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作业设计[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鲁庄公八年和九年,齐国两个国君齐襄公和公 孙毋知相继被杀,国内无君。这时鲁国派兵护送公 子纠,莒国也派兵护送公子小白赶回齐国。结果是 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做了国君,他就是齐桓公(春 秋时有名的五霸之长)。
他立即出兵打败鲁军,并迫使鲁国杀死同他争 夺君位的公子纠。但齐桓公还不甘心,第二年,即 鲁庄公十年,又出兵攻打鲁国。鲁军在曹刿的出色 指挥下,在长勺把强大的齐军打得大败,赶出了鲁 国的国境。这就是《曹刿论战》所记叙的齐鲁长勺 之战。
二 揭示目 标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
式。
教学媒体使 用
预期效果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 学生明确。 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 原因。
三 自学指 导
。1.老师先示范读一遍。 2.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准确。句读正确。 3.纠正字音 刿(guì) 间(jiàn) 弗(fú) 偏(biàn)
四 学生自 学
1 第一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两句话作答) 2 齐读第二段,并思考回答“第二段写什么?”读 毕提问一二名同学。 3 第三段
(1).字词解释:地址同上,点击打开 (2.)抽读,其它同学思考回答“这段主要写什么? 4 这篇文章写出曹刿的什么特点?
自读课文后讨论明 确。
五 检测自 虚词总结
曹刿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未可
未可
可矣
鲁庄公 衣食分人 祭神以信 以情断狱
对比
齐
战
三鼓 败绩 辙乱旗靡
战中
鲁庄公 鼓之
驰之
政治见解
曹刿
战后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曹刿论战》教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深入钻研课文,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3、了解判断句、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用法;解释“牺牲”“狱”“间”等古今异义的词。
4、借助课文注释及词典读懂课文内容,并掌握文中对句意表达起关键作用的实词。
5、从立意、选材、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理解课文,为与下文的比较阅读作准备。
教学重难点:1、抓住“论”的特点来记叙战争,论作战前取信于民,战争中掌握战机是本篇的重点。
2、因为我国古代记载史实常与史论结合起来,所以此文虽是一篇记叙文,但又以“论”为中心。
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四教学主要过程一:正读(所谓“正读”,就是在课文教学之初、学生朗读课文之后,教师纠正读音,纠正语调。
)导入: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巨鹿之战等导入。
1、个读、齐读课文。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应读出“反对”的语气。
②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应读出“否定”的语气。
③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④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应读出“议论”的语气。
⑤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应读出“解说”的语气。
2、再读课文。
二、点读课文:所谓“点读”,就是从课文朗读转向阅读课文注释,要求学生“点”着课文注释,一个一个地读。
)1.要求同学们认真点读课文注释。
2.学生质疑问难,老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教师点出应该重点理解的10个词:鄙安加信孚狱绩轼焉靡4.学生边读课文边温习对课文注释的理解。
5.再朗读课文。
三、译读(所谓“译读”,就是同学们自读课文,自译课文,读读译译,译译读读。
)1.各人自读自译。
2.男生读课文,女生译课文,读一句译一句。
3.女生读课文,男生译课文,方法同上。
教师听学生的读与译,指出译得不当之处。
再请同学们质疑。
四、品读1、、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曹刿论战》 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曹刿论战》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 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2. 了解曹刿“一鼓作气”、“敌疲我打”的战略、战术,以及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3. 体会曹刿赤胆忠心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作者运用对话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左传》;2. 读准、读懂课文,积累重点字词。
【快乐链接】《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
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
原书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
齐鲁长勺之战: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
公元前685年刘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
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起兵迎击。
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
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体验学习】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和节奏。
2.利用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小组交流质疑,推荐重点字词(上板)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用原文回答)①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②鲁庄公认为战前需做哪些准备?曹刿是如何评价的?③曹刿认为有利的进攻时机是什么?有利的追击时机是什么?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翻译、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曹刿的战略思想;2. 品读课文分析曹刿与庄公的人物形象。
【体验学习】1.翻译课文,理解文章内容,说说鲁国为什么能够战胜强大的齐国?2. 研读课文,赏析句子(1)庄公作为“肉食者”,他的“鄙”表现在文中的哪些方面?(2)文中表现了曹刿哪些品质和才能?结合具体的句子谈一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曹刿论战》教案 (新版)新人教
