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材
教学设计中教材、学情分析及教学目标撰写总结
教学设计中教材、学情分析及教学目标撰写总结贵州教师招聘网为大家准备了教学设计中教材、学情分析及教学目标撰写总结,在2020备考的路上更进一步,了解更多考试信息关注贵州教师考试网在教资笔试中,教学设计是为数不多的大题之一,也是最令人头疼的题目,而在教学设计中,教学过程是核心,是一名教师执教能力的体现,也是考查一个教师教师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
下面给大家总结了教学设计中教学设计中教材、学情分析及教学目标,希望能够给各位考生一些启示。
一、教材分析撰写总结《课题》是X年级X册第X单元(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填写)的一篇课文。
文章采用了\运用了……(手法)描写了\讲述了\刻画了……,表达了\抒发了\体现了……(主旨情感),这些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此外,还应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课题》这篇课文的方法过程、态度和情感体验。
二、学情分析撰写总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X年级的学生好奇、活泼,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是学生的注意力及其容易被分散,审美情趣、空间想象能力……(写景)\通过语言文字感知人物\事物特点,领会精神的的能力……(写人)有待提高\对于人生的感悟\做人的道理……还需教师进一步引导(叙事、哲理性课文)。
基于上述情况,老师应采取时效性和针对性较强的授课方式。
三、教学目标撰写总结【基于教材和学情,从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会认会读“……”“……”“……”等生字,能够正确书写“……”“……”“……”等字,理解“……”“……”等词语并能正确运用;理清文章脉络\写作顺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方法(默读、朗读、圈点勾画法、小组合作法、查阅资料、借助工具书等)+学生能够了解\体会\感受……+重点(文本分析法:1.写人——性格、人物刻画手法、品质;2.写景/物——景物特点、修辞等手法、情感;3.写事——情节、人物、道理或者启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体会、体验、欣赏、领悟……+主旨(重点:文本情感和作者情感+科学精神和探究创新精神+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或者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科学精神、探索意识、人生价值观、品德修养……四、案例展示《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精读文章,本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描写了桂林山水的秀美风光,文中多处运用修辞方法,使一幅桂林山水画淋漓尽致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教材的分析与教学设计
教材的分析与教学设计教材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师生之间的互动。
本文将从教材的分析和教学设计两个方面来讨论教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进行教学。
一、教材的分析教材分析是教师在教学前必须进行的重要工作。
通过对教材的细致分析,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教材的内容、结构、语言点和难点等方面的特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教材分析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材的内容分析教材的内容分析是指对教材所包含的主题、情境、话题等进行细致入微的研究。
教师需要了解教材的主题是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等。
只有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入分析,教师才能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针对性。
2. 教材的结构分析教材的结构分析是指对教材的整体结构进行研究,包括单元划分、章节设置、语言点的分布等方面。
通过对结构的分析,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教材的逻辑关系,合理进行教学安排,确保教学的有序进行。
3. 教材的语言点分析教材的语言点分析是指对教材中的重难点进行细致剖析和研究。
教师需要通过对语言点的分析,了解学生在掌握这些知识点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目标来进行的。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下面将从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评估的重要性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1. 目标的设定教学的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目标。
目标设定应该既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又符合教材的要求。
设定明确的目标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学生也能够更明确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
2. 教学方法的选择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应当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教材选择
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教材选择教学设计和教材选择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而恰当的教材选择则可以为教师提供有力的教学支持。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教材选择,以帮助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
一、了解学生需求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需求。
不同年龄、不同学术背景的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需求各不相同。
因此,教师应该通过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等。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需求,教师才能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材选择。
二、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方向指引。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该遵循SMART原则——确切的(Specific)、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达成的(Achievable)、与学生相关的(Relevant)和有时限的(Time-bound)。
