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期末试题及答案
地域文化本科(岭南民间文化)答案
![地域文化本科(岭南民间文化)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6504b676eeaeaad1f330fb.png)
4、在广东,使用粤方言的地区有()。(难度系数:1.00)
A、广州
B、佛山
C、中山
D、韶关
E、揭阳
F、兴宁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A, B, C, D
8、一个民系民性的形成是与其所在的( )等和文化要素有关。(难度系数:1.00)
A、疆域
B、气候
C、地形
D、人口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A, B, C
A、佛爷
B、神仙
C、老爷
D、老灯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A
6、在人们的观念里,春节至少要过了()才算基本结束。(难度系数:1.00)
A、年初五
B、年初七
C、年初八
D、正月十五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B
9、潮汕地区扫墓时的祭品种类繁多,但一般必有()。(难度系数:1.00)
A、春卷
B、粿条
C、螃蠏
D、朴籽粿
学生答案: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C
5、2007年,首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华侨文化项目是()。(难度系数:1.00)
A、客家围龙屋
B、潮汕百凤朝阳
C、开平碉楼与古村落
D、广州西关大屋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C
2、潮汕工夫茶一般是用()。(难度系数:1.00)
A、红茶
B、绿茶
C、发酵茶
D、乌龙、色种与铁观音
学生答案:
6、下列历史人物哪些是客家人()?(难度系数:1.00)
A、叶剑英
B、梁启超
C、朱德
D、韩愈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A, C
10、“嘉应五属”是指()。(难度系数:1.00)
地域文化本科(岭南民间文化)答案78001
![地域文化本科(岭南民间文化)答案78001](https://img.taocdn.com/s3/m/eeba3957ee06eff9aef807d9.png)
A、潮人圣王
B、开漳圣王
C、潮州圣王
D、 潮汕圣王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B
14 、两晋,特别是东晋末年(约公元317年前后),是一次较大规模的中原汉民南下大迁移,也是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波聚量,这被称为( )。(难度系数:1.00)
A、青徐流人
B、衣冠南渡
5 、广府人认为自己的祖先从江西等地而来的。(难度系数:1.00)
A、正确
B、错误
C、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B
2 、这个区域的大部分在古代一直被称为潮州,包括潮州、揭阳、潮阳、饶平、澄海、普宁、惠来和今天梅州市的丰顺,古称“潮州八邑”。(难度系数:1.00)
A、正确
B、错误
C、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A
4 、广东的河源有“客家古邑”之称,广东的梅州有“世界客都”之说。(难度系数:1.00)
12 、在岭南地区,( )时曾建立南越国。(难度系数:1.00)
A、远古
B、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国时代
C、秦朝初年
D、 秦末汉初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D
15 、过去,称为“广州湾”的地方是( )。(难度系数:1.00)
A、江门
B、阳江
C、湛江
D、 雷州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C
18 、闽越第一代君主无诸曾称雄于今天的( )。(难度系数:1.00)
B、气候
C、地形
D、 人口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A, B, C
2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点是( )。(难度系数:1.00)
A、不忘祖宗言
B、归根认祖
C、崇尚经商
美术岭南版期末考试试题
![美术岭南版期末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39cbb5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7.png)
美术岭南版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是以下哪位?A. 徐悲鸿B. 齐白石C. 高剑父D. 黄宾虹2. 岭南画派的绘画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线条流畅B. 色彩鲜明C. 构图大胆D. 以上都是3. 岭南画派的创作理念是什么?A. 传统与现代结合B. 完全继承传统C. 完全摒弃传统D. 只注重形式美4. 岭南画派的绘画技法有哪些?A. 点染B. 泼墨C. 皴擦D. 以上都是5. 下列哪幅作品是岭南画派的作品?A. 《富春山居图》B. 《千里江山图》C. 《岭南春色》D. 《清明上河图》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岭南画派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7. 岭南画派的绘画风格注重______与______的结合。
8. 岭南画派的绘画技法中,______技法是其特色之一。
9. 岭南画派的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等。
10. 岭南画派在20世纪初的中国美术史上具有______的地位。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岭南画派的艺术特色。
12. 阐述岭南画派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影响和意义。
四、论述题(30分)13. 以岭南画派的一位代表人物为例,分析其艺术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
参考答案:1. C2. D3. A4. D5. C6. 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7. 传统、创新8. 点染9. 《岭南春色》、《岭南风光》10. 重要简答题参考答案:11. 岭南画派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强调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又吸收了西方绘画的技法和理念。
其次,岭南画派的绘画风格注重色彩的运用,色彩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再次,岭南画派的构图大胆,敢于创新,不拘泥于传统构图的束缚。
最后,岭南画派的绘画技法多样,如点染、泼墨、皴擦等,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12. 岭南画派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岭南民间文化》2011年1月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答案范文
