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柱式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
浅谈桥梁施工过程中盖梁抱箍法施工方法及荷载计算
1盖 梁抱 箍 法 施 工设 计 图
特制钢支架 , 该支架由工 l 6型钢制作 , 每个墩
c 点位襁
:
第 二步 : 计算 C 点支座反力 R c作用下的 盖梁施工拟采用抱箍法施工。 盖梁砼浇筑量大, 用工 1 6型钢 1m) 8 。盖梁悬出端底模下设特制 弯矩与挠度 约 6. 4 。 8O m3 0 i 角支 架 , 每个 重 约 5 N K。 1 . 2盖梁抱箍法结构设计 。 - 1侧模与端 1. 2 荷载计算:1 ( )盖梁砼 自重 : 6 .0 G= 8 m × 0 模 支 撑 。侧 模 为 特 制大 钢 模 ,面模 厚 度 为 2 K / 310 K 。( ) 板 自重 : = 3 K ( 5 N m= 7 0 N 2模 G216 N 根 86 m, m 肋板高为 le 在肋板外设 21 O m, [4背带 。 据 模 板 资 料 ) ( )侧 模 支 撑 白 重 : 34 。 3 G= 8× 在侧模外侧采用间距 12 .m的 21b作竖带 , [4 竖 01 8×2 + 0 3 K 。 ( ) 三 角 支 架 自 重 : .6 . 1 =4 N 9 4 带高 29 . m;在竖带上下各设 一条 2 0的栓杆 5×2 1K = 0 N。 ( ) 施 工 荷 载 与 其 它 荷 载 : 5 — 作拉杆 ,上 下拉杆问间距 27 . m,在竖 带外 设 G= 0 N。 横 梁 上 的 总 荷 载 : s2 K , 一一岛 ( ) 2 个 , + + +G + =1 0+l O 9 4 的钢管斜撑 , 8 支撑在横梁上 。端模为特制 GH=Gl G2 G3 4 G5 70 36+34+1 +20=l 0 几 一■ 。 K H 10 /2 = 4 KNm。 9 .m 大钢模, 面模厚度为 86 mm, 肋板高为 lc Om。在 0 N q= 9 01 . 17 / 横 梁采 用 04 的 端模 外 侧 采 用 间距 1 m 的 21b作 竖带 , 带 工字钢 , . 2 1 4 竖 则作用在单根横梁上的荷载 G ’17× 4 : 第 三步 : C点位移为零的条件计算支座 由 高 29 在 竖 带 外 设 4 .m; 8的 钢管 斜 撑 , 支撑 在 04 5 KN 作 用 在 横 梁 上 的 均 布 荷 载 为 : 反 力 RC . 9 。 = q’ = 横梁 上 。 .2 底 模 支撑 。 模 为 特 制大 钢 模 , 1. 2 底 面 G ’ = 924 2 K / 式 中 : 为 横 梁受 荷 段 长 H .5 /.= 5 Nm(  ̄ l H 由假 定 支 座 条件 知 : 0 ∑f= 为 . 。 4  ̄aa / 5 模厚度为 8 m 肋板高为 1c 。在底模下部 度 , 2 m) m, 8 0m q gC e d) 葡t ' 。 () a 4 3 1 g 搏 2 ; 6 l _ l j 采 用 间 距 04 工 l .m 6型 钢 作 横 梁 ,横 梁 长 2 纵梁计算。纵梁采用单层 四排 , 、 3 上 下 46 盖梁悬 出端底模下设三角支架支撑 , . m。 三角 加 强型 贝雷 片 ( 准 贝雷 片规 格 :0 0r × 标 30e a : =! : — =! 8 t +! z ; 。 =! ; . ! 兰 3 架放在横梁上。 横梁底下设纵梁 。 横梁上设钢垫 10 e , 50 r 加强弦杆高度 1c 连接形成纵梁 , a 0m) 长 块以调整盖 梁底 2 %的横向坡度 与安装误 差。 30m。 () 2 计算支座反力 R R 与墩柱 相交 部位 采用特 制 型钢 支架作 支撑 。 231 荷 载 计 算 :1 .. ( )横 粱 自重 : 6 46× G =. 由静力平衡方程解得 1. .3纵梁 2 在横梁底部采用单层 四排上下加强 025×2 + . 0 6 3×8×025 3 K . = 0 N。 ( )贝 雷 梁 自 0 2 呈 1 、 = 。 = 型 贝雷 片 ( 准 贝 雷 片 规 格 :0 0 mx10 c 重 : 7 ( . 08 ×2 l 2 ×3 × . 5 × 标 30 c 5 0m, G = 27 . + ++ 02 ) 0 加强弦杆高度 1e 连接形成纵 梁, 3 m, 0m) 长 0 每 2 = 3K 0 11N 纵 梁 上 的 总 荷 载 : G1 +G3 G4 G5 + + +G6 G7 7 0 3 + 4 + =1 0 +l 6 3 + 两排 一 组 , 组 中 的两 排 贝 雷 片并 在 一 起 , 每 两组 GZ= +G2 ( ) 矩 图 3弯 贝 雷 梁 位 于 墩 柱 两侧 , 心 间距 236r, 中 5 . a 贝雷 1+ 0 3 + 3 = 0 1 N。纵 梁所 承 受 的 荷 载 假 e 0 2 + 0 1 12 6 K 根据叠加原理 , 绘制均布荷载弯矩图 梁底部采 用 3 m长 的工 1 6型钢作 为贝雷梁横 定为均布荷载 q q G /= 0 1I . 10 Nm。 := ZL 2 6/2 = 6 K / 9 : 8 82q 向底部联接梁。贝雷片之间采用销连接。 、 纵 横 232结构力学计算。结 构体 系为一次超 . . 梁以及纵梁与联接梁之间采用 u型螺栓连接 ; 静定结构 , 采用位移法计算。 纵梁下为抱箍。1 . .4抱箍 。 2 采用两块半 圆弧型 () 1计算 支座 反力 R 第一 步 : C: 解除 c点 钢板( 板厚 t1m 制成 ,M2 = 6 m) 4的高强 螺栓连 约束 ,计算悬臂端均布荷载与中间段 均布荷载 接, 抱箍高 13 c 采用 6 74 m, 6根 高强螺栓连接 。 情 况 F 弯 矩 与挠 度 的 抱 箍 紧 箍 在墩 柱 上产 生 摩 擦 力 提供 上 部 结 构 的 2- . 3纵梁结构强度验算 3 支承反力 , 是主要的支承受力结构 。 为了提高墩 ( )根据以上力学计算得知 , 1 最大弯矩出 柱与抱箍 间的摩擦力 , 同时对墩柱砼面保护 , 在 现 在 A、 支 座 , 代 人 q后 MB8 2 = .2× B = . q 88 8 墩柱与抱箍之 间设一层 2~3 mm厚的橡胶垫 , 1 0 41 KN/ 6 =1 l m 纵梁与抱箍之问采用 u型螺栓连接。 () 2 贝雷片的允许弯矩计算 2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计算 查《 公路施 工手册桥涵》 9 3 , 第 2 页 单排单 厂 ———■■————] 2 . 1侧模支撑计算 。 .1力学模型。 21 . 假定 层贝雷桁片 的允许 弯矩【 0 95 Nm M 1 7 K / 。则 四 为 : : : 砼浇筑时的侧压力 由拉杆和竖带承受 , P 为砼 图 排单 层的允许 弯矩 【 - M】4×9 5× . 3 1 7 09 5 0 = 浇 筑时 的 侧压 力 , 孔 为 拉 杆承 受 的拉 力 。 、 K/A Nm(  ̄下加强型 的贝雷梁的允许变矩应大于 点位移 量 : =一 t 21 .2荷载计算。砼浇筑 时的侧压力:m K h . P= 。 此计算值) 式 中: ——外加剂影响 系数 , 1 ;y K 取 . ^——砼 2 故 MB 1 1K / = 4 1 Nm<[ = 5 0 K / 满 足 M]3 1 Nm, 容重 ,取 2 K ^ 3 ——有效压头 高度。h O 5 N n; h =. 强 度要 求 。 2 + 4 9 T= 2 + 4 9 2 2 . w 0.2 2 . ×0 01 = . m。 . 5 06 P= m 2 . 纵梁挠度验算 .4 3 K h 1 ×2 .= 8 P 。 振 捣 对模 板 产 生 = . 5x0 1 K a 砼 2 6 最 大挠 度 发 生 在盖 梁 端 的侧压力按 4 P K a考虑。 :| 1+ = 2 P 。 则 P: 8 4 2 K a 盖 n ‘ = 4 qE = 4 ×1 0 6 8 / I6 8 6/ l x1 8 0 .×
