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等温线地测定方法

合集下载

吸附等温线做 实验流程

吸附等温线做 实验流程

吸附等温线做实验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吸附等温线实验是研究固体吸附剂与气体组分之间吸附行为的一种实验方法。

吸附法测定实验报告

吸附法测定实验报告

吸附法测定实验报告吸附法测定实验报告引言: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测定物质在固体表面的吸附量。

通过测量吸附物质在固体表面的浓度变化,可以得到吸附等温线,进而研究吸附过程的特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吸附法测定不同条件下某种物质的吸附量,并分析吸附等温线的特点。

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及试剂准备:本实验使用的仪器包括吸附仪、恒温槽、电子天平等。

试剂为待测物质溶液。

2. 实验步骤:(1)将恒温槽调节至设定温度,并待温度稳定。

(2)将吸附仪中的试样舱与对比舱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待测物质溶液。

(3)将试样舱放入恒温槽中,设定一定的吸附时间。

(4)吸附结束后,取出试样舱,用电子天平称量其质量变化。

(5)重复以上步骤,改变吸附时间或温度,进行多次实验。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得吸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吸附量数据,并绘制吸附等温线图。

实验讨论:1. 吸附等温线的形状: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吸附等温线图可以看出,吸附等温线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在低温下,吸附量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增加速度逐渐减缓;而在高温下,吸附量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而迅速增加,之后趋于饱和。

这说明在不同温度下,吸附过程的速率和平衡状态有所不同。

2. 吸附速率与温度的关系:通过对比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图可以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速率也相应增加。

这是因为在高温下,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与固体表面的碰撞频率增加,从而增加了吸附速率。

这一结论对于理解吸附过程的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3. 吸附容量与温度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观察到,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容量也相应增加。

这是因为在高温下,分子热运动增强,吸附物质与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使吸附容量增大。

然而,当温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吸附容量反而会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吸附物质分子在高温下的热解或解吸导致的。

结论:通过吸附法测定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条件下某种物质的吸附等温线,并对吸附过程的特性进行了分析。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材料吸附性能测试方法与实验技巧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材料吸附性能测试方法与实验技巧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材料吸附性能测试方法与实验技巧引言:材料的吸附性能是评价其表面活性和化学反应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材料的吸附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了解材料在吸附过程中的表现,为材料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材料吸附性能测试方法和实验技巧。

一、比表面积测试法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材料所暴露的表面积。

比表面积测试法常用的有BET法、Langmuir法等。

BET法是通过对吸附等温线的测定,根据吸附分子在多层与单层吸附状态间的转变,计算出比表面积。

而Langmuir法则是通过对吸附容量与吸附浓度的关系进行实验测定,从而得到比表面积的大小。

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扫描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表征材料形貌和微观结构的方法。

其中重要的技巧是样品的制备和操作。

在制备方面,要保证样品的充分干燥,避免水分对测试结果造成干扰。

在操作上,应注意电压和工作距离的选择,以保证样品表面的高分辨率成像。

三、能谱分析(EDS)能谱分析是通过对样品表面进行元素成分的分析,进而了解其化学组成和吸附能力。

在能谱分析过程中,一些实验技巧十分重要。

首先,在选择元素分析区域时,要尽可能选择均匀的区域,避免混杂元素的影响。

其次,在样品处理时,应避免材料的损坏或受污染。

最后,在测量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电流和测量时间,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四、气体吸附测试法气体吸附测试法常用于研究材料的孔隙结构、孔径分布和孔隙体积等吸附性能。

其中一种常用方法是通过低温氮吸附法进行测试。

然而,在使用该方法时,实验技巧也十分重要。

首先,样品需要经过充分的真空处理,以保证吸附效果的准确性。

其次,在测量时,要注意温度和压力的控制,以避免因条件不合适而导致的测试误差。

结论:材料的吸附性能测试是评价材料表面特性的重要手段,通过适当的测试方法和实验技巧可以更准确地描述材料吸附性能。

在进行实验时,我们需要注意样品的制备和操作,选择适当的测试参数,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甲烷在活性炭上吸附等温线的测定及分析

甲烷在活性炭上吸附等温线的测定及分析

甲烷在活性炭上吸附等温线的测定及分析近年来,碳素技术的发展为吸附过程的研究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活性炭促进了工业的发展,活性炭吸附特性也为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活性炭应用十分广泛,如在环保技术、气体分离技术、废水处理技术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其中,甲烷在活性炭上吸附等温线的测定和分析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甲烷在活性炭上吸附等温线是指活性炭与甲烷之间在恒定温度下的比表面吸附量,它可以用来反映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通过对不同温度和吸附浓度的测定,可以快速评价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甲烷在活性炭上吸附等温线的测定可以采用多种测量方法,如振荡器装置法、位相色谱法、气液比重计法等。

其中,振荡器装置法是一种最简单、最常用的测定方法。

该装置由一个振荡器和一个热交换器组成,其测定原理是将甲烷以静压的形式进入振荡装置,恒定温度和恒定流量的气体从振荡装置排出,与重力沉降的活性炭分离,由此得到测定的脉冲式等温吸附曲线,并可以从吸附曲线中得到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参数。

