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华中农业大学341社会工作原理之社会学基础知识考研试题
社会工作社会学各校研究生真题集个人整理版

社会工作硕士考研试题集中山大学2010社会工作原理一、名词解释1、接纳2、社会福利3、社会实务4、社会问题5、越轨二、简答题1、社会工作的功能2、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3、社会工作伦理的主要内容4、我国社会组织的类型与特征5、社会制度的功能三、论述题1、论社会工作本土化2、评西方社会学分层理论的主要观点2010社会工作实务一、理论与实务介入试从社会工作员身份及角度说明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如何从“以人为本”及“以社区为本”的基础上,建构实务介入概念,理论框架和介入过程模式?(可以选择个人、小组、社区其中一种的介入方式)二、社会工作实务角色试选择下列其中三种情景,说明社会工作员在实务过程中的角色及功能1、个案工作过程中如何协助案主体现案主的自决原则?2、小组工作过程中如何处理组员间的沟通冲突?3、家访过程中如何与服务对象建立工作关系?4、社区工作过程中如何网络社区资源?5、社区建设过程中如何加强居委会和NGO的合作关系?三、实务方案设计试从老人、残疾人、单亲妇女、高中学生中选取一个对象,并针对其特殊的需要,设计一个实务方案。
(包括需要假设、方案目的、服务内容、介入手法、评估指标等)2006年社会工作专业考试试题·社会工作概论部分一.基本概念(每题6分,共18分)1.社会福利行政2。
社区工作3。
专业社会工作二.简答题(每题16分,共32分)1.简述社会工作的督导模式2.建树社区工作的过程三.论述题26分简述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过程·社会研究方法部分一.简释题(每题6分,共18分)1.什么是“分析单位”和“抽样单位”,二者之间的区别于联系何在?2.什么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3.什么是“概念”和“命题或判断”,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二.简答题1.结构式研究(如问卷调查)与非结构式研究(如深度访谈或个案研究)各自在社会研究中有什么作用,它们对发展理论的意义何在?2.请简单解释社会研究中的创新原则的基本意义,并列举研究中的创新都有哪些方式。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社会工作原理》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社会工作原理》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二篇社会学基础知识第八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一、名词解释1.社会分层[华中农业大学2013、2011年研]答: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社会分层体现着社会不平等。
分层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由社会地位入手,把握社会基本结构以及由它制约的社会运行状态,推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2.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答: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是分层研究的基本范畴,它们一般是指社会垂直分化产生的各个社会地位层次以及分处于这些地位层次上的人群。
不同的层次在资源的占有和获得机会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反应了社会的不平等。
同时,阶级、阶层概念表明,垂直分化所造成的社会差别绝不仅仅是社会成员个人之间的差别,更主要的是一种集体性差别。
3.社会分化[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研]答: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其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后者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地位差别的扩大趋势。
社会分化有水平分化和垂直分化两种类型。
4.社会不平等答:社会不平等是对垂直分化所产生的各阶级、各阶层之间关系的集中概括,是指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和满足需求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性。
5.精英循环(帕累托)答:精英循环是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提出来的,是指社会系统维持平衡和稳定的基本机制,体现为:社会平衡的基本条件就是保持循环路线的畅通,以使执政阶层中总能保持一定数量的精英。
一旦流动缓慢,就会造成执政阶级中蜕化分子激增,同时非执政阶级中的精英不断增长,社会将随之失去平衡和稳定,而征服或革命将使新的精英掌权并建立起新的平衡。
6.社会流动[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研;河北大学2012年研;华东理工2011年研;西南大学2010年研]答: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
社会工作原理考研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习题考研真题

社会工作原理考研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习题考研真题一、第一章社会工作理论:概念、历史与意义1. 习题详解1社会工作理论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征?答: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可根据理论特征和历史逻辑分为多种不同的发展阶段模型。
(1)豪(Howe)的七阶段模型及其阶段特征①第一阶段是“调查”(investigation)阶段。
社会工作者是事实的收集者,扮演调查者的角色,缺乏对理论的清晰认识,主要是将常识应用于不寻常的情景之中。
②第二阶段是精神分析学阶段。
弗洛伊德成为社会工作理论模式的核心人物,社会工作几乎就是精神分析。
③第三阶段是“诊断学派”(the diagnostic school)和“功能学派”(functional school)并立的时期。
诊断学派旨在探索和解决案主的精神疾病;功能学派则将个人的行为视为情景的后果,聚焦于此时此地,案主是助人关系的中心。
