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内容与大众文化
试论大众文化中的影视媒介
试论大众文化中的影视媒介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国家发生了重大的社会转型,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阅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纸质文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大众文化语境下,王海鸰恰当运用影视媒介,使自己的创作俘获了千万读者和观众的心。
作家扩大读者群的需要、大众文学商业本性和娱乐性的要求,是文学创作和影视媒介合谋的原动力。
关键词:王海鸰大众文化影视媒介大众文化问题本身是当代文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早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学者就已经注意到了大众文化问题。
阿多诺、霍克海默等来自法兰克福派的理论家站在精英文化的视角,最早、最集中的对大众文化展开研究,他们对大众文化采取一种批判态度。
虽然从词源上看,大众文化这个术语在中国出现的也非常早,但是中国大众文化的真正兴起却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社会的转型、市场经济的确立为大众文化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土壤。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了90年代后,经济飞速发展、政治越加开明、科技日新月异,为大众文化迅速而广泛的传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90年代以前,我国文学传播的主要载体还是书籍,理性意识、艺术思想通过贮存于印刷技术所产生的书籍,在流通中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90年代后,报刊杂志、影视音像、电脑网络等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为大众文化的广泛快速传播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使艺术、文化能够最大限度的得到普及——大众化。
随着我们国家重大的社会转型,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阅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纸质文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大众文化是在西方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产生依赖于三个条件:一是商品经济的相对发达,这是经济条件;二是言论出版自由的保障和社会观念的普遍开放,这是政治条件;三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大众传媒普遍形成,这是技术条件。
”[1]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
在这些新的传媒技术中,电视对大众文化的承载和消费所提供的支撑作用尤其引人注目。
《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读书报告
2021/6/4
9
史蒂文森探讨了英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媒介理论方面的3种研究成果:
(1)雷蒙德·威廉斯对传播制度的研究, (2)斯图尔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 (3)格拉斯哥大学媒介小组对电视新闻中的阶级偏见的研究。
2021/6/4
10
第二章 哈贝马斯、大众文化和公共领 域
史蒂文森认为哈贝马斯的观点有4个不足:
• (3)媒介技术不仅可能迎来更为民主的生活方式,也使得国家能 够监视民众的行为;通俗报刊也常常使用类似于福柯所说的“惩戒 性权力”的技巧,将规范的行为准则强加给大众。
• (4)麦克卢汉认为电子传播消除了反思性的公共领域的观点是误 入歧途的。
2021/6/4
15
第五章 博德里亚的暴风雪
•
在史蒂文森看来,如果说麦克卢汉对于媒介技术的
研究的内容:
• 大众媒介及其所传达的内容与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意义 进行分析、解读、阐释与批判,认为大众媒介不仅为人 们提供信息与娱乐,而且建构着人们几乎所有的常识。
2021/6/4
5
尼克·史蒂文森在《认识媒介文化》一书中试图回答的问题:
1.媒介文化到底有何意蕴? 2.和其他研究领域相比,传播领域的重要性有多大? 3.大众媒介的研究与社会实践的其他各个方面有何关系? 4.不同的传播媒介已怎样改变了时间的和空间的关系? 5.媒介文化是否再生产了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 6.而电子传播又培育着什么样的身份认同? 7.最后,在思考上述问题时,我们应当了解的主要理论家都有哪些?
• (4)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局限于民族国家的层面,而没有谈到 全球性的公共领域和地方性的公共领域。
• 哈贝马斯的思想仍然是批判范式的指导思想。
2021/6/4
电影媒介发展背景下本雅明与阿多诺大众文化观比较研究
电影媒介发展背景下本雅明与阿多诺大众文化观比较研究电影媒介发展背景下本雅明与阿多诺大众文化观比较研究引言随着电影媒介的快速发展和蓬勃兴起,大众文化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中,本雅明与阿多诺是两位重要的思想家。
本雅明关注技术的媒介性质,而阿多诺则强调大众文化中的商品化与同质化。
本文将通过比较研究两位思想家对电影媒介与大众文化的理解,探讨他们的共性与差异。
一、电影媒介与大众文化自20世纪初以来,电影作为新兴的媒介手段逐渐流行起来。
电影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重要的是它成为了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相比,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的特点,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
电影通过其直观的影像和音频效果,使大众对于文化的体验更加容易、直接和丰富。
二、本雅明的大众媒介与技术观本雅明是20世纪初期的德国哲学家和文化评论家,他着重关注技术的媒介性质。
他认为,技术手段如电影的出现,改变了艺术作品的观看方式。
本雅明主张电影具有独特的媒介性质,它能够通过复制、传播和再现的过程,将艺术作品变得更加大众化。
本雅明认为,电影的特点在于其可复制性和广泛传播性。
他认为这种可复制性使得电影具有了更宽广的受众群体,同时降低了文化作品的身份认同性。
本雅明认为,技术手段带来的这种可复制性和传播性是与人类社会的大生产方式相适应的。
他通过将电影与大众文化相结合,提出了“电影媒介的美学化”这一观点。
三、阿多诺的大众文化与商品化观阿多诺是20世纪中叶德国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对大众文化的理解略有不同。
阿多诺强调了大众文化中的商品化与同质化的问题。
他认为,大众文化中的作品都趋向于同质化和大众化,迎合了大众消费的需求,而忽视了艺术作品本身的独特性。
阿多诺认为,大众文化中的商品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果。
他认为,商品化的大众文化导致了人们的审美感受被标准化和浅化,使得个体的审美需求和独特性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与满足。
