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01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

合集下载

2001年广西高考理综真题

2001年广西高考理综真题

2001年广西高考理综真题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4分)本卷共24小题,每题6分,共144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______。

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减少C.组织液增加D.淋巴减少()2.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

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运动项目总需氧量(升)实际摄人氧量(升)血液乳酸增加量马拉松跑600589略有增加400米跑162显著增加100米跑80未见增加根据以上资料分析马拉松跑、400米跑、100米跑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别是______。

A.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C.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D.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无氧呼吸()3.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贮藏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______。

A.少B.多C.相等D.无规律()4.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______。

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因而部分改变的第二性征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的果实无籽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5.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右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______。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6.当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垢④贝壳⑤蛋壳,分别滴加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______。

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化学(江浙卷)

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化学(江浙卷)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浙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4分)本卷共24小题,每题6分,共144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当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垢④贝壳⑤蛋壳,分别滴加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A.只有①②B.只有④⑤C.只有①②③D.是①②③④⑤7.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A.氢氟酸或浓硝酸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B.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C.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D.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8.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不随取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A.水的沸点;蒸发水所需热量B.水的密度;水中通人足量CO2后溶液的pHC.水的体积;电解水所消耗的电量D.水的物质的量;水的摩尔质量9.在一支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lmol·L-1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 mL的刻度处...,1 NaOH 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NaOH 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以0.lmol·L-溶液的体积A.大于20 mL B.小于20 mL C.等于20 mL D.等于5 mL10.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份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

下面是有关天然气的几种叙述:①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的能源;②等质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也是前者大;③燃烧天然气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

其中正确的A.是①、②、③B.只有①C.是①和②D.只有③11.具有单双键交替长链(如:…)的高分子有可能成为导电塑料。

2000年诺贝尔(Nobel)化学奖即授予开辟此领域的3位科学家。

下列高分子中可能成为导电塑料的是A 聚乙烯B.聚丁二烯C.聚苯乙烯D.聚乙炔12.有一种磷的结构式是,有关它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完全燃烧时的产物是P2O5 B.它不溶于水C.它在常温下呈固态D.它与白磷互为同分异构体13.将a g 含NaOH样品溶解在b mL 0.l mol·L-1的硫酸中,再加入c mL 0.1 mol·L-1 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样品中NaOH 的纯度是(NaOH 式量为40)A. [(b-c)/125a]×100%B. [(b-2c)/125a]×100%C.[(b-c)/250a]×100%D.[(8b-8c)/a]×100%14.已知化合物B3N3H6(硼氮苯)与C6H6(苯)的分子结构相似,如下图:则硼氮苯的二氯取代物B3N3H4CI2 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A.2 B. 3 C. 4 D. 615.将4 mol A 气体和2 mol B 气体在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气)+B(气)=2C(气)若经 2 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②用物质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③ 2 s 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④ 2 s 时物质B 的浓度为0.7 mol·L-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第Ⅱ卷(共156分)本卷共7个小题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H 1,C 12,O 16,C1 35.5,Ca 40,Co 5926.(25分)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

(详细解析)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理)

