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精品课件】多肽与蛋白质

合集下载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概述及分类重点 PPT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概述及分类重点 PPT
步进行 ❖ 组氨酸可在生理条件解离、结合质子
❖ 咪唑环形成质子传递体系
亲核试剂:给出电子
(3)Neutral Amino Acids中性氨基酸
❖ 中性氨基酸侧链不提供也不接受质子
❖ (1) Glysine甘氨酸 最简单、没有光学活性的氨基

❖ (abbreviation:Gly)
❖ 显然与这种氨基酸相关的化学反应比较少,在生物学 上的意义主要是作为结构成份,大量的结构蛋白质如: 胶原和丝素中含有大量的甘氨酸。
CO2H H2N C H
R
R的结构
-H -CH3 -CH(CH3)2 -CH2CH(CH3)2 -CH(CH3)CH2CH3
N H
CO2H
-CH2C6H5
CH2
OH
CH2
N H
-CH2OH -CH(OH)CH3 -CH2CO2H -CH2CH2CO2H -CH2CONH2 -CH2CH2CONH2
-CH2SH -CH2CH2SCH3 -CH2CH2CH2CH2NH2 -CH2CH2CH2NHC(=NH)NH2
❖ 亲水性特别好,但第二个羟基(仲羟基)形成氢键能力弱、
HOOC
NH2
CCHH来自OH CH3❖ (3) Cysteine半胱氨酸 ❖ (abbreviation:Cys)
NH2 HOOC C CH2 SH
H
用 sulfur(硫) 取代丝氨酸的氧,较高pH值下能够给出质子 离 解
硫原子是特别好的亲核试剂
❖ α-,β-,γ-,orδ-氨基酸、
❖ γ-aminobutyric acid γ-氨基丁酸 (GABA):
❖ 神经传递素
❖ 2,5-diiodotyrosine 2, 5-二碘酪氨酸 ❖ 甲状腺激素前体

《多肽、蛋白质药物》课件

《多肽、蛋白质药物》课件
多肽、蛋白质药物
目录
• 多肽、蛋白质药物的概述 • 多肽、蛋白质药物的合成与制备 • 多肽、蛋白质药物的特性与优势 • 多肽、蛋白质药物的应用领域 • 多肽、蛋白质药物的研发与审批 • 多肽、蛋白质药物的挑战与前景
01
多肽、蛋白质药物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多肽和蛋白质药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 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或化学合成等 方法制备的,具有治疗、预防或诊断 疾病作用的大分子化合物。
感谢观看
研究与开发阶段
确定药物靶点
首先需要确定药物作用的生物靶点,即药物作用的生物分子,如蛋 白质或基因。
多肽、蛋白质设计
基于靶点的结构和功能,设计能够与靶点相互作用的多肽或蛋白质 药物。
合成与优化
通过化学或生物方法合成多肽或蛋白质药物,并进行药效和药代动力 学优化。
临床试验阶段
Ⅰ期临床试验
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确定药物剂量和给药方案。
神经性疾病治疗
神经保护剂
01
多肽、蛋白质药物可以保护神经元免受损伤,用于治疗帕金森
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镇痛剂
02
一些多肽、蛋白质药物具有镇痛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疼痛性疾
病,如偏头痛、神经痛等。
促进神经再生
03
多肽、蛋白质药物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用于治疗
脑外伤、脊髓损伤等。
心血管疾病治疗
药物作用机制
01
02
03
靶点识别与结合
多肽和蛋白质药物通过与 靶点分子结合,发挥其治 疗作用。
信号转导调控
一些多肽和蛋白质药物可 以调控细胞内的信号转导 通路,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
免疫调节
多肽和蛋白质药物还可以 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用 于治疗免疫相关疾病。

