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仕女图
高清赏析: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图》
⾼清赏析:唐代周昉《簪花仕⼥图》
《簪花仕⼥图》是周昉贵族⼈物画风格的代表。
同时也体现出贵族仕⼥养尊处优、⽆所事事、游戏于花蝶鹤⽝之间的⽣活情态。
全图六个⼈物的主次、远近安排巧妙,景物衬托少⽽精。
两只⼩狗、⼀只⽩鹤、⼀株⾟黄花使原本显得孤⽴的⼈物产⽣了左右呼应、前后联系的关系。
半罩半露的透明织衫,使⼈物形象显得丰腴⽽华贵。
⽽⽤笔和线条却细劲有神,流动多姿。
浓丽的设⾊,头发的钩染、⾯部的晕⾊、⾐着的装饰,都极尽⼯巧之能事,较好地表现了贵族妇⼥的细腻柔嫩的肌肤和丝织物的纹饰。
《簪花仕⼥图》纵46厘⽶横180厘⽶绢本设⾊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来源:⽹络。
江苏省初中美术课件:仕女·簪花(共17张PPT)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古代妇女饰品
发簪
步摇
耳环
戒指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古代饰品分类
• • • • • 发饰——发簪、钗、梳、步摇等 耳饰——耳环、耳珠、耳坠 佩饰——项饰、腕饰、腰饰等 手镯 戒指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发饰欣赏
发簪、钗、步摇等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仕女·簪花
《簪花仕女图》简介
唐 周昉 簪花仕女图 卷 绢本 设色 纵46公分横180公分 《簪 花仕女图》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 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 。除了唯一性之外,其作品的艺 术价值也很高,是典型的唐代仕 女画标本型作品,能代表唐代现 实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点 翠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耳饰欣赏 耳环 耳坠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佩饰欣赏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手镯欣赏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戒指欣赏
设计工坊: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自己动手手绘设计一款首饰。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身着朱色长裙,外披紫 色的纱罩衫,上搭朱膘色帔 子。
唐朝服装的特点
高贵华丽 色彩浓艳
从《仕女•簪花》看中国古代的服、妆、饰
妆——唐代妇女面部化妆的顺序
• • • • • 贴花钿
唐代妇女的化妆真可谓是一件“盛事”!
唐宫仕女图
唐宫仕女图
《唐宫仕女图》是一组五幅中国画,包括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佚名《宫乐图》。
它反映的不仅是单个艺术家的风格,更折射出整个唐朝人文物貌的变化。
唐代共有二百八十多年历史,绘画风格也几经变化。
本篇将沿着唐代不同时期的发展,与大家一起分享初唐、盛唐时期的唐风唐韵。
《唐宫仕女图》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定义。
在传世的唐代《捣练图》、《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等作品中,人物均有较宽的额头、圆而短的脸、丰满的胸部、圆润的臂膀、肥硕的臀部,这种美和娇弱美相比,更显健康,是唐代审美观的代表。
以张萱、周昉为代表的一批唐画名家,早已摆脱了单纯写实的初级阶段,不仅能准确描绘出女性的体态、容貌、服饰等外在美,还能生动地传达出她们的情思、性格、气质等内在韵味。
他们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形神兼备。
《簪花仕女图》ppt
作 品 欣 赏
