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文件管理
windows操作系统原理

windows操作系统原理Windows操作系统原理是指Windows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基本原理和机制。
Windows操作系统是由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面向个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Windows操作系统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任务管理:Windows操作系统采用了抢占式的多任务处理机制,通过任务调度器来管理多个任务的执行。
每个任务独立运行在自己的进程中,操作系统根据进程的优先级和时间片来进行任务调度。
2. 内存管理: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虚拟内存管理机制,将物理内存划分为多个页框,每个进程有自己的虚拟地址空间。
操作系统通过分页机制将虚拟内存映射到物理内存中,以便实现进程间的隔离和保护。
3. 文件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NTFS文件系统作为默认的文件系统。
NTFS文件系统支持文件和目录的权限控制、文件压缩和加密等功能。
4. 设备管理:Windows操作系统通过设备驱动程序来管理硬件设备。
每个设备驱动程序负责与特定设备的通信,并提供统一的接口供应用程序调用。
5. 网络通信:Windows操作系统支持TCP/IP协议栈,并提供了各种网络通信服务,如网络协议栈、网络接口、套接字接口等,以实现应用程序之间的网络通信。
6. 用户界面: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了图形用户界面(GUI),包括窗口管理、菜单、对话框等,使得用户可以通过鼠标、键盘等输入设备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7. 安全性:Windows操作系统通过用户账户和权限管理来保护系统和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账户,并且可以通过权限控制来限制对文件和系统资源的访问。
这些原理和机制共同构成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核心。
通过合理地设计和实现,Windows操作系统能够提供稳定、安全、高效的计算环境,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操作系统原理9-文件系统

10
9.1.3 文件系统 通用文件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1、提供用户对文件操作的命令; 2、提供用户共享文件的机制; 3、管理文件的存储介质; 4、提供文件的存取控制的机制,保障文件及文件系统的 安全性; 5、提供文件及文件系统的备份和恢复功能; 6、提供对文件的加密和解密功能。
11
9.2 文件的逻辑组织与存取方法 9.2.1 文件的组织 可以用两种不同的观点去进行研究文件结构 用户观点: 是研究用户“思维”中的抽象文件,或称逻辑文件,其研 究的侧重点在于为用户提供一种逻辑结构清晰、使用简 便的逻辑文件形式。用户将按照这种形式去存储、检索 和加工有关文件中的信息。 实现观点: 是研究驻留在设备“介质”中的实际文件,或称物理文件 。它研究的侧重点是选择一些工作性能良好、设备利用 率高的物理文件形式。系统将按照这种形式同外部设备 打交道并控制信息的传输
9
9.1.3 文件系统 9.1.3 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负责管理和存取文件信息的软件 机构,它是由管理文件所需的数据结构和相应的管理软 件以及访问文件的一组操作组成。 从系统的角度看:文件系统是一个负责文件存储空间管 理的机构。 从用户的角度看:文件系统是用户在计算机上存储信息 、和使用信息的接口。
40
9.6 文件目录 9.6.1 文件目录及内容 文件目录项:
1.文件名 2.文件的大小,单位:字节 3.文件在物理存储介质中的位置 。取决于文件的物理结构 。 对于连续文件:文件起始块号( 即文件的第一个物理块块号); 对于串联文件:指向第一个物理 块的指针; 对于索引文件:索引表。 4.存取控制信息 文件主和其它用户对该文件的访 问权限。 5.管理信息 包含文件创建的日期和时间,最 近修改该文件的日期和时间等。 6.文件的类型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调度算法。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虚拟机软件:VirtualBox3. 实验工具:C语言编译器(如gcc)、汇编语言编译器(如nasm)、调试器(如gdb)三、实验内容1. 实验一:进程管理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创建和管理进程。
具体步骤如下:a) 创建一个C语言程序,实现一个简单的计算器功能。
该计算器能够进行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
b) 使用fork()系统调用创建一个子进程,并在子进程中执行计算器程序。
c) 使用wait()系统调用等待子进程的结束,并获取子进程的退出状态。
2. 实验二:内存管理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进行内存管理。
具体步骤如下:a) 创建一个C语言程序,模拟内存分配和释放的过程。
该程序能够动态地分配和释放内存块。
b) 使用malloc()函数分配一块内存,并将其用于存储数据。
c) 使用free()函数释放已分配的内存块。
3. 实验三:文件系统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进行文件系统的管理。
具体步骤如下:a) 创建一个C语言程序,实现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
该文件系统能够进行文件的创建、读取、写入和删除操作。
b) 使用open()系统调用打开一个文件,并进行读取和写入操作。
c) 使用unlink()系统调用删除一个文件。
四、实验步骤1. 安装虚拟机软件VirtualBox,并创建一个虚拟机。
2. 在虚拟机中安装操作系统Windows 10。
3. 在Windows 10中安装C语言编译器、汇编语言编译器和调试器。
4. 根据实验内容,编写相应的C语言程序并保存。
5. 在命令行中使用gcc编译C语言程序,并生成可执行文件。
6. 运行可执行文件,观察程序的执行结果。
7. 根据实验要求,进行相应的操作和测试。
8. 完成实验后,整理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环境、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等。
操作系统原理总结

