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培训计划表
风险管理计划RMP培训

风险管理计划RMP培训目录一、前言二、RMP概述2.1 RMP定义2.2 RMP目的2.3 RMP的重要性三、RMP培训内容3.1 风险管理意识培训3.2 风险识别培训3.3 风险评估培训3.4 风险控制培训3.5 风险监测培训四、RMP培训目标4.1 提高员工风险意识4.2 增强员工风险管理能力4.3 提升整体风险管理水平五、RMP培训方法5.1 理论培训5.2 实际操作培训5.3 案例分析培训5.4 角色扮演培训六、RMP培训流程6.1 培训需求调研6.2 培训计划制定6.3 培训内容设计6.4 培训实施6.5 培训效果评估七、RMP培训评估7.1 培训前评估7.2 培训中评估7.3 培训后评估八、RMP培训成果九、RMP培训建议一、前言风险管理计划(RMP)是企业保障经营稳定和规避各类风险的重要工具,通过制定及执行RMP,企业可以有效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从而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RMP培训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对于企业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培养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RMP培训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二、RMP概述2.1 RMP定义风险管理计划(RMP)是企业为了对可能的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策略的总称。
RMP的制定旨在帮助企业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并监测风险的发展趋势,从而有效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2.2 RMP目的RMP的目的是保障企业的经营稳定和发展,显著减少因风险导致的损失。
通过RMP,企业可以更好地识别潜在风险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
2.3 RMP的重要性RMP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并应对各类潜在风险,是企业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
此外,RMP还能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占领更有利的地位。
三、RMP培训内容RMP培训内容应综合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实际需求,内容涵盖了风险管理意识培训、风险识别培训、风险评估培训、风险控制培训以及风险监测培训,下面将对各项培训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患者安全风险管理培训计划

患者安全风险管理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 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安全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患者安全意识,使其成为医疗工作的第一责任。
2. 掌握患者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识别、评估和处理患者安全风险。
3. 掌握常见医疗安全事故的处理和预防方法,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促进医护人员之间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加强患者安全风险管理的协作能力。
二、培训内容1. 了解患者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患者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的方法和工具3. 培养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协作能力,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4. 学习常见医疗安全事故的处理和预防方法5.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突发事件的处理和管理三、培训方法1. 理论讲座:邀请专家学者授课,讲解患者安全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2. 实操演练: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患者安全风险评估和处置的模拟演练,提高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3. 网络学习: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和知识测试,巩固培训效果4. 个别辅导:针对不同医护人员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四、培训时间和地点1. 培训时间:每周组织一次培训,每次2-4个小时不等,持续培训3个月2. 培训地点:医疗机构内部的会议室或教室进行培训和演练,部分培训内容可开展在医疗前线五、培训后的评估和跟进1. 培训结束后,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效果的考核,评估培训效果2. 对于培训效果不佳的医护人员,进行个别辅导和补充培训3. 培训结束后,定期组织患者安全风险管理的案例讨论和经验交流,加强学习和沟通4. 不定期进行患者安全风险的隐患排查和整改,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提升医护人员的患者安全意识六、培训效果的评价指标1. 医护人员对患者安全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是否有提高2. 医护人员的患者安全风险管理能力是否有提升3. 患者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和处理情况是否有改善4. 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情况通过以上的患者安全风险管理培训计划,可以有效提升医护人员的患者安全意识和技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赖度,同时减少患者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化工风险管控培训计划

化工风险管控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及意义化工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安全生产一直是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各种危险化学品的接触和处理,因此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风险管控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企业生产和员工的生命安全。
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员工对化工生产过程中危险因素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掌握化工生产中的安全操作技能,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降低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风险,确保化工生产的安全稳定进行。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的对象是所有从事化工生产、操作、管理工作人员,包括生产工艺人员、安全检查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
三、培训内容1. 化工生产中的危险因素及风险管控- 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及毒性- 化工生产中的常见事故案例分析- 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应急处理方法-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风险评估2. 化工生产中的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 生产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化学品的安全储存和使用- 作业场所的危险源辨识和消除3. 化工生产中的安全操作技能- 化工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化学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防护措施- 化工事故应急处置技能培训四、培训方式本次培训将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包括课堂讲解、现场教学、案例分析及模拟演练等形式,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确保培训效果的实现。
五、培训时间及安排本次培训计划为期5天,具体培训时间和安排如下:第一天:理论教学上午: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及毒性化工生产中的常见事故案例分析下午: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应急处理方法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风险评估第二天:理论教学上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生产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下午:化学品的安全储存和使用作业场所的危险源辨识和消除第三天:现场教学上午:化工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下午:化学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防护措施第四天:案例分析上午: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下午:掌握事故应急处置技能第五天:模拟演练上午:模拟演练化工生产中的应急处置情况下午:培训总结及结业考核六、培训考核为了确保培训效果的实现,本次培训将进行结业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等多个方面。
风险管理年度工作计划表