(详细解析)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理)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 学(理工农医类)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2页.第II 卷3至9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 卷(选择题 60分)注意事项:1. 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 在答题卡上.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0cos sin >θθ,则θ在A .第一、二象限B .第一、三象限C .第一、四象限D .第二、四象限 【答案】B【解析】0cos sin >θθ,则sin θ与cos θ同号,B 正确.2.过点(1,1)(1,1)A B --,且圆心在直线02=-+y x 上的圆的方程是 A .()()41322=++-y x B .()()41322=-++y xC .()()41122=-+-y x D .()()41122=+++y x【答案】C【解析】显然过A B ,两点的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过A B ,两点分别作,x y 轴的垂线,与已知直线相交于点(1,1)M ,则(1,1)M 为圆心,半径为2,C 正确.3.设{}n a 是递增等差数列,前三项的和为12,前三项的积为48,则它的首项是 A .1 B .2 C .4 D .6 【答案】B【解析】由已知得12312313212,48,2a a a a a a a a a ++==+=,解得12a =.4.若定义在区间(10)-,内的函数()2log (1)a f x x =+满足0)(>x f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0,)2 B .1(0,]2C .1(,)2+∞ D .(0,)+∞【答案】A【解析】当(10)x ∈-,,则1(0,1)x +∈,由0)(>x f ,则021a <<,则1(0,)2a ∈.5.极坐标方程)4sin(2πθρ+=的图形是【答案】C【解析】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2222((122x y -+-=,只有C 正确.6.函数)0(1cos ≤≤-+=x x y π的反函数是A .)20)(1arccos(≤≤--=x x yB .)20)(1arccos(≤≤--=x x y πC .)20)(1arccos(≤≤-=x x yD .)20)(1arccos(≤≤-+=x x y π 【答案】A【解析】∵0x π-≤≤,∴02y ≤≤,又0x π≤-≤,∴1cos cos()y x x -==-, ∴cos(1)x arc y -=-,即cos(1)x arc y =--,反函数为)20)(1arccos(≤≤--=x x y .7.若椭圆经过原点,且焦点为)0,3(),0,1(21F F ,则其离心率为 A .43 B .32 C .21 D .41 【答案】C【解析】易知椭圆的中心为(2,0),且2,1a c ==,则12c e a ==.8.若0,sin cos ,sin cos 4a b παβααββ<<<+=+=,则A .b a <B .b a >C .1<abD .2>ab 【答案】A【解析】由题设sin(),sin()44a b ππαβ=+=+,又4442ππππαβ<+<+<,所以b a <.9.在正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若12BB AB =,则1AB 与B C 1所成的角的大小为A .60︒B .90︒C .105︒D .75︒【答案】B则【解析】如图,取11A B 的中点D ,连接1,BD C D ,若12AB BB =,1111,,AB BD AB C D BD C D D ⊥⊥=,∴1AB ⊥平面1C DB ,而1C B ⊂面1C DB ,∴11AB C B ⊥,故答案为90︒.10.设()()f x g x ,都是单调函数,有如下四个命题:①若)(x f 单调递增,)(x g 单调递增,则)()(x g x f -单调递增; ②若)(x f 单调递增,)(x g 单调递减,则)()(x g x f -单调递增; ③若)(x f 单调递减,)(x g 单调递增,则)()(x g x f -单调递减; ④若)(x f 单调递减,)(x g 单调递减,则)()(x g x f -单调递减;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C【解析】若)(x g 单调递减,则()g x -单调递增,所以)()(x g x f -单调递增,②正确;同理③正确.11.一间民房的屋顶有如图三种不同的盖法:①单向倾斜;②双向倾斜;③四向倾斜.记三种盖法屋顶面积分别为123P P P ,,.若屋顶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都是α,则A .123P P P >>B .123P P P =>C .123P P P >=D .123P P P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平面图形在另一平面内的射影理解与有关计算,其斜面与房屋的底面所成的角都是α,又有cos S S α=底斜,故有123P P P ==.【编者注】此公式《新课标》不作要求.12.如图,小圆圈表示网络的结点,结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它们有网线相连.连线标注的数字表示该段网线单位时间内可以通过的最大信息量.现从结点A 向结点B 传递信息,信息可以分开沿不同的路线同时传递.则单位时间内传递的最大信息量为A .26B .24C .20D . 19 【答案】D【解析】从A 到B 有四条线路,从上到下记为1234,,,l l l l ,且123412,12l l l l +≤+≤,在单位时间内可以通过的最大信息量分别为3,4,6,6,D 正确.第II 卷(非选择题 90分)注意事项:1. 第II 卷共7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若一个圆锥的轴截面是等边三角形,其面积为3,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是 . 【答案】2π【解析】由已知可得圆锥的的底面半径和母线长分别为1和2,侧面积为2rl ππ=.14.双曲线116922=-y x 的两个焦点为12F F ,,点P 在双曲线上.若12PF PF ⊥,则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 .【答案】516 【解析】方法一:设(,)P x y ,12(5,0)(5,0)F F -,,由12PF PF ⊥得00155y y x x --⋅=-+-,即 2225x y +=,与双曲线方程联立得225625y =,则165y =. 方法二:设12,PF m PF n ==,由抛物线定义和题设222126,100m n m n FF -=+==,可得32mn =,利用面积相等关系12121122P PF PF F F y ⋅=⋅得165y =.15.设{}n a 是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n S 是它的前n 项和.若{}n S 是等差数列,则=q . 【答案】1【解析】若{}n S 是等差数列,则1322S S S +=,11231223()2()a a a a a a a a +++=+⇒=,所以1q =.16.圆周上有2n 个等分点(1>n ),以其中三个点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 【答案】2(1)n n -【解析】由题意知,只有三角形的一条边过圆心,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圆周上有2n 个等分点,∴共有n 条直径,每条直径可以和除去本身的两个定点外的点组成直角三角形, ∴可做22n -个直角三角形,根据分步计数原理知共有(22)2(1)n n n n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底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锥ABCD S -中,∠90=ABC °,SA ⊥面ABCD ,11,2SA AB BC AD ====. (Ⅰ)求四棱锥ABCD S -的体积;(Ⅱ)求面SCD 与面SBA 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值.【解】本小题考查线面关系和棱锥体积计算,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满分12分.(I )直角梯形ABCD 的面积是()110.531224M BC AD AB +=+⋅=⨯=底面, ……2分 ∴四棱推ABCD S -的体积是113113344V SA M =⨯⨯=⨯⨯=底面.……4分(II )延长,BA CD 相交于点E ,连结SE ,则SE 是所求二面角的棱. ……6分∵//,2AD BC BC AD =,∴EA AB SA ==,∴SE SB ⊥. ∵SA ⊥面ABCD ,得面AEB ⊥面EBC ,EB 是交线, 又BC EB ⊥,∴BC ⊥面SEB ,故SB 是CS 在面SEB 上的射影,∴CS SE ⊥,所以BSC ∠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10分222,1,SB SA AB BC BC SB ∴=+==⊥.2tan 2BC BSC SB ∴∠==. 即所求二面角的正切值为22. ……12分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复数31)1(i i z -=. (Ⅰ)求1arg z 及1z ;(Ⅱ)当复数z 满足1=z ,求1z z -的最大值.【解】本小题考查复数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运算,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分12分.(Ⅰ)31(1)22z i i i =-=-, ……3分将1z 化为三角形式,得⎪⎭⎫⎝⎛+=47sin 47cos 221ππi z ,∴47arg 1π=z ,221=z . ……6分 (Ⅱ)设cos sin z i αα=+,则1(cos 2)(sin 2)z z i αα-=-++,()()22212sin 2cos ++-=-ααz z942sin()4πα=+-, ……9分当sin()14πα+=时,21z z -取得最大值249+.从而得到1z z -的最大值为122+. ……12分19.(本小题满分12分)设抛物线)0(22>=p px y 的焦点为F ,经过点F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 点C 在抛物线的准线上,且//BC x 轴. 证明直线AC 经过原点O .【解】本小题考查抛物线的概念和性质,直线的方程和性质,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满分12分. 证明一:因为抛物线)0(22>=p px y 的焦点为(,0)2pF ,所以经过 点F 的直线AB 的方程可设为2p my x +=, 代人抛物线方程得2220y pmy p --=,若记1122(,),(,)A x y B x y ,则12,y y 是该方程的两个根,所以212y y p =-.因为BC ∥x 轴,且点C 在准线2p x =-上,所以点C 的坐标为2(,)2py -, 故直线CO 的斜率为111222x y y p p y k ==-=即k 也是直线OA 的斜率,所以直线AC 经过原点O . 证明二:如图,记x 轴与抛物线准线l 的交点为E ,过A 作AD l ⊥,D 是垂足.则////AD FE BC .……2分 连结AC ,与EF 相交手点N ,则||||||||||,||||||||||EN CN BF NF AF AD AC AB BC AB === ……6分根据抛物线的几何性质,||||,||||AF AD BF BC == ……8分||||||||||||||||AD BF AF BC EN NF AB AB ⋅⋅∴===,即点N 是EF 的中点,与抛物线的顶点O 重合,所以直线AC 经过原点O .…12分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n m i ,,是正整数,且n m i <≤<1.(Ⅰ)证明:in i i m i P m P n <; (Ⅱ)证明:mn n m )1()1(+>+.【解】本小题考查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不等式的基本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满分12分.(Ⅰ)证明:对于1i m <≤有(1)im p m m i =⋅⋅-+,⋅-⋅=m m m m m p i i m 1…mi m 1+-⋅, 同理 11...i n i p n n n i n n n n--+=⋅⋅⋅…, ……4分由于m n <,对整数1,2,,1k i =-,有mkm n k n ->-, 所以 i im i i n mp n p >,即im i i n i p n p m >. ……6分(Ⅱ)证明:由二项式定理有()inni inCm m ∑==+01,()i mmi i mCn n ∑==+01, ……8分由(Ⅰ)知i n i p m >(1)i im n p i m n <≤<,而 !i p C i m im=,!i p C i n in =, ……10分所以,(1)i i i in m m C n C i m n ><≤<.因此,∑∑==>mi im i mi i niC n Cm 22. 又 10000==m n C n C m ,mn nC mC m n ==11,()n i m C m in i ≤<>0.∴∑∑==>mi im i ni i niC n Cm 0. 即(1)(1)nmm n +>+. ……12分21.(本小题满分12分)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出发,某地投入资金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并以此发展旅游产业.根据规划,本年度投入800万元,以后每年投入将比上年减少51.本年度当地旅游业收入估计为400万元,由于该项建设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预计今后的旅游业收入每年会比上年增加41.(Ⅰ)设n 年内(本年度为第一年)总投入为n a 万元,旅游业总收入为n b 万元.写出n n b a ,的表达式;(Ⅱ)至少经过几年旅游业的总收入才能超过总投入?【解】本小题主要考查建立函数关系式、数列求和、不等式等基础知识;考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分12分.(I )第1年投入为800万元.第2年投入为1800(1)5⨯-万元,……,第n 年投入为11800(1)5n -⨯-万元.所以,n 年的总收入为111111800800(1)800(1)800(1)555n n k n k a --==+⨯-+⋅⋅⋅+⨯-=⨯-∑44000[1()]5n =⨯-. ……3分第1年旅游业收入为 400万元,第 2年旅游业收入为 1400(1)4⨯+万元,……,第n 年旅游业收人为11400(1)4n -⨯+万元.所以,n 年内的旅游业总收入为111111400400(1)400(1)400(1)444n n k n k b --==+⨯++⋅⋅⋅+⨯+=⨯+∑51600[()1]4n =⨯-. ……6分(Ⅱ))设至少经过年旅游业的总收入才能超过总投入,由此0n n b a ->,即541600[()1]4000[1()]045n n ⨯--⨯-> 化简得455()2()7054n n ⨯+⨯->, ……9分设4()5n x =,代入上式得25720x x -+>,解此不等式,得2,15x x <>(舍去).即 42()55n <,由此得 5n ≥.答:至少经过5年旅游业的总收入才能超过总投入. ……12分22.(本小题满分14分)设)(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其图象关于直线1=x 对称,对任意]21,0[,21∈x x ,都有1212()()()f x x f x f x +=⋅,且0)1(>=a f .(Ⅰ)求)21(f 及)41(f ; (Ⅱ)证明)(x f 是周期函数; (Ⅲ)记)212(nn f a n +=,求)(ln lim n n a ∞→.【解】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的概念、图象,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以及数列极限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满分14分.(Ⅰ)因为对121,[0,]2x x ∈,都有1212()()()f x x f x f x +=+,所以()()()0,[0,1]22x xf x f f x =⋅≥∈.∵211111(1)()()()[()]22222f f f f f =+=⋅=,2111111()()()()[()]244444f f f f f =+=⋅=. ……3分0)1(>=a f ,∴112411(),()24f a f a ==. ……6分(Ⅱ)证明:依题设()y f x =关于直线1x =对称,故()(11)f x f x =+-,即()(2),f x f x x R =-∈, ……8分 又由()f x 是偶函数知()(),f x f x x R -=∈,∴()(2),f x f x x R -=-∈, 将上式中x -以x 代换,得()(2),f x f x x R =+∈.这表明()f x 是R 上的周期函数,且2是它的一个周期. ……10分 (Ⅲ)由(Ⅰ)知()0,[0,1]f x x ≥∈.∵111111()()((1))()((1))222222f f n f n f f n n n n n n =⋅=+-⋅=⋅-⋅ 111()()()222f f f n n n ==⋅⋅⋅1[()]2n f n=,121()2f a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121()2n f a n=. ∵()f x 的一个周期是2, ∴11(2)()22f n f n n+=,因此12n n a a =, ……12分 ∴1lim(ln )lim(ln )02n n n a a n→∞→∞==. ……14分。

2001年上海高考理综真题及答案

2001年上海高考理综真题及答案

2001年上海高考理综真题及答案第Ⅰ卷(共75分)一、《走进新时代》的歌词(节选):“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1.上述歌词反映的事实证明了①党的领导是关系我们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②党具有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职能③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④党带领我们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上述歌词体现的哲学观点是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②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具有特殊性③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总方向④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特征之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青年学生应该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3.2001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A.最高决定权B.最高立法权C.最高任免权D.最高监督权4.2001年2月,上海市电力公司按时段收取电费的措施正式出台。

