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复习资料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整理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上册)1、交通的定义:一般:人与动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广义:人、物、信息的流动,以一定目标方式通过一定空间。
2、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公路可分为干线和支线,其中干线公路可分为几类:(1)国道(2)省道(3)县道(4)乡道。
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3、按照道路在交通功能、对沿线建筑物服务功能的地位,可分为(1)快速路(2)主干路(3)次干路(4)支路。
4、行人静态空间:主要是指行人身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占用的空间范围。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高度为2.5m。
5、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R min):是指汽车前外轮中心的转弯半径。
车辆的转弯半径可作为停车场、回车场、公交车站通道设计的依据。
6、交通量(Q):在某一时间内实际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
7、通行能力: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能力。
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
8、道路横断面: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称为道路横断面。
9、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带、道路附属设施等用地组成。
10、路幅宽度: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总宽度。
(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线常用红线绘制,是道路交通用地、道路绿化用地与其他城市用地的分界线)。
11、路侧带:在道路车行道两边到道路红线之间的用地为路测带。
12、路肩:在城市郊区的道路上采用边沟排水时,在车行道路面外侧至路基边缘所保留的带状用地称路肩。
路肩分为硬路肩(包括路缘带)和保护性路肩。
设计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4km/h时,应设硬路肩。
其铺装应具有承受车辆荷载的能力。
硬路肩中路缘带的路面结构与机动车车行道相同,其余部分可适当减薄。
硬路肩最小宽度见书(P105)13、边沟:城市道路除利用路缘侧平石上的雨水井排除路面雨水外,在郊区道路或山区居住区内的道路常用边沟排水。
城市道路交通复习资料
第一章城市综合交通:1城市对外交通2城市交通3城市公共交通4城市交通系统城市道路:城市道路联系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城市中心、城市的各种用地、对外交通设施),既是城市生产、生活的动脉,又是组织城市布局结构的骨架,同时还是安排绿化、排水及城市其他工程基础设施(地上、地下管线)的主要空间现代城市规划理论:1邻里单位(1929年美国人佩里提出,斯坦确立)2扩大街坊(1942伦敦屈普)3立体交通4树枝妆道路系统5有机疏散理论6卫星城—新城理论中的道路系统规划7城市沿交通干线发展的理论交通分流:1交通性交通与生活性交通的分流2快速交通与常速交通的分流3机动交通、非机动交通及步行交通的分馏“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是:1现状分析2城市发展分析3战略研究4规划研究我国城市交通发展规律和趋势:1科学地看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和交通拥挤问题2城市交通的机动化是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3城市交通拥挤不是洪水猛兽,并不可怕公路一般分为:1高速公路2一般公路城市总体布局中的位置和作用将城市道路分为:1快速路2主干路3次干路4支路按道路功能的分类:1交通性道路(1)交通性主干路(2)交通性次干路2生活性道路(1)生活性主干路(2)生活性次干路(3)生活性支路第二章城市交通规划是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础工作。
城市交通规划要对城市现状道路交通状况和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合城市用地发展布局定量研究城市交通的发展和分布,今儿确定城市交通发展目标,设置达到该目标的策略,制定实施计划,包括确定城市交通政策、城市交通系统、客货交通组织、道路交通流量分配等主要内容。
定义:道路容量指在通常的道路条件下,可以合理期望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车道或车行道某一断面的单向或双向最多的车辆数。
服务容量指在一定的服务水平的行车条件下,单位时间通过某一断面的最多车辆数。
服务水平就是道路提供给司机的车流通行条件,用以区别不同的车流状态。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一、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1、城市综合交通的含义“大交通”是指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它涵盖了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和管道交通五大方式。
“小交通”只是指道路交通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的最基本组成部分;道路交通系统依附于道路网络,是反映城市格局、面貌和活力的窗口。
2、城市交通系统的要素(1)人和物的流动(交通需求)人流、物流,包括无形的流动,是城市活动的体现。
(2)交通设施(交通)运载工具(包含汽车、火车、船舶等),运路(道路或轨道等),战场(terminal、车站、停车场等)。
(3)经营管理系统(联系需求与供给)组织交通供给服务、经营管理交通设施和运营系统的系统。
(4)交通空间是发生交通服务行为的空间,包含交通设施周围的空间、道路空间、交通站场空间。
3、城市交通的基本因素——用地、人、车、路(1)城市用地:是产生交通、吸引交通的“源”和“泽”确定不同性质的城市用地产生和吸引交通的数量的指标称为交通生成指标,不同性质的用地应该有相应的交通生成指标。
交通生成指标的用地相关因素有:城市用地性质、面积,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就业岗位密度)等。
(2)人:出行目的:包括上下班出行(含上学放行)、生活出行(购物、游憩、社交)、公务出行三大类。
出行方式:出行方式的选择:时间、线路、价格、目的等——成本平均出行距离:居民平均每次出行的距离。
也可用平均出行时间和最大出行时间来表示。
与城市规模、城市形态、用地布局、人口分布、出行方式有关。
日平均出行次数:与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有关。
(3)车:机动车和自行车是构成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内容。
无论是对机动车或自行车都需研究以下因素:车辆(可折算成标准车)的保有量、出行率、空驶率、平均出行距离(平均运距);车流速度、密度、流量。
机动车可以归纳为几种“设计车辆”,以便根据设计车辆的外廓尺寸、载重量、运行特性等特征作为道路设计的依据。
