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制婚礼
汉婚周制婚礼流程
周制婚礼是华夏婚礼的原型,一般婚礼的整体结构分为三部分: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汉式周制婚礼流程一、汉式婚礼流程——婚前礼婚前礼的基本流程: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1、纳采男方向女方求婚,以雁为贽见礼物;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2、问名纳采后,问得女方之名,以便占卜成婚与否、吉凶如何;仪礼士昏礼:“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3、纳吉问名之后,男方“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仪礼士昏礼;男方问名后,占卜男女双方生辰八字,若得吉兆,派使者带雁到女家报喜,仪如纳釆;4、纳征男方遣使者向女家纳聘以订婚;仪礼士昏礼:“征,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婚礼;”纳征以后,婚姻进入正式准备阶段;5、请期男方择定成婚吉日,正式约定女方,以雁为贽见礼物;仪礼士昏礼:“请期,用雁;”郑玄注:“夫家必先卜之,得吉日,乃使使者往辞,即告之;”汉式周制婚礼流程二、汉式婚礼流程——正婚礼正婚礼的基本流程:亲迎、交拜礼、对席礼、沃盥礼、共牢合卺、合卺礼、1、亲迎新夫亲往迎娶新妇;2、交拜礼交拜之礼是中国传统婚礼的基本礼仪;新人面向主席台跪坐于垫子上,表达了新人对天地、父母和彼此的一种感恩与承诺;3、沃盥礼沃盥之礼是指为入席前的新娘、新郎浇水盥洗,表达出新人对婚礼的郑重之情;新婿自行将手、脸擦拭干净,后为新妇浸湿毛巾,擦手,净面;代表着此刻两位新人怀着纯洁明净的心投入新的生活;4、对席礼新人相对而站,中间夹着几案,新人相对而跪,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结发为夫妻,恩爱永不移;5、共牢礼记昏义:“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同牢”指新夫新妇共食一鼎所盛之肉;“合卺”指新夫新妇各执一合卺杯,相对饮酒;新人在婚礼上同席用餐,宣告从此在生活上合为一家,象征新人福寿同享,甘苦与共;6、合卺礼新婿斟酒,两人各饮一半后交换饮尽,两人将葫芦拼接好,新娘迅速缠紧葫芦;葫芦代表多子多福;夫妻共饮后,愿二人从此能同甘共苦、一生相扶;之后将葫芦拼接如初,红绳相系;象征新人从此夫妇一体,永不分离;“解缨”指新夫亲手解下新妇头上许婚之缨;“结发”指各剪取新夫新妇一束头发,以红缨梳结在一起;新婿剪下新妇一缕头发,后剪下自己的头发,新妇展开锦囊,新婿将两人头发依次放入;两人共同将锦囊线绳拉紧;意指夫妻双方血脉相融,白头偕老,永结同心;8、执手礼起身,新人执手相视;执子之手,与子共箸;执子之手,与子共食;执子之手,与子同归;执子之手,与子同眠;执子之手,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9、婚礼诰书完整的汉式周制婚礼流程三、汉式婚礼流程——婚后礼婚后礼,又叫成妇礼,它的基本流程:妇见舅姑、舅姑醴妇、妇馈舅姑、庙见成妇1、妇见舅姑妻称公公为“舅”,称婆婆为“姑”;成婚后的第二天清晨,新妇早起、沐浴,端着盛有枣、栗和腶修的竹器到公婆寝门外等待;“枣”取早起之意,“栗”取颤栗之意,“腶修”取振作之意;2、妇馈舅姑新妇亲自侍奉公婆进食,待二老食毕,妇要象征性地吃公婆的余食以示恭孝;另有一说,“妇馈舅姑”指新妇过门后第三天,就要下厨烧饭做菜,以馈舅姑,以示自此后主持中馈,以尽孝道;唐代有“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谴小姑尝”的民俗记录;3、舅姑醴妇公婆为新妇安食漱口,并以“一献之礼”酬新妇,以示长辈的关怀;4、庙见成妇婚后三个月,夫家择一日,率新娘至宗庙祭告祖先,以示该妇从此正式成为夫家成员;周制婚礼是华夏婚礼的原型,一般婚礼的整体结构分为三部分: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汉式周制婚礼流程一、汉式婚礼流程——婚前礼婚前礼的基本流程: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1、纳采男方向女方求婚,以雁为贽见礼物;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2、问名纳采后,问得女方之名,以便占卜成婚与否、吉凶如何;仪礼士昏礼:“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3、纳吉问名之后,男方“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仪礼士昏礼;男方问名后,占卜男女双方生辰八字,若得吉兆,派使者带雁到女家报喜,仪如纳釆;4、纳征男方遣使者向女家纳聘以订婚;仪礼士昏礼:“征,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婚礼;”纳征以后,婚姻进入正式准备阶段;5、请期男方择定成婚吉日,正式约定女方,以雁为贽见礼物;仪礼士昏礼:“请期,用雁;”郑玄注:“夫家必先卜之,得吉日,乃使使者往辞,即告之;”汉式周制婚礼流程二、汉式婚礼流程——正婚礼正婚礼的基本流程:亲迎、交拜礼、对席礼、沃盥礼、共牢合卺、合卺礼、解缨结发、执手礼1、亲迎新夫亲往迎娶新妇;2、交拜礼交拜之礼是中国传统婚礼的基本礼仪;新人面向主席台跪坐于垫子上,表达了新人对天地、父母和彼此的一种感恩与承诺;3、对席礼新人相对而站,中间夹着几案,新人相对而跪,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