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
2015年中考数学考点专项二:方程与不等式 一元二次方程
![2015年中考数学考点专项二:方程与不等式 一元二次方程](https://img.taocdn.com/s3/m/0d8f0ddf84254b35eefd348a.png)
专项二
方程与不等式
2015年考点:一元二次方程
【难易度】0
□已掌握
知识点:配方法的应用专项二来自方程与不等式2015年考点:一元二次方程
【难易度】0
□已掌握
知识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专项二
方程与不等式
2015年考点:一元二次方程
【难易度】0
□已掌握
知识点:估算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难易度】
□已掌握
知识点: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方法
专项二
方程与不等式
2015年考点:一元二次方程
【难易度】
□已掌握
知识点: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专项二
方程与不等式
2015年考点:一元二次方程
【难易度】0
□已掌握
知识点:根与系数的关系
专项二
方程与不等式
2015年考点:一元二次方程
【难易度】0
□已掌握
专项二
方程与不等式
2015年考点:一元二次方程
【难易度】0
□已掌握
知识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
专项二
方程与不等式
2015年考点:一元二次方程
【难易度】
□已掌握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专项二
方程与不等式
2015年考点:一元二次方程
【难易度】
□已掌握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专项二
方程与不等式
2015年考点:一元二次方程
【难易度】
□已掌握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专项二
方程与不等式
2015年考点:一元二次方程
人教版九上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和考点精析
![人教版九上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和考点精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3a27b17c1cfad6185fa71f.png)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及考点精析一、知识结构: 一元二次方程⎪⎩⎪⎨⎧*⇒韦达定理根的判别解与解法二、考点精析考点一、概念(1)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③整式方程....就是一元二次方程。
(2)一般表达式:)0(02≠=++a c bx ax 其中2ax 是二次项,a 叫二次项系数;bx 是一次项,b 叫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都是方程在一般形式下定义的,所以求一元二次方程的各项系数时,必须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⑶难点:如何理解 “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①该项系数不为“0”; ②未知数指数为“2”;③若存在某项指数为待定系数,或系数也有待定,则需建立方程或不等式加以讨论。
典型例题: 例1、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12132+=+x xB 02112=-+x xC 02=++c bx axD 1222+=+x x x 变式:当k 时,关于x 的方程3222+=+x x kx 是一元二次方程。
例2、方程()0132=+++mx x m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值为 。
针对练习:★1、方程782=x 的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是 。
★2、若方程()021=--m xm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⑴求m 的值;⑵写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
★★3、若方程()112=•+-x m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4、若方程nx m +x n -2x 2=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下列不可能的是( )B.m=2,n=1C.n=2,m=1D.m=n=1考点二、方程的解⑴概念: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的解。
⑵应用:利用根的概念求代数式的值; 例1、已知322-+y y 的值为2,则1242++y y 的值为 。
例2、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4222=-++-a x x a 的一个根为0,则a 的值为 。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知识点总结与例题讲解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知识点总结与例题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7cced51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f.png)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知识点总结与例题讲解一、本节知识点(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 (2)三个二次的关系. (3)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知识点拓展:(4)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5)高次不等式的解法. 二、本节题型(1)解不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2)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3)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4)简单高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5)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6)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 三、知识点讲解.知识点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我们把只含有1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不等式,称为一元二次不等式.即形如02>++c bx ax (≥0)或02<++c bx ax (≤0)(其中0≠a )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二次不等式.元二次不等式的解与解集使一元二次不等式成立的x 的值,叫做这个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其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注意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 知识点 三个二次的关系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以及二次函数的图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与二次函数()002≠=++=a c bx ax y 的关系是:(1)当ac b 42-=∆≥0时,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有实数根,二次函数()002≠=++=a c bx ax y 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且方程的解是交点的横坐标,交点的横坐标亦是方程的解;①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二次函数()002≠=++=a c bx ax y 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②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二次函数()002≠=++=a c bx ax y 的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即抛物线的顶点).(2)当042<-=∆ac b 时,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无实数根,二次函数()002≠=++=a c bx ax y 的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具体关系见下页表(1)所示.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002≠=++=a c bx ax y 的关系是:(1)一元二次不等式02>++c bx ax (≥0)的解集就是二次函数()002≠=++=a c bx ax y 的图象位于x 轴上方(包括x 轴)的部分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一元二次不等式02<++c bx ax (≤0)的解集就是二次函数()002≠=++=a c bx ax y 的图象位于x 轴下方(包括x 轴)的部分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由表可知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端点值就是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知识点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是:(1)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将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 (2)计算ac b 42-=∆的值,并判断∆的符号; (3)当∆≥0时,求出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4)画出对应的二次函数的简图;(5)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形式,结合简图,写出其解集.注意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结构与二次项系数的符号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中,①当0>∆时,一元二次不等式()002>>++a c bx ax 的解集在“两根之外”,即“大于大根或小于小根”;一元二次不等式()002><++a c bx ax 的解集在“两根之内”,即“大于小根且小于大根”,简记为“大于0取两边,小于0取中间”;②当0=∆时,一元二次不等式()002>>++a c bx ax 的解集为⎭⎬⎫⎩⎨⎧-≠a b x x 2;一元二次不等式()002><++a c bx ax 的解集为∅;③当0<∆时,一元二次不等式()002>>++a c bx ax 的解集为R ;一元二次不等式()002><++a c bx ax 的解集为∅.表(1)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以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一元二次不等式在R 上恒成立的问题(1)02>++c bx ax 在R 上恒成立,则有:⎩⎨⎧<-=∆>0402ac b a 或⎩⎨⎧>==00c b a ; (2)02<++c bx ax 在R 上恒成立,则有:⎩⎨⎧<-=∆<0402ac b a 或⎩⎨⎧<==00c b a ;(3)一元二次不等式c bx ax ++2≥0在R 上恒成立,则有:⎩⎨⎧≤-=∆>0402ac b a ; (4)一元二次不等式c bx ax ++2≤0在R 上恒成立,则有:⎩⎨⎧≤-=∆<0402ac b a . 补充概念 二次函数的零点我们把使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的实数x 叫做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零点. 对零点的理解(1)二次函数的零点即相应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的实数根;(2)根据数形结合,二次函数的零点,即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且交点的个数等于零点的个数;(3)并非所有的二次函数都有零点.当ac b 42-=∆≥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相应二次函数存在零点.知识点 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分式不等式的概念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叫做分式不等式.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可将分式不等式化为以下标准形式: ①0)()(>x g x f ; ②)()(x g x f ≥0; ③0)()(<x g x f ; ④)()(x g x f ≤0. 分式不等式的解法解分式不等式的思路是把其转化为整式不等式求解.解分式不等式时,要先把分式不等式转化为标准形式. 各标准形式的分式不等式的解法为: (1)0)()(>x g x f 与不等式组⎩⎨⎧>>0)(0)(x g x f 或⎩⎨⎧<<0)(0)(x g x f 同解,与不等式0)()(>⋅x g x f 同解; (2))()(x g x f ≥0与不等式组⎩⎨⎧≠≥⋅0)(0)()(x g x g x f 同解;(3)0)()(<x g x f 与不等式组⎩⎨⎧<>0)(0)(x g x f 或⎩⎨⎧><0)(0)(x g x f 同解,与不等式0)()(<⋅x g x f 同解;(4))()(x g x f ≤0与不等式组⎩⎨⎧≠≤⋅0)(0)()(x g x g x f .由以上解法可以看出:将分式不等式转化为标准形式后,再将其转化为不等式组或同解整式不等式进行求解.知识点 高次不等式的解法解高次不等式,一般用“数轴标根法”,也叫“穿根引线法”,其步骤如下:(1)把高次不等式化为左边是几个因式的乘积,右边是0的形式,注意每个因式最高次项的系数必须为正;(2)把不等号换成等号,求出所得方程的所有实数根; (3)标根: 把各个实数根在数轴上标出;(4)画穿根线: 从“最右根”的右上方穿过根,往左下画线,然后又穿过“次右根”上去,如此一上一下依次穿过各根.但要注意偶次根不穿过,即奇过偶不过;(5)写出解集: 若不等号为“ > ”,则取数轴上方穿根线以内的范围;若不等号为“ < ”,则取数轴下方穿根线以内的范围.四、例题讲解例1. 解不等式0452>-+-x x .分析 先把不等式的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再进行求解.注意不等式的解集要写成区间或集合的形式.解: 原不等式可化为:0452<+-x x .对于方程0452=+-x x ,∵()0941452>=⨯⨯--=∆∴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解之得:4,121==x x . ∴不等式0452>-+-x x 的解集为{}41<<x x .点评 在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时,先观察二次项系数是否为正,若为负,则先把不等式的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例2. 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022>++c x ax 的解集为⎭⎬⎫⎩⎨⎧<<-2131x x ,求不等式022>-+-a x cx 的解集.分析 先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定理,求出c a ,的值.注意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端点值是对应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解: 由题意可知:0<a .∵关于x 的不等式022>++c x ax 的解集为⎭⎬⎫⎩⎨⎧<<-2131x x ∴21,3121=-=x x 是方程022=++c x ax 的两个实数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定理可得:⎪⎪⎩⎪⎪⎨⎧⨯-=+-=-213121312a c a ,解之得:⎩⎨⎧=-=212c a . ∴022>-+-a x cx 即012222>++-x x ∴062<--x x ,解之得:32<<-x .∴不等式022>-+-a x cx 的解集为{}32<<-x x .例3. 一元二次不等式()()052>-+x x 的解集为 【 】 (A ){}52>-<x x x 或 (B ){}25>-<x x x 或 (C ){}52<<-x x (D ){}25<<-x x分析 本题可用数轴标根法求解.使用该方法时,要把乘积中所有因式的最高次项的系数化为正数.解: 原不等式可化为:()()052<-+x x .∵方程()()052=-+x x 的根为5,221=-=x x .∴不等式()()052<-+x x 的解集为{}52<<-x x ,即原不等式的解集. ∴选择答案【 C 】.例4. 已知不等式042<++ax x 的解集为空集,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44≤≤-a a (B ){}44<<-a a (C ){}44≥-≤a a a 或 (D ){}44>-<a a a 或分析 本题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同时问题还可以转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不等式042<++ax x 的解集为空集,即相应的二次函数42++=ax x y 的图象位于x 轴上及其上方,或者不等式42++ax x ≥0在R 上恒成立.解: ∵不等式042<++ax x 的解集为空集∴162-=∆a ≤0,解之得:4-≤a ≤4. ∴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44≤≤-a a . ∴选择答案【 A 】.例5. 若关于x 的不等式()()021>--x mx 的解集为⎭⎬⎫⎩⎨⎧<<21x m x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0>m m (B ){}20<<m m(C )⎭⎬⎫⎩⎨⎧>21m m (D ){}0<m m分析 本题由题意可知:0<m . 解: ∵()()021>--x mx∴()02122>++-x m mx .∵其解集为⎭⎬⎫⎩⎨⎧<<21x m x ∴0<m .∴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0>m m . ∴选择答案【 D 】.例6. 已知函数182++=bx ax y 的定义域为[]6,3-,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_,实数b 的值为_________.解: ∵函数182++=bx ax y 的定义域为[]6,3-∴一元二次不等式182++bx ax ≥0的解集为[]6,3-.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定理可得:⎪⎪⎩⎪⎪⎨⎧⨯-=+-=-631863aab ,解之得:⎩⎨⎧=-=31b a . ∴实数a 的值为1-,实数b 的值为3. 例7. 已知函数m x x y +-=2.(1)当2-=m 时,求不等式0>y 的解集; (2)若0,0<>y m 的解集为{}b x a x <<,,求ba 41+的最小值. 解:(1)2-=m 时,22--=x x y .∵0>y ,∴()()02122>-+=--x x x x 解之得:1-<x 或2>x .∴不等式0>y 的解集为{}21>-<x x x 或;(2)∵02<+-=m x x y 的解集为{}21>-<x x x 或 ∴m ab b a ==+,1,且041>-=∆m ,解之得:41<m . ∵0>m ,∴0,0>>b a ,410<<m . ∴()a b b a b a b a b a ++=⎪⎭⎫ ⎝⎛++=+454141≥9425=⋅+a b b a . 当且仅当a b b a =4,即32,31==b a 时,等号成立.此时41923231<=⨯=m ,符合题意. ∴ba 41+的最小值为9. 例8. 解关于x 的不等式02>-x ax (0≠a ).分析 本题考查含有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当二次项系数含有参数时,要对二次项系数的正负进行讨论(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结构与二次项系数的符号有关).解: ∵02>-x ax ,∴()01>-ax x∴01>⎪⎭⎫ ⎝⎛-a x ax .∵0≠a ,∴分为两种情况:①当0>a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01x a x x 或;②当0<a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01x a x . 综上所述,当当0>a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01x a x x 或,当0<a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01x a x .另解: 解方程02=-x ax (0≠a )得:ax x 1,121==. 分为两种情况:①当0>a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01x a x x 或; ②当0<a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01x a x . 综上所述,当当0>a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01x a x x 或,当0<a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01x a x . 点评 不等式02>-x ax (0≠a )可化为01>⎪⎭⎫⎝⎛-a x ax .当0>a 时,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可知,原不等式同解于不等式01>⎪⎭⎫⎝⎛-a x x ;当0<a 时,原不等式同解于不等式01<⎪⎭⎫⎝⎛-a x x .例9. 若对于0>∀x ,132++x x x≤a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31a a (B )⎭⎬⎫⎩⎨⎧>31a a (C )⎭⎬⎫⎩⎨⎧>51a a (D )⎭⎬⎫⎩⎨⎧≥51a a . 解: ∵132++x x x≤a 恒成立 ∴只需a ≥max213⎪⎭⎫ ⎝⎛++x x x 即可. ∵0>∀x ∴311132++=++x x x x x≤513121=+⋅xx . 当且仅当xx 1=,即1=x 时,等号成立. ∴5113max 2=⎪⎭⎫ ⎝⎛++x x x . ∴a ≥51,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51a a .∴选择答案【 D 】.例10.(1)若关于x 的不等式0232>+-x ax (∈a R )的解集为{}b x x x ><或1(∈b R ),求b a ,的值;(2)解关于x 的不等式ax x ax ->+-5232(∈a R ).解:(1)由题意可知:0>a .一元二次方程0232=+-x ax 的根为b x x ==21,1.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定理可得:⎪⎪⎩⎪⎪⎨⎧⨯=+=baba1213,解之得:⎩⎨⎧==21b a .∴a 的值为1,b 的值为2;(2)∵ax x ax ->+-5232(∈a R ) ∴()0332>--+x a ax .当0=a 时,原不等式为523>+-x ,解之得:1-<x .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x x ;当0≠a 时,原不等式可化为()031>⎪⎭⎫ ⎝⎛-+a x x a . ①若0>a ,则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3x a x x 或; ②若03<<-a 时,原不等式同解于()031<⎪⎭⎫ ⎝⎛-+a x x ,且13-<a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3x a x ; ③若3-=a ,原不等式为()0132<+x ,其解集为∅;④若3-<a ,则13->a ,则原不等式的解集为⎭⎬⎫⎩⎨⎧<<-a x x 31. 综上所述,当0=a 时,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x x ;当0>a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3x a x x 或;当03<<-a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3x a x ; 当3-=a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3-<a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a x x 31. 例1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08322<-+kx kx . (1)若不等式的解集为⎭⎬⎫⎩⎨⎧<<-123x x ,求实数k 的值;(2)若不等式08322<-+kx kx 恒成立,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解:(1)由题意可知:0>k .一元二次方程08322=-+kx kx 的根是1,2321=-=x x .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定理:123283⨯-=-k ,解之得:81=k .∴实数k 的值为81;(2)当0=k 时,083<-恒成立,符合题意;当0≠k 时,由题意可知:⎪⎩⎪⎨⎧<⎪⎭⎫ ⎝⎛-⨯⨯-=∆<08324022k k k ,解之得:03<<-k . 综上所述,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03≤<-k k .例12. 若∀1≤x ≤4,不等式()422++-x a x ≥1--a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分析 本题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在给定闭区间上的恒成立问题,要把问题转化为相应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解: ∵()422++-x a x ≥1--a∴()1-x a ≤522+-x x . ∵1≤x ≤4∴当1=x 时,显然0⨯a ≤4521=+-成立,∴∈a R ; 当x <1≤4时,01>-x∴a ≤1522-+-x x x 恒成立,只需a ≤min2152⎪⎭⎫⎝⎛-+-x x x 即可.∵()14114115222-+-=-+-=-+-x x x x x x x ≥()41412=-⋅-x x . 当且仅当141-=-x x ,即3=x 时,等号成立.此时3=x []4,1∈,符合题意.∴a ≤4.综上所述,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4,∞-. 例13. 已知不等式012<--mx mx .(1)当∈x R 时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当∈x {}31≤≤x x 时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解:(1)当0=m 时,01<-恒成立,符合题意;当0≠m 时,则有⎩⎨⎧<+=∆<0402m m m ,解之得:04<<-m . 综上,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0,4-;(2)当0=m 时,显然∈x {}31≤≤x x 时,01<-恒成立,符合题意; 当0≠m 时,()11<-x mx .