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毓盘《词史》的词学成就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词籍提要与孙人和评“当代”词之得失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词籍提要与孙人和评“当代”词之得失刘兴晖【摘要】《续修四库全书总目》的集评类和词曲类中,全面辑录清中叶以降词籍,汲取晚清民国词籍整理成果,可贯联而成通史型解题目录,为现代词籍目录学的建构起了奠基作用。
主要撰著者孙人和倡词之正体,反对广注典实的学人之词,以俗济雅,弥补“重拙大”体系中的难以自足之处。
品评“当代”词作词论,自成一家之言,在民国词学学术史上具有不可轻忽的重要地位。
%Xu Xiu Si Ku Quan Shu Zong Mu Ti Yao,comprehensively featured with the ci collections frommid-Qing Dynasty,greatly benefitted from the achievement of compilation of ci poetr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consistently linked with the general history catalog,played a groundbreaking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of modern ci bibliography. Sun Ren-he was the main initiative who advocated plaintive style of ci and opposition to the Scholar's style which filled with allusions. He also supposed that the elegance can be complemented with vulgarity and the defects of "Zhong Zhuo Da" system. Meanwhile,the contemporary evaluation of ci creation and ci theory played an important and undeniable role in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ci.【期刊名称】《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6)002【总页数】7页(P59-65)【关键词】《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词籍提要;晚清民国词学;孙人和;“当代”词【作者】刘兴晖【作者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广东广州5103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3《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下文简称《续修总目》)自1925年开始策划,以日本政府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作为经费来源,编撰工作自1931年至1945年7月,历时14年,共收录古籍三万三千余种。
有关李煜的历史论文
有关李煜的历史论文l李煜后主一生,用一词形容,尤为贴切“天上人间”。
生来荣华,却终国破家亡,身死人手。
尼采说:“只有经历过地狱磨难的人,才有建造天堂的力量。
”后主之词,也终因历经坎坷,而视眼开阔,感慨深远,以愁入词,以苦作词,一本真心,所以动人,自成雍容与苍凉。
王国维曰:“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在者也。
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后主生于安乐,不知世之沧桑,尘世之苦,而性情天真,不谙世事,故后主之词明净自然,情感天真无伪,似孩子的天真,此在后主前期之词中体现尤为强烈。
刘毓盘在《词史》:“于富贵时,能作富贵语。
愁苦时,能作愁苦语。
无一字不真,无一字不俊。
”如《长相思》两首:“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有情有景,有声有色,秀美清丽,意境高远而深挚。
王国维评价李煜说:“温飞卿之词,句秀也。
韦端己之词,骨秀也。
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未有别离,而不知离愁,未有国灭,而不知国恨。
后主之词,以血书者也。
以血写词,而知其恨,以泪写词,而知其愁,血泪凝成,声泪俱下,所见者真,所知者深。
从一个君王成为阶下囚,这是李煜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他思想世界和情感世界的转折点。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至此之后,神秀清丽与深沉悲壮融为一体,也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清诗人赵翼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情感世界之大起大落,帝王囚徒的巨大反差,激起李煜城府不深的真实性灵,一任心中感觉尽情宣泄,从而使其诗词都呈现出独特的风貌。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刘毓盘的词集辑佚研究
