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技术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导航, 搜索

中国

显示▼文化

显示▼地理

显示▼历史

显示▼政治

显示▼经济

显示▼其他

查·论·编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都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此种论断在科学史界,争议相当大,一般认为中国古代技术发达,但没有发展出科学的概念,如同先秦百家争鸣,却没有像西方一样,发展出哲学的概念。)。中国历史上的

的科学技术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而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与许多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科学技术交流。中国科学技术史上成就最大的是农学、天文学、数学和汉医学。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相对于其他民族和地区的科学技术来说比较独立,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更注重实用性和经验性,缺乏西方科学的思辨性,因此有些人对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是否自成体系而表示怀疑。

目录

[隐藏]

1 科学技术萌芽时期

2 先秦时期

3 秦汉时期

4 魏晋南北朝时期

5 隋唐、两宋时期

6 元朝时期

7 明朝时期

o7.1 概述

o7.2 数学

o7.3 天文学

o7.4 地理学

o7.5 建筑学

o7.6 医学

o7.7 农学

o7.8 军事学

o7.9 兵器科技

o7.10 物理学

8 清朝时期

9 近代的科学技术

10 资料来源

11 参考文献

12 扩展阅读

13 外部链接

[编辑]科学技术萌芽时期

中国科学技术的萌芽时期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中国是世界早期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发明弓箭和陶器、出现农牧业、观察天文、开创医药的地区之一。

开始利用蚕丝制作丝绸。

[编辑]先秦时期

夏商周时期奠定了中国科学技术的雏形。这时中国进入了青铜时代,青铜器的铸造冶炼技术非常高超,同时也出现了原始的瓷器。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基本奠定。

广泛使用铁器,同时还出现了炼钢技术和铸铁柔化技术。

《夏小正》成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事历书。

有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包括都江堰、郑国渠等。

创造十进位制。

发明筹算,能进行四则运算以及乘方,开方等较复杂运算,并可以对零、负数和分数作出表示与计算。有学者认为,筹算促成了印度-阿拉伯数字

体系[1]。

创造九因歌,为世界上最简便的乘法表,直到今日还在使用。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

测定了比较精确的回归年长度。

中医学理论初步建立。

[编辑]秦汉时期

中国古代的各个科学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农业上的轮作制已经确立。

中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面世。

《九章算术》确定了中国古代的数学体系。

造纸术已被发明并且得到了重大改进。

造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长城的建造体现了中国当时建筑技术的发达。

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

已有牵星导航技术(过洋牵星术)。

发明抽水马桶,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抽水马桶的国家[2]。

[编辑]魏晋南北朝时期

刘徽、祖冲之、张子信等对数学和天文学做出了很大贡献。

裴秀提出的制图六体,创造了中国古代地图学的基础理论。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标志着农学的成熟。

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丰富了中医学体系。

葛洪在炼丹上的研究,对中国原始的化学做出了贡献。

马钧在机械制造方面的成就代表了中国古代机械制造的水平。

解飞、魏猛变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车磨。

[编辑]隋唐、两宋时期

隋唐时经济文化发达,使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

《通志?天文略第二》中《步天歌?太微垣》书影

隋朝继承北朝与南朝的科学知识,其科技成就表现在天文历法、数学、博物学、

建筑学与医学上[3]。隋朝数学发达,当时士人皆须学习简易九数,在国子监(大学)设有算学(数学系)[4],专门数学人才的培养也在隋代才正式成立。

隋朝历法比前朝更加精密。600年刘焯借由北朝张子信的数据,测定岁差为76年差一度,已接近准确值。604年刘焯制定出《皇极历》,推日行盈缩,黄道月

道损益,日月食多少及所在所起,都比以前诸历精密,而且提出“等间距二次内插法”的公式。《皇极历》比过去的历法准确,虽然被排斥不得施行,但对后世

历学提供了新标准[5]。定朔法、定气法也是刘焯的创见。

隋文帝平定南朝陈后将南朝的浑仪、浑天象及天文图籍都集中于长安,并且命庾季才与南朝周坟参照各家星官,绘成星图。周坟与袁充等人还在太史局教授星象知识[6]。隋朝丹元子,按照东晋陈卓所定的星宫,把天上星星的步位,编成一篇

七字长歌,叫做《步天歌》,文句浅显,便于传诵[7]。隋末唐初,李播写成《天文大象赋》,用诗赋描述全天星官。隋朝的星官体系十分发达,然而还有两个弱点:当时过分强调三家星的区分,使星空划分成为二元体系;在拱极区与黄道间,还有一些区域比较空白,命名的星星仍不够多。

隋廷提倡博物学,在当时出现大量地方志(或称图志、图经)。隋廷明令全国各

地推行方志编写[8],最后著有《诸郡物产土俗记》、《区宇图志》与《诸州图经集》。隋炀帝又诏天下诸郡上风俗物产地图,据以编成《物产土俗记》及《区宇图志》,开中国编撰一统志之先河。朗蔚之采各地所上图经而纂成《隋诸州图经集》二百卷[9]。裴矩于大业时期在张掖掌管互市,从书传及西域商人的言论中,

搜集西域山川、姓氏、风土、服章、物产等资料而写成《西域图记》。这本书还记载自敦煌通中亚诸国直至地中海的三条丝路。

安济桥。

建筑学方面,有名的有李春、宇文恺与何稠。610年李春于现今河北省宁晋县洨河建造安济桥[10],安济桥是目前世界最古老的现存完好的大跨度单孔敞肩坦弧石

拱桥,圆弧拱的跨度大,圆弧拱仍然够高,水上船只来往通过非常方便。安济桥

桥拱不是使用半圆拱,而是使用跨度大、扁平率低的单孔1/4圆拱桥梁结构,是中国建筑史的重大成就之一[11]。另外四个小桥洞节约石料二百多立方米,又减少桥身五分之一的重量,让桥基部分的负担大大减轻。同时可以起分洪缓冲的作用,减轻洪流对桥身的冲击力量。宇文恺曾为隋炀帝造观风行殿,殿下置轮轴,离合便利,可以分开行动,也可以合成一个容纳数百人的大殿。何稠为隋炀帝造六合城。在攻城时,一夜间可以合成一座周围八里、高十仞的大城,城上能列甲士,

立旗仗。另外何稠能用绿瓷制玻璃,与真玻璃无异[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