操作系统原理总结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它负责控制和协调计算机的各种活动,使得计算机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
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操作系统的原理。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
处理机管理的任务是合理地分配和调度处理机资源,以提高处理机的利用率和系统的性能。
进程是处理机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
操作系统通过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和进程调度等手段来管理进程。
进程调度算法决定了哪个进程将获得处理机资源,常见的调度算法有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时间片轮转等。
存储器管理的目标是为程序的运行提供良好的内存环境,提高内存的利用率。
内存分配方式有连续分配和离散分配两种。
连续分配包括单一连续分配和分区分配,离散分配则包括分页存储管理、分段存储管理和段页式存储管理。
虚拟存储器技术通过将部分程序和数据暂时存放在外存上,使得计算机能够运行比实际内存更大的程序。
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和控制各类 I/O 设备,方便用户使用设备,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设备管理包括设备分配、设备驱动、设备缓冲和设备独立性等方面。
设备分配算法要考虑设备的使用情况和请求的优先级。
设备驱动程序是操作系统与设备硬件之间的接口,负责控制设备的操作。
设备缓冲可以减少 I/O 操作的次数,提高系统的性能。
文件管理负责对文件进行组织、存储、检索和保护。
文件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按名存取的方式,方便用户对文件进行操作。
文件的逻辑结构有流式文件和记录式文件,物理结构有连续文件、链接文件和索引文件。
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方法有空闲表法、空闲链表法和位示图法等。
文件的保护机制可以防止文件被非法访问和修改。
用户接口是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界面,分为命令接口和程序接口。
命令接口包括联机命令接口和脱机命令接口,程序接口则通过系统调用为用户程序提供服务。
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有单体结构、层次结构、微内核结构和客户/服务器结构等。
操作系统原理及其实现方式

操作系统原理及其实现方式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协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操作系统的原理以及实现方式,以便读者对操作系统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操作系统原理1.1 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一个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它可以提供给用户和应用程序一个简单的接口,对资源进行管理和分配,以实现计算机系统的高效运行。
1.2 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具有以下基本功能:1)处理器管理:对处理器的分配和调度,确保每个任务都能得到足够的处理时间。
2)内存管理:对内存的分配和回收,以及进程的地址空间管理。
3)文件系统管理:对磁盘上文件的组织和访问进行管理。
4)设备管理:对输入输出设备的控制和分配。
5)用户接口:提供给用户和应用程序一个方便的操作界面。
1.3 操作系统的设计原则操作系统的设计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简洁性:操作系统应该尽量简洁,去除冗余的功能,保证核心功能的高效运行。
2)可靠性:操作系统应该具有足够的容错能力,能够正确处理各种异常情况。
3)可扩展性:操作系统应该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方便地添加新的功能和设备支持。
4)高效性:操作系统应该具有高效的资源管理和调度机制,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
二、操作系统的实现方式2.1 单任务操作系统单任务操作系统是最简单的操作系统形式,它只能处理一个任务,无法进行并发处理。
单任务操作系统的实现方式通常采用顺序执行的方式,即按照特定的顺序执行任务,并在任务完成后切换到下一个任务。
2.2 多任务操作系统多任务操作系统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具有并发处理的能力。
多任务操作系统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分时系统:将处理器的时间片分配给不同的任务,轮流执行,给用户一种同时运行多个任务的错觉。
2)多道程序系统:将内存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存放一个程序,并同时加载多个程序到内存中,通过在程序之间进行切换实现多任务处理。
3)实时系统:针对实时应用的操作系统,具有对任务的响应时间有严格要求,需保证实时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操作系统原理-第八章 文件系统习题(有答案)

第六章文件系统6.3习题6.3.1 单项选择题1.操作系统对文件实行统一管理,最基本的是为用户提供( )功能。
A.按名存取 B.文件共享 C.文件保护 D.提高文件的存取速度2.按文件用途分类,编译程序是( )。
A.系统文件 B.库文件 C.用户文件 D.档案文件3.( )是指将信息加工形成具有保留价值的文件。
A.库文件 B.档案文件 C.系统文件 D.临时文件4.把一个文件保存在多个卷上称为( )。
A.单文件卷 B.多文件卷 C.多卷文件 D.多卷多文件5.采取哪种文件存取方式,主要取决于( )。
A.用户的使用要求 B.存储介质的特性C.用户的使用要求和存储介质的特性 D.文件的逻辑结构6.文件系统的按名存取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存储空间管理 B.目录管理 C.文件安全性管理 D.文件读写管理7.文件管理实际上是对( )的管理。
A.主存空间 B.辅助存储空间 C.逻辑地址空间 D.物理地址空间8.如果文件系统中有两个文件重名,不应采用( )结构。
A.一级目录 B.二级目录 C.树形目录 D.一级目录和二级目录9.树形目录中的主文件目录称为( )。
A.父目录 B.子目录 C.根目录 D.用户文件目录10.绝对路径是从( )开始跟随的一条指向制定文件的路径。
A.用户文件目录 B.根目录 C.当前目录 D.父目录11.逻辑文件可分为流式文件和( )两类。
A.索引文件 B.链接文件 C.记录式文件 D.只读文件12.由一串信息组成,文件内信息不再划分可独立的单位,这是指( )。
A.流式文件 B.记录式文件 C.连续文件 D.串联文件13.记录式文件内可以独立存取的最小单位是由( )组成的。
A.字 B.字节 C.数据项 D.物理块14.在随机存储方式中,用户以( )为单位对文件进行存取和检索。
A.字符串 B.数据项 C.字节 D.逻辑记录15.数据库文件的逻辑结构形式是( )。
A.链接文件 B.流式文件 C.记录式文件 D.只读文件16.文件的逻辑记录的大小是( )。
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Linux)第5章 文件管理