通过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选取合适的教材。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设计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度学习。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可以辅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使用多媒体技术、虚拟实验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也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四、注重评估和反馈在教学设计中,评估和反馈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教师应该设定明确的评估标准,通过考试、作业、演讲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鼓励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通过评估和反馈,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调整,提高教学质量。
五、多元选择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工具,选择合适的教材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尤为重要。
在选择教材时,教师应该注重多元性,选择内容全面、知识准确、有针对性的教材。
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选择适宜的教材类型,比如教科书、习题集、参考书等。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10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10篇)》,快快拿去用吧!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读懂句子含着意思的方法,初步培养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着意思的能力。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了解问句的三种类型。
4、初步培养学生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重点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着意思的能力。
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提示课题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自学生字新词,学习第1段。
教学过程一、审题。
1、揭题读题。
你见过的白杨是长在什么地方的?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的白杨是长在戈壁滩的(简介大戈壁)2、设置悬念。
课文围绕白杨写了一件怎样的事呢?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搞清它。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按要求自学课文。
(1)一边读课文,一边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3)划出不懂的地方。
2、检查自学情况。
(1)先指名几个同学说说写了一件什么事。
再进行归纳:爸爸和他的孩子们在去*的列车上谈论白杨的事。
(2)生字新词的检查,重点放在是用什么方法学懂的。
如“浑黄一体”,可联系前面的“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清晰”来理解。
(3)指名读课文,及时进行讲评。
(4)质疑问难。
三、学习第一段。
1、第1自然段:这一段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环境?你是从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2、第2、3自然段:这是一个“自问自答”从哪儿可以看出白杨树很多?“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指的是什么?3、用“虽然--但是--”来说说这三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NEW)乌美娜《教学设计》电子版教材
绪言学习目标学完绪言后,你应能做到:1.阐明学习“教学设计”的意义和总目标。
2 .简述本书的主要学习内容。
3 .说出教学设计的学习方法,并有在今后学习中参照运用的意愿。
4 .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
教学是一项有明确目的的人类活动,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它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并使身心获得较好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质。
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教师都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依据一定教育思想和自己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理解,以各种方式、方法对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进行考虑和安排。
尽管付之辛勤的劳动,但是,由于教学中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变化的,因而教学问题也是很复杂的,只是凭经验和直感作出主观判断来制定教学计划,结果并不是所有教学问题都能解决,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
缺乏教学经验或没有教学经验的年青教师和新教师更是对教学计划一筹莫展。
面临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大好形势,究竟如何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保证实现有效的教学问题尤为重要。
本书所阐述的教学设计正是向要求改革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和教学管理者以及来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人员提供一种崭新的教学科学理论与方法。
教学设计是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的一门新兴的教学科学是教育技术学科的重要分支。
教学设计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其基本前提有:1.教学设计必须是以帮助每个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
无论何种教学形式,学习最终是通过学习者内部自己完成的,因此教学设计重视对学习者的分析,重视激发、促进、辅助学习者内部学习过程的发生和进行,使有效学习发生在每个学习者身上。
2 .教学设计必须运用系统方法。
从分析学习需要和确定教学目的开始,一直到教学评价,所有过程都要尽可能地作整体考虐。
3.系统设计的教学将有利于学习者自身的发展。
教学设计是要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保证没有人处于教育劣势之中,而让每一个学习者都享有同样的机会,利用他们自己的潜能去完善自己让每个学习者都对面临的各种挑战充满信心。
一年级语文教案参考书
一年级语文教案参考书第一课:学生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和笔画顺序学习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并书写汉字的基本笔画,并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书写。