桥梁盖梁抱箍法的施工及计算5页
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一、施工设计说明1、工程简介高速公路****有桥梁2座。
墩柱为两柱式或三柱式结构,墩柱上方为盖梁,如图1所示。
本图尺寸为其中一种形式,该盖梁设计砼37立方米,计算以该图尺寸为依据,其他尺寸形式盖梁施工以该计算结果相应调整。
图1 盖梁正面图(单位:cm)2、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2)路桥施工计算手册(3)其他相关资料及本单位以往施工经验。
二、盖梁抱箍法结构设计1、盖梁模板底模支撑在盖梁底模下部采用间距1m工14型钢作横梁,横梁长3.7m。
横梁底下设纵梁。
3、纵梁在横梁底部采用单层;两排贝雷片(标准贝雷片规格:3000cm×1500cm,)连接形成纵梁,长18m,两排贝雷梁位于墩柱两侧,中心间距120cm。
贝雷片之间采用销连接。
纵、横梁以及纵梁与联接梁之间采用U型螺栓连接;纵梁下为抱箍。
4、抱箍采用两块半圆弧型钢板(板厚t=10mm)制成, M24的高强螺栓连接,抱箍高70cm,采用14根高强螺栓连接。
抱箍紧箍在墩柱上产生摩擦力提供上部结构的支承反力,是主要的支承受力结构。
为了提高墩柱与抱箍间的摩擦力,同时对墩柱砼面保护,在墩柱与抱箍之间设一层2~3mm厚的橡胶垫,纵梁与抱箍之间采用U型螺栓连接。
5、防护栏杆与工作平台(1)栏杆采用φ50的钢管搭设,在横梁上每隔2米设一道1.2m高的钢管立柱,竖向间隔0.5m设一道钢管横杆,钢管之间采用扣件连接。
立柱与横梁的连接采用在横梁上设0.2m高的支座。
钢管与支座之间采用销连接。
(2)工作平台设在横梁悬出端,在横梁上铺设5cm厚的木板,木板与横梁之间采用铁丝绑扎牢靠。
三、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计算(一)、设计检算说明1、设计计算原则(1)在满足结构受力情况下考虑挠度变形控制。
(2)综合考虑结构的安全性。
(3)采取比较符合实际的力学模型。
(4)尽量采用已有的构件和已经使用过的支撑方法。
2、对部分结构的不均布,不对称性采用较大的均布荷载。
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
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盖梁抱箍法是常用的梁的施工方法之一,它可以很好地解决钢筋混凝土梁中裂缝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盖梁抱箍法的基本原理、施工步骤、计算方法等内容。
一、基本原理盖梁抱箍法是一种保护钢筋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
在梁的顶面铺设一层钢筋网,通过箍筋与混凝土搭接,可以有效地避免梁的裂缝产生。
盖梁抱箍法的原理是,在混凝土表面预先设置一定的箍筋,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开裂和脱落,从而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由于盖梁抱箍法不但可以提高梁的抗震性能,而且可以增加施工速度和节省用钢,因此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用途。
二、施工步骤盖梁抱箍法的施工步骤如下:1.梁顶平整在梁的顶面上填平钢筋混凝土,并将其抹平。
2.铺设钢筋网在梁的顶面铺设一层钢筋网,使其完全覆盖梁的顶面。
3.设置箍筋在钢筋网上设置箍筋,箍筋应布设在梁的顶底两面和中央位置,边距应不小于100mm。
箍筋的截面尺寸、层数和间距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置。
4.施工混凝土在设置好箍筋之后,再铺设一层混凝土,将其塑性混凝土顶面升高到设计标高。
5.振捣、养护在施工混凝土之后,进行振捣、养护等工作,待混凝土养护、硬化后即可使用。
三、计算方法对于盖梁抱箍法的计算,需要分别进行箍筋和钢筋的计算。
1.箍筋计算箍筋的计算需要考虑取箍间距、箍筋间距以及箍筋层数等多种因素。
根据设计要求和国家有关标准,对箍筋进行单独计算,并参考梁的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箍筋的具体设置方案。
2.钢筋计算钢筋计算需要考虑梁的自重和荷载等多种因素。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钢筋计算,并参考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钢筋的具体设置方案。
四、盖梁抱箍法是一种常用的钢筋混凝土梁施工方法,其原理是通过铺设钢筋网和设置箍筋,控制混凝土的开裂和脱落,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盖梁抱箍法施工步骤包括梁顶平整、钢筋网铺设、箍筋设置、混凝土施工和振捣养护等。
在盖梁抱箍法的计算中需要考虑箍筋和钢筋等多种因素,在实际施工和计算中要结合梁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考虑。
桥梁盖梁抱箍法的施工及计算
桥梁盖梁抱箍法的施工及计算桥梁是交通基础设施中重要的构造物之一,其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对于道路安全和保障交通流畅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桥梁施工中,盖梁抱箍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梁体合拢方法。
本文将介绍盖梁抱箍法的施工原理及计算方法。
盖梁抱箍法的施工原理盖梁抱箍法是将两个混凝土梁体(上梁体和下梁体)采用抱箍拉合,形成一个整体的构造法。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将混凝土下梁体放在桥墩上,然后将上梁体或预制梁放置在下梁体之上,再使用抱箍拉合将两个梁体合拢成一个整体。