风险管理年度工作计划表第一部分:风险管理概述1.1 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公司的业务范围、规模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 引用最近的行业报告或新闻,提供相关行业的风险和趋势。
- 强调风险管理对公司长期发展的重要作用。
1.2 目标和目标- 确定和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和目标。
- 以绩效评估等定量和定性指标衡量风险管理的成功。
第二部分:风险识别和评估2.1 风险识别- 制定一份风险识别方法的清单,以确保全面且系统地识别潜在风险。
- 根据公司行业和特定业务部门的需求适应不同的识别方法。
2.2 风险评估- 确定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并将其归类为低、中、高。
- 使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或模型进行评估,以确定潜在风险的优先级和以适应不同的管理策略。
第三部分:风险管理策略和控制3.1 风险管理策略- 根据风险的优先级和公司预算制定具体的风险管理策略。
- 确定在每个阶段中管理风险所需的资源和责任。
3.2 风险控制措施- 制定并实施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减少风险的概率和/或影响程度。
- 针对具体的风险情景,制定不同的控制措施。
第四部分:风险监控和审计4.1 风险监控- 设立一个风险监控体系,跟踪并记录风险的演变和发展。
- 确定相应的指标和参数,并制定一个定期的风险监控计划。
4.2 风险审计- 进行定期的风险审计,评估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 确定并解决潜在的风险管理漏洞。
第五部分:风险沟通和培训5.1 风险报告- 设计并准备一个具有触及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风险报告。
- 根据读者的需求,提供概述和详细的风险信息。
5.2 培训计划- 制定一个风险培训计划,以提高员工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能力。
- 根据工作职能、水平和需求,制定不同层次的培训项目。
第六部分:总结和改进6.1 总结风险管理工作- 回顾年度风险管理工作的成果和不足之处。
- 进行一次综合性的评估,确定需要改进的领域。
6.2 改进计划- 制定改进计划,详细说明改进的步骤和责任。
企业风险管理培训 计划

企业风险管理培训计划一、培训计划的制定1. 确定培训目标企业风险管理培训计划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培训的目标。
培训的目标应该明确、具体,能够针对企业当前的风险管理需求进行定位,例如提升员工的风险意识、加强对特定风险类型的应对能力等。
2. 确定培训内容在确定培训目标的基础上,需要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
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外部专业机构的研究成果,设计一系列与企业风险管理相关的课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和应对等方面。
3. 确定培训形式培训形式可以选择线下培训、在线培训、远程培训等形式。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培训形式,确保培训效果最大化。
4. 确定培训对象明确参加培训的人员范围,包括管理层、中层管理人员和员工等。
不同的人员需求不同类型的培训内容,需要根据不同层级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5. 确定培训时间和地点根据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培训的时间和地点。
培训时间应该尽量避开企业的忙季和重要会议,培训地点应该选择环境舒适、交通便利的地方。
6. 确定培训资源培训资源包括培训师资、培训设施、培训材料等。
在确定培训资源时,需要考虑到培训的实施成本和效果,并充分发挥培训资源的作用,以保证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培训计划的实施1. 培训前的准备工作在培训前需要对培训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确定培训师资、准备培训材料、宣传培训等工作。
2. 培训的实施培训实施时需要全面考虑员工的实际情况,充分培训内容的全面性和实效性,确保培训效果产生。
3. 培训后的跟踪和评估培训后还需要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
只有通过评估培训的效果,才能够不断地对培训进行改进和提升。
三、培训计划的调整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对培训计划进行调整和提升。
企业需要及时收集员工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提升员工的风险管理能力。
四、培训计划的效果通过风险管理培训计划,企业能够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增强风险管理能力,最终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计划

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计划
风险管理在当今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有效的风险管理来保护自己免受潜在威胁的影响。
因此,风
险管理培训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变得至关重要。
首先,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计划需要明确培训的目标和范围。
在
制定计划时,需要明确培训的对象是谁,培训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以及培训的时间和地点等。
只有明确了培训的目标和范围,才能有
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提高培训效果。
其次,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计划需要设计合理的培训内容和方法。
培训内容应该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等方面的知识,以
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案例分析等内容。
培训方法可以采用讲座、案
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以提高培训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另外,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计划需要制定有效的培训评估机制。
只有通过评估,才能及时发现培训的不足之处,进而进行改进和提
高培训效果。
评估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考试测验、实际操作等多种
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培训效果。
最后,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计划需要建立健全的培训档案和跟踪机制。
通过建立培训档案,可以及时记录培训内容和效果,为今后的培训提供参考。
同时,建立跟踪机制可以帮助培训机构了解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改进培训内容和方法。
总之,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实施,才能提高风险管理的效果,保障企业和个人的利益。
希望通过本次培训,能够使大家更加了解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为自身和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培训计划参考模板范本

