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直解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对《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学习归纳
对《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学习归纳《内经》中很少提大论,一般是论,没有小论。
《四气调神大论》是第一篇,第二篇是《阴阳应象大论》,除了这两篇大论以外,还有七篇大论,运气七篇,一共九篇。
这个“大”字实际指天,小实际是指地,大是从上而下,由天到地的这种变化;小是从下而上,由内到外的变化。
同样,《内经》中的大论都是讲从天到地,从上到下的论称为大论。
所以,《四气调神大论》,四气来自于天,叫大论。
为什么不是四时调神而是四气调神呢?因为这个气对天而言,天气对地气的上下交流,产生一个气交区就是中间地带,也就是人类产生和居住的地方,是讲人在这空间中如何养生。
所以,“四气”调神,其言外之意就是:当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了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肃杀、冬天寒凉的变化时,我们应该顺应它。
但不能人为地制造太过与不及的问题。
“四气”按阴阳学说来讲,四气又可称为春少阳,夏太阳,秋太阴,冬少阴。
“四气”对养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人是由天地阴阳气交应运而生的,由四时之法,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循环往复,不断更替养育而成的。
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把它总结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注意这个门,既是生长之门,同时也是死亡之门。
是沉是浮,是生是死,关键就在于是否能顺从于四时阴阳变化这个根本道理。
在《上古天真论》讲如何养精?“真至圣贤”四类人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要神静,你只有神安静,没有欲望,精才能充盛。
养精最根本的是神安,神静。
《四气调神大论》讲“四气调神”,顺应四气、四时来调整人体的生命活动和思想意志。
即四个三月1、春季养生调神方式①“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以使志生”这是本篇“调神”的关键。
即有一个良好的适应春天生机勃勃的心态,这个心态就是要使人保持一个为争取幸福生活的旺盛的斗志。
从而引导全身机能如春芽一样,在解冻的大地上破土而出,生发开来,整个体质和生理机能在气血充盈的滋润下,充满活力,生机勃勃,都要生发出新的东西。
No.2共读《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No.2共读《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因疫情关系,第二次共读黄帝内经从国医堂移到线上,参加者九宫格齐活了!今天的主题是《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首先,我们还是各自读一段原文,领略大概后,了解到本篇先论四时气象,后述摄养之法,体现了天人合一,人法自然的养生思想。
“四气调神”即顺四时气象调养五脏之气。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本篇的养生原则,将养生原则引申,在应用上思路一转,便可意识到某些秋冬发作之病源于春夏阳失养,反之某些春夏发作之病,在秋冬养阴疗效甚佳。
春生不当,则夏长会出问题;夏长不当,则秋收会出问题;秋收不当,则冬藏会出问题;冬藏不当,则复影响到春生……此皆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原来四气调神大论是“气一元论”!如,阳气虚弱,入冬辄病的,咳喘痰饮等病,在夏季给予养阳药物,如补中益气汤,借助时令长旺之阳气,培植人体真阳,用于弥补动时气之不足,抗御阴寒之邪。
时下流行的三伏贴也是这个道理。
对于阴精亏损、入夏辄发的夏病,如“疰夏”,在冬天给予养阴药物,如生脉饮,借助时令闭藏之机培植人体真阴,用以弥补夏时阴精不足。
时下流行的膏方应该也是这个思路。
跳出文字,指导实际生活,春夏要多蹦跶,多活动,使得阳气振奋,午睡也不宜睡得太久,群里说春天要多发红包少吃肉,不做惩罚,哈哈听着挺有道理的。
在讨论到五味的时候,春天对应肝脏,在体为酸味,但是在用是主生发,酸收(甘缓,辛散,咸软,苦坚),这是一组矛盾体,需要加以注意。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
那么平人在春天吃啥合适呢?我在做节气食疗的过程中也发现了,春天宜多食绿色蔬菜,取其生发向上之意。
且春天代表脉象为弦脉,甘则缓之,故可食甜味,“见肝之病,当先实脾”。
在《内经讲义》中提到,还可以顺时用药。
李时珍《本草纲目.四时用药例》述薄荷、荆芥之类辛温,顺春升之气;香薷、生姜之类辛热,顺夏浮之气;人参、二术、黄柏之类甘苦辛温,顺长夏化成之气;芍药、乌梅之类酸温,顺秋降之气;黄芩、知母之类苦寒,顺冬沉之气,“所谓顺时气而养天和也”。
《素问》卷一、四气调神大论第二
《素问》卷一、四气调神大论第二本篇讲的是人们应该按照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气候来调养精神,所以叫《四气调神大论》。
《素问》八十一篇中称为大论的只有九篇,《新校正》说《天元记》以下的七篇大论是王冰编次《素问》的时候,从其它书中抽出来掺进去的。
《素问》原书中的大论只有第二《四气调神大论》和第五《阴阳应象大论》两篇,它们讲的是非常重要的医学基本理论,所以称之为大论。
本篇首先说明四季气候不同,教导人们如何适应气候调节身心。
其次说明阴阳不和的害处,并提出了违反四季对内脏造成的损害。
最后总结了顺应阴阳四季的重要性,特别强调了疾病的预防。
【原文】春三月,此谓发陈[1]。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早卧早起[2],广[3]步于庭。
被发缓形[4],以使志生[5]。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6]。
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7]也。
逆之则伤肝,xx变[8],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9]。
天地气交[10],万物华实。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11]。
使志无怒。
使华英成秀[12],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13]。
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14],奉收者少。
