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认知模式及行为治疗

合集下载

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

五种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1.识别自动思维由于引发心理障碍的思维方式是自动出现的,已构成了来访者思维习惯的一部分,多数来访者不能意识到在不良情绪反应以前会存在着这些思想。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咨询师首先要帮助来访者学会发现和识别这些自动化的思维过程。

咨询师可以采用提问、自我演示或模仿等方法,找出导致不良情绪反应的思想。

2.识别认知性错误所谓认知性错误即来访者在概念和抽象上常犯的错误。

这些错误相对于自动化思想更难识别,因此咨询师应听取并记录来访者的自动性思维,然后帮助来访者归纳出它们的一般规律。

3.真实性检验真实性检验就是将来访者的自动思维和错误观念作为一种假设,鼓励他在严格设计的行为模式或情境中对假设进行检验,使之认识到原有观念中不符合实际的地方,并自觉纠正,这是认知疗法的核心。

4.去中心化去中心化就是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并非被人注意的中心。

很多来访者总感到自己是别人注意的中心,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他人的评价。

为此,他常常感到自己是无力的,脆弱的。

如果来访者认为自己的行为举止稍有改变就会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和非难,那么咨询师可以让他不像以前那样去和人交往,即在行为举止上稍有改变,然后要求他记录别人不良反应的次数,结果他发现很少有人注意他言行的变化,他自然会认识到自己以往观念中不合理的成分。

5.抑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多数来访者都认为他们的抑郁或焦虑情绪会一直不变的持续下去,而实际上,这些情绪常常有一个开始、高峰和消退的过程,而不会永远持续。

让接受咨询的来访者体验这种情绪涨落变化,并相信可以通过自我监控,掌握不良情绪的波动,从而增强改变的决心。

阿尔波特.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概述该理论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于60年代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体系,他认为人有其固有本性,人的先天倾向中有积极的取向,也有消极的本性,换句话说人有趋向于成长和自我实现这样的内在倾向,同时也具有非理性的不利于生存发展的生活态度倾向,而且艾利斯更强调后一种倾向,他认为正是这种非理性的生活态度,导致心理失调。

认知行为疗法理论与技术

认知行为疗法理论与技术

认知行为疗法理论与技术和技术认知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其基本观点是认知过程及其导致的错误观念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

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认知疗法可以改变当事人的不良认知,使当事人的认知更接近现实和实际。

认知疗法的特点是原理明了,容易掌握,操作性强,短程,适应范围广,主动、定式、限时,强调治疗目标清晰,达到目标的过程有良好定义,接受实验评估,平等协作的医患关系,大量采用家庭作业。

认知疗法常采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其中认知重建最为关键。

认知疗法一般治疗原理包括以下三点:认知是情感和行为反应的中介,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认知和情感、行为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情绪障碍患者往往存在重大的认知曲解,这些认知曲解是患者痛苦的真正原因,一旦认知曲解得到识别和矫正,患者的情绪障碍必将获得迅速改善。

认知疗法一般治疗过程包括建立求助的动机,适应不良认知的矫正,培养观念的竞争,在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用新的认知对抗原有的认知,以及改变有关自我的认知。

认知治疗对道德颓废、堕落,罪恶感和害羞症状较有效。

对于情感性或焦虑性或人格疾患并存的当事人,较常使用认知治疗法治疗。

情绪障碍、抑郁症、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强迫症、恐怖症、行为障碍、人格障碍、性变态、性心理障碍、偏头痛、慢性结肠炎等身心疾病也可以采用认知疗法进行治疗。

贝克是一位精神分析理论专家,他认为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错误的前提下,对现实误解的结果。

他提出,个体的情感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身认识外部世界的方式或方法决定的。

他的认知治疗的基本理论是帮助个体建立正确的认知方式,以减轻或消除功能失调的活动,并帮助求助者建立适应性的功能。

贝克提出了“认知歪曲形式”,包括任意的推论、过分概括化、选择性概括、全或无的思维方式和夸大或缩小。

他强调认知治疗的重点应在于帮助个体建立正确的认知方式,鼓励他们对导致障碍的思维和认知过程以及情感动机等内部因素进行自我监察。

认知行为疗法中的问题解决技术

认知行为疗法中的问题解决技术

认知行为疗法中的问题解决技术
在认知行为疗法中,常用的问题解决技术包括以下几种:
1. 列举问题:将问题明确化,列出目前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和困扰,并将其编写成清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2. 因果关系分析:通过追溯问题的根源和触发因素,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找出与问题相关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3. 评估替换性思维:评估和挑战负面和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并替换为更积极和合理的思维方式。

4. 角色扮演: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患者扮演不同角色,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技巧。

5. 采取行动并评估:制定可行的行动计划,并实际行动起来。

同时,定期评估行动结果,寻求反馈,以便及时调整。

6. 制定目标:帮助患者明确问题解决的具体目标,并制定可实施的步骤,以逐步实现目标。

7. 反馈和强化:通过提供正面反馈和鼓励,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动力,并促使其继续努力解决问题。

8. 探索解决方案:鼓励患者主动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评估每种方案的优缺点,以便做出权衡和选择。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问题解决技术,根据具体情况和患者需求,治疗师可以结合使用不同的技术和方法。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与情绪障碍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与情绪障碍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与情绪障碍引言: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与情绪障碍是两个相关且常见的概念。

认知失调指的是个体的信念、价值观或期望与现实情况不相一致的情况,而情绪障碍则是一系列与情绪调节相关的心理问题。

本文将探讨认知失调和情绪障碍之间的关联,并分析其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认知失调的概念与类型1.1 认知失调的定义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对现实情况的感知与其内心构建的认知结构(信念、价值观、期望等)之间的不一致。

这种不一致可能产生焦虑、沮丧、困惑等负面情绪。

1.2 三种认知失调的类型1.2.1 人际认知失调人际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对他人的看法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比如对他人过高或过低的评价,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的问题。

1.2.2 自我认知失调自我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对自身的看法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比如对自己能力的过高或过低估计,会影响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建立。

