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练习题19341
《湖心亭看雪》练习题
《湖心亭看雪》练习题一、根据原文回答问题(1)作者自述舟中所见的景象是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作者想像在岸边或山顶某高处眺望湖心亭看到的景象是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点明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的句子是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4)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的句子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二、问题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点明时间和地点,引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句从什么角度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想一想这句中“绝”字的妙在何处。
听觉和心理感受写出大雪后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做铺垫“绝”字传达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3、“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的“独”有什么作用(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映衬环境的幽静、空旷,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暗示作者的“痴”,为下文做铺垫。
4、“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中连用三个“与”有什么作用三个“与”字生动的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
5、“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数量词有文中有什么作用采用白描手法,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的写意山水画,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6、本文描绘西湖雪景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特点白描的写法,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
7、“拉余同饮”和“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拉”“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
8、作者以舟子的话收束全文,舟子的话有什么含义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但“痴”字又何尝不是对张岱最确切的评价呢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赞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淡淡的愁绪。
《湖心亭看雪》练习题
2.翻译下列句子。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3.解释加点的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上下一白___________更:是日更定__________是:是日更定__________绝: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____ 二、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4~8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4.填空:张岱,字_______ 号_______ ______ 朝代), ______ 籍贯)人。
有著作《________ >和《 ______ :〉等。
5.分析“绝”字的妙处:(二) 阅读下文,完成9~15题。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
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花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意不忍去湖上。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 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9.翻译句子。
(1)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2)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3)月景尤不可言。
10.文中描写西湖春景、月景的句子分别是什么?11.本文最后一句话中的“此乐”是什么意思?“俗士”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用这句话结尾?12.具体描写“一日之盛。
为朝烟,为夕岚”的句子是《湖心亭看雪》练习(1 )一、基础部分1.解释加点的词。
《湖心亭看雪》试卷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试卷及答案一、解释字词(每题3分,共15分)1. 簰():____________________2. 撰():____________________3. 雾凇():____________________4. 沆砀():____________________5. 铺毡对坐():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子翻译(每题5分,共25分)1.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2.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3.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4. 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5.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三、默写填空(每题3分,共15分)请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 雾凇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______。
2. 湖上______,惟长堤一______、湖心亭一______、与余舟一______、舟中人两三______而已。
3. 舟子______曰:“莫说相公______,更有痴似相公者!”4. 余______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______。
5. 遥知不是______,为有暗香______。
四、内容理解概括(每题10分,共30分)1. 请详细描述文中描绘的雪景,并分析其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2. 文章通过哪些细节展现了作者对雪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答:____________________3.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舟子话语中“痴”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五、描写手法(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结合文中具体例子,分析作者如何运用白描手法描绘雪景。
湖心亭看雪练习题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湖心亭是哪座古代园林的代表性建筑?A. 醉翁亭B. 虎丘塔C. 虎丘山D. 虎丘寺答案:A2. 在哪个季节,湖心亭的景色最为迷人?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C3. 湖心亭位于下列哪个城市?A. 北京B. 上海D. 广州答案:C4. 湖心亭的名称与其建筑特点有关,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湖心亭的特点?A. 建在湖中心的亭子B. 形状像湖的亭子C. 亭子周围环绕着湖水D. 亭子内部有一个湖景窗答案:C5. 湖心亭建于哪个朝代?A. 元朝B. 明朝C. 清朝D. 南宋答案:D二、填空题1. 湖心亭位于苏州的西湖之 _______。