刘毓盘的词集辑佚研究作者:董凯扬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7期董凯扬(西安外事学院,陕西西安 710077)摘要:晚清以来,直至20世纪前半期,词学研究的前辈大家们在词学文献的整理、校勘、辑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刘毓盘所著《唐五代宋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辑》出版,凡六十种,多为辑本。
可以说开始了专门的词集辑佚补遗工作,虽时人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但其辑佚方面的功夫和为此所做的努力确是极其可贵的。
关键词:刘毓盘;辑佚;《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辑》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7-0092-03一、刘毓盘从事词集辑佚的学术背景在清代词学建设中,词籍校勘可谓超越前代,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32年,张尔田在《彊村遗书序》中指出,清代词学共有四个盛期,每个盛期均以一个杰出学者和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作为代表。
他们分别是万树《词律》与守律之学,戈载《词林正韵》审音之学,张惠言《词选》与尊体之学,朱祖谋《彊村丛书》与校雠之学[1]。
这一提法后来得到一致的认同。
程千帆先生对此曾加以申论:“自清季临桂王氏、归安朱氏昌明词学,昔贤校勘笺疏之术但以施诸经子史籍,少降亦仅及诗文而止者,乃始施之于词。
”[2]程先生也认为晚清词学是以校勘之学为代表的。
晚清词坛大规模词籍校勘风气形成,并走向成熟,且一直延续到清政府灭亡之后的民国初年,应该有其更为深刻的原因。
首先,词籍校勘的兴盛主要是基于词学内部的发展。
这主要表现为清初以来不断进行着的词学尊体活动,以及当时在创作上的典范需要。
晚清以来学者们对校勘的重视,是因为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保存文献,而是开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论追求,也以图推广自己的词学主张,同时推动当时词坛的创作风气的演进。
其次,词籍校勘的兴盛与成熟还受到了当时整个社会学术思潮的影响。
当时从朝廷到民间,都在为保存国粹而努力,以完成“以复古来讲革命,灌输民族思想”[3]的愿望。
词律探源
词律探源王明政一、什么是词律词律在诗律问世不久就出现了。
唐宋时期人们竞相传诵的词作,皆沿自前人词调。
严沆《古今词选、序》云:“自《花间集》出而倚声始盛,其人虽有南唐、楚蜀之分,叩其音节,靡有异也。
”就是说,从温庭筠、韦庄的时代,词的平仄谱式已开始形成,而且,大家都能注意遵守这约定俗成的律条。
所谓词牌在古代,就是词调的意思。
词调主要是代表音乐,简单地说词调就相当于现在乐谱。
自从词和音乐分离,成为案头文学后,词调就不再代表音乐了,而是表示这首词的字数、韵数、韵位以及平仄格式等,是一调一谱式。
词律就是根据不同的词牌而约定俗成的不同字数,不同谱式,不同修辞要求的表达形式。
例如韦应物,《调笑令》是一幅边塞草原群马图,轻快的笔调中暗含着悲凉之气,其中就有重句要求: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在今甘肃山丹县)下。
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野草无穷无尽,但天已傍晚)。
《忆秦娥》也有重句要求:如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词中有时还要求对仗,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词律诗律之比较万树在《词律自序》中说得非常明确,他说词“腔之疾徐长短,字之平仄阴阳,守一定而不移。
”,“词谓之填,如坑穴在焉,以物实之而合满。
”他认定词有定体,体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是不能改变的。
这种看法在旧词家中很有代表性。
所以人们的误以为词律和诗律一样,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其实,词的格律并不等同于诗的格律。
词律虽然起源于诗律,它却是一种约定俗成。
它强调“长短其句以就节拍”,更多地表现出非对称性、节拍的灵活性。
词律的形成在中国文学史的长河里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唐宋以降,汇集词牌和平仄谱式的词书相继问世,格律渐趋繁琐细。
明人张綖的〈诗余图谱〉,明天启年间程明善辑撰《啸余图谱》,开始收录诸词谱,所记内容较简陋。
民国时期旧体诗词的媒介呈现
民国时期旧体诗词的媒介呈现作者:梁艳青来源:《卷宗》2016年第06期摘要:民国时期旧体诗词传播在近代出版的推动下出现了新的特征。
