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材料设置三议.doc

合集下载

区角活动环境创设教研(3篇)

区角活动环境创设教研(3篇)

第1篇一、引言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空间。

区角活动环境创设是区角活动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提高区角活动环境创设的质量,本教研活动旨在探讨区角活动环境创设的原则、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二、区角活动环境创设的原则1. 安全性原则:区角活动环境应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安全,包括场地、设施、材料等方面。

2. 丰富性原则:区角活动环境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满足幼儿不同阶段、不同兴趣的需求。

3. 互动性原则:区角活动环境应鼓励幼儿之间的互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4. 创新性原则:区角活动环境应具有创新性,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美观性原则:区角活动环境应注重美观,营造温馨、舒适的学习氛围。

三、区角活动环境创设的方法1. 合理规划空间: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区角活动空间,确保每个区角都有足够的空间供幼儿活动。

2. 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如积木、拼图、绘本等。

3. 设计富有教育意义的场景:将教育目标融入区角活动环境,如在阅读区设置“动物森林”主题,让幼儿在阅读中了解动物的特点。

4. 创设互动区域:在区角活动环境中设置互动区域,如角色扮演区、建构区等,让幼儿在互动中学习、成长。

5. 注重环境变化:根据季节、节日、节日活动等,适时调整区角活动环境,保持幼儿的新鲜感和兴趣。

四、区角活动环境创设的技巧1. 搭建多功能区角:将不同类型的区角进行组合,如将阅读区与建构区结合,让幼儿在阅读中学习建构技巧。

2. 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现有资源,如利用废弃物品制作教具,降低活动成本。

3. 激发幼儿参与:鼓励幼儿参与区角活动环境的创设,如让幼儿共同设计区角名称、布置区角等。

4. 适时调整环境: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适时调整区角活动环境,保持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5. 加强教师培训:定期对教师进行区角活动环境创设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幼儿园区角活动教研分享(3篇)

幼儿园区角活动教研分享(3篇)

第1篇一、引言幼儿园区角活动是幼儿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它能够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区角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园定期组织区角活动教研活动。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分享总结。

二、教研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越来越注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区角活动作为一种能够满足幼儿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教育形式,越来越受到幼儿园教师的重视。

然而,在实际开展区角活动过程中,教师们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惑,如区角设置不合理、活动内容单一、幼儿参与度不高、教师指导不到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区角活动的质量,我园开展了本次教研活动。

三、教研活动内容1. 区角设置与规划教研活动首先对区角设置与规划进行了深入探讨。

教师们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共同分析了各个区角的功能和特点,提出了以下建议:- 区角数量与分布: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活动需求,合理设置区角数量,确保每个区角都有足够的空间供幼儿活动。

- 区角布局:区角布局要考虑幼儿的行走路线,避免交叉干扰,同时也要考虑到光线、通风等因素。

- 区角材料:区角材料要丰富多样,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既能激发幼儿兴趣,又能促进幼儿发展。

2. 活动内容与指导针对活动内容与指导,教师们进行了以下讨论:- 活动内容:活动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 活动形式:活动形式要多样化,包括个体活动、小组合作、集体活动等,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 教师指导:教师要在活动中起到引导和促进的作用,关注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3. 幼儿参与度与评价提高幼儿参与度是区角活动的重要目标。

教师们分享了以下经验:- 激发兴趣:通过游戏、故事、音乐等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 培养合作: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 评价方式:采用观察、访谈、作品分析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

双线三议:基于儿童本位的幼儿园主题审议实践研究

双线三议:基于儿童本位的幼儿园主题审议实践研究

双线三议:基于儿童本位的幼儿园主题审议实践研究【摘要】在课改的浪潮中,坚守“儿童本位”理念的课程审议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之路的必然要求。

我园在课改实践中,以“主题审议”为基点,通过不断地实践与思考,以上下联动的“双线”审议制度为抓手,有效落实“三议”进程,让审议充满儿童的味道,保证教师人人参与审议,提升教师课程意识,有效推进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步伐。