a 小型汽车:包括小汽车、三轮摩托车、轻型越野车和2.5吨以下的客货运汽车。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重点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重点T T(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第一章1.人体活动空间自由活动圈(直径~米)内,步行可以很自由不干扰别人;即人均所拥有的空间达到。
舒适活动圈(直径~米)内,穿越的行人不至接触到原来的行人,~;限制活动圈(直径~米)内,穿越的行人要侧身走才不至接触到原来的行人~;接触区(直径~米)内,行人已无法穿行超越,~;一般选取~人的空间值作为确定服务水平界限的临界点。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为。
2.停车方式车辆的停放方式:①平行式(所需停车带较窄,驶出车辆方便迅速,但沿路占地最长,单位长度内停放的车辆数量少。
常用于路边临时停车或短时间停放,有利于加快停车泊位的周转)②垂直式(单位长度内停放的车辆较多,用地比较紧凑,但停车带占地较宽,且在进出停车位时,需要倒车一次,因而要求通道宽度至少有倍的车身长度。
布置时可考虑两边停车,合用中间一条通道)③斜列式——30、45、60度(停车带宽度随车身长度和停放角度不同而异,宜在场地受限制时采用。
车辆出入及停车均较方便,有利迅速停滞和疏散,缺点是单位停车面积比垂直停放要多,特别是30度停放,土地利用率不高,用地最费,故较少采用)我国较多采用平行式和垂直式车辆的停发方式:①前进停车,后退发车(常用于家庭车库或建筑周边停车)②后退停车,前进发车(最常采用,优点是发车迅速方便,占地面积少,常用于公共停车场。
)③前进停车,前进发车(更为方便,但占地面积较大,多用于铰接车停车场,除特殊要求,一般较少采用3.地面停车场,每个停车位25~30m2,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库30~35m2,路边停车带16~20m2第二章1.交通流特性三大参数:①交通量: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量或行人数量。
前者称为车流量,后者称为人流量。
②速度(V):指车辆或行人在单位时间内行驶或通过的距离。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复习资料 老师总结自己整理
第一章()通过对城市交通需求量发展的预测,1城市交通规划的概念:为较长时期内城市的各项交通用地,交通设施,交通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综合布局与统筹规划,并进行综合评价,是()城市交通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活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2特点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城市未来交通进行研究的过程和对未来交通的安排。
:一个战略:两张网:城市道路网,城城市交通规划编制的核心内容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市公交网。
城市四大基本活动:交通、居住、工作、游憩。
功能:为地上地下工程管线城市道路是指城市城区内的道路。
城市道路的概念及其功能:和其它市政公用设施铺设提供空间;是城市的骨架,建筑物的依托,分别用地各地块的边界;是商贸活动的场所之一;是城市居民交通与活动的空间;城市防灾避难提供场所;为城市通风新鲜空气的流通提供渠道;反映了城市的风貌,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又是显示当代精神文明的场所,是组织城市景观的导线。
()国标(作为城市骨架)的分类:快速路、主1城市道路按国标、按功能、按目的分类:()()按交通目的3: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干路、次干路、支路;2;按道路功能的分类的分类:疏通性道路、服务性道路。
()人口密集与城市用1我国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问题及原因:地的矛盾:由于人口稠密,国家又实行劳动力密集、广就业、低工资的政策,所以中国城市()城市用地布局带来2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人口密集而城市用地紧张,从而导致交通密度大。
的交通分布的合理性问题: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单一中心的同心圆式发展,由于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上缺乏远见,缺乏清晰的规划思想,城市布局的不合理性也越来越明显,从而()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落后带来的系统性问题:3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的分布和合理性。
城()4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运输体系和交通结构缺乏科学性。
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性问题:我国城市中城市运输、城市道路、城市交通管理三个系统分别由多个部门管理,思想认识不尽统一,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脱节,城()居民交通意识问题:市交通管理跟不上城市交通发展需要。
城市道路与交通补考复习资料
《城市道路与交通》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城市道路: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
3.城市交通:分为城市内部交通与对外交通。
内部交通是连接城市各组成部分的各种交通的总称,城市交通网主要由道路、高速路和轨道交通组成;有的还建有市内水道网。
对外交通是城市对外联系的各种交通的总称。
6.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当视高为1.2m,物高为0.1m时,驾驶人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障碍物前能安全停车所需的最短行车距离。
7.立体交叉:利用跨线结构使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不同标高相互交叉的连接方式。
二.填空题4.城市道路的功能可分为: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疏通性道路、服务性道路。
5.自行车一条车道宽度为1m,道路一侧自行车道路面宽不应小于为3.5m。
6.路拱的作用是利用路面横向排水。
11.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标志两大类。
13.现代道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为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14. 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
16.城市快速路是指在城市内修建的由主路、辅路、匝道等组成的供机动车辆快速通行的道路系统。
17.城市快速路横断面分为整体平地式和高架分离式。
20.交通信号控制的范围分为点控制、线控制、面控制三种。
22.交通标志三要素有颜色、形状、符号。
三.选择题( D )6.确定道路最小纵坡的依据是( )。
A. 汽车动力性能B.道路等级C.自然因素D. 排水要求( A )7.小半径弯道上,行车道加宽的目的是( )。
A 适应车辆行驶轨迹加宽的需要 B. 改变平曲线半径,提高行车速度C.保证行车时视线不被遮挡( B )8.道路上最小纵坡的大小决定于()。
A、道路等级B、排水要求C、爬坡要求( A )9.关于交叉口说法错误的是()。
A、驶出方向的车道数少于进入交叉口的直行车道数B、交叉扩车道数不少于路段上的车道数C、交叉口车道数最好比路段上的车道数多设一条D、主要道路方向进入交叉口的车道数等于驶出的车道数( B )10.关于人行横道方向设置说法不正确的是()。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1、都市轨道交通旳分类。
