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活化石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上册《活化石》教案、教学设计

4.强调活化石在自然科学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活化石,绘制一幅活化石的图画,并附上简要的文字介绍,包括活化石的特点、生活习性等,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2.揭晓谜底:“活化石”,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活化石》。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活化石的形象和特点。
2.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如“活化石”、“恐”、“龙”等,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掌握这些词汇。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这些手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在合作学习方面,具有一定的团队意识,但组织协调能力有待提高,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关注和指导。
4.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对自然科学充满好奇,但环保意识较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他们关爱自然、保护环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活化石的概念、特点及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难点是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教育学生尊重科学、敬畏自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在此基础上,针对本节课《活化石》的学情分析如下:
1.学生对活化石的概念和特点了解不多,需要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概念。
2.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已经能够运用一些基本的修辞手法,但还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活化石》课程教案教学设计

《活化石》课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知道活化石是指在地质历史上久远的生物种类,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特征,并在现代生物界中具有特殊意义的生物。
2. 使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活化石生物种类,如银杏、大熊猫、中华鲟等,并了解它们在地球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观察活化石生物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描述和分析这些生物的特点及其在环境变化中的适应性。
4.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明白活化石生物是自然界中的珍贵财富,需要我们人类加以保护。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活化石的定义、特点和作用,以及常见的活化石生物种类。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活化石生物在地球历史中的演变过程及其在环境变化中的适应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展示、实物观察、视频播放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 采用分组讨论、小组竞赛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创设情景,让学生模拟充当活化石生物,体验在地球历史长河中的生存与发展,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和实物等教学资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观察。
2. 准备活化石生物的介绍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分析。
3. 准备情景模拟的道具和背景材料,以便进行课堂实践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银杏、大熊猫、中华鲟等活化石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独特的生物,激发学生学习活化石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活化石的定义、特点和作用,讲解活化石生物在地球历史中的演变过程及其在环境变化中的适应性。
3. 案例分析:分析银杏、大熊猫、中华鲟等常见活化石生物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它们在地球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活化石生物的保护措施,并提出各自的建议。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活化石生物的保护意义。
《活化石》教案教学设计