结发为夫妻,恩爱永不移;4、沃盥礼沃盥之礼是指为入席前的新娘、新郎浇水盥洗,表达出新人对婚礼的郑重之情;新婿自行将手、脸擦拭干净,后为新妇浸湿毛巾,擦手,净面;代表着此刻两位新人怀着纯洁明净的心投入新的生活;5、共牢合卺礼记昏义:“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同牢”指新夫新妇共食一鼎所盛之肉;“合卺”指新夫新妇各执一合卺杯,相对饮酒;新人在婚礼上同席用餐,宣告从此在生活上合为一家,象征新人福寿同享,甘苦与共;6、合卺礼新婿斟酒,两人各饮一半后交换饮尽,两人将葫芦拼接好,新娘迅速缠紧葫芦;葫芦代表多子多福;夫妻共饮后,愿二人从此能同甘共苦、一生相扶;之后将葫芦拼接如初,红绳相系;象征新人从此夫妇一体,永不分离;7、解缨结发“解缨”指新夫亲手解下新妇头上许婚之缨;“结发”指各剪取新夫新妇一束头发,以红缨梳结在一起;新婿剪下新妇一缕头发,后剪下自己的头发,新妇展开锦囊,新婿将两人头发依次放入;两人共同将锦囊线绳拉紧;意指夫妻双方血脉相融,白头偕老,永结同心;8、执手礼起身,新人执手相视;执子之手,与子共箸;执子之手,与子共食;执子之手,与子同归;执子之手,与子同眠;执子之手,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完整的汉式周制婚礼流程三、汉式婚礼流程——婚后礼婚后礼,又叫成妇礼,它的基本流程:妇见舅姑、舅姑醴妇、妇馈舅姑、庙见成妇1、妇见舅姑妻称公公为“舅”,称婆婆为“姑”;成婚后的第二天清晨,新妇早起、沐浴,端着盛有枣、栗和腶修的竹器到公婆寝门外等待;“枣”取早起之意,“栗”取颤栗之意,“腶修”取振作之意;2、妇馈舅姑新妇亲自侍奉公婆进食,待二老食毕,妇要象征性地吃公婆的余食以示恭孝;另有一说,“妇馈舅姑”指新妇过门后第三天,就要下厨烧饭做菜,以馈舅姑,以示自此后主持中馈,以尽孝道;唐代有“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谴小姑尝”的民俗记录;3、舅姑醴妇公婆为新妇安食漱口,并以“一献之礼”酬新妇,以示长辈的关怀;4、庙见成妇婚后三个月,夫家择一日,率新娘至宗庙祭告祖先,以示该妇从此正式成为夫家成员;。
浅谈中国古代婚礼制度的演变
浅谈中国古代婚礼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婚礼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
以下是其演变的主要阶段:一、远古时期的婚礼制度在远古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人们的婚礼制度相对简单。
据史书记载,这一时期的婚礼多在黄昏时分举行,以避免白天劳作和夜晚休息的时间冲突。
婚礼的场所多选择在野外或树林中,以自然环境为背景。
此外,远古时期的婚礼制度还强调了男女的分工和合作,以及家族的利益和荣誉。
二、周朝时期的婚礼制度周朝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婚礼制度也具有独特的特色。
周朝时期的婚礼制度强调了“三书六礼”的过程,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个步骤。
此外,周朝时期的婚礼制度还强调了夫妻之间的相敬如宾、夫唱妇随等道德观念。
同时,周朝时期的婚礼制度也体现了等级制度和门第观念,不同阶层和家族之间的婚礼习俗也存在差异。
三、汉唐时期的婚礼制度汉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婚礼制度也具有独特的特色。
汉唐时期的婚礼制度强调了“六礼”的过程,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同时,汉唐时期的婚礼制度也强调了“三从四德”等女子的道德规范。
此外,汉唐时期的婚礼制度还体现了厚重的人情味和尊老敬贤的传统美德。
四、宋元明清时期的婚礼制度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成熟期,其婚礼制度也更加复杂和繁琐。
这一时期的婚礼制度仍然沿用了“六礼”的过程,但在细节上更加注重礼节和仪式感。
同时,宋元明清时期的婚礼制度也强调了男女双方的相互了解和沟通,以及夫妻之间的相互扶持和信任。
此外,宋元明清时期的婚礼制度还体现了尊卑有序、内外有别的传统观念。
五、近现代的婚礼制度近现代的婚礼制度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变迁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的近现代婚礼制度逐渐向简约、时尚的方向发展。
同时,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和社会观念的开放,中国的近现代婚礼制度也更加注重男女双方的平等和自主权。
情系桃花源 来一场传统的“汉服周制集体婚典”
主 ● ■ 日
特 稿
来一场传统的 “ 汉 服周 制 集 体 婚 典 "
每年五 月都会有靳人选择在春暖花开 的季节步人婚姻的殿堂 , 但随 着复古 风潮的兴起 , 匿年轻 人讲求个 性的 当下,一些新 人打破一 袭白纱 的惯例, 将中国传统 元素还 原到婚礼 当中 , 带 给 人 耳 目一 新 的 感 受 。 5 月 2 日 ,5 2对 新 人 在 重 庆 酉 阳桃 花 源 举 行 了传 统 周制 汉服 集 体 婚 典 。在 众 多 游 客 、 宾的见证下,新人们着,  ̄ l l J 、行周礼,从此同牢合卺,执手偕老 以齐家。
周制婚 服 ( 玄端 ) ,古典幽雅、庄重肃穆 , 整个婚礼进行下来 ,既庄重又喜庆 ,没有
喧 嚣 的 吵闹 、 无 聊 的逗 乐 、 庸俗的笑话 , 更 没 有 拿 新 郎新 娘 寻 开 心的 低 俗 游戏 。
1 49
1 47
I
] L _
~
一
。
-
.