经市政府批准,峰时电价0.61元/度,谷时电价0.35元/度。

此项措施表明A.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B.政府运用法律手段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C.市场价格能引导生产和消费,有利于供需平衡D.市政府制定了一项跨越时间较短的全局性政策三、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开始成为一个世界体系。

5.19世纪中期,一些主要欧美国家殊途同归,发展了资本主义。

下列国家中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A.俄国B.美国C.德国D.法国6.林肯说:“一个妇人写了一本小册子,结果引起了一场战争。

”这个妇人就是斯托夫人,这本小册子就是《黑奴吁天录》,这场战争就是A.美国独立战争B.美西战争C.美国南北战争D.朝鲜战争四、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先后掀起三次斗争高潮。

7.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A.斗争的侧重点上B.失败的根本原因上C.失败的客观原因上D.运动的阶级基础上8.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光复会B.国民党C.同盟会D.中华革命党五、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

2001全国卷Ⅰ(精校版+答案解析)

2001全国卷Ⅰ(精校版+答案解析)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图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 How much is the shirt?A.£19.15.B.£9.15.C.£9.18.答案是B。

1.Where did this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A. At a concert.B. At a flower shop.C. At a restaurant.2.What did Paul do this morning?A. He had a history lesson.B. He had a chemistry lesson.C. He attended a meeting.3.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man from the conversation?A. He's anxious to see his sister.B. He wrote to his sister last month.C. He's expecting a letter from his sister.4.At what time does the train to Leeds leave?A.3:00.B.3:15.C.5:00.5.What is the man's problem?A. He can't decide how to go.B. He can't drive himself.C. He doesn't like travelling by train.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200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江苏、安徽、福建、浙江等)

200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江苏、安徽、福建、浙江等)

200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江苏、安徽、福建、浙江等)一、本卷共9题,每题6分,共54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1 • ( ★★★★★)市场上有种灯具俗称 冷光灯”用它照射物品时能使被照物品处产生的热效应 大大降低,从而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商店等处•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原因之一是在灯泡后面放置 的反光镜玻璃表面上镀一层薄膜(例如氟化镁),这种膜能消除不镀膜时玻璃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 应最显著的红外线•以 入表示此红外线的波长,则所镀薄膜的厚度最小应为()A. —直变小B. —直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 ★)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均为 卩.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A. L+^nigB . L+匸(m+m ) g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 A 经过P-T 图中所示过程变到状态2 B ,在此过程中气体的密度将(4 . (★★★)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度为v 1,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 2,战士救人的地点A离岸边最近处0的距离为d •若战士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则摩托艇登陆的地点离0点的距离为( )A. v=25 cm/s,向左传播B. v=50 cm/s,向左传播C. v=25 cm/s,向右传播D. v=50 cm/s,向右传播6 . (★★★★)图中是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为C,带电量为Q上极板带正电•现将一个试探电荷q由两极板间的A点移动到B点,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距离为s,连线AB与极板间的夹角为30o,则电场力对试探电荷q所做的功等于( )A.qQ, 4Q E_晅—.C. __ .D・t=20s时的波形图,图乙是这列波c.Li minii D g)0—卜弋弋•皆5 7・(★★★★)如图所示,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三棱镜ABC,两者的AC 面是平行LAWB C A 9放置的,在它们之间是均匀的未知透明介质,一单色细光束o 垂直于AB 面入射,在图示的出射光 线中()1、2、3 (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B ・4、5、6 (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C ・7、9、9 (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D ・只能是4、6中的某一条8・(★★★)下列是一些说法:① 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内的冲量一定相同 ② 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做的功或者都为 零.或者大小相等符号相反③ 在同样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但正负号一定相反④ 在同样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正负号也不一定相反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 .①②B ・®®C ・②®D ・②®9 . (★★)电磁流呈计广泛应用于测量可导电液体(如污水)在管中的流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管内横截面的流体的体积)・为了简化, 的一段管道•其中空部分的长、宽、高分别为图中的a 、 加磁感应强度B 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前后两面•当导电流体稳定地流经流量计时,在管外将 流呈计上、下两表面分别与一串接了电阻R 的电流表的两端连接,I 表示测得的电流值.已知流体 的电阻率为P,不计电流表的内阻,则可求得流量为()假设流量计是如图所示的横截面为长方形b 、c ・流量计的两端与输送流体的管道相连接{图中虚线)・图中流量计的上下两面是金属材料. 前后两面是绝缘材料・现于流量计所在处r [ r g ' nrA. 一 「 B .:二一.二 C. : • J :..? ■. D.帥、丁 ''—二、本卷共3道题10 . (★★★)实验室中现有器材如实物图1所示,有:电池 E ,电动势约10V ,内阻约1Q;电流表A 1,量程10A,内阻r 1约为0.2 Q;电流表A 2,量程300mA 内阻r 2约为5 Q;电流表A 3, 量程250mA 内阻r 3约为5Q ;电阻箱R 1,最大阻值999.9 Q,阻值最小改变量为 0.1 Q ;滑线变阻器R 2,最大阻值100Q ;开关S ;导线若干•要求用图2所示的电路测定图中电流表A 的内阻.(1 )在所给的三个电流表中,哪几个可用此电路精确测岀其内阻A 2、A 3 ?(2) 在可测的电流表中任选一个作为测量对象,在实物图上连成测量电路. (3)你要读岀的物理量是 A 2、A 3两电流表的读数I 2、| 3和电阻箱R 1的阻值R 1 •用这些物理量表示待测内阻的计算公式是.23232311化合物的气态分子导入图中所示的容器 A 中,使它受到电子束轰击,失去一个电子变成为正一价的分子离子•分子离子从狭缝 s 1以很小的速度进入电压为 U 的加速电场区(初速不计),加速后,再通过狭缝S2、s 3射入磁感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磁场区的界面PQ .最后,分子离子打到感光片上,形成垂直于纸面且平行于狭缝 S 3的细线•若测得细线到狭缝 S 3的距离为d ,试导出分子离子的质量 m 的表达式.M F成11 . (★★★)如图是测量带电粒子质量的仪器工作原理示意图•设法使某有机2、 I:12 . (★★)太阳现正处于主序星演化阶段,它主要是由电子的「H、He等原子核组成,维持1 2太阳辐射的是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核反应方程是2e+4 一H^ . He+释放的核能,这些核能最后转化为辐射能,根据目前关于恒星演化的理论,若由于聚变反应而使太阳中的-H核数目从现有数减少10%太阳将离开主序星阶段而转入红巨星的演化阶段,为了简化,假定目前太阳全部由电子和一H核组成.(1 )为了研究太阳演化进程,需知道目前太阳的质量M已知地球半径R=6.4X10 6 m,地球质量m=6.0X10 24 kg,月地中心的距离r=1.5X10 11 m,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10m/s 2,1年约为3.2X10 7 s,试估算目前太阳的质量M.27 I ] 27 ] ] 30 (2)已知质量m p=1.6726X10 - kg,^He 质量m a=6.6458X10 - kg,电子质量m e=0.9X10 -kg,光速c=3X10 8 m/s .求每发生一次题中所述的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核能.(3 )又知地球上与太阳光垂直的每平方米截面上,每秒通过的太阳辐射能W=1.35X10 3 J/m 2•试估算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阶段还有多少年的寿命.(估算结果只要求一位有效数字)。

2001年高考全国卷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2001年高考全国卷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 学(理工农医类)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 卷1至2页。