④第四阶段是“获得”(acquisition)阶段。
社会科学理论得到长足的进展,为社会工作借用不同的知识架构提供了基础,包括心理动力论、认知理论、行为理论等。
⑤第五阶段是“盘点”(taking an inventory)阶段。
社会工作对已有的理论、模式和流派进行整理、分类和排列。
⑥第六阶段是“理论统整”(unification of theory)阶段。
即整合理论,出现包容性的理论视角,特别是系统视角,并且强调社会功能。
⑦第七阶段是“理论归类”(classifying)阶段。
理论多元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社会工作者致力于理论的分类化和有序化,出现众多的理论分类模式。
(2)《社会工作理论》一书结合Howe的七阶段模型和Kemp、Whittaker & Tracy对社会工作理论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提出一个六阶段模型,其具体阶段和阶段特征如下:①第一阶段(19世纪90年代—20世纪20年代)是社会工作理论的开创期。
以Richmond(1917)的《社会诊断》为标志,开创了社会工作“成为科学”的目标。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详解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体行为B. 社会行为C. 社会结构D. 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答案:D2. 社会化过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维持社会秩序B. 促进个体发展C. 传承文化D. 以上都是答案:D3.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什么?A. 财富B. 权力C. 声望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控制的手段?A. 法律B. 道德C. 习俗D. 个人意愿答案:D5. 社会问题的特征是什么?A. 普遍性B. 社会性C. 争议性D. 以上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社会资本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群体通过社会网络、社会规范、信任等社会结构获得的资源和能力。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能够促进信息流通、降低交易成本、增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
2. 描述社会化过程中的几种主要社会化类型。
答案:社会化类型主要包括初级社会化(儿童期的社会化)、次级社会化(成年后进入新角色或环境的社会化)、反社会化(个体脱离社会规范的过程)和再社会化(个体适应新环境或角色的社会化)。
三、论述题1. 论述现代社会中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现代社会中家庭结构经历了从传统的大家庭向核心家庭、单亲家庭、同居家庭等多样化家庭形式的转变。
这些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家庭功能的分化、家庭成员角色的重新定义、家庭内部权力关系的调整等。
四、案例分析题1. 案例:某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忽视了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导致社会不公和冲突。
问题:请分析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公正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公正问题主要体现在资源分配不均、忽视弱势群体需求等方面。
改进建议包括:制定包容性政策,确保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权益;加强公众参与,使城市规划更加透明和民主;建立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满足不同收入层次的需求。
结束语:通过本次社会学概论试题的练习,我们不仅复习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还通过案例分析和论述题,锻炼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学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学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10,分数:20.00)1.社会运行(华中农大2017年研;山东大学2013年研)(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会运行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评价社会运行状态是否处于良性的社会运行,需要遵循综合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和满足需要原则。
)解析:2.文化(河北大学2017年研;华中师大2016年研;华中农大2012年研;社科院2011年研)(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
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它是与自然物相对应的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文化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广义的文化是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中尺度的文化主要指制度和规范文化,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通过创造、选择、积累而形成的行为规范、习惯和生活方式;小尺度的文化是指科学文化知识。
文化的特性包括:①文化是由人创造出来和人们学到的;②文化是人类生活经验积累的产物;③文化是群体共享的;④文化是由象征符号表示的。
)解析:3.文化震惊(武汉科大2014年;华中农大2010年研)(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化震惊(culture shock)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
2010年六所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1月社会工作硕士专业考试真题(记忆版)社工实务一、名解42分(10选7)常人方法学、PPS抽样、分析单位、文化震撼、事后假设。