××××设备有限公司
[××]第××号
★
××年度“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培训计划
为提高公司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全员参与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确保风险管控措施持续有效,根据有关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年度“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培训计划。
一、培训内容:
1.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2.安全生产和职业病危害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相关法规与标准;
3.风险点辨识和隐患排查方法;
4.隐患台账的填写。
二、培训时间
每年至少1次:培训教育时间不少于8学时。
三、培训的对象与方式
每年定期培训:针对所有员工。
四、培训形式
首次培训由公司组织对中层以上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培训结束后各部门、车间负责人对本部门、车间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其余类型培训由公司自行组织人员进行培训。
五、考核方式
每次培训结束后进行闭卷考试,考核结果记入培训档案。
六、奖惩措施
公司将按照《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制度》、《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制度》进行考核。
七、培训计划表
××设备有限公司
××年9月1日。
防控培训计划表

一、培训目标1. 使员工了解常见的安全隐患和事故。
2. 提高员工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3. 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二、培训内容1. 安全知识普及(1)常见的安全隐患和事故案例分析(2)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知识(3)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2. 自我防护培训(1)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2)突发事件下的自救和互救技能(3)灾害事故逃生自救技能3. 应急演练(1)组织模拟事故场景演练(2)安排逃生演习和救援演练(3)开展灭火器使用演练三、培训方式与时间安排1. 课堂培训时间:2天,每天8小时内容:安全知识普及、自我防护培训培训方式:专题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2. 实际操作培训时间:1天,8小时培训方式:模拟演练、实操操作四、培训对象公司所有员工,特别是直接从事生产和作业的员工。
五、培训重点1. 安全知识的普及和重点强调2. 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和使用3. 应急逃生和自救互救技能的培养4. 实际操作演练的指导和组织六、培训评估1. 课程进度跟踪2. 员工学习情况考核3. 实际操作演练考核结果七、培训资源1. 专业的安全培训讲师2. 应急演练场地和设备3. 相关培训资料和教材八、培训效果评估1. 员工安全意识提升情况2. 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率3. 员工对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九、培训后跟踪1.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的巩固培训2. 组织不定期的应急演练和实操操作培训3. 开展员工安全意识和行为的监督和检查1. 确定培训计划和内容2. 组织培训资源3. 安排培训时间和地点4. 开展培训评估和跟踪工作十一、总结通过以上培训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能够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降低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同时,也能够提升企业的整体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
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计划

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计划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和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有效的风险管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潜在的危机,还能够在危机发生时迅速做出应对,减少损失。
为了提高员工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能力,制定一份全面的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训目标本次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提高他们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有效地管理风险,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具体目标包括:1、使员工了解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帮助员工掌握风险识别的技巧和工具,能够准确地识别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风险。
3、培养员工评估风险的能力,能够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
4、教导员工制定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能够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应对措施。
5、强化员工的风险沟通和监控意识,能够及时向上级和相关部门汇报风险情况,并对风险应对措施的执行效果进行监控和调整。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的对象包括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业务骨干以及普通员工。
由于不同岗位的员工在风险管理中承担的职责和面临的风险有所不同,因此在培训内容和方式上会有所侧重。
三、培训内容1、风险管理基础知识风险的定义、特征和分类。
风险管理的概念、目标和原则。
风险管理的流程和框架。
2、风险识别技术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等风险识别方法。
基于流程的风险识别方法。
常见的风险源和风险事件。
3、风险评估方法定性评估方法,如风险矩阵法。
定量评估方法,如概率分析、损失期望值法等。
风险评估指标的设定和计算。
4、风险应对策略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和风险接受等策略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制定风险应对计划的步骤和要点。
5、风险监控与沟通风险监控的方法和频率。
风险沟通的渠道和技巧。
如何向上级和相关部门汇报风险情况。
四、培训方式为了提高培训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演练和在线学习等。
风险培训计划

