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全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编版

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编版

目标展示 一、导入
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 述风。
师:你们觉得风是什么?能听到,看 到风吗?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风的词语来描 述风吗?
二、探究内容:
(一)风向和风向标
1、出示风向图,简单介绍
简单介绍,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
跟随老师认识风向图,
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了解“风向”的含义。
精选文档
精选文档
2、你能通过风吹动旗面的情况来辨别风 向吗?简单练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 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教学难点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学及环节教师活动
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 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
能描述风向和风速
教学难点
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教学及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风向标的材 料;制作小风旗的材料。
【教学过程】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 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 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 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 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新教科版(2020年秋季)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及备课参考

新教科版(2020年秋季)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及备课参考

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食物是我们身体所
需养料和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吃进肚子里的食物,都需要通过身体一点一点的
转化为生命所需的养料和能量,这个过程就是消化。消化和呼吸对于维持我们的
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感受我们的呼吸,了解肺活量,探究
呼吸与健康生活的关系。了解我们一天当中所吃的食物,了解我们的消化奇观,
感受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以及食物在身体中的旅行,懂得在饮食上注重营养均
衡,我们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单元,本单元围绕“运动和力”这个主题编排教学内
容,主要引导学生认识重力、拉力、弹力、摩擦力、反冲力等各种各样的力,认
识到物体的静止和运动都与力有关。本单元以小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让小车

有关系等问题,并在了解有关声音知识的基础上,让弦乐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

音,以及利用物体的发声原理,制作一个简单的小乐器。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单元,本单元围绕“呼吸”“消化”这个主题编排

教学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走路、玩耍、学习还是睡眠,我们的身体都在和
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呼吸是我们的身体从外
作用以及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通过用橡皮筋驱动小车,认识弹性和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的大小与什
么因素有关,认识到弹力的作用以及弹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认识弹簧测力计,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并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
量力的大小。
·认识摩擦力,了解摩擦力的概念,懂得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以
及摩擦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新教科版(2020年秋季学期使用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及备课参考

新教科版(2020年秋季学期使用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及备课参考
第一单元 声音....................................................................................................................................................7 第 1 课《听听声音》 ...............................................................................................................................7 第 2 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9 第 3 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4 第 4 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7 第 5 课《声音的强与弱》 ...................................................................................................................20 第 6 课《声音的高与低》 ...................................................................................................................23 第 7 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26 第 8 课《制作我的小乐器》...............................................................................................................28

2020年部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0年部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声音1、听听声音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2、过程与方法: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

教学难点: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准备: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钉子、收集一些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教学过程:一、引入:师:这个单元我们要开始进行声音研究的活动,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声音的事情。

你对声音的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二、探究内容:(一)倾听周围的声音1、打开教室门,仔细听听,你周围有哪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吗?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2、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3、小组讨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反馈交流: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当你们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经常思考哪些问题呢?小结: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逐一的研究这些问题。

(二)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1、介绍音叉:一种发音乐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

2、教师演示实验1:出示两种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样的力量敲击音叉,听听他们发出的声音。

比较:这两种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能描述一下它们的声音吗?3、教师演示实验2:选择其中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吗?4、小组交流讨论:刚才听到的这些声音,能进行描述和分类吗(尝试着用高、低、强、弱等词语对声音进行归类)?5、教师演示实验3:根据准备的不同材料按课本图中所示,进行轻轻击打和重一点击打,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把它描述出来。

三、课后总结。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以2020秋季学期,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为教材,教学内容涵盖全书各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1. 第一章:自然界的多样性第一节:走进大自然第二节:多样的生物第三节:生物的分类2.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环境与生物第二节:生物适应环境第三节:生物影响环境3. 第三章:能量的转化第一节:能量的来源第二节:能量的转化第三节:节能与环保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界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能量的转化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能量的转化过程。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习单、实验报告、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2020秋 |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2. 知识点:按照教学内容,列出关键知识点。

3. 结构图:用图表、流程图等形式,展示各章节之间的联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题:生物的分类、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

填空题:能量的来源与转化、节能与环保等。

问答题: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相关问题。

2. 答案:针对作业题目,给出详细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包括第1课《物质的世界》、第2课《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第3课《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2. 第二单元:地球与宇宙,包括第4课《地球的结构》、第5课《地球的运动》、第6课《宇宙的奥秘》。