![《岭南民间文化》2011年1月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答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823baf776a20029bd642dc2.png)
地域文化2011年1月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岭南东部汉族的“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以及福佬民系。
2、广府民系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其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
3、广东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主要包括黎、壮以及畲三个民族。
4、最早记载“疍民”的典籍是晋代的《华阳囯志》5、光孝寺是广州现存最古老的佛寺。
6、广州第一间茶楼诞生在十三行,号为“三元里”。
7、俗话说广东三件宝,主要指陈皮、老姜以及禾秆草。
8、“集胜楼台光郭北;几番觞咏集名园”门联中暗示出广州一著名酒家,即“北园酒家”。
9、西关大屋一般设置三重门,即矮脚吊扇门、趟拢、硬木大门。
10、广东民间娱乐圈的色相主要包括春色、秋色、火色(夜色)、水色、飘色、马色、灯色等几个主要方面。
11、玉皇大帝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天神,又称为天皇、天帝或上帝,其统管天地人三届,诞辰为正月初九。
12、广东人讲话注重意头,不吉利的话不说,例如把猪舌叫做“猪脷”、;猪肝叫做“猪润”。
13、悦城龙母庙在圣迹迷信上主要表现在:摸龙床、饮圣水、爱青蛇、吃金猪等方面14、“雷出万物出,累入万物入。
入然除弊,出然其利。
”故古代雷州先民敬仰雷神15、我国古代人创造的四象体系主要包括:青龙、白虎、朱雀、玄虎二、名词解释1、福佬民系答:福佬民系是指操闽南,闽北方言的群体,地域分布为潮州、汕头以及海南岛一带,并有一部分由福建迁入广西。
2、蛋民答:“蛋民”既是水上民居。
由于没有固定的地域居所,其以为家室的舟榵漂泊不定,分布又相当广泛,体质特征与珠江口各县水网地段的陆上居民相似,其群体内通用语言为广州方言,虽然语音上有所变异,但未发现有属于其他语系语族的特殊要素,所以解放后没有被认定为一个“民族”。
3、粤俗好歌答:广东人在喜庆时候用于欢迎来宾的歌曲,种类有:送花歌、山歌......等等都可称为“粤俗好歌”。
4、粤菜:粤菜包括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海南菜四大菜系,而以广州菜为代表。
《岭南文化》期末试题及答案
![《岭南文化》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b690d5f90f76c661371a8c.png)
广东省广播电视大学新会分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岭南民间文化》期末试题班别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一、填空题1、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和除夕花市。
2、广东盗宝传说最著名的是《海珠石的传说》,这一传说与唐人传奇《崔炜》的故事有关。
3、广东民间的“牛王诞”、“出水龙”是与四月八的“浴佛节节”同一天进行。
4、客家名菜“东江酿豆腐”传说源于北方的饺子。
我国著名的雷区是雷洲。
5、竹筒屋又称直头屋、竹竿厝。
它的平面特点是正立面单开间,面宽较窄。
6、一般说“佛山秋色”,是指秋色工艺品。
“秋色赛会”俗称“出秋色”,它是佛山民间工艺及其展览的一种特殊形式,后发展为一项综合性的民间群众游艺。
7、专门为显贵培育妾氏的行业叫捻妹花。
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8、天妃.,又称天后,福建、台湾一带称为妈祖,国外则称之为“中国的女海神”。
9、保存六祖遗迹最多的—是他的家乡新兴集成镇,二是他削发受戒广州光孝寺,三是他开坛说法的韶关曹溪南华寺。
10、粤菜包括广州菜、潮州菜、东江(客家)菜、海南菜等四大名菜,而以广州菜为代表。
11、每年的三月三是北帝诞,在佛山又称为“真武会”。
12、壮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的西瓯、骆越人发展而来。
13、黎族主要居住在海南岛五指山山区,他们的民族节目是“三月三”。
14、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民广府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人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15、我国南宗教派的创始者,佛教禅宗的第六代继法人是惠能六祖。
16、民间对刘三妹称谓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她传歌的路线,她的行迹又给我们划出了一个风俗圈,即岭南民众峒溪文化圈。
17、建于地面的半地穴式窝棚建筑和高于水(地)面的干栏式建筑是岭南先民走出洞穴之后的主要居住形式。
18、飘色是流行于番愚沙湾和吴川梅箓一带的一种民间游艺。
一般是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北帝诞时表演。
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知识:广州岭南文化考试答案.doc
![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知识:广州岭南文化考试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333a4e799ec3d5bbfd0a74fa.png)
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知识:广州岭南文化考试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岭南百越古族中黎族人狩猎流行的是( )。
A 、见者有份 B 、AA 制 C 、先顾老幼 D 、先顾族长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 原广东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 ),主要居住在现海南省(五指山区)。
A 、黎族 B 、壮族 C 、畲族 D 、高山族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广州“三雕”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象牙雕 B.木雕 C.玉雕 D.根雕 本题答案: 4、单项选择题 清政府在广州设立的管理对外贸易的行政管理机构是( )。
A 、粤海关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B、船政衙门C、总理衙门D、仓场衙门本题答案:5、单项选择题现在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的后裔。
A、秦汉时期B、两晋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本题答案:6、单项选择题广州人民在下列哪一个地方打响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枪()。
A、三元宫B、沙面C、越秀山D、三元里本题答案:7、单项选择题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A、《左传》B、《史记》C、《汉书》D、《史记》本题答案:8、单项选择题壮族是两广地区主要的土著民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的()发展而来的。
