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和骨髓移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同种异体骨髓移植的排斥反应由宿主的T细胞和NK细胞介导。 2. 细胞介导的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作用、抗体介导的补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和细胞因子 介导的炎症效应都与移植排斥的发生有关。
本章小结
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机体免疫应答过高或过低引起的疾病,种类繁多,病因 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诊断有赖于临床 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的综合分析。通过本章学习,有助于 加深对相关疾病的了解。
第三节
器官和骨髓移植
病理学(第9版)
概念
由于免疫细胞对靶抗原的攻击方式不同,移植免疫反应可分为两种:①宿主抗移植物反应 (host versus graft reaction,HVGR),宿主针对移植体细胞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发生的超敏 反应,即移植排斥反应(transplant rejection);②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raft versus host reaction,GVHR)。
2. 病理变化 血管内膜纤维化,管腔严重狭窄;肾小球萎缩、纤维化、玻璃样变;肾小管萎 缩;肾间质纤维化,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3. 临床表现 多发生在术后几个月至1年以后。慢性进行性的移植器官损害,直至功能衰竭。
病理学(第9版)
三、骨髓移植排斥反应
(一)移植物抗宿Fra Baidu bibliotek病
1. 发病机制 可发生于具有免疫活性细胞或其前体细胞的骨髓,植入免疫功能缺陷的受 者体内。来自供者骨髓的免疫活性细胞可识别受者组织并产生免疫应答,使CD4+和CD8+T细 胞活化,导致受者组织损害。
病理学(第9版)
一、移植排斥反应机制
(二)双向移植排斥理论
1. 在强有力的免疫抑制情况下,宿主往往不能完全清除过路细胞。因此,在移植中可同 时发生宿主抗移植物反应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两者共存。
2. 在持续的免疫抑制剂作用下,这种相互免疫应答可因诱导各种免疫调节机制而逐渐减 弱,最终达到一种无反应状态,形成供、受者白细胞共存的微嵌合现象。
病理学(第9版)
一、移植排斥反应机制
(一)单向移植排斥理论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即细胞免疫)和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即体液免疫)均参与此过 程。
1.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 T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与细胞毒作用对移植物的排斥发 挥重要作用。
2.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其表现形式有两种,包括①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在移植前机 体已有循环HLA抗体的受者;②在原来并未致敏的个体中,随着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的形成, 可同时有抗HLA抗体的产生,造成移植物损害。
2. 病理改变及临床特征 (1)急性:移植后3个月内发生,可引起肝、皮肤和肠道上皮细胞坏死 ,患者出现黄疸、 血性腹泻、局部或全身性斑丘疹。 (2)慢性:急性GVHD的延续或移植3个月后发生,皮肤病变类似于系统性硬化,患者 全身消瘦,多器官损害,严重感染或恶病质。
病理学(第9版)
(二)移植排斥反应
2. 病理变化 肉眼观,色泽由粉红色迅速转变为暗红色,伴出血或梗死,出现花斑状外 观。镜下,为广泛的急性小动脉炎伴血栓形成及缺血性坏死。
3. 临床表现 一般于移植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出现,受者迅速出现无尿。
病理学(第9版)
(二)急性排斥反应
1. 发病机制 急性排斥反应可以细胞免疫为主,也可以体液免疫为主。 2. 病理变化 (1)细胞型排斥反应:肾间质明显水肿,单个核细胞浸润并侵袭肾小管壁导致肾小管炎, 引起局部肾小管坏死。也可出现血管炎及血管壁坏死。 (2)血管型排斥反应:血管损伤,血栓形成及相应部位的梗死。更常出现的是亚急性血 管炎,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泡沫状巨噬细胞增生所引起的血管内膜增厚,常导致管腔 狭窄或闭塞。
病理学(第9版)
(二)急性排斥反应
3. 临床表现 较常见。未经治疗者可发生在移植后数天内;经免疫抑制治疗者,可在数月 或数年后突然发生。临床表现多有发热、移植部位胀痛和移植器官功能减退等。细胞型排斥 反应常发生在移植后数月,临床上表现为骤然发生的肾衰竭。
病理学(第9版)
(三)慢性排斥反应
1. 发病机制 (1)特异性免疫攻击:以体液免疫为主,CD4+Th细胞发挥着关键作用。 (2)非特异性组织损伤:包括缺血再灌注损伤、感染、药物毒性等,通过直接或间接参与 宿主抗移植物免疫反应过程介导移植物损伤。
病理学(第9版)
二、实体器官的移植排斥反应
实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按形态变化及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 超急性排斥反应 急性排斥反应 慢性排斥反应
病理学(第9版)
(一)超急性排斥反应
1. 发病机制 与受者血液中已有供体特异性循环HLA抗体,或受者、供者ABO血型不符有 关,本质上属Ⅲ型超敏反应。
谢谢观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