二、简答48分(6选3)1、问卷和访谈时有哪些提问的原则?2、历时研究和纵贯研究在进行因果分析时的不同理论解释。
3、请举例说明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4、。
.。
三、论述60分(5选2)1、假设检验和归纳分析的优势和不足。
2、对问卷调查、当面访谈、电话访问的评价。
3、。
社会理论民俗学等试题。
个人觉得题目有点变态~一、名解40分(10选8)难度不大公民权利、文化相对论、口述传统、社会资本、社会福利、。
二、简答60分(8选4)1、如何理解文化多样性和多元化?2、如何理解儒化、涵化、社会化?3、如何理解文化评选和文化复议与社会的关系?(貌似)4、我国当前的老年社会保障现状及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5、试论述哈贝马斯的理性行动理论。
6、韦伯的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7、政府、社会、和政策?的关系。
8、如何理解西方的个人主义原则?(貌似)三、论述50分(6选2)2010年中山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回忆版)社会工作原理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1、接纳2、社会福利3、社会工作实务4、社会问题5、越轨二、简答题(不太记得了,貌似有5题好像)1、2、社会制度的功能3、中国的社会组织类型及特征三、论述题(也太不记得了,大家补充)1、下午:441社会工作实务一、试以人为本和以社区为本基础上,试构建社工实务介入概念、理论框架、介入程序(可选择个案、小组、社区其中一个模式选择介入)(60分,没错,就一题60分)二、从下面选出三个例子说明社会工作者在实务过程中充当的角色(45分)1、怎么维护案主自决?2、在小组工作中如何解决组员沟通冲突?3、4、社区工作中如何网络资源?5、在社区工作中如何协调居委会与NGO的关系?三、试从老人、单身母亲、高中学生、残疾人中选取一个对象,针对其特殊需要,设计一个社会工作实务方案,包括需要、介入手段、目的、过程、评估等(45分)北京大学2010年社会工作硕士MSW专业课试题社会工作原理一、名词解释(10个,ms每个6分)1、接纳2、社会角色3、家庭生命周期4、科层制5、社会工作专业化6、文化相对主义7—10 想不起来了二、简答1、什么是社会化,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2、什么是社会环境,简述人类成长的社会环境3、简述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并说明它与中国文化相冲突的地方4、社会工作的要素(应该还有1—2个题目,我想不起来了)三、论述(每题20分)1、案例分析题:请用生态结构(图)分析案主,并写出简要评估报告2、什么是社会分层,简述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社会工作硕士《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题库-章节题库(社会互动)

第四章社会互动一、名词解释1.社会互动[华中农业大学2012、2010年研;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社会互动又称为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互作用,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社会互动的含义:①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②社会主体之间发生以信息交流为基础的相互依赖性关系和行为是社会互动的前提条件;③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交往,也可以借助媒介进行;④社会互动与特定的社会情境密切相关,并形成特定的互动模式;⑤社会互动不仅会影响互动关系,而且会对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结构产生影响。
2.合作答:合作是指社会互动主体之间为达到对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相互配合的互动形式。
合作性互动也是群体和社会形成和维持的基础。
一般来说,成功的合作应具备以下条件:①合作各方有某种共同目标,否则就无合作的必要;②对于如何达成目标有基本共识;③合作各方的行动相互配合;④合作各方要讲信用。
此外,能否顺利合作还受到互动各方个性特征和社交技能的影响。
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以及学会合作,已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
3.集体行为相关试题:集合行为[北京城市学院2013年研]答:“集体行为”是指那些在某种社会因素刺激下,许多人脱离或违背社会制度和常规而共同做出的组织性、结构性和秩序性比较差的行为。
集体行为的组织性、结构性和秩序性较低,主要表现在:它没有确定的可以遵循的行动规则,没有明确的角色分工,没有明确的指挥结构,也没有确定的组织形态,因此容易受情绪和外部偶然因素的影响,行动的目标和方式反复多变,行动的后果难以预测。
由于这些特征,集体行为常常具有潜在的破坏性。
集体行为包含聚众、群众和公众三种基本形态。
从根本上说,集体行为是由于现有的社会制度或常规因某种原因失去效用,使社会互动失去指引和方向造成的。
由于没有指引和方向,集体行为的组织性、稳定性和秩序性都会比较低,卷入集体行为的人也会表现出平时所没有的一些特征。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工作实务2010-2017年考研初试真题

华 中农业 大学二 ○-三年硕 士研 究生入 学考试 试题 纸
课程名称:鲳7社会工作实务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第 1页 共 1页 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本上,不得写在试题纸上,否则无效。 ' 一、名词解释 (共18分,每小题 6分) 1 .变自量与 因变量 2 .量测 3 .单简随机抽样
二、简答题 ( 共2 4 分, 每小题 8 分) 1 .述简社会学研 究方法的特点。 2 .述简华莱士的 “科学环”。 3 .述简影响信度 的因素。
道社会事务科工作。上班第一天,社 会事务科王科长告诉小李,希
望她先熟悉社 区情况,特 别是 中龄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的 日常照顾
情况,为 今后开展工作打好基础。经过与社 区老年人接触后,小 李
感觉到社 区老年人境遇不容乐观。特别是 当她看到社 区有些老人病
危时,就 会联想 自己将来也要经历这一切,因 而感到痛苦;有 时甚
6。 个案研 究