2.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一些基本的汉字词语。
教学准备:1. 教材:《一年级语文》第一册第一课。
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汉字卡片。
3. 学具:学生练笔帖。
教学过程:1. 导入(约5分钟)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汉字,让学生猜测这个汉字是什么并解释一下它的意思,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入(约10分钟)出示一些常见的字的笔画图,给学生讲解这些字的基本结构和笔画顺序,并让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确保学生能够准确书写。
3. 操练(约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汉字卡片,让学生按照正确的笔画顺序进行书写,并逐一点评学生的书写情况,帮助他们纠正错误。
4. 巩固(约20分钟)教师让学生拿出练笔帖,按照帖子上的字迹进行模仿书写,并指导学生注意每个字的结构和笔画的顺序,帮助他们加深对汉字结构的理解。
5. 小结(约5分钟)让学生回顾所学的内容,并在黑板上总结出几个户型结构一样的字和几个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字,并给出正确的笔画顺序。
6. 课堂延伸(约15分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拼音和汉字的拼音,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拼音选择正确的字,并在黑板上写下拼音对应的汉字。
7. 课堂总结(约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课堂内容,学生发表自己在学习中的体会和收获。
8.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鼓励学生在家里继续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汉字的结构和书写笔画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笔画顺序错乱的问题依然存在。
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书写笔画的指导,确保他们能够掌握正确的书写顺序。
同时,也要时常提醒学生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笔画顺序进行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材和教案区别
教材和教案区别先说教材吧,它其实是培训课件的基础,也可以是培训师选取的原材料。
很多初出道的讲师都可以找一本教材来开发培训课件。
对内训师来说,教材分两部分,一是外部教材,主要指的是一些专业书籍、培训光盘等等类似的东西。
主要靠去书店购买而得。
二是指内部教材。
很多企业建立了内部讲师队伍之后,为了使企业文化、思想、技术、工艺等得以沉淀和传承,都会出台制度鼓励内部讲师自编教材,比方说一个企业的文化手册、技术手册、员工手册、产品手册、营销手册等等都属培训教材的范畴。
再说课件。
课件其实就是培训师的产出,也是培训师和学员沟通交流及培训展示的一种媒介,专业培训师大多都有很多专业的培训课件。
一般的培训师都是依据培训教材进行课件开发的,也是依据课件进行培训实施的。
但是象盖老师这些一流大师往往不需要培训课件,因为功力深厚,大多是即兴发挥。
而教案则是培训师针对课程所作的教学方案,它是讲师自用的一种工具,往往不轻易示人,它一定是一句课程所作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课堂效果,大多为一些刚出道或功力不足的讲师所用。
积累较多、经验丰富的培训师一般不会用这一招。
三者之间,教材是一种资源、课件是一种产品、教案是一种工具或手段,对于刚出道的讲师来说,几乎是缺一不可的,他们的综合使用绝对可以保证培训效果,但也视培训师的个人专长而不同,有些人可能什么都不用,直接都可以进行课件开发的。
所以没有教材时,课件开发时间可能较长一点、没有教案可能效果会差一点、要是没有课件几乎就是不太可能了。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教学设计与教案有联系也有区别,从内容上来区分,教案是原来我们老师备课结果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讲,教案大致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备学生部分,教材部分,教法部分。
教学设计则不同,它首先是把教育、教学本身作为整体系统来考察,运用系统方法来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即把教学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使之成为具有最优功能的系统。
教学设计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原比教案范围要广,目光的着眼点可能会在整个学段的知识体系,或者整个单元,再到某节课。
教案中的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教案中的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教师则是这门艺术的创作者。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材的选择和教学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材分析是教师对教材进行全面审视和评价的过程,而教学设计则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需求来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
本文将从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两个方面来探讨教案中的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教师可以了解教材的特点、结构和内容,为后续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教材分析的步骤包括:1. 教材目标分析:教师需要明确教材的整体目标和各个单元的目标,以便更好地编写教案,并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2. 教材内容分析:教师需要仔细研读教材的内容,了解每个单元的主题、话题和语言点,以及教材中的语言难点和重点,这有助于教师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3. 教材难易程度分析:教师需要评估教材的难易程度,明确教材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从而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4. 教材评价: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评价,包括教材的准确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等方面。
教材评价的结果将为教师选择和修改教材提供参考。
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来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
一个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设计的步骤包括:1. 教学目标制定:教师需要根据教材的目标和学生的需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并与教材内容相适应。