若1=x ,显然10<恒成立,此时∈m R ; 若x <1≤3,则()01>-x x ∴()11-<x x m 恒成立,只需()min11⎥⎦⎤⎢⎣⎡-<x x m 即可. ∵()4121111122-⎪⎭⎫ ⎝⎛-=-=-x x x x x ≥614121312=-⎪⎭⎫ ⎝⎛- ∴()6111min=⎥⎦⎤⎢⎣⎡-<x x m . 综上所述,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61,.例14. 解关于x 的不等式()m x m mx --+122≥0.解: 当0=m 时,x -≥0,解之得:x ≤0.∴原不等式的解集为{}0≤x x ;当0≠m 时,原不等式可化为()()m x mx +-1≥0∴()[]m x m x m --⎪⎭⎫⎝⎛-1≥0.方程()m x m mx --+122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m x mx -==21,1. 当0>m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m x m x x 或1; 当0<m 时,原不等式同解于()[]m x m x --⎪⎭⎫ ⎝⎛-1≤0,且m m -<1.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m m m x 1. 综上所述,当0=m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0≤x x ;当0>m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m x m x x 或1;当0<m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m m m x 1. 例15. 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22->-x kx kx . (1)当2=k 时,解不等式; (2)当∈k R 时,解不等式.解:(1)当2=k 时,2422->-x x x∴02522>+-x x ∴()()0212>--x x . 解之得:2>x 或21<x .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12x x x 或;(2)原不等式可化为()02122>++-x k kx . 当0=k 时,02>+-x ,解之得:2<x .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x x ;当0≠k 时,原不等式可化为()()012>--kx x∴()012>⎪⎭⎫⎝⎛--k x x k .方程222->-x kx kx 的根为kx x 1,221==. 当0<k 时,原不等式同解于()012<⎪⎭⎫ ⎝⎛--k x x ,且21<k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1x k x ; 当0>k 时,原不等式同解于()012>⎪⎭⎫⎝⎛--k x x .①若21>k ,则21<k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k x x x 12或; ②若21=k ,则21=k,∴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x x ; ③若210<<k ,则21>k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1x k x x 或.综上所述,当0=k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x x ;当0<k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1x k x ; 当210<<k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1x k x x 或;当21=k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x x ; 当21>k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k x x x 12或.例16. 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0622<+-k x kx .(1)若不等式的解集为{}23->-<x x x 或,求实数k 的取值; (2)若不等式的解集为R ,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解:(1)由题意可知:0<k .一元二次方程0622=+-k x kx 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2,321-=-=x x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定理可得:232--=--k ,解之得:52-=k . ∴实数k 的值为52-;(2)当0=k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0>x x ,不符合题意;当0≠k 时,则有:⎩⎨⎧<-=∆<024402k k ,解之得:66-<k . 综上所述,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66k k .例17. 已知122++ax ax ≥0恒成立,解关于x 的不等式022<+--a a x x .解:∵122++ax ax ≥0恒成立∴当0=a 时,1≥0恒成立,符合题意;当0≠a 时,则有:⎩⎨⎧≤-=∆>04402a a a ,解之得:a <0≤1. 综上,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0. 对于不等式022<+--a a x x当0≤a ≤1时,原不等式可化为()()01<-+-a x a x∴()()[]01<---a x a x ,方程022=+--a a x x 的根为a x a x -==1,21.①若a <21≤1,则a a ->1,∴原不等式的解集为{}a x a x <<-1; ②若21=a ,则a a -=1,∴原不等式的解集为∅;③若210<<a ,则a a -<1,∴原不等式的解集为{}a x a x -<<1.综上所述,对于不等式022<+--a a x x :当a <21≤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a x a x <<-1; 当21=a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当0≤21<a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a x a x -<<1.例18. 不等式()()xa c xb x -++≤0的解集为{}321≥<≤-x x x 或,则=+c b 【 】(A )5- (B )2- (C )1 (D )3解: 原不等式可化为()()ax c x b x -++≥0,同解于()()()⎩⎨⎧≠-≥++-00a x c xb x a x .方程()()0=-++ax c x b x 的解为c x b x -=-=21,.∵该不等式的解集为{}321≥<≤-x x x 或∴2=a ,⎩⎨⎧=--=-31c b 或⎩⎨⎧-=-=-13c b ,∴⎩⎨⎧-==31c b 或⎩⎨⎧=-=13c b .∴2-=+c b . ∴选择答案【 B 】.例19. 已知函数b ax x y +=2(b a ,为常数),且方程012=+-x y 的两个根为31=x ,42=x .(1)求b a ,的值;(2)设1>k ,解关于x 的不等式()xkx k y --+<21.解:(1)由题意可得:⎪⎪⎩⎪⎪⎨⎧=+-+=+-+0124416012339b a b a ,整理得:⎪⎪⎩⎪⎪⎨⎧-=+-=+142131ba ba ,解之得:⎩⎨⎧=-=21b a . ∴a 的值为1-,b 的值为2;(2)由(1)可知:xx y -=22.∵()x kx k y --+<21,∴()xkx k x x --+<-2122. ∴()()()021212<---=-++-xk x x x k x k x . 原不等式同解于()()()021>---k x x x .∵1>k∴当21<<k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1><<x k x x 或; 当2=k 时,()()0212>--x x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1≠>x x x 且;当2>k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k x x x ><<或21.综上所述,当21<<k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1><<x k x x 或;当2=k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1≠>x x x 且;当2>k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k x x x ><<或21.例20. 已知集合()()[]{}0132<+--=a x x x A ,()⎭⎬⎫⎩⎨⎧<+--=012a x a x x B . (1)当2=a 时,求B A ;(2)若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1)当2=a 时∵()(){}{}72072<<=<--=x x x x x A ,{}52052<<=⎭⎬⎫⎩⎨⎧<--=x x x x x B∴{}52<<=x x B A ;(2)∵∈∀a R ,恒有a a >+12,()()()[]{}010122<+--=⎭⎬⎫⎩⎨⎧<+--=a x a x x a x a x x B ∴{}12+<<=a x a x B . 当213>+a ,即31>a 时,{}132+<<=a x x A . ∵A B ⊆,∴⎩⎨⎧+≤+≥13122a a a ,解之得: 2≤a ≤3.∴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3,2;当213=+a ,即31=a 时,(){}∅=<-=022x x A ,显然不符合题意; 当213<+a ,即31<a 时,{}213<<+=x a x A .∵A B ⊆,∴⎩⎨⎧≤+≤+21132a aa ,解之得: 1-≤a ≤21-.∴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1,1. 综上所述,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3,221,1 ⎥⎦⎤⎢⎣⎡--. 例21. 已知不等式442-+>+m x mx x .(1)若对任意实数x 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若对于0≤m ≤4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x 的取值范围.解:(1)∵442-+>+m x mx x∴()0442>-+-+m x m x . ∵对任意实数x 不等式恒成立∴()()04442<---=∆m m ,解之得: 40<<m .∴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4,0; (2)∵442-+>+m x mx x ∴()04412>+-+-x x m x . ∵对[]4,0∈∀m ,不等式恒成立∴()()⎩⎨⎧>+-+⨯->+-+⨯-044410440122x x x x x x ,解之得:0≠x 且2≠x . ∴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2200><<<x x x x 或或.点评 解决恒成立问题时一定要清楚谁是主元,谁是参数.一般情况下,知道谁的范围,就选谁当主元,求谁的范围,谁就是参数,构造以主元为变量的函数,根据主元的取值范围求解.例22. 设()12--=mx mx x f ,求使()0<x f ,且m ≤1恒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解: ∵()0<x f ,m ≤1,∴012<--mx mx ,[]1,1-∈m .∴()012<--m x x 对[]1,1-∈m 恒成立. 设()()12--=m x x m g ,则有:()()()()()⎩⎨⎧<-⨯-=<--⨯-=-0111011122x x g x x g ,解之得:251251+<<-x .∴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251,251.重要结论 一次函数()b kx x f +=()0≠k 在区间[]n m ,上的恒成立问题:(1)若()0>x f 恒成立,则()()⎩⎨⎧>>00n f m f ;(2)若()0<x f 恒成立,则()()⎩⎨⎧<<0n f m f .例23. 设函数()12--=mx mx x f ()0≠m ,若对于[]3,1∈x ,()5+-<m x f 恒成立,求m 的取值范围.解: ∵()5+-<m x f 在[]3,1∈x 上恒成立∴062<-+-m mx mx 在[]3,1∈x 上恒成立. 令()62-+-=m mx mx x g ,只需()0max <x g 即可. 函数()x g 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212=--=m m x . 当0>m 时,()x g 在[]3,1上单调递增 ∴()()0673max <-==m g x g ,解之得:76<m . ∴760<<m ; 当0<m 时,()x g 在[]3,1上单调递减 ∴()()061max <-==m g x g ,解之得:0<m .综上所述,m 的取值范围是⎭⎬⎫⎩⎨⎧<<<7600m m m 或.另解: ∵062<-+-m mx mx 在[]3,1∈x 上恒成立∴()612<+-x x m 在[]3,1∈x 上恒成立.∵04321122>+⎪⎭⎫ ⎝⎛-=+-x x x ∴162+-<x x m 在[]3,1∈x 上恒成立.只需761336162min 2=+-=⎪⎭⎫ ⎝⎛+-<x x m 即可. ∵0≠m∴m 的取值范围是⎭⎬⎫⎩⎨⎧<<<7600m m m 或. 例24. 已知集合{}042≤-=t t A ,对于任意的A t ∈,使不等式122->-+x t tx x 恒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解: {}{}22042≤≤-=≤-=t t t t A .∵当A t ∈时,不等式122->-+x t tx x 恒成立 ∴()01212>+-+-x x t x 恒成立. 设()()1212+-+-=x x t x t f ,则有:()()⎩⎨⎧>-=>+-=-012034222x f x x f ,解之得:1-<x 或3>x . ∴x 的取值范围是{}31>-<x x x 或.例25. 对一切实数x ,不等式12++x a x ≥0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解: 当0=x 时,显然对∈∀a R 成立;当0≠x 时,a ≥⎪⎭⎫ ⎝⎛+-=--=--x x x x x x 1112,只需a ≥max 1⎪⎭⎫ ⎝⎛+-x x 即可.∵⎪⎭⎫ ⎝⎛+-x x 1≤212-=⋅-x x∴21max -=⎪⎭⎫ ⎝⎛+-x x ,∴a ≥2-.∴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例26. 已知0,0>>y x ,且()()()144152++--+y x m y x ≥0恒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解: ∵0,0>>y x ,∴0>+y x .∵()()()144152++--+y x m y x ≥0恒成立∴15-m ≤()y x y x yx y x +++=+++1441442恒成立,只需15-m ≤min144⎪⎭⎫ ⎝⎛+++y x y x 即可. ∵y x y x +++144≥()241442=+⋅+yx y x (当且仅当12=+y x 时,等号成立) ∴24144min =⎪⎭⎫ ⎝⎛+++y x y x ,∴15-m ≤24,解之得:m ≤5.∴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5,∞-. 例27. 已知61>k ,对任意正实数y x ,,不等式ky x k +⎪⎭⎫ ⎝⎛-213≥xy 2恒成立,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解: ∵61>k ,∴0213>-k . ∴ky x k +⎪⎭⎫ ⎝⎛-213≥xy k k ky x k ⎪⎭⎫⎝⎛-=⋅⎪⎭⎫ ⎝⎛-213221322.当且仅当ky x k =⎪⎭⎫⎝⎛-213,即x kk y 213-=时,等号成立.∴ky x k +⎪⎭⎫ ⎝⎛-213的最小值为xy k k ⎪⎭⎫⎝⎛-21322∵不等式ky x k +⎪⎭⎫⎝⎛-213≥xy 2恒成立∴xy k k ⎪⎭⎫ ⎝⎛-21322≥xy 2∴xy k k ⎪⎭⎫ ⎝⎛-21342≥xy 2,解之得:k ≥21.∴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21.例28. 若关于x 的不等式()()0121122>+++-+-x x x k x k 的解集为R ,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解: ∵04321122>+⎪⎭⎫ ⎝⎛+=++x x x 在R 上恒成立 ∴原不等式同解于不等式()()02112>+-+-x k x k ,其解集为R 当1=k 时,02> 在R 上恒成立,符合题意;当1≠k 时,则有:()()⎩⎨⎧<---=∆>-0181012k k k ,解之得:91<<k . 综上所述,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9,1.例29.(1)解关于x 的不等式()422++-x a x ≤a 24-(∈a R );(2)若x <1≤4时,不等式()422++-x a x ≥1--a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1)∵()422++-x a x ≤a 24-∴()()a x x --2≤0.当2>a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a x x ≤≤2; 当2=a 时,()22-x ≤0,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x x ;当2<a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x a x .综上所述,当当2>a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a x x ≤≤2;当2=a 时,()22-x ≤0,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x x ;当2<a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x a x . (2)由题意可知,当(]4,1∈x 时,不等式()5212+---x x a x ≥0恒成立.∴当(]4,1∈x 时,a ≤1522-+-x x x 恒成立,只需a ≤min2152⎪⎭⎫⎝⎛-+-x x x 即可.∵(]4,1∈x ,∴()14114115222-+-=-+-=-+-x x x x x x x ≥()41412=-⋅-x x . 当且仅当141-=-x x ,即3=x 时,等号成立.∴4152min 2=⎪⎭⎫ ⎝⎛-+-x x x .∴a ≤4,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4,∞-.例30.(1)已知命题∈∀x p :R ,a x x +-22≥0,命题∈∃x q :R ,0122=-++a x x ,若p 为真命题,q 为假命题,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已知a ≥21,二次函数c ax x a y ++-=22,其中c a ,均为实数,证明对任意x (0≤x ≤1),均有y ≤1成立的充要条件是c ≤43.解:(1)∵命题∈∀x p :R ,a x x +-22≥0为真命题∴()a a 44422-=--=∆≤0,解之得: a ≥1.∵命题∈∃x q :R ,0122=-++a x x 为假命题 ∴⌝q :∈∀x R ,0122≠-++a x x 为真命题. ∴()01241<--=∆a ,解之得:85>a . ∴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2)证明: 二次函数c ax x a y ++-=22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aa a x 2122=--=. ∵a ≥21,∴a210<≤1. ∵[]1,0∈∀x ,02<-a∴函数c ax x a y ++-=22的最大值在顶点处取得,即4144222max +=---=c a a c a y . 充分性: ∵c ≤43,∴41+c ≤14143=+,即max y ≤1. ∴y ≤1;必要性: ∵[]1,0∈∀x ,均有y ≤1成立. ∴max y ≤1,即41+c ≤1,解之得: c ≤43. 综上所述, 对任意x (0≤x ≤1),均有y ≤1成立的充要条件是c ≤43.例3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22++-m mx x ≤0(∈m R )的解集为M . (1)当M 为空集时,求m 的取值范围;(2)在(1)的条件下,求1522+++m m m 的最小值;(3)当M 不为空集,且{}41≤≤⊆x x M 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解:(1)∵不等式222++-m mx x ≤0(∈m R )的解集为M 为空集∴()()084424222<--=+--=∆m m m m ,解之得:21<<-m .∴m 的取值范围是{}21<<-m m ;(2)由(1)可知: 21<<-m ,∴310<+<m .∴()14114115222+++=+++=+++m m m m m m m ≥()41412=+⋅+m m . 当且仅当141+=+m m ,即1=m 时,等号成立. ∴1522+++m m m 的最小值为4;(3)由题意可知,方程0222=++-m mx x 的两个实数根均在[]4,1内 设()222++-=m mx x x f ,则有:()()()()⎪⎪⎪⎩⎪⎪⎪⎨⎧≤--≤≥++-=≥++-=≥+--=∆42210281640221102422m m m f m m f m m ,解之得: 2≤m ≤718. ∴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718,2. 例32. 当10<<x 时,若关于x 的二次方程m mx x 2122-=++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K 分布:两根均在()21,k k 内. 解: ∵m mx x 2122-=++∴01222=+++m mx x . 设()1222+++=m mx x x f .∵该方程在()1,0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1221101201220012422m m f m f m m m ,解之得:2121-<<-m . ∴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21,21.重要结论 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数根的K 分布: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0>a )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21,x x ,且21x x <.(1)若k x x <<21,则有:()⎪⎪⎩⎪⎪⎨⎧><->∆020k f k a b; (2)若21x x k <<,则有:()⎪⎪⎩⎪⎪⎨⎧>>->∆020k f k a b; (3)若21x k x <<,则有:()0<k f ;(4)若2211k x x k <<<,即两根21,x x 在()21,k k 内,则有:()()⎪⎪⎩⎪⎪⎨⎧>><-<>∆00202121k f k f k a b k(5)若11k x <,且22k x >(21k k <),则有:()()⎩⎨⎧<<021k f k f ; (6)()()212211,,,k k x k k x ∈∈中只有一个成立,即方程只有一个实数根在()21,k k 内,则有:()()021<k f k f或⎪⎩⎪⎨⎧<-<=∆2120k ab k . 例33. 已知二次函数1222-+-=t tx x y (∈t R ).(1)若该二次函数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零点,解不等式1222-+-t tx x ≥0; (2)若关于x 的方程01222=-+-t tx x 的两个实数根均大于2-且小于4,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解:(1)∵二次函数1222-+-=t tx x y 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零点∴方程01222=-+-t tx x 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实数根,设为21,x x ,∴021=+x x .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定理可得:0221==+t x x ,解之得:0=t .∵1222-+-t tx x ≥0∴12-x ≥0,解之得:x ≥1或x ≤1-. ∴该不等式的解集为{}11-≤≥x x x 或;(2)∵()()044441422222>=+-=---=∆t t t t∴∈∀t R ,该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均大于2-且小于4∴()()⎪⎪⎩⎪⎪⎨⎧>+-=>++=-<--<-015840342422222t t f t t f t ,解之得:31<<-t .∴实数t 的取值范围是()3,1-. 例34. 已知二次函数12+-=bx ax y .(1)是否存在实数b a ,,使不等式012>+-bx ax 的解集是{}21<<x x ?若存在,求实数b a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若a 为整数,2+=a b ,且方程012=+-bx ax 在{}12-<<-∈x x x 上恰有一个实数根,求a 的值.解:(1)假设存在这样的实数b a ,.∵不等式012>+-bx ax 的解集是{}21<<x x ∴0<a ,方程012=+-bx ax 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2,1.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定理可得:⎪⎪⎩⎪⎪⎨⎧⨯=+=--21121aa b ,解之得:⎪⎪⎩⎪⎪⎨⎧==2321b a . ∵021>=a ,与0<a 矛盾 ∴不存在这样的实数b a ,,使不等式012>+-bx ax 的解集是{}21<<x x ; (2)∵2+=a b ∴()0122=++-x a ax .∵()[]()0314242222>+-=+-=-+-=∆a a a a a∴方程()0122=++-x a ax 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方程()0122=++-x a ax 在{}12-<<-∈x x x 上恰有一个实数根 ∴()()[]()[]0121122222<+++-⨯⨯+++-⨯a a a a整理得:()()03256<++a a ,解之得:6523-<<-a . ∵a 为整数 ∴a 的值为1-.例35. 已知不等式052>+-b ax x 的解集为{}14<>x x x 或. (1)求实数b a ,的值; (2)若10<<x ,()xbx a x f -+=1,求函数()x f 的最小值. 分析 (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的结构与二次项系数的符号有关,且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端点值就是其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2)注意到()11=-+x x ,且01,10>-<<x x ,考虑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x f 的最小值.解:(1)∵不等式052>+-b ax x 的解集为{}14<>x x x 或∴方程052=+-b ax x 的两个实数根分别4和1.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定理可得:⎩⎨⎧⨯=+=14145b a ,解之得:⎩⎨⎧==41b a . ∴a 的值为1,b 的值为4; (2)由(1)可知:4,1==b a . ∴()xx x f -+=141. ∵10<<x ,∴01>-x . ∴()()[]x x x x x x x x x x x f -+-+=⎪⎭⎫ ⎝⎛-+-+=-+=11451411141 ≥911425=-⋅-+xxx x . 当且仅当x x x x -=-114,即31=x 时,等号成立. ∴函数()x f 的最小值为9.。
人教版中考数学考点系统复习 第二章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第二节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
![人教版中考数学考点系统复习 第二章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第二节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966074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4.png)
解:设参加交流会的茶叶制作商有 m 人.依题意得 m(m-1)=380,解得 m1=20,m2=-19(舍去). 答:参加交流会的茶叶制作商有 20 人.