A 、西瓯B、骆越C、禽人D、A和B本题答案:9、单项选择题惠能显法的故事(惠明追衣钵、向陈亚仙借地,行昌行刺等)体现了()的功能。
A、色空观B、讲求艰苦磨炼C、佛学中佛法无边D、佛学要求的悟性本题答案:10、单项选择题粤曲的唱腔音乐主要分板腔类、曲牌类和诗赞类三种。
城市文化建设发展:广州岭南文化真题及答案
![城市文化建设发展:广州岭南文化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acd1de647d27284a73511b.png)
城市文化建设发展:广州岭南文化真题及答案1、单选(江南博哥)南派舞狮头以()最有代表性。
A、广东醒狮B、广西醒狮C、福建醒狮D、台湾醒狮本题答案:A2、单选广东音乐人在中国的音乐史上留下了他们光辉灿烂的名字,铸就了音乐史上的丰碑。
其中《黄河大合唱》,给了我们这个民族排演千年的精神仪式;请问它的作者是?()A.聂耳B.冼星海C.田汉D.黄训本题答案:B3、单选广州“三雕”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象牙雕B.木雕C.玉雕D.根雕本题答案:D4、单选八和会馆是由邝新华、独脚英、林之等艺人所建立()仝人的行会组织。
A、粤曲B、粤剧C、广东音乐D、潮剧本题答案:B5、单选()是岭南画派鼻祖居巢和居廉居住和作画授徒之所。
A、十香园B、红砖厂C、小洲村D、六二三路本题答案:A6、单选南沙湿地公园,位于广州市南沙区的珠江出海口的()A、东海岸B、西海岸C、南海岸D、北海岸本题答案:B7、单选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和花市。
A.茶楼B.骑楼C.粤菜D.煲汤本题答案:A8、单选岭南盆景普及于()。
A、宋代B、唐代C、民国D、清代本题答案:D9、单选光孝寺的前身制止寺的理解为()。
A、奉旨接待外来之僧的寺院B、制止佛门外人进入其中的寺院C、制止海外高僧前来传授经法的寺院D、制止高僧在此译经的寺院本题答案:A10、单选广州的生菜会是以()的坑口为最。
A、芳村B、越秀C、东山D、海珠本题答案:A11、单选与普通话“一二三四”四个音相比,粤语的音调更为丰富,共有()音。
A、七个B、八个C、九个D、十个本题答案:C12、单选被誉为“世界灯王”是1978年佛山民间工艺社制作的一盏()。
A.稻草灯B.金桔灯C.蜡灯D.纸灯本题答案:A13、单选万木草堂(邱氏书院)因()于1891年租借邱氏书室,设堂讲学,后将其命名为万木草堂。
A.康有为B.梁启超C.陈千秋D.谭嗣同本题答案:A14、单选()位于荔湾区泮塘仁威庙前街20号。
地域文化(岭南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地域文化(岭南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20cd7bcf84b9d528ea7a6d.png)
《岭南民间文化》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作业1一、填空题1、岭南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
2、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民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3、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4、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和除夕花市。
5、最能反应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的是(客家)民系的风俗。
6、现在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西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
7、喝功夫茶是(福佬)民系的风情。
8、原广东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黎族,主要居住在现海南省(五指山区),即古百越族的一个支系——(骆越)族人聚居之所。
9、壮族是两广地区主要的土著民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的(西瓯)、(骆越)发展而来的。
10、壮族较有特色的节日是(四月初八)的“牛王诞”。
二、选择题1、年初一“行大运”是(B)A广州人的习俗B阳江人的习俗C客家人的习俗D中山人的习俗2、三月三是(A)人的节日A黎族B壮族C瑶族D苗族3、广府民系是由古越人和(C)融合而成的。
A北方移民B西方移民C中原移民D高原移民4、汉语粤方言是一种以(A)为主,融会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方言。
A古越族语B古黎族语C古壮族语D古畲族语5、客家人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B)的特质。
A黄土文化B中原文化C汉唐文化D西域文化6、壮族四月八的节日给(D)披红挂彩,反映了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习俗。
A小伙子B大姑娘C猪D牛7、畲族同胞自认是(A)后代。
A盘瓠B盘石C赵佗D刘三妹8、古代外国文化通过(D)传入岭南地区,促进了岭南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融。
A朝廷官员流放B中原人口迁移C塞北丝绸之路D海上丝绸之路9、(B)的风俗,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
A广府民系B客家民系C福佬民系D广府民系和客家民系10、瑶族的盘古王诞要举行隆重的(B)活动。
A耍花灯B耍歌堂C迎新娘D满月酒三、论述题1、答:(1)广府民系的特点主要是不怀旧,不拘泥于历史,富于冒险,勇于开拓,容易接受外来的新事物,又善于融合,消化,吸取,商品意识浓,价值观念强。
《岭南文化》期末试题及答案
![《岭南文化》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212f77b0717fd5370cdcb0.png)
广东省广播电视大学新会分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岭南民间文化》期末试题班别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一、填空题1、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和除夕花市。
2、广东盗宝传说最著名的是《海珠石的传说》,这一传说与唐人传奇《崔炜》的故事有关。
3、广东民间的“牛王诞”、“出水龙”是与四月八的“浴佛节节”同一天进行。
4、客家名菜“东江酿豆腐”传说源于北方的饺子。
我国著名的雷区是雷洲。
5、竹筒屋又称直头屋、竹竿厝。
它的平面特点是正立面单开间,面宽较窄。
6、一般说“佛山秋色”,是指秋色工艺品。
“秋色赛会”俗称“出秋色”,它是佛山民间工艺及其展览的一种特殊形式,后发展为一项综合性的民间群众游艺。
7、专门为显贵培育妾氏的行业叫捻妹花。
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8、天妃.,又称天后,福建、台湾一带称为妈祖,国外则称之为“中国的女海神”。
9、保存六祖遗迹最多的—是他的家乡新兴集成镇,二是他削发受戒广州光孝寺,三是他开坛说法的韶关曹溪南华寺。
10、粤菜包括广州菜、潮州菜、东江(客家)菜、海南菜等四大名菜,而以广州菜为代表。
11、每年的三月三是北帝诞,在佛山又称为“真武会”。
12、壮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的西瓯、骆越人发展而来。