2. 湖心亭是以 _______ 命名的。
答案:亭位于西湖之心的位置而得名3. 古人赞美湖心亭看雪的诗句是 _______。
答案:远望山城千里雪,近听湖亭一夜钟4. 清代画家 _______ 曾经在湖心亭写生过。
答案:石涛5. 湖心亭曾经是 _______ 的私家园林。
答案:官员、文人三、简答题1. 简述湖心亭的历史背景及建筑风格。
答案:湖心亭建于南宋时期,其建筑风格体现了江南园林的典型特点。
湖心亭是由小石桥横跨较宽水域、水面上修筑了一座红砖圆形桥基,并在桥基上建造了亭阁式构筑物。
亭阁采用木材和瓦片作为主要材料,整体建筑简洁而典雅,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2. 描述一下你在湖心亭看雪时的感受和体验。
答案:我在湖心亭看雪时,首先被周围雪景的美丽所吸引,整个湖面都被洁白的雪覆盖,远处山城也被雪装扮得如同仙境一般。
站在湖心亭上,我感受到了宁静与恬淡,湖水静谧地融入了雪景,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
我静静地凝视着雪花纷飞的景象,仿佛时间也随之凝固。
湖心亭的建筑物为我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观景点,我可以远望山城千里雪,近听湖亭一夜钟,不受寒风侵扰,只专注于享受这片美丽的冬日景色。
3. 你认为湖心亭在什么方面对苏州的文化和旅游产业有着重要意义?答案:湖心亭作为苏州古代园林的代表之一,对于苏州的文化遗产和旅游产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湖心亭看雪》练习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练习题一、填空题本文选自《》,作者,字,号。
(时期)文学家。
二、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湖中人鸟声俱绝..俱:绝:2.是日更定..:3.余挐.一小舟:4.拥毳衣...炉火:拥:毳衣:毳:5.沆砀:6.焉得更...有此人焉得:更:7.三大白.:8.客此..:三、问答题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句写景有何妙处?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找出这句描写中的数量词,说说其表达效果。
3.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偶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文中哪句话相互映衬?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两句话的深层内涵和表达效果。
5.结合文中内容,说说你对“痴”的理解。
《湖心亭看雪》练习题(答案)一、本文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号陶庵。
明末清初(时期)文学家。
二、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湖中人鸟声俱绝..俱:全,都。
绝:断绝,消失。
2.是日更定..:晚上八时左右。
3.余拏.一小舟:撑(船)。
4.拥毳衣...炉火:拥:裹、围。
毳衣:裘皮衣服。
毳:鸟兽的细毛。
5.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6.焉得更...有此人焉得:哪能。
更:还。
7.三大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8.客此..:客居此地。
三、问答题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句中“绝”字的妙在何处?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绘了一幅人鸟受冻,悄然无声的寒冬静默图,写出了雪势之猛、持续时间之长。
侧面烘托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为下文遇见金陵客的意外与惊奇作了铺垫。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从数量词的角度赏析这句描写。
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写出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高度概括地写出了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
流露出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感慨。
3.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偶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1)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2)通过写所遇之人的喜悦来侧面烘托作者得遇知音的喜悦之情。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2 湖心亭看雪》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2 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更.定(gēng) 沆.砀.(hàng dàng)B.一芥.(jiè) 铺毡.(zhān)C.雾凇.(sōng) 强.饮(qiánɡ)D.毳.衣(cuì) 喃.喃(nán)2.下列句子中的“一”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惟长堤一.痕B.一.童子烧酒炉正沸C.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D.余拏一.小舟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独往湖心亭/看雪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C.湖中人/鸟声俱绝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5.用原文填空。
(1)由柳宗元的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能想到课文中的语句: 。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
6.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
“雪”是娱情之物,请再举出古诗文中几个写“雪”的句子。
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 题。
西湖(二)袁宏道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选自《明人小品十家·袁中郎小品》,有改动)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梅花为.寒所勒为:被。
第13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更定(gēng)沆砀(hàng dàng)B.一芥(jiè)铺毡(zhān)C.雾凇(sōng)强饮(qiáng)D.毳衣(cuì)喃喃(nán)2.选出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A.上下一白/余孥一小舟B.余住西湖/上下十余里间C.是日更定/湖中焉得更有此人D.及下船/及郡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湖中人鸟声俱绝”,高度写意、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写出了大雪的威严。
烘托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意境。
B.本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偶写人物,亦口吻如生,流露出作者的遗世独立、孤高自赏的情怀。
C.“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
用白描的手法表达出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感慨。
