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
初中学生学业考试文化课考试说明
初中学生学业考试文化课考试说明语文一、命题原则语文学科命题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及读写能力。
涉及课文的试题,限于现行教材的精读课文;涉及课外名著的试题限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阅读书目;现代文及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外。
二、考试内容(一)积累1、识记常用汉字的字形及普通话读音。
2、积累一定数量的常见常用的词语。
3、背诵精读课文涉及的名言警句及课后练习题中要求背诵的内容。
4、识记精读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
识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阅读名著的基本内容。
(二)阅读阅读文章或片断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速度。
2、领会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筛选、获取文章(或片断)中传递出的重要信息;能抓住文章(或片断)的中心,找出关键性语句。
4、基本理解文章(或片断)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思路。
5、整体感知文章(或片断),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
理解文章(或片断)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或片断)的内容。
6、对文章(或片断)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
7、在阅读中体会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作用。
8、欣赏文学作品,能感受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品析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阅读文言文和课外浅易文言文,能顺畅的朗读,能用现代汉语说出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意思,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0、掌握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
会用一般的工具书。
(三)写作1、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准确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3、语言通顺,力求简洁得体。
4、写记叙文,内容具体,详略得当;写简单的说明文,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条理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观点明确,有一定的根据,作一些简单的分析;写日常应用文,格式正确,语言得体。
解读2017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高中思想政治新的课程标准最新出炉,通过新旧课标的对比分析,发现新课标在文本结构、编写依据、课标内容及其实施要求等方面都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一)文本结构主要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两个部分,内容更全面,结构也更加完整,努力使标准从整体上有较大提升。
旧课标的结构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新课标的结构变为六个部分,分别是: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设计依据、结构、学分与选课)、课程内容(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学业质量(内涵、水平、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实施建议(教学与评价建议、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对地方和学习实施本课程的建议)以及附录部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教学与评价案例)。
(二)编写依据旧课标的编写依据是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新课标的编写依据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关于党的教育的方针和教育思想、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导了十余年来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以及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
(三)课标内容在课标的内容方面,努力凸显思想性、时代性和整体性等。
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等内容;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新成就;更加关注学科内在联系及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克服碎片化及彼此间的脱节等现象。
具体内容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性质中的“变”旧课标主要从高中政治课程的基本观点、内容、学习高中政治的好处、高中政治课程在整个政治课程的地位这四个方面来介绍课程性质。
《生活用品标准》文化生活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
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第一部分前言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使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依据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制订本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本课程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二)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本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2022年中考语文考试大纲语文陕西
2022年中考语文考试大纲语文陕西一、命题原则1、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体现语文课程性质。
语文学业考试体现语文课程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突出综合性和实践性,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评价。
考查学生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和促进语文教学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与内容。
语文学业考试关注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及人类优秀文化,提高文化品位。
关注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关注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以及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3、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促进教师教学。
语文学业考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注意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
重视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4、试题素材、考查方式等科学灵活。
语文学业考试命题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
选材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难易适度,具有启发性。
考查方式避免模式化,表述语言准确规范,力求公正、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通过初中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所获得的发展状况和潜能。
二、考试目标与内容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第四学段课程目标与考试内容的几个方面: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试题中各部分包括的考查内容如下:基础:(1)能辨识运用汉字育(2)辨识运用词语育(3)能辨识运用句子(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5)默写阅读:(1)对古诗词能初步赏析。
(2)对常见文言虚词、实词的意义及用法能积累掌握,能阅读浅易课外文言文。
(3)能理清文章思路,理解、分析概括主要内容。
(4)能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6)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2011-2012学年度中学期末及高三质检一考试范围
高三质检一与新课程高考卷
说明:其它学段和学科的期末考试范围均按学期的通知进行。
2011-2012学年度中学期末及高三质检一考试范围
学科
范围
备注
政治
高一:经济生活
高二:文化生活
高三:四个必修模块
高一、高二均考查时事政治
历史
高二:必修1、2、3
高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必修1、2、3
化学
高一:必修1
高二:选修4
高三:必修1、必修2、选修4
英语
高一:必修一、二
高二:必修五、选修六
高三:考试大纲(课程标准)
高三年级:必修1、必修2、选修3-1和选修3-2
数学
高一:必修1、必修4
高二(理):必修3、选修2-1、必修2的圆与方程
高二(文):必修3、选修1-1、必修2的圆与方程
高三(理):必修五本书、选修2-1、2-2、2-3
高三(文):必修五本书、选修1-1、1-2
生物
高一:必修一
高二:必修三
高三:必修1-3
地理
高一:必修Ⅰ和必修Ⅱ的1、2章(各学校根据教学进度自行选择)
高二:自然灾害及防御、环境保护
高三:高中地理必修三册、初中地理四册
物理
高一:必修1及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的前4节(研究平抛运动)。
高二年级:从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的第7节(静电现象的应用)到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的最后一节(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2020年高考政治考试大纲新课标
2020新课标高考大纲(政治)2020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政治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Ⅱ.考试内容政治学科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0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够根据从题目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用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3.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4.论证和探究问题·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
·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比较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2020年高考各科大纲-政治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 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反映对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 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阐释、分 析评价、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8
(3) 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创新的意义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 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 走进文化生活 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 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2. 文化传承与创新
(1)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详解:深度探索华夏文明的精髓一、引言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的课程。
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不仅涵盖了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更是一个对中国五千年文明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度解读的过程。