2、公交优先确实切含义。
3、都市郊区道路交通分析按交通性质分为哪三类,怎样组织?4、都市道路系统规划旳基本原则?5、都市交通旳含义。
6、交通影响分析。
7、都市道路具有哪些功能?8、居民流动在时间上分布特点有哪些?9、铁路客运站位置选择。
10、水网都市道路网旳规划和改造应考虑哪些问题?11、什么是铁路车站中旳中间站、区段站?12、在设计交叉口时,增长交叉口旳通行能力旳措施有哪些?可图示。
13、都市南北主干路和东西主干路相交,东西路直行车流量很大,于是将东西直行路下穿,并不再采用其他措施。
问交叉口与否尚有冲突点,为何,图示冲突点?提出2个改造措施。
14、什么是BRT?15、分析都市干道网基本类型中旳方格路网、优缺陷及使用该路网时注意旳事项。
16、机动车公共停车场旳设计原则?17、都市轨道交通旳分类。
18、铁路客运站在都市中旳布置和数量。
(按不一样旳都市规模分析)19、山区都市道路网规划应符合旳规定有哪些?20、铁路设备旳布置原则有哪些?21、都市道路等级构造规划应遵照旳原则有哪些?22、为何倡导公交优先?23、公交中途站规划原则有哪些?24、图为某都市新区主干路AB与次干路CD交叉口规划平面图.规划主干路AB旳横断面为双向6条机动车道三块板布置,次干路CD旳横断面为双向4条机动车道一块板布置。
交叉口设置了5个公交停靠站,其中2、3、5号站为直行、右转公交站,1、4号站为左转公交站,停靠站距交叉口距离如图所示。
试指出该交叉口规划平面布置存在旳问题。
1、为都市中大量、长距离、迅速交通服务旳都市道路,为()。
A 迅速路B 主干路C 次干路D 支路2、在都市规划估算停车用地时,其用地总面积可按规划都市人口每人()m2计算。
A 0.6~0.8B 0.7~0.9C 0.8~1.0D 1.0~1.23、当地形困难或条件受限制旳时候,我们采用(),并设置最大超高。
A 极限最小半径B 不设超高旳最小半径C 一般最小半径D 不设超高容许旳最小半径4、道路纵断面线形反应路线竖向旳()A 走向B 高程C 高差D 纵坡大小5、路拱旳形式包括()A 直线形B 折线形C抛物线形 D 直线抛物线形6、桥梁按构造受力可分为( )基本体系:A 梁式体系B 拱式体系C 刚架桥D 缆索承重桥7、都市道路按其在都市道路系统中旳地位、交通功能一般分为()。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道路具有交通、形成城市结构、公共空间、防灾、繁荣经济等方面的功能。
城市道路分为四类:1、快速路、2、主干路、3、次干路4、支路当人均所拥有的空间达到3.7㎡时,人的活动自如。
一般选取1.4~3.7㎡/人的空间作为确定服务水平界限的临界点。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高度为2.5m。
我国行人平均步幅63.6cm。
步速集中于60~78m/min的范围间。
车型总长总宽总高小型汽车 5.0 1.8 1.6普通汽车12 2.5 4.0自行车 1.93 0.6 2.25车辆的停发方式:1、前进停车,后退发车(家庭停车、建筑周边停车)2、后退停车,前进发车(公共停车场)3、前进停车,前进发车(铰接车停车场)车辆的停放方式:1、平行式2、垂直式3、斜列式各种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火车自行车其它非机动车最小净高 4.5 5.0 5.5 6~6.5 2.5 3.5停车用地总面积规划城市人口每人0.8~1.0㎡计算机动车80%~90%,自行车10%~20%地面停车场用地面积25~30㎡/停车位停车楼地下停车库30~35 路边停车带16~20小型汽车垂直式后退停车W车6.0 L车2.8 W道6.0 W停18.0 A停25.2汽车动力因数D 汽车单位重量的有效牵引力交通流的分类按交汇流向分:交叉、合流、分流、交织流按道路服务水平分:自由流、稳定流、不稳定流、强制流交通流特性三大参数:交通量、速度、密度用通行能力来评价道路的服务水平道路的服务水平主要以道路上的运行速度和交通量与可能通行能力之比。
道路的通行能力是指正常的气候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或交叉口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或行人数量。
车辆交通流特征:车流量、行车速度、车流密度道路车流量: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车辆数,且常指来往两个方向的车辆数。
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天内的车流高峰期间连续60min的最大交通量。
设计交通量:一般取一年的第30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交通量。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
1.名词解释:车流量:单位时间通过某一断面或地点的车流量和行人数量。
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量或行人数量。
服务水平:交通流中车辆运行的以及驾驶员和乘客或行人感受的质量量度。
通行能力:正常的气候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段或交叉口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或行人数量,以veh/h,p/h或veh/d表示。
设计车速:道路几何所依据的车速。
道路红线: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界线。
行车视距:为了行车安全,在道路设计中应当保证驾驶人员在一定距离范围内能随时看到前方道路上出现的障碍物,或迎面驶来的车辆,以便及时采取刹车制动措施,或绕过障碍物,这个必不可少的距离叫做行车视距。
停车视距:在同一车道上,车辆突然遇到前方障碍物,如行人过街、违章行驶交通事故以及其他不合理的临时占道等,而必须及时采取制动停车所需要的安全距离。
展线:在山岭地带,由于地面自然纵坡常大于道路设计容许最大纵坡,加上工程地质条件限制,就需要顺应地形,适当延伸线路长度沿上坡逐渐盘绕而上,以达到路线终点。
这种减缓纵坡,延长起、终点间路线长度的设计定线称为展线。
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或接近90度)相互交叉的交汇点。
道路网密度:建成区内道路长度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1)基本通行能力:在理想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一个车道或一条车道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小客车最大数,是计算各种通行能力的基础。
(2)可能通行能力:由于通常现实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与理想条件有较大差距,考虑了影响通行能力的诸多因素如车道宽、侧向净宽和大型车混入后,对基本通行能力进行修正后的通行能力。
(3)设计通行能力:道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时,单位时间内公路上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实际道路可能接受的通过能力,考虑了人为主观对道路的要求,按照道路运行质量要求及经济、安全、出人口交通条件等因素而确定作为设计依据的。
设计交通量:将一年中测得的8760小时交通量按大小顺序排列.取序号为第30位的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城市道路与交通复习资料
城市道路与交通一、填空题1.道路设计年限是指道路的正常工作年限,包括两层含义,即道路交通量设计年限和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年限。
2.一条机动车道宽度为设计车辆总宽度加上两侧为适应某一车速、某一侧向环境条件,安全行驶所需的最小侧向距离。
3.中间带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
4. 城市道路中的两块板和四块板形式的横断面均应设置中间带。
5. 已知某城市人口50万人,各类道路长度为800千米,各类道路平均宽度为6米,则此城市人均占有道路用地面积为 9.6m2/人。
