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水分子》课件
合集下载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课件
来自于你头 顶上的乌云
也许它们还凝固在 抑或流淌在滚滚 黄河源头的冰川里 不息的长江里呢
认识水的天然循环
在水循环的每个环节上,水分子是怎样运动 的?水分子的能量如何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其 能量变化?
太阳为水分子提供能量,使 其运动加快,达到一定程度后, 一些水分子便克服了分子之间的 相互作用,变成水蒸气,扩散到 空气里,在高空中遇冷凝结成云。
现象 结论
吸附:活性炭疏松多孔,表面积很大,具 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水或空气中的一些有 颜色或气味的杂质很容易附着在其表面而 被除去。
用滴管取 1 滴上述烧杯中的清液,滴在 洁净的玻璃片上,置于酒精灯上慢慢加热, 至水分消失。观察玻璃片上是否仍有残留的 物质?混入水中的这类物质应如何除去?
蒸发: 加热时,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扩散 到空气中,此时,我们说水分蒸发了。 结晶: 溶解于水中的矿物质在水分蒸发后 以固体的形式留在玻璃片上,我们说矿物 质结晶析出了。
融化
杯中的冰在室温下放置,又会很快变成液态 水,这叫做冰的融化。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吸 收热量,能量升高,运动加快,克服了彼此间的 相互作用,排列变得无序。在液态的水中,水分 子的运动比较自由,但彼此间隔仍然较小。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它们 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的特征: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相互之间有间隔,存在着相互作用 自身有能量 总在不断地运动
布朗的发现引发了诸多人的思索,最终人 们给出了科学的解释:悬浮于水中的每一个花 粉颗粒,皆处在无数个水分子的包围之中,而 且在某一瞬间所受到的水分子撞击力又不尽相 同,因此花粉颗粒才会不断地做无序运动。布 朗的发现后来成为水分子真实存在的有力佐证。
水的天然循环 下雨了,想一想,这些水分子从哪里来?
初中化学(水分子的运动) 第一课时 水的三态变化
读图,完成学案
进行比较,探究出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本质
通过两个事例分析归纳出导致水发生三态变化的原因
思考回答
小组合作探究
学会描述
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入手,转换视角看水的三态变化
通过识图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依托两个生活场景,理顺能量、微粒运动、物质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变一种观点解读物质,是本课教学的关键。在课堂设计上,将物质微粒性、微粒运动性、微粒与能量等裸露的化学知识包装在以水的变化为线索的问题情景中,围绕着“物质状态变了,其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中微粒怎么变?用微粒的观点怎么解释变化?”的化学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或任务驱动下自主探究、主动构建。
教学方法
讨论、实验探究、阅读、讲授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直切主题
一滴水,看似柔弱,汇聚起来,却可势吞万里!一滴水,看似渺小,细究起来,却自有乾坤。你知道吗,毫不起眼的一滴水中,隐藏着一个数目庞大的水分子兵团。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液态的水中水分子的录像,水还有哪几种存在状态?在自然界中固态的水会以什么形式出现?液态的水呢?无色气体我们是看不到的,比如,空气。打开烧开水的锅盖,立刻看到水雾弥漫,这是气态的水——水蒸气吗?不是,它是小水滴扩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是液态的水。太阳出来,冰雪融化,是固态的水变成了液态的水。你还能举出几种不同状态的水相
互转化的例子吗?固态的水能直接变成气态的
看数据、录像,写一写对水分子的印象。
从生活经验中搜集与水的三态变化有关的知识,思考回答
通过数据、录像两种途径使学生对水分子产生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
进行比较,探究出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本质
通过两个事例分析归纳出导致水发生三态变化的原因
思考回答
小组合作探究
学会描述
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入手,转换视角看水的三态变化
通过识图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依托两个生活场景,理顺能量、微粒运动、物质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变一种观点解读物质,是本课教学的关键。在课堂设计上,将物质微粒性、微粒运动性、微粒与能量等裸露的化学知识包装在以水的变化为线索的问题情景中,围绕着“物质状态变了,其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中微粒怎么变?用微粒的观点怎么解释变化?”的化学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或任务驱动下自主探究、主动构建。
教学方法
讨论、实验探究、阅读、讲授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直切主题