本文将深入剖析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帮助读者全面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主要流派和重要历史时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理解能力,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全球视野下的文化自信。
三、课程内容模块1. 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从远古神话到夏商周的早期国家形成,再到秦汉至明清的朝代更迭,详细解析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文化变迁。
2. 哲学思想:介绍儒家、道家、法家等主要哲学流派的思想内涵,以及它们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3. 文学艺术:重点讲解诗词、散文、小说、戏曲等文学形式,以及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表现手法,展示中国美学的独特魅力。
4. 社会生活与习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节日、饮食、服饰等方面,揭示中国文化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
5. 传统科技与智慧:探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天文历法、医学等领域,展现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
四、教学方法与评估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升学习兴趣。
2. 评估方式: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还将包括课堂参与度、研究报告、小组讨论、文化实践项目等多种形式的评价,全面考察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应用。
五、结语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大纲是一个立体且丰富的框架,它旨在引导学生从多元角度去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深入学习,学生们不仅能掌握丰富的知识,更能培养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对外文化交流的能力。
为什么要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
为什么要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郝京华访谈录作者:张言伟一、为什么要用课程标准来代替大纲?标准和大纲在功能上是一样的,国家制定大纲和标准的目的,就是规定本国大多数公民在受教育水平上要达到的最低限度和基本要求。
但大纲的要求线条很粗,规定的只是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
标准的就规定得很细。
比如科学课程标准中,“地球引起的变化”之“天气变化”这一部分:知识方面,“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能力方面,“会用温度计、简易风向仪、雨量器进行观测,搜集有关数据,并能分析数据得出某些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会到长期的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是非常有用的”。
而过去只有内容方面的规定。
标准中还有“活动建议”,过去也没有。
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教学建议”。
之所以提出建议,是想告诉老师,你不能完全用“灌”的方法、教知识的方法来达到所有的目标,而要用不同的方法。
比方价值观的东西要靠体验,技能的东西要靠练等等。
所有的课程标准都有这三个方面的规定。
从体例上看,一边是“可观察到的学生的行为变化”作为标准的具体内容,比如“知道”、“会用”、“体验”等等,这边就是“活动建议”。
“活动建议”仅仅作为理解具体内容、设计教材和教案时的参考,并不是硬性规定。
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或重新设计。
现在面广量大的教师使用的是教学大纲,为使过渡平滑,大纲也在不断修订。
现行的新大纲中或多或少的吸取了一些标准的内容,但只是改良性的,为最终使用标准做准备。
这是国家采取的“双管齐下”的政策。
一方面加紧实验区的建设,修改完善标准,一方面修订大纲。
最终使课程标准全面代替大纲,大纲退出历史舞台。
二、大纲与标准主要的不同在哪里1、大纲主要对知识方面的规定,虽然也涉及到态度、价值观、技能、能力方面,但是只停留在标语口号层次。
老师只知道要“这样”,但“怎样”采用什么措施来达到目的,不知道。
现在我们是一级级的,下位的,具体化的规定。
2023政治考纲
2023政治考纲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反映对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阐释、分析评价、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信息从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从试题的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2. 调动和运用知识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学科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综合检索和选用自己的“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3. 描述和阐释事物准确描述试题所涉及的学科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有关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全面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4. 论证和探究问题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创见性作答整合学科知识和方法,论证或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本大纲仅规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程的考试范围。
关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选修课程的内容由各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各自教学实际情况具体规定。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1. 货币(1) 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2) 货币的种类与形式公众号:一枚试卷君货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2. 价格(1)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2)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3. 消费(1) 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4. 生产与经济制度(1) 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2)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5. 企业与劳动者(1) 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2) 劳动者劳动与就业劳动光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6. 投资与融资(1) 商业银行利息、利率与本金储蓄存款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的业务(2)投资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股票债券商业保险(3) 融资7. 个人收入的分配(1) 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 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8. 国家收入的分配(1) 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2) 财政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9. 征税与纳税(1) 税收及其种类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2) 依法纳税纳税人负税人依法纳税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市场与计划市场调节及其弊端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秩序(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11.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2)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2.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1)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 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第二部分政治生活1. 公民的政治生活(1) 我国的国家性质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2)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3)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2. 我国的政府(1) 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我国政府的作用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2) 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我国行政监督体系(3) 政府的权威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大代表的产生人大代表的职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2) 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3)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的宗教政策(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4. 当代国际社会(1) 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联合国(2) 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3)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4)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第三部分文化生活1.文化与生活(1) 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形式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2) 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2. 文化传承与创新(1)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2)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3) 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 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 走进文化生活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1.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 哲学是什么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精神哲学的作用(2) 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3) 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4) 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5)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4)(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2.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 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 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3) 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4)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5)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6)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7) 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8)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9) 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10) 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3.