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千里马”不遇伯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原文、赏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出自唐代韩愈的《杂说四·马说》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祇辱一作:只辱)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通:饲)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
第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千里马,没有伯乐能发现吗
千里马,没有伯乐能发现吗
千里马,没有伯乐能发现吗?
人才,犹如千里马,也许在穷乡僻壤,也许在繁华的闹市,也许在不同的工作岗位,没有识才之能,没有伯乐的眼力,即使身边有再好的千里马,能发现吗?在一个缺乏伯乐的环境里,千里马也只能混同于普通马,潜力不能被挖掘,人才不能被利用,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只能长期被埋没;如果遇到嫉贤妒能的人,千里马还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磨难,或者被压抑,或者被陷害,都在所难免;千里马只有遇到有识才之能,举才之德的人,才能被发现,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这就像孔子发现冉雍的才干那样。
请看《论语》第六篇、雍也第一章所讲: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文中的“南面”,这里指国家的君主。
请看译文:
孔子说:“冉雍这个学生,可以让他做一个国家的君主。
”
孔子的这句话,是对冉雍的评价。
这里体现了孔子不仅有识才之能,也有举才之德。
只有具备这种伯乐精神,才能发现人才,利用人才,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让人才为社会,为人类造福,然而,纵观历史长河,受压抑的却往往是人才,受磨难的也往往是人才,打入冷宫的更往往是人才,春秋时期庞涓陷害孙膑例子,就是嫉贤妒能的有力证据;尤其在小人当道,佞臣掌权时代,贤臣良将更会受到不程度的迫害,这样的例子在不同朝代的后期,都有所见。
古代的那一个个隐士,哪一个不是人才?可他们为了逃避祸端,不得不逃离尘世,陶渊明是如此,宋代的林逋,明代的唐寅,魏晋的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向秀、阮咸、刘伶、王戎,也是如此,这些人尽管有雄才大略,但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只能隐居山林,了此一生,你说可悲不可悲?这些人如果遇到有识才之能,举才之德的人,还会有这样的结局吗?你说是吗?我的朋友!
徐振洲2014年4月8日。
若千里马遇不上伯乐
若千里马遇不上伯乐谢瑀佳唐代韩愈通过《马说》强调了一个观点:千里马需要伯乐去发现。
恰巧在当时,作者就是一匹没被发现的“千里马”。
他在初登仕途时,就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然而,宰相没有“伯乐”慧眼识英才的能力,更没有伯乐一样的胸怀,所以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
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
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在《马说》中,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而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比喻自己怀才不遇明主的遭遇,实在再恰当不过了。
联想当时,正如作者所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像李白、杜甫等一批怀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千里马”最终却落得“浪迹天涯”,也不得不感叹道:“天生我才亦无用”!虽然早在隋朝就推行了科举考试,广纳人才为国效劳,可是在腐败的统治之下,又有多少“千里马”能被“伯乐”相中呢?像作者一样的“千里马”也只被埋没在庸愚的“食马者”手上,而真正像“伯乐”一样能慧眼识英才的明主又有几人呢?他们不但不能识别良驹,还妄自感叹:“天下无马矣!”这是何等的荒唐!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联系现实,不难看出,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的确有许多的“千里马”得到“伯乐”的赏识,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发挥,例如现在的各行各业的机构改革等等,它就彻底打破了传统的“铁饭碗”,形成了能者居之的大好形势。
给了“千里马”以施展的空间,还有许许多多的“伯乐”——大公司、企业和国家科研机关等也在招募“千里马”。
但是,一个时代的“伯乐”是有限的,而一个时代的“千里马”是数不清的。
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有许多像韩愈一样的有日行千里之能的千里马不遇“伯乐”的现象。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存在不少博学多才的“千里马”得不到“伯乐”的赏识的事。
因为社会中存在着少量的心灵被腐蚀了的“食马者”,他们面对金钱的诱惑,会对国家利益、前途视若无睹,以谋求物质上的优越;面对“权力的压迫”,他们也会“不得已”而干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
《马说》赏析
《马说》赏析《马说》原⽂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马。
千⾥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称也。
马之千⾥者,⼀⾷或尽粟⼀⽯(dàn)。
⾷(sì)马者不知其能千⾥也。
是马也,虽有千⾥之能,⾷不饱,⼒不⾜,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妄求其能千⾥也?策之不以其道,⾷之不能尽其才,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临之,⽈:“天下⽆马!”呜呼,其真⽆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结构分析】 第⼀部分(第1段),提出论点。
第⼆部分(第2段),写千⾥马“才美不外见”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对⾷马者的⽆知进⾏痛斥,归纳中⼼。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唐代⽂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州市)⼈,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唐宋⼋⼤家”之⾸,中华五圣之⾸──⽂圣,继孔孟之后⼜⼀伟⼤的⽂学家。