一滴水,看似柔弱,汇聚起来,却可势吞万里!一滴水,看似渺小,细究起来,却自有乾坤。你知道吗,毫不起眼的一滴水中,隐藏着一个数目庞大的水分子兵团。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液态的水中水分子的录像,水还有哪几种存在状态?在自然界中固态的水会以什么形式出现?液态的水呢?无色气体我们是看不到的,比如,空气。打开烧开水的锅盖,立刻看到水雾弥漫,这是气态的水——水蒸气吗?不是,它是小水滴扩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是液态的水。太阳出来,冰雪融化,是固态的水变成了液态的水。你还能举出几种不同状态的水相
互转化的例子吗?固态的水能直接变成气态的
看数据、录像,写一写对水分子的印象。
从生活经验中搜集与水的三态变化有关的知识,思考回答
通过数据、录像两种途径使学生对水分子产生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解读 第2单元 探秘水世界课件共57张
知识点 原子质量的计量
碳原子有多种,它们的质子数都是6,但中子数不同,有6、7、 8等,这里所说的一种碳原子是指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 原子,简称碳12,其质量的1/12约为1.66×10-27kg,近似等于1 个质子或1个中子的实际质量。
知识点 原子质量的计量
在各粒子之间的等量关系中,等式“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原 子序数(原子序数是指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序号,数值上等于原子 的核电荷数)”是恒成立的,当它们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时,只有在原 子中成立(即该等号不适用于离子,因为原子在变成相应的离子时, 核外电子是有得失的);当它们与“相对原子质量-核内中子数”相 等时,是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通过变形而近似得来的。
这4个新元素的英文名称和元素符号,已在202X年11月 30日由负责管理元素符号的国际化学组织“国际纯洁与应 用化学联合会”(IUPAC)正式发布,加上之前的114号和116 号元素,元素周期表中的第7周期被全部填满。
第二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到实验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
实验全面解读
托盘天平的精确度是0.1 g,若要更准确称量一定质 量的物质,可使用分析天平,能精确称量到0.0001 g。
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分:
(1)混合物可以看作是由几种纯净物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的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是物理变化。由于混合物的组成一般 不固定,所以往往不能用化学式表示。
(2)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组成,可以用化学 式表示。
知识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
新鲜、干净、清洁、混合等词语不是判断物质是否纯净的 根据。如干净的空气属于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
实验全面解读
(1)要量出一杯水的体积。方法: ①选择大小合适的量筒。即选用体积略大于一杯水体积的量
运动的水分子PPT课件
• 自然界里的水就是通过分子 能量的变化实现固、液、气 三种状态之间的转化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请同学们从知识、自己 的体会等方面谈谈本节课都 有哪些收获?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如果我们能够勇敢地去爱,坚强地去宽容,大度地去为别人的快乐而高兴,明智地理解身边充满爱意,那么我们就能够取得别的生物所不能取
得的成就。 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爱因斯坦 没有了爱的语言,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以上说明:分子大还是小?
结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子的质量和 体积都很小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 英国和德国的科学家通过联合研究,成功揭示 了冰的最小微观结构,隧道扫描显微镜下的最小 冰颗粒,仅由六个水分子组成
固态的水
紧密有序排列 固定位置振动
液态的水
无序排列 间隔较小 一定体积自由运动
气态的水
间隔较大 充满容器完全 自由运动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液 态
加热
气 态
不变的 分子大小 分子数目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请同学们从知识、自己 的体会等方面谈谈本节课都 有哪些收获?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如果我们能够勇敢地去爱,坚强地去宽容,大度地去为别人的快乐而高兴,明智地理解身边充满爱意,那么我们就能够取得别的生物所不能取
得的成就。 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爱因斯坦 没有了爱的语言,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以上说明:分子大还是小?