21曹刿论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和大意,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
2.了解课文的结构和详略安排,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理清课文的思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爱国的精神,明白“战争的胜负取决于民心向背”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清行文思路,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读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
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与北方前秦苻坚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曾被毛泽东称赞为“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勺之战,去了解一下鲁国能够取胜的真正原因吧!板书课题 21曹刿论战二、出示学习目标三、作家作品简介四、检查预习【出示】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又何间.焉(jiàn)牺牲玉帛.(bó)肉食者鄙.(bǐ)登轼.而望之(shì)小信未孚.(fú)望其旗靡.(mǐ)吾视其辙.乱(zhé)五、听读课文,疏通文意1、听一听,认准字音,明确停顿。
2、读一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3、译一译,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并积累文言词语。
(1)解释下列各句中带点的字。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将鼓.之既克,公问其故.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何以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六、品一品,赏读课文,体悟情感。
《曹刿论战》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曹刿论战》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曹刿论战》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时安排:共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译讲并背诵第1自然段。
学习过程: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让我们拨开历史的尘埃,在时间的长河中逆流而上,走进硝烟弥漫的古战场,去看春秋战国时发生在齐鲁之间的'长勺之战,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
同学们,你们知道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齐国,又是谁在这场战役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吗?今天我们所要学得这篇课文就是关于这场战役的,学完这一课你们就会明白的。
(板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读准字音。
1、师:首先请同学们轮流朗读课文,比谁读音准确,停顿正确。
XX你先开始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读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更正。
2、生轮流读课文,有错即停,指名正音,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师及时表扬声音响亮、读得正确流利的同学。
3、可能读错的字词刿见鄙孚徧靡4、生齐读板书字词两遍。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译讲课文。
1、指导自学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边小声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运用书下注释解释重点词,并练习翻译,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讲第1自然段。
(如有疑问可问同学,也可举手问老师)2、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查自学效果。
师:自学暂停,下面译讲课文。
XX,你译讲第一句,译讲方法请看投影:先读一句原文,再解释词,最后连起来翻译。
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错,请帮助更正。
依次一人译一句。
(若有错,指名更正,生不会,师更正)估计有疑难的词:鄙古:鄙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今:轻视,看不起牺牲古: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为正义的事业舍弃生命何以战:凭,靠必以分人:把比以信:按照,根据必以情:按照,根据可以一战:可以凭借生齐读第1自然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曹刿论战》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21 曹刿论战教学目的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背诵课文。
2.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3.了解曹刿及他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背诵课文。
2.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教学课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1.积累语言。
2.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
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
《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
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
《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
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
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
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
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左传》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经义的。
《春秋》记事非常简单,近乎大事年表,例如这篇课文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
”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
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
九年级语文下册21曹刿论战学案学案新人教版