具体施工方法如下:1.安装抱箍:在下梁体上设置抱箍,抱箍位置应符合桥梁设计要求,通常是分布在桥梁梁端、拱顶和支座处等。
2.安装支撑:在拱桥和大跨度桥梁中,由于梁体自重和施工荷载很大,因此需要在拱腰和拱脚处设置支撑,以支撑梁体的自重和施工荷载。
3.安装上梁体或预制梁:将上梁体或预制梁放置在下梁体之上,两者的尺寸和重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避免发生滑动和倾斜等现象。
4.抱箍拉合:通过手动或机械方式拉动抱箍,使其与上梁体与下梁体之间形成紧密的连接。
5.脱模:当混凝土凝固后,即可拆除抱箍、支撑和模板,完成梁体的合拢和下放。
盖梁抱箍法的计算方法盖梁抱箍法的计算包括了拉力的计算和抱箍的设计。
以下是具体的计算步骤:拉力的计算1.计算梁体的自重和施工荷载,确定抱箍的数量和位置。
2.计算梁体的拉伸应力,以确定抱箍的拉力。
3.根据抱箍的位置和数量确定抱箍的拉力分配。
4.选择抱箍张力设备,如电动液压拉紧器和手动液压拉紧器等。
抱箍的设计1.确定抱箍的数量和位置,一般应符合桥梁设计规范的要求。
2.确定抱箍的直径,一般为50-70毫米。
3.设计抱箍的拉伸强度和切断强度,以确定抱箍的材质和尺寸。
4.确定抱箍的受力状态,包括抱箍的轴力、剪力和弯矩等。
5.根据抱箍的材料和受力状态,确定抱箍的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
总结盖梁抱箍法是一种常用的桥梁梁体合拢方法,在混凝土预制梁和梁体施工中广泛应用。
本文介绍了盖梁抱箍法的施工原理和计算方法,知道如何设计和施工合适的抱箍对于桥梁的安全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因此在实践中要认真执行计算和设计规范,确保桥梁的质量和安全性。
桥梁三柱式受 力 计 算 书
盖梁抱箍受力计算书一、盖梁横断面图二、 力学模型:qqq q反力计算简图三、 力学检算盖梁的重力传递给工字钢,再由工字钢传递给抱箍钢板,靠抱箍钢板与立柱的摩擦力来维持力学平衡。
假设三根立柱从左至右产生的反力为Rb 、Ra 、Rc 。
Ra 为两个简支梁在中间立柱的合力。
1、 反力计算q=(砼+钢筋+模板、工字钢、方木及振动荷载等)÷15.7=(25.16m 3×2400kg/ m 3+3974kg+9056kg)×9.8N/kg ÷1000÷15.7=45.8KN/ m∑Mb=0Ra1×5.5+2.35×45.8×2.35÷2-5.5×45.8×5.5÷2=0计算得Ra1=103.0KNRa=2×103.0=206.0 KN∑Ma=0计算得Rb=256.5 KN由力学计算式Ra+Rb+ Rc=15.7×45.8计算得Rc=256.5 KN由此可得出在两个边立柱的结构压力最大。
取其中一个检算。
2、抱箍钢板与立柱砼的摩擦力计算盖梁的重力传递给抱箍的钢板,在压力小于摩擦力的的情况下,抱箍钢板才不会产生位移失稳。
确定摩擦力的大小关键取决于抱箍钢板之间连接螺栓的抗拉力大小。
一个抱箍钢板用10个φ20的高强螺栓连接。
每个高强螺栓紧箍轴力为:185.85KN。
N=10×185.85=1858.5KNf=uN=0.3×1858.5=557.55 KN(砼与橡胶摩擦系数为0.3)安全系数考虑为2.0那么:2.0×256.5KN=513.0KN< f=557.55 KN 从以上力学分析,该抱箍方法完全满足施工要求。
三柱盖梁抱箍法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计算书
盖梁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计算书(一)、盖梁工程概况本工程全线共七座桥梁,盖梁共40个,均为三柱式墩结构。
各部分尺寸各桥相同,分别为:长15.2m,宽1.6m,高1.4m,混凝土33.2m³。
柱间距5.5m,两侧悬臂1.5m。
计划防震挡块同盖梁一起浇筑。
如图所示:(二)、盖梁抱箍施工法结构设计1、侧模设计侧模为专用大钢模,面板采用δ=6mm的Q235钢板,肋板高度100mm。
其中纵肋(横桥向)、竖肋均采用[10槽钢,边肋为δ=12mm的Q235钢板与背肋连接。
整座盖梁侧模每侧设置16道拉杆梁,上下各有一道拉杆保证侧模稳定性。
2、底模设计底模模为专用大钢模,面板δ=6mm,肋板高度100mm。
其中纵肋(横桥向)、横肋(顺桥向)均采用[10槽钢,边肋在底部主要受力区采用等边角钢L100×10,其余部分为δ=12mm的Q235钢板与背肋连接。
3、横梁(顺桥向)采用[10槽钢立放,优先布置底模接缝处及薄弱处,然后再加密布置。
最大间距50cm。
4、主支撑梁(纵梁)主梁采用28b工字钢,长度16m,安装在三个抱箍之上,承受盖梁施工的全部荷载。
5、抱箍抱箍由两块半圆形高度为50cm的钢板(δ=10mm)制作而成。
两片抱箍间采用M20高强螺栓连接,每侧16颗,共计32颗。
与混凝土的接触面贴合一层2~3mm厚度的橡胶垫。
紧固高强螺栓使抱箍产生对墩柱混凝土面的侧压力产生摩擦力,为主梁提供足够的支座反力。
6、防护栏杆与工作平台(1)在横梁上每隔3条横梁焊接一根竖向钢筋,长度50cm。
当横梁安装完毕时,将长度1.2m的钢管(Φ50×1.5),再沿纵向安装栏杆。
钢管间连接采用扣件连接。
(2)在横梁悬臂端放置竹胶板或竹踏板,方便作业人员走行。
(三)、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图图01 《桥墩盖梁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图》图02 《盖梁模板设计图(一)》图03 《盖梁模板设计图(二)》(含抱箍设计图)(四)、主要材料数量汇总表(五)、设计简算说明1、设计计算原则(1)、满足结构受力的安全性。
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新
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新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摘要:详细介绍了抱箍法盖梁施工的支撑体系结构设计,盖梁结构的内力计算和抱箍支撑体系的内力验算,以及本工艺的施工方法。
关键词:盖梁抱箍结构计算施工1.工程概况广州西二环高速公路徐边高架桥为左、右幅分离式高架桥,全桥长1280m,全桥共有盖梁84片,下部结构为三立柱接盖梁,上部结构为先简支后连续20m空心板和30m T梁,另有15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全桥施工区鱼塘密布,河涌里常年流水,墩柱高度较高,给盖梁施工带来难度。
为加快施工,减少地基处理,本桥盖梁拟采用抱箍法施工。
2.抱箍支撑体系结构设计盖梁结构以20m空心板结构的支撑盖梁为例,盖梁全长20m,宽 m,高,砼体积为 m3,墩柱Φ,柱中心间距7m。
抱箍法支撑体系设计盖梁模板为特制大钢模,侧模面板厚度t=5mm,侧模外侧横肋采用单根[8槽钢,间距,竖向用间距的2[8槽钢作背带,背带高,在背带上设两条Φ18的栓杆作对拉杆,上、下拉杆间距,底模板面模厚6mm,纵、横肋用[8槽钢,间距为×,模板之间用螺栓连接。
