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教师课前准备

合集下载

新学期英语老师准备工作计划

新学期英语老师准备工作计划

一、前言新学期即将来临,作为一名英语老师,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新学期的准备工作计划如下:二、准备工作内容1. 教学资料准备(1)教材:提前了解教材内容,熟悉教材体系,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梳理,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2)课件:根据教材内容,制作适合学生的课件,包括单词、短语、语法、阅读理解、听力、口语等板块。

(3)练习题:针对教材内容,设计各类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改错题、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写作等,以便在课堂和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2. 教学计划制定(1)学期教学计划: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等。

(2)单元教学计划:针对每个单元,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

(3)课堂活动设计: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教学资源搜集(1)网络资源:搜集与教材相关的网络资源,如英语电影、歌曲、游戏等,丰富教学内容。

(2)图书资源:查阅相关英语教学书籍,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3)教学案例:收集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案例,借鉴其教学经验。

4. 学生情况了解(1)班级情况:了解班级学生人数、性别比例、年龄层次、家庭背景等基本信息。

(2)学情分析:分析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以便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3)学生心理: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5. 教学反思与总结(1)教学反思:每节课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学期总结:学期结束后,对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教学效果,为下一学期做好准备。

三、时间安排1. 提前一个月:完成教材、课件、练习题等教学资料准备。

2. 提前两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堂活动设计。

3. 提前一周:了解学生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浅谈英语课堂课前准备的有效性策略

浅谈英语课堂课前准备的有效性策略

浅谈英语课堂课前准备的有效性策略杨成菊在本文提到的课前准备,主要指的是教师的备课活动。

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认真备课。

备课时重点解决以下几方面:第一、制定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水平的教学目标。

教师首先必须认真分析学情,根据学生的掌握知识情况和个体水平,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必须做到三个“符合”——符合年级特点,符合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实际。

教学目标既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弹性预设,又要根据学科特点考虑到期望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可能出现的差异,因人而异,作分层要求。

第二、关注学生的“学”。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有效教学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学生学到了没有,所以备课时应把重点放如何利用教材,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问题的设计、情境的创设、引导性的语言,过程性的环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和生成学习方式、选择学习方式。

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久而久之便会转变成学生自己的学习经验,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第三、创造性利用教材。

大凡成功的教学都与教师深刻理解和恰当处理教材有关。

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

对教材的备课,笔者认为要做到:1、弄清大纲精神,做到胸怀全局,居高临下地钻研教材。

2、备教材的指导思想、知识内容、基本技能及编写意图,透彻理解教材的精神实质、内在联系、纵向关系及广度深度,明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3、备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难点的解决,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新知识。

备教材的同时,笔者认为教师要立足教材但不要局限于教材,而要超越教材,在课程标准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新实施能力,即依据学生的实际,大胆删减、增补和重组教材内容。