D.文章结尾写舟子喃喃自语,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
从侧面写出俗人无法理解文人的高雅,展现了作者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4.下面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雾凇沆砀:(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
B.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我)问他们的姓氏,原来是一个叫金陵的人。
D.一童子烧酒炉正沸: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5.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一个“痴”字,表现了作者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
B.文章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
C.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D.文章委婉地传达出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
二、句子默写6.古人写雪,手法不一。
刘义庆《世说新语·咏雪》中的“未若柳絮因风起”,比喻精妙;而张岱《湖心亭看雪》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用白描,同样形神兼备。
《湖心亭看雪》练习题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练习题及答案一、夯基达标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余拏.一小舟(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及.下船( )2.下列句子中的“一”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惟长堤一.痕B.一.童子烧酒炉正沸C.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D.余拏一.小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用原文填空。
(1)由柳宗元的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能想到课文中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雪”是娱情之物,请再举出古诗文中几个写“雪”的句子。
二、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是.日更定矣(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3)是金陵人,客.此(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初二语文《湖心亭看雪》期末考试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语文《湖心亭看雪》期末考试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初二语文《湖心亭看雪》期末考试复习练习题及答案一、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并解释1.拥衣炉火( )________2.雾凇( )________二、填空:《湖心亭看雪》选自《》,作者是________,字宗子,又字石公,号________,________时人。
作品有《》、《》。
三、用原文回答问题1.作者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到亭上,有两人铺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____,____!”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2.译句子:有两人铺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3.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4.请有原文处填上舟子所说的话,并说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有什么用意。
【参考答案】一、1.cuì,鸟兽的细毛。
2.hàng dàng,白气弥漫的样子。
二、陶庵梦忆;张岱;陶庵;明末清初;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三、1.崇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雾凇,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四、(一)1.(1)焉:哪里;更:还 (2)强:痛快;白:指酒杯 2.(我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3.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喜悦之情,特别是“强饮”表现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赞赏,作者的确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同时这种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作者心中的淡淡愁绪。
中考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一课三练习题精编(部编版)
第13课:湖心亭看雪一、课内基础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A. 湖中人/鸟声俱绝B.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C.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D.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余拏一小舟B. 雾凇沆砀C.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D. 是金陵人,客此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室中更无人B. 是日,更定矣/ 是金陵人,客此C.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D. 上下一白/ 一览众山小4.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为下文埋下伏笔。
B. “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 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 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
对此迷人雪景,“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5.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词注音。
崇祯( ) 拏( ) 更定( ) 一芥( )毳衣( ) 雾凇( ) 铺毡( ) 沆砀( )6.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余拏一小舟拏:(2)拥毳衣炉火拥:(3)雾凇沆砀沆砀:(4)焉得更有此人焉得:更:7.指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古义。