看到《簪花仕女图》的第一印象,就像看见整个大唐王 朝雍荣华贵的缩影,尽显富贵荣华之气。此图是目前全 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现藏辽宁 省博物馆。
作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赏
这幅画的艺术价值很高,是典型的唐代仕 女画标本型作品,能代表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 绘画作品。这卷画用笔朴实,气韵古雅,以工 笔重彩依次描绘了5名贵族妇女和一名仕女的 形象。春夏之交,她们在幽静而空旷的庭园中, 过着以白鹤、蝴蝶取乐的闲适生活。这些贵族 妇女体态丰满,服饰豪华。高耸的云髻,前面 簪着步摇钗,头顶戴着不同的折枝花朵,身着 齐胸的贴身长裙,外披敞领宽肥纱衣。
作品欣赏
点缀在人物中间的有两只可爱的小狗与一只丹 顶鹤,画幅的尽头,竖立起一面玲珑石,它后面是 一株盛开的辛夷花,粉紫色的花朵陪衬着少许的绿 叶,把整个画面气氛装点得非常和谐。整幅画沉着 艳丽的色彩,更展现了唐代人物画富丽工整的风格。 画中描写的是唐代当时贵族妇女的日常生活,说明 唐代的社会政治比较开明,因此反映现实生活的作 品才能够流传下来。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实主义人 物画表现风格的开端,此前的绘画内容大多是历史 宗教人物。
簪花仕女图
主讲师:刘老师 课件提供:刘同学
目录
directory
01 02 03 04 05
作品概述
作者介绍
创作背景
作品赏析
观看视频
作 品 概 述
簪花仕女图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 传世孤本,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画标本型作品,能代表唐 代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
作品概述
《簪花仕女图》, 该图是贵族妇女 的生活写照。这幅画上共绘就6位丰颊 厚体的贵妇,她们打扮艳丽入时,云髻 高耸,顶戴的折枝花朵皆不相同,脸上 又晕染娥眉,衣饰华丽,身着低胸长裙, 外罩薄纱,显出半透明的质感,是中晚 唐以后典型的贵妇形象。贵妇的脸上、 手上罩染的白粉,千年而下,仍然给人 肤若凝脂、粉妆玉琢的细腻感觉。尤其 是纱衣透体和肌肉丰腴的描绘,表现了 画家勾线、赋色的高超技巧。全画光彩 照人,仕女们神态安闲,或戏犬、或漫 步、或赏花、或拈蝶,在庭院中闲散地 消磨着时光。
唐朝时期周昉挥扇仕女图卷绘画赏析
唐朝时期周昉挥扇仕女图卷绘画赏析唐朝《挥扇仕女图》卷,又名《纨扇仕女图》。
藏故宫博物院,相传为唐周昉所绘。
绢地,不论从主题还是画面来看,都突破了六朝以前有着浓厚鉴戒意义的列女、孝妇、贤妃、圣后等题材的妇女画束缚,而描写了贵妇的现实生活。
《挥扇仕女图》《挥扇仕女图》画卷长204.8厘米,高33.7厘米,绢地,签条由乾隆亲笔御书“唐人纨扇仕女图内府珍藏”11字。
设色画贵妇女官等13人。
主人公是头带莲花冠、身穿红衣及粉色绿团花长裙的贵妇,坐于靠背椅上,右手执绿色纨扇,左手扶椅圈,头微低,若有所思。
对面立一头戴幞头、身穿灰紫窄袖盘领长袍、腰束朱带者,手摇金凤鸾纨扇,为贵妇消暑。
贵妇背后二宫女,一持水盂,一持花盆,等候吩咐。
一女侍和一侍童抱琴离去。
再后男侍持镜,宫女对镜梳妆。
其后是三人坐于毡上,宫女和侍童正在引线或绣花,另一宫女倚坐于绣架之旁,左手支颔,作锁眉沉思状。
最后一景是宫女背坐于四足登上,右手执扇,扭头顾眄倚树而立的宫女。
整幅画面除了一树之外,没有任何衬景,突出了人物形象。
其中九妇皆面庞圆胖,短眉平直,眼小微阖,樱桃小口,表情冷漠、忧郁。
此卷用笔简练刚劲,硬直凝重,色彩鲜艳浓郁,充分反映出唐代染撷工艺的高度成就。
但此画究竟是何人手笔,一向有不同见解。
故此卷是否为周昉之作仍需予以考证澄清。
周昉字仲朗,长安人,出身于贵族。
其绘画“初效张萱,后则小异”,大致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的40余年(公元762-805年),所作“水月观音”的形象,世称“周家样”。
后人评其画为“古今冠绝”。
《宣和画谱》记载周周昉画目计72件,属于仕女画题材的约30有余,其中有一件“纨扇”。
《清河书画舫》可能据此订为周日方之作。
这种结论是否正确?我们可研究一下此图描写的人物究竟是唐代哪一时期,从出土实物和文献记载可以了解;初唐与隋代接近,穿紧袖衣,尖头靴,天宝末年便易为“小头鞋履窄衣裳”(白居易诗《上阳白发人》),至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时世宽妆束”(同前),说明唐代衣服由紧、窄向宽变更,这是非常清楚的。
