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能实验指导书(1)
材料性能学实验一 显微硬度法测定材料硬度
实验一、显微硬度法测定材料硬度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显微硬度测试的意义。
2. 了解影响显微硬度的因素。
3. 学习显微硬度测试的原理与方法。
二、实验概述一般硬度测试的基本原理是:在一定时间间隔里,施加一定比例的负荷,把一定形状的硬质压头压入所测材料表面,然后,测量压痕的深度或大小。
习惯上把硬度试验分为两类:宏观硬度和显微硬度。
宏观硬度是指采用1 Kgf(9.81 N)以上负荷进行的硬度试验。
显微硬度是指采用1Kgf(9.81 N)或小于1 Kgf(9.81 N)负荷进行的硬度试验。
1. 维氏(Vickers)硬度试验法(1)维氏压头:二相对棱面间的夹角为136˚金刚石正方四棱角锥体,即为维氏压头(图8-1a)。
(2)维氏硬度:维氏压头在一定的负荷作用下,垂直压入被测样品的表面产生凹痕,其每单位面积所承受力的大小即为维氏硬度。
维氏硬度计算公式:())/(8544.12sin2222mmKgfdPdPSPHv===α式中:Hv—维氏硬度(kgf/mm2);P—负荷(kgf);S—压痕面积(mm2);d—压痕对角线长度(mm2);α—压头二相对棱面的夹角(136˚)在显微硬度试验中,此公式表示为:H V=1854.4P/d2式中:H V—维氏硬度(gf/mm2)P-负荷(gf)d—压痕对角线长度(μm)2. 显微硬度测试要点显微硬度测量的准确程度与金相样品的表面质量有关,需经过磨光、抛光、浸蚀,以显示欲评定的组织。
(1)试样的表面状态被评定试样的表面状态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用机械方法制备的金相磨面,由于抛光时表层微量的范性变形,引起加工硬化,或者磨面表层由于形成氧化膜,因此所测得的显微硬度值较电解抛光磨面测得的显微硬度值高。
试样最好采用电解抛光,经适度浸蚀后立即测定显微硬度。
(2)选择正确的加载部位压痕过分与晶界接近,或者延至晶界以外,那么测量结果会受到晶界或相邻第二相影响;如被测晶粒薄,压痕陷入下部晶粒,也将产生同样的影响。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指导书1-2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指导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中心实验室2003.1目录实验一(1)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2(2)金相试样的制备———————10实验二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17实验一(1)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金相显微镜的光学原理和构造。
2.初步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利用显微镜进行显微组织分析二、概述利用金相显微镜来观察金属及合金的内部组织及缺陷,是材料研究方法中最基本的实验技术。
它在金相研究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利用金相显微镜在专门制备的试样上放大 100~1000 倍来观察金属及合金的组织与缺陷的方法称为金属的显微分析法。
显微分析方法可以大致了解金属及合金的组织与化学成份的关系;可以确定各类金属经不同的加工与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的变化与性能的关系;可鉴别金属材料中存在的缺陷,如各种非金属夹杂物——氧化物,硫化物等在组织中的数量及分布情况,晶粒度大小、裂纹的走向、各种表面组织以及焊接组织的情况等。
在进行显微分析时,使用的主要仪器是金相显微镜。
金相显微镜主要是利用光线的反射将不透明物体(如金属,岩石,塑料等)放大后进行观察研究的。
在讨论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和应用之前,需要先简要地介绍一些有关显微镜的基本理论。
三、显微镜理论的基础知识图1—1放大镜的光学原理图众所周知,放大AB—物体A’B’物象f—焦距镜是最简单的一种光学仪器,它实际上就是一块凸透镜,利用它就可以将物体放大,其成像光学原理如图 1—1所示。
当物体 ( AB ) 放在透镜与其焦点 ( F ) 之间,则经过透镜的光线就会分散开来,从放大镜后面观察,可以看到一个放大了的正虚象 ( A’ B’),此像的长度与物体长度的比值(即A’B’/AB)就是放大镜的放大率(放大倍数)。
显微镜不是像放大镜那样由单个透镜组成,而是由两个(实际上是两组)透镜所组成的。
对着所观察物体的透镜叫做物镜,而对着眼睛的透镜叫做目镜。
[工程材料]实验指导书金属
[工程材料]实验指导书金属实验一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一、实验目的1.观察和识别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特征。
2.了解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对应变化关系。
3.学习金相显微镜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1.金相显微镜;2.铁碳合金试样一套; 3.金相图谱。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一)显微组织概述铁碳合金的显微组织是研究和分析钢铁材料性能的基础,所谓平衡状态显微组织是指合金在极为缓慢的冷却条件下(如退火状态,即接近平衡状态)所得到的组织。
我们可根据Fe-Fe3C相图来分析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图1-1 Fe-Fe3C相图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主要是指碳钢和白口铸铁组织,它们的性能与其显微组织密切相关。