分析甲烷在活性炭上吸附等温线时,可以使用Freundlich模型和Langmuir模型。

Freundlich模型是一种非线性表征模型,它可以有效地反映活性炭吸附过程中温度和吸附浓度对吸附等温线的影响,而Langmuir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出吸附过程中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规律。

甲烷在活性炭上吸附等温线的测定和分析方法的应用已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用于活性炭的性能评价和优化。

例如,可以利用该技术研究不同温度和浓度条件下的吸附特性,进行活性炭的优化,以获得较好的吸附性能;也可以利用该技术模拟不同温度和浓度条件下的吸附过程,进行活性炭的结构改性,改善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对甲烷在活性炭上吸附等温线的测定和分析方法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精度较低,检测范围较小等。

未来,应该在精确测定技术和高效率分析技术方面做出努力,并从理论和实验上深入研究甲烷在活性炭上吸附等温线,提高技术水平,以提高活性炭的性能和应用价值。

实验三 活性炭吸附实验--吸附等温式的确定

实验三 活性炭吸附实验--吸附等温式的确定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装置与设备
(一)实验装置 本实验采用间歇性吸附操作, 即用三角烧杯装入活性炭和水样进行振荡的方 法。
(二)实验仪器及药剂 1.振荡器 1台 2.颗粒状活性炭 500g 3.分光光度计 1套 4.温度计(刻度0-100℃) 1支、 5、亚甲兰溶液: 10mg/L
4.从吸附等温线上求出K、n值,代入公式求 出弗罗德里希吸附等温式。
实验温度:
气压:
溶液pH:
样品编号
1
23
4
5
亚甲兰初浓度C0 (mg/L)
10 10 10 10 10
活性炭粉末重m(g/L)0
5
10
15
20
亚甲兰平衡浓度C (mg/L)
lg C
吸附亚甲兰量 x(mg)
qe=x/m g qe
线图。
吸附平衡与吸附等温式
1、Langmuir朗格缪尔等温式
Langmuir假设:(1)吸附剂表面均一,各处的吸附能相同; (2)吸附是单分子层的,当吸附剂表面为吸附质饱和时,其吸 附量达到最大值。
(3)被吸附分子之间没有作用力。
取倒数
2、Freundlich弗劳德利希吸附等温式
qe = K Ce1/n
实验三 活性炭吸附实验
---弗罗德里希吸附等温式的确定
Freundlich弗劳德利希吸附等温式
qe = K Ce1/n
K——Freundlich吸附常数; Ce——平衡浓度,mg/L。 n——常数,通常n>1.
吸附原理
吸附的分类与机理
没有选择性
物理吸附
靠分子间力产生的吸附
多分子层吸附
吸附剂的比表面积 和细孔分布影响大

吸附等温线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吸附等温线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吸附等温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吸附等温线是研究吸附过程中底物与吸附剂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

它描述了在一定温度下,单位质量或单位表面积的吸附剂上所吸附的底物的数量随压力或浓度的变化关系。

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可以得到不同条件下的吸附等温线曲线图。

该曲线对于理解和预测吸附过程至关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吸附等温线的定义和背景,包括其基本概念和研究背景。

接着,将详细说明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揭示获得吸附等温线实验数据的方法。

然后,我们将探讨吸附等温线的解释,包括理论模型概述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和温度对吸附能力的影响。

最后,我们将探讨吸附等温线在工业应用领域、环境保护与净化领域以及材料科学与能源研究领域的应用和意义。

文章最后将给出结论,总结文章的要点和重要发现,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概述吸附等温线的研究进展和应用领域。

通过介绍吸附等温线的定义、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我们希望读者可以了解如何获得吸附等温线实验数据和如何分析这些数据。

同时,我们将阐述吸附等温线的解释,从理论模型出发探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和温度对吸附能力的影响。

最后,通过介绍吸附等温线在工业应用、环境保护与净化以及材料科学与能源研究中的应用与意义,我们希望展示吸附等温线在实际领域中所具有的价值并提供未来研究方向。

2. 吸附等温线:2.1 定义和背景:吸附等温线是描述物质在给定条件下吸附过程的图形表示。

它描述了固体表面与气体或液体相接触时发生的吸附量与平衡压力(或浓度)之间的关系。

吸附等温线通常由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而成,并通过拟合曲线得到更具体的数学模型以解释吸附行为。

2.2 实验方法:实验测量吸附等温线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是静态方法和动态方法。

静态方法一般涉及将气体或液体与固体材料放置在封闭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通过测量样品前后组分或浓度变化来确定吸附量。