作为出版中间物的大中学校的教师讲义构成一个重要的著述群体;一些旧体诗词相关著作跻身于商业出版的丛书编纂体系中获得传播机会;报刊尤其专业报刊成为旧体诗词传播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旧体诗词;民国;讲义;丛书;专业报刊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3YJC751028近代出版为旧体诗词传播带来了新的传播机遇。
民国时期的旧体诗词传播的大众媒介主要有书籍和报刊。
与传统的出版形态相比较,民国时期的旧体诗词传播出现了以下特征。
1 以讲义形式存在的出版中间物形态较多书籍出版中,讲义基础上写作的旧体诗词研究资料是这一时期的一个特色,这些讲义是任课教师为课堂教学所编写的材料,最早在课堂师生间进行人际传播。
近代出版的便利和读者对旧体诗词创作和研究类图书的需求,使这些讲义最终走出课堂,被印制成纸质印刷品在学校内部发行,或者被刊载的期刊上,或被出版社出版。
这个现象让我们看到了旧体诗词创作与研究从小众的人际传播走向媒体的大众传播的动态过程。
文言是横亘在精英群体和普通大众之间的鸿沟,文言写作也是精英群体的文学表达优势。
作为社会精英群体的在校师生是旧体诗词写作和研究的重要群体,而以授课讲义为底本的诗词研究论著也在民国时期出版物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
据金鑫《民国大学中文学科讲义研究》[1]统计,有近70种有关诗词研究的论著是各大学的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写作的讲义。
其中吴梅《词余讲义》、陈匪石《宋词》、刘毓盘《词史》、俞平伯《读诗杂记》、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等32种最终被当时所在学校、报刊、出版社印刷刊行。
这些论著以授课为主要功能,普及性与研究性并行。
这些著述经由各种形式的出版之后,走出了课堂的狭小空间,传播范围明显扩大,成为当时旧体诗词传播中的重要文献。
2 商业出版的丛书语境为旧体诗词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文白之争落定之后,以白话文和新文学为刊载内容的出版选择逐渐占据主流。
词学书目
词学书目《词史》,刘毓盘著,1册。
上海书店1985年1版,影印上海群众图书公司1931年版。
《词曲史》,王易编,1册。
上海书店1989年1版,影印中国文化服务社1946年版。
《中国词史》,许宗元著,1册。
黄山书社1990年1版。
《唐宋词史》,杨海明著,1册。
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1版。
《唐五代词史论稿》,刘尊明著,1册。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1版。
《南宋词史》,陶尔夫、刘敬圻著,1册。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1版。
《明词史》,张仲谋著,1册。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版。
《清词史》,严迪昌著,1册。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1版。
又1册,1999年2版重订本。
《唐宋词流派史》,刘扬忠著,1册。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1版。
《女性词史》,邓红梅著,1册。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1版。
《中国词学史》,谢桃坊著,1册。
巴蜀书社1993年1版。
《中国词学批评史》,方智范、邓乔彬、周圣伟、高建中著,1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1版。
《词论史论稿》,邱世友著,1册。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版。
《唐宋词史论》,王兆鹏著,1册。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版。
《金元词通论》,陶然著,1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版。
《金元词学研究》,丁放著,1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版。
《金元词论稿》,赵维江著,1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版。
《全唐五代词》,曾昭岷、曹济平、王兆鹏、刘尊明编著,2册。
中华书局1999年1版。
《全宋词》,唐圭璋编,5册。
中华书局1965年1版1992年5刷。
《全金元词》,唐圭璋编,2册。
中华书局1979年1版1992年2刷。
《全清词(顺康卷)》,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全清词编纂研究室,20册。
中华书局2002年1版。
《唐五代词》,林大椿辑,1册。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1版1957年4刷。
《宋六十名家词》,(明)毛晋辑,1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版,据博古斋景印汲古阁刊本影印。