1.2.3 世界认知失调世界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看法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比如患有疑神疑鬼的观念,对周围环境持怀疑态度。

二、情绪障碍的概念与分类2.1 情绪障碍的定义情绪障碍是指个体在情绪体验、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方面出现异常,常常伴随着焦虑、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

2.2 常见的情绪障碍分类2.2.1 抑郁障碍抑郁障碍是一种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乐趣的心境异常,常伴随着睡眠问题、食欲改变以及自我否定的内心对话。

2.2.2 焦虑障碍焦虑障碍表现为过度担心、不安和恐惧,可能与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等生理反应相伴随。

2.2.3 适应障碍适应障碍是指个体对生活事件出现适应问题,常常伴随着情绪不稳定、易怒和注意力问题。

三、认知失调与情绪障碍的关联3.1 认知失调引起情绪障碍认知失调中的不一致感受可能导致负面情绪的出现。

例如,当个体对他人或自身过高的期望无法达成时,可能感到失落和沮丧。

这种情绪反应在长期积累下可能演变为抑郁或焦虑障碍。

3.2 情绪障碍加剧认知失调情绪障碍可能导致个体对自身和他人的看法出现偏差,从而进一步加重认知失调。

缓解强迫症认知行为疗法和暴露疗法

缓解强迫症认知行为疗法和暴露疗法

缓解强迫症认知行为疗法和暴露疗法缓解强迫症的认知行为疗法和暴露疗法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陷入无法控制的重复思维和行为。

为了帮助患者缓解强迫症症状,认知行为疗法(CBT)和暴露疗法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疗法的原理、应用及效果。

一、认知行为疗法(CBT)CBT是一种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和行为来治疗强迫症的心理疗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强迫症症状是错误的认知导致的,并通过改变这些错误的认知来减少症状。

在CBT的治疗过程中,治疗师通常会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会谈,帮助患者了解其强迫症症状的起源和维持机制,并通过教育患者一些技巧和策略来应对这些症状。

1. 分类和评估:治疗师首先会对患者的强迫症症状进行详细分类和评估,以了解每个患者的特定症状和严重程度。

2. 认知重构:治疗师会引导患者识别和挑战其错误的认知,帮助其理解这些认知对自己行为的不利影响,并逐步替换为更合理的认知。

3. 替代行为:患者除了改变认知外,还需要学习一些替代行为来应对强迫行为。

例如,当患者感受到强迫冲动时,可以采用一些适当的行为来代替,如深呼吸、与他人互动等。

通过认知重构和替代行为的学习和实践,患者可以逐渐改变其认知和行为模式,减少强迫症症状的发作频率和强度。

二、暴露疗法暴露疗法是一种帮助患者逐渐面对和适应被认为是可怕、恶心或引起极度不适的情境或物体的心理疗法。

其原理是通过逐渐暴露患者于被恐惧对象,从而减少恐惧和消除强迫行为。

在暴露疗法的过程中,治疗师会与患者制定一份贯穿整个疗程的暴露计划。

这个计划通常会以渐进的方式引导患者直面他们的恐惧,并逐步增加暴露时间,直到患者可以适应并减少强迫行为的发生。

1. 定义恐惧源:在暴露疗法开始前,治疗师与患者一起确立治疗的目标和明确患者的恐惧源。

这可以帮助治疗师制定合理的暴露计划。

2. 渐近曝光: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引导患者面对其恐惧源。

开始时,暴露时间可能很短,但治疗师会逐渐延长暴露的时间,直到患者能够适应。

心理学对于行为问题的解决方法

心理学对于行为问题的解决方法

心理学对于行为问题的解决方法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行为与心理过程的学科,对于解决行为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行为问题包括各种不良的、有害的行为模式,例如暴力行为、成瘾行为等。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在解决行为问题上的方法和途径。

一、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帮助个体调整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从而改善问题行为。

此方法的核心理念是行为由认知引导,当个体的认知出现问题时,可能导致不良的行为表现。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个体可以学会更加理性和适应性的认知和行为方式。

例如,某个人因为自卑而采取自我否定、回避与社交等不良行为。

在认知行为疗法中,治疗师会帮助他重新评估自身价值,调整自己对他人的看法,并引导他逐渐增加与他人的接触。

通过此过程,他可以改变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方式,缓解行为问题。

二、行为分析行为分析是一种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原理的治疗方法,它将焦点放在行为本身,通过解剖行为背后的因素来解决问题。

行为分析的核心理念是人的行为是受到先前的刺激和反馈的影响,当个体遇到某种刺激时,会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

行为分析师会详细观察和记录个体的行为,分析行为背后的触发因素和维持因素。

基于这些观察,他们可以设计相应的干预措施来调整行为。

例如,对于一个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行为分析师可能会发现,这种行为常常是由外界刺激导致,并且得到了他人的回应和关注。

行为分析师可以提供替代性的行为方式,或者改变他人对该行为的反应,从而逐步减少或消除攻击性行为。

三、情绪调节技巧行为问题常常伴随着情绪问题。

心理学通过提供一系列情绪调节技巧,帮助个体学会正确地认识和应对自己的情绪,从而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例如,一个人可能经常因为焦虑而表现出冲动行为。

在情绪调节技巧中,他可以学会深呼吸、放松肌肉或者使用积极的自我对话来缓解焦虑情绪,并避免冲动行为的发生。

四、社会支持和社交练习行为问题往往与个体的社交能力和社会支持有关。

心理学可以通过社交技巧的训练和社会支持的提供,帮助个体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并解决行为问题。

强迫症的认知行为疗法和暴露疗法

强迫症的认知行为疗法和暴露疗法

强迫症的认知行为疗法和暴露疗法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特征是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人们想要减少其影响,寻求一种既有效又可行的治疗方式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在这方面,认知行为疗法(CBT)和暴露疗法被广泛认为是有效的治疗选择。

1.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以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