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 ppt课件

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  ppt课件
疾病发病机理的揭示, 对体内各种酶, 辅酶, 生长代谢调 节因子的深入认识, 可以针对性开展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 的研发。
12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研发技术与方向
1) 化学合成方法
2) 改造生物活性多肽及现有多肽药物
3) 提高活性多肽及现有多肽药物档次
4) 针对具生物活性的多肽天然产物研发
13
三、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的生产方法
(3)胰岛素及其它激素 生长素释放抑制因子,是一种人 脑激素,治疗肢端肥大症, 50万个羊脑提取5mg. 工程菌:7.5L培养液可得到5mg.
肢端肥大症
2.血浆蛋白质
白蛋白,纤维蛋白溶酶原,血纤蛋白等
3.蛋白质类细胞生长调节因子 干扰素α、 β、 γ(IDN),白细胞介素(1~16)(IL)神经生 长因子等
IFN:干扰素 IL:白细胞介素 hGH:生长激素 FDGF:成纤维细胞衍化生长因子
CSF:克隆刺激因子 EPO:红细胞生成素
10
二、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特点
1) 基本原料简单易得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主要以20种天然氨基酸为基本结构
单元依序连接而得,代谢物氨基酸为人体生长的基本营养成分, 可通过农产品发酵而制备。
t-PA(tissue-plasminogen activator)译成中文为组织纤溶 酶原激活剂,人体内自然存在,同时也是临床上用于急性心 肌梗死的一种生物蛋白药物,有18个半胱氨酸,9对二硫键
1953年,人类用化学合成法合成了有生物活性的多
肽----催产素。
(2)天然动植物及重组动植物提取法
通过生化工程技术,从天然动植物中分离纯化。由 于天然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含量过低,杂质太多,引起人 们对重组动植物的重视。
重组动植物只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手段,将药物基因 或能对药物基因起调节作用的基因转导入动植物细胞,以 提高动植物合成药用成分的能力,再经过生化分离,制得 生物制品。

十七章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ppt课件

十七章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ppt课件
天冬氨酸(PI=2.98)和精氨酸(PI=10.76) 写出其存在形式以及在电场中的移动方向。

存在: 偶极离子 移动:不移动
负离子 正极
正离子 负极
试用电泳法(缓冲溶液 pH=6.0)分 离赖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的混合物
赖氨酸 谷氨酸 甘氨酸 pI=6.0 电中性 不移动
pI=9.7
阳离子 负极
固态氨基酸通常以内盐(偶极离子) 形式存在:
H H3N C COO R
离子型化合物:
熔点高(分解) 难溶于有机溶剂
二、化学性质

-
(一) 两性与等电点
H2O
OH + R CH COOH
+ NH3 (Ⅰ)
R CH COO
+ NH3
-
H2O
R CH COO + H3O NH2 (Ⅱ) 负离子
-
+
正离子
H3N CHCOO 酰基化 R
R'OH 酯化
H H2N C COOR' R
电泳:带电颗粒在电场中向其相反方向的电极移动 的现象。
加酸,平衡左移,以正离子存在,电场中向负极移动。
加碱,平衡右移,以负离子存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
等电点:当溶液调节至一定的 pH 值时,氨基酸 以偶极离子的形式存在,将此溶液置于电场中 ,氨基酸不向电场的任何一极移动,即处于电 中性状态,这时溶液的 pH 值称为氨基酸的等 电点。 常利用上述性质分离氨基酸。
3
O C
O NH CH C CH2SH 半胱氨酸残基
NH CH2 COO 甘氨酸残基
-
谷氨酸残基
γ-谷氨酰半胱氨酰甘氨酸 γ-谷-半胱-甘 γ-Glu-Cys-Gly 谷胱甘肽(GSH——还原型谷胱甘肽)

植物生化制药 第四章肽类和蛋白质类药物

植物生化制药 第四章肽类和蛋白质类药物

第四章肽类和蛋白质类药物一、多肽和蛋白质的概念由多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链状化合物称为多肽。

50个以上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称蛋白质。

多肽和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结构。

蛋白质结构与其生物学活性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蛋白质变性:当蛋白质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从原来的有规则的空间结构变为无序松散状态时,其生物活性将会散失,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二、多肽和蛋白质理化性质1.酸碱性2.胶体性质3.离子结合(1)盐析(2)有机溶剂沉淀反应(3)加热沉淀反应(4)金属盐沉淀法(pH>pI时)(5)生物碱试剂和某些酸类的沉淀反应4.变性作用天然蛋白质因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分子构象发生变化,致使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随之发生变化,但一级结构未遭破坏,这种现象称为变性作用。

变性后的蛋白质称为变性蛋白。

导致蛋白质变性的因素:热、紫外光、激烈的搅拌以及强酸和强碱等。

5.紫外吸收6.颜色反应(1)茚三酮反应(2)双缩脲反应(3)酚试剂反应三、多肽和蛋白质药物1.多肽类药物(1)多肽类激素①下丘脑-垂体多肽激素:促甲状腺素释放素、促生长抑制素等②甲状腺激素: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等③胰岛激素:胰高血糖素、胰解痉多肽等④消化道激素:肠抑胃肽,胃泌素等⑤胸腺激素:胸腺肽等⑥心脏激素:心房肽等(2)多肽类细胞生长调节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等(3)其它多肽类药物:谷胱甘肽、胎盘素等第二节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一般制备方法一、生物材料的选择1. 选择原则(1)材料来源丰富易得;(2)有效成分含量高;(3)制备工艺简单,难于分离的杂质少;(4)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生物材料或微生物材料为原料。