《活化石》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知道活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2. 培养学生对活化石的兴趣,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
2. 活化石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活化石的概念。
2. 活化石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活化石的特点和作用。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活化石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活化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2. 准备相关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3. 准备教学PPT。
教案内容请提供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活动,谢谢。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颗古老的松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颗松树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
2. 讲解活化石的定义:介绍活化石的概念,解释活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3. 展示活化石实例:展示一些活化石的图片和视频,如恐龙化石、古代植物等,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它们的特点。
4. 分析活化石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作用:通过举例说明活化石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重要性,如化石鱼类的肺呼吸和鳃呼吸的机制。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活化石的意义和保护活化石的方法。
七、教学活动:1. 观察图片:学生观察活化石的图片,描述它们的特点。
2.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活化石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作用,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3. 口头报告:学生口头报告保护活化石的方法和建议。
八、课堂小结:1. 总结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
2. 强调活化石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重要性。
3. 提醒学生关注环境保护,保护活化石。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活化石的小短文,包括活化石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活化石教学建议9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活化石教学建议9篇活化石教学建议 1【辨认】〖理解〗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
〖搭配〗辨认指纹,辨认相貌;仔细地辨认,清楚地辨认。
〖例句〗公安人员让他从众多人中辨认出作案的坏人。
【熟悉】〖理解〗知道得很清楚。
〖搭配〗熟悉环境,熟悉生活;熟悉的身影,熟悉的声音。
〖例句〗我对他不熟悉,所以说不清他的情况。
【历史】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一事物的发展过程或个人的经历。
⑵过去的事实。
⑶过去事实的记载。
〖搭配〗历史悠久,历史曲折;牢记历史,学习历史。
〖例句〗日本右派势力竭力掩盖对中国人民大屠杀的历史罪行。
【缺乏】〖理解〗所需要的、想要的或一般应有的事物没有或不够。
〖搭配〗缺乏资金,缺乏人才;缺乏朝气,缺乏勇气;严重缺乏,暂时缺乏。
〖例句〗日本政府对过去的侵略历史缺乏认识。
【稀有】〖理解〗很少有的;极少见的。
稀有的动物,稀有的植物,稀有的物质,稀有的金属。
〖例句〗我们对稀有鸟类应多加保护。
活化石教学建议 2一、识字写字1、识字:本课生字较多,最好不要孤立地进行认读。
可以先带领学生熟读课文,再将生字连同词语及其注音一起呈现(课件或投影),再去掉拼音,最后单独呈现生字,逐步进行认读。
“珍、肉、史”等字是翘舌音,要提醒学生读准字音。
2、写字:本课要写的字中,左右结构的四个(化、代、孙、植),建议结合上一课的写字教学,重点指导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采取的主要措施仍然是:整体指导,发现规律,多示范。
建议结合上一课的“住”字重点指导“化、代”两个字,以加强对单立人写法的认识和运用。
写好单立人的关键是:撇不能太弯;竖一定要垂直。
此外,历史的“史”字和灭绝的“灭”字中的“竖撇”,也是指导的重点,书写时一定要先竖后撇。
教师的示范书写作用依然要发挥,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笔顺规则、运笔方法。
二、朗读感悟本课教学可以采用放手让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
首先,老师可以生动地给学生介绍一点关于古生物的知识,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可以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
关于《活化石》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活化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活化石”的定义和特征;2. 掌握几种常见的活化石实例;3. 能够运用活化石的知识解释生物进化过程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分析活化石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 利用互联网、图书等资源,搜集更多关于活化石的资料,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好奇心;2. 培养学生珍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活化石的定义与特征1. 引入活化石的概念;2. 分析活化石的主要特征;3. 举例说明活化石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第二课时:常见的活化石实例1. 介绍几种常见的植物活化石;2. 介绍几种常见的动物活化石;3. 分析活化石实例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第三课时:活化石的意义与保护1. 讨论活化石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重要性;2. 分析人类活动对活化石生存环境的影响;3. 探讨保护活化石的措施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活化石的知识;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活化石实例,掌握相关知识;3.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活化石定义、特征和实例的掌握程度;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表现,以及对活化石保护措施的建议;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研究性学习任务,让学生搜集更多活化石实例和保护措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活化石》相关章节;2. 图书、互联网资源:关于活化石的科普读物、学术论文等;3. 视频资料:介绍活化石的纪录片或教学视频;4. 活化石标本或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分析。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活化石的标本或图片,以及相关的科普读物和学术论文,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析。
2. 教师搜集关于活化石的纪录片或教学视频,以便在课堂上播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活化石的概念和特征。
《活化石》教案教学设计

《活化石》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活化石”的概念和意义。
引发学生对活化石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活化石的定义:活化石是指在地质历史上具有远古时代特征的生物,至今仍保留着原始形态或特征的生物。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一些著名的活化石物种,如大熊猫、银杏树等。
1.3 教学活动通过引入问题或故事来引发学生对活化石的好奇心,例如:“你们听说过活化石吗?活化石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一起探索一下。
”引导学生思考活化石的意义,例如:“活化石对于我们了解地球的历史有什么重要性?”1.4 作业让学生收集有关活化石的资料或图片,进行分享。
第二章:活化石的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活化石的主要特点。
培养学生对活化石特征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活化石的主要特点,如在外观、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与远古时代相似。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活化石,并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
2.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观察活化石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注意其与普通生物的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活化石特点的观察和理解。
2.4 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种活化石,观察其特点,并制作简单的介绍卡片。
第三章:活化石的分布与保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活化石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
培养学生对活化石保护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活化石在不同地区的分布特点,如地质条件、生态环境等对活化石分布的影响。
引导学生了解活化石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保护措施。
3.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地图观察,了解活化石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保护活化石的措施和建议。
3.4 作业让学生调查当地是否有活化石物种,并了解其保护情况。
第四章:活化石的科学研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对活化石的研究方法和成果。
培养学生对活化石研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4.2 教学内容介绍科学家对活化石的研究方法,如比较解剖学、遗传学等。
活化石教学方案范文