结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子的质量和 体积都很小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 英国和德国的科学家通过联合研究,成功揭示 了冰的最小微观结构,隧道扫描显微镜下的最小 冰颗粒,仅由六个水分子组成
固态的水
紧密有序排列 固定位置振动
液态的水
无序排列 间隔较小 一定体积自由运动
气态的水
间隔较大 充满容器完全 自由运动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液 态
加热
气 态
不变的 分子大小 分子数目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鲁教版五四制2024)
量后,运动加快,克服了水分子
之间的相互作用,离开液体表面,
水变成水蒸气逸散到空气中。
水蒸气的凝结
烧水时,部分水分子获得足够的
能量,离开水面向锅盖处运动。
这些水分子遇到冷的锅盖后失去
部分能量,导致其运动减慢,由
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彼此靠近,
聚集在一起,水蒸气凝结成水滴。
水的三态比较
状态 水分子的排列方式 水分子的间隔
水分子的运动形式
固态
有序
小
固定位置振动
液态
气态
无序
自由运动
较小
较大
一定体积内自由运动
影响
原因
自由的向空间扩散
加快
增大
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_____,分子间的间隔_____,水
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失去能量时,运动_____,分子间的
减慢
减小
间隔_____,水由气态又变回液态。
结论: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
A.气体分子很小
B.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
C.气体分子可分
D.气体分子在不断运动
课堂达标
6.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旅游文化节,迎来了八方游客。空气
中弥漫着油菜花甜津津的气味。人们能够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 D )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课堂达标
7.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结合表中信息,不能得出的是( C )
液态酒精合固态酒精都能燃烧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无毒,不能燃烧
有毒,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烧
课堂达标
1.北京冬奥会在世界上首次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其原理是将
水分子的运动PPT课件5 鲁教版
C
基础训练 3.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某气体, 而后升高温度(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 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容器内分子变化 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
温度升高 压强不变
B
B
)
A
C
D
中考热身
1.(07河北理综)下列事实不能用 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刮风时尘土飞扬 B.进入花园闻到花香 C.将25m3的石油气装入0.024m3 的钢瓶中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的 体积小于100mL
氨分子不 断运动
每一滴水中都有海洋的气息 每一粒沙中都有沙漠的影子
二、水的天然循环
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越来 越低,更多的云聚集到一起
太阳为水循 环提供能量
小水滴越来越大, 越来越重,以雨、 冰雹和雪的形式 降落下来
动植物呼出 水蒸气 水通过河流、小 溪和地下水等又 回到了大海
植物通过 蒸腾作用 小水滴凝结成云 释放出水 水从土壤中 蒸汽 蒸发出来 海水蒸发
作业:
《学习检测》 P13 知识梳理:1、2、3 演练平台:1 2 3 智能提升:1 2 3 4 5
再见!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 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 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 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 站不稳的样子。
初中化学_鲁教版第二单元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课件设计
分子的特性: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之间有间隔且存在相互作用; 3.分子自身有能量,总在不断地运动。 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知能训练
1.把密闭的针筒内的少量水煮沸,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 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 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实验探究:分子的特征
实验1:水与酒精的混合实验 现象: 水与酒精混合后,
液体的体积变小。 解释: 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
有间隔。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实验2:向不同水温的水中滴加品红
现象: 冷水中品红扩散较慢,而 热水中品红扩散较快。
解释: 分子自身有能量,且总在 不停的运动,能量越大, 运动越快。
冷水 热水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5.蜡烛受热熔化和在空气中燃烧分别发生了( 物理 ) 变化和( 化学 )变化,前者微粒不发生改变,只是微 粒间的( 间隔 )和(排列方式 ) 发生了改变,后者
微粒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物质的微粒。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二、分子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HH
O
聚集
水
水分子(H2O)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D.分子是可分的
2021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2课时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课件鲁教版
【点拨】该装置中没有杀菌消毒的药品,不能进行杀菌 消毒,A错误;装置中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 中的颜色和异味,B正确;加热煮沸或蒸馏才能将硬水 转化为软水,C错误;自来水经过该装置后仍然含有可 溶性杂质,得到蒸馏水的方法是蒸馏,D错误。
3. 如图所示是某水厂利用水库中的水生产自来水的主 要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4. 下列各组物质,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
是( C )
A. 自来水、硬水
B. 可乐饮料、加碘食盐
C. 冰水共存物、盐水 D. 氮气、氧气
【方法规律】本题采用排除法解答。首先根据组成 物质的种类判断各选项的前者是否属于纯净物,自 来水、可乐饮料中都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冰水共存物、氮气都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 因此可以排除A、B;再在C、D中判断后者属于混 合物的选项,盐水为混合物,氧气为纯净物,故选C。
15.下列四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所属类别 不同,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出这种物质的名称。
(1)食醋、加碘食盐、酱油、蔗糖:___蔗__糖_____________。 (2)自来水、蒸馏水、矿泉水、河水:___蒸__馏__水_______。 (3)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空气:___空__气_______。 (4)石灰水、红磷、铁丝、镁条:___石__灰__水_______。
【点拨】水质浑浊可以用明矾来沉降悬浮杂质,A正确;过 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不能降低 水的硬度,B错误;活性炭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C正确; 蒸馏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可以进一步净化水,D正确。
11. 【2020•荆州改编】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B )
A. 医用酒精
B. 液氧
8.我国节约用水、污水处理的战役已经打响,请回答下 列问题: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九年级化学《水分子的运动和水的天然循环》ppt课件 (3)
知识来看,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
【2021 •泰安】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事实
碘酒是混合物 端午时节粽飘香
气体受热膨胀 固体碘受热升华
解释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 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水在发生三态变化时,能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阅读课本中对这两幅图的解释,思 考怎样从能量角度分析水的三态变化?