他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使得人们开始反思大众文化的现象以及其中所体现的商业化态度。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与文化研究
文化工业时代,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 信息产品的生产主体——传媒必定要按 照市场原则和经济规律进行经营,以工 业生产方式制造文化产品。 大众传播时代,文化信息产品的生产者 和传播者即传媒组织成为文化工业生产 的主体,而文化产品的受众群体成为消 费对象,传递信息的文化产品成为客体。
大众文化“表明了资本主义的统一力量, 就是说不用公开镇压,大众文化即把广 大居民的意识和政治状况的命令连接起 来”。即使某些“工业化的文化可以像 民族文化一样,对资本主义制度发泄愤 怒”,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威胁资本主义 制度。
约翰约翰费斯克尽管法兰克福学派持文化悲观主义的态度尽管法兰克福学派持文化悲观主义的态度尽管意识形态在其臣民中拥有自我复制的力尽管意识形态在其臣民中拥有自我复制的力量尽管统治阶级施以霸权的压力但人民量尽管统治阶级施以霸权的压力但人民仍然能够构建自己的意义和文化在产业内仍然能够构建自己的意义和文化在产业内完成这样的构建而且其构建常常是与产业完成这样的构建而且其构建常常是与产业唱对台戏的构建
“大众文化”(mass culture)与“文化 工业”(culture industry)
法兰克福学派学者 阿多诺和霍克海默 在1947年出版的《 启蒙的辩证法》一 书中最早提出“文 化工业”一词。
马克斯•霍克海默(M. Max Horkheimer) 是德 国第一位社会哲学教授, 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 在20世纪30年代致力于 建立一种社会批判理论, 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 批判理论,提出要恢复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 对现代资本主义从哲学、 社会学、经济学、心理 学等方面进行多方位的 研究批判。
经典的马克思主义传媒理论
经典的马克思主义传媒理论把传媒视为统治阶级的工 具,以及资本家获取更多利润、获得最大利益的手段。 当代最著名的意识形态理论家是法国的马克思主义者 路易斯· 阿尔都塞。 上层建筑(即社会组织)创造了意识形态,后者又影 响到了个人对现实的认识。他认为,这种上层建筑是 由压制性的国家机器及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组成,前 者如军队和警察,后者如教育、宗教和大众传媒。当 统治阶级受到反叛行为的威胁时,它会调动压制性的 机制来把自身的意识形态强加给大众。
大众文化定义
大众文化定义:罗森贝格认为大众文化的不足之处是单调、平淡、庸俗,以及容易在富裕生活中产生的诱惑和孤独感。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
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主要特点属性的商品化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经济收入和闲暇时间增多, 文化消费成为一种普遍需要, 为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而且, 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为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创造了适宜的条件。
因此, 大众文化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是文化与工业联姻的结果。
作为一种消费文化, 它具有由文化产业机构生产供现代大众消费的商品属性。
高雅文化往往羞羞答答, 不承认其商品特性, 或者有意淡化它, 似乎艺术一旦与商品结缘, 就浑身沾满了铜臭, 亵渎了审美的圣洁。
大众文化一开始就以商品的形式出现, 从不隐讳自己的商品属性。
反之, 作为文化商品, 它极力开拓文化市场, 以文化、审美去获取最大的利润。
电影制片厂、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杂志社、网站等正是这些文化商品的生产机构。
这样一来, 文化产品不再仅仅是作家、艺术家个体创造的产物, 而是一种工业化生产的结果, 从创意策划、筹措资金、生产制作到宣传发行和实际消费,文化产品都是作为一种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进入市场的。
因此, 它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商品化规则, 以追求商业价值为目标。
如果文化企业盈利的目标不能实现, 那么其运行过程势必受到影响, 甚至导致文化企业的亏损、停业或破产。
因此, 大众文化的生产、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遵照生产经营规则, 把握文化市场脉搏, 顺应社会大众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口味, 以适应市场的风云变幻, 最终达到把文化产品销售出去的目的。
正因为如此,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 大众文化在技术世界中已经丧失了艺术品的创造性, 呈现出商品化的趋势, 具有商品拜物教的特征。
大众文化叙事与媒介公信力之间的契约关系
会地位 和知名度 。这种社会地 位赋予功 能 , 会给大众 传媒
所支持 的事物带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种正统化 的效果 。 在叙事方式 上。经过媒 介大 规模 策划 的媒 介文化 都 极有可能成 为时 尚, 即成 为一 种象征 符号 的运作 与生 产。 商品具体 而又独立的意义 系统 , 得人 们在消 费时就 已经 使 知晓并享受符号所 承载的意义 。所 以, 以 日常生 活为主 在 要题材的大众文化叙事文 本中 , 事的细节就显 得格外重 叙
一
大 众文化叙 事 的兴起
要 。不同的细节最能显现 日常生活 的情境 , 它们会引起大 众的认同 、 慕、 拜甚 至是追 捧。表现 最为 明显 的一点 羡 崇
英 国学者汤林森 指 出: 资本 主义 的文 化重 点就是 消 “
费的行 为过 程与经验 的商 品化 ……资本 主义文化 的扩展 , 实质就是消 费主义文 化的 张扬 , 而这样 一种文 化 , 会使所
时提出了“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 理论。在他们 眼里 , 任何一 种问题 、 见乃至人物、 意 组织或社会 活动 , 只要得 到大众传
中的发型 、 妆容和衣着 , 还是家具起居 、 生活态度与方式等
等都可 以成为 美 的, 艺术 品味 的。其 实 , 在选 择一 个商 品
是就意味着选择了以这个物品为代表的生活观念和方式。
在叙事 内容上 , 大众媒介 通过 有选择 的提供信息或 突
出某些 问题 , 使受众体会 到或感受到什 么是社会上所赞 同 或认可 的价值 、 仰与行 为规范 , 信 在潜 移默 化 当中使受 众 根据公认 的规范行事 , 采取社会规 范认 可 的行 为。美 国传 播学者拉扎斯 菲尔德 和莫 顿在论及 大众传 播 的社会功 能
新媒介、大众文化构筑的体育网络文学的传播
新媒介、大众文化构筑的体育网络文学的传播摘要新媒介为体育网络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媒介平台,大众趣味的注入又使体育文学得以在网络时代焕发出新的文化生机。
正是在多重动因的共同推动下,体育网络文学才从世纪初至今短短十余年的时间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本文从四个不同方面论述了体育网络文化的传播之路。
关键词:新媒介市场经济大众文化体育网络文化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体育网络原创小说的繁荣标志着网上体育文学勃兴阶段的到来,而博客体育文学的快速发展则为体育网络文学进入到一个新的大众化传播阶段提供了文本鉴证。