少孤由嫂⼦郑⽒扶养成⼈,25岁进⼠及弟,后任监察御史。
贞元19年(803),京畿⼤旱,民不聊⽣,上书御史台论天旱⼈饥状,请免百姓徭役赋税,得罪德宗,被贬为阳⼭令。
元和初,名为国⼦博⼠。
元和⼗⼆年(817),从裴度平淮西吴元济,因功摺为刑部侍郎。
后⼆年,⼜因谏宪宗迎佛⾻,贬谪潮州刺史。
穆宗即位后,再度召回京师,任国⼦监祭酒,转兵部侍郎,后改吏部侍郎,再转京兆伊兼御史⼤夫。
后因与御史中丞李坤不合,复为兵部侍郎,吏部侍郎,长庆四年(824)⼗⼆⽉卒,时年57岁,谥号⽂,世称韩⽂公,穆宗为之辍朝。
韩愈在⽂学上,倡导“古⽂运动”,提倡散⽂,反对骈⽂,后⼈称他为古⽂运动的领袖,居“唐⼋⼤家”之⾸;在哲学上,极⼒维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在教育上卓有成绩。
他的伟⼤成就和贡献,千百年来对我国⽂学发展产⽣着深远的影响。
他三岁⽽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
20岁赴长安考进⼠,三试不第。
25~35岁,他先中进⼠,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
千里马与伯乐的文言文
千里马与伯乐的文言文
千里马与伯乐的文言文是:《马说》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
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上,(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用"千里马"称呼它。
千里马,吃一顿有时吃尽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按照)它能够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优点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打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他们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啊!。
初中文言文:《杂说四·马说》原文译文赏析
初中文言文:《杂说四·马说》原文译文赏析《杂说四·马说》唐代: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祗辱一作:只辱)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通:饲)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仅仅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
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准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注释】伯乐:孙阳。
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觉人才的人)。
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
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人。
而:表转折。
可是,但是。
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
故:因此。
虽:即使。
名:名贵的。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
祗(zhǐ):仅仅。
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骈,两马并驾。
骈死:并列而死。
于:在。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
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会有怎样的命运作文
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会有怎样的命运作文
假如你是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虽然这个事业当中还有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是很多金子到现在还没被开采出来,所以你既然是千里马,也有可能没有赏识你的人,也常常不会出人头地,生命显赫的,这就需要你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估,不管遇不遇到伯乐,你都应该正确的看待自己,只管努力的做自己应该做的,那些正确的事情,然后持之以恒,实现自己心中所愿的,至于别人是否发现你赏识你高抬你那不是重要,重要的是你看自己合乎中道!。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祇辱一作:只辱)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通:饲)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文及注释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一日行千里的马,有时饭后能吃下一石粮食。
喂马的人不知道,他们可以每天跋涉千里,像普通的马一样喂马。
这样的马,虽能日行千里,却食不果腹,力不从心,其才能和德行无法在外施展。
如果你连一匹普通的马都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行万里路呢?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注释伯乐:孙阳。
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千里马:原指奔驰的马,一日可行千里。
现在常被用来比喻人才;尤其是有才华的人。
而:表转折。
可是,但是。
所以有名马:所以即使有价值的马。
所以:所以。
虽然:就算。
名称:贵。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
祗(zhǐ):只是。
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骈,两马并驾。
骈死:并列而死。
于:在。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不叫一日千里:不要以日行千里而出名。
意思是一马千里可以埋没。
语文《马说》
饲 喂养,动词 表反问,难道 表揣测,恐怕
自学指导一:回答问题
分 1、课文首先为我们摆明了什么观点?突出强调
了什么问题?
析
2、请问在第一段中当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时会有怎 样的遭遇?
