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精品】《练习二》参考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上《练习二》教案(公开课)

最新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上《练习二》教案(公开课)

知识点/01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是用这个数连续乘几分之几。

知识点/02 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解题方法:(1)先求出多(少)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用加(减)法计算;(2)先求出多(少)的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用乘法计算。

知识点/03 “已知一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另一部分量”的解题方法:(1)总量-总量×已知部分占总量的分率;(2)总量×(1-已知部分占总量的分率)。

知识点/04 “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题方法:根据乘法的意义列方程解答。

知识点/05 “已知一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及另一部分量,求总量”的解题方法:(1)总量-总量×已知部分占总量的分率;(2)总量×(1-已知部分占总量的分率)。

三、达标检测师:同学们学习了刚才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呢?我来考考你,做几道习题来检测一下吧!结合教材“练习二”中题目,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1.说一说图意,再列式解答。

师:同学们仔细思考,图中表达的意思,能根据图中所表现的数量关系,说出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生:老师我知道。

第一个图,故事书平均分成了四份,一共是200本。

科技书平均分成了五份。

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科技书比故事书多1/4,求科技书有多少本?生:第二幅图有铅笔和中性笔,中性笔平均分成了四份,钢笔平均分成了五份,一共有25支钢笔,比中性笔多1/4,求中性笔有多少支?师:将两幅图对比引导学生思考都是多1/4,为什么解题的方法不同?生:老师,我是这么想的。

两个图当中,虽然都是多了1/4,但是单位“1”是不同的。

第一个图当中单位“1”是已经知道的量-故事书200本,求未知量科技书直接用乘法。

第二个图当中单位“1”是-中性笔是不知道的量,根据乘法的意义,我们需要设单位“1”为x。

因为单位“1”所以解题的方法不同。

师:本题的难点是长方形的宽,没有直接给出,需要借助题中的信息,先求出长方形的宽。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练习二》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练习二》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练习二》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练习二》主要是对本册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本练习包含了分数的应用、百分数的应用、空间与图形的认识、统计与概率等多个方面。

通过本练习,学生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分数、百分数、空间与图形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分数、百分数、空间与图形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百分数、空间与图形的应用。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准备:完成前置学习任务,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3.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练习题、教学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分数、百分数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优惠后的价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分数、百分数、空间与图形等知识。

教师适时给予提示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相互评价、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然后,教师挑选几个小组进行展示,对展示的小组进行评价和奖励。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练习二》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练习二》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练习二》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练习二》说课稿1,主要针对的是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基本的分数应用题的知识。

而本节课通过各种类型的练习题,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分数运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六年级上册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以及分数的四则运算规则。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分数运算,以及实际应用题的解决,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分数的四则运算规则,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各种类型的练习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四则运算规则,以及实际应用题的解决。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复杂的分数运算,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生动、直观的教学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分数运算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基本概念与规则: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以及四则运算的规则,为学生学习打下基础。

3.练习与讲解:通过各种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4.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练习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2练习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2 练习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练习二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 理解和掌握数学基本概念、性质和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数的整除:理解和掌握整除的定义、性质和应用,能够运用整除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分数与小数:理解和掌握分数与小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分数与小数的转换和运算。

3. 几何图形: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能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如下:1. 重点:数的整除、分数与小数、几何图形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

2. 难点:整除的性质和应用,分数与小数的转换和运算,几何图形的分类和性质。

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需要准备以下教具和学具: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圆规等。

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包括以下几部分: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数学故事或提出实际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 新授:教师讲解数的整除、分数与小数、几何图形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3. 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与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1. 2 练习二2. 目录:数的整除、分数与小数、几何图形3. 内容:每个部分的概念、性质、运算方法等作业设计本节课的作业设计如下:1. 必做题:数的整除、分数与小数、几何图形的练习题。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练习(二)》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练习(二)》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练习(二)》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练习(二)》主要是对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进一步巩固。

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不同类型的练习题,涵盖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各种情况,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和运用这两个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用。

三.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理解,提高运算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运用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如何正确运用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进行解答。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小组合作学习资料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回顾和复习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知识。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难度逐渐增加,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用。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解题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巩固(10分钟)教师设置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解答。

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如何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应用到其他学科或生活中。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练习二》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练习二》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练习二》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练习二》教学设计2,主要是对分数和小数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分数和小数进行计算,理解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和小数的基本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和小数计算。

但是,对于分数和小数的混合运算,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能够进行分数和小数的混合运算。

2.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和小数的混合运算。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练习题等。

2.准备教学道具,如分数和小数卡片等。

3.布置教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小华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重量是200克,请问小华一共买了多少克的苹果?引导学生用分数和小数进行计算。

2.呈现(10分钟)呈现分数和小数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进行计算。

分数计算公式:分子乘以分母,小数计算公式:整数部分乘以10的指数次方。

3.操练(1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题包括分数和小数的计算,以及分数和小数的混合运算。