18 中国传世名作 唐朝仕女图——《捣练图》(导学案)2022-2023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
18 中国传世名作唐朝仕女图——《捣练图》(导学案)一、作品介绍《捣练图》是中国十分著名的传世名作之一,作于唐代初年,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这幅画是一幅手卷,由三节横轴组成,长达152.8厘米,高约68.5厘米。
作者是唐代著名画家韩干,他的才华被誉为“宗法世家,技能奇峭,所画速成”,因此在唐朝时期被誉为“画圣”。
这幅画采用了工笔画技法,通过精细细腻的线条和色彩,表现了唐代宫廷女子生活中的一幕。
画面中,四个身着华丽服饰的仕女正在一起捣练,她们面带微笑,身姿优美,气氛欢快轻松。
通过细腻的描绘手法,展现了唐代宫廷女子娴静、淑女、典雅的风貌,同时也表现了唐代社会和文化的繁华与昌盛。
二、作品分析1. 色彩运用整幅画使用了丰富的色彩,并且色彩的运用非常协调,让人非常舒适和自然。
而且,画面中的每一个部分都非常细致,每一天的颜色也都是唯一且不同的,这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感和精细感。
画面的色彩主要是以绿、蓝和红为基础,既有鲜艳的颜色,也有柔和的色调,整幅画面充满了青春、活力和温馨的感觉。
2. 人物描绘画中描绘的四个仕女人物形象非常优美,虽然都身穿华丽的服饰,但是每一个人物的线条和姿态都有所不同,既体现了她们各自的特点,也表现出了各自的性格。
画面中的四个仕女有些微笑,有些低垂着头,画面给人一种细腻和典雅的感觉。
整幅画面展现了唐代宫廷女子的娴静、淑女、典雅的风貌,同时也表现了唐代社会和文化的繁华与昌盛。
3. 空间布局画面中采用了三节横轴的形式,整幅画面由左向右展现,空间分配合理,每一节画卷中的画面都有着明确的主题和构图。
在整个画面中,人物、器物、装饰物等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布得非常均衡,画面看上去非常和谐。
另外,画面中的背景也非常精细,通过描绘园林,几何柜和窗画等物品,强调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繁盛态势。
三、教育意义这幅画虽然描绘了唐代女子的生活画面,但是它不仅仅是反映了一般的女子生活。
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繁盛和成熟,女子的仪态、谐趣等精神氛围更加平和、优雅、含蓄,也为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簪花仕女图介绍
接下去是一髻插荷花、身披白格纱衫 的贵族女子,右手拈红花一枝,正凝 神观赏。
第五位贵妇人似正从远处走来,她 头戴海棠花,身着朱红披风,外套 紫色纱衫,双手紧拽纱罩。头饰及 衣着极为华丽,超出众人之上,神 情似有傲视一切之感。
最后一位贵妇,髻插芍药花,身披浅紫 纱衫,束裙的宽带上饰有鸳鸯图案,白 地帔子绘有彩色云鹤。她右手举着刚刚 捉来的蝴蝶。于丰硕健美中,又显出窈 窕婀娜之姿。
画家还借小狗、鹤、花枝和蝴蝶,表现人物的不同嗜好和性格,卷首与卷尾中 的仕女均作回首顾盼宠物的姿态,将通卷的人物活动收拢归一,成为一个完整 的画卷。
添笔簪花
而 如五果个仔贵细妇观发察髻,前可面发插现有所步 有摇发钗髻,上后的面花饰朵有均几无只遮小掩钗发,髻确之实处已,经和配发饰髻得十 分 并完无整有了机,组发合髻关顶系上。又簪花朵或罗帛花,正如沈从文所言: 发髻首饰已完整配套,头上另加花朵 别名周景玄 国 籍中国(唐代) 民 族汉族 出生地京兆(今陕西西安) 主要成就衣裳简劲,彩色柔丽。菩萨端严, 妙创水月之体 代表作品《五星真形图》《杨妃出浴图》 《妃子数鹦鹉图》《簪花仕女图》
画作赏析
180cm
46cm
【内容】 画中描写几位衣着艳丽的最新贵族妇女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的情景,向人们 展示了这几位仕女在幽静而空旷的庭园中,以白鹤、蝴蝶取乐的闲适生活。 此图没有花园庭院的背景,只绘了五位仕女和一名侍者。她们那高髻簪花、 晕淡眉目,露胸披纱、丰颐厚体的风貌,突出反映了中唐仕女形象的时代 特征。
白发空悲
窗春外怨的梨花已经落了, 纱窗日落渐黄昏, 而金她屋所无等待人的见人泪呢?痕。 藏寂在寞深空宫中庭的春,欲晚, 梨花满地不开门。
曾有无数这样的卑微等待,
纵有金屋又如何?