盖梁底模下部采用宽×高为×的方木作横梁,间距。
盖梁底模两悬出端下设三角支架支撑,三角架放在横梁上。
在横梁底部采用贝雷片连接形成纵梁,纵梁位于墩柱两侧,中心间距,单侧长度21m。
纵梁底部用四根钢管作连接梁。
横梁直接耽在纵梁上,纵梁之间用销子连接,连接梁与纵梁之间用旋转扣件连接。
抱箍采用两块半圆弧型钢板制成,钢板厚t=16mm,高,抱箍牛腿钢板厚20mm,宽,采用10根M24高强螺栓连接。
为了提高墩柱与抱箍间的摩擦力,同时对墩柱砼面保护,在墩柱与抱箍之间设一层3mm厚的橡胶垫,纵梁与抱箍之间采用U型螺栓连接。
抱箍构件形象示意图如图1所示。
防护栏杆栏杆采用φ48的钢管搭设,在侧模上每隔5m焊接一道高的钢管立柱,横杆钢管与立柱采用扣件连接,竖向间隔,栏杆周围挂安全网。
盖梁抱箍法施工方案设计计算书
梁箍法施工设计计算一、设计校核和计算说明1.计算原理(1)在满足结构受力的条件下考虑挠度和变形控制。
(2)综合考虑结构的安全性。
(3)采用更符合实际的力学模型。
(4)尽量采用现有的组件和已经使用过的支持方法。
2.没有贝雷架的相关数据。
根据计算,没有数据可以附上。
3.对于部分结构的不均匀分布,不对称采用较大的均布荷载。
4.本次计算不扣除墩柱承担的盖梁混凝土重量。
作为安全储备。
5.抱箍加工完成实施前,必须先进行压力试验,变形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二、侧模支撑计算1.荷载计算(按最大盖梁)混凝土浇筑时的侧压力:Pm=Kγh式中:K——外加剂的影响系数,取1.2;γ-混凝土容重,26kN/m3;;H -有效压头高度。
混凝土浇筑速度V为0.3m/h,浇筑温度为20℃。
则:v/T=0.3/20=0.015<0.035h = 0.22+24.9v/T = 0.22+24.9×0.015 = 0.6mpm = kγh = 1.2×26×0.6 = 19千帕模板上混凝土振捣的侧压力按4kPa考虑。
那么:Pm=19+4=23kPa盖梁长度每延米侧压力按最坏情况考虑(即混凝土浇至盖梁顶部时):P = pm×(h-h)+pm×h/2 = 23×2+23×0.6/2 = 53.9 kN。
2、拉杆张力计算拉杆(φ20圆钢)间距1.2m,1.2m范围内混凝土浇筑时的侧压力由上、下拉杆承担。
有:σ=(T1+T2)/A=1.2P/2πr2= 1.2×53.9/(2π×0.012)= 102993 kpa = 103 MPa <[σ]= 160 MPa(OK)3、垂直皮带弯曲和挠度计算竖带两端设拉杆作为竖带支点,竖带为简支梁,长度l0=2.2m,混凝土侧压力按均布荷载q0考虑。
垂直带的弹性模量e[14b = 2.1×105 MPa;惯性矩Ix = 609.4cm4弯曲模量Wx = 87.1cm3立方厘米Q0 = 23×1.2 = 27.6千牛/米最大弯矩:mmax = q0l 02/8 = 27.6×2.72/8 = 25kn·m。
盖梁抱箍法施工计算书
11.2.1抱箍法盖梁施工计算书1、计算依据(1)《路桥施工计算手册》(2)《云南省标准化施工指南》(3)宾南高速土建3标两阶段施工图设计;(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5)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6)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及相关文件2、专项工程概况(1)盖梁施工采用抱箍法,抱箍采用2块半圆弧形钢板制作,使用M24的高强螺栓连接,底模厚度10cm,每块长度2.5m;充分利用现场已有材料,下部采用I14工字钢作为横梁,横梁底部采用2根I40b工字钢作为纵梁,抱箍与墩柱接触部位夹垫2~3mm橡胶垫,防止夹伤墩柱砼;纵横梁梁两端绑扎钢管,安装防落网。
下面以K55+213右幅1号墩盖梁例进行抱箍相关受力计算。
(2)盖梁尺寸:2.1m×1.7m×11.7m(宽×高×长);不规则尺寸:2.1m×0.7m×1。
63m(宽×高×长);下部采用圆形双柱墩,柱直径2m,柱间中心距离6.4m,盖梁周围预留1m以上作为操作平台;(3)计算假定:工字钢放在抱箍上按外伸梁计算,荷载按均布荷载垂直作用在两片工字钢上,柱顶承受的荷载忽略不计(偏安全),工字钢受弯、剪作用,抱箍受剪力作用。
抱箍法施工示意图如下:I14工字钢横梁10cm厚底模间距0.5mI45C工字钢纵梁千斤顶抱箍抱箍法施工示意图3、横梁计算冬季雪荷载及养护设施荷载根据现场情况考虑增加,(1)荷载计算1)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表8-1,得C30砼容重取25KN/m³盖梁钢筋砼荷载:G1=39.4×25KN/m³=985KN;挡块钢筋砼荷载:G2=3.6×25KN/m³=90KN;2)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表8-1得模板采用组合钢膜、连接件及钢楞时荷载均按0.75KN/㎡考虑,得:模板面积:经计算,盖梁模板面积为59.88㎡;模板荷载:G3=59.88×0.75=44.91KN3)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表8-1得施工人员、施工料具运输、堆放产生的荷载均按按2.5KN/㎡考虑,得:施工人员荷载:G4=2.5KN/m2×11.7m×2.1m=61.425KN4)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表8-1得倾倒砼时产生的冲击荷载采用溜槽或串通产生的荷载和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均按2KN/㎡考虑,不叠加计算,得:施工动荷载:G5=2KN/m×11.7m×2.1m=49.14KN5)横梁盖梁长度为11.7m,两侧布置横梁时各延长1m作为操作平台;由于盖梁宽2.1m,各延长1m后为4.1m,根据钢材长度规范一般取4.5m,施工时可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横梁间距及数量;两墩柱中心距离为6.4m,墩径为2m,则两墩柱间净间距为4.4m,考虑到中间位置受力较为集中,横梁布置间距采用0.25m;则横梁数量为:中间位置(两墩柱之间):4.4÷0.25=17.6根,取整为18根;两侧位置(两墩柱外侧):(2+3.3)÷0.25=21.2根,取整后为22根,即两侧各布置11根横梁;即:横梁总数为40根;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得,I14工字钢每米重量为16.88m;横梁总荷载G6=mg=16.88×4.5×40×9.8=29776.32N≈30KN;计算中:g取9.8N/Kg;7)横梁上跨中部分荷载:G7=G1+G2+G3+G4+G5+G6=985+90+44.91+61.429+49.14+30=1260.475KN 每根横梁上所受荷载:q1= G7/15=1265.475/40≈31.5KN作用在每根横梁上的均布荷载:q2= q1/2.1=31.5/2.1≈15KN/m两端悬臂部分只承受施工人员荷载,可以忽略不计。