二、简答题 (共 40分 ,每 小题 8分 )
1.简 述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原则。
2,简 述社会政策制定的过程。
3.简 述小组工作的程序。
4.举 例说明不同测量层次的数学特征。
5.简 述信度与效度 的关系。
三、案例分析题 (共 24分 )
小李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通 过 了公务员考试,被 安排到街
子也与高菲越来越逆 反, 母子关系越来越差 。不久后 , 高菲与儿子 应邀参加了 “妈妈与贝贝”小组,结果她与儿子的关系发生了根本 改变。
问题:
1.菲高的主要困境是什么? (7)分 2.对面“高菲们”的困境,“妈妈与贝贝 “小组应采取什么策略? ( 9 )分
四、论述题 ( 1 5)分
论述任务 中心模 式个案工作 的工作过程 与技巧。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331社会工作原理 考研真题(名词解释)【圣才出品】

一、名词解释1.社会弱势群体(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研)答:社会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由于群体的力量、权力相对较弱,因而在分配、获取社会财富时较少较难的一种社会群体。
因而他们处于较贫困状态。
比如工人、农民,农民工,残疾人。
弱势群体根据人的社会地位、生存状况、生理特征和体能状态来界定,它在名义上是一个虚拟群体,是社会中一些生活困难、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散落的人的概称,也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服务对象。
2.生态理论(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研)答:生态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个具有整合意义或折中意味的社会工作实践理论,它融合了不同的人类行为理论和社会工作实践理论,为社会工作提供了一个广泛的、折中的知识基础和实践框架,并成为社会工作综融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
生态视角的流行基于以下原因:①它回应了社会工作的一个长期传统,即致力于改善案主的心理和环境状况;②它提出了一个整合的框架,这个框架包括了众多的因素和不同的概念;③它是以个人和环境之间的界面为干预聚焦的;最后,生态系统视角认为案主所经历的困境为“生活中的问题”。
3.社会运行(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研)答:社会运行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业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社会运行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运行是社会变迁和发展,表现出继承、变异和中断等三种关系;横向运行是指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为交叉渗透、制约、促进和转化等关系。
4.“镜中我”理论(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研)答:“镜中我”理论,又称“镜中自我”,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是指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反应这面镜子而形成的一种自我观念。
他认为自我是社会的产物。
没有他人的反应和评价,就不会有自我观念的形成。
镜中我从想象得来,分三个步骤:①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表现;②想象他人对这种表现的判断;③形成自我观念。
2010年华中农业大学624社会保障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0年华中农业大学624社会保障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科目代码:624 科目名称:社会保障概论满分:150分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5分)1.贝弗里奇计划2.失业保险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社会保障基金5.福利经济学6.贫困陷阱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8分)1.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有哪些?2.社会保障水平受哪些方面的制约?3.西方新自由主义学派关于社会保障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简述中国传统的医疗保障制度的组成及其施行特点。
5.简述我国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的原则。
三、论述题(共45分,每题15分)1.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农村养老保险之间的关系。
2.结合案例论述福利国家的起源和保障特点。
3.论述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过程中“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四、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结合内容回答问题。
共35分,前一题10分,后一题25分)宁波自1987年步入老年型城市行列以来,老年人口以每年2%~3%的速度递增。
至2004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9.3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4.26%。
因此,探索既坚持居家养老又保证老年人生活质量法人新型服务机制已刻不容缓。
宁波市海曙区于2004年开始探索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通过建立政府、非营利机构、社区三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对高龄、独居的困难老人由政府购买服务,并开设具有日托功能的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并组建了居家养老专职服务队伍和志愿者服务队伍,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买菜、看病取药、洗衣拖地、休闲娱乐等各种服务,镇海区招宝山街道总浦桥社区去年投资10万多元,建立了占地300多平方米的“日间老年护理中心”。