3、请从第二段中找出句子说明千里马被埋没的
课
原因。 4、请从第三段中找出千里马被摧残、被埋没体
•写法:
《马说》托物寓意,以千里马不遇伯乐, 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 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自学指导四:拓展延伸
1、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 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家熟悉 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
* 伯乐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才能,任人唯贤,要善于发现并重用 人才。如:齐桓公发现并重用管仲,使齐国强盛起来。
考考你:
分 4、请从第三段中找出千里马被摧残
析
、被埋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文段中 哪句话能揭示全文的主旨?
课
简析: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文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主旨:“其真不知马也”。
考考你:
分 5、本文表面虽是在谈马,其实是在谈
析
人才,那么文中以“伯乐”、“千里马” “食马者”各比喻哪几类人?
的命运起决定作用。
考考你:
分 2、请问在第一段中当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
时会有怎样的遭遇?
析 简析:
遭遇只能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
课 枥之间”。
文
分 考考你:
3、请从第二段中找出句子说明 析 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简析: 课 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
足,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是 文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为题写一篇作文
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为题写一篇作文朋友,今天咱们聊聊那句老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说实话啊,每次听到这话,我心里都忍不住咯噔一下。
你说这世间到底有多少千里马啊,就等着那位伯乐的慧眼呢?可惜啊,伯乐可不是满大街跑的,一辈子遇不着的那才叫正常。
我记得小时候,咱村儿有只牛,叫“黑子”,黑子那可是咱村里的“千里马”。
它那力气大得惊人,村里的犁地活儿几乎全是它干的。
可老黑子呢,一直也没个好名声,因为村里人都觉得它脾气怪,谁都不敢招惹。
有一次,那是在赶集的路上,黑子把一车货物拉得妥妥当当,眼看着要到镇上的时候,一只鸡突然扑扇着翅膀从道边蹿出来,吓得黑子往旁边一拐,差点翻车。
那可好,村里的老头老太太们都说它“白长力气不中用”。
可是你知道吗?后来来了个外村的伯乐——一位老牛贩子,一看黑子就直说:“这牛啊,是匹好料子,就少个懂它的人!”结果黑子被老牛贩子买走,听说后来在别的村子成了宝贝,一年四季忙个不停,大家都说它是一头好牛。
我那时候想啊,这不就是典型的千里马遇上伯乐了嘛。
其实啊,这世上的千里马远不止黑子那么简单。
有些人天生就有某种才能,可要是没人给他们一个机会,那这些才能就只能永远埋没在日常的生活中。
就像咱们村的二狗子,小时候他是我们那片出了名的调皮捣蛋,老师们都拿他没辙。
但我知道,他画画真有一手,草稿本上那些歪歪扭扭的小人儿,几笔下去就能让人笑个不停。
可惜没人把他的这个才华当回事儿,直到有次镇上的美术老师来村里教学,随手看了二狗子的画儿,立马就说:“这孩子有天赋!”那一刻,我觉得二狗子真是被伯乐发现了,他那傻乎乎的笑容,简直像中了彩票。
有时候想想,我们身边不乏千里马,但伯乐却太少。
我们多少时候都是像那头老牛黑子,或是像二狗子那样,等待着某个理解我们、认可我们的人。
那些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热情和才华,就像深山里的金矿,如果没有人来挖掘,就只能一直藏在地底下,没人知晓。
当然啦,这世上的伯乐也不容易。
他们得有眼力,还得有那份耐心,敢于去了解、去发现别人的好。
初中课文《马说》原文翻译
初中课文《马说》原文翻译初中课文《马说》原文翻译《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表达了作者的怀才不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初中课文《马说》原文翻译,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初中课文《马说》原文翻译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sù)一石(dàn)。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
所以即使有千里马,也只是辱没在做仆役的马车夫的手中,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用“千里马”的称号称呼它。
能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食物可能能吃下一担粮食。
喂养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特点来饲养它。
所以,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特殊的才能和英武的体态无法显示出来,况且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还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驾驭它,却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饲养它,又不能充分施展它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饲养马的人)拿着鞭子走到它跟前时,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能识别千里马。