活化石教学方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活化石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活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分类;3.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4.激发学生对古生物研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活化石的概念和特点;2.活化石的形成过程;3.主要类型的活化石;4.活化石的应用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通过给学生展示几个不同类型的活化石,引发学生对活化石的兴趣和好奇心。
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化石是如何保存的,它们与现代生物的区别。
2.知识讲解(30分钟)通过教师讲解活化石的概念和特点,包括:活化石是指具有古生物特征的石化遗体,它们在地质历史上很早就形成,但其特征却与古生物保持一致;活化石的形成过程,包括化石的形成、保存和再现的过程。
3.观察活化石(3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和比较各种类型的活化石,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活化石。
对于每种活化石,学生需要观察其特征、结构和保存状态,并记录在观察表中。
4.分类讨论(20分钟)学生根据观察的结果,将活化石进行分类,并讨论其分类的依据和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活化石能够保存得非常完整,而有些则只能保存一部分。
5.应用和意义(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活化石的应用和意义,包括:对古生物研究的意义、地质历史的解密和环境变迁的探索。
学生分组就一个具体的活化石进行小研究,了解其对古生物和地质的研究有何贡献。
6.总结(15分钟)教师进行知识总结,强调活化石的意义和应用,并提醒学生对活化石的保护和研究持续关注。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投影仪:用于展示活化石的图片和视频,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讲解;2.活化石标本:用于学生观察和比较;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观察和分类活化石,并进行讨论和小研究。
五、评估方式1.观察表:学生根据观察活化石的内容填写观察表,评估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2.小研究报告:学生根据自己对一个具体活化石的研究,撰写小研究报告,评估学生对活化石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年级语文上册《活化石》教案(优秀5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活化石》教案(优秀5篇)二年级语文上册《活化石》教案篇一在东兴小学听完教研室曹老师给我们分析现今的语文课是要用人文性活化工具性,语文的训练点要在老师的心中,这番语后,对我的启迪很大。
刚好,学校要求我上一节有关语言文字的训练的研讨课。
我接受了这个任务后,按照曹老师的意见,设计了这节课。
我上的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第33课《活化石》这篇课文。
上完这节课后,我校的老师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一、联系课文,抓语文的训练点,在联系中积累运用在教学银杏树这种活化石时,我抓住了两句重点句。
一句在读中让学生体会银杏树长得慢这个物点。
另一句是“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这个句子除了让学生在读在知道讲述了银杏树的叶子很像扇子这一特点外,我还抓出了两个语文知识点。
第一个,这是一个比喻句,我让学生模仿句子,进行打比方句子的训练。
第二个知识点是,在这个句子中,有两个重叠量词,分别是“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
这是这篇课文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在这里时,我进行了这样的处理。
让学生读读上面两个词语,让学生发现有什么物点,学生很快就找出来了。
“片”和“把”字重叠了。
我让学生对比“一片叶子”和“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和“一把把扇子”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一片叶子”只有一片叶,“一片片叶子”就是有很多叶子。
“一把扇子”就是只有一把扇子,“一把把扇子”就是有很多把扇子。
弄清了意思后,我让学生给合课后“主读读写写”一题,做做“一块块”、“一条条”、“一棵棵”、“一只只”学生由于有了以前学过的数量词作基础,所以完成这几个填空完成得很快。
在此基础上,我并没有停止了训练,而是让学生在联系中积累运用。
我让他们再写出两个像这样的词语,是上面几个词中没有用过的量词。
学生很积极、踊跃,有的写了一个个面包、有的写了一张张白纸,有的写了一群群鸟。
学生在联系中学会了积累运用。
二年级上册语文《活化石》教案

这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课文洋溢着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贴近儿童的生活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学生爱读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够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案(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语文《活化石》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活化石》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小学语文《活化石》优秀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增长科普知识。
2.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词汇积累和写作技巧。
教学内容:1. 课文《活化石》的阅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积累。
3. 写作练习:以“我眼中的活化石”为主题,进行小练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古老的生物图片,如恐龙、猛犸象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物为什么会消失?它们能否算作是“活化石”?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活化石》。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讨论课文中的一些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并记忆。
三、生字词学习(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 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词的记忆。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记忆和理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深入理解课文(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探讨“活化石”的特点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课后搜集到的关于“活化石”的资料。
三、写作练习(15分钟)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以“我眼中的活化石”为主题,进行小练笔。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
2.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活化石”。
六、课后作业1. 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关于“活化石”的知识。
2. 搜集更多关于“活化石”的资料,下周分享。
六、教学策略1. 情境设定:通过展示古老生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远古时代,激发他们对活化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互动讨论: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观点,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生生之间的合作。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活化石》教学设计

作业布置注意事项:
1.作业量适中,避免增加学生负担,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2.家长在孩子完成作业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注重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活化石的特点,那么活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呢?”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15分钟)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活化石的形成原因。
2.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视频,了解活化石的形成过程。
3.学生交流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合作探究(10分钟)
1.教师提出问题:“活化石的形成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活化石?”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在于理解活化石的概念及其形成过程,以及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活化石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活化石的神奇之处,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如填空、选择、连线等。
2.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
3.教师设计一道开放性问题:“如果你发现了一块活化石,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活化石的特点、形成原因及保护意义。
二年级活化石教案

