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十大要义
新基础教育的基本思想
新基础教育的基本思想新基础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注重个性发展和全面提升的一种教育模式。
它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新基础教育强调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教育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环节,容易使学生学习内容停留在书本上,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而新基础教育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如实验、考察、社会实践等,让学生亲身实践,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实践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是现代社会的核心能力之一,而新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传统教育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和考试分数,往往缺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的机会。
而新基础教育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和创新,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三、注重个性发展和全面提升新基础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特长,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而传统教育强调集体为重,注重学生的统一性,容易忽视个体差异。
新基础教育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个人特长和综合素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全面提升。
四、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新基础教育倡导学生为主体,强调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进行教学。
传统教育中,教师主导教学,学生被动接受。
而新基础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引导者和指导者,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新基础教育的基本思想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传统教育往往以升学率和分数为导向,忽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成长。
而新基础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掘和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道德等多个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新基础教育十一个观点
新基础教育十一个观点观点一:四个还给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带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把精神焕发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这说的其实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拒绝“满堂灌”,告别强权课堂,告别传统教学,这需要我们的老师更智慧、更有创造性。
观点二:以人为本“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
它改变一个人,改变他头脑中的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果是教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
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有一种探索精神,有一种自我超越精神。
思想没有改变,行动就不可能改变!在新的学年,我们做的师表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以及“人人上有效课”等活动,都是或从点、或从面,努力更新老师们的教育观念、教育理念,从而达到“人人上优质课”的目的。
观点三:服务目标“新基础教育”并不是为最好的学生准备一项改革方略,而是为了所有愿意改变自己,愿意实现更好发展,愿意完善自己的教育群体服务的。
比如本学年开始,学校将全面开展俱乐部活动,分校级、段级双级菜单,各年段根据段情选择如适合本年段开展的各种学生俱乐部,各班学生根据兴趣全员自由选择参加,开展活动。
学生俱乐部活动的全面开展,给了愿意改变自己、愿意实现更好发展、完善自己的学生更大更好的平台,将让更多的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长,为他们的人生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观点四:生态教育“新基础教育”并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
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
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工程”,是教育的返朴归真。
观点五:教育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看,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提高人的生命的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
这与我们学校一向提倡的理念“健康第一,基础扎实、学有所长、全面发展”,“成长比成绩更重要,成人比成功更重要”的育人理念是完全相符相融的,所以,我们的路并没有走错,关键是如何走得更踏实更有力量。
新基础教育的理念(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新基础教育”宗旨: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二是以实践观为基础的学校日常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的转换;三是以发展观为核心的师生生存方式的转换。
“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七条: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七条: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性与特色;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新基础教育”的“三让”: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
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新基础教育”简介“新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叶澜先生主持的一个持续了15年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主要任务是要形成21世纪新基础教育观念和创建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新型学校。
研究分三个层面展开:一是理论研究,重点在对现有的教育观念进行批判性反思,在把握时代精神的基础上,建构新基础教育的观念体系;二是为学校教育活动整体改革作出设计;三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实践研究,通过课题组与一线教师、校长的密切配合,相互启发、互动学习、积极创造,在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和学校管理方面取得突破,使学校焕发生命活力。
新基础教育”的基本思想
“新基础教育”的基本思想1.根本目的:三个创新1999年:形成新的基础教育观念和创新型学校。
2004年,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
2.研究内容:三个“层面”:(1)理论研究;(2)学校教育活动整体改革的设计;(3)学校教育改革实践研究3.成功标志:三个“更新”:(1)基础教育观念系统的更新;(2)学校教育日常活动方式的更新;(3)师生学校生存方式观念的更新4.预期效应:2004年:实现校园“四还”:(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2009年:实现学校“五转型”:(1)价值提升、(2)重心下移、(3)结构开放、(4)动态生成,(5)动力内化。
5、主要理论:1999年:“三观十性”:(1)价值观: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
(2)学生观: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3)学校教育活动观:教育活动的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和综合渗透性。