对碳钢和白口铸铁显微组织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加深对相图的理解。
从相图上可以看出,所有碳钢和白口铸铁的室温组织均由铁素体(F)和渗碳体(Fe3C)这两个基本相组成。
但由于含碳量不同,结晶条件不同,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对数量、形态、分布和混合情况均有所不同,因而呈现不同的组织形态。
其基本特征如下:1.铁素体(F)是碳溶于α-Fe中的固溶体。
具有良好的塑性,硬度较低。
用3-4%硝酸酒精浸蚀后,在显微镜下呈现明亮的等轴晶粒;亚共析钢中铁素体呈块状分布;当含碳量接近于共析成分时,铁素体则呈断续的网状分布于珠光体周围。
2.渗碳体(Fe3C)是铁与碳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其碳含量为6.69%,质硬而脆,耐腐蚀性强,经3-4%硝酸酒精浸蚀后,渗碳体呈亮白色,若用苦味酸钠溶液浸蚀,则渗碳体能被染成暗黑色或棕红色,而铁素体仍为白色,由此可区别铁素体和渗碳体。
按照成分和形成条件的不同,渗碳体可以呈现不同的形态:一次渗碳体是直接由液体中析出的,故在白口铸铁中呈粗大的条片状;二次渗碳体是从奥氏体中析出的,往往呈网络状沿奥氏体晶界分布;三次渗碳体是由铁素体中析出的,通常呈不连续薄片状存在于铁素体晶界处,数量极微,可忽略不计。
3.珠光体(P)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在一般退火处理情况下是由铁素体与渗碳体相互混合交替排列形成的层片状组织。
材料性能综合实践指导书
材料性能综合实践指导书福建⼯程学院材料性能综合实践指导书(材料科学13级卓越⾦属⽆机⽅向)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材料科学与⼯程学院·材料科学教研室2016年7⽉实验⽅式、要求及考核⽅法实验⽅式学⽣分组进⾏实验操作,测试实验所要求的参数。
实验注意事项1.学⽣必须认真预习,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和有关书籍,了解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法和实验步骤。
2.服从实验指导教师安排,了解实验所⽤设备和仪器操作⽅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实验过程中要集中精⼒,认真操作,如实记录各种实验数据,并仔细观察和分析各种实验现象。
4.实验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指导教师,实验数据须交指导教师检查、签字。
考核⽅法本课程的实验教学结合实际操作和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综合评定成绩。
⽬录实验⼀RPYⅢ型材料热膨胀系数测定 (3)实验⼆SX1934型数字式四探针测试仪测量块状电阻 (4)实验三硬度实验 (5)实验四冲击韧性实验 (8)实验五⾦属材料摩擦磨损性能试验 (12)实验六拉伸实验 (21)实验七压缩实验 (33)实验⼋弯曲实验 (35)实验九材料的⾮线性光学测试 (38)实验⼀ RPYⅢ型材料热膨胀系数的测定⼀、实验⽬的1、掌握热膨胀分析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和使⽤⽅法。
2、掌握热膨胀系数的概念及其测定⽅法。
⼆、基本原理物体的体积或长度随着温度的升⾼⽽增⼤的现象称为热膨胀,它是衡量材料的热稳定性好坏的⼀个重要指标。
⽬前,测定材料线膨胀系数的⽅法有很多,有⽰差法(或称⽯英膨胀计法)、双线法、光⼲涉法、重量温度计法等。
⽰差法具有⼴泛的实⽤意义。
三、实验步骤1、试样及其制备。
按标准测定试样尺⼨。
试样端⾯应加⼯,使两端⾯平⾏,且平整,并保证其端⾯与试样主轴垂直。
2、将试样放⼊膨胀试样室内,调整⽀架将试样放⼊⾼温炉中,装好位传感器和感温探头。
3、开启计算机,进⼊仪器使⽤界⾯,选择试验类型,载荷、升温速率、最⼤变形量,调节试验架螺旋测微仪,使位移传感器在零点附近。
合金钢、铸铁、有色合金的显微组织观察实验指导书
实验九合金钢、铸铁、有色合金的显微组织观察实验项目名称:钢在热加工后常见的缺陷实验项目性质:普通实验所属课程名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实验计划学时:2一、实验目的1、观察和研究各种不同类型合金材料的显微组织特征。
2、了解这些合金材料的成分、显微组织对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合金钢的性能之所以比碳钢优越,主要是由于合金元素在钢中所起的作用,它们的加入改变了钢的内部组织与结构,其相变温度也是很大变化的。
铸铁的组织(除白口铸铁外)可以认为是钢的基体上分布着不同形态、尺寸和数量的石墨,其中石墨的形状及数量变化对性能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正确认识和鉴别各类铸铁的金相组织对估计和评定铸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意义。
有色金属和合金具有某些独特的优异性能,例如铝合金比重小而强度高;铜及铜合金导电性极好,耐蚀性强;铅与锡合金具有良好的减摩性等,而这些性能特点也无不与其内部组密切相关。
下面着重研究和分析各种不同类型合金材料的组织特点。
(一)合金钢合金钢的显微组织比碳钢复杂,在合金钢中存在基本相有:合金铁素体、奥氏体、碳化物(包括渗碳体、特殊碳化物)及金属间化合物等。
其中合金铁素体与合金渗碳体及大部分合金碳化物的组织特征与碳钢的铁素体和渗碳体无明显区别,而金属间化合物的组织形态则随种类不同而各异,合金奥氏体在晶粒内常常存在滑移线和孪晶特征。
(1)高速钢高速钢是高合金工具钢,以具有良好的热硬性(或红硬性)著称。
这里以典型的W18Cr4V(简称18-4-1)钢为例加以分析研究。