二年级活化石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博、珍”等 11 个生字,会写“化、孙”等 8 个字,会写“化石、动物”等 10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化石吗?(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化石有关,叫做《活化石》。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认读生字,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1)“博、珍、孙、悉、绝、肉”是翘舌音,“史、核”是卷舌音,“鳞”是前鼻音,“熊”是后鼻音。
(2)“化”是多音字,在“变化”中读“huà”,在“化工”中读“huà”。
4、去掉拼音,开火车读生字。
5、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6、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化石博物馆珍贵公孙树熟悉灭绝食肉中华鲟核桃缺乏(1)理解词语“熟悉”“灭绝”“缺乏”。
(2)用“珍贵”说一句话。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什么是活化石?(2)引导学生理解“活化石”的含义:有些生物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很长时间,和它们同时代的生物早已灭绝了,而它们却一代一代地活到了今天,这些生物就被称为“活化石”。
(3)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2、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银杏树有什么特点?(2)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古老叶子像小扇子(3)出示银杏树的图片,让学生观察银杏树的叶子,感受它的形状像小扇子。
(4)指导朗读:“银杏树,又叫白果树,它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
《活化石》教学设计(精选5篇)

《活化石》教学设计(精选5篇)《活化石》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化石》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化石》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情趣”教学理念,将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通过“说”、“读”、“介绍”的结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体验于阅读解读过程,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为小朋友的自主参与创造有利条件。
【设计特色】以学习汉字及训练语言文字能力为重点,将生活感受与阅读感悟融为一体。
学生对化石的知识了解不多,但是对大熊猫比较熟悉。
因此本课教学,课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重组教材,运用跳跃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
【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了解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课前准备】1、课件,银杏头饰、生字卡片。
2、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并自己整理。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说话导入,学习第三段,揭题1、课件出示大熊猫图片:小朋友们,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这是谁呀?(生答师板书:大熊猫)2、说话训练: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大熊猫呀?3、对于大熊猫,你还了解哪些?4、学习课文第三段(课件出示文字):老师这儿也有一段描写大熊猫的资料,赶快读读吧。
⑴学生自由读。
⑵学习生字:悉、绝、肉。
这段话中有三个生字宝宝,我们一起来和它们打声招呼吧。
(齐读,将卡片贴在黑板上)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猜字谜:同字框,真狠心,张开大嘴吞两人。
⑶生字宝宝跳到了这段话里,你还会读吗?(指名读文)⑷齐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⑸反馈:你读懂了什么?5、师小结: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我们的国宝。
《活化石》教案教学设计

《活化石》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活化石”的概念,知道活化石是指那些在地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但在地质变迁过程中,大部分已经绝灭,只有一小部分存活至今,且其形态结构变化不大的生物。
2. 使学生了解活化石的研究意义,明白活化石是研究古生物学、生物进化、地质变迁等方面的重要材料。
3. 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提高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活化石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2. 我国的部分活化石种类及其特点。
三、教学难点:1. 活化石的形成原因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活化石的保护意义及措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活化石的形成原因、特点及保护措施。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的部分活化石种类及其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活化石的相关资料,包括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3. 教室准备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活化石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颗古老的松树,引导学生思考松树为何能成为活化石。
2. 新课导入:讲解活化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其研究意义。
3. 案例分析:介绍我国的部分活化石种类,如银杏、水杉等,分析其特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活化石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护活化石。
七、学生活动:1. 观察图片:学生观察活化石的图片,了解其形态特点。
2. 思考问题:学生围绕活化石的形成原因、生物进化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思考。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活化石的保护措施,并提出建议。
4. 展示成果: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展示讨论成果,分享保护活化石的想法。
八、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活化石概念、特点及保护措施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合作交流等。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拓展:1. 邀请专家讲座:邀请古生物学家或环境保护专家,为学生讲解活化石的保护及研究动态。
《活化石》课程教案教学设计