4.(2022·荆州第 7 题 3 分)关于 x 的方程 x2-3kx-2=0 实数根的情况,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B)
A.有两个相等实数根
B.有两个不等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
D.有一个实数根
5.(2020·荆州第 9 题 3 分)定义新运算“a*b”:对于任意实数 a,b,都
有 a*b=(a+b)(a-b)-1,其中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加法、减法、乘法运
解:设小路宽为 x m, 由题意,得(16-2x)(9-x)=112. 整理,得 x2-17x+16=0. 解得 x1=1,x2=16>9(不合题意,舍去).∴x=1. 答:小路的宽应为 1m.
17.(数学文化)《田亩比类乘除捷法》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的著作, 其中有一个数学问题:“直田积八百六十四步,只云长阔共六十步,问长 多阔几何?”意思是:一块矩形田地的面积为 864 平方步,只知道它的 长与宽共 60 步,问它的长比宽多多少步?根据题意,长比宽多__112__步.
100.8
解:设后两次采购价格的平均增长率为 x,依题意得 480(1+x)2=480+100.8,解得 x1=0.1,x2=-2.1(舍). 答:后两次采购价格的平均增长率为 10%.
解:设售价为 y 元/袋时,每周的销售额为 32 400 元.依题意可列方程
y-260
为 y100-
10
=32 400,解得 y1=360,y2=900.
第二节 一元二次方程及 其应用
【考情分析】湖北近 3 年主要考查:1.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常在压轴题中涉及考查;2.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断方程根的情 况或者根据根的情况求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应用; 3.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列方程,常在解答题中 与不等式、函数的实际应用结合考查,难度较大,分值一般 3-10 分.
中考数学 考点系统复习 第二章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第二节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
![中考数学 考点系统复习 第二章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第二节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2d59b8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18.png)
1.(2021·丽水)用配方法解方程 x2+4x+1=0 时,配方结果中正确的是
( D)
A.(x-2)2=5
B.(x-2)2=3
C.(x+2)2=5
D.(x+2)2=3
2.(2021·黔东南州)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2-ax+6=0 的一个根是
2,则 a 的值为
( D)
A.1
B. 2
C. 3
D.2
8.(2021·广州)方程 x2-4x=0 的实数解是 x1=0,x2=4 . 9.(2021·济宁)设 m,n 是方程 x2+x-2 021=0 的两个实数根,则 m2 +2m+n 的值为 22020020. 10.(2021·岳阳)已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2+6x+k=0 有两个相等 的实数根,则实数 k 的值为 9 .
6.(2021·龙东)有一个人患了流行性感冒,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 144 人
患了流行性感冒,则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的人数是
( B)
A.14
B.11
C.10
D.9
7.(2021·绵阳)关于 x 的方程 ax2+bx+c=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x1,
x2,若 x2=2x1,则 4b-9ac 的最大值是
12.(1)(2021·齐齐哈尔)解方程: x(x-7)=8(7-x);
解:∵x(x-7)=8(7-x), ∴x(x-7)+8(x-7)=0, ∴(x-7)(x+8)=0, 解得 x1=7,x2=-8.
(2)(2020·南京)解方程:x2-2x-3=0.
解:原方程可以变形为(x-3)(x+1)=0, ∴x-3=0 或 x+1=0, 解得 x1=3,x2=-1.
分率.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 x,可列方程为
河北省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编 教材知识梳理篇 第2章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第2节 一元二次方程及
![河北省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编 教材知识梳理篇 第2章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第2节 一元二次方程及](https://img.taocdn.com/s3/m/79797b17998fcc22bdd10d5d.png)
第二节一元二次方程及应用年份题号考查点考查内容分值总分201719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综合题,在新定义的背景下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7 26(2)一元二次方程及根的判别式利用题中已知条件列出方程,并用判别式判断根的情况420161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利用已知条件判断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2 2201512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考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求参数的取值X围2 2201421 解一元二次方程(1)从推导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步骤中找错误,并写出正确的求根公式;(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0 102013年未考查命题规律纵观某某近五年中考,2014、2015、2016、2017年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分值2~10分,涉及的题型有选择、填空、解答,题目难度一般,其中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法在选择和解答题中各考查了1次,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在选择、填空中各考过1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考查了3次,属基础题.某某五年中考真题及模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2014某某中考)嘉淇同学用配方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0)的求根公式时,对于b 2-4ac>0的情况,她是这样做的:由于a≠0,方程ax 2+bx +c =0变形为: x 2+b a x =-c a,第一步x 2+b a x +⎝ ⎛⎭⎪⎫b 2a 2=-c a +⎝ ⎛⎭⎪⎫b 2a 2,第二步⎝ ⎛⎭⎪⎫x +b 2a 2=b 2-4ac 4a 2,第三步 x +b 2a =b 2-4ac 4a (b 2-4ac >0),第四步 x =-b +b 2-4ac 2a.第五步(1)嘉淇的解法从第__四__步开始出现错误;事实上,当b 2-4ac>0时,方程ax 2+bx +c =0(a≠0)的求根公式为__x =-b ±b 2-4ac2a__.(2)用配方法解方程:x 2-2x -24=0. 解:x 1=6,x 2=-4.2.(2017某某中考模拟)在解方程(x +2)(x -2)=5时,甲同学说:由于5=1×5,可令x +2=1,x -2=5,得方程的根x 1=-1,x 2=7;乙同学说:应把方程右边化为0,得x 2-9=0,再分解因式,即(x +3)(x -3)=0,得方程的根x 1=-3,x 2=3.对于甲、乙两名同学的说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A .甲错误,乙正确B .甲正确,乙错误C .甲、乙都正确D .甲、乙都错误3.(2016某某二十八中一模)现定义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 ,b ,都有a★b=a 2-3a +b ,如3★5=32-3×3+5,若x★2=6,则实数x 的值是(B )A .-4或-1B .4或-1C .4或-2D .-4或2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4.(2015某某中考)若关于x 的方程x 2+2x +a =0不存在实数根,则a 的取值X 围是(B )A .a<1B .a>1C .a ≤1D .a ≥15.(2016某某中考)a ,b ,c 为常数,且(a -c)2>a 2+c 2,则关于x 的方程ax 2+bx +c =0根的情况是(B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无实数根D .有一根为06.(2016某某十三中三模)已知关于x 的方程2x 2-mx -6=0的一个根是2,则m =__1__,另一个根为__-32__.7.(2017某某二模)对于实数a ,b ,定义新运算“*”:a*b =⎩⎪⎨⎪⎧a 2-ab (a≥b),ab -b 2(a <b ),例如:4*2,因为4>2,所以4*2=42-4×2=8.(1)求(-5)*(-3)的值;(2)若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x 2-5x +6=0的两个根,求x 1*x 2的值. 解:(1)∵-5<-3,∴(-5)*(-3)=(-5)×(-3)-(-3)2=6; (2)方程x 2-5x +6=0的两根为2或3; ①2*3=2×3-9=-3;②3*2=32-2×3=3.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8.(2016某某25中模拟)某超市一月份的营业额为36万元,三月份的营业额为48万元,设每月的平均增长率为x ,则可列方程为(D )A .48(1-x)2=36B .48(1+x)2=36C .36(1-x)2=48D .36(1+x)2=489.(2016某某十八县重点中学一模)为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某市2014年投入教育经费2 500万元,预计2016年要投入教育经费3 600万元.已知2014年至2016年的教育经费投入以相同的百分率逐年增长,则2015年该市要投入的教育经费为__3__000__万元.10.(2017某某中考)某厂按用户的月需求量x(件)完成一种产品的生产,,每件的成本y(万元)是基础价与浮动价的和,其中基础价保持不变,浮动价与月需求量x(件)成反比.经市场调研发现,月需求量x 与月份n(n 为整数,1≤n ≤12)符合关系式x =2n 2-2kn +9(k +3)(k 为常数),且得到了表中的数据.月份n(月) 1 2 成本y(万元/件) 11 12 需求量x(件/月)120100(1)求y 与x 满足的关系式,请说明一件产品的利润能否是12万元;(2)求k ,并推断是否存在某个月既无盈利也不亏损;(3)在这一年12个月中,若第m 个月和第(m +1)个月的利润相差最大,求m. 解:(1)由题意,设y =a +bx ,由表中数据得⎩⎪⎨⎪⎧11=a +b120,12=a +b100,解得⎩⎪⎨⎪⎧a =6,b =600,∴y =6+600x,由题意,若12=18-⎝ ⎛⎭⎪⎫6+600x ,则600x =0,∵x >0, ∴600x>0, ∴不可能;(2)将n =1,x =120代入x =2n 2-2kn +9(k +3),得120=2-2k +9k +27, 解得k =13, ∴x =2n 2-26n +144,将n =2,x =100代入x =2n 2-26n +144也符合, ∴k =13;由题意,得18=6+600x ,解得x =50,∴50=2n 2-26n +144,即n 2-13n +47=0, ∵Δ=(-13)2-4×1×47<0,∴方程无实数根, ∴不存在;(3)设第m 个月的利润为W ,W =x(18-y)=18x -x ⎝⎛⎭⎪⎫6+600x=12(x -50) =24(m 2-13m +47),∴第(m +1)个月的利润为W′=24[(m +1)2-13(m +1)+47]=24(m 2-11m +35), 若W≥W′,W -W′=48(6-m),m 取最小值1时,W -W′取得最大值240;若W <W′,W ′-W =48(m -6),由m +1≤12知m 取最大值11时,W ′-W 取得最大值240; ∴m =1或11.,中考考点清单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1.只含有__1__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2__,像这样的__整式__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其一般形式是__ax 2+bx +c =0(a≠0)__.【易错警示】判断一个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①是整式方程;②二次项系数不为零;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且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直接开 平方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左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而右边是一个非负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即形如(x +m)2=n(n≥0)的方程. 配方法配方法一般适用于解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偶数的这类一元二次方程,配方的关键是把方程左边化为含有未知数的__完全平方__式,右边是一个非负常数.公式法求根公式为__x =-b ±b 2-4ac 2a(b 2-4ac≥0)__,适用于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 解法因式分解法的步骤:(1)将方程右边化为__0__;(2)将方程左边分解为一次因式的乘积;(3)令每个因式等于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温馨提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0)的解法: (1)当b =0,c ≠0时,x 2=-c a ,考虑用直接开平方法解;(2)当c =0,b ≠0时,用因式分解法解; (3)当a =1,b 为偶数时,用配方法解简便.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3.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0)的根的情况可由__b 2-4ac__来判定,我们将__b 2-4ac__称为根的判别式.4.判别式与根的关系:(1)b 2-4ac>0⇔方程有__两个不相等__的实数根; (2)b 2-4ac<0⇔方程没有实数根;(3)b 2-4ac =0⇔方程有__两个相等__的实数根.【易错警示】(1)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的前提是b 2-4ac≥0;(2)当a ,c 异号时,Δ>0.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5.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1)审题;(2)设未知数;(3)列方程;(4)解方程;(5)检验;(6)做结论. 6.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问题常见的等量关系: (1)增长率中的等量关系:增长率=增量÷基础量;(2)利率中的等量关系:本息和=本金+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3)利润中的等量关系:毛利润=售出价-进货价,纯利润=售出价-进货价-其他费用, 利润率=利润÷进货价.,中考重难点突破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例1】(2016某某十七中二月调研)解下列方程:(1)(x -2)2=12;(2)x 2-4x +1=0;(3)x 2-3x +1=0;(4)x 2=2x.【解析】(1)可以用直接开平方法解;(2)因为b =-4是偶数,可以用配方法解;(3)因为b =-3是奇数,配方法解较复杂,可用公式法;(4)直接因式分解.【答案】解:(1)直接开平方,得x -2=±22,即x 1=2+22,x 2=2-22; (2)配方,得(x -2)2=3,直接开平方,得x -2=±3,即x 1=2+3,x 2=2-3; (3)∵a=1,b =-3,c =1,∴Δ=b 2-4ac =(-3)2-4×1×1=5>0,∴x =-(-3)±52×1,即x 1=3+52,x 2=3-52; (4)分解因式,1=2,x 2=0.1.方程(x -3)(x +1)=0的解是(C )A .x =3B .x =-1C .x 1=3,x 2=-1D .x 1=-3,x 2=12.(2016某某路北一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 2+4x -5=0,此方程可变形为(A )A .(x +2)2=9B .(x -2)2=9C .(x +2)2=1D .(x -2)2=13.用公式法解方程: (1)(某某中考)x 2-3x +2=0; 解:x 1=1,x 2=2;(2)(某某中考)x 2-1=2(x +1).解:x 1=-1,x 2=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例2】(2017某某中考)若关于x 的不等式x -a 2<1的解集为x <1,则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ax +1=0根的情况是(A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无实数根D .无法确定【解析】解不等式x -a 2<1得x <1+a 2,而不等式x -a 2<1的解集为x <1,所以1+a2=1,解得a =0,又因为Δ=a 2-4=-4,所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ax +1=0没有实数根.故选C .【答案】C4.(2016某某丰润二模)方程x 2-x +3=0根的情况是(D )A .只有一个实数根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D .没有实数根5.(2016某某博野模拟)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 -1)x 2-2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 的取值X 围是(C )A .a>2B .a<2C .a<2且a≠1D .a<-26.(2017某某中考)已知a ,b ,c 为常数,点P(a ,c)在第二象限,则关于x 的方程ax 2+bx +c =0的根的情况是(B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没有实数根D .无法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例3】(2017达州中考)某养殖户每年的养殖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其中固定成本每年均为4万元,可变成本逐年增长,,设可变成本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为x.(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第3年的可变成本为________万元;,求可变成本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解析】(1)根据增长率问题由第1年的可变成本为2.6万元就可以表示出第二年的可变成本为2.6(1+x)万元,则第三年的可变成本为2.6(1+x)2万元;(2)根据养殖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建立方程即可.【答案】(1)2.6(1+x)2;(2)由题意,得4+2.6(1+x)2=7.146.解得x1,x2=-2.1(不合题意,舍去).答:可变成本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为10%.【例4】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256人患了流感,则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A)A.17人B.16人C.15人D.10人【解析】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则第一轮传染了x个人;患流感的人把病毒传染给别人,自己也包括在总数中,第二轮作为传染源的是(x+1)人,每人传染x个人,则传染x(x+1)人.两轮后得流感的总人数为:一开始的1人+第一轮传染的x个人+第二轮传染的x(x+1)人,列方程:1+x+x(1+x)=256,解得x1=15,x2,所以x=-17不合题意,应舍去;取x=15,故选C.【答案】C【例5】商场某种商品平均每天可销售30件,每件盈利50元.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每件商品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设每件商品降价x元.据此规律,正常销售情况下,每件商品降价多少元时,商场日盈利可达到2 100元?【解析】设降价x元,则每件盈利(50-x)元,数量增多2x件,再由单件利润×数量=2 100即可.【答案】解:设每件商品降价x元,则商场日销售量增加2x件,每件商品盈利(50-x)元.由题意,得(50-x)(30+2x)=2 100.整理,得x2-35x+300=0.解得x1=15,x2=20.∵要尽快减少库存,∴x=15不合题意,舍去,只取x=20.答:每件商品降价20元时,商场日盈利可达到2 100元.【例6】(2017某某中考)如图,为美化校园环境,某校计划在一块长为60 m,宽为40 m的长方形空地上修建一个长方形花圃,并将花圃四周余下的空地修建成同样宽的甬道,设甬道宽为a m.(1)用含a的式子表示花圃的面积;(2)如果甬道所占面积是整个长方形空地面积的38,求出此时甬道的宽.【解析】(1)用含a 的式子先表示出花圃的长和宽,再利用矩形面积公式列出式子即可;(2)甬道所占面积等于大长方形空地面积减去中间小花圃的面积,再根据甬道所占面积是整个长方形空地面积的38,列出方程进行计算即可.【答案】解:(1)(60-2a)(40-2a); (2)由题意,得60×40-(60-2a)(40-2a)=38×60×40,解得a 1=5,a 2=45(舍去). 答:此时甬道的宽为5 m .7.,2016年外贸收入达到了4亿元,若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x ,则可以列出方程为(A )A (1+x)2=4B .(2.5+x%)2=4C (1+x)(1+2x)=4D (1+x%)2=48.公园有一块正方形的空地,后来从这块空地上划出部分区域栽种鲜花(如图),原空地一边减少了 1 m ,另一边减少了2 m ,剩余空地的面积为18 m 2,求原正方形空地的边长.设原正方形的空地的边长为x m ,则可列方程为(C )A .(x +1)(x +2)=18B .x 2-3x +16=0C .(x -1)(x -2)=18D .x 2+3x +16=09.(2017原创)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64人患了流感,问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__7__word个人.如果不及时控制,第三轮又将有__448__人被传染.10.为了绿化校园环境,学校向某园林公司购买了一批树苗.园林公司规定;如果购买树苗不超过60棵,每棵售价120元;如果购买树苗超过60棵,每增加1棵,,但每棵树苗最低售价不得少于100元.该校最终向园林公司支付树苗款8 800元,那么该校共购买了多少棵树苗?解:设该校共买了x棵树苗.120×60=7 200(元).∵7 200<8 800,∴购买树苗超过60棵;x[120-0.5(x-60)]=8 800,x1=220,x2=80,当x=220时,120-0.5×(220-60)=40<100,∴x=220舍去.∴x=80.答:该校共购买了80棵树苗.11 / 11。
2022年最新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 考点05 一元二次方程(教师版)
![2022年最新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 考点05 一元二次方程(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46659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4.png)
