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 (往年 问答题,论述题 )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历年论述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历年论述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历年论述题及答案1.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标准和最终目的,这些都是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

2.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答: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1)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3)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4)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4-201答: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叫做不变资本(c)。

(2)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生产出剩余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v)。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它的意义在于:(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2)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6-293-294答: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从生产力方面看。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度,社会财富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

(2)从生产关系方面看。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关系、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调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及论述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及论述题

精品文档,知识共享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及论述题汇集●(简)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诠释和回答。

(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简/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它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原因:(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

(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

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和循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马克思问答题、论述题 答案

马克思问答题、论述题 答案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答:内涵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吾道一以贯之】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的科学性和旺盛的生命力的根源就在于它同实际紧密结合。

其次,这是由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

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2.简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1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

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二者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趋向产生的原因以及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3二者是统一的其表现是第一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和纯粹必然性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制约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3、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大P106-109)答: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矛盾答: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指事物内部对立着的诸方面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一切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源泉。矛盾还具有对立性和同一性。

①矛盾的同一性,反映矛盾双方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表现为对立面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等,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使事物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是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矛盾的斗争性,反映矛盾双方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相克服的趋势,它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它寓于同一性之中,和同一性不可分离。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是否承认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2.价值答: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即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存在着一种主体按需要对客体的属性和功能进行选择、利用和改造的关系,或客体的属性、功能对主体需要满足的关系。

主体及其需要的复杂性,客体及其属性的丰富性,决定了价值形态的多样性。

①价值的本质。

价值是一种关系,是主体和客体在实践和认识关系中存在着的一种特殊关系。

主体和客体都是价值关系的承担者;②价值的基本特性。

价值的本质表现为价值的特性。

与价值的本质相联系,价值具有主体性、相对性、客观性;③价值的形态。

依据主体的需要,价值可以分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交往价值三种基本形态。

3.辩证法答:辩证法是指同形而上学思想相对立的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思想。辩证法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①古代的辩证法带有自发的朴素的性质;②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提出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一系列范畴;③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使辩证法在其历史发展中第一次成为真正科学的形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大学期末考必背)-马克思主义考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大学期末考必背)-马克思主义考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复习题及(绪论部分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 .A 3.A 4.B 5.C 6.B 7.C 8.A 9.D 10.A 11.A 12.C 13.D 14.A 15.C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多项选择题答案】1.BCD2.BCD3.ABC4.BC5.AB6.ABC7.CD8.AB9.BCD 10.ABCD三、辨析题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原理论述题及答案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原理论述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论述题(附答案)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革命?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包含哪些内容?3.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意义。

4.意识的起源、本质和能动作用。

5.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6.怎样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为什么说实践决定认识?7.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8.如何理解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关系?9.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0.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1.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2.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什么说实践标准既是确定性的又是不确定性的。

1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及其意义。

1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5.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6.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7.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18.如何理解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19.价值规律(内容、表现形式、作用)。

20..资本不同成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时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革命?答:1、产生:19世纪40年代。

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社会历史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开始激化,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经济关系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事实也暴露在人们面前,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

阶级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但都失败了。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近代史纲要 ( 问答题,论述题 )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近代史纲要 ( 问答题,论述题 )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论述题、问答题1.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

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要改变民族压迫和人民受剥削的状况,必须首先进行民族和民主革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决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问题,才能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前提与基础,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

历史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

两大任务是统一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2、论述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2020年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概论作业考试答案