第II 卷3至9页。

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 60分)注意事项:1. 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 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参考公式: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βαβαβα-++=sin sin 21cos sin ()()[]βαβαβα--+=sin sin 21sin cos()()[]βαβαβα-++=cos cos 21cos cos()()[]βαβαβα--+-=cos cos 21sin sin正棱台、圆台的侧面积公式()l c c S +'=21台侧 其中c '、c 分别表示上、下底面周长,l 表示斜高或母线长台体的体积公式()h S S S S V +'+'=31台体 其中S '、S 分别表示上、下底面积,h 表示高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0cos sin >θθ,则θ在(A )第一、二象限 (B )第一、三象限 (C )第一、四象限 (D )第二、四象限 (2)过点()()1,11,1--B A 、且圆心在直线02=-+y x 上的圆的方程是 (A )()()41322=++-y x (B )()()41322=-++y x(C )()()41122=-+-y x (D )()()41122=+++y x(3)设{}n a 是递增等差数列,前三项的和为12,前三项的积为48,则它的首项是(A )1 (B )2 (C )4 (D )6(4)若定义在区间()01,-内的函数()()1log 2+=x x f a 满足0)(>x f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0,21) (B )(0,21] (C )(21,+∞) (D )(0,+∞) (5)极坐标方程)4sin(2πθρ+=的图形是(A ) (B ) (C ) (D )(6)函数)0(1cos ≤≤-+=x x y π的反函数是(A ))20)(1arccos(≤≤--=x x y (B ))20)(1arccos(≤≤--=x x y π (C ))20)(1arccos(≤≤-=x x y (D ))20)(1arccos(≤≤-+=x x y π (7)若椭圆经过原点,且焦点为)0,3(),0,1(21F F ,则其离心率为 (A )43 (B )32 (C )21 (D )41 (8)若40πβα<<<,a =+ααcos sin ,b =+ββcos sin ,则(A )b a < (B )b a > (C )1<ab (D )2>ab(9)在正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若12BB AB =,则1AB 与B C 1所成的角的大小为(A )60° (B )90° (C )105° (D )75° (10)设)()(x g x f 、都是单调函数,有如下四个命题: ○1若)(x f 单调递增,)(x g 单调递增,则)()(x g x f -单调递增; ○2若)(x f 单调递增,)(x g 单调递减,则)()(x g x f -单调递增; ○3若)(x f 单调递减,)(x g 单调递增,则)()(x g x f -单调递减; ○4若)(x f 单调递减,)(x g 单调递减,则)()(x g x f -单调递减;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 )○1○3 (B )○1○4 (C ) ○2○3 (D )○2○4(11)一间民房的屋顶有如图三种不同的盖法:○1单向倾斜;○2双向倾斜;○3四向倾斜.记三种盖法屋顶面积分别为321P P P 、、.①② ③若屋顶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都是α,则(A )123P P P >>(B )123P P P =>(C )123P P P >=(D )123P P P ==(12)如图,小圆圈表示网络的结点,结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它们有网线相联。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浙卷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浙卷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浙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4分)本卷共24小题,每题6分,共144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减少C.组织液增加D.淋巴减少2.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

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运动项目总需氧量(升)实际摄人氧量(升)血液乳酸增加量马拉松跑600 589 略有增加400米跑16 2 显著增加100米跑8 0 未见增加根据以上资料分析马拉松跑、400米跑、100米跑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别是A.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C.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D.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无氧呼吸3.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贮藏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A.少B.多C.相等D.无规律4.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因而部分改变的第二性征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的果实无籽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5.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右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6.当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垢④贝壳⑤蛋壳,分别滴加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A.只有①②B.只有④⑤C.只有①②③D.是①②③④⑤7.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A.氢氟酸或浓硝酸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B.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C.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D.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8.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不随取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A.水的沸点;蒸发水所需热量B.水的密度;水中通人足量CO2后溶液的pHC.水的体积;电解水所消耗的电量D.水的物质的量;水的摩尔质量9.在一支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lmol·L-1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 mL的刻度处...,-1 NaOH 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NaOH 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以0.lmol·L溶液的体积A.大于20 mL B.小于20 mL C.等于20 mL D.等于5 mL10.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份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分必将姓名、高考座位号、校验码等填写清楚。

素2.本试卷共8页,23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考生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3.第19、20、21、22、2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有数字计算的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4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每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1.跳伞运动员在刚跳离飞机、其降落伞尚未打开的一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阻力做正功 B.重力势能增加C.动能增加 D.空气阻力做负功.2.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有A.原子的中心有个核,叫做原子核B.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C.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D.带负电的电子在校外绕着核旋转3.A、B两点各放有电量为十Q和十2Q的点电荷,A、 B、C、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C=CD=DB.将一正电荷从C 点沿直线移到D点,则A.电场力一直做正功 B.电场力先做正功再做负功B.电场力一直做负功 D.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4.组成星球的物质是靠引力吸引在一起的,这样的星球有一个最大的自转速率.如果超过了该速率,星球的万有引力将不足以维持其赤道附近的物体做圆周运动。

由此能得到半径为R、密度为ρ、质量为M且均匀分布的星球的最小自转周期T。

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A.T=2π B.T=2πC.T= D.T=5.如图所示,有两根和水平方向成。

角的光滑平行的金属轨道,上端接有可变电阻R,下端足够长,空间有垂直于轨道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为及一根质量为m的金属杆从轨道上由静止滑下。