6. 当快速路出入(上、下匝道)间距无法满足车辆交织以及加减速要求的规定时,应增设集散车道。
7. 交叉口竖向设计时,通常以相交道路中线交点的高程作为控制高程。
8. 在进、出立交的主线段落,为了保证驾驶员对交通标识识别的要求,其行车视距宜大于或等于1.25倍的行车视距。
9.城市道路排水制度可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
10. 交通岛可分为导流岛和安全岛。
11. 完全苜蓿叶型立体交叉主要适用于十字型交叉口。
12. 快速路的出口一般应设置在跨线桥等构造物之前,若设置在跨线桥后时,距跨线桥的距离应大于 150 米。
13. 为了使路面由直线上的正常宽度过渡到平曲线路段加宽后的宽度,需设置加宽缓和段。
14.城市道路中当机动车道数大于或等于 6 条或人行横道长度大于 30 m时,应在道路中线附近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安全岛。
15. 已知某城市某类道路中心线总长度为500km,该城市用地总面积为10000Km2, 该城市道路网密度为 0.05(km/km2)。
16. 城市道路的中的双幅路和四幅路均应设置中间带,中间带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1. 匝道的圆曲线最小半径指的是(A)A.未加宽前内侧机动车道中心线的半径B.加宽后内侧机动车道中心线的半径C.未加宽前外侧机动车道中心线的半径D.加宽后外侧机动车道中心线的半径2. 城市道路中心线总长度与城市用地总面积之比称为( B )。
《城市道路与交通》期末复习汇总
第一章绪论交通:指人和物在两地之间的位移过程,即人和物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的空间位置变化。
根据实现和完成人和物位移的不同形式,交通可分为道路交通,铁路交通,水运交通,航空交通,管道交通五种。
(简答)城市交通分为两类:市际交通和市内交通☞市际交通(对外交通)是指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城市以外地区之间的交通,由设在市区可内的市际交通设施,如铁路站场、港口码头、机场、长途客货运车站及出入城市的道路系统来完成;☞市内交通是指城市市区内部交通,即人和物运动的发生和终止都产生于城市内部的那部分交通,主要由各种交通设施如城市道路、地下,铁道、高架桥以及交通控制设施等完成。
我国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1)城市规划、用地布局上的局限(2)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3)城市交通组织结构不合理(4)城市道路系统不健全(5)城市通路交通管理与控制水平不高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p5交通是城市四大基本活动之一,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物质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城市交通体系必须服从、服务于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城市总体规划必须考虑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交通体系。
a.联系活动,梳理人流车流b.构成基本骨架第二章交通流基本概念——交通体系:道路、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和行人以及道路交通所处环境的统称。
交通流:某一时段内,连续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或行人所组成的车流或人流的统称。
【三个基本特征:两重性,局限性,时空性】交通量——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一般为往返两个方向)的车辆数或行人数。
又称交通流量或流量。
交通量表示方式:1.根据不同的需要a.绝对交通量b.折算交通量『将机动车或(和)非机动车交通量按一定的折算系数换算成某种指标车型的交通量』2.按不同的单位时间最常用的有小时交通量(veh*∕h或pcu*∕h)及日交通量(veh∕d或pcu∕d),其它依不同用途还有:秒交通量(又称流率、秒率,单位如pcu∕s);5分钟、15分钟交通量(veh∕5min、veh∕15min);信号周期交通量(veh∕cycle);白天12小时、16小时交通量(veh∕12h、veh∕16h );周、月、年交通量等3.按交通量的变化a. 平均日交通量(ADT):任意期间的交通量之和除以该期间的总天数b. 最高小时交通量『i.高峰小时交通量(PHT):一天24小时内交通量最大的某一个小时的交通量 ii:年第1230位小时交通量(30th-HV ):将一年中所有8760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顺序从大到小排列,并按此排列绘出一年交通量变化曲线时,从第1到第30位左右的小时交通量变化(减少)比较明显,即曲线斜率大;而从第30位以后,小时交通量减少得很缓慢,即曲线斜率小。
道路交通复习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一)上册绪论1.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舍,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2按照道路在道路交通网中的地位、公路可分为干线和支线。
干线公路:在公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公路支线公路:起连接作用的公路、干线公路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
3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4按照道路在道路交通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5 大、中、小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机动设计速度、道路网密度、道路中机动车车道条数、道路宽度)6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路线设计,交叉口设计,道路附属设施设计,路面设计和交通管理设施7道路选线、道路断面组合、道路交叉口选型等是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重要内容。
8.城市道路设计应本着以下原则进行:1)城市道路的设计必须在城市规划、特别是土地利用规划和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指导下进行;2)要求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考虑道路建设的远近期结合、分期发展,避免不符合规划的临时性建设;3)要综合考虑道路的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横断面布置、道路交叉口、各种道路附属设施、路面类型,满足行人及各种车辆行驶的技术要求;4)设计时,应同时兼顾道路两侧城市用地、房屋建筑和各种工程管线设施的高程及功能要求,与周围环境协调,创造良好的街道景观;5)合理使用各项技术标准,尽可能采用较高的线形技术标准,除特殊情况外,应避免采用极限标准。
第一章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1.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Rmin是指汽车前外轮中心的转弯半径。
2车辆的停发方式前进停车,后退发车后退停车,后退发车和前进停车,前进发车三种。
3.停车场车辆停放方式按汽车纵轴线与通道的夹角关系分,有平行式、垂直式、斜列式三种。
(1)平行式。
车辆平行于通道方向的停放。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所需停车带较窄,驶出车辆方便迅速;但沿路占地最长,单位长度内停放的车辆数量少。
城市道路与交通复习资料.