2020年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概论作业考试答案

马克思主义思想考试一单选:1.A2.C3.D4.C5.B多选:1.BD 2.BD 3.ABE 4.CDE 5.AC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是()A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包括其继承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B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C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理论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于()A 19 世纪20 年代B 19 世纪30 年代C 19 世纪40 年代D 19 世纪50 年代3、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B《资本论》的出版C《反杜林论》的出版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 政治经济学理论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 阶级斗争学说5、促成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 辛亥革命B 十月革命C 五四运动D 中国共产成立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A 黑格尔B 马克思C 费尔巴哈D 恩格斯E 亚当·斯密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 实用性B 阶级性C 科学性D 实践性E 革命性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C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D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E 科学社会主义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17 世纪英国唯物主义B 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C 19 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D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E 德国古典哲学5、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两个理论贡献是()A 创立唯物史观B 创立阶级斗争学说C 创立剩余价值学说D 创立社会主义学说E 创立科学是生产力的学说第一章单选题:1.C 2.D 3.D 4.D 5.D多选题:1.ABE 2.CBE 3.ACD 4.ACD 4.ABC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是()A 人们对各种具体事物的看法B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义观点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3、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A.否认物质是运动的B.否认运动是绝对的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4、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C.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D.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5、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析性统一的规律是()A.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B. 对立统一规律C. 质量互变规律D. 否定之否定规律二、多项选择题哲学1、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关系的有()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方法论影响世界观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D.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E.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2、辩证法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有()A.客观辩证法B.主观辩证法C.朴素辩证法D.唯心辩证法E.唯物辩证法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3、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B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C 普遍和特殊的关系D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E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物质观4、实践的特点是()A 客观性B 有用性C 创造性D 社会历史性E 主观性5、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A.保持事物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B.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C.规定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D.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E.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第二章单选:1.D 2.B 3.D 4.C 5.D多选:1.ABCDE 2.CD 3.ABE 4.ABCDE 5.ABCD一、单项选择题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反映论的观点B.可知论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A.是否坚持反映论的观点B.是否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C.是否坚持可知论的观点D.是否坚持唯理论的观点3 、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理论基础是()A. 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B. 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原理C. 认识能动作用的原理D. 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原理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带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带答案)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D )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D.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是:(A )A.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B.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C.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新的阶段4、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中,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A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5、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具有自发性,导致这种自发性的根本原因是:( D )A.人工捣毁机器烧毁厂房B.工人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C.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日益深重和残酷D.缺乏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6、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B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7、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费尔马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是:(A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8、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思想是:( A )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学说C.唯物论D.辩证法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B )A.推翻资本主义社会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D )A.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B.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推翻资本主义社会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C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华中科技大学2024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华中科技大学2024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华中科技大学2024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名称: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5×8)
1.历史合力论
2.物质与意识
3.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5.评价与知识
二、简答(4×15)
1.简论哲学的一般发展规律
2.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3.如何理解人类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开端
4.如何理解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
三、论述(2×25)
1.如何理解“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


2.试论“第二个结合”的哲学依据。

2023年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初试试题真题

2023年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初试试题真题

2023年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初试试题
业务课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 分)
1.本体论。

2.自然规律
3.英雄史观。

4.真理与谬误。

5.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

二、简答(每小题15 分,共60分)
1.为什么哲学是最根本的方法?
2. 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
3.生产力标准的合理性。

4.为什么人类实践活动是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

三、论述(每小题25分,共50 分)
1.“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是单独的自然界本身”。

2.历史的主动性精神的哲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简答题和论述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简答题和论述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简答题和论述题一、简答题1、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2)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2、简述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并在不断探索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哪些前提和条件?(1)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根本途径。

(3)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4、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5、简述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及其作用。

(1)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在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调节了社会收入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配。

马克思主义论述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论述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1. 简答邓小平理论的创立。

参考答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胜利与挫折的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 简答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含义。

参考答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决定经济发展方向。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3. 简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含义。

参考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4. 简答“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参考答案:“三步走”是邓小平在总结我国以往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5. 简答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和目标。

参考答案: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6.简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卷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卷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试卷(A卷)姓名:学号: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C.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 吾心便是宇宙B. 存在就是被感知C. 心外无物D. 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3、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属于()A. 共性和人性的关系B.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4、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运动和物质关系的是()A. 物质是运动的原因B. 物质是运动的本质C. 运动是物质的内在根据D.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5、“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A. 时间的顺序性B. 时间的不可逆性C. 时间的相对性D. 时间的间断性6、哲学上的二元论的根本错误在于()A.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 否认世界的可知性C. 否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D. 否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7、“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是()A.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C.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D.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8、唯物辩证法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中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另一个是()A. 对立统一的观点B. 辩证否定的观点C. 普遍联系的观点D. 质量互变的观点9、“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这是一种()A. 辩证法的观点B. 形而上学的观点C.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D.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10、我国古代有人提出“白马非马”、“杀盗非杀人”,这些说法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B. 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C.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D.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11、下列命题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观点的是()A.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B. 社稷无常奉,群臣无常位C.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D. 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1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述题题库(含完整答案).d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述题题库(含完整答案).d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述题题库1、谈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实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在 1886 年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第一次对此作出了明确表述。

它的提出,为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哲学派别以及对它们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标准,指导人们掌握哲学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3、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①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科学地解释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方向、形式等问题。

②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内容,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就是事物之间由多方面的对立统一构成的矛盾体系;事物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扬弃旧事物的过程,它体现着事物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③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全部规律和范畴的实质,所以,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④ 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而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这一科学方法论最根本的内容,即矛盾分析的方法。

4、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答: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事物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或个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2018华科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860)真题回忆版最全

2018华科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860)真题回忆版最全

2018华科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860)真题回忆版最全
一、辨析题(4\'×10)
1.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2.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3.价值量由劳动时间决定是商品相对价值背后的秘密
4.随着科技发展机器思维能取代人类思维
5.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
6.资本的不断积累不能为否定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提供物质基础
7.
8.
9.
10.
二、简答题
1.为什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
3.建设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
4.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5.
三、论述题(35\'×2)
1.举例说明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2.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是人与人的关系”是否正确。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历来党课考试试题及答案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历来党课考试试题及答案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历来党课考试试题及答案第十四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考试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3.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所著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最新成果是科学发展观。