2022年最新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考点总结+真题演练涵盖近年来的中考真题和中考模拟考点05 一元二次方程考点总结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1.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一般形式:20ax bx c ++=(其中,,a b c 为常数,0a ≠),其中2,,ax bx c 分别叫做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a b 分别称为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注意:(1)在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中要注意0a ≠,因为当0a =时,不含有二次项,即不是一元二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必须是整式方程;②必须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③所含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适合于2()()0x a b b ±=≥或22()()ax b cx d ±=±形式的方程. 2.配方法:(1)化二次项系数为1;(2)移项,使方程左边只含有二次项和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3)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4)把方程整理成2()()0x a b b ±=≥的形式;(5)运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3.公式法:(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即20ax bx c ++=;(2)确定,,a b c 的值;(3)求出24b ac -的值;(4)将,,a b c 的值代入2b x a-=即可.4.因式分解法:基本思想是把方程化成()()0ax b cx d ++=的形式,可得0ax b +=或0cx d +=.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关系1.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是否有实数根,由24b ac -的符号来确定,我们把24b 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2.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当240b ac ->时,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240b ac -=时,方程2(0)0ax bx c a ++=≠有1个(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当240b ac -<时,方程2(0)0ax bx c a ++=≠没有实数根.3.根与系数关系:对于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其中,,a b c 为常数,0a ≠),设其两根分别为1x ,2x ,则12b x x a +=-,12c x x a=. 四、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步骤和列一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步骤一样,即审、设、列、解、验、答六步.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经济类和面积类问题是常考内容. 1.增长率等量关系(1)增长率=增长量÷基础量.(2)设a 为原来量,m 为平均增长率,n 为增长次数,b 为增长后的量,则()1na mb +=;当m 为平均下降率时,则有()1na mb -=.2.利润等量关系:(1)利润=售价-成本.(2)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3.面积问题(1)类型1:如图1所示的矩形ABCD 长为a ,宽为b ,空白“回形”道路的宽为x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2)a x b x --.(2)类型2:如图2所示的矩形ABCD 长为a ,宽为b ,阴影道路的宽为x ,则空白部分的面积为()()a x b x --.(3)类型3:如图3所示的矩形ABCD 长为a ,宽为b ,阴影道路的宽为x ,则4块空白部分的面积之和可转化为()()a x b x --.图1 图2 图34. 碰面问题(循环问题)(1)重叠类型(双循环):n 支球队互相之间都要打一场比赛,总共比赛场次为m 。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及典例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及典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9bde3d80eb6294dc886c72.png)
姓名老师学生姓名填写时间学科数学年级初三教材版本人教版阶段观察期□:第()周保护期□第()课时自己课时统计共()课时课题名称初中数学——九年级上数学课时计划第()课时上课时间共()课时授课知识容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考点授课目的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经过典例讲解解析,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有利于更好掌握相关容授课重点经典题型解析及习题加强授课过程教师活动一元二次方程一、知识结构:解与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鉴识韦达定理二、考点精析考点一、看法(1)定义: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这样的③整式方程就是一元二......................次方程。
(2)一般表达式: ax 2 bx c 0(a 0)⑶难点:如何理解“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①该项系数不为“ 0”;②未知数指数为“ 2”;③若存在某项指数为待定系数,或系数也有待定,则需建立方程或不等式加以谈论。
典型例题:例 1、以下方程中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11C ax2bx c0D x22x x 21变式:当 k时,关于 x 的方程kx22x x23是一元二次方程。
例 2、方程 m 2 x m3mx 1 0是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m 的值为。
针对练习:★1、方程8x27 的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
★2、若方程 m 2 x m 10 是关于 x 的一元一次方程,⑴求 m 的值;⑵写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
★★ 3、若方程m 1 x 2m ? x 1 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取值围是。
★★★ 4、若方程 x m +x n -2x2 =0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以下不能能的是()A.m=n=2B.m=2,n=1C.n=2,m=1D.m=n=1考点二、方程的解⑴看法: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的解。
⑵应用:利用根的看法求代数式的值;典型例题:例 1、已知2y2y 3 的值为2,则 4y2 2 y 1 的值为。
延安市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复习有答案解析
![延安市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复习有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8a608214791711cd791729.png)
延安市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复习有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 A.a>1 B.a=1 C.a<1 D.a<1且a≠0【答案】D【解析】【分析】由于原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应该确定的是a≠0;然后再根据原方程根的情况,利用根的判别式建立关于a的不等式,求出a的取值范围.【详解】解:由于原方程是二次方程,所以a≠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2-4ac=4-4a>0,解得a<1;综上,可得a≠0,且a<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2.若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无实数根,则一次函数y=(m+1)x+m-1的图象不经过第( )象限.A.四B.三C.二D.一【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一元二次方程x2 - 2x - m = 0无实数根∴△=4+4m<0,即m<-1∴一次函数的比例系数m+1<0,图像经过二四象限截距m-1<0,则图象与y轴交与负半轴,图像过第三象限∴一次函数y =(m+1)x + m - 1的图像不经过第一象限,故选D.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方程x2-10x+21=0的两根,那么它的周长为()A.17 B.15 C.13 D.13或17【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得方程的两根为x=3和x=7,3、3、7不能构成三角形,则三角形的三边为3、7、7,则周长为17.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等腰三角形.4.上海世博会的某纪念品原价168元,连续两次降价a %后售价为128元,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A .168(1+a %)2=128B .168(1-a %)2=128C .168(1-2a %)=128D .168(1-a 2%)=128【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解:第一次降价a%后的售价是168(1-a%)元,第二次降价a%后的售价是168(1-a%)(1-a%)=168(1-a%)2;故选B.5.若代数式226(3)1x x m x ++=+-,则m =( )A .-8B .9C .8D .-9【答案】C【解析】【分析】已知等式右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利用多项式相等的条件求出m 的值即可.【详解】 226(3)1x x m x ++=+-=x 2+6x+8,可得m=8,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配方法的应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计算公式.6.八年级()1班部分学生去春游时,每人都和同行的其他每一人合照一张双人照,共照了双人照片36张,则同去春游的人数是( )A .9B .8C .7D .6【答案】A【解析】【分析】设同去春游的人数是x 人,由每人都和同行的其他每一人合照一张双人照且共照了双人照片36张,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正值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同去春游的人数是x 人,依题意,得:1(1)362x x -=, 解得:19x =,28x =-(舍去).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7.一列自然数0,1,2,3,…,100.依次将该列数中的每一个数平方后除以100,得到一列新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不可能等于零B .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随着原数的增大而增大C .当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等于21时,原数等于30D .当原数取50时,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最大【答案】D【解析】【分析】设出原数,表示出新数,利用解方程和函数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设原数为m ,则新数为21100m , 设新数与原数的差为y 则2211100100y m m m m =-=-+, 易得,当m =0时,y =0,则A 错误 ∵10100-< 当1m 50122100b a ﹣﹣﹣===⎛⎫⨯ ⎪⎝⎭时,y 有最大值.则B 错误,D 正确. 当y =21时,21100m m -+=21 解得1m =30,2m =70,则C 错误.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以规律探究为背景,综合考查二次函数性质和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时要注意将数字规律转化为数学符号.8.关于x 的方程2(5)410a x x ---=有实数根,则a 满足( )A .1a ≥B .1a >且5a ≠C .1a ≥且5a ≠D .5a ≠【答案】A【解析】【分析】分类讨论:当a=5时,原方程变形一元一次方程,有一个实数解;当a≠5时,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a≥1且a≠5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然后综合两种情况即可得到满足条件的a 的范围.【详解】当a=5时,原方程变形为-4x-1=0,解得x=-14; 当a≠5时,△=(-4)2-4(a-5)×(-1)≥0,解得a≥1,即a≥1且a≠5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所以a 的取值范围为a≥1.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 2-4ac :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也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9.下列方程中,有实数根的是( )A 0=B 1+=C 10=D x -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逐项分析即可.【详解】A .∵x 2+2≥2, 0≥≠,故不正确;B .∵x-2≥0且2-x≥0,∴x=20=,故不正确;C 0≥110≥≠,故不正确;D .∵x+1≥0,-x≥0,∴-1≤x ≤0.x -,∴x+1=x 2,∴x 2-x-1=0,∵∆=1+4=5>0,∴x 1=12-,x 2=12+(舍去),x -有实数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无理方程的解法,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熟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为( )A .x 2+3x=0B .2x+y=3C .210x x -=D .x (x 2+2)=0【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答.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满足四个条件:(1)含有一个未知数;(2)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3)二次项系数不为0;(4)是整式方程. 由这四个条件对四个选项进行验证,满足这四个条件者为正确答案.【详解】A. 符合一元二次方程定义,正确;B. 含有两个未知数,错误;C. 不是整式方程,错误;D. 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3,错误.故选:A.【点睛】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1.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6=0的一个根为x=﹣2,则代数式6a ﹣3b+6的值为( )A .9B .3C .0D .﹣3【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60ax bx ++=的一个根为2x =-,可以求得2a b -的值,从而可以求得636a b -+的值.详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60ax bx ++=的一个根为x =−2,∴()()22260a b ,⨯-+⨯-+=化简,得2a −b +3=0,∴2a −b =−3,∴6a −3b =−9,∴6a −3b +6=−9+6=−3,故选D.点睛: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建立所求式子与已知方程之间的关系.12.关于方程x 2﹣x +9=0的根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两个相等实根B .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C .没有实数根D .有一个实数根【答案】C【解析】【分析】找出方程a ,b 及c 的值,计算出根的判别式的值,根据其值的正负即可作出判断.【详解】这里a=1,,c=9,∵△=b 2-4ac=32-36=-4<0,∴方程无实数根.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13.设x 1,x 2是方程220160x x --=的两实数根,则31220172016x x +-的值是()A .2015B .2016C .2017D .2018【答案】C【解析】【分析】采用“降次”思想,将31x 转化为120172016+x ,再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答案.【详解】∵x 1,x 2是方程220160x x --=的两实数根∴x 1+x 2=1,21120160--=x x∴211=2016+x x32111111=2016=20162016=20172016++++x x x x x x∴31220172016x x +-=122017201620172016++-x x=()122017+x x=2017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熟记公式12=b x x a+-,以及采用降次思想进行转化是解题的关键.14.已知x 1、x 2是关于x 的方程x 2﹣ax ﹣2=0的两根,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x 1≠x 2B .x 1+x 2>0C .x 1•x 2>0D .x 1<0,x 2<0【答案】A【解析】分析:A 、根据方程的系数结合根的判别式,可得出△>0,由此即可得出x 1≠x 2,结论A 正确;B 、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x 1+x 2=a ,结合a 的值不确定,可得出B 结论不一定正确;C 、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x 1•x 2=﹣2,结论C 错误;D 、由x 1•x 2=﹣2,可得出x 1<0,x 2>0,结论D 错误.综上即可得出结论.详解:A ∵△=(﹣a )2﹣4×1×(﹣2)=a 2+8>0,∴x 1≠x 2,结论A 正确;B 、∵x 1、x 2是关于x 的方程x 2﹣ax ﹣2=0的两根,∴x 1+x 2=a ,∵a 的值不确定,∴B 结论不一定正确;C 、∵x 1、x 2是关于x 的方程x 2﹣ax ﹣2=0的两根,∴x 1•x 2=﹣2,结论C 错误;D 、∵x 1•x 2=﹣2,∴x 1<0,x 2>0,结论D 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以及根与系数的关系,牢记“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幼儿园计划用30m 的围栏靠墙围成一个面积为100m 2的矩形小花园(墙长为15m ),则与墙垂直的边x 为( )A .10m 或5mB .5m 或8mC .10mD .5m 【答案】C【解析】【分析】设与墙垂直的边长x 米,则与墙平行的边长为(30﹣2x )米,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结合矩形小花园的面积为100m 2,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较大值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设与墙垂直的边长x 米,则与墙平行的边长为(30﹣2x )米,根据题意得:(30﹣2x )x =100,整理得:x 2﹣15x +50=0,解得:x 1=5,x 2=10.当x =5时,30﹣2x =20>15,∴x =5舍去.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6.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211x x +=B .10xy +=C .(x +1)(x -2)=0D .()()2112x x x x -+=+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进行分析即可.【详解】A 、是分式方程,故此选项错误;B 、是二元二次方程,故此选项错误;C 、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此选项正确;D 、整理后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要看是否是整式方程,然后看化简后是否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17.已知24b ac -是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一个实数根,则ab 的取值范围为( )A .18ab ≥ B .18ab ≤ C .14ab ≥ D .14ab ≤ 【答案】B【解析】【分析】设u 的两个一元二次方程,并且这两个方程都有实根,所以由判别式大于或等于0即可得到ab≤18. 【详解】因为方程有实数解,故b 2-4ac≥0.24b ac =-24b ac =-,设 则有2au 2-u+b=0或2au 2+u+b=0,(a≠0),因为以上关于u 的两个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所以两个方程的判别式都大于或等于0,即得到1-8ab≥0,所以ab≤18.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0,a ,b ,c 为常数)的求根公式:(b 2-4ac≥0).18.方程x 2﹣9x +14=0的两个根分别是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 .11B .16C .11或16D .不能确定【答案】B【解析】【分析】先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求出x 的值,再分情况讨论求解可得.【详解】∵x 2﹣9x +14=0,∴(x ﹣2)(x ﹣7)=0,则x ﹣2=0或x ﹣7=0,解得x =2或x =7,当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2,底边长为7,此时2+2<7,不能构成三角形,舍去;当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7,底边长为2,此时周长为7+7+2=16,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9.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x x k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一次函数 y kx b =+的图象可能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由方程2210x x k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可得()4410kb =-+V>, 解得0kb <,即k b 、异号,当00k b >,<时,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过一三四象限,当00k b <,>时,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过一二四象限,故答案选B.20.李师傅去年开了一家商店,将每个月的盈亏情况都作了记录.今年1月份开始盈利,2月份盈利2000元,4月份盈利恰好2880元,若每月盈利的平均增长率都相同,这个平均增长率是( )A .20%B .22%C .25%D .44% 【答案】A【解析】【分析】设这个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等量关系:2月份盈利额×(1+增长率)2=4月份的盈利额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设这个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得:2000(1+x )2=2880,解得:x1=20%,x2=-2.2(舍去).答:这个平均增长率为20%.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属于增长率的问题,一般公式为原来的量×(1±x)2=后来的量,其中增长用+,减少用-,难度一般.。