Addr[11]
Addr[12] 一次间接
…
Addr[13] 二次间接
Addr[14] 三次间接
…
物理块
… …
… …
混合索引表
假设1个磁盘块4KB,一个索引表项占4B, 直接索引表引出磁盘块 12个
12*4KB=48KB 一级索引表引出文件磁盘块的数量
4KB/4B=1K个 支持的文件长度 1K*4KB=4MB 二级索引表引出文件磁盘块的数量1K*1K 支持的文件长度 1K*1K*4KB=4GB 三级索引表引出文件磁盘块的数量1K*1K*1K 支持的文件长度 >1K*1K*1K*4KB=4TB
…… ……
666 7771
文 索引表指针
件 说 明
索引表
逻辑 块号
0
1 2 3
物理 块号
26
文 件
索引表指针
说
明
索引表
逻辑 块号
0
1 2 3
4
物理 块号
NULL
27
优点:既能方便迅速地实现随机存取,又能满足文件动态 增长的需要。 缺点:增加了索引表带来的存储空间开销。
2.多级索引(类似多级页表)
1.数据项 数据项是描述一个对象的某种属性的字符集,是数据组织中可以命名的最 小逻辑数据单位。 2.记录 记录是一组相关数据项的集合,用于描述一个对象在某方面的属性。 3.文件 文件是由创建者定义的、具有文件名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
4
5.1.2 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对文件进行管理和操作的软件机构与数据的 集合,即文件管理系统。 1.文件系统的需解决的问题 (1)有效地分配存储器的存储空间。 (2)提供一种组织数据的方法。数据在辅存设备上的分布构成了文件的 物理结构,实现了“按名存取”的功能。 (3)提供合适的存取方法。 (4)提供一组服务,以执行所需要的操作。这些操作包括创建文件、撤 消文件、组织文件、读文件、写文件、传输文件和控制文件的访问权限 等。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操作系统原理部分

操作系统原理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1.1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性,共享性,随机性。
研究操作系统的观点:软件的观点,资源管理的观点,进程的观点,虚拟机的观点,服务提供者的观点。
操作系统的功能:1.进程管理: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间通信,调度。
2.存储管理:内存分配与回收,存储保护,内存扩充。
3.文件管理:文件存储空间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系统安全性。
4.设备管理5.用户接口UNIX是一个良好的、通用的、多用户、多任务、分时操作系统。
1969年AT&T公司Kenneth L.Thompson 用汇编语言编写了Unix第一个版本V1,之后Unix用C语言编写,因此事可移植的。
1.3操作系统分类1.批处理操作系统:优点是作业流程自动化较高,资源利用率较高,作业吞吐量大,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效率。
缺点是用户不能直接与计算机交互,不适合调试程序。
2.分时系统:特点是多路性,交互性,独占性,及时性。
3.实时操作系统4.嵌入式操作系统5.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6.网络操作系统7.分布式操作系统8.智能卡操作系统1.4操作系统结构1.整体式结构2.层次结构3.微内核(客户机/服务器)结构:①可靠,②灵活(便于操作系统增加新的服务功能),③适宜分布式处理的计算机环境第二章操作系统运行机制2.1中央处理器寄存器:用户可见寄存器:数据寄存器(通用寄存器),地址寄存器,条件码寄存器。
控制和状态寄存器: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程序状态字。
目态到管态的转换唯一途径是通过终端和异常。
管态到目态的转换可以通过设置PSW指令(修改程序状态字)实现。
PSW包括:①CPU的工作状态代码②条件码③中断屏蔽码2.2存储体系存储器设计:容量,速度,成本存储保护:①界地址寄存器(界限寄存器):产生程序中断-越界中断或存储保护中断②存储键2.3中断与异常机制分类:中断:时钟中断,输入输出(I/O)中断,控制台中断,硬件故障中断异常:程序性中断,访管指令异常2.4系统调用系统调用程序被看成是一个低级的过程,只能由汇编语言直接访问。
操作系统原理与设计OperatingSystemsDesignand