2. 教学内容组织:教师需要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将教材中的语言点和话题进行整合,形成逻辑连贯的教学内容,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教学方法选择: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4. 教学资源准备:教师需要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练习册和其他辅助教材。
教学资源的准备要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匹配。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繁星——教学设计
《繁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正确认读“昧、坠、怀”等8个生字,会写“繁、漫、灭”等12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繁星的喜爱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反复朗读,感受繁星的美,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观察和丰富想象来描写繁星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情趣,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繁星的喜爱之情。
2. 学习作者描写繁星的方法,如修辞手法、写作顺序等。
(二)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看繁星的情感变化,感悟繁星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星空图片、繁星闪烁的视频、巴金的相关资料等)、小黑板(用于展示生字词和重点句子)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1. 播放一段繁星闪烁的美丽视频,同时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如《星空》)。
视频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说出繁星的美丽、浩瀚等。
2.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跟随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一起去欣赏《繁星》。
”板书课题:繁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2分钟)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错误。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词:“昧、坠、怀、陶、藻、镶、嵌、发愣、萤火虫”,先让学生自己认读,然后指名读,正音后全班齐读。
对于易读错的字,如“坠(zhuì)”“镶(xiāng)”等,重点强调。
3. 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繁星写了哪些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学生读完后,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新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科学探究第一课什么是科学教学目标1. 认识科学的概念2. 研究科学的方法和技能3. 能够解决简单的科学问题教学重难点1. 科学方法的概念及应用2. 科学技能的研究和应用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探讨“科学是什么”,引入科学的概念2. 研究科学的概念:播放科学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定义和含义3. 研究科学的方法:解释科学方法的概念,帮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方法了解科学的方法和过程4. 研究科学技能:介绍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掌握科学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技能5.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学生实验成果第二课科学常识教学目标1. 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和科学知识2. 培养学生观察和发现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 科学常识的研究和了解2. 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和技能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讨论“科学常识是什么”,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科学常识2. 研究科学常识:介绍一些科学常识,例如植物的生长过程、昆虫的蜕变等3. 观察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训练学生发现事物、观察事物的能力4.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观察实验报告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课生活中的力教学目标1. 认识一些力的作用2. 掌握力的测量和计算方法3. 学会如何利用力教学重难点1. 不同种类的力的概念和效应2. 力的测量和计算方法3. 力的应用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探讨“力是什么”,引出课堂主题2. 研究力的概念:介绍力的概念和种类,例如重力、摩擦力等3. 力的测量:让学生研究如何测量力的大小,例如使用弹簧测力计等4. 利用力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力的实验,学会如何利用力5.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实验报告和数据分析第四课生活中的定向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地图和罗盘2. 掌握定向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重难点1. 地图和罗盘的使用方法2. 定向的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讨论“什么是定向”,引入课堂主题2. 地图和罗盘的使用:介绍地图和罗盘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地图和罗盘3. 定向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实践,研究如何使用地图和罗盘进行定向4.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定向实践成果第三单元声音传播第五课声音的产生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来源和产生方式2. 掌握声音的传播方式和特性教学重难点1. 声音的来源和产生方式2. 声音的传播特性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讨论“声音是什么”,引入课堂主题2. 声音的产生:介绍声音的源头和产生方式,例如乐器、嗓子等3. 声音的传播:研究声音的传播方式和特性,例如声音的传播速度等4. 声音的实验:让学生进行声音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5.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声音实验报告和数据分析第六课声音的利用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作用和用途2. 学会利用声音教学重难点1. 声音的作用和用途2. 利用声音的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讨论“声音的作用和用途”,引入课堂主题2. 声音的利用:讲解声音的常见用途,例如广播、聆听音乐等3. 利用声音:引导学生设计并实践利用声音的小项目,例如制作乐器、录制广播等4.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声音实践项目成果总结本教案以新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为基础,设计了第一单元科学探究、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科学和第三单元声音传播三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第1课__认识美术工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