秋三月,此谓容平[15]。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16]。
夜卧晚起[17],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使肺气清[18]。
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19],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
水冰地坼,无扰乎阳[20]。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使志若伏,若匿[21],若私有意,若已有得[22]。
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23]。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24],厥[25],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
藏德不上,故不下也[26]。
上下[27]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
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28]。
云雾不精[29],则上应白露不下。
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30],不施,则名木[31]多死。
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32]不荣[33]。
黄帝内经上卷素问篇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原文+译文)
黄帝内经上卷素问篇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原文+译文)自【易文言】上卷素问篇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本章要点】一、具体叙述了在一年四季中适应气候变化的摄生法则。
而适应气候变化,是养生方法中的重要关键。
二、指出了违反四时气候的变化规律,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因素,从而进一步指出预防思想的重要性。
【原文】春三月,此谓发陈①。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②。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③,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
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④不止,故不下也。
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
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
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
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槀不荣。
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⑤。
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倪海厦讲《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2
倪海厦讲《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2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倪师讲授笔录:那最后,那个十一页最后一行最下段啊,如果“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那这一段讲的就是,春夏秋冬呢,春天呢,讲的是肝脏,夏天讲的是心脏,秋天呢,讲的是肺脏,冬天呢,肾脏。
那如果说你按照春夏秋冬这个节气,按照养生之道来保养自己的时候,你的肝、心、肺、肾都不会有问题,逆之才产生问题。
那节气在交换的时候,这个两个节气在交换的时候,中间产生的,比如春三月、夏三月,这个交接的地方,前个礼拜,后一周,最好的就是一周,过去我们有十八天,来回九天,一共十八天。
一般来说,一周,前后一周,这个是节气交接的时候,所以,有一个礼拜占到夏天,一个礼拜占到春天,这两个礼拜呢,是从春天变成夏天的节气的时候,这一段时间中间,就是我们定义的长夏。
长夏的定义。
那长夏是介于这个节气的中间,中央。
所以我们如果说,我们把它换成图的话,春夏秋冬,中间呢,长夏就放在中间。
因为有长夏在中间,所以春天是慢慢慢慢转换成夏天,夏天呢,经过长夏慢慢慢慢转换成秋天,秋天的话,慢慢慢慢转换成冬天。
就好像台湾的台风,那台风的话,都在这个秋天时候,夏天的时候,夏秋交接的时候,那夏天要转换成秋天,一个很热的,突然要变成比较冷的,所以气节转换的时候,天气就开始有台风,所以台风过后呢,开始,气温就开始下降了。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注音读诵版)
素s ù问w èn ·四s ì气q ì调di ào 神sh én 大d à论l ùn 篇pi ān 第d ì二èr春ch ūn 三s ān 月yu è,此c ǐ谓w èi 发f ā陈ch én ,天ti ān 地d ì俱j ù生sh ēn ɡ,万w àn 物w ù以y ǐ荣r ón ɡ,夜y è卧w ò早z ǎo 起q ǐ,广ɡu ǎn ɡ步b ù于y ú庭t ín ɡ,被p ī发f ā缓hu ǎn 形x ín ɡ,以y ǐ使sh ǐ志zh ì生sh ēn ɡ,生sh ēn ɡ而ér 勿w ù夺du ó,赏sh ǎn ɡ而ér 勿w ù罚f á,此c ǐ春ch ūn 气q ì之zh ī应y īn ɡ,养y ǎn ɡ生sh ēn ɡ之zh ī道d ào 也y ě。
逆n ì之zh ī则z é伤sh ān ɡ肝ɡān ,夏xi à为w éi 寒h án 变bi àn ,奉f èn ɡ长zh ǎn ɡ者zh ě少sh ǎo 。
夏xi à三s ān 月yu è,此c ǐ谓w èi 蕃f ān 秀xi ù,天ti ān 地d ì气q ì交ji āo ,万w àn 物w ù华hu á实sh í,夜y è卧w ò早z ǎo 起q ǐ,无w ú厌y àn 于y ú日r ì,使sh ǐ志zh ì得d é泄xi è,若ru ò所su ǒ爱ài 在z ài 外w ài ,此c ǐ夏xi à气q ì之zh ī心x īn ,秋qi ū为w éi 痃xu án 疟nu è,奉f èn ɡ收sh ōu 者zh ě少sh ǎo ,冬d ōn ɡ至zh ì重zh òn ɡ病b ìn ɡ。