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7.“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和主要内容,其中“一个中心”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8.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9.党章中,关于党员的义务有八项,党员的权利有八项。

10.在种种入党动机中,只有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才是完全正确的入党动机。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1.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C)。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戊戌变法运动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C)。

A最高目标B最高纲领C根本宗旨D奋斗方向3.1917年和(B)年,俄国和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这就是俄国的十月革命和中国的五四运动。

A.1918B.1919C.1920D.19214.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是(C)。

A.会议制度B.集体讨论C.民主集中制D.社会主义制度5.党在现阶段的任务是:(D)A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实现社会主义C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D全面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6.预备党员在党内能享有的权利是(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表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同时,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彻底的科学性的根本原因。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在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为检验真理性认识的标准,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通规律。

2)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就是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马克思主义的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就是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批判精神。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将之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实践结合起来,成为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鲜明旗帜。

3)马克思主义既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也具有高度的革命性,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高度统一,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伟大旗帜。

02.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这个定义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世界的可知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03.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

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发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04.简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05.为什么说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武器。

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能认识或者不可能完全认识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认为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武器。

这是因为:第一,实践能够使人的认识的正确性受到确实可靠的验证,只要实践的结果达到了预期的的目的,就能证明了世界的可知性。

第二,实践能够不断创造出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日益深入地、无止境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06.根据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①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1)相互联结、相互渗透。

任何真理的相对性都包含着绝对性的成分、颗粒;任何真理的绝对性都是寓于相对性之中并且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的,无数相对真理之和构成绝对真理。

2)真理的相对性不断向绝对性转化。

真理是一个不断由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的无限过程,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随着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演进,人们在某一历史阶段获得的真理性认识就会突破原来的范围而向绝对性转化。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体系,是真理的绝对性好相对性的统一。

其绝对性体现在它正确解释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并且为社会实践所反复证明了它的真理性、正确性,因而不能也不会被推翻。

其相对性体现在它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没有也不可能解决人类认识的一切问题,它还要与时俱进,随着客观历史条件的变化和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扩展、深化和完善。

②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是:因为其有绝对性的一面,我们要坚持;因为其有相对性的一面,我们要发展。

要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反对二种错误倾向:一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僵死不变教条的教条主义倾向;二要反对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否定它的真理性和指导作用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

07.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说明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一,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第二,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第三,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其变革的方向。

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当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客观依据。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

但是,原有的政治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如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生制等现象,又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矛盾的,只有改革原有的政治体制,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扫清道路,才能巩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08.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一切是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这是因为:第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是互相排斥的,这表现在: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2)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所共有的属性,是一个永恒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历史范畴。

3)商品对它的生产者而言,只具有价值而不具有使用价值,商品对消费者而言,只具有使用价值而不具有价值,因此,就同一商品而言,无论商品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它的价值,又占有它的使用价值。

第二,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存在着缺一不可、不可分割的联系,这表现在:1)凡是商品都必须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缺一就不成为商品。

2)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

3)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存在于使用价值之中。

09.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为什么?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贯穿于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全过程,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这是因为:他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商品经济事宜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交换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

而商品经济的交换本质正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

它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如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只有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得以解决。

他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商品售卖过程,是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过程,这个过程进行的是否顺利,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利益甚至命运。

10.简述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含义以及二者划分的依据和意义。

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中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叫做不变资本。

以劳动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创造出自身的价值,而且还创造出一定量的剩余价值。

以劳动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价值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叫做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有重要意义。

第一,它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

第二,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11.如何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以及其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分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无法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为了维护和巩固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然要做局部的调整和变革,客观上要求通过国家的力量来建设基础设施,为私人垄断资本提供服务。

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科技革命的推动,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发展和加深,靠私人资本的力量已经根本难以对付,这就要借助国家的力量,借助政府的各种反危机措施,来对付危机,消除危机到来的影响。

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诞生。

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收入分配和财产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阶级矛盾不断尖锐化,而这势必引起社会的不安定,继而危及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稳固。

为了加强垄断资本主义的统治,缓和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也要求资本主义国家介入国民收入的再分配领域,进行私人垄断资本所不能承担的调节利益在分配的活动。

12.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是什么?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1)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第一,深刻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及其产生的一系列弊端;第二,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的合理的主张和天才的猜测;第三,初步认识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性和规律性,其历史观中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因素。

(2)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由于历史条件、阶级地位和唯心史观的限制,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也存在这一列根本缺陷。

第一,支持理性支配世界和唯心主义的天才史观,从抽象的理性出发设想出种种社会改革方案,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规律;第二,不能正确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找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阶级力量,把改造世界的希望寄托在各国统治者身上;第三,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拒绝一切政治行动,否定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幻想用情感和理性感化资产阶级,用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