材料选定后,必须尽量保持新鲜,尽快加工处理,否则冷冻保存。

二、材料的预处理1. 机械法常用的有匀浆器,研钵,机械捣碎机。

2. 物理法反复冻融法;急热骤冷法;超声波法;加压破碎法。

3. 化学法用稀酸、稀碱、浓盐、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处理细胞,可破坏细胞结构释放出内容物。

生化药物制造工艺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培训课件

生化药物制造工艺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培训课件

(3)福林-酚试剂法
本方法首先在碱性溶液中形成铜与蛋白质复合物,
然后该复合物中的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还原磷钼酸-
磷钨酸试剂(福林试剂),产生深蓝色。本法可用
750nm比色测定,或500nm比色测定,本法的标准曲
线线性较差,样品浓生化药度物制需造工按艺多肽标和蛋准白质曲类药物线校正。
24
(4)考马斯亮蓝G -250染色法
考马斯亮蓝G -250在酸性溶液中为棕红色,当它 与蛋白质通过疏水作用结合后,变为蓝色,可在 595nm比色测定。但不同蛋白质之间的差异较大,且 标准曲线线性较差。
(3)生物状态 动物饱食后宰杀,胰脏中的胰岛素含 量增加,对提取胰岛素有利,但胆囊收缩素的分泌使 胆汁排空,对胆汁的收集不利。
生化药物制造工艺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
10
(4)原料来源 血管舒缓素可分别从猪胰脏和猪颚下 腺中提取,两者生物学功能并无二致,而稳定性以颚 下腺来源为好,因其不含蛋白水解酶。
(5)原料解剖学部位 猪胰脏中,胰尾部分含激素较 多,而胰头部分含消化酶较多,如分别摘取则可提高 各产品的收率:
又如:酶蛋白——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能抵抗蛋
白水解酶的水解,因而可用蛋白水解酶降解其他蛋白
质,以便于SOD进一生化药步物制的造工纯艺多肽化和蛋。白质类药物
பைடு நூலகம்
20
4、分离纯化方法的选择
分离纯化是整个生化制备过程的核心部分。
对于某一物质,究竟选用什么分离纯化方法最理想, 主要是根据该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具体实验条件而 定。认真参考借鉴前人经验可以避免许多盲目性,节 省实验摸索时间。
钙(羟灰石)、磷酸钙凝胶、硅胶、皂土沸石、硅藻 土、活性白土、氧化铝以及活性炭等。

第十三章 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

第十三章  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
Biblioteka 2、生产工艺工艺路线:
除盐
(三)干扰素(Interferon,IFN)
1、结构和性质
1957年Isaacs和Lindenman在进行鸡胚细胞流感病毒感染 试验中首次发现一类能干扰和抑制病毒复制的可溶性细胞分泌 物,故取名为干扰素(interferon)
干扰素(IFN)系指由干扰素诱生剂诱导有关生物细胞所 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诱生蛋白质。在细胞上具有光谱 抗病毒活性。
这类诱生蛋白质从细胞中产生和释放之后,作用于相 应的其他同种生物细胞,并使其获得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多 方面的“免疫力”。人干扰素按抗原性分为α、β、γ三型。 根据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又分为若干亚型。三种干扰素的 理化及生物学性质有明显差异,即使是IFN-α的各亚型之间, 生物学作用也不尽相同。
抑制病毒等细胞内微生物的增值 抗细胞增殖 通过作用于巨噬细胞、NK细 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而 进行免疫调节。 改变细胞表面的状态,使负电 荷增加,组织相溶性抗原表达增加
胸腺激素制剂总的说来都与调节免疫功能有关

(1)结构和性质 胸腺素组分5是由在80℃热稳定的40~50种多肽组 成的混合物,分子量在1000~15000之间,等电点 在3.5~9.5之间。 为了便于不同实验室对这些多肽的鉴别和比较,根 据它们的等电点以及在等电聚焦分离时的顺序而命名。 共分三个区域:α区包括等电点低于5.0的组分,β区 包括等电点在5.0~7.0之间的组分,γ区则指其等电 点在7.0以上者(此区内组分很少)。对分离的多肽进 行免疫活性测定,有活性的称为胸腺素。
易溶于水,等电点为6.6。在干燥和酸性溶液中较稳定,虽经 100℃加热,但活力不减;在碱性溶液中容易失活。能溶解于 70%的丙酮或70%的乙醇中。