水中乾坤 3、有能量变化
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_获__得__能量, 运动_加__快___,分子间隔_增__大___;
2、水结冰的过程中,水分子_失__去__能量, 运动_减__慢___,分子间隔_减__小___;
水在发生三态变化时,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水中乾坤 1、是物理变化
水在发生三态变化时,水分子的
和 数目不会大变小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 的 和____间__隔___。这排样列的方变式化属
于
பைடு நூலகம்
。 物理变化
从分子的角度看,物理变化 的特点是什么?
水中乾坤 2、水分子本身不变
大小
间隔
不变
分子
变
数目
排列方式
3、在这些变化过程中,分__子__本__身__是不发生变 化的.
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
水中乾坤 二、水的天然循环
1、水是怎么循环的? 2、水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3、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遇冷
云
失去能量
遇 冷
3.1运动的水分子(第2课时天然水的人工净化)--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2024)上册
想一想 过滤后的水是纯净的水吗?
里面还有哪些杂质呢?
沉降、过滤后的天然水不是。纯净的水。 还含有可溶性矿物质、气味、色素、细菌 、病毒等微生物等杂质。 其中的气味和色素,可以用活性炭等物质 进行吸附净化。
4.吸附(活性炭、木炭)
4.吸附(活性炭、木炭)
活性炭、木炭
是具有疏松结构 的粉末或颗 粒,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吸收 色素、异味、各种气体。
四、硬水和软水 2.硬水的危害 ①生活上,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 洗不干净,时间长了衣物还会变硬;长期饮 用硬水,会影响身体健康等。
2.硬水的危害 ②生产上,锅炉用水硬度过高会形成大量水 垢,不仅浪费燃料,还会使锅炉内管道局部 过热引起变形或损坏,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爆 炸等。
四、硬水和软水 3.硬水与软水的鉴别:
结论:蒸馏水是纯净的水,是纯净物。
归纳总结
蒸 馏:给水加热使之变为水蒸气,再将水蒸气 冷凝得到液态水的过程。
蒸馏水:蒸馏得到的水。 蒸馏水可认为是纯净物; 天然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补充: 蒸馏实验装置及注意事项:
想一想 如何检验水是否是纯净的水?
操
作:用胶头滴管取1滴水,滴在洁净的玻璃
后
图 3-7 过滤天然水, 过滤速度慢
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的内壁 滤纸破损
二低: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滤液 三靠:烧杯口要紧靠引流的玻璃棒 浑浊
滤纸破损
玻棒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处 防洒落 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第三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第2课时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引入新课
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分布范围也很广。
三、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1.天然水中的杂质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运动的水分子 探秘水世界课件(第2课时)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净化天然水的方 法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过滤 一贴、二低、三靠
物质 的分 类
纯净物
判断依 据
混合 物
物是 质否 组由 成一
种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课堂反馈
知识点1 过滤操作
图8-1 1. 图8-1是过滤器的制作和过滤装置图,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D) A.图中制过滤器时加水湿润,是为了使滤纸能紧贴漏斗内壁 B.过滤时,滤液不能高于滤纸的边缘 C.玻璃棒应轻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D.过滤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过滤速度
水是无色、无味的透 明液体,属于纯净物 (化学式为H2O)。
天然水含有很多难溶 性和可溶性杂质,常 呈浑浊状态,属于混 合物。
思考:自然界中的水是 如何变成我们的饮用水 的呢?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示意图
思考: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主要使用了哪些净化方法? 答: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等。
取水 加絮凝剂 沉淀
蒸馏水: H2O
课外实验:自制简易净水器
课堂小结
自然界中的水
水的天然循 环
天然水的人工净 化
天然水的净化方 法
沉降 过滤 吸附 蒸馏
混合物 和纯净 物
硬水 和软 水
知能训练
1.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过滤法进行分离的是( B ) A. 酒精和水 B. 食盐和泥沙
C. 食盐水
D. 铁粉和铜粉
2.天然水分别经过下列净化操作后,一定能得到软水 的是( D )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探究点二 天然水的净化方法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结合图片,你能说出自来水生产过程包含了哪些净水 方法吗?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的水分子(优质课获奖课件)
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
实验①现象: 混合后的溶液体积,小于水与酒精之和。 实验①结论: 分子间有间隔。
实验②现象:
两套装置溶液中的酚酞都变红,且使用热水的 酚酞溶液变红的快,颜色深。
红色
实验②结论: 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分子特征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间有间隔,存在着相互作用; 3.分子自身有能量,总在不断地运动。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态变化
探究一:微观看水的三态
针筒内少量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 会增大,这是为什么?你能根据宏观现象, 猜想其微观实质吗?