动态方法则通过将气体或液体在固定速率下通过固定床层进行流动,实时监测进出口组分或浓度变化来推导吸附等温线。

吸附等温线实验步骤

吸附等温线实验步骤

6
二、实验原理
活性炭吸附法广泛用于给水处理及废水二级处理出水的深度 处理。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氧化、催化等性能 来有效地去除水中污染物。
活性炭对水中所含杂质的吸附 既有物理吸附现象,也有化学 吸附作用。某些被吸附物质先 在活性炭表面上积聚浓缩,继 而进入固体晶格原子或分子之 间被吸附,某些物质则能与活 性炭分子结合而被吸着。
图1 活性炭吸附用于水处理
7
二、实验原理
吸脱附平衡时,活性炭和水(即固相和液相)之间的溶 质浓度,具有一定的分布比值。若用m克活性炭吸附的 溶质为x毫克,则单位重量的活性炭吸附溶质的数量qe, 即吸附容量可按下式计算:
x qe (mg / g ) m
qe和吸附平衡时溶液浓度C的关系曲线,称为吸附等 温线,可以用Langmuir、BET 和Fruendlieh 吸附等 温式来描述。
C0——水中被吸附物质原始浓度(mg/L); C——被吸附物质的平衡浓度(mg/L); m——活性炭投加量(g/L)。
以lgqe为纵坐标,以lgC为横坐标,绘制等温吸附曲线,图解 可得到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1/n,截距为K,从而由实验得出 9 等温吸附方程式。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振荡器 分光光度计 1台 1台
15
七、参考文献
1、张振家,李春杰, 王欣泽等,水处理工程精品课程, 上海交通大学。 2、应维琪,活性炭吸附净水技术: 简易活性炭测试方法 与应用实例,环境科学与工程(第5章). 北京:科学出版 社, 2007.
16
4
活性炭是传统而现代的人造材料。 1、脱色和过滤,使带色液体脱色。 2、吸收各种气体与蒸气:防毒面具、空气滤清器。 3、粒状物可用作催化剂的载体。
5

等温吸附平衡――吸附等温线

等温吸附平衡――吸附等温线

等温吸附平衡――吸附等温线等温吸附平衡――吸附等温线在恒定温度下,对应一定的吸附质压力,固体表面上只能存在一定量的气体吸附。

通过测定一系列相对压力下相应的吸附量,可得到吸附等温线。

吸附等温线是对吸附现象以及固体的表面与孔进行研究的基本数据,可从中研究表面与孔的性质,计算出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

吸附等温线有以下六种(图1)。

前五种已有指定的类型编号,而第六种是近年补充的。

吸附等温线的形状直接与孔的大小、多少有关。

Ⅰ型等温线:Langmuir 等温线相应于朗格缪单层可逆吸附过程,是窄孔进行吸附,而对于微孔来说,可以说是体积充填的结果。

样品的外表面积比孔内表面积小很多,吸附容量受孔体积控制。

平台转折点对应吸附剂的小孔完全被凝聚液充满。

微孔硅胶、沸石、炭分子筛等,出现这类等温线。

这类等温线在接近饱和蒸气压时,由于微粒之间存在缝隙,会发生类似于大孔的吸附,等温线会迅速上升。

Ⅱ型等温线:S 型等温线相应于发生在非多孔性固体表面或大孔固体上自由的单一多层可逆吸附过程。

在低P/P处有拐点B,是等温线的第一个陡峭部,它指示单分子层的饱和吸附量,相当于单分子层吸附的完成。

随着相对压力的增加,开始形成第二层,在饱和蒸气压时,吸附层数无限大。

这种类型的等温线,在吸附剂孔径大于20nm时常遇到。

它的固体孔径尺寸无上限。

在低P/P区,曲线凸向上或凸向下,反映了吸附质与吸附剂相互作用的强或弱。

Ⅲ型等温线:在整个压力范围内凸向下,曲线没有拐点 B在憎液性表面发生多分子层,或固体和吸附质的吸附相互作用小于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时,呈现这种类型。

例如水蒸气在石墨表面上吸附或在进行过憎水处理的非多孔性金属氧化物上的吸附。

在低压区的吸附量少,且不出现 B 点,表明吸附剂和吸附质之间的作用力相当弱。

相对压力越高,吸附量越多,表现出有孔充填。

有一些物系(例如氮在各种聚合物上的吸附)出现逐渐弯曲的等温线,没有可识别的B点.在这种情况下吸附剂和吸附质的相互作用是比较弱的。

第三章吸附等温线

第三章吸附等温线
吸附等温线测定方法:通过测量吸附剂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量绘制出吸附等温线。
实验步骤:首先将吸附剂放入恒温箱中然后将待测物质放入吸附剂中最后测量吸附剂的吸附 量。
实验条件:恒温箱的温度应控制在待测物质的沸点以下以保证吸附剂的吸附效果。
实验结果:吸附等温线可以反映出吸附剂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性能为吸附剂的选择和应用提 供依据。
吸附等温线用 于废水中有机
物的去除
吸附等温线用 于废水中悬浮
物的去除
在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
研究催化剂的吸 附性能
确定催化剂的活 性中心
优化催化剂的制 备工艺
评估催化剂的稳 定性和寿命
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吸附等温线用于研究材料的吸附性 能
吸附等温线用于预测材料的吸附动 力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Freundlich模型
模型介绍:Freundlich模型是一种描述吸附等温线的理论模型由 Freundlich于1906年提出。
模型公式:Freundlich模型可以用公式q = KC^n表示其中q为吸附量 C为吸附质浓度K和n为模型参数。
模型特点:Freundlich模型适用于低浓度吸附且模型参数K和n可以反 映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和吸附质的吸附能力。
在气体分离中的应用
吸附等温线用于气 体分离如空气分离、 天然气分离等
吸附等温线可以 预测气体在吸附 剂上的吸附量
吸附等温线可以帮 助选择合适的吸附 剂和操作条件
吸附等温线可以用 于优化气体分离工 艺提高分离效率和 纯度
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吸附等温线用 于废水中有毒 有害物质的去