《认识美术工具》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与目标分析《认识美术工具》这一课属于美术课程中的基础知识部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美术工具的用途、特点和应用方法。
通过本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初步分辨不同美术工具的种类,并学会根据不同的创作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1. 了解常见美术工具的种类和特点;2. 掌握基本美术工具的应用方法;3. 能够根据创作需求选择合适的美术工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冲破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常见美术工具的种类和应用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根据创作需求选择合适的美术工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为了冲破教学重点,教师可以准备多种不同类型的美术工具,并在教室上进行示范和讲解。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帮助他们掌握各种工具的应用方法。
为了解决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多种不同的工具,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在本课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 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各种美术工具的应用方法,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工具的应用技巧。
2. 讨论法:鼓励学生针对不同的创作需求和工具特点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实践性教学:通过创作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各种美术工具的应用方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认识。
四、教学过程分析本课教学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创作中需要应用哪些工具,激发他们的进修兴趣。
2. 新知讲解环节:教师详细介绍各种美术工具的种类、特点和应用方法。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图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3. 实践操作环节: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自主选择工具进行创作实践。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确保他们正确掌握各种工具的应用方法。
4. 评判总结环节:学生完成创作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帮助他们反思自己的作品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一年级上下两册语文教案
一年级上下两册语文教案教案名称:《乔布的小秘密》一、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乔布的小秘密》的内容,理解故事的主题。
2.能够读懂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词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二、教学重点:1.学会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表达自己对文中人物和事件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理解隐含在课文中的信息。
2.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PPT、教学卡片、课文录音。
2.学生准备:课本、学习笔记、朗读技巧。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同时在PPT上显示课文的标题《乔布的小秘密》。
2.引导学生观察标题,猜测故事内容。
3.让学生简单叙述一下他们对秘密的理解和感受。
Step 2:讲解课文(15分钟)1.教师以课文PPT为辅助,逐段展示课文,同时朗读课文。
2.学生阅读课文,试着把握故事的大意。
3.教师讲解生词和词组,把重点词语写在黑板上,并呈现相关的图片进行词义解释。
Step 3:小组讨论(1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组长。
2.组长带领小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记录自己的观点和问题。
3.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发言,介绍他们小组的结论或问题。
Step 4:合作阅读(10分钟)1.学生重新阅读课文,找出自己觉得最重要的一句话。
2.将自己选出的句子写在卡片上,并带上自己的名字。
3.学生互相交换卡片,合作阅读对方选出的句子,并尝试理解对方为什么选择了这句话。
Step 5:个人表达(15分钟)1.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文章,题目为《我的小秘密》。
2.学生将文章读出来,并与同桌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想法。
Step 6:课堂总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简单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学到的知识。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和教材、学情分析