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的知识点总结
![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d79059f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b9.png)
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的知识点总结一、一元二次方程(Quadratic Equation)一元二次方程是指一个未知量的最高次是二次的方程。
其一般形式可表示为ax²+bx+c=0,其中a、b、c为已知实数,a≠0。
1. 解的个数与判别式:设一元二次方程为ax²+bx+c=0,其判别式Δ=b²-4ac。
-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也称为重根;- 当Δ<0时,方程无实根,但有两个共轭复数根。
2. 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因式分解法:将方程进行因式分解,使左侧变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再利用“零乘积法则”求解。
- 公式法: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x=(-b±√Δ)/2a求解。
3. 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像: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b/2a,开口方向由a的正负决定。
二、不等式(Inequality)不等式是指含有不等于号的数学式子。
一般形式可表示为ax+b>0,ax+b≥0,ax+b<0,ax+b≤0等。
1. 不等式的解集表示:解集表示是指将不等式的解表示为一段数轴上的区间。
- 对于大于号,解集表示为某个数轴上的一个开区间;- 对于小于号,解集表示为某个数轴上的一个开区间;- 对于大于等于号,解集表示为某个数轴上的一个闭区间;- 对于小于等于号,解集表示为某个数轴上的一个闭区间。
2. 解不等式的方法:- 规则法:对于形如ax+c>0,ax+c≥0,ax+c<0,ax+c≤0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直接通过规则法求解。
- 加减法原则:当两个不等式同时成立时,可以将它们相加或相减得到一个新的不等式。
- 乘除法原则:当两个不等式同时成立时,可以将它们相乘或相除(除数不为零)得到一个新的不等式。
3. 不等式的图像表示: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通过画数轴上的区间表示。
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则可以通过画抛物线上的一部分表示。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方程(组)与不等式(组)》中考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方程(组)与不等式(组)》中考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39d36ae55a8102d277a22f8e.png)
第二单元《方程(组)与不等式(组)》中考知识点梳理第5讲一次方程(组)第6讲一元二次方程第7讲分式方程三、知识清单梳理第8讲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知识点一: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关键点拨及对应举例1.不等式的相关概念(1)不等式:用不等号(>,≥,<,≤或≠)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2)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3)不等式的解集: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例:“a与b的差不大于1”用不等式表示为a-b≤1.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性质1:若a>b,则a±c>b±c;性质2:若a>b,c>0,则ac>bc,ac>bc;性质3:若a>b,c<0,则ac<bc,ac<bc.牢记不等式性质3,注意变号.如:在不等式-2x>4中,若将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可得x<2.知识点二:一元一次不等式3.定义用不等号连接,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项的次数都是1的,左右两边为整式的式子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例:若230mmx++>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则m的值为-1.4.解法(1)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失分点警示系数化为1时,注意系数的正负性,若系数是负数,则不等式改变方向.(2)解集在数轴上表示:x≥a x>a x≤a x<a知识点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及其解法5.定义由几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在表示解集时“≥”,“≤”表示含有,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表示不包含要用空心圆点表示.(2)已知不等式(组)的解集情况,求字母系数时,一般先视字母系数为常数,再逆用不等式(组)解集的定义,反推出含字母的方程,最后求出字母的值.如:已知不等式(a-1)x<1-a 的解集是x>-1,则a的取值范围是a<1.6.解法先分别求出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各个解集的公共部分7.不等式组解集的类型假设a<b解集数轴表示口诀x ax b≥⎧⎨≥⎩x≥b大大取大x ax b≤⎧⎨≤⎩x≤a小小取小x ax b≥⎧⎨≤⎩a≤x≤b大小,小大中间找x ax b≤⎧⎨≥⎩无解大大,小小取不了知识点四:列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8.列不等式解应用题(1)一般步骤:审题;设未知数;找出不等式关系;列不等式;解不等式;验检是否有意义.(2)应用不等式解决问题的情况:a.关键词:含有“至少(≥)”、“最多(≤)”、“不低于(≥)”、“不高于(≤)”、“不大(小)于”、“超过(>)”、“不足(<)”等;注意:列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中,设未知数时,不应带“至少”、“最多”等字眼,与方程中设未知数一致.。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一元二次方程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解析(2)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一元二次方程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解析(2)](https://img.taocdn.com/s3/m/ec0a87d5be1e650e52ea999b.png)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一元二次方程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解析(2)一、选择题1.方程22310x x +-=的两根之和为( )A .32-B .23-C .3-D .12【答案】A【解析】【分析】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判断.【详解】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两个根的和是:32-.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若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0)的两根时,x 1+x 2=-12b c x x a a =,. .2.国庆期间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第一天票房约3亿元,以后每天票房按相同的增长率增长,三天后累计票房收入达10亿元,若把增长率记作x ,则方程可以列为( ) A .3(1)10x +=B .23(1)10x +=C .233(1)10x ++=D .233(1)3(1)10x x ++++=【答案】D【解析】【分析】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出第二天和第三天的票房收入,三天的票房收入再相加即得答案.【详解】解:设平均每天票房收入的增长率记作x ,则233(1)3(1)10x x ++++=.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之增长降低率问题,一般的,若设变化前的量为a ,变化后的量为b ,平均变化率为x ,则经过两次变化后的数量关系为:()21a x b ±=.3.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下列说法:①若b =ax 2+bx +c =0一定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②若方程ax 2+bx +c =0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则方程x 2﹣bx +ac =0也一定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③若c 是方程ax 2+bx +c =0的一个根,则一定有ac +b +1=0成立;④若x 0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的根,则b 2﹣4ac =(2ax 0+b )2,其中正确的( )A .只有①②③B .只有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只有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判断上述方程的根的情况,只要看根的判别式△=-24b ac 的值的符号就可以了.④难度较大,用到了求根公式表示0x .【详解】解:①若b =,方程两边平方得b 2=4ac ,即b 2﹣4ac =0,所以方程ax 2+bx +c =0一定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②若方程ax 2+bx +c =0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则b 2﹣4ac >0方程x 2﹣bx +ac =0中根的判别式也是b 2﹣4ac >0,所以也一定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③若c 是方程ax 2+bx +c =0的一个根,则一定有ac 2+bc +c =0成立,当c ≠0时ac +b +1=0成立;当c =0时ac +b +1=0不成立;④若x 0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的根,可得0x , 把x 0的值代入(2ax 0+b )2,可得b 2﹣4ac =(2ax 0+b )2,综上所述其中正确的①②④.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根的判别式及其应用.尤其是④难度较大,用到了求根公式表示0x ,整体代入求2204(2)b ac ax b -=+.总结: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4.某商品原价为100元,第一次涨价40%,第二次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又涨价10%,设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数为x ,那么x 应满足的方程是( )A .x =40%10%2+ B .100(1+40%)(1+10%)=(1+x)2C .(1+40%)(1+10%)=(1+x)2D .(100+40%)(100+10%)=100(1+x)2【解析】【分析】设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数为x ,根据“某商品原价为100元,第一次涨价40%,第二次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又涨价10%”,得到商品现在的价格,根据“某商品原价为100元,经过两次涨价,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数为x ”,得到商品现在关于x 的价格,整理后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设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数为x .∵某商品原价为100元,第一次涨价40%,第二次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又涨价10%,∴商品现在的价格为:100(1+40%)(1+10%).∵某商品原价为100元,经过两次涨价,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数为x ,∴商品现在的价格为:100(1+x )2,∴100(1+40%)(1+10%)=100(1+x )2,整理得:(1+40%)(1+10%)=(1+x )2.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正确找出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5.已知()222226x y y x +-=+,则22x y +的值是( ) A .-2B .3C .-2或3D .-2且3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先移项得()2222260x y y x +---=,即()2222260x y x y ()+-+-=,然后根据“十字相乘法”可得2222(2)(3)0x y x y +++-= ,由此解得22x y +=-2(舍去)或223x y +=.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高次方程的解法,解题的关键是把其中的一部分看做一个整体,构造出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即可.6.八年级()1班部分学生去春游时,每人都和同行的其他每一人合照一张双人照,共照了双人照片36张,则同去春游的人数是( )A .9B .8C .7D .6【答案】A【解析】【分析】设同去春游的人数是x 人,由每人都和同行的其他每一人合照一张双人照且共照了双人照片36张,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正值即可得出结论.解:设同去春游的人数是x 人, 依题意,得:1(1)362x x -=, 解得:19x =,28x =-(舍去).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7.某班同学毕业时,都将自己的照片向全班其他同学各送一张表示留念,全班共送1892张照片,如果全班有x 名同学,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 )A .x (x+1)=1892B .x (x−1)=1892×2C .x (x−1)=1892D .2x (x+1)=189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全班有x 名同学,∴每名同学要送出(x -1)张;又∵是互送照片,∴总共送的张数应该是x (x -1)=1892.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计算全班共送多少张,首先确定一个人送出多少张是解题关键.8.方程250x x -=的解是( )A .5x =-B .5x =C .10x =,25x =-D .10x =,25x =【答案】D【解析】【分析】提取公因式x 进行计算.【详解】提取公因式x 得:x·(x −5)=0,所以10x =,25x =. 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计算,掌握提取公因式这一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9.若一元二次方程x 2-2x -m =0无实数根,则一次函数y =(m +1)x +m -1的图象不经过第( )象限.A .四B .三C .二D .一【答案】D【分析】【详解】∵一元二次方程x 2 - 2x - m = 0无实数根∴△=4+4m<0,即m<-1∴一次函数的比例系数m+1<0,图像经过二四象限截距m-1<0,则图象与y 轴交与负半轴,图像过第三象限∴一次函数y =(m+1)x + m - 1的图像不经过第一象限,故选D.10.已知m ,n 是方程2210x x --=的两根,且()()227143510m m a n n m -+-+=,则a 的值是( )A .5-B .5C .9-D .9【答案】A【解析】【分析】由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及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2221,21,2m m n n m n -=-=+=,结合()()227143510m m a n n m -+-+=,可求出a 的值,此题得解. 【详解】解:∵m ,n 是方程2210x x =--的两根,2221,21,2m m n n m n ∴-=-=+=.()()227143510m m a n n m -+-+=Q ,即(7)(32)10a ++=, 5a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及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根与系数的关系,正确求出a 的值.11.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x ax --=的根的情况( )A .有两个实数根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没有实数根D .由a 的取值确定【答案】B【解析】【分析】计算出方程的判别式为△=a 2+8,可知其大于0,可判断出方程根的情况.【详解】方程220x ax --=的判别式为280a ∆=+>,所以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掌握根的判别式与方程根的情况是解题的关键.12.李师傅去年开了一家商店,将每个月的盈亏情况都作了记录.今年1月份开始盈利,2月份盈利2000元,4月份盈利恰好2880元,若每月盈利的平均增长率都相同,这个平均增长率是()A.20% B.22% C.25% D.44%【答案】A【解析】【分析】设这个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等量关系:2月份盈利额×(1+增长率)2=4月份的盈利额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设这个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得:2000(1+x)2=2880,解得:x1=20%,x2=-2.2(舍去).答:这个平均增长率为20%.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属于增长率的问题,一般公式为原来的量×(1±x)2=后来的量,其中增长用+,减少用-,难度一般.13.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 A.a>1 B.a=1 C.a<1 D.a<1且a≠0【答案】D【解析】【分析】由于原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应该确定的是a≠0;然后再根据原方程根的情况,利用根的判别式建立关于a的不等式,求出a的取值范围.【详解】解:由于原方程是二次方程,所以a≠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2-4ac=4-4a>0,解得a<1;综上,可得a≠0,且a<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14.欧几里得的《原本》记载,形如22x ax b +=的方程的图解法是:画Rt ABC ∆,使90ACB ∠=o ,2a BC =,AC b =,再在斜边AB 上截取2a BD =.则该方程的一个正根是( )A .AC 的长B .AD 的长C .BC 的长D .CD 的长【答案】B 【解析】【分析】可以利用求根公式求出方程的根,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 的长,进而求得AD 的长,即可发现结论. 【解答】用求根公式求得:22221244;22b a a b a a x x ++== ∵90,2a C BC AC b ∠=︒==,, ∴224a ABb =+, ∴2222442a a b a a AD b +-=+= AD 的长就是方程的正根.故选B.【点评】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已经勾股定理等,熟练掌握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5.某种植基地2016年蔬菜产量为100吨,2017年比2016年产量增长8.1%,2018年比2017年产量的增长率为x ,2018年底产量达到144吨,则x 满足( )A .100(1+x )2=144B .100(1+8.1%)(1﹣x )=144C .100(1+8.1%)+x =144D .100(1+8.1%)(1+x )=144【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知,2017年蔬菜产量为:100(1+8.1%),2018年蔬菜产量为:100(1+8.1%)(1+x ),然后根据2018年底产量达到144吨列方程即可.【详解】解:∵某种植基地2016年蔬菜产量为100吨,2017年比2016年产量增长8.1%, ∴2017年蔬菜产量为:100(1+8.1%),∵2018年比2017年产量的增长率为x ,2018年底产量达到144吨,∴2018年蔬菜产量为:100(1+8.1%)(1+x )=144,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这些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6.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3x 2+4x ﹣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没有实数根D .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先求出△=42﹣4×3×(﹣5)=76>0,即可判定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答案选B.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17.两个不相等的实数m ,n 满足2265,65m m n n +=+=,则mn 的值为( ) A .6B .-6C .5D .-5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到m ,n 可看作方程x 2-6x-5=0的两根,然后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即可.【详解】∵两个不相等的实数m ,n 满足22650, 650m m n n +-=+-=,∴m ,n 可看作方程x 2-6x-5=0的两根,∴mn=-5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0)的两根时,12b x x a +=-,12c x x a=.18.关于x 的方程(2-a)x 2+5x-3=0有实数解,则整数a 的最大值是( )A .1B .2C .3D .4【答案】D【解析】【分析】由于关于x 的方程(2-a )x 2+5x-3=0有实数根,分情况讨论:①当2-a=0即a=2时,此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方程一定有实数根;②当2-a≠0即a≠2时,此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方程有实数根,那么其判别式是一个非负数,由此可以确定整数a 的最大值.【详解】解:∵关于x 的方程(2−a)x 2+5x−3=0有实数根,∴①当2−a=0即a=2时,此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方程一定有实数根;②当2−a≠0即a≠2时,此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方程有实数根,那么其判别式是一个非负数,∴△=25+12(2−a)≥0,解之得a≤4912, ∴整数a 的最大值是4.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与根的判别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与根的判别式.19.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6k x kx k --+=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为( ) A .0k ≥B .0k ≥且2k ≠C .32k ≥D .32k ≥且2k ≠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二次项系数非零结合根的判别式△≥0,即可得出关于k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之即可得出k 的取值范围.【详解】(k-2)x 2-2kx+k-6=0,∵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2)x 2-2kx+k=6有实数根, ∴220(2)4(2)(6)0k k k k V -≠⎧⎨=----⎩…, 解得:32k ≥且k≠2.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以及根的判别式,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结合根的判别式△≥0,列出关于k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20.一列自然数0,1,2,3,…,100.依次将该列数中的每一个数平方后除以100,得到一列新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不可能等于零B .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随着原数的增大而增大C .当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等于21时,原数等于30D .当原数取50时,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最大【答案】D【解析】【分析】设出原数,表示出新数,利用解方程和函数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设原数为m ,则新数为21100m , 设新数与原数的差为y 则2211100100y m m m m =-=-+, 易得,当m =0时,y =0,则A 错误 ∵10100-< 当1m 50122100b a ﹣﹣﹣===⎛⎫⨯ ⎪⎝⎭时,y 有最大值.则B 错误,D 正确. 当y =21时,21100m m -+=21 解得1m =30,2m =70,则C 错误.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以规律探究为背景,综合考查二次函数性质和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时要注意将数字规律转化为数学符号.。