强迫症患者常常陷入消极的思维和不断反复的行为之中。

CBT的目标是通过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行为模式来改变这种恶性循环。

在认知行为疗法中,治疗师与患者合作,确定和挑战不合理或消极的思维模式。

例如,患者可能过度关注细节、担心事情出错或出现意外后果。

治疗师帮助他们改变这些思维方式,培养合理、积极的思维模式。

同时,患者还通过掌握和改变行为模式,逐步摆脱强迫行为。

2. 暴露疗法暴露疗法是一种以逐渐引导患者接触和面对引发强迫疾病恐惧的情境为基础的治疗方法。

这种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让患者暴露在引起他们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的情境中,逐渐减少他们对该情境的恐惧和对强迫行为的依赖。

在暴露疗法中,治疗师通过渐进式暴露的方式,帮助患者逐步面对他们过度恐惧的情境和触发物。

患者会在治疗师的指导下,在与他们的强迫触发物相接触的环境中逐渐延长逗留时间。

这让患者逐渐调整对恐惧的反应,慢慢恢复对特定情境的正常反应。

3. 认知行为疗法与暴露疗法的比较认知行为疗法和暴露疗法在治疗强迫症上都表现出良好的效果,但两者有着不同的重点。

认知行为疗法更侧重于改变患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它帮助患者发展出更合理、积极的思考方式,减少焦虑和恐惧感,同时培养出更健康的行为习惯。

与之相比,暴露疗法更加强调暴露于恐惧的情境中,逐渐减少对其的恐惧感和强迫行为的依赖。

这种疗法可以帮助患者直面他们最担心的情境,重建恐惧和回应之间的联系,并最终减轻他们对特定触发物的恐惧。

综合评估认知行为疗法和暴露疗法在强迫症的治疗中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这两种疗法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以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效果。

心理治疗方法中的认知行为疗法和人际疗法

心理治疗方法中的认知行为疗法和人际疗法

心理治疗方法中的认知行为疗法和人际疗法心理治疗是帮助人们增进心理健康和解决心理问题的专业方法。

在众多心理治疗方法中,认知行为疗法(CBT)和人际疗法(IP)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和康复。

本文将探讨这两种疗法的特点、原理和应用。

一、认知行为疗法(CBT)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理论明确、技术导向的心理治疗方法,它基于认知与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

CBT的核心理念是思维决定情绪和行为,通过改变不良的思维方式,可以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CBT的主要技术包括认知重构、行为实验、行为技能训练等。

1. 认知重构认知重构是CBT的核心技术之一,它旨在帮助个体识别并改变负面、不合理的思维模式,以达到改善情绪和行为的目的。

通过与治疗师的合作,患者能够发现和挑战那些自我否定、过度概括和扭曲现实的思维方式,逐渐形成更加合理和积极的认知模式。

2. 行为实验行为实验是CBT的另一个重要技术,它通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实验,验证和改变其认知模式。

治疗师鼓励患者主动参与行为实验,以积极的行动来挑战他们对特定情境的恐惧和不适。

通过反复实践,患者逐渐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和对环境的评估,提升自信和适应能力。

3. 行为技能训练行为技能训练是CBT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旨在帮助个体掌握应对压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技能。

通过向个体传授积极的应对策略和行为技巧,CBT帮助个体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自我管理和应对能力。

二、人际疗法(IP)人际疗法是一种基于人际关系的心理治疗方法,它关注个体与他人的互动和交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IP认为人际关系问题是许多心理问题的核心,通过改善人际关系,个体可以获得情感安全感、支持和理解,从而达到心理康复的目标。

1. 情绪焦点IP强调个体的情绪体验和情感需求,在治疗过程中允许和鼓励个体表达情感,分享内心感受。

治疗师通过倾听和理解,帮助个体认识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同时培养积极的情感表达和沟通技巧。

2. 关系探索人际疗法强调对个体人际关系的探索和反思,通过分析和理解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互动模式,帮助个体认识自己在关系中的角色和影响力。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
或者按不是/就是两个极端来对经验进行分类。
贝克的五种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
识别 自动性 思维
真实性 验证
改变 功能失调的 情绪和行为
识别 认知性 错误
去中 心化
忧虑或 焦虑水平
的监控
➢ 识别自动性思维-提问、 演示、模仿 ➢ 识别认知性错误-概念和 抽象性的错误 ➢ 真实性验证-验证求助者 原有的观念是否符合实际, 认知治疗的核心 ➢ 去中心化-帮助求助者发 现自己并非别人注意的中心 ➢ 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 鼓励求助者通过对自己情绪 的进行监控,发现情绪的波 动特点
情绪和行为变化,反思获得新的认知) ➢ 巩固新观念:认知复习(认知家庭作业、阅读认知疗法
材料)
建立
确 定 问 题
检验 表层 错误 观念
纠正 核心 错误 观念
进一步 改变 认知
巩固 新
观念
咨询
关系
确定 咨询 目标
.
提问及自我审查技术
对自己不适应行为的一种直接、
具体的解释。建议、演示和模仿
预期)
.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
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 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 特点:1,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2,假设 心里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 碍的结果;3,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 与行为方面的改变;4,通过时一种针对具体 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 基本步骤:建立咨询关系-确定咨询目标——确定 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检验表层 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纠正核心 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进一步改变认 知(行为矫正技术)——巩固新观念(认知复 习)
.

