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优质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0青山不老课堂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后作业第20课《青山不老》(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后作业第20课《青山不老》(附答案)

〔选自《百年新诗代表作 现代卷》〕 1诗歌中鸟儿歌唱土地、 、 和黎明,其中》土地〞象征 ,》黎 明 〞 象 征着 。
2 文中的省略号表示
,破折号表示 。
3 判断题。 〔1〕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象征人民心中
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
〔2〕诗歌用》嘶哑〞来形容鸟的喉咙,让人体味到其中经历的坎坷和辛酸。 〔〕 〔3〕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中的》我〞指鸟。〔 〕 4 诗歌中写到》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5〕》青山不老〞是个完整句子,结尾可以加句号。〔

〔6〕《唯一的听众》一课中的老妇人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里
钢琴家。〔 〕
二、指出以下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月亮不好意思地躲进云里。( )
〔2〕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
〔3〕是谁让这青山不老?是这位普通的老人。(
和野花。山村里住着一个农夫,他家里很穷。
有一天,农夫发现了这片肥沃的土地。从此,一年四季,他便在这片土地上劳 动、耕作。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果实,全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后来,农夫老了,死了。农夫的独生子很懒,不愿去远离山村的土地上劳动, 春天里播下种子,以后就再也不管了,只等着秋天去收获。 结果,一年又一年,土地越来越贫瘠,收获的庄稼也越来越少,家里也越来越
)
〔4〕太阳像一团火焰,热辣辣地炙烤着大地。(
)
三、课堂连线台。 老师:本文通过描述一位山野老人,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
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 15 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地区奇迹般地创造
了一片绿洲,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事。则〞青山不老〞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我觉得,为了响文章的中心这也是用了比喻义。赞扬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第20课《青山不老》教案+课后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第20课《青山不老》教案+课后习题附答案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文章层次井然,内容清晰。

课文先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老人绿化山林、改造山沟所取得的成绩;接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通过山沟的大环境(即自然条件)的恶劣险峻,来衬托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通过老农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突出老农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通过村干部的补充介绍、老农的陪同参观,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表现方式,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示的还有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老农的勇敢和所创造的巨大生态价值。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从这位普通的山野农夫身上看到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宽学生的认识角度;二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作者介绍】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

山西霍州人。

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记载.(zǎi zài)险恶.(wùè)归宿.(sù xiù)不禁.(jīn jìn)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六年级语文上册20《青山不老》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20《青山不老》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20《青山不老》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语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这句话把白鹭站在水田里钓鱼比作是玻璃框里的画面,把清水比作玻璃,把田比作玻璃框,非常生动地描写出了当下的画面,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B.“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这句话用设问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珍珠鸟睡着时的情态。

C.“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这句话作者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进行比较,突出了花生的朴实无华。

D.“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这句话是文章的总结句,也是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说明了相互信任才能创造出彼此和谐的美好世界。

2.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植树造林的好处?()A.防风固沙B.增强噪音C.添加绿色D.流失水土3.下列关联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所以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B.即使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也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C.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就会灭亡。

D.虽然山沟里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是老人不肯去城里享清福。

4.选择句中合适的词语。

1.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抉择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住宿)。

2.这位老人还有(雄伟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3.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感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4.他将生命(变化转化)为另一种东西,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5.下列对课文结尾的“青山是不会老的”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青山将会因老人的看护而永远不会荒芜。

B.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生命的意义在青山中得以延续,将随着青山万古长青。

二、填空题6.古诗应用题。

(1)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课《青山不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课《青山不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篇一】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课《青山不老》课文原文窗外是参天的杨柳。

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

当地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

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

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

六十五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

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他已经八十一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

他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要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他敲着早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

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

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层层的梯。

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

”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

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

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中,有误的一项是()。

A.排闼.(tà)山郭.(ɡuō)B.恩赐.(cì)威胁.(xié)C.璀.璨(cuǐ)肆虐.(nüè)D.潺.潺(chán)铁锹.(qiū)2.下面的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华的握笔姿势不对,老师三番五次....矫正都不管用。

B.你起床或者不起,时间就在那里走着,不紧不慢....。

C.我爱你黄河,你的浩瀚与日月同辉....,在我心中激荡。

D.游西湖时,下起了蒙蒙细雨,我们依然风雨同...舟.。

3.下列句子中与“他喜欢弹琴”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A.难道他不喜欢弹琴吗?B.他喜欢弹琴吗?C.他是喜欢弹琴的。