2004年:内涵“十新”:(1)学校教育价值观——生命性: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实现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2)学生观——“主动性”、“潜在性”、“差异性”:聚集到“具体个人”的概念上。
(3)培养目标——培养健康、主动发展的人:具有“诚实守信”的为人之德、“承担责任”的行事之德、“热爱祖国”的为民之德和“自我完善”的立身之德;学会在不确定性中,通过主动选择和积极实践把握确定性。
(4)课堂教学价值观——三层次重建论:一是各学科共通层面上的价值观,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
二是具体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知识、认识;路径、视角;方法和策略、运算符号和逻辑;经历和体验;发现、欣赏和表现能力)。
三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全过程的价值(一是把书本知识组成结构链,单元教学内容的组织,“长程两段”的教学设计。
“新基础教育”就是直面“人”的教育
“新基础教育”就是直面“人”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
过去,教育主要注重知识传授和考试成绩,而如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新基础教育”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那么,“新基础教育”到底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新基础教育”就是一种直面“人”的教育,它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新基础教育”及其意义。
新基础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有所作为。
新基础教育要求学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的体魄和意志。
新基础教育还要求学校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面对挫折和困难。
只有身心健康的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生活,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新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知识的更新迭代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死记硬背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新基础教育要求学校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
新基础教育还要求学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业精神,使他们在未来社会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创造。
“新基础教育”还要求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个人不能独善其身,只有关心他人、关爱社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
新基础教育要求学校加强社会实践教育,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的现状和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激发他们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愿望。
现代教育的十大教导原则
现代教育的十大教导原则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有思维能力、创造力和领导力的终身研究者。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者应遵循以下十大教导原则:1. 关注个人需求:教育应根据学生的个人需求和能力水平提供个性化的研究支持,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关注个人需求:教育应根据学生的个人需求和能力水平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激发研究兴趣:创造积极、有趣的研究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探索精神。
激发学习兴趣:创造积极、有趣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3. 培养批判思维:教育应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理性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培养批判思维:教育应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理性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4. 促进合作研究:鼓励学生进行合作研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提高彼此的研究效果。
促进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提高彼此的学习效果。
5. 实践与理论结合:教育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实践与理论结合:教育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6. 培养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
培养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
7. 关注全球视野: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使他们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面向全球化社会发展。
关注全球视野: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使他们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面向全球化社会发展。
8. 持续终身研究:教育应帮助学生树立终身研究的意识,培养他们主动研究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变革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新基础教育
新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新基础教育”宗旨: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二是以实践观为基础的学校日常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的转换;三是以发展观为核心的师生生存方式的转换。
“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七条: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七条: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性与特色;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新基础教育”的“三让”: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
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新基础教育”简介“新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叶澜先生主持的一个持续了15年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主要任务是要形成21世纪新基础教育观念和创建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新型学校。
研究分三个层面展开:一是理论研究,重点在对现有的教育观念进行批判性反思,在把握时代精神的基础上,建构新基础教育的观念体系;二是为学校教育活动整体改革作出设计;三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实践研究,通过课题组与一线教师、校长的密切配合,相互启发、互动学习、积极创造,在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和学校管理方面取得突破,使学校焕发生命活力。
现代教育的十大教义
现代教育的十大教义1. 学生至上现代教育的首要原则是将学生置于核心地位。
教育者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并激发他们的研究动力。
2. 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研究风格和才能。
现代教育应该注重个性化教育,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研究机会和适应他们不同需求的教育方案。