不合理认知模式及行为治疗

不合理认知模式及行为治疗

绝对化要求
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事物怀有必定发生或必定不会发生的信念。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如果提出的要求带有绝对化性质,往往会让自己陷人不利的境地,也可能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这种想法通常与“应该”、“必须”这类词联系在一起,如:“我必须这样,不这样我就无脸活在这世上”、“他如果是朋友今天有天大的理由也应该到场”等等。这是一种走极端式的认知方式,也是不合理信念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指人们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对某一事物持有必定怎样的不合理想法,常常带有“必须”和“应该”的特点。这种必须和应该又表现为三个方面:
概括能力是人脑的高级能力,而过分概括化是指不合理的轻率的概括,一种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如:看到一本书的封面,就作出这本书好坏的判断;以貌取人;一遇到挫折,便说自己“没用”、“什么事都做不好”、“谁都不喜欢我”、“前途渺茫”、“一切都完了”等等;别人稍有过失,就认为“这人很坏”;别人有一点与他意见不一就认为“他跟我不是一类人,不能作朋友”等等。 对过分概括化信念,韦斯勒的忠告是:“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去评价一个人。”即,对事不对人,只评价某件事、某种具体行为而不对整个人作概括化的评价。每个人即使是伟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
对不合理认知的十一条建议
合理情绪疗法之父,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总结十一条建议:
1.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每个人都绝对需要得到其他重要人物的喜爱与赞扬。艾利斯不反对人需要别人的称赞与喜爱,而且认为能够得到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喜爱与称赞是一件好事。但他认为,如果把这当作是绝对需要的话,就是一个不合理信念了。因为它是不可能实现的。假如一个人相信这个信念,就会花很多的心思与时间曲意取悦他人,以求得对自己的赞赏。这样不但会使人丧失自己,使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追求其他快乐,也会使人丧失安全感(如时时担心能否被别人接纳或接纳的程度如何等),结果只能令自己感到失望、受挫、沮丧。 2.一个人必须能力十足,在各方面至少在某方面有才能、有成就,这样才是有价值的。艾里斯认为,一个有理性的人,凡事会尽力而为,但不会过分计较成败得失,因为重要的是参与过程而不是结果。如果要求自己十全十美,或过分要求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成就,为自己制定不能达到的目标,只能让自己永远当个失败者,在自己导演的悲剧中徒自悲伤。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关的
第三十一页,共96页。
我无助
• "我无力量"
• "我软弱"
• "我易受伤害" • "我贫穷" • "我陷入困境" • "我不适当" • "我不起作用" • "我不胜任"
• "我是失败者" • "我不被尊重"
• "我是有缺陷的人" • "我不够好"
我不可爱
"我被人嫌弃"
"我不受人欢迎" "我是多余的人" "我被人忽视" "我真坏"
• 假设:如果。。。。。。那么。。。。。。
• 如果我非常努力,那么我就能做好,就会合格 • 如果我不努力,那么我就会失败
• 规则:必须。。。。。应该。。。。。 • 我必须尽最大努力
• 我应该把每件事都做好
第三十四页,共96页。
3.
早期经验



功能失调性假设形成(或图式)

的 认
重大事件


假设被激活
第二十六页,共96页。
认知产生情感
认知 也许要发生糟糕的事情 他们做了坏事,别想逃跑 我做了一件坏事,应该受到惩罚 我的事情进行得相当顺利 我失去了自己珍贵的某样东西 世界不是个好地方,我毫无价值,未来没有希望
情感 焦虑 愤怒 自责 满意 哀伤 忧郁
第二十七页,共96页。
认知影响行为
认知
行为
一定得每个人都要赞赏我
艾克森在《行为治疗和神经机能病》一

认知行为疗法的优劣势

认知行为疗法的优劣势

认知行为疗法的优劣势(一)(一)认知行为疗法的优势1.认知行为疗法结构化强,体系清晰,应用广泛,因为它有一整套完整的评估方法,在此次案例分析中,我们针对案主的行为判断出其是因为错误的认知导致的焦虑和自伤行为发生,因此运用认知行为疗法从预估、干预和评估三个步骤,采取ABC模型、量表、基线数据等一些模块化评估方法进行介入治疗,这一系列过程都是按照认知行为疗法体系结构进行实施的,所以相对较为方便。

2.认知行为疗法可操作性强,方法简洁,它可直接为案主提供使用技巧,从而应用这些技巧方式迁移到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情况或问题上,同时它强调的是一种合作关系,这样也有利于案主关注自身个体和可以随时调整急需改变的想法,感受和行为。

例如在此次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利用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理论,与案主共同描绘ABC模型,同时要求案主自己填写量表,这些都是操作性强,也较为简洁的方法,同时也便于案主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进行自我纠正。

(二)认知行为疗法的不足1.太过于强调意识。

认知行为疗法必须要案主自愿参与进行改变不良的认知和问题行为,通常在最初需要使用其他方法进行介入,一旦案主自主接受后再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因此,社会工作者不能在案主未认识到问题的时候强行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对其实施改变想法、感受和行为的介入。

在本次案例中,一旦案主自我意识太过薄弱,那么认知行为疗法就无法进行下去,因为认知行为疗法最为重要的地方在于案主要与社会工作者一同完成构建描绘ABC模型和填写量表,这些过程严格来说都是要根据案主的自我意识来完成的。

2.只注重行为发生当前的原因。

认知行为疗法往往只关注行为发生的表层原因,而在特定情况下,案主可能因为过去的经历等一些潜在问题才导致的这么一个行为发生,所以社会工作者在一定情况下需要注意潜在或过去的问题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例如在此案例中,案主因为“压力、劳累和不能完成学校的任务”、“压力、劳累和不能完成工作任务”的原因导致其自伤的结果,根据认知行为疗法中的ABC模型分析出因素B (“自己只有达到父母的高度才算是一个“成功者””、“我无用,在工作中达不到老板的要求”),再根据因素B来进行纠正行为,而没有真正探究其潜在的原因导致的这么一个结果,比如过去的经历或问题等。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重点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重点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重点一、CBT总论相互了解的目的:①建立关系②收集资料行为治疗(1950~1970):①英国行为治疗Joseph Wolpe, Hans Eysenck(Pavlov,Watson理论)门诊神经症性障碍。

②美国行为治疗:Lindsley(1956) (Skinner理论)住院病人;Ayllon & Azrin(1968)代币疗法③成效:焦虑和回避行为;失败:抑郁。

认知治疗(1960~1980):①1950年代中期:Albert Ellis, Ph.D. 创立Rational Emotive Therapy ;ABC 模式修饰为A-B-C-D-E 。