《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和学情分析教材分析“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在直观认识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空间与图形”中新增加的一个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从一个具体的情境-四名同学分别从前面、后面和侧面观察一个熊猫实物玩具展开,通过学生的观察,再结合书上给出的从四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图,让学生判断四种形状究竟是谁看到的,最后是根据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猜测这个立体图形是什么。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让学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本单元只是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实物,以后还将学习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图形。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都在对物体进行观察,他们从大量的生活背景中已经积累了一部分的观察体验,对于处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该物体的形状可能会不一样这一事实,学生基本能够理解。
只是在这节课学习以前学生的认识有的还比较模糊,有的还不很准确,需要教师积极引导,来帮助学生建立比较清楚的数学认识,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来强化日常的生活经验,积累更加丰富的与数学有关的信息。
一、导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师:为什么故事中每个人说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呢?生:因为他们每个人摸到的都是大象身体的一部分。
师:是啊,角度不同,结果也可能不相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二、学师:(出示熊猫玩具)这是什么?大家都知道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喜欢吗?师:现在老师把熊猫放在讲桌上,请四个同学到讲台上来,分别站在熊猫的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
学生举手到前面来,按位置站好。
生1:我看到了大熊猫的前面,有黑眼圈,黑鼻子,四肢也是黑的,肚子是白的。
生2:我看到了大熊猫的后面,有黑尾巴,白色的背上有一圈黑色的毛。
生3:我看到了大熊猫的左面,只能看到它的左半边身子。
生4:我看到了大熊猫的右面,只能看到它的右半边身子。
师:老师想知道,这左边和右边有没有明显的区别呀?生: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别。
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及教材解读
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及教材解读【教学内容】统编五上第二单元第9课。
【教学目标】1.能借助导图概括课文的主要事件,认识民间故事情节曲折的特点。
2.能试着把自己设想成故事中的人物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3.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海力布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唤醒民间故事1.出示《神笔马良》《文成公主进藏》的民间故事图片,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知道的民间故事。
2.民间故事是流传在老百姓之间的故事,一般都是表达老百姓的美好愿望的。
今天,我们要读的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就是流传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动人故事。
在猎人海力布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吧!【设计意图: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民间故事入手,不仅唤醒了学生对民间故事的认知,还能引导学生关注民间故事这种文体,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借助导图,初识民间故事1.借助导图,梳理脉络。
(1)快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写了海力布几件事,并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指名汇报后板书图示和小标题,形成导图。
(2)指名学生借助小标题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3)小结:小标题不仅能帮助我们梳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而且能帮助我们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长课文,我们可以试着给每部分加小标题。
2.请同学们仔细看板书,你发现这个故事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点?指名说说自己的发现。
3.小结:文似看山不喜平,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更能吸引读者,这也是民间故事之所以代代相传的原因之一。
【设计意图:借助导图梳理脉络,直观形象地呈现了情节的变化,民间故事的特点一目了然,也为后面的复述故事提供了支架。
】三、聚焦重点,复述民间故事(一)发挥想象,丰富故事情节。
1.哪一个故事情节最让你感动?(预设:救乡亲)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动人的故事吧。
2.听到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的消息后,海力布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请默读第8至第9自然段,用笔画出有关句子,圈出关键词。
3.汇报交流描写海力布心情变化的词句。
新教材《玩偶之家》教学设计详案
《玩偶之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剧本人物和情节设置的“不合理”之处,理解娜拉坚持出走的深层原因;2、通过探讨娜拉出走的社会意义,把握作品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1教学方法:谈话法、启发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导学案、多媒体课件、戏剧视频、拓展文本、调查材料教学课时:1课时(共3课时,此为最后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回顾一、二课时,发现并提出问题引言:在《玩偶之家》前几个课时中,我们观看了《玩偶之家》的剧场表演,通过阅读选文剧本和补充材料,梳理出剧作人物关系和故事梗概。
故事梗概:《玩偶之家》是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的挪作剧作家易卜生所创作一一部三幕社会问题剧。
请看以下学生概括的故事梗概:故事讲述了女主人公娜拉和丈夫海尔茂结婚八年,一直相信丈夫深爱着自己。
多年前,娜拉为了给海尔茂治病,曾伪造自己父亲的签名向海尔茂的同学柯洛克斯泰借钱。
海尔茂一贯坚持“不借钱、不欠债”原则,且当时他病情严重,娜拉只能将伪造签名借钱的事向丈夫隐瞒下来,自己辛苦慢慢偿还。
娜拉不知自己无意间已经犯了伪造字据罪。
多年后,海尔茂升职成银行经理,正好是柯洛克斯泰的上司。
海尔茂决定借机辞退自己一直讨厌的柯洛克斯泰,并将他的职位许诺给娜拉的同学克里斯蒂娜。
柯洛克斯泰为了保住职位,就以冒名字据的事要挟娜拉为自己说情。
海尔茂收到第一封“告密信”后,知道实情的他勃然大怒,狠狠辱骂娜拉。
而当柯洛克斯泰归还借据,危机解除之后,他又立刻恢复了对娜拉的甜言蜜语,表示愿意“饶恕”娜拉。
娜拉终于看穿了海尔茂的本质,领悟到了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毅然离家出走。
引导思考:请同学参看这位写的故事梗概,找到故事梗概中提及的人物?人物关系:通过阅读以上故事梗概,我们可以基本找出4位剧中人物。
分别是男女主人公娜拉、海尔茂和他们的老同学柯洛克斯泰、克里斯蒂娜(林丹太太)。
这4个人物中,前2个是主要人物,后2个是次要人物。