唐朝仕女图
中间三人为宫中贵,一人于石上调琴,另两位一
边啜茗,一边侧耳静听琴声。两侧侍者,一人手
端茶托,一人执茶杯。人物神念娴 静端庄。人物
组合有坐有立,疏密得体,富有变化。
周昉是唐代中期驰誉丹青的人物画家之一,擅长描绘“绫罗人物”,即体态丰肥、姿态华 丽的贵族妇女,世称“周家祥”。
从罗面眉簪她此描重出此曾墓 新《
细 劲 流 畅 富 有 韵 律 感 ,
此 画 设 色 浓 丽 ,
弗 利 尔 美 术 馆 藏
唐 周 昉 绢 本 设 色
人 双 陆 图 》族 妇 女 以 棋 戏 消 遣 的 生 活 。
喜 好 。 此 图 粉 本 传 为 周 昉 所 作 ,
, 此 游 艺 始 于 天 竺 , 流 行 于 魏 晋 , 盛 于 隋 唐 , 尤 为 贵 族
掷 骰 行 棋 的 游 艺 。
博 一 样 ,
64.4 X 30.7 CM ""
双 陆
,
妇 女 浓 丽 丰 肥 之 态 和 细 腻 柔 嫩 的 肌 肤 特 点 都 表 露 无 遗 。
• 《调琴啜茗图》 唐 周昉 绢本设色 75.3 X 28
CM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藏
周
昉, 字景玄, 又字仲朗, 生卒年不详,京兆(今陕西西
安)人。出身贵族家庭,先后官至越州、宣州长史。
工仕女, 初学张萱, 多写贵族妇女, 亦擅肖像, 有兼
得神情之誉。还擅作宗教画,创造有民族风俗的
“水月观音”,人称“周家样”。图中共画五人,
疆 维 吾 尔 自 治 区 博 物 馆 藏
弈 棋 仕 女 图 》 唐 绢 本 设 色 纵
厘 米
肩
,
下
着
绿
花
它左图描者据同同所贵线 美 《
唐代仕女图妆容发式PPT课件
34
1)短襦
领型
圆、方、斜、直、鸡心领
袒领:盛唐:不穿内衣 “粉胸半掩疑暗玉”
高千《赠美人》
袖
宽窄时尚 盛唐后:日36
37
38
39
40
41
2)衫 丝帛单衣,质地轻软
大袖纱罗 半透明→代替襦袄 红、浅红、淡赭、浅绿 金银彩绣
唐代妆容发式
主讲:张帆
1
2
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形制更加开放,服饰愈益华 丽。唐代女装的特点是裙、衫、帔的统一。在妇女中间,出现 了袒胸露臂的形象。
慢束罗裙半露胸,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在唐代,只有 有身份的人才能穿开胸衫,公主可以半裸胸,歌女可以半裸胸 以取悦于统治阶级,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许半裸胸的。当 时,唐朝半露胸的裙装有点类似于现代西方的夜礼服,只是不 准露出肩膀和后背。
78
79
2)胡帽演变
幂褵 →帷帽→胡帽 浑脱帽
初 游牧之家,小牛 上开一孔,去骨肉 以皮充皮→皮馄饨
唐人 较厚锦缎或乌羊毛制成 帽顶尖
80
81
3)流行
《唐书.五行志》: 天宝初 贵族及士 民好为胡服胡帽 妇人则簪步摇钗, 领袖窄小
42
43
44
45
46
47
3)裙
质料贵,色彩艳,式样多,装饰精美
腰节线
掩乳高腰线
上身无内衣,披纱罗
乳下高腰线
自然腰
唐后期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长: 拖地 丰: 多幅为佳
6幅 面料:丝织品/鸟羽 颜色
石榴红 深红、杏黄、绛紫、月
青、草绿 间色裙
65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唐宫仕女图》(全集特大高清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唐宫仕女图》(全集特大高清图)张萱周昉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