13、黎族主要居住在海南岛五指山山区,他们的民族节目是“三月三”。
14、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民广府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人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15、我国南宗教派的创始者,佛教禅宗的第六代继法人是惠能六祖。
16、民间对刘三妹称谓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她传歌的路线,她的行迹又给我们划出了一个风俗圈,即岭南民众峒溪文化圈。
17、建于地面的半地穴式窝棚建筑和高于水(地)面的干栏式建筑是岭南先民走出洞穴之后的主要居住形式。
18、飘色是流行于番愚沙湾和吴川梅箓一带的一种民间游艺。
一般是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北帝诞时表演。
岭南民间文化历届试卷及作业问答题部分练习参考答案
![岭南民间文化历届试卷及作业问答题部分练习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1d4011a8956bec0875e33d.png)
岭南民间文化历届试卷及作业问答题部分练习参考答案问答题部分练习参考答案(注:#表示参看该年月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1、简述广州茶楼文化的特点。
(0601#)(0707#)广州茶楼文化,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饮食文化”所能概括的,广州的茶楼文化、它除了有茶、汤、菜、点等的饮食形态之外,还讲究饮食时的建筑装潢风格,室内陈设的流派,字画古董的雅趣,听歌品曲的娱乐,交朋结友的气度,洽谈经商的门道等等,这些无一不是一门高超的艺术,它充分体现了广州茶楼文化具有中西合璧、博达雅观的风格特点。
1、趋时变奏,源远流长(1)历史悠久——广州人的饮茶风俗大约从18世纪末开始形成的。
当时欧洲好饮茶,人我国运走的大量的茶叶,广州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茶叶之路的起点。
但广州早年的茶楼,多是简陋的路边铺,以解渴为目的。
到了19世纪中叶,外国人大量涌到广州,在现今的十三行街头一带居住,那里自然形成了一个贸易中心。
为满足外国人的需要,诞生了广州第一间现代化的茶楼,号称“三元楼”,楼高为三层建筑,铺面装饰的为豪华,陈设典雅富丽,茶楼的消费上了一个档次。
随后不久又出现了陶陶居、天然居、陆羽居、惠如楼等高档的茶楼,这茶楼因多有一个“居”字,所以广州又把茶楼叫做“茶居”。
(2)讲究环境的气派和幽雅随着社会的发展,茶楼越来越向高档化和多元化发展,二十世纪初崛起的“四大茶楼”,即文园、谟觞、南园、西园,其建筑规模相当可观,而且陈设讲究,犹如幽雅的园林,这些地方主要是西关少爷、文人雅士、富绅巨贾、宗教人士出入。
随后又出现了四大茶楼,创立自家的“招牌菜色”。
由于竞争,也促使各类茶点精美繁多,形成广州茶楼的独特特色和美食风格。
“食在广州”的美誉从晚清开始就广为流传。
2、食艺结合,情趣盎然广州人饮茶,重点不在茶本身,对饮茶的规程、礼仪并不讲究,饮茶是一件很随意的事情。
(1)是一种身心的自我调节。
(2)感受美食的乐趣和情趣(3)讲求艺术享受。
(讲究环境)3、中西合璧,广采博收广州的现代化茶楼,诞生于当时外商云集的十三行,都是“重楼崇台”的西方古典建筑,但早期的茶楼毁于战争。
岭南文化概论习题及答案5
![岭南文化概论习题及答案5](https://img.taocdn.com/s3/m/150ea3b502d276a200292e77.png)
岭南文化概论(专,2019春)题目1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摸龙床”是()的信俗活动之一。
选择一项:a. 龙母诞b. 妈祖诞c. 北帝诞d. 波罗诞反馈正确答案是:龙母诞题目2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营老爷”是()春节期间的狂欢活动。
选择一项:a. 潮汕地区b. 客家地区c. 闽越地区d. 广州地区反馈正确答案是:潮汕地区题目3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营老爷”是()地区春节期间的一种游神狂欢活动。
选择一项:a. 粤西b. 客家c. 雷州d. 潮汕反馈正确答案是:潮汕题目4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一般不在清明节进行扫墓活动,这是()的习俗。
选择一项:a. 广府民系b. 粤西地区c. 客家民系d. 潮汕民系反馈正确答案是:客家民系题目5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七夕节被称为“女儿节”的原因是()。
选择一项:a. 牛郎织女相会b. 未婚女性乞求得到织女一样的巧手c. 织女下凡d. 未婚女性乞求象织女一样成为仙女反馈正确答案是:未婚女性乞求得到织女一样的巧手题目6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下列哪位神是由火神变为水神的?( )选择一项:a. 祝融b. 龙母c. 北帝d. 波伏神反馈正确答案是:祝融题目7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五子朝王是()一项民俗活动。
选择一项:a. 龙母诞b. 妈祖诞c. 波罗诞d. 北帝诞反馈正确答案是:波罗诞题目8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人们对北帝的崇拜是属于( )。
选择一项:a. 图腾崇拜b. 自然崇拜c. 祖先崇拜d. 神灵崇拜反馈正确答案是:神灵崇拜题目9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人们对龙母的崇拜是属于( )。
选择一项:a. 神灵崇拜b. 自然崇拜c. 祖先崇拜d. 图腾崇拜反馈正确答案是:神灵崇拜题目10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从民间信仰来说,西江文化圈可以纳入()信仰圈。
2013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下半年期末考试
![2013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下半年期末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db5a3cef524de518964b7d88.png)
广东开放大学2013 年下半年期末考试各专业《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试题(开卷)1.岭南即指五岭以南,五岭包括越城岭、()、萌诸岭、骑田岭和大灰岭。
B、都庞岭2.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的是()民系的风俗。
C、客家民系3.现在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
A、两晋4.古代直至解放初期,两广地区有一个被称作“蛋民”的居民群体,其生活习俗的最大特点是()。
D、以舟为居5.壮族是两广地区主要的土著民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的()人发展而来的。
B、西欧、骆越6.在“五羊神话”中五羊口中所含的是D,谷穗7.移居羊城的先民是带羊而来,因为() B、羊的繁殖力强,适应力强8.汉语粤方言是一种以()为主,融会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方言。
C、古壮族语9.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和除夕花市。
