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发布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目次前言范围引用标准治理措施沙障固沙固沙造林固沙种草引水拉沙造地防治风蚀的耕作措施前言本标准系列共分四项第一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第二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第三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第四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本标准是上述系列中的第二项本项标准包括个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本标准系列的四项出版后将全部代替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部颁标准水土保持技术规范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参加起草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黄河水利委员会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松辽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珠江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海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淮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巧甫刘万铨范起敬宁堆虎佟伟力徐传早鲁胜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风蚀地区风沙治理各项措施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我国风蚀地区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治理措施北方沙化地区南沿采取沙障固沙营造防风固沙林带固沙草带引水拉沙造田以及防止风蚀的耕作技术等综合措施黄泛区古河道沙地先治理风口堵住风源采取翻淤压沙造林固沙等措施将沙地改造成果园或农田东南沿海岸线沙带沿海岸线选择抗风沙树种采用客土植树等方法营造海岸防风林带沙障固沙沙障的设置方法与采用的重点地区沙障是用柴草活性沙生植物的枝茎或其他材料平铺或直立于风蚀沙丘地面以增加地面糙度削弱近地层风速固定地面沙粒减缓和制止沙丘流动采取沙障的重点地区对流动沙丘和半流动沙丘应首先采用沙障固沙阻止沙丘流动再营造防风固沙林带农田防护林网沙障的分类根据沙障的地面分布形状划分带状沙障沙障在地面呈带状分布带的走向垂直于主风向方格状或网状沙障沙障在地面呈方格状或网状分布主要用于风向不稳定除主风向外还有较强侧向风的地方采用根据沙障的不同材料划分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柴草沙障大部由柴草或作物秸杆作成是铺设沙障的主要材料粘土沙障少数地方沙层较浅或沙丘附近有碱滩地用粘土压沙堆成土埂作为沙障采用卵石或其他材料如活性沙生植物枝茎作成沙障根据铺设沙障的柴草与地面的角度划分平铺式沙障将作沙障的柴草横卧平铺在地面上压枝条沙土或用小木桩固定直立式沙障将作沙障的柴草直立一部分埋压沙中一部分露出地面沙障的设计和施工平铺式沙障的设计和施工带状平铺式带的走向垂直于主风方向带宽带间距将覆盖材料平铺在沙丘上厚覆盖材料有柴草秸杆枝条或粘土卵石等覆盖物为柴草和枝条时上面需用枝条横压用小木桩固定或在草带中线上铺压湿沙柴草的梢端要迎风向全面平铺式适用于小而孤立的沙丘和受流沙埋压或威胁的道路两侧与农田村镇四周将覆盖物在沙丘上紧密平铺其余要求相同直立式沙障的设计和施工直立式沙障的分类根据紫草直立的高度分高立式与低立式两类在设计施工上各有不同要求高立式沙障采用杆高质韧的柴草长露出地面埋入地下根部培沙高出地面低立式沙障采用较软的柴草露出地面埋入地下直立式沙障的平面配置在单向起沙为主地区与主风向垂直呈带状布设在新月形沙丘上设置时丘顶空出一段在迎风坡自上而下设置多带孤形沙障与新月形弧度相适应直立式沙障的间距以下的干缓沙地高立式沙障间距为沙障高度的倍低立式沙障间距为沙丘迎风坡面设置的沙障间距要求应使下一列沙障的顶端与上一列沙障的基部高出在沙丘坡度较大的地方沙障间距按式计算式中沙障间距沙障高度沙丘坡度直立式柴草沙障的施工高立式沙障施工在设计好的沙障条带位置上人工挖沟深将柴草均匀直立埋入扶正踩实填沙柴草露出地面低立式沙障施工将柴草按设计长度切好顺设计沙障条带线均匀放置线上草的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向与带线正交用脚在柴草中部用力踩压柴草进入沙内两端翘起高用手扶正基部培沙粘土沙障的设计和施工粘土沙障是低立式沙障的一种设计施工要求一般布设在沙丘迎风面自下向上约的位置用粘碱土堆成土埂高埂底宽埂顶呈孤形土埂间距固沙造林固沙造林包括防风固沙基干林带农田防护林网沿海岸线防风林带风口造林片状固沙造林固沙造林的规划设计林带规划设计设计内容包括林带走向宽度间距结构混交类型林带走向防风固沙基干林带设在农田林网外围的沙丘前沿地带及流沙边缘与农田绿洲交界处林带走向应垂直于沙丘流动方向农田防护林网包括护牧林网主林带走向应垂直于主风方向或呈不大于的偏角副林带和主林带相垂直如因地形地物限制主副林带可以有一定偏角低洼地区可以林随水走平坦地区可以林随路走风蚀山丘地区主林带可沿等高线布设副林带可和上下坡的路边造林河边沟岸造林互相连接形成林网沿海岸线防风林带应按沙滩沿海岸线的自然分布走向设置林带宽度防风固沙基干林带可分别采用单带或双带式在风沙危害严重地区可采用多带式带宽一般为农田防护林网主带宽副带宽地少人多地区主带宽副带宽沿海岸线防风林带根据海风强劲程度和海滩情况一般宽最大可达林带间距防风固沙基干林带可采用单带双带或多带式间距为农田防护林网林带的间距应按乔木主要树种壮龄时期平均高度的倍计算主林带和副林带交叉处只在一侧留出宽缺口便于交通沿海岸线防风林带依沙滩分布的宽度可设近海前沿一道主干防风林带或者在第一道近海防风主干林带之后每隔再设第二三道防风林带林带结构见图疏透型林带间距倍树高适用于重度风蚀区农田防护林网紧密型林带间距倍树高适用于风口造林和防风固沙基干林带以及铁路公路干线两侧林带通风型林带间距倍树高适用于中轻度风蚀区农田防护林网和沿海岸线防风林带林带混交类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疏透结构紧密结构通风结构图林带结构示意图混交类型有乔灌混交乔木混交灌木混交综合型混交四种乔灌混交林带乔木灌木树种按比例组成构成紧密结构或疏透结构林带适于干旱与风害严重的地区乔木混交林带由两层乔木组成上层为喜光树种下层为耐荫的伴生树种也可用两种喜光树种分别配置于林带两侧组成通风结构林带适于农耕地或沿海沙带灌木混交林带林带全由灌木组成用作生物沙障综合型混交林带乔灌混交和喜光耐荫性伴生树种混交的综合性林带适于防风固沙基干林带和风口造林风口造林设计设置与主害风向相垂直的带状沙障宽度间距在沙障内营造紧密型乔灌混交林株距行距交错排列乔灌比例株间或行间混交或呈块状混交迎风面栽灌木背面栽乔木片状造林设计风蚀较轻的沙地或稳定的低沙丘半流动沙丘可以直接成片造林全面固沙对流动沙丘应先设置沙障减缓风速固定流沙然后成片造林在背风坡丘间低地栽植乔木林带阻挡流沙前移在迎风坡脚下种植灌木拉低沙丘片状造林的株行距根据树种和立地条件确定植株一般都呈品字形排列固沙造林的树种选择树种选择原则应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有利于发展农林牧副业生产的优良树种和乡土树种乔木树种应具有耐瘠薄干旱风蚀沙割沙埋生长快根系发达分枝多冠幅大繁殖容易抗病虫害改良沙地见效快经济价值高等优点北方选择的树种须耐严寒南方选择的树种须耐高温灌木应选择防风固沙效果好抗旱性能强不怕沙埋枝条繁茂萌蘖力强条材或薪柴产量高质量好的树种北方风沙区造林主要树种乔木杨树青杨胡杨小叶杨新疆杨河北杨合作杨大官杨旱柳白榆樟子松等灌木沙柳沙米沙棘沙蒿花棒踏郎柠条紫穗槐沙拐枣红柳枸杞等黄泛区古河道沙区造林主要树种乔木杨树旱柳榆树臭椿刺槐侧柏泡桐等灌木紫穗槐胡枝子杞柳荆条等东南沿海岸线沙区造林主要树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乔木木麻黄相思树水杉柳杉火炬松侧柏杨树苦楝麻栎乌木臼等灌木杞柳刺犁白刺黄槿夹竹桃等固沙造林的施工造林整地整地时间营造乔木林在北方的中度轻度风蚀区和杂草丛生的草滩地质地较硬的丘间地和固定沙丘等应于前一年秋末冬初整地次年春季造林流动沙丘和半流动沙丘造林不宜整地以免造成风蚀重风蚀区可在春季随整地随造林南方可在造林前整地营造纯灌木林时可随整地随造林营造乔灌混交林和乔木林整地时间相同一般整地方法在大片完整和坡度较缓的沙荒地上造林一般用带状整地带宽带面耙平后在其上再挖穴栽树按设计的株行距品字形排列有条件的可采用机械开沟作带在地形破碎坡度较陡的沙荒地上造林采用鱼鳞坑整地坑径坑深坑距品字形排列营造灌木林一般采用穴状整地按设计的株行距定点挖穴穴径不小于坑深视苗木根系而定特殊的整地方法翻淤压沙整地黄泛区古河道沙地沙层较浅下为淤土造林前先用人工或机械将下层淤土翻起压在沙上厚然后在淤土上造林客土整地东南沿海岸滩夏季地温高应先按株行距挖坑然后用低温客土种树植苗造林选好苗木要求选用一二级苗不能用等外苗木阔叶树种应选择年生株高以上主根长地径以上乔木主根系长度以上生长健壮的苗木针叶树种应选择年生容器苗或植生苗有完整的顶芽灌木苗应选择年生苗木把好起苗质量关起苗时注意不伤根不损苗保持较完整的毛细根针叶树苗起苗后做到随起随栽外地运苗应做到当日起苗当日运到造林地最多不得超过两天对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必须打浆并做好假植并有挡光挡风措施防止暴晒风干或堆放发热栽植技术阔叶乔木一般在春秋二季挖坑栽植根系不大的灌木苗或针叶乔木苗一般在春季或雨季采用窄缝栽植用容器苗或植生针叶苗造林应事先整地待春季墒情好时造林或在立秋前的雨后栽植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阔叶乔木苗可截杆造林以保证成活风口造林栽植深度必须超过当年最大风蚀深度直达沙地的湿沙层并在植穴周围培置沙埂增加地面糙度减轻风蚀营造海岸线防风林时应采取客土和适时深栽插压条造林包括插条压条高杆卧杆等栽植法选条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选择一年生新条壮条随剪随插压备用枝条必须保湿条长一般地径粗高杆杆长径粗插条插条应露出地面留有个芽眼要防止芽眼倒植高杆造林应埋入地下地面以上为利用卧干栽植时覆土厚度为飞播造林播前勘查规划对飞播地区进行勘查调查掌握沙丘类型走向原有植被种类和覆盖度以及降水季节沙地土壤水分条件等根据飞播造林可能取得的效率确定具体的飞播范围进行测量规划接近于平行主风向的航播带埋设入航出航的标桩绘制飞播作业图万和播区位置图万播幅与航高设计根据播区情况确定单程或复程的航带长度播种宽度和飞行高度大粒种子设计播幅宽为航高为沙蒿等小粒种子设计播幅宽度飞行高度如播幅较宽应在上述宽度基础上增加的重叠系数飞播作业时侧风风速不应超过侧风角度不应超过小粒种子不应超过顺逆风飞播大粒化种子风速不应超过播小粒种子不应超过播前的准备工作飞播固沙植物的选择在流沙地区飞播应选择抗风蚀耐沙埋生长迅速自然繁殖力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植物一般有沙蒿踏郎花棒等每公顷播量踏郎花棒沙蒿种籽大粒化处理为了解决小粒种子和易飘移种子的位移应在种子外面裹上黄土制成比种子重倍的大粒化种子丸保证飞播种子分布均匀提高飞播保苗的面积率种籽防害处理播前应采用对人畜无害的药液浸种防治鼠兔虫三害根据规划设计飞播的范围与幅宽在地面设置明显的标志播种期的选定一般在夏秋雨季做好天气预报一般在有效降雨前较好飞播后的管理播区应设专人管护禁止人畜进入播区放牧禁止割草挖树根破坏幼苗和树木固沙造林的抚育管理固沙造林后必须加强幼林抚育管理及时进行幼林补植除草中耕管理和幼林管护各项管理工作可按第一篇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固沙种草固沙种草的规划设计固沙种草方式的选定在风蚀和流沙移动的地方应种植防风固沙草带在林带与沙障已基本控制风蚀和流沙移动的沙地上应及时进行大面积成片人工种草进一步改造并利用沙地对地广人稀固沙种草任务较大的地方采用飞播种草防风固沙草带的设计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草带走向与主害风向垂直地面坡度草带宽间距地面坡度草带宽间距固沙种草的施工整地整地方式一般应采取带状整地整地位置和带宽与设计要求一致在有中度以上风蚀和流沙移动地方严禁全面耕翻整地整地深度与耕作层深度一致整地时间宜在春季或秋季干旱地区可在雨前进行播种和管理人工播种施工和管理技术要求与荒地种草相同可按第二篇的有关规定执行飞播种草的播种和管理技术可按中有关规定执行引水拉沙造地有水源条件的风沙区应积极采用引水或抽水拉沙造地工程规划根据水源的位置高程与沙区的地形确定引水拉沙造地的范围根据水源的总水量和日供水量确定引水拉沙造地的规模与进度工程布局引水渠从水源引水至计划进行拉沙造地的沙丘附近是临时性蓄水设施上接引水渠下接冲沙壕蓄种水量长蓄短放冲沙壕开挖在计划进行拉沙的沙丘上开挖位置和形式随沙丘的形状和冲沙过程而异围埂修在计划造地的四周拦截从沙丘上冲下来的水和沙将丘间低地淤平排水口修在围埂的最低处用以排除围埂中澄沙淤地后的清水引水拉沙工程布局见图工程设计引水渠比降为断面尺寸随引水量大小而定梯形断面边坡随建筑材料而异蓄水池池水高程应高于拉沙造地的沙丘高程可利用沙湾蓄水或人工围埂修成形状不限冲沙壕比降应在以上开壕位置和形式有多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一般馒头状小型沙丘根据蓄水池高程可分别采用顶部开壕腰部开壕和下部开壕三种形对其他形状复杂或体积特大的沙丘和沙地可分别采用左右开壕四面开壕和迂回开壕等形式见图围埂平面形状应为规整的矩形或正方形图引水拉沙工程部署示意图初修时高随地面淤沙升高而加高梯形断面顶宽内外坡比排水口高程与位置应随着围埂内地面的升高而变动保持排水口略高于淤泥面而低于围埂需用柴草或砖石作临时性砌护并安排好排水的去处防止冲刷顶部开壕拉沙施工拉沙过程中需有高约的三脚木架支撑一块见方的专用木板由人掌握不断移动逼使水流冲沙加大冲沙强度人工用铁铣在冲沙壕一侧向壕中推沙加快拉沙造地进度造地的后续工程造成地后关于田块与道路渠系林带的布设以及地面的平整可参考缓坡区梯田规划要求执行防治风蚀的耕作措施深松改垄改平作为垄作垄向要与主风方向垂直或不小于夹角每隔年进行一次深松耕松耕的深度以划破犁下部开壕底层为准图冲沙壕三种基本形式作物间混套种采用粮豆间作或混套种粮薯间作或混套种草田轮作等间作混套形式及比例配置轮作年限根据各地情况确定不作统一规定要求风多风大季节地面有作物覆盖地面覆盖措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图冲沙壕三种特殊形式在沙地上种植高产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可采用地膜覆盖一般农田在秋冬用秸杆覆盖或留茬覆盖严禁风暴季节全垦全翻农林间作以农为主的农林间作适宜土壤肥沃地下水位风沙危害较轻的农耕地农桐间作泡桐行距为株距砍伐前三年应在行间营造接替林带农枣间作枣树单行大株距栽植行距株距或带状栽植每带行农柿间作行距株距农桑间作株距带状密植带宽带距农条间作主要树种为白蜡紫穗槐簸箕柳等株距带状密植带宽带距农林并重的农林间作适宜于风沙危害较重的平沙地。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前言本标准系列共分四项:第一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第二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第三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第四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