注释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本名孙阳,擅长相马。
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祗:只是。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的才能。
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千里马与伯乐的故事
千里马与伯乐的故事在中国古代,有一匹千里马,它的速度快得让人难以置信。
这匹马不仅速度快,而且体格健壮,是当时少有的上好良马。
然而,尽管它拥有如此出色的品质,却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利用。
它的主人觉得这匹马虽然出色,但并不适合用来拉车或骑乘,于是就将它放养在了一片草地上。
就在这时,有一位名叫伯乐的人前来草地上饲养马匹。
伯乐是当时有名的马术专家,他对马匹的品质和潜力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伯乐在草地上看到了这匹千里马,他被它的体态和气质所吸引,于是便决定将这匹千里马带回家中。
伯乐将这匹千里马带回家后,开始对它进行精心的照料和训练。
他每天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照料这匹千里马,让它得到最好的饲料和充足的运动。
在伯乐的悉心照料下,这匹千里马的状态逐渐变得越来越好,它的速度和体力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不久之后,伯乐就带着这匹千里马参加了一场重要的赛马比赛。
在比赛中,这匹千里马展现出了惊人的速度和耐力,最终获得了比赛的冠军。
这场比赛让人们对这匹千里马的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一跃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从此以后,这匹千里马便成为了众人争相追捧的宠儿,它的身价也水涨船高。
人们纷纷前来求购这匹千里马,愿意出高价来换取它。
然而,伯乐却始终没有出售这匹千里马,因为他知道,这匹千里马是在他的悉心呵护下才得以展现出真正的价值,而他也愿意一直陪伴着这匹千里马,一同享受它带来的荣耀和喜悦。
千里马与伯乐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潜力,只是需要有人用心去发现和培养。
就像这匹千里马一样,它在没有得到伯乐的重视和呵护之前,也只是一匹被埋没的宝藏。
而伯乐的出现,让这匹千里马得以展现出真正的价值和潜力,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传奇。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像伯乐一样,用心去发现和培养身边的“千里马”,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价值和潜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出更加美好和璀璨的人生。
《千里马不需要伯乐》阅读答案
《千里马不需要伯乐》阅读答案千里马是不是需要伯乐呢?这是大家值得思考的问题。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千里马不需要伯乐》。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千里马不需要伯乐》王溢嘉①与其扭曲本性,被包装、打造成公认的成功模样,那不如学会拒绝,走自己的路。
②人生在世,谁不希望能一展所长,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但显然需要很多条件的配合。
有人觉得自己虽然拥有很好的资质,却怀才不遇,无法像千里马遇到能赏识他、栽培他的伯乐。
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如此,那庄子很可能会说:“我是马,我不要伯乐。
”③伯乐是春秋时代著名的相马师,每一匹马都以能遇到伯乐为幸,庄子为什么会那样说?因为他对千里马和伯乐有不同于流俗的看法:④ 马,蹄可以践踏霜雪,毛可以抵御风寒,吃草饮水,翘足跳跃,这是马的天性。
……等到伯乐出现,说:“我善于管理马。
”于是用铁烧它,剪它的毛,削它的蹄,烙上印记……然后让它驱驰、奔跑、步伐整齐、行动划一,前有口衔缨络的限制,后有皮鞭竹条的威逼,这样马就死过半数了。
⑤伯乐在找出资质好的马后,并非什么都不做,它就自然变成千里马的,中间显然要经过管理与调教的过程,但这种管理与调教经常是为了符合某些准则所做的削足适履,也就是对天性的摧残与扭曲。
庄子反对任何伤害天性的人为造作,所以当世人把伯乐视为马的“贵人”时,他认为伯乐是马的“刽子手”。
⑥庄子的观点看似偏激,其实不无道理。
譬如歌手王菲,在刚出道时,被她的伯乐(唱片公司)精美包装,穿上丽衣,浓妆艳抹,以王靖雯的艺名唱为她准备的流行歌曲。
开始的几张唱片虽然都上了排行榜,但她却觉得“被别人摆布,变得像个机器,像个衣架子,没有个性,没有方向感”,毅然恢复她的本名王菲,自己写歌,并以越来越强烈的个性化风格演唱:抛弃传统的表演服装,不再手舞足蹈,不多说话、甚至不太理睬观众。
她的出现让人耳目一新,她也因此奠定了在歌坛的独特地位。
⑦ 如果王菲一路走来都遵照伯乐们对她的包装、安排,那显然就不会有今天的王菲了。
千里马与伯乐的意思
《千里马与伯乐的意思》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讲讲“千里马与伯乐”的故事。
千里马呀,是跑得特别快、特别厉害的马。
但是如果没有遇到能发现它厉害的人,它可能就只能在普通的马群里,没办法展现自己的本领。
伯乐呢,就是能发现千里马的厉害之处的人。
比如说,有一匹千里马,它跑得比其他马都快很多,但是大家都不知道。
直到有一天,伯乐看到了它,说:“哇,这是一匹了不起的千里马!”从那以后,这匹千里马就被大家重视了,能去做很重要的事情。
小朋友们,能明白不?