、 ■
…
‘
・
考
.
豸 二尺 一 一
-
舯
啊
__ 、
● ¨1
荔
! 曩l _
.
j ●
一
¨
.
0
、
’ 。1 ● r
j J 一
一 . =
I
I
- I
特稿
大 环节 圃 匝 圃 1
下的半杯。 5、交 拜 礼 。 新 人 面 向 主 席 台跪 坐 于 垫 子 上 ,表 达 了 新 人 对 天 地 、 父母 和 彼 此 的 一 种 感 恩 与 承 诺 。
周朝的婚丧嫁娶古代礼仪习俗的变迁
周朝的婚丧嫁娶古代礼仪习俗的变迁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也是古代礼仪习俗发展的关键时期。
婚丧嫁娶作为生活的重要方面,受到周朝礼仪习俗的深刻影响,经历了不同的变迁和演变。
婚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在周朝的礼仪习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周朝的早期,婚姻制度相对宽松,男女双方可以自由选择配偶。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形态的改变以及封建制度的确立,婚姻制度逐渐趋于严格,婚姻关系的建立开始受到家族和社会地位的干预。
在周朝后期,贵族阶层的婚姻多以政治利益和家族联姻为导向,更加注重对血统和财富的考虑。
在这一时期,婚姻的仪式和礼仪变得尤为复杂,包括订婚、过堂、彩礼等环节,同时还有众多的规定和禁忌。
婚礼仪式在周朝的礼仪习俗中也体现了显著的变化。
早期的婚礼仪式相对简单,通常以双方家族的见面为开始,女方家庭会准备一些礼品,以示恭敬。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婚礼仪式逐渐演变为一系列复杂的流程。
在周朝后期,婚礼通常包括迎亲、拜堂、奠茶、交杯酒等环节。
其中,迎亲是最重要的环节,男方会由亲友组成的队伍前往女方家中接亲,形式庄重且热闹。
拜堂是婚礼中的核心环节,新郎新娘在双方亲友的见证下进行拜堂仪式,表示双方决定长久的婚姻关系。
这些仪式都以庄重和隆重为特点,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婚姻的看重程度。
在古代社会中,丧葬习俗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周朝的丧葬习俗受到了古代礼仪的严格规范和宗法制度的影响。
在周朝早期,丧葬习俗相对简单,人们通常将死者埋葬于地下,再以土墩或石块作为标志。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丧葬习俗也逐渐变得严谨和复杂。
在周朝后期,丧葬通常分为数个阶段,包括守孝、告哀、下葬等环节。
其中,守孝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亲属齐聚一堂,穿着朴素服饰,举行一系列的仪式和祭祀活动,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缅怀之情。
下葬则需要按照特定的规定进行,包括选择合适的葬地、依照礼仪进行安葬等。
嫁娶习俗在周朝的礼仪体系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婚姻六礼
中国的婚礼可分为三个阶段: 婚前礼,即“订婚” 正婚礼,即“结婚”或“成婚”的礼仪,就是夫妻结合的意思 婚后礼,是“成妻”、“成妇”或“成婿”之礼,这表示了男女结婚后的扮演的角色 在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里,婚前礼和正婚礼是主要程序,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礼。 据礼记昏义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男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筳几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 而所谓的六礼,据仪礼的记载,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据说六礼是创于周朝的,有学者认为周文王时代已有六礼,不过亦有人不从六礼。 汉平帝元始三年,刘歆等杂定婚礼,四辅公卿大夫传千朗史家属可行亲迎,次年立皇后亦纳采、卜吉。 魏晋南北朝时,皇太子娶太子妃的婚礼都没有请迎,自东汉到东晋时很多时都不依六礼成婚。 唐代以后,皇太子开始请迎,而亲王的婚礼都会依随六礼。后来暨“问名”于“纳采”和“请期”于“纳成”;是故虽然概念上还是依六礼而行,实际上只有“纳采”、“纳吉”、“纳征”和“亲迎”四礼。而朱子家礼更将“纳吉”和“纳征”合为一礼,所以只有三礼。 元朝时,婚礼会加多议婚一礼。 明朝洪武元年时,定方以朱子家礼为标准制定婚礼。 清朝时,据通礼记载,汉官自七品以上共有九礼,但都拼入了成妇成婿之礼,而古代的六礼亦只余下“议婚”、“纳采”、“纳币”、“请期”与“请迎”五礼。其他士、庶人结婚都比较简单,而民间的婚礼一般都会依朱子家法进行。 婚礼礼堂
儒家文化视野下的华夏传统周制婚礼礼仪程序研究
儒家文化视野下的华夏传统周制婚礼礼仪程序研究在21世纪初,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汉民族服饰作为汉族人的文化象征受到广泛关注,其本质就是通过服饰来寻求民族文化归属感,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汉服运动。