本标准是上述系列中的第一项。

本标准系列的四项出版后,将全部代替SD 238─87《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起草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黄河水利委员会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松辽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珠江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海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淮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廷辅、刘万铨、周录随、张凤洲、戚赉棣、范起敬、王志凯。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编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的任务、内容、程序、方法、成果整理等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面积总体规划和小面积实施规划。

前者指大、中流域或省、地、县级的规划(面积几千、几万到几十万平方公里),后者指小流域或乡、村级的规划(面积几十到几百平方公里)。

2 引用标准GB/T 1577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3 基本规定3.1 规划的任务3.1.1 编制规划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

本规划通则以治理为主。

3.1.2 在综合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方向,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针对水土流失特点,因地制宜地配置各项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提出各项措施的技术要求。

3.1.3 分析各项措施所需的劳工、物资和经费,在规划期内(小面积3~5年,大面积5~10年)安排好治理进度,预测规划实施后的效益,提出保证实施规划的措施。

3.2 规划的内容与程序3.2.1 进行水土保持综合调查3.2.1.1 调查分析规划范围内的基本情况,包括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情况、水土流失特点四个主要方面。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本部分讲述了坡面小型蓄排工程、路旁沟底小型蓄引工程和引洪漫地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技术要求。

引洪漫地工程指水土流失地区在暴雨期间引用坡面、道路、沟壑与河流的洪水、淤漫耕地或荒滩的工程,适用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

南方干旱、半干旱的局部地区也可参照使用。

路旁沟底小型蓄引工程包括水窑(旱井)、涝池以及山丘间泉水利用等路旁、沟底小型蓄引工程等类型,适用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

