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讨的论文.

合集下载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浅议论文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浅议论文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浅议论文 内容摘要 :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 其对各阶段的教学活动都起到了显著的影响 作用。

对于高职语文教学而言,在新课程标准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也需要积极融 入改革大潮, 对语文教学作出优化改进, 使其更加符合教育整体发展形势。

对此, 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活动所提出的全新要求, 以及高职语文教 学在这样的背景下所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 然后探究了进行教学改革的意义所在, 最后结合新课程标准以及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实际情况, 提出了实现教学改革的措 施建议,希望可以为高职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语文在高职院校中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但是长久以来, 语文教学活动的效果 并不理想,尤其是不少学生对于语文课程并不重视,从而导致教学参与度较低, 教学成果不明显。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高职语文教学也应该着眼于此,认 真思考当前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结合社会发展对高职生的需求, 以及新 课程改革对教学活动提出的新要求, 对语文教学作出适当的转变, 尽可能提高教 学活动的有效性,让语文教学在高职人才培养上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高职语文教学表现出的问题 1.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推出已经有较长时间了, 在这一段时间中, 中小学教育改革趋势 明显,收获了很多改革成果,教学质量相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提升。

但是对于高职 院校而言, 其属于高等教育的一环, 对于新课程标准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如中小学, 这就使得高职教育长久以来都处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下, 并未产生有效的转变。

根 据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来看, 其对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这些要求 对高职教育也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第一,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活动要增强实用性, 不能局限在理论教学当中。

所谓的实用性, 就是教学中要融入一些实用性的知识, 让学生在接受这些知识后, 可以形成一些实用性的能力, 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 养。

浅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浅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浅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也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语文课程一直被认为是国内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面临着诸多挑战,急需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满足社会的真实需求。

本文将从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出发,结合国内外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探讨针对性的改革方向,以期为高职高专院校的语文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来看一下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以灌输为主,注重学生对文本的记忆和解释,缺乏对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教材选择单一,内容陈旧,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也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需要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全面的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下功夫,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

一、教学内容方面当前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经典文学作品展开,传统的文学知识依旧是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然而这样的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内容的更新和拓展,增加一些与社会相关的新知识和新内容,如新闻、广告、网络语言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也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当代文学作品,尤其是一些具有时代特征和社会关注度的作品,来增加学生的阅读广度,并且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解读当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主要以讲解和讲述为主,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的接受者,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们应该推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倡导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运用,如分组讨论、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也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三、教学手段方面当前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手段还停留在传统的书本教学和课堂讲解之中,缺乏实践性和趣味性。

浅论高职学院语文教学改革

浅论高职学院语文教学改革

浅论高职学院语文教学改革根据有关调查数据分析,在中国高校的在校生中有近60%都是高职生,高职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新一代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而语文教学,是高职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工具课程之一,是提高高职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怎样在有限的语文教学课程中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内容,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是高职学院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下面笔者在本文中就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1 高职学院语文教学的现状及改革优势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的调查来看,语文教学的现状的确不容乐观,大部分学生的语文水平亟待提高。

现在的学生许多都喜欢上网,有几乎70%的学生都把课余时间上网当成了一种主要的生活方式,但是当需要书写文章时错别字却多的是不堪入目,有些毕业生甚至在毕业时都不能独自完成一封求职信。

通过这些可以看出现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倾向性要注重实用性。

必须承认的是,高职院校录取的生源分数较本科院校录取分数是相对偏低的,其中多数学生的基础课成绩较差,而高职学院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往往忽视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所以高职学院的教学内容中在教学课时上就有了明显对比。

语文教学的课时非常少,甚至许多学院都只把语文课程当做是选修课程,再加上课程的教学模式陈旧,所以就造成了学生语文功底较差。

到需要运用时方显现出不足。

这就更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更有效的进行教学,不只让学生们有所收获,更要让他们获益一生。

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其任务虽然艰巨,但是与高中和普通高校而言还是有一定优势和有利条件的,首先,高职院校学校本身有很强的自主性在教学改革上也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所以改革阻力较小。