新教材话题广泛,内容丰富,而且都是原汁原叶的英语材料,对于英语程度较好的学生在完成教材内容学习之余,可以联系时代和生活实际进行恰当地扩展或延伸课本内容。

总之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才能高屋建瓴地进行教学设计。

英语教学如何进行课前准备浅议

英语教学如何进行课前准备浅议
I or t. f ge Show r e Iem e be I f -一 r l m r.nvo ve l
me I — un e sa d. 即“ 过 会 忘 , d rtn ” 听 看过
记 得 牢 , 过 才 理 解 。 所 以 , 课 堂 教 学 做 ” 在 过 程 中 , 师 只 起 主 导 作 用 , 生 充 当主 教 学 体 角 色 , 求 让 学 生 在 课 堂 这 个 舞 台 上 充 力 分 发挥 自己 的 聪 明才 智 。 竟 如 何 才 能 体 究 现 出 教 师 的 主 导 作 用 , 而 体 现 出 学 生 的 从 主 体 作 用呢 ? 认 为 最 基 础 的就 应该 是 课 我 前 准 备 。 么 如 何 进 行备 课呢 ? 那 课 前 教 师 要 作 设 计 者 、 织 者 、 光 师 组 验
挥 了 他 们 的 想 象 力 , 介 绍 编 成 丁一 个 小 把 品 。 设 计 该 课 堂 时 , 意 激 发 学 生 的 兴 在 注 趣 , 可 获 得 可 喜 的效 果 。 生 不 仅锻 炼 了 就 学 阅 读 能 力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发 挥 了 他 们 的 也 创造力。 同时 同 学们 更 加 了解 了 热 爱 家 园 、 保 护 环 境 的 重 要 性 , 会 从 身 边 的 点 点 滴 也 滴做起 , 为保 护 环 境 出一 份 力 。 在 明 确 了教 学 目标 , 整 个 教 学 设 计 对 有 了 初 步 设 计 后 , 师便 要 承 担 一 个 调 查 教 者 的 角色 , 即素 材 的 准 备 。 师 可 以 通过 不 教 同的 信息 来 源 , 报 刊 杂 志 、 视 录 像 、 如 影 上 网查 询 等 途径 去 收 集 各 种信 息 。 另外 , 师 教 平时要注意收集材料 , 时积累。 随 在 备 课 过 程 中 , 师 还 要 做 一 个 出 色 教 的 验 光 师 。 里需 又 一 次 提 到 因 “ ” 教 , 这 材 施 这里 的材 , 的是 学 生 的 可 塑之 材 。 所 周 指 众 知 , 光 师 配 镜 , 据 不 同顾 客 的 不 同 度 验 根 数 , 光 度 , 距 和 配镜 者 的 脸 型 、 业 , 屈 瞳 职 选 择 不 同的 镜 架 , 制 合 适 的镜 片 。 师 亦是 配 教 如此 。 作 为 一 名 教 师 , 要 注 重 和 学 生 的 交 也 流 。 自己 学 生 的 了解 有 多少 在 一 定 程 度 对 上 也 影 响和 左 右 着 老 师 的 教学 思 路 和 教 学 设 计 。 生 的 外 语 能 力通 常 由“ 学 品德 与 科 学 文 化 素 养 ” “ 维 品 质 ” “ 感 因素 ” 、思 和 情 构 成。 因此 , 生 群 体 的语 言 水 平 、 识 结 构 、 学 知 文化 意 识 、 活经 验 等 , 师不 能 说 了如指 生 教 掌 , 必 须有 一 定 的 把 握 , 了解 学 生所 感 也 要 兴 趣 的 和 所 关 心 的 , “ 学 生 中来 , 学 要 从 到 生 中 去 ” 从 而 为 下 面 的 如 何 施 教 打 下 基 , 础 。 如 一位 验 光 师 一 股 , 师 不仪 要 从 多 正 教 方 面 综 合 性 地 衡 量 学 生 群 体 的 水 平 , 要 还 依 据 学 生 现 有 的 基 础 进 行 适 当 的 凋节 , 在 收 集 的大 量 教 学 素 材 中根 据 学 生 的 接 受 能 力 进 行 取 舍 , 而 为 学 生 找 到 了一 副 最 适 从 合 这 个 特 殊 群 体 配戴 的 眼 镜 , 学 生 看 到 让 更清, 明。 更 例如 , e t J b 可以 简单 的介 绍工 种 , T x o s 及 工 作 性 质 , 也 可 以 设 计 成 让 学 生 去 选 但 择 职 业 , 学 生站 在 一 个 求 职 者 的 角 度 去 让 看 每 一 项 工 作 的 要 求 ; 让 学 生 模 拟 公 司 或 雇 佣者 的 角 色去 考 虑 招聘 具 有 怎 样 资 历 的 员 工 。 许 第 二 种 构 思 能 一 下 子 激 发 学 生 也 的 兴 趣 , 为 做 老 总 挑 挑 拣 拣 总 是 一 件 很 因 快 乐 的 事 , 我最 终 选 择 了第 一 种 , 为对 但 因 学 生 而 言 , 更 是 一 个 合适 的教 育 契 机 , 这 更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课前准备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课前准备

题方法很不错” 等等 。 另外 . 在作业
学 之 中 月 205 生 友 考 刊 0/ ⑥ 10
条腿 : 三 只青蛙三 张嘴 . 六个 眼睛 二条腿 :
n只 青蛙 一 张 嘴 , 个 眼 睛 一 条腿 。 小 小一 首童谣 不 仅让 学生 兴 趣倍增 . 更使大家发现 了字母 表示 数 的 必 要 性 和 重 要 性 . 时 , 结 此 再 合教材 中诸多 的例子进行教学 . 就 可让学生初解“ 代数 ” 的滋味。 4 . 给学生提供 一个展示 自己的 平 台 以 往 学 生 的 数 学 水 平 只 有 一 个 检 验 者 . 就 是 教 师 ; 目的 也 那 其 只有一个 . 是为 了评分 。以考试分 数 论英 雄. 而不管学生是 否真正学 到 数学知识 . 样 . 生 的学 习始 这 学 终 处于被动状态 . 作弊 现象 时有发 生 为了扭转这 一状况 。 每一小节

本 上 我 们 也 可 以和 学 生 谈 心 . 学 让 生觉得老师时刻关注着 自己 . 会增 加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 . 在课 堂上 就 爱好与 自信心 。 5 励 性 评 价 。 展 数 学 学 习 会 专心 听讲 . 激 拓 乐学和苦学是辨证 的。数学教 爱 好 朋友 来对待 。 情关 心 、 循 学中既要注意“ 中学 ”还要讲 究 热 循 乐 . 善诱 . 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 的优 “ 中乐 ” 最 学 。作为一 名 中学 数学 教 应始 终让学生保持对数学学 习 点。 进行 “ 激励式 ” 的评 价 。“ 你们 师 . 听. 这位同学说得多完整 啊!” “ .你 的浓厚兴趣 . 千方 百计帮助 学生 不 体会成功 的 说得 真好 .假如声音再 响亮一些 , 断获得学 习上的成功 . 就更 好了 !” “ ,你人人都希望 被别 快乐 . 而建立 “ 从 成功—— 快乐” 的 人赏识 .对于学生来说 更是如此 。 良性循环机制