桥梁盖梁抱箍法的施工及计算
桥梁盖梁抱箍法的施工及计算【桥梁盖梁抱箍法的施工及计算】1.引言桥梁盖梁抱箍法是一种常用的桥梁施工方法,它通过借助抱箍的力量来实现梁体的安装和固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桥梁盖梁抱箍法的施工步骤和计算方法,希翼对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2.盖梁抱箍法的基本原理桥梁盖梁抱箍法基于力学原理,通过将抱箍套在梁体上并施加力量,实现对梁体的暂时固定,以便进行后续的安装和施工工作。
抱箍的选择和施加力量的计算是关键的。
3.盖梁抱箍法的施工步骤(1)梁体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好梁体并进行检验,确保梁体的质量和尺寸符合要求。
(2)抱箍的安装:根据梁体的尺寸和数量,选择合适大小和数量的抱箍,并将其套在梁体上。
确保抱箍的位置正确,并通过螺栓或者其他固定装置固定住抱箍。
(3)抱箍的调整:根据梁体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调整抱箍的位置和紧固力,使其能够密切贴合梁体,并施加适当的压力。
(4)施加力量:通过使用液压设备、螺栓等方式,施加力量在抱箍上,使其能够有效地固定住梁体。
根据梁体的要求和设计要求,施加合适的力量,并进行实时监测。
(5)安全检查: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确保抱箍的安装和施工过程中没有浮现问题。
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盖梁抱箍法的计算方法(1)梁体荷载的计算:根据桥梁设计规范,计算出梁体所承受的荷载,并将其转化为对应的压力值。
(2)抱箍的选择:根据梁体的尺寸和荷载要求,选择合适的抱箍。
(3)抱箍上施加的力量的计算:根据抱箍的材料和尺寸,计算出每一个抱箍上需要施加的力量,并将其转化为对应的压力值。
(4)施加力量的设备选择:根据施加力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液压设备或者其他螺栓等工具。
(5)力量的监测和调整: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加的力量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扩展内容】1、本所涉及的附件如下:(1)桥梁设计规范(2)抱箍选择表格(3)梁体荷载计算表格(4)施加力量设备选择表格(5)实时监测记录表格2、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桥梁设计规范:指规定桥梁设计要求的法规和规范文件,例如《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等。
盖梁抱箍法的计算和施工简介
盖 梁抱 箍法 的计算 和施 工简 介
刘 鑫
摘 要 : 文 比较 分 析 三 种 盖 梁 施 工 方 法 , 中抱 箍 法 有 较 大 的 优 越 性 。本 文 建 立 了 抱 箍 法 施 工 时抱 箍 和 工 字 钢 选 材 的 分 析 、 算 方 本 其 验
32模 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及 安装 . jr n
抱 箍 安 装 完 成 后 , 支 承 板 上 安 装 工 字 钢 纵 梁 。 纵梁 与 支 在 承 板 之 间 安放 钢 砂 箱 , 以便 于 调 整 纵 梁 的高 度 和 盖 梁 完成 后 底 模 的 拆 卸 ; 梁 之 间 用 拉 杆 连 接 形 成 整 体 ; 在 纵 梁 上 按 一 定 纵 并 问矩铺设方木 , 然后进行盖梁底模的铺设和侧模 的安装 。 盖 梁 的 底 模 和 侧 模 均 采 用 大 块 定 型钢 模 板 与 异 型 钢 模 板 现 场 组 合 拼 装 而 成 。底 模 的调 整 通 过 在纵 梁 与 方 木 之 间 加 塞 木 楔 进 行 , 保 底 模 大 面 积 平 整度 及 底 模 与 方 木 的 密 贴 : 模 完 确 底 成 后 , 行 盖 梁 钢 筋 笼 的 吊装 , 后 安 装 侧 模 : 模 用 拉 杆 加 进 然 侧 固 , 过 内 支承 调 整 模 板 的线 形 及 大 面积 平 整 度 , 风绳 定位 。 通 缆
() 箍 法 。这种 方 法 用 钢 抱 箍 套 在 立 柱 上 , 将 工 字 钢 横 3抱 再 梁 搁 置 在 抱 箍 上 。过 抱 箍 钢板 与砼 墩 柱 的磨 擦 力 来 承 担 盖 梁荷 载 。采 用 抱 箍 法 施 工 , 地 基 只 需 适 当 处 理 以供 脚 手 架 搭 设 即 原 可 , 基 不 需 要 加 固 处 理 , 且 周 转 时 间 快 、 模 方 便 。抱 箍 法 地 而 支 充 分 利 用 了 工 字 钢 的 抗 弯 刚 度 大 , 曲变 形 较 小 的 特 点 , 于 弯 易 将 变 形 控 制在 规 范允 许 的范 围之 内。
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
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
1.准备工作: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和测量,确定梁的尺寸和位置,并准备好所需的钢筋和箍筋。
2.铺设坡框:根据梁的实际尺寸,在梁底部的模板上铺设坡框,并使
用支撑物将其固定。
3.安装立柱:根据梁的位置,安装立柱并用水平仪进行调整,确保立
柱平整垂直。
4.固定钢筋:根据设计要求,在模板内安装纵向钢筋,并用托臂支撑
起来,以防止下垂。
5.安装箍筋:根据设计要求,在纵向钢筋上安装箍筋,并用箍筋钩住
纵向钢筋,以形成一个框架。
6.浇筑混凝土:将预先配好的混凝土倒入模板内,用振动棒进行振捣,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
7.拆除模板:混凝土凝固后,根据混凝土强度的要求,拆除模板,并
进行喷水养护。
在进行盖梁抱箍法施工时,需要进行一些计算来确定所需的钢筋和箍
筋数量。
1.确定纵向钢筋数量:根据梁的尺寸和设计要求计算出纵向钢筋的截
面积,然后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梁的受力情况确定纵向钢筋的间距。
2.确定箍筋数量:根据梁的尺寸和设计要求计算出箍筋的长度,然后
根据箍筋的直径和间距确定箍筋的数量。