基于传统华夏文化的现代中式婚礼,作为传统礼仪文化的载体同时被广泛关注,逐渐开始形成复兴传统礼仪的文化潮流。
在婚礼典礼时,作为汉族人身着汉服、按照传统礼仪举行仪式,这对恢复和发展华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随着汉服文化的发展,现代中式婚礼礼仪和汉服市场处于加快升华状态,同时西式婚礼礼仪在缺乏宗教背景下缺少了文化内涵,逐渐被放弃。
现在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普通大众开始重视传统华夏婚礼礼仪,通过对中式礼仪文化的研究,使传统华夏文化进一步推广,能够在多元纷争的世界中焕发异彩,使中华民族能够以独具的特色屹立于世界。
在这一背景下,展开对现代中式婚礼礼仪服饰研究与市场开发是极为必要的。
1.传统婚礼礼仪研究的重要性目前,在世界各种民俗活动中,各民族都是穿着本民族的服装举行本民族的传统婚礼礼仪活动,现代的汉民族却遗失了自己的民族服饰以及礼仪文化。
在21世纪初,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
认识到民族服饰是民族身份的标志,是对本民族和民族文化的认同。
于是大量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网站论坛建立,许多有相同志趣的人以网络为平台进行华夏传统礼仪和汉服的研究和开发,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汉服运动。
同时美国、荷兰、俄罗斯等国华裔建立北美汉服联合会等多种汉服民间组织。
全世界孔子学院的建立,世界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中式婚礼是传统礼仪文化的载体同时被广泛关注。
基于传统华夏文化的现代中式婚礼礼仪,在社会上开始形成一股新的复兴传统礼仪的文化潮流。
在婚礼典礼时,作为汉族人身着汉服、按照传统礼仪举行仪式,这对恢复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周制婚礼流程
周制婚礼流程
周制婚礼流程是指中国传统婚礼中的一种方式,常见于南方地区。
其仪式分为六七个环节,具体如下:
1. 提亲仪式:男方代表带着礼物来到女方家里,向女方家长正式
表达求婚意愿。
2. 过门仪式:男方在女方家门口挂上红色的门神,表示男方已经
到了女方家,成为了一家人。
3. 拜堂仪式:新人进入婚礼现场后先要上台拜堂,祭拜天地祖先
和双方父母,表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4. 交杯酒仪式:新人交换两杯酒,表示相互承诺,从此一生相伴。
5. 合卺仪式:新人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合拢两只手,互相交换戒指,象征着两人的爱情已经达到永恒。
6. 敬茶仪式:新人恭敬地向双方父母敬茶,表示尊重长辈和传统。
7. 贴“喜”字仪式(有时会省略):将喜字贴在新人背后,寓意
新人幸福美好。
周制婚礼流程历史已久,不仅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气息,更是中
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周制婚礼的标准流程
周制婚礼的标准流程A traditional Chinese wedding is a time-honored celebration that follows a set process. The standard procedure usually begins with an engagement, where both families formally agree to the union. 这个流程通常从订婚开始,两个家庭正式同意这段婚姻的结合。
This marks the official start of the wedding journey, setting the stage for what is to come. 这标志着婚礼之旅的正式开始,为接下来的步骤做好铺垫。
Engagement gifts, known as 这个步骤通常伴随着一系列的订婚礼品,称为 "过大礼 ",the "guo da li," are exchanged to seal the betrothal. 用来确立婚约关系的。
These gifts symbolize the groom's sincerity and appreciation towards the bride's family. 这些礼物象征着新郎对新娘家庭的诚意和感谢。
Following the engagement, the next step in the wedding process is the selection of an auspicious wedding date. 在订婚之后,结婚流程的下一步就是选定吉日。
This date is crucial as it is believed to influence the couple's future happiness. 吉日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人们相信它会影响到新人未来的幸福。
周礼中的婚礼规矩
周礼中的婚礼规矩周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古代社会礼仪制度的精髓。