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 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2)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3)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4)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5)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6)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7) 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8) 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4.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4)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5)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6) 人生价值价值和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7)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8)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价值的实现方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第五部分时事政治1. 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上年度 4 月至考试当年 3 月)2.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公共基础课----文化课课程标准
公共基础课‐‐‐‐文化课课程标准二 O 一六年九月1目录CONTENTS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 /3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 /15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 /22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63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课程标准/73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课程标准 /79 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程标准 /83中等职业学校物理课程标准 /962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1.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三、教学内容结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 128 学时。
2.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 32~64 学时。
3.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一)本大纲教学要求用语的表述1.认知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
3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
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
2.技能与能力培养要求(分为三项技能与四项能力)计算技能:根据法则、公式,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正确地进行运算求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文化生活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第一部分前言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使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依据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制订本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本课程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二)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本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四)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五)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本课程要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
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查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
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分类目标知识知道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
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理解当代中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获得正确选择人生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
能力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面对实际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
提高主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
提高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能力。
培养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选择、探索的能力。
增强依法办事、依法律己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发展采用多种方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筛选社会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祖国命运,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
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
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倡导团结友善的精神。
乐于学习,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热爱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懂得文化传承、文化交融和文化创新的意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内容目标 提示与建议 一、文化与生活 1.1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资料演示:都市文化生活、乡镇文化生活、边远地区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生活等,展现了文化在精神生活中的印记。
日常生活的环境,如校园、社区、网络等,体现着生活环境的文化价值。
文化生活具有不同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特殊性。
1.2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请学生推荐对自己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或文艺形式,如报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影电视、文化娱乐、艺术品、文化旅游等。
调查:当地文化产业及文化消费的状况。
资料演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1.3 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讲座:某一文化作品的鉴赏或解读。
请学生推荐自己所钟爱的文化作品,并说明理由,分享积极向上的文化体验。
辩论:以“网吧文化的两面性”为主题。
讨论:“物质富有,精神贫困”;“物质贫困,精神富有”,“物质、精神都富有”。
二、文化传承与创新 2.4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讨论:如何看待传统习俗的价值。
从古籍文献中摘录一些至今仍被频繁引用的传统道德格言,讨论: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在今天的作用。
设计展板:我国一些建筑、艺术、服饰等风格和形式的变迁体现着传统与现代结合之美。
2.5 汇集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例如,西方文艺复兴的作品、近代世界经典名著、前苏联著名作家和我国 “新文化运动”中的作品等。
点评:时代精神的融入对文化创新的意义。
文化创造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和责任。
2.6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资料演示:各民族传统节日各具民族文化韵味。
从理解和尊重多种文化的角度,讨论多元文化存在的意义。
讨论或撰文:以“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为主题。
2.7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期交融,对现代文明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资料演示: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的推动。
撰文:“不同文明间的借鉴、交流和融合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伟大动力。
” 讨论: “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拿来主义”的片面性。
2.8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评估它们各自的特点;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文化传播有多种途径;传播和借鉴对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讨论:“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承的影响”。
教育具有选择、整理、传递、保存、改造和创造文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
化的重要功能;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远影响。
演示:学习型社会的特点。
三、文化与民族精神 3.9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讲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演示:一些古代文明的相继衰落、中断、湮灭;海外华人的民族情结的资料等。
考察或参观:以体现民族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文化为题,如生产工艺、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建筑工程等。
3.10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演示:语言、文字、风俗等资料。
我国各民族地区的不同文化样式反映着各自的历史、地缘因素。
文化心理、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认同,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
3.11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中华民族历来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著称于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
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非典”精神等,显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和伟大力量。
讨论或撰文:“我看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
四、发展先进文化 4.12辨析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表现,把握大众文化的丰富内涵,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各种负面的文化现象,如宣扬暴力、色情、颓废思想、伪科学,以及封建文化的各种表现等。
辩论:流行文化作品和经典文化作品的价值。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避免文化发展的误区。
4.13列举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事例,说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