小学英语教学课前准备

小学英语教学课前准备

小学英语教学课前准备内容提要:要上好一节英语课,光靠一本书、一支粉笔是不够的。

所以课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精心备课和做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工作两方面论述小学英语教学的课前准备。

关键词:准备备课为更好促动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合新课标下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除了与教师对教材内容掌握的是否娴熟及是否自如、适当地使用教学艺术之外,还与教师是否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密切相关。

其实要上好一节英语课,光靠一本书、一支粉笔是不够的。

所以课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教案的设计,教具的准备,甚至课前黑板的布置,录音带的准备等等。

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一、精心备课备课,是课前准备最重要的一环,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要备好课,就必须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对教材实行梳理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备课的直接产物和表现形式是教案。

编写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晶,是我们实行教学的依据,使每一堂课都有明确的目的性、科学性、预见性和计划性,并合理地分配课堂的时间。

编写教案,既不是课文的抄录,也不是参考资料的凑合,而是对课文和各种教学参考资料实行创造性地加工的成果。

教学工作本身是创造性很强的一项工作,每一堂成功的课例都体现了教师新颖的设计创新的结果。

即使是同一篇课文,因为教育对象不同、班级基础不同、时代背景及要求不同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走出现成教案的圈子。

教案要确定知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知识性,有思想性,把教学与教育结合起来;注意智力因素教育与非智力因素教育相结合,还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意志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学水平等。

精心设计教法,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水平,编写出切合本班学生智能发展的教学方法。

我们必须适合教改的形势要求,深钻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精心备课,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英语教学 课前准备 教师活动

英语教学 课前准备 教师活动

英语教学课前准备教师活动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课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教师在课前应进行的活动:
1. 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级、水平和学习目标来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以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准备教学材料:教师需要准备教学所需的各种教材、PPT、练习册等材料,以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3.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教师需要复习上一节课所讲的内容,以便更好地连接前后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识。

4. 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教师需要设计与教学目标相符的教学活动,如听说读写训练、小组合作、游戏等,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5. 检查教学设备:教师需要检查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以确保教学设备正常运转,避免因故障影响教学效果。

6. 为特殊学生做好准备:教师需要了解特殊学生的情况,如听力障碍、视力障碍等,做好相关准备,以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需认真准备,以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并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掌握知识
1/ 1。

英语老师如何上好第一节课

英语老师如何上好第一节课

英语老师如何上好第一节课英语课堂是学生们接触和学习英语的第一道门。

因此,英语老师在第一节课上的表现至关重要。

一位优秀的英语老师需要有备而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传达语言知识和学习技巧。

本文将从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英语老师如何上好第一节课。

一、准备工作良好的准备工作是成功教学的关键。

英语老师在上第一节课之前,应该熟悉教学大纲,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科背景。

在准备中,老师还应该浏览教材,检查教学资源,准备活动和教具,确保教学材料和资源的充分准备。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课是学生们对英语课程的初步了解。

因此,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在第一节课中,老师可以进行自我介绍、学生介绍等。

此外,介绍一些简单的英语口语表达,如问候语和日常用语,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的初步认识。

三、教学方法1. 激发学生兴趣在第一节课上,引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

老师可以通过个人引言、有趣的故事、图片和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热情。

2. 交互式教学交互式教学是在英语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老师可以在第一节课上设计一些简单的小组活动或配对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例如,通过问答环节、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3. 多媒体辅助在第一节课中,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通过播放适合学生水平的视频和录音,引导学生聆听和模仿,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此外,使用图片、PPT等多媒体资源能够生动直观地展示单词、短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英语知识。

四、课堂管理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在第一节课中,老师应该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确保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同时,老师应该制定并宣布课堂规则,让学生知道自己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

在整个课堂过程中,老师需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五、评价与反馈在第一节课结束时,老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口头评价和交流了解学生对课堂的反应和学习情况。

英语教师课前准备

英语教师课前准备

英语教师课前准备一、引言作为一位英语教师,课前准备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只有通过充分准备,教师才能有效地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将围绕英语教师课前准备的重要性、内容以及有效方法展开论述。

二、重要性1. 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准备课程可以帮助教师提前了解教学内容,熟悉教材,并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计划。

这样一来,教师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有条不紊地教学,避免无谓的浪费时间和精力。

2. 增加自信心准备充分的教师在课堂上显得自信,这种自信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相反,如果教师没有做好课前准备,出现教学失误,就会给学生们留下不专业的印象。

三、内容1. 教材准备教师应该仔细研读教材,理解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总结。

同时,还应该查找与教材相关的补充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资源和引导。

2. 教具准备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辅助工具,如音频、视频、图片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同时,教师也要确保所需教具的正常运作,避免出现技术故障。

3. 课堂活动设计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互动活动、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以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精神。