在周礼中,婚礼被视为人生礼仪之首,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简要介绍周礼婚礼的规矩与流程,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启示。
一、周礼婚礼的概述周礼婚礼,又称周制婚礼,是根据周代的礼仪制度演变而来的一种传统婚礼形式。
它以严谨的仪式程序和庄重的氛围,展示了婚礼的圣神与庄重。
周礼婚礼既包括婚前的一系列礼仪,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等,也包括婚礼当天的流程,如请期、亲迎等。
二、周礼婚礼的规矩与流程1.纳采:纳采是周礼婚礼的第一步,意为男方家向女方家提亲。
这一环节中,男方家需备办好礼品,由使者送往女方家,以表达求亲的诚意。
2.问名:问名是男方家了解女方家姓氏、名字、生辰八字等信息的环节。
问名的使者需为男方家的近亲属,女方家则需以礼相待。
3.纳吉:纳吉意为男方家卜问吉凶,确定婚事是否顺利。
在纳吉环节,男方家需将女方的生辰八字与自家祖谱进行比对,以判断两人是否八字相合。
4.纳征:纳征是男方家向女方家送聘礼的环节。
聘礼多为金银、绸缎、衣物等财物,以彰显男方家的诚意。
5.请期:请期是男方家邀请女方家确定婚礼日期的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男方家需备办好酒菜,与女方家共同商定婚礼的具体事宜。
6.亲迎:亲迎是婚礼当天最重要的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男方家需备好花轿、乐队等,迎接新娘的到来。
新娘则需由女方家送至男方家,双方共同完成婚礼仪式。
三、周礼婚礼的现代启示虽然现代社会中的婚礼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周礼婚礼中的一些规矩和理念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例如,周礼婚礼强调婚姻的庄重与圣神,提醒人们在婚礼中尊重彼此;又如,周礼婚礼中的纳采、问名等环节,体现了双方家庭对婚姻大事的重视,有助于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总之,周礼婚礼是我国古代婚礼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的诸多智慧和规矩,仍值得我们今天去学习和借鉴。
周礼结婚流程
周礼结婚流程《周礼结婚流程:一场穿越时空的爱情盛典》说起周礼结婚流程,那可真像是一场充满仪式感又极具古韵的大型“爱情戏剧”,让人感觉既新鲜又有那么点小复杂,但也满是趣味。
首先呢,这周礼里的纳采环节,就像是古代版的“求婚预热”。
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还得带上一只活雁。
这雁啊,可不能随便找只鸡或者鸭代替,它象征着忠贞不渝呢。
我就想啊,那时候的媒人怀里抱着一只雁出去说亲,场景也是有点好笑,可能路人都会纷纷侧目,像是在看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
这一小步,就像是为两人的爱情敲开了一扇古色古香的大门。
接着是问名,虽然感觉有点像现在查户口,男方要询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但在周礼里就变得特有仪式感。
这环节仿佛让我们看到古人对待婚姻的细致和谨慎,哪怕是一个名字和生辰,都好似承载着特殊的意义,要是换算成现在都能说是“另一种匹配度检测”。
而纳吉可就更有趣了,如果把这一步现代解读一下,就像是得到了初步的爱情“许可证”。
占卜得出来是吉兆,那男女双方就可以正式考虑往结婚那条路上又迈进扎实的一步了。
这时候的小两口,估计心里就像揣着一只小兔子,紧张又期待,虽然比现代的爱情进展慢很多,但每一步都是稳稳的深情铺垫。
恨不得感觉自己的爱情在古老的文化加持下,像是被命运盖章认定了一般。
到了纳徵,男方得给女方送上厚重的聘礼,什么布帛啊,金银啊,这时候就感觉又回到了现实,爱情也需要物质来加固啊。
不过在古代的周礼语境下,这又更多是一种仪式,一种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对这段婚姻的高度重视。
我就想啊,这像不像一场古老的“爱情物质大考验”,男方得把家底都掏掏,显示自己的诚意,估计男方家长把聘礼抬到女方家的时候,那阵容相当壮观,走在路上都带着一种骄傲,就差没喊出来“我家儿子要娶媳妇啦”。
请期就像是两家人坐下来商量结婚的黄道吉日,一家人盼这天盼星星盼月亮的,现在要把这日子定下来了,那种情绪的高涨在想象里也是妙不可言的。
新郎估计天天盼着日子快点到,心里默默念叨着怎么时间过得比蜗牛还慢呢,而新娘则在家开始筹备自己那一身嫁衣,满心都是对未来的憧憬。
周朝结婚流程
周朝结婚流程
嘿,咱今儿个就来说说周朝的结婚流程,那可真是有意思极了!
周朝的时候,结婚那可是一件超级大事儿啊!先来说说男方这边,要是看上了哪家的姑娘,那男方就得派媒人去女方家提亲。
就好比你瞧见了一颗特别甜的果子,是不是得赶紧找个人帮你去跟人家说,你想要这颗果子呀!“嘿,你家姑娘可真好,我家少爷看上啦!”这媒人可得会说话,把男方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
女方家要是同意了,接下来可就有意思啦!男方得送大雁当作定亲礼。
为啥是大雁呢?哎呀,这大雁可代表着好多意思呢,忠诚啊、不离不弃啥的。
这不就像你送喜欢的人一件特别有意义的礼物一样嘛!“看,这大雁代表着我对你的真心哟!”