(完整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注音读诵版)
素s ù问w èn ·四s ì气q ì调di ào 神sh én 大d à论l ùn 篇pi ān 第d ì二èr春ch ūn 三s ān 月yu è,此c ǐ谓w èi 发f ā陈ch én ,天ti ān 地d ì俱j ù生sh ēn ɡ,万w àn 物w ù以y ǐ荣r ón ɡ,夜y è卧w ò早z ǎo 起q ǐ,广ɡu ǎn ɡ步b ù于y ú庭t ín ɡ,被p ī发f ā缓hu ǎn 形x ín ɡ,以y ǐ使sh ǐ志zh ì生sh ēn ɡ,生sh ēn ɡ而ér 勿w ù夺du ó,赏sh ǎn ɡ而ér 勿w ù罚f á,此c ǐ春ch ūn 气q ì之zh ī应y īn ɡ,养y ǎn ɡ生sh ēn ɡ之zh ī道d ào 也y ě。
逆n ì之zh ī则z é伤sh ān ɡ肝ɡān ,夏xi à为w éi 寒h án 变bi àn ,奉f èn ɡ长zh ǎn ɡ者zh ě少sh ǎo 。
夏xi à三s ān 月yu è,此c ǐ谓w èi 蕃f ān 秀xi ù,天ti ān 地d ì气q ì交ji āo ,万w àn 物w ù华hu á实sh í,夜y è卧w ò早z ǎo 起q ǐ,无w ú厌y àn 于y ú日r ì,使sh ǐ志zh ì得d é泄xi è,若ru ò所su ǒ爱ài 在z ài 外w ài ,此c ǐ夏xi à气q ì之zh ī心x īn ,秋qi ū为w éi 痃xu án 疟nu è,奉f èn ɡ收sh ōu 者zh ě少sh ǎo ,冬d ōn ɡ至zh ì重zh òn ɡ病b ìn ɡ。
黄帝内经注音版_素问_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zhēn bù zhī chí mǎn bù shí yù shén wù kuài qí xīn nì yú shēng lè qǐ jū wú jié
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 生 乐,起居无节,
1
中医经典诵读
gù bàn bǎi ér shuāi yě
jī jīngquánshén yóu xíngtiān dì zhī jiān shì tīng bā dá
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
zhī wài cǐ gài yì qí shòumìng ér qiáng zhě yě
yì guī yú zhēn rén qí cì yǒu shèng rén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 冲 脉 盛 ,月事以时下,故
yǒu zǐ
有子;
sān qī shèn qì píng jūn
gù zhēn yá shēng ér zhǎng jí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 生 而hǎng jí shēn tǐ shèngzhuàng
qí bó yuē
nǚ zǐ qī suì shèn qì shèng chǐ gèng fà zhǎng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 盛 ,齿更发 长 ;
èr qī ér tiān guǐ zhì rèn mài tōng tài chōng mài shèng yuè shì yǐ shí xià gù
gù fà bìn bái shēn tǐ zhòng háng bù
藏皆 衰 ,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 重 ,行步
bù zhèng ér wú zǐ ěr
黄帝内经。素问原文翻译4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原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痃疟③,奉收者少,冬至重病④。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
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
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
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
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少阴不收,肺气焦满。
逆冬气,则太阴不藏,肾气独沉。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
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翻译春季的正月、二月和三月,是万物更新,生命萌发的时候。
大地回春一切都显得朝气蓬勃,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1.2四气调神大论
一、四时的养生方法 春三月,此谓发陈[1]。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 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 而勿夺,赏而勿罚[2],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3]也。逆 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1.发陈:发,生发。陈,布陈。王冰注:“春阳上升,气 潜发散,发育庶物,陈其姿容,故曰发陈也。” 2.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生、予、赏,此指精 神、行为活动顺应春阳生发之气;杀、夺、罚,指精神、 行为活动违逆春生之气。全句旨在强调人须顺应天地生发 之气而养生。 3.养生之道:养生,养护生发之气;道,原则,方法。
1.容平:容,万物之容貌。平,平定。马莳注:“阴气 已上,万物之容至此平定,故气象谓之容平。” 2.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张介宾:“风气劲疾曰急,物 色清肃曰明。天空的风气劲急,地面的景象清肃。”
3.飧泄:腹泻而大便中杂有未消化的食物。
现象:容平 自 然 界
特点:收
起居调节: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秋 养生方法 三
1.法于阴阳:法,效法。效法自然界的阴阳运动变化规律。 2.术数:此指养生的方法和技术。 3.形与神俱:《说文》:“俱,偕也。”齐同、和谐之意。 4.天年:天赋之年寿,即自然寿命。 5.耗:通“好”,嗜好。