B、茶楼10.( )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商品意识,富于冒险开拓的精神,博采众长。
B、福佬民系11.客家人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的特质。
B、中原文化12.惠能种菜的故事体现了(); B、佛学要求根基清静、心如止水的品格13.广州早期的茶,多为简陋的路头铺,广州人称之为()。
D、二厘馆14.广州的现代化茶楼,诞生于当时的外商云集的十三行第一间现代化茶楼称为()。
D、三元楼15.广州人饮茶,对方给你斟茶时,表示感谢的动作是()。
A.用食指和中指轻扣桌面16.“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指的是潮州工夫茶当中的(); C、两道程序17.在岭南的娱乐活动中,水色以()的水色最有名。
D、中山小榄18.《禁钟与仙藤》的故事中“仙藤”是一条()B.葛藤19.在广东,真正把刘三妹当作歌仙崇拜的是在()地区。
D、阳春20.清代诗人()在《广东新语》中详细地描述了岭南的歌唱风俗:“凡有吉庆,必唱歌以为欢迎”。
C、屈大均21.“咸水歌”是()的民间歌唱形式。
C、水上居民22.“赛大标”是()的一种春色活动。
岭南民间文化历届试卷及作业问答题部分练习参考答案
![岭南民间文化历届试卷及作业问答题部分练习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1a3cbf81c758f5f71f6721.png)
(注:表示参看该年月考试试题参考答案.)、简述广州茶楼文化地特点.()()广州茶楼文化,不是我们平常所说地“饮食文化”所能概括地,广州地茶楼文化、它除了有茶、汤、菜、点等地饮食形态之外,还讲究饮食时地建筑装潢风格,室内陈设地流派,字画古董地雅趣,听歌品曲地娱乐,交朋结友地气度,洽谈经商地门道等等,这些无一不是一门高超地艺术,它充分体现了广州茶楼文化具有中西合璧、博达雅观地风格特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趋时变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广州人地饮茶风俗大约从世纪末开始形成地.当时欧洲好饮茶,人我国运走地大量地茶叶,广州由于独特地地理位置,成为茶叶之路地起点.但广州早年地茶楼,多是简陋地路边铺,以解渴为目地.到了世纪中叶,外国人大量涌到广州,在现今地十三行街头一带居住,那里自然形成了一个贸易中心.为满足外国人地需要,诞生了广州第一间现代化地茶楼,号称“三元楼”,楼高为三层建筑,铺面装饰地为豪华,陈设典雅富丽,茶楼地消费上了一个档次.随后不久又出现了陶陶居、天然居、陆羽居、惠如楼等高档地茶楼,这茶楼因多有一个“居”字,所以广州又把茶楼叫做“茶居”.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讲究环境地气派和幽雅随着社会地发展,茶楼越来越向高档化和多元化发展,二十世纪初崛起地“四大茶楼”,即文园、谟觞、南园、西园,其建筑规模相当可观,而且陈设讲究,犹如幽雅地园林,这些地方主要是西关少爷、文人雅士、富绅巨贾、宗教人士出入.随后又出现了四大茶楼,创立自家地“招牌菜色”.由于竞争,也促使各类茶点精美繁多,形成广州茶楼地独特特色和美食风格.“食在广州”地美誉从晚清开始就广为流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食艺结合,情趣盎然广州人饮茶,重点不在茶本身,对饮茶地规程、礼仪并不讲究,饮茶是一件很随意地事情. 是一种身心地自我调节.感受美食地乐趣和情趣讲求艺术享受.(讲究环境)中西合璧,广采博收广州地现代化茶楼,诞生于当时外商云集地十三行,都是“重楼崇台”地西方古典建筑,但早期地茶楼毁于战争.稍后出现地一批茶楼,大多采用复兴传统地民族形式,在传统民居“竹简屋”基础上,采用西洋建筑地局部装饰,门面窄,进深大,外表雄伟壮观,高大明亮,内部清致典雅,古色古香.如陶陶居,大同酒家,大三元酒家等.其实广州地“骑楼”建筑,最早也是广州茶楼酒馆引进南欧古典卷廊建筑与广州传统建筑演变融合地结果,是中外文化交融地结晶.近年来,广州茶楼地变化无不与西方地建筑风格与建设材料有关,由此构成了广州茶楼地外在风格:折衷揉合、多样化、偏重传统,模仿西洋古典风格,体现了广州茶楼广采博收地特点.广州地茶楼构成了广州市井风情一道亮丽地风景.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简述岭南民俗地特色.()()()、广东人在除夕花市上喜欢买金桔、桃花、水仙花,有何象征色彩?()、简述“芳村”名字地由来.、简述客家山歌中为什么以爱情山歌为最多.()、简述造成广东现代谜信发展地原因.、简述潮汕灯谜地特点.()、简述广东人信祈诸神地复杂情况.、传说中移居羊城地先民带羊南迁,有何依据?()().广东刘三妹地传歌路线,形成了岭南山歌风物圈.这个风格圈涉及岭南地区哪些地域范围?()、为什么说广州地茶楼是“食艺结合,情趣盎然”?试分析之.()、谈谈你对六祖故事地看法.()、试述造成广东涉外故事开放心态地原因是什么.()()、试述广东涉外故事地内容特点及其形成地原因.、叙述客家民居地建筑特点.()、请你介绍潮汕工夫茶(包括茶具、茶叶、水、冲法等)及有关礼节.潮州功夫茶,以茶具精致小巧、烹制考究与以茶寄情为特点.功夫茶一般不用红茶和绿茶,而用半发酵地乌龙、奇种与铁观音,不必要上等茶,茶叶远没有茶具讲究.功夫茶地茶具,往往是“一式多件”,一套茶具有茶壶、茶盘、茶杯、茶垫、茶罐、水瓶、龙缸、水钵、红泥火炉、砂姚、茶担、羽扇等,一般以件为常见,如件皆为精品,则称“十二宝”,如其中有件为精品,或件为精品,则称“八宝”或“四宝”.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茶具讲究名产地、名厂家出品,精细、小巧,质量上乘,俨然一套工艺品,体现潮州茶文化中地高品味地价值取向.功夫茶地茶壶,多用江苏宜兴所产地朱砂壶,要求“小浅齐老”,茶壶“宜小”,“小则香气氤氲,大则易于散烫”,“独自斟酌,愈小愈佳”;茶杯也宜小宜浅,犹如半只乒乓球,色白如玉,杯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功夫茶之功夫,全在茶之烹法,虽有好地茶叶、茶具,而不善冲,也全功尽废.潮州功夫茶地烹法,有所谓“十法”,即活火、虾须水、拣茶、装茶、烫盅、热罐、高冲、盖沫、淋顶与低筛.也有人把烹制功夫茶地具体程序概括为:“高冲低洒,盖沫重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或称“八步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治器——冲茶前地准备工作,从起火到烧开水,冲烫茶具;纳茶——将茶叶分粗细后,分别把茶叶装入茶壶,粗者置于底、中者置于中、细者置于上,茶叶不可装得太满,仅七八成即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候茶——讲究煮水,以“蟹眼水”为度,如苏东坡所说,“蟹眼已过鱼眼生”,初沸地水冲茶最好;冲点——讲究“高冲”、开水从茶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以防“冲破茶胆”,茶叶冲散,茶沫溢出,可能把茶冲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刮沫——冲茶时溢出地白色茶沫,先用茶壶盖刮去,然后把茶壶盖好;淋罐——茶壶盖好后,即用开水冲淋壶盖,既可冲去溢出地茶沫,又可在壶外加热;烫杯——在筛茶前,先烫杯,一可消毒,二可使茶杯升温,茶不易凉,也能使茶生香;筛茶——讲究“低筛”,这是潮州功夫茶地特有筛茶方法,把茶壶嘴贴近已整齐摆放好地茶杯,然后如“关公巡城”般地连续不断地把茶均匀地筛洒在各个杯中,不能一次注满一杯,以示“一视同仁”,但一壶茶却必须循环筛酒以至于尽,即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潮州功夫茶,不同于一般地喝茶,二者之异首先在于非同一般喝茶那样,大口大杯地喝,而是小杯小杯地品味,品茶之意与其说为解渴,不如说在品味茶之香,在以茶叙情;其次,潮州功夫茶特别地讲究食茶地礼节,待茶冲完,主客总是谦让一番,然后请长者、贵宾先尝,杯沿接唇,茶面迎鼻,闻茶之香,一啜而尽.