《活化石》课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知道活化石是指在地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但在大部分地区已经绝迹,而在某些特定地区却仍然存在的生物。
2. 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生物进化的欲望。
3.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2. 我国著名的活化石生物3. 活化石的形成原因和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活化石的定义、特点和我国著名的活化石生物。
2. 教学难点:活化石的形成原因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活化石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著名的活化石生物,让学生深入理解活化石的概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活化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活化石,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
3. 案例分析:介绍我国著名的活化石生物,如银杏、大熊猫等,让学生深入理解活化石的概念。
4. 问题讨论: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活化石的形成原因和意义。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活化石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活化石定义和特点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我国著名活化石生物的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记录: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协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关于活化石的定义、特点和案例分析的教材。
2. 图片资料:收集各种活化石生物的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引导学生思考。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更多关于活化石的信息,丰富教学内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
2. 第3-4课时:分析我国著名的活化石生物。
小学语文《活化石》教案

小学语文《活化石》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了解“活化石”的概念,认识我国的一些活化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学会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收集有关活化石的资料,并进行交流和分享。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活化石”的特点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 学会课文中涉及的科学知识,理解活化石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爱护活化石、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多媒体课件。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资料等。
3. 学生分组,准备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活化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活化石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收集有关活化石的资料,进行交流和分享。
3. 课堂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讲解生字词。
(2)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活化石的特点和意义。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实践探究(1)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讨论如何保护活化石。
(2)各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活化石的知识。
(2)学生写一篇关于保护活化石的短文。
六、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2. 学生对活化石概念的掌握情况如何?3. 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表现如何?4.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5. 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包括语音、语调和表情等。
2. 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活化石》教学设计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活化石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活化石为什么能存活至今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观察实验,观察银杏叶的特点,了解其与普通树叶的区别。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活化石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活化石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保护这些珍贵的生物。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4.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作者对活化石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的感知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生字词的认读与理解:本节课的核心词汇如“活化石”、“演变”、“稀有”等,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讲解,确保学生能正确认读和理解。
举例:通过图片展示、语境解释等方式,帮助学生形象记忆“活化石”一词,并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
二、核心素养目标
《活化石》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通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水平,锻炼语言表达及词汇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演变中的意义,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银杏树这一活化石的代表,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文化的独特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语文活化石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活化石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认识11个生字,会写“化”和“孙”两个字。