W18Cr4V的化学成分为:0.7~0.8%C,17.5~19%W,3.8~4.4%Cr,1.0~1.4%V,≤0.3%Mo。
由于钢中存在大量的合金元素(大于20%)因此除了形成合金铁素体与合金渗碳体外,还会形成各种合金碳化物(如Fe4W2C、VC等),这些组织特点决定了高速钢具有优良的切削性能。
高速钢的热处理状态有铸态组织,退火组织、淬火及回火后的组织。
工程材料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碳钢的平衡组织观察一、实验目的:1. 熟悉碳素钢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建立铁碳合金的组织与Fe—Fe3C,Fe—C状态图之间关系的概念。
2. 熟悉铁碳合金的组织及计算其含碳量的方法。
3. 熟悉金相显微镜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说明:1. 概述:铁碳平衡相图是研究钢铁材料性能、+-工艺及组织之间关系的基础。
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时的组织是指缓慢冷却后的组织,其相变过程均按照Fe—Fe3C状态进行。
图1为铁碳状态图。
铁碳合金在室温时组织的基本构成成份可以为单相组织与复相组织两种。
单相组织——铁素体及渗碳体。
(1)铁素体(α):碳溶解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其最大含量是0.02%(727℃)而室温时只能溶碳0.0008%。
(2)渗碳体:是铁和碳的化合物Fe3C,其含碳量为6.69%。
复相组织——珠光体,珠光体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它是由含碳0.77%的奥氏体在727℃时所形成的共析体,其反应如下γ727℃p(α+Fe3C)。
珠光体通常呈层片状组织,在一定温度下等温,也可形成球状珠光体。
2.碳钢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根据状态图,碳钢的组织有三种类型。
(1)亚共析钢(C小于0.77%的铁碳合金):组织为铁素体十珠光体。
含碳量愈高,铁素体的含量就愈少,珠光体的相对含量便愈大。
如图所示白色的铁素体、黑色的珠光体。
按照Fe—Fe3C图用杠杆定律求出已知含C%的钢所含铁素体与珠光体的百分数。
例如:0.2%C的钢,其组织中珠光体、铁素体的相对百分数如下:珠光体(%)0.2/0.8=25%铁素体(%)(0.8-0.2)/0.8=75%与此相反,我们也可以根据显微镜下看到的珠光体百分数和铁素体的百分数来估计钢的含C 量百分数。
如组织中有60%面积为珠光体,40%面积为铁素体,则钢的含C量为:0.8×60%=0.48%(2)共析钢(0.77%C):组织中为纯珠光体,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可看到黑白相间的层片组织。
【高等教育】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显微组织(金相)观察指导书
显微组织(金相)观察一﹑实验目的:(1)观察和识别铁碳合金的显微组织特征。
(2)牢固建立铁碳合金中成分和组织之间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仪器:1、水冷式砂轮切割机2、金属镶嵌机3、研磨机和SiC水砂紙4、拋光机和拋光液(氧化鋁粉加水)5、吹风机6、腐蚀液7、压平器8、金相(光学)显微镜(反射式)光学显微镜三、实验原理:1、*倍率= 物镜倍率×目镜倍率(5X,10X,20X,40X,50X,100X,200X) (10X) 光学显微镜可用放大倍率为50X~2000X(一般所用最高倍率为1000X)。
2、试验程序:(1)切取试片:水冷式砂轮切割机(2)鑲埋:金属镶嵌机(3)研磨:研磨机,SiC水砂纸:120#→1200#(4)拋光:拋光机,氧化铝粉:1μ→0.3μ→0.06μ(5)腐蚀:1~5%Nital (硝酸酒精溶液)(6)压平试片:压平器(7)显微组织观测:光学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材料:热处理试验后之试片(退火、正常化、淬火、回火四根试片)。
2、试验步骤:(1)切取试片:水冷式砂轮切割机。
(2)粗磨:试片切取后,若有不平整表面可用粗砂纸磨平。
(3)鑲埋:利用金属镶嵌机(4)细磨:以手磨或研磨机研磨,所用研磨纸为120目→180目→240目→320目→400目→600目→800目→1000目→1200目SiC 砂紙,当每次更换较细砂紙研磨时,转90度方向产生新的磨痕。
(5)用水洗净试片。
(6)精磨(拋光):以研磨拋光机拋光,拋光液为氧化鋁粉水溶液,其顆粒大小依序为1μ→0.3μ→0.06μ。
(7)用水洗净试片。
(8)用酒精洗净拋光面。
(9)吹干试片:用热风吹风机。
(10)检查拋光面:以金相显微镜确认条痕是否完全被磨平或有无彗星状流線存在。
(11)腐蚀:对炭钢材料而言,可使用4%Nital腐蚀液腐蚀。
(12)用水及酒精洗净试片。
(13)吹干试片。
(14)显微镜观察。
五、试验結果:材质:组织:(用铅笔描出)倍率:浸蚀液:六、思考题:在观察金相试样时应该注意哪些因素?。
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观察及分析实验指导书
实验六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观察及分析实验项目名称:碳钢非平衡组织观察实验项目性质:普通实验所属课程名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实验计划学时:2一、实验目的(1)观察碳钢经不同热处理后的基本组织。
(2)了解热处理工艺对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熟悉碳钢几种曲型热处理组织一一M、T、S、M回火、S回火等组织的形态及特征。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碳钢经退火、正火可得到平衡或接近平衡组织;经淬火得到的是不平衡组织。