无论是门户网站的体育频道,还是原创文学网站、体育博客,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体育网络文学的载体也在不断演进,它赋予体育文学以顽强的网络生命力,并给每一个崇尚自由的灵魂以慰藉,体育网络文学由此走出一条大众化、普世化的传播路径。
一新媒介、大众文化构筑的体育网络文学空间1 新媒介技术逻辑为体育网络文学提供技术动因新媒介以强大的新技术力量为体育网络文学的大众化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媒介平台,而比特技术的消解特质却又试图填平文学创作的深度模式,使体育网络文学流于平浅。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正是新媒介技术逻辑在体育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体现。
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介的核心特质就是其巨大的消解力量。
信息技术和移动技术的日益成熟与高度普及,为信息的加工、储存、传播带来了根本性变革。
在工业时代,信息以报纸、杂志和书籍等原子形式存在,信息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时间和空间;而在后工业时代,比特代替原子成为信息的最小单位,它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天涯海角瞬间变得近在咫尺,同时也使媒介与媒介、国家与国家、产业与产业、信息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
这就是后工业时代背景下后现代媒介形态的技术逻辑,它为体育文学的大众化、平民化、自由化、多元化传播提供了媒介平台,使体育文学跨媒介、跨国、跨产业发展成为可能,加速了体育文学在网络时代的成长步伐。
浅析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浅析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关系作者:林玥秀赵艺孔宁来源:《教育界·下旬》2015年第08期【摘要】大众文化是由大众传媒决定的,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诞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大众文化的发展也与大众传媒息息相关。
作为传播信息的手段、工具,大众媒体是大众文化的载体,同时大众文化的流行也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兴盛。
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互相促进发展。
本文分别选取报纸、电视、网络这三个传统与新兴的大众媒介探讨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大众传媒 ; ;大众文化 ; ; 影响一、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定义有关大众传媒的定义,有多种定义方式。
从手段、工具的角度定义,大众传媒是指传播媒介,即是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传播信息的手段、工具;从机构组织的角度定义,认为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从其生产规模的巨大性和受传者的广泛性而言,又把它们称为大众传播者,或称为大众传媒。
大众文化是指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工具进行沟通,所构成的集团规则、习惯、语言、态度等。
如果没有沟通交流,就只剩下没有意义的行为动作,而这一技术和沟通的手段、工具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众媒体。
可以说大众文化是由大众传媒决定的,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诞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大众文化的发展也与大众传媒息息相关,同时大众文化的流行也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兴盛。
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互相促进发展。
二、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传播的影响特别是近代社会,大众文化不能离开大众媒体。
大众媒体影响大众文化,产生大众文化。
大众媒体的类型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
大众传媒传播情报信息,大众传媒制造文化,并且大众媒体将其制造的大众文化进行扩展。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密不可分。
在经济发展、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大众传媒的发展速度飞快,作为手段和工具的报纸、电视、网络等传统与新兴的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则是大众文化的载体。
大众文化考研名词解释
大众文化考研名词解释
1.大众文化:指的是广泛流传于大众之中的文化形式,包括电影、音乐、电视、游戏等娱乐产业,以及流行文化、时尚文化等。
2. 文化产业:指的是以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产业,包括文艺创作、文化传播、文化教育等领域。
3. 文化产业化:指的是将文化创作、文化产品等转化为商品,通过市场销售实现盈利和发展的过程。
4. 文化消费:指的是人们通过购买文化产品、参与文化活动等方式来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行为。
5. 文化创意产业:指的是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包括设计、广告、影视制作、动漫游戏等领域。
6. 文化创意产品:指的是以文化元素为主要设计内容的产品,如服装、饰品、家居用品等。
7. 大众传媒:指的是通过大众传播方式向大众传递信息和文化内容的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等。
8. 娱乐化:指的是在文化产品和服务中注入娱乐元素,提高娱乐性和趣味性,从而吸引消费者的一种策略。
9. 现代性:指的是现代社会的特征和价值观念,包括科技、理性、分工等,是一种文化现象。
10. 大众化:指的是文化产品和服务向大众群体传播和推广的过程,目的是提高知名度和受众规模,扩大市场。
- 1 -。
媒介与文化研究方法
媒介与文化研究方法是什么1.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研究。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既开创了当代文化研究的传统,也同时为媒介文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比如雷蒙德·威廉斯,他对“文化”一词的重新定义对当代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威廉斯扩展文化的意义,将文化由原来人们认定的狭窄的“高级精神产品”延伸为人类学意义的“整个生活方式”,把文化视为“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同义的”⑶(前言第7页),这就将大众的生活方式纳入到了“文化”的范畴之内。
而在事实上,媒介已深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威廉斯扩展文化的含义,也就为媒介文化研究确立了理论的合理性。