《千里马与伯乐的意思》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
想象一下,在一个很大的马棚里,有好多马。
其中有一匹千里马,它的力气很大,跑得特别快。
可是其他的人都没发现它的厉害。
后来伯乐来了,一眼就看出这匹马不一般,带着它去参加比赛,千里马得了第一名。
这就好像在学校里,有的小朋友画画特别好,但是老师没发现。
直到有一次画画比赛,有个懂的老师看到了,说这个小朋友画得真好,然后这个小朋友就有更多机会展示自己的画啦。
小朋友们,是不是有点懂啦?
《千里马与伯乐的意思》
小朋友们,我再给你们讲讲。
比如说,有个小朋友唱歌特别好听,但是平时大家都没注意。
有一次学校表演,有个音乐老师发现了,让这个小朋友在更多的活动中唱歌,大家这才知道这个小朋友是个“小歌星”。
这就像千里马遇到了伯乐一样。
所以呀,千里马需要伯乐来发现它的好,我们小朋友也需要有人能发现我们的优点和长处。
小朋友们,要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说不定哪天也能遇到自己的“伯乐”哟!。
伯乐和千里马的寓言故事
伯乐和千里马的寓言故事关于伯乐和千里马的寓言故事伯乐和千里马的寓言故事篇1这天,一匹黑马对众马说:“我要去寻找伯乐,你们要去吗?”众马听了说:“我们是千里马,我们干吗要去寻找伯乐?你不是千里马,找到了伯乐也不会成为千里马!”但黑马还是决定要去寻找伯乐。
黑马抖擞精神,踏上了征途。
黑马逢人就问:“你知道伯乐在哪里吗?”被问的人就说:“你要找伯乐,你是千里马吗?”黑马说:“我不是千里马,我希望让他推荐我……”被问的人笑了一下,不说话了。
黑马知道那人嘲笑它,看不起它。
但它仍在迢迢的路上奔跑着,马不停蹄,翻山越岭。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虽然黑马辛苦,但它不仅没有消瘦,反而因为长久的奔跑变得更加强壮,腿脚也更有力了。
黑马跑了许多路,还是没有找到伯乐,于是它开始往回跑。
黑马回到原来的地方,众马幸灾乐祸地问它:“你找到伯乐了吧?”黑马说:“虽然我没有找到伯乐,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奔跑,我成了千里马,更重要的是,我发现我自己就是自己的伯乐。
”众马听得似懂非懂,便问道:“自己的伯乐?”黑马说:“作为一匹马,不能等伯乐来发现自己,要自己发现自己,自己成就自己!”这回,众马懂了。
就在黑马回来不久,伯乐就来了,伯乐把黑马推荐到皇宫去了。
历练是最大的财富,一个人有再高的天赋,再大的本领,如果停滞不前,那么所有的优势终将被荒废。
伯乐和千里马的寓言故事篇2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干里的骏马。
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干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
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
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
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
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
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在遇到伯乐之前自己得是千里马作文
在遇到伯乐之前自己得是千里马作文示例作文篇一:题目:未遇伯乐,千里马亦能驰骋生活就像一场马拉松,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有时,我们期待着那个能慧眼识珠的伯乐,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先成为那匹无人知晓的千里马。
我曾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如同草原上的一棵小草,平凡而坚韧。
在求学的道路上,我并非一开始便光芒四射。
面对难题,我独自钻研,尽管时常陷入困惑,但我从未放弃。
我坚信,只要我足够努力,总有一天会迎来属于我的春天。
那时,我就是那匹默默蓄力的千里马,虽然尚未被人赏识,但内心的热忱和决心却如烈火般燃烧。
日复一日的学习,我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自我,犹如骏马在草原上磨砺筋骨。
我明白,真正的成功不在于他人的赞扬,而在于自我成长的过程。
我用行动证明,即使没有伯乐,我也有能力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里奔跑,追求卓越。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孤独,仿佛被世界遗忘。
但这恰恰是我们成为千里马的试炼。
在无人喝彩的时刻,我们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坚韧,学会了如何在寂静中找寻自己的声音。