其次,高职学院现在正在致力于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所以这些活动的进行又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此外,高职院校不像高中教学那样为了高考而实行应试教育,可以采取更多形式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引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职高语文教学课程改革论文

职高语文教学课程改革论文

职高语文教学课程改革论文一、用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职高语文教育教学我们要把教育教学的重点由重学问传授转变为重同学力量的培育,必需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用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职高语文教育教学工作。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

职高语文老师首先要有责任感和神圣感,打破“师道尊严”的框框。

同学是否有效地发挥学习主体作用或是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主体作用,与老师的教学看法的好坏亲密相关。

同学的学习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教学是同学学习学问的主要场所。

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对象观,摆正自己与同学的关系,放下架子,放松面孔,营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以民主、公平的看法面对全体同学,用真情实感谢发同学的学习热忱。

老师要用公平和气的看法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在课堂上为同学搭建发挥的平台,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引导。

教学要符合同学的实际状况和年龄特点。

职高同学奇怪心强,求知欲旺,但是简单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同学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敢于表现,是否敢于提出质疑关键在于老师的看法和老师营造的教学气氛是严厉还是宽松。

为了培育同学的力量,鼓舞同学,老师必需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同学卸下负担,敢于提问、敢于发表看法、敢于质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素养教育的目标。

二、激发爱好,促使职高同学自主参加同学的学习需要爱好,没有爱好是学不好语文的。

由于有爱好,同学就会产生主动的学习愿望;学校生具有很剧烈的奇怪心,这种奇怪心驱使同学进行主动的观看和思索。

老师要合理地激发同学的奇怪心和学习爱好,让同学在爱好的引导下自主参加。

老师要从教学设计入手,把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作为一节课重要的教育教学目标,让同学对教学内容感爱好并在胜利体验中使爱好受到爱护和激励。

老师要擅长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同学的求知欲。

1.创设职高同学感爱好的教学情境,引起同学主动思索职高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激发同学学习爱好的方法许多,其中重要而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是创设同学感爱好的教学情境。

浅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浅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浅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高专院校教育逐渐成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现有的高职高专院校中,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水平和内容设置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词汇和语法的死记硬背,缺乏对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培养。

与此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和全球化趋势,语文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通过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全面升级,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文将就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存在的问题、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具体措施、改革前景展望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推动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2000字】1.2 问题意义【问题意义】: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匮乏等方面。

现有的教学内容大多停留在传统文学作品的讲解和解读上,缺乏与时俱进的内容和案例分析。

这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无法真正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方法单一,以传统的讲解、听讲、背诵为主,缺乏针对学生需求和兴趣的多元化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匮乏,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缺乏优质的师资和教学设施,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和素质提升,也制约了高职高专院校语文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有必要对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通过改革,可以促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适应奠定坚实基础。

对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进行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2. 正文2.1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学内容陈旧。

浅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浅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浅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高职高专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

而语文课程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修养和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高职高专院校的语文课程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何改革语文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当前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高职高专院校需要加强对语文课程的改革,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也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背景介绍】1.2 问题提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语文课程的改革尤为迫切,但是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阻碍。

问题提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传统的语文教育过于注重文言文的传统,而缺乏对现代文学和文化的引导,导致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兴趣不高;语文课程内容单一,缺乏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发展多元化的需求;现行的考试评价体系过于功利化,使得教师和学生更注重分数,而忽视了语文学习的本质和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应当注重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只有在面对这些问题并寻求有效解决方法的基础上,高职高专院校的语文教育才能真正实现转型升级,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 正文2.1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现状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在当前的形势下存在一些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语文课程往往注重学生的记忆和死记硬背,缺乏灵活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

许多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缺乏兴趣,只是为了完成学分而勉强应付考试。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研究的论文.doc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研究的论文.doc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研究的论文ZHC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是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中心研制开发的国家级职业汉语水平考试,该考试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应试者在职业活动中,应用汉语的能力,在本次考试中,合格者将会获得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向合格者颁发的“国家级汉语职业等级证书”。