【关键词】儿童本位园本化主题审议实施路径在幼儿园课程改革倡导下,我园课程在原有主题的基础上的从实际出发进行再构和整合,多元化、自主性地执行主题计划。

当前,教师对主题从“知”到“行”最后到“再认知”。

但是在这个动态课程实施过程中表现出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教师课程敏感力不够。

对现有教材存在“拿来主义”思想,关于幼儿的经验点及经验生长点不做客观实际的分析,对教材内容没有深入理解,照搬教材灌输于儿童,不能很好地将幼儿园现有的课程进行融合。

二是教师课程执行力不强。

教师对教材目标、价值判断解读不通透;教师对于自身定位不准确,没有厘清自己在课程执行中的角色定位,不明白自己需要什么、需要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等等;教师对于突发关键事件捕捉不及时;课程执行过程中未能从儿童本位出发,对于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把握不准等等。

三是课程执行过程中只关注教学活动的指导策略。

考虑“怎么教”为主,而忽视了儿童的“怎么学”和“学什么”,不能及时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调整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也未能及时根据本园、本班儿童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灵活有效地执行课程,导致课程园本化、班本特色凸显不够。

于是,如何提高课程实施中基于儿童本位的主题审议成为我园课程实施管理的重点。

一、儿童本位理念的意蕴儿童本位就是“以儿童为本”,就是以儿童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简而言之,即以儿童为中心,其他人或事物必须服务于其儿童利益的理念和观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方面发展的教育”。

2024年幼儿园科学区角方案

2024年幼儿园科学区角方案

2024年幼儿园科学区角方案一、背景介绍科学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正处于探索世界的敏感期,在科学教育中可以促进幼儿的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因此,科学区角作为幼儿园的特色区域之一,应该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目标设定1.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其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2.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供丰富的科学材料和实验设备,为幼儿提供探索科学的机会和场所。

4.通过科学区角活动,丰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交往能力。

5.搭建幼儿家庭与幼儿园的桥梁,加强家园合作。

三、活动设计1.主题布置根据不同的科学主题,设置相应的布置,如太空、自然、生物等。

使用明亮的色彩和夸张的道具,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布置含有科学元素的角落,如宇航员服饰、昆虫标本、显微镜、植物标本等。

2.科学实验区设立一个简单的实验区域,提供一些适合幼儿的简单实验,如水的冰、水的蒸发、纸的变化等。

配备必要的实验工具和安全措施,确保幼儿的安全。

3.观察区域设置一个观察区域,用于展示一些有趣的实物和生物,如昆虫、植物、石头等。

提供放大镜和放大镜,让幼儿能够仔细观察和探索。

4.材料搜集角在科学区角设置一个材料搜集角,提供一些常见的科学材料和工具,如磁铁、镜子、金属、绳子等。

鼓励幼儿自主搜集和使用这些材料,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和探索。

5.探索角在科学区角设置一个探索角,鼓励幼儿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提供一些问题提示卡片,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找到答案。

同时,通过和其他幼儿的合作和讨论,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科学故事角在科学区角设置一个科学故事角,展示一些有趣的科学故事和图片。

引导幼儿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科学知识,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7.家园合作鼓励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科学区角的活动,可以邀请家长来分享自己的科学知识或经验,或者组织一些家庭科学实验和探索活动。

【区角进阶】评估指南理念下的幼儿园区域材料投放建议

【区角进阶】评估指南理念下的幼儿园区域材料投放建议

【区角进阶】评估指南理念下的幼儿园区域材料投放建议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

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的。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形式,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教育功能主要通过区域材料来实现。