中国古代仕女众生像,“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唐代仕女画以其端庄华丽,雍容典雅著称,《唐宫仕女图》展示着“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众生像。
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莫过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的《宫乐图》。
它们所表现的贵族妇女生活情调,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征。
张萱、周昉是唐代最具盛名的仕女画大家,驰誉丹青。
张萱在盛唐时画贵族人物最负时誉,不仅能够表现上层社会妇女的姿容情态,而且善于巧妙地刻画出“金井梧桐叶落黄”这种宫女被冷落的凄凉情调。
周昉出身显贵,多画宫廷妇女,其风格为优游闲逸,容貌丰肥,衣榴劲简,色彩柔丽,独树一帜。
虢国夫人游春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是公元752年(天宝十一年),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道路为(之)耻骇”的典型环境。
画面描写了一个在行进中的行列,人马疏密有度,以少胜多。
全画共九人骑马,前三骑与后三骑是侍从、侍女和保姆,中间并行二骑为秦国夫人与虢国夫人。
其中四人(包括女孩)穿襦裙、披帛,另外五人都穿男式圆领袍衫。
虢国夫人在画面中部的左侧,她身穿淡青色窄袖上襦,肩搭白色披帛,下着描有金花的红裙,裙下露出绣鞋上面的红色绚履。
秦国夫人居右上首,正面向虢国夫人诉说什么。
捣练图《捣练图》唐代作品,原属圆明园收藏。
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捣练图》卷是一幅工笔重设色画,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
这幅长卷式的画画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
第一组描绘四个人以木杵捣练的情景;第二组画两人,一人坐在地毡上理线,一人坐于凳上缝纫,组成了织线的情景;第三组是几人熨烫的场景,还有一个年少的女孩,淘气地从布底下窜来窜去。
赏析唐代仕女图
唐宫仕女图的知识点总结
唐宫仕女图的知识点总结唐宫仕女图的特点:1. 画面细腻生动,展现了唐代宫廷女性的优美体态、华丽服饰和精致日常生活。
2. 色彩鲜艳瑰丽,运用了丰富的明快色彩,重现了唐代宫廷女性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
3. 展现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繁荣盛世,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俗人情和文化氛围。
唐宫仕女图的知名作品:1. 《洛神赋图》:该画描绘了杨玉环在洛阳汴河边舞曲的场景,表现了她柔美的姿态和艳丽的服饰,是唐代宫廷女性风采的典范。
2. 《仕女图》:该画以宫廷女性为主题,展现了她们的日常生活、娱乐和居家风情,是唐代宫廷文化的重要艺术作品。
3. 《春宫图》:该画描绘了宫廷女性在春天的游玩场景,展现了她们的儿女情长和宫廷乐活,是唐代宫廷文化的杰出代表作品。
唐宫仕女图的题材内容:1. 宫廷女性的服饰:唐代宫廷女性的服饰非常华丽和丰富多彩,包括露肩宽袖的宽袍、华丽的发饰和首饰等,唐宫仕女图中常常展现了她们的服饰细节和华美风姿。
2. 宫廷女性的居住环境:唐代宫廷女性居住的宫殿和宫室非常豪华和富丽堂皇,唐宫仕女图中展现了她们居住的环境和宫廷文化的繁荣盛世。