铁碳合金缓冷后的显微组织基本上与铁碳相图所预料的各种平衡组织相符合,但在快冷条件下的显微组织就不能用铁碳合金相图来加以分析,而应由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C曲线)来确定。
图1-1为共析碳钢的C曲线图。
10 1" 0 10* 10*图1-1共析钢的C曲线铁碳相图能说明慢冷时合金的结晶过程和室温下的组织以及相的相对量,C 曲线则能说明一定成分的钢在不同冷却条件下所得到的组织。
C曲线适用于等温冷却条件;而CCT曲线(奥氏体连续冷却曲线)适用于连续冷却条件。
按照不同的冷却条件,过冷奥氏体将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发生不同类型的转变。
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可看出过冷奥氏体各种转变产物的组织形态各不相同。
1•共析钢等温冷却时的显微组织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不同温度等温转变的组织及性能列于表1-1中。
2•共析钢连续冷却时的显微组织共析钢奥氏体,在慢冷时(相当于炉冷,见图1-1的v i)应得到100%珠光体;当冷却速度增大到V2时(相当于空冷),得到的是较细的珠光体,即索氏体或屈氏体;当冷却速度增大到V3时(相当于油冷),得到的为屈氏体和马氏体;当冷却速度增大到V4、V5 (相当于水冷),很大的过冷度使奥氏体骤冷到马氏体转变开始点(Ms)后,瞬时转变马马氏体。
其中与C曲线鼻尖相切的冷却速度(V4)称为淬火的临界冷却速度。
3•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连续冷却时的显微组织亚共析钢的C曲线与共析钢相比,只是在其上部多了一条铁素体先析出线,见图1-2所示。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
第六章 X射线衍射
实验1物相定性分析 实验2物相定量分析
第七章材料的热学性能
实验1无机材料导热系数测定 实验2差热分析 实验3热重分析 实验4膨胀分析
第八章电子显微镜
实验1透射电镜复型样品的制备 实验2透射电镜薄膜样品制备 实验3透射电镜结构及薄膜样品观察 实验4透射电镜电子衍射 实验5透射电镜样品衍衬像及高分辨像观察(选做) 实验6扫描电镜结构、原理及应用 实验7电子探针结构、原理及应用
第十章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实验
实验1真空感应悬浮熔炼实验 实验2玻璃熔制实验 实验3酒精热法和超声波辐射法合成ZnO纳米晶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指导 书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实验
材料
分析
材料科学
专业
试验
透射电镜
基础
学生
实验 实验
制备
工程
材料
淬内容摘要
本书内容涵盖材料科学专业所应用的基础实验,包括材料制备、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通过此类实验能使学 生在材料科学实验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训练并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堂学到的知识,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有 效地提高学生的科研及创新能力,适合材料类各专业。
谢谢观看
4 第十章材料科
学与工程综合 实验
5 第十一章实验
实验一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显微分析(指导书及实验报告2)
实验指导书实验一铁碳合金平衡组织显微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碳钢和白口铸铁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2.分析成分(含碳量)对碳钢和白口铸铁显微组织的影响,理解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前复习教材中有关内容和预习实验指导书。
2.在显微镜下对各种试样进行观察和分析,确定其组织组成物。
3.画出所观察的显微组织示意图。
4.根据显微组织中珠光体所占面积的百分数近似地确定一种亚共析钢的平均含碳量。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1.金相显微镜2.金相图谱3.各种铁碳合金显微试样Ⅰ-1 工业纯铁;Ⅰ-2 20 钢;Ⅱ-1 亚共晶白口铸铁;Ⅰ-3 T8 钢;Ⅱ-2 共晶白口铸铁;Ⅰ-4 T12 钢; Ⅱ-3 过共晶白口铸铁四、实验注意事项1.在观察显微组织时,可先用低倍全面进行观察,然后用高倍对部分区域进行详细观察。
2.要正确使金相显微镜,特别要注意:将显微镜的灯泡(6~8V)插头,插在变压器上,切勿直接插在200V的电源插座上,否则灯泡立即烧坏。
3.对试样,不得用手触摸试样表面或将试样重叠起来,以免损伤试样表面。
4.画显微组织图时,应抓住其形态特点,注意不要将磨痕或杂质画在图上。
五、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目的。
2.画出所观察过的显微组织示意图(在直径为30mm的圆内画,并将组织组成物名称以箭头引出标明,在图的下面注明材料名称、含碳量、侵蚀剂、放大倍数,以及简单的描述。
)。
3.根据所观察的组织,近似地估算一种亚共析钢的含碳量。
实验报告实验一铁碳合金平衡组织显微分析学生姓名班级学号实验日期指导教师。
材料检验实验指导书1