养生的基本法则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 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1],和于术 数[2],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3],而尽终其天年 [4],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5] 散其真,不知持满[6],不时御神[7],务快其心,逆于生 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季三个月,是推陈出新、万物复苏的时节,天地之间生机勃发,万物欣欣向荣。
这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在庭院里散步,披散头发,松解衣带,舒缓形体,以使神志随春天的生发之气而畅然勃发,不要滥杀生,要多施予,少争夺,多奖赏,少惩罚,这样做都是为了顺应春天的气机,遵循培养生命的自然规律。
如果违背这样的规律,就会损害肝脏,使提供给夏季生长的条件不足,导致身体到了夏季就会出现寒性的疾病。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季的三个月,是天地万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这个时候,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之气相互交融,阴阳交合,因此,天地万物都在开花结果,在这个季节里,人们应该晚睡早起,不要讨厌漫长的白天,要保持情绪愉悦,切勿发怒,使得夏天里的花朵充分绽放,使得内部的气机可以充分得到外泄,精神外向,对外部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都是为了适应夏季的气候,保护万物茁壮成长的方法。
如果违背了这些方法,就会伤害到心脏,使得供给秋天用来收敛气机大大减少,这样一来,到了秋天就会染上疟疾,等到冬天的时候,病情还会进一步加重。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季的三个月,是万物成熟,平定收敛的季节,这个时候,秋风肃杀,燥而急,寒气渐增,地气收敛,萌而待发,进入新的循环终始之期,人们应该早睡早起,早晨起床的时间应与鸡鸣的时间一致,使情绪保持安宁,以缓和秋季的肃杀之气对人体的侵害,同时,要做到精神内守,以适应秋季收敛的特征,不要使精神外驰,以保持肺气的清肃功能,这就是适应秋季的特点,保养人体收敛之气的方法。
精读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二①春夏秋冬
精读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二①春夏秋冬■原文【 XJ】四气调神大论,主要阐述了春夏秋冬四季,人如何根据季节的变化来养生。
如果说上古天真论,讲述的是养生之道的概论的话,那么四气调神大论就是针对四季养生展开详细论述。
精读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二①春夏秋冬春三月,此为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
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春三月,此为发陈【原文】春三月,此为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点评】此段着重论述了“春发”季的养生之道。
1、春三月,此为发陈:春三月,是指从立春开始至立夏期间的三个月。
此,这;为,是;发,生发;陈,陈旧。
也就是推陈出新的意思。
它形容的是万物开始萌发的一种自然界的情形。
2、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俱,都;生,生发;以,因此;荣,繁荣。
3、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夜卧早起,即晚睡早起之意;广步,即散步;于庭,于,在;庭,庭院。
4、被发缓形,以使志生:被发,即披散头发;缓形,即解开衣裳,让体形舒缓。
因为春天来了,所以,不必再像冬天那样把衣服紧裹着,所以,要敞开衣裳。
5、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以使,让;志生,志向萌生。
王正龙老师讲《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养生精华)
王正龙老师讲《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养生精华)1.《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何以解?答:春夏秋冬,决非按四季养生,是比喻生长收藏的特点。
春三月,春为阳为乾,月为阴为坤,乾坤悉备。
此谓发陈,陈指过去,非陈旧之谓,使过去储存的东西发出来,相当于真阳元气,是为水生木,木即生发之谓。
天地俱生,则生长收藏之功能皆有,有天为之运化生发,有地为之收敛收藏,而以生发为主,倘无敛藏,则成堰苗助长。
元气充足,其必生机盛,万物因此而繁荣。
凡治病,起手即是发陈,恢复或激发旧有,使之生发成为新生,祛除寒气,振奋真阳,是为发陈。
惟其阳气振奋、生机发动,才能万物以荣。
倘精气虚甚,则元气不堪生发,惟当以独参汤或参附汤敛而保之,复进稀粥以养之。
四方:北方玄武(乌龟),东方青龙,南方朱雀(红色的鸟),西方白虎,中央戊己土。
四方之动物,于自然界中惟青龙无有,其身兼备十二种动物之特点:骆驼头、猪鼻、鲇鱼须、虾眼、鹿角、马鬃、蛇身、鱼鳞、鹰爪、狮尾、蝙腹、牛耳。
东方属木,主生发,万物咸赖其生发之力以为繁荣,惟其能变现一切,故属龙而兼备诸多动物之特性。
即东方能把西方的精发出来,供给十方,使万物咸得为荣,故“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胆为少阳,为枢而主生发。
中央戊己土:龟蛇相对者,非为蛇也,其实指蚯蚓,能疏土,疏则经脉通而能生长万物,故土居中央以利万物。
治痰独取阳明者,即是通经脉,而不限于脾胃。
《伤寒论》之四逆汤、附子理中汤悉为疏土之方,并非四君子才是补脾之剂。
此土即是元气之意,蛇龟相缠,是土得元气而能化育万物,元气喜藏而寄于肾,心脏病其犹元气寄于朱雀,是元气散而不能敛之象。
因此中央戊己土乃元气之意,能输布四方,而脾胃即在四方之中。
夜卧早起:是要顺应春三月阴阳变化之规律,不可局限于夜里入眠而早晨起床。
1.2四气调神大论
自然界
现象:闭藏
特:藏
起居调节: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养生方法
冬
神形调摄:若有私意,若己有得,无泄皮肤
直接损害:伤肾 失养后果 间接损害:奉生者少,春为痿厥
三
月
要
点:起居、行为、精神、意志应与冬天的闭藏 之气保持一致