2001全国高考物理

2001全国高考物理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 理(全国卷)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下列四个方程中,x 1、x 2、x 3和x 4各代表某种粒子①22592U +10n −→−9538Sr +11854Xe -3x 1②21H +x 2−→−32He +10n③23892U −→−23490Th +x 3④2412Mg +42He −→−2713Al +x 4 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x 1是中子B.x 2是质子C.x 3是α粒子D.x 4是氘核2.一个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和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 1和n 2,正常工作时输入和输出的电压、电流、功率分别为U 1和U 2、I 1和I 2、P 1和P 2.已知n 1>n 2, 则………………………………………………………………………( ) A.U 1>U 2,P 1<P 2 B.P 1=P 2,I 1<I 2 C.I 1<I 2,U 1>U 2D.P 1>P 2,I 1>I 2 3.在X 射线管中,由阴极发射的电子被加速后打到阳极,会产生包括X 光 在内的各种能量的光子,其中光子能量的最大值等于电子的动能.已知阳 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势差U 、普朗克常数h 、电子电量e 和光速c ,则可知 该X 射线管发出的X 光的……………………………………………( )A.最短波长为eUhc B.最长波长为h eU cC.最小频率为h eUD.最大频率为heU4.如图所示,p 字形发光物经透镜L 在毛玻璃光屏M 上成一实像,观察 者处于E 处,他看到屏M 上的像的形状为EA.qB.pC.dD.b5.如图所示,虚线框abcd 内为一矩形匀强磁场区域,ab =2bc ,磁场方向 垂直于纸面;实线框d c b a ''''是一正方形导线框,b a ''边与ab 边平行,若 将导线框匀速地拉离磁场区域,以W 1表示沿平行于ab 的方向拉出过程 中外力所做的功,W 2表示以同样速率沿平行于bc 的方向拉出过程中外 力所做的功,则 ………………………………………………………( )'''A.W1=W2B.W2=2W1C.W1=2W2D.W2=4W16.按照玻尔理论,下列关于氢原子的论述正确的是…………………()A.第m个定态和第n个定态的轨道半径r m和r n之比为r m:r n=m2: n2B.第m个定态和第n个定态的能量E m和E n之比为E m:E n=n2: m2C.电子沿某一轨道绕核运动,若其圆周运动的频率是v,则其发光频率也是vED.若氢原子处于能量为E的定态,则其发光频率为v=h7.如图,虚线a、b和c是某静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它们的电势分别为U a、U b和U c,U a>U b>U c.一带正电的粒子射入电场中,其运动轨迹如实线KLMN所示,由图可知……………………………………………()A.粒子从K到L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B.粒子从L到M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C.粒子从K到L的过程中,静电势能增加D.粒子从L到M的过程中,动能减少8.惯性制导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弹道式导弹工程中,这个系统的重要元件之一是加速度计.加速度计的构造原理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沿导弹长度方向安装的固定光滑杆上套一质量为m的滑块,滑块两侧分别与劲度系数均为k的弹簧相连;两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壁相连.滑块原来静止,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滑块上有指针,可通过标尺测出滑块的位移,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制导.设某段时间内导弹沿水平方向运动,指针向左偏离0点的距离为s,则这段时间内导弹的加速度……………………()A.方向向左,大小为ks/mB.方向向右,大小为ks/mC.方向向左,大小为2ks/mD.方向向右,大小为2ks/m9.细长轻绳下端拴一小球构成单摆,在悬挂点正下方21摆长处有一个能挡 住摆线的钉子A ,如图所示.现将单摆向左方拉开一个小角度,然后无初 速地释放,对于以后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摆球往返运动一次的周期比无钉子时的单摆周期小B.摆球在左、右两侧上升的最大高度一样C.摆球在平衡位置左右两侧走过的最大弧长相等D.摆线在平衡位置右侧的最大摆角是左侧的两倍10.如图所示,在平面xy 内有一沿水平轴x 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3.0 m/s ,频率为2.5 Hz ,振幅为8.0×10-2 m.已知t =0时刻P 点质元的位移为y=4.0×10-2 m ,速度沿y 轴正向.Q 点在P 点右方9.0×10-1m处, 对于Q 点的质元来说……………………………………………( )A.在t =0时,位移为y=-4.0×10- mB.在t =0时,速度沿y 轴负方向C.在t =0.1 s 时,位移为y =-4.0×10-2 m D.在t =0.1 s 时,速度沿y 轴正方向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0分)二、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1.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的某一位置鸣 枪,经过1.00秒钟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秒钟再次听到回声. 已知声速为340 m/s ,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m.12.如图所示,质量为m 、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ABC ,∠ABC =α, AB 边靠在竖直墙面上,F 是垂直于斜面BC 的推力.现物块静止不动, 则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A B13.如图所示,q 1、q 2、q 3分别表示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电荷,已知q 1与 q 2之间的距离为l 1,q 2与q 3之间的距离为l 2,且每个电荷都处于平衡状 态.123(1)如q 2为正电荷,则q 1为____电荷,q 3为___电荷.(2)q 1、q 2、q 3三者电量大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题共3小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图. 14.(5分)某同学以线状白炽灯为光源,利用游标卡尺两脚间形成的狭缝 观察光的衍射现象后,总结出以下几点: a.若狭缝与灯丝平行,衍射条纹与狭缝平行 b.若狭缝与灯丝垂直,衍射条纹与狭缝垂直 c.衍射条纹的疏密程度与狭缝的宽度有关 d.衍射条纹的间距与光的波长有关以上几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15.(6分)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 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1所示.图2是打出的纸带的一段.(1)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 ,利用图2给出的数 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 = .图1(2)为了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 .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a 表示阻力的计算式为f =.(单位:cm)图216.(9分)图1中E 为电源,其电动势为 ,R 1为滑线变阻器,R 2为电阻 箱,A 为电流表.用此电路,经以下步骤可近似测得A 的内阻R A :①闭 合K 1,断开K 2,调节R 1,使电流表读数等于其量程I 0;②保持R 1不变, 闭合K 2,调节R 2,使电流表读数等于2I ,然后读出R 2的值,取R A ≈R 2. (1)按图1所示电路在图2所给出的实物图中画出连接导线.图1图2(2)真实值与测得值之差除以真实值叫做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即 A A R R R 2-.试导出它与电源电动势ε、电流表量程I 0及电流表内阻R A 的关系式.(3)若I 0=10 mA ,真实值R A 约为30Ω,要想使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 不大于5%,电源电动势最小应为多少伏?四、本题共6小题,7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 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 出数值和单位.17.(12分)质量为M 的小船以速度V 0行驶,船上有两个质量皆为m 的 小孩a 和b ,分别静止站在船头和船尾,现小孩a 沿水平方向以速率v (相对于静止水面)向前跃入水中,然后小孩b 沿水平方向以同一速率 v (相对于静止水面)向后跃入水中,求小孩b 跃出后小船的速度. 18.(12分)如图所示,在y <0的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 xy 平面并指向纸面外,磁感强度为B .一带正电的粒子以速度v 0从O 点 射入磁场,入射方向在xy 平面内,与x 轴正向的夹角为θ.若粒子射出 磁场的位置与O 点的距离为l ,求该粒子的电量和质量之比mq .19.(12分)“和平号”空间站已于今年3月23日成功地坠落在南太平洋海 域,坠落过程可简化为从一个近圆轨道(可近似看作圆轨道)开始,经 过与大气摩擦,空间站的绝大部分经过升温、溶化,最后汽化而销毁, 剩下的残片坠入大海,此过程中,空间站原来的机械能中,除一部分用 于销毁和一部分被残片带走外,还有一部分能量E '通过其他方式散失 (不考虑坠落过程中化学反应的能量).(1)试导出以下列各物理量的 符号表示散失能量E '的公式.(2)算出E '的数值(结果保留两位有效 数字).坠落开始时空间站的质量M =1.17×105 kg ;轨道离地面的高度为h =146 km ; 地球半径R =6.4×106 m ;坠落空间范围内重力加速度可看作g =10 m/s 2; 入海残片的质量m =1.2×104 kg ; 入海残片的温度升高ΔT =3000 K ;入海残片的入海速度为声速v =340 m/s ;空间站材料每1千克升温1 K 平均所需能量c =1.0×103 J ; 每销毁1千克材料平均所需能量μ=1.0×107 J.20.(13分)如图1所示,一对平行光滑轨道放置在水平面上,两轨道间距 l =0.20 m ,电阻R =1.0Ω;有一导体杆静止地放在轨道上,与两轨道垂 直,杆及轨道的电阻皆可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强度B =0.50 T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轨道面向下,现用一外力F 沿轨道方向拉 杆,使之做匀加速运动,测得力F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2所示.求杆的质 量m 和加速度a .图2F21.(13分)在一密封的啤酒瓶中,下方为溶有CO 2的啤酒,上方为纯CO 2气体,在20℃时,溶于啤酒中的CO 2的质量为m A =1.050×10-3kg ,上方气体状态CO 2的质量为m B =0.137×10-3 kg ,压强为p 0=1标准大气 压,当温度升高到40℃时,啤酒中溶解的CO 2的质量有所减少,变为A m ' =m A -Δm ,瓶中气体CO 2的压强上升到p 1.已知:AAm m '=0.60×01p p .啤酒的体积不因溶入CO 2而变化,且不考虑容器体积和啤酒体积随温度的变化,又知对同种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Tp与m 成正比.试计算 p 1等于多少标准大气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2.(13分)一个圆柱形的竖直的井里存有一定量的水,井的侧面和底部是 密闭的,在井中固定地插着一根两端开口的薄壁圆管,管和井共轴,管 下端未触及井底,在圆管内有一不漏气的活塞,它可沿圆管上下滑动, 开始时,管内外水面相齐,且活塞恰好接触水面,如图所示.现用卷扬 机通过绳子对活塞施加一个向上的力F ,使活塞缓慢向上移动.已知管筒 半径r =0.100 m ,井的半径R =2 r ,水的密度ρ=1.00×103 kg/m 3,大气压p 0=1.00×103 Pa ,求活塞上升H =9.00 m 的过程中拉力F 所做的图1功.(井和管在水面以上及水面以下的部分都足够长,不计活塞质量, 不计磨擦,重力加速度g =10 m/s 2.)参考答案一、答案及评分标准:全题4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全选对的给4分, 选不全的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不答的给0分. 1.AC 2.BC 3.D 4.C 5.B 6.AB 7.AC 8.D 9.AB 10.BC 二、答案及评分标准:全题15分,每小题5分.答案正确的,按下列答案 后面括号内的分数给分;答错的,不答的,都给0分. 11. 425 (5分) 12.mg +F sin a (5分) 13.(1)负 负 (2分,两空都对才给这2分) (2)(221l l l +)2 : l :(121l ll +)2 (3分,三者之比正确才给这3分) 三、答案及评分标准:全题20分,其中14题5分,15题6分,16题9分.答案正确的,按下列答案后面括号内的分数给分;答错的,不答 的,都给0分.14. a ,c ,d (答对1个给1分,答对2个给3分,答对3个给5分, 有错就不给分)15.(1)4.00 m/s 2 (3分,3.90~4.10 m/s 2之间都正确)(2)小车质量m ;斜面上任意两点间距离l 及这两点的高度差h. (1分,有错就不给分)mglh-ma (2分) 16.连线如图所示:(2)由步骤①得AR R +1ε=I 0 ①由步骤②得221R R R R R A A +⋅+ε·22R R R A +=20I②解得A A R R R 2-=ε0IR A③(3)6 V评分标准:本题共9分.第(1)问3分,有错就不给分;第(2)问5 分,其中①式1分,②式2分,③式2分;第(3)问1分. 四、参考解答及评分标准: 17.参考解答:设小孩b 跃出后小船向前行驶的速度为V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 +2m )V 0=MV +mv -mv ① 解得V =(1+Mm2)V 0 ② 评分标准:本题12分,①式8分,②式4分. 18.参考解答:带正电粒子射入磁场后,由于受到洛仑兹力的作用,粒子将沿图示的轨 迹运动,从A 点射出磁场,O 、A 间的距离为l 射出时速度的大小仍为 v 0,射出方向与x 轴的夹角仍为θ,由洛仑兹力公式和牛顿定律可得,qv 0B =m Rv 20式中R 为圆轨道的半径解得R =qBmv 0①圆轨道的圆心位于OA 的中垂线上,由几何关系可得2l=R sin θ ② 联立①、②两式,解得m q=lBv θsin 20 ③ 评分标准:本题12分.①式4分,②式6分,③式2分. 19.参考解答:(1)根据题给条件,从近圆轨道到地面的空间中重力加速度g =10 m/s 2. 若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坠落过程开始时空间站在近圆轨道的势能为E P =Mgh ① 以v 表示空间站在近圆轨道上的速度,由牛顿定律可得M rv 2=Mg②其中r 为轨道半径,若以R 地表示地球半径,则 r =R 地+h ③ 由②、③式可得空间站在近圆轨道上的动能为E K =21Mg (R 地+h )④由①、④式得,在近圆轨道上空间站的机械能E =Mg (21R 地+23h )⑤在坠落过程中,用于销毁部分所需的能量为 Q 汽=(M -m )μ⑥ 用于残片升温所需的能量 Q 残=cm ΔT⑦残片的动能为 E 残=21mv 2 ⑧ 以E '表示其他方式散失的能量,则由能量守恒得 E =Q 汽+E 残+Q 残+E ' ⑨由此得E '=Mg (21R 地+23h )-(M -m )μ-21mv 2-cm ΔT ⑩(2)以题给数据代入得E '=2.9×1012 J11评分标准:本题12分.⑤式4分,⑥、⑦、⑧式各1分,⑨式2分,⑩式 1分, 式2分. 20.参考解答:导体杆在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v 表示其速度,t 表示时间,则有 v =at ①11杆切割磁力线,将产生感应电动势,ε=Blv②在杆、轨道和电阻的闭合回路中产生电流I =Rε③杆受到的安培力为f =IBl④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f =ma⑤联立以上各式,得F =ma +Rl B 22at ⑥由图线上取两点代入⑥式, 可解得a =10 m/s ,m =0.1 kg.评分标准:本题13分.得出⑥式给6分,得出最后结果再给7分. 21.参考解答:在40℃时,溶入啤酒的CO 2的质量为A m '=m A -Δm①因质量守恒,气态CO 2的质量为B m '=m B +Δm②由题设AAm m '=0.60×01p p③由于对同种气体,体积不变时,Tp与m 成正比,可得 01p p =293313⨯⨯'B B m m④由以上各式解得p 1=⎪⎪⎪⎪⎪⎭⎫⎝⎛++3132936.01B A B A m m m m p 0⑤算得p 1=1.6标准大气压 ⑥评分标准:本题13分.②式3分,④式4分,⑤式4分,⑥式2分. 22.参考解答:从开始提升到活塞升至内外水面高度差为h 0=pg p0=10 m 的过程中,活塞始终与管内液体接触.(再提升活塞时,活塞和水面之间将出现真空,另行讨论.)设活塞上升距离为h 1,管外液面下降距离为h 2,h 0=h 1+h 2① 因液体体积不变,有h 2=h 1(222πππrR r -)=31h 1 ②得 h 1=43h 0=43×10 m =7.5 m ③ 题给H =9 m>h 1,由此可知确实有活塞下面是真空的一段过程. 活塞移动距离从零到h 1的过程中,对于水和活塞这个整体,其机械能的 增量应等于除重力外其他力所做的功.因为始终无动能,所以机械能的增 量也就等于重力势能增量,即 ΔE =ρ(πr 2h 1)g20h ④ 其他力有管内、外的大气压力和拉力F ,因为液体不可压缩,所以管内、 外大气压力做的总功p 0π(R 2-r 2)h 2-p 0πr 2h 1=0,故外力做功就只 是拉力F 做的功,由功能关系知W 1=ΔE ⑤ 即 W 1=ρ(πr 2)g 83h 20=83πr 2g p ρ20=1.18×104 J ⑥活塞移动距离从h 1到H 的过程中,液面不变,F 是恒力F =πr 2p 0,做 功 W 2=F (H -h 1)=πr 2p 0(H -h 1)=4.71×103 J ⑦ 所求拉力F 做的总功为W 1+W 2=1.65×104 J ⑧ 评分标准:本题13分,③式4分,⑥式3分,⑦式5分,⑧式1分.。

