊叹不已。

(一)背景链接1.《醉花阴》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

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

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李清照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寂寞与相思情怀。

2.《声声慢》《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漂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成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

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仇,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使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

这首词写了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

全词所写,不外乎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二)常识整理Ⅰ.文学常识婉约派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

醉 花 阴薄 雾 浓 云 愁 永 昼 ,天空阴沉又有薄雾笼罩,我发愁如何消磨这漫长的白天。

瑞脑 销 金 兽 。

瑞脑香在金兽炉中焚烧着。

[]佳节又重阳 , 玉 枕 纱厨,半夜 凉 初又是重阳佳节,(我)躺在纱帐里,枕在玉枕上,半夜里凉意开始透 。

透入(纱帐)。

[]东 篱把 酒黄昏后我独自在菊花黄昏后 ,有暗 香 盈 袖。

丛中饮酒,菊花清淡的香气充满衣袖。

[东篱:菊圃的代称。

把:持。

暗香:清淡的香气。

盈:满,充满。

]莫 道 不 销 魂, 帘 卷 西风,不要说此景不让人黯然神伤,西风卷起珠帘, 人比黄花 瘦。

帘内的人比菊花还要消瘦。

[]声 声 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反复寻觅,到处冷清,一片悲凄气氛。

[寻寻觅觅:若有所失而想把它找回来,反复寻觅。

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乍暖还寒 时候, 最难忽暖忽冷、气候变化无常的时节,最难 将息。

调养身体。

[]三杯 两盏 淡酒,虽然喝了几杯淡酒,怎 敌他、 晚来 风急! 雁 过也 ,也难以抵挡傍晚时萧瑟的秋风!正在伤心的时候,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见到雁群飞过,似曾相识。

[后三句有悼念和思乡之意。

词人南渡,丈夫病故,书信无处可寄,是以见到北雁南飞,感到伤心。

]满 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院子里堆满凋零的菊花,如今 有谁堪 摘?还有谁忍心去摘?[]守着窗儿,独自 怎生 得黑!独自临窗,孤苦伶仃,怎样挨到天黑![]梧桐更在这黄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昏时节,仍然淅淅沥沥没有休止。

[此句化用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句。

]这 次第, 怎一个愁字 了得!这种凄清冷落的光景,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一)读准字音1.纱厨(chú) 2.东篱(lí) 3.寻觅(mì) 4.乍暖(zhà) 5.堆积(duī) 6.梧桐(tóng)(二)写准字形1.2.⎩⎨⎧ 暗香盈xiù(袖)车zhóu (轴)yòu (柚)子3.4.⎩⎨⎧憔cuì(悴)荟cuì(萃)鞠躬尽cuì(瘁)(三)词语解释1.永昼:漫长的白天。

[学习目标]1.学习诗词中比喻、借景抒情、烘托等表现手法的运用。

2.品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把握词作中凝聚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作者词作中的炼字技巧。

(一)研习《醉花阴》一词,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1.《醉花阴》这首词写了哪些意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意象感情薄雾浓云、①、②、玉枕、纱厨、黄昏、③、西风、④⑤的愁情明确:①金兽炉②瑞脑香③东篱④黄花⑤孤独寂寞、思念丈夫2.“半夜凉初透”,词人是怎么知道“半夜”凉意透过纱厨的?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答:明确:(1)由于思念丈夫,作者孤寂难眠,故知凉意。

(2)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凉;玉枕纱厨,难御风寒。

深层上——重阳佳节,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和亲人的陪伴,内心感觉孤独凄凉。

3.“佳节又重阳”中的“又”字对句意表达有何作用?答:9.《声声慢》一词的主旨句是哪句?答:明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0.《声声慢》一词中词人围绕词眼“愁”字,都写了哪些意象?答:明确: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一、积累妙用素材·让文笔更鲜活(一)这样积累素材话题专辑——爱国情怀1.从教材中积累作为一个学富五车的才女,一个处于社会思想制高点的知识分子,面对国家的半壁江山已失、国君被撵得抱头鼠窜、百姓颠沛流离的情景,她怎能不“愁损”呢?与她同时期的岳飞、陆游及稍后的辛弃疾亦有。

但他们,这些须眉男子上可入朝议政、驰骋疆场,下可使酒骂座、痛饮拍案。

她上溯数千年的历史,却始终无法找到一位知音,这“怎一个愁字了得”啊!于是,一个纤弱女子,只好借用豪放的诗句,写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来抒发具有须眉般悲壮的爱国情怀。