4.巩固(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如:小华买了2千克的红糖,每千克红糖的价格是3元,请问小华一共花费了多少钱?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和小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分数可以转化为小数,小数也可以转化为分数。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练习二》第2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33-34页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及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掌握水平;根据具体情况,找到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能利用百分数的知识及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教师说明本节课的练习内容和练习目的,并板书课题。

二、指导练习指导完成练习二中的第6题至第11题。

1、第6题(1)理解情境图所表达的信息,弄清题意,找出条件和所求问题。

(2)提问:扩建后的面积是指哪些面积(原来面积和扩建部分面积总和),扩建面积怎样求,谁为单位“1”。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4)组织交流,集体订正。

第(1)小题原面积:60×80=4800㎡扩建部分面积:480×15%=720㎡扩建后面积:4800+720=5520㎡答略第(2)小题720×200=144000(元)答略2、第7题(1)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可以用计算器。

(2)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只要合理均可,主要让学生说出算理。

求单位“1”题目,方程方法:找等量关系式算术方法:找对应分率方程:假设1997年我国电话用户X亿户或:4.2÷(1+403%)403%X+X=4.2 =4.2÷5.035.03X=4.2 ≈0.83(亿户)X≈0.83 答略3、第8题(1)先让学生独立解课题。

(2)再组织学生集体订正。

求增产了百分之几:增产部分÷单位“1”(4.8-4)÷4 或先求是单位“1”百分之几,再求多百分之几=0.8÷4 4.8÷4-1= 20% =120%-1=20%4、第9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可以使用计算器,再组织学生交流,集体订正,求单位“1”题目假设五年前我国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有X平方米27%X+X=23.7 算术法:23.7÷(1+27%)1.27X=23.7 =23.7÷1.27X≈18.7 ≈18.7答略5、第(10)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算法(1)56÷105≈0.533=53.3%,答略(2)求多百分之几:(56-22)÷22≈1.545=154.5%(3)开放性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只要学生提出合理问题,就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解决所提问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8课时 练习二(2)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8课时  练习二(2)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8课时练习二(2)---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二(2)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1. 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包括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规则,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2. 混合运算: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处理包含整数和小数的混合运算题目,包括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3. 实际问题解决: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规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 难点:如何运用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

2. 学具: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详细讲解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规则,以及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3. 实例演示: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运用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4. 学生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5.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 练习二(2)- 内容:1. 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规则2.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3. 实际问题解决---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
PPT课件出示计算题目,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准确计算,以小组为单位,看看每道题目哪组计算得最快。
(1)课件逐个展示下面算式:
(2)根据计算情况,评选出优胜小组。
2.教师引导思考:同学们掌握了分数连乘计算方法了,那么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
揭示课题:分数混合运算顺序。
二、新知构建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试一试”的第1题。
(1)学生尝试计算。
(2)组织学生订正交流,说说每一道题的运算顺序。
(3)通过运算的顺序一样。
2.PPT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试一试”的错例。
(1)观察:这些题目哪里出现了错误?怎样错的?
学生独立完成,先认真观察,把错误的地方做标记,想一想是错在了哪里,应该怎样改正,把正确的算式写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改正情况,对计算困难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提示。
十里中心学校在线备课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材第21-23页)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年级
课时
2
主备
协备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能正确进行计算。
2.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计算、验证、讨论等活动,使学生能够重视计算准确性,减少错误,培养检查和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
三、课堂练习
1.教材第23页第3题。
2.教材第23页第6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分层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教材第23页第4-5题。
提高性作业:
教材第23页第7题。
板书设计

北师大六年级上《第二单元练习二》设计

北师大六年级上《第二单元练习二》设计

北师大六年级上《第二单元练习二》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31-33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加强百分数的应用,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十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的应用,现在来看看遇到这些问题,你会不会用所学知识去解决。

十二、基础练习1、p31练习二和第1题让学生先填表,然后指名说得数,集体订正。

2、第2题解方程,挑选几题有代表性的题目,与学生一起探讨解题的方法。

3、练习二第3题(1)10月份比9月份节约用水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2)需要知道什么量?4、练习二第4题学生自主完成,集体订正师:什么叫孵化率?孵化率是95%是什么意思?不能孵出的占单位“1”的百分之几?1-95%=5%2400×5%=120(只)5、练习二第5题(1)先说题意,再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十三、提高练习。