江东区与今年3月在百丈街道的潜龙、朱雀、划船三个社区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向社区老人提供中晚餐饮、护理康复、文化娱乐等服务。
宁波市民政局副局长丁定远认为,居家养老是指在传统的家庭养老、子女照料的基础上,有组织地为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提供消费性服务的新型养老模式,他表示,下一步,政府将在资金投入、政策保障等方面给予积极扶持,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和政策保障。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社会工作原理》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社会)【圣才出品】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社会工作原理》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二篇社会学基础知识第二章社会一、名词解释1.社会运行[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研]答:社会运行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社会运行大体上包括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①纵向运行,是指社会的变迁与发展;②横向运行,是指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社会诸系统的交互作用。
2.文化[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研;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研;社科院2011年研]答:文化是指人类代代相传的全部社会生活的结晶,社会的存在不可以须臾失去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是人类智慧的集中体现。
其他动物都不具有人类的文化思想、文化知识和文化技能,当然更不具有人类创造文化的能力。
总之,社会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按照一定的文化逻辑来进行的。
广义的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成果。
狭义的文化指精神文化,甚至是专指文学艺术、音乐、体育等。
社会学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包括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都可以归结为是各种文化现象。
3.文化震惊[武汉科技大学2014年研;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研]答: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
文化震惊显示的是,有着巨大差异的不同文化在相互接触时发生的冲突和碰撞现象,它不仅发生在民族之间,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地区之间也会发生。
4.文化堕距答:“文化堕距”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来的。
该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历年真题和考试大纲(打印版).doc

全国MSW考试专业课考试包括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实务两门。
考试指导范围如下: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原理部分包括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及社会学基础知识两个方面的知识。
第一部分: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了解社会工作的产生背景及其基本假设;了解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把握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思路;理解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及其本质;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包括价值理念、理论基础、过程模式等。
一、社会工作概述1.社会工作的涵义与性质2.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3.社会工作的对象与服务领域4.社会工作的功能二、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1.社会福利思想2.社会福利制度3.社会工作的价值与价值体系4.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三、社会工作的理论1.社会工作理论的涵义及地位2.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3.社会工作的实践理论四、人的发展与社会环境1.人的发展、社会环境及其关系2.儿童发展与社会环境3.青少年发展与社会环境4.成人发展与社会环境5.老人发展与社会环境五、社会工作过程1.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要素2.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六、社会工作教育1.社会工作教育与训练的意义2.社会工作教育与专业化3 .社会工作本土化第二部分:社会学基础知识要求考生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功能,掌握社会学基本概念与理论,掌握社会学观察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的视角与方法。