初中数学一次方程、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知识汇总
![初中数学一次方程、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bb094e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e.png)
初中数学一次方程、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知识汇总当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我们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并自觉把读书和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博览、精思、熟读,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
让我们一起到店铺一起学习吧!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汇总快来看啦!最近小数老师在留言里看到好多人要关于二次函数的知识点,所以今天特意做了一些总结,边看边学,效果更好哦!定义与定义表达式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y=ax^2+bx+c (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IaI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IaI越大开口就越小,IaI越小开口就越大.)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一般式:y=ax^2+bx+c(a,b,c为常数,a≠0)顶点式:y=a(x-h)^2+k[抛物线的顶点P(h,k)]交点式:y=a(x-x₁)(x-x₂)[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₁,0)和B(x₂,0)的抛物线]注:在3种形式的互相转化中,有如下关系:h=-b/2a k=(4ac-b^2)/4a x₁,x₂=(-b±√b^2-4ac)/2a二次函数的图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y=x^2的图像,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抛物线的性质1.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为直线x=-b/2a。
对称轴与抛物线唯一的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P。
特别地,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2.抛物线有一个顶点P,坐标为:P(-b/2a,(4ac-b^2)/4a)当-b/2a=0时,P在y轴上;当Δ=b^2-4ac=0时,P在x轴上。
3.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知识点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9d3137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53.png)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知识点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是指在椭圆坐标系中,形如ax^2 + bx + c = 0 (a≠0)的一元二次方程,它是数学分析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有3个常数参数a,b,c,其中a,b,c都是实数,a不能为0,而b,c可以任意取值。
还有两个根的值,这两个根的取值范围受a,b,c 参数的影响。
推导出结果的方法有三种:一是直接求解,利用公式求出解;二是先把方程转换成一元一次方程形式,再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三是利用卡方法。
一元二次不等式是指根据一元二次函数,把函数两边分成大于、小于或不等于,来描述函数画图特征上下边界等情况的式子表达,不等式中,参数a,b,c也是实数,a,b,c都不能为0。
一元二次函数的应用范围很广泛,它可以用来求解许多实际问题,例如,在物理学中它可以用来模型弹性力学中的弹簧定律;在热学中,它可以用来模拟体积块的变形。
在经济学中,它可以用来模拟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在力学中,它可以模拟示性运动的轨迹等等。
回到一元二次不等式上来,必须要对参数a,b,c有详细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函数变化特征,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再配合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可以精确地求出具体的解,并且也能发现其中的函数关系。
总之,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只要把握正确的参数,不断结合深刻的思考,就可以更好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中考数学复习讲义课件考点解读第二单元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第9讲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 (2)
![中考数学复习讲义课件考点解读第二单元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第9讲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 (2)](https://img.taocdn.com/s3/m/1b78b8c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7.png)
一条口罩生产线生产口罩,开工第一天生产10万件,
第三天生产14.4万件,若每天增长的百分率相
同.试回答下列问题:
(1)求每天增长的百分率;
(2)经调查发现,1条生产线最大产能是20万件/天,
若每增加1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的最大产能将减
口罩60万件,在增加产能同时又要节省投入的条件 下(生产线越多,投入越大),应该增加几条生产线? [分析] (1)设每天增长的百分率为x,根据开工第一 天及第三天的产量,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 程,解之取其正值即可得出结论; (2)设应该增加m条生产线,则每条生产线的最大产 能为(20-2m)万件/天,根据每天生产口罩60万件, 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较小值 即可得出结论.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 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0000个,1月底因突然爆发新 冠肺变炎式疫训情,市场对口罩需求
练
量大增,为满足市场需求,工
厂决定从2月份起扩大产能,3
月份平均日产量达到24200个.
(1)求口罩日产量的月平均增长
率;
解:(1)设口罩日产量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 意,得20000(1+x)2=24200, 解得x1=-2.1(舍去),x2=0.1=10%. 答:口罩日产量的月平均增长率为10%. (2)24200(1+0.1)=26620(个). 答:预计4月份平均日产量为26620个.来自有实数根A,则m的值可以为()
A.-1
1 4
B.-
C.0
D.1
命题点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
式(10年1考)
8.(20A15·衡阳)若关于x的方程x2
+3x+a=0有一个根为-1,则
初中数学 方程与不等式模块2-5 一元二次方程讲义(含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 方程与不等式模块2-5 一元二次方程讲义(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c1ef4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8.png)
一元二次方程题型练题型一:一元二次方程相关定义一元二次方程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二次的多项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可化成一般形式ax ²+bx +c =0(a ≠0),其中ax ²叫作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bx 叫作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 叫作常数项.是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①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例1.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 .2x ﹣3=0B .x 2﹣2y =0C .21x x+=﹣3D .x 2=0【详解】解:A 、是一元一次方程,故A 不合题意;B 、是二元二次方程,故B 不合题意;C 、是分式方程,故C 不合题意;D 、是一元二次方程,故D 符合题意.故选:D .变式1.11.要使方程()()2310a x b x c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A.a ≠0B.a ≠3C.a ≠3且b ≠-1D.a ≠3且b ≠-1且c ≠0【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即可得答案.【详解】∵()()2310a x b x c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30a -≠,解得:3a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例1.2一元二次方程(1﹣3x)(x+3)=2x2+1的一般形式是_____;它的二次项系数是_____,一次项系数是_____,常数项是_____.【详解】解:一元二次方程(1﹣3x)(x+3)=2x2+1的一般形式是5x2+8x﹣2=0;它的二次项系数是5,一次项系数是8,常数项是﹣2故答案为:5x2+8x﹣2=0,5,8,﹣2变式1.22.方程(m﹣1)x|m|+1﹣4x+3=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满足的条件是:_____,此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_____,一次项系数为:_____,常数项为:_____.【答案】①.m=﹣1②.﹣2③.﹣4④.3【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m|+1=2且m﹣1≠0,解得m=1或﹣1且m≠1,所以,m=﹣1,m﹣1=﹣1﹣1=﹣2,所以,此方程为2--+=,x x2430所以,此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2,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为3.故答案为:m=﹣1;﹣2,﹣4,3.【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20++=(a,b,c是常数ax bx c且a≠0)特别要注意a≠0的条件.这是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知识点.在一般形式中2ax叫二次项,bx叫一次项,c是常数项.其中a,b,c分别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③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例1.3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10a x x a -++-=的一个根是0,则a 值为()A .1B .1-C .1或1-D .12【详解】解:把x =0代入一元二次方程(a -1)x 2+x -1+a 2=0得-1+a 2=0,解得a 1=1,a 2=-1,而a -1≠0,所以a 的值为-1故选B .变式1.33.已知m 是方程x 2-x -1=0的一个根,则代数式m 2-m 的值等于()A.2B.1C.0D.-1【答案】B【解析】【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能够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把x=m 代入所得的式子仍然成立,m 2-m-1=0,即可求出m 2-m .【详解】∵m 是方程x 2-x -1=0的一个根,∴把x=m 代入方程x 2-x -1=0可得m 2-m-1=0,即m 2-m=1,故选择:B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意义,和代数式求值问题,关键是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性质,运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解题.题型二: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方法:①第一步,先化为ax 2=c 的形式.②第二步,方程两边直接开平方,分别把解写出来就完成了.①直接开平方法例2.1解方程:2(21)9x -=(直接开平方法)2(21)9x -=,开方得:213x -=或213x -=-,解得:12x =,21x =-变式2.14.用直接开方法解方程:()()22142x x -=-【答案】153x =,23x =【解析】【分析】两边直接开平方即可.【详解】两边直接开平方得:142x x -=-或124x x -=-解得:12533x x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这类问题要移项,把所含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的左边,把常数项移项等号的右边,化成x 2=a (a ≥0)的形式,利用数的开方直接求解.②配方法配方法:①第一步,先化为ax 2+bx =c 的形式.②第二步,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b 一半的平方,③变形整理,配成完全平方形式,④然后直接开平方,分别把解写出来就完成了.(若二次项系数不为1,需要先进行化简在计算)例2.2一元二次方程24430x x --=配方后可化为()A .2112x ⎛⎫+ ⎪⎭=⎝B .2112x ⎛⎫-= ⎪⎝⎭C .21324x ⎛⎫+= ⎪⎝⎭D .21324x ⎛⎫-= ⎪⎝⎭解:∵24430x x --=,∴2443x x -=,则234x x -=,∴2131444x x -+=+,即21(12x -=,故选:B .变式2.25.用配方法解下列关于x 的方程(1)212250x x ++=(2)22419980x x +-=【答案】(1)16x =-+,26x =--(2)11x =-+21x =--【解析】【分析】(1)根据配方法,先把常数项移到等式右边,再两边同时加上36,等式左边凑成完全平方形式,再直接开平方得出结果;(2)根据配方法,先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然后把常数项移到等式右边,再两边同时加上1,等式左边凑成完全平方形式,再直接开平方得出结果.【详解】(1)212250x x ++=()22123625366116x x x x ++=-++=+=16x =-,26x =--(2)22419980x x +-=()2222999219991110001x x x x x x +=++=++=+=±11x =-+21x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配方法的方法.③根与判别式的关系Δ=b 2-4ac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Δ=b 2-4ac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Δ=b 2-4ac <0无实根例2.3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的是()A .21x x 04-+=B .x 2+2x +4=0C .x 2-x +2=0D .x 2-2x =0【详解】A .此方程判别式()21Δ14104=--⨯⨯=,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不符合题意;B .此方程判别式2Δ2414120,=-⨯⨯=-<方程没有实数根,不符合题意;C .此方程判别式()2Δ141270=--⨯⨯=-<,方程没有实数根,不符合题意;D .此方程判别式()2Δ24104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变式2.36.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 ﹣5)x 2﹣4x ﹣1=0有实数根,则a 满足()A.a ≥1B.a >1且a ≠5C.a ≥1且a ≠5D.a ≠5【答案】C【解析】【分析】由方程有实数根可知根的判别式b 2﹣4ac ≥0,结合二次项的系数非零,可得出关于a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由已知得:()()()25044510a a -≠⎧⎪⎨--⨯-⨯-≥⎪⎩,解得:a ≥1且a ≠5,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解题的关键是得出关于a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由根的判别式结合二次项系数非零得出不等式组是关键.④公式法例2.4用公式法解方程:4x 2-3=12x .【详解】方程整理得:4x 2﹣12x ﹣3=0,这里a =4,b =﹣12,b =﹣3,∵△=144+48=192,∴x =128±=32±,∴x 1=32+,x 2=32-.变式2.47.解方程:()()124x x --=.【答案】132x +=,232x =【解析】【分析】先去括号、整理,将方程变形为一般形式,再求出24b ac ∆=-,代入求根公式即可解答.【详解】解:整理得:2320x x --=,()()224341217b ac ∆=-=--⨯⨯-=,32x ±∴=,132x =∴+,232x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本题属于基础题型.⑤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先将方程整理成一般式,让方程的右边等于零,将方程的左边进行因式分解,利用0乘以任何数都得0的性质例2.5用因式分解的方法解方程x 2-2x -24=0解:(x +4)(x -6)=0,x =-4,x =6变式2.58.解方程:(1)x (x -3)-5(3-x )=0(2)()()222230x x +-+-=【答案】(1)123,5x x ==-;(2)121,3x x ==-.【解析】【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求解即可.【详解】解:(1)x (x -3)-5(3-x )=0()()3530x x x -+-=()()350x x -+=解得:123,5x x ==-.(2)()()222230x x +-+-=()()23210x x +-++=()()130x x -+=解得:121,3x x ==-.【点睛】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⑥换元法例2.6若()()22222340a b a b +-+-=,则代数式22a b +的值为_____【详解】解:设22t a b +=,则原方程为2340t t --=,解得1241t t -=,=,∵220a b +≥,∴4t =,∴224a b +=,故答案为:4变式2.6.9.用换元法解方程221x x -﹣21x x -=1,设y =21x x-,那么原方程可以化为关于y 的整式方程为_____.【答案】y 2+y ﹣2=0【解析】【分析】可根据方程特点设y =21x x-,则原方程可化为2y ﹣y =1,化成整式方程即可.【详解】解:方程221x x -﹣21x x-=1,若设y =21x x-,把设y =21x x-代入方程得:2y ﹣y =1,方程两边同乘y ,整理得y 2+y ﹣2=0.故答案为:y 2+y ﹣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它能够把一些分式方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对此应注意总结能用换元法解的分式方程的特点,寻找解题技巧.题型三:韦达定理(根与系数关系)若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两根,则x 1+x 2=﹣b a,x 1x 2=c a .例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6x ﹣k 2=0(k 为常数).(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设x 1,x 2为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且x 1+2x 2=14,试求出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和k 的值.