此外,还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序和时长合理。

四、有效方法1. 时间管理制定合理的时间规划,合理安排每个准备环节所需要的时间。

教师可以借助时间管理工具,如行事历或提醒功能,帮助自己保持良好的时间意识。

2. 团队合作与其他教师或同事进行交流和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资源。

团队合作可以拓宽思路,提供更多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3. 反思总结每次课程结束后,教师应该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表现,总结经验教训,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这样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五、结论英语教师课前准备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教师通过充分准备教材、教具和课堂活动,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采取合理的准备方法,如时间管理和团队合作,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前准备的效率。

小学英语师生课前准备的重要性

小学英语师生课前准备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英语师生课前准备的重要性摘要:魅力的课堂是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

因此,进课堂前,师生双方都要明白自己的想要做什么以及该怎么做。

教师备课充分上课得心应手;备课仓促上课杂乱无章。

课前准备关系这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是课堂实效的保障。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第一步,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铺平到路。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学生学习的一生都很重要。

关键词:课前准备学习习惯预习培养能力良好习惯提高效率作为一种语言,英语有着它的特殊性。

它不像国语一样我们从小长到大就算不会说也天天能听到。

久而久之从刚开始的鹦鹉学舌到能够灵活运用语言进行交流。

相对汉语来说,英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听到用到的机会也少了,仅仅凭借课堂上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课外。

在我的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孩子听英语课都很盲目,的确啊语言这种交流上的东西很难有个定论,一堂课下来学生抓不住重点,听课也听得很疲惫,结果学习的效率还不高,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不能让学生对英语这门工具语言失去兴趣。

那么怎么做才能让学生乐于学并在学中找到快乐?我觉得课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课堂是属于老师和学生的,那么就应该双管齐下,从双方着手抓。

老师备课是否充分决定这一堂课的成败。

那么课前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做好哪几个方面呢?下面我来谈谈我上课前的准备:一、认真备课备课,是上课前必不可少又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提高日常教学质量的关节所在。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正所谓“有备而来,有备无患”,“只有课前的精心预设,才有可能在课堂上实现精彩的生成”。

要备好课就必须熟悉大纲,根据学生特点及结合实际,选择适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梳理教材内容来达到最佳的教学结果。

上课的内容安排要有阶梯性,从易到难。

平时我上课对提出的问题,有选择性的点人回答问题。

英语教师培训课前准备的心得体会

英语教师培训课前准备的心得体会

英语教师培训课前准备的心得体会Title: Reflections on Preparing for an English Teacher Training SessionIntroduction:Preparing for an English teacher training session is an important task that requires careful planning and organization. As a teacher, it is crucial to approach this preparation with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goals and objectives of the training, as well as the needs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participants. This reflection will discuss the key aspects of preparing for an English teacher training session, including understanding the target audience, designing the session structure, choosing appropriate materials and resources, and considering potential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Understanding the Target Audience:Before starting the preparation, it is essential to hav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target audience. This involves gather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teaching experience,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prior training sessions, and specific needs and goals. Conducting a needs analysis, either through a pre-training survey or informal interviews, can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to tailor the training session to meet the participants' needs. By considering the audience's prio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he training can be tailored to their specific needs, making it more relevant and engaging.Designing the Session Structure:Once the target audience is understood, the next step is to design the session structure. Thi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session length,determining the main topics to be covered, and organizing the content in a logical and coherent manner. It is important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ensuring that participants not only understand the concepts but also have opportunities to apply them in a practical manner through interactive activities. The session structure should have clear objectives and learning outcomes, enabling participants to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what they can expect to achieve by the end of the training. Choosing Appropriate Materials and Resources:The choice of materials and resources is crucial in maximiz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aining session. Depending on the topics covered, there are various types of resources that can be utilized, including textbooks, articles, videos, and online platforms. It is important to select materials that are engaging, relevant, and accessible to the target audience. The use of visual aids, such as PowerPoint presentations or handouts, can enhance participants' understanding and retention of the content. Additionally, providing participants with post-training resources, such as reading materials or online references, can further support their ongo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onsidering Potential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In preparing for a teacher training session, it is essential to anticipate potential challenges and have solutions in place. One common challenge is the varying levels of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among participants. To address this, differentiating instruction by providing additional support or alternative activities can help cater to individuals' needs. Another challenge is time constraints. To ensure effective time management, it is importantto prioritize key topics and allocate sufficient time for discussion and activities. Lastly, the level of engagement of participants can vary. Designing interactive activities, incorporating group work, and providing frequent opportunities for discussion can help maintain participants' interest and active participation throughout the session.Conclusion:Preparing for an English teacher training session involves understanding the target audience, designing a session structure, choosing appropriate materials and resources, and considering potential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By approaching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with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rticipants' needs and goals, it is possible to create a training session that is engaging, relevant, and impactful. Continuous refl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training session can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for future improvements. Ultimately, a well-prepared training session has the potential to empower and enhance the teaching skills of English teachers and contribute to the overall quality of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谈实习教师如何进行英语教学课前准备