文化研究学派在很大程度上受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的影响,其另一重要成员斯图亚特·霍尔“特有的贡献,就是将经过意识形态编码的文化诸形式与受众的解码策略联系起来”⑷(第60页)。
霍尔着力探讨社会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如何借助传媒的力量使之成为全社会的意识形态,他充分肯定了大众传媒在意识形态播散过程中的重要性,看到编码解码所呈现的复杂性:“这完全进入到争夺意义的斗争之中——语言中的阶级斗争”⑶(第352页)。
霍尔使意识形态成为文化研究包括媒介文化研究中的重要的概念之一。
2.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研究。
大众文化研究是当代文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也理所当然是媒介文化研究的核心内容,因为大众文化是依大众传媒相伴而生的。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在对现代性的反思中,将大众文化视若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工具,无论是霍克海默、阿多诺的对“文化工业”的批判,还是马尔库赛“单面人”的隐忧,都体现了这一思想倾向。
而被称为“庶民文化的乐观者”的约翰·费斯克对大众文化的理解有别于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他不是从文化生产而主要是从文本接受的层面解读大众文化,认为大众具有对抗宰制的能动性,他由“快感”的分析中对大众文化作了积极的理解。
法兰克福学派和费斯克等人分别为大众文化研究提供了不同的思路。
新媒介视域下电视纪录片的美学及大众文化意义
【 文化是一个“ 包罗万象 ” 的复合体 。】 我们这里讲关 于电视纪 录片
作为的大众 文化的意义 ,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 第一 , 电视纪录片是一 种大众文化 , 并是一种高品质文化 的代表 。纪录片的“ 精英文化 ” 出身 ,
和她纪实 的特点和 民间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当前电视节 目普遍呈 现出的低俗化 的程度 , 成为大众文化中高 品质文化的代表。第二 , 作为 优秀的电视文化代表 , 纪录片促进 了文化间的交流。 随着我国电视 纪录 片的发展成熟 , 我 国大量优秀的电视纪 录片出 口国外 , 而越来越多 的优 秀国际纪录片也进入 了中国市场。 第三 , 电视纪录片成为文化传 承的重 要纽带 , 无疑是最具文化传承的电视节 目形态。 她的纪实性要求其在屏 幕上尽可能客观地再现生活 , 展现生活 的原生态 。同时 。 成 为人们研究
民间视角和她的艺术手段以及市场意义等方面 ,通过举 例子的方式 给 人们展示大众文化视角下的电视纪 录片 的意义 。
一
、
电视纪录片的当 ,
某一时期特定历史文化的重要材料 , 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和文化传 承
意义。 二、 电视 纪 录 片 的 民间 视 角
但是 随着电视 的普及 和人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 电视 纪录片正悄然勃兴 , 并逐渐成为电视屏幕上的新亮点 。纪录片凭借着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
活, 这种特有 的优 势成 就了其对 民间生活姿态 的深刻发掘 、 刻画 。 对当 代人们 的生活和思想 有着重要意义 :①她给人们展示 了不 同的人 的不 同的生活 , 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生 活之外 的“ 别样的” 生 活和人们 的状态 。 ②在人 们关 注于外 面世界的“ 精彩” 的同时 . 通过 了解 别人的生活也让
大众文化
就文化的审美而言,大众文化突破了艺术与非艺术、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在以往很长的历史时期, 美和艺术都疏离普通民众;而在今天,借助于大众媒介、文化工业等手段,美和艺术普及化了,审美的经典性与 日常性从针锋相对走向了和谐统一,原先遭受经典美学打压的欲望、诱惑、利益等被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处于 文化中心或热点的不再是传统的经典艺术,流行歌曲、电视连续剧、广告、时装、模特表演、网络文学、畅销书 以及动漫、网上视频、网络游戏、手机视频、手机短信等审美形式不断涌现。
2004年,杨臣刚的网络爱情歌曲《老鼠爱大米》一夜走红,不仅迅速占领了mp3下载排行榜榜首,并且创下 互联网有史以来同一首歌同一时期1亿人次的最高点击率。正是因为网络媒介的平台,为面广量大的受众群体提供 了传播的条件,以至一时间,大城市小乡镇,街头巷尾、校园内外,到处传唱《老鼠爱大米》。由此可见,利用现 代大众传播媒介,成批地制作和传输大量信息并作用于受众,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特点。
关系
一、先进文化能发挥对大众文化的导向作用
1.文化建设是“先进性”与“大众性”的统一。一方面,先进文化只有在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时才能实现其 功能和价值。文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必须植根于群众的生活中,必须深入到大众的心理层面,塑造正确 的价值观,从而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广大群众是创造、实践和享受文化的主体。大众文化的 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一个社会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
它既是一个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状态和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是否成熟的标志,更是文化进一步发 展、创新的基础和环境,直接决定了文化进一步创新和发展的方式和质量。因此,先进文化建设就是建设先进的 大众文化,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就是大众文化的前进方向。
2.大众文化在先进文化的行列中占据着较重要的位置。这是由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先进性决定的。因为,大 众文化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文化的封闭状态和单一格局,实现了文化的大众性与共享化,促进了文化市场的繁 荣与文化产业的形成,扩大了文化的受众群落与传播空间,密切了文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增强了现代意识与 时代精神。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 第一讲
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 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 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 生影响。这样一种机制,使得现代环境 不仅越来越信息化,而且信息环境也越 来越环境化。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提示 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 境的趋势。
柏拉图“洞穴之喻”
文化的内涵
➢ 文化既是一个人文概念,又是一个地域概念, 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个经济概念。
➢ ➢ 文化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人类借助符号传达信