1990后修改理性情绪行为治疗(REBT)。

②1960年代:Aaron Beck, M.D. 发展认知治疗。

③CBT创立的标志:1976年,Aaron Beck, M.D. 《认知疗法与情绪障碍》;1979年,《抑郁症的认知治疗》④认知行为治疗(1980以后):研究与应用的热潮1980年代:David Burns, M.D. 80年代畅销书《Feeling Good》使CBT被人所知。

美国心理学会在1990S向Beck颁发心理学应用杰出贡献奖,标志着CBT 的地位正式确立。

⑤两种取向:CBT、BCTCBT的概念:①认知(cognition):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识和看法。

包括对自己的看法,对他人的看法及对环境的认识和对事物的见解等②认知治疗(cognitive therapy):属心理治疗的方法之一,同时也是心理治疗的一种理论取向。

在理论上,认知治疗乃是基于一种假设:一个人的想法(认知)决定其情绪以及行为③CBT (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是基于认知行为模型,建立的一种以目前问题取向的、短程的、结构式的心理治疗方法。

病人与治疗师合作,识别与目前症状、情绪状态和/或问题解释有关的情感、信念和想法的类型和作用;学会识别、监控和消除与靶症状/问题有关的错误想法和信念;学习一整套针对目标想法、信念和∕或问题的应对技巧。

因错误认知导致心理问题的案例

因错误认知导致心理问题的案例

因错误认知导致心理问题的案例因错误认知导致心理问题的案例摘要:本文是一例由错误认知导致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求助者来网戒中心戒除网瘾近四个月,痊愈后害怕回到学校里学习生活,出现焦虑,烦躁,情绪低落、失眠,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了认知疗法,经过4次咨询,求助者的认知、情绪和睡眠问题基本解决,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错误认知认知行为疗法一、一般资料(一)人口学资料滕某,男,14岁,汉族,初二学生,身高1.65米,体态适中。

(二)个人成长史求助者出生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独生子,父母均为普通技工,初中文化,家庭关系尚可,经济条件一般。

从小性格内向、固执、争强好胜。

家庭教育严格,对学习方面要求高,小学时学习优秀,升入初中后因学习压力大而玩网络游戏,渐痴迷成瘾,在我科室住院四个月,痊愈即将出院。

(三)精神状态求助者衣着整洁,谈吐正常,情绪低落,烦躁不安。

(四)身体状态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患有网络成瘾四个月,经精神科医生证明已经痊愈,家族中无精神遗传史,家人身体健康,最近失眠,食欲下降,烦躁,焦虑,情绪低落。

(五)社会功能求助者害怕上学。

(六)心理测验结果SAS 59(标准分)SDS 55(标准分)SCL—90 总分170分,显示轻度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主诉:近一月来情绪低落,焦虑,失眠,食欲不振求助者自诉:我在网戒中心住院快四个月了,医生说我可以准备出院了,我却一点也不高兴,在这里都是网瘾孩子,谁也不会看不起谁,可出院就要上学,我怎么面对同学老师?想想以前真是无地自容,为了上网,经常撒谎骗父母的钱去网吧,经常旷课逃学,学习成绩倒数,在学校里是一个从优秀生变差生的典范,而且我又是在精神病医院住的,老师同学还不把我当怪物看?一想到回去在众目睽睽下被人指指点点、品头论足、我就心慌、紧张的不行。

我在这里也打针吃药过,听他们说常吃药就变笨了,既然如此我还能上学吗?可是不上学我又能做什么呢?而且父母肯定不同意,他们因为文化低,对我学习要求特别严格,一直盼望我能考上好大学,将来出人头地,父母这些年为我付出太多了,我不能再让他们失望了,想来想去,觉得我是一无是处,一提起出院就心烦意乱,我该怎么办?三、观察和他人反映咨询师的观察:求助者衣着整洁、谈吐正常,情绪低落、烦躁,不安。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名词解释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名词解释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名词解释嘿,咱今儿就来聊聊认知行为治疗模式!这可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玩意儿,其实就像是给咱心灵来一场大扫除!
比如说吧,你有没有过那种,明明知道有些想法不太对,可就是忍不住去想,然后心情就变得超糟糕的时候?这就好比你的脑子里面住了个调皮小鬼,时不时就出来捣乱一下。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呢,就是要把这个小鬼给抓住,好好教训一顿,让它别再瞎捣乱啦!
咱来具体说说哈,认知就是咱对事情的看法和理解,行为呢,就是咱根据这些看法做出的举动。

就像你觉得自己考试肯定考不好,这就是一种认知,然后你可能就会紧张得不行,甚至都不想去考试了,这就是行为。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就是要帮你发现这些不合理的认知,然后改变它们,让你的行为也跟着变得积极起来。

哎呀,这多重要啊!你想想,要是一直被那些消极的想法牵着走,那生活得多郁闷呀!比如说你觉得自己啥都干不好,那你可能就真的啥都不干了,这不就浪费了自己的才能嘛!
再打个比方,就像你走路的时候,突然被一块石头绊了一下,你可以选择坐在地上抱怨,也可以选择拍拍屁股站起来,继续往前走。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就是要让你学会选择后者,别被那些小小的挫折给挡住了路。

它不是一下子就能见效的,就像减肥一样,得慢慢来。

你得有耐心,一点点地去改变那些不好的认知和行为。

咱再说说和它相关的一些技巧吧,像什么自我观察啦,记录自己的
想法和行为,然后找出那些有问题的地方。

还有挑战不合理的信念,
别老是觉得自己不行,要多给自己鼓鼓劲呀!
我觉得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真的是超级有用的呀!它能让我们更加清
楚地认识自己,改变那些对我们不好的想法和行为,让我们的生活变
得更加美好呀!难道不是吗?。

重建自我认知认知行为疗法的自我治疗方法

重建自我认知认知行为疗法的自我治疗方法

重建自我认知认知行为疗法的自我治疗方法自我认知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帮助人们识别并改变负面和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CBT已经在临床实践中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在每次面对挑战、压力或困难时都去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帮助并不现实。