二、四时阴阳乃万物之本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1],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 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 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2]之。从阴阳则生, 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3]。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 2.佩:通“倍”。《说文》:“倍,反也。”即违背之意。 3.内格:体内脏腑气血的活动与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相格拒。 王冰注:“内性格拒于天道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本篇提出的“四
气调神”养生原则,元代滑寿《读素问钞》注云: “春夏养阳,即上文养生养长之谓;秋冬养阴, 即上文养收养藏之谓。”也就是说春夏顺应生长 之气即养阳,秋冬顺应收藏之气即养阴。此说甚 合经旨,而为马莳、高士宗所宗。
四季养生之道——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黄帝内经
四季养生之道——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黄帝内经四季养生之道——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黄帝内经今年春天发过一春季养生贴,就是来自黄帝内经的。
黄帝内经对人体技能和养生之道的阐述,精确入微,字字珠玑。
可惜文字古涩,即使直译成白话文,如果不加注释,仍是极难读懂。
内经第二篇就人体如何应四季的变化来调神养生,做了很精辟的叙说,极力推荐大家一读。
现在正值夏天最热的时候,很多人热的心烦气躁,巴不得钻进冷气房吹个凉快。
却不知道夏天是阳气生而长(zhang3声)极的季节,人要顺应夏天,不要厌烦烈日,要让自己的志意放宽,阳气才得以长极而外泄。
夏季是养阳的季节,不把阳养好,秋冬再怎么进补都无济于事了。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此篇言顺于四时之气,调摄精神,亦上医治未病也。
春三月,此谓发陈,春阳上升,发育庶物,陈其姿容,故曰发陈也。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言天地万物一于生发。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欲阳气升发同于春气也。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予,与同。
恐伤天地之各,故亦顺时而为政也。
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天道发生,人事应之,故曰应。
是之谓养其生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长,上声。
逆,谓反其升发之令也。
肝象木,王于春,肝气既伤,则夏火为木之子,无以受气,故病生于夏而为寒变。
四时之气,春生夏长。
逆春伤肝,故少气以奉于夏长之令也。
解释一下,万物的阳气遵循着春生夏长(zhang),秋收冬藏的规则。
人体的阴阳自然也不例外。
春天的三个月,是启陈发新的季节,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人要顺应天地万物,晚睡早起,让体内的阳气顺应春天的气息一起发出来,早上在庭院里宽缓地散步,以运动生阳之气;头发披下来,行动要和缓,头发披下来,是疏通肝木之气,肝属木,是春的脏象,肝木的性质就是要疏达,不能郁结。
春是生的季节,人顺应天地的法则,对天地万物要采取生而勿杀,予而勿夺的态度,因而君子不杀刚苏醒的幼虫,不折刚长出来的嫩芽。
以上就是顺应春气,养生之道。
《素问》卷一、四气调神大论第二
《素问》卷一、四气调神大论第二本篇讲的是人们应该按照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气候来调养精神,所以叫《四气调神大论》。
《素问》八十一篇中称为大论的只有九篇,《新校正》说《天元记》以下的七篇大论是王冰编次《素问》的时候,从其它书中抽出来掺进去的。
《素问》原书中的大论只有第二《四气调神大论》和第五《阴阳应象大论》两篇,它们讲的是非常重要的医学基本理论,所以称之为大论。
本篇首先说明四季气候不同,教导人们如何适应气候调节身心。
其次说明阴阳不和的害处,并提出了违反四季对内脏造成的损害。
最后总结了顺应阴阳四季的重要性,特别强调了疾病的预防。
【原文】春三月,此谓发陈[1]。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早卧早起[2],广[3]步于庭。
被发缓形[4],以使志生[5]。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6]。
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7]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8],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9]。
天地气交[10],万物华实。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11]。
使志无怒。
使华英成秀[12],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13]。
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14],奉收者少。
秋三月,此谓容平[15]。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16]。
夜卧晚起[17],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使肺气清[18]。
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19],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
水冰地坼,无扰乎阳[20]。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使志若伏,若匿[21],若私有意,若已有得[22]。
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23]。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24],厥[25],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
藏德不上,故不下也[26]。
上下[27]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
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28]。
云雾不精[29],则上应白露不下。
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30],不施,则名木[31]多死。