3. 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现代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技术应用于教育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教育者应该善于运用技术,将其融入教学中,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和创新的教学方法。
5. 核心素养培养除了学科知识的传授,现代教育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批判思维、合作能力、沟通技巧、创新思维等,以帮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体。
6. 培养全球视野现代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学生应该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培养开放、包容和尊重多样性的意识。
7. 实践与经验结合理论知识的研究只是教育的一部分,现代教育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结合。
学生应该通过实际操作、实地考察和社会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8. 心理健康关注现代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心理辅导机制,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支持和帮助。
9. 培养终身研究能力现代社会变化快速,研究终身成为必备的能力。
现代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持续研究的意识,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10. 教育与社会互动现代教育应该与社会互动紧密结合。
教育者应该积极与家长、社区和行业合作,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使教育更加贴近社会需求。
以上是现代教育的十大教义,这些原则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的需求与挑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现代教育的十大理念
现代教育的十大理念现代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对教育理念的不断追求和探索。
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和演进。
下面是现代教育的十大理念的简要介绍:1. 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一种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教育模式。
它以学生的兴趣、能力、特长为出发点,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教学方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 学生中心:学生中心是指将学生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和引导者,提供学生所需的资源和支持。
3. 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理念认为教育应贯穿人一生。
人们应当通过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适应社会变革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4. 社会和情感教育:社会和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挑战和适应社会。
5. 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鼓励他们在学习中运用创造性思维。
6. 融合教育:融合教育是指将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相结合,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
它强调班级和学校的多元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包容性和尊重他人的精神。
7. 教育科技融合:教育科技融合将现代科技与教育相结合,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方式。
它能够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8. 多元评价:多元评价将评价从单一的知识考试转变为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潜力和兴趣。
它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综合素质,更加贴近实际。
9. 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指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它关注社会经济差异造成的不平等现象,并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教育差距。
10.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系统中的核心环节。
它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这些现代教育的理念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它们强调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主体性和学生参与度,从而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校发展的进步。
新课程十大理念
新课程的十大重要理念新课程理念的主要内容是:一、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
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三、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新课程追求的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四、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这里的“一切”,指的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学生”,显然是指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这里的“发展”,指的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及一切课外活动,都要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之上,有利于学生在学校获得今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学会办事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以保证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
因此,有人干脆把这句话说成: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一切。
五、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专家一致认为,我国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一、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一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二是要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三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四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五是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六是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七是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八是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九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新基础教育理论的主要论点
新基础教育理论的主要论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新基础教育理论逐渐崭露头角。
新基础教育理论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一种创新和突破,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体,使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新基础教育理论的主要论点。
第一,强调个体发展。
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和多元发展。