3. 第三单元:生命科学,包括第7课《生物的特征》、第8课《植物的生长》、第9课《动物的生活》。

4. 第四单元:技术与工程,包括第10课《简单的机械》、第11课《力的作用》、第12课《简单的电路》。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和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变化规律。

2. 学生能够掌握地球的基本结构,了解地球的运动和宇宙的奥秘。

3. 学生能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生活习性。

4. 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机械和电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地球与宇宙,生命科学,技术与工程的相关概念和知识。

2.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掌握地球的基本结构,了解地球的运动和宇宙的奥秘;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生活习性;运用简单的机械和电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如显微镜、望远镜等)、挂图、模型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彩色笔、教科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实验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讲解教材内容,阐述相关概念和知识。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点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板书设计物质的世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的分类与转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第1课《物质的世界》:列举三种物质,说明它们的性质和变化。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2)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2)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详细教学内容如下:1.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种子的结构、种子发芽、植物的生长、开花与结果。

2. 电路的奥秘:简单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路的故障排查。

3. 磁铁与电流:磁铁的性质、电流的磁效应、电磁铁的原理与应用。

4.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季节变化、太阳系、探索宇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种子的结构及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电路的能力,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故障排查方法。

3. 使学生掌握磁铁的性质和电流的磁效应,了解电磁铁的原理与应用。

4.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认识地球与宇宙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的奥秘、磁铁与电流、地球与宇宙。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电路的基本原理、磁铁的性质、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种子、电路实验盒、磁铁、地球仪、宇宙星空图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材料、画图工具、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引出植物的生长与变化主题。

2. 例题讲解:以种子发芽为例,讲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原理。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观察种子结构,绘制植物生长过程图。

4. 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电路,讲解电路的奥秘。

5. 磁铁与电流: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磁铁的性质,讲解电流的磁效应。

6. 地球与宇宙:通过地球仪和星空图,让学生认识地球与宇宙。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种子结构、生长过程、开花与结果。

2. 电路的奥秘:简单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故障排查。

3. 磁铁与电流:磁铁性质、电流磁效应、电磁铁原理与应用。

4. 地球与宇宙:地球自转与公转、季节变化、太阳系、探索宇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种子发芽的过程。

(2)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3)解释磁铁的性质及电流的磁效应。

2024年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以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为教材,涵盖全册内容。

具体包括: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第二章《动物的行为与特点》、第三章《地表和地貌》、第四章《水和空气》、第五章《电和磁》。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思维。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行为特点、地表和地貌的变化、电和磁现象。

2. 教学重点:观察与实验、科学探究方法、科学思维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种子、动物模型、地球仪、实验器材等。

2. 学具:显微镜、放大镜、画图工具、实验报告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 新课:讲解教材内容,进行例题讲解,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3.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讨论,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生长过程。

(2)观察一种动物,描述其行为特点。

(3)结合实际,说明水的三态变化。

(4)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画出电路图。

2. 答案:(1)植物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熟植株。

(2)动物行为特点:觅食、防御、繁殖等。

(3)水的三态变化:液态、固态、气态。

(4)电路设计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进行科学探究,如观察植物生长、进行小实验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突出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6. 板书设计的简洁明了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材,针对每个章节的核心知识点进行设计。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研究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体的结构及其功能。

2. 第二章《动物的行为》:探讨动物的行为特点、分类及其适应性。

3. 第三章《地表和气候》:学习地表形态、气候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4. 第四章《岩石和矿物》:了解岩石、矿物的特点和分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了解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2. 使学生了解动物行为的分类、特点及其适应性。

3. 培养学生关注地表形态、气候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4. 让学生了解岩石、矿物的特点和分类,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动物行为的适应性分析;地表形态、气候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岩石、矿物的识别和分类。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动物行为的特点与分类;地表和气候的关系;岩石、矿物的识别和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动物标本,岩石、矿物样本,地球仪,气候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植物、动物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植物生长过程、动物行为特点、地表和气候的关系、岩石、矿物的识别和分类。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植物观察、动物行为分析、地表和气候绘图、岩石、矿物分类等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各章节的关键知识点。