3. 宫廷女性的生活场景:唐代宫廷女性的生活非常丰富多彩,包括琴棋书画、游园赏花、观赏演出、赏灯赋诗等,唐宫仕女图中展现了她们的生活场景和宫廷文化的独特魅力。
唐宫仕女图的艺术价值:1. 反映了唐代宫廷女性的美丽风姿和优雅气质,展现了她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品位,是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珍贵艺术遗产。
2. 展现了唐代社会的风俗人情和文化风貌,是研究唐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和见证。
3. 体现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高超技巧和独特审美观念,是中国绘画艺术史上的重要篇章和杰出代表作品。
总之,唐宫仕女图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重要题材之一,它展现了唐代宫廷女性的优美形象和宫廷文化的丰富内涵,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通过研究和欣赏唐宫仕女图,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领略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魅力和韵味,感受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
唐周昉《簪花仕⼥图》【名称】簪花仕⼥图【年代】唐【作者】周昉【现状】现藏于辽宁博物馆【尺⼨】180 x 46 CM【材质】绢本 设⾊ ⼿卷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画的繁荣兴盛阶段。
翻看中国美术史教材,哪怕再简明扼要的版本,都不会疏漏《簪花仕⼥图》,这幅作品可以说是全世界范围内唯⼀认定的唐代仕⼥画传世孤本。
从这幅作品我们能看到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时尚⼥性是如何装扮⾃⼰的。
⾸先“仕⼥”是特指宫廷贵族家庭中的妇⼥。
《簪花仕⼥图》中⼀共出现了6个⼈物,⽆论是出⾝贵族的仕⼥,或是他们的侍⼥。
他们都穿着当时被认为是最奢侈的单品——丝绸。
其次,这⼏位贵妇在打扮上都是头上梳⾼髻戴花朵,装饰着簪步摇钗,脸上晕染蛾眉,眉间贴⾦黄靥⼦,内着低胸上⾐,外罩薄透纱衫。
在构图上,⾃右⾄左分为戏⽝、漫步、捉蝶三段。
最右侧的仕⼥,发髻插⼀枝牡丹花,左⼿执拂尘引逗⼩狗。
相邻的妇⼈轻提肩上柔滑的纱衫,似乎不胜春阳的温热。
⼿持团扇的侍⼥偏⼩靠后,神态淡然,扇⾯上⼀簇灼灼的花卉光艳夺⽬。
接下来的⼀位妇⼈,髻插粉荷,右⼿拈⼀朵红花凝神观赏,与⾯前振翅的仙鹤,形成动静相宜的场景。
第五位妇⼈虽然站⽴稍远,体态显⼩,但她头戴海棠花,⾝着朱红披风的形象,展露尊贵之⽓。
画⾯最左侧的妇⼈,头上的簪花为素淡的芍药,右⼿轻捏⼀只蝴蝶,不胜娇羞,她侧⾝顾盼的姿势,与最右侧妇⼈的侧⾝凝睇之态,恰好遥相呼应。
妇⼈之外,以猧⽝、瑞鹤、蝴蝶、湖⽯、⾟夷花等穿插,使整幅画⾯浑然⼀体了。
该画描写贵族妇⼥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的情景,画⾯描绘仕⼥们的闲适⽣活。
她们华丽奢艳在庭院中游玩,动作悠闲、拈花、拍蝶、戏⽝、赏鹤、徐⾏、懒坐、⽆所事事,侍⼥们持扇相从。
其赋⾊技巧,层次明晰,⾯部的晕⾊,⾐着的装饰,都极尽⼯巧之能事。
轻纱的透亮松软,⽪肤的润润光泽,都画得肖似,表现出作者具有⾼度的艺术技巧和概括能⼒。
唐 周昉《簪花仕⼥图》画幅中从右向左,第⼀位⼈物,牡丹仕⼥画⾯开始婷婷⽽⽴的是⼀个贵族妇⼥,体态丰硕,发髻⾼⼤,上插牡丹花⼀枝,髻前饰⽟步摇,那珍珠在不停地摇晃。
唐代侍女图鉴赏.