【详解】(1)证明:22224(6)41()3640b ac k k -=--⨯⨯-=+> 因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解:12661b x x a -+=-=-= ,又12214x x += ,解方程组12126214x x x x +=⎧⎨+=⎩解得:12x =-,28x =.将12x =-代入原方程得:22(2)6(2)0k --⨯--=,解得4k =±.变式310.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2(k ﹣1)x+k 2=0有两个实数根x 1,x 2.(1)求k 的取值范围;(2)若|x 1+x 2|=x 1•x 2﹣1,求k 的值.【答案】(1)k ≤12;(2)k 的值是﹣3【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得方程的根判别式△≥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求出k 的范围;(2)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x 1+x 2=2(k ﹣1),x 1x 2=k 2,由(1)中k 的范围可判断x 1+x 2<0,然后所给式子化简绝对值后整体代入即可得到关于k 的方程,解方程并检验即得结果.【详解】解:(1)由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可得△=4(k ﹣1)2﹣4k 2≥0,解得:k≤12;(2)依据题意可得,x1+x2=2(k﹣1),x1x2=k2,∵k≤12,∴2(k﹣1)<0,即x1+x2<0,∵|x1+x2|=x1•x2﹣1,∴﹣x1﹣x2=x1•x2﹣1,∴﹣2(k﹣1)=k2﹣1,解得:k1=1,k2=﹣3,∵k≤12,∴k的值是﹣3.【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以及根与系数的关系等知识,熟练掌握上述知识是解题的关键.题型四: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1、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有:传播问题;增长率问题;行程问题;销售问题;图形问题:工程问题等.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审(审题);找(找出题中的量,分清有哪些已知量、未知量,哪些是要求的未知量和所涉及的基本数量关系、相等关系);设(设元,包括设直接未知数或间接未知数);表(用所设的未知数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的相关量);列(列方程);解(解方程);检验(注意根的准确性及是否符合实际意义).①传播问题例4.1某种电脑病毒传播非常快,如果一台电脑被感染,经过两轮感染后就会有81台电脑被感染.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每轮感染中平均一台电脑会感染几台电脑?若病毒得不到有效控制,3轮感染后,被感染的电脑会不会超过700台?【详解】设每轮感染中平均1台电脑会感染x 台电脑.根据题意可列:()1181x x x +++=,解得:18x =,210x =-(舍去).∴3轮感染后,被感染得电脑为:81818729700+⨯=>.答:每轮感染中平均1台电脑会感染8台电脑,3轮感染后被感染的电脑会超过700台.变式4.111.2020年1月份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我国蔓延,假如有一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64人患病.(1)求每轮传染中平均每个人传染了几个健康的人;(2)如果不及时控制,第三轮传染将又有多少个健康的人患病?【答案】(1)每轮传染中平均每个人传染了7个健康的人;(2)第三轮传染将又有448个健康的人患病.【解析】【分析】(1)设每轮传染中平均每个人传染了x 个人,根据一人患病后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64人患病,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利用经过两轮传染后的人数乘以每轮平均传染人数,即可求出结论.【详解】(1)设每轮传染中平均每个人传染了x 个健康的人.依题意,得1(1)64x x x +++=,解得127,9x x ==-(不合题意,舍去).答:每轮传染中平均每个人传染了7个健康的人.(2)647448⨯=(个).答:第三轮传染将又有448个健康的人患病.【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②平均增长率例4.2某种农产品今年第一季度价格大幅度下降,下降后每千克的价格是原价格的23,下降后,用60元买这种农产品比原来多买了2千克.(1)求该种农产品下降后的价格;(2)从第二季度开始,该种农产品的价格开始回升,经过两个季度,该种农产品的价格上升到每千克14.4元.求第二和第三季度该种农产品价格的平均增长率.【详解】解:(1)设该种农产品的原价格是x 元/千克,则下降后的价格是23x 元/千克,根据题意,得6060223x x =+,解得15x =,经检验:15x =是原方程的解,故2103x =,答:该种农产品下降后的价格是每千克10元.(2)设第二和第三季度该种农产品价格的平均增长率是a ,根据题意,得()210114.4a +=,解得0.2a =或 2.2a =-(不合题意,舍去)答:第二和第三季度该种农产品价格的平均增长率是20%.变式4.212.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市民日常出行的首选工具.据某市品牌电动自行车经销商1至3月份统计,该品牌电动自行车1月份销售150辆,3月销售216辆.(1)求该品牌电动车销售量的月平均增长率;(2)若该品牌电动自行车的进价为2300元,售价2800元,则该经销商1月至3月共盈利多少元.【答案】(1)20%;(2)273000.【解析】【分析】(1)设该品牌电动车销售量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 ,2月份该品牌电动车销售量为150(1+x),则3月份该品牌电动车销售量为150(1+x)(1+x)=150(1+x)2.据此列出方程求解.(2)根据(1)求出增长率后,再计算出二月份的销量,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设该品牌电动车销售量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得150(1+x )2=216,解得x 1=0.2,x 2=-2.2(舍去)答:该品牌电动车销售量的月平均增长率为20%.(2)由(1)得该品牌电动车销售量的月平均增长率为20%,∴2月份的销售量为150×(1+20%)=180∴则1-3月份的销售总量为150+180+216=546(辆)∴()28002300546273000-⨯=(元)答:该经销商1月至3月共盈利273000元.【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增长率问题).③图形相关问题例4.3如图是宽为20m ,长为32m 的矩形耕地,要修筑同样宽的三条道路(互相垂直),把耕地分成六块大小相等的试验地,要使试验地的面积为570m 2,问:道路宽为多少米?【详解】解:设道路宽为x 米,依题意得:(322)(20)570x x --=解得12=1,=35x x (不合题意,舍去)答:道路宽为1米.变式4.313.如图所示,某农户准备利用现有的34米长的篱笆靠墙AB (墙长18米)围成一个面积是120平方米的长方形养鸡场,要在与墙垂直的一边和与墙平行的一边各开一扇2米宽的门,且篱笆没有剩余这个养鸡场的两条邻边长各是多少米?晓华的解题过程如下:【解】设垂直于墙的一边长为x 米,则平行于墙的一边长为(382)x -米.依题意得(382)120x x -=,整理得219600x x -+=,解得1215,4x x ==.当15x =时,3828x -=;当4x =时,38230x -=.答:这个养鸡场的两条邻边长各是15米、8米或4米、30米.请问晓华的解题过程正确吗?如果不正确,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答案】不正确,这个养鸡场的两条邻边长各是15米、8米,见解析【解析】【分析】设垂直于墙的一边长为x 米,则平行于墙的一边长为(382)x -米,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即可求出x 的值,然后根据实际意义取舍即可.【详解】解:晓华的解题过程不正确,正确解题过程如下:设垂直于墙的一边长为x 米,则平行于墙的一边长为(382)x -米.依题意得(382)120x x -=,整理得219600x x -+=,解得1215,4x x ==.当15x =时,3828x -=;当4x =时,3823018x -=>,不合题意,舍去.答:这个养鸡场的两条邻边长各是15米、8米.【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解方程的实际应用题时,要注意根是否符合实际意义,如本题中,需分析两个取值是否符合实际情况.④销售问题(每每型)例4.4江都大润发超市销售一种利润为每千克10元的水产品,一个月能销售出500千克.经市场分析,销售单价每涨价1元,月销售量就减少10千克.针对这种水产品的销售情况,若设单价每千克涨价x 元,请解答以下问题:(1)填空:每千克水产品获利元,月销售量减少千克;(2)要使得月销售利润达到8000元,又要“薄利多销”,销售单价应涨价为多少元?【详解】解:(1)(10+x),10x;(2)由题意,得:(10+x)(500﹣10x)=8000;化简为:x2﹣40x+300=0;解得:x1=10,x2=30.∵“薄利多销”,∴x=30不符合题意,舍去.答:销售单价应涨价10元.变式4.414.某环保公司研发了甲、乙两种智能设备,可将垃圾处理变为新型清洁燃料.某垃圾处理厂从环保公司购入以上两种智能设备若干,已知购买甲型智能设备花费360万元,购买乙型智能设备花费480万元,购买的两种设备数量相同,且两种智能设备的单价和为140万元.(1)求甲、乙两种智能设备单价;(2)垃圾处理厂利用智能设备生产燃料棒,并将产品出售.已知每吨燃料棒的成本为100元.调查发现,若燃料棒售价为每吨200元,平均每天可售出350吨,而当销售价每降低1元,平均每天可多售出5吨.垃圾处理厂想使这种燃料棒的销售利润平均每天达到36080元,且保证售价在每吨200元基础上降价幅度不超过8%,求每吨燃料棒售价应为多少元?【答案】(1)甲设备60万元/台,乙设备80万元/台;(2)188元【解析】【分析】(1)设甲智能设备单价x万元,则乙单价为(14﹣x)万元,利用购买的两种设备数量相同,列出分式方程求解即可;(2)设每吨燃料棒在200元基础上降价y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解后根据降价幅度不超过8%,即可得出售价.【详解】解:(1)设甲智能设备单价x万元,则乙单价为(14﹣x)万元,由题意得:360x=480140x,解得:x=60,经检验x=60是方程的解,∴x=60,140﹣x=80,答:甲设备60万元/台,乙设备80万元/台;(2)设每吨燃料棒在200元基础上降价y 元,由题意得:(200100)(3505)36080y y --+=,解得:112y =,218y =,∵2008%y ≤⨯,即16y ≤,∴y =12,200﹣y =188,答:每吨燃料棒售价应为188元.【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是本题的关键.⑤行程问题例4.5“铁路建设助推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铁路建设.渝利铁路通车后,从重庆到上海比原铁路全程缩短了320千米,列车设计运行时速比原铁路设计运行时速提高了120千米/小时,全程设计运行时间只需8小时,比原铁路设计运行时间少用16小时.(1)渝利铁路通车后,重庆到上海的列车设计运行里程是多少千米?(2)专家建议: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实际运行时速要比设计时速减少m %,以便于有充分时间应对突发事件,这样,从重庆到上海的实际运行时间将增加110m 小时,求m 的值.【详解】(1)设原时速为x km /h ,通车后里程为y km ,则有:()()8120+=8+16=320+x y x y ⎧⎪⎨⎪⎩,解得:=80=1600x y ⎧⎨⎩,答:渝利铁路通车后,重庆到上海的列车设计运行里程是1600千米;(2)由题意可得出:()()180+1201%8+=160010m m ⎛⎫- ⎪⎝⎭,解得:10=2m ,20=m (不合题意舍去),答:m 的值为20变式4.515.小明锻炼健身,从A 地匀速步行到B 地用时25分钟.若返回时,发现走一小路可使A 、B 两地间路程缩短200米,便抄小路以原速返回,结果比去时少用2.5分钟.(1)求返回时A 、B 两地间的路程;(2)若小明从A 地步行到B 地后,以跑步形式继续前进到C 地(整个锻炼过程不休息).据测试,在他整个锻炼过程的前30分钟(含第30分钟),步行平均每分钟消耗热量6卡路里,跑步平均每分钟消耗热量10卡路里;锻炼超过30分钟后,每多跑步1分钟,多跑的总时间内平均每分钟消耗的热量就增加1卡路里.测试结果,在整个锻炼过程中小明共消耗904卡路里热量.问:小明从A 地到C 地共锻炼多少分钟.【答案】(1)1800米;(2)52分钟.【解析】【分析】(1)可设AB 两地之间的距离为x 米,根据两种步行方案的速度相等,列出方程即可求解;(2)可设从A 地到C 地一共锻炼时间为y 分钟,根据在整个锻炼过程中小明共消耗900卡路里热量,列出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1)设返回时A ,B 两地间的路程为x 米,由题意得:2002525 2.5x x +=-,解得x=1800.答:A 、B 两地间的路程为1800米;(2)设小明从A 地到B 地共锻炼了y 分钟,由题意得:25×6+5×10+[10+(y ﹣30)×1](y ﹣30)=904,整理得y 2﹣50y ﹣104=0,解得y 1=52,y 2=﹣2(舍去).答:小明从A 地到C 地共锻炼52分钟.【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⑥动态几何问题例4.6如图,在△ABC 中,∠B =90°,AB =5cm ,BC =7cm ,点Q 从点A 开始沿AB 边向点B 以1cm /s 的速度移动,点P 从点B 开始沿BC 边向点C 以2cm /s 的速度移动.(1)如果P 、Q 两点同时出发,那么几秒后,△PBQ 的面积等于4cm 2?(2)△PBQ 的面积能否等于7cm 2?试说明理由.【详解】解:(1)设t 秒后,△PBQ 的面积等于42cm .则()15242t t -⨯=,整理,得t 2﹣5t +4=0,解得1t =1,2t =4答:如果P 、Q 两点同时出发,那么1秒或4秒后,△PBQ 的面积等于42cm ;(2)△PBQ 的面积能不能等于72cm 理由如下:设x 秒后,△PBQ 的面积等于42cm 则()15272t t -⨯=,整理,得t 2﹣5t +7=0,则△=25﹣28=﹣3<0,所以该方程无解.∴△PBQ 的面积不能等于72cm .变式4.616.已知:如图A ,B ,C ,D 为矩形的四个顶点,AB=16cm ,AD=6cm ,动点P ,Q 分别从A ,C 同时出发,点P 以3cm/S 的速度向点B 移动,一直到达点B 为止,点Q 以2cm/S 的速度向点D 移动(1)P ,Q 两点从出发点出发几秒时,四边形PBCQ 面积为33cm ²(2)P ,Q 两点从出发点出发几秒时,P ,Q 间的距离是为10cm .【答案】(1)5秒;(2)P,Q两点出发85秒或245秒时,点P和点Q的距离是10cm.【解析】【分析】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PB=(16-3t)cm,CQ=2tcm.(1)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结合四边形PBCQ的面积为33cm2,即可得出关于t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过点Q作QM⊥AB于点M,则PM=|16-5t|cm,QM=6cm,利用勾股定理结合PQ=10cm,即可得出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较小值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PB=(16-3t)cm,CQ=2tcm.(1)依题意,得:12×(16-3t+2t)×6=33,解得:t=5.答:P,Q两点从出发开始到5秒时,四边形PBCQ的面积为33cm2.(2)过点Q作QM⊥AB于点M,如图所示.∵PM=PB-CQ=|16-5t|cm,QM=6cm,∴PQ2=PM2+QM2,即102=(16-5t)2+62,解得:t1=85,t2=245.答:P,Q两点出发85秒或245秒时,点P和点Q的距离是10cm.【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找出关于t的一元一次方程;(2)利用勾股定理,找出关于t 的一元二次方程.视频⑦图表信息问题例4.7某电厂规定,该厂家属区的每户居民如果一个月的用电量不超过a kw ·h ,那么这个月此户只交10元钱的电费,如果超过a kw ·h ,则这个月除了交10元用电费,超出部分还要按每度100a元交费.(1)该厂某户居民8月份用电90kw ·h ,超过了规定a kw ·h ,则超过部分应交电费多少元?(2)下表是9、10月份的用电和交费情况:月份用电量(kw ·h )交电量总额(元)98025104510根据上表信息,求电厂规定a kw ·h 为多少?(3)求8月份该户居民应交电费多少元?【详解】解:(1)超过部分应交()90100aa -(元);(2)由9月份交电费25元,该户9月份用电量已超过规定的kw h a ,所以9月份超过部分应交电费()802510100aa -=-,即28015000a a -+=,解得130a =,250a =,由10月份的交电费10元看,该户10月份的用电量45kw h 没有超过kw h a ,所以45a >.所以50kw h a = .(3)当50kw h a = 时,超过部分应交()50905020100-= 元,所以8月份该户居民交电费30元.变式4.717.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入住率的增加,污水处理问题成为城市的难题.某城市环境保护局协同自来水公司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规定:居民用水量每月不超过a吨时,只需交纳10元水费,如果超过a吨,除按10元收费外,超过部分,另按每吨5a元收取水费(水费+污水处理费).(1)某市区居民2018年3月份用水量为8吨,超过规定水量,用a的代数式表示该用户应交水费多少元;(2)下表是这户居民4月份和5月份的用水量和缴费情况;月份用水量(吨)交水费总金额(元)47705540根据上表数据,求规定用水量a的值.【答案】(1)用户应交水费10+40a﹣5a2元;(2)a的值为3.【解析】【分析】(1)根据总费用=10+超出费用列出代数式即可;(2)根据题意分别列出5a(7﹣a)+10=70,5a(5﹣a)+10=40,取满足两个方程的a的值即为本题答案.【详解】解:(1)3月份应交水费10+5a(8﹣a)=(10+40a﹣5a2)元;(2)由题意得:5a(7﹣a)+10=70,解得:a=3或a=45a(5﹣a)+10=40解得:a=3或a=2,综上,规定用水量为3吨.则规定用水量a的值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本题的水费收取标准.实战练18.二次方程4x(x+2)=25化成一般形式得()A.4x2+8x﹣25=0B.4x2﹣23=0C.4x2+8x=25D.4x2+2=25【答案】A【解析】【分析】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bx+c=0,将方程整理为一般形式,即可得到结果.【详解】方程整理得:4x 2+8x −25=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19.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①2320x x +=,②22340x xy -+=,③214x x-=,④20x =,⑤2340x x --=.A.①②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D.①④⑤【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①2320x x +=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②22340x xy -+=属于二元二次方程;③214x x-=属于分式方程;④20x =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⑤2340x x --=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故选:D .【点睛】本题利用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是ax 2+bx +c =0(且a ≠0).20.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870x x -+=,方程可变形为()A.2(4)9x +=B.2(4)9x -= C.2(8)16x -= D.2(8)57x +=【答案】B 【解析】【分析】先将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在方程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平方,将方程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即可.【详解】解:x 2-8x +7=0,x 2-8x =-7,x 2-8x +16=-7+16,(x -4)2=9.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答时熟练掌握配方法的步骤是关键.2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 2﹣4x+3=0的两根x 1、x 2,则x 12﹣4x 1+x 1x 2=()A.0B.1C.2D.﹣1【答案】A 【解析】【分析】由一元二次方程x 2﹣4x+3=0的两根x 1、x 2可得x 12﹣4x 1=﹣3,x 1x 2=3,代入可得结果.【详解】解:∵方程x 2﹣4x+3=0的两根x 1、x 2,∴x 1x 2=3、x 12﹣4x 1+3=0即x 12﹣4x 1=﹣3,则原式=﹣3+3=0,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关键是熟练掌握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的两根时,x 1+x 2=﹣ba,x 1x 2=c a .22.已知(2)310mm x 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_______.【答案】-2【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项系数不为0.由这两个条件得到相应的关系式,再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m |=2,且m -2≠0,解得m =-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是ax 2+bx +c =0(a ≠0).特别要注意a ≠0的条件.这是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知识点.23.若12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2310x x -+=的两个根,则1211+x x =___________.【答案】3【解析】【分析】根据韦达定理可得123x x +=,121=x x ,将1211+x x 整理得到1212x x x x +,代入即可.【详解】解:∵12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2310x x -+=的两个根,∴123x x +=,121=x x ,∴121212113x x x x x x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韦达定理,掌握12b x x a +=-,12cx x a=是解题的关键.24.若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x 2﹣2x ﹣52=0的两根,则x 12+x 22的值是__.【答案】9【解析】【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表示出x 1+x 2=2,x 1x 2=﹣52,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求x 12+x 22的值即可.【详解】解:∵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x 2﹣2x ﹣52=0的两根,∴x 1+x 2=2,x 1x 2=﹣52,则x 12+x 22=(x 1+x 2)2﹣2x 1x 2=4﹣2×(﹣52)=4+5=9.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和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和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5.某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它行驶的路程()s m 和时间()t s 之间的关系为:。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以及考点分析(可编辑修改版)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以及考点分析(可编辑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53e0ef894431b90d6d85c796.png)
x2
b 2a
;
当 b2 4ac 0 时,方程无实数根.