词的基本知识.
二、词的发展
词产生于初唐,是当时的一种新诗体。词,即歌词,指一切可 以合乐歌唱的诗体,当时称 “曲子词”,后来简称为词,又称 “诗馀”或“长短句”。 词有词调,调有名称,每个词调的句数,每句的字数,用韵的 位置,字声的平仄,都有一定的格式。
曲子词(词)首先盛行于民间,现存最早的词是敦煌 发现的曲子词。到中唐时代,填词风气已从民间传到了文 人社会里。 晚唐、五代,文人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表现有二种: 一是致力于填词的文人逐渐增多,西蜀和南唐形成了两个 词坛,词风极盛,并出现了《花间集》;二是词调加多, 不再限于使用小令,长调也有出现。这时的词都是写绮靡 生活中的艳事闲愁。
词的相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代 的开国君主萧衍精通音乐、爱好民歌,在其夺取帝位之前,被称为 “竟陵八友”之一。其诗作现存有九十余首,多数为乐府,且多模 仿民歌。最著名的诗作有《子夜四时歌》、《江南上云乐》、《江 南弄》等。由于他对诗歌的热忱和作为帝王的特殊身分,梁代诗歌 的演变开始有了向词发展的苗头。 词的演化发展轨迹,就总体而言,大致如前辈学者所说:“勾 萌于隋,发育于唐,敷舒于五代,茂盛于北宋,煊灿于南宋,剪伐 于金,散漫于元,摇落于明,灌溉于清初,收获于乾嘉之际。” (刘毓盘《词史》)
《菩萨蛮》据考证原是今缅甸境内古代罗摩国的乐曲,后经汉族 乐工改制而来的。唐苏鹗从《杜阳杂编》说:"大中(唐宣宗年号)初, 女蛮国贡双龙犀……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珞被体,故谓之菩萨蛮。
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人亦往往声其词。"词牌的意思是"象菩 萨似的蛮国人"。
有一些词牌末带有“令”、“引”、“近”、 “慢”等术语。“令”与酒令有关,是一种比较接近 民歌的抒情小曲;“引”集歌体与诗体于一身,也是 这类诗歌诗曲调的演化;“慢”有篇幅较长、语言节 奏舒缓、韵脚间隔较大等特点;“近”有亲昵、浅显 的意思,可能与令、引等一样与曲调有关,指一种篇 幅较“令”长而又不如“慢”曲那么典雅庄重的曲调。 从字数上讲,大体上说,“令”多半属于“小令”范 围,“引”、“近”多半属于“中调”范围,“慢” 则绝大多数是“长调”。
浙江江山刘氏与清末民初词学
浙江江山刘氏与清末民初词学作者:陈水云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05期[摘要]浙江江山刘氏是清末民初两浙词坛一个重要的词学家族。
这个家族的成员刘履芬、刘观藻与“吴中词派”后期成员有直接交往,他们的词学观念有兼融浙、常两派思想的倾向。
清末民初,随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和繁盛,现代分科教育的大力推行,词曲之学也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大学讲堂,成为中国文学学科的主流课程,词学研究格局开始出现新变的迹象。
刘毓盘在承继父辈思想的基础上对传统词学进行了系统化的改造,由过去偏重于家庭、师长、朋辈的创作指导转向以知识传授为主,这是中国词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表征。
[关键词]江山刘氏;清末民初词学;兼融浙、常;词史;刘履芬; 刘观藻; 刘毓盘; 转型晚清两浙,词人众多,词派纷呈。
这里曾是清初浙西词派的发源地,浙派在两浙地区的影响力到晚清依然很大,当时著名词人如姚燮、项廷纪、黄燮清、杜文澜等都有追随浙派的倾向。
然自嘉庆以来,常州派在晚清词坛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两浙词坛渐现吸纳常州派思想的倾向,甚至出现了谭献这样推尊常州派并对浙派持批评态度的词学大家。
这一时期在浙江西部、毗邻闽赣、位于仙霞山区的江山,也涌现出一个以诗书传家的词学家族——江山刘氏,这是一个兼融浙西、常州两派思想,并将中国词学从传统向现代积极推进的词学家族,清末咸丰、同治年间的刘履芬、刘观藻兄弟和民国初年的刘毓盘是这个词学世家的杰出代表。
一、以诗书传家的词学世家江山刘氏,原籍江西梓溪,自始祖挺一公起迁至浙江江山。
数传至刘肇起,即刘履芬的曾祖,为太学生,授文林郎。
刘履芬的祖父刘光表,为邑庠生,授朝议大夫。
刘光表有二子,一为刘侃,一为刘佳。
刘侃(1772—1810),字式端,号香雪,为嘉庆年间禀贡生,有《香雪诗存》六卷,光绪四年(1878)刘履芬重刻本;刘佳(1784—1845)即刘履芬的父亲,佳字德甫,号眉士,嘉庆五年(1800)补博士弟子员,十三年(1808)为浙江乡试举人,钦加直隶知州衔,道光四年(1824)出任奉贤知县,七年(1827)调任溧水知县,任上为官清正贤良,曾自撰述志联曰:“偶为良吏斯民幸,问到廉声童子知”。
吴梦窗苏州仓幕交游考辨二题
辘轳秋又转。 记旋草新词 , 江头凭雁。 乘槎上 银汉。 想车尘才踏 , 东华红软 。 何时赐见。 漏声移 、
深 宫夜 半 。 问莼 鲈 、 今 几 西风 , 未 觉岁华 迟晚 。 一 片。 丹心 白发 , 露滴研 朱 。 雅 陪 清宴 。 班 回柳 院。 蒲
团底 , 小禅观 。 望 罘愚 明月 , 初 圆此 夕 , 应 共婵 娟 茂
吴 文英 , 号梦 窗 , 鄞县 ( 今浙江宁波) 人, 晚宋 著名 词 家 。 考 证梦 窗 的行谊 及交 游 , 最重 要 的成果
