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直解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春三月,指农历立春之后立夏之前的三个月。此为发陈推陈出新。天地俱生,万物古人常指草木而言以荣茂盛,夜卧早起,广步缓步于庭堂阶前的院子,被发缓形,“被”通“披”。形,即形体。周慎斋:“被发缓形,使阳升而气舒也。”以使志生,言使志意顺着春天生发之气而舒畅活泼。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生、予、赏”皆所以应春阳生发之气;“杀、罚、夺”皆所以折逆春阳生发之气。“勿杀、勿夺、勿罚”是说内存生发和平愉快的意念。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春三月,五行之气为木,木五行配五脏为肝,夏为寒变,喻昌:“寒变者,夏月得病之总名。缘肝木弗荣,不能生其心火。至夏,心火当旺反衰,得食则饱闷,遇事则狐疑,下利奔迫,惨然不乐。”奉长者少。奉,供给之意。长,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
夏长。春生,指大多数生物在春天开始生长活动。夏长,指大多数生物在夏令生长茂盛,生长较快,春夏,阳气上升。秋收,是指一切生物在秋令生机收敛、阳气收敛、水分收敛、活动收敛。冬藏,是指一切生物在冬令阳气闭藏、精华闭藏、生机闭藏,活动减少或停止而进行冬眠。夏长以春生为基础,若春季生养不好,供给夏长的条件差,到夏季就易发生寒变的病。
夏三月,指农历立夏以后六秋之前的三个月。此为蕃秀言草木盛长,扬布秀美,天地气交,张介宾:“岁气阴阳盛衰,其交在夏,故曰天地气交。斯时也,阳气生长于前,阴气收成于后,故万物华实。”万物华实开花结果,夜卧早起,无厌吴师机:“谓无日长生厌也。”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指人之容色成秀秀美,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杨上善:“内者为阴,外者为阳,诸有所爱,皆欲在阳。”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夏三月,五行之气为火,火五行配五脏为心,秋为痎音皆疟,疟疾指总称。张介宾:“心伤则暑气承之,至秋而金收敛,暑邪内郁,于是阴欲入而阳拒之,故为寒;火欲出而阴束之,故为热。金火相争,故寒热往来而为痎虐。”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指农历立秋之后立冬之前的三个月。此谓容平从容成熟,言草木盛长,到了秋天,已达到成熟阶段,天气以急劲急,地气以明清明,早卧早起,与鸡
俱兴起来,使志安宁,以缓秋刑,“刑”当作“形”。春言缓形,于秋如何亦言缓形因为春天阳气日发,缓形是为了适应春之萌动;秋时寒凉渐生,缓形是为了适应秋之收敛。收敛神气,精神内守,不急不躁。使秋气平,无外其志,摒绝外虑。使肺气清,杨上善:“摄志存阴,使肺气之无杂。”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秋三月,五行之气为金,金五行配五脏为肺。喻昌:“秋月之伤肺,伤于肺之燥也,但在肺为咳嗽,在大肠则为飧泄,所谓肺移热于大肠。久为肠澼者,即此病。”冬为飧泄食不消化而水谷杂下的泄泻。喻昌:“伤肺而泄泻,以肺为主,但使热不传于大肠,则飧泄自止。”,奉藏者少。
冬三月,指农历立冬以后立春之前的三个月。此为闭藏生机潜藏。水冰地坼音彻,裂开之意,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私心,若已有得,张志聪:“若伏若匿,使志无外也;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神气内藏也。”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不让皮肤出汗。使气亟当作“极”,过度夺丧失。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冬三月,五行之气为水,水五行配五脏为肾,春为痿厥四肢枯痿,软弱不举,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言氤氲天气清净光明之象,永远无尽。故不下去也。天明“天明”之“明”与“萌”通,“萌”又与“蒙”通。“天明”即“天蒙”,有阴霾晦塞之意,与上清净光明正对,是喻人之真气健运,则形体充实;如真气滞碍,则虚邪为害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邪乘虚窍而入,酿成灾害。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遮蔽光明,尤怡:“阳气,天气也;阴气,地气也。天气不治,则地气上干,故曰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通“晴”,则上应白露不下。尤怡:“云雾出于地,而雨露降于天。地气不治,则天气不化,故曰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稿杨上善:“菀稿当为宛槁。宛,痿死;槁,枯也。”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谓天地四时不能保持阴阳变化的正常规律。
与道相失,则未央未半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即重病,病之异于
寻常者,万物不失不失保养之道,生气不竭。
逆春气,则少阳《汉书·律历志》:“太阴者北方,于时为冬;太阳者南方,于时为夏;少阴者西方,于时为秋;少阳者东方,于时为春。”此少阳、太阳、少阴、太阴,是说肝、心、肺、肾四藏之应四时不生,肝气内变。喻昌:“阳气不能鼓动而生出,内郁于肝,则肝气混揉,变而伤矣。”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当作“动”。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即燥闷。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独沉”当作“沉浊”,肾气衰惫,肾水不能上交于心火之象。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肝心为阳,秋冬养阴肺肾为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本元,坏其真身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当作“奇”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当作“背”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当作
“关”格。杨上善:“不顺四时之养身,内有关格之病。”凡逆四时之气,在肝、心、肺、肾所生之病,均名“关格”。
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当作“兵”,兵器也,不亦晚乎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原文
原文朗读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稿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导语】春生,指发生、生长、生机。夏长,指大多数生物在夏令生长茂盛,生长较快,春夏,阳气上升。秋收,是指一切生物在秋令生机收敛、阳气收敛、水分收敛、活动收敛。冬藏,是指一切生物在冬令阳气闭藏、精华闭藏、生机闭藏,活动减少或停止而进行冬眠。
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出处与释义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释义: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从养生的角度看,顺应四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就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从而达到健康养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四季养生的机理
一年四季,大自然表现为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春天是万物往上升的时候,夏天是万物开始生长的时候,到了秋天万物开始收获,冬天是万物开始藏的时候。这就构成了自然界一切事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
春生,指发生、生长、生机。夏长,指大多数生物在夏令生长茂盛,生长较快,春夏,阳气上升。秋收,是指一切生物在秋令生机收敛、阳气收敛、水分收敛、活动收敛。冬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