第四章 文件管理
不需要磁头的机械移动,速度快但成本高。 2.移动头磁盘:一个盘面只有一个磁头,变换磁道时 需要移动磁头,速度慢但成本低。 光盘:光盘容量大,速度快,价格便宜,但一般不 可写,可读写光盘驱动器价格贵,写过程很麻烦。 光盘的空间结构与磁盘类似。 外存的特点: (1)容量大,断电后仍可保存信息,速度较慢,成本 较低。 (2)两部分组成:驱动部分+存储介质。 (3)种类很多。 (4)外存空间组织与地址、存取方式非常复杂。
2018/12/5 8
第四章 文件管理
按照设备的类型分类: (1)磁盘文件; (2)磁带文件; (3)打印文件。 按照文件的内容分类: (1)普通文件:包含的是用户的信息,一般为ASCII 或二进制文件。 (2)目录文件:管理文件系统的系统文件。 (3)特殊文件:字符设备文件:和输入输出有关,用 于模仿串行I/O设备,例如终端,打印机,网络等 块设备文件:模仿磁盘。 文件的属性
2018/12/5 18
第四章 文件管理
行leek操作,就调整了文件的读写指针(读写开始 的位置),实现了随机存取。 存储介质: (1)介质种类:磁盘,磁带,光盘,U盘。 (2)物理块:文件的存储设备常常划分为若干大小相 等的物理块。同时也将文件信息划分成相同大小的 逻辑块(块),所有块统一编号。以块为单位进行 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分配。 (3)磁带:永久保存大容量数据的顺序存取设备。前 面的物理块被存取访问之后,才能存取后续的物理 块的内容。存取速度较慢,主要用于后备存储,或 存储不经常用的信息,或用于传递数据的介质。
信息项 信息项 ……... 信息项 ……... 信息项 读写指针
2018/12/5
5
第四章 文件管理
操作系统原理

操作系统原理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和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操作系统原理是指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基本原理和机制,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等方面。
一、进程管理进程是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例,是操作系统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
进程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与通信等。
进程的创建是指操作系统根据用户的请求或系统的需要,创建新的进程。
进程的调度是指操作系统根据调度算法,按照一定的优先级将CPU时间分配给不同的进程。
进程的同步与通信是指多个进程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互斥操作,确保进程之间能够有效地进行合作和协调。
二、内存管理内存管理是指操作系统对计算机内存资源的分配与管理。
在多道程序环境下,操作系统需要合理地管理内存空间,提供给正在运行的进程使用。
内存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地址映射、地址转换、内存分配与回收等。
地址映射是指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以实现程序对实际内存的访问。
地址转换是指操作系统通过分页或分段机制,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过程。
内存分配与回收是指操作系统根据进程的需要,动态地分配和回收内存空间,以满足不同进程的需求。
三、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指操作系统对存储设备中数据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机制。
操作系统使用文件系统来管理硬盘、磁盘和其他存储设备上的文件。
文件系统将文件组织成目录结构,并提供对文件的读取、写入、删除等操作。
文件系统的设计要考虑文件的命名、存储、保护等方面,以提高文件的访问效率和数据的安全性。
四、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指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
在多道程序环境下,计算机系统中会有多个设备与操作系统交互,如磁盘、打印机、键盘等。
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设备的分配与释放、设备的请求与响应、设备的故障处理等。
设备的分配与释放是指操作系统根据进程的需求,动态地分配和释放设备资源。
设备的请求与响应是指操作系统接收到设备请求后,将请求分配给相应的设备,并在设备完成操作后将结果返回给进程。
计算机导论知识点

计算机导论知识点计算机导论知识点概述1. 计算机基础概念- 计算机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程序指令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
- 计算机分类:根据性能和用途,计算机可分为个人计算机(PC)、服务器、工作站、超级计算机等。
- 计算机组成:硬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等)和软件系统(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2. 计算机硬件- 中央处理器(CPU):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程序指令。
- 内存(RAM):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的硬件,断电后数据丢失。
- 存储设备:硬盘驱动器(HDD)、固态驱动器(SSD)、光盘等,用于长期保存数据。
-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触摸屏等,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数据。
-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扬声器等,用于从计算机获取信息。
- 网络设备:网卡、路由器、交换机等,用于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3. 计算机软件- 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和软件应用的基础软件,如Windows、Linux、macOS。
- 应用软件:为特定任务设计的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 编程语言:用于编写程序的语言,如C、Java、Python等。
- 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存储、检索和管理数据的软件,如MySQL、Oracle、SQL Server。
4. 计算机网络- 网络基础:网络的基本概念、拓扑结构、网络协议等。
- 互联网: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基于TCP/IP协议。
- 网络安全:保护网络数据不受未授权访问、破坏或泄露的技术和措施。
- 云计算:通过互联网提供计算资源和服务的技术,如Amazon Web Services、Microsoft Azure。
5. 数据结构与算法- 数据结构: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
- 算法:解决特定问题的一系列步骤,包括排序算法、搜索算法、图算法等。
- 算法分析:评估算法性能的方法,如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操作系统原理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操作系统基本原理,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
2.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命令和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验加深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Linux2. 编程语言:C语言3. 开发工具:Eclipse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进程管理实验2. 内存管理实验3. 文件系统实验四、实验步骤及结果1. 进程管理实验实验步骤:- 使用C语言编写一个简单的进程管理程序,实现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和通信等功能。
- 编写代码实现进程的创建,通过调用系统调用创建新的进程。
- 实现进程的调度,采用轮转法进行进程调度。
- 实现进程同步,使用信号量实现进程的互斥和同步。
- 实现进程通信,使用管道实现进程间的通信。
实验结果:- 成功创建多个进程,并实现了进程的调度。
- 实现了进程的互斥和同步,保证了进程的正确执行。
- 实现了进程间的通信,提高了进程的效率。
2. 内存管理实验实验步骤:- 使用C语言编写一个简单的内存管理程序,实现内存的分配、释放和回收等功能。
- 实现内存的分配,采用分页存储管理方式。
- 实现内存的释放,通过调用系统调用释放已分配的内存。
- 实现内存的回收,回收未被使用的内存。
实验结果:- 成功实现了内存的分配、释放和回收。
- 内存分配效率较高,回收内存时能保证内存的连续性。
3. 文件系统实验实验步骤:- 使用C语言编写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程序,实现文件的创建、删除、读写等功能。
- 实现文件的创建,通过调用系统调用创建新的文件。
- 实现文件的删除,通过调用系统调用删除文件。
- 实现文件的读写,通过调用系统调用读取和写入文件。
实验结果:- 成功实现了文件的创建、删除、读写等功能。
- 文件读写效率较高,保证了数据的正确性。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操作系统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以下是我对实验的几点总结:1.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资源,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率。
计算机专升本中的操作系统原理