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32]不荣[33]。
《黄帝内经》上卷《素问篇》2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原文+译文)
zǎo qǐ wú yàn yú rì shǐ zhì wú nù 们应该在夜晚睡眠,早早起身,不要厌恶长日,
早 起,无 厌 于 日,使 志 无 怒,
shǐ huá yīng chéng xiù shǐ qì dé xiè
情志应保持愉快,切勿发怒,要使精神之英华
使 华 英 成 秀,使 气 得 泄, 适应夏气以成其秀美,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
地 俱 生 ,万 物 以 荣 ,夜 卧
zǎo qǐ guǎng bù yú tíng pī fà huǎn
早 起,广 步 于 庭 ,被 发 缓
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 物显得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该入夜即睡眠, 早些起身,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使形体舒
xíng yǐ shǐ zhì shēng shēng ér wù shā 缓,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快,
xià sān yuè cǐ wèi fán xiù tiān
夏 三 月,此 谓 蕃 秀。天
dì qì jiāo wàn wù huā shí yè wò
地 气 交 ,万 物 华 实,夜 卧
夏季的三个月,谓之蕃秀,是自然界万物 繁茂秀美的时令。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旺盛,人
把它密藏起来一样;要躲避寒冷,求取温暖,
得,去 寒 就 温,无 泄 皮 肤,
shǐ qì qì duó cǐ dōng qì zhī yìng 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不断地损失,这是适
使 气 亟 夺。此 冬 气 之 应 , 应冬季的气候而保养人体闭藏机能的方法。违
yǎng cáng zhī dào yě nì zhī zé shāng
晚 起,必 待 日 光 ,使 志 若
黄帝内经素问直解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黄帝内经素问直解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春三月,指农历立春之后立夏之前的三个月。
此为发陈推陈出新。
天地俱生,万物古人常指草木而言以荣茂盛,夜卧早起,广步缓步于庭堂阶前的院子,被发缓形,“被”通“披”。
形,即形体。
周慎斋:“被发缓形,使阳升而气舒也。
”以使志生,言使志意顺着春天生发之气而舒畅活泼。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生、予、赏”皆所以应春阳生发之气;“杀、罚、夺”皆所以折逆春阳生发之气。
“勿杀、勿夺、勿罚”是说内存生发和平愉快的意念。
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春三月,五行之气为木,木五行配五脏为肝,夏为寒变,喻昌:“寒变者,夏月得病之总名。
缘肝木弗荣,不能生其心火。
至夏,心火当旺反衰,得食则饱闷,遇事则狐疑,下利奔迫,惨然不乐。
”奉长者少。
奉,供给之意。
长,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夏长。
春生,指大多数生物在春天开始生长活动。
夏长,指大多数生物在夏令生长茂盛,生长较快,春夏,阳气上升。
秋收,是指一切生物在秋令生机收敛、阳气收敛、水分收敛、活动收敛。
冬藏,是指一切生物在冬令阳气闭藏、精华闭藏、生机闭藏,活动减少或停止而进行冬眠。
夏长以春生为基础,若春季生养不好,供给夏长的条件差,到夏季就易发生寒变的病。
夏三月,指农历立夏以后六秋之前的三个月。
此为蕃秀言草木盛长,扬布秀美,天地气交,张介宾:“岁气阴阳盛衰,其交在夏,故曰天地气交。
斯时也,阳气生长于前,阴气收成于后,故万物华实。
”万物华实开花结果,夜卧早起,无厌吴师机:“谓无日长生厌也。
”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指人之容色成秀秀美,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杨上善:“内者为阴,外者为阳,诸有所爱,皆欲在阳。
”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夏三月,五行之气为火,火五行配五脏为心,秋为痎音皆疟,疟疾指总称。
张介宾:“心伤则暑气承之,至秋而金收敛,暑邪内郁,于是阴欲入而阳拒之,故为寒;火欲出而阴束之,故为热。
金火相争,故寒热往来而为痎虐。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注音读诵版)
素s ù问w èn ·四s ì气q ì调di ào 神sh én 大d à论l ùn 篇pi ān 第d ì二èr春ch ūn 三s ān 月yu è,此c ǐ谓w èi 发f ā陈ch én ,天ti ān 地d ì俱j ù生sh ēn ɡ,万w àn 物w ù以y ǐ荣r ón ɡ,夜y è卧w ò早z ǎo 起q ǐ,广ɡu ǎn ɡ步b ù于y ú庭t ín ɡ,被p ī发f ā缓hu ǎn 形x ín ɡ,以y ǐ使sh ǐ志zh ì生sh ēn ɡ,生sh ēn ɡ而ér 勿w ù夺du ó,赏sh ǎn ɡ而ér 勿w ù罚f á,此c ǐ春ch ūn 气q ì之zh ī应y īn ɡ,养y ǎn ɡ生sh ēn ɡ之zh ī道d ào 也y ě。
逆n ì之zh ī则z é伤sh ān ɡ肝ɡān ,夏xi à为w éi 寒h án 变bi àn ,奉f èn ɡ长zh ǎn ɡ者zh ě少sh ǎo 。
夏xi à三s ān 月yu è,此c ǐ谓w èi 蕃f ān 秀xi ù,天ti ān 地d ì气q ì交ji āo ,万w àn 物w ù华hu á实sh í,夜y è卧w ò早z ǎo 起q ǐ,无w ú厌y àn 于y ú日r ì,使sh ǐ志zh ì得d é泄xi è,若ru ò所su ǒ爱ài 在z ài 外w ài ,此c ǐ夏xi à气q ì之zh ī心x īn ,秋qi ū为w éi 痃xu án 疟nu è,奉f èn ɡ收sh ōu 者zh ě少sh ǎo ,冬d ōn ɡ至zh ì重zh òn ɡ病b ìn ɡ。
精读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二①春夏秋冬
精读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二①春夏秋冬
发陈、蕃秀、容平、闭藏,八个字,把一年四季万物变化的情形用最简单最形象的词汇表达了出来。
四季调神大论里说的四季,就是指春夏秋冬四季。
调神,什么是神呢?中医认为,心主神明。
我们对照原文就不难发现,不管哪个季节,都提到了神的问题。