《材料检验》实验指导书材料工程学院目录实验一钢铁材料中碳硫两元素含量的分析(1学时) 2页实验二材料的超声波检测(1学时) 7页实验三材料的宏观组织检验(1学时) 11页实验四硬度试验(1学时) 14页实验五材料显微组织的各中显示方法(2学时) 18页实验六热处理缺陷组织和焊接金相组织显微分析(2学时) 21页实验一钢铁材料中碳硫两元素含量的分析实验目的:(1)熟悉化学分析常用的器皿和量具及其使用方法;(2)了解碳硫自动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操作程序;(3)掌握对钢铁材料中的含碳量和含硫量测定的基本方法。
实验装置及材料:(1) HV-11型碳硫分析仪一台;(2) SY-2L型管式电阻炉一台;(3)XST-191型数显温度调节仪一台;(4) TG328B型分析天平一台;(5)钢铁标准试样 1.000克;(6)钢铁试样 1.000克;(7)锡粒 0.5克;(8)氧气一瓶;(9)YQY6型氧气减压器一只;(10)88型瓷舟六只;(11)试样瓶六只;(12)硫酸-过氧化氢溶液 1000毫升;(13)40%氢氧化钾溶液 2000毫升;(14)酸性水溶液 1000毫升。
.实验原理:在实验中,试样用温控电阻炉加热燃烧,对碳的百分含量测定采用气体容积法,而对硫的百分含量测定采用电导法。
电阻炉由可控硅温度调节器、铂铑-铂热电偶、硅碳棒和燃烧瓷管组成。
分析仪由控制器和测试器两部分组成,控制器由微机控制电路、测试电路、操作按钮、和给微机及测试电路供电的电源等部件组成。
测试部分由化学分析玻璃器皿及电磁阀等自动操作执行器件组成。
其中,硫测试电路由电导电极、变换电路、显示器及标定电路构成。
当定量的钢铁试样与作为助燃剂的锡粒一起放入瓷舟推进温控管式炉中,通氧燃烧后,生成的炉气通过除尘器的过滤进入分析仪。
分析仪主要部件见图一。
图一分析仪结构示意图首先,炉气进入硫吸收器,其中装有硫酸-过氧化氢吸收液,炉气中的二氧化硫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硫酸。
《材料化学综合实验I》实验指导书
《材料化学综合实验I》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扫描电镜在材料表面形貌观察及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2)实验二透射电镜在材料形貌观察及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6)实验三X射线衍射仪与物相定性分析 (9)实验四热分析仪在材料热稳定性及相转变分析中的应用 (13)实验五结晶及晶体生长形态观察 (15)实验六接触角的测定 (17)实验七陶瓷材料的气孔率及体积密度测定 (20)实验八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23)实验九氧化锌纳米棒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25)实验一扫描电镜在材料表面形貌观察及成分分析中的应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扫描电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扫描电镜的功能和用途;2)了解能谱仪的基本结构、原理和用途;3)了解扫描电镜对样品的要求以及如何制备样品。
二、实验原理(一)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和结构1. 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工作原理:扫描电子显微镜利用聚焦得非常细的高能电子束在试样上扫描,与样品相互作用产生各种物理信号(如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俄歇电子、X射线电子等),这些信号经检测器接收、放大并转换成调制信号,最后在荧光屏上显示反映样品表面各种特征的图像。
由电子枪发发射的最高可达30KeV的电子束经过电磁透镜缩小、聚焦形成具有一定能量和斑点直径的电子束(1-10nm)。
在扫描线圈的磁场作用下,电子束在样品表面作光栅式逐步扫描(光点成像的顺序是从左上方开始到右下方,直到最后一行右下方的像元扫描完毕就算完成一帧图像,这种扫描方式叫做光栅扫描)。
入射电子与样品物质相互作用产生二次电子,背反射电子,X样品射线等信号。
二次电子收集极可将向各方向发射的二次电子汇集起来,再经加速极加速射到闪烁体上转变成光信号,经过光导管到达光电倍增管,使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这个电信号又经视频放大器放大,并将其输出送至显像管的栅极,在屏幕上呈现一幅亮暗程度不同的反映样品表面形貌的二次电子图像。
2.电子束与样品的相互作用具有高能量的入射电子束轰击样品表面时,入射电子束和样品间发生相互作用,将有99%以上的入射电子能量转变成热能,而余下的1%的入射电子束能量将从样品中激发多种物理信号。
材料显微结构和性能S---教学大纲
《材料显微结构和性能S》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50142014课程英文名称: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materials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1.课程地位:本课程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课,选修。
2.教学目标:掌握纳米材料以及钢铁材料的显微结构与性能及应用的基本知识。
了解纳米材料以及钢铁材料的前沿动态。
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初步具备阅读和理解本学科的英文科技文献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掌握纳米材料和钢铁材料的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基本知识、力学材料性能测试原理、实验方法。