随着我国经济的开展、社会的进步,汉语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愈来愈高,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汉语应用能力却令我们担忧,普遍存在边缘化现象!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势必会引起广阔学生对大学语文的重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语文热,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改革。

举办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考察应试者的汉语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考察应试者的汉语能力,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的汉语系学生的汉语能力并不理想,难以满足社会对中文系学生的需求,好多学生参与考试的成绩非常优秀,但是汉语能力就有点惨不忍睹,例如“我上学”这句话,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一句话,但是很多的高职院校的汉语系学生却完全不清楚这句话的主语终究是“我”还是“上学”,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能够很好的检测出学生汉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能够选拔出汉语知识过硬、汉语能力过强的高质量人才。

众所周知,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能够成为文学家的人屈指可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成为文学家,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主要的测试目的就是考察应试者的“语言”而非“学”能力,“语言”是每个行业都必须掌握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有思想的人语言表达能力就不一定非常出色,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们随意的翻阅那些期刊、,可以发现,其中并不乏真知灼见,但是,其语言表达能力实在有点不堪入目,基于该原因,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不会将文学思想作为考试的重点。

首先,我国各个高职院校中普遍缺乏适宜的教材,为了能够在高职院校中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各高职院校将普通高校的“大学语文”应用到高职院校,有的高职院校由于课时较少,就会将大学语文当成“压缩饼干”灌输给学生。

浅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浅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浅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高职高专院校的语文课程改革也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语文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下面就来浅论一下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和意义。

我们需要了解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特点和需求。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于中等职业学校,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可能不是很高,甚至在中学阶段就已经对语文产生了厌恶情绪。

高职高专院校的语文课程改革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需要随之不断调整和改进。

语文课程不再局限于汉字、词语、语法等传统知识的灌输,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包括听说读写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

高职高专院校的语文课程改革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一。

当前,教育部门正在推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提出了建设质量为先、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体系的目标。

高职高专院校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语文课程改革方案。

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特点和需求,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内容更新:传统的语文课程内容以古代文学作品为主,而现代学生更加关注当下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

语文课程改革应该及时加入当代文学作品、时事阅读、科技新闻等内容,使语文课程更具时代感和亲和力。

2. 教育教学方式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现代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参与和体验。

语文课程改革应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如PBL(问题式学习)、实践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索论文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索论文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索论文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索论文论文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模块论文摘要: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功能,在高职教育阶段如何让大学语文更好地服务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本文研究的主旨。

本文在分析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和途径,并结合自身所在学院的实际情况,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进行实践探索。

随着高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以及人们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关注,大学语文如何适应高职教育,为高职学生当前就业和将来可持续发展搭建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成为高职院校函待解决的课题。

一、关于综合素质“素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种解释:(一)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二)素养;(三)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

在教育领域中“素质”应是以上三种意义的综合,即是以人先天的生理为基础,经过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

由于素质是一种心理品质,它可以通过外在形态(人的言行)来体现,左右着人对待外界和自身的态度,影响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综合素质是一个总体概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四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本领;身体、心理素质是支撑的本钱。

语文课程既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又是文化的载体,作为传承文化、价值观念的工具,维系人类社会的绵延发展。

它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功能。

工具性表现出来的是语文课程外在价值和意义,人文性则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内在价值和意义。

因此,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某种生活技能的活动,它更是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是把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受教育者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的一个过程,对学生的人生观乃至世界观的形成都有着重大影响。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当前,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就是“准就业”教育的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遭遇许多尴尬:从高职院校目前使用的教学计划来看,除了文科类专业外,一般理工类专业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即使有个别专业将大学语文作为选修课供学生来学习,最终也没有什么学生来选。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探讨论文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探讨论文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探讨论文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探讨论文[论文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改革[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在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着许多弊端,高校语文教师应与时俱进,对大学语文进行深度改革,创出自已的特色,使其充分发挥其人文价值和功用价值。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才兴起,之后发展迅猛。