第02章多肽与蛋白质-精品文档111页

第02章多肽与蛋白质-精品文档111页
“Protein” 一词来描述蛋白质。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目录
1951年, Pauling采用X(射)线晶体衍射发现了蛋 白质的二级结构——α-螺旋(α-helix)。
1953年,Frederick Sanger完成胰岛素一级序列测定。 1962年,John Kendrew和Max Perutz确定了血红蛋
H HH OH
肽键
甘氨酰甘氨酸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目录
(二)体内存在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肽
1.谷胱甘肽是体内重要的还原剂
谷胱甘肽 (glutathione, GSH)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目录
H2O2 2H2O
2GSH
GSH过氧 化物酶
GSSG
NADP+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目录
一段肽链有多个谷氨酸或天冬氨酸残基相邻,则在 pH7.0时,这些残基的游离羧基都带负电荷,彼此相斥, 妨碍α-螺旋的形成。同样,多个碱性氨基酸残基在一肽段 内,由于正电荷相斥,也妨碍α-螺旋的形成。
天冬酰胺、亮氨酸的侧链很大,也会影响α-螺旋 形成。
目录
(一)肽键是一个刚性的平面
参与肽键的6个原子C1、 C 、 O 、 N 、 H 、 C2 位 于 同 一 平面,C1和C2子构成了
所谓的肽单元 (peptide unit)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目录
(五)模体是蛋白质的超二级结构
在许多蛋白质分子中,由几个具有二级结 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相互作用,所 形成的折叠模样,称为超二级结构 (supersecondary structure),又称折叠(fold) 或模体(motif)。