3.确定箍筋长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梁的受力区段和箍筋的截面积,然后通过计算得到所需的箍筋长度。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根据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施工方法,能够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和抗弯抗剪能力。
在进行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步骤进行,并进行相关的计算来确定所需的钢筋和箍筋数量。
这样可以确保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桥梁盖梁抱箍法的施工及计算
桥梁盖梁抱箍法的施工及计算范本一:技术指南梁抱箍法的桥梁盖梁施工及计算1. 引言1.1 背景和目的在桥梁建设中,盖梁施工是一项关键工序。
梁抱箍法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方法,本文档旨在提供梁抱箍法施工的详细步骤和计算方法,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1.2 术语和缩写在本文档中,以下术语和缩写的含义如下:- 盖梁:指梁体的安装和固定过程。
- 梁抱箍法:一种使用箍筋将梁体固定在临时支撑上的方法。
2. 施工步骤2.1 准备工作- 检查临时支撑的位置和状态,确保其能够承受梁体的重量。
- 准备所需材料,包括钢筋、模板等。
- 检查梁体的尺寸和质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2.2 安装临时支撑- 根据设计要求,按照规定位置搭建临时支撑。
- 确保临时支撑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2.3 安装箍筋- 根据设计要求,在梁体上布置箍筋,距离和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 使用钢筋连接器将箍筋和梁体连接在一起。
2.4 安装预应力设备(如果适用)- 如果需要进行预应力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安装预应力设备。
2.5 固定梁体- 使用螺栓或焊接等方式,将梁体与箍筋连接。
- 检查固定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3. 计算方法3.1 盖梁受力计算- 根据梁体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特性,计算盖梁受力情况。
- 考虑到箍筋和梁体的受力情况,计算盖梁的承载能力。
3.2 临时支撑计算- 根据梁体的重量和临时支撑的位置,计算临时支撑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4. 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供参考:- 梁抱箍法施工图纸- 盖梁受力计算表格- 临时支撑计算表格5. 法律名词及注释- 盖梁:指将梁体安装和固定到桥墩或其他支撑上的过程。
- 梁抱箍法:一种使用箍筋将梁体固定在临时支撑上的方法。
- 临时支撑:用于支持梁体的临时结构,通常由木材或钢材构成。
- 箍筋:用于固定梁体的钢筋,通常以环形或螺旋形包围梁体。
范本二:操作手册桥梁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操作手册1. 简介本操作手册旨在提供有关桥梁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的详细步骤和指导,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的达标。
盖梁抱箍法施工计算书
目录1、计算依据2、专项工程概况3、横梁计算3.1荷载计算 ..............................................................3.2力学模型 ..............................................................3.3横梁抗弯与挠度计算.....................................................4、纵梁计算4.1荷载计算 ..............................................................4.2力学计算模型 ..........................................................5、抱箍计算5.1荷载计算 ..............................................................5.2抱箍所受正压分布力q计算...............................................5.3两抱箍片连接力P计算...................................................5.4抱箍螺栓数目的确定.....................................................5.5紧螺栓的扳手力Pb计算..................................................5.6抱箍钢板的厚度 ........................................................抱箍法施工计算书1、计算依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辽宁省标准化施工指南》《辽宁中部环线高速公路铁岭至本溪段第四合同段设计图》及相关文件2、专项工程概况盖梁施工采用抱箍法,抱箍采用2块半圆弧形钢板制作,使用M24的高强螺栓连接,底模厚度10cm,每块长度2.5m;充分利用现场已有材料,下部采用I14工字钢作为横梁,横梁长度为4.5m,根据模板拼缝位置按照间距0.25m布置,共需27根;横梁底部采用2根I45C工字钢作为纵梁,纵梁长度为15m;抱箍与墩柱接触部位夹垫2~3mm橡胶垫,防止夹伤墩柱砼;纵横梁梁两端绑扎钢管,安装防落网。
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新)
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摘要:详细介绍了抱箍法盖梁施工的支撑体系结构设计,盖梁结构的内力计算和抱箍支撑体系的内力验算,以及本工艺的施工方法。
关键词:盖梁抱箍结构计算施工1.工程概况广州西二环高速公路徐边高架桥为左、右幅分离式高架桥,全桥长1280m,全桥共有盖梁84片,下部结构为三立柱接盖梁,上部结构为先简支后连续20m空心板和30m T梁,另有15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全桥施工区鱼塘密布,河涌里常年流水,墩柱高度较高,给盖梁施工带来难度。