包括制备工艺、显微结构、性能以及应用等。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基本的英文科技文献的阅读方法,纳米材料的分类、制备、显微结构和性能,钢的延展性与成形性,结构钢如低碳钢、高强度低合金钢、中-高碳铁素体-珠光体钢、中碳淬火和高温回火钢的特点、显微结构、性能与应用。
了解基本的英文科技文献的写作方法,纳米材料的应用和研究前沿动态,钢的强化、韧性和韧化,结构钢如超高强度钢、低碳贝氏体钢的特点、显微结构、性能与应用,低温钢的分类以及弹簧钢的性能要求和强化方法,特殊合金钢如不锈钢、高温钢、耐磨钢、工具钢、高速钢等的特点、显微结构、性能、应用范围等知识。
3.基本技能: 初步具备阅读和理解本学科领域的英文科技文献的能力,能够进行本学科领域的简单的词汇和语句的英汉互译,能够查阅、整理本学科的英文科技文献。
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本门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
采用原版英文教材。
采用双语教学模式。
难点多采用汉语,其他采用英语教学模式。
适当介绍科技文献的语法、句型结构特点及写作要领,结合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材料结构与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材料化学专业
实验一纳米钛酸锆粉体的合成与钛酸锆陶瓷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化学沉淀法合成粉体技术2、研究TiO2含量即不同的Zr/Ti 比对其微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3、了解陶瓷坯体的成型的影响因素二、实验原理化学沉淀法原理是在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适当沉淀剂,并且在良好的条件控制下使钛离子、锆离子与沉淀剂形成沉淀物,再对沉淀物进行适当的处理得到ZrxTi1-xO2(x =0.40,0.5,0.60)粉体。
该法主要使用的沉淀剂有草酸、柠檬酸、碳酸盐和氨水。
化学沉淀法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容易控制,但是反应所得的粉体容易引入杂质,并且粒度分布较宽,在使用前还需要再次处理。
三、实验内容1、实验所需仪器和试剂仪器:磁力搅拌器,干燥箱,烧杯,量筒,箱式电阻炉,压片机试剂:硫酸钛,氧氯化锆,盐酸,氨水,无水乙醇2、实验步骤1)按照ZrxTi1-xO2 (x=0.40, 0.50, 0.60)的配比,分别配制0.5 mol/L 的Ti(SO4)2和ZrOCl2·8H2O水溶液,并将两溶液混合均匀。
2)在室温下缓慢滴加氨水到基液中搅拌,并用盐酸与氨水体积比为1:1的溶液调节PH值为9,3)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1 h,过滤,产物用去离子水洗除杂质离子,用无水乙醇脱水后,于80o C 干燥。
4)对产品进行差热分析,确定粉体的煅烧制度;5)于800o C 煅烧,可制得一系列粉体,红外分析确定样品的化学成分。
6)SEM观察煅烧后粉体的形貌, XRD 检测样品的物相组成。
8)成型:在煅烧好的粉体中加入适量的质量分数为4.5%的PVA溶液作为粘结剂,混合均匀后,使用压片机,在10MPa压力下压制成厚度为1.5mm、直径为15mm的坯体(具体尺寸大小需要测量。
9)烧成:把样品迭放在刚玉板上,样品之间垫上一些同种成分的熟料粉或经煅烧的ZrO2粉。
坩埚口和刚玉板都应磨平。
坩埚应放在炉膛内温度均匀的区域,即炉膛中央部位,不能大靠近硅碳棒和炉门。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指导书2014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指导书Experimentation Manual for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教研室/材料成型教研室相关老师整理2014年3月21日目录实验1 金相显微镜的原理、结构和使用 (1)一、实验目的 (1)二、实验原理 (1)三、实验设备和材料 (3)四、实验步骤 (3)五、实验注意事项 (4)六、实验报告要求 (4)实验2 金相显微样品的制备 (5)一、实验目的 (5)二、实验原理 (5)三、实验设备和材料 (9)四、实验步骤 (9)五、实验报告要求 (9)实验3 二元合金显微组织分析 (10)一、实验目的 (10)二、实验内容说明 (10)三、实验步骤 (11)四、实验报告要求 (11)五、思考题 (11)实验4 铸铁金相组织分析 (12)一、实验目的 (12)二、实验内容说明 (12)三、实验步骤 (13)四、实验报告要求 (13)五、思考题 (13)实验5 三元合金显微组织分析 (14)一、实验目的 (14)二、实验内容说明 (14)三、实验步骤 (15)四、实验报告要求 (15)实验6 金属的冷变形、断面组织观察及物性分析 (16)一、实验目的 (16)二、实验内容说明 (16)三、实验步骤 (16)四、实验报告要求 (16)实验1 金相显微镜的原理、结构和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金相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和主要部件的作用。
2.掌握分辨率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3.学会正确操作4XB Ⅱ型金相显微镜。
二、实验原理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金相试样的组织或缺陷的方法称为金相显微分析。
它是研究金属材料微观结构最基本的一种实验技术,在金属材料研究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下面对常用的光学金相显微镜作一般介绍。
1.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最简单的显微镜可以仅由两个透镜组成。