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

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

第 1 页 共 13 页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浙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4分)本卷共24小题,每题6分,共144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 .血浆量增加B .组织液减少C .组织液增加D .淋巴减少2.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

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运动项目总需氧量(升) 实际摄人氧量(升) 血液乳酸增加量 马拉松跑600 589 略有增加 400米跑16 2 显著增加 100米跑 8 0 未见增加根据以上资料分析马拉松跑、400米跑、100米跑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别是A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B .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C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D .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无氧呼吸3.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贮藏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A .少B .多C .相等D .无规律4.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A .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因而部分改变的第二性征B .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C .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的果实无籽D .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5.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右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 .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 .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 .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D .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6.当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垢④贝壳⑤蛋壳,分别滴加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A.只有①②B.只有④⑤C.只有①②③D.是①②③④⑤7.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A.氢氟酸或浓硝酸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B.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C.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D.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8.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不随取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A.水的沸点;蒸发水所需热量B.水的密度;水中通人足量CO2后溶液的pHC.水的体积;电解水所消耗的电量D.水的物质的量;水的摩尔质量9.在一支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lmol·L-1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 mL的刻度处...,1 NaOH 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NaOH 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以0.lmol·L-溶液的体积A.大于20 mL B.小于20 mL C.等于20 mL D.等于5 mL10.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份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浙卷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浙卷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浙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4分)本卷共24小题,每题6分,共144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减少C.组织液增加D.淋巴减少2.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

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运动项目总需氧量(升)实际摄人氧量(升)血液乳酸增加量马拉松跑600 589 略有增加400米跑16 2 显著增加100米跑8 0 未见增加根据以上资料分析马拉松跑、400米跑、100米跑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别是A.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C.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D.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无氧呼吸3.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贮藏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A.少B.多C.相等D.无规律4.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因而部分改变的第二性征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的果实无籽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5.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右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6.当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垢④贝壳⑤蛋壳,分别滴加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A.只有①②B.只有④⑤C.只有①②③D.是①②③④⑤7.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A.氢氟酸或浓硝酸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B.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C.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D.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8.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不随取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A.水的沸点;蒸发水所需热量B.水的密度;水中通人足量CO2后溶液的pHC.水的体积;电解水所消耗的电量D.水的物质的量;水的摩尔质量9.在一支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lmol·L-1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 mL的刻度处...,-1 NaOH 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NaOH 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以0.lmol·L溶液的体积A.大于20 mL B.小于20 mL C.等于20 mL D.等于5 mL10.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份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

2001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含答案)(精品文档)_共13页

2001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含答案)(精品文档)_共13页

E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在下列的四个方程中,X 1、X 2、X 3和X 4各代表某种粒子①②11385495381`0235923x Sr Sr n U ++→+n He x H 1032221+→+③④32349023592x Th U +→427134`22412x Al He Mg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X 1是中子B 、X 2是质子C 、X 3是α粒子D 、X 4是氘核2.一个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和副线圈的匝数分别是n 1和n 2,正常工作时输入和输出的电压、电流、功率分别为U 1和U 2、I 1和I 2、P 1和P 2,已知n 1>n 2,则A 、U 1>U 2 P 1<P 2 B 、P 1=P 2 I 1<I 2 C 、I 1<I 2 U 1>U 2 D 、P 1>P 2 I 1>I 23.、在x 射线管中,由阴极发射的电子被加速后打到阳极,会产生包括X 光在内的光子,其中光子能量的最大值等于电子的动能。

已知阳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势差U 。

普朗克常数h ,电子电量e 和光速c,则可知该x 射线管发出的X 光的A .最短波长为B 、最长波长为 eUh ceU c hC 、最小频率为D 、最大频率为heUheU4、如图所示,p 字形发光物经透镜L 在毛玻璃光屏M 上成一实像,观察者处于E 处,他看到屏M 上的像的形状为A. q B. p C. d D. b5、如图所示,虚线框abcd 内为一矩形匀强磁场区域,ab=2bc, 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是线框是一正方形导线框,边与ab 边平行。

若将导线框匀速地拉离磁场区域,''''d c b a ''b a 以表示沿平行于ab 的方向拉出过程中外力所做的功。

2001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2001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E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 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 在下列的四个方程中,X 1、X 2、X 3和X 4各代表某种粒子 ①11385495381`0235923x Sr Sr n U ++→+ ②n He x H 1032221+→+ ③32349023592x Th U +→ ④427134`22412x Al He Mg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X 1是中子B 、X 2是质子C 、X 3是α粒子D 、X 4是氘核2.一个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和副线圈的匝数分别是n 1和n 2,正常工作时输入和输出的电压、电流、功率分别为U 1和U 2、I 1和I 2、P 1和P 2,已知n 1>n 2,则 A 、U 1>U 2 P 1<P 2 B 、P 1=P 2 I 1<I 2 C 、I 1<I 2 U 1>U 2 D 、P 1>P 2 I 1>I 23.、在x 射线管中,由阴极发射的电子被加速后打到阳极,会产生包括X 光在内的光子,其中光子能量的最大值等于电子的动能。

已知阳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势差U 。

普朗克常数h ,电子电量e 和光速c,则可知该x 射线管发出的X 光的A .最短波长为eUh c B 、最长波长为eU ch C 、最小频率为h eU D 、最大频率为heU4、如图所示,p 字形发光物经透镜L 在毛玻璃光屏M 上成一实像,观察者处于E 处,他看到屏M 上的像的形状为 A. q B. p C. d D. b5、如图所示,虚线框abcd 内为一矩形匀强磁场区域,ab=2bc, 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是线框''''d c b a 是一正方形导线框,''b a 边与ab 边平行。

2001年四川高考理综真题及答案

2001年四川高考理综真题及答案

2001年四川高考理综真题及答案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4分)本卷共24小题,每题6分,共144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组织液增加 D.淋巴减少2.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