惟信 、 黄复庵 、 倪梅村等 , 但更多的是下等官员如 方万里 、 魏廷玉 、 施枢 、 王龙荣 、 孙德之 、 李方庵 、 刘 震孙 、 虞先 先 、 尹焕 、 郎纠曹 、 赵仇香( 雅称主簿) ⑤ 、 王 虔州等。 苏州仓幕时期存词多达近百首 . 几近词集
摘
助 。
要 :通过考察 吴梦窗在 苏州仓幕期 间与方万里 、魏廷 玉二人 的交游及相 关事迹 .结合 宋朝职 官制
度 ,补苴 了前贤时彦 的考证遗 阙,纠正 了一些误 笺之处,为梦窗与二人 交游词作的准确笺释 和编年提供 了帮 关键词 :吴梦窗; 苏幕交游 ; 方万里 ; 魏廷玉
中图 分 类 号 :I 2 0 6 .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8 1 0 7 . 2 0 1 3 . 0 6 . 0 1 3
第3 5卷 第 1 期 2 0 1 4年 1月
井 冈 山 大 学 学 报 ( 社会 科 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J i n g g a n g s h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词史·词心·词艺
作者: 蔡厚示
作者机构: 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中国社会科学
页码: 204-205页
主题词: 南宋词;词史;审美特征;词心;梦窗词;审美心理活动;吴文英;婉约词;唐五代词;王国维
摘要: <正> 从本世纪30年代初刘毓盘著《词史》和王易著《词曲史》面世以来,我们已有了多种词史或断代词史之类著作;只是还不见一部写南宋词的专史。
毋论词学家对南宋词或褒(如朱彝尊)、或贬(如王国维),但都承认它在中国词史上的重要地位。
它不仅以存词数量之多远迈前代,而且在风格、题材及审美技艺诸方面都有长足进展。
因此全面、准确和深入地总结南宋词的的艺术经验和发展规律,无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南宋词史》的著者对自唐至近代的词史作了宏观考察,从而确认南宋词为词史上的巅峰。
本书紧紧扣住这一论旨,对南宋词的发展,演变及其高峰形态进行了全面论述,并深层次地探讨了其审美特征和形成根由。
著者还详细地分析了南宋词之所以超越唐五代词、北宋词及清词的各个方面,以图弥补近几十年来学术界对它评价偏低的缺憾。
中国古代文学史——《词》总结
唐五代词词的体制:1、依曲调为词调,不另立题。
2、依乐段分片,片有定式。
3、依词腔押韵,韵位疏密无定。
4、依曲拍为句,句式长短不齐。
5、依唱声用字,讲究四声。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诗词本质上都是抒情的,但却各有适合于自己的表现领域,艺术上各有专擅和偏胜。
诗所涉及的领域比词要广泛,艺术手段也更丰富,而词却能更深入地表达人们敏感而隐秘的内心世界,更长于描摹那些微妙却又无法明言的情态。
由于这种根本的特质区别,故诗中多碧海鲸鱼的宏伟之境,词中多翡翠兰苕的幽细之境。
相对而言,诗的抒情方向广而阔,词的抒情方向狭而深。
敦煌曲子词题材:1、表现男女恋情以及女子的不幸命运。
[望江南]2、反映战争问题和征夫思妇的思想感情。
3、记载民间传说和重大历史事件。
4、描写商人、书生、船夫等民间人物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
敦煌曲子词的特点,正在于它保存了原始词的本来面貌,因此在词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
初期文人词:刘禹锡【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长相思】初期文人词的特点:一是形式短小;二是题材广泛;三是受民间词影响较明显,风格多清新、明快、活泼;四是多以写诗手法写词,较少适应词调特点而形成独特风格。
晚唐词▲特点:第一,中唐文人词,不过是偶尔为之,故留下的词仅少数几首。
而晚唐作家开始大量写作,多达数十首,到五代时,甚至出现以填词为主要文学活动的著名词人如李煜等;第二,开始摆脱中唐文人词对民间词的简单模仿,晚唐词人已经把词放在与诗同等的地位,一样用它来抒发自我或反映周围生活;第三,填词在晚唐五代已经成为一种上有君王倡导,下有词人相互切磋的共创作活动,因而形成了某个时期某一地区的词人群体,如花间词人和江南词人。
温庭筠内容:以反映妇女生活和恋情为主。
特色:1、浓艳香软。
在描写妇女形象时,他往往从容貌、服饰、情态上细致描写,笔触柔媚,设色绮丽,散发着浓烈的脂粉气。
2、深隐细密。
他很善于把握感情的每一丝细微的波澜,却又不明说出来,只用一些暗示性的词语,让读者通过联想去体察词中隐含的绵密情思。
刘毓盘的金元词研究
刘毓盘的金元词研究陈旭鸣【摘要】作为词史链上重要一环的金元词,它钩连着两宋之词,紧扣着明清之词,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相较于蔚为壮观的宋词研究,金元词的研究在较长时间内却显得相对冷清,直至清末才相继出现了一批金元词研究领域的拓荒者,民国时期的词学家刘毓盘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一方面对金元词的文献辑录和校勘作了大量的工作;另一方面也从词史的角度为金元词正名,或鉴赏词作,或考辩词人,以期“综其得失,以识盛衰”.虽然囿于时代条件,刘氏对金元词的研究未为尽善,但其创始之功,却具有极大的意义.【期刊名称】《泰山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9)001【总页数】4页(P65-68)【关键词】刘毓盘;金元词;研究;意义【作者】陈旭鸣【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3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的数十年内,金元词研究领域才逐渐开花结果。