谈实习教师如何进行英语教学课前准备

参考书的选择要 有针对性,能够 满足教学需要
根据教学目标和 教学内容,选择 合适的课件制作
工具,如 PowerPoint、
abc等。
制作课件时,应 注重内容的呈现 方式,如文字、 图片、视频等, 以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
制作教案时,应 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教学 方法和教学步骤, 以确保教学过程
试讲结束后,实习教师应该主动向指导教师请教,接受指导教师的反馈和建议。 实习教师应该认真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虚心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提高教学水 平。
回顾试讲过程,找出成功 和不足之处
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总结经验教训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记录反思过程和结果,为 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风格, 以便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动机, 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 以便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进度 了解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需求 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风格 了解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期望和目标
分配教学时间和资源
制定教学计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 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安排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材料,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 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 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试讲:模拟真实课堂环境,检验教学方案的有效性 反思:回顾试讲过程,发现并改进不足之处 请教他人:寻求同事或导师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课前准备 持续改进:根据试讲和反思的结果,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英语教师课前准备工作总结

英语教师课前准备工作总结

英语教师课前准备工作总结1. 复习教学课件:教师需要提前复习所要授课的教学课件,熟悉课本内容和教学重点,以便于教学时能够流利地讲解和解答学生的问题。

2. 查找相关资料:教师可以查找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以拓宽教学的视野。

例如,可以寻找相关的英文新闻或文章,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引用或讨论。

3. 准备教学辅助工具: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教学辅助工具,如投影仪、幻灯片、课件、练习题等。

确保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和学生的参与度。

4. 整理教学课件和讲义:将教学课件和讲义进行整理,确保逻辑清晰、内容准确。

避免教学时出现遗漏或错误的情况。

5. 检查教学器材和设备:在课前,教师应检查教室内的教学器材和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如投影仪、音箱、激光笔等。

确保教学过程中不会受到技术设备的困扰。

6. 设计教学活动和练习: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和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这些活动可以是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形式。

7. 检查学生作业和上次的教学笔记:教师可以检查学生上次的作业和教学笔记,了解学生对上一节课的掌握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关的复习和巩固。

8. 准备教学反馈和评估工具:在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准备相应的教学反馈和评估工具,如教学问卷或测验题,以便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教学策略。

9. 调整心态和保持积极:在准备工作中,教师需要时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的态度。

只有教师本身充满热情和能量,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0. 反思和总结教学经验:在准备工作结束后,教师可以进行一次反思和总结,回顾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问题,并思考如何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英语教案的课前准备

初中英语教案的课前准备

初中英语教案的课前准备在进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前,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以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下面将从教案设计、教材解读、教具准备以及备课笔记等方面,详细介绍初中英语教案的课前准备。

教案设计教案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纲要,合理的教案设计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应准确把握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学习需求,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以此指导课堂教学设计。

其次,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

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编排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

再次,确定适宜的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可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问题导入、小组合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最后,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设计出符合要求的评价方式,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教材解读在课前的准备中,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充分的解读。

通过仔细阅读教材,教师能够全面了解教材的结构、内容和目标,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首先,教师需要仔细阅读教材的目录和教学大纲。

通过了解教材的结构和安排,教师能够清楚地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其次,教师需要针对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解读。

了解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有利于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教学设计。

然后,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和语言点。

通过对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和语言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练习。

最后,教师还应通过阅读教材附带的教学资源和答案,了解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源,并在教学中进行合理利用。

教具准备在进行英语教学时,适当使用教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前准备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合理选择和准备教学所需的教具。

首先,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图片和实物作为辅助教具。

英语教师主要准备教案的方法

英语教师主要准备教案的方法

英语教师主要准备教案的方法。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准备教案是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份完善合理的教案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那么英语教师主要准备教案的方法有哪些呢?需要做好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开始准备教案之前,教师需要对所要教授的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研究。

这包括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等。

只有了解了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才能更好地设计教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接着,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的方向。

教学目标需要符合教材纲要,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和能力,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

教学重点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因此教师需要将教学重点突出,让学生更能够深入理解掌握所学内容。

接着,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流程。

在设计教学流程时,需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

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比如,可以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教学兴趣和主动性,采用问答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

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情况,采用模块化教学或区域教学等方式,使内容更加连贯完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师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在教学结束后,还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分析优缺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英语教师主要准备教案的方法是全面、系统、灵活的。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学生、充分了解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清晰设计教学流程,评估教学效果,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大学英语课程备课的前期准备工作要点

大学英语课程备课的前期准备工作要点

大学英语课程备课的前期准备工作要点备课是一位教师不可或缺的职责,它为每一节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大学英语课程的备课过程中,前期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涉及教材内容的整理,还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为了确保每堂课都能高效而生动地进行,教师必须在备课过程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

首先,了解课程大纲和教学目标是备课的起点。

每门课程都有其独特的教学大纲,大学英语课程也不例外。

教师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明确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每节课的具体目标。

这些目标不仅包括语言技能的提高,还涉及到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清晰的目标能帮助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保持方向一致,从而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其次,教材和参考资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教材是课程的核心工具,但它只是一个起点。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程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补充材料和参考资料。