因此,掌握一些重建自我认知的自我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困扰我们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自我认知认知行为疗法的自我治疗方法。

第一部分:认知重建在CBT中,认知重建是基于理解我们的思维方式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的原理。

通过认知重建,我们可以转变我们对自身、他人和事件的看法,以减少消极情绪和不健康行为的发生。

1. 识别错误的思维模式首先,我们需要学会识别并理解自己常常出现的负面思维模式,比如过度一概化、夸大其词、过度简化等。

通过意识到这些错误的思维模式,我们可以开始挑战它们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 挑战负面思维一旦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负面思维,我们可以开始质疑它们的合理性。

询问自己一些问题,如“这种想法有证据支持吗?”、“有没有其他更合理的解释?”等。

通过质疑我们的思维,我们可以逐渐改变我们的认知方式。

3. 制定积极的替代性思维在负面思维被揭示和挑战之后,我们需要制定一种积极的替代性思维。

这些思维应该基于更客观的事实和合理的推理。

例如,如果我们经常出现“我无法做好任何事情”的思维,我们可以替换为“我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我可以继续努力”。

第二部分:行为重建除了认知重建外,CBT还强调行为重建的重要性。

通过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我们可以有效地改变我们的情绪和思维。

1. 按部就班CBT认为,实践是改变的关键。

通过按部就班地制定并实施计划,我们可以降低自身的压力和不安,并逐渐增强自信心。

例如,如果我们对面对人际关系困难感到焦虑,我们可以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以提高自己与他人的交流能力。

2. 实践逆向思考在CBT中,逆向思考是一种有益的技巧,有助于破除负面的情绪和不健康的行为。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认知行为治疗认知行为疗法一般指认知行为治疗本词条由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孙春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刘华清(主任医师)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认知行为治疗由在60年代发展出的一种有结构、短程、认知取向的方法,主要针对、等心理疾病和不合理认知导致的心理问题。

它的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不合理的认知问题上,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心理问题。

定义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知和看法,对自己的看法,对人的想法,对环境的认积和对事的见解等。

认知行为治疗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

正如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A·T·Beck)所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

例如,一个人一直“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够好,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喜欢他,因此,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很自卑,心情也很不好。

治疗的策略,便在于帮助他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认为自己“不好”的认知。

认知行为治疗认为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行为、情绪这些外在表现,而且分析病人的思维活动和应付现实的策略,找出错误的认知加以纠正[1]。

基本概念"ABC"理论:由Ellis提出。

A指与情感有关系的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指信念或想法(Beliefs),包括理性或非理性的信念;C指与事件有关的情感反应结果(Consequences)和行为反应。

事件和反应的关系:通常认为,事件A直接引起反应C。

事实上并非如此,在A与C之间有B的中介因素。

A对于个体的意义或是否引起反应受B的影响,即受人们的认知态度,决定。

举例:对一幅抽象派的绘画;有人看了非常欣赏,产生愉快的反应;有人看了感到这只是一些无意义的线条和颜色,既不产生愉快感,也不厌恶。

认知行为疗法案例

认知行为疗法案例

认知行为疗法案例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是一种以认知和行为为重点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帮助患者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从而改变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个认知行为疗法成功的案例。

小明是一个30岁的白领,他因为工作压力大和人际关系问题而感到焦虑和抑郁。

他的情绪波动大,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感到沮丧和愤怒,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影响到了和家人的关系。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挣扎后,小明决定寻求心理治疗的帮助。

在与心理治疗师的交流中,小明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负面情绪和行为是由于他对自己和他人的过高要求和不合理的思维方式所导致的。

他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完美,对他人的要求也很苛刻,导致他经常陷入自责和焦虑之中。

在认知行为疗法的指导下,小明开始学习如何认识和改变自己的负面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首先,小明学会了如何观察和记录自己的负面思维。

他发现自己经常陷入“一切都要完美”的思维陷阱中,导致他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治疗师的指导下,他开始使用“认知日志”来记录自己负面情绪的触发条件、具体的负面想法和情绪反应。

通过这种方式,小明逐渐学会了如何观察和分辨自己的负面思维,并开始尝试用更积极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其次,小明学会了如何改变自己的负面思维。

在治疗师的指导下,他开始尝试用“认知重建”的方法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每当他发现自己陷入负面思维时,他会尝试用更客观和合理的方式来看待问题,并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新想法。

通过不断的练习,小明逐渐学会了如何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减少了自责和焦虑的情绪反应。

最后,小明学会了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

他开始尝试一些放松和缓解压力的方法,比如运动、冥想和艺术创作等。

他还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更好地沟通和表达自己的需求,从而改善了与家人和同事的关系。

通过这些努力,小明逐渐摆脱了焦虑和抑郁的困扰,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和动力。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认知行为疗法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认知行为疗法过程及治疗(共31张PPT)

认知行为疗法过程及治疗(共31张PPT)