南方局部有干旱、半干旱现象的地区,也可以参照使用。

小型蓄排引水工程的建设除应符合本部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一步:根据业主给你提供的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写出你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并加盖方案编制单位和建设单位公章以及图纸专用章
第二步:(本由业主做,但现在方案编写单位代做)撰写水保方案送审稿上行文,向方案报批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评审,附带送审稿
第三步:上会(水行政主管部门安排好评审会议时间后开会评审方案)第四步:根据评审会专家提出的评审意见逐一修改水保方案送审稿,最终形成报批稿并加盖方案编制单位和建设单位公章以及图纸专用章
第五步:(本由业主做,但现在基本由方案编写单位代做)撰写水保方案报批稿上行文,向方案报批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报批,附带报批
稿
第六步:等待方案审批水行政主管部门下批文。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沟壑治理技术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沟壑治理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沟壑治理技术发布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沟壑治理技术目前言 第一篇 沟头防护工程 范围 引用标准 基本规定 规划 设计 施工 管理 第二篇 谷坊 范围 基本规定 规划 设计 施工 管理 淤地坝 范围 引用标准 基本规定 勘测与规划 工程布局与水文计算 建筑物设计 工程施工 工程管理 坝地利用 提示的附录 集水面积计算方法 提示的附录 水位 淤地面积曲线与水位 提示的附录 坝体土方量计算方法录第三篇附录 附录 附录库容曲线绘制方法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沟壑治理技术前言本标准系列共分四项 第一项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 第二项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第三项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验收规范 第四项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效益计算方法 本标准是上述系列中的第二项 本项标准包括 个标准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本标准是 技术规范 坡耕地治理技术 技术规范 荒地治理技术 技术规范 沟壑治理技术 技术规范 小型蓄排引水工程 技术规范 风沙治理技术 技术规范 崩岗治理技术包括沟头防护工程 谷坊和淤地坝三篇内容本标准的附录 附录 附录 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系列的四项出版后 将全部代替 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部颁标准 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参加起草单位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 局 黄河水利委员会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局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 松辽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 处 珠江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 海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 淮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焦居仁 刘万铨 范起敬 郑新民 佟伟力 宁堆虎 鲁胜力 徐传早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沟壑治理技术第一篇范围沟头防护工程本篇规定了为制止沟头前进而采取的沟头防护工程的规划 设计 施工和管理的技术标准 本篇适用于我国北方 西北 东北 华北 高塬区 丘陵区 漫岗区和土石山区等沟壑发育 沟头 前进危害严重地区 我国其他沟壑发育 沟头前进危害严重地区 也可参照使用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 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小型蓄排引水工程 基本规定 沟头防护工程必须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全面规划 综合治理中 与谷坊 淤地坝等沟壑治理措 施互相配合 以收到共同控制沟壑发展的效果 修建沟头防护工程的重点位置是 当沟头以上有坡面天然集流槽 暴雨中坡面径流由此集中 泄入沟头 引起沟头剧烈前进的地方 沟头防护工程的主要任务 制止坡面暴雨径流由沟头进入沟道或使之有控制地进入沟道 从 而制止沟头前进 保护地面不被沟壑割切破坏 当坡面来水不仅集中于沟头 同时在沟边另有多处径流分散进入沟道的 应在修建沟头防护 工程的同时 围绕沟边 全面地修建沟边埂 制止坡面径流进入沟道 沟头防护工程的防御标准是 年一遇 最大暴雨 根据各地不同降雨情况 分别采取 当地最易产生严重水土流失的短历时 高强度暴雨 当沟头以上集水区面积较大 以上 时 应布设相应的治坡措施与小型蓄水工程 以减 少地表径流汇集沟头 规划 沟头防护工程分蓄水型与排水型两类 规划中应根据沟头以上来水量情况和沟头附近的地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实施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沟壑治理技术形 地质等因素 因地制宜地选用 蓄水型沟头防护工程 当沟头以上坡面来水量不大 沟头防护工程可以全部拦蓄的 采用蓄水型 蓄水型又分两种 围埂式 在沟头以上 处 围绕沟头修筑土埂 拦蓄上面来水 制止径流进入沟道 围埂蓄水池式 当沟头以上来水量单靠围埂不能全部拦蓄时 在围埂以上附近低洼处 修 建蓄水池 拦蓄部分坡面来水 配合围埂 共同防止径流进入沟道 排水型沟头防护工程 当沟头以上坡面来水量较大 蓄水型防护工程不能完全拦蓄 或由于地形 土质限制 不能采用 蓄水型时 应采用排水型沟头防护 排水型又分两种 跌水式 当沟头陡崖 或陡坡 高差较小时 用浆砌块石修成跌水 下设消能设备 水流通过 跌水安全进入沟道 悬臂式 当沟头陡崖高差较大时 用木制水槽 或陶磁管 混凝土管 悬臂置于土质沟头陡 坎之上 将来水挑泄下沟 沟底设消能设施 设计 蓄水型沟头防护工程设计 来水量按式 式中 计算来水量 沟头以上集水面积 年一遇 径流系数 最大降雨量围埂断面与位置 围埂为土质梯形断面 埂高 比各约根据来水量具体确定顶宽内外坡围埂位置应根据沟头深度确定 一般沟头深 围埂蓄水量按式 进行计算以内的 围埂位置距沟头式中围埂蓄水量 围埂长度 回水长度 埂内蓄水深 地面比降 沟头围埂蓄水量示意图 见图 当来水量 大于蓄水量 时 应在围埂上游附近建修蓄水池 蓄水池位置必须距沟头 以上 如地形条件允许 也可在第一道围埂上游加修第二道乃至第三道围埂 排水型沟头防护工程设计 设计流量按式 进行计算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沟壑治理技术图沟头围埂蓄水量示意图式中设计流量 年一遇 最大降雨强度 沟头以上集水面积 径流系数跌水式沟头防护建筑物 由进水口 按宽顶堰设计 陡坡 或多级跌水 消力池 出口海漫 执行 等组成 其设计技术要求按 悬臂式沟头防护建筑物 主要用于沟头为垂直陡壁 高 情况下 由引水渠 挑流槽 支架及消能设施组成 施工 蓄水型沟头防护工程施工 围埂式沟头防护 根据设计要求 确定围堰 一道或几道 位置 走向 作好定线 清基 沿埂线上下两侧各宽 左右 清除地面杂草 树根 石砾等杂物 开沟取土筑埂 分层夯实 埂体干容重达 沟中每 修一小土土 当 防 止水流集中 围埂蓄水池式沟头防护 根据设计要求 确定蓄水池的位置 形式 尺寸进行开挖 施工技术按 中有关章节执行 排水型沟头防护工程施工 跌水型沟头防护 按 执行 悬臂型沟头防护 用木料作挑流槽和支架时 木料应作防腐处理 挑流槽置于沟头上地面处 应先挖开地面 深 长宽各约 埋一木板或水 泥板 将挑流槽固定在板上 再用土压实 并用数根木桩铆固在土中 保证其牢固 木料支架下部扎根处 应浆砌料石 石上开孔 将木料下部插于孔中 固定 扎根处必须 保证不因雨水冲蚀而动摇 浆砌块石支架 应作好清基 坐底 逐层向上缩小 消能设备 筐内装石 应先向下挖深 然后放进筐石 管理 汛前检查维修 保证安全渡汛 汛后和每次较大暴雨后 派专人到沟头防护工程巡视 发现损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沟壑治理技术毁 及时补修 围埂后的蓄水沟及其上游的蓄水池 如有泥淤积 应及时清除 以保持其蓄水量 沟头 沟边种植保土性能强的灌木或草类 并禁止人畜破坏第二篇范围谷坊本篇规定了为制止沟底下切而设置的谷坊工程的规划 设计 施工 管理的技术标准 本篇适用于有沟底下切危害的沟壑治理地区 包括土石山区 丘陵区 高塬区 漫岗区等 基本规定 谷坊工程必须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全面规划 综合治理中 与沟头防护 淤地坝等沟壑治理措 施互相配合 以收到共同控制沟壑侵蚀的效果 谷坊工程主要修建在沟底比降较大 或更大 沟底下切剧烈发展的沟段 其主要 任务是巩固并抬高沟床 制止沟底下切 同时 也稳定沟坡 制止沟岸扩张 沟坡崩塌 滑塌 泻溜 等 谷坊工程在制止沟蚀的同时 应利用沟中水土资源 发展林 果 牧生产和小型水利 做到除害 与兴利并举 谷坊工程的防御标准为 年一遇 最大暴雨 根据各地降雨情况 分别采用当地最 易产生严重水土流失的短历时 高强度暴雨 规划 选定谷坊类型 根据谷坊的建筑材料 分土谷坊 石谷坊 植物谷坊三类 确定谷坊位置 通过沟壑情况调查 选沟底比降大于 的沟段 系统地布设谷坊群 用手水准 或水平仪 测出其比降 绘制沟底比降 纵断面 图 根据沟底比降图 从下而上初步拟定每座谷坊位置 一般高 下一座谷坊的顶部大 致与上一座谷坊基部等高 见图 谷坊坝址要求 口小肚大 工程量小 库容大 沟底与岸坡地形 地质 土质 状况良好 无孔洞或破碎地层 没有不易清除的乱石和杂 物 取用建筑材料 土 石 柳桩等 比较方便 谷坊间距计算 下一座谷坊与上一座谷坊之间的水平距离按式 计算式中谷坊间距 谷坊底到溢水口底高度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沟壑治理技术原沟床比降 谷坊淤满后的比降图谷坊布设示意图 表不同淤积物质 淤满后形成的不冲比降见表淤积物 比降 粗沙 夹石砾 粘土 粘壤土 沙土对不适于修谷坊局部沟段的处理 比降特大 以上 或其他原因 不能修建谷坊的局部沟段 应在沟底修水平阶 水平沟造 林 并在两岸开挖排水沟 保护沟底造林地 设计 土谷坊设计 土谷坊坝体断面尺寸 应根据谷坊所在位置的地形条件 参照表 进行表坝 高 顶 宽 底 宽 迎水坡比 背水坡比注坝顶作为交通道路时 按交通要求确定坝顶宽度 在谷坊能迅速淤满的地方 迎水坡比可采取与背水坡比一致溢洪口设计 土谷坊的溢洪口设在土坝一侧的坚实土层或岩基上 上下两座谷坊的溢婚口尽可能左 右交错布设 对沟道两岸是平地 沟深小于 的沟道 坝端没有适宜开挖溢洪洪口的位置 可将土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沟壑治理技术坝高度修到超出沟床 坝体在沟道两岸平地上各延伸 并用草皮或块石护砌 使洪水从坝的两端漫至坝下农 林 牧地 或安全转入沟谷 不允许水流直接回流到坝脚处 设计洪峰流量计算 按 中式 计算 土质溢洪口断面尺寸计算 土质溢洪口其下紧接排洪渠 按明渠流计算式中溢洪口断面面积 设计洪峰流量 相应的流速 溢洪口底宽 溢洪口水深 溢洪口边坡系数 明渠式溢洪口断面示意图 见图 流速按式 进行计算式中流速 水力半径 渠底比降 谢才系数 水力半径按式进行计算图 明渠式溢洪口断面示意图式中水力半径 溢洪口断面面积 溢洪口断面湿周 溢洪口断面湿周按式 各值意义同式 谢才系数按式 进行计算进行计算式中谢才系数 糙率 土质渠一般取 左右 上述计算过程中 与 为不定式关系 需通过试算求解 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各地具体条件 先 求得 等值 再假定不同的溢洪口断面尺寸 分别算得相应的 等值 结合已定的 值 最后 求得适合的 值 石谷坊设计 坝体断面尺寸有两种情况 见图 阶梯式石谷坊 一般坝高 顶宽 迎水坡 背水坡 坝顶过 水深 一般不蓄水 坝后 年淤满 重力式石谷坊 一般坝高 顶宽为坝高 倍 为便利交通 迎水坡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沟壑治理技术图石谷坊断面示意图背水坡此类谷坊在巩固沟床的同时 还可蓄水利用 质量要求较高 需作坝体稳定分 溢洪口尺寸 石谷坊的溢洪口一般设在坝顶 采用矩形宽顶堰公式计算析 有关技术参照各地小型水利工程手册或规范执行式中设计流量 溢洪口底宽 溢洪口水深 流量系数 一般采用 植物 柳 杨 谷坊设计 多排密植型 在沟中已定谷坊位置 垂直于水流方向 挖沟密植柳杆 或杨杆 沟深 埋杆直径 打入地中 再用捆扎柳梢盖顶 排距 杆长埋深 柳桩编篱型露出地面 排以上 行距 排柳桩 桩长 株距每处 谷坊 栽植柳 或杨杆 在沟中已定谷坊位置 打 桩距 用柳梢将柳桩编织成篱 用铅丝将前后 施工 土谷坊施工在每两排篱中填入卵石 或块石排柳桩联系绑牢 使之成为整体 加强抗冲能力定线 根据规划测定的谷坊位置 坝轴线 按设计的谷坊尺寸 在地面划出坝基轮廓线 清基 将轮廓线以内的浮土 草皮 乱石 树根等全部清除 挖结合槽 沿坝轴线中心 从沟底至两岸沟坡开挖结合槽 宽深各 填土夯实 填土前先将坚实土层探松 一次 将夯实土表面刨松 设计坝高 开挖溢洪口 并用草皮或砖 石砌护 石谷坊施工 定线和土沟床清基要求与土谷坊相同 岩基沟床清基 应清除表面的强风化层 成竖向结合槽 基岩面应凿成向上游倾斜的锯齿状 两岸沟壁凿 以利结合 每层填土厚 夯实 再上新土夯实 要求干容重 如此分层填筑 直到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逐层向内收坡错缝砌筑接缝宽度不大于同时应做到平紧砌石顶部要平相邻石料要靠紧埋桩按设计深度打入土内注意桩身与地面垂直牙眼向上品编篱与填石以柳桩为经开始与地面齐平时桩外露枝梢约各排编篱中填入卵石靠篱处填大块编篱顶部作成下凹弧形溢水口在迎水面填土柳谷坊断面示意图图如有险情每年汛后和每次较大暴雨后及时到谷坊现场检查及时补修应及时种植喜湿经济价值较高的用材林柳谷坊的柳桩成活后巩固谷坊治理成果规划水文计算施工本篇适用于我国西北东北黄土区凡是沟中筑坝有拦泥淤地作用的可参照使用以辗压式均质土坝为主施工等问题本均为有效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水坠坝设计及施工暂行规范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暂行技术规范基本规定淤地坝的分类根据淤地坝的坝高淤地面积等特点中型小型淤地坝万淤地面积修在小支沟或较大支沟的中上游以下两大件可采用定型设计一般坝高万淤地面积单坝集水面积溢洪道一般坝高库容万淤地面积修在主沟的中建筑物一般是齐全库容与大型淤地坝相似当其库容淤满时其管理有的大根据坝系规划中的防洪调控要求库容增大其有关技术应按规定执行全面系统地进行坝系规划与坝址勘测坝系规划与坝址勘测必须建立在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全面了解流域内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特点着重了解沟道情况比降土料参见中第坝系规划与坝址勘测应反复研究首先通过综合调查再对其中的骨干工程和大中型淤地坝逐个查勘坝址根据坝址落实情况对选定的第一期工程进行具体勘测坝系规划坝系规划应以完整的小流域为单元从上游到下游和比降中总体分别布署大小型淤地坝拦泥淤地种植生产要求除地形不利的沟段外尽可能地将坝布满布置少量小水库发展灌溉和水产养殖在具控制作用的沟段拦蓄暴雨洪水保护沟中其他坝库安全生产应进行实施的具体安排泥沙情况要求实施过程中小水库协调发展要求新修的淤地坝尽快淤平种地年少数可达年延长使用年限治沟骨干工程应有较大库容根据沟道不同的集水面积分别布置不同的淤地坝及其实施顺序以下的小支沟淤平种地时第二座淤平种地时如此依次向上推移集水面积淤地坝的修建顺序是一般应从上游向中其坝高也可在中游和下游同时各修一座中型以上淤地坝淤平以后逐步向上推移修坝中游适当位置作为治沟骨干工程集水面积再建中一般为大型以减轻洪水要求单坝控制区间净面积在工程规模应按大型淤地坝考虑年修治沟骨干工程在沟中有常流水或泉水集中露头处修建小水库同时暴雨中拦蓄洪水以延长水库寿命当沟中原有零星分布的坝库平面布局不合理时应通过坝系规划进行调整泥沙有的淤地坝需改建为小水库中型淤地坝应加高为治沟骨干工程保证工程安全乡时必须全流域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应避免不同行政单位在主沟中同时各自新建一连串大型淤地坝各坝多年不能淤平种地受益一坝失事修坝工程量小或基岩不应有陷穴地质构造稳定最好是黄土下面为红胶土或基岩坝址附近有良好的筑坝材料石料而且采运容易施工方便土场应紧靠坝址坝址附近应有充足的水源应尽量缩小库区淹没损失公路大片耕地和其他重要建筑物皮尺包括沟底宽度和两岸坡度如坝轴上下游两岸岸坡有较大变化时个断面中型淤地坝应测绘的坝址地形图测图范围应高出最终坝高石料场的位置皮尺测算出库区未来淤泥面的长度和平均宽度平均高度相乘算得淤泥库容库容等接近中型的小型淤地坝参照附录库容与坝高大的库区地形图以上中绘制坝高中进行测量和绘制关系曲线土料的位置厚度物理力学性质必要时应进行坑探或槽深还需了解水源和电源情况泥沙情况溢洪道反滤体等建筑物形式和规模对集水面积小大部无常流水坝库常不蓄水的较好的一侧以减少衬砌工程量三大件在其上正式修均质土坝洪水峰高量小地区可采取高坝大库容不设溢洪道的工程布局方式坚硬的基岩或土基上滑坡体和断层进水口距坝肩应不小于出水口距下游坝脚不小于以保证坝体安全溢洪道应尽量布设在有支沟一侧的岸坡上以便直接排泄支沟洪水泄水洞布设泄水洞应布设在基岩或均匀而坚实的土基上泄水洞方向应与坝轴线垂直泄水洞出口高程应能满足库区排水淤地坝泄水洞的进口并尽可能布设在溢洪道同侧方便不致在地中形成一道深槽水文计算设计洪水标准与淤积年限根据坝型确定设计洪水标准与淤积年限见表淤地坝设计洪水标准与淤积年限淤地坝类型项目单位小型中型大型大型库容设计年校核年注大型淤地坝下游如有重要经济建设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设计洪水标准洪水总量与洪峰流量计算根据当地不同条件对大型淤地坝一般应采用两种以上方法进行计算各种方法都应以设计频率的暴雨为基础分别确定设计频率下不同的设计暴雨历时查阅图表法地区或县各级水利部门已有时查阅中相应的暴雨洪峰模数与洪量模数即得式中洪水总量按式进行计算式中洪水总量暴雨量值水文站有的还需根据原始资料洪峰流量根据集水面积和流域形状求得洪峰流量洪水总量洪水历时洪峰流量见图图洪峰式中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式用推理公式计算洪峰流量集水面积流域年均输沙量计算式中年均输沙量坝库以上集水面积对具体要求如下如设计坝库上游有其他坝库则从设计坝库的集水面积中减再增加上游坝库排出的参见建筑物设计土坝设计坝高确定式中图坝高组成示意图拦泥坝高确定式中拦沙库容从坝高库容曲线上查得拦泥坝高确定平均排沙量大小确定洪水总量即为滞洪坝高在坝高相应的滞洪库容要求与来洪量当淤泥面有一定比降一般时给予调整时安全超高取坝高坝体断面的确定坝顶宽度不同坝高和不同的施工方法见表表施工方法坝高如因交通需要坝顶宽度可适当增加上下游坝坡一般淤地坝由于蓄水时间较短当淤地坝加高改作治沟骨干工程后根据满足稳定要求的坝体断面来决定上下游坝坡参见分别采取不同的上下游坝坡不同坝高与不同施工方法的坝坡比施工方法坝坡类别与坝体土质坝高水坠施工沙壤土根据坝体土质不同而取不同坡比从下向上每冲填泥池的边埂断面规定如下边埂宽度根据坝体高度与土质分别规定见表表不同土质的边埂宽度单位沙壤土中粉质壤土重粉质壤土坝体土方计算小型淤地坝按简易长宽相乘法计算坝体土方量见附录提示的附录大用所述方法测量坝址地形的见附录提示的附录有的中型淤地坝如坝体范围内两岸岸坡与坝轴线处岸坡一致的也可采用小型淤地坝的测量和方法计算坝体土方量在坝内库容淤满后可大大节约土方工程量在设计上各有不同要求新建土坝一次设计分期加高但坝体分两期或三期施工完成按最终坝高的利用泄水洞和临时溢洪道排洪在坝前淤泥面上加高坝体泄水洞进口必须采取卧管式并按最终坝高设计和施工相应的平洞长度与进口高程设置永久性溢洪道的情况下采用沟中原有坝库淤满后或改作治沟骨干工程由于泥沙淤积库区地形都发生了变化重新绘制坝高并据此确定坝高和设计坝体断面原坝高与新加高计算。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八十年代以来,进入了一个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新阶段。