这些材料可以是相关的文章、视频、音频或是其他资源,目的是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教师还应评估这些资源的难度,确保它们适合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需求。

接下来,设计教学活动和课堂安排是备课的重要环节。

一个成功的英语课堂通常包括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应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促进他们的语言实践。

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听力练习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技能。

在设计活动时,教师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以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和受益。

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选择同样重要。

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群体。

例如,任务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语言,而交际教学法则更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应根据课程的具体要求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同时,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如启发式提问、反馈机制等,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调节课堂节奏和学生的参与度。

在备课过程中,模拟课堂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模拟课堂,教师可以对自己设计的教学活动和安排进行实际测试,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整。

浅谈英语教师课前准备

浅谈英语教师课前准备

浅谈英语教师课前准备什么叫课前准备?顾名思义,课前准备是教师在讲课前准备讲课内容。

课前准备是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进行教学、进修和科研的综合活动。

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笔者从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全面了解与教材有关的文化背景、针对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及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前准备。

笔者认为,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前准备可分为整体把握教材、单元备课、课时教案编写、教学反思四个层次。

一、注意整体把握教材,备出教学大纲的目的整体把握教材是教师备课的首要工作,是从宏观上了解和认识中学英语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作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一个过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展开这一层次的备课。

1. 领会《课程标准》中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分别提出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弄清各个年级对上述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结合所提供的具体教学案例去领悟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2. 通读和浏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了解全部初中英语教材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重点阅读当前所要教授的教材,弄清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教学要求和在整个初中阶段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心中有数。

以牛津8A教材为例,本册教材由两大板块组成:Teenage life 与Nature and environment。

第一板块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这三个单元感觉有话可说,而且还能学到许多日常用语,所以我在这几个单元分别围绕话题设计了几个不同的讨论话题:My best friend, My ideal school, An interesting trip。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学会自己动口动手,而且还在情感上得到了提升——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学校和我们身边的朋友。

在这一模块,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还要求学生在学完这几个单元后能自由谈论朋友、学校方面的话题,同时要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学习策略和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论文】浅谈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课前准备

【英语教学论文】浅谈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课前准备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课前准备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课前准备的第一要素新教材特别突出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再是“应该教育”下的“伯乐”,而要求教师是“园丁”。

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更要更新观念,致力于教学改革,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拼弃重知识轻能力,重语言形式轻语言功能的教法,从应试教育的框框中跳出来,注重全面训练,培养学生出了课堂能用英语进行沟通的能力。

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必须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领域,充实英语内容,具有流利英语口语,了解信息和讲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这就有利于我们课堂英语的交际得以顺利地实施。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使学生“碗里”有一滴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

只有教师自己本身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质与思想素质,才能具备对教材进行融会贯通的能力。

而驾驭教材的能力是课前准备的第一要素。

虽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如果没有这“蓝”,“青”是不可能有多“青”的。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及单元教学计划是课前准备的基本保证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在新学期开学初,根据教学大纲和学校工作计划的要求制定的。

这是保证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

单元授课计划的内容与学期教学计划大致相同,只是范围更窄,要求更详细具体而已。

初中英语教科书每单元为4课,每单元都有其各自的功能项目、重点词汇及语法知识,我们制订单元教学计划时一定要通读每个单元的内容以及相关的练习册、教参等,并特别要指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和教学方法,这样就有利于我们每单元中的每一课的教学。

三、课时计划是课前准备的关键课时计划即教案是课前准备的关键。

教案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最为深入、具体和落实的一环,它对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有了教案,教师的教学就有了依据,就能有把握地去上课。

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编写教案。

写教案的过程,是教师进一步消化领会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加工,使之条理化的过程。

充分的课前准备

充分的课前准备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因此,要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认真地研究课标、教材、教法和学生,确定教学目标。

1、认真研究《英语新课标》《英语新课标》是教学的指南,只有领会、吃透课标的精神,才能保证教学方向的正确。

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和精神;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说、读、写、做、玩、唱、演的方式,根据自己所教学的话题,通过创设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

2、认真研究教材根据《英语新课标》编写的这套教材是以“题材-功能-结构-任务”为编写原则,不同于以往的以语法为线索而编写的教材。

教师应认真研究整套教材,弄清教材的结构体系和脉络,各模块的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应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安排,精心创设语境和设计活动,达到《英语新课标》规定的水平。

3、认真研究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根据《英语新课标》和教材以及中学生的特点,具体实施中方法的选择却依赖于老师。

备课时应针对每一堂课知识的传授和操练、问题的解决、学习策略的培养、活动的安排、能力的培养等设计具体的操作方式。

在教学可以采用情景法、视听法、直观教学法、全身反应法和新课标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法等进行教学。

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教师都要考虑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动机、联系新旧知识、鼓励全体参与、满足学生要求、强化学生信心、促进学习迁移。