(1)余住西湖古义:今义:(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今义:8.指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1)大雪三日(2)与余舟一芥9.写出含有与加下划线词意义相同的成语。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湖中人鸟声俱绝(3)一童子烧酒,炉正沸(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5)惟长堤一痕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湖心亭看雪练习题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湖心亭看雪》一文中,作者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A. 春天B. 夏天C. 秋天D. 冬天答案:D2. 文章中提到的“湖心亭”位于哪个城市?A. 北京B. 上海C. 杭州D. 南京答案:C3. 作者在湖心亭看雪时,感受到了哪些情绪?A. 喜悦B. 忧愁C. 宁静D. 激动答案:C4. 文章中,作者提到了哪些自然元素?A. 雪B. 湖C. 亭D. 所有选项答案:D5. 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对雪的描写主要突出了雪的哪些特点?A. 纯净B. 洁白C. 轻盈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6. 文章中提到“________”,形容了雪的轻盈。
答案:轻如鹅毛7. 作者形容雪覆盖的湖面为“________”,展现了雪的洁白。
答案:镜面8. 文章中提到“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雪的赞美。
答案:雪景如画9. 作者在湖心亭看雪时,感受到了“________”,体现了雪的宁静。
答案:万籁俱寂10. 文章中,作者通过“________”来表达自己对雪的热爱。
答案:心旷神怡三、简答题11. 请简述《湖心亭看雪》一文中,作者对雪的描写手法。
答案:作者通过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雪的轻盈、洁白和宁静等特点,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美丽的雪景之中。
12. 文章中,作者在湖心亭看雪时有哪些感受?请简要分析。
答案:作者在湖心亭看雪时,感受到了宁静和心旷神怡。
雪的洁白和轻盈让作者感到心旷神怡,而雪覆盖的湖面和周围环境的宁静则让作者感到万籁俱寂。
四、论述题13. 根据《湖心亭看雪》一文,论述作者对雪的情感态度及其对自然美的感悟。
答案:作者对雪的情感态度是热爱和赞美。
通过对雪的轻盈、洁白和宁静等特点的描写,作者表达了自己对雪的热爱。
同时,作者在湖心亭看雪时的宁静感受,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感悟和欣赏。
作者认为自然之美能够让人心灵得到净化和宁静,从而更加热爱和珍惜自然。
五、翻译题14. 将以下句子翻译成英文:“湖心亭看雪,心旷神怡。
湖心亭看雪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课后练习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字词注音:更()定拥毳()衣崇祯()雾凇()沆砀()()与余舟一芥()铺毡()对坐强()饮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⑵湖中人鸟声俱绝⑴更定⑶余拿一小船⑷拥毳衣炉火⑸独往湖心亭看雪⑹雾凇沆砀⑺焉得更有此人⑻余强饮三大白而别⑼客此⑽及下船3、填空:⑴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_______________。
⑵大雪三日,⑶是日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往湖心亭看雪。
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下一白。
⑸及下船,舟子喃喃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页 1 第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答:5、“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答: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答:7、“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答:8、上文画线句子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特点?答:页 2 第(二)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9、补出下列语句的省略成分。
()到亭上()大喜曰()是金陵人客()此()拉余同饮10、“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答:11、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答:12、“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答:13、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答:三、写作14、题目:雪后美景请写一段话,写出雪后美景,字数在300字左右。
统编版九年级上《湖心亭看雪》 同步训练(含解析)
《湖心亭看雪》同步训练一、填空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是日更定矣( )②余拏一小舟( )③雾凇沆砀( )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⑤是金陵人,客此( )⑥及下船( )二、选择题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崇祯(chóng)拏(náo)长堤(dī)B.张岱(dài)更定(gèng)铺毡对坐(zhān)C.强饮(qiǎng)雾淞(sōng)沆砀(hàng)D.毳衣(máo)炉正沸(fèi)余舟一芥(jiè)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余拏一小舟(挐,古通“桡”,船桨;撑(船)B.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色)D.是金陵人,客此(暂时寄住在这里)4.下面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雾凇沆砀:(湖面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
B.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我)问他们的姓氏,原来是一个叫金陵的人。
D.一童子烧酒炉正沸: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余拏一小舟[撑(船)]B.是日更定矣(更多)上下一白(全)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勉强)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D.大雪三日(雪花)拥毳衣炉火(裹、围)6.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湖中/人鸟声/俱绝B.余拏/一小舟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D.一童子/烧酒7.作者在湖心亭上与人相遇饮酒共话的情景,与下列哪两项的诗句相似?()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酒逢知己千杯少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D.君向潇湘我向秦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室中更无人B.是日,更定矣/是金陵人,客此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D.上下一白/一览众山小9.下面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A.湖中人/鸟声俱绝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D.舟中人/两三粒而已10.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埋下伏笔。
湖心亭看雪练习题