二十一世纪更是职业教育的新世纪。

但它不像普通高等教育那样有着上百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起步不久的高等职业教育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关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设置,很多院校也都是边摸索、边总结,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课程也面临着课程趋向边缘化、课程内容设置随意、课时量不足等种种问题。

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是由领导的重视程度、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陈旧、教师的被动消极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笔者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应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适应时代的要求,结合市场需求,与时俱进,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定位,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创出自己的特色,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独特功用,配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为高职院校培养出博而专的实用型人才。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价值取向(一)大学语文的人文价值取向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这里的“文化素质”重点是指人文素质。

它是大学生诸多素质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对于其它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因此,在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

大学语文以文学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及优秀传统熏陶、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较高的人文理性情感和独立的文化视角。

但是,职业教育具有它的市场导向性。

高职院校重点是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专业人才,许多人认为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否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和实用技术。

浅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浅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浅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随着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与发展,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也愈加热烈。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础性课程,直接关系到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形成,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进行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旨在就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方向和策略进行探讨。

一、语文课程改革的内在需求(一)增加教学内容的灵活性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应该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特点,将教学内容做到灵活多样,并且与学生的专业或实践需求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可以包括人文、社科、自然科学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在教学内容上需要适时追赶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为学生提供新鲜的、前沿的知识内容,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应该增强针对性和实践性。

教学内容和方案应该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通过课堂讲授,并组织学生参加实际或模拟的情境训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三)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果,包括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前预习、课堂互动等方式,将传统的纸笔式的传授方式改变成更加富有创意和多样性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加强评价的科学性和多样性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评价既要突破传统的考试主要只考查词汇和语法的惯例,也要尽可能的突破单一而刻板的评价方式,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科学性。

应合理设计课堂练习、期中期末考试、校内外比赛以及学科竞赛等,以及开展论文、报告、演讲等综合性实践性任务,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创新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有效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有效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象思维 能力 ,进而启发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加强创新思维能 起 稍 棒 ,尽 平 生 气 力 , 只一 棒 ,从 半 空 劈 将 下 来 …… 。 ” 力 ;三是语文技能层面 ,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 中 邢 福 义 先 生 对 这 段 文 字 的 动 作 描 写 给 予 了 高 度 评 价 , 然
使 大 学 语文 课 更 好地 和 其 他 人文 选 修 课 衔接 ,形 成 一种 互 补 本 来 是 很 有 意 义 也 很 有 意 思 的 一 门 课 程 ,可 是 由于 个 别 老 关 系 ,也有 利 于 学 校 人文 教 学 资源 的有 效 利用 和 整 合 。有 了 师 缺 乏 上 课 的 语 言 艺 术 ,所 以 造 成 课 堂 上沉 闷 乏 味 ,这 样
体素质 ,而 不是学 生的某一项技能 ,这并不是 说忽视学生 的 力 量 融 会 在 一 起 , 自 己 的 生 命 才 能 焕 发 光 彩 , 常 言 道 , 写作等 技能训练 ,而 是举纲张 目,通 过加强文化 素养 ,调
动 学 生 自身 的积 极性 ,让 技 能 训练 超 越 课 堂教 学 的 范 围 。 大 学 语 文从 总体 上看 还 属 于 人文 科 学 的 综合 基 础 课程 ,
国语 言 文字 的能 力 ,包 括 掌 握 文字 、语 法 、修 辞 知 识 ,提 高 后 接 着 说 : “ 果 作 者 不 用 这 些 生 动 的动 词 描 绘 ,而 是 仅 如 写 作 水 平 ,提 高 表 达 能 力 , 以更 好地 适 应 社会 需 要 。这一 教 仅 使 用 我 们 常 用 的 动 词 ‘ ’ , 写 成 大 虫这 么 一 搞 , 武 松 搞 学 目标 和 大 学 中 的不 少 人文 社 会 科 学课 程 是存 在 重 合 的 ,但 那 么 一搞 , 大 虫 又 这 么 一 弄 , 武 松 又 这 么 一 弄 ,那 效 果 可 大 学 语文 课 同 时又 具有 其 自身 的特 色 。 想 而 知 。 ”邢 福 义 先 生 边 讲 边 适 当地 表 演 那 些 动 作 令 晚 生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讨论文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讨论文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讨论文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讨论文大学语文课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对高职学生语文能力、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边缘化处境及高职学生的语文水平并不容乐观:很多高职院校未将大学语文课确定为公共必修课,即使开设也存在着课时不足、教师转岗、教学内容传统、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大等一系列问题;大部分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词汇贫乏、句式单一、语句不通,学生大都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量偏少,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不足,人文知识底蕴不足,文化意识淡薄。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文化精神的给养。