吸附等温线用 于废水中重金 属离子的去除
模型应用:Freundlich模型广泛应用于吸附等温线的拟合和吸附剂的 选择。

一种二氧化碳吸附等温线精确测试方法

一种二氧化碳吸附等温线精确测试方法

一种二氧化碳吸附等温线精确测试方法
二氧化碳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而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和排放出大量的CO2气体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它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 60%。

同时CO2也是一种潜在的碳资源。

目前地球上的资源日益紧张,许多国家致力于CO2捕获和封存及利用的研究。

为此很多用于吸附CO2的材料被开发出来,但是无论是应用还是研究,弄清吸附材料的CO2吸附性能必须首先要获得它的等温吸附曲线。

常用的CO2吸附等温线的测试方法有容量法和重量法。

容量法就是连续测定定容积的样品室和储气室的CO2气体压力变化,其中样品室的温度保持恒温,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就可以得到被测材料的CO2吸附等温线。

该方法测试比较方便,且设备投资较小,但是目前能够测试的压力不高,因为测试压力一旦较高时,所测的吸附等温线误差较大,没有参考价值。

而重量法则是通过连续记录材料的吸附或解吸CO2过程质量变化及相应的平衡压力变化,从而得到吸附等温线。

重量法的优点就是它是直接测量,能够动态或静态地测量吸附等温线,但是,该方法设备投资巨大,需要有高分辨率的石英振荡微天平或者磁悬浮天平。

比表面积仪静态容量法测试:在低温(液氮浴)条件下,向样品管内通入一定量的吸附质气体(N2),通过控制样品管中的平衡压力直接测得吸附分压,通过气体状态方程得到该分压点的吸附量;通过逐渐投入吸附质气体增大吸附平衡压力,得到吸附等温线;通过逐渐抽出吸附质气体降低吸附平衡。

吸附等温线的测定实验报告醋酸

吸附等温线的测定实验报告醋酸

吸附等温线的测定实验报告醋酸一、实验目的:1.了解非理想气体的吸附和物理吸附的特点;2.掌握吸附等温线的测定方法;3.利用测定数据绘制出吸附等温线。

二、实验原理:物理吸附:分子间之间的van der Waals 排斥力和吸引力产生。

当固体表面与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引起的相互作用的能量达到物理吸附能,则气体分子附着在固体表面。

随着气体分子附着在固体表面的增加,气体分子之间也开始相互作用,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分子有一定的组织形态,因此对温度、压力等因素较为敏感。

吸附等温线:在一定温度下,吸附剂与气体之间的吸附热相平衡时,吸附剂上单位面积的吸附量是一个与气体压力P有关的函数,该函数称为吸附等温线(或吸附量-压力等温线)。

常用的表示方法是用P 反比例表示吸附量。

三、实验步骤:1.用洗涤沥青瓶、称重瓶按吸附量的平衡球量呈重量分配,将一定重量的吸附剂放入洗涤沥青瓶中;2.用干燥管过氧化钙通入干燥空气,寻找适当的气体流量;关闭气流阀,打开灯泡通电,将洗涤沥青瓶加热至温度平衡后,打开气体流量阀,调节预定气体压力,等压均衡后封紧阀门,计时开始,记录气体压力,并在规定时刻测量脱附剂重量、气体压力;3.根据数据计算吸附量并绘制出吸附等温线。

四、实验数据与结果:1.吸附剂:醋酸;2.实验温度:25°C;3.实验结果:时间(min)压力(kPa)吸附量(g/m2)0 19.91 03 16.85 0.304 6 14.22 0.546 9 12.02 0.776 12 10.16 0.965 15 8.64 1.203 18 7.31 1.435 21 6.22 1.659 24 5.31 1.833 27 4.57 2.027 30 3.89 2.163 4.吸附等温线绘制:![吸附等温线图](五、实验结论:1.吸附等温线对于吸附过程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2.醋酸在本实验条件下呈现出较弱的物理吸附;3.随着气体分压力的增加,醋酸吸附量也随之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4.本实验通过数据分析和图像表达的方式,较为清晰地反映了醋酸吸附等温线的规律。

甲烷在活性炭上吸附等温线的测定及分析

甲烷在活性炭上吸附等温线的测定及分析

甲烷在活性炭上吸附等温线的测定及分析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我国火力发电、天然气加工等工业废气中甲烷的排放量都逐渐增加,引起了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开展对活性炭对甲烷吸附性能的研究已成为环境治理中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就活性炭对甲烷的吸附性能及其等温线的测定和分析进行讨论,旨在为活性炭的环境治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首先,活性炭是一种吸附剂,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能够有效地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与一般的吸附剂相比,活性炭具有更高的吸附率,吸附量范围更广。

在活性炭上,甲烷被吸附后可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等温线,其特征可以用来表征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其次,要测定活性炭上甲烷的等温线,需要使用压力-温度-全吸附量(PTB)分析仪,该仪器能够测定活性炭中甲烷的全吸附量。

根据实验设计,可以采用不同的压力-温度条件,以不同的压力和温度进行测定,从而生成多个全吸附量-温度(ATB)曲线,并用相关数据生成全吸附量-压力(PAB)等温线曲线。