小流域是指以分水岭和出口断面为界形成的面积比较小的闭合集水区。

流域面积最大一般不超过50平方公里。

每个小流域既是一个独立的自然集水单元,又是一个发展农、林、牧生产的经济单元,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上游。

一个小流域就是一个水土流失单元,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全过程都在小流域内产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工程措施指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项工程设施,包括治坡工程(各类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

生物措施指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采取造林种草及管护的办法,增加植被覆盖率,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种水土保持措施。

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

蓄水保土指以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植被覆盖或增强土壤有机质抗蚀力等方法,保土蓄水,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

如等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

开展水土保持,就是要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自然规律,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安排工程、生物、蓄水保土三大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从而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水土保持是一项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战略性措施,也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必要途径;水土保持工作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水土流失原因和规律认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能力的体现。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法规于1996年6月25日发布,于1996年9月1日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GB / e16453.2-1996前言。

本标准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一般原则,第二部分是水土保持综合管理技术。

第三部分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

第四项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

该标准是上述系列中的第二项。

本标准包括六个标准:GB / t16453.1-1996水土保持综合管理技术规范坡地农田水土保持综合管理处理技术GB / t16453.2-1996水土保持综合管理技术规范水土保持技术荒地处理技术综合管理水土保持技术沟壑控制技术水土保持综合管理GB / t16453.4-1996小水土保持综合管理技术规范排灌工程GB / t16453.5-1996风沙防治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技术规范(GB / t16453.6-1996)防治塌陷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山丘本标准为GB /t16453.2,包括绿化,草木种植和围栏控制。

本标准的附录A,B和C是指示性的。

本标准系列的四个内容将代替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颁布的sd238-87“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由水利部水土保持部起草。

参加起草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上游和中游管理局,黄河水利委员会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农田和松辽水利委员会水利处,珠江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海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淮河水利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巧夫,刘婉菲,齐菲迪,徐传造,卢胜利,宁对虎和钟伟立。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程-林地技术该文件规定了对有水土流失的荒地进行人工造林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技术要求,以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并发展森林和水果生产,增加经济收入。