他们的关系如下左图所示:引导:请同学参看自己制作的人物关系图,是不是也是如此?问题的提出:认真观察的同学会发现以上故事梗概和人物关系图中“遗漏”掉了一个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设计(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理论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教学设计教材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教案中的内容,提升自我能力、提升个人素质、提升德智体美劳等作用,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内容摘要】教学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要使这种活动有效,教学必须有计划性,关于教学的系统计划就是教学设计。
因此本章的内容对正在从事或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学习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具有现实意义。
教学设计的基础是学习的基本理论,因而本书关于学习心理的部分是掌握本章内容的知识前提。
本章按照教学活动的逻辑顺序,对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做一大致描述,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的分类、表述和教学任务的分析;教学事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媒体的选用和教学环境的控制以及教学策略的选择。
本章试图在内容的阐述上加强应用性、操作性和系统性以体现设计性,以期对教学实践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切实指导。
【学习目标】1.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不同。
2.举例说明布卢姆关于认知领域教学目标的各层次的含义。
3.举例说明克拉斯沃尔关于情感领域教学目标的各层次的含义。
4.对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分别进行行为目标和行为与心理相结合目标的陈述。
5.对一节课进行任务分析。
6.举例说明一般情况下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程序性事项。
7.给某一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提问序列及对问题的简要回答。
8.对你经历过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进行评价。
9.根据所学理论,指出你自己当前学习或教学环境中有哪些方面不合要求。
10.能够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
11.能够对一单元或一节课进行系统设计。
教学心理是教育心理学近期发展起来的一个研究领域,传统的教育心理学一直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
实际上,教学心理与学习心理是教学这一复杂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完整的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而且要研究教师教学的一般规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涅在1969年《美国心理学年鉴》上首次提出“教学心理学”的概念,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格拉塞(R.Glaser)1979年出版了他主编的《教学心理发展》丛书的第一卷,这被认为是教学心理学正式成为教育心理学一个独立领域的的标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通过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周密思考和精心策划来实现,这就是教学设计。
关于什么是教学设计,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有不同的描述。
尽管人们对教学设计的定义有所不同,但教学设计实质上是从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出发,为教学过程制订蓝图和计划,过程性和系统性是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教学设计既可以是对一个单元或一个学科的设计,也可以是对一节课的设计。
一般说来,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内容和程序:1.设置教学目标:包括教学目标的分类和表述、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分析。
2.组织教学过程:包括确定教学事项、选择教学方法、选用教学媒体和控制教学环境。
3.选择教学策略。
4.实施教学评价第一节设置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合理的教学目标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设置教学目标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教学目标做出分析,首先是对教学目标的分类和表述,其次是对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的分析。
一、教学目标及其意义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要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学习的过程。
教学目标的作用表现在:(一)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价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最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针对教学目标。
如果教师在教学结束后的学习结果测量中没有针对教学目标,那么,就不可能测量到所想要测量的教学结果,教学测量变得毫无意义。
教学目标对学习结果测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测验的效度上,只有通过依据教学目标编制的测验进行的测量,学习结果的评价才是有效的。
如某节英语课教学的目标是语法规则,而测量的重点是单词和知识的记忆,那么,就会造成预期目标和实际测量的不一致,这种测量是无效的。
(二)指导教学策略的选用教学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
教学目标确定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实现该目标的教学策略,不同层次和不同特点的教学目标可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比如,如果教学目标侧重于知识的掌握或学习的结果,则宜于选择接受学习和讲授教学的策略,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如果教学目标侧重于学习的过程或获得探索知识的经验,则宜于选择发现学习和有指导的发现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独立性。
(三)指引学生学习教学目标是学习者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手段和标准。
教学开始时,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注意课堂中的重要信息,对教学内容产生预期。