4、认真研究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有效开展依赖于学生的参与。

要保证学生的积极参与,就必须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特点,特别是要了解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基础与本节课的起点所应具备的基础差距多大,在实现目标的过程需要什么帮助。

设计较合理的教学方案,从而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5、确定教学目标要牢固树立教学目标意识,为每一节课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要分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共同基础,共同基础就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每一个学生都应达到的共同目标,然后确定本节内容的扩展方向及内容,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

英语教师如何准备好一堂英语课

英语教师如何准备好一堂英语课

英语教师如何准备好一堂英语课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往往会看到学生的英语成绩总是上不去,虽然学生已经很努力了,老师也很认真地教,但是最后的成绩总是不能让老师和学生满意。

笔者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应该是教师的教法问题。

笔者今年教的是2008级口腔班和社区医疗班的学生,这两个班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浓。

使用的教材又和同学们的实际生活离得较远。

如果教学仅仅是聚焦于课本,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测试为目的,肯定不能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因此,从老师的角度来讲,我们就必须要转变角色。

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就应该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充分准备一堂课的意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首先,教师在上课之前要考虑四个因素: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

对于一个没有过多经验的年轻英语教师来说,备课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弄清楚在一课时中为什么要这么教,什么时候教,怎样教和教什么的问题。

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思考,教师会想出有关学生的很多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很多事实表明,一位备课非常充分但教学经验不多的英语教师会比一位教学经验丰富但没有备课的英语教师更能充分的驾驭课堂。

二、怎样准备一堂课要想充分地准备一堂课, 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有三件事情:Be familiar with the teaching materials(熟悉教学材料),Be familiar with the students (熟悉学生),Be familiar with the methods(熟悉教学方法)。

这里我简称“3B” 原则。

1.Be Familiar With The Teaching Materials(熟悉教学材料)这里所说的“教学材料” 应该指的是教学过程中的所有材料, 但最主要指的就是我们在课堂上所使用的教材。

论文:浅谈准备一节英语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论文:浅谈准备一节英语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浅谈准备一节英语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高中英语新教材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每一位学生学有所得。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丰富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创新以及不断的完善。

教师教研的着眼点在课堂,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课堂,因此落实高效课堂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何才能更好地落实英语高效课堂呢?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构建英语高效课堂的前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周密的准备工作是事情成功的重要前提。

同样,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更是离不开充分周密的课前准备。

这需要老师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以及对教材的转化和生成,如有条件还可编写适合学生实情的导学案。

学案可以包括课前联想,课内探究,效果检测三大块。

其中课前联想环节主要针对本单元的所有重要短语的预习;课内探究分为任务清单,自主阅读,要点解析,语法解读等;效果检测有:1.请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完成句子。

2.请根据汉语提示完成句子。

3.请用适当的介词完成句子。

4.根据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二、合理的组织教学是构建英语高效课堂的关键设计精彩的新课导入。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幕曲,能否在课堂开始的短短几分钟诱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进入“我要学”的良好学习状态,将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成败。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英语教学,强调导入阶段的趣味性、探索性,从而对教学内容起到凝聚、激发、铺垫等作用。

因此,我们要重视新课导入,巧设悬念,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A Day In the Clouds是新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的课文,在备课前,我朗读文本不下50次,直到对文章的内容相当熟悉后才开始抽丝剥茧地设计思路。

在思考导入时煞费心思:要用什么方式既能激活原有的知识储备,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为后续的阅读做好铺垫?最后选定一部介绍藏羚羊的视频作为导入,既是视觉冲击,让学生熟悉和了解本节课的研究对象,又抛出了文本精髓:“藏羚羊的处境变化以及思考我们该怎么做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英语教师课前准备
什么叫课前准备?顾名思义,课前准备是教师在讲课前准备讲课内容。

课前准备是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进行教学、进修和科研的综合活动。

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笔者从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全面了解与教材有关的文化背景、针对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及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前准备。

笔者认为,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前准备可分为整体把握教材、单元备课、课时教案编写、教学反思四个层次。

一、注意整体把握教材,备出教学大纲的目的
整体把握教材是教师备课的首要工作,是从宏观上了解和认识中学英语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作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一个过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展开这一层次的备课。

1.领会《课程标准》中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分别提出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弄清各个年级对上述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结合所提供的具体教学案例去领悟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2.通读和浏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了解全部初中英语教材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重点阅读当前所要教授的教材,弄清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教学要求和在整个初中阶段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心中有数。

以牛津8A教材为例,本册教材由两大板块组成:Teenagelife与Natureandenvironment。

第一板块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这三个单元感觉有话可说,而且还能学到许多日常用语,所以我在这几个单元分别围绕话题设计了几个不同的讨论话题:Mybestfriend,Myidealschool,Aninterestingtrip。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学会自己动口动手,而且还在情感上得到了提升——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学校和我们身边的朋友。

在这一模块,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还要求学生在学完这几个单元后能自由谈论朋友、学校方面的话题,同时要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学习策略和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第二板块也有三个单元,这三个单元都是关于自然与环境方面的。