本文适用于全国所有土壤侵蚀(水蚀)的荒地。

2参考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在本标准发布时,所指示的版本有效。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以减少水土流失面积为单一目标,不适应生态文明的迫切需求水土流失治理进度不适应新时代需求党的“十八大”确立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基本实现的目标。

加快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让更多的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成为时代的紧迫要求。

相比之下,全国每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万多km2,年治理进度只有2.0%,全国仍有273.69万km2的水土流失面积,其中中度以上的侵蚀面积占38.5%,大面积、高强度的水土流失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要求相比,极不适应。

如果要大幅度增加治理面积,受投资、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和地块等多种因素影响,既不可能也不现实,传统的水土流失治理进度概念与实践遇到了天花板式的制约。

无论年治理面积还是待治理区域的分布,与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质生态产品的广泛、普遍需求相比,都难以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及人民福祉的新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客观上对水土流失治理的宏观策略、总体部署、目标任务等提出了调整需求。

长期存在水土流失是中国无法改变的基本国情中国有特定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条件,70%的国土是山地丘陵高原,南方降雨量大台风暴雨多,北方降雨集中又有大风,全国大部分土壤的抗侵蚀能力低,加上巨量的人口和强劲的经济建设活动,过去、现在、将来中国将长期存在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及人口经济发展决定的基本国情。

因此,要大面积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即从轻度以上降低到微度(即低于理论上的土壤侵蚀容许值,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为200t/(km2·a),南方红壤区、西南土石山区为500t/(km2·a),黄土高原为1000t/(km2·a),最终将水土流失面积降到很小,不符合中国的自然特点与经济发展规律。

近几次全国土壤侵蚀普查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每年治理5万km2的水土流失面积,但5年后的普查并没有等量减少25万km2的水土流失,更多的治理区是水土流失强度有所降低,从剧烈降为强烈,从中度降为轻度,等等。

GBT-15773-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

GBT-15773-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2014年11月29日目录1 范围 (1)2 验收分类 (1)2.1 单项措施验收 (1)2.2 阶段验收 (1)2.3 竣工验收 (1)3 总则 (2)3.1 基本要求 (2)3.2 纸质文件 (2)3.3 验收重点 (2)4 单项措施验收 (2)4.1 验收条件 (2)4.2 验收组织 (2)4.3 验收内容 (2)4.4 验收程序 (3)4.5 验收成果 (3)5 阶段验收 (3)5.1 验收条件 (3)5.2 验收组织 (4)5.3 验收内容 (4)5.4 验收程序 (5)5.5 验收成果 (6)6 竣工验收 (6)6.1 验收条件 (6)6.2 验收组织 (7)6.3 验收内容 (7)6.4 验收程序 (8)6.5 验收成果 (9)6.6 验收评价标准 (9)7 技术档案 (10)7.1 基本要求 (10)7.2 主要内容 (12)7.3 管理与使用 (15)附录 D (1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的分类,各类验收的条件、组织、内容、程序、成果要求、成果评价以及建立技术档案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由中央投资、地方投资和利用外资的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以及专项工程等水土保持工程的验收。

群众和社会出资的水土保持治理的验收可参照执行;大中流域或县以上大面积重点治理区的验收,也可参照本标准。

2 验收分类2.1 单项措施验收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实施过程中,施工承包单位“按合同完成了某一单项治理措施时,应由实施主持单位”及时组织验收,评定其质量和数量。

对工程较大的治理措施(如大型淤地坝、治沟骨干工程等)、施工承包单位在完成其中某项分部工程(如土坝、溢洪道、泄水洞等)时,实施主持单位也应及时组织验收。

2.2 阶段验收每年年终,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实施主持单位,按年度实施计划完成了治理任务时,应由项目主管单位组织阶段验收,并对年度治理成果作出评价。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近日,浙江省地方标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DB33/T 2166-2018,以下简称《规范》)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将于2018年12月7日起实施。

为全面推进水土保持标准化建设,总结提炼全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功经验与做法,我厅于2016年启动了《规范》的起草编制工作。

期间,标准起草小组多次以咨询研讨会、发函等方式征求相关单位的意见建议。

该规范于2018年7月17日通过了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评审。

《规范》明确了水土流失现状调查的基本要求,提出了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防治措施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山区、丘陵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设计、建设和管理,平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可参照执行。

《规范》分为8章和2个附录,正文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调查、防治措施总体布局、防治措施、监测与评价等,附录主要包括现场调查表格和水土保持措施区域推荐植物种类。

《规范》的发布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全省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工作水平,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两美”浙江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一、前言
规定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的分类,各类验收的条件、组织、内容、程序、成果要求、成果评价以及建立技术档案的要求。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2008)》是国家标准,是针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验收规范。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由中央投资、地方投资和利用外资的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以及专项工程等水土保持工程的验收。

群众和社会出资的水土保持治理的验收可参照执行;大中流域或县以上大面积重点治理区的验收,也可参照本标准。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 16453.4─1996前言本标准系列共分四项:第一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第二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第三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第四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

本标准是上述系列中的第二项。

本项标准包括6个标准:GB/T 16453.1─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 16453.2─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GB/T 16453.3─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T 16453.4─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 16453.5─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GB/T 16453.6─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本标准是GB/T 16453.4,包括坡面小型蓄排工程、路旁、沟底小型蓄引工程和引洪漫地工程三篇内容。

本标准系列的四项出版后,将全部代替1988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部颁标准SD 238─87《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参加起草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黄河水利委员会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松辽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珠江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海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淮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廷辅、刘万铨、廖纯艳、胡玉法、苏仲仁、宁堆虎、徐传早、佟伟力、鲁胜力。

第一篇坡面小型蓄排工程1 范围本篇规定了防治坡面水土流失的截水沟、排水沟、沉沙池、蓄水池等坡面小型蓄排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篇适用于南方多雨地区。

北方部分雨量较多、坡面径流较大的土石山区和丘陵区,也可参照使用。

2 基本规定2.1坡面小型蓄水工程,应与坡耕地治理中的梯田、保水保土耕作等措施、荒地治理中造林育林、种草育草等措施紧密结合,配套实施。

20200831 第一讲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1)坡耕地治理技术

20200831 第一讲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1)坡耕地治理技术

第一讲: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1)坡耕地治理技术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张洪江2020.8.3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主要包括6个分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主要包括6个分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主要包括6个分标准:●GB/16453.1-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16453.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GB/16453.3-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16453.4-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16453.5-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GB/16453.6-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

(GB/16453.1-2008)坡耕地是指分布在坡面、田面坡度在3~25°之间的农耕地。

由于坡耕地上的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其农作物产量也较低。

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坡耕地所占面积比例越大,就预示着该地区的水土流失越严重,其生态环境也越恶劣。

坡耕地治理技术包括保水保土耕作法和梯田:(GB/16453.1-2008)(1)保水保土耕作法保水保土耕作法,是指在坡耕地上,结合每年的农事耕作,所采取各类以保持水土、减轻土壤侵蚀、提高农作物产量的耕作方法。

保水保土耕作法又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改变微地形的保水保土耕作法(主要有等高耕作、沟垄种植、掏钵( 穴状)种植、抗旱丰产沟、休闲地水平犁沟等)。

●增加地面植物被覆的保水保土耕作法(主要有草田轮作、间作、套种、带状间作、合理密植、休闲地上种植绿肥等)。

●增加土壤入渗、提高土壤抗蚀性能的保水保土耕作法(主要有深耕、深松、增施有机肥、留茬播种等)。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的保水保土耕作法(主要有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等)。

(GB/16453.1-2008)改变微地形的保水保土耕作法(主要有等高耕作、沟垄种植、掏钵( 穴状)种植、抗旱丰产沟、休闲地水平犁沟等)。

GBT 15773-202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验收规范

GBT 15773-202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验收规范

水土保持综合管理验收规范2022年11月29日目录1 范围 (1)2 验收分类 (1)2.1 单项措施验收 (1)2.2 阶段验收 (1)2.3 竣工验收 (1)3 总则 (2)3.1 基本要求 (2)3.2 纸质文件 (2)3.3 验收重点 (2)4 单项措施验收 (2)4.1 验收条件 (2)4.2 验收组织 (2)4.3 验收内容 (2)4.4 验收程序 (3)4.5 验收成果 (3)5 阶段验收 (3)5.1 验收条件 (3)5.2 验收组织 (4)5.3 验收内容 (4)5.4 验收程序 (5)5.5 验收成果 (6)6 竣工验收 (6)6.1 验收条件 (6)6.2 验收组织 (7)6.3 验收内容 (7)6.4 验收程序 (8)6.5 验收成果 (9)6.6 验收评价标准 (9)7 技术档案 (10)7.1 基本要求 (10)7.2 主要内容 (12)7.3 管理与使用 (15)附录 D (17)水土保持综合管理验收规范本标准规定了水土保持综合管理验收的分类,各类验收的条件、组织、内容、程序、成果要求、成果评价以及建立技术档案的要求。

本标准合用于由中央投资、地方投资和利用外资的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管理以及专项工程等水土保持工程的验收。

群众和社会出资的水土保持管理的验收可参照执行;大中流域或者县以上大面积重点管理区的验收,也可参照本标准。

在水土保持综合管理实施过程中,施工承包单位“按合同完成为了某一单项管理措施时,应由实施主持单位”及时组织验收,评定其质量和数量。

对工程较大的管理措施(如大型淤地坝、治沟骨干工程等) 、施工承包单位在完成其中某项分部工程(如土坝、溢洪道、泄水洞等)时,实施主持单位也应及时组织验收。

每年年终,水土保持综合管理实施主持单位,按年度实施计划完成了管理任务时,应由项目主管单位组织阶段验收,并对年度管理成果作出评价。

一届管理期(普通五年摆布)末,项目主管单位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全面完成为了管理任务时,应由项目提出部门组织全面的竣工验收,并评价管理成果等级。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综合控制技术规范》(GB / T 16453.6-2008)附录A内容丰富。