况周颐最早较为全面地把金元词抬到词学史的前沿位置,此外,王运鹏编刻《四印斋所刻词》,缪荃孙编选《宋金元明人词》,吴昌绶影印《双照楼景刊宋元本词》,赵万里完成《校辑宋金元词》等,金元词的研究迎来了自己的春天[1]。
这一时期的刘毓盘完成了《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辑》和《词史》,他一方面对金元词的文献辑录和校勘作了大量的工作,另一方面在词史的编纂中辟专篇对金元词进行论述,以现代文体例系统研究金元词,比较详尽地论列了不同阶段的代表性词人,并探讨了金元词的盛衰之故。
刘氏在金元词研究方面所作的贡献,对于金元词文献的全面整理和深入研究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论述刘毓盘的金元词研究,并分析其金元词研究的特点与不足,揭示其金元词研究的深远意义。
刘毓盘金元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他的三部著作之中。
1925年,刘毓盘的《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辑》由北京大学排印出版,这本书主要体现了刘毓盘对词作的辑佚、汇集之功。
而刘毓盘对金元词人词作的解析,对金元词史整体风貌的看法,则集中体现在他所撰写的《中国文学史略》和1930年刊行的《词史》。
刘毓盘与民国词坛
刘毓盘与民国词坛李剑亮【期刊名称】《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3【摘要】Liu Yupan is a professor and a Ci poetics writer. He specialized in writing Ci poetics, and his anthology of Ci poetics called Qin Jiao JI has come down to modern times. Liu also made a long-term study of Ci poetics. His work The History of Ci Poetics is a monograph of Ci poetics in the earlier academic history. Liu Yupan taught the history of Ci poetics and relevant courses in college as well, which exerted a vital influence on the promotion of college Ci poetics teaching. In addition, he did a hard job to compile Ci poetics, Tang Wu Dai Song Liao Jin Yuan Ming Jia Ci Ji Liu Shi Zhong Ji. Liu Yupan’s understanding of Ci poetics content was mostly affected by“Chang-zhou School”in the Qing dynasty.%刘毓盘作为一位民国时期的教授词人,他既擅长词创作,有词集《噙椒集》流传至今;又长期从事词学研究,其撰写的《词史》是中国学术史上较早的词史专著。
人间词话评析(十九)有继承、有发展
人间词话评析(十九)有继承、有发展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
与中、后二主词皆在《花间》范围之外,宜《花间集》中不登其只字也。
清末民初人刘毓盘(1867年-1927年)《词史》曰:词之勾萌于隋,发育于唐,敷舒于五代,茂盛于北宋,煊灿于南宋,剪伐于金,散漫于元,摇落于明,灌溉于清初,收获于乾嘉之际。
关于词的发展史,前辈学者刘毓盘已说的甚为清楚。
词的发展始于唐末,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产生了“花间一派”文人词,“花间派”词风绮糜艳丽、工于辞藻、内容空泛,多写闺中怨妇、男女情事、离恨别愁,词的范围较窄狭,内容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五代词人延续唐末词风,大多还属“花间一派”。
五代后蜀赵崇祚所编词集《花间集》就主要收辑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人的词作,共计500首词。
其作者大多是蜀人,词风近似,被称为“花间词派”。
其中以温庭筠、韦庄二人为代表,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秀。
冯延巳是个例外,《花间集》没有收集他的作品。
刘融斋在《艺概》中言:“冯延巳词,晏同叔(晏殊)得其俊,欧阳永叔(欧阳修)得其深”。
陈廷焯在《云韶集》卷一中言:“正中词为五代之冠,高处入飞卿之室,却不相沿袭,时或过之。
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评道:“李后主词,如生马驹,不受控捉。
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
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飞卿,严妆;端己,淡妆也。