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运动项目总需氧量(升)实际摄人氧量(升)血液乳酸增加量马拉松跑600 589 略有增加400米跑16 2 显著增加100米跑8 0 未见增加根据以上资料分析马拉松跑、400米跑、100米跑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别是A.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C.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D.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无氧呼吸3.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贮藏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A.少 B.多 C.相等 D.无规律4.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因而部分改变的第二性征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的果实无籽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5.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右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6.当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垢④贝壳⑤蛋壳,分别滴加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A.只有①② B.只有④⑤ C.只有①②③ D.是①②③④⑤7.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A.氢氟酸或浓硝酸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B.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C.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D.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8.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不随取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A.水的沸点;蒸发水所需热量B.水的密度;水中通人足量CO2后溶液的pHC.水的体积;电解水所消耗的电量D.水的物质的量;水的摩尔质量9.在一支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lmol·L-1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 mL的刻度处...,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以0.lmol·L-1 NaOH 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 NaOH 溶液的体积A.大于20 mL B.小于20 mL C.等于20 mL D.等于5 mL10.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份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

2001高考理综试题(江苏、安徽、福建卷)

2001高考理综试题(江苏、安徽、福建卷)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江苏、安徽、福建卷)第I卷(选择题共144分)本卷共24题,每题6分,共144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减少C.组织液增加D.淋巴减少2.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

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A.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C.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D.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无氧呼吸3.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贮藏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A.少B.多C.相等D.无规律4.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因而部分改变的第二性征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的果实无籽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5.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下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

则会引起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6.当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垢④贝壳⑤蛋壳,分别滴加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A.只有①②B.只有④⑤C.只有①②③D.是①②③④⑤7.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A.氯氟酸或浓硝酸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B.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C.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D.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8.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不随取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A.水的沸点;蒸发水所需热量B.水的密度;水中通入足量CO2后溶液的pHC.水的体积;电解水所消耗的电量D.水的物质的量;水的摩尔质量9.在一支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1 mol/L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 mL的刻度处。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

绝密★启用前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 学(理科类)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参考公式: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正棱台、圆台的侧面积公式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0cos sin >θθ则θ在(A )第一、二象限 (B )第一、三象限 (C )第一、四象限 (D )第二、四象限(2)过点A (1,-1)、B (-1,1)且圆心在直线x +y-2=0上的圆的方程是(A )4)1()3(22=++-y x (B )4)1()3(22=-++y x (C )4)1()1(22=-+-y x(D )4)1()1(22=+++y x(3)设{a n }逆增等差数列,前三项的和为12,前三项的积为48,则它的首项是(A )1 (B )2 (C )4 (D )6(4)若定义在区间(-1,0)内的函数a x f x x f a 则满足,0)()1(log )(2>+=的取值范围是)]sin()[sin(21cos sin βαβαβα-++=⋅)]sin()[sin(21sin cos βαβαβα--+=⋅)]cos()[cos(21cos cos βαβαβα-++=⋅)]cos()[cos(21sin sin βαβαβα--+-=⋅l c c S )(21+'=台侧 其中c ′、c 分别表示上、下底面周长,l 表示斜 高或母线长. 台体的体积公式 h s s s s V )(31+'+'=台体其中s ′、s 分别表示上、下底面的面积,h 表示高.(A ))21,0((B )]21,0((C )),21(+∞(D )),0(+∞(5)极坐极方程)4sin(2πθρ+=的图形是(6)函数)0(1cos ≤≤-+=x x y π的反函数是(A ))20)(1arccos(≤≤--=x x y (B ))20)(1arccos(≤≤--=x x y π (C ))20)(1arccos(≤≤-=x x y(D ))20)(1arccos(≤≤-+=x x y π(7)若椭圆经过原点,且焦点为F 1(1,0),F 2(3,0),则其离心率为(A )43(B )32(C )21(D )41(8)若则,cos sin ,cos sin ,40b a =+=+<<<ββααπβα(A )b a <(B )b a >(C )1<ab(D )2>ab(9)在正三棱柱所成的角的大小为与则若中B C AB BB AB C B A ABC 111111,2,=- (A )60°(B )90°(C )105°(D )75°(10) 设)(),(x g x f 都是单调函数,有如下四个命题:①若;)()(,)(,)(单调递增则单调递增单调递增x g x f x g x f - ②若;)()(,)(,)(单调递增则单调递减单调递增x g x f x g x f - ③若;)()(,)(,)(单调递减则单调递增单调递减x g x f x g x f - ④若;)()(,)(,)(单调递减则单调递减单调递减x g x f x g x f -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11)一间平房的屋顶有如图三种不同的盖法:①单向倾斜;②双向倾斜;③四向倾斜.记三种 盖法屋顶面积分别为P 1、P 2、P 3若屋顶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都是α,则(A )P 3>P 2>P 1(B )P 3>P 2=P 1(C )P 3=P 2>P 1(D )P 3=P 2=P 1(12) 如图,小圆圈表示网络的结点,结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它们有网线相联,连线标注的 数字表示该段网线单位时间内可以通过的最大信息量. 现从结点A 向结点B 传递信息,信息可以分开沿不同 的路线同时传递,则单位时间内传递的最大信息量为(A )26(B )24(C )20(D )19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6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 中横线上.(13) 若一个园锥的轴截面是等边三角形,其面积为3,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 是 .(14) 双曲线116922=-y x 的两个焦点为F 1,F 2,点P 在双曲线上,若PF 1⊥PF 2,则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 .(15)设{a n }是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S n 是它的前n 项和,若{S n }是等差数列,则q = .(16)圆周上有2n 个等分点(n>1),以其中三个点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得分 评卷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底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锥S—ABCD中,⊥︒=∠SAABC,90面ABCD,SA=AB=BC=1,AD=.21(Ⅰ)求四棱锥S—ABCD的体积;(Ⅱ)求面SCD与面SBA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值.(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复数.)1(31iiz-=(Ⅰ)求1arg z及|z1|;(Ⅱ)当复数z满足|z|=1,求||1zz-的最大值.DSABC设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为F,经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点C在抛物线的准线上,且BC//x轴.证明直线AC经过原点O.(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n m i ,,是正整数,且.1n m i <≤<(Ⅰ)证明;i n i im i P m P n <(Ⅱ)证明.)1()1(m n n m +>+(21)(本小题满分12分)某地投入资金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并以此发展旅游产业,根据规划,本年度投入800万元,以后每年投入比上年减少51.本年度当地旅游业收入估计为400万元,由于该项建设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预计今后的旅游业收入每年会比上年增加.41(Ⅰ)设n 年内(本年度为第一年)总投入为a n 万元,旅游业总收入为b n 万元.写出a n ,b n 的表达式;(Ⅱ)至少经过几年旅游业的总收入才能超过总投入?(22)(本小题满分14分)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其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对任意x 1,x 2∈[0,21]都有).()()(2121x f x f x x f ⋅=+且f (1)=a >0. (Ⅰ));41(),21(f f 求 (Ⅱ)证明)(x f 是周期函数; (Ⅲ)记),212(nn f a n +=求).(ln lim n n a ∞→。

2001高考理综物理试题江苏安徽福建卷(含答案)

2001高考理综物理试题江苏安徽福建卷(含答案)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江苏、安徽、福建卷)第I 卷(选择题)本卷每题6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市场上有种灯具俗称“冷光灯”,用它照射物品时能使被照物品处产生的热效应大大降低,从而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商店等处。

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原因之一是在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上镀一层薄膜(例如氟化镁),这种膜能消除不镀膜时玻璃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外线。

以λ表示此红外线的波长,则所镀薄膜的厚度最小应为 A .81λ B .41λ C .21λ D .λ 1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 经过下图中所示过程变到状态B 。

在此过程中气体的密度 A .一直变小 B .一直变大 C .先变小后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18.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结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

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 g mKl 1μ+ B. g m m Kl )(21++μC. g m Kl 2μ+D. g m m m m K l )(2121++μ19.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

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 水流速度为v 1,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 2。

战士救人的地点A 离岸边最近处O 的距 离为d 。

如战士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则摩托艇登陆的地点离O 点的距离为 A .21222v v dv - B .0 C .21v dv D .12v dv20.图中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20秒时的波形图,图2是这列波中P 点的振动图线,那么波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A .v =25 cm/s ,向左传播B .v =50 cm/s ,向左传播C .v =25 cm/s ,向右传播D .v =50 cm/s ,向右传播21.图中所示是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为C ,带电量为Q ,上极板带正电。

2001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

2001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

2001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本卷共24题,每题6分,共144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减少C.组织液增加D.淋巴减少2.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