然后就是准备婚礼啦!在婚礼前一天,新娘家可热闹了呢。
姐妹们都聚在一起,帮着新娘打扮,还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哎呀,你明天可就是新娘子啦,要美美的呀!”这不就跟咱现在闺蜜们帮着准备婚礼一样嘛。
到了婚礼当天,那场面,啧啧啧,壮观得很!新郎带着迎亲队伍去接新娘,一路上吹吹打打。
新娘呢,那是满心欢喜地等着。
等到了新郎家,还有
各种仪式呢。
要拜天地、拜高堂,然后夫妻对拜。
这就像是给两人的婚姻盖了个大大的章,说:“以后你们就在一起啦!”
最后送入洞房,这才算是礼成啦!周朝的结婚流程是不是特别有趣?它可不只是一些仪式,更是包含着满满的祝福和期待呀!
我觉得周朝的结婚流程虽然和现在很不一样,但那种对婚姻的重视和祝福却是一直都没有变的。
不管在哪个时代,结婚都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大事啊!。
周朝的风俗习惯婚丧嫁娶与节庆习俗
周朝的风俗习惯婚丧嫁娶与节庆习俗周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而有影响力的朝代。
在周朝的社会生活中,婚丧嫁娶与节庆习俗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重点探讨周朝人们的婚丧嫁娶习俗和节庆习俗。
婚丧嫁娶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时刻,对于周朝人而言,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
在周朝,婚姻是由家长和媒人牵线搭桥的,而且往往是门当户对的联姻。
婚礼通常会在春季或秋季举行,时间选择会经过卜筮、择日等仪式确定。
在婚礼当天,新娘会穿着华丽的嫁衣,由媒人领着进入新郎家中。
正式结婚后,周朝夫妻之间相互尊重、传承家风、规避婚外恋等观念也在社会中得到广泛传播。
而在丧葬方面,周朝人非常重视祭祀和居丧礼制。
首先,在丧事宴会前,家人必须进行长时间的净身修炼,以示对亡者的敬意。
丧期中,亲属穿着素服,不能染发、饰妆等,并且要禁忌某些食物与活动。
根据周朝的礼制,亲属们会在丧期结束之后参加完整的祭祀仪式,供奉祖先和神灵,并举办丧葬仪式,以示对逝者的尊重。
除了婚丧嫁娶之外,周朝人还非常重视各种节庆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增进社会团结和增强人们的幸福感。
例如,春秋时期传承下来的“祭月”,即每月十五天进行祭拜太阳和月亮。
这是因为周朝人相信,在这两个天体中,有诸多神灵居住,并通过祭祀活动来获得其保佑。
此外,周朝还有一些特定的节日和庆典,如“元旦”、“重阳节”等。
这些节日往往伴随着焚香、祭祀、宴会、乐舞等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与亲友团聚、享受欢乐的机会。
总结起来,周朝的风俗习惯婚丧嫁娶与节庆习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婚姻和丧葬都是人生的重大事件,婚丧习俗体现了尊重和家族观念,而节庆活动则增进了社会团结和人们的幸福感。
这些习俗无疑是周朝社会发展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今天我们了解历史、继承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周制婚礼主持词(精选5篇)
周制婚礼主持词周制婚礼主持词(精选5篇)主持词需要富有情感,充满热情,才能有效地吸引到观众。
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司仪等是很多场合都需要的角色,那么如何把主持词做到重点主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周制婚礼主持词(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周制婚礼主持词(精选5篇)1主持人:巍巍中华源远流长,三书六礼国风浩荡,和平盛世伟业荣昌,震古烁今凤翥龙翔,今日宾朋喜聚华堂,秦晋之好五世其昌。
婚礼,人伦之本,历代重之。
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
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
三牢而食,合卺共饮。
天地为证,日月为名。
癸巳年乙未月辛丑日,喻保康,卢奕琼,新婚大典,始。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宾客夹道奏笙歌,绕耳欢声笑语和。
仙郎请妇却扇礼,方许玉女渡银河。
请新婿新妇行却扇礼。