公式法的一般步骤:①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式;②确定 a, b, c 的值;③代入 b2 4ac 中计算其值,
判断方程是否有实数根;④若 b2 4ac 0 代入求根公式求值,否则,原方程无实数根。
(因为这样可以减少计算量。另外,求根公式对于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都适用,其中也包括不完全的 一元二次方程。) (4)因式分解法: ①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依据: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 0,那么这两个因式至少有一个为 0,即:
(3) 8x 2
10x 3
0 ( x1
1 4 , x2
3 2
)
(2) y 2 4 y 45 0 ( y1 9, y2 5 ) (4) 7x 2 21x 0 ( x1 0, x2 3 )
(5) 6x 2 3 3x 2 2x
6 ( x1
3 2
, x2
2 3
)
(6) (x 5)2
2.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求待定系数或其它字母的值
(1) m 为何值时,关于 x 的方程 (m 2)x m2 (m 3)x 4m 是一元二次方程。( m 2 )
(2)若分式 x 2 7x 8 0 ,则 x x 1
(x 8)
3.由方程的根的定义求字母或代数式值
(1)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a 1)x 2 x a 2 1 0 有一个根为 0,则 a
3.增长率问题(下降率):在此类问题中,一般有变化前的基数( a ),增长率( x ),变化的次数( n ),
变化后的基数( b ),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a(1 x)n b 表示。
4.其它实际问题(都要注意检验解的实际意义,若不符合实际意义,则舍去)。 (五)新题型与代几综合题 (1)有 100 米长的篱笆材料,想围成一矩形仓库,要求面积不小于 600 平方米,在场地的北面有一堵 50 米的旧墙,有人用这个篱笆围成一个长 40 米、宽 10 米的仓库,但面积只有 400 平方米,不合要求,问 应如何设计矩形的长与宽才能符合要求呢? (2)读诗词解题(列出方程,并估算出周瑜去世时的年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数人物,而立之年督东吴,英年早逝两位数,十位恰小个位三,个位平方与 寿符,哪位学子算得准,多少年华属周瑜?(36 岁)
最新届中考数学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复习知识点总结及经典考题选编
![最新届中考数学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复习知识点总结及经典考题选编](https://img.taocdn.com/s3/m/4de20cb505087632311212d5.png)
中考数学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复习知识点总结一、方程【知识梳理】1、知识结构方程分式方程的应用分式方程的解法分式方程的概念分式方程的关系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念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整式方程2、知识扫描(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2)含有2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3)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有法和法.(5)只含有1 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且系数不为0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其一般形式为)0(02a cbx ax。
(6)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有:①直接开平方法;②配方法;③公式法;④因式分解法例:(1)042x(2)0342x x(3)4722x x (4)0232x x(7)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ac b4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0(02a cbx ax当△>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没有实数根;反之也成立。
(8)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0(02acbx ax的两个根是21,x x 那么ab x x 21,ac x x 21(9)一元二次方程)0(02a cbx ax的求根公式:)04(2422ac baacb bx(10)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11)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将分式方程通过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步骤◆1、去分母,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2、解这个整式方程;◆3、验根。
注意:(1)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即把分式方程化为我们熟悉的整式方程,转化的途径是“去分母”,即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2)因为解分式方程时可能产生增根,所以解分式方程必须检验,检验是解分式方程必要的步骤.二、不等式【知识梳理】1、知识结构解法性质概念不等式2、知识扫描(1)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为 0 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初中九年级数学教案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的应用
![初中九年级数学教案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3e71d4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b.png)
初中九年级数学教案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的应用一、引言在初中九年级数学学习中,掌握和应用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是非常重要的。
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是解决实际问题和建立数学模型的关键工具之一。
本文将介绍初中九年级数学教案中教授学生如何学习和解决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的应用问题。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与基本性质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是指形如ax^2 + bx + c = 0的方程,其中a、b、c为已知实数,且a≠0。
2. 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性质(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可以通过求根公式x = (-b±√(b^2-4ac))/(2a)来求得。
(2)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Δ = b^2 - 4ac可以用来判断方程的根的性质。
- 当Δ > 0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当Δ = 0时,方程有一个实数根;- 当Δ < 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但会有复数根。
三、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1. 物理问题中的一元二次方程应用(举例)以自由落体运动问题为例,当考虑空气阻力时,物体在空中的运动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表示。
2. 几何问题中的一元二次方程应用(举例)求解最值问题时,往往需要通过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来求解。
3. 经济问题中的一元二次方程应用(举例)某公司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函数为C(x) = ax^2 + bx + c,其中x表示产量,a、b、c为常数。
四、不等式的定义与基本性质1. 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是指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等。
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加法性质和乘法性质对于不等式a < b:- 加法性质:若c是一个正数,则a + c < b + c;- 乘法性质:若c是一个正数,则ac < bc。
当c是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会发生改变。
(2)等式与不等式的关系如果一个等式是成立的,则将等号换成不等号,不等式仍然成立;如果一个不等式成立,则可以通过加减乘除等运算把不等式转化为等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一、选择题1.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1B .a=1C .a <1D .a<1且a≠0【答案】D【解析】【分析】由于原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应该确定的是a≠0;然后再根据原方程根的情况,利用根的判别式建立关于a 的不等式,求出a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由于原方程是二次方程,所以a≠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2-4ac=4-4a >0,解得a <1;综上,可得a≠0,且a <1;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2.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下列说法:①若b =ax 2+bx +c =0一定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②若方程ax 2+bx +c =0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则方程x 2﹣bx +ac =0也一定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③若c 是方程ax 2+bx +c =0的一个根,则一定有ac +b +1=0成立;④若x 0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的根,则b 2﹣4ac =(2ax 0+b )2,其中正确的( )A .只有①②③B .只有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只有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判断上述方程的根的情况,只要看根的判别式△=-24b ac 的值的符号就可以了.④难度较大,用到了求根公式表示0x .【详解】解:①若b =,方程两边平方得b 2=4ac ,即b 2﹣4ac =0,所以方程ax 2+bx +c =0一定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②若方程ax 2+bx +c =0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则b 2﹣4ac >0方程x 2﹣bx +ac =0中根的判别式也是b 2﹣4ac >0,所以也一定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③若c 是方程ax 2+bx +c =0的一个根,则一定有ac 2+bc +c =0成立,当c ≠0时ac +b +1=0成立;当c =0时ac +b +1=0不成立;④若x 0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的根,可得0x , 把x 0的值代入(2ax 0+b )2,可得b 2﹣4ac =(2ax 0+b )2,综上所述其中正确的①②④.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根的判别式及其应用.尤其是④难度较大,用到了求根公式表示0x ,整体代入求2204(2)b ac ax b -=+.总结: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3.某商品原价为100元,第一次涨价40%,第二次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又涨价10%,设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数为x ,那么x 应满足的方程是( )A .40%10%2x +=B .100(140%)(110%)(1)x ++=+C .2(140%)(110%)(1)x ++=+D .2(10040%)(10010%)100(1)x ++=+ 【答案】C【解析】【分析】设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数为x ,根据“某商品原价为100元,第一次涨价40%,第二次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又涨价10%”,得到商品现在的价格,根据“某商品原价为100元,经过两次涨价,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数为x ”,得到商品现在关于x 的价格,整理后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设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数为x ,∵某商品原价为100元,第一次涨价40%,第二次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又涨价10%, ∴商品现在的价格为:100(140%)(110%)++,∵某商品原价为100元,经过两次涨价,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数为x ,∴商品现在的价格为:2(1)x +,∴2100(140%)(110%)100(1)++=+x ,整理得:2(140%)(110%)(1)x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正确找出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4.已知x=1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则b 的值为( ) A .0B .1C .D .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定义,把x=1代入x 2+bx+1=0得关于b 的一次方程,然后解一次方程即可.【详解】解:把x=1代入x 2+bx+1=0得1+b+1=0,解得b=-2.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5.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0x x k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A .k ≠0B .k >4C .k <4D .k <4且k ≠0【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4)2-4k >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详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x 4x k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4)40k ∆->解得:k <4.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解题关键是熟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6.李师傅去年开了一家商店,将每个月的盈亏情况都作了记录.今年1月份开始盈利,2月份盈利2000元,4月份盈利恰好2880元,若每月盈利的平均增长率都相同,这个平均增长率是( )A .20%B .22%C .25%D .44% 【答案】A【解析】【分析】设这个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等量关系:2月份盈利额×(1+增长率)2=4月份的盈利额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设这个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得:2000(1+x )2=2880,解得:x 1=20%,x 2=-2.2(舍去).答:这个平均增长率为20%.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属于增长率的问题,一般公式为原来的量×(1±x )2=后来的量,其中增长用+,减少用-,难度一般.7.已知1x 、2x 是一元二次方程220x x -=的两个实数根,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12x x ≠B .21120x x -=C .122x x +=D .122x x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逐一进行分析即可.【详解】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x 2-2x=0的两个实数根,这里a=1,b=-2,c=0,b 2-4ac=(-2)2-4×1×0=4>0,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12x x ≠,故A 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1120x x -=,故B 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2221b x x a -+=-=-=,故C 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20c x x a⋅==,故D 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根的意义,根与系数的关系等,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8.以3和4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A .27120x x -+=B .27120x x ++=C .27120x x +-=D .27120x x --=【答案】A【解析】【分析】分别求出各个选项中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 、在x 2﹣7x+12=0中,x 1+x 2=7,x 1x 2=12,此选项正确;B 、在x 2+7x+12=0中,x 1+x 2=﹣7,x 1x 2=12,此选项不正确;C 、在x 2+7x ﹣12=0中,x 1+x 2=7,x 1x 2=﹣12,此选项不正确;D 、在x 2﹣7x ﹣12=0中,x 1+x 2=﹣7,x 1x 2=﹣12,此选项不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若方程两个为x 1,x 2,则x 1+x 2=b a ,x 1•x 2=c a .9.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方程x 2-10x +21=0的两根,那么它的周长为 ( ) A .17B .15C .13D .13或17【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得方程的两根为x=3和x=7,3、3、7不能构成三角形,则三角形的三边为3、7、7,则周长为17.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等腰三角形.10.设α,β是方程2x 9x 10++=的两根,则()()22α2009α1β2009β1++++的值是( )A .0B .1C .2000D .4000000 【答案】D【解析】【分析】由已知方程的系数可得两根的关系(根据韦达定理或者叫根与系数的关系),再将所求代数式变形可求得代数式结果.解:∵α,β是方程2x 9x 10++=的两个实数根 ∴2211,910,9101αβααββ==++=++=g ∴()()()()2222α2009α1β2009β1α9α12000β9β120002000200040000004000000αβαβαβ++++=++++++===g 故选D.【点睛】(1)将根与系数的关系与代数式变形相结合解题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解题方法.(2)二次函数为2ax x 0(0)b c a ++=不等于的两个不同实数根:α,β满足=,b c a aαβαβ+-=g . 11.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x ax --=的根的情况( )A .有两个实数根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没有实数根D .由a 的取值确定 【答案】B【解析】【分析】计算出方程的判别式为△=a 2+8,可知其大于0,可判断出方程根的情况.【详解】方程220x ax --=的判别式为280a ∆=+>,所以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掌握根的判别式与方程根的情况是解题的关键.12.关于方程x 2﹣x +9=0的根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两个相等实根B .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C .没有实数根D .有一个实数根【答案】C【解析】【分析】找出方程a ,b 及c 的值,计算出根的判别式的值,根据其值的正负即可作出判断.【详解】这里a=1,,c=9,∵△=b 2-4ac=32-36=-4<0,∴方程无实数根.【点睛】此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13.某种植基地2016年蔬菜产量为100吨,2017年比2016年产量增长8.1%,2018年比2017年产量的增长率为x ,2018年底产量达到144吨,则x 满足( )A .100(1+x )2=144B .100(1+8.1%)(1﹣x )=144C .100(1+8.1%)+x =144D .100(1+8.1%)(1+x )=144 【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知,2017年蔬菜产量为:100(1+8.1%),2018年蔬菜产量为:100(1+8.1%)(1+x ),然后根据2018年底产量达到144吨列方程即可.【详解】解:∵某种植基地2016年蔬菜产量为100吨,2017年比2016年产量增长8.1%, ∴2017年蔬菜产量为:100(1+8.1%),∵2018年比2017年产量的增长率为x ,2018年底产量达到144吨,∴2018年蔬菜产量为:100(1+8.1%)(1+x )=144,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这些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4.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0x px q ++=的两个根分别是13x =,24x =,那么p ,q 的值分别是( )A .3,4B .-7,12C .7,12D .7,-12【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直接代入计算即可.【详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px+q=0的两根分别为13x =,24x =,∴3+4=-p ,3×4=q ,∴p=-7,q=12,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根与系数的字母表达式,并会代入计算.15.湛江市2009年平均房价为每平方米4000元.连续两年增长后,2011年平均房价达到每平方米5500元,设这两年平均房价年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5500(1+x )2=4000B .5500(1﹣x )2=4000C .4000(1﹣x )2=5500D .4000(1+x )2=5500【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下一年的房价等于上一年的房价乘以(1+x ),可以列出2011年的房价,2011年将达到每平方米5500元,故可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详解】设年平均增长率为x ,那么2010年的房价为:4000(1+x ),2011年的房价为:4000(1+x )2=5500.故选:D .16.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x x k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1k <-B .1k >-C .1k <D .1k >【答案】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根的判别式进而得出k 的取值范围.【详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x x k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4441()b ac k -=-⨯⨯- 4 4 0k =+>,∴1k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根的判别式,正确记忆公式是解题关键.17.对于两个不相等的实数a ,b ,我们规定符号max {a ,b }表示a 、b 中的较大的数,如:max {2,4}=4,按照这个规定,方程max {x ,﹣x }=x 2﹣x ﹣1的解为( )A .或1B .1或﹣1C .1或1D .或﹣1【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应分为x>0和x<0两种情况讨论,并列出关于x 的分式方程求解,结合x 的取值范围确定方程max {x ,﹣x }=x 2﹣x ﹣1的解即可.【详解】解:①当x ≥﹣x ,即x ≥0时,∵max {x ,﹣x }=x 2﹣x ﹣1,∴x =x 2﹣x ﹣1,解得:x =1+2(1﹣2<0,不符合舍去);②当﹣x >x ,即x <0时,﹣x =x 2﹣x ﹣1,解得:x =﹣1(1>0,不符合舍去),即方程max {x ,﹣x }=x 2﹣x ﹣1的解为1+2或﹣1,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有关实数、实数运算的新定义,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18.在一幅长80cm ,宽50cm 的矩形风景画的四周镶一条金色纸边,制成一幅矩形挂图,如图所示,如果要使整幅挂图的面积是25400cm ,设金色纸边的宽为xcm ,那么x 满足的方程是( )A .213014000x x +-=B .2653500x x +-=C .213014000x x --=D .2653500x x --=【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矩形的面积=长×宽,我们可得出本题的等量关系应该是:(风景画的长+2个纸边的宽度)×(风景画的宽+2个纸边的宽度)=整个挂图的面积,由此可得出方程.【详解】由题意,设金色纸边的宽为xcm ,得出方程:(80+2x )(50+2x )=5400,整理后得:2653500x x +-=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得出一元二次方程,对于面积问题应熟记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关键.19.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304kx x --=有实数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A .0k =B .13k ≥-C .13k ≥-且0k ≠D .13k >-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方程根的情况可以判定其根的判别式的取值范围,进而可以得到关于k 的不等式,解得即可,同时还应注意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详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304kx x --=有实数根, ∴△=b 2-4ac≥0,即:1+3k≥0, 解得:13k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2x+1=0中k≠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根的判别式如何决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20.用配方法解方程:x 2﹣2x ﹣3=0时,原方程变形为( )A .(x+1)2=4B .(x ﹣1)2=4C .(x+2)2=2D .(x ﹣2)2=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将原方程的常数项﹣3变号后移项到方程右边,然后方程两边都加上1,方程左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后,即可得到结果.解:x 2﹣2x ﹣3=0,移项得:x 2﹣2x=3,两边加上1得:x 2﹣2x+1=4,变形得:(x ﹣1)2=4,则原方程利用配方法变形为(x ﹣1)2=4.故选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