D.他不能不喜欢弹琴。

4.下列语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这句话把白鹭站在水田里钓鱼比作是玻璃框里的画面,把清水比作玻璃,把田比作玻璃框,非常生动地描写出了当下的画面,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B.“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这句话用设问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珍珠鸟睡着时的情态。

C.“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这句话作者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进行比较,突出了花生的朴实无华。

D.“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这句话是文章的总结句,也是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说明了相互信任才能创造出彼此和谐的美好世界。

5.下列四组句子中,不能用“虽然……但是……”连接的一项是()A.爷爷已经很老了。

爷爷坚持每天做运动。

B.地球很可爱。

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C.这件衣服很漂亮。

这件衣服太贵了。

D.天空中有美丽的月亮。

天空中有闪烁的星星。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课时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课时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课时练习题(附答案)一、基础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无误的一项是()A.参.天(cān)粼.粼(lín)肆虐..(sì nüè)铁锹.(qiū)B.盘踞.(jù)擎.(qín)着劲.(jìn)挺参.差(cēn)C.拄.(zhǔ)着拐杖.(zhàng)载.(zài)重宿.舍(sù)D.荡漾..(dàng yàng)淤.泥(yū)不禁.(jìn)星宿.(xiù)2.下面的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华的握笔姿势不对,老师三番五次....矫正都不管用。

B.你起床或者不起,时间就在那里走着,不紧不慢....。

C.我爱你黄河,你的浩瀚与日月同辉....,在我心中激荡。

D.游西湖时,下起了蒙蒙细雨,我们依然风雨同舟....。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渐渐突然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正在总结经验。

C.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D.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4.下列四组句子中,不能用“虽然……但是……”连接的一项是()A.爷爷已经很老了。

爷爷坚持每天做运动。

B.地球很可爱。

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C.这件衣服很漂亮。

这件衣服太贵了。

D.天空中有美丽的月亮。

天空中有闪烁的星星。

5.下面是一位同学围绕“忙碌的早晨“这个题目选的材料其中不适宜用来表达中心意思的一项是()A.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赶着去上班B.我加速地刷牙、洗脸、吃饭,准备上学C.公园里,爷爷奶奶们打着太极拳D.超市里,理货员马不停蹄地往货架上补货6.根据语境选词填空。

巍然屹立蒸蒸日上激流勇进地大物博她_____ _,孕育了瑰丽的传统文化,广袤的土地上悠远的文明仍熠熠生辉;她____ __,浩荡的洪流冲过历史翻卷的旋涡,洗刷了百年的污浊;她___ ___,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骤,挺起了不屈的脊梁;她____ __,灼灼的光华穿透重重的阴霾,熔铸了新的辉煌。

六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20 青山不老-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20 青山不老-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培优拔高一课一练20* 青山不老(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用横线画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波光粼.(lín nín)粼肆虐.(nüè lüè)铁锹.(qiāo jiū)淤.(yū yī)泥气运亨.(xiǎng hēng)通享.(xiǎng hēng)福参.(cān cēn) 天参.(cān cēn)差2.形近字组词。

拙(________)溜(________)豁(_______)迷(_______)屉(_______)础(________)榴(________)割(_______)谜(_______)泄(_______)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______)的大树(______)的波光(______)的狂风(______)的波浪(______)的环境(______)的设想4.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①(____)(____)同舟②三(____)五(____)③与(____)(____)共存④与(____)(____)同辉(1).与词语①意思相近的一项是(____)。

A.木已成舟B.同舟共济C.顺水推舟(2).和词语②一样带有数字的四字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

________(2)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________(3)是谁让这青山不老?是这位普通的老人。

________(4)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

________6.课文回顾。

(1)《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从_____ 的角度介绍了________ ,阐明了______ 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__________。

(2)《青山不老》一文从两方面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通过_____来衬托______;通过________ 来突出_______。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0青山不老 同步练习 (有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0青山不老 同步练习 (有答案)

20青山不老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肆虐.(lüènüè) 盘踞.(jūjù)铁锹.(qiāo qiū) 擎.着(qíng chè)劲.挺(jìn jìng) 记载.(zài zǎi)二、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 )的杨柳 ( )的波光( )的狂风 ( )的环境( )的设想 ( )的波浪三、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抗战时期,全国人民风雨同舟....,共同抵抗侵略军,取得了抗战胜利。

B. 这根绳子已经老化了,只能不紧不慢....地拉着。

C. 小明的握笔姿势不对,老师三番五次....矫正都不管用。

四、请写出句中破折号的作用。

1. 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 )2. 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 )五、仿写句子。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素养提升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1. 这句话使用一连串的数字,充分地说明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了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绩。