图1-1为显微镜成像的光学原理示意图。
图中AB 为被观察的物体,对着被观察物体的透镜O 1叫物镜;对着人眼的透镜O 2叫目镜。
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开放实验
材料微观结构和物理性能---开放实验课实验目的:[1]掌握原料的选取、计算和配比过程[2]掌握电子陶瓷基本工艺过程(含配料、球磨、煅烧、成型、烧结以及性能测试)[3]掌握热处理设备的使用方法[4]掌握电学性能测量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方法[5]掌握观察电子陶瓷显微结构的制样方法和观察方法[6]掌握电子陶瓷成分—显微结构—性能之间的联系[7]掌握资料的查找、收集、阅读的技巧[8]掌握实验报告的撰写方法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内容至少包含以上1-6条的内容,其中第2条应该非常详细。
实验内容:采用固相合成工艺制备并研究氧化物掺杂的CaCu3Ti4O12陶瓷观察显微形貌测试电学性能研究其成分—显微结构—性能之间的联系实验题目的选取范围:主料为CaCu3Ti4O12掺杂物为(任选一个。
如果实验室中缺少某一氧化物,可以选择其硝酸盐或者碳材料显微结构和物理性能实验分组情况实验题目1:CCTO粉体的制备方法(采用分析纯的碳酸钙、氧化铜和二氧化钛为原料,按分子式 C a C u 3 T i 4 Ol 2 进行配料。
首先,称取适量的碳酸钙、氧化铜和二氧化钛粉末置于球磨罐中)。
原料CaCO3 CuO TiO2 按CaCu3Ti4O12化学计量比称料,加入锆球和乙醇介质,放在行星式球磨机上球磨11小时,转速为400转/min,取出烘干,放入氧化铝坩埚中煅烧,煅烧温度为950度,保温2个小时,升温速率为8o C/min,取出煅烧的块体,放入研钵研碎,再次放入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锆瓷球和乙醇介质,放在行星式球磨机上球磨6小时,转速为400转/min,取出料烘干,并过120目筛子。
一、实验原理BaTiO3基中高压陶瓷电容器是彩色电视机、激光器、雷达、电子显微镜等各种测试仪器的倍压电源电路、交流电断路器等中高压线路的关键元件之一。
制备BaTiO3陶瓷时,合成的BaTiO3粉体的质量对于最终陶瓷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合成BaTiO3粉体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固相法、水热法、化学沉淀法等,但在我国目前最常见、最经济可行的方法是固相法,即将TiO2和BaCO3粉体经混合球磨后,在一定的温度下于一定的时间烧块合成BaTiO3粉体,之后按照一定的化学组成,造粒压片,最终经固相烧结后制得陶瓷样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l [1 3 1 yb /100] 100%
六.思考题
1.测定粘土或坯料的收缩率的目的是什么? 2.影响粘土或坯料收缩率的因素是什么? 3.如何降低收缩率? 4.干燥过程和烧成过程为什么会收缩?其动力是什么?
实验三
一.实验目的
吸水率测试
1.掌握陶瓷吸水率的概念、测定原理和测定方法; 2.了解陶瓷吸水率与显微结构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记录与计算
1.记录表 表3 试样名称 试样处理 试样编号 900℃烧成样品 1250℃烧成样品 2.计算 吸水率按下式计算: a 干试样质量 m1 饱和试样质量 m2 测定人 吸水率测试记录表 日期
m2 m1 ×100% m1
(式 3-1)
六.思考题
1.所测试样的吸水率是多少? 2.影响试样吸水率的因素有哪些?
二.实验原理
陶瓷制品或多或少含有大小不同、形状不一的气孔。浸渍时能被液体填充的气孔或和大气相 通的气孔称为开口气孔;浸渍时不能被液体填充的气孔或和大气相通的气孔称为闭口气孔。陶瓷 体中所有开口气孔所吸收的水的质量与其干燥材料的质量之比值称为吸水率。测定陶瓷制品的吸 水率是评价其致密程度的依据,可以确定其烧结温度和烧结范围,从而制定烧成曲线。
二、实验原理
硬度是材料的表面层抵抗小尺寸物体所传递的压缩力而不变形的能力。通常矿物 的宏观硬度是按十级标准用莫氏硬度计确定。莫氏硬度中,每一种硬度高的矿物,都 能用其尖刻伤前面的矿物。但因为莫氏硬度的等级极不均衡,通常除用莫氏硬度测定 陶瓷釉面外,常用显微硬度汁测定陶瓷硬度。显微硬度试验是一种微观的静态试验方 法。最常见的显微硬度有维氏和壳(努)氏两种。 用显微硬度计测定维氏显微硬度就是用一台立式反光显微镜测出在一定负荷下 由金刚石锥体压头,压入被测物后所残留的压痕的对角线长度来求出被测物的硬度。 显微硬度计算公式,维氏硬度计中金刚石为正方形锥体,相对夹角 α=136º(±20 ´),其硬度为
二、原理
同一陶瓷坯料,在不同的烧结温度(例如 900℃和 1250℃)及烧成制度下烧成时,坯料内部 发生的物理化学反应差异较大,进而导致烧成制品在显微结构上有明显差异;显微结构上的差异 会直接反映在制品的各项性能差异,即制备工艺、显微结构与制品性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 影响关系。
三.使用的仪器和材料
实验四
一、实验目的
显微结构观察
1. 对比 900℃烧成样品和 1250℃烧成样品的显微结构差异,描述气孔特征差异。 2.对比 900℃烧成样品和 1250℃烧成样品的显微结构差异,描述晶相特征差异。 3. 对比 900℃烧成样品和 1250℃烧成样品的显微结构差异,描述玻璃相特征差异。 4.对比不同烧结温度下样品的显微结构,针对明显的结构缺陷,提出改进措施。
四.记录与计算
1.分别将测量得到的成型坯体和干燥后试样的长度和直径记录在表 1 中。
试样名称 试样处理 编号 L1 1 2 3 4 5
表1 试样尺寸记录表 测定人 成型坯体 D1
测定日期 干燥试样 D2
L2
五.思考题
1.如何从外貌特征来判断坯料的烧结程度及原料的质量? 2.烧结温度与烧结温度范围在陶瓷工艺上有何重大意义?影响粘土或坯料烧结温度与温度范 围的因素有哪些?