一、社会学的对象与功能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2.社会学的功能二、社会1.社会及其构成2.文化的类型与功能三、人的社会化1.人的社会化的涵义及意义2.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与内容3.社会角色四、社会互动1.社会互动的涵义及类型2.社会互动的理论五、社会群体1.社会群体的涵义及类型2.初级社会群体3 .社会群体的变迁六、社会组织1.社会组织的特征与类型2.社会组织的结构3.社会组织管理七、社会制度1.社会制度的概念与类型2.社会制度的功能八、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1.社会分层的概念与功能2.社会分层理论3 .社会流动九、社区1.社区的概念与要素2.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3.城市化十、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1.社会变迁的涵义与类型2.社会现代化的涵义与内容3.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十一、社会问题1.社会问题的涵义及特点2.社会问题的类型与成因3.当前我国的主要社会问题十二、越轨与社会控制1.越轨行为及其类型2.社会控制的概念与类型3.社会控制体系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实务部分包括社会工作实务方法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两方面的知识。
社会工作硕士《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题库-章节题库(社会制度)

第七章社会制度一、名词解释1.社会设置[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研]答:社会设置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制约社会行动的重要结构框架。
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设置是用来安排人们的活动,满足诸如秩序、信仰、生产等社会需要而设立的一套习俗、民俗、行为模式。
也就是说,设置是满足社会有机体的功能需要的。
社会设置的构成要素包括:①社会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的好与坏、幸福与痛苦、美与丑、善良与邪恶、值得与不值得等主观判断;②社会规范体系,包括社会规范和社会习俗;③权威与地位结构;④社会机构与设施,社会设置的运转必须凭借一定的条件与媒介,必须有一定的辅助物。
2.社会制度答: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在社会关系中,社会制度占据最重要的地位。
因为,社会制度是社会关系的综合体系,也是社会关系的最高层次。
社会制度是一种固定化的较为持久的社会关系。
只有研究社会制度,我们才能从总体上把握住一个社会的基本关系。
3.功能主义答:功能主义又称结构功能主义,是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也代表着一种社会学研究的思想潮流,在20世纪的社会研究领域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德、帕森斯、默顿等人。
结构功能主义者是把社会看作一个类似于有机生命体的一个整体系统,它由各个子系统和具体部分组成,而每个系统和部分又承担着整体社会的一部分功能,正是以这些功能的发挥,使得社会整体得以存在,因此,他们从社会整体存在的必要性出发来分析个体行为和社会制度、社会现象,认为所有社会现象必然是某种功能性的体现,功能主义由此得名。
二、简答题1.简述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
相关试题:社会制度的构成[社科院2015年研]答:构成社会制度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价值观与价值判断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的是与非、正确与错误、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幸福与痛苦、值得与不值得、应该与不应该、合理与不合理等的一种感受、认识和主观判断。
2010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34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0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34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9c7a2933f46527d3240ce0d8.png)
2010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34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武汉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学位)(满分值150分)科目名称:社会工作原理(A卷)科目代码:341注意:所有的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凡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社会工作者答:在有些国家,社会工作者的身份比较容易确定。
这些人一般受过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并获得社会工作的硕士或学士学位,他们在社会福利机构或设施中专门从事社会服务,并被社会工作专业组织所认可,被雇主认为是社会工作者。
在我国,根据我国社会工作的具体情况并借鉴国际经验,可以对社会工作者做出如下初步界定: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他们是有一定专业知识并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
《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的界定是“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
它用从事社会工作和专业两个特征来指认社会工作者。
2.社区答: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包括以下四层含义:①社区占有一定的地域,其社区形态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
社区之“区”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地理区域。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个“区”乃指一个人文区位,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结合。