风险培训计划一、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企业需要进行风险培训,提高员工对风险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从而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培训目的。
1. 提高员工对风险的认识,通过培训,使员工了解各种风险类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增强对风险的敏感性和识别能力。
2. 增强员工的风险处理能力,培训员工在发现风险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三、培训内容。
1. 风险意识培训,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让员工了解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经营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提高员工对风险的认识。
2. 风险管理知识培训,介绍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转移等内容,提高员工的风险处理能力。
3. 应急预案培训,针对常见的突发风险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员工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在突发风险事件中的应对能力。
四、培训方式。
1. 线上培训,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培训课程的发布和学习,包括在线视频、PPT讲解、在线测试等形式,方便员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2. 线下培训,组织专业的培训师进行面对面的培训,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使员工更加深入地了解风险管理知识。
五、培训评估。
1. 培训前的测评,在培训前对员工进行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知识的测试,了解员工的培训需求和基础。
2. 培训过程的评估,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包括学习情况、掌握程度等,及时调整培训方案。
3. 培训后的跟踪评估,培训结束后,对员工的风险管理能力进行跟踪评估,检验培训效果。
六、培训效果。
1. 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提高对风险的识别能力,降低企业面临风险的可能损失。
2. 提高员工的风险处理能力,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事件,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
七、总结。
通过风险培训计划,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风险培训计划,不断完善和提升培训效果,促进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安全风险辨识和培训计划

安全风险辨识和培训计划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作场所的日益复杂化,安全风险已成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无论是企业内部组织,还是在外部环境中,都存在着各种安全风险。
如果企业不能有效地辨识并应对这些风险,将会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针对企业内外部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制定一套完善的安全风险辨识和培训计划,以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安全风险辨识1.内部风险(1)人为操作失误风险:企业员工的思想疏忽、工作疲劳等原因都会导致操作失误,从而对企业的安全形成威胁。
(2)工作场所卫生安全风险:工作场所的卫生环境直接关系到员工的身体健康。
如果不加以管理和维护,将会对员工的健康产生长期的危害。
(3)设备安全隐患: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办公设备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维护和保养,将会对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产效率产生威胁。
2.外部风险(1)自然灾害风险:如地震、洪水、暴雨等自然灾害,将对企业的生产设施和员工的身体安全产生威胁。
(2)交通安全风险:员工出差、外出考察等活动中,交通安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交通事故是一种常见的意外,在外出活动中很容易发生。
以上只是列举了一部分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对于企业来说,要全面地辨识和分析内外部的安全风险,以确保企业的正常经营。
三、安全风险培训计划1.内部风险培训(1)员工操作培训:为员工提供操作规范和安全培训,增强员工的操作意识和责任感,减少人为操作失误的发生。
(2)卫生安全管理培训:制定企业的卫生管理制度和标准,对员工进行卫生安全知识的培训,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3)设备维护保养培训:制定设备保养维护的制度和标准,对设备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确保设备安全并提高生产效率。
2.外部风险培训(1)自然灾害安全培训:为员工提供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应对知识,制定应急预案和疏散逃生演练,增强员工自救能力和防范意识。
(2)交通安全培训:向员工传达交通安全常识和驾驶技能,规范外出考察、出差等活动中的交通安全管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风险管理培训计划内容

风险管理培训计划内容一、前言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当今不确定性的商业环境下,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经济损失,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因此,为了提高企业员工对于风险管理的认识和能力,我们制定了以下风险管理培训计划,希望能够提升企业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和技能,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各种风险。
二、培训目标1.了解风险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工具;3.提高风险意识,能够主动发现和识别不同类型的风险;4.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三、培训内容1. 风险管理概念和重要性(1)风险管理的概念和内涵;(2)风险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2. 风险管理基本知识(1)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2)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3)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3. 风险管理工具(1)风险识别工具;(2)风险评估工具;(3)风险控制工具;(4)风险监控工具。
4.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帮助学员了解风险管理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案例,提高学员对于风险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
5. 风险管理实操案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真实的风险管理案例,并引导学员进行实操,提高学员的风险管理应用能力。
6. 风险管理实战演练利用模拟案例,进行风险管理实战演练,检验学员的风险管理能力,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四、培训方式1. 理论学习采用讲解、讨论等方式,向学员传授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巩固学员对风险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实操案例通过实操案例的演练,提高学员对于风险管理的应用能力。
4. 实战演练通过模拟实战演练,检验学员的风险管理能力,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五、培训评估1. 通过考试、评估学员对于风险管理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2.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操案例的表现,评估学员对于风险管理的应用能力;3. 通过实战演练的表现,检验学员对于风险管理的实际能力。
安全风险管控培训计划