2. 板书布局:左边展示植物、动物图片,右边列出相关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植物的生长过程,并标注各阶段的特点。

(2)分析某一种动物行为,说明其适应性。

(3)描述气候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4)识别并分类岩石、矿物样本。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植物、动物的生活环境。

(2)开展气候变化、岩石、矿物科普知识讲座。

【2020年秋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

【2020年秋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

【2020年秋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目录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第一单元声音7 第1课《听听声音》7 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9 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4 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7 第5课《声音的强与弱》20 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23 第7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26 第8课《制作我的小乐器》28 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31 第1课感受我们的呼吸31 第2课呼吸与健康生活35 第3课测量肺活量40 第4课一天的食物44 第5课食物中的营养48 第6课营养要均衡53 第7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57 第8课食物在身体内的旅行61 第三单元运动和力66 第1课《让小车运动起来》66 第2课《用气球驱动小车》70 第3课《用橡皮筋驱动小车》74 第4课《弹测力计》78 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82 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86 第7课《设计与制作(一)》90 第8课《设计与制作(二)》95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学生情况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2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实验能力不是很好。

他们普遍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详细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生命周期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章《动物的行为》:探讨动物的行为特点、适应性及影响因素。

第三章《地表和气候》:研究地表特征、气候现象及其相互关系。

第四章《声音与音乐》: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音乐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生命周期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2. 使学生理解动物行为的意义、类型及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关注地表特征和气候现象,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 帮助学生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原理,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植物的生命周期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2. 动物行为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3. 地表特征与气候现象的相互关系。

4.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音乐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1. 植物生长过程及生命周期。

2. 动物行为的观察与分析。

4. 声音与音乐的实践体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植物标本、种子、土壤、花盆等。

2. 动物模型、图片、观察记录表等。

3. 地图、气候资料、地表模型等。

4. 音叉、共鸣箱、音乐CD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教室内的植物,讨论它们的生长过程。

2. 例题讲解:以教材为例,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生命周期。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植物的生长过程图。

4. 实践情景引入:观看动物视频,探讨动物的行为特点。

5.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动物行为案例,讲解行为类型及影响因素。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动物行为,加深理解。

7.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校园地表特征,讨论与气候的关系。

8. 例题讲解:以教材为例,分析地表特征与气候现象的相互关系。

9.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地表特征与气候关系图。

10. 实践情景引入:聆听声音,探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1. 例题讲解:介绍声音的产生、传播原理,讲解音乐基础知识。

12.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乐器,体验音乐魅力。

【2020最新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全套教学设计教案(完美版)

【2020最新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全套教学设计教案(完美版)
2
小组:作业本。 【教学过程】 导入:师:身体的所有器官都可以用来“观察”事物。今天,我们要 利用“耳朵”来观察。其实,就是听声音啦! 一、听声音,辨声音 1.游戏导入 全班同学闭上眼睛,教师让一位同学发出声音,其他同学听一听: “咚咚咚……”老师在偷偷地敲桌子; 凳子摩擦声; 翻书声…… 提问:都能听到什么声音呢?(预设:读书声、脚步声……) 2.引导:是呀,只要我们仔细地、用心地倾听,你肯定能听到很多声 音,声音无处不在。那我们大家有没有想过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又是 怎样听到声音的?为什么各种声音都是不同的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 学习第一单元,来探究有关声音的奥秘。 板书课题:1 听听声音 3、出示课题:1、听听声音 二、探索:倾听周围的声音 (一)活动一:听声、描述声音 1.课件播放声音,仔细听听,你能听到哪些声音呢? 喇叭声、马达声、狮吼声、风声…… 同学们,我们刚才听了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我们听到的这些声音是
2
【板书设计】
1.听听声音
高、低、强、弱
动物
悦耳、刺耳
自然界
人类生产生活
【作业设计】
一、辨析:
1.声音和物体有关,没有物体就没有声音。( )
2.不同物体能产生不同声音。( )
二、选择:
1. 下列声音中,( )不属于人类生产生活制造的声音。
A.海浪声
B.歌声
C.说话声
2.无论在任何地方,我们总能听到声音。(
2020 最新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团队打造,版权所有
2
2020 年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教 学 设 计
学校: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