②社区的存在离不开一定的人群。
人口的数量、集散疏密程度以及人口素质等,都是考察社区人群的重要方面。
③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些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
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某些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及社区意识,构成了社区人群的文化维系力。
④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3.沟通理论答:沟通理论是以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语言学中有关人际沟通的一些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这种理论强调人际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人大社工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社会工作硕士专业考试真题(记忆版)《社会工作实务》一、名解42分(10选7)1、常人方法学2、PPS抽样3、分析单位4、文化震撼5、事后假设二、简答48分(6选3)1、问卷和访谈时有哪些提问的原则?2、历时研究和纵贯研究在进行因果分析时的不同理论解释。
3、请举例说明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4、。
.。
三、论述60分(5选2)1、假设检验和归纳分析的优势和不足。
2、对问卷调查、当面访谈、电话访问的评价。
3、。
《社会工作理论》民俗学等试题。
一、名解40分(10选8)难度不大公民权利、文化相对论、口述传统、社会资本、社会福利、。
二、简答60分(8选4)1、如何理解文化多样性和多元化?2、如何理解儒化、涵化、社会化?3、如何理解文化评选和文化复议与社会的关系?(貌似)4、我国当前的老年社会保障现状及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5、试论述哈贝马斯的理性行动理论。
6、韦伯的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7、政府、社会、和政策?的关系。
8、如何理解西方的个人主义原则?(貌似)2011年社会工作硕士《社会工作实务》一、名词解释1、个案工作2、伦理困境3、过程评估4、第三集团5、矫正工作6、社区康复7、家庭治疗二、简答1、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2、定性研究的特点和局限3、宏观社工方法4、人类行为的理论三、论述1、当前中国青少年发展的主要社会问题,及其相应的社工对策2、当前中国社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社会工作原理》一、名词解释1、伊丽莎白法案2、个案管理3、社会诊断4、社工行政5、公民权利6、精神健康7、社会目标模式8、保息六政二、简答1、英美睦邻友好运动2、功能主义社会福利观3、社会治疗理论流派4、社会性别理论三、论述1、结合青少年特点讨论社会工作发展中价值观的普适性与特殊性2、人类行为与生命周期发展理论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真题《社会工作原理》一、名词解释1、社会政策2、社会福利3、去机构化4、内外影响力范式5、社会环境6、生态系统7、本土化8、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二、简答1、简述英美福利五边形的内容与含义2、简述埃里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3、社会工作研究的特点4、社会工作的基础价值观三、论述1、结合实例,试述社会政策与社会团结和经济发展的关系2、结合实例,试述价值中立原则的基础理论及其在中国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可行性。
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工作考研真题

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工作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
1.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
2. 优势视角
3. 环境中人的视角
4. 小组动力
5. 社会行动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
1.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2. 在小组工作中“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步骤。
3. 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基本关系
4. 简述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方式。
5. 定性研究方法的特点。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中国文化背景校的个案工作应如何体现“非指导”和“案主自觉”的原则?
2. 简述社会工作中地区发展模式的基本假设、任务和策略。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小路,今年十五岁,初中毕业考上了职业中专。
由于父母离异,法院将其判给了爸爸。
但是爸爸很快为小路找了个继母。
继母对小路并不好,不让爸爸给小路筹集学费。
而小路的
生母,由于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工作,也没钱供小路上学。
小路的学费问题严重困扰着小路。
问题:
(一)上述案例中,小路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二)针对项目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2、病人李女士36岁,被诊断患有肾衰竭需要进行肾移植手术,捐肾者是李女士弟弟,弟弟也住进了医院。
姐弟俩住进医院后,李女士情绪波动很大。
医生认为这样的状态对她手术和康复都不利。
要求医院的医务社会工作者介入。
(一)李女士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二)如果你是一位医务社会工作者,你准备如何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