第三章公路规划一、影响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因素:(一)用地分区形成的交通运输对道路网规划的影响(二)地形条件的影响(三)城市进出口公路系统的影响(四)铁路线的影响(五)城市原有路网的影响。
二、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1)方格网式路网:它适用于地势平坦地区的城市。
方格网式路网划分的街坊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
这种路网交通分散,灵活性大。
缺点:是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如果方格网式路网密度大,则交叉口多;旧城区的方格网式路网由于道路狭窄,功能不分,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
如果方格式路网较均匀,尚可组织单向交通以缓解道路交通紧张的状况。
为解决方格网式路网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可在方格网上增加对角线道路。
(2)放射环式路网:优点:有利于市中心与各分区、郊区、市区外围相邻各区之间的交通联系。
缺点:在市中心区容易造成机动车交通集中,有些地区之间的联系需绕行,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好。
(3)自由式路网:自由式路网一般是由于城市地形起伏,道路结合地形选线而形成。
优点: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对自然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较少,节约道路工程造价。
缺点:绕行距离较大,不规则街坊多,建筑用地分散。
(4)混合式道路网四、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方法(一)资料准备1.城市地形2.城市区域地形图3.城市发展经济资料4.城市交通调查资料5.城市道路现状资料(二)道路系统规划1.道路系统初步方案设计;2.根据交通规划修改初步方案;3.绘制道路系统图。
1)城市分区交通吸引点分布及其联系线路的确定2)根据交通规划对初步确定的道路系统进行修改3)绘制道路系统规划图§2 城市道路的功能、组成及特点一、城市道路的功能1.交通设施的功能2.公共空间功能3.防灾救功能4.形成城市结构功能二、城市道路的组成城市道路一般包括各种类型、各种等级的道路(或街道)、交通广场、停车场以及加油站等设施。
在城市道路建筑红线之间,城市道路由以下各个不同功能部分组成:(1)车行道(2)路侧带(3)分隔带(4)交叉口和交通广场(5)停车场和公共停靠站台(6)道路雨水排水系统(7)其它设施三、城市道路的特点(一)功能多样,组成复杂(二)行人,非机动车交通量大(三)道路交叉口多(四)沿路两侧建筑物密集(五)景观艺术要求高(六)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多七)政策性强三、路红线规划规划的作用:所谓道路红线是指道路用地与城市其它用地的分界线,道路红线宽度即为道路的规划路幅宽,它为道路及市管线设施用地提供法定依据(二)红线规划设计内容1.确定红线宽度:红线宽度也即路幅宽度,它是道路横断面中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设施带、绿化带等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包括远期发展用地。
最新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整理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上册)1、交通的定义:一般:人与动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广义:人、物、信息的流动,以一定目标方式通过一定空间。
2、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公路可分为干线和支线,其中干线公路可分为几类:(1)国道(2)省道(3)县道(4)乡道。
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3、按照道路在交通功能、对沿线建筑物服务功能的地位,可分为(1)快速路(2)主干路(3)次干路(4)支路。
4、行人静态空间:主要是指行人身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占用的空间范围。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高度为2.5m。
5、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R min):是指汽车前外轮中心的转弯半径。
车辆的转弯半径可作为停车场、回车场、公交车站通道设计的依据。
6、交通量(Q):在某一时间内实际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
7、通行能力: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能力。
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
8、道路横断面: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称为道路横断面。
9、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带、道路附属设施等用地组成。
10、路幅宽度: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总宽度。
(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线常用红线绘制,是道路交通用地、道路绿化用地与其他城市用地的分界线)。
11、路侧带:在道路车行道两边到道路红线之间的用地为路测带。
12、路肩:在城市郊区的道路上采用边沟排水时,在车行道路面外侧至路基边缘所保留的带状用地称路肩。
路肩分为硬路肩(包括路缘带)和保护性路肩。
设计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4km/h时,应设硬路肩。
其铺装应具有承受车辆荷载的能力。
硬路肩中路缘带的路面结构与机动车车行道相同,其余部分可适当减薄。
硬路肩最小宽度见书(P105)13、边沟:城市道路除利用路缘侧平石上的雨水井排除路面雨水外,在郊区道路或山区居住区内的道路常用边沟排水。
城市道路与交通复习资料
交通:人和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包括航空、水运、铁路和道路上的交通。
道路的功能:交通功能,形成国土结构功能,公共空间功能,防灾功能,繁荣经济。
城市道路的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机动车的设计车辆:小型汽车(5*1.8),普通汽车(12*2.5),大型车(18*2.5)。
机动车设计车辆的尺寸:总长、总宽、总高、前悬、轴距、后悬。
非机动车的设计车辆:自行车(28、26、24型)三轮车,板车,兽力车。
非机动车设计车辆的尺寸:总长、总宽、总高。
交通量: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或行人数量。
前者称车流量,后者称人流量。
交通量包括:年平均日交通量,平均日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设计交通量,30位小时交通量。
交通量的换算:将各种车辆换算为单一车种.即当量交通量(pcu).道路通行能力:指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道路某一路段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而的最大车辆数,或行人数量,以veh/h,pcu/h,veh/d表示。
车辆中有混合交通时,则采用等效通行能力的当量汽车单位.英文简称为pcu.通行能力单位字为pcu/h或pcu/d。