新妇拒不作答,新婿将何以却扇?新郎:青春今夜正芳新,红叶开时一朵花;分明宝树从人看,何劳玉扇更来遮。
主持人:何以取之?新郎: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主持人:何以待之?新郎: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主持人:新妇却扇。
新婿、新妇举案齐眉。
入华堂,传袋。
传一袋,一心一意。
传二袋,比翼双飞。
传三袋,缘定三生。
传四袋,四季平安。
穿五袋,五福临门。
传六袋,六子登科。
传七袋,七星高照。
传八袋,八方来客。
传九袋,地久天长。
传十袋,十全十美。
秉玉英今结婚,沐浴盥合今朝。
生生合为伴,世世合相随。
请新婿新妇行沃盥礼。
《礼记·内则》七年男女不共席,不共食。
至今而止,有情人同席而坐,同餐而饮。
新婿新妇行对席礼。
新婿请新妇落座。
汉式周制婚礼文案
2011.04.10 ~ 共牢而食合卺而饮我们恭谨庄严的汉式周制婚礼本帖最后由如雷贯耳于 2011-3-5 22:58 编辑婚礼主题:汉式周制婚礼相识日期:2009年7月12日相恋日期:2010年1月19日登记日期:2010年9月10日婚礼日期:2011年4月10日婚礼男主角:图图婚礼女主角:小熊婚礼伴郎(御):图图的准堂妹夫婚礼伴娘(媵):小熊的表妹婚礼侍从:汉连堂同袍仪式酒店:香洲花园空中乐园婚礼布置:八月婚典婚礼策划:八月婚典婚礼摄像:双机+摇臂,八月推荐婚礼主持:八月推荐婚礼跟妆:马燕(海蓝造型)婚礼摄影:大个婚礼婚车:奔驰SLK350+千禧奔婚纱摄影:索菲新娘婚纱:奢羽凤冠:S&L工作室定做婚戒:I DO汉服+翘头履:七七坊定做DSC_7477.jpg (35.64 KB)未命名.jpg (38.6 KB)DSC_7434.jpg (36.79 KB)∙DSC_7424.jpg (43.22 KB)∙还在念书的时候,在电视上看过成都一场汉式婚礼的报道,印象极为深刻。
幸运的是,对这种古朴,庄重,安静的婚礼,图图也极为向往。
做汉婚的决定之前,我们也有所顾虑,主要是担心宾客已经熟悉了西式婚礼,对这种身着古服又安静缓慢的汉婚仪式,会觉得矫情做作。
但是大连并非没有汉婚的先例,作为炎黄子孙,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至少前几场汉婚的宾客对于这种婚礼模式还是认可并且饶有兴致的。
幸运的是,双方父母也非常赞成我们的做法,我们没有了家庭的压力,可以轻装上阵,实现我多年的夙愿。
礼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虽有贵贱、尊卑、亲疏的阶级痕迹,却不能否认它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根基。
汉式婚礼被称为“礼之本”,汉族子孙订立婚约结为夫妇,严遵古礼,谨慎郑重,不嬉戏,视两姓之婚约崇高而神圣。
汉式婚礼的风格大体上可以分为汉式周制、汉式唐制、汉式南风、汉式明制,周制朴素典雅,唐制华彰雍容,南风温婉动人,明制绚烂丰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制婚礼
周制婚礼,承启上古至夏商,集成于礼乐开国的西周,发扬于君子风范的春秋战国,稳定于华夏诸族最终形成汉民族的时候,在漫漫三千年里始终为华夏婚礼之蓝本,最终蔚成灿烂的云霞。
周制婚服
那时候的婚礼还叫做昏礼。
没有奢侈的聘礼,没有铺张的排场,也没有喧闹的筵席。
昏礼重的是夫妇之义与结发之恩,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可以喧闹嘈杂的事。
那时候的昏礼简朴干净,没有后世繁缛的挑盖头、闹洞房这类繁杂的玩意儿,夫妻“共牢而食,合卺而酳”,而后携手入洞房。
次日拜见舅姑,三月后告见家庙,从此,新妇正式融入夫家家族。
商周时期的昏服也不是现在人们误解的大红一片,而是端庄的玄色礼服(玄色,黑中扬红的颜色,按照五行思想,是像征著天的、最神圣的色彩)。
嫁女之家三日不熄烛火,在盈盈火光中思念著远去的女儿;夫家也三日不举乐,安慰著思念双亲的新娘,整个仪式宁静安详,但安静细致的仪式中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黄昏中开始的那个安静优美的仪式,映照出一个久违的文明气息——那是纯正、优美而伟大的汉文明,直指人心。
发展型婚礼
指在周制婚礼的基础上逐渐演变的后世中国婚礼。
其中混杂了许多其它来源的婚俗礼仪,有诸多变异,故此称为“发展型”。
婚礼是什么时候慢慢放在白天的已经不得而知了,也许是因为汉代以后的战乱,夜晚不安全的缘故,也许是因为感染了胡俗习惯,再加上后来的婚礼排场逐渐变大,时间变长,也就逐渐放在了上午,这样,欢庆的仪式往往持续一天。
与后世婚礼不同,先秦至两汉昏礼,女父迎婿于门外,礼节甚重,更别说刁难女婿的事了,唐《封氏闻见录》6卷五云:“近代婚嫁有障车、下婿、却扇及观花烛之事。
”自从昏礼有了贺客和婚宴开始,婚礼的世俗欢庆气氛就逐渐扩展。