第21课曹刿论战学习目标1.积存文言文经常使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和民本思想。
3.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明白得课文的主旨,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4.学习曹刿的爱国精神。
教材助读本文是《左传》中的名篇,要紧的记叙方式是“记言”,这是《左传》记叙某些历时不长,规模不大的战争时经常使用的方式,目的是通过人物的谈论,总结战争的体会教训,论述军事斗争的策略,本文确实是这一类文章的代表作。
全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主线,以曹刿为主,庄公为宾,记叙了曹刿战前、战中、战后的有关战争的言论,说明弱国在对抗强国的战争中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那么,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以逸待劳,把握机会、后发制人等,表现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曹刿论战》所写的故事,是齐鲁长勺之战。
预习案1.给划线的字注音:⑴又何间焉()⑵小信未孚()⑶捐躯玉帛()⑷曹刿论战()⑸登轼而望之()⑹遂逐其师()2.为以下句子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说明:⑴曹刿请见.()A、拜见B、看见C、引见D、见到⑵小信.未孚,神弗福也()A、相信B、信服C、确实D、信誉⑶彼竭我盈.,故克之()A、充满B、有余C、旺盛D、节约⑷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A、因为B、依照C、用D、把3.翻译下面的句子: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⑵夫战,勇气也。
4.《曹刿论战》选自《》,传奇是时期,依照鲁国史料编写的史书。
5.理清课文思路,用原文回答以下问题,并背诵全文。
(1)曹刿求见鲁庄公的缘故是什么?(2)曹刿是如何评判鲁国的战前预备的?(3)在战争中,曹刿是如何帮忙鲁庄公选择反扑机会的?(4)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的说明分几层意思?6.概述课文大意。
7.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归纳情节。
我的疑问:探究案分组探讨:1.结合课文回答“肉食者鄙”的“鄙”表此刻哪里?曹刿的“远谋”表此刻哪里?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壮大的齐国缘故有哪些?“肉食者鄙”的“鄙”表此刻:曹刿的“远谋”表此刻: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壮大的齐国缘故有:2.什么缘故说“小大之狱。
《曹刿论战》作业设计
人物形象塑造技巧分析
曹刿形象
分析曹刿的性格特点、智 慧谋略及其在文中的塑造 手法。
对比手法
通过对比不同人物形象, 突出曹刿的独特性和卓越 才能。
语言描写
学习作者通过语言描写来 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如 对话、心理描写等。
历史背景对文本影响
春秋时期历史背景
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及其对《曹刿论战》创作的影响。
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拓展历史知识
通过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 和战争文化,拓展学生的历史
知识面。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和口语表达等作业形 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和文学素养。
预期学习成果
掌握《曹刿论战》的基本内容和主旨思想
学生能够准确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理解文中人物形象与特点
学生能够分析出曹刿、鲁庄公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社会文化环境
探讨当时社会文化环境对作者创作及文本解读的影响。
历史事件与人物关系
分析文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及人物关系,理解其对文本意义的作用。
04 创意作业设计方案
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活动
分配角色
让学生分别扮演曹刿、鲁庄公等 关键人物,以及士兵、谋士等辅
助角色。
模拟场景
还原文章中的战争场景,包括战 前准备、战斗过程、战后总结等
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解答
尊重他人观点,避免抄袭和剽窃行为。 常见问题解答
遇到生词或难句怎么办?可以查阅词典或请教老师同学。
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解答
01
如何把握文章主旨?可以从故事 情节、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方 面入手分析。
02
作业报告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一 般包括标题、作者信息、文章概 述、分析内容、结论感悟等部分 。
初中语文九年级《26.曹刿论战》教案附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26.曹刿论战 (左 传)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3.理解文章大意和写作特色。
重点难点 l.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2.难点:理解文章大意和写作特色。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刿(gui4)孚(fu2) 辙(zhe2) 轼(shi4 遂(sui4)盈(ying2 ) 靡(mi3) 玉帛(bo2) 鄙(bi3) 2.查字典,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左传》 (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 写的编年体史书。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 722 年 L 止于鲁悼公四年 (前 453 年人记载这一时期(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 J 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尤善于 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 征,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长勺之战的背景 齐国襄公无道,在位时发生内乱。
襄公兄弟多人,公子纠的母亲是 鲁国人,他就逃到鲁国,公子小白则逃奔到莒。
庄公 8 年(前 686 年秋,齐国人杀死襄公,立公子无知,庄公 9 年(前 685 年〕无知又被 人杀死。
于是,纠和小白争着回国。
小白设计先到,做了国君,就是鼎 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
齐国要杀公子纠,在乾…qian2 时(地 名)打败鲁军,并再次威胁鲁国,要求鲁国杀公子纠。
纠被杀后,齐军就 出动,在长勺与鲁军会战。
当时齐强鲁弱,但最终鲁军胜利,成为我国 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语音,注意节奏和重音,读得流畅,有感情。