1、(自主学习天地)请学生完成“智慧树”的题。

再分题集体订正,并说出解题思路。

2、课本练习二第11题(1)先让学生看统计表(2)分小组讨论完成题目(3)指名小组代表解答。

3、p33思考题师:要想知道哪个超市买更合算,先得求出分别到甲、乙超市买5瓶油的价格,再进行比较。

甲:12×4=48(元)买四送一,只需花4瓶的价格就可以买到5瓶油。

乙:12×5×0.85=51(元)每瓶12元,八五折师:八五折是什么意思?比较:48<51所以选择去甲超市先让学生自主选择比较,再选择去哪个超市合算。

4、练习题(出示)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

2练习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2练习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2练习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坚信,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维的激发与个性的培养。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设计和思路。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章《分数乘法》的第2节《分数乘法的应用》。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分数乘法运算。

2. 能够将分数乘法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难点是如何将分数乘法应用于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中国大陆地区的地图、计算器、白板和彩色粉笔等教具,以及学生用的练习本、彩色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展示中国大陆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不同地区之间的距离。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测量地图上的距离,引发对分数乘法的兴趣。

2. 知识讲解:我会在白板上用彩色粉笔清晰地写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同时用生动的例子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视觉上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通过例题理解分数乘法的应用。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及时给予解答。

4. 随堂练习: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我会及时批改学生的练习,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如何将分数乘法应用于实际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互相学习,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我会用彩色粉笔在白板上清晰地写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同时用图示和例题进行解释和展示。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有一块长为8cm,宽为6cm的长方形蛋糕,他想把它切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小块,每个小块的边长是多少厘米?答案:每个小块的边长是2cm。

分数混合运算练习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分数混合运算练习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分数混合运算练习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方法,能正确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1.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和方法2. 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3. 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和方法,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分数的乘除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分数混合运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分数进行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和方法,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练习,通过练习巩固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4. 应用: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进行解决,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小组讨论: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板书设计1. 分数混合运算练习二2. 内容: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和方法,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分数混合运算题目,巩固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2. 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应用、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 上册 练习二 教案(直接打印版)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 上册 练习二 教案(直接打印版)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教案(直接打印版)Lesson 1Topic: Exercise 2XXX: Exercise 2 (pages 30-31 of the textbook)XXX:1.XXX.2.Understand the XXX.XXX: Develop students' n awareness.Teaching Difficulties: XXX.XXX:I。

Review.1.XXX methods and problem-solving methods of mixed ns with ns.2.XXX.II。

Guided practice.1.The whole class XXX Exercise 2 on page 30 of the textbook.1) Describe the meaning of the diagram first。

XXX.2) XXX.3) XXX.2.Independent n of the second n of Exercise 2 on page 30 of the textbook.1) XXX: What does "occupied area" mean。

What XXX the area of a rectangle?2) Independent practice.3.Multimedia displays the third n of Exercise 2 on page 30 of the textbook.First explain the problem-solving ideas and then demonstrate it to the whole class for practice.4.The whole class practices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ns of Exercise 2 on page 30 of the textbook。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上册练习二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上册练习二复习教案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不但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找出不明白的地方,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
(2):
(3):
反思
这节课是一节练习课,进一步训练学生对分数混合运算进行计算。所以我以独立练习加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展开教学。本节课的教学以教材为主,在第1题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图示的意思,让学生在观察、分析中弄清数量关系,培养分析能力为以后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而第3、4题的练习,我在课堂上只选择了几道有针对性的小题让学生练习,其余的留在课后完成,这样抓住重点进行练习,既节省了时间,又达到了巩固知识的效果。后面几道稍复杂的应用题,都是在小组内合作完成,既训练了学生的解题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而最后一题是开拓学生视野的灵活应用题。让学生用方程解决古老的问题,使学生明白分数应用的广泛性和运用数学知识的灵活性。
(1)指名说一说从题中获得哪些信息。
(2)根据题意画图表示三人体重之间的关系。
(3)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出结果。
(4)小组汇报。
(5)纠正错误。
2.自主完成教材第31页第8题。
(1)指名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2)提问:(1)、(2)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
(3)反馈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解决不同类型的分数
1.同学们大家好,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分数混合运算,谁能说说分数混合运算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运算?
2.在本单元,我们一起探究了“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分数问题的解法,还学会了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程解决稍复杂的分数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检测一下同学们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板书:练习二)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上册《练习二复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上册《练习二复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上册《练习二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上册《练习二复习》涵盖了分数、小数、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几何图形、量的单位等基础知识。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以上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几何图形、量的单位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定律运用不够熟练,部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计算和分类掌握不够扎实。

三. 教学目标1.巩固分数、小数、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几何图形、量的单位等基础知识。

2.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巩固分数、小数、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几何图形、量的单位等基础知识。

2.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定律的运用,几何图形的计算和分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课堂讲解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上册《练习二复习》。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3.学习材料:练习题、案例分析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回顾分数、小数、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几何图形、量的单位等基础知识,通过PPT或黑板展示相关概念、公式、定理,引导学生复习巩固。

