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行交通中行人过街行为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行交通中行人过街行为研究及安全评价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慢行交通安全问题现状及成因,以行人过街安全性为讨论依据,研究了行人过街行为的普遍规律及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心理,运用AHP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实际案例,确定构造判断矩阵,并对实例予以过街行为安全性评价,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提出发展城市慢行交通所应做出的改善措施等。

关键词:慢行交通;行人过街;层次分析法;改善措施

Study on Pedestrian Crossing Behavior and Safety Assessment

in Slow Mode Transportation

W ANG Haomiao 01080283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Jiangsu Xuzhou 221116)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security issues and causes in recent slow mode transportation. Based on discussion of pedestrian crossing safety, study its general rule and pedestrian psychology causing unsafe behavior. Use AHP to establish an assessment item system and evaluate pedestrian safety of road section in practice. In terms of unsafe issues, put forward effective improving measures to be done to develop urban slow mode transportation.

Key words: slow mode transportation; pedestrian crossing; AHP; improvement measures

0 前言

在城市交通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机动化交通在城市交通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以机动车交通为主体的交通发展方式给城市带来了诸多问题。道路上汽车数量的增加,使得尾气污染、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更加严重,同时降低了城市居民的出行安全保障。为了缓解和避免这些问题,提倡慢行交通已是当务之急。然而,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代表的城市慢行交通备受冷落,城市慢行交通基础设施总体上落后,管理缺乏合理、科学性,设计理念也未考虑到慢行交通参与者,行人和自行车的立场,整体规划缺少人性化、安全性等,这很不正常。

慢行交通的通勤主体作为交通参与者中的弱势群体,时刻受到机动车的冲撞等威胁,尤其是在行人过街情况下,行人暴露在机动车道内,在交通设施与管理落后等条件下,行人过街安全存在更大隐患。因此,研究慢行交通中行人过街行为规律、出行心理,并对其过街行为安全性评价对行人的人身安全,甚至城市交通秩序的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慢行交通

1.1慢行交通的概念

慢行交通主要指非机动车出行的交通方式,包括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方式构成的交通系统[1]。近年来,由于助动车的设计车速越来越高,慢行交通系统的概念重新定义为:以步行及自行车为主体、以低速环保型助动车(最高车速不大于20km/h,噪声较低,制动良好)为过渡性补充的非机动交通系统,并由此区别于其他交通运行模式。

慢行交通是绿色交通系统中的基本交通方式,环保无污染;同时也是其他交通方式的重要辅助形式和最佳补充方式。从可达性来说,不管交通如何发达,每次出行的始、终,最终都需慢行交通来承担,这是一种可达性最好的出行方式。慢行交通在交通系统中占有很大的

比重,在城市中心区内所占比例一般在50%左右[2]。

而在慢行交通模式中,步行作为不可或缺的一种交通方式,尤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据资料表明,我国25个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步行在通勤方式中平均仍占37.2%,大于总出行量的1/3,在小城市步行方式占有更大的比重[3],因此,研究行人所参与的步行交通方式应该作为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加以认真研究。

1.2慢行交通安全现状

在大多数城市中,慢行交通并未有一个完全系统化的规划与设计,慢行交通基础设施也相对较为落后,相关的安全设施或管理体制也都不尽合理。这样,与机动化交通相比,慢行交通模式缺少必要的保护设施,在安全特性和交通环境舒适性上处于劣势,使得慢行交通模式使用者成为交通事故中最大的受害者。

据统计,2003年我国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为104372人,其中骑自行车者占10.72%,行人占13.77%;上海市2007年自行车交通事故数比例达交通事故总数的27.4%,可见我国慢行交通系统安全性处于较差水平[4]。

总体看来,当前我国慢行交通面临如下几个问题:

(1)隔离设施不完善,快慢交通未彻底分离。这样,就会导致混合交通严重,造成路段堵塞,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2)行人过街设施等设置不合理,造成机非、机人冲突较多。

(3)过街信号设计不合理。一般会造成通过时间不足或者等待时间过长,导致行人强行穿越道路等行为。部分行人交通量较大的道路未设置过街信号等。

(4)行人/自行车等过街行为不合理,加之缺乏有效的管制,容易造成慢行者抢道等情况,甚至引发不必要的事故与伤害。

2 行人过街行为特征分析

由以上介绍可知,行人是慢行交通的主要参与者,而且是参与者中的弱势群体。行人在参与交通出行中的行为,将直接关系到其人身安全、交通秩序等一系列方面。据统计,2004年北京由于行人和非机动车违章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达到479起,占全年道路交通事故的5.58%,其中死亡人数181人,伤523 人,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在行人穿越道路的时候发生的[5]。

因此,对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的交通行为(即过街行为)进行分析,了解其行为特征对制定交通安全政策,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2.1行人过街行为的规律性

研究表明,人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作用下总会有某些需要;当人们有了某种需要时,就会产生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在需要的支配下,个体行为总是去选择、寻求并实现某个目标,从而满足需要。一旦这种需要得到了满足,以前的心理状态就会解除。随后,一种新的需要又要发生,从而导致新的动机和行为去实现新的目标,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6]。如图 1 行为的规律性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