息和意义的行为。文化也因此而具有了符号性、 社会性、创造性等特点。
所谓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 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分析》中的经典定义
“理想的”文化定义 “文献式”的文化定义 文化的“社会”定义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 具有文化属性;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 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大众传媒的涵义
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 新闻传播工具 (news media) :
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报纸、通讯社、 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 刊的总称。西方称为新闻媒介(News media)或大众传播媒介(Mass media)。
图像
图像是大众文化最为核心的方面之一。当代文 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即以图像为主作为 传达工具而非以文字符号为主的文化。
图像化是以图像来表达意义的文化趋势,它使 图像表达占据了信息传达的重要地位的同时, 还使得人们的信息世界发生了变化。
大众文化的特征
大众媒介性 商品性 流行性 类型性 娱乐性 日常性
快乐崇拜——娱乐成为生命质量的组成部分
麦克唐纳:“大众文化的花招很简单——就是想尽一 切办法让大伙儿高兴。
大众文化的特点
中国的大众文化崛起于20世纪后半叶。
它伴随着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而觉醒,植根于市场经济的沃土而成长,在短短的不到20年的时间里,便当代科学精神,从而使自身呈现出一种科学化发展方向。
否则,就有可能是虚妄和病态的,甚至有可能误入歧途。
国际化发展方向 21世纪是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世纪,每一个国家和民族要保持生机、活力和先进性,都必须与整个世界保持全面开放、充分交流状态,广泛、及时地学习和吸收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与国际文化主潮流相接轨、与国际文化新进展相协同。
具体到最贴近百姓生活、最能影响民众精神的大众文化来说,它要有效地发挥引导大众追求、促进大众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样需要通过广泛及时地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有益文化成果来丰富自己的文化内容和创新其表现形式。
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水准,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民族化发展方向 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断,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反映民族文化思想、体现民族文化风格、优化民族文化人格和展示民族文化精华,这是确立中华民族的国际文化地位的基本要求和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最先进民族之林的基本方略,也应当是21世纪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
“快餐”式大众文化是传媒低俗化的文化根源2010年第14期传媒低俗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众传播市场化、娱乐化蓬勃兴起的变异现象,主要是指大众传媒在传播活动中放弃自身社会责任、片面迎合部分受众低级趣味和需要,如炒作明星绯闻、迎合猎奇心理、注重感官刺激、渲染暴力色情等不良倾向。
其主要表现:一是在内容上以“窥私”姿态、猎奇心理观照世界,将凶杀、暴力、色情甚至是封建迷信、人类灾难等信息还原、放大,将重点放在花边新闻、犯罪和暴力事件、公众人物隐私等方面,不仅“星、腥、性”等各种低俗场景出现在新闻媒体上,而且“冷血新闻”、“恶搞新闻”、“炒作新闻”频现;二是在表现形式上过分强调故事性、趣味性,标题设置极具煽情化,版面处理追求视觉冲击,走新闻故事化、戏剧化的道路,感情因素和细节被大肆渲染,甚至以色情画面、挑逗性动作和粗俗肉麻的语言来迎合低级趣味。
大众媒介对大众文化的构建策略探析
能力 如果说发现还可能有穷尽之时的话, 那么, 开发就是没有尽头的了 身 体(媒介)时 时刻刻能够感知到科技开发的新型消费品, 并且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新型消费品都是 身体“ 必需” 而且“ 必须” 不断升级换代、 的 令人眼花缭乱的数码产品, 有着超级短暂的 流行周期和超快的淘汰速度, 伴随着新功能 的开发 , 多种伴生性消费品也被生产出来 以手机为例, 由单纯的移动通话工具到成为 【 摘要】没 有大众 媒介的 参与就不 短暂的时间 建立 会在 里 起以消费 征的大 化。 为特 众文 大 娱乐通讯工具, 中间经历了外形、 体积、 重量 众 媒介在传播消费 理念和塑 众大化的过 主义 造大 程中, 与大众的日 常生活结成了 错综复 和功能的诸多改进, 也催生了短信服务、 彩 杂的关系, 稳步 从而 有效 地达到了 其目 的 铃、 手机小说、 手机电视等等与之相关的前 所未有的消费内容。 之前只与耳朵和嘴巴 有 [关键词】 众 媒介 消费 日 生 大 常 活 关的手机(看不见的当然还有言语交流时大 脑的参与)现在可说是全面调动了耳朵、 嘴 巴、 眼睛甚至胳膊、 脚(因为要伴随音 手、 腿、 大众是一个具有历史范畴的概念 , 当 为身体或本能的首要需求就是消费的需求, 乐手舞足蹈)以 及全身各肌肉组织的参与」 参 然它也同时有政治学和经济学意义上的所 在此基础之上生长起来的大众文化也就先 与者多了, 要求也就更多样了, 欲望被提升 指和能指。 但是, 无论从哪种角度理解大众, 天地具有了消费主义的基因。 但是大众文化 了, , 这样 对新的消费形式和内容的接受就 都离不开它社会意义上的基本指向。 从社会 要等同于消费文化, 还要经过大众媒介对大 以大众的主动需求的方式显示出来了, 大众 学角度看, 大众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绝大多 众进行一番舒服的“ 按摩” 之后才能实现。 那 媒介则适时地、 笑容满面地以谦卑的服务者 数, 并且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庞大的基座部 么, 大众媒介是怎样运作才能达成这样的效 姿态恭恭敬敬地为大众提供上一道又一道 分。 按照衣俊卿在《 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 果呢? 麦克卢汉“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的判 的消费大餐。 大众媒介由身体本身(人体的延 一书中的分类, 人的活动领域主要划分为三 断已经表明, 正是通过身体, 媒介进入了大 伸)到变成为身体提供服务者, 这一角色转 个基本层面:科学、 艺术、 哲学等自觉的精神 众的生活。 不仅如此, 大众媒介进而以日常 换达到的是扩展大众消费需求的目的, 其内 生产领域;经济、 政治、 社会经营管理、 各种公 生活的逻辑赢得了大众的欢心和服从, 通过 在策略上颇有“ 引君入瓮” 的智慧。 这个策略 共事务等有组织的社会活动领域;衣食住行、 这一过程更加强化或者说是内化了它的大 的战略战术意义在于, 身体在经过大众媒介 饮食男女、 婚丧嫁娶等 自在的日常生活领 众性, 使自己成为更高层次上的大众媒介。 的这番调教之后, 也已不再是原本意义上的 域。 [1]其中日 常生活领域的构成主体无疑是 日常生活的动力源于身体对物质的消 身体了, 它不再是(或不仅仅只是)人的物质 大众, 也是在此层面上大众有了它的参照对 费需要 , 追求物质满足成为其基本特征之 存在形态, 也不再仅仅是宗教视野中的“ 肉 象— 精英, 也才更清晰地显示出其基本特 一。 