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后,是激发、引导和维持学生学习行为的基本因素,一个成熟和成功的学习者都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二、教学目标的分类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教学目标进行分类。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潘菽在他所著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将学校中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能力学习及行为规范学习四种类型,这四种学习类型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被认为是基本的教学目标。
现在看来,这种分类侧重于当时条件下我国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要求,忽略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情感和个性目标,在教学实践中难以具体操作。
在国外,西方心理学家关于教学目标的研究值得我们借鉴,加涅和布卢姆(B.S.Bloom)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
加涅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把学生学习的结果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
这种分类已对学校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本书的第三章对此有详细说明。
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曾领导一个委员会对教育目标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每一领域的目标又可由低级到高级分为若干层次。
教学设计就是要把教学任务具体落实到某一等级上,并以此作为具体的教学目标,而且后一级的教学目标必须以前一级教学目标的完成为基础。
布卢姆、克拉斯沃尔等关于教育目标分类的研究已成为许多教学设计理论的基础,下面就这一理论做一介绍。
(一)认知目标布卢姆主要对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进行了研究,他把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1.知识知识是指学习者对所学材料的记忆,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记忆。
知识目标要求的心理过程是记忆,这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
如关于“学习迁移”这一概念的学习,学生能背出它的定义即“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就是这一层次的目标。
2.领会领会是指学习者能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学习者可以借助三种形式表明对材料的领会: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语言或不同于原先表达方式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述;三是推断,即对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
领会目标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了学习者对学习材料最低水平的理解。
如对“学习迁移”这一概念和现象,领会不仅是指学生能够背出它的定义,而且要能理解它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因为记住了的东西不一定就是理解了的东西。
3.应用应用是指学习者能将所学材料应用于新的情景中,包括概念、规则、方法、理论的应用,应用目标代表较高水平的理解。
比如对“学习迁移”概念的掌握,学习者能够用来改进自己的学习或指导别人的学习,就是对“学习迁移”概念的应用。
4.分析分析是指学习者能将学习内容的整体材料分解成其构成成分并理解组织结构,包括对要素的分析和对关系的分析。
分析目标代表了比应用更高的水平,因为它既要理解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材料的结构。
比如前述学习者对“学习迁移”的学习,如果学习者能在完成前一级目标的基础上,还能对“学习迁移”进行分类,并能指出各迁移种类之间的关系,则表明学习达到了分析层次的目标。
5.综合综合是指学习者能将所学的零碎知识整合为知识系统,包括三个水平: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时表现的综合;处理事物时表现的综合;推演抽象关系时表现的综合。
综合是知识学习的质变阶段,强调新旧知识的整合和创造能力,以及新的认知结构的产生。
比如关于“学习迁移”,学习者能够把该概念和“学习”“学习理论”“学习方法”等概念联系起来,弄清楚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综合。
6.评价评价是指学习者对所学材料作价值判断的能力,包括按材料的内在标准和外在标准进行的价值判断。
评价目标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因为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并需要基于明确标准的价值判断。
比如学习者能对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理论”做出评价,指出这种理论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它在教学实践中的意义,则表明学习者对学习迁移的学习达到了最后、也是最高层次。
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表等级目标心理意义具体表现1知识---对已学习过的材料的保持记忆,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能回忆具体事实、过程、方法、理论等2领会—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超越了记忆,但仍是较低水平的理解能解释,即能够概述和说明所学材料;能转化,即能用自己的话或方式表达已学的内容;能推断,即能够估计预期的后果3应用—将学习所得应用于新的情境已达到较高水平的理解能应用概念、方法、规则、规律、观点、理论4分析—既能理解材料内容,又理解材料结构是一种比应用更高的智能水平能从整体出发把握材料的组成要素及其彼此关系5综合—能将先前所学的材料或所学的经验组合成新的整体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故特别需要有一定的创造能力能制定一项操作计划,能概括一些抽象关系,能(口头或用文字)表明新的见解6评价—评定所学材料的合理性(如材料本身组织是否合乎逻辑)和意义(如材料对社会的价值)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能对有关材料,如记叙文、小说、诗歌、报告等做出价值判断(二)情感目标心理学家克拉斯沃尔(D.R.Krathwool)在布卢姆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把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五个等级,每一级又由若干连续的子类别构成。
1.接受指学习者对环境中的事物予以注意,愿意关注特殊的现象或刺激,包括三个水平:知觉到有关刺激的存在;有主动接受的意愿;有选择的注意。
这是最低级的价值内化水平,如对于打扫公共卫生、进行义务劳动这种行为,某一学生表示愿意参加,说明该学生对这种活动的情感处于接受水平。
2.反应指学习者主动参与某种活动并从中得到满足。
在这一水平上,学生不仅注意某种现象,而且以某种方式对它作出反应,在反应中得到满足。
这类似于平常所说的兴趣,强调对特殊活动的选择和满足。
反应是一种超出单纯注意某一现象的行为,它意味着积极观察某种现象并做出主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