为什么叫大论呢?就说明人随四季变化而养生的重要性。
大字,也正是强调了其重要性。
这重要性体现在,如果春天不注意养生,就会“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天不注意养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天不注意养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天不注意养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如果我们当下做了违背养生之道的事,也许当下不会出现问题,但是,有可能会在下一个季节里出现。
换言之,我们当下得的病,也许是较早时期做了违背养生之道的事。
比如,到了秋天,很多人爱感冒生病,深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夏天过度吹空调的结果。
还有很多人,到了春天,腿的筋很痛,细究起来,有可能他在冬天时穿的过少。
比如,俄罗斯,天寒地冷,很多妇女到老了,就会出现严重的腿痛,这和她们爱穿裙子有关。
而现然,中国的很多女生,也爱在秋冬之季,穿的很少,虽然美丽,但确也冻人。
久而久之,身体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总之,人随天动,天人合一,人体的小宇宙,一定要与自然界的大宇宙相适应,顺应一年四季自然变化之规律,乃养生之道的精髓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春三月,指农历立春之后立夏之前的三个月。
此为发陈推陈出新。
天地俱生,万物古人常指草木而言以荣茂盛,夜卧早起,广步缓步于庭堂阶前的院子,被发缓形,“被”通“披”。
形,即形体。
周慎斋:“被发缓形,使阳升而气舒也。
”以使志生,言使志意顺着春天生发之气而舒畅活泼。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生、予、赏”皆所以应春阳生发之气;“杀、罚、夺”皆所以折逆春阳生发之气。
“勿杀、勿夺、勿罚”是说内存生发和平愉快的意念。
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春三月,五行之气为木,木五行配五脏为肝,夏为寒变,喻昌:“寒变者,夏月得病之总名。
缘肝木弗荣,不能生其心火。
至夏,心火当旺反衰,得食则饱闷,遇事则狐疑,下利奔迫,惨然不乐。
”奉长者少。
奉,供给之意。
长,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夏长。
春生,指大多数生物在春天开始生长活动。
夏长,指大多数生物在夏令生长茂盛,生长较快,春夏,阳气上升。
秋收,是指一切生物在秋令生机收敛、阳气收敛、水分收敛、活动收敛。
冬藏,是指一切生物在冬令阳气闭藏、精华闭藏、生机闭藏,活动减少或停止而进行冬眠。
夏长以春生为基础,若春季生养不好,供给夏长的条件差,到夏季就易发生寒变的病。
夏三月,指农历立夏以后六秋之前的三个月。
此为蕃秀言草木盛长,扬布秀美,天地气交,张介宾:“岁气阴阳盛衰,其交在夏,故曰天地气交。
斯时也,阳气生长于前,阴气收成于后,故万物华实。
”万物华实开花结果,夜卧早起,无厌吴师机:“谓无日长生厌也。
”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指人之容色成秀秀美,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杨上善:“内者为阴,外者为阳,诸有所爱,皆欲在阳。
”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夏三月,五行之气为火,火五行配五脏为心,秋为痎音皆疟,疟疾指总称。
张介宾:“心伤则暑气承之,至秋而金收敛,暑邪内郁,于是阴欲入而阳拒之,故为寒;火欲出而阴束之,故为热。
金火相争,故寒热往来而为痎虐。
”奉收者少。
(冬至重病。
)秋三月,指农历立秋之后立冬之前的三个月。
此谓容平从容成熟,言草木盛长,到了秋天,已达到成熟阶段,天气以急劲急,地气以明清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起来,使志安宁,以缓秋刑,“刑”当作“形”。
春言缓形,于秋如何亦言缓形因为春天阳气日发,缓形是为了适应春之萌动;秋时寒凉渐生,缓形是为了适应秋之收敛。
收敛神气,精神内守,不急不躁。
使秋气平,无外其志,摒绝外虑。
使肺气清,杨上善:“摄志存阴,使肺气之无杂。
”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秋三月,五行之气为金,金五行配五脏为肺。
喻昌:“秋月之伤肺,伤于肺之燥也,但在肺为咳嗽,在大肠则为飧泄,所谓肺移热于大肠。
久为肠澼者,即此病。
”冬为飧泄食不消化而水谷杂下的泄泻。
喻昌:“伤肺而泄泻,以肺为主,但使热不传于大肠,则飧泄自止。
”,奉藏者少。
冬三月,指农历立冬以后立春之前的三个月。
此为闭藏生机潜藏。
水冰地坼音彻,裂开之意,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私心,若已有得,张志聪:“若伏若匿,使志无外也;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神气内藏也。
”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不让皮肤出汗。
使气亟当作“极”,过度夺丧失。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冬三月,五行之气为水,水五行配五脏为肾,春为痿厥四肢枯痿,软弱不举,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言氤氲天气清净光明之象,永远无尽。
故不下去也。
天明“天明”之“明”与“萌”通,“萌”又与“蒙”通。
“天明”即“天蒙”,有阴霾晦塞之意,与上清净光明正对,是喻人之真气健运,则形体充实;如真气滞碍,则虚邪为害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
邪乘虚窍而入,酿成灾害。
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遮蔽光明,尤怡:“阳气,天气也;阴气,地气也。
天气不治,则地气上干,故曰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
”云雾不精通“晴”,则上应白露不下。
尤怡:“云雾出于地,而雨露降于天。
地气不治,则天气不化,故曰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
”(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
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稿杨上善:“菀稿当为宛槁。
宛,痿死;槁,枯也。
”不荣。
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谓天地四时不能保持阴阳变化的正常规律。
与道相失,则未央未半绝灭。