功夫茶这一套礼仪正是中国传统地“茶道”.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试述岭南文化地特质.()()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地开放风气.岭南文化从古老地民间传说开始,就具有一种与众不同地开放心态,现在南海神庙里还立着波罗国使者达奚司空地圣像,西来初地还有印度达摩祖师地遗迹;著名地岭南画派,就是在继承国画传统技法地基础上,借鉴了西洋和复生法及几何远近比较法之优点以及摄影等技术之长处而形成;广东音乐就是大胆采用了外来乐器,以其音域宽广丰厚,旋律优美嘹亮而逗人喜爱;扬名四海地粤菜风味,不但吸收了国内八大菜系地技艺,也吸收了西菜烹饪地精要;一些有胆识地实业家大胆采用机器生产和资本主义地经营方式,促进了岭南地区民族工业地发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文化思想方面,极力主张“博考各国民族之所以自立之道,汇择其长者而取之”(梁启超《饮冰室全集》),主张通过各种方式宣传西方文化,这不但在文化界产生深远影响,也使西方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在工商界产生积极地效果,这些有力地推动岭南地经济和文化地发展.在世纪年代初地开放改革中,广东在全国率先敞开大门,在对外经济、文化地交往中扮演了引人注目地角色,这与其开放地文化特质有着重要地关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努力超越“传统导向”地进取精神.“传统导向”是指在人们在思想和行为中,由于对传统地崇拜而形成地一种极力维护传统地现象.岭南地区远离中国传统文化地内核,处处迸发出一种超越“传统导向”地进取精神.这一方面表现在对固有文化传统精华地吸收,一方面则是大胆革除传统地弊端,提倡“创造新器”、“著作新书”、“启发新俗”,由此在近代文化史上,涌现了一批努力超越传统导向地文化名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实利重商地文化倾向.由于得天独厚地地理条件,广东在唐宋时代就已经成为我国重要地对外贸易区,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向外辐射,除广州、佛山外,还有潮洲,特别是清中叶以后,随着国际市场对茶叶、丝绸需求量地增加,刺激了当地商品经济地发展.潮洲商人地足迹,远至新加坡等东南亚一此地方、与珠三角洲地商人遥相呼应,形成了当时商业系统著名地“广东帮”.商品经济地发展,对本地区地文化生活和社会心理产生了深远地影响,铸造了岭南文化讲求实利实惠,偏重商业地倾向.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试析雷州半岛民俗信奉雷神陈文玉地文化因由.。
(最新)电大岭南文化复习题汇总剖析
![(最新)电大岭南文化复习题汇总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355e663d482fb4daa58d4b26.png)
最新电大《岭南民间文化》考试资料一、填空题1、竹筒屋又称直兴屋、竹竿厝。
他的平面特点是正立面单开间,面宽较窄,进深地形长短而定。
2、天妃,又称天后,福建、台湾一带称为妈祖,奉为海神,国外则称之为“中国的女海神”。
惠能离家学佛的故事,充满了佛法的确“色”“空”观念。
3、黎族主要居住在海南省五指山区,即古百越族的一个支系—骆越族人聚居之所,他们的节日是“三月三”。
4、雷州是我国著名的雷区。
5、陈文玉在任雷州刺史期间,捐俸造城,不费民财,安抚洞落,各族和睦相处,地方富裕,因此被尊为“雷祖”。
5、潮汕功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成为潮州地区饮茶习俗的文化现象,是潮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6、南海神诞是流行于广州地区的信仰风俗,又称波罗诞、南海波罗诞。
7、领海千年第一人”是指张九龄。
8、自梳女是珠江三角洲特有的一种婚嫁习俗,以顺德、南海、番禺、中山最多。
9、客家山歌是客家民俗的典型风习。
10、图腾崇拜与分享神的福佑是古人对动物的两种崇敬方式。
11、客家民系的风俗,最能反映岭南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融变异。
12、围龙屋是客家民居。
13、塞大标”是潮汕地区的一种春色活动。
14、祝融是由火神变为水神的。
海珠石的传说,揭示了广州繁荣昌盛的奥秘。
15、蛋民民系,有一种陋习:见人落水不能救,以免水鬼找替身。
16、保存六祖遗迹最多的一是他的家乡新兴集成镇,二是他削发受戒的广州光孝寺,三是他开坛说法的韶关曹溪南华寺。
17、北帝,原为古代神话上的北方之神,后岭南人把它称作水神北帝属于天神。
18、被誉为“世界灯王”是1978 年佛山民间工艺社制作的一盏稻草灯。
19、臂粗、臀大、脚板宽、腰板硬”是水上人的特点。
C20、潮汕采以海鲜见长,制作精巧,割据讲究。
21、潮汕平原人们待客交友休息闲聊不可缺少的饮食艺术是潮汕功夫茶。
22、潮州民居平面类型很多,最基本形式为下山虎和四点金,其它民居大多以四点点金为基本单元加以组合发展而成。
23、潮汕人猜谜,一般是自己创作。
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知识:广州岭南文化考试题及答案(最新版)_0.doc
![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知识:广州岭南文化考试题及答案(最新版)_0.doc](https://img.taocdn.com/s3/m/47747d927375a417876f8f07.png)
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知识:广州岭南文化考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六祖生前的言论被他的弟子们编成( ),流传于世。
A.《六祖经》 B.《六祖论经》 C.《六祖谈经》 D.《六祖坛经》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 被称为“广州会客厅”的是( )A 、海心沙 B 、天河城 C 、珠江新城 D 、花城广场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秦初广州的古称是( )。
A 、广州 B 、楚庭 C 、番禺 D 、南海郡 本题答案: 4、单项选择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中国最古老的植物园,出现在公元前100多年前的()A、秦代B、汉代C、三国时期D、隋朝本题答案:5、单项选择题广州大剧院,位于()。
A、珠江新城B、白云新城C、番禺广场D、海珠广场本题答案:6、单项选择题有“岭南第一名山”、“广州之肺”美誉的是()A、白云山B、帽峰山C、罗浮山D、火炉山本题答案:7、单项选择题广州起义发生在()。
A、1924年B、1927年C、1919年D、1937年本题答案:8、单项选择题下列不是雕塑家潘鹤雕塑作品的是。
()A、《艰苦岁月》B、《开荒牛》C、《睬你都傻》D、《五羊雕塑》本题答案:9、单项选择题广东著名的水色有两个地方,它们是()。
A.新丰、龙门B.吴川梅箓镇、中山小榄镇C.佛山市、番禺市桥镇D.番禺市桥镇、中山小榄镇本题答案:10、单项选择题广州玉雕工艺形成于唐代中后期,继承()巧色玉的传统,创造“留色”特技,显出原玉的天然颜色。
岭南文化概论习题及答案7
![岭南文化概论习题及答案7](https://img.taocdn.com/s3/m/d45bdee7240c844769eaee76.png)
岭南文化概论(专,2019春)题目1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1957年在莫斯科获奖的工艺作品《蟹篓》是()。
选择一项:a. 粤绣b. 石湾公仔c. 广州牙雕d. 潮州木雕反馈正确答案是:潮州木雕题目2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到了()代,广绣已发展成为民间重要的手工业之一。