这种自我发现,比任何一次成功的表彰都更有价值。
终于有一天,当我站在人生的舞台上,那些曾经的努力,那些独自的奋斗,都成为了我独特的印记。
那一刻,我意识到,我已经不再需要等待伯乐的出现,因为我本身就是那匹独一无二的千里马。
所以,我想说,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应该明白,成为千里马并不依赖于他人的认可,而是源于自我坚持和不懈努力。
只有当我们足够强大,才能吸引伯乐的目光,而在此之前,我们只需专注于自己的成长,因为,未遇伯乐,千里马也能驰骋天涯。
示例作文篇二:题目:未遇伯乐,千里马亦能驰骋生活就像一场马拉松,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有时,我们期待着那个能慧眼识珠的伯乐,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先成为那匹无人知晓的千里马。
我曾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如同草原上的一棵小草,平凡而坚韧。
在求学的道路上,我并非一开始便光芒四射。
面对难题,我独自钻研,尽管时常陷入困惑,但我从未放弃。
我坚信,只要我足够努力,总有一天会迎来属于我的春天。
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
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让我们得以领略中华古老传统文化的魅力,它是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典型代表。
古代有许多传说,其中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最为人们熟知。
伯乐是古代牧羊人,他能够识别出好马以及坏马。
一天,他路过荒野,发现一匹极具天资的野马,马身体健壮,它快速、灵活、坚定地跑着,他立即认出了这是个出类拔萃的好马。
第二段:伯乐把这匹好马带回家,用自己的牧养技术将它训练成一匹优秀的千里马。
没过多久,该马就掌握了伯乐教授的知识,可以自由地穿越荒野和山谷。
即使是艰险的坡路,也能行驶几千里而不疲惫。
伯乐的千里马能够在当时古代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受到了广大民众的赞许。
伯乐将它叫做“千里马”,这个名字寓意着千里无压力,引起了当时社会的广泛关注。
第三段: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是一个广受欢迎的榜样,历经了数千年保留至今,代代相传,备受赞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发现事物的精髓,必须要有眼光,要用心去发现好的事物。
同样,对于想要成功的人,也要像伯乐一样有眼光,去发现自己优势的所在,锻炼最出色的能力,把它们发挥到极致。
第四段:此外,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还可以引发我们思考,如果没有伯乐,这匹出色的马有可能被人贩子收买,它的天赋被暴殄,使它的本来潜能不能得以发挥,而丧失可能的价值,最终只剩下无用的劳力。
而伯乐的见解,及其大量的训练,让这匹野马发挥出它的潜能,被赞誉为千里马,成就了它的事业。
第五段:伯乐的故事,给人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他把一头令人眼前一亮的野马以爱和耐心训练成千里马,让它成功展现出自己的价值,这也诠释了中国古代文化对于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认同。
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在中国文化传承中非常重要,它激励我们有眼光,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要害怕挑战、冒险。
伊索寓言千里马读后感
伊索寓言千里马读后感
你说这千里马,那可是马中的佼佼者啊,就像咱们人类中的天才一样。
在故事里,千里马本来应该是在广阔天地间驰骋,风一样地奔跑,去干一番大事业的。
可是呢,它却没有遇上懂它的伯乐。
这就好比一个超级厉害的画家,画的画能惊天地泣鬼神,但是周围全是不懂画的人,就知道把他的画用来糊墙,你说这得多憋屈。
千里马的遭遇让我想到,在生活里我们也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
有时候自己有一身的本事,可就是没人发现。
就像我有一次在学校里,我数学特别好,那些复杂的数学题在我眼里就跟玩似的。
可是呢,数学老师总是关注那些爱表现、爱说话的同学,根本没看到我这个数学小天才默默地解出一道又一道难题。
我当时就感觉自己像那匹千里马,被埋没在一群普通的“小马”当中。
不过呢,这故事也给了我希望。
因为虽然千里马一开始没被发现,但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就像后来千里马还是凭借自己的实力被赏识了一样。