2. 联系课文,老人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造出奇迹的?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青山因老人的看护而永远不会荒芜。

B. 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对“造林英雄”的感谢、敬佩和祝福。

C.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生命的意义在青山中得以延续,将随着青山万古长青。

人教部编版20青山不老(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20青山不老(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20*青山不老第一课时一、多音字组词。

参:cān ( ) shēn( ) cēn ( )恶:è( ) ě( ) wù(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任意的残杀或迫害。

()2.非法占据、霸占。

()3.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4.一再,多次。

()5.对人谦恭有礼貌。

()三、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改为感叹句)2.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缩句)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

(修改病句)四、指出破折号的不同用法(填序号)。

A.表解释说明B.表语意转换 C.表声音断续1.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为止。

()2.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以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3.丁——冬——丁——冬……()五、阅读练习。

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1.在括号内给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下面各字在句中的含义。

作:__________ 逆:__________ 擎:__________ 坠:__________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参考答案一、参加人参参差不齐凶恶恶心可恶二、肆虐盘踞风雨同舟三番五次恭敬三、1.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2.老头创造了奇迹。

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之一。

四、1.B 2.A 3.C五、1.nì dào qíng zhuì2.起方向相反举,抬落,掉下3.大风刮起时,能将牛马吹得倒退,或将它们吹到空中两三丈高,然后又落下来。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20青山不老(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20青山不老(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20*青山不老第一课时一、多音字组词。

参:cān ( ) shēn( ) cēn ( )恶:è( ) ě( ) wù(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任意的残杀或迫害。

()2.非法占据、霸占。

()3.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4.一再,多次。

()5.对人谦恭有礼貌。

()三、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改为感叹句)2.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缩句)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

(修改病句)四、指出破折号的不同用法(填序号)。

A.表解释说明B.表语意转换 C.表声音断续1.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为止。

()2.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以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3.丁——冬——丁——冬……()五、阅读练习。

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1.在括号内给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下面各字在句中的含义。

作:__________ 逆:__________ 擎:__________ 坠:__________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参考答案一、参加人参参差不齐凶恶恶心可恶二、肆虐盘踞风雨同舟三番五次恭敬三、1.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2.老头创造了奇迹。

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之一。

四、1.B 2.A 3.C五、1.nì dào qíng zhuì2.起方向相反举,抬落,掉下3.大风刮起时,能将牛马吹得倒退,或将它们吹到空中两三丈高,然后又落下来。

转眼间,一个学期又要结束了。

一学期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研究教学方法,虚心向别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回首这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既有成功之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课后练习题(附答案)基础积累大巩固一、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记载.(zǎi zài)险恶.(wùè)归宿.(sù xiù)不禁.(jīn jìn)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不( )不( ) 不( )不( ) 不( )不( )( )( )共存日月( )( ) 三( )五( )阅读能力大提升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作者是( ),他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课文先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

接着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一是山沟的大环境的恶劣险峻,衬托( );二是老农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突出( );村干部的补充介绍、老农的陪同参观,展现了( );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 )。

思维创新大拓展四、某公园张贴一则告示: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1.这则告示告诉游人什么呢?2.它写得好不好?说出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一、zǎi 载人è可恶sù星宿 jīn 禁止二、不(紧)不(慢) 不(知)不(觉) 不(明)不(白)(山)(川)共存日月(同)(辉) 三(番)五(次)三、1.梁衡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2.老人绿化山林、改造山沟所取得的成绩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老农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文章的中心意旨四、1.爱护花草树木,不要破坏花草树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0 青山不老类文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0 青山不老类文阅读(含答案)

20 青山不老1.课外阅读。

任其挣扎朋友送给我一个蝴蝶的茧。

据说它会变成一只紫色的美丽蝴蝶。

一天,那蛹破了一个小口,我坐在桌子前,仔细地看着蝴蝶宝宝费力地挣扎着,想要破茧而出。

好像母亲分娩一样,那个看不清形状的小生命折腾了好几个小时,还是没有什么进展。

又过了一会儿,它好像筋疲力尽,停了下来。

我决定帮它一把,于是把剩下的那部分剪开了一道口。

小蝴蝶终于完全出来了。

然而,它没有像我预料的那样展翅飞翔。

它战战兢兢地抖动着一对皱巴巴的翅膀,身体还像一个肿肿的小虫。

它始终没有飞起来。

它一直在我的桌子上,带着那对紫色的、萎缩的翅膀和一个肿胀的身体哆嗦着蠕动,直到死亡的来临。

后来,从朋友那里得知,正是我的好心和性急断送了蝴蝶美丽的生命,因为,自然设计的每一步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在蝴蝶破茧而出的挣扎中,它会把身体里多余的水分挤到翅膀,这祥,当它终于自由的那一刻,它才能拥有轻盈的身体和丰盈的双翅。