可见,区域材料是区域活动开展与实施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区域活动的质量。

本期我们一起来看看区域材料要围绕哪些特点来投放。

一、关于区域材料投放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在环境创设大项里,提到了关于玩具材料投放的具体评估要求:从考查要点上不难看出,教育部对于环境玩具材料的质量是非常重视的,这种质量体现以下六点:1.低结构化2.种类丰富3.数量充足4.真实的、生活化的材料5.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6.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现代生活的发展。

二、区域特点及材料投放(一)角色游戏区角色区特点:1、生活性区域中有生活化的游戏环境以及真实的或替代性的操作材料。

2、虚构性幼儿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始终处于假想状态,模拟着他们所了解的生活中的角色与情节,或者模拟他们假想出来的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情节。

3、性别差异性幼儿根据性别差异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4、转换性幼儿往往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自觉或不自觉地与其他相关区域产生主动联系与交往,并可能在此基础上,打破班级界限,充分利用和分享不同的游戏资源。

5、自主性和创造性幼儿在游戏中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和扮演角色、自主活动,并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

6、交往性幼儿在各种社会情境中与其他幼儿互相交往,激发社会行为。

角色区各个区域的材料投放:1、场景类儿童尺寸的家具、各主题空间的标志、用以分隔空间的栅栏、屏风或其他材料、商业亭、收纳物品的储物柜、布景、小交通工具、可搭建成小家具的大型积木等。

2、装扮类各类角色装扮服装(警察服、医生的白大褂等),表演性服装,头饰与发套,饰品(项链、化妆盒等),纱巾、短裙、小翅膀、腕花、披风等有明显装扮效果的材料等。

幼儿园活动区角教研结果(3篇)

幼儿园活动区角教研结果(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活动区角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为了提高幼儿园活动区角的教育质量,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我园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活动区角教研活动。

现将本次教研活动结果总结如下。

二、教研目标1. 了解幼儿园活动区角的概念、功能及作用;2. 探讨如何创设具有教育价值的活动区角;3. 分析幼儿园活动区角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4. 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幼儿园活动区角的教育质量。

三、教研内容1. 幼儿园活动区角的概念及功能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专家讲座等形式,使教师们对幼儿园活动区角的概念、功能及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活动区角是幼儿园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它通过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和空间,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2. 创设具有教育价值的活动区角(1)教师们共同探讨了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创设具有教育价值的活动区角。

例如,小班可以设置生活区、角色区;中班可以设置科学区、美术区;大班可以设置阅读区、建构区等。

(2)教师们还讨论了如何根据活动区角的主题,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和工具,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分析幼儿园活动区角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教师们通过观察、反思,发现幼儿园活动区角存在以下问题:活动区角设置不合理、活动材料单一、活动内容缺乏层次性、教师指导不到位等。

(2)针对以上问题,教师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①优化活动区角设置,确保活动区角的功能性和实用性;②丰富活动材料,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③设计多层次的活动内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④加强教师指导,提高幼儿在活动区角的学习效果。

4. 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1)教师们通过参加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2)教师们还通过观摩、研讨、交流等形式,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提高。

四、教研成果1. 教师们对幼儿园活动区角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创设具有教育价值的活动区角。

对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研究

对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研究

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第一步,也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孩子们最常接触的活动形式之一,其目的是让幼儿在游戏和探索中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区域活动的材料选择和投放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程度,然而,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往往会被忽视。

因此,开展有关幼儿园活动区域材料投放的调查研究对于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调查和研究幼儿园活动区域材料投放的现状,可以从幼儿对活动区域材料的实际需求方面着手,促进幼儿园合理投放活动材料,优化活动设计方案,有助于幼儿园更好地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还可以总结并分享优秀的实践经验,为其他幼儿园提供借鉴和参考。

因此,开展幼儿园活动区域材料投放的调查研究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活动设计、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等方面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是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创设立体化育人环境,即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有效运用集体、分组和个别相结合的活动形式,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