《簪花仕女图》,绢本、 重彩,纵49厘米、横180 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周昉生活的时代,已是唐帝国经过安 史之乱由盛而衰,社会矛盾日渐尖锐之际。 他笔下的妇女已不同于张萱作品中的欢愉 活跃,而仿佛是沉湎在一种百无聊赖的心 态中,茫然若失,动作迟缓。纵然是装饰 得团花簇锦,也掩不住内心的寂寞与空虚。
其作品在张扬唐王朝繁华兴盛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亦 揭示了贵妇们极度贫乏的精神世界。此图中嫔妃们体貌丰 腴,衣饰华丽,但她们面含幽怨,举止慵倦,毫无生气。
画中描写几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春夏之交赏花游 园的情景,向人们展示了这几位仕女在幽静而空旷的庭 园中,以白鹤、蝴蝶取乐的闲适生活。虽然她们逗犬、 拈花、戏鹤、扑蝶,侍女持扇相从,看上去悠闲自得, 但是透过外表神情,可以发现她们的精神生活却不无寂 寞空虚之感。
头饰及衣着极为华丽,超出众人之上,神情似有傲视一切之感。最后一位贵 妇,髻插芍药花,身披浅紫纱衫,束裙的宽带上饰有鸳鸯图案,白地帔子绘 有彩色云鹤。她右手举着刚刚捉来的蝴蝶。于丰硕健美中,又显出窈窕婀娜 之姿。画家还借小狗、鹤、花枝和蝴蝶,表现人物的不同嗜好和性格,卷首 与卷尾中的仕女均作回首顾盼宠物的姿态,将通卷的人物活动收拢归一,成 为一个完整的画卷。
唐伯虎笔下的仕女图
唐伯虎笔下的仕女图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号六如居士,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考中苏州府试第一名,进入府学读书。
弘治十一年,考中应天府乡试第一(解元),入京参加会试。
弘治十二年,卷入徐经科场舞弊案,坐罪入狱,贬为浙藩小吏。
从此,丧失科场进取心,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
唐寅晚年生活穷困,依靠朋友接济。
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病逝,时年五十四岁。
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唐伯虎工山水,亦善画仕女。
有人说辗转在他笔下的美人故事,多有唐寅身世和情感世界的影子。
他常以美人堪怜来表达自己的身世道际,以美人独临世界来表达自己的独立不羁,以女子的柔肠来诉说心中的忧伤。
更重要的是,他还通过这些美人图,超越一己的感伤,表达对生命的觉解。
不同的读者或许从中解读到的信息会千差万别,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艺术造诣在明代画坛是无可替代的。
红叶题诗仕女图明唐寅(传)私人收藏款识自跋:红叶题情付御沟,当时叮嘱向西流,无端东下人间去,却使君王不信愁。
唐寅。
钤印:梦墨亭、南京解元、唐子畏图书。
王蜀宫妓图明唐寅故宫博物院款识自跋: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微。
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
蜀后主每于宫中裹小巾,命宮妓衣道衣,冠莲花冠,日寻花柳以侍酣宴。
蜀之谣已溢耳矣,而主之不挹注之,竟至滥觞。
俾后想摇头之令,不无扼腕。
唐寅。
钤印:作者印:唐伯虎、南京解元。
收传印:沈庵平生真赏、安仪周家珍藏。
嫦娥奔月图明唐寅台北故宫博物院款识自跋:月中玉兔捣灵丹,却被神娥窃一丸,从此凡胎变仙骨,天风桂子跨青鸾。
吴郡唐寅画并题。
钤印:作者印:吴趋、南京解元、六如居士。
收传印:清内府诸收藏玺。
美人春思图明唐寅(传) 弗利尔美术馆款识自跋:吴郡唐寅为冷泉仙侣画钤印:作者印:吴趋、唐伯虎二印俱伪收传印:黄氏家藏嫦娥执桂图明唐寅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款识自跋:广寒宫阙旧游时,鸾鹤天香卷绣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颊肥体
——浅谈唐代仕女图的审美特点
新女性审美观念的形成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 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使大唐 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富庶的国家。在这 样的历史背景下,唐代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格, 形成了气势恢宏、壮丽雄大的文化气象。 唐代的女性审美观念,有其独特的评价标准, 这就是由魏晋时期的纤瘦苗条转变成以丰满为美 的女性审美观念。
一、
虢国夫人游春图 捣练图Leabharlann 二、 三、簪花仕女图
《 虢 国 夫 人 游 春 张 图 宣 》
捣练图
周舫
《簪花仕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