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即重病,病之异于寻常者,万物不失不失保养之道,生气不竭。
逆春气,则少阳《汉书·律历志》:“太阴者北方,于时为冬;太阳者南方,于时为夏;少阴者西方,于时为秋;少阳者东方,于时为春。
”此少阳、太阳、少阴、太阴,是说肝、心、肺、肾四藏之应四时不生,肝气内变。
喻昌:“阳气不能鼓动而生出,内郁于肝,则肝气混揉,变而伤矣。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当作“动”。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即燥闷。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独沉”当作“沉浊”,肾气衰惫,肾水不能上交于心火之象。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肝心为阳,秋冬养阴肺肾为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本元,坏其真身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当作“奇”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当作“背”之。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反顺为逆,是谓内当作“关”格。
杨上善:“不顺四时之养身,内有关格之病。
”凡逆四时之气,在肝、心、肺、肾所生之病,均名“关格”。
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当作“兵”,兵器也,不亦晚乎《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原文原文朗读春三月,此为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
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
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
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
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稿不荣。
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
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导语】春生,指发生、生长、生机。
夏长,指大多数生物在夏令生长茂盛,生长较快,春夏,阳气上升。
秋收,是指一切生物在秋令生机收敛、阳气收敛、水分收敛、活动收敛。
冬藏,是指一切生物在冬令阳气闭藏、精华闭藏、生机闭藏,活动减少或停止而进行冬眠。
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出处与释义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释义: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
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从养生的角度看,顺应四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就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从而达到健康养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四季养生的机理一年四季,大自然表现为春温,夏热,秋凉,冬寒。
春天是万物往上升的时候,夏天是万物开始生长的时候,到了秋天万物开始收获,冬天是万物开始藏的时候。
这就构成了自然界一切事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
春生,指发生、生长、生机。
夏长,指大多数生物在夏令生长茂盛,生长较快,春夏,阳气上升。
秋收,是指一切生物在秋令生机收敛、阳气收敛、水分收敛、活动收敛。
冬藏,是指一切生物在冬令阳气闭藏、精华闭藏、生机闭藏,活动减少或停止而进行冬眠。
生长本身是一种能量、动力,是往上走的,属阳的范围,生长需要很大的阳气,即能量、动力来鼓动,所以春夏要补阳。
而秋冬季节则进入蛰伏阶段,属阴,要保存,不能外泄,要收藏起来,所以秋冬就要养阴。
所谓冬藏,就是指人体到了冬天,应该养精蓄锐、休养生息,以利来年应对春生、夏长、秋收的付出和收获。
三、四季养生与脏腑的关系1、肝主春,肝喜绿色食物,春天要多吃一些绿色蔬菜。
春天人的血液循环加快,营养消耗增加,而血流量的调节,营养的吸收、消化和供给,均与肝脏有关。
所以在春季要加强肝脏的保健,保持情绪乐观,不大悲大喜或者暴怒。
只有保持肝脏旺盛的生理机能,才能适应自然界生机勃发的变化。
另外,春季也能使肝气过旺,内火上升,这对脾胃会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所以还要加强脾胃的调节与保养。
2、心主夏,心喜红色食物如:山楂、红枣、枸杞等。
夏季出汗多,盐分损失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受到影响,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
3、脾主长夏,脾喜黄色食物如:黄豆制品等。
长夏是指从立秋到秋分的时段,俗称“秋老虎”。
长夏季节气候潮湿、温暖,在人体则与“至阴”之脾与之相应,天气闷热首要的防湿补脾。
4、肺主秋,肺喜白色食物如:白萝卜等。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饮食应以滋阴养肺之品为宜。
另外酸味食物能收敛肺气,而辛辣食物则发散泻肺。
所以,秋季常吃梨、番茄、柠檬、乌梅、葡萄、山楂、石榴、猕猴桃等酸味水果可养肺、润肺,还能达到止泻祛湿、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进食欲的作用。
5、肾主冬,肾喜黑色食物如:黑豆制品等。
在季节上,肾主冬,主骨生髓,怕凉。
在情智上,肾归“恐”,恐伤肾。
咸养肾,但过咸则伤肾。
由于肾主纳气,因此冬季人也不能一味懒怠少动,要多开展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提高抗病力。
冬天人处于“阴盛阳衰”状态,因而要加强背部保暖,有助于肾的阳气升发。
冬天养肾,一是保暖,二是保持心情愉快,三是多吃些黑色食品,四是适度作一些室外阳光下的锻炼。
四、四季养生宜忌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与天地共阴阳,“天睡我睡,天醒我醒”,这是最为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