”冯延巳词要说完全没有唐人的风气,那是不客观的。
笔者以为,王国维先生此处所说就很有些绝对。
冯延巳是南唐人,仕于南唐烈祖(李昪)、中主(李璟)二朝,南唐本身属于五代十国之一,同一时代的人,又怎能完全不受时人之影响呢,单就时代风气而言,自然已经是不能完全摆脱了的。
况且,当时的词风,花间派的影响依然不容小觑,只不过在唐末的基础上,词之内容又有了新的发展,风格也产生了渐变,比方说韦庄和温庭筠二人,他们二人一秾艳华美、一疏淡明秀,风格已然有所不同。
王国维是比较看重中主、后主二人的,他把延巳、中主、后主三人放在一起比较,自然也有他的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毓盘《词史》的词学成就摘要:刘毓盘《词史》作为我国第一部通代词史,较为系统地概述了千年词史的演进过程。
在我国词学研究史上,《词史》第一次对词的发展历史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从词体的发生起源到晚清词人的创作,都作了细致的叙述,并进而探讨了盛衰之故。
同时,《词史》的理论框架与写作体例,对后来的词史著述颇具影响。
关键词:《词史》;融合南北;词史观刘毓盘(1867-1928),字子庚,号椒禽,浙江江山人,祖上为诗礼之家。
曾师从词学名家潘钟瑞、谭献。
在刘毓盘的诸多著作中,《词史》最能代表其词学成就,作为中国第一部通代词史,《词史》较为系统地概述了千年词史的演进过程。
目前,学界还没有系统地探讨过这部著述的得失成败及其在词学研究上的贡献,笔者拟对刘毓盘的词史观以及《词史》的学术贡献与影响进行论述,从而更为全面深入地探寻其学术价值。
一、《词史》的理论建构与词史叙述《词史》作为我国第一部通代词史,以较为新颖的词史叙述与词学观念的建构,系统全面地概述了千年词史的发展与演进。
首先,《词史》全书共分十一章,对词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辟专章予以论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书中对辽金、元代、明代词史的重视。
以往词史研究中对辽金创作的探讨就不够深入;元代、明代是词的衰落期,因其整体成就不高,所以也被学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而刘毓盘的《词史》对辽金词、元词、明词均有较为系统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词史研究的这段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其次,刘毓盘撰写词史时,非常注重流派与群体的作用,因此,《词史》对每一朝代的词人群体与流派的状况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如论述五代词,即着力介绍西蜀与南唐两个词人群体;对北宋词的论述,则注意于苏轼及苏门弟子词人群与以周邦彦为核心的大晟府词人群,于南宋词则注意探讨姜派词人群的创作,论清词创作则主要介绍了浙西词派、常州词派以及吴中词人群体等。
这样,《词史》上及朝代,中论群体、流派,下及个体词人创作,以时代为顺序,每个时代之中又侧重于群体、流派的叙述,从而构建了多维度的词史框架。
再次,刘毓盘对词史的叙写,不仅详叙每个时代的创作状貌,而且注意探讨时代创作繁荣与衰微的原因,从而在一定层面上体现了词史演进的内在逻辑与多元动因。
如论南宋词之繁盛,除了用大量的篇幅介绍南宋词人之多外,还分析了南宋词人之所以较北宋多的原因,一是“其时代为差近,又词为当时所盛行”[1]89;二是皇室的提倡,上有所好,下有所效;三是从词人社会身份的角度而言,当时皇帝、武臣、大儒、佞幸、布衣、方外、闺媛、妓妾、贼寇等皆能词,这样,既体现了南宋词创作的繁盛状况,又解释了兴盛的原因。
二、融合南北的词史观如果结合晚清民初词坛的主要理念来考察,就可以发现这一时期是传统与现代的交汇期,既有传统词学思想的延续,晚清四家以及民初的词学家推赏唐五代北宋之作,强调比兴寄托的观念;同时又有近代词学观念的形成,如王国维提出“一代又一代之文学”,把词作为有宋的时代文学,并且,唐宋词中他尤重五代北宋。
其后,胡适等一些学者对宋以后甚至南宋词抱着排斥、不屑一顾的态度。
这样,就会影响对南宋及以后诸朝词之创作的评价。
刘毓盘则不然,对宋以后的词的历史能够客观地看待,并探讨分析其盛衰的原因。
从而较为客观地展现了南宋词的状况,体现出刘毓盘南北融汇的词学观念。
刘毓盘云:“言词者必曰词至北宋而大,至南宋而深,固也。
常州派言词则耑主北宋,以为北宋之词与诗合,南宋之词与诗分;北宋犹争气骨,南宋则专精声律,是南宋词虽益工,以风尚而论,则有黍离降而诗亡之叹矣。
不知南宋词即出于北宋,特时代之有先后耳,北宋国势较强,政府诸公,以及在野之士,方以雍容揄扬,润色鸿业为乐事,其上者见朝政之弊,则借词以格君心之非。
若夫先之厄于辽,后之厄于金,我能为献纳一字之争,已可告无罪于天下。
初无人作深虑之论也。
南宋局守一隅,议和议战,叫嚣不已。
自命爱国者,方挟君父之仇不与共戴天之说,以博舆论之归,又知兵力之不足以胜人也,则口诛之,笔伐之,不遗余力,虽权奸亦未如之何。
文网愈严,则词意愈晦。
蚕室之僇,不能加诸其身。
盖解人固不易索焉。
故曰北宋之词大,南宋之词深。
时为之,亦势为之尔。
”[1]61这段论述中,他结合时代原因探讨了南北宋词创作风格与创作手法的差异,认为两朝创作各有千秋,体现了刘毓盘融合南北、兼容并蓄的词学思想。
三、《词史》对词人词作的品评作家作品是词史建构的主要元素,词史的叙述也要在最大程度上展示词人创作的风貌与风格的演进,可以说这是贯穿于刘毓盘《词史》的中心观念。