媒介在获得了“ 人体的延伸” 的资格后, 身”“ ,身体的地位” 就演变成了“ 一种文化事 征。 当然, 这样说并不是说精英就没有日常 俨然以身体代言人的身份, 打着满足身体需 实”成为“ , 最美的消费品”“ 。在消费的全套 生活, 而是就日常生活在其活动领域中 所占 要的合情合理的旗号, 引领大众开始了大张 装备中, 有一种比其它一切都更美丽、 更珍 的比重而言的(至于这种量上的区别是否导 旗鼓地对消费的追求之旅。 当大众欢呼雀跃 贵、 更光彩夺 目的物品— 它比负载 了全部 致了质上的差异, 这个判断同样是要在具体 地踏上这次旅程之后很快就发现了一个不 内涵的汽车还要负载了更沉重的内涵 这便 的历史语境中 方能开展)。 知是让人高兴还是沮丧的事实:这是一次没 是身体。 身体由消费的理由 "[4」 成为消费的 可见 , 大众生活或者说 日常生活的起 有终点的旅行。 让人高兴的是, 沿途的风景 对象进而蜕变为消费文化本身的过程就是 点是由人的本能要求促发的并整体的呈现 真的“ 看上去很美”可让人沮丧的是, , 我们 身体由“ 沉重的肉身” 脱胎换骨为可以承载 为对本能要求的满足过程。 身体是本能的栖 再也不能“ 回家” 媒介将人体延伸得没 无限能指的、 了! 轻盈的符号的过程, 也是身体 息之地, 大众生活或者日常生活的核心内容 有了边际, 见多识广的身体早已不再满足于 由自然物转化为商品的过程, 更是身体成为 就又可以转化成以围绕着由各种器官和组 温饱, 它不断地发现着新需求, 甚至忘记了 媒介的延伸的过程 身体的内涵越丰富, 就 织构成的身体展开的生活。 身体是个体人的 它的基本需要只是衣食住行之需。 当报纸 越会有越多的消费欲望被源源不断地开发 物质存在形态, 是最具大众性的,媒介是人 利用电报进行信息传递时, “ 人和事件之间 出来 身体最终就会蒸发成轻飘飘的快乐。 体的延伸”根据三段论的逻辑推理, , 可以得 的“ 空间的隔阂已被彻底消除” , "1838年, 为 当大众媒介与大众的身体结成不分彼 出媒介是大众媒介的结论。 这样, 媒介除了 了吸引投资者, 达盖尔在一个通告里说: ‘ 达 此的关系之后, 大众媒介顺理成章地通过遵 凭借其机械复制技术优势在数量上成为“ 大 盖尔银版法不只是用来再现自然的一种工 循大众 日常生活的逻辑进一步强化 着自己 众媒介” 之外, 又在人的物质存在层面上获 具 一 (它)赋予了自然再生的力量。 ’ ”, [21 大众媒介的角色, 深化着它塑造消费文化的 得了大众性, 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 大众媒 “ 因为有了电视, 我们便纵身跃入了一个与 功能。 日常生活的基本形态是它的重复性。 介”正是在上述的“ 。 大众性” 基础之上, 大众 过去毫无关联的现实世界”[3}时间的连续 个体的衣食住行、 , 婚丧嫁娶、 生老病死等生 媒介发挥了它塑造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所 性也被打破了……作为“ 人体的延伸” 的媒 命经历构成了人类日常生活的基本 内容, 也 向披靡的本领。 介就这样打开了原本囿于固定时空中的身 构成了大众日常生活每一天、 每一月、 每一 日常生活具有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 因 体的禁锢, 赋予了人体发现和开发新需求的 年……的循环和重复性特征。 这种波澜不惊
大众文化的特点
大众文化的特点1、商品性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商品买卖关系的消费行为;2、通俗性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3、流行性即大众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4、娱乐性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最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
5、依赖性即大众文化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
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
6、大众媒介性即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
大众媒介,通常包括机械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等)和电子媒介(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两大类。
7、日常性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是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环境中进行的。
8、类型性大众文化理论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
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罗森贝格认为大众文化的不足之处是单调、平淡、庸俗,以及容易在富裕生活中产生的诱惑和孤独感。
大众文化往往通过大众化媒体(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来传播和表现,尽管这种文化暂时克服了人们在现实中的茫然和孤独感以及生存的危机感,但它也很可能大大降低了人类文化的真正标准,从而在长远的历史中加深人们的异化。
大众文化理论滋养的土壤是现代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伴随高科技生产而呈现纷繁的物质文化消费。
文化消费是现象,不是文化本身;文化是精神产品,不是具体的物质。
工业化生产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即提供丰富的生活物质,文化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高级需求,即精神提升和美的建构,亦即人类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实现对人性的终极关怀。
大众文化的倡导者显然忽略了这个简单的事实。
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
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作者:陶东风1、《泰坦尼克号》风波在90年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方法是把大众文化批判与媒介帝国后殖民主义、第三世界批评、多元文化主义、全球化等)结合起来。
认为西方(尤其是美国)大众球性的传播导致非西方或第三世界国家文化传统的丧失,导致全球文化的"美国化"。
以形象的语言麦当劳化"或"可口可乐化"。
比如姚文放先生在《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社会科学辑门谈到了"文化工业与文化殖民主义"问题。
文章指出:"文化工业的跨国跨地区运作,最终结果势一体化、单一化,它致力于让长期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们用同样的方式去看、去听、去思考,将想、情绪、欲望统统纳入同样的模式,而这同一的观念形态、生活方式和话语系统主要以发达国家准,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为代价。
"作者认为这是文化上的一场"不"(1)在好莱坞巨片《泰坦尼克号》以锐不可挡之势席卷中国之时,运用媒介帝国主义的理论观众的文章也铺天盖地地被炮制出来。
媒介帝国主义的批评常常有高屋建瓴之势与振聋发聩之声。
义的论述者看来,《泰坦尼克号》的凯旋标志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传媒对于第三世界的文化征服《泰坦尼克号》的巨大胜利是金钱的绝对胜利,金钱以它战无不胜的巨大力量将一部空洞无聊的三部’巨片’。