2020年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 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2020年秋【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 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2020秋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目录:声音1.听听声音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5.声音的强与弱6.声音的高与低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8.制作我的小乐器呼吸与消化1.感受我们的呼吸2.呼吸与健康生活3.测量肺活量4.一天的食物5.食物中的营养6.营养要均衡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运动和力1.让小车运动起来2.用气球驱动小车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4.弹簧测力计5.运动与摩擦力6.运动的小车7.设计制作小车(一)8.设计制作小车(二)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1《听听声音》教案第1课《听听声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有动物的叫声、大自然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的声音等。

科学探究目标:1.运用科学词汇“高、低、强、弱、悦耳、刺耳”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

2.回忆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记录并和同学交流。

科学态度目标:1.在观察和描述声音的过程中,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2.愿意倾听,积极分享。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懂得声音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使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科学词汇“高、低、强、弱、悦耳、刺耳”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

难点:1.运用科学词汇“高、低、强、弱、悦耳、刺耳”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

2.回忆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记录并和同学交流。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聚焦:听声音,辨声音师播放声音,生听声音、辨声音。

预设:鸟叫声、汽车喇叭声、狗叫声、咳嗽声、雷声、下雨声、溪水声、马蹄声、敲门声、闹铃声、大鼓声、笛子声。

(设计意图:选生活中的12种声音,有些是动物发出的、有些是自然界的声音、有些是人发出来的,学生听声音并辨声音,为后面描述声音做好了铺垫。

说明:如果学生听不出来声音,可以让学生多听几遍,适当说说声音的特点。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内容。

具体涉及章节为第一章《自然界多样性》和第二章《物质性质与变化》。

我们将详细探讨生物多样性重要性,以及物质固、液、气三态变化及其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生物多样性概念及其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必要性。

2. 使学生掌握物质固、液、气三态变化,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

3.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物质三态变化本质特征。

2.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概念,物质三态变化在生活中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多样性挂图,物质三态变化演示仪器。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包括植物、动物图片,水、冰、酒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物多样性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生物多样性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什是生物多样性?为什我们要保护生物多样性?(2)物质有哪三态?它们之间变化特点是什?3.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生物多样性和物质三态变化现象。

4.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生物多样性概念、保护意义以及物质三态变化本质特征。

5. 小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观察生物多样性和物质三态变化实验,加深对知识理解。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多样性:概念、重要性、保护意义2. 物质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变化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多样性概念及其保护意义。

(2)举例说明物质三态变化在生活中应用。

2. 答案:(1)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种类、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2)物质三态变化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如水沸腾、冰融化、酒精挥发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物质三态变化理解程度,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问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秋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目录:声音1.听听声音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5.声音的强与弱6.声音的高与低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8.制作我的小乐器呼吸与消化1.感受我们的呼吸2.呼吸与健康生活3.测量肺活量4.一天的食物5.食物中的营养6.营养要均衡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运动和力1.让小车运动起来2.用气球驱动小车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4.弹簧测力计5.运动与摩擦力6.运动的小车7.设计制作小车(一)8.设计制作小车(二)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1听听声音教案新知探究探索一: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描述你听到的声音。

1、当我们听到声音时,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课件出示《云雀》、《蟋蟀》、《架子鼓》视频。

思考并讨论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2、描述你听到的声音。

讲解: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特点,声音有高有低,有的声音悦耳动听,有的声音刺耳难听,有的声音是嘈杂的声音,还有的声音是令我们感到不舒服的噪音。

3、描述声音的词汇。

4、描述声音课件分别出示:《夜莺》、《海豚音维塔斯》、《摩托车》视频1、观看视频,思考声音是如何发出的。

2、根据已有经验对声音进行描述。

3、学习了解描述声音的词汇。

4、根据已学对不同的声音进行描述。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新知探究探索二:回忆有关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与同学进行交流。

讲解: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对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

回忆一下你知道的有关声音的知识,关于声音你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声音。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想知道哪些问题?把你知道的有关声音的知识和关于声音你还想知道的问题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然后把你的记录和同组同学进行交流。