2.请学生翻译第二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十年春]鲁庄公)十年的春天。
(提示:凡时间,不必强记年号,也不必换算成公元纪年) 【伐】攻打。
《曹刿论战》作业设计
《xx刿论战》作业设计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的加横线的字注音。
刿()间()xx()徧()帛()孚()辙()轼()竭()靡()2、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句子。
(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4)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义相同的一项()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神情与苏、黄不属C.在骨髓,司命之所属D.属予作文以记之4、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曹刿论战》一文选自《史记•庄公十年》。
B.曹刿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C.《xx刿论战》一文的作者是xx刿。
D.《曹刿论战》一文中所记叙的战争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5、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曹刿论战》中的“论”字,指的是曹刿与鲁庄公讨论问题。
B.《曹刿论战》有的选本题作《齐鲁长勺之战》。
C.用对话的方式记载历史事件,叫做“记言”。
D.“长勺之战”的特点是以劣胜优,以弱胜强,常被历代军事家所引用。
6、翻译。
(1)xx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xx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二、文言文阅读。
(一)《xx刿论战》节选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xx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xx,xx也,必以信。
”对曰:“xx未孚,xx也。
”公曰:“xx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xx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1、“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除了交代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_______和________。
《曹刿论战-《左传》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曹刿论战-《左传》》作业设计方案一、引言(约200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典文献《左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智慧和军事策略,《曹刿论战》作为其中的一篇精华篇章,展示了古代人民的智谋与勇气。
本作业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左传》中的这一经典战役,通过分析和讨论,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对古代战争策略的鉴赏。
二、进修目标(约150字)1. 理解《曹刿论战》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分析曹刿的决策过程和战略思想。
3. 探究《左传》对于战争叙述的艺术手法和史学价值。
4. 培养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作业任务分解(约400字)1. 任务一:精读原文,完成阅读笔记,包括主要人物、事件概述和关键语句的理解。
2. 任务二:撰写读后感,重点探讨曹刿的战略决策和兵书运用,以及其对摩登领导力的启迪。
3. 任务三:小组讨论,就《左传》的叙事技巧和《曹刿论战》的历史影响进行交流。
4. 任务四:撰写论文,以《曹刿论战》为例,阐述《左传》对中国古代战争观念的影响。
四、作业提交与评估标准(约200字)1. 阅读笔记:准确理解和解读,字迹清晰。
2. 读后感:深度思考,见解奇特,逻辑连贯。
3. 小组讨论:参与积极,观点鲜明,能有效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
4. 论文:结构完备,论证有力,对主题有深入剖析。
五、时间安排与进度提示(约100字)本次作业分为一周完成,前两天阅读并整理笔记,第三天撰写读后感,第四天小组讨论,最后一天完成论文初稿。
六、教学资源与支持(约100字)提供《左传》电子版供学生阅读,推荐相关学术论文和讲解视频,教师定期答疑解惑。
七、结语(约50字)等候同砚们通过这次作业,不仅能深入了解《曹刿论战》,更能从中汲取历史智慧,提升自身的学术素养和历史洞察力。
以上就是《曹刿论战/《左传》》的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激发学生的进修热情,培养他们对古代文化与历史的兴趣。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作业设计
20. 曹刿论战一、基础性作业1.给词语中加点的字写拼音。
曹刿.()肉食者鄙.()牺牲玉帛.()小信未孚.()下视其辙.()望其旗靡.()2.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出自__________,又称《》、《》,是一部_________(体)史书。
旧传为_________时期鲁国史官_________所作。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
(1)肉食者...谋之()(2)又何间.焉()(3)肉食者鄙.()(4)何以.战()(5)弗.敢专.也()()(6)小惠未遍.()(7)弗敢加.也()(8)小信未孚.()(9)小大之狱.()(10)忠之属.也()(11)既.克()(12)惧有伏.焉()(13)望其旗靡.()(14)一词多义:①公问其故.()故.克之()②必以信.()小信.未孚()(15)词类活用①神弗福.也()②公将鼓.之()(16)古今异义①牺牲..玉帛(古义:;今义:)②可以..一战(古义:;今义:)③一鼓作气,再.而衰(古义:;今义:)4. 翻译下列句子(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彼竭我盈,故克之。
(6)视其辙乱,望其旗糜,故逐之。
二、发展性作业1. 根据提示默写填空(1)曹刿请见庄公的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攻的最佳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语言简练生动。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曹刿论战》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20 《曹刿论战》同步学案【学习目标】1.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与特殊句式,理解词语古今意义的差别。
2.学习文章的精练笔法与详略安排。
3.感受古人的政治智慧,体会他们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学习重点】1.了解《左传》记叙战争的方法及剪裁上详略恰当的特点。
2.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学习难点】理顺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故事情节,揣摩曹刿和鲁庄公的人物形象。