二、合理情绪治疗的技术
2、认知的家庭作业
须知,改变认知时间非常困难的事,除了治疗双方的共 同努力外,还需在咨询外的其他时间继续努力,认知的家庭 作业即为此而设。
(1)合理情绪疗法自助量表(RET Self-Help Form);
先填AC两项,然后从列出的十几种常见的不合理信 念中找到符合自己情况的B,若不在此列则可单独列出。
二、合理情绪治疗的技术
夸张式: 针对来访者信念中的不合理之处,故意提一些夸张的问题 。这些问题将对方信念的不合理、不合逻辑、不现实之处以夸 大的方式放大给他们看。 你说你听不懂老师的课,是否完全听不懂? 你说自己已经尽全力了,但是否请教过同学,问过老师? 你说很多同学上课睡觉?很多是多少?全部? 如果100个人,30个人说你不好,你是不是就不好?如果另外 70人都说你好呢? 你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比你长得更好看 ?
5、让求助者注意重新评价后的焦虑水平(一般都会降低 )
梅肯鲍姆的三阶段模型:
1、概念阶段:
首要的关注点是与求助者建立一种工作关系。
三、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2、技能获得和复述阶段
教给求助者各种行为和认知应对技术以应用于不同的压力情 境;
通过学习,求助者认识到适应行为与适应不良的行为都是与 他们的内部对话相联系。他们学习复述一种新的自我陈述。
2、丈夫开了一家杂货店,惨淡经验。上有70生病体弱的老母 ,下有一个女儿念大学,一个女儿大学毕业已参加工作。杂货店 及幼儿园收入支撑家庭开销;
3、两年前在同村人的介绍下开始修习某种“天主教”,练习场 就在离家不远的乡场上,每天都有集会,若因故不能前往,就在 家中修习;
问题1:
4、教义宣传:只要一直修炼,就能达到超越尘世,摆脱 病痛,无需看病吃药。又因善恶有报,故只要坚持修炼,天 主有眼,定会粮油满仓(米和油就会自己增多)。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典型方法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典型方法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典型方法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典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认知重组:允许患者识别和改变他们消极的或功能失调的思维模式,以挑战患者的消极或扭曲的自动推理,转化患者的情感痛苦和失调行为。

2. 暴露疗法:通过逐渐让患者暴露在导致不适的情况或刺激中直面和克服他们的恐惧和焦虑。

3. 系统性脱敏:类似于暴露疗法,只是从一个特定的前提开始。

让患者进行放松练习,然后让患者在恐惧情景中暴露。

4. 家庭作业:患者需要每天记录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以协助治疗进程的推进。

5. 活动规划和行为激活:安排新的活动,以改变他们的幸福感和心理关注点。

6. 重塑技术:通过观察发展新的技能和行为。

7. 压力接种(免疫)训练:帮助人们应对压力状态。

8. 问题解决训练:通过指导患者采取以下步骤:检测挑战和问题;了解原因;思考不同的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评估最合适的行动和决策策略;调节压力和恐惧;检查结果。