新知探究探索三:听音乐辨高低听一段简单的乐曲,你能识别乐曲中的音符吗?说一说它们的高低顺序。

课件分别出示:《闪烁的小星星纯音乐版》和《闪烁的小星星演唱版》视频出示《闪烁的小星星》乐谱,讲解:在单音体系中,用七个音乐符号表示音级,即通常我们使用的“do、re、mi、fa、sol、la、si”七个读音,这七个音的高低不同,采取不同组合形式就构成了美妙的音符。

音级从“1”到“7”依次升高。

边唱音符,边打拍子,感受乐曲中声音的强弱变化。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拓展延伸动物的声音幻灯呈现拓宽领域探新知,知识运用巧迁移。

课堂练习幻灯呈现应用所学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回顾本课所学建立知识体系板书回顾本课所学建立知识体系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1听听声音教案教科版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1听听声音教案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学习目标:1、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声音”。

2、通过观察比较物体发声时的状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从多种事实中概括出物体发声的规律。

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实验记录表、队鼓、盐、泡沫小球、水、烧杯(两只,其中一只装水)饮料瓶(两个,其中一个装入一些泡沫碎粒)2、学生准备:保鲜袋、尺子、橡皮筋、铅笔盒等教学过程:课前活动,激发兴趣。

1、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唱首歌,好不好?(播放《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鼓励学生跟着做动作)。

导入课题同学们,在我们周围,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轰隆隆的雷声提醒我们下雨了,叮铃铃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了,吵闹声使人烦躁,音乐声让人舒畅,声音向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1、关于声音,你最想知道什么?(我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声音?人为什么会听到声音?声音为什么有好多种?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问:这些问题中,你们觉得应该最先解决哪一个问题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有关声音产生的奥秘。

(板书课题: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明确目标1)能制造声音并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学会“做”中学。

3、预期效果相信大家在自己观察和小组的讨论中能完成今天的目标。

自学指导1、任务呈现:利用材料制造声音,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请你们想一想,你觉得声音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学生交流……..)。

怎样判断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对不对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实验。

其实无论什么问题,只要通过实验去听,去看,去摸,去思考,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谈话:我们拿保鲜袋用不同的方法让它发出声音?(摩擦、弹拨、敲击、吹气等)(看谁的发现最多;制造声音时注意声音的大小)开始!停!谁能把你刚才使用的方法展示给大家看?2)、刚才我们听了一些声音,也制造了一些声音,那么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是不是对物体施加外力就能产生声音呢?下面我们共同探究,请看实验记录表,第一部分是我的预测,把你们刚才预测的内容填上去。

第二部分是我的试验,请按照要求做试验并填写表格。

第三部分是我的结论,做完实验后,把你们组的结论写在上面。

2、小组合作,自主学习1)全班分组做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提出要求:下面老师给你5分钟的时间制造声音,这儿老师有三点建议:(1)看谁的发现最多;(2)制造声音时注意声音的大小!(3)注意观察:通过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感受尺子、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时候,本身有什么变化?2)教师引导:观察物体在发声前后的变化,做好观察记录。

使用哪些方法实验,结果怎样?观察交流尺子或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有什么不同?归纳得出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点。

[意图:研究物体为什么会发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难说清楚,这个活动由扶到放,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学会思考。

通过相同现象的观察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发声物体的共同点,即发生了振动。

]3、总结交流1)小组展示使尺子、橡皮筋发出声音,说明发声的原因。

(小组互相帮助)课件填实验记录表(小组订正表)师生小结:你们都是细心的孩子。

发现尺子发声时在抖动,皮筋发声时会颤动……这些“颤动”“抖动”…在科学上,我们把它们统称为振动(物体小的来回运动的重复)。

尺子发声时会振动,皮筋发声时会振动……什么情况尺子和皮筋不会发出声音?弯曲挤压尺子发声了吗?弯曲拉长皮筋发声了吗?看来,要让物体产生声音,物体必须振动,这就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其实就是-----物体的振动。

也就是说: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和学生一起小结)2)验证猜想,归纳结论:物体发出声音,一定是振动了吗?我们怎么样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呢?演示鼓面上的豆子振动。