望着花园里飞舞的蝴蝶,我充满了感伤。

我没想到自己的好心之举,会造成这样的结局。

1)读短文第3自然段,我们可以知道小蝴蝶的结局是__________。

2)蝴蝶为什么始终没有飞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说没想到“自己的好心之举,会造成这样的结局”,你知道为什么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课外类文阅读。

爬上山脊后,牧羊人拿起铁棒向下扎了一个洞,放入一颗橡实,再覆盖上泥土。

他一颗一颗耐心地种下橡实。

我好奇地问:“这个山坡是你的吗?”他摇摇头:“不是。

”“那么你晓得这是谁的土地吗?”“不晓得,可能是公有地吧!不过管它是公有地,还是私有地,跟我种树有什么关系?”接着他表示:假如上天再给他三十年时间,他所种的树,数量一定非常惊人。

除了橡树,他还研究繁殖山毛榉(jǔ)。

【精编】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0青山不老 一课一练及答案

【精编】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0青山不老 一课一练及答案

20* 青山不老第一课时一、多音字组词。

参:cān ( ) shēn( ) cēn ( )恶:è( ) ě( ) wù(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任意的残杀或迫害。

()2.非法占据、霸占。

()3.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4.一再,多次。

()5.对人谦恭有礼貌。

()三、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改为感叹句)2.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缩句)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

(修改病句)四、指出破折号的不同用法(填序号)。

A.表解释说明B.表语意转换 C.表声音断续1.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为止。

()2.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以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3.丁——冬——丁——冬……()五、阅读练习。

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1.在括号内给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下面各字在句中的含义。

作:__________ 逆:__________ 擎:__________ 坠: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参考答案一、参加人参参差不齐凶恶恶心可恶二、肆虐盘踞风雨同舟三番五次恭敬三、1.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2.老头创造了奇迹。

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之一。

四、1.B 2.A 3.C五、1.nì dào qíng zhuì2.起方向相反举,抬落,掉下3.大风刮起时,能将牛马吹得倒退,或将它们吹到空中两三丈高,然后又落下来。

有答案-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精品配套练习基础+阅读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有答案-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精品配套练习基础+阅读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20一、积累与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yōng dài néng nài jǔ sàng pái shān dǎo hǎicǎi hóng hún zhuó pān dēng zhǎn dīng jié tiě2.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枯竭成畦(qí)排闼(dà)山郭(guō)B.滥用遨(áo)游矿(kuàng)产威胁(xié)C.慷慨荞(qiáo)麦蹚(táng)水肆虐(nǜè)3.下面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参天树稍铁锹绿风荡漾B.恭敬宏伟归宿不紧不慢C.领悟煮饭烟袋三翻五次D.治理设想劲挺风雨同州4.下列关联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所以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B.即使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也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C.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就会灭亡。

D.虽然山沟里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是老人不肯去城里享清福。

5.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是()A.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

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比喻)B.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谷山腰。

(拟人)C.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

(拟人)D.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引用)6.下列句式转换有误的一项是()A.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缩句)老头创造了绿洲。

B.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改为双重否定句)这不能说是了不起的奇迹。

C.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 (改成反问句) 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难道不都是好土吗?D.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0青山不老练习卷 (2)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0青山不老练习卷 (2)
2.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风一吹,高低起伏,犹如_______________。(补充为比喻句)
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青山是不会老的。
5.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信息匹配
2.选词填空。
创造 创作
1.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_____)了这块绿洲。
2.他终于完成了这部小说的(_____)。
领悟 领略
3.这位普通老人让我(_____)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4.暑假里,张明明跟爸爸一起登上了泰山,他们(_____)了泰山的风姿。
3.给加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0青山不老练习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的书写以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肆虐(nuè)绿州 不紧不慢
B.栽树淤(yū)泥风雨同舟
C.宏伟恭警波光粼(línɡ)粼
2.创造创作领悟领略
【详解】