传统教育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考试成绩,而新基础教育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合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校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追求全面发展。
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社交能力和身心健康。
传统教育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新基础教育理论倡导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成为有品德、有情感、有责任感的人。
第三,倡导实践教育。
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应当通过实践来学习和发展。
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主要教学工具,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新基础教育理论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主动学习,如实地考察、社会实践、实验研究等。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追求终身学习。
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
传统教育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成绩,而新基础教育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学校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同时,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不同领域的学习资源,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总结起来,新基础教育理论的主要论点是强调个体发展、追求全面发展、倡导实践教育和追求终身学习。
这些论点都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和职业的需求。
在实施新基础教育理论时,教育者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和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十大育人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十项基本任务
十大育人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十项基本任务一、引言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而育人体系则是教育工作的核心。
为了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育人效果,我们需要确立一套科学的育人体系。
本文将阐述十大育人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十项基本任务,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指导和借鉴,使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二、十大育人体系的基本原则1.人本原则: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2.全面发展原则:注重学生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3.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4.德育为先原则:将德育摆在首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优秀的公民。
5.启发式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6.终身学习原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使其能够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7.实践导向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8.社会适应原则:培养学生在社会中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9.多元评价原则: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情况。
10.持续改进原则:不断改进育人体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学生的变化特点。
三、十项基本任务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规范。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和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
5.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注重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提高其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关于课程改革的十大教育理念
关于课程改革的十大教育理念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和态势稳步地向前推进,欲扎实科学地做好课改工作,必须以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为首要任务。
以下十个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每个课改工作者和广大教师都应认真学习和细细体会的。
一、从课堂教学突破,深入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这一理念是“课改是从课堂教学突破,深入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性措施”的简化形式。
其主要内容有:课程改革是国家坚定地、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课程改革的目的与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而不是简单地换一次教科书;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而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课程改革必须与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配套进行。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以课程改革实验的推广为标志,中国的素质教育将进入一个实质性突破的新阶段。
我国的素质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到90年代被认可,并在学校里推行,可以说一直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基本上还处在浅层次的热热闹闹的活动上,以致许多学校出现了“课上搞应试教育,课下搞素质教育”的不良倾向。
正如李锐清副总理所说:“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一些地方开展素质教育还是口号多而落实的措施少,一些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实施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个别地方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课改就是扭转这种肤浅化、简单化、片面化倾向的根本性措施,就是深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其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构建起能够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就是要通过课堂教学领域里的根本性改革取得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性进展。
这一理念呼唤并引导广大教师在实际课改工作中自觉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充分认识本次课改的重大意义。
对这次课改要给以高度重视,将课改当做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积极主动地投身其中,特别是在思想观念上,一定要主动“洗脑”,尽快确立起与课改精神相一致的教育理念。
把握十大体系思想精髓加快基础教育发展步伐
把握十大体系思想精髓加快基础教育发展步伐文章标题:把握十大体系思想精髓加快基础教育发展步伐“十大体系”建设是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的战略构想,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的重大举措。