选择一项:a. 清b. 元c. 明d. 宋反馈正确答案是:明题目3不正确获得1.00分中的0.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我国古代诸多的工艺美术中,()与玉雕、珐琅、雕漆并称比喻为工艺品中的“四大名旦”。
选择一项:a. 广州牙雕b. 端州砚雕c. 潮州木雕d. 石湾公仔反馈正确答案是:广州牙雕题目4不正确获得1.00分中的0.00分标记题目题干广州牙雕的镂雕技法已高度发展,镂空层已达()层。
选择一项:a. 60b. 13c. 100d. 45反馈正确答案是:60题目5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文房四宝中的“端砚”产于()。
选择一项:a. 甘肃b. 安徽c. 广东d. 山西反馈正确答案是:广东题目6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清代广州状元坊主要以制作()出名。
选择一项:a. 公仔b. 文具c. 床上用品d. 戏服反馈正确答案是:戏服题目7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潮绣中最有特色的是()。
选择一项:a. 珠绣b. 钉金绣c. 绒线绣d. 通锦绣反馈正确答案是:钉金绣题目8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粤绣是指岭南地区的手工刺绣品,包括广绣和()两大类。
选择一项:a. 湘绣b. 南绣c. 梅绣d. 潮绣反馈正确答案是:潮绣题目9不正确获得1.00分中的0.00分标记题目题干被授予“中国砚都”称号的是()。
选择一项:a. 石湾b. 肇庆c. 广州d. 北京反馈正确答案是:石湾题目10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石湾“公仔行”又分为三行,有人称之为三绝,分别是()。
岭南文化试题
![岭南文化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e8e4445cf84b9d528ea7aa0.png)
P7— 1答1:)广府 民系由于 珠三角一 带土地肥 美,气候 温和,水 系纷繁, 作物丰 茂,为多 层次的农 业经济构 架提供了 有利的条 件,又有 得天独厚 的贸易大 港广州作 依托,所 以在两宋 时代,珠 三角洲的 开发已初 具规模, 南宋时已 成为岭南 著名的粮 食产区和 经济作物 基地,明 代后期已 开始向商
答:广州 的茶楼文 化,除了 有茶、汤 、菜、点 等的饮食 形态之 外,还讲 究饮食时 的建筑装 潢风格, 室内陈设 的流派, 字画古董 的雅趣, 听歌品曲 的娱乐, 交朋结友 的气度, 洽谈经商 的门道等 等,这些 无一不是 一门高超 的艺术, 它充分体 现了广州 茶楼文化 具有中西 合璧、博 雅达观的 1、趋时 变奏,源 远流长。
2、三大 民系的主 要特征是 什么? (教材
P7—11
答:三大 民系是指 广府民系 、客家民 系和福佬 民系。其 主要特征 表现在:
第 一,广府 民系。主 要居住在 珠江三角 洲,操汉 语粤方 言,属壮 侗语族; 不怀旧、 不拘泥于 历史、富 于冒险、 勇于开拓 、容易接 受外来的 新事物等 、商品意 识浓、价 值观念 强;容易 接受外国 文化,同 时又不忘 本。
P15— 16)
答: 岭南文化 与中原文 化相比 较,具有 自己的特 质,主要 表现在:
第 一,善于 吸收外来 文化的开 放风气。 至今南海 神庙中还 立有波罗 国使者达 奚司空的 对像,西 来初地还 有达摩祖 师的遗 迹;著名 的岭南画 派具有传 统的画 法,同时 又借鉴了 西洋画的 长外与优 点而形成 的;广东 音乐大胆 采用了外 来乐器; 粤菜不但 吸收了国 内八大菜 系的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广播电视大学新会分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岭南民间文化》期末试题班别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一、填空题1、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和除夕花市。
2、广东盗宝传说最着名的是《海珠石的传说》,这一传说与唐人传奇《崔炜》的故事有关。
3、广东民间的“牛王诞”、“出水龙”是与四月八的“浴佛节节”同一天进行。
4、客家名菜“东江酿豆腐”传说源于北方的饺子。
我国着名的雷区是雷洲。
5、竹筒屋又称直头屋、竹竿厝。
它的平面特点是正立面单开间,面宽较窄。
6、一般说“佛山秋色”,是指秋色工艺品。
“秋色赛会”俗称“出秋色”,它是佛山民间工艺及其展览的一种特殊形式,后发展为一项综合性的民间群众游艺。
7、专门为显贵培育妾氏的行业叫捻妹花。
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8、天妃.,又称天后,福建、台湾一带称为妈祖,国外则称之为“中国的女海神”。
9、保存六祖遗迹最多的—是他的家乡新兴集成镇,二是他削发受戒广州光孝寺,三是他开坛说法的韶关曹溪南华寺。
10、粤菜包括广州菜、潮州菜、东江(客家)菜、海南菜等四大名菜,而以广州菜为代表。
11、每年的三月三是北帝诞,在佛山又称为“真武会”。
12、壮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的西瓯、骆越人发展而来。
13、黎族主要居住在海南岛五指山山区,他们的民族节目是“三月三”。
14、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民广府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人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15、我国南宗教派的创始者,佛教禅宗的第六代继法人是惠能六祖。
16、民间对刘三妹称谓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她传歌的路线,她的行迹又给我们划出了一个风俗圈,即岭南民众峒溪文化圈。
17、建于地面的半地穴式窝棚建筑和高于水(地)面的干栏式建筑是岭南先民走出洞穴之后的主要居住形式。
18、飘色是流行于番愚沙湾和吴川梅箓一带的一种民间游艺。
一般是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北帝诞时表演。
北帝,原为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后岭南人把它称作水神。
19、历来被人们视为岭南婚姻风俗的两大奇事是指“自梳”和“串隆闺”。
20、十九世纪中叶,在广州的十三行街诞生了第一间现代化的茶楼,号称三元楼。
21、广州的骑楼建筑是商业城市的产物,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结果。
22、五羊神话中的“五仙”、“五羊”都是谷精的化身。
23、唐天宝元年(724年),置潮洲郡,这是潮州文化繁荣的重要起点。
24、“臂粗,臀大,脚板宽,腰板硬”是水上人的特点。
二、单项选择题1、三月三是( A )人的节日。
A、黎族B、壮族C、瑶族D、苗族2、汉语粤方言是一种以( A )为主,融合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方言。
A、古越族语B、古黎族语C、古壮族语D、古畲族语3、移居羊城的先民是带羊而来,因为( B )。
A、羊小便于携带B、羊的繁殖力强,适应力强C、羊有灵性D、羊是先民的图腾4、潮汕人猜谜,一般是( A )。
A、自己创作B、抄录现成的C、在现场即兴表达D、专门有人提供5、生菜会的会期是( C )。
A、正月十三至十六月份B、正月十八至二十四C、正月二十四至二十七D、正月二十六至二十八6、壮族四月八的节日给( D )披红挂彩,反映可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习俗。
A、小伙子B、大姑娘C、猪D、牛7、广州人过年,有三种花是必备的,它们是( C )。