这部分由水利部提出。

本部门隶属于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学技术司。

本部分的起草单位为:水土保持部门的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水利部,管理局的黄河的上游和中游,农村水利和水土保持局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长江水利委员会耕地和水资源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农田和水利部门珠江水利委员会、农田和水利部门海河水利委员会和淮河水利农田和水利部门委员会,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发布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目次前言范围引用标准治理措施沙障固沙固沙造林固沙种草引水拉沙造地防治风蚀的耕作措施前言本标准系列共分四项第一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第二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第三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第四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本标准是上述系列中的第二项本项标准包括个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本标准系列的四项出版后将全部代替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部颁标准水土保持技术规范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参加起草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黄河水利委员会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松辽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珠江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海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淮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巧甫刘万铨范起敬宁堆虎佟伟力徐传早鲁胜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风蚀地区风沙治理各项措施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我国风蚀地区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治理措施北方沙化地区南沿采取沙障固沙营造防风固沙林带固沙草带引水拉沙造田以及防止风蚀的耕作技术等综合措施黄泛区古河道沙地先治理风口堵住风源采取翻淤压沙造林固沙等措施将沙地改造成果园或农田东南沿海岸线沙带沿海岸线选择抗风沙树种采用客土植树等方法营造海岸防风林带沙障固沙沙障的设置方法与采用的重点地区沙障是用柴草活性沙生植物的枝茎或其他材料平铺或直立于风蚀沙丘地面以增加地面糙度削弱近地层风速固定地面沙粒减缓和制止沙丘流动采取沙障的重点地区对流动沙丘和半流动沙丘应首先采用沙障固沙阻止沙丘流动再营造防风固沙林带农田防护林网沙障的分类根据沙障的地面分布形状划分带状沙障沙障在地面呈带状分布带的走向垂直于主风向方格状或网状沙障沙障在地面呈方格状或网状分布主要用于风向不稳定除主风向外还有较强侧向风的地方采用根据沙障的不同材料划分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柴草沙障大部由柴草或作物秸杆作成是铺设沙障的主要材料粘土沙障少数地方沙层较浅或沙丘附近有碱滩地用粘土压沙堆成土埂作为沙障采用卵石或其他材料如活性沙生植物枝茎作成沙障根据铺设沙障的柴草与地面的角度划分平铺式沙障将作沙障的柴草横卧平铺在地面上压枝条沙土或用小木桩固定直立式沙障将作沙障的柴草直立一部分埋压沙中一部分露出地面沙障的设计和施工平铺式沙障的设计和施工带状平铺式带的走向垂直于主风方向带宽带间距将覆盖材料平铺在沙丘上厚覆盖材料有柴草秸杆枝条或粘土卵石等覆盖物为柴草和枝条时上面需用枝条横压用小木桩固定或在草带中线上铺压湿沙柴草的梢端要迎风向全面平铺式适用于小而孤立的沙丘和受流沙埋压或威胁的道路两侧与农田村镇四周将覆盖物在沙丘上紧密平铺其余要求相同直立式沙障的设计和施工直立式沙障的分类根据紫草直立的高度分高立式与低立式两类在设计施工上各有不同要求高立式沙障采用杆高质韧的柴草长露出地面埋入地下根部培沙高出地面低立式沙障采用较软的柴草露出地面埋入地下直立式沙障的平面配置在单向起沙为主地区与主风向垂直呈带状布设在新月形沙丘上设置时丘顶空出一段在迎风坡自上而下设置多带孤形沙障与新月形弧度相适应直立式沙障的间距以下的干缓沙地高立式沙障间距为沙障高度的倍低立式沙障间距为沙丘迎风坡面设置的沙障间距要求应使下一列沙障的顶端与上一列沙障的基部高出在沙丘坡度较大的地方沙障间距按式计算式中沙障间距沙障高度沙丘坡度直立式柴草沙障的施工高立式沙障施工在设计好的沙障条带位置上人工挖沟深将柴草均匀直立埋入扶正踩实填沙柴草露出地面低立式沙障施工将柴草按设计长度切好顺设计沙障条带线均匀放置线上草的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向与带线正交用脚在柴草中部用力踩压柴草进入沙内两端翘起高用手扶正基部培沙粘土沙障的设计和施工粘土沙障是低立式沙障的一种设计施工要求一般布设在沙丘迎风面自下向上约的位置用粘碱土堆成土埂高埂底宽埂顶呈孤形土埂间距固沙造林固沙造林包括防风固沙基干林带农田防护林网沿海岸线防风林带风口造林片状固沙造林固沙造林的规划设计林带规划设计设计内容包括林带走向宽度间距结构混交类型林带走向防风固沙基干林带设在农田林网外围的沙丘前沿地带及流沙边缘与农田绿洲交界处林带走向应垂直于沙丘流动方向农田防护林网包括护牧林网主林带走向应垂直于主风方向或呈不大于的偏角副林带和主林带相垂直如因地形地物限制主副林带可以有一定偏角低洼地区可以林随水走平坦地区可以林随路走风蚀山丘地区主林带可沿等高线布设副林带可和上下坡的路边造林河边沟岸造林互相连接形成林网沿海岸线防风林带应按沙滩沿海岸线的自然分布走向设置林带宽度防风固沙基干林带可分别采用单带或双带式在风沙危害严重地区可采用多带式带宽一般为农田防护林网主带宽副带宽地少人多地区主带宽副带宽沿海岸线防风林带根据海风强劲程度和海滩情况一般宽最大可达林带间距防风固沙基干林带可采用单带双带或多带式间距为农田防护林网林带的间距应按乔木主要树种壮龄时期平均高度的倍计算主林带和副林带交叉处只在一侧留出宽缺口便于交通沿海岸线防风林带依沙滩分布的宽度可设近海前沿一道主干防风林带或者在第一道近海防风主干林带之后每隔再设第二三道防风林带林带结构见图疏透型林带间距倍树高适用于重度风蚀区农田防护林网紧密型林带间距倍树高适用于风口造林和防风固沙基干林带以及铁路公路干线两侧林带通风型林带间距倍树高适用于中轻度风蚀区农田防护林网和沿海岸线防风林带林带混交类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疏透结构紧密结构通风结构图林带结构示意图混交类型有乔灌混交乔木混交灌木混交综合型混交四种乔灌混交林带乔木灌木树种按比例组成构成紧密结构或疏透结构林带适于干旱与风害严重的地区乔木混交林带由两层乔木组成上层为喜光树种下层为耐荫的伴生树种也可用两种喜光树种分别配置于林带两侧组成通风结构林带适于农耕地或沿海沙带灌木混交林带林带全由灌木组成用作生物沙障综合型混交林带乔灌混交和喜光耐荫性伴生树种混交的综合性林带适于防风固沙基干林带和风口造林风口造林设计设置与主害风向相垂直的带状沙障宽度间距在沙障内营造紧密型乔灌混交林株距行距交错排列乔灌比例株间或行间混交或呈块状混交迎风面栽灌木背面栽乔木片状造林设计风蚀较轻的沙地或稳定的低沙丘半流动沙丘可以直接成片造林全面固沙对流动沙丘应先设置沙障减缓风速固定流沙然后成片造林在背风坡丘间低地栽植乔木林带阻挡流沙前移在迎风坡脚下种植灌木拉低沙丘片状造林的株行距根据树种和立地条件确定植株一般都呈品字形排列固沙造林的树种选择树种选择原则应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有利于发展农林牧副业生产的优良树种和乡土树种乔木树种应具有耐瘠薄干旱风蚀沙割沙埋生长快根系发达分枝多冠幅大繁殖容易抗病虫害改良沙地见效快经济价值高等优点北方选择的树种须耐严寒南方选择的树种须耐高温灌木应选择防风固沙效果好抗旱性能强不怕沙埋枝条繁茂萌蘖力强条材或薪柴产量高质量好的树种北方风沙区造林主要树种乔木杨树青杨胡杨小叶杨新疆杨河北杨合作杨大官杨旱柳白榆樟子松等灌木沙柳沙米沙棘沙蒿花棒踏郎柠条紫穗槐沙拐枣红柳枸杞等黄泛区古河道沙区造林主要树种乔木杨树旱柳榆树臭椿刺槐侧柏泡桐等灌木紫穗槐胡枝子杞柳荆条等东南沿海岸线沙区造林主要树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乔木木麻黄相思树水杉柳杉火炬松侧柏杨树苦楝麻栎乌木臼等灌木杞柳刺犁白刺黄槿夹竹桃等固沙造林的施工造林整地整地时间营造乔木林在北方的中度轻度风蚀区和杂草丛生的草滩地质地较硬的丘间地和固定沙丘等应于前一年秋末冬初整地次年春季造林流动沙丘和半流动沙丘造林不宜整地以免造成风蚀重风蚀区可在春季随整地随造林南方可在造林前整地营造纯灌木林时可随整地随造林营造乔灌混交林和乔木林整地时间相同一般整地方法在大片完整和坡度较缓的沙荒地上造林一般用带状整地带宽带面耙平后在其上再挖穴栽树按设计的株行距品字形排列有条件的可采用机械开沟作带在地形破碎坡度较陡的沙荒地上造林采用鱼鳞坑整地坑径坑深坑距品字形排列营造灌木林一般采用穴状整地按设计的株行距定点挖穴穴径不小于坑深视苗木根系而定特殊的整地方法翻淤压沙整地黄泛区古河道沙地沙层较浅下为淤土造林前先用人工或机械将下层淤土翻起压在沙上厚然后在淤土上造林客土整地东南沿海岸滩夏季地温高应先按株行距挖坑然后用低温客土种树植苗造林选好苗木要求选用一二级苗不能用等外苗木阔叶树种应选择年生株高以上主根长地径以上乔木主根系长度以上生长健壮的苗木针叶树种应选择年生容器苗或植生苗有完整的顶芽灌木苗应选择年生苗木把好起苗质量关起苗时注意不伤根不损苗保持较完整的毛细根针叶树苗起苗后做到随起随栽外地运苗应做到当日起苗当日运到造林地最多不得超过两天对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必须打浆并做好假植并有挡光挡风措施防止暴晒风干或堆放发热栽植技术阔叶乔木一般在春秋二季挖坑栽植根系不大的灌木苗或针叶乔木苗一般在春季或雨季采用窄缝栽植用容器苗或植生针叶苗造林应事先整地待春季墒情好时造林或在立秋前的雨后栽植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阔叶乔木苗可截杆造林以保证成活风口造林栽植深度必须超过当年最大风蚀深度直达沙地的湿沙层并在植穴周围培置沙埂增加地面糙度减轻风蚀营造海岸线防风林时应采取客土和适时深栽插压条造林包括插条压条高杆卧杆等栽植法选条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选择一年生新条壮条随剪随插压备用枝条必须保湿条长一般地径粗高杆杆长径粗插条插条应露出地面留有个芽眼要防止芽眼倒植高杆造林应埋入地下地面以上为利用卧干栽植时覆土厚度为飞播造林播前勘查规划对飞播地区进行勘查调查掌握沙丘类型走向原有植被种类和覆盖度以及降水季节沙地土壤水分条件等根据飞播造林可能取得的效率确定具体的飞播范围进行测量规划接近于平行主风向的航播带埋设入航出航的标桩绘制飞播作业图万和播区位置图万播幅与航高设计根据播区情况确定单程或复程的航带长度播种宽度和飞行高度大粒种子设计播幅宽为航高为沙蒿等小粒种子设计播幅宽度飞行高度如播幅较宽应在上述宽度基础上增加的重叠系数飞播作业时侧风风速不应超过侧风角度不应超过小粒种子不应超过顺逆风飞播大粒化种子风速不应超过播小粒种子不应超过播前的准备工作飞播固沙植物的选择在流沙地区飞播应选择抗风蚀耐沙埋生长迅速自然繁殖力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植物一般有沙蒿踏郎花棒等每公顷播量踏郎花棒沙蒿种籽大粒化处理为了解决小粒种子和易飘移种子的位移应在种子外面裹上黄土制成比种子重倍的大粒化种子丸保证飞播种子分布均匀提高飞播保苗的面积率种籽防害处理播前应采用对人畜无害的药液浸种防治鼠兔虫三害根据规划设计飞播的范围与幅宽在地面设置明显的标志播种期的选定一般在夏秋雨季做好天气预报一般在有效降雨前较好飞播后的管理播区应设专人管护禁止人畜进入播区放牧禁止割草挖树根破坏幼苗和树木固沙造林的抚育管理固沙造林后必须加强幼林抚育管理及时进行幼林补植除草中耕管理和幼林管护各项管理工作可按第一篇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固沙种草固沙种草的规划设计固沙种草方式的选定在风蚀和流沙移动的地方应种植防风固沙草带在林带与沙障已基本控制风蚀和流沙移动的沙地上应及时进行大面积成片人工种草进一步改造并利用沙地对地广人稀固沙种草任务较大的地方采用飞播种草防风固沙草带的设计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草带走向与主害风向垂直地面坡度草带宽间距地面坡度草带宽间距固沙种草的施工整地整地方式一般应采取带状整地整地位置和带宽与设计要求一致在有中度以上风蚀和流沙移动地方严禁全面耕翻整地整地深度与耕作层深度一致整地时间宜在春季或秋季干旱地区可在雨前进行播种和管理人工播种施工和管理技术要求与荒地种草相同可按第二篇的有关规定执行飞播种草的播种和管理技术可按中有关规定执行引水拉沙造地有水源条件的风沙区应积极采用引水或抽水拉沙造地工程规划根据水源的位置高程与沙区的地形确定引水拉沙造地的范围根据水源的总水量和日供水量确定引水拉沙造地的规模与进度工程布局引水渠从水源引水至计划进行拉沙造地的沙丘附近是临时性蓄水设施上接引水渠下接冲沙壕蓄种水量长蓄短放冲沙壕开挖在计划进行拉沙的沙丘上开挖位置和形式随沙丘的形状和冲沙过程而异围埂修在计划造地的四周拦截从沙丘上冲下来的水和沙将丘间低地淤平排水口修在围埂的最低处用以排除围埂中澄沙淤地后的清水引水拉沙工程布局见图工程设计引水渠比降为断面尺寸随引水量大小而定梯形断面边坡随建筑材料而异蓄水池池水高程应高于拉沙造地的沙丘高程可利用沙湾蓄水或人工围埂修成形状不限冲沙壕比降应在以上开壕位置和形式有多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一般馒头状小型沙丘根据蓄水池高程可分别采用顶部开壕腰部开壕和下部开壕三种形对其他形状复杂或体积特大的沙丘和沙地可分别采用左右开壕四面开壕和迂回开壕等形式见图围埂平面形状应为规整的矩形或正方形图引水拉沙工程部署示意图初修时高随地面淤沙升高而加高梯形断面顶宽内外坡比排水口高程与位置应随着围埂内地面的升高而变动保持排水口略高于淤泥面而低于围埂需用柴草或砖石作临时性砌护并安排好排水的去处防止冲刷顶部开壕拉沙施工拉沙过程中需有高约的三脚木架支撑一块见方的专用木板由人掌握不断移动逼使水流冲沙加大冲沙强度人工用铁铣在冲沙壕一侧向壕中推沙加快拉沙造地进度造地的后续工程造成地后关于田块与道路渠系林带的布设以及地面的平整可参考缓坡区梯田规划要求执行防治风蚀的耕作措施深松改垄改平作为垄作垄向要与主风方向垂直或不小于夹角每隔年进行一次深松耕松耕的深度以划破犁下部开壕底层为准图冲沙壕三种基本形式作物间混套种采用粮豆间作或混套种粮薯间作或混套种草田轮作等间作混套形式及比例配置轮作年限根据各地情况确定不作统一规定要求风多风大季节地面有作物覆盖地面覆盖措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图冲沙壕三种特殊形式在沙地上种植高产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可采用地膜覆盖一般农田在秋冬用秸杆覆盖或留茬覆盖严禁风暴季节全垦全翻农林间作以农为主的农林间作适宜土壤肥沃地下水位风沙危害较轻的农耕地农桐间作泡桐行距为株距砍伐前三年应在行间营造接替林带农枣间作枣树单行大株距栽植行距株距或带状栽植每带行农柿间作行距株距农桑间作株距带状密植带宽带距农条间作主要树种为白蜡紫穗槐簸箕柳等株距带状密植带宽带距农林并重的农林间作适宜于风沙危害较重的平沙地。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 15772-2008)》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水利部提出。