【学习过程】一、阅读导航阅读“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为本课学习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默读一遍课文,标注生字词。
三、自主预习查阅工具书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练习。
1.作品介绍《左传》,全称为,又称,简称《左传》,是我国最早一部记事详备、文辞优美的体史书。
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记载了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250多年的历史。
涵盖了这一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2.背景资料长勺之战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
此前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争夺君位,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并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还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
然而公子小白抢先归齐,取得君位,即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齐胜鲁败,公子纠被杀。
然齐桓公仍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再次发兵攻鲁,交战地点是国的长勺,故称“长勺之战”。
3.知识史书体例有六种,即、、、纪事本末体、通史、断代史。
我们具体了解一下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
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写,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等都属于这类。
纪传体:纪传体史书创始于西汉司马迁的。
他以人物为中心,用“”叙述帝王,用“”记叙封国王侯和特殊人物,用“”记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书”或“志”记载典章制度,用“”记历代有影响的人物或少数民族史及外国史。
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曹刿论战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4)[2023·河南实验中学一模]时间的流逝不舍昼夜,前进 的航程击鼓催征。前行,我们要把握时机,做事“ 一鼓作 气 ”(《曹刿论战》),避免“再而衰, 三而竭 ”(《曹 刿论战》);前行,我们将承受磨难,磨难使我们“ 动心 忍性 , 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前行,我们勇攀高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
21.小江发现文中人物对是否应遵守战争的礼仪规则产生了分 歧,因此想把这篇文章用作研究春秋时期战争礼仪规则 变迁的史料,你觉得是否合适?请说明理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示例:合适。这篇文章中,宋襄公认为应该遵循战争 古制,战争中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俘虏老人,不利用险 要的地形阻击敌人;而子鱼则认为战争的目的是取胜,因此 有利的条件都可以利用。宋襄公和子鱼代表了对待战争礼仪 的两种态度,从战后“国人皆咎公”中可以看出,越来越多 的人更认同子鱼的做法。由此可见,这个时期的战争正从一 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变化。因此,这篇文章很适合用作研究 春秋时期战争礼仪规则变迁的史料。
(8)小大之狱. 诉讼事件
(9)虽不能察. 明察
(10)必以情. 诚心
(11)忠之属.也 类
(12)战则请从. 跟随
(13)齐师败.绩. 大败
1234567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4)公将驰.之 驱车追赶 (15)下视其辙. 车轮碾出的痕迹 (16)公问其故. 原因,缘故 (17)一鼓作.气 鼓起 (18)三而竭. 穷尽 (19)惧.有伏焉 害怕、担心 (20)望其旗靡. 倒下
完成练习。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88页第12-16题
6.1《曹刿论战)》学案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自主预习
一、导语设计
前面我们刚刚学习丁先秦诸子散文,领略了诸子散文特有的艺术魅力。今天,我们学习先秦历史散文著作《左传》中的选段《曹刿论战》,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二、资料助读
1.《左传》
《左传》又称《》或《》,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三体。
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3、小结:
第3段写曹刿论述。
整体感知
(1)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
(2)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4、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5、鲁国能够以弱治强的原因?
6、课外收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了解其中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与同学交流。
第六单元课题:《21曹刿论战》
班级:姓名:所属小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曹刿论战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1)论(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间(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乘(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4)遂(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齐师伐.我( ) (2)曹刿请见.( )(3)又何间.焉( ) (4)未能远谋..( )(5)衣食所安.( ) (6)弗敢专.也( )(7)忠之属.也( ) (8)彼竭我盈.( )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彼竭.我盈(干涸) B.又何间.焉(参与)C.公问其故.(原因) D.忠之属.也(类)4.下列与“小大之狱”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 B.忠之.属也C.公将驰之. D.登轼而望之.5.下列与“其乡人曰”中“其”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妻献疑曰B.颓然乎其.间C.增其.旧制 D.其.如土石何6.补出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 )问:“( )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 )分( )人。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