3.②④③①①③②④
【详解】

4.挺直腰杆勇敢的抵抗它的凶猛柳树姑娘正在吹头发一样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之一。
【详解】
1题考查学生对拟人句的掌握能力。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陈述句改成拟人句,就是对主语进行拟人化修饰,使其具有任务的特征。2题考查学生对比喻句的掌握能力。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3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掌握情况。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或多余;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0青山不老练习卷 (2)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0青山不老练习卷 (2)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0青山不老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信息匹配1.用横线画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波光粼.(lín nín)粼肆虐.(nüèlüè)铁锹.(qiāo jiū)淤.(yū yī)泥气运亨.(xiǎng hēng)通享.(xiǎng hēng)福参.(cān cēn) 天参.(cān cēn)差二、填空题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中加点的字词。

1.“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擎:_______________ 之:_______________ 坠:_______________2.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风雨同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他已经八十一岁了,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

终:_______________4.他敲着旱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不紧不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恭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答题。

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绿色的波浪”是指____________ ;“粼粼的波光”是指____________。

这句话把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

2.“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成为另一种东西。

”其实“另一种东西”并非只有一种东西,有着丰富的内涵。

【优质资源】2020-2021六年级语文上册20青山不老(1)课堂练习及答案

【优质资源】2020-2021六年级语文上册20青山不老(1)课堂练习及答案

20*青山不老第一课时一、多音字组词。

参:cān ( ) shēn( ) cēn ( )恶:è( ) ě( ) wù(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任意的残杀或迫害。

()2.非法占据、霸占。

()3.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4.一再,多次。

()5.对人谦恭有礼貌。

()三、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改为感叹句)2.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缩句)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

(修改病句)四、指出破折号的不同用法(填序号)。

A.表解释说明B.表语意转换 C.表声音断续1.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为止。

()2.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以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3.丁——冬——丁——冬……()五、阅读练习。

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1.在括号内给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下面各字在句中的含义。

作:__________ 逆:__________ 擎:__________ 坠:__________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参考答案一、参加人参参差不齐凶恶恶心可恶二、肆虐盘踞风雨同舟三番五次恭敬三、1.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2.老头创造了奇迹。

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之一。

四、1.B 2.A 3.C五、1.nì dào qíng zhuì2.起方向相反举,抬落,掉下3.大风刮起时,能将牛马吹得倒退,或将它们吹到空中两三丈高,然后又落下来。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0青山不老练习卷(1)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0青山不老练习卷(1)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记载的读音是zǎi
B盘踞的读音是jù
C铁锹的读音是qiāo
故答案为D。
2.D
【详解】
这句话是文章最后一段中的话,原文最后一段是: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在文中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
3.伟大雄伟宏伟
【详解】

4.动作一丝不苟严谨认真
5.无私奉献、舍己为公、大公无私。
2.三下列对“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山是不会老的”是统领全篇的中心句。
B.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绿洲,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C.老人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精神,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老人的离开而消失,它将永远根植在我们心中,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6.想象三十年后的情景,围绕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展开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7.看漫画,写感想。
下图是一副漫画,请你仔细看一看,想一想这幅漫画讽刺的生
活中的那一类人。把你的感想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漫画中描绘的是一个西装革履的人举着一棵树苗,另一只手还拿着种树的工具,他在跟赶来准备浇水的人说“快点拍张照片就行了,我一会还得开会!”
漫画讽刺的就是表里不一的人,只会做表面文章。
感想就是要写出自己对于生活中这一现象的想法,肯定还是否定,可取还是不可取,应该如何做,如何规劝、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青山不老
第一课时
一、多音字组词。

参:cān ( ) shēn( ) cēn ( )
恶:è( ) ě( ) wù( )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任意的残杀或迫害。

()
2.非法占据、霸占。

()
3.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
4.一再,多次。

()
5.对人谦恭有礼貌。

()
三、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改为感叹句)
2.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缩句)
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

(修改病句)
四、指出破折号的不同用法(填序号)。

A.表解释说明B.表语意转换 C.表声音断续
1.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为止。

()
2.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以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3.丁——冬——丁——冬……()
五、阅读练习。

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1.在括号内给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下面各字在句中的含义。

作:__________ 逆:__________ 擎:__________ 坠: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参考答案
一、参加人参参差不齐凶恶恶心可恶
二、肆虐盘踞风雨同舟三番五次恭敬
三、1.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
2.老头创造了奇迹。

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之一。

四、1.B 2.A 3.C
五、1.nì dào qíng zhuì
2.起方向相反举,抬落,掉下
3.大风刮起时,能将牛马吹得倒退,或将它们吹到空中两三丈高,然
后又落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