道路通行能力是一定条件下通过车辆的极限值。
道路通行能力与交通量概念不同:交通量指某时段内实际遇过的车辆数。
一般交通量均小于道路的通行能力。
在小得多的情况下.驾驶员可以自由行驶.可以变更车速.转移车道.还可以超车。
交通量等于或接近于道路通行能力时.车辆行驶的自由度就明显降低,一般只能以同一速度列队循序行进。
当交通量稍微超过通行能力时.车辆就会出现拥挤、甚至堵塞。
设计通行能力是指道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是时,道路上某一路段的通行能力。
所谓服务水平,主要以道路上的运行速度和交通量与可能通行能力之比综合反映道路的服务质量。
道路横断面: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
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车行道、人行道、绿带和道路上附属设施用地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线带用红线绘制,近期横断面宽度,通常称为路幅宽度;远期规划道路用地总宽度则称为红线宽度.红线是道路交通用地加道路绿化用地与其它城市用地的分界线.车道:在机动车道上为每一纵列的车辆提供安全行驶的地带,称一条车道。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复习资料)
第一章城市对外交通泛指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
城市交通指城市道路上的交通,主要分为货运交通和客运交通两大部分,城市道路上的交通是城市交通的主体,城市客运交通是城市交通研究的重点。
城市交通系统是指由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城市道路系统(交通行为的通道)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行为的控制)组成的。
城市道路(概念与作用)城市道路是城市中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是行人和车辆往来的专用地。
城市道路联系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城市中心、城市的各种用地、对外交通设施),既是城市生产、生活的动脉,又是组织城市布局结构的骨架,同时还是安排绿化、排水及城市其他工程基础设施(地上地下管线)的主要空间。
五涂制是“径容牛马,畛容大车,涂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周王城规划的道路系统功能①“骨架”功能。
道路网具有组织城市用地的“骨架”功能②道路分工。
交通集散的方式有秩序的组织城市的交通,各类道路有不同的功能分工③道路断面体现人车分流的思想。
王城道路的横断面是历史上最早形成的车走中央、人走两旁的具有人车分离功能的断面。
TOD模式1990年美国设计师Peter calthorpe针对美国城市郊区化无序发展的现象,提出“新城市主义”的理论,倡导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TOD模式。
TOD模式强调以公共交通线路为轴线,以轴线上公共站点为中心的“点轴式”的完整社区型的集约发展。
比较适于中心城市外围郊区有明显轴线发展的地方,不适于城市中心地区密集型、高强度综合发展的客观实际,不符合形成功能基本完备的城市基本组合体(城市组团)所需的合理规模的要求也忽视了城市双向和多向发展的必然性,是一般城市的发展规律不相符的。
城市发展是必然趋势(简答)城市发展是必然趋势。
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导致交通量的增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导致出行距离的不断加大。
由于现代生活的不断加快和加快生产周转的需要,对提高交通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道路与交通复习重点资料.doc
第一章其中干线公路可分为:国道一在国家公路网中,具有全国性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并经确定为国家干线的公路, 简称国道省道一在省公路网中,具有全省性质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并经确定为省级干线公路,简称省道县道一具有全县性的政治、经济意义,并经确定为县级的公路。
乡道一主要为乡村生产、生活服务并经过确定为乡级公路。
另外,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表1),公路分级P5P6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
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间应设中间分车带, 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主干路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
自行车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
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次干路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
支路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城市道路中各类道路的规划指标应符合表2、表3的规定。
P13车辆的停放方式:停车场车辆停放方式按汽车纵轴线与通道的夹角关系分,有平行式、垂直式、斜列式三中。
汽车运动时需要不断克服运动中所遇到的各种阻力,这些阻力包括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和惯性阻力。
第二章P31交通调查方法可以现场观测、访问和印发调查表格等多种方式进行。
四个步骤:一、选定观测点二、确定观测日期和时间三、统计表格的设计四、绘制统计分析图表由于交通量时刻在变化着,对不同计量的时间,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一般取某一时段内的平均值作为该时间段的代表交通量。
平均交通量=(1/n) Ei=l到n Qifpcu/单位时间)车流量Q=Kj(V-(V平方/Vf))第三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3.1平面线形规划设计的内容道路线形指道路路幅中心线(乂称中线)的立体形状,道路平面线形指中线在平面上的投影形状。
城市道路与交通复习题
1.什么是交通?什么是城市交通?其如何分类?P1交通的概念:人与物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的空间位置变化。
城市交通:是承担城市所需运输任务的各交通方式的统称。
城市交通分为两类:一类是市际交通,另一类是市内交通城市内部交通。
2.我国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如何改进?P2我国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1.城市规划、用地布局上的局限 2.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3.城市交通组织结构不合理 4.城市道路系统不健全5.城市通路交通管理与控制水平不高。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方向:1.从城市规划、用地规划布局入手,处理好交通需求与供给的关系、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城市交通发展。