本标准由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归口。

水土保持国家标准汇编:《水土保持国家标准汇编》内容简介:水土保持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增加地表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减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我国现有的水土保持的国家标准,为合理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现考虑到行业的需求状况,特组织出版本汇编,以满足从事水土保持工作的各单位和人员查询、使用标准的需要。

《水土保持国家标准汇编》收录了截至2010年11月底出版的与水土保持有关的国家标准共计儿项。

《水土保持国家标准汇编》可供水利、农业、林业等领域从事水土保持工作以及规划、建设、研究机构的技术人员以及水利标准化机构的相关人员使用。

目录:GB/T 1577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 15773-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 15774-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 16453.1-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 16453.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GB/T 16453.3-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T 16453.4-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 16453.5-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GB/T 16453.6-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GB/T 20465-2006 水土保持术语GB/T 22490-200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

推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坡耕地治理技术GB T

推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坡耕地治理技术GB T

第一篇保水保土耕作法1 范围本篇规定了坡耕地上采取保水保土耕作方法的分类、适应条件和具体作法。

本篇适用于全国各地的水蚀地区和水蚀与风蚀交错地区。

2 基本规定2.1 保水保土耕作法在坡耕地上,结合每年农事耕作,采取各类改变微地形,或增加地面植物被覆,或增加土壤入渗,提高土壤抗蚀性能,以保水保土,减轻土壤侵蚀,提高作物产量的耕作方法。

2.2 保水保土耕作法的分类2.2.1 第一类,改变微地形的保水保土耕作法,主要有:等高耕作、沟垅种植、掏钵(穴状)种植、抗旱丰产沟、休闲地水平犁沟等。

2.2.2 第二类,增加地面植物被覆的保水保土耕作法,主要有:草田轮作、间作、套种、带状间作、合理密植、休闲地上种绿肥等。

2.2.3 第三类,增加土壤入渗、提高土壤抗蚀性能的保水保土耕作法,主要有:深耕、深松、增施有机肥、留茬播种等。

2.3 在实施保水保土耕作法之前,应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坡耕地治理的全面规划。

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降雨等条件,分别设置各类梯田、保土耕作法和坡面小型蓄排工程。

对25°以下未修梯田的坡耕地,采用保土耕作法进行治理。

2.4 采用保土耕作法的同时,在坡耕地内部及其上部外侧,需设置坡面小型蓄排工程,防止外水进入。

2.5 每一种保土耕作法的具体作法与有关规格尺寸,各有其不同的适应条件;应根据各地不同的地形、土质、降雨和农事耕作情况,因地制宜,合理确定。

3 第一类保水保土耕作法结合农事耕作,改变坡耕地的微地形,使之既能容蓄雨水又能便利耕作,以减轻水土流失,提高作物产量。

3.1 等高耕作(也称横坡耕作)3.1.1 我国北方干旱少雨地区,耕作方向要求基本沿等高线,以有利于保水保土。

我国南方多雨且土质粘重地区,耕作方向应与等高线呈1%~2%的比降,以适应排水,并防止冲刷。

在横坡耕作基础上采取的沟垅种植、休闲地水平犁沟等措施,其沟垅方向都照此原则处理。

3.1.2 将原有顺坡沟垅改为横坡沟垅时,应先经过耕翻,再进行横坡耕作,形成新的横坡沟垅。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前言本标准系列共分四项:第一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第二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第三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第四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

本标准是上述系列中的第一项。

本标准系列的四项出版后,将全部代替SD 238─87《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起草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黄河水利委员会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松辽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珠江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海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淮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廷辅、刘万铨、周录随、张凤洲、戚赉棣、范起敬、王志凯。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编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的任务、内容、程序、方法、成果整理等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面积总体规划和小面积实施规划。

前者指大、中流域或省、地、县级的规划(面积几千、几万到几十万平方公里),后者指小流域或乡、村级的规划(面积几十到几百平方公里)。

2 引用标准GB/T 1577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3 基本规定3.1 规划的任务3.1.1 编制规划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

本规划通则以治理为主。

3.1.2 在综合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方向,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针对水土流失特点,因地制宜地配置各项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提出各项措施的技术要求。

3.1.3 分析各项措施所需的劳工、物资和经费,在规划期内(小面积3~5年,大面积5~10年)安排好治理进度,预测规划实施后的效益,提出保证实施规划的措施。

3.2 规划的内容与程序3.2.1 进行水土保持综合调查3.2.1.1 调查分析规划范围内的基本情况,包括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情况、水土流失特点四个主要方面。

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技術規範第一章總則(依據)第一條本規範依水土保持法(以下簡稱本法)第八條第二項規定訂定之。