加热前
加热后
水分子本身变 大了?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 变大了?
水分子的数目增多 了?
水分子受热都冲 到针筒的另一端 去了?
通过模拟注射器水分子运动的微观动画,你认为水体积变大, 这个过程的微观实质是什么?
分子很小(体积小、质量小)
做一做
实验① 现象
先用注射器向仪器中加入刻度线下方一半水,再 挤入几滴油酸,用注射器注入乙醇直至到仪器刻 度处,晃动手腕数十秒,观察刻度变化。
★创新小实验
将两个间隔器用带弹簧夹的橡胶管连接,一端放
实验②
入接近刻度的浓氨水溶液,另一端放入少量酚酞。 将两套这样的装置,其中一种套酚酞溶液浸入沸
请阅读课本活动天地2-1内容,试着从 能量的角度,用微观原理解释水的凝固和 融化过程?
凝固
失去能量
吸收能量
水
Hale Waihona Puke 融化冰提示:一滴水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他们汇集成一滴水,说明构 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着一种束缚力。当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会加快, 会力图摆脱这种束缚力,跑得更远。当分子失去能量时,又被这种束缚 力乖乖抓回来,彼此靠拢,排列变得整齐。
2024年新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3.1 运动的水分子
感悟新知
知2-练
导引:(1)图Ⅰ中大烧杯外的酚酞溶液颜色没有变化,说 明酚酞溶液变红不是受到空气的影响,而大烧杯内的酚酞溶 液变红说明是氨水使酚酞变红,又因为两个小烧杯中的溶液 没有直接接触,故是氨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缘故。图Ⅱ中C 试 管中的酚酞溶液变红得快,说明温度升高,氨分子运动加快 。
(2)图Ⅰ和图Ⅱ相比,图Ⅰ用烧杯盛放液体,而图Ⅱ用试 管盛放液体,因此图Ⅱ相对节省药品;图Ⅱ比图Ⅰ装置密封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根据现象的特点来分析相关的性质, 如突出“位置”改变,与分子的运动有关(A 项);突出 “体积、状态”等改变,与分子间的间隔有关(C 项); 表明数量的与分子的大小有关(D 项)。
感悟新知
易错警示:
知2-练
对分子的性质常有以下误解:
1. 认为固体难压缩,固体分子间没有间隔。其实分
子间都有一定的间隔。
2. 认为物质的体积和状态的改变是分子的大小发生
改变造成的 ,其实是分子间间隔改变造成的。
3. 认为静止的物质中含有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其
实分子在不断运动。
感悟新知
题型2 实验探究分子的基本特征
知2-练
例3 利用图3 中图Ⅰ进行探究分子的运动实验时,同学
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氨气的气味,氨气溶
感悟新知
请你分析讨论:
知2-练
(1)由此可以得到什么实验结论?(至少答出两点)
氨水能使酚酞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越快。
(2)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有什么优点?(至少 答出两点)
节省药品;减少因氨气的扩散造成的空气污染等。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本题采用了对比实验法,对比实验的设计 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装置的优缺点,重点是找出 装置的不同之处,重点从节约药品和环境保护等角度分析 实验改进后的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一页
3.下列因素的改变,能显著改变气体体积的是( A )
A. 分子间的间隔
B. 分子的大小 C. 分子的质量 D. 分子的种类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4、在降温和加压下,氧气变为液态 氧,其原因是( c ) A.分子大小发生变化 B.分子间距离增大 C.分子间距离减小 D.分子改变了 E. 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上一页
下一页
下列关于干冰升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
B.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
C.二氧化碳分子的种类改变
D.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在物质状态的变化中,伴随分子之间的间隔的变化,
同时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数量 C.分子种类
)
B.分子大小 D.分子能量
烧开水时揭开锅盖为什么锅 盖上立刻出现许多小水滴?