安全风险管控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1. 提高员工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安全意识,主动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 加强对安全管理制度的学习和遵守,确保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
3. 增强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自救和互救意识,降低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对个人和公司的损失。
二、培训对象全体员工三、培训内容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公司安全管理制度1.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2 公司安全管理制度2. 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2.1 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2.2 安全风险评估3. 火灾逃生演练3.1 火灾的危害与预防3.2 火灾逃生演练4. 应急救援知识4.1 伤亡事故的处理4.2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5. 安全风险管控案例分析四、培训计划1. 课程设置1.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公司安全管理制度(2小时)1.2 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2小时)1.3 火灾逃生演练(2小时)1.4 应急救援知识(2小时)1.5 安全风险管控案例分析(2小时)2. 培训方式2.1 专业讲师授课2.2 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2.3 视频教学和实地演练3. 学习方式3.1 集中培训3.2 现场观摩和体验3.3 网络学习和考核4. 培训时间4.1 每周一次,连续培训4周4.2 培训时间为下班后2小时5. 培训地点5.1 公司培训室5.2 实地演练场地五、培训目标1. 培训后,员工能够熟悉并遵守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形成正确的安全思想和行为习惯。
2. 培训后,员工能够主动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整改。
3. 培训后,员工掌握基本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自救和互救意识,有效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4. 培训后,员工能够熟悉灾害逃生通道和设备,掌握火灾逃生和伤亡事故处理的基本技能。
六、培训评估1. 反馈问卷1.1 培训后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和理解1.2 培训后对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的认识和遵守1.3 培训后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救互救意识1.4 对培训内容和方式的反馈意见2. 考核评估2.1 安全风险评估实操2.2 灾害逃生演练成绩2.3 应急救援知识考核成绩七、培训效果1. 培训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估,分析培训结果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完整版)风险管理培训计划表

(完整版)风险管理培训计划表风险管理培训计划表概述该风险管理培训计划旨在提供员工及管理层必要的风险管理知识和技能,以确保组织能够有效应对和降低风险。
该计划将包括培训课程、研究材料和评估方式。
培训目标- 理解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目的- 掌握基本的风险管理原则和方法- 研究如何识别、评估和处理风险- 熟悉相关法规和合规要求- 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训内容1. 风险管理基础知识- 风险管理定义和目标-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好处- 风险管理的原则和方法2. 风险识别与评估- 风险识别的方法和工具- 风险评估的原理和步骤- 风险评估的常用模型和技术3. 风险处理与控制- 风险处理策略和方法- 风险控制措施和技术- 风险处理与控制的最佳实践4. 法规与合规要求- 相关法规和法律要求的概述- 遵守法规和合规要求的重要性- 制定符合法规和合规要求的措施5. 团队合作与沟通- 团队合作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沟通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方法培训方法- 面对面培训课程:通过专业讲师进行现场授课- 网络培训课程:提供在线研究材料和视频教程- 案例分析和讨论: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促进研究培训评估- 随堂测验:每个培训课程结束后进行简单的测验- 综合评估:通过综合考核评估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时间安排- 培训课程将在每季度进行一次,每次培训一天- 网络培训材料将随时提供,员工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研究资源需求- 培训场地和设备:包括会议室、投影仪等基本设施- 培训材料和手册:包括课程手册、案例分析材料等研究资料- 培训讲师:具备丰富风险管理经验的专业讲师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结束后,将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包括学员满意度调查、知识掌握测试等,以评估培训的有效性和改进空间。
结论通过该风险管理培训计划,员工和管理层将能够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增加对风险的认识和处理技巧,有效减少组织风险,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业务竞争力。
IATF16949风险管理计划表

IATF16949风险管理计划表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风险管理计划表,以便组织在实施IATF 质量管理体系时能够有效地识别、评估和控制相关风险。
本计划表应作为一项持续的风险管理活动的基础,并应与风险管理程序和文件保持一致。
2. 风险管理流程2.1 识别风险- 审查前期的风险管理文件和经验教训;- 分析过去的事件和问题,确定可能的风险源;- 与相关人员进行访谈,获取其对潜在风险的看法;- 借助专家意见和市场数据,了解行业常见风险。
2.2 评估风险- 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综合考虑概率和影响程度;- 制定风险评估矩阵,将风险分级并确定重点关注的风险。
2.3 控制风险- 针对高风险事项,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和计划;- 进行风险的持续监控和追踪,及时调整控制措施;- 定期检查风险管理计划的执行效果,进行必要的修订。
3. 风险管理记录本部分列举了一些常见风险管理记录,供参考。
4. 风险管理的持续改进本部分旨在确保风险管理计划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4.1 定期回顾和评估- 定期回顾风险管理计划的执行情况;- 评估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找出改进的空间;- 借鉴行业最佳实践,不断优化风险管理流程。
4.2 持续培训和提升-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知识分享,提高相关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 建立沟通渠道,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风险管理工作。
5. 参考文献- IATF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ISO :2018《风险管理-指南》以上是IATF16949风险管理计划表的内容,旨在帮助组织有效地管理风险,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稳定与改进。
银行风险防范培训计划