实验二
一.实验目的:
陶瓷收缩率测试
1. 了解粘土或坯料产生干燥收缩和烧成收缩的原因与调节收缩的措施; 2. 掌握粘土或坯料干燥及烧成收缩率的测定方法; 3. 测试干燥及烧成前后试样的收缩率。
二.工作原理:
可塑状态的粘土或坯料在干燥过程中,随着温度的提高和时间的增长,有一个水分不断扩散 和蒸发,质量不断减轻,体积和孔隙不断变化的过程。开始加热阶段时间很短,坯体体积基本不 变,当升至湿球温度时,干燥速度增至最大时即转入等速干燥阶段,干燥速度固定不变,坯体表 面温度也固定不变,坯体体积迅速收缩,是干燥过程最危险阶段。到降速阶段,由于体积收缩造 成内扩散阻力增大,使干燥速度开始下降,坯体的平均温度上升。由等速阶段转为降速阶段的转 折点叫临界点,此时坯体的水分即为临界水分。降速阶段坯体体积收缩基本停上。在同一加工方 法的条件下,随着坯料性质的不同,它在干燥过程中水分蒸发的速度和收缩速度以及停止收缩时 的水分(临界水分)也不同,有的坯料干燥时蒸发很快,收缩很大,临界水分很低;有的坯料干燥 时,水分蒸发较慢,收缩较小,临界水分较高,这是坯料的干燥特征。因此测定坯料在于燥过程 中收缩、失重和临界水分,对于鉴定坯料的干燥特征,为制定干燥工艺提供依据具有实际意义。 在烧成过程中,由于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如氧化分解、气体挥发、易熔物熔融成液相,并填 充于颗粒之间,颗粒进一步靠拢,进一步产生线性尺寸收缩与体积收缩。 粘土或坯料干燥过程中,直线方向产生的收缩量与原始试样直线长度之比值称为干燥线收缩 率;烧成过程中直线方向产生的收缩量与干燥试样直线长度之比值称为烧成线收缩率。干燥和烧 成过程中,直线方向产生的总收缩量与原始试样直线长度之比值称为总线收缩率。一般采用卡尺 或测量显微镜进行测定。 粘土或坯料干燥过程中体积的变化和原始试样体积之比值称为干燥体积收缩率。烧成过程中 体积的变化与干燥试样体积之比值称为烧成体积收缩率。总的体积变化与原始试样体积之比值称 为总体积收缩率。 分子间内聚力、表面张力等是产生收缩的动力。 粘土或坯料在于燥和烧成过程中所产生的线性尺寸、体积的变化与坯料的组成、含水量、颗 粒形状、粒径大小、粘土矿物类型、有机物含量、成型方法、成型压力方向以及烧成温度气氛等 有关。 粘土或坯料的干燥收缩对制定干燥工艺规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干燥收缩大,干燥过程中 就容易造成开裂变形等缺陷,干燥过程(尤其是等速干燥阶段)就应缓慢平稳。工厂中根据干燥收 缩率确定毛坯、模具及挤泥机出口的尺寸,根据强度的高低选择生坯的运输和装窑方式。 线收缩的测定比较简单,对于在于燥过程中易发生变形歪扭的试样,必须测定体积收缩。 烧成的试样体积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测定在水中减轻的质量计算求得。干燥前后的试样体积 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测定其在煤油中减轻的质量计算求得。
实验一
一. 实验目的:
陶瓷成型与烧结
1.掌握陶瓷材料成型与烧结的基本工艺过程; 2.为显微结构观察与性能测试制备样品。
二. 仪器和材料:
成型压力机、干燥箱、马弗炉、白瓷泥
三. 实验步骤:
1. 将白瓷泥在成型压力机磨具中成型成圆柱型坯体,要求径高比为 1:1,用游标卡尺测量样 品长度和直径,记为 L1 和 D1(精确到 0.02mm); 2. 在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 80~90℃烘 3h,升温到 105~110℃再烘 2h; 3. 用游标卡尺测量干燥后样品长度和直径,记为 L2 和 D2(精确到 0.02mm); 4. 将干燥后坯体装匣钵后,在马弗炉中分别于 900℃和 1250℃焙烧 3h, 随炉冷却,取出样 品。 5. 测试结果记录在表 1 中,待收缩率计算时使用in(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