3.操练(15分钟)针对四则混合运算、几何图形等重难点知识,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些案例分析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上册《练习二复习》说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上册《练习二复习》说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上册《练习二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上册《练习二复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比例分配、以及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

这些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二. 学情分析学生们在学习了这些内容之后,对于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于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不牢固,对于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比例分配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于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存在模糊之处。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理解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比例分配的原理,明确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包括:1.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 分数和小数的互换;3. 比例分配的原理;4. 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解法、问答法、练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板书、练习题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讲解: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比例分配的原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

3.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一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四部分:1.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 分数和小数的互换;3.比例分配的原理;4. 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练习题的正确率等,通过这些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九. 说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反馈如何,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重难点是否讲解清楚,等等,以便于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上册《练习二复习》说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上册《练习二复习》说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上册《练习二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上册《练习二复习》的内容主要涉及数的整除性、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基础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的目的是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根据六年纪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他们在数的整除性、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方面已有一定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数的整除性、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基础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的整除性、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基础知识的运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主动探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练习题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数的整除性、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数的整除性、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基础知识,总结解题方法。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4.教师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5.实践训练: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总结: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4练习二教案与反思精品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4练习二教案与反思精品

4 练习二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樱落学校曾泽平
1.把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首位,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教法上利用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

2.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学会梳理知识,逐步建构知识网络,为今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素材积累】
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旧像一支离弦的箭,嗖嗖地直向着生命的终点射去。

但我们无论怎样地气喘吁吁疾步如飞,也赶不上岁月那轻捷的步履。

她无声无息波澜不惊地带走纷沓的人群,卷走一个又一个朝代,不摘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停留,也不摘心灵的重重羁绊前稍一驻足。

无论历经了多少沧海桑田的变迁,她永远年轻、纯洁、轻盈、清澈如初。

时光不老人易老。

穿行摘一片又一片洁白的日子里,我们可曾朝涂曦霞,暮染烟岚,摘她的脉络里注进拼搏的汗水,把每一页洁白的日子都涂成一幅斑斓的图画,剪成一贴丰满的记忆?穿行摘一片又一片洁白的日子里,我们可曾删繁旧简,除去芜杂的枝蔓,抖落发黄的往事,省略多余的情节,向着既定的目标轻装向前。

2024年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4 练习二 教案

2024年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4 练习二 教案

练习二。

(教材第30~31页)1.结合具体事例,进一步巩固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律。

2.在具体情境中,结合画图的方法找等量关系,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重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律。

难点:运用画图法找等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

师:同学们,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到这就要结束了,关于这部分内容,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跟大家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我知道了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

•我知道了整数运算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混合运算。

•我学会了借助画图的方法找等量关系来分析题意。

•我会找单位“1”,能运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师:同学们学会的知识真多,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看看谁掌握得最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复习,回忆所学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复习和整理的能力。

】师: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由来已久了,在《算法统宗》中,许多数学问题都是以歌诀形式呈现的。

其中有一首“以碗知僧”,就属于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请同学们先认真阅读,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大意。

(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第9题“以碗知僧”原题)学生认真阅读,同桌交流题意。

师:谁来说说你觉得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呢?生:大意就是,山上有一座古寺叫都来寺,在这座寺庙里,3个和尚合吃一碗饭,4个和尚合分一碗汤,一共用了364只碗。

请问都来寺里有多少个和尚。

师:用我们学过的知识,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利用方程知识,来试着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吧!可以跟小组的同学商量一下再自己做。

学生讨论解题方法,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谁来把自己的想法和结果跟大家说说?生:“3个和尚合吃一碗饭”,说明所用饭碗的总数是和尚总数的13;“4个和尚合分一碗汤”,说明所用汤碗的总数是和尚总数的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题 说说图意,列式计算。
学生分析,找出题里的等量关系式。
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第2题 第3题
分析已知信息。
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第4题 计算
注意运算顺序
第5题 解方程
第6题、计算自己体内水分的含量。
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三、总结评价。
四、课外拓展练习。
补评: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练习二(2)
课时
教学目标:
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复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交流。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以碗知僧”
2、学生读题。
3、互相交流大意。
分析题目的条件,独立完成。
第9题 血液中有多少水?
学生分析,找出题里的等量关系式。
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出示复习题,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四、总结评价。
五、课外拓展练习
补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练习二》参考教案
教学内容
练习二(1)
课时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回忆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及解题的方法。
二、练习。
4、师讲解大意:
山上有一古寺叫都来寺,在这座寺庙里,3个和尚和吃一碗饭,4个和尚合分一碗汤,一共用了364只碗,请问都来寺里有多少个和尚?
5、学生讨论从中能得到什么信息
6、交流。
7、教师提示可利用方程的知识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
8、学生讨论完成。
9、交流。
三、练习。
第7题 先画图再计算
第8题 稿件字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