同时,它是美国意识形态的胜利,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遮蔽和欺骗","90年代,是的巨大胜利,成为美国文化工业在中国的一次诺曼底登陆。
于是中国成为好莱坞的一个分销店,它国产电影,而且放逐和压迫了电影的精神内涵,使电影彻底地商业化,电影实际上成为一片精神废中国电影引进史上和中国思想史上最可耻的年代而进入历史"(2);另有论者就《泰坦尼克号》的们的感官在感受强烈刺激的时候,大脑已被悄悄地冲洗。
媒介文化研究知识梳理
媒介文化研究知识梳理在当今信息时代,媒介文化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电视、电影、互联网到社交媒体,媒介以各种形式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媒介文化研究作为一门跨学科的领域,旨在深入探讨媒介与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其背后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
一、媒介文化的概念媒介文化并非简单地指媒介所传播的内容,而是指媒介本身以及通过媒介所塑造的文化形态。
它是一种由媒介技术、媒介内容和受众互动共同构建的文化现象。
媒介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文化的创造者和塑造者。
例如,电视节目不仅提供娱乐,还传递着特定的社会观念和价值取向;社交媒体不仅是交流平台,也形成了独特的社交文化和语言。
二、媒介文化研究的主要理论1、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是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产物,是一种文化工业,通过标准化、商业化的生产方式,控制和操纵着大众的思想和行为,剥夺了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2、文化研究学派强调文化是一种日常生活的实践,关注受众对媒介文化的解读和使用。
认为受众并非被动接受媒介信息,而是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根据自己的社会背景和经验对媒介内容进行解读和重构。
3、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著名观点,他认为媒介本身的形式和特点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比媒介所传递的内容更为重要。
例如,电视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感知方式和生活方式。
4、鲍德里亚的仿真与拟像理论鲍德里亚认为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仿真的时代,媒介所创造的图像和符号已经超越了现实,人们生活在一个由虚拟和仿真构建的世界中。
三、媒介文化的特点1、全球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文化突破了地域和国家的限制,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交流。
例如,好莱坞电影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观众,流行音乐也能够迅速传遍全球。
2、商业化媒介文化往往与商业利益紧密结合,追求收视率、点击率和票房收入。
商业逻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媒介内容的生产和传播。
大众文化专题——手机媒介互动性
手机报互动性优势的典型体现
1. 与网站的互动 手机报刊发的精华内容,如果读者需要详细阅 读,需要用户回复短信另外定制或通过手机上 网等形式获取。没有开通手机报数据库和WAP 网站的媒体,可以在互联网上设立手机报详细 的内容,在彩信手机报上显示详细内容的链接 网址供读者延伸阅读。同时手机报还可以与网 站开展读者调查以及其他电子商务方面的合作。
此外,手机媒介互动性还可以体现在以下方面:
1、使用手机可以加强信息交流,增强人与人 之间的情感交流。 2、使用手机可以用于上网查询资料,帮助学 习 3、通讯功能 ……
加强信息交流,增强情感交流
比起电脑,手机就方便多了:方便联系和沟通, 联络家长方便、方便和同学联系、固定电话不 容易联系找到对方、向朋友倾诉心声、还可以 通过发短信,在节日里为亲朋好友送去祝福。
手机功能
手机报简介
手机报(Mobile Newspaper)是依托手机媒介, 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 信息传播平台,用户可通过手机浏览到当天发 生的新闻。在手机上开发发送新闻、图片、广 告等功能,手机报可以为企业发送大容量的多 媒体信息,手机报包括长达1000字的文章、 50K的图片。
3.与读者的互动 手机报与读者的“零距离”接触,使其可以与读者 开展随时随地的互动。当前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 就是通过受众与传播者的强烈互动而被人们广泛关 注的。读者通过回复短信的方式与媒体互动,及时 反馈自己对某一新闻事件的看法和建议,也可以利 用手机的拍摄功能随时记录生活中的精彩一瞬,与 他人共享。手机报在与读者互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是,栏目设置除了呈现传统媒体的内容外,要有自 己的原创性作品,否则容易沦为传统媒体的“二传 手”。手机报应结合自身的媒介特点和受众定位, 在内容上进行创新,以提高内容的吸引力和时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众文化是一个文化术语,并且是在中性意义上使 用的,主要是指一种由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都市文 化产业与各种日常消费文化形态。
(2)mass culture
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霍克海默、阿多尔诺认为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大众文化已经成为对社会群体具 有强大控制力的“文化工业”,“整个世界都要通 过文化工业的过滤。”大众文化工业正在把社会的 个人塑造成无个性的群体的一分子。
(三)媒介内容娱乐化
快乐崇拜——娱乐成为生命质量的组 成部分
麦克唐纳:“大众文化的花招很 简单——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大 伙儿高兴。
“可耻的不是娱乐,而是不让人 们娱乐”
王朔“玩”小说、周星弛“搞” 笑、胡戈恶“搞”、电影追求 “幻灯片”化。
专门的娱乐频道:电影、电视剧、 音乐、时尚频道
约翰·斯托雷(John Storey )
(1)大众文化是为许多人所广泛喜欢的文化。 (2)大众文化是在确定了高雅文化(high culture)之
后所剩余的文化。
(3)大众文化是具有商业文化色彩的、以缺乏辨别力 的消费者大众为对象的大众文化。
(4)大众文化是人民为人民的文化(culture of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追求娱乐性是大众文化的一个基本宗旨。 娱乐已经几乎渗透进了了我们生活的方 方面面
50年代的美国文化“已转 向享乐主义,它注重游玩、 娱乐、炫耀和快乐……享 乐主义的世界充斥着时装、 摄影、广告、电视和旅行。 这是一个虚构的世界,人 在其间过着期望的生活, 追求即将出现而非现实的 东西。而且一定是不费吹 灰之力就能得到的东西。”
(5)大众文化是社会中从属群体的抵抗力与统治群体 的整合力之间相互斗争的场所。
(6)大众文化是后现代意义上的消融了高雅文化和大 众文化(h化。
(4)界定
大众文化是以大众媒 介为手段,按商品规 律运作,旨在使普通 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 悦体验的文化传播, 包括通俗诗、通俗报 刊、畅销书、流行音 乐、电视节目、电影 广告、视频、博客等 形态。
宗教、爱国主义等主流价值观被强调 地方报纸避免报道银行贷款危机的新闻 极少报道教会或牧师的丑闻 法律工作者形象较完美高大 医疗和教育部门几乎没有负面新闻
议题:超级女声缘何成功?