银行风险防范培训计划一、背景介绍作为金融机构,银行面临着各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这些风险可能会对银行的健康发展和客户利益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银行员工必须接受相应的风险防范培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确保银行业务的稳健发展。
二、培训目标1. 增强员工对风险的认识:通过培训,使员工对各种风险的本质和特点有个全面的了解,提高对风险的敏感度和识别能力。
2. 掌握风险管理技能:培训员工掌握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工具,提高风险监控和应对能力,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风险。
3. 培养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培训,使员工养成主动预防风险的意识,严格遵守风险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减少失误和疏漏。
4. 提高风险管理效率:培训员工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降低风险管理成本,提高运营效益。
三、培训内容1. 风险类型和特点:介绍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种风险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其在银行业务中的表现和影响。
2. 风险管理方法:介绍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技巧。
3. 风险管理工具:介绍常用的风险管理工具,如风险度量模型、风险溢价计算方法、风险分析软件等,以及它们的具体应用。
4.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员工了解在实际业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借鉴他人成功的风险管理经验和教训。
5. 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介绍银行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包括各项风险管理规定的内容和执行流程,以及员工应当如何操作。
6. 风险管理培训技巧:培训员工对风险管理的技巧和方法,包括如何识别风险点、如何评估风险程度、如何制定风险应对策略等。
四、培训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专业讲师进行理论讲解,介绍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强化员工对风险的认识。
2. 实际操作:组织员工进行实际操作,如模拟交易、风险案例分析、风险管理软件操作等,帮助员工掌握风险管理的具体操作技能。
3. 现场演练: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实际操作的现场演练,模拟各种风险情境,让员工在实际环境中应对风险,提高应变能力。
风险报告培训计划和内容

风险报告培训计划和内容一、培训计划1. 培训目标:- 使员工了解风险报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培养员工对风险报告的敏感性和预见性- 掌握风险预防和应急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增强员工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2. 培训对象:全公司员工。
3. 培训时间:持续3天,每天8小时。
4. 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或培训中心。
5. 培训方式: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团队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
6. 培训内容:- 风险管理概念和原理- 风险报告的作用和意义- 风险评估和分析方法- 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 应急处理和危机公关- 风险沟通和协作技巧- 案例分析和实战演练7. 培训考核:- 学习状况评估- 团队合作评估- 案例分析报告- 实战演练成果二、培训内容第一天上午- 风险管理概念和原理理论讲解:风险的概念、分类和来源;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案例分析:公司实际案例分析,探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法。
下午- 风险报告的作用和意义理论讲解:风险报告的定义、作用和目标。
案例分析:不同行业领域的风险报告实例分析。
第二天上午- 风险评估和分析方法理论讲解:常用的风险评估和分析方法。
案例分析:利用常见工具和技术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
角色扮演:员工分组进行模拟风险评估和分析演练。
下午- 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理论讲解:常见的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
案例分析:公司实际案例探讨,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第三天上午- 应急处理和危机公关理论讲解: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流程,危机公关的方法和技巧。
实战演练:模拟应急处理和危机公关场景,角色扮演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下午- 风险沟通和协作技巧理论讲解:风险沟通的重要性和技巧,团队协作的核心价值和方法。
团队合作:员工分组进行团队合作任务,检验沟通和协作能力。
培训总结通过培训,员工将全面了解风险报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风险预防和应急处理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同时,公司将建立健全的风险报告体系和应急机制,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风险管控年度培训计划方案

风险管控年度培训计划方案一、前言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
为了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必须加强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可行的风险管控年度培训计划,对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背景分析1. 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目前企业员工对风险管理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清晰,很容易忽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2. 风险管理能力不足:企业员工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无法有效应对各种风险事件。
3. 风险事件频发: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面临的风险事件频繁发生,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培训目标1. 提高员工风险管理意识:通过培训,使员工认识到风险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
2. 增强员工风险管理能力: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能力,有效应对各类风险事件。
3. 建立健全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培训,使员工了解企业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四、培训内容1. 风险管理理论知识:包括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等。
2. 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介绍各种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的应用,如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控等。
3. 风险管理实战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员工了解不同行业的风险管理实践,并分享成功的风险管理经验。
4. 企业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介绍企业风险管理的政策和制度,包括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责任分工和管理流程等。
五、培训方式1. 线上培训:组织专家进行在线培训,通过视频、PPT等形式向员工传授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
2. 线下培训:邀请风险管理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现场培训,通过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传授风险管理知识和技能。
3. 自学培训:提供风险管理相关资料和学习平台,让员工通过自主学习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六、培训计划1. 培训时间安排:本次培训计划将于每月的第一周进行一次培训,共计12次,每次培训时间为2个小时。
银行风险培训计划