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运动项目总需氧量实际摄入血液乳酸(升)氧量(升)增加量马拉松跑 600 589 略有增加400米跑 16 2 显著增加100米跑 8 0 未见增加根据以上资料分析马拉松跑、400米跑、100米跑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别是A.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C.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D.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无氧呼吸3.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贮藏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A.少B.多C.相等D.无规律4.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因而部分改革的第二性征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的果实无籽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5.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下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6.当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垢④贝壳⑤蛋壳,分别滴加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A.只有①②B.只有④⑤C.只有①②③D.是①②③④⑤7.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A.氢氟酸或浓硝酸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B.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C.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D .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的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8.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不随取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A .水的沸点;蒸发水所需热量B .水的密度;水中通入足量CO 2后溶液的pHC .水的体积;电解水所消耗的电量D .水的物质的量;水的摩尔质量9.在一支25mL 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11-⋅L mol HCl 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mL 的刻度处..., 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以0.11-⋅L mol NaOH 溶液进行中和,所需 NaOH 溶液的体积 A .大于20mLB .小于20mLC .等于20mLD .等于5mL10.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份CH 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 4和CO 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浙卷)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浙卷)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浙卷)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4分)本卷共24小题,每题6分,共144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减少C.组织液增加D.淋巴减少2.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

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根据以上资料分析马拉松跑、400米跑、100米跑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别是A.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C.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D.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无氧呼吸3.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贮藏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A.少B.多C.相等D.无规律4.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因而部分改变的第二性征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的果实无籽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5.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右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6.当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垢④贝壳⑤蛋壳,分别滴加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A.只有①②B.只有④⑤C.只有①②③D.是①②③④⑤7.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A.氢氟酸或浓硝酸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B.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C.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D.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8.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不随取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A.水的沸点;蒸发水所需热量B.水的密度;水中通人足量CO2后溶液的pHC.水的体积;电解水所消耗的电量D.水的物质的量;水的摩尔质量9.在一支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lmol·L-1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 mL 的刻度处,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以0.lmol·L-1 NaOH 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NaOH 溶液的体积A.大于20 mL B.小于20 mL C.等于20 mL D.等于5 mL10.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份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本卷共24题,每题6分,共144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减少C.组织液增加D.淋巴减少2.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

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运动项目总需氧量实际摄入血液乳酸(升)氧量(升)增加量马拉松跑 600 589 略有增加400米跑 16 2 显著增加100米跑 8 0 未见增加根据以上资料分析马拉松跑、400米跑、100米跑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别是A.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C.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D.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无氧呼吸3.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贮藏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A.少B.多C.相等D.无规律4.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因而部分改革的第二性征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的果实无籽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5.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下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6.当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垢④贝壳⑤蛋壳,分别滴加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A.只有①②B.只有④⑤C.只有①②③D.是①②③④⑤7.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A.氢氟酸或浓硝酸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B.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C .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D .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的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8.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不随取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A .水的沸点;蒸发水所需热量B .水的密度;水中通入足量CO 2后溶液的pHC .水的体积;电解水所消耗的电量D .水的物质的量;水的摩尔质量9.在一支25mL 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11-⋅L mol HCl 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mL 的刻度处..., 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以0.11-⋅L mol NaOH 溶液进行中和,所需 NaOH 溶液的体积 A .大于20mLB .小于20mLC .等于20mLD .等于5mL10.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份CH 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 4和CO 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

下面是有关天然气的几种叙述:①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的能源;②等质量的CH 4和CO 2产生的温室效应也是前者大;③燃烧天然气也 是酸雨的成因之一。

其中正确的 A .是①、②、③ B .只有①C .是①和②D .只有③11.具有单双键交替长链(如:—CH=CH —CH=CH —CH=CH —…)的高分子有可能成为导电塑料。

2000年诺贝尔(Nobel )化学奖即授予开辟此领域的3倍科学家。

下列高分 子中可能成为导电塑料的是 A .聚乙烯 B .聚丁二烯 C .聚苯乙烯 D .聚乙炔12.有一种磷的结构式是 ,有关它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它完全燃烧时的产物是P 2O 5B .它不溶于水C .它在常温下呈固态D .它与白磷互为同分异构体13.将ag 含NaOH 样品溶解在b mL0.11-⋅L mol 的硫酸中,再加入c mL 0.11-⋅L mol 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样品中NaOH 的纯度是(NaOH 式量为40) A .[(b-c )/125a]×100% B .[(b -2c )/125a]×100% C .[(b -c )/250a]×100% D .[(8b -8c )/a]×100%14.已知化合物B 3N 3H 6(硼氮苯)与C 6H 6(苯)的分子结构相似,如右图:则硼氮苯的二氯取代物B 3N 3H 6Cl 2的同分异构体的数 目为 A .2B .3C .4D .615.将4molA 气体和2molB 气体在2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 (气)+B (气) 2C (气)若经2s (秒)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1-⋅L mol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1-⋅L mol ·s-1 ②用物质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1-⋅L mol ·s -1③2s 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 ④2s 时物质B 的浓度为0.71-⋅L mol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D .③④16.市场上有种灯俗称“冷光灯”,用它照射物品时能使被照物品处产生的热效应大大降低,从而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商店等处。

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原因之一是在灯泡后面放 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上镀一层薄膜(例如氟化镁),这种膜能消除不镀膜时玻璃表面反 射回来的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外线,以λ表示此红外线的波长,则所镀薄膜的最度最小 应为 A .λ81B .λ41 C .λ21 D .λ1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 经过图示过程变到状态B ,在此过程中气体的密度A .一直变小B .一直变大C .先变小后变大D .先变大后变小18.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上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结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 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 .g m Kl 1μ+B .g m m Kl )(21++μC .g m Kl 2μ+D .g m m mm K l )(2121++μ19.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度为1v ,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为2v ,战士救人的地点A 离岸边最近处O 的距离 为d ,如战士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则摩托艇登陆的地点离O 点的距离为 A .21222v v dv - B .0 C .21v dv D .12v dv 20.图1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0秒时的波形图,图2是这列波中p 点的振动图线,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 A .s cm v /25=向左传播 B .s cm v /50=向左传播 C .s cm v /25=向右传播 D .s cm v /50=向右传播21.图中所示是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为C ,带电量的Q ,上极板带正电,现将一个试探电荷q 由两极板间的A 点移动到B 点,如图所示,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s ,连线AB 与极板间的夹角为30°,则电场力对试探电荷q 所做的功等于A .QdqCsB .cd qQsC .cdqQs2 D .QdqCs2 22.如图所示,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三棱镜ABC ,两者的AC 面是平行放置的,在它们之间是均匀的未知透明介质,一单色细光束O 垂直于AB 面入射,在图示的出射光线中 A .1、2、3(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B .4、5、6(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rpABC .7、9、9(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D .只能是4、6中的某一条 23.下列是一些说法①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内的冲量一定相同 ②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做的功或者都为零,或都大小相等符号相反③在同样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但正负号一定相反 ④在同样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正负号也不一定相反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24.电磁流量计广泛应用于测量可导电流体(如污水)在管中的流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管内横截面的流体的体积)。

为了简化,假设流量计是如图所示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的一 段管道,其中空部分的长、宽、高分别为图中的a 、b 、c 。

流量计的两端与输送流体的 管道相连接(图中虚线)。

图中流量计的上下两面是金属材料,前后两面是绝缘材料。

现于流量计所在处加磁感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前后两面。

当导电流 体稳定地流径流量计时,在管外将流量计上、下两表面分别与一串接了电阻R 的电流 表的两端连接,I 表示测得的电流值,已知流体的电阻率为ρ,不计电流表的内阻,则 可求得流量为A .)(a c bR B I ρ+ B .)(c baR B I ρ+ C .)(b a cR B I ρ+ D .)(1abc R B ρ+第Ⅱ卷(共156分)25.(20分)植物的新陈代谢受外部环境因子(如光、温度)和内部因子(如激素)的影响,研究内外因子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1)下图表示野外松树(阳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其中的纵坐标表示松树整 体表现出的吸收CO 2和释放CO 2量的状况。

请分析回答:①当光照强度为b 时,光合作用强度 。

②光照强度为a 时,光合作用吸收CO 2的量等于呼吸作用放出CO 2的量。

如果白 天光照强度较长时期为a ,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为什么?③如将该曲线改绘为人参(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关系的曲线,b 点 的位置应如何移动,为什么?(2)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试图证明“生长素(IAA )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 植物形态学上端(顶端)向下端(末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如生长素 只能从胚芽鞘的上端向下端运输)。

” 一、材料、用具:胚芽鞘、琼脂、刀片等 二、方法、步骤与结果(一)制备琼脂块含适宜浓度IAA 的琼脂块 空白琼脂块 (二)取一段胚芽鞘中间部分,上面放含IAA 的琼脂块,下面放空白琼脂块(三)取步骤(二)下面琼脂块(a)的一部分放在去尖的胚芽鞘一侧三、结论:以上实验证明了“生长素(IAA)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体形态党龄端(顶端)向下端(基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

我们认为,仅用该实验步骤(一)、(二)、(三)还不足以严密论证以上结论,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实验方法、步骤和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