计算机专升本中的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专升本中的操作系统原理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时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和运行环境。
本文将从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分类以及主要原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并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与应用程序之间的代理,它承担着各种任务,如分配和管理内存、管理文件和输入输出设备、调度进程和线程等。
二、操作系统的功能1. 资源管理: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包括处理器、内存、硬盘、输入输出设备等。
通过资源管理,操作系统可以高效地利用资源,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和运行效率。
2. 进程调度:操作系统根据一定的调度算法,合理地分配和调度进程的运行,确保各个进程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和响应速度。
3. 内存管理:操作系统负责对计算机内存的分配、回收和管理。
通过内存管理,操作系统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内存资源,提供给应用程序足够的内存空间。
4. 文件管理:操作系统负责对计算机文件的组织、存储和管理。
通过文件管理,操作系统可以提供方便的文件操作接口,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进行文件的读写和管理。
5. 设备管理:操作系统负责对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通过设备管理,操作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方便、高效的输入输出操作接口,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与设备进行交互。
三、操作系统的分类操作系统可以根据其功能和特点进行分类,常见的操作系统分类包括:1. 批处理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是最早的操作系统,主要用于处理大量的批处理作业。
它通过将一批作业按顺序放入内存,自动依次执行,并输出结果。
2. 分时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是为了满足多用户同时共享计算机资源的需求而设计的。
它允许多个用户通过终端同时登录系统,并以交互的方式使用计算机资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涵盖了计算机硬件、软件及计算机系统及应用的学科,其课程设置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编程技术、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领域。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课中,学生可以学习到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一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典型课程表,供参考。
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表1.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其主要涵盖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组成原理,包括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计算机机制、算术逻辑单元、运算器、控制器及计算机存储器等方面的知识。
2.数据结构及算法分析数据结构及算法分析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难度较高的一门课程,主要涵盖数据结构、算法及其使用和分析相关知识,如链表、树、图等数据结构和排序、查找、哈希等算法。
3.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研究方向、网络管理和规划、网络安全、数据通讯协议等方面的内容,是几乎所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4.操作系统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涵盖了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操作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涉及到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设备驱动程序等方面的内容。
5.数据库原理数据库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涵盖了数据库的设计、数据建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数据库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能够提供给学生实际的数据库设计和管理能力。
6.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形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一门高级课程,主要涵盖了图形学算法、3D图形学、可视化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基于了解图形学的基本原理,能够开发出计算机辅助制图、计算机游戏、三维建模软件等多种应用程序。
7.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主要是介绍软件开发项目的规划、管理、方法、技术和工具等方面的知识,能为学生开发软件提供全方位的指导,防止项目的失败。
操作系统原理教案

操作系统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组成部分;3. 理解进程管理、文件管理和内存管理等核心概念;4. 能够分析和解决常见的操作系统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概述1.1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分类1.2 操作系统的历史发展1.3 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2. 进程管理2.1 进程的概念和特征2.2 进程的状态转换和调度算法2.3 进程同步与互斥2.4 进程通信和线程3. 文件管理3.1 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3.2 文件的存储和访问方式3.3 文件目录和文件操作3.4 文件保护和安全性4. 内存管理4.1 内存的基本组成和层次结构4.2 内存分配和回收4.3 内存保护和地址转换4.4 虚拟内存的实现和管理5. 设备管理5.1 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5.2 设备驱动程序和设备控制5.3 设备中断和中断处理6. 基本概念的实例分析6.1 磁盘调度算法的比较和优化6.2 内存分配算法的比较和选择6.3 进程调度算法的性能评估和改进三、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和解决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实践操作:利用模拟实验软件或者实际操作系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加深对操作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3.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和交流关于操作系统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供学习资料:向学生提供相关的教材、论文和实验指导,供其深入学习和拓展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任务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价其对实际操作系统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3. 平时作业:布置与实际操作系统问题相关的作业,评价学生的综合应用和推理能力。
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包括概念、原理、算法以及应用。
大学二年级计算机科学操作系统原理