因此,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十分迫切。

实质上,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兴办与发展的进程中,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改革的步伐似乎从未间断过,因此,就原有基础而言,高职大学语文课现阶段应处于“再建设阶段”。

所谓“大学语文课程再建设”,是指在已有的改革和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

宏观上,建立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微观上,从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教学资源建设、网络平台建设、师资建设、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等方面,全方位、系统化、具体化的建设。

2009年,原教育部张尧学司长提出“两个系统”理论,即针对高职学生,要注重“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和“系统的动手能力培养”,也就是主张建立基础理论课系统和实践课系统,这个主张针对高职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起到了及时纠偏的作用,对大学语文教学也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更多的高职教育工作者真正认识到:“高职办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高职院校首先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然后使其具有适应就业需要的专业技能,再是促进其能够可持续发展,提高终身学习能力。

”教育部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做了这样的描述:“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能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与实践论文.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与实践论文.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与实践论文2018-11-17摘要: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下,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引入先进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打造信息化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有效提升当前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水平。

本文就对于现阶段大学语文课程信息化改革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具体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信息化改革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下,信息技术已经对当前教育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也成为了当前社会非常重要的发展动力。

在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本身为教学方式和方法带来了很多新的变革。

我们在展开相关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扭转观念,主动适应信息时代下的新的需求和挑战,合理地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对当前大学语文教学活动进行更换的辅助和支持,构建一套更加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大学语文教育体系,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一、思想理念上“迈出第一步”在当前信息时代下,大学语文要想实现有效地创新,引入信息化的教学策略和思路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应该改变以往的教育思路和教育理念,积极地引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思路,给予教育信息化以充分的支持和配合,紧密跟随时代的脚步。

高职院校的教育应该是具备较强前瞻性特点的教育,而不是“孤芳自赏”、“养尊处优”的教育。

我们应该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对于当前的教育思路进行积极的扭转,要使知识“活起来”,让语文这门学科能够体现出更强的时代性特点。

例如,《百家讲坛》是一档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的节目。

之所以这个节目能够广受欢迎,就是由于其基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时代化的新元素,配合信息技术手段加以辅助,让历史知识具备了更强的视听感染力和传播效果,做到了雅俗共赏。

信息时代所带来的变化是十分惊人的,同时又是有规律可循的。

我们应该积极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不断地进行分析和改进,进而更好地提升当前大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落实成效。

关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初探范本精选

关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初探范本精选

关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初探关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初探内容简介:关键词:大学语文;高职教育;人文基础;课程改革论文摘要:大学语文课程重新受到重视,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个人和国家民族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有着广阔的发展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关键词:大学语文;高职教育;人文基础;课程改革论文摘要:大学语文课程重新受到重视,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个人和国家民族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大学语文课程重新受重视是大势所趋自从1978年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以来①,大学语文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

三十余年中,大学语文可谓经历了大起大落:由最初的蓬勃兴旺——各高校普遍开设大学语文为非中文系学子必修课,到后来的黯淡无光—逐渐转为高校课程体系中可有可无的边缘课程,而尤其近十年,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存废也已赫然出现在报刊媒体上,屡见不鲜。

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的下降,有着复杂的原因。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几乎所有的社会生活领域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这场经济运动之中。