湖心亭看雪练习题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湖心亭看雪》练习(1)一、基础部分 1.解释加点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 (2)是.日,更定矣________ (3)惟.长堤一痕________ (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________ (5)是金陵人,客.此________(6)及.下船________(7)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 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解释加点的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上下一白________ 长堤一痕________更:是日更定________ 更有痴似相公者________是:是日更定________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________绝: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 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 二、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4~8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4.填空:张岱,字______,号______,______(朝代),______(籍贯)人。
有着作《_____》和《______》等。
5.分析“绝”字的妙处:6.(1)概括画线部分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部分采用了_______和___________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2)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3)量词“痕、点、芥、粒”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上册13《湖心亭看雪》作业(2份打包含答案)
初中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上册13《湖心亭看雪》作业(2份打包含答案)《湖心亭看雪》练习题第一课时(一)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作者,字,号山阴人,(朝代)家。
著有、等。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拏()崇祯()毳衣()雾凇()铺毡()沆砀()强饮()喃喃()是日更定()更有此人()(三)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四)词语积累1.通假字余拏一小舟(___)2.古今异义词①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古义:(___ )今义:勉强。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古义:(___ )今义:颜色,与“黑"相对。
3.词类活用词大雪三日()4.一词多义词湖中人鸟声俱绝()①绝佛印绝类弥勒()是日更定矣()②是是金陵人,问其姓氏()大喜曰()③大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五)翻译句子1.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4.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5.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参考答案(一)陶庵梦忆张岱宗子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二)拏(ná)崇祯(chóng zhēn)毳衣(cuì)雾凇(sōng )铺毡(zhān )沆砀(hàng dàng )强饮(qiǎng )喃喃(nán )是日更定(gēng )更有此人(gèng)(三)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四)1.拏同桡,撑船。
2.①竭力、尽力。
文中指“痛快”。
②古人罚酒时用得酒杯,文中指酒杯。
3.下雪,名词作动词。
4.①动词,消失。
形容词,极。
②代词,这。
动词,表判断。
③副词,表程度,非常。
形容词,跟“小"相对。
《湖心亭看雪》练习
《湖心亭看雪》练习阅读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1O分)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一童子烧酒炉正沸A.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B.一童子烧/酒炉正沸C.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D.一童子烧酒炉/正沸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是( ) (2)客( )3.翻译文中红色句子。
(2分)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4.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痴人“痴”在何处?请分别概括。
(4分)1、【参考答案】C【解析】断句的时候同样也必须要注意根据语境进行断句,首先找到主语是“一童子”,然后找到这一主语所发出的谓语动词“烧酒”或者“烧酒炉”,但是根据后文“正沸”我们可以得知,“沸”的是“酒”而不是“酒炉”。
所以判断出童子烧酒,装酒的炉子内已经沸腾了。
所以选C。
2、参考答案】(1)这(2)客居【解析】这题考查学生对于文言重点实词的翻译,难度比较小。
3、【参考答案】我痛饮(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解析】在翻译句子的时候要注意将句子中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将句子中含有一词多义或者是古今异义的词语调整或者换位符合语境的含义的意思。
最重要的是要让语句通顺。
4、【参考答案】奇景“奇”在:万籁俱寂;天地一色;万物渺小。
痴人“痴”在:不顾天寒地冻,独往赏雪,醉心于雪景,闲情雅趣异于常人。
(大意相同即可)【解析】文中作者使用多种描写手法,从多个角度细致的将西湖冬天美丽、寂静的景物写出来,通过对于文章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西湖美景“奇”在万籁俱寂;天地一色;万物渺小。
第13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姓名: 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此语虽出自二客,其实也表达了作者与之相同的心声。
B•〃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从听觉的角度写雪景,突出了冬雪的寒冷凄清。
C.〃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运用白描手法,凝练朴素地描绘出景物的形与神。
D.本文表达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
2.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条住西湖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C.非丝非符D. 一童子烧浦炉正沸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A.湖中人/鸟声俱绝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C.余/饮三大白/而别D.舟中人/两三粒而己4.下列句子中的〃一〃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惟长堤二痕B.二童子烧酒炉正沸C.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二白D.余孥二小舟5.对课文《湖心亭看雪》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交代作者住西湖的特定时间与环境,暗含着对西湖雪景的痴情。
B.第二段通过对天、山、云、水,上下浑然一白的白描手法和一痕长堤,一点湖心亭,一芥舟,两三粒舟中人的衬托,展示了雪中西湖的壮观。
C.第二段可见作者痴心观赏雪中西湖美景的独特感受。
D.最后一段借舟子的话赞作者比客居者更痴情于西湖。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童定(geng)沆5^(hang dang)B. 一芥(ji仓)铺^(zhan)C.雾/^(song)盘饮(qiang)D.蠢衣(cui)诵喃(nan)二、填空题7.填空。
(1)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朝代)文学家,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湖心亭看雪》限时练(1)
13《湖心亭看雪》限时练
一、积累运用:
1.解释下列词语并解释加点的字。
①更.定:更:
②湖中人鸟声俱绝.:绝:③拏.:
④拥.毳.衣炉火:拥:毳.
⑤一白:
⑥雾凇沆砀
....:沆砀
..:.