这些曲线能够反映活性炭对甲烷的吸附性能,并且可以用来分析和优化活性炭的性能和处理效果。

再次,在分析活性炭上的甲烷等温线时,需要借助一种叫二维(2D)模型的工具。

该模型能够模拟并解释活性炭上的甲烷吸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活性炭的吸附效果。

使用二维模型,可以对活性炭的吸附数据(如ATB和PAB等温线)进行拟合和分析,从而发现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处理效果。

最后,要使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需要进行及时的检查和修复。

如果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不够,可以进行保养和改善,以提高其性能。

此外,还可以合理配置空气清洁器,以满足对空气污染控制的需求。

综上所述,活性炭上的甲烷等温线的测定和分析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可以有效的衡量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在实际环境治理应用中,可以根据等温线数据,合理优化活性炭的性能,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从而达到环境污染的有效控制。

吸附等温线试验步骤

吸附等温线试验步骤
6
二、实验原理
活性炭吸附法广泛用于给水处理及废水二级处理出水的深度 处理。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氧化、催化等性能 来有效地去除水中污染物。
活性炭对水中所含杂质的吸附 既有物理吸附现象,也有化学 吸附作用。某些被吸附物质先 在活性炭表面上积聚浓缩,继 而进入固体晶格原子或分子之 间被吸附,某些物质则能与活 性炭分子结合而被吸着。
一一实验目的实验目的二二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四四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五五数据记录和处理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六思考与讨论思考与讨论七七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三三实验仪器与药品实验仪器与药品2掌握用间歇式静态吸附法确定活性炭等温吸附式的方法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活性炭又称活性炭黑是黑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的无定形碳由碳氧氢等元素组成
12
五、数据记录和处理
记录:
各锥形瓶中水样过滤后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建议按 下表填写。
编号 水样体积 (l)
处理后 吸光度
lgC
活性炭投加 量m(g/l)
C0 C (mg/g) lg C0 C
m
m
13
五、数据记录和处理
处理:
1、画出吸光度与亚甲基蓝浓度(mg/L)的关系曲线,即 标准曲线。 2、测定每个瓶中溶液的吸光度,并用标准图交换为浓度 单位。计算每个瓶中转移到活性炭表面上的亚甲基蓝的量。
1、张振家,李春杰, 王欣泽等,水处理工程精品课程, 上海交通大学。 2、应维琪,活性炭吸附净水技术: 简易活性炭测试方法 与应用实例,环境科学与工程(第5章). 北京:科学出版 社, 2007.
16
4
活性炭是传统而现代的人造材料。 1、脱色和过滤,使带色液体脱色。 2、吸收各种气体与蒸气:防毒面具、空气滤清器。 3、粒状物可用作催化剂的载体。

简述实验确定吸附等温线的意义

简述实验确定吸附等温线的意义

简述实验确定吸附等温线的意义引言:吸附等温线是描述物质吸附过程中吸附剂和吸附质之间吸附量的关系的一个重要参数。

它对于理解吸附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简述实验确定吸附等温线的意义。

第一部分:吸附等温线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吸附等温线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吸附质在吸附剂表面上的吸附量与吸附质在气相或液相中的浓度之间的关系。

吸附等温线通常用Langmuir等温式、Freundlich等温式等数学模型来描述。

吸附等温线的形状和特征可以反映吸附过程的各种特性,如吸附能力、吸附速率、吸附容量等。

第二部分:实验确定吸附等温线的方法实验确定吸附等温线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静态吸附实验、动态吸附实验和色谱法等。

其中,静态吸附实验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实验过程中,通过改变吸附质的初始浓度、吸附剂的用量以及温度等条件,测定吸附剂上的吸附量,然后根据吸附量和吸附质浓度之间的关系绘制吸附等温线。

第三部分:实验确定吸附等温线的意义1. 研究吸附机理:吸附等温线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吸附过程中的各种机理和规律。

通过分析吸附等温线的形状和特征,可以揭示吸附剂和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吸附位点数目以及吸附过程中的扩散速率等重要信息。

2. 评估吸附性能:吸附等温线可以评估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通过实验确定吸附等温线后,可以计算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吸附速率常数等参数,从而评估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并选择合适的吸附剂用于实际应用中。

3. 设计吸附工艺:吸附等温线对于设计吸附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吸附等温线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吸附过程中的操作条件,包括吸附剂的用量、吸附时间、温度等,从而实现吸附过程的高效、经济和环保。

4. 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吸附等温线的研究对于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通过研究吸附等温线可以选择合适的吸附剂用于废水处理、气体分离和CO2捕获等领域,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约能源。

结论:实验确定吸附等温线对于理解吸附过程、评估吸附性能、设计吸附工艺以及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breakthrough experiments吸附等温线

breakthrough experiments吸附等温线

breakthrough experiments吸附等温线
吸附等温线是研究吸附过程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可以通过实验数据绘制出来。

吸附等温线反映了吸附剂吸附能力与吸附质浓度之间的关系。

breakthrough experiments(突破实验)是一种用于研究吸附等温线的实验方法。


在突破实验中,首先将吸附剂与吸附质接触,使吸附质逐渐被吸附。

随着吸附过程的进行,吸附剂的吸附能力逐渐饱和。

当吸附剂吸附能力达到极限时,吸附质开始breakthrough(突破),从吸附剂表面释放出来。

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测breakthrough时刻的吸附质浓度变化,来绘制吸附等温线。