银行风险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运作受到诸多内外部风险的影响。
为了提高员工对风险的认识和处理能力,确保银行业务的稳健运行,制定银行风险培训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本培训计划旨在帮助员工树立风险意识,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减少银行业务风险带来的损失。
二、培训内容1. 风险管理基础知识- 银行风险的分类和特点- 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风险管理的层级和流程2. 信用风险管理- 信贷风险的概念和特点- 信贷评级和拨备金管理- 不良资产处置和风险管理3. 利率风险管理- 利率风险的来源和特点- 利率敏感性分析和管理- 利率风险对策和应对措施4. 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的概念和影响- 流动性管理的基本原则- 流动性缺口监测和应对方法5. 市场风险管理- 市场风险的来源和影响- 市场风险的风险度量和监测- 资产负债表的市场敏感性分析6. 操作风险管理- 操作风险的定义和类型- 操作风险的评估和监控- 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7. 法律风险管理- 法律风险的概念和特点- 法律风险的预防和应对- 法律合规的内控体系建设8.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以实际案例为载体,分析各类风险管理的操作方法和实施效果。
三、培训方法本次培训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并在实践中加深对风险管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培训时长本次培训计划为期2个月,每周安排2次培训课程,每次为2小时。
总共8周,共计32个小时。
五、培训对象本次培训适用于银行各级各类员工,特别适用于风险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员工。
六、培训考核对参加培训的员工将进行综合考核,包括学习情况考核和实务操作考核。
学习情况考核采用笔试形式,主要测试学员对风险管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实务操作考核采用实际操作演练的形式,主要考察学员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应对风险的能力。
七、培训效果本次培训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员工树立风险意识,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减少银行业务风险带来的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管理培训计划表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2013年风险管理培训教育风险管理培训记录时间:2013年2月培训方式:内部培训地点:二楼会议室授课人:崔连生培训内容: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培训部门:企管部一、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1、危险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2、危险源(危害):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3、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每个危险源特性的过程。
4、风险是“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安全生产中的风险特指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之根源或状态)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5、可容许(接受)风险是指组织经过努力将原来较大的风险变成较小的可以被组织接受的风险。
6、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不可接受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7、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
8、风险管理是指组织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处置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风险管理包括危害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个核心过程。
9、隐患: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隐患是人、机、环境系统安全品质的缺陷。
10、重大危险源与重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是指特定的物质特定的量,是对于物质而言,是客观存在的。
它的存在是正常的生产经营行为。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存在与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以及管理过程中的可能导致发生重大事故的不安全状态和缺陷。
二、风险管理的内容风险管理是指包括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全过程,它是一个以最低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统风险的动态过程。
风险管理的基础范畴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简称风险管理3要素。
所谓风险分析,就是在特定的系统中进行危险辨识、频率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后果分析(事故发生的严重性)的全过程。
制定评价准则对风险分析的结果进行评价,划分风险等级,确定风险是否可以接受;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这就是风险管理的全部内容。
风险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开展危险源辨识。
三、危险源辨识范围包括在开展危险源辨识之前,首先应了解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与种类,以便对其产生的影响做出判断。
公司所有人员车辆、设备设施、乘客、以及从事道路活动的车辆、人员和环境。
生产工作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包括恶劣天气、道路状况、车辆车况、设施设备、违法违章操作等。
四、危险源辨识范围包括公司所有人员车辆、设备设施、乘客、以及从事道路活动的车辆、人员和环境。
生产工作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包括恶劣天气、道路状况、车辆车况、设施设备、违法违章操作等。
五、危险源分类公司范围内生产及服务中的危险源按照影响范围分为道路旅客运输、作业活动场所、设施设备。
六、危险源分级危险源风险级别分为一般风险和重大风险两级危险源,依据风险级别分为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
一般风险是指可能引发轻微伤害事故的危险因素一般风险的危险源列为一般危险源。
重大风险是指可能引发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可能引发道路交通一般及以上事故的危险因素,重大风险的危险源列为重大危险源。
七、重大危险源分级道路旅客运输类分三级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引起道路交通重大及以上事故的。
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引起道路交通一般事故的。
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引起道路交通一般以下轻微事故的。
八、危险源辨识方法公司各部门应对危险源、危害因素进行辨识。
辨识方法分为:直接分析法。
凡具备以下条件的均应判定为重大危险源。
一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二曾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三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现场排查法。
如现场观察、查询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安全检查表等。
危险源识别应考虑三种状态、五个方面。
1.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2.五个方面人员、车辆、道路、环境、管理。
重大危险源评价基本程序1.评价准备现场勘察、资料收集;2.危险源辨识、有害性分析、辨识危险源、辨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影响因素、事故机制;3.安全对策措施应急预案;4.结论及建议做出评价;九、危险源辨识、评价流程根据公司生产特点,公司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部门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由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危险源的辨识。
公司其他主要管理人员协作部门负责人、等参加危险源的辨识活动做好危险源辨识记录。
各部门负责人组织控制措施的初评,初评通过后各部门编写危险源评估报告,报公司企管部。