这就告诉我们,就算暂时没人看到自己的好,也不能自暴自弃。
我就想啊,我就继续好好学我的数学,把成绩弄得更好,总有一天老师会像发现一颗闪闪发光的钻石一样发现我的。
从这个寓言里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伯乐”。
要是大家都能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那这个世界得多美好啊。
你想啊,那些有才华的人都能各得其所,发挥自己的能力,就像每一匹千里马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赛道上奔跑,那整个社会不就像一辆超级跑车,跑得又快又稳了嘛。
所以我们自己在努力当千里马的同时,也要学着做一个伯乐,去发现身边人的闪光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千里马”不遇伯乐
晋江市季延初级中学初三(5)班赖雅芸
(本文荣获季延初级中学现场作文比赛第一名)
怀才不遇,统治阶级不识人才,得不到报效祖国的机会……有感于此,韩愈满怀愤懑,写下了名篇《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的有感而发,不料却成千古名句。
(借题发挥)
我可以理解韩愈满腹才华却无法施展的忧愤。
身处那样的时代,才华横溢却无人赏识,郁郁不得志的“千里马”因为无人赏识而“骈死于槽枥之间”。
因为那时的政治制度,因为那时的科举制度,因为那时的统治阶级没有“慧眼”,故而韩愈这匹“千里马”不被发现。
那么,“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观点便成立了。
(树立对论)
然,千里马不遇伯乐,就不是千里马了吗?不,我从不这么认为。
(提出自己的观点)
尽管韩愈在那样的时代被“埋没”,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志向,但他的才华却是不容忽视的。
他的文学作品千古流芳,后人赞赏他的才华,吟诵他的诗文,这,难道不是一种成功吗?不是一种价值吗?也许他不是那个时代的“名人”,但他绝对是让后世敬仰的“千里马”。
(事例论证)
同处唐朝的杜甫,一生贫困潦倒,却心系百姓,努力为百姓办事。
也因为晚唐政局的腐败,也因为晚唐统治者发掘不出杜甫这样的一心报国、忧国忧民的“千里马”。
不遇伯乐,这是子美的痛,但子美的心,还牵挂着他的国,他的民。
纵使不能施展才华与抱负,却始终有一颗爱国爱民、“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心。
杜甫的精神不也同样流芳百世了吗?“千里马”只有为国为民作出一份贡献,才不枉称之为“千里马”。
(事例论证)
我始终认为,真正的“千里马”是不会因为“伯乐”的出现与否而改变的。
(再次阐明自己的观点,呼应前文)
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曹雪芹都是他们所处时代的被埋没的“千里马”。
是的,他们也满怀愤懑,也因为“无人问津”而愁苦。
但是,没有“伯乐”,只要拥有“日行千里”的才华,终有一日,还是会被发掘——他们的名作成了后世的“四大名著”。
也许,这些“千里马”的被发掘晚了许久许久,但我想,实现了自身价值,也不枉为人一场,不是吗?
是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但能成为一匹“千里马”,是需要自我发现,自我发展的。
爱迪生和爱因斯坦小时候都是老师眼中的“另类”,他们都有过“被逐校门”的经历。
试想,当他们被逐出校园,没有老师指导,小爱迪生、小爱因斯坦从此失去信心,不再继续自自己的创造兴趣,浑浑噩噩过着日子,世界上会有这两位伟大的科学家吗?答案是否定的。
原本,他们便是“千里马”,只是他们的老师不是他们的伯乐。
他们的创造天赋差点儿就被扼杀了!但伟人的小时候却是充满智慧的,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的志向发展。
“发明大王”没有伯乐,却能自己发掘自己。
即便失败无数次,却从不放弃。
爱因斯坦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立了“相对论”,一代伟人就是自己的伯乐呀!(事例论证)
再看现今的教育制度,虽是应试教育,却并非“一考定终生”。
有才华的人
即使没有伯乐的发现,有“千里之能”的他亦可一展才华,赢来万千掌声。
“伯乐”固然重要,但时代在变迁,“伯乐”是“千里马”成功的垫脚石。
但真正的“千里马”一定是自信的,千里马只要能发掘自己,便实现了自身价值。
请相信,当“千里马”不遇“伯乐”,“千里马”依旧是那匹闪出耀眼光芒的千里马。
(篇末再点题)
老师点评:
本文写得很大气,作者大胆借韩愈的《马说》来说事,更“大胆”的是小作者能借韩愈之“力”来“打”韩愈,阐述了自己“不遇伯乐的千里马同样是千里马”的观点。
构思奇妙,真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
全文思路清晰,写得十分流畅,观点鲜明而严密,论述有理有据,充分体现了作者雄厚的写作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