9. 自我控制:让患者能够采取更深思熟虑的行动,并感到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如有更多关于认知行为治疗的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心理学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情绪疗法之父,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总结十一条建议:
3.有些人是坏的、卑劣的、邪恶的,他们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与惩罚。艾里斯 认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责备与惩罚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会使事情更糟。所 以对犯错误的人,要做的是接纳、帮助他,使之不再犯错误,而不能因此否定 他的价值,对其采取极端的排斥与歧视态度。
他终于受不了你日益膨胀的脾气了,于是有一天留下一封 告别信人间蒸发,把你、一张严重透支的信用卡和一大叠催款 的帐单留在身后。你咬牙切齿地骂到:“这个杀千刀的,从一 开始就是在骗我,从来没有爱过我、从来没有给过我一点真心! 而我呢,和他在一起,全是痛苦,没有幸福!……”
以偏概全
概括能力是人脑的高级能力,而过分概括化是指不合理的轻率的 概括,一种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如:看到一本书的封面,就作出这 本书好坏的判断;以貌取人;一遇到挫折,便说自己“没用”、“什 么事都做不好”、“谁都不喜欢我”、“前途渺茫”、“一切都完了” 等等;别人稍有过失,就认为“这人很坏”;别人有一点与他意见不 一就认为“他跟我不是一类人,不能作朋友”等等。
7.对于困难与责任,逃避比面对要容易得多。艾里斯认为,逃避困难与责任, 固然可以得到暂时的解脱,但问题并没有解决,而且会因贻误时机而使问题变 得越来越难以解决。所以,理性的人会通过实际的行动增加自信,使生活过得 更加充实。
8.一个人应该依赖他人,而且依赖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艾里斯认为,由于 社会的分工、个人经历的多寡、闻道的先后等原因,有时我们确实需要他人的 帮助,此时,如为了证明自己的所谓价值而拒绝他人的帮助,反而是不明智之 举。但这并不是我们时时事事都依赖他人的理由。在生活中,任何人都是具有 独特价值的个体,在大多数时候,他需要独立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所以, 独立自主能力的发展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4.事不如意是糟糕可怕的灾难。一个有理性的人应该正视不如意的事,寻求 改善之法;即使无力改变,也要善于从困境中学习。
5.人的不快乐是外在因素引起的,人不能控制自己的痛苦与困惑。艾里斯认为, 外在事物并不能伤害我们,倒是我们自己对这些事物的信念与态度让我们自己受 到了伤害。所以,只要我们尝试改变自己有关的非理性思维内容,就可以有效地 改变自己的情绪状态。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其实,“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在同一件事情上,幸与不幸是彼此 相随的,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定义为百分之百的糟糕透了。若我们只看 到暂时的结果、突发的因素部分,而忽视事件的全部,就会得出极其片面 的认识。
灾难化
并且对于任何一件事情来说,也可能还有更糟糕的情形发生,我们的 不幸与他人的遭遇相比或许只是“小巫见大巫”罢了,又何必妄自菲 薄呢?此外,挫折是客观存在的,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尽管我们渴 望一帆风顺,但总会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形。所以勇敢地接受现实,在 可能的情况下去尽力改变不如意的状况;在不可能时,则要学会适应 这种状况,并坚强地生活下去。有这样几句话说得好:“绝望往往是 希望的开始,危机的尽头往往是转机,山穷水尽的地方终会柳暗花 明。”在遭受挫折时,只要敢于面对而不是逃避,勇于坚持而不是放 弃,我们就会取得成功。这正是心理健康教育要传达给学生的合理认 知。”
对不合理认知 的十一条建议
合理情绪疗法之父,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总结十一条建议:
1.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每个人都绝对需要得到其他重要人物的喜爱与赞扬。 艾利斯不反对人需要别人的称赞与喜爱,而且认为能够得到生活中重要人物的 喜爱与称赞是一件好事。但他认为,如果把这当作是绝对需要的话,就是一个 不合理信念了。因为它是不可能实现的。假如一个人相信这个信念,就会花很 多的心思与时间曲意取悦他人,以求得对自己的赞赏。这样不但会使人丧失自 己,使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追求其他快乐,也会使人丧失安全感(如时时担心 能否被别人接纳或接纳的程度如何等),结果只能令自己感到失望、受挫、沮丧。
案 例
不合理认知模式及行为治疗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合理情绪疗法之父,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总结十一条建议:
9.一个人过去的经历是影响他目前行为的决定因素,而且这种影响是永远不 可改变的。艾里斯认为,无可否认,过去的经历对人有一定的影响,有的影响 还比较大,但这并不是说它们就此决定了一个人的现在与未来。因为人是可以 改变的,只要我们客观地分析过去对现在可能存在的限制,善用自己的能力和 机会,就可突破这种限制,使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充满希望与生机。
目录
PAGE DIRECTORY
什么是认知 不合理认知 几种不合理认知模式 建议
认知
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知和看法,对自 己的看法,对人的想法,对环境的认积和对事的见解等。
认知也称之为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 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 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二)“你(他)必须”、“你(他)应该”。比如“你必须对我诚实”、“大家都必须听
从我的安排”、“你应该成为最优秀的人”、“他必须受到惩罚”等等。这些是人们对他人提 出的绝对化要求,是苛求他人、控制他人的表现,也是自我中心和高傲自大的一种倾向。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主见,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没有理由去苛求、左右他人“必须” 怎样,有时也只能是希望或建议而已。
6.对可能(或不一定)发生的危险与可怕的事情,应该牢牢记在心头,随时顾虑 到它会发生。艾里斯认为,考虑危险事物发生的可能性,计划如何避免,或思虑 不幸事件一旦发生如何补救,不失为明智之举。但过分忧虑,反而会扰乱一个人 的正常生活,使生活变得沉重而缺乏生气。
合理情绪疗法之父,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总结十一条建议:
灾难化
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后,习惯于说:“没有比这更糟的了”,总是一 味往坏的方面去想,愈陷愈深把坏的后果以自己的想当然扩大到无穷 大;自己把自己推向不良情绪体验,陷入耻辱、自责、焦虑、悲观、 抑郁之中而难以自拔。
面对自己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既然已经发生了,就应勇敢地去 面对它、去承受它、去接受它,在可能的情况下让它往好的方面转化, 至少你可以从中接受一次教训。乐观的人、胆量女的人在遇到不好的 事情时,会习惯于想:“真是万幸!比这更坏的后果同样可能发生却没 有发生。”
•这是一种走极端式的认知方式,也是不合理信念中最常见的一种。它
是指人们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对某一事物持有必定怎样的不合理想法, 常常带有“必须”和“应该”的特点。这种必须和应该又表现为三个 方面:
绝对化要求
• (一):“我必须”、“我应该”。如“我必须每件事都成功”、“我必须使每个人都喜欢
我”、“我必须是最优秀的”、“我绝对不能输”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对自己提出的难以实现 的目标,是过于追求完美和苛求自己的表现。因为人们不可能事事成功、时时如愿,人们也不 会总是一帆风顺或成为最优秀的,也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赞赏。所以持有这种不合理信念的人 很容易产生失败感和挫折感,导致失落、自责或忧郁等情绪。理性的认知是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不过于追求完美,也不过于重视他人的评价,一切都保持一个适当的度。
•(三) “事情必须”、“事情应该”。如认为“学校或家庭环境必须符合我的要求”、“那
件事应该是明天做的”、“已经计划好的事情是无法改变的”等等。有些事情不是由我们某一 个人所决定的,尤其是在集体的大环境中,要通过调整自我去积极适应。当然,许多事情也都 可能存在回旋余地,不能看得太绝对。
以偏概全
情景再现:
10.一个人应该关心别人的困难与情绪困扰,并为此感到不安与难过。关心别 人是人的一种美德,但我们无须为别人的困难与不安感到难过,需要的倒是帮 助他们面对自己的困难与情绪困扰,并早日走出阴影。
2.一个人必须能力十足,在各方面至少在某方面有才能、有成就,这样才是 有价值的。艾里斯认为,一个有理性的人,凡事会尽力而为,但不会过分计较 成败得失,因为重要的是参与过程而不是结果。如果要求自己十全十美,或过 分要求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成就,为自己制定不能达到的目标,只能让自己永远 当个失败者,在自己导演的悲剧中徒自悲伤。
(二)对他人的片面认识与评价。例如,当别人稍有过失或不合自己的意愿
时就愤怒地认为其“一无是处”,从而导致一味地指责等。
灾难化
情景再现:
你感到自己已经走到了世界的末日——现在你失去了情人, 老公也不会要你了,原来点头哈腰满脸堆笑的宾馆服务员把你 横眉冷对地轰了出门,自己家再也回不去了,而且你还不得不 将手上价值连城的钻石戒指变卖掉来偿还信用卡上的赤字…… 然后,你就已经一无所有了,你将无家可归、被人唾弃、流落 街头,然后在贫病交加中孤独而凄凉地抽搐着死去……
灾难化
这种不合理信念认为一件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了,必定会非常可怕、非常糟 糕、非常不幸,将事情想象为“灭顶之灾”、“大难临头”,从而消极地 预测未来而不考虑其他可能的结果。如考试前,有的同学会想“到时候我 会很紧张的”,“我会彻底失败的,那我就一切都完了”等等。这种糟糕 至极或灾难化的想法是对自己的消极暗示,更会加重自己的焦虑,并且也 常常会使个体由于对失败和挫折的过度恐惧、焦虑而产生自暴自弃、悲观 消沉乃至轻生等行为。
绝对化要求
•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事物怀有必定发生或必定不会发生的
信念。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如果提出的要求带有绝对化性质, 往往会让自己陷人不利的境地,也可能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这种想 法通常与“应该”、“必须”这类词联系在一起,如:“我必须这样, 不这样我就无脸活在这世上பைடு நூலகம்、“他如果是朋友今天有天大的理由也 应该到场”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