知识分子纷纷下海,人文精神普遍陷落,人文学科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关于学科实用性的诸多质疑,而理工商法专业则因其明显的实用性特征得到了切实的关注和发展,进一步挤压了人文教育的空间,使得大学语文从大学生必修课转为必修的选修课,再转为选修课,甚至在选修课上消失。

从学科内部来看,体制的忽视使得大学语文课程师资普遍下降,而教材的良莠不齐也使教师无所适从,在教学方法上继续奉行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仍然满足于对篇章字词的条分缕析,对思想内容的总结概括——所有这些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高四语文”的称谓就是这种抵触情绪的表露。

由此可见大学语文遭遇了很大的困境。

实际上,从“1997年开始,中国语文教育就遭遇了广泛的批评和讨论。

【大学语文高职高专版】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的论文

【大学语文高职高专版】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的论文

【大学语文高职高专版】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的论文【摘要】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课程可以说是绝大多数学科的基础。

学好这门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开展对于其它课程的学习,而且也有助于高职院校开展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因此,开展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与研究工作,意义十分重要。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学语文;教学在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时期,高职院校已经成为了我国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

但是,由于高职院校逐年强化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大学语文课程不断得到弱化,并且一部分院校已经将其从必修课改为了选修课,这些顺应时代发展的课程改革变化,一次又一次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底线发起了冲击。

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吹响了创新、创业模式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号角,也对高职院校中的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警示。

要求他们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担,提高自己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营造更好的教学效果。

只有所有参与到其中的人统一思想,提高教学改革认识,才能让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走出现在的尴尬局面,走上顺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正确之路。

一、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现状首先,教材中的内容陈旧,具有创新性的知识点很少。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采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在编写方面上仍然沿袭了高中语文课程的编写模式,这类教材,不能够让当今大学生在踏入社会后,迅速与当代社会的发展相接轨。

虽然,在大学语文教材中不乏《史记》等优秀的我国古典文学作品,更有大量的中西方近现代优秀文学作品。

但是,学生在学习过这些优秀的作品之后,并没有一种方式让他们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其次,现存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陈旧,形式单一。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仍是应试教育,多数大学语文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依然中规中矩,缺乏创新。

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趴着听,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根本不能为师生开展互动创造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讨的论文
2019-05-19
论文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改革职业能力
论文摘要: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应打破传统观念。

以能力模块构建高职语文能力训练综合课程,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融入高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纲要的出台,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高校大学语文课的关注。

许多学校纷纷作出反应,有的学校已经把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学校的必修课程。

但我们也不难发现。

对大学语文课的重视和强调也仅仅局限于本科院校之中,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情况依然不容乐观,甚至处境更加困难。

高职语文如何才能走出困境。

如何进行课程改革。

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面对的实际问题。

一、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
目前,在高职院校中依然保留大学语文课程的院校并不多,而且呈现出减少的趋势。

2007年。

江苏省教育厅进行了大学语文青年教师培训。

从10月份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青年教师培训来看,全省参加培训的教师数量不少。

基本涵盖了省内的主要高职院校。

但在这些教师中,大部分都已经不再担任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

在学校取消大学语文课的情况下。

或者在学校创办文科专业的情况下转为专业教师,或者以上选修课为主,成为学校教师队伍的边缘全体。

即使保留了大学语文课程的部分学校,课时也在不断压缩,有的学校大学语文课只有一二十课时。

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点缀。

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有什么用处,这已经成为高职院校领导和各专业系部负责人关心的主要问题。

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中该承担什么任务、能够承担什么任务。

也就是大学语文课在高职院校的存在价值。

是影响高职语文生存的主要问题。

也是从事高职语文教育的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之所以在高职院校受到众多质疑,主要是由于目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不吻合造成的。

从目前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来看,各自为政、定位模糊、缺少自身特点是普遍的现象。

从近几年对大学语文的讨论来看,对大学语文的定位,专家和学者们见仁见智,存在认识上的极大分歧,有坚持人文性和审美性的。

有坚持应用性、实用性的。

前者从人文素质教育的角度探讨大学语文的社会价值。

后者从语文能力培养角度探讨大学语文的实用价值。

但这还只是一般层面上的讨论,没有具体到不同类型院校自身的教育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追求。

