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
(1)创立: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2)教义: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同时宣扬“忍耐顺从”。
(3)发展: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4)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5.《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1.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小国寡民。
2.古希腊繁荣的成邦:雅典、斯巴达
3.城邦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
4.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原因:进行一系列改革。
内容为:扩大公民权力——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5.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表现:①政治上: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②经济上: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③文化上:文化昌盛。
6.斯巴达成邦:崇尚武力,训练男人为军人,训练妇女为合格母亲。
7.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继承马其顿王位,史称亚历山大帝国,出兵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8.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印度文明)。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1.罗马历史发展线索:公元前8世纪建立罗马城——公元前509年建立罗马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7年屋大维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四世纪末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灭亡(欧洲奴隶社会结束)
2.主要战争及人物:布匿战争(罗马——迦太基)汉尼拔
3.主要法律:《十二铜表法》。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1.基督教的兴起:1世纪,基督教出现在阿勒斯坦地区。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2.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日尔曼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3.8世纪,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规定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建主服兵役。11世纪,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4.改革后果: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即:帝王—大封建主—小封建主—农民。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便是形容西欧森严的等级制度。
5.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国王,鼓励基督教发展,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教区人“什税一”给教会。查理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6.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以后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第8课西欧庄园
1.形成:9世纪开始流行,11世纪时,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2.性质: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3.领主与佃户的关系: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4.庄园土地分类:领主的“直领地”和佃户的“份地”。庄园周围的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5.领主与佃户之间的关系: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佃户有义务为领主劳动,领主也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6.庄园法庭:(1)特点: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无固定时间;无固定地点。
(2)惩罚手段-处以罚金,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
(3)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4)作用:维护庄园公共秩序,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背景: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新的城市不断产生。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
2.城市居民的身份
(1)由来: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农奴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
(2)生产: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家庭既是生产作坊,也是店铺。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3)发展:市民阶级形成,随后又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3.大学的兴起
(1)背景: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2)兴起: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3)发展: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经济利益,巴黎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了保证。
(4)课程:大学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大学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1.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背景: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527年,查上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2)《罗马民法大全》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背景: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为了抵御入侵,皇帝把行省改为军区。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之后,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东征拜占庭
(2)灭亡: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土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3)影响: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第11课古代日本
1.6世纪前的日本
(1)建国:5世纪,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2)统治: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从事农业的称“田部”,从事海洋捕捞的称“海部”。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2.大化改新
(1)背景: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2)开始: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3)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4)影响: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3.武士和武士集团
(1)背景: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建立庄园。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
(2)武士团: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3)武士夺权: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4)幕府统治: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5)武士道: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道。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第12课阿拉伯帝国
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背景: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氏族部落盛行多神崇拜
(2)创立: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
(3)传播: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城传教,由于遭到传统教势力的反对,他于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2.阿拉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