《词史》大量参考了前代文献与晚清民初词籍整理的成果,对每一个时代的词人词作情况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从而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创作概貌。
首先,在分析词人词作时,刘毓盘注意从知人论世的角度予以分析,每有精妙之论。
如论李后主词云:“后主之词,今存者凡三十五首,于富贵时能作富贵语,愁苦时能作愁苦语。
无一字不真,无一语不俊。
温氏以后,为五季一大宗。
”[1]64指出李煜词前后期的变化,并认为无论如何变化,均有一种一以贯之的风格,那就是“真”。
这样的批评视角还可以他对周密的论述加以印证。
刘毓盘认为周密经历了南宋的沦亡,所作更为缠绵深至,可歌可泣。
所以,他不同意周济《宋四家词选》对周密词“镂冰刻楮,精巧绝伦,但立意不高,取韵不远”[2]1644-1645的评价,认为周济“犹以寻常词人目之”,所以“未察其性情之地尔”[1]118。
刘毓盘对词人的把握与分析,均能结合具体历史时空,给出较为允当的评价,对研究对象有着一种“了解之同情”。
我们还可结合他对明代词人马洪的分析作进一步的说明。
马洪是明代少数专力填词的词人之一,其词在当时颇有好评,如杨慎《词品》卷六评:“马浩澜洪,仁和人,号鹤窗,善吟咏,而词调尤工。
皓首韦布,而含珠吐玉,锦绣胸肠,裦然若贵介王孙也。
”[2]532但是到了清代的朱彝尊,评价就为之一变:“明初作手,若杨孟载、高季迪、刘伯温辈,皆温雅纤丽,咀宫含商。
李昌祺、王达善、瞿宗吉之流,亦能接武。
至钱塘马浩澜以词名东南,陈言秽语,俗气薰人骨髓,殆不可医。
”[3]12朱彝尊因其在清代词学处于一种强势地位,所以他对马洪的这段批评对后来的清代词论家影响甚为深远,①而刘毓盘则赞同杨慎《词品》的说法,无疑可以看出他对马洪词的认同,这一点并没有受到朱彝尊强势批判的影响,从而表现出刘毓盘自己的特色。
其次,刘毓盘注重词人词史地位与词风演变的批评,通过对重要作家作品的评述,勾勒词史的发展脉络与轨迹。
如论温庭筠词,“温庭筠出,始专力为词……唐人词多附诗以传,词有专集,自温庭筠始也……温氏之词,极长短错落之致矣,言词者必奉以为宗,洵万世不祧之俎豆哉。
”[1]40并认为隋唐人词以温庭筠为宗,指出了温庭筠的词史地位。
再如论张翥词,在元代词人词作中,张翥无疑是考察的重点。
刘毓盘评张翥《蜕岩词》为“元人最著者,慢词不弱于宋人,小词则不及矣”[1]161,并高度评价张翥的词史地位:“宋元人词至张氏而极盛,周旋曲折,纯任自然,出仇氏之门,故无一语可入北曲。
其才力差薄者,则时为之也。
言词者必曰词敝于元,而不察其病之所在。
张氏没后,元室亦衰,能曲者愈多,而词人愈少。
王降而风,可以窥世变焉。
若洪希文《去华山人词》、李孝光《五峰词》、袁易《静春堂词》、沈禧《竹窗词》、袁士元《书林词》,名皆出其下。
”[1]162这段文字以张翥为分水岭把元词史一分为二,从而既肯定了张翥词史地位,也勾勒了元代词史的演变过程。
对词史上的经典作家,较易于给予词史定位,上述温庭筠、张翥即属于这一类型。
四、《词史》的影响与贡献刘毓盘《词史》作为我国第一部通代词史,它的奠基之功不可埋没。
首先,在我国词学研究史上,《词史》第一次对词的发展历史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从词体的发生起源到晚清词人的创作,都作了细致的叙述,并进而探讨了盛衰之故。
其次,《词史》的理论框架与写作体例,对后来的词史著述颇具影响,如王易《词曲史》对于词史发展框架的梳理,就沿袭了刘毓盘的部分思路,如《词曲史》论慢词渐兴于北宋,南宋词则极盛,其整体思路则与《词史》较为相近[4]7-8。
其后,吴梅《词学通论》、胡云翼《中国词史略》等的撰写,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词史》一书的影响。
再次,王易《词曲史》在评述晚近词学著述时,将刘毓盘的《词史》与朱祖谋的《宋词三百首》、陶湘的《影宋金元人词》等并称,可见推赏之意:“晚近词学著述,除前述外,选集尚有彊村翁之《宋词三百首》,去取特严,或病其偏取涩体,然其用意原以针流滑粗犷之病,不违雅正之音。
汇集则有武进陶湘《影宋金元人词》,参入《吴氏双照楼刻》,皆精本……评论考证之作,则有刘毓盘之《词史》,辨析源委,约而能赅。
又有江都任讷之《南宋词之音谱拍眼考》,诠订《词源》,甚为清晰。
”[4]321王易将刘毓盘的《词史》认定为“评论考证之作”,并称其“辨析源委,约而能赅”,一方面指出了其在词史叙述与评论上的成就,另一方面词史的编撰,需要奠定在大量历史事实考辨的基础上,王易称其为“考证”之作,正是指出了《词史》在词史文献考证上的成就。
而刘毓盘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与他对相关词学文献的整理与辑佚是分不开的。
当然,《词史》作为一部草创之作,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体例不够成熟,缺乏具体翔实的分析和阐述等,但这些对于一部具有开拓之功的著作而言,未免过于苛求了。
参考文献:[1]刘毓盘.词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5.[2]唐圭璋.词话丛编:第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3]朱彝尊.词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4]王易.词曲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