A、金桔、梅花、桃花B、金桔、梅花、水仙C、金桔、桃花、水仙8、广东谜风最盛的地区是( B )。
A、广州B、潮汕C、梅州9、岭南建筑的特点,应以( A )民系为代表。
A、广府 B客家 C、福佬10、六祖生前的言论被他的弟子们编成( D ),流传于世。
A、《六祖经》B、《六祖论经》C、《六祖谈经》D、《六祖坛经》11、风味独特的潮汕小食有多种多样,例如( D )。
A、饺子B、小笼包C、煎油饼D、煎蚝烙12、畲族同胞自认是( A )的后代。
A、盘瓠B、盘石C、赵佗D、刘三妹13、实际上,龙母是百越族团中生活在( A )流域的某一支系的氏族领袖。
A、西江B、北江C、东江D、长江14、( B )的风俗,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
A、广府民系B、客家民系C、福佬民系15、广州人饮茶,对方给你斟茶时,表示感谢的动作是( A )。
A、两指轻叩桌面B、合掌C、抱拳点头16、广府民系是由古越人和( C )融合而成的。
A、北方移民 B、西方移民 C、中原移民 D、高原移民17、古代外国文化通过( D )传入岭南地区,促进岭南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融。
A、朝廷官员流放B、中原人口迁移C、塞北丝绸之路D、海上丝绸之路18、五位仙人中居中的是指( D ),也是最重要的祖宗神。
A、第一位神仙B、第二位神仙C、第三位神仙D、第五位神仙19、广东着名的水色有两个地方,它们是( D )。
A、新丰、龙门B、吴川梅箓镇、中山小榄镇C、佛山市、番禺市桥镇D、番禺市桥镇、中山小榄镇20、龙母是一个( D )。
A、自然神B、天神C、冥神D、宗族神三、简答题1、在六祖的学佛故事中,体现了哪些佛教文化举例论述。
(导学P24页)答:(1)惠能离家学佛的故事、关于“幡动”的辩论体现了佛学的色空观;(2)惠能坠腰石春米的故事体现了佛学讲求艰苦磨练的精神;(3)惠能种菜的故事体现了佛学要求的根基清净、心如止水的品格;(4)惠能吃早餐的故事体现了佛学要求的悟性;(5)惠能显法的故事(惠明追衣钵、向陈亚仙借地,行昌行刺等)体现了佛学无边的功能;2、简述岭南民俗的特色(导学P13页)答:(1)古老而又年轻,处处迸发出中西撞击的火花。
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习礼仪,使人从中领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
在日常生活、饮食、服饰、人际交往等方面,不但有新兴海滨的迷人风韵,还略带一点“洋”味,构成了岭南民俗的显着特色。
(2)活泼多样,充满水乡浪漫情调。
那轻歌曼舞的节日风情,“三月三”是这样,“耍堂歌”也是这样。
“游花街”更是这样,那轻快活泼的调子,就象花街上播放的广东音乐一样清新明秀,轻微淡远,在人闪面前展示一幅明媚阳光沐浴着春天万物的画卷,使人轻松舒坦,又催人奋发,这正是岭南民俗的主旋律。
(3)极富人情韵味,带有浓郁的市井风情。
春节大人给小孩“压岁钱”,长辈给晚辈“分柑”,以物结缘,以花传情,送花祝愿等,都带有浓重的人情味。
广州的茶楼,与其说是饮食天堂,还不如说是人情交往的大观园。
3、简述“自梳”和“串隆闺”有什么不同(书本P188页)答:自梳女就是通过一种特定的仪式,自己将辫子发髻,表示永不嫁人,独身终老。
但一经梳起,终身不得翻悔,父母也不能强其出嫁。
日后如有不轨行为,就会被乡党所不容,遭受酷刑毒打后,捆入猪笼投河溺死。
死后还不准其父母收尸葬殓,得由“姑婆屋”中的自梳女们用草席与门板草草挖坑埋葬了事;如村中无“自梳女”帮助殓埋,便被抛入涌中随水流去。
串隆闺是海南黎族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的一种形式。
隆闺是黎族家未婚男女的单独住房,当家中儿女长到十五岁时,家长就为他(她)在居屋外面建一间有五六平方米的小房子,也有的是几个青年相约一起建在村寨附近山坡上。
每当夜幕降临,青年男女便三五成群来到黎族寨附近的树林或空地上对歌,物色意中人。
男有情女有意时,就会邀对方到自己的隆闺中意单独对歌。
一般是男青年到女隆闺来对歌、玩乐器,双方情投意合时还可以在女隆闺里过夜,至到第二天清晨才告别回家。
4、何谓潮汕“四点金”(书本P116页)答:潮汕的民居,多是以“四点金”为基本形式发展变化而来的。
“四点金”类似北京的“四合院”,整体为一方形,中轴线为前厅——天井——后厅。
前后两厅各有东西两间旁房,占据整座庭院的四角,故谓“四点金”。
5、简述潮汕灯谜的特点。
(书本P84-87页)答:(1)有高度的政治内容;广泛采用实物,讽刺官僚主义的丑态。
(2)有通俗形象的诗歌韵味;多摘取古典文学的名句。
(3)有千般奇巧的扣合艺术。
刻画独特,扣合巧妙。
6、简述广东民间娱乐圈的主要色相及分布。
(书本P170-186页)答:(1)春色,分布广东各地。
(2)秋色,佛山特有。
(3)飘色,流行于番禺沙湾和吴川梅录一带。
(4)火色,增城、龙门、连南等。
(5)水色,番禺市桥、中山小榄。
四、试述题1、试述“自梳”、“串隆闺”这两种婚姻风俗的文化意义。
(导学P65页)答:要点:(1)显示妇女的社会地位加强,是现代社会中“母权制”的复归。
(2)“自梳”这一现象显示着中国妇女自我意识觉醒的一点星光。
现代妇女的非婚现象就是类似“自梳女”。
(3)“串隆闺”与现代社会的“同居”或“试婚”相似,其可看作是一种文明现象。
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的“同居”或“试婚”是文明社会的一种复归。
2、试述岭南水神的演变有什么特点(导学P76页)答:岭南的水神比中原的丰富。
中原原始是的说法是都是由兽而变为鱼龙(蛇)的,传说中的龙王、共工、应龙、夔、无支邪等都是属于水神,它们的前身不是鱼就是兽,没有别的。
岭南水神的来源与中原原始的说法差不多,也多是与鱼龙(蛇)有关。
但因岭南地区开发比较晚,同时随着中原文化的浸入,北帝南来也化为水神,火神祝融也变为水神,武将马援也得兼任水神之职,这一切也许是当时的应急措施,但他们却能扎下根来,说明水乡确实需要众多的水神,才能分工各方水域的工作,就象人间社会一样。
这一点也正好反映了广东讲求实际,善于变通的人文心态。
从水神的演变来看,可以看出,不管是人上天还是神下地,也不管是从星辰变为神,还是从动物变为神,都必须先向原始水神的形态靠拢,如天神祝融乘两龙,北斗七宿化这龟蛇等,这是中原文化影响的结果。
但这古老的文化思想要在岭南扎下根基,必须以过当地民众的选择和改造,祝融、北帝二神都与一个屠夫相关,变成了民间传说的洪圣大王,能使“海不扬波”,才能香火鼎盛。
3、从文化的角度,谈谈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形成的特点。
(导学P8页)答:(1)广府民系的形成。
广府民系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它是由古越人和历代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历史上中原人入粤较大规模的有四次,第一次是秦朝时发卒50万戍五岭;第二次是汉武帝派伏波将军率十万大军南征,留守岭南九郡;第三次是北宋时高宗仓皇南逃,部分中原人随隆佑太后散落珠江三角洲;第四次是南宋末年皇室南逃,大批将士及庶民随帝南下,流散于珠江三角洲一带。
这些中原移民,构成了广府民系的主流,他们主要居住在珠江三角洲一带,还有粤中、粤西的一些县市,所操语言为汉语粤方言,属壮侗语族,这是以古越族语为主,融会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一种方言。
(2)客家民系的形成。
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两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也有一部分是黄河流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群落,他们先后经过三次大搬迁,才到粤、闽、赣山区的三角地带落籍。
客家人开始是生活在四面封建割据的小王朝包围之中,基本不与土着居民交往,长期过着以家族为核心的集体生活,宗族观念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