为加快施工,减少地基处理,本桥盖梁拟采用抱箍法施工。
2.抱箍支撑体系结构设计2.1盖梁结构以20m空心板结构的支撑盖梁为例,盖梁全长20m,宽1.6 m,高1.4m,砼体积为42.6 m3,墩柱Φ1.2m,柱中心间距7m。
2.2抱箍法支撑体系设计盖梁模板为特制大钢模,侧模面板厚度t=5mm,侧模外侧横肋采用单根[8槽钢,间距0.3m,竖向用间距0.8m的2[8槽钢作背带,背带高1.55m,在背带上设两条Φ18的栓杆作对拉杆,上、下拉杆间距1.0m,底模板面模厚6mm,纵、横肋用[8槽钢,间距为0.4m×0.4m,模板之间用螺栓连接。
盖梁底模下部采用宽×高为0.1m×0.15m的方木作横梁,间距0.25m。
盖梁底模两悬出端下设三角支架支撑,三角架放在横梁上。
在横梁底部采用贝雷片连接形成纵梁,纵梁位于墩柱两侧,中心间距1.4m,单侧长度21m。
纵梁底部用四根钢管作连接梁。
横梁直接耽在纵梁上,纵梁之间用销子连接,连接梁与纵梁之间用旋转扣件连接。
抱箍采用两块半圆弧型钢板制成,钢板厚t=16mm,高0.6m,抱箍牛腿钢板厚20mm,宽0.27m,采用10根M24高强螺栓连接。
为了提高墩柱与抱箍间的摩擦力,同时对墩柱砼面保护,在墩柱与抱箍之间设一层3mm厚的橡胶垫,纵梁与抱箍之间采用U型螺栓连接。
抱箍构件形象示意图如图1所示。
2.3防护栏杆栏杆采用φ48的钢管搭设,在侧模上每隔5m焊接一道1.2m高的钢管立柱,横杆钢管与立柱采用扣件连接,竖向间隔0.5m ,栏杆周围挂安全网。
柱式墩盖梁(抱箍法)专项施工工艺技术方案
柱式墩盖梁(抱箍法)专项施工工艺技术方案1 施工总体思路1、三柱墩盖梁、四柱墩盖梁及一工区双柱墩盖梁施工支撑系统采用抱箍法,以工字钢为纵向承重梁,工钢纵梁于墩身两侧各设置一片,中间采用螺纹钢进行对拉,确保整体稳定,承重梁上部等间距50cm布置I16工字钢作为横向分配梁,其上铺设定型钢模板。
2、盖梁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模板顶设置对拉杆固定,底部设置支撑加固。
3、盖梁钢筋及立柱预埋钢筋均在钢筋加工场进行加工,运至现场后进行现场绑扎。
4、盖梁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
2 施工工艺2.1 盖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0.1-1 盖梁施工工艺流程框图2.2 施工准备(1)盖梁采用安全爬梯作为人员施工的通道,施工所采用安全爬梯为门架式楼梯,采用标准件拼装而成。
门架式楼梯为标准加工件,每节2m,节段之间采用内插式法兰连接,每节与旁侧的墩柱进行附着。
(2)安全爬梯搭设前对原地面进行清表,平整压实后采用10cm厚C15混凝土硬化。
4根立柱柱脚落在底托上。
(3)安全爬梯随墩柱浇筑高度搭设,每次搭设为3层,高度为6m,满足墩柱每次浇筑最大高度,为确保爬梯整体稳定性,第二次搭设时,将第一次搭设的3层与已浇筑的第一节墩柱进行附着,以此类推,盖梁施工前安装至盖梁底。
安全爬梯四周用安全网进行防护,并在入口处悬挂警示牌等。
(4)安全爬梯拆除应从上至下,遵循先安后拆,后安先拆的顺序,先拆非承重构件,后拆承重构件,拆时严禁抛扔,拆下来的构件及时运至存放场地进行保养。
2.3 支架安装1.支架总体布置情况情况四柱墩盖梁支架采用抱箍式支架系统,墩身设双箍支撑形成支点,并以I56b 工字钢为纵向承重梁,于墩身两侧各设置一片;承重梁上部等间距50cm布置I16工字钢作为横向分配梁,其上铺设定型钢模,整体形成支架体系。
图2.3-1 四柱墩盖梁支架基本布置图(单位:cm)三柱墩盖梁支架采用抱箍式支架系统,墩身设双箍支撑形成支点。
抱箍上方设置I56b工字钢为承重梁,于墩身两侧各设置一片;承重梁上部等间距50cm 布置I16工字钢作为横向分配梁,其上铺设定型钢模,整体形成支架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第一部分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图一、施工设计说明1、概况桥长1012.98米,各墩为三柱式结构(墩柱为直径2.0m的钢筋砼结构),墩柱上方为盖梁。
盖梁为长26.4m,宽2.4m,高2.6m的钢筋砼结构,引桥盖梁砼浇筑量大,约156.1m3。
图1-1 盖梁正面图(单位:m)二、盖梁抱箍法结构设计1、侧模与端模支撑侧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6mm,肋板高为10cm,在肋板外设2[14背带。
在侧模外侧采用间距1.2m的2[14b作竖带,竖带高2.9m;在竖带上下各设一条φ20的栓杆作拉杆,上下拉杆间间距2.7m,在竖带外设φ48的钢管斜撑,支撑在横梁上。
端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6mm,肋板高为10cm。
在端模外侧采用间距1.2m的2[14b作竖带,竖带高2.9m;在竖带外设φ48的钢管斜撑,支撑在横梁上。
2、底模支撑底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8mm,肋板高为10cm。
在底模下部采用间距0.4m工16型钢作横梁,横梁长4.6m。
盖梁悬出端底模下设三角支架支撑,三角架放在横梁上。
横梁底下设纵梁。
横梁上设钢垫块以调整盖梁底2%的横向坡度与安装误差。
与墩柱相交部位采用特制型钢支架作支撑。
3、纵梁在横梁底部采用单层四排上下加强型贝雷片(标准贝雷片规格:3000cm×1500cm,加强弦杆高度10cm)连接形成纵梁,长30m,每两排一组,每组中的两排贝雷片并在一起,两组贝雷梁位于墩柱两侧,中心间距253.6cm,贝雷梁底部采用3m长的工16型钢作为贝雷梁横向底部联接梁。
贝雷片之间采用销连接。
纵、横梁以及纵梁与联接梁之间采用U 型螺栓连接;纵梁下为抱箍。
4、抱箍采用两块半圆弧型钢板(板厚t=16mm)制成,M24的高强螺栓连接,抱箍高1734cm,采用66根高强螺栓连接。
抱箍紧箍在墩柱上产生摩擦力提供上部结构的支承反力,是主要的支承受力结构。
为了提高墩柱与抱箍间的摩擦力,同时对墩柱砼面保护,在墩柱与抱箍之间设一层2~3mm厚的橡胶垫,纵梁与抱箍之间采用U型螺栓连接。
5、防护栏杆与与工作平台(1)栏杆采用φ50的钢管搭设,在横梁上每隔2.4米设一道1.2m高的钢管立柱,竖向间隔0.5m设一道钢管立柱,钢管之间采用扣件连接。
立柱与横梁的连接采用在横梁上设0.2m高的支座。
钢管与支座之间采用销连接。
(2)工作平台设在横梁悬出端,在横梁上铺设2cm厚的木板,木板与横梁之间采用铁丝绑扎牢靠。
四、主要工程材料数量汇总表见表一。
需要说明的是:主要工程材料数量是以单个盖梁需用量考虑。
第二部分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计算一、设计检算说明1、设计计算原则(1)在满足结构受力情况下考虑挠度变形控制。
(2)综合考虑结构的安全性。