“十大体系”提出的“率先”的目标要求和“对接”理念,紧紧围绕加快赣州发展主线,处处把握“创新、超前、规范”的原则,时时体现“改革、进取、创新、科学”精神,对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十大体系”思想精髓对加快基础教育发展工作的启迪1、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十大体系的提出,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强烈的实践特征,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它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为依据,针对当前体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可以说,十大体系的实施过程。
实质就是解决问题、走向完善、加快发展的过程。
这种将融理论于实践、进而高屋建瓴提出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的创举,值得我们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学习借鉴。
我们应自觉改进教育管理方法,使管理成为教育理论和先进教育理念与基层教师的教育实践之间的“中介”,促进教师将教育理论运用于的教学实际操作、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实际行为,在“同质学校”与“异质学校”之间进行优质资源的合理“调度”。
以把优秀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新思想、新方法、新经验提升到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性认识层面,加以积极推广,供基层教师学习、借鉴,使区域优质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运用。
2、对接与互动相策应。
十大体系围绕如何借鉴珠三角地区先进的理念,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搭建有利于经济快速跟进和超常规发展的平台,创造对接条件,创优发展环境,依托珠三角,融入珠三角,以求在体制机制上对接,在产业上承接和接替,在具体操作上联动,在部门运作上移植。
这种对接与互动相策应,积极投身于改革发展之中的行动理念,是指导我们全面开展新课程改革的行动指南。
我们应把课程改革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促进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统一领导,加强组织,全力实施,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方案。
(完整)叶澜新基础教育理念
“新基础教育"探索方向以“民族——世界”为横坐标系,以“生命—-时代"为纵坐标系,在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多个领域,进行了诸多创生性的探索。
探索一:在学校中“人”的发展与管理上,确立了“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
探索二:把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确立为学校改革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翼,并在其中灌注了“生命关怀"。
探索三:致力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使制度成为理论团体实践的枢纽。
探索四:重建学校文化,实践以“生命·实践”为底蕴的学校文化转型.叶澜所建构的新教育观念为:⑴基础教育的“价值观”的更新,包括新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
基础教育应该为社会之未来和学生人生之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关注人的生命存在;教育过程是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学生要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基础教育不能忽视社会的变化。
⑵教师的学生观的具体化,包含了“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
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让她们体会学习过程的愉悦.学生存在着多种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每个人都是唯一的,相互之间存在着差异。
⑶学校教育活动观的更新,提出了“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及“综合渗透性"四个新观念。
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真正组成共时、多向、相互作用的有机体.教育活动内容过程与方法都应呈结构状态,且结构是灵活的。
教育活动中会因为多种因素的作用而生成新的动态要素。
真实的教育活动以综合为特征,需要人的多方面的投入。
叶澜提出了改造思路:用生命的动态生成观念来审视课堂教学;课堂是师生人生生命意义的有机构成部分,具有个体生命价值;促进师生生命多方面的发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人的发展置于中心位置,让教学设计脱下僵硬的外衣;教师不能完全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预定安排,教学进程有时需要改变;课堂教学中有许多生成性资源,教师应该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教师是学生生命发展的激活者,是学生人生的对话者,师生全身心地投入,他们的生命在课堂上涌动和成长. 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对师生来讲,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新基础教育的理念
新基础教育的理念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新基础教育”宗旨: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二是以实践观为基础的学校日常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的转换;?三是以发展观为核心的师生生存方式的转换。
“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七条:?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七条:?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性与特色;?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新基础教育”的“三让”:?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
?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新基础教育”简介?“新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叶澜先生主持的一个持续了15年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主要任务是要形成21世纪新基础教育观念和创建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新型学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9.19 地点:会议室
主题:新基础教育十大要义
1、“新基础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把学校教育价值观聚焦到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实现幸福人生奠定基础上。
这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一义。
2、我们在学生观上提出要把学生当做“具体个人”去认识和研究,那就是“要承认人的生命是在具体个人中存活、生长、发展的;每一个具体个人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个体生命是以整体的方式存活在环境中,并在与环境一日不可中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构成中生存与发展;具体个人的生命价值只有在各种生命经历中,通过主观努力、奋斗、反思、学习和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创建和实现;离开了对具体个人生命经历的关注和提升,就很难认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体个人是既有惟一性、独特性,又在其中体现着人之普遍性、共通性的个人,是个性与群性具体统一的个人”。
这是教育价值观中的生命性在学生观中的具体展开,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二义。
3、人的主动发展,是“新基础教育”理论探讨和实践更新中始终关注的问题。
主动发展观强调,个体的发展只能在人与其相关的各种关系和本人参与的各种活动的交互作用中实现,是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