突破实验吸附等温线的绘制步骤如下:
1.准备实验材料:吸附剂、吸附质、容器等。

2.将吸附剂放入容器中,并将其与吸附质接触。

3.逐渐增加吸附质浓度,观察吸附过程。

4.当吸附剂吸附能力达到极限时,吸附质开始突破。

5.监测突破时刻的吸附质浓度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6.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吸附等温线。


通过突破实验吸附等温线,可以研究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吸附过程的动力学特征以及吸附质在吸附剂中的扩散规律等。

这对于优化吸附工艺、提高吸附剂性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吸附等温线的绘制和分析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实验结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吸附剂的物理性质、吸附质的浓度和温度等。

因此,在进行突破实验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co2吸附等温线

co2吸附等温线

co2吸附等温线摘要:一、引言二、CO2吸附等温线的定义与原理三、CO2吸附等温线的研究方法四、CO2吸附等温线的应用领域五、CO2吸附等温线的研究进展与展望正文: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CO2的减排和捕捉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

CO2吸附等温线作为一种评估吸附材料对CO2吸附能力的有效手段,对CO2减排和捕捉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CO2吸附等温线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

二、CO2吸附等温线的定义与原理CO2吸附等温线是一种描述吸附剂在恒定温度下吸附CO2能力的曲线,通常通过实验测定。

其横坐标为吸附量,纵坐标为压力。

在等温线图中,不同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可进行比较。

吸附等温线的形状取决于吸附剂的性质和结构。

三、CO2吸附等温线的研究方法CO2吸附等温线的实验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静态吸附实验和动态吸附实验。

静态吸附实验是在恒定压力下,测量吸附剂吸附CO2的量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动态吸附实验是在恒定温度下,测量吸附剂吸附CO2的量随压力变化的关系。

实验数据通常通过吸附等温线模型进行拟合和分析。

四、CO2吸附等温线的应用领域CO2吸附等温线在CO2减排和捕捉技术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包括:评估吸附剂的吸附性能,筛选具有潜力的吸附材料;分析吸附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优化吸附过程的工艺条件;预测吸附剂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指导吸附剂的设计和制备。

五、CO2吸附等温线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近年来,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和实验技术的进步,CO2吸附等温线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然而,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如吸附剂的循环稳定性、选择性和吸附速率等。

吸附等温线试验步骤

吸附等温线试验步骤

9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振荡器
1台
分光光度计 1台
容量瓶(1L,100mL,25mL)
移液管(10mL 100mL)
锥形瓶
洗耳球
活性炭 亚甲基蓝
40-60目
10
四、实验步骤
1、吸光度标准曲线的绘制
1) 配置~30mg/L 的亚甲基蓝溶液1L。 2) 用分光光度计得出吸收与波长的关系,确定产生最大吸 收时的波长(600nm-700nm,每10nm一测)。 3) 将1准备的亚甲基蓝稀释,取0ml、3ml、6ml、9ml、12 ml、15ml、20ml 的30mg/L亚甲基蓝,用容量瓶定容到25ml, 用分光光度计从2)所得波长测得吸光度。 4) 画出吸光度与亚甲基蓝浓度(mg/L)的关系曲线,即标 准曲线。

lg C0 C m

lg K

1 lg C n
C0——水中被吸附物质原始浓度(mg/L); C——被吸附物质的平衡浓度(mg/L); m——活性炭投加量(g/L)。
以lgqe为纵坐标,以lgC为横坐标,绘制等温吸附曲线,图解
可得到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1/n,截距为K,从而由实验得出
等温吸附方程式。
8
二、实验原理
Fruendlieh(弗罗因德利希)常用来比较不同溶液浓度时的 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即
1
qe KC n
K——与吸附比表面积、温度有关的系数; n ——与温度有关的常数,n>1; C——吸附平衡时的溶液浓度( mg/L)。
通常用图解法求经验常数K、 n值,将上式变换成线性关系:
lg qe
4
活性炭是传统而现代的人造材料。 1、脱色和过滤,使带色液体脱色。 2、吸收各种气体与蒸气:防毒面具、空气滤清器。 3、粒状物可用作催化剂的载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的大致了解只是动力学是做时间变化曲线,热力学是温度变化曲线。

查文献的时候没有具体步骤,只是有图(好像纵坐标用Qmg/g表示)。

吸附等温线是研究固体表面状态和孔结构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吸附等温线的测定方法及其测定条件。

.1 试样预处理固体表面的性质与试样的预处理条件紧密相关,必须仔细研究并控制预处理条件,防止在预处理过程中改变固体的表面性质和内部结构。

因此,要求预先详细了解试样的性质。

如对于微孔物质,由于微孔内吸附势非常大,连氦气也能被吸附。

比表面积测定中使用的氮气能很强地吸附在沸石等复杂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酸性位置。

氧化铝的相变化很复杂。

对具有孔结构的物质,预处理温度过低,不能充分除去吸附水和孔内的其他吸附分子;温度过高,容易发生羟基间的缩聚脱水,或发生烧结引起孔和表面的变化。

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进行预处理。

最好是利用第6章介绍的热分析等方法预先掌握吸附质的脱附温度、试样的结构变化温度、相转移温度、分解温度,确定最佳预处理条件。

除了质量管理等特殊情况外,测定气相吸附量和液相吸附量时都必须确定预处理条件,使试样上原来吸附的分子完全脱除,或者预先吸附一定量的某种吸附质。

预处理条件因试样而异,下面介绍预处理时的一般注意点。

.1.1 预处理的保护气氛对容易发生氧化还原等表面反应的试样以及要求严格脱除原来吸附分子的试样(如金属粉末和活性炭),预处理时需要采用高真空或高纯氮、高纯氦等惰性气体。