正确、流利朗读全文,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初步了解古生物知识,感悟银杏树的珍贵、独特和寿命长,能形象、生动地向别人介绍银杏树。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能体会银杏树的珍贵,叶子的独特和名为公孙树的理由。
教学难点:
能结合书本内容生动、形象地介绍银杏树。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到古生物博物馆去参观参观,想吗?你们瞧,这就是上海的古生物博物馆,咱们进去看看吧!(课件播放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蛋化石,三叶虫化石,始祖鸟化石)
2、谁能说说刚才你看到的这些古生物都可以称为什么呢?刚才我们看到的都叫“化石”。
板书“化石”。
3、知道什么是化石吗?不急,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就有一句话
向我们传达了有关化石的信息,赶紧打开课文读一读。
找到了吗?指名回答并课件出示“在博物馆里,我们观看一块块化石,就能看到亿万年前的动物、植物。
”请你们再读读这句话,你知道化石是怎么样的呀?(很久很久以前的、动物和植物变成的。
)小结:是呀,在远古时代,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动物和植物,它们死后,遗体被埋入地层,经过亿万年的演变,逐渐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这就是化石。
值得庆幸的是,一些古老的生物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活到现在,它们就成了特殊的化石,科学家称之为“活化石”板书“活”,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呢?咱们赶紧打开书本来读一读吧,注意把字音读准了,把句子读通了。
(生读师巡视)
2、指名回答并板书: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
3、小朋友真了不起,第一次读课文就能把最重要的信息给整理出来。
那课文里的生字词能读好吗?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自己读一读,指名读)
重点正音“珍”(前鼻音)“熟悉、核桃”的轻声(直接告诉学生熟悉也要读轻声)
“孙”字的平舌音。
马上自己再读一读
4、去掉拼音后你还会读吗?(开火车读)书上说什么很“稀有”?(中华鲟)知道什么是稀有吗?(稀少,少见)是呀,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的数量都不多,中华鲟就更少了,据资料介绍,中华鲟是我国独有的珍稀鱼种,目前仅剩五百尾左右,所以它成了——稀有鱼种了,因而非常——珍贵。
三、整体感知
1、把这些生字词语放到课文中你还会读吗?请你再大声地读一读课文的
2、
3、4自然段,让生读。
2、指名三位同学分别读三个自然段。
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为什么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就可以称为活化石呢?你能不能在相关自然段里找到依据呢?(拿笔划一划,巡视)
3、交流:咱们来交流一下指名回答并出示:“银杏树,又叫白果树,它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
”为什么你找了这一句呀?(年代久远,十分珍贵)
四、朗读感悟银杏树
1、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最熟悉的活化石——银杏树吧。
(点击画面,请你们再读读这个句子,除了能知道银杏树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外,你还能读到些什么,自己读一读。
)随机
(1)白果树对我们长兴人来说,银杏是最熟悉不过了,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它还叫白果树吗?(因为它的果子就叫白果)
(2)十分珍贵几亿年前的树种为什么就珍贵了呢?师补充银杏树资料:在三亿多年前,银杏类植物几乎分布于全世界,后来由于地
球的气温发生了变化,距今300万年前,地球上发生了第四纪冰川运动,大部分植物都遭到了灭顶之灾,而银杏凭着顽强的适应能力生存了下来。
成为地球上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因而显得弥足珍贵,看到这样珍贵的树种,你们想不想赞一赞它啊,那就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吧!(指名读,读得不好的话,就引:有点珍贵,还不是十分珍贵,再读。
)科学家通过银杏树知道许多以前地球上发生的事,银杏树很有科学研究的价值,所以就显得更加珍贵了。
我们一起来赞美一下这珍贵的银杏吧!(齐读)
2、咱们再到课文第二自然段里读读,你还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
3、交流:
(1)叶子很独特
(银杏树的叶子很容易辨认)你能从课文中找出句子来读一读吗?读句子。
那老师马上来考考你,我这里有一大堆的树叶,你能找出哪一片是银杏树的叶子吗?课件出示各种叶子,生说
出示:“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银杏树的叶子真是与众不同呀!(指名读)
小朋友,你们看,春天,银杏树枝头冒出了嫩绿的小叶子,夏天,叶子长成扇子的模样,坐在银杏树下读书,一阵风吹过,千万把小扇子就为我们带来了习习凉风。
秋天,片片黄叶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像一只只黄蝴蝶在追逐嬉戏。
多特别的美呀,(课件出示画面,慢慢展现,慢慢说,语言柔美)
再出示句子,你能读出这种美吗?(指名读并评价)可以两到三个。
(2)长得慢(你还从哪句话里获得什么信息?)
出示:“银杏树长得慢极了,如果你小时侯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上它的果子。
所以,银杏树又叫公孙树。
”
假如先说“公孙树”,就问一句为什么呀?
哦,如过你现在种下一棵银杏树,你得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吃上它的果子啊?(等我当上爷爷)你呢?(等我当上奶奶)是呀,一棵你小时候种下的银杏树,要等到你七老八十岁的时候才能吃,银杏树长得真是(慢极了)难怪我们叫它“公孙树”(齐读)多有趣呀,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指名读,点评:我听出来了,特别的有意思。
再指名读,点评:是呀,长得可真够慢的。
据学生的朗读适时点评。
)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我们长兴自己的“公孙树”,你们看,这是我们长兴县水口风景区中寿圣寺内的两株千年银杏王,老树王虽经历世间沧桑,却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可见,银杏树的寿命可长了。
也许就在很久以前,就有一位爷爷和他的孙子曾在这棵银杏树下品尝美味的`果子呢,咱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记住这长得极慢的,长寿的银杏树吧。
小朋友(指板书)刚才,我们通过朗读,知道了银杏树十分珍贵,它的叶子很独特,容易辨认,银杏树长得极慢,又被称为公孙树。
咱们再一起来把这段课文读一读。
(齐读)
4、说来,我们实验小学和银杏还有着特别的感情呢。
银杏叶是
我们学校的标志,因为银杏有着许多的独特之处。
(资料简介,读)银杏树浑身是宝。
它的木质是优良的建筑材料。
它的银杏果可以做药用,可以治疗气喘病和肺病。
它的叶子是一种很好的农药,能防治害虫。
如果你用银杏树的叶子做书签,可以驱除书中的蛀虫,正因为如此,所以银杏树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简单说说了解到什么。
你还有其他补充吗?
老师建议,课后,小朋友可以去了解更多的关于银杏的资料,给它做一张小名片,就挂在我们学校的银杏树上,好吗?
五、指导写字:化、孙
生齐读两个字,并仔细观察在写这两个字时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点什么
强调“化”字的笔顺,“孙”字左边的横边为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