上一页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下一页
问题: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风能也可以使分子运动加快
例题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
体分子( ) B.间隔增大 D.个数增多
A.体积增大 C.质量增大
B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D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干冰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直接构成的
.对于两者中的二氧化碳分子的比对结果,正确的是
( )
A.分子运动速率相同
C
B.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相同 C.化学性质相同 D.分子之间的间隔相同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小,相互之间有间隔,总在不断运动。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知能训练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 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 淡淡的梅花香的原因是( B )
A.分子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分子是可分的
上一页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下一页
2.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B )
A.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 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 变小 C.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
很小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分子间有间隔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将中考题踩在脚下
7.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或现象: 1 设酒精的体积为V1,水的体积为V2, 两者混合后的体积为V3, V1+ V2>V3, 分子间有间隔 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2 气体容易压缩,而液体、固体难以压缩 气体分子间有间隔大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 固、液体分子间隔小 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页
下一页
探究:
提出问题
体积变大 的原因是什么?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设想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
为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 发生了什么变化? O
H
H
代表水分子(H2O)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a.水分子本身变大了? b.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d.水分子受热都冲到针筒的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思考:夏天,为什么打足 气的自行车车胎易爆炸? 冬天,为什么塞暖水瓶的 塞子时,塞子会跳起来?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 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交流讨论: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夏季的雨后为什么湿漉 漉的马路会很快变干?
Thank you
End
结束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实验2:向不同水温的水中滴加红墨水 现象: 冷水中红墨水扩散 较慢,而热水中红 墨水扩散较快。
冷水
大,运动越快。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热水
解释:分子自身有能量,且总在不停的运动,能量越
上一页
下一页
分子的特性: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之间有间隔且存在相互作用,气体中分子间的
间隔比液体和固体大;
3.分子自身有能量,总在不断地运动。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交流讨论:用分子的特性解释下列事实。
湿衣服在阳光下更易晾干
油菜花香味扑鼻
车胎充气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课堂小结1.来自分子自身有能量,是不断运动的,获得能量或失
去能量能改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和彼此的间隔距离。 2.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分子间隔和排 列方式的改变造成的。 3.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它的质量和体积都很
氨分子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水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
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
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实验探究:分子的特征 实验1:水与酒精的混合实验 现象: 水与酒精混合后, 液体的体积变小。 解释: 构成物质的分子 之间有间隔。
上一页
下一页
二、分子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H
O
H
聚集
水
水分子(H2O)
O
C
O
降温、加压
聚集构成
干 冰
二氧化碳分子(CO2)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有些分子由同
O
O
H H
种原子构成
多数分子由2种或2
氧分子
氢分子
N
H H H
O
C
O
种以上原子构成
二氧化碳分子
第 1节 运动的水分子
内容提要
1
水的三态变化
2
分子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认识分子的特征; 2.学会用微观的角度来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水是由水分子聚集而成的。水分子有什么特征?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一、水的三态变化
云
雨
雪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另一端去了?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液 态
加热
气 态
不变的
分子大小 分子数目
变化的
分子间隔
分子排列方式
分子本身没改变,水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
分子运动加快,分子从有序排列到无序排列
分子间隔由小变大
思考:水为什么会发生三态的变化呢?
水分子的能量发生变化,使分子间的间隔改变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用分子观点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注:一般物质在由气态到液态再到固态变化时 ,分子间隔是依次减小的,但是水由液态到固 态变化时,因水分子间的氢键(一种较强的分
子间作用力)使之平均间隔增大,从而使得相
同质量的冰比水的体积要大,正是这个原因,
将一定量的水冻成冰之后体积会增大
将中考题踩在脚下
5.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 释的是( ) A.刮风时尘土飞扬 B.进入花园闻到花香 C.将25m3的石油气装入0.024m3的钢 瓶中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的体积 小于100mL
A
将中考题踩在脚下
6、用分子的知识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 确的是( D ) A.做饭时炊烟袅袅,是由于分子间存在 斥力 B.一块金属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 没有问隙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是 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D.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是由 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