粉末试样在抽真空太快时,由于粉末内部包含的气体突出,容易发生粉末飞散。

这不仅减少了试样质量,而且细粉末还会进入到压力计等真空测量系统内,降低体系的真空度,且很难清除干净。

为了防止发生这种情况,可以预先干燥试样,控制除气和升温速度不要太快,还可在试样上方装过滤样,控制除气和升温速度不要太快,还可在试样上方装过滤器以防万一。

.1.2 抽真空除气时间要足够长。

对于沸石、活性炭和硅胶等多孔体,微孔内的吸附物质完全扩散到孔外需要很长的时间,必须保证充足的除气时间。

试样附近的真空度一般低于真空泵的真空度,当压力计安放在真空泵附近时,更要注意这种差别。

因此,要求排气管短,内径大,充分除气,切实保证真空度。

油旋转泵要使用抗污油,并定期更换抗污油。

真空泵与试样之间要设置液氮浴,使油蒸气不扩散到试样中,防止污染试样;从试样过来的气体不进入到油中,防止这些气体降低油的蒸气压。

液氮浴使用前要清洗干净,如条件允许,预处理和吸附测定最好分别使用不同的真空管线。

高真空时最好使用不需要油的分子涡轮泵。

此外,由于吸附水的脱附可能在孔内引发表面水热反应,因此要控制真空除气速度,保持加热温度和除气速度的平衡,最好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除气和气温的速度,防止发生水热反应。

.1.3 气体净化试样在空气、氦气中加热处理时,脱附速度慢。

实验室的空气中往往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有机气体,因此必须在含有这些污染气体少的地方处理试样。

特别是工业吸附装置中,吸脱附过程反复进行,更需要净化空气。

市售高压气体中有时也含有水和灰尘。

.1.4 测定试样的质量由于上述各种原因,在预处理操作过程中试样质量会减少。

质量减少在吸附量测定相同的容器,在测量已预处理的试样质量时不要让试样暴露在大气中,连容器一起测重。

.1.5 容量法和重量法在测定气体吸附量的方法中,容量法(volumetric method)是根据气体容积和压力的关系测量吸附量,重量法(gravimetric method)是根据试样重量的变化测量吸附量,它们各有优缺点,应该很好的掌握。

(1)容量法在容量法中,用P表示压力,V为1mol气体的容积,T为热力学温度,R是气体常数。

对于常压吸附,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RT (5-1)对于高压吸附,根据Virial(维里)方程:PV/RT=1+B2/V+B3/V2+…(5-2)B2和B3是Virial系数。

或者根据真实气体状态方程(van der Waals方程):(P+a/V2)(V-b)=RT (5-3)a、b为常数。

根据吸附前后的压力变化选择合适的公式。

当分子量越大、压力越高时,方程(5-1)和方程(5-2)或方程(5-3)之间的差别就越大,这时必须采用方程(5-2)或方程(5-3)。

在测量低分子量的气体吸附时,容量法的灵敏度比重量法高。

尽管容量法的原理看起来简单,但容积、压力、真空泄漏、容器壁上的吸附等许多意外因素都容易增大测量误差,因此,测定时必须充分注意。

(2)重量法重量法是根据吸附前后试样的重量变化求吸附量。

对于低分子量的吸附质,重量法的测量误差比容量法大,对于高分子量的吸附质,重量法的测量误差减少。

产生误差的原因有试样温度、浮力、对流和吸附气体的非理想性等。

因为测量试样挂在天平上,温度传感器不能接触试样,因此,对于非室温时的吸附测量,试样温度和恒温槽的温度差别大,试样因吸附有时放热,所以特别不希望在真空和低温时测量。

过去的电子天平虽然灵敏度高,但由于使用了金属和绝缘覆盖层,容易被腐蚀。

全石英天平虽然灵敏度不那么高,但如果使用带聚四氟乙烯密封圈的旋塞,能测定除氟化氢以外的几乎所有气体。

使用最近开发的磁悬浮天平,通过选择不同的试样池材质,能够进行腐蚀性吸附质和腐蚀性吸附剂的吸附测量,具有测量温度范围大(从低温到高温)和压力范围宽的优点,还能扩大到密度测量、热分析和材料腐蚀性的测量。