常规区域包括美工区、表演区、角色游戏区、益智区、语言区、科学区等,这些区域提供了不同类型的材料和活动,以满足幼儿的需求和发展阶段。

此外,特色区域和主题区域也是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体现地域特色和主题教学,引导幼儿在自主活动中实现特定的学习目标。

本文对幼儿园常规的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投放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这里,材料指的是那些被用于幼儿游戏的物品,包括专门为幼儿游戏而制作的玩具,日常物品以及自然材料等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材料和常规应该促进儿童与环境的积极互动,而区域活动则为具有广泛兴趣和能力的儿童提供了适合发展的材料。

浅谈大班科学区角材料投放及调整原则

浅谈大班科学区角材料投放及调整原则

浅谈大班科学区角材料投放及调整原则大班科学区是幼儿园的重要教学环境之一,科学区的材料投放和调整对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从材料的投放和调整原则两方面进行浅谈。

首先,材料的投放原则。

投放材料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在材料的种类、数量和难度上要经过精心的选择。

科学区的材料应具有鲜明的科学性质,可以涉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科学实验、自然资源等。

投放的材料要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能够促进他们的感知、认知、思维、语言、动手等多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投放的材料要因材施教,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发展特点和需要不同,投放材料要符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

比如,对于3-4岁的幼儿,材料的投放要注重感官经验的培养,如提供各种颜色、形状、质地的材料;对于4-5岁的幼儿,材料的投放要更加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如提供简单的实验材料、拼图等。

此外,材料的投放要注重季节性和主题性,及时更换和调整材料,以适应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其次,材料的调整原则。

科学区的材料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

在调整材料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是适应能力原则。

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有限,在材料的选择和调整上要符合他们的实际能力水平,材料的难度不宜过高或过低,要有适当的挑战性,能够融入幼儿的学习情境。

其次是循序渐进原则。

幼儿的认知发展是连续的、逐渐提高的过程,材料的调整要有阶段性,要根据幼儿的发展变化和学习需要进行渐进式的调整,以促进幼儿的持续进步。

再次是因材施教原则。

每个幼儿的成长和发展都有其个体差异,调整材料要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地投放和调整,让每个幼儿在科学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和发展的材料。

最后是参与性原则。

科学区的材料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参与性,让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中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幼儿园科学区创设与指导

幼儿园科学区创设与指导

幼儿园科学区创设与指导一、活动背景幼儿园科学区是幼儿学习科学知识、发展探究能力的重要场所。

在科学区,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材料,进行自主探究和操作,从而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创设一个适合幼儿探究和学习的科学区至关重要。

二、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概念。

4、培养幼儿合作学习和分享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1、场地准备:选择一个安静、宽敞、明亮的空间作为科学区,确保有足够的空间供幼儿操作和探究。

2、材料准备: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选择适合的科学实验材料和工具,如显微镜、放大镜、各种植物、动物标本、电路元件、磁铁、沙土等。

同时,也要准备一些记录表、笔等辅助工具。

3、教师指导:教师需要在科学区中观察幼儿的操作和探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幼儿的安全。

四、活动过程1、引入话题: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展示有趣的现象来引入话题,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教师可以问:“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水会结冰?”等。

2、探究实验:让幼儿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材料和工具进行探究实验。

例如,幼儿可以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细节,或者用磁铁吸引各种物品,或者组装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等。

3、观察记录: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记录观察结果和实验现象,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图画或符号记录观察到的植物生长情况或电路连接情况。

4、分享交流:在活动结束后,组织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和心得体会。

例如,教师可以问:“你们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你们是怎么做的?”等。

5、教师点评:教师对幼儿的探究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指出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我们成功地创设了一个适合幼儿探究和学习的科学区。

在活动中,幼儿们积极参与、动手实践,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概念,同时也培养了合作学习和分享的能力。

幼儿园科学区材料投放

幼儿园科学区材料投放

幼儿园科学区材料投放幼儿园科学区是孩子们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兴趣的重要场所,而科学区的材料投放对于孩子们的科学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科学区材料投放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材料的选择要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们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是有限的,因此在选择材料时,要注重材料的简单易懂性和趣味性。