2.从历史中积累何应对它。

是正视,还是逃避?是勇敢地克服,还是无谓地沉沦?作为一个学富五车的才女,一个处于社会思想制高点的知识分子,面对国家的半壁江山已失、国君被撵得抱头鼠窜、百姓颠沛流离的情景时,李清照,一个纤弱女子,没有沉沦,没有绝望,她借用豪放的诗句,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来抒发具有须眉般悲壮的爱国情怀,成就了她“宋代著名爱国女词人”的美誉。

因此,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成就不同的人生。

[领悟] 作文片段由人生旅途难免遇到挫折开篇,指出挫折对一个人的影响,进而提到面对挫折应如何面对的重大命题,并巧妙引入李清照面对挫折时“没有沉沦,没有绝望”的课本素材。

在素材运用上作者还是很精明的,毕竟李清照作品中的“忧愁”情绪还是很重的,但作者避重就轻,从她的爱国词的角度巧妙切入,这就使得最后提炼出的中心“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成就不同的人生”顺理成章了。

[精彩范文]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恋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李清照。

②从没人见过你的照片,那个年代的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在我心中,你却美于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美于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

佳作赏析那些已经逝去的历史名人都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他们是在时光的淘洗下仍闪亮如宝石的人。

李清照是历史上的一代才女。

作者循着那灵动的词句,推开李清照这扇轻掩的门扉,到九百多年前的宋朝,去寻觅那个才情横溢、孤标傲世的女词人。

作者用跨越时空的方式目睹了李清照的美。

她美在那份独有的忧郁,美在那份别样的愁容,美在那份骨子里的坚强,更美在那扣人心弦的绝妙词句。

写作借鉴1.学对比第②段中,将李清照和尽人皆知的古代四大美女作比,突出李清照那卓尔不凡的气质与独特的神韵。

2.学引用诗词引入显性情。

文中大量使用了李清照的诗词,这些反映她个人生活及人生际遇、身世感悟的词,突显了她的性情。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寂寞”“‘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青涩”,表现了李清照对生活的细腻感悟和她那独有的孤独感和悲伤之情。

3.学化用化用歌词添情韵。

歌词同古代的诗词差不多,语言精练,诗意浓厚,化用歌词或名人名言可增添文章的情思和语言的韵味。

如第⑤段对歌词“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

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的化用既给读者造成⑥面对着物是人非,面对着断香残酒,面对着绿肥红瘦,没有同道,没有相知,只有一杯浊酒洗清愁。

那愁情深深深几许?舴艋舟也无能为力。

既然载不动,那就和着孤独化作咸咸的泪,滴在对赵明诚的追忆里,滴在对国仇家恨的绵绵思绪里。

⑦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心中永远的追求。

你站在山顶,吮天地之锐气,吸日月之精华。

你不会孤独。

你带着周身的光芒,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

我坚信,在新的时代,仍有在你的精神感召下的蕙质兰心的女子。

张爱玲继承了你的坚定与毅然决然,三毛继承了你的豪放与洒脱,张小娴继承了你的锐利与透彻,舒婷继承了你的甜蜜而独立的爱情……⑧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永远的追求,你擎起了一盏孤独的灯,照亮了一段孤独的历程,用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曲完美的独舞,如一朵摇曳的花,守护着中华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又使语言含蓄蕴藉,富有诗意美。

4.学想象想象还原真情境。

本文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在历史的空间中游走,让李清照又复活在历史的舞台上。

她在舞台上带着那种忧郁采菊,带着那份孤独听雨,带着那份凄苦吃酒。

想象使李清照的生活如电影镜头般一幕幕上演,一幅幅生活的图景还原成一片鲜活的亮丽。

二、研读品味经典·让积淀更丰厚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学记》[翻译] 所以,学后才能知道知识的不足,教后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不够深刻。

知道不足了,就能自省;知道自己知识的不深刻,就能不断勉励自己。

[明理知义] 古人论述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勉励人们要博学,即对各类知识深入而广泛地理解和掌握。

知识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知不足更能促进人们对知识的迫切需求。

通过教人之后知道自己知识的贫乏,会更加激发求知的兴趣;不断汲取知识营养充实自己,更会勉励自己自强不息、奋发上进。

司马迁赞李广《传》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

余睹李将军恂恂②如鄙人③,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