采取主动方式去参与活动并形成积极的关系,在活动中实现自我发展的人,才是能在当今社会实现其生命价值和创造幸福人生的人,在复杂、多元、多变、具有多种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的生存环境中,实现把握和创造新的确定性的人。
让学生学会在不确定性中,通过主动选择和积极实践把握确定性,是在培养目标中最富有当代价值和个体生命价值的选择,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三义。
4、明确提出课堂教学价值观三层次重建论。
第一层次指各学科共通层面上的价值观,即课堂教学要从单一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
将教学的价值指向与培养目标统一起来,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
第二个层次涉及到具体学科教学价值观的重建。
教师是以学科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的,只有一般层面的价值观重建还不足以落实“育人”的目标,因此我们提出了拓展学科育人价值的要求。
第三个层次涉及到更为具体的、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学科知识内容。
第一,把本学科的书本知识按其内在的逻辑,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链,基本上以结构为单元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使贯穿教学的认知主线由点状积累转化为结构的逐步复杂化,并做出“长程两段”的教学设计。
第二,将结构化后的以各种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学生经验世界和成长需要三方面实现沟通,也就是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关,呈现出生命态,以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和信心,为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供可能和提升主动探求的欲望与能力,并在学习中获得体验。
为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还要研究学生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和发展需要,而不只是知道学生的知识基础。
只有这样才可能使教书和育人在教学的准备阶段就朝着统一的方向转换。
以上三个层次的价值观重建,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四义。
5、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
发展性研究在深入探讨了学生在“日常情境中的学习成长”与“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成长”的区别后,把教学基本任务定位为:使学生努力学会不断地、从不同方面丰富自己的经验世界,努力学会实现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占有。
这一届定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五义。
“个性化”,是指个人的动机、需要、基础、兴趣、特长、倾向性、学习风格和思维方式等因素的组合。
“创造性的占有”过程,一方面是指这一过程不是知识的灌输与简单积累,而是用科学、文化内含的创造力,去激发、促进学生个体生命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是对创造性活动的理解和体验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指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生成意义,它不仅表现在丰富、形成和发展了学生内在的精神世界,培养了各种能力和加速社会化的进程,而且表现在学生对自我的期望、信心、发展意识和策略等方面的提升。
6、教与学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可剥离、相互锁定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单位”,不是由“教”与“学”两个单位相加而成。
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多种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的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合作交往关系。
所以,分析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单位不是“教”,也不是“学”,而是“教学”如何“互动生成”。
这里的互动,不只是指教师与学生
“一对一”或“一对多”(全体或小组),也包括学生个体和群体、小组之间的各种教学活动。
这是一种人人参与的网络式互动,作为网络中节点的每个人都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重组者、传递者和生成者。
师生在课堂教学中都处于多元变动之中。
教学中的“生成”,一是指因开放式的互动产生了新的教学资源,我们称其为“资源生成”;二是指对新生教学资源的即时分析与重组,形成新的、不同于教学设计原定的内容或程序的新过程,故我们称之为“过程生成”。
以上从认识方法论突破到教学过程“单位”的重新认识和提出,对教学过程的重新理解和表述,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六义。
7、确定了课堂教学中的互动要以“积极”、“有效”、“高质量”为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成为学生资源的激发者,而且要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生成的“重组者”和动态生成的“推进者”。
把最难做到的“生成”要求落实到课堂中不同资源的认识,提出了课堂五大资源和“互动生成式”的教学内在逻辑,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七义。
课堂五大资源: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教学得以开展的“基础性资源”学生已有的差异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可避免,它不只是教学要面对的事实,而且是互动中不可缺少的“互动性资源”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和行为是不同程度的“生成性资源”“原始性资源”和“方案性资源”
8、传统教学对儿童发展的关注只限于儿童已经能独立做到的一切,而好的教学在于激发、形成当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它走在现有发展前面、且是可能实现的领域。
这一研究给我们最大的启发是方法论的,即我们应从发展的意义上把握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在发展不同阶段所呈现的特殊的、与成长相关的需要。
这种内在的需要是由学生生理的发展、生存环境的氛围、提供的刺激或实践可能、周边包括同伴和教师的影响力和影响方式发展主体已有生命史的积累等内外因素综合交互作用的产物。
它既反映发展可能性所指向的领域,也包含着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必须跨越的领域。
这可以说是“新基础教育”在班级建设领域中“新”的视角和“新”的重点,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八义。
9、通过对实验学校开展的大量“新基础教育”研究的综合过程的抽象,我们提出了以“研究性变革实践”这一综合抽象概念,作为“新基础教育”学校变革实践特殊性的概括。
这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九义。
“研究性变革实践”
的特质主要包括:第一,研究性变革实践是内含变革理论的实践。
每一名教师参与学校研究性变革实践,不仅是自己的选择,而且要努力学习相关理论,理解与领悟这些理论与传统的、已经成为自己头脑中的个人理论的差异乃至冲突,从而产生改变自己头脑中的观念和行为的需求、愿望与行动,逐渐使自己成为自觉的、有理念作为指导的、自主的变革实践者。
第二,研究性变革实践是超越经验的实践、具有更新指向的实践。
“研究性变革实践”强调教师日常教学与反思,要求研究渗透于实践之中等方面,都有与行动研究相通之处。
但它更强调行动前的探究指向和行动设计中的理论渗透,强调实践本身内含着自觉变革,以及教师反思参照系因新理念的介入而更新,因参照系的更新而带来反思的新质量和重建的可能在实验教师的发展过程中,很明显地呈现理论及理论工作者的介入的价值。
第三,研究性变革实践是创生性实践,它指向实践中变革成败的原因及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重建。
实践后的反思及重建的设想与再实践,是研究性变革实践促成教师在实践中最终达成新的观念与行为统一,新的实践能力、素养和习惯的全面养成的重要一环。
第四,研究性变革实践是将研究的态度、意向和内容贯穿到实践全过程和多方面的实践。
10、进行评价改革,使评价成为推进学校转型性变革的重要力量。
“新基础教育”要求的评价,是对变革本身的评价,而不是对变革结果的评价。
因而,促进变革和反映变革过程的新质,成为研究形成“新基础教育”评价指标的指导思想。
此外,评价作为一种手段,尤其是作为一种推进变革的手段,不能只靠集中进行,它要渗透在变革的过程中,在一定意义上,它本身就是变革的组成。
“新基础教育”的评价改革不局限于指标体系改革,不局限集中评价,而且还深入到评价观、被评者的评价期望、日常教育实践与研究中评价等全方位和全过程的评价改革。
“新基础教育”的评价呈现出多元复合、随程推进、承前启后、促进转型的特征,发挥了评价在学校管理和改革研究中的积极作用,走出了一条学校评价改革的新路。
这可称为“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