(3)采取比较符合实际的力学模型。
(4)尽量采用已有的构件和已经使用过的支撑方法。
2、贝雷架无相关数据,根据计算得出,无资料可复。
3、对部分结构的不均布,不对称性采用较大的均布荷载。
4、本计算结果不适合于除4#、5#墩盖梁施工。
5、本计算未扣除墩柱承担的盖梁砼重量。
以做安全储备。
6、抱箍加工完成实施前,必须先进行压力试验,变形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二、侧模支撑计算1、力学模型假定砼浇筑时的侧压力由拉杆和竖带承受,P m为砼浇筑时的侧压力,T1、T2为拉杆承受的拉力,计算图式如图2-1所示。
2、荷载计算砼浇筑时的侧压力:P m=Kγh式中:K---外加剂影响系数,取1.2;γ---砼容重,取26kN/m3;h---有效压头高度。
砼浇筑速度v按0.3m/h,入模温度按20℃考虑。
则:v/T=0.3/20=0.015<0.035h=0.22+24.9v/T=0.22+24.9×0.015=0.6mP m= Kγh=1.2×26×0.6=19kPa图2-1 侧模支撑计算图式砼振捣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按4kPa考虑。
则:P m=19+4=23kPa盖梁长度每延米上产生的侧压力按最不利情况考虑(即砼浇筑至盖梁顶时):P=P m×(H-h)+P m×h/2=23×2+23×0.6/2=53kN3、拉杆拉力验算拉杆(φ20圆钢)间距1.2m,1.2m范围砼浇筑时的侧压力由上、下两根拉杆承受。
则有:σ=(T1+T2)/A=1.2P/2πr2=1.2×53/2π×0.012=101223kPa=101MPa<[σ]=160MPa(可)4、竖带抗弯与挠度计算设竖带两端的拉杆为竖带支点,竖带为简支梁,梁长l0=2.7m,砼侧压力按均布荷载q0考虑。
竖带[14b的弹性模量E=2.1×105MPa;惯性矩Ix=609.4cm4;抗弯模量Wx=87.1cm3 q0=23×1.2=27.6kN/m最大弯矩:M max= q0l02/8=27.6×2.72/8=25kN·mσ= M max/2W x=25/(2×87.1×10-6)=143513≈144MPa<[σw]=160MPa(可)挠度:f max= 5q0l04/384×2×EIx=5×27.6×2.74/(384×2×2.1×108×609.4×10-8)=0.0075m≈[f]=l0/400=2.7/400=0.007m5、关于竖带挠度的说明在进行盖梁模板设计时已考虑砼浇时侧向压力的影响,侧模支撑对盖梁砼施工起稳定与加强作用。
为了确保在浇筑砼时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同时考虑一定的安全储备,在竖带外设钢管斜撑。
钢管斜撑两端支撑在模板中上部与横梁上。
因此,竖带的计算挠度虽略大于允许值,但实际上由于上述原因和措施,竖带的实际挠度能满足要求。
三、横梁计算采用间距0.4m工16型钢作横梁,横梁长4.6m。
在墩柱部位横梁设计为特制钢支架,该支架由工16型钢制作,每个墩柱1个,每个支架由两个小支架栓接而成。
故共布设横梁56个,特制钢支架3个(每个钢支架用工16型钢18m)。
盖梁悬出端底模下设特制三角支架,每个重约8kN。
1、荷载计算(1)盖梁砼自重:G1=156.1m3×26kN/m3=4059kN(2)模板自重:G2=279kN (根据模板设计资料)(3)侧模支撑自重:G3=96×0.168×2.9+10=57kN(4)三角支架自重:G4=8×2=16kN(4)施工荷载与其它荷载:G5=20kN横梁上的总荷载:G H=G1+G2+G3+G4+G5=4059+279+57+16+20=4431kNq H=4431/26.4=168kN/m横梁采用0.4m的工字钢,则作用在单根横梁上的荷载G H’=168×0.4=67kN作用在横梁上的均布荷载为:q H’= G H’/l H=67/2.4=28kN/m(式中:l H为横梁受荷段长度,为2.4m)2、力学模型如图2-2所示。
图2-2 横梁计算模型3、横梁抗弯与挠度验算横梁的弹性模量E=2.1×105MPa;惯性矩I=1127cm4;抗弯模量Wx=140.9cm3最大弯矩:M max= q H’l H 2/8=28×2.42/8=20kN·mσ= M max/W x=20/(140.9×10-6)=141945≈142MPa<[σw]=160MPa (可)最大挠度:f max= 5 q H’l H4/384×EI=5×28×2.44/(384×2.1×108×1127×10-8)=0.0051m<[f]=l0/400=2.4/400=0.006m (可)四、纵梁计算纵梁采用单层四排,上、下加强型贝雷片(标准贝雷片规格:3000cm×1500cm,加强弦杆高度10cm)连接形成纵梁,长30m。
1、荷载计算(1)横梁自重:G6=4.6×0.205×56+3×18×0.205=64kN(2)贝雷梁自重:G7=(2.7+0.8×2+1+2×3×0.205)×40=237kN纵梁上的总荷载:G Z=G1+G2+G3+G4+G5+G6+G7=4059+279+57+16+20+64+237=4732kN纵梁所承受的荷载假定为均布荷载q:q= G Z/L=4732/26.4=179kN/m2、力学计算模型建立力学模型如图2-3所示。
图2-3 纵梁计算模型图3、结构力学计算图2-3所示结构体系为一次超静定结构,采用位移法计算。
(1)计算支座反力R C:第一步:解除C点约束,计算悬臂端均布荷载与中间段均布荷载情况下的弯矩与挠度第二步:计算C点支座反力R C作用下的弯矩与挠度第三步:由C点位移为零的条件计算支座反力RC 由假定支座条件知:∑f c =0(2)计算支座反力R A、R B由静力平衡方程解得(3)弯矩图根据叠加原理,绘制均布荷载弯矩图:(4)纵梁端最大位移=-648q/EI (↓)4、纵梁结构强度验算(1)根据以上力学计算得知,最大弯矩出现在A、B支座,代入q后M B=8.82q=8.82×179=1579kN·m(2)贝雷片的允许弯矩计算查《公路施工手册桥涵》第923页,单排单层贝雷桁片的允许弯矩[M0]为975kN·m。
则四排单层的允许弯矩[M]=4×975×0.9=3510 kN·m(上下加强型的贝雷梁的允许变矩应大于此计算值)故:M B=1579kN·m<[M]=3510 kN·m 满足强度要求5、纵梁挠度验算(1)贝雷片刚度参数弹性模量:E=2.1×105MPa惯性矩:I=Ah×h/2=(25.48×2×4)×150×150/2=2293200cm4(因无相关资料可查,进行推算得出)(2)最大挠度发生在盖梁端f max=648q/EI=648×179/(2.1×108×2293200×10-8)=0.024m[f]=a/400=4.2/400=0.0105m6、关于纵梁计算挠度的说明由于f max>[f],计算挠度不能满足要求。
计算时按最大挠度在梁端部考虑,由于盖梁悬出端的砼量较小,悬出端砼自重产生荷载也相对较小,考虑到横梁、三角支架、模板等方面刚度作用,实际上梁端部挠度要小于计算的f max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