婚礼的欢庆的气氛本是生民常态,同时也来自华夏周边的风俗浸染。
胡俗婚礼多喜庆,后世婚礼的许多杂俗,比如闹洞房,是契丹的婚俗。
跨火盆,则来自满族。
根据周礼,婚礼是没有盖头的,但红盖头却成了世俗婚礼的像征。
仪礼中的婚礼不举乐,无酒筵酬宾的仪节,只在新房中为新郎新娘专设一席。
到后世,宴众宾客会成了婚礼必不可少的一项,闹房也成了保留节目。
也许,我们更加熟悉的婚礼就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
纵观以上两种中国传统婚礼的模式,不难看出:历史的悠久,国土的辽阔,文化基因变异的程度自然不会小,毕竟,没有交流的民族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在婚礼的发展上,华夏
民族的婚制婚仪,吸纳了许多外来民族的习俗。
历经多次主动的、被动的民族间交流,经历多次国运纵横起伏,华夏婚礼在漫长的时光中慢慢流变。
耐人寻味的是,从历代礼书的修订,可以看出古人对这种现像的态度:对周礼婚制的偏好,对世俗婚制的宽容。
于是,理想与世俗便两不相悖,各有市场。
这也许就是华夏文化的特点之一,古人已经给出了适宜的处理方式,不必苛求统一。
传统婚礼介绍
婚姻六礼
唐制婚服
中国的婚礼可分为三个阶段:
婚前礼,即“订婚”
正婚礼,即“结婚”或“成婚”的礼仪,就是夫妻结合的意思
婚后礼,是“成妻”、“成妇”或“成婿”之礼,这表示了男女结婚后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里,婚前礼和正婚礼是主要程序,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礼。
据礼记昏义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男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筳几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
”
而所谓的六礼,据仪礼的记载,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据说六礼是创于周朝的,有学者认为周文王时代已有六礼,不过亦有人不从六礼。
汉平帝元始三年,刘歆等杂定婚礼,四辅公卿大夫传千朗史家属可行亲迎,次年立皇后亦纳采、卜吉。
魏晋南北朝时,皇太子娶太子妃的婚礼都没有请迎,自东汉到东晋时很多时都不依六礼成婚。
唐代以后,皇太子开始请迎,而亲王的婚礼都会依随六礼。
后来暨“问名”于“纳采”和“请期”于“纳成”;是故虽然概念上还是依六礼而行,实际上只有“纳采”、“纳吉”、“纳征”和“亲迎”四礼。
而朱子家礼更将“纳吉”和“纳征”合为一礼,所以只有三礼。
元朝时,婚礼加议婚一礼。
明朝洪武元年时,以朱子家礼为标准制定婚礼。
清朝时,据通礼记载,汉官自七品以上共有九礼,但都拼入了成妇成婿之礼,而古代的六礼亦只余下“议婚”、“纳采”、“纳币”、“请期”与“请迎”五礼。
其他士、庶人结婚都比较简单,而民间的婚礼一般都会依朱子家法进行。
三书六礼
三书
三书即聘书、礼书和迎亲书:
聘书聘书是订婚用的书,于“纳吉”(过文定) 时男家交给女家。
礼书礼书是“纳征”(过大礼) 时使用的书,礼书内会详细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
迎亲书顾名思义,迎亲书即迎娶新娘时的书,即在“亲迎”时使用。
六礼
纳采又称“采择”,相当于后世所称之“提亲”、“说媒”。
表示男方曾审慎考虑之后所做的决定。
《文公家礼》说:“纳其采择之礼,及今世所谓言定也。
”而古代较为朴实简单,具《仪礼士昏礼》记载,士大夫阶层所执的见面礼,即称“贽”或“挚”,仅“用雁”。
其原应执雉而已,但雉不易活捉,多为死雉,婚时不宜,且婚礼为人生大事,故特许新人得越其身分等级穿戴与使用衣着行头。
唐杜佑通典里就记载了三十种纳采的礼品:
礼品象征
元纁、羊元,象天,纁法地,羊和祥也,群而不党
中式婚礼现场
雁:雁则随阳
清酒:清酒降福
白酒:白酒欢之由
粳米:粳米养食
稷米:稷米粢盛
蒲:蒲众多,性柔
苇:苇柔之久
卷柏:卷柏屈卷附生
嘉禾:嘉禾须禄
缕缝衣:长命缕缝衣,延寿胶能合异类
漆:漆内外光好
五色丝:五色丝章采屈伸不穷
合欢玲:合欢玲音声和谐
九子墨:九子墨长生子孙
金钱:金钱和明不止
禄得、香草:禄得香草为吉祥
凤凰:凤凰雌雄伉合
舍利兽:舍利兽廉而谦
鸳鸯:鸳鸯飞止须四鸣相和
受福兽:受福兽体恭而心慈
鱼:鱼处渊无射
鹿:鹿者禄也
乌:鸟知反哺,孝于夫母
九子妇:九子妇有四得
阳燧:阳燧成名安身
又丹:又丹为王色之荣,青为色首,东方始
问名:问名是指男家询问女家关于女家女儿的姓名、时辰八字,如女家接纳男家的提亲,就会把女儿的姓名和时辰八字等交给男家,放在神前或祖先前以占卜吉凶,如卜吉兆的话,就会决定娶女家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