十、公司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各单位上报的各类各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进行评审。
工作内容包括:一可以重新界定重大危险源类别。
二可以提高或降低重大危险源级别。
三补充完善各类、各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四审批二级、三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五审查各类一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审查通过后履行签字手续并加盖公司公章后报公司安全领导小组评审。
十一、重大危险源评价和控制做到防范措施、责任、人员、资金和时间“五落实”。
公司组织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活动由领导小组研究制定防范措施确定责任人、实施人员和资金、时间。
各部门组织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活动由现场管理小组研究制定防范措施确定责任人、实施人员和资金、时间并将情况和活动结果报领导小组审查。
十二、危险源的更新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危险源辩识与评价,逐级上报至公司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部门。
1、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 2、公司的生产活动内容发生重大变化时 3、公司经营宗旨、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及目标发生重大变更时 4、其他。
公司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部门,根据上报的“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报告”及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危险源重新确认并将变化情况及时下发。
十三、危险源的辨识工作纳入公司定期安全检查范围。
十四、危险源的控制方法对评价出的重大危险源要进行控制可通过确定目标、指标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消除风险也可制定重大危险源控制方案、应急措施或应急预案方案中要明确责任部门或人员、职责、可能导致的事故、主要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法、需要的资源、时间要求等并在实施前经过评审。
一般危险源应采取安全宣传、安全培训、岗前安全教育的方式增强和提高全体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重大危险源1.三级重大危险源应制定专项方案、安全措施和风险卡控措施进行控制。
2.二级重大危险源除应制定专项方案、安全措施和风险卡控措施进行控制外还应该编制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响应的各项措施。
3.一级重大危险源制定专项方案、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十五、公司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部门负责公布本公司各类重大危险源清单,分管副经理安排重大危险源的机动检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对单位部各类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情况的检查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
十六、每年年初由公司组织确定本年度重点督查计划,报公司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同时报集团公司备案。
风险管理培训记录时间:2013年4月培训方式:内部培训地点:二楼会议室授课人:崔连生培训内容:风险控制管理培训学习培训部门:企管部组织指导公司对生产管理和服务活动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控制和管理活动,排查安全生产中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组织制定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负责对公司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督办和动态检查。
危险源辨识范围包括一、公司所有人员车辆、设备设施、乘客、以及从事道路活动的车辆、人员和环境。
二、生产工作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包括恶劣天气、道路状况、车辆车况、设施设备、违法违章操作等。
危险源分类公司范围内生产及服务中的危险源按照影响范围分为道路旅客运输、作业活动场所、设施设备。
危险源分级危险源风险级别分为一般风险和重大风险两级危险源,依据风险级别分为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
一、一般风险是指可能引发轻微伤害事故的危险因素一般风险的危险源列为一般危险源。
二、重大风险是指可能引发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可能引发道路交通一般及以上事故的危险因素,重大风险的危险源列为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分级道路旅客运输类分三级1.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引起道路交通重大及以上事故的。
2.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引起道路交通一般事故的。
3.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引起道路交通一般以下轻微事故的。
危险源辨识方法一、公司各部门应对危险源、危害因素进行辨识。
辨识方法分为:1.直接分析法。
凡具备以下条件的均应判定为重大危险源。
一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二曾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三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2.现场排查法。
如现场观察、查询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安全检查表等。
二、危险源识别应考虑三种状态、五个方面。
1.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2.五个方面人员、车辆、道路、环境、管理。
三、重大危险源评价基本程序1.评价准备现场勘察、资料收集;2.危险源辨识、有害性分析、辨识危险源、辨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影响因素、事故机制;3.安全对策措施应急预案;4.结论及建议做出评价;危险源辨识、评价流程一、根据公司生产特点,公司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部门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二、由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危险源的辨识。
公司其他主要管理人员协作部门负责人、等参加危险源的辨识活动做好危险源辨识记录。
三、各部门负责人组织控制措施的初评,初评通过后各部门编写危险源评估报告,报公司企管部。
公司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各单位上报的各类各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进行评审。
工作内容包括:一可以重新界定重大危险源类别。
二可以提高或降低重大危险源级别。
三补充完善各类、各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四审批二级、三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五审查各类一级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审查通过后履行签字手续并加盖公司公章后报公司安全领导小组评审。
重大危险源评价和控制做到防范措施、责任、人员、资金和时间“五落实”。
公司组织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活动由领导小组研究制定防范措施确定责任人、实施人员和资金、时间。
各部门组织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活动由现场管理小组研究制定防范措施确定责任人、实施人员和资金、时间并将情况和活动结果报领导小组审查。
第十六条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实行备案督查制。
公司各部门定期对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排查依据排查结果制定防范措施。
危险源的更新一、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危险源辩识与评价,逐级上报至公司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部门。
1、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 2、公司的生产活动内容发生重大变化时 3、公司经营宗旨、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及目标发生重大变更时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