第02章多肽与蛋白质

第02章多肽与蛋白质
白的四级结构。 20世纪90年代以后,后基因组计划。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目录
什么是蛋白质?
蛋 白 质 ( protein ) 是 由 许 多 氨 基 酸 (amino acids)通过肽键(peptide bond) 相连形成的高分子含氮化合物。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目录
(一)蛋白质的分子组成与结构特征是其分 类的基础
1. 蛋白质根据分子组成分为单纯蛋白质和结合蛋 白质两类:
单纯蛋白质(simple protein)
结合蛋白质 = 蛋白质部分 + 非蛋白质部分
(conjugated protein)
辅基 (prosthetic group)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多肽链从氨基末端走向羧基末端。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目录
N末端
C末端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牛核糖核酸酶
第六节
目录
肽是根据由N-端至C-端参与其组成的氨基酸残基命名的
O
O
NH2-CH-C
NH-CH-C
H OH + H H OH
甘氨酸
甘氨酸
-HOH
O
O
NH2-CH-C-N-CH-C
肽链中的氨基酸分子因脱水缩合而基团不全, 被称为氨基酸残基(residue)。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目录
多肽链具有方向性:
氨基末端(amino terminal)或 N 末端: 多肽链中有游离氨基的一端称氨基末 端(amino terminal)或N-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纯蛋白质(simple protein)
结合蛋白质 = 蛋白质部分 + 非蛋白质部分
(conjugated protein)
辅基 (prosthetic group)
2. 蛋白质根据结构特点进行分类 :
将具有相同或类似结构域或模体的蛋 白质归为一类。既体现结构特性又提 示功能特性。
超家族(super family) 家族(family) 亚家族(subfamily)
凡氨基酸残基数目在50个以上,且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肽称蛋白质; 凡氨基酸残基数目在50个以下,且无特定空间结构者称多肽。
(二)生物活性肽:
• 生物体内具有一定生物学活性的肽 类物质称生物活性肽。
• 重要的有谷胱甘肽、神经肽、肽类 激素等。
1.谷胱甘肽是体内重要的还原剂
谷胱甘肽(GSH):
全称为γ-谷氨酰半胱氨酰甘氨酸。其巯基可 氧化、还原,故有还原型(GSH)与氧化型 (GSSG)两种存在形式。
有些蛋白质含有少量磷或金属元素铁、铜、 锌、锰、钴、钼,个别蛋白质还含有碘 。
蛋白质是体内的主要含氮物。 其中N元素的含量相对稳定,约为16%, 故每克氮相当于6.25克蛋白质。
N的含量平均为16%——凯氏定氮法 (Kjadehl)的理论基础
(一)蛋白质的分类
1. 蛋白质根据分子组成分为单纯蛋白质和结合蛋 白质两类:
3. 蛋白质根据其形状 可分为: 纤维状蛋白质:结构蛋白,难溶于水。如结缔组织中的胶原蛋白 球状蛋白质:易溶于水,功能蛋白。
(二构(primary structure)
二级结构(secondary structure) 三级结构(tertiary structure) 四级结构(quaternary structure)
2. 蛋白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1)作为生物催化剂(酶) 2)代谢调节作用 3)免疫保护作用 4)物质的转运和存储 5)运动与支持作用 6)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
3. 氧化供能
第一节
肽和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Primary Structure of Peptides and Proteins
一、肽和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多聚体
序列比对方法(sequence-comparison method)关键在于将2个序列准确地对齐,使 之达到相同序列最大化,插入或删除序列最小 化的目的。
(一)氨基酸通过肽键相连形成肽/蛋白质
存在自然界中的氨基酸有300余种, 组 成 体 内 蛋 白 质 的 氨 基 酸 ( amino acid)有20种,均为L-α-氨基酸(除甘 氨酸外) 。
蛋白质是由若干氨基酸的氨基与羧基经脱 水缩合而连接起来形成的长链化合物。
一个氨基酸分子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 酸分子的α-氨基在适当的条件下经脱水 缩合即生成肽。
本节内容结束
第二章
多肽与蛋白质
Peptides and Proteins
1833年,Payen和Persoz分离出淀粉酶。 1864年,Hoppe-Seyler从血液分离出血红蛋白,
并将其制成结晶。 19世纪末,Fischer证明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并将氨基酸合成了多种短肽 。 1938年,德国化学家Gerardus J. Mulder引用
• 胰岛素(Insulin)由5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分为A、B两条链。A链21个氨基酸残基,B 链30个氨基酸残基。A、B两条链之间通过 两个二硫键联结在一起,A链另有一个链内 二硫键。
四、蛋白质一级结构比对可用于同源 蛋白质分析
蛋白质一级结构(氨基酸序列)比对常被 用来预测蛋白质之间结构与功能的相似性。
高级结构 或
空间构象
(conformatio n)
构象是由于有机分子中单键的旋转所形成的。 蛋白质的构象通常由非共价键(次级键)来维系。
三、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蛋白质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是指蛋 白质分子中,从N端到C端的氨基酸排列 顺序。
形成一级结构的化学键:
肽键(主要化学键) 二硫键
两氨基酸单位之间的酰胺键,称为肽键。 多肽链中的氨基酸单位称为氨基酸残基。
多肽链具有方向性,头端为氨基端(N 端),尾端为羧基端(C端)。
多肽链从氨基末端走向羧基末端。
由数个、十数个氨基酸组成的肽习惯称为寡肽(oligopeptide),而很多 氨基酸组成的肽称为多肽(polypeptid)。
“Protein” 一词来描述蛋白质。
1951年, Pauling采用X(射)线晶体衍射发现了蛋 白质的二级结构——α-螺旋(α-helix)。
1953年,Frederick Sanger完成胰岛素一级序列测定。 1962年,John Kendrew和Max Perutz确定了血红蛋
白的四级结构。 20世纪90年代以后,后基因组计划。
Glu-Cys-Gly SH
Glu-Cys-Gly S S
Glu-Cys-Gly
谷胱甘肽的生理功用:
解毒作用:与毒物或药物结合,消除其毒 性作用;生物转化。
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作为重要的还原剂, 参与体内多种氧化还原反应;
保护巯基酶的活性:使巯基酶的活性基团SH维持还原状态;
维持红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消除氧化剂对 红细胞膜结构的破坏作用。
什么是蛋白质?
蛋白质(protein)是由许多氨基酸 ( amino acids ) 通 过 肽 键 ( peptide bond) 相连形成的高分子含氮化合物。
蛋白质的生物学重要性
1. 蛋白质是生物体重要组成成分
分布广:所有器官、组织都含有蛋白质; 细胞的各个部分都含有蛋白质。
含量高:蛋白质是细胞内最丰富的有机分 子,占人体干重的45%,某些组织 含量更高,例如脾、肺及横纹肌等 高达80%。
2. 多肽类激素:
多肽类激素:种类较多,生理功能各异。 主要见于下丘脑及垂体分泌的激素。 催产素,加压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3.神经肽
神经肽:在神经传导过程中起信号转导作用的肽 类。 脑啡肽,强啡肽,孤啡肽,P物质(10肽) 用于临床镇痛治疗。
二、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蛋白质分子中主要的元素组成是:C、H、O、 N、S等。C(50~55%)、H(6~7%)、O (19~24%)、N(13~19%)、 S(0~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