2.适应与引导新形式下城市交通的发展 3.建立和完善城市道路网结构 4.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现代化 5.进一步加大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6.积极开展交通理论研究、研制新型交通工具3.什么是交通流?交通流有哪些特性?什么是交通参数?交通基本参数有哪些?P6交通流:某一时段内,连续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和行人所组成的车流和人流的统称。
三个基本特征:两重性,局限性,时空性。
交通参数:描述和反映交通流特性的一些物理量。
交通基本参数:交通量、速度和交通密度。
4.车速分为哪几类?什么是地点车速、行驶车速、区间车速和设计车速?有何作用?P12五类。
地点车速:又称瞬时车速或点车速。
指车辆通过道路某一点或某一横断面时的瞬间速度行驶车速:车辆通过某路段的行程与有效运行时间之比。
用于评价该路段的线形和通行能力或经济效益分析之用。
区间车速:又称行程车速。
是车辆通过某路段的行程与所用总时间之比。
是评价道路通畅程度、估计行车延误的依据。
临界车速:道路通过交通量最大时的速度。
一般供交通流理论分析时用。
设计车速:作为道路几何线形设计所依据的车速。
在道路几何设计要素具有控制性的路段上,设计车速是具有平均驾驶水平的驾驶员在天气良好、低交通密度时所能维持的最高安全速度车速资料的应用:(1)交通规划 (2)道路几何设计 (3)经济效益分析 (4)交通管理 (5)道路现状评价与改善5.什么是交通量?P6什么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交通量资料用于哪些方面?P11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或人数)。
城市道路与交通 期末复习知识点
《城市道路与交通》复习知识点1、 城市道路的定义:城市中组织生产、安排生活所必需 的车辆行人交通往来的道路;是连接城市各个组成部分,并与郊区公路相贯通的交通纽带。
2、 城市道路的组成:1)车行道;2)路侧带;3)分隔带;4)交叉口和道路广场;5)停车场和公交停靠站台;6)道路雨水排水系统;7)其他设施。
3、 城市道路系统定义: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辖区范围内各种不同功能道路,包括附属设施有机组成的道路体系。
4、 城市道路网定义:城市道路网是指城市中各种道路在城市总平面图上的布局。
5、 我国城市道路出现的问题:1)交通拥堵;2)停车难;3)公共交通满足不了客运交通的增长;4)盲目建立立体交叉;5)事故发生率高;6)路面反复维修率高,排水不畅。
6、 我国的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城市支路。
7、 城市交通定义:各种车辆(包括步行)在城市道路系统上行驶往来,以完成各种性质的客货运输任务,称为城市交通。
它包括动态交通(车辆、行人流动)和静态交通(车辆、行人停驻)。
8、 城市交通对道路的要求:1)道路运输经济;2)交通流畅、安全、迅速;3)注意环境保护;4)注意造型协调。
9、 影响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布局的因素:1)自然条件 水网城市道路网、山区城市道路网等;2)城市规模;3)城市用地布局和形状;4)对外交通设施;5)社会与人为因素。
10、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1)城市中有大量的交通吸引点,吸引点的车辆和行人交通错综复杂;2)城市中大部分交通的流动路线和流量经常变化,不稳的;3)城市道路中的交通运输工具类型多,速度不一;4)人流和车流以及车流和车流交叉多,相互干扰大;5)城市道路交通需要大量的附属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
11、影响汽车行驶速度的因素:汽车性能、道路技术标准、交通状况、司机驾驶技术、自然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等。
12、交通基础图:车速和车流密度关系、间距平均车速和车流量的关系、车流量和车流密度的关系13、交通量:道路上某一断面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车辆和行人的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公路规划一、影响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因素:(一)用地分区形成的交通运输对道路网规划的影响(二)地形条件的影响(三)城市进出口公路系统的影响(四)铁路线的影响(五)城市原有路网的影响。
二、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1)方格网式路网:它适用于地势平坦地区的城市。
方格网式路网划分的街坊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
这种路网交通分散,灵活性大。
缺点:是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如果方格网式路网密度大,则交叉口多;旧城区的方格网式路网由于道路狭窄,功能不分,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
如果方格式路网较均匀,尚可组织单向交通以缓解道路交通紧张的状况。
为解决方格网式路网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可在方格网上增加对角线道路。
(2)放射环式路网:优点:有利于市中心与各分区、郊区、市区外围相邻各区之间的交通联系。
缺点:在市中心区容易造成机动车交通集中,有些地区之间的联系需绕行,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好。
(3)自由式路网:自由式路网一般是由于城市地形起伏,道路结合地形选线而形成。
优点: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对自然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较少,节约道路工程造价。
缺点:绕行距离较大,不规则街坊多,建筑用地分散。
(4)混合式道路网四、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方法(一)资料准备1.城市地形2.城市区域地形图3.城市发展经济资料4.城市交通调查资料5.城市道路现状资料(二)道路系统规划1.道路系统初步方案设计;2.根据交通规划修改初步方案;3.绘制道路系统图。
1)城市分区交通吸引点分布及其联系线路的确定2)根据交通规划对初步确定的道路系统进行修改3)绘制道路系统规划图§2 城市道路的功能、组成及特点一、城市道路的功能1.交通设施的功能2.公共空间功能3.防灾救功能4.形成城市结构功能二、城市道路的组成城市道路一般包括各种类型、各种等级的道路(或街道)、交通广场、停车场以及加油站等设施。
在城市道路建筑红线之间,城市道路由以下各个不同功能部分组成:(1)车行道(2)路侧带(3)分隔带(4)交叉口和交通广场(5)停车场和公共停靠站台(6)道路雨水排水系统(7)其它设施三、城市道路的特点(一)功能多样,组成复杂(二)行人,非机动车交通量大(三)道路交叉口多(四)沿路两侧建筑物密集(五)景观艺术要求高(六)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多七)政策性强三、路红线规划规划的作用:所谓道路红线是指道路用地与城市其它用地的分界线,道路红线宽度即为道路的规划路幅宽,它为道路及市管线设施用地提供法定依据(二)红线规划设计内容1.确定红线宽度:红线宽度也即路幅宽度,它是道路横断面中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设施带、绿化带等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包括远期发展用地。
2.确定红线位置:道路红线的平面位置依赖于道路中线的定位。
红线的实现有三种方式:(1)新区道路(2)旧区道路(3)旧区道路3.确定交叉口型式:城市道路交叉口分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两大类别。
平面交叉口又分一般平面交叉、拓宽渠化交叉和环形平面交叉三个类型;立体交叉则有苜叶型、环型、喇叭型、菱型、定向式等多种平面形式。