《超级女声》,简称超女,是中国湖南卫视在
2004年至2006年间举办的针对女性的大众歌手选秀 赛,每年一届。此项赛事接受任何喜欢唱歌的女性 个人或组合的报名。其颠覆传统的一些规则,使之 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是现今中国大陆颇受欢迎 的娱乐节目之一。超级女声前身是湖南电视台娱乐 频道所主办的“超级男声”一个姊妹赛事。2004年 在湖南地区取得成功后,转由湖南卫视与其他地市 媒体联办,每年在全国的部分城市举行分唱区选拔 赛,最后在长沙举行年度总选。
“在文化工业中,个性就是一种幻象,这不 仅是因为生产方式已经被标准化。个人只有 与普遍性完全达成一致,他才能得到容忍, 才是没有问题的。虚假的个性就是流行:从 即兴演奏的标准爵士乐,到用卷发遮住眼睛, 并以此来展现自己原创力的特立独行的电影 明星等,皆是如此。个性不过是普遍性的权 力为偶然发生的细节印上的标签,只有这样, 它才能接受这种权力。”(《启蒙辩证法》中译
人际关系进入物质化时代。
(4)类型性
按照固定模式和类 型打造产品,在作 品内容、角色定位、 事件情节构思、场 景设置、语言风格、 视听效果等方面流 于套路化、公式化。
(5)娱乐性
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 追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众的消费、 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例如. 芒果台与冯小刚的贺岁片
本172页)
(3) popular culture
英国文化理论家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1921-1988):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不是由民众而是由其他人来确认的,并 且它仍然包含两重旧的含义:下等作品(与不同于 通俗文学、通俗出版物的精致出版物相比较);意 在赢得青睐的作品(有别于民主杂志的那些通俗杂 志和通俗娱乐节目);也还有被很多人所喜欢的更 现代的含义,当然在许多情况下与较早含义有重叠。 大众文化的近期含义,是指民众为他们自己实际制 作的文化,这不同于所有那些含义。它经常被用来 代替过去的民间文化(folk culture),但这也是 现代强调的一种重要含义。”
(二)大众文化特征
“它是通俗的、短命的、消费性的、廉价的、大批生产 的、年轻的、诙谐的、色情的、机智而有魅力的恢弘壮 举”——理查德.汉密尔顿
(1)日常性:指公众对于大众文化的接受往往是在日 常生活环境中进行,接受过程往往与日常生活交织在一 起,以满足日常生活兴趣。
(2)商品性:与高雅文化作品淡化其商品特性不同, 大众文化毫不讳言自身的商品属性——它本身就是一种 文化商品,是当今消费文化的一部分。即由文化产业机 构制作、供公众消费、以获取商业利润为最大目的。
——丹尼尔•贝尔 :《资本主 义文化矛盾》
“这是一个娱乐之城,在 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 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 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 的政治、宗教、新闻、体 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 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 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 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 死的物种”。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 死》
二、大众文化对大众传播媒介内容的影响
(一)媒介内容的多 元化
大众文化与官方主流 文化、学界精英文化 并驾齐驱,打破主流 文化对话语权的垄断, 更加贴近大众。
(二)媒介内容的浅显化
为最大限度的吸引受众,必然极力迎合受众 的趣味,舍弃精英类大众,针对文化层次一 般的受众。
商业性与复制性决定了它的作品是一种急功 近利的素食产品、平面、没有深度、碎片化、 难以持续。
海选:参与、审丑; 短信投票:参与权; 感情因素:情感宣泄; 商业化运作:想唱就唱 娱乐性
谢谢观赏
流行时尚与特定时代心理相关联——“人人 模仿时尚,时尚模仿时代”
1978年“知识就是力量”——影视“图书馆情结” 1981年“美学热”——影视“红衬衫”“红裙子” 80年代“毛毛雨”——对刚性文化的反抗 1986年崔健《一无所有》——“愤青时代”反思文革 服饰:80、90之交“宽大”——女权意识 近年“短得露脐、瘦得贴身”——压力下的关爱 90年代末“无厘头”——社会的无序、价值的模糊 前卫装扮——个性“张扬”“释放”“注意力” 颓废妆、病态美——认知的迷茫 “聊天”、“短信”——“快餐文化”的“一次性”,
第八章 媒介内容与大众文化
一、大众文化概述 二、大众文化对大众传播媒介内容的影响
一、大众文化概述
(一)定义
(1)人民大众的文化 vs 大众文化 前者是一个政治术语,是在肯定或赞扬的意义上来使
用的,用来指代表人口绝大多数的作为历史主体的无 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文化。 “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 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 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 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 “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 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 阶级……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 最广大的人民大众。” 毛泽东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四)媒介内容的文化版本
西方将新闻成为新闻故事,意在视一个新闻 为一个故事,主张从讲故事的角度来收集和 才写新闻。新闻故事就具模式化的特点:好 人好事、善有善报、与人为善、亲情至上;
媒介内容常无意识地反射一个社会的主流价 值观;
美国媒体对主流社会的报道偏向
作为美国社会主流阶层的象征,银行、宗教、 法律、医疗等领域被塑造为神圣不可侵犯;
商品性的表现
大众文化作品被商品化 个案:90年代“红色经典”热、闲适小品热 商品被文化包装 个案:商业环境、消费行为、过程等
所以,大众文化常常不简单指静态意义 上的作品,而是指包括作品在内的人的整个 消费行为和过程,商品与文化杂糅共存。
(3)流行性
大众文化的必然特征.流行的起点是一定文 化语境中的原创性,终点是一定文化语境中 的模式化。例如:《一封家书》开创了日常 书信体语言融入歌词的形式,随后出现《咱 老百姓》、《祝你平安》、《常回家看看》 等一批歌唱亲情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