在这几个板块的学习中可以设计“我为社会做些什么”的话题让学生小组
展开讨论,并让他们积极去做。

通过这一板块的学习,要让学生具有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注意确立单元教学目标
这一层次的备课是在对教材整体把握的基础上,以一个单元为单位进行备课,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的过渡。

这一层次的备课要求教师将宏观的、总体的教学要求化解成为相对具体的教学任务,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具体的教学过程去实现教学目标。

所以,这一层次的备课既要求教师能从宏观上驾驭教材,又要求教师能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具体地分析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难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制定教学模式,搜集整理相关的教学材料,合理安排课时等。

牛津初中英语都是按照“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思想编排的,以话题为主线,以任务为主导,辅以功能结构项目,因此教师备课离不开整个单元的主要话题。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将板块进行调整,以有利于自己的教学。

具体说来,这一层次的备课应包括以下步骤。

1.仔细阅读教材,熟悉教材的内容,弄清本单元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本单元与其它单元之间的联系,理清单元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2.阅读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进一步理清单元教材的结构,明确教材编写的意图,阅读相关背景材料,借鉴其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3.根据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单元教学思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分配方案等。

在重难点的选择中,一是要做到具体,应该具体到像词汇、短语、句子这样的层面;二是要做到全面,力争不要遗漏任何重难点;三是要切合实际,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教学难度与教学的重点。

4.准备好配套的媒体材料。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提前准备好幻灯片、录音、多媒体课件等材料。

5.准备好配套的单元练习、单元测试与单元课外活动。

下面以牛津8A第一单元为例分析单元备课要注意的方面。

本单元的话题是Friends,中心任务是写一篇关于朋友的文章。

所以教师在单元备课时要围绕这一话题来准备。

本单元中Welcometotheunit部分的内容是关于一个好朋友的品质方面的形容词,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作为一个朋友具有哪些品质最重要。

Vocabulary部分是谈论人的外貌特征。

这两部分都是为以后的话题作铺垫的。

Reading是以阅
读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围绕话题写作的范例,同时学习与话题相关的语言知识。

Grammar部分是对已出现的语言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和系统介绍并围绕话题进行运用。

Integratedskills部分是把前面所学内容付诸实践,是话题的展开。

Maintask是一个单元的最终成果,前面的各项活动作为有机整体的一部分,都与实现这一目标有关。

Checkout部分比较简单,它体现本单元的基本要求。

所以,本单元的各个部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三、注意确立课时内容编写教案
这一层次的备课是对上一层次备课的进一步细化与具体化,是教师理念、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驾驭教材能力、教育教学水平的集中体现。

这一层次的教学要求教师从非常细微的、具体的知识点入手,采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去组织和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落实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完成每一个教学任务。

由于初中英语教学仍然以英语基础知识学习和英语基本技能培养为主线,所以初中英语备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要求教师既要重视具体语言知识及其相关内容的准备,又要重视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具体编好一个课时教案,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的步骤。

1.分析教学对象,从学生实际出发。

做好班级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分析,一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本课新知识有联系的原有知识的掌握情况;二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把握好学习的起点,以便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

同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研究他们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心理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获得最理想的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学生的英语知识、英语技能水平和基础。

在备课中,教师要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产生的困难,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注意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

(2)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

包括学习兴趣、动机、态度、自信心、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分析和学习能力、学习策略、智力水平的估计,为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3)学习阶段、社会背景。

分析学生生活经历、年龄特点、学习时间及社会、家庭对其可能产生的正负面影响。

2.分析教学内容,从教材实际出发。

教师要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课时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讲好难点,说明疑点。

这一步骤是教师编写教案时首先应考虑的问题,课时教学内容的安排要适量,重点突出,难点要适当分散。

3.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的选用与设计。

教师应根据确定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法,选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做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媒体之间的协调统一。

4.设计教学步骤,编写课时教案的具体内容。

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教师将具体的教学内容分成若干部分,结合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编写出具体而详细的教学步骤。

在编写的过程中,一定要兼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把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同每一个教学步骤紧密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5.备作业与习题。

作业与习题的准备也是课时教案编写的内容之一,教师要精选作业与练习。

作业与练习的选择要有明确的目的,要考虑其有效性和科学性,体现能力发展要求。

6.备板书与课堂教学用语
讲课主要靠教师的语言,是对备课的输出。

教师语言的基本要求是确切、明白、简洁、通俗、优美、形象。

同时,还要求教师组织好课堂教学用语,根据教学的条件要求,选择适合教学需要的媒体,包括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具。

四、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对教师备课和教学工作的一种自我评价,是一个总结经验和教训而提升教师教学素养的过程。

把教学反思纳入备课,作为备课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使教学反思经常化,也可以使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备课质量。

反思可以是教学札记、教后感。

做好教学札记,以便查漏补缺,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与教学效率。

写好教后感,教师可以在总结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和教学缺陷,在反思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当然,教师的课前准备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新课程对教师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英语课程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备好自身的课,也要团结在一起,走合作之路,坚持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