4.确定道路的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规划道路中线的转折点和各条道路的相交点,就是道路的控制点。
总之,城市道路的红线规划包括红线宽度、红线平面位置、交叉口型式和道路控制点规划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道路网与公路衔接的基本形式1、交通运输来看有两种类型:1. 以城市为目的地的到达交通,要求线路直通市区,并与城市干道直接衔接;2.过境交通:同城市关系不大;或者通过城市但不进入市区,或者上、下少量客货做暂时停留。
——一般尽量由城市边缘绕行通过。
2、市内和市外交通路线的正确配合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保证进城的安全、方便,直接到达它的吸引点;二是将过境的交通与城市的市区交通隔离。
3.(1)保证进城的车流安全,方便地进城到达目的地。
(2)过境车流能以原有的高速度,对城市内部交通干扰,顺畅地通过城市具体采用哪种布置方式,要根据公路的等级,城市的性质和规模等因素来决定:(1)改造旧有城市道路与一般公路合用的方式:将过境交通引致城市外围通过;车站设在城市边缘入口处,入境交通终止于此,不进入市区。
(2)公路等级高、城市规模小,公路以离开城区为宜——与城市连接靠入城道路。
(3)大城市是公路终点,希望引入市区——城市部分交通干道与公路对外交通联结的方式;但,不宜深入城市交通密集区内,应与其相切而过。
(4)更大规模城市,城市环路环绕于城市中心区外围,公路的过境交通可以利用它通过城市。
(5)以公路组成城市的外环道路,外环内再设一环路。
(6)公路与城市道路各自成一系统,互不干扰,在一定的入口处与城市道路联结。
进入城市的干道:入城干道的规划设计一般应要求做到:(1)将城外与城内交通流分开,把城外车流组织到专用车道上去,城内车流组织到慢速道路上去;(2)应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并采用绿带分离;(3)行人密集、交通量大的交叉应采用人行天桥或地道实行人车分离;(4)正确处理沿线建筑艺术造型,表征一个城市的特点,即城市交通美学问题;(5)沿线的交通服务设施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汽车站场、加油站、旅馆等。
连通道可以有一条车道,宽3.5~4.0m,其变速段的长度可按下式计算:一对连通道路之间的距离不应少于50m。
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连接高速公路——“近城不进城,进城不扰民”四种布置方法:1.环形绕行式:适用主枢纽特大城市——拦截、疏解过境交通。
2.切线绕行式:有两三条高速公路进入城市时——减轻过境交通对城市的干扰。
3.分离式:高速上行驶的多数车流若与城市无关——用联络线接入城市。
4.穿越式:高速公路与城市基本无干扰——高速公路全封闭从城市组团中穿过,或高架、地下、高填土穿过城市。
一、公路快速干线网的负面作用(1)社区阻隔——高速公路全封闭,干线路封闭性也很强,造成空间分隔,阻碍社会交往。
(2)环境公害——噪声:影响学校、住宅和医院等敏感地区。
尾气: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醛及含铅颗粒物等污染物,造成严重大气污染。
(3)生态破坏——①施工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非污染性破坏,对生物的影响。
②排放对污染物通过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进入生物体产生危害。
③隔断了公路两旁动植物及水体、土壤的天然联系,破坏原生态环境。
客运站客运站的规模由客运量决定,以建成使用后十年的客运量作为设计年度规模。
规模要适中。
太小,很快就不适用;太大,则:(1)客流车流高度集中,对周边城市交通造成很大影响。
(2)站务管理复杂,服务质量下降;(3)客运站建筑庞大,在非高峰时利用率很低;(4)客运站用地很大,征地拆迁困难。
客运站的规模应:以日客运量1万人次为最大极限,正常日发车量控制在200班左右。
若超过,则按不同流向分站设置。
确定客运站规模的指标:日客运量、设计年度旅客日发总折算量、旅客最高聚集人数、发车位数及驻站车辆数。
其中,前三项为主要依据。
按发车情况划分客运站的站级:始发站中途站终点站特殊站客运站的位置通常有两种情况:1)边缘布置式——小城市公路不穿插城区又与城区联系方便。
公路干道常采用绕行式,其客运站的位置一般布置于城区边缘公路干线的一侧。
2)环绕布置式——大中城市通常是交通运输枢纽。
既要避免公路对城市的干扰,又要使城市中心区与对外公路干道有方便联系。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体系(1)货运交通体系;(2)公交客运体系;(3)出租交通体系;(4)自行车交通全系;(5)步行交通体系一、影响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因素(一)用地分区形成的交通运输对道路网规划的影响(二)地形条件的影响(三)城市进出口公路系统的影响(四)铁路线的影响(五)城市原有路网的影响二、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1、从我国城市人口多,客运大的特点出发;2、从根本布局上解决问题;3、搞好城市交通规划;4、注重完善道路系统;5、制定相应的交通政策;6、加强交通的科学化管理。
一、国标的分类—按城市骨架分类1、快速路:属全市交通主干道;2、主干路:常速交通道路;3、次干道:有交通性次干道和生活性次干道;4、支路:以生活服务性道路为主。
二、按道路功能分类1、交通性道路(1)货运为主(2)客运为主(3)客货混用2、生活性道路(1)生活性干道(2)生活性支路三、按交通目的分类1、疏散性交通道路:快速路和干道;2、生活性道路1..1.立体交叉口立体交叉口——用跨线桥或地道使相交道路在不同平面上互相交叉的交通设施。
——避免了交叉口冲突点的形成、高效高速、安全——造价高、占地大2.3.道路与道路立体交叉(1)高速公路或快速路与各级道路相交,一级公路或主干道与交通繁忙的道路相交(2)平交路口交通量将达到饱和或超饱和,其他方法难以解决(目前、规划年限内)(3)地形和环境适宜,例如:较高的桥头引道与滨河道路交叉7.3.1.2 道路与铁路立体交叉因为不互通,所以为分离式立交(1)快速路与铁路交叉(2)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与铁路交叉,交通量大作业繁忙而封闭道口累计时间较长时(3)主干路、次干路与铁路交叉,在高峰时间内封闭时间较长时(4)行驶有轨电车或无轨电车的道路与铁路交叉(5)中、小城市被铁路分割,道口交通量虽较小,考虑城市整体需要(6)地形条件不利,平交危及行车安全立体交叉分类按相交路线跨越方式划分:上跨式下跨式(二)按交通功能划分:1.互通式立体交叉。
2.分离式立体交叉。
(三)按交叉口交通流线的相互关系划分车流在交叉口处的行驶轨迹线称为交通流线(或交通运动线,简称“动线”)。
每一个行车方向都形成一条交通流线。
1.完全立交。
2.交织形立交。
3.不完全立交。
(四)按相交道路的条数划分:1.三条路立交。
2.四条路立交。
3.多条路立交(五)按立体交叉结构层次划分:1.两层式。
2.三层式。
3.四层区及四层以上式。
7.3.2.1 分离式立体交叉即:地道、跨线桥——保证直行车流互不干扰,而转弯车流必须绕行另寻出口。
形式简单、占地少,造价低适用:①直行交通量大且附近有可供转弯车辆使用的道路。
②道路等级、性质或交通量相差悬殊的交叉口互通式立体交叉::修筑立体交叉构筑物,设置连接相交道路的匝道,将各个方向的车流通过匝道相互联系,形成一体1. 喇叭形立体交叉常用:①丁字路口、T形、Y形路口;②我国公路收费口的建设:两条公路相交、或过境公路和入城道路相交时简化收费管理,将进出立交车辆集中在一处。
2.子叶式立体交叉:用两个小环道来实现车辆的左转弯的T形道路。
优点:全互通式,造型美观,只需要一座构造物,造价低。
缺点:绕行的路线长,不如喇叭式的行车方便,正线存在交织。
3.子叶形立体交叉适用:远期规划为四路苜宿叶形立交的前期工程;布线应使正线下穿为宜。
2. 菱形立体交叉:菱形立交——两条主次道路相交时采用的全方位互通式立交特点:主要道路直行车辆畅通,左、右转弯车辆在匝道上上坡进入次要道路、下坡进入主要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