⑦焉得
..:.,更:
..更有此人:焉得
⑧三大白.:白:
⑨客.此:⑩及.下船:
2.解释每组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白:上下一白②是:是日更定
余强饮三白是金陵人
③更:是日更定④一:余拏一小舟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上下一白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⑤而: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⑥与:选贤与能天与云与山与水
二、翻译下列句子。
(1)余拏 (ná)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5)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三、“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而已。
”运用什么写作手法?表现出怎样的艺术境界?(作者如何描写雪景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心亭看雪》练习题19341《湖心亭看雪》练习(1)一、基础部分1.解释加点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 (2)是.日,更定矣________(3)惟.长堤一痕________ (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________(5)是金陵人,客.此________ (6)及.下船________(7)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 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3.解释加点的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上下一白________ 长堤一痕________更:是日更定________ 更有痴似相公者________是:是日更定________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________绝: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 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二、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4~8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4.填空:张岱,字______,号______,______(朝代),______(籍贯)人。
有著作《_____》和《______》等。
5.分析“绝”字的妙处:6.(1)概括画线部分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部分采用了_______和___________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2)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3)量词“痕、点、芥、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8.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二)阅读下文,完成9~15题。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
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花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意不忍去湖上。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9.翻译句子。
(1)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2)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3)月景尤不可言。
10.文中描写西湖春景、月景的句子分别是什么?11.本文最后一句话中的“此乐”是什么意思?“俗士”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用这句话结尾?12.具体描写“一日之盛。
为朝烟,为夕岚”的句子是___ _____________。
《湖心亭看雪》练习题1934113.从文中找出原句,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14.用现代汉语描绘下列景色。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练习(2)一、填空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雪”是娱情之物,请再举出两例古诗文中写“雪”的句子。
①,。
②,。
二、解释加点的字。
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船上下一白长堤一痕焉得更有此人三、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②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③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④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四、阅读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本文选自《》,作者,字,又字,号,又号,(朝)人。
2.说说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
举例说明。
3.补全文中空白。
练习(3)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字词注音。
更()定拥毳()衣崇祯()雾凇()沆砀()()与余舟一芥()铺毡()对坐强()饮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更定.②湖中人鸟声俱绝.③余拏.一小船④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⑥雾凇沆砀..⑦焉得更.有此人⑧余强饮三大白.而别⑨客.此⑩及.下船3.填空。
①本文选自《》,作者字,号,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②大雪三日,。
③是日更正,,,独往湖心亭看雪。
④,,上下一白。
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5.“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湖心亭看雪》练习题193417.“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8.上文画线句子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特点?(二)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9.补出下列语句的省略成分。
()到亭上()大喜曰()是金陵人客()此()拉余同饮10.“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11.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12.“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13.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综合能力测试一、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并解释1.拥毳.衣炉火()________2.雾凇沆砀..()________二、填空《湖心亭看雪》选自《》,作者是________,字宗子,又字石公,号________,________时人。
作品有《》、《》。
三、用原文回答问题1.作者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一)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________,________!”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2.翻译句子: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译:3.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4.请有原文处填上舟子所说的话,并说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有什么用意。
(二)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zh ào,船桨,这里作动词,划船。
)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1.为下列横线字注音。
突兀.()如颊.()目酣.神醉()丁酉.()2.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1)突兀..层崖中()(2)山色如娥.()(3)已不觉目酣.神醉()(4)余游西湖始此..()3.哪些语句写出了西湖全景?《湖心亭看雪》练习题193414.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初时的心情?《湖心亭看雪》练习题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字词注音。
更()定拥毳()衣崇祯()雾凇()沆砀()()与余舟一芥()铺毡()对坐强()饮2.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
①更定.②湖中人鸟声俱绝.③余拏.一小船④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⑥雾凇沆砀..⑦焉得..更有此人⑧余强饮三大白.而别⑨客.此⑩及.下船3.填空。
①本文选自《》,作者字,号,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②大雪三日,。
③是日更正,,,独往湖心亭看雪。
④,,上下一白。
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二、阅读(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5.“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7.“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8.上文画线句子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特点?湖心亭看雪的阅读理解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你是怎样体会“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2、联系文段,理解“一痕、一点、一芥”中的几个“一”,这是用什么方法描写景物的?3、文章结尾舟子的话有什么含义?4、本文描写西湖雾凇雪景的文段很有特色,你是怎样理解的?阅读理解1、用原文回答问题:(1)作者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3) 点明主旨的句子:。
《湖心亭看雪》练习题19341 2、说说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
举例说明。
3、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4、哪些动词表现作者的“痴”?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5、“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7、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