高等教
育院校存在很大的差异,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上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

本科院校且不论。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以面向基层工作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作为自身的教育目标。

所有的课程均是按照实用型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的具体能力要求来进行组织和安排的,或者说是按照完成相关工作任务需要的能力模块来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

在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中,大学语文课程如果还局限于人文素质教育、并以此来组织教学的话,必然游离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之外。

受到专业课程挤压是不可避免的。

融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中,并承担相应的任务。

是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走出困境的不得不做的选择。

三、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
高职大学语文要融人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就必须进行课程的改革,放弃一贯的思维模式,实现认识上的转变。

首先要解决大学语文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其次是要解决大学语文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

(一)高职大学语文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高校的大学语文课,传统上承载着中国文化传播的任务。

因此。

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也往往注重于人文素质的培养。

人文素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已经成了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因此,近年来有不少高校,包括高职院校,不断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的力度。

增开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并以学分的形式纳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中。

例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正在建立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体系。

明确规定学生必须修满6学分的素质教育课程才能毕业。

在这种情况下。

大学语文已经不必一定要承担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这个任务可以通过大学语文教师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来完成。

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的开设,并不是说它可以完全替代大学语文课。

高职大学语文从素质教育中摆脱出来后,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定位,立足语文本身,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由知识传授课程转变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训练课程,使大学语文课融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中去。

(二)高职大学语文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
高职大学语文作为全院性的公共课。

与各专业的课程存在很大不同。

专业课程面对本专业学生。

可以围绕具体专业技术工作项目所需要的技术组织不同的教学,大学语文课面对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承担的是所有学生从事职业工作都需要的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的任务。

因为涉及大学语文课程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关系。

所以首先要对职业能力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职业能力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应该包括一个职业工作者从事职业工作所需要的各方面能力。

专业技术能力是职业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但并不是全部。

专业技术之外,职业工作还需要一个人具有分析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流表达能力。

如果说专业技术是硬实力的话,分析判断、组织协调、交流表达就是软实力。

一个人职业工作的成就。

很大程度上受到软实力的影响。

因此,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在摆脱了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后,应该把课程的教学目标转移到学生软实力培养上来,可以把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成为语文综合能力训练课程,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的训练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以语文能力模块对语文综合能力进行分解设置课程,实现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使课程成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环节。

虽然职业工作所需要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应该渗透在高职院校所有的课程教学中,但从整个职业能力培养来看,语文综合能力训练课程的设立,可以弥补专业课程教学无法承担的相关工作,可以使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这也是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完善。

四、高职大学语文改革的探讨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但如何进行改革,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思考。

如果高职大学语文课由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向应用型课程转变的话。

高职大学语文改革,可以考虑按照能力模块的方式来进行。

(一)教学内吝
将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分解为若干能力模块,如阅读理解能力、职业事务处理能力、职业语言能力、书写能力等。

可以以职业工作阅读、职业事务写作和职业语言训练来单独设立课程。

对于单独设置的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再进行具体化。

围绕职业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单个工作项目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和训练。

这样就可以通过不同工作项目的模拟训练,使学生达到相关的能力水平。

(二)教学方式
语文综合能力训练课程的具体教学,应以训练为主。

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式。

学生学习的重点不在于掌握理论知识,而是就某项具体工作的完成能力。

比如,就学生日后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经济调查,在基本讲解经济调查报告的基础上,让学生具体完成一个调查的全过程,最后形成一份调查报告。

也就是说,教学方式应以训练为中心,使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训练的引导者。

(三)课程改革存在的困难
由于以能力模块的形式分解了课程,单独设立的课程既统一于语文综合能力课程之下,有各自存在独立性,这样在课程的安排上会遇到课时的问题,如果学校不能给予相应的课时保证,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就很难真正取得效果。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但高职大学语文应积极参与到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工作中去,融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去,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是高职大学语文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