说明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既然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停止物体的振动,声音就应该消失,是不是这样呢?演示按压鼓面反证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意图:这是一个加深理解的活动,这里围绕“发声的物体一定是振动了吗?”设计反证法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且通过实验的方法把这个过程观察得更仔细。

当然学生理解起来就更简单。

]3)刚才我们验证固体振动产生声音,那液体和气体是不是也是这样呢?(1)拿杯子倒水,这是什么在振动?(2)拿出空饮料瓶,对着瓶口吹。

这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我看不见有什么在振动啊?(在水中和饮料瓶中加入黄豆大的泡沫塑料小球来验证)[这里演示的两个实验,一个证明了液体的振动,一个证明了气体的振动。

] 当堂检测1、目标检测(看题直接写出答案)1)判断:A、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B、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看不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是不振动的。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消失后声音不会消失。

2)看图说出什么地方在振动?吹长号、摇铃铛、敲架子鼓、弹钢琴、弹吉他、唱歌。

3)学生做喉咙发声实验。

知道我们平时说话的声音是什么振动产生的吗?声带在哪里,有哪位知道?请同学们把手放在喉咙上感觉一下。

(生跟着师做、说:“你好”、“我们爱科学”)手有什么感觉?(生尝试后写感觉)讲述:2、结果反馈看答案同桌互相判,互相解决问题。

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的产生离不开物体的振动,振动产生了声音,这个物体,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鼓声咚咚,那是鼓面在振动,流水哗哗,那是溪水在振动,北风呼啸,那是空气在振动,我们歌唱,那是声带在振动……声带振动人就能发出声音,如果声带损坏了,人的声音就会变得嘶哑、难听,甚至发不出声音。

同学们以后一定要注意保护声带,不要大声喊叫。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停止了。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有什么不足的地方需要今后改进的?4)拓展: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已经知道了,你们还想研究什么问题?(如声音的高低、怎样传播等)作业:老师这里有一首关于声音的小诗。

只是还未完成的,请同学们补写完。

声音的世界北风呼呼,是空气在振动;小溪哗哗,是在振动;蜜蜂嗡嗡,是在振动;咚咚的鼓声,是在振动;滴答的闹钟,是在振动;砰砰的心跳,是在振动;啊,声音!正是有了你,我们的世界才如此美妙。

板书设计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振动产生声音物体停止振动声音消失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实验材料:橡皮筋、小木棍实验方法:(1)拉伸橡皮筋(2)按压橡皮筋(3)揉搓橡皮筋(4)弹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能否发出声音实验现象:实验分析:轻轻拉伸、按压、揉搓或拉动橡皮筋时,橡皮筋没有明显的振动,没有发出声音;当橡皮筋两端固定下来,轻轻弹拨时,橡皮筋发生了明显的振动,并发出了声音,由此我们可推断,橡皮筋发出声音与它是否振动有关。

实验结论:拨动橡皮筋,它会震动并发出声音。

当我们用手或其他工具将橡皮筋的振动停下来,它的声音也听不到了。

科学词汇:当物体进行往复运动,即它的状态改变的过程,我们把这样的运动称为振动。

总结: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是通过振动产生的。

探索二:观察其他发声物体播放视频《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实验材料:钢尺、鼓槌、小锤、鼓、音叉通过科学实验:研究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从正反两个方实验方法:拨动、拍打、敲击都能够使钢尺发出声音;慢慢弯曲钢尺,钢尺不能发出声音。

用手拍打或用鼓槌敲击鼓面,能使鼓发出声音;慢慢按压鼓面,鼓不能发出声音。

用小锤敲击音叉,能使音叉发出声音;轻轻触摸音叉,音叉不能发出声音。

实验现象:拨动钢尺、敲击鼓面、敲击音叉都能发出声音;弯曲钢尺、按压鼓面、轻轻触摸音叉都不能发出声音。

当用手轻轻触摸这些还在发声的物体时,会感觉它们在振动,随着振动的停止,便不会听到声音。

实验记录:实验分析:拨动钢尺、敲击鼓面、敲击音叉时,它们发出声音时,都受到了力,并且产生了运动这一现象,猜测声音的产生可能和物体受到的力和自身的运动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