大学二年级计算机科学操作系统原理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进行协调和管理的核心软件。
操作系统原理作为计算机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
本文将以大学二年级计算机科学操作系统原理为题,从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架构、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操作系统的定义与功能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软硬件之间的桥梁,它能够有效地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并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良好的使用界面。
操作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 资源管理: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包括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合理利用。
2. 进程管理: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的进程,包括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和通信等,确保进程能够按照一定规则有序地执行。
3. 内存管理: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的内存,包括内存的分配、回收和虚拟内存的管理,以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和系统性能。
4. 文件系统: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的文件系统,包括文件的组织、存储和访问等,使用户能够方便地管理和使用文件。
5. 设备管理: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包括设备的分配、调度和驱动程序的管理,以实现设备的高效利用。
6. 用户界面: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友好的使用界面,包括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用户界面等,以方便用户操作计算机。
二、操作系统的架构与组成操作系统的架构是指其内部的模块结构和模块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操作系统架构有单内核、微内核和外核等。
1. 单内核架构:单内核是指整个操作系统运行在一个单一的内核空间中,所有的系统服务都在同一个内核模块内实现。
这种架构设计简单,运行效率高,但不够灵活,一旦发生故障,整个操作系统将无法正常工作。
2. 微内核架构:微内核是指将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放在核心内核模块中,而将其他系统服务放在用户态的独立进程中。
这种架构设计灵活,易于扩展和维护,但运行效率相对较低。
《操作系统原理》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它是计算机上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功能
操作系统主要功能是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一 个方便、高效的使用环境。
重要性
操作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操作系统的分类与发展历程
01
02
03
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操作系 统可以分为批处理系统、 分时系统、实时系统、网 络操作系统等。
macOS
macOS操作系统只能在苹果电 脑上使用,设计优美,用户体 验好。
Unix
Unix操作系统历史悠久,稳定 性好,但价格较高。
03
进程管理
进程的概念及状态转换
进程的定义
进程是操作系统中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它是程序的执 行过程,具有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和异步性等基本特征。
进程的状态
1. 《现代操作系统》(作者: Andrew S. Tanenbaum, Herbert Bos,出版社:机械工 者:Randal E. Bryant, David R. O'Hallaron,出版社:机械工业 出版社)
02
操作系统基本概念
操作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微型化与嵌入式操作系统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 ,微型化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将 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它 们需要更加轻量级、高效和安 全。
云计算与分布式操作系统
云计算和分布式系统的快速发 展对操作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 和机遇,未来的操作系统需要 支持大规模并发处理、资源动 态管理和跨平台协作等功能。
人工智能与操作系统融合
适用场景
中、低速的I/O设备。
I/O控制方式及特点比较
特点
主存与设备之间有一条数据通路,主存 与设备可并行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效率 。
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

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系统软件,用于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计算机结构、算法、数据结构、网络技术等。
本文将从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结构和实现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是一种软件系统,它是计算机硬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中介,为用户提供一个友好、高效、安全的计算环境。
操作系统的主要任务包括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提供用户接口、管理进程和文件系统、保护系统安全等方面。
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计算机硬件的特性、用户需求、应用程序的特点等。
二、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1. 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操作系统需要管理计算机的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硬件资源,为应用程序提供资源分配和调度服务。
操作系统需要实现进程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等功能。
2. 提供用户接口:操作系统需要提供用户接口,为用户提供方便、高效的操作环境。
用户接口可以包括命令行界面、图形用户界面等形式。
3. 管理进程和文件系统:操作系统需要管理计算机的进程和文件系统,为应用程序提供进程调度、进程通信、文件管理等服务。
操作系统需要实现进程控制块、文件控制块等数据结构。
4. 保护系统安全:操作系统需要保护系统安全,防止恶意软件、病毒等攻击。
操作系统需要实现安全机制,包括访问控制、身份认证等功能。
三、操作系统的结构操作系统的结构可以分为单体结构、分层结构、微内核结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等多种形式。
不同的结构有不同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1. 单体结构:单体结构是最早的操作系统结构,它将操作系统的所有功能都集中在一个程序中。
单体结构的优点是简单、高效,但缺点是可靠性差、扩展性差。
2. 分层结构:分层结构将操作系统划分为若干层次,每一层都提供一些特定的功能。
分层结构的优点是模块化、可扩展,但缺点是过多的层次会导致性能下降。
中级信息系统监理师之操作系统原理