(1)其.乡人曰( ) (2)又何间焉.( )(3)乃.入见( ) (4)何以.战( )(5)忠之.属也( ) (6)战则.请从( )8.判断下列各句子属于什么句式,并翻译句子。
(1)何以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战于长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必以分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夫战,勇气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参考示例,根据所给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另写一个含这个字的成语。
示例:遂逐.齐师——随波逐流(1)既克.——( ) (2)夫大国,难测.也——( )(3)望其旗靡.——(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选段主要使用了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通过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描写刻画了曹刿卓越军事家的形象。
12.文中的“将鼓”“将驰”表现了鲁庄公的什么?“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的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文阅读【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
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
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
惟荀罃①之拔②逼阳③,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④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
此善于用气者也。
(选自曾国藩《挺经》) 【注释】①荀罃(yīng):春秋时晋国大将。
②拔:攻克,攻取。
③逼阳:姓,古夷族一支。
④遽:迅速。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公将驰.之( ) (2)彼竭我盈.( )(3)皆.初气过锐( ) (4)渐就衰竭之故.(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善于用气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对文本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两个“未可”、两个“可矣”前后映衬,表现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B.【甲】文“将鼓”“将驰”说明鲁庄公是军事上无知的昏君。
C.【乙】文“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引出下文作者对“气”的思考。
D.【甲】文用对话的方式说出观点,【乙】文则用举例和对比的方式证明观点。
16.在对战争取胜原因的认识上,【甲】【乙】两文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lún 论语lùn 理论(2)jiān 时间jiàn 间接(3)chéng 乘机shèng 史乘(4)suí半身不遂suì遂心遂意2.(1)攻打(2)接见(3)参与(4)深谋远虑(5)指安身(6)独自享有(7)类(8)充满。
这里指士气正旺盛3.A4.B5.A6.刿公吾之于7.(1)他的,指曹刿的(2)语气词,相当于“呢”(3)于是(4)凭、靠(5)结构助词,的(6)连词,就8.(1)宾语前置,“何”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正常语序应为“以何战”。
(您)凭借什么作战?(2)状语后置,“于长勺”,介词短语作状语,后置。
正常语序应为“于长勺战”。
(两军)在长勺交战。
(3)省略句,省略了主语“曹刿”。
(曹刿)回答道:“(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4)省略宾语,即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且省略了表对象的介词“于”,正常语序应为“必以(之)分(于)人”。
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5)判断句,“也”表判断语气。
作战,靠的是勇气。
9.(1)克敌制胜(或:攻无不克) (2)深不可测(或:高深莫测、心怀叵测、居心叵测、天有不测风云) (3)望风披靡(或:所向披靡、望风而靡)10.(1)祭祀用的牲畜、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根据实情。
(2)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士气)已经穷尽了。
11.记叙语言动作12.“将鼓”“将驰”表现了鲁庄公的急躁冒进“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13.(1)驱车追赶(2)充满。
这里指士气正旺盛(3)全,都(4)原因,缘故14.(1)我发现他们的车辙乱了,望见他们的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2)这是善于利用士气(作战)的人。
15.B16.【甲】文论述了战时要善于观察,把握战机。
【乙】文强调战时不仅要“存有余不尽之气”,还要“善于用气”。
【乙文参考译文】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已经穷尽了。
我对这几句话,经常思索玩味。
大概用兵并无其他奥妙,经常保持锐气不可用尽就可以罢了。
(三国时,)孙权攻打合肥,受挫于张辽;诸葛亮攻打陈仓,受挫于郝昭,(两者失败)都是起初气势(太盛,)过于锐不可当,渐渐接近衰竭无力的缘故。
只有荀罃攻克逼阳,士气已经穷尽却又重新振作;陆抗攻克西陵,事先预料城池难以迅速攻克,因而养精蓄锐,先安排好外援,来等待城中敌人力尽自毙。
这是善于利用士气(作战)的人。
学法指导:怎样学好语文☆人生是一种体验,一种经历,一种探索,一种生活,而人生目标,则是一种自我的设定。
☆人生的目标在于追求,这种追求不仅是纵向的拓展,更是横向的探索。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目标,它不一定是鸿鹄大志,不一定撼天动地,但要有一个切实的规划,目标既定,就要朝着你的目标勇敢前进。
☆所有的成绩都是努力的结果,都是勤奋的结晶,给自己确立一个通过努力能实现的目标,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一个人要想生活得无怨无悔,就只有努力拼搏;只有努力拼搏过才能无怨无悔。
☆认真学习,加快生活、学习的节奏,排除一切杂念,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加入到竞争的行列中去,战胜自己,成为执掌自己命运的主人。
☆有人说自信是驾驭理想的风帆,是成功的基石!成绩一时不理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信心,可怕的是没走上战场就倒了下来。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它的广度、高度、深度是无限的,让自己有限的生命活出质量活出品味。
1、初中语文一定要掌握好文言文中的课下注解的所有内容.2、语言基础部分靠平时积累,也是要多做题。
3、作文,多背些古诗词、名言警句啥的,尽量往文章里放。
作文要积累:平时看《读者》优美的段子就记下来,有感想也在一本本子上写几句自己的感想4、多看些经典书籍,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文学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