(宗旨)第二條本規範之訂定目的,係為實施水土保持之處理與維護,建立其調查、規劃、設計、施工、監督、檢查、審查等技術準據,俾供從事水土資源保育、開發、經營或使用行為之依循。

(水土保持之處理與維護原則)第三條為促進水土資源永續利用,有關水土保持之處理與維護,應以工程、農藝或植生方法,單獨或配合運用。

(集水區治理)第四條集水區之治理係為保育水土資源、涵養水源、防治沖蝕、崩塌、地滑、土石流、洪水及土砂災害,並以淨化水質、維護自然生態環境為目的。

(農林漁牧地之開發利用)第五條於山坡地或森林區內從事農、林、漁、牧地開發利用之水土保持處理與維護原則如下:一、應依山坡地土地可利用限度分類標準查定結果合理利用,不得超限利用。

二、林地應加強造林。

林地之育林、伐木、集材、運材、林道修築等作業,應加強沖蝕控制,並儘速復舊造林。

三、漁塭之開發,除應加強開挖整地作業之水土保持處理與維護外,應以不妨礙水利、危害河川安全及地下水資源為原則。

四、牧地之開發,以維持原地形及自然排水系統為原則,如需整坡作業,則應分區處理,並加強水土保持處理與維護。

(探採礦、採取土石及設置有關附屬設施)第六條探礦、採礦及其鑿井、採取土石或設置洗選、碎解、捨棄土石、運搬道路等相關設施時,應評估可能之水文環境變化及地表裸露擾動可能造成之災害,於預防和治理上應妥善規劃滯洪、防砂、沉砂等設施,並注意安全排水、邊坡穩定、植生綠化等水土保持之處理與維護,以減免土砂災害。

(修建鐵公路、其他道路或溝渠)第七條於山坡地或森林區內修建鐵路、公路、其他道路或輸水溝渠,應充分掌握沿線之地質、地形、土壤、土地利用及自然生態環境現況。

借、棄方地點及範圍之選定,應配合防災措施,避免影響河道流暢及可能發生之土砂災害。

(開發建築用地)第八條於山坡地或森林區內開發建築用地,應避免大規模開挖整地、挖填土石方,減少對水文、環境之不利影響為原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GB/T 16453.6-2008)》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水利部提出。

本部分由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黄河水利委员会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松辽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珠江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海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淮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GB/T 16453.6-1996发布日期: 2018-12-03 查看:238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GB/T16453.6-1996_土地整理【标准名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标准号】GB/T 16453.6-1996【标准文件】GB/T 16453.6─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土壤肥料)前言本标准系列共分四项:第一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第二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第三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第四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

本标准是上述系列中的第二项。

本项标准包括6个标准:GB/T16453.1─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16453.2─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GB/T 16453.3─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T16453.4─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16453.5─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GB/T16453.6─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本标准系列的四项出版后,将全部代替1988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部颁标准SD 238─87《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参加起草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黄河水利委员会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松辽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珠江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海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淮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巧甫、刘万铨、吴昌田、徐传早、佟伟力、鲁胜力、宁堆虎。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崩岗治理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南方风化花岗岩地区有各种形式崩岗危害的地方。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6453.2─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GB/T16453.3─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T16453.4─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3 基本规定3.1 针对崩岗的特点与发展规律,采取预防与治理并重的方针,对可能产生崩岗的荒坡,采取预防保护措施;对已产生的崩岗,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3.2 预防措施3.2.1 对风化花岗岩山坡,严禁挖草根、铲草皮,破坏地面植被;通过封育,尽快恢复地面植被。

3.2.2 对坡面的天然水路网,应及时兴修截水沟、排水沟、蓄水池等各类小型蓄排工程,拦蓄、分散地表径流,防止下泄进入崩口,导致崩岗发生和发展。

3.3 崩岗治理的基本要求3.3.1 将每一个崩口视为一个完整的集水区(小流域),全面系统地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

3.3.2 治标与治本结合。

既要控制崩口下泄的洪水、泥沙对下游农田的危害,又要制止崩岗发展。

3.3.3 治理与开发结合。

利用崩口内外的土地和各项治理措施,发展林果生产。

4 规划4.1 崩岗区治理规划4.1.1 有崩岗问题的风化花岗岩地区,以行政区划(县、乡、村)或自然区划(中、小流域)为单元,在水土保持综合调查中进行崩岗问题的专项调查,了解规划范围内现有崩口数量、尺寸(长、宽、深)、发展情况、危害情况等。

4.1.2 在水土保持综合规划中,编制崩岗治理专项规划,对需要治理的崩口,根据危害严重程度,排列治理顺序。

4.1.3 对可能产生崩岗的风化花岗岩荒坡,应在水土保持综合规划中提出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保护、恢复地面植被和拦蓄、分散地表径流的措施。

4.2 崩口治理规划4.2.1 崩口上游的集水区,根据不同地类进行全面治理,不使坡面径流进入崩口。

4.2.2 崩口顶部外沿5m左右,布设截水沟(又称天沟),防止坡面径流进入崩口。

崩口顶部已到分水岭的,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布设截水沟的,应在其两侧布设“品”字形排列的短截水沟。

4.2.3 崩口内两侧陡坡(崩壁),应削掉不稳定的土体,修成小台阶,种树种草,巩固崩壁。

4.2.4 崩岗底部根据崩岗的不同形态布设谷坊:条形崩岗,从上到下全面布设土谷坊群,或沿水道节节栽植草墩,拦截洪水泥沙,巩固侵蚀基点;其他类型的崩岗,在崩岗口修建容量较大的谷坊,拦洪蓄水。

4.2.5 崩岗区下游临近出口处,布设拦沙坝,拦蓄多处崩岗下泄的洪水、泥沙。

5 设计5.1 各项措施防御暴雨标准截水沟按5年一遇24h暴雨设计;土谷坊按10年一遇24h 暴雨设计;拦沙坝一般按10年一遇24h暴雨;如崩口外附近有重要建筑物或经济设施,则按20年一遇24h暴雨设计。

5.2 截水沟设计5.2.1 截水沟位置与长度截水沟应布设在崩口顶部外沿5m左右,从崩口顶部正中向两侧延伸。

截水沟长度以能防止坡面径流进入崩口为准,一般10~20m,特殊情况下可延伸到40~50m。

5.2.2 截水沟的功能与相应的比降在集水区来水量较小,截水沟能全部拦蓄的为蓄水型,应沿等高线布设。

在集水区来水量较大,截水沟不能全部拦蓄的为排水型或半蓄半排型,可基本上沿等高线布设,并取适当比降。

5.2.3 截水沟断面采用半挖半填的沟埂式梯形断面,沟内底宽一般0.4~0.5m,深0.6~0.8m,两侧坡比1∶1;埂顶宽0.4~0.5m;外坡比1∶1。

5.3 崩壁小台阶设计5.3.1 一般宽0.5~1.0m,高0.8~1.0m,外坡:实土1∶0.5,松土1∶0.7~1∶1.0;阶面向内呈5°~10°反坡。

5.3.2 根据崩壁每一具体位置的坡度与土体的坚松情况,分别确定小台阶的宽度、高度与外坡。

5.3.3 一般崩壁坡度上部较陡,下部相对较缓;土质上部坚实,下部相对疏松。

小台阶从上到下应逐步加大宽度,缩小高度,同时放缓外坡。

5.3.4 在每一坡面各级小台阶的两端,从上到下修排水沟,块石衬砌或种草皮防冲。

5.4 土谷坊设计5.4.1 拦沙容量设计,按式(1)计算:…………………&h ellip;…………………& hellip;…(1)式中:V──拦沙容量,m3;F──谷坊集水面积,hm2;Ms──土壤侵蚀模数,m3/(hm2·年);Y ──设计淤满年限,年。

5.4.2 计算坝高与容量关系,根据当地地形,通过测量计算。

按照设计容量,求得相应的坝高。

5.4.3 坝体断面设计。

坝体断面一般为梯形,采用定型设计,各部尺寸见表1。

表1坝高,m 12345 顶宽,m 0.51.01.52.03.0 底宽,m 2.06.010.516.025.5上游坡比1∶0.51∶1.01∶1.51∶1.51∶2.0 下游坡比1∶1.01∶1.51∶1.51∶2.01∶2.55.4.4 溢洪口设计。

溢洪口取宽顶堰,宽度按式(2)计算:…………………&h ellip;………………(2)式中:B──堰宽,m;Q──设计流量,m3/s;H──堰上水深,m;M──流量系数,取M=1.55。

5.4.5 设计流量按式(3)计算:…………………&h ellip;…………………& hellip;…(3)式中:Q──设计流量,m3/s;I1──设计频率下10min最大降雨强度,mm/min;I2──当地条件下土壤入渗强度,mm/min;S──谷坊集水面积,hm2。

5.4.6 我国南方雨多雨大地区,谷坊集水面积S与溢洪口尺寸间的关系列表如附录A(提示的附录),供参照执行。

5.5 拦沙坝设计其设计步骤与技术要求与土谷坊相同。

当拦沙坝下游有重要建筑物或其他经济设施,拦沙坝同时承担防洪与灌溉任务时,防御标准应按20年一遇24h暴雨,应由土坝、溢洪道、泄水洞“三大件”组成,并按小水库的要求进行设计。

6 施工6.1 截水沟施工6.1.1 按设计位置和走向定线。

6.1.2 清基,从沟底中心线向上下两侧各约0.6~0.8m,除去杂草、乱石。

6.1.3 按设计断面尺寸挖沟、作埂;土埂每升高0.2m用杵夯实,干容重达1.3t/m3以上。

6.1.4 两端出水口处用草皮或块石衬砌,防止冲刷。

6.1.5 截水沟与崩口顶部之间空地上,种植保土植物。

6.2 崩壁小台阶施工6.2.1 根据设计尺寸,定好各台开挖线,用手水准校正是否水平,对崩壁上局部不稳定的土体应事先清除,然后定线。

6.2.2 从上到下逐台开挖,阶面作成5°~10°反坡(各台反坡的坡度要基本一致)。

6.2.3 每台的阶面,外侧填方部分应分层踩实,内侧挖方部分修成后再挖松20cm,以利种植树、草。

6.2.4 每一小台阶两端从上到下开挖排水沟,并用草皮或块石衬砌,出水口设消力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