中级信息系统监理师之操作系统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是中级信息系统监理师必备的知识之一。
作为信息系统的核心,操作系统对于数据处理、任务调度和资源分配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发展历程以及常见的操作系统类型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帮助中级信息系统监理师深入理解操作系统原理。
一、操作系统的定义与功能操作系统是指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为用户和其他软件提供各种服务的系统软件。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1.资源管理:操作系统通过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如处理器、内存、磁盘等,实现资源的共享与分配,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
2.任务调度:操作系统根据任务的优先级和调度算法,合理分配计算机的处理时间,以满足不同任务的要求。
3.文件管理: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上的文件系统,包括文件的创建、打开、读写和删除等操作,保证数据的安全和有效性。
4.用户接口: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友好的交互界面,使用户可以方便地与计算机进行交互,实现各种操作和任务。
二、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操作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和演化过程。
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批处理系统阶段:在计算机早期,操作系统主要用于管理批量任务,通过批处理技术自动执行一系列任务,提高计算机的效率。
2.分时操作系统阶段: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升,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
该类型的操作系统可以同时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并实现任务的快速切换和响应。
3.多道程序设计阶段: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应运而生。
这种技术可以使计算机同时执行多个程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4.分布式操作系统阶段: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分布式计算的兴起,分布式操作系统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向。
它能够管理分布在不同计算机上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工作。
5.现代操作系统阶段:现代操作系统注重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性能。
同时,它还具备可扩展性,支持多种硬件平台和软件应用。
三、常见的操作系统类型根据应用领域和目标用户的不同,操作系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1.桌面操作系统:主要用于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如Windows、Mac OS等,提供用户友好的图形界面和各种办公、娱乐等应用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目录
为了便于对文件进行存取和管理,文件系统为所有的文件建 立了目录,每个文件在目录中都有一个登记项,称为文件目录 项,每个目录项记录着一个文件的名字及其外存地址等该文件 的管理和使用信息。
实现文件按名字存取; 实现文件共享和保护。 文件目录项又称为文件控制块(File Control Block, FCB),它除了记录文件名字和外存地址外,通常还保存了文 件的创建者、创建日期、访问权限和长度等。 有些系统中,目录也以特殊文件形式进行保存,称为“目录 文件”。
按用途分类 系统文件 库文件 用户文件
文件的保护类型 只读文件 读写文件 可执行文件 不保护文件
信息流向 输入文件 输出文件
输入/输出文件
文件分类(续)
文件的信息(Unix采用这种方式划分)
普通文件:包括用户的ASCII或二进制文件 特殊文件:包括目录文件和I/O设备文件
文件的后缀
exe, com, bin:可执行文件 c, cc, cpp, java, pas:程序源代码 bat, sh: 命令文件 txt, doc: 文本数据,文本文档 lib, dll: 库文件 zip, rar: 压缩文件 mpeg, mov, rm: 多媒体文件 ……
文件目录 文件名 索引表地址
Jeep
19
9
17
1
19
10
25
-1
-1
-1
假设:块的大小为4K, 每个盘块号占4字节, 文件大于4M 则这个块中可以存放1024个盘块号(4M)。 该如何表示?
多级索引
二级索引:将一个大文件的所有索引表(二级索引
)的地址放在另一个索引表(一级索引)中。如果文件非
常大,还可用三级、四级。
符合ISO9660标准的支持CD-ROM的文件系统。
xfs、gfs、ReiserFS、bwfs……
二、文件的结构
文件的结构指文件中信息的配置和构造方式,有逻辑 结构和物理结构之分。
逻辑结构:是从用户观点出发所观察到的文件组织形式, 是用户可以直接处理的数据及其结构,它独立于文件的物 理特性,又称为文件组织 。
,增加了系统开销。 可靠性问题,如指针出错。
补充:FAT12
早期MS-DOS所使用的是FAT12文件系统。即一个 FAT表项占12位,共可表示4096个表项。
只能支持8+3格式的文件名; 若以物理盘块(扇区,大小一般为512字节)为分配单位
,则每个磁盘分区的容量仅为2MB(4096 * 512B) 一个物理磁盘支持4个磁盘逻辑分区,所以相应的磁盘容