容量法和重量法都要求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等于试样温度。

温度传感器要尽量放在试样附近。

在气相吸附量的测定中,粉末和多孔体的传热性差,加之在预处理和吸脱附时放热或吸热,因此必须保证粉末的实际温度(试样内的温度分布)等于希望的吸附温度。

为了快速进行预处理和达到吸附平衡,要精心设计试样池以加速吸附质向试样内部扩散,使温度迅速达到平衡。

如第2章所述,对吸脱附速度慢的微孔物质等吸附剂,在低压区,每次导入的气体量要尽可能少,防止吸附质堵塞微孔入口,让吸附质顺利地向孔内扩散。

如果一次导入大量气体,吸附质很难扩散到孔内,只是假平衡,从而得到错误的等温线。

因此必须选择足够长的平衡时间,确保达到吸附平衡。

特别在自动吸附测量装置中,更加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平衡参数。

.1.6 双组分混合气体中各个单组分吸附等温线的同时测定在容量法中,吸附质的摩尔数用N表示,重量法中吸附质的重量用M表示。

各组分的分子量为M1、M2,摩尔数为N1、N2。

N=n1+n2 (5-4)M=n1M1+n2M2 (5-5)根据这两个公式,利用5.3.3的磁悬浮天平同时进行容量法和重量法测定,若M1≠M2,就能计算n1和n2。

.2 容量法测量装置基于容量法的吸附测量装置是日本的工业标准方法,也是世界各国的标准测定方法,因而被广泛使用,有多种形式。

吸附测量同行很费时间,所以自动测量装置也已经商品化了。

下面介绍容量法的测量原理。

图5-1是容量法吸附量测量装置的示意。

由压力传感器A、真空阀B、C、D(电磁阀或聚四氟乙烯旋塞,除非需要,否则最好不使用涂润滑脂的旋塞)包围的容积叫做死体积(dead or void space)。

死体积应尽可能小,其值对系统测量误差的影响很大,必须精确测定。

预先精确测量真空阀C以下的空试样池E的容积。

测量时,在E中装满泵,由汞的重量求得E的容积,或采用国家规定的容积标定容器测定。

装好空试样池或基准容器,打开真空阀C、D,抽真空;然后关闭真空阀C、D,抽真空;然后关闭真空阀C、D,打开B,导入氦气,氦气压力为Pb。

然后关闭B,打开C让压力降到Pa。

设基准容积为Vc,由式(5-6)求ABCD间的死体积Vd。

Vd=Pa (Vd+Vc)/Pb (5-6)压力传感器最好采用误差为±10-6Torr(1Torr=133.322Pa)的电容器型高精度绝对压力传感器(参照5.2.2),它的振动膜采用耐蚀金属。

在吸附量很小时,需要对由传感器薄膜弯曲引起死体积Vd的变化进行校正。

在试样池中装入吸附剂试样后,需要从Vc中减去试样体积Vx由试样质量除以密度求得。

当每次测量的试样密度都不同时(如活性炭),也可在试样池中装入测量试样,导入在吸附温度(例如液氮温度)下不能吸附的氦气,用上面测量死体积Vd的方法测得Vx。

下面说明在液氮温度下测定氮吸附量的方法。

在试样池中装入试样,预处理。

然后关闭真空阀C,把试样池侵入到液氮内一定深度。

在ABCD间导入氮气,氮气压力为P1。

打开C氮气向试样池内膨胀,试样吸附氮气,压力下降。

当达到吸附平衡时,压力不再变化,这时的压力为。

设T为测量死体积Vd时的温度,Tc为试样池的温度,R为气体常数,Ve=Vc-Vx,则吸附的氮气摩尔数n1为:n1=P1Vd/RT-Vd/RT-Ve/RTc (5-7)把吸附的氮气摩尔数变为标准状态[stp,273.2K,latm(101325Pa)]时的体积V1(cm3),则n1=(V1/R)(760/273.2),于是,V1=P1-(Vd+)(5-8)和=(Vd/T)×(273.2/760),=(Ve/Tc)×(273.2/760)(5-9)再测量第2个点。

关闭C,导入或抽出氮气,压力变为P2。

然后打开C,压力降低或升高。

测量达到吸附平衡或脱附平衡时的压力,这时的吸附量V2为:V2=[P1+(P2-)]-((5-10)连续进行n次操作,在平衡压力Pn时的吸附量或脱附量Vn为:Vn=[P1+(P2-)+…+(Pn-Pn-1)]-( (5-11)中括号内的部分是导入到装置内的总氮体积,最后一项是没有吸附的、被留在气相中的氮体积。

引起容量法测量误差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压力传感器的精度、死体积测量精度、真空泄漏、试样温度和冷却剂液面的变化。

在试样比表面积小或吸附量少时,必须尽可能减小死体积。

.2.1 试样池要提高测量灵敏度必须减小死容积,并把死容积部分的温度维持一定。

当试样量较多时,在预处理和吸附过程中,这样池壁附近的温度和试样池中心的温度不同,导致吸附和脱附的不均匀,试样量多也是预处理抽气时试样飞溅的原因。

吸附过程放热,导致试样温度上升,对导热性差的试样,恢复到吸附温度很费时间,使吸附平衡时间变长,因此要注意选择试样用量,并把吸附剂摊平在试样池内。

5.2.2 压力传感器容量法的吸附量测量精度与压力测量精度直接相关,因此,要采用高精度的压力测量方法。

过去使用有毒的汞压力计或油压力计,最近一般使用高精度的电容器型压力传感器,如图5-2所示,压力计部分由Inconel(因康镍)薄膜隔成两个室。

这种压力计有绝对压力型和压力差型。

绝对压力型的图5-2(a)室保持在10-7Torr(1Torr=133.322Pa)的真空。

薄膜上有块陶瓷片,在陶瓷片上沉积两个同心圆金属电极,由薄膜和两个金属电极构成两个电容器,这两个电容器并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