区容易形成外碎片)
必须事先知道文件长度,对文件进行内容增、删比较困难 磁带上的文件只能是顺序文件,因为磁带是顺序存取设备。
2)链接文件
一个文件的 信息存放在 若干不连续 的物理块中 ,各块之间 通过指针连 接。包括隐 式链接和显 示链接
磁盘空间
0 1 10 2 3 4567 8 9 16 10 25 11 12 13 14 15 16 1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 26 27 28 29 30 31
量仅为8MB 为使FAT12支持更大的磁盘,引入了一个新的分配单位:
“簇”的概念。
补充:簇的基本概念
“簇(Cluster)”是一组连续的扇区,簇的大小一般为2n个 盘块(扇区),如512B/1KB/2KB/8KB等,进行文件空间分 配时,不再以盘块而是以“簇(Cluster)”为基本单位。 当簇大小为1KB时,FAT12可支持最大磁盘容量为16MB 当簇大小为4KB时,FAT12可支持最大磁盘容量为64MB 优点:增加支持的磁盘大小,减小了FAT表大小,降低存 取开销,提高了磁盘的I/O效率 缺点:造成更大的簇内零头(类似于页式管理中负责存取和管理文件信息的模块称为文件系统。它负责管理 文件的存储、检索、更新、共享和保护,并为用户提供一整套方便有效的文 件使用和操作方法。
文件系统
用户 系统
• 基本目标:实现“按名存取”; • 提供方便的操作和统一的 调用 接口,屏蔽底层细节。
• 组织、分配、回收文件的存储 空间; • 负责文件的存储、检索、共 享 和保护。 • 重要目标:提高文件存取速度
使用64位磁盘地址,理论支持2的64次方字节磁盘分区; 具有一定的系统容错功能,提供一些机制来保证文件系统
的一致性; 提供诸如文件和文件夹权限、加密、磁盘配额和压缩等高
级功能。
3)索引文件
FAT存在两个问题:
不能支持高效的直接存取; FAT占用较大的内存空间;
打开一个文件时,完 全没有必要将整个FAT 表调入内存
补充:FAT16
一个FAT表项占16位,共可表示65536个簇。MSDOS及Windows 95使用。
FAT16中每个簇中可有盘块数4、8、16、32、64 ,因此支 持的最大分区为:655356* 64 * 512B = 2048MB
FAT16仍然采用8+3格式文件名 Windows 95对FAT16进行了扩展,文件名长度可达到255
支持255长度文件名; 优点:支持更大的硬盘,簇大小可以设置的比较小,减少
簇内碎片。 缺点:由于FAT表扩大,运行速度比FAT16稍慢;不能保
持向下兼容。
补充:NTFS
NTFS以卷为单位,将一个卷中的所有文件信息、目 录信息以及可用的未分配空间信息,都以文件记录的 方式记录在一张主控文件表MFT(Master File Table )中。Windows XP及以后操作系统支持。
文件目录 文件名 始址 末址
jeep 9
25
data
隐式链接
next
链接文件(续)
隐式链接不便于随机 存取。
显式链接将链接各物 理块的指针存放在一个 专门的链接表中:FAT (File Allocation Table),整个文件系 统一张
系统启动时,FAT被 读入内存
文件目录 文件名 首址
索引号 索引表块(26#)
0 108
索引号 索引表块(1#)
1 210
0
26
1
32
.
┇
┇
.
┇
. 123
1023 136
. 103
从系统角度看到的文件信息的组织形式称为文件的物理结构。 实际上就是文件的存储结构,即文件信息在文件存储介质(如磁 盘)上的存储组织形式。主要分为3大类:
1)顺序文件:早期文件系统使用,现今仅在磁盘文件对换 区的使用上还能看到其影子。
2)链接文件:分为隐式链接和显式链接两类。FAT12、 FAT16、FAT32文件系统使用的就是显式链接方式;
信息项:是构成文件内容的基本单位,可以是一个字符, 也可以是一个记录。
文件的组成部分
文件体:文件本身的信息
sort.c
文件说明:文件存储和管理信息
• 文件名称 • 文件内部标识符 • 文件类型 •文件存储位置 •文件大小 • 访问权限 • 时间、日期、用户标识 ……
文件属性
文件控制块 (FCB)
个字符,这种扩展FAT16也称为VFAT
补充:FAT32
一个FAT表项占32位,共可表示4G个簇。Windows 95及以后系列操作系统支持
FAT32支持2T及以上分区:4G * 512B = 2TB,理论上最 大可支持128T的分区(32K簇大小)。一些操作系统对 FAT32支持的分区大小进行了限制,如windows 2000无法 使用FAT32格式化超过32G的分区;
Jeep 19
19
9 17 1 10 25 -1 -1 -1
文件jeep的 单级索引表
索引文件特点
优点:
能顺序存取,又能直接存取。 满足了文件动态增长、插入删除的要求。 没有外碎片,外存空间利用率较高。
缺点
索引表本身需要存储空间; 文件比较小时,索引表利用率低;
0123 456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jeep 9
显式链接
物理 块号
0 1 …
9 10 … 16 …
25 …
FAT
10
16
25 1 -1
链接文件特点
优点
提高了磁盘空间利用率,不存在外部碎片问题。 有利于文件插入和删除,及其动态扩充。
缺点:
隐式链接不支持随机存取,显式链接随机查找慢。 显式链接中的FAT表需占用较大内存空间。 存储空间可能不连续,带来更多的寻道次数和寻道时间。 需要牺牲一些空间存放链接指针,同时需要维护这些指针
文件管理
文件系统概述 文件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 文件的存取方式与文件操作 文件目录结构及检索 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 文件共享与保护 文件系统的一致性
一 文件系统概述(
1、文件
磁带
磁盘
光盘
优盘
定义:是记录在外存上的,具有符号名的,在逻 sort.c 辑上具有完整意义的一组相关信息项的集合。
逻辑结构
记录式文件 流式文件
物理结构
连续文件 链接文件 索引文件
6、目前常用的文件系统类型
FAT12/FAT16 FAT32 NTFS ext2/ext3/ext4
HPFS UDF 其他
MS-DOS。文件名采用8.3格式,FAT12最大支持16M分区, FAT16最大支持2G分区,Win95对FAT16进行了扩展,支持长 文件名(255个字符),称为VFAT
定长记录
变长记录
文件的逻辑结构(续)
2)无结构的流式文件:由字符序列组成的文件,其内部不 再划分结构,字符是该文件的基本信息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