比如,可以选择一些颜色鲜艳、形状各异的实物,如水果、玩具等,来帮助孩子们对科学知识有直观的认识和体验。

其次,材料的投放要有规划和组织。

科学区的材料投放不宜过多,也不宜过杂,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内容的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布置。

比如,可以按照不同的主题或科学实验项目进行分类,将材料放置在相应的区域,方便孩子们进行选择和利用。

另外,材料的更新和维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孩子们认知水平的提高,科学区的材料也需要不断更新和补充。

同时,要定期对材料进行检查和清洁,确保材料的完好和安全性,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最后,要注重引导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在材料投放的同时,要注重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科学区的学习中能够得到启发和乐趣。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引导孩子们主动去探索和实验,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总之,幼儿园科学区材料投放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科学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

只有在材料选择、投放规划、更新维护和学习引导等方面做到位,才能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真正有益、有趣的科学学习环境。

希望各位老师和工作人员能够重视这一工作,共同努力,为幼儿园的科学区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

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

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科学区角活动。

科学区角是学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育空间,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的重要平台。

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区角的作用,我们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学区角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首先,我们将组织“科学小实验”活动。

在科学区角中,我们将设置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小实验装置,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进行实验。

比如,我们可以设置一个水槽,让学生在其中进行水波传播的实验;或者设置一个小型天平,让学生在其中进行物体的称重实验。

通过这些小实验,学生可以亲身感受科学知识的奥妙,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其次,我们将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在科学区角中,我们将设置一些探究性的科学问题,让学生自由选择并进行探究。

比如,我们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月亮看起来会有不同的形状?”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模型,进行观察和探究。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问题的探索欲望,提高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此外,我们还将举办“科学展示”活动。

在科学区角中,我们将设置一些科学展示装置,展示一些有趣的科学现象和实验。

比如,我们可以设置一个光学幻影装置,让学生们观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或者设置一个简易的电磁装置,让学生们观察电磁感应的现象。

通过这些科学展示,学生可以在观察中学习,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兴趣。

最后,我们将进行“科学创意”活动。

在科学区角中,我们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并制作一些有趣的科学作品。

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们制作一个简易的风力发电机,或者设计一个能够自动浇水的植物灌溉装置。

通过这些科学创意活动,学生可以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的热情。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科学区角活动,我们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

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

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在幼儿园的科学区角,提供适合幼儿探索、观察和实验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科学区角是培养幼儿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的重要场所,因此选择合适的材料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适合幼儿园科学区角的材料推荐。

首先,颜色混合实验是幼儿园科学区角的经典实验之一。

为此,我们可以准备一些食用色素和一些透明容器,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将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混合在一起,观察颜色的变化。

这样的实验可以帮助幼儿认识颜色的混合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其次,水的状态变化实验也是很适合幼儿园科学区角的实验之一。

我们可以准备一些冰块、水杯和火柴,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将冰块放入水杯中,然后用火柴加热观察冰块的状态变化。

通过这样的实验,幼儿可以认识到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精神。

另外,简单的植物生长实验也是很适合幼儿园科学区角的实验之一。

我们可以准备一些小花盆、土壤和种子,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种植一些植物,并且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通过这样的实验,幼儿可以亲身体验到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细心。

最后,简单的浮沉实验也是很适合幼儿园科学区角的实验之一。

我们可以准备一些不同密度的物体和一个装满水的容器,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将这些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浮沉情况。

通过这样的实验,幼儿可以认识到不同密度物体的浮沉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总的来说,幼儿园科学区角的材料选择应该以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为目标,因此选择能够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以上推荐的材料能够为幼儿园科学区角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让幼儿在科学探索中快乐成长。

大班主题活动下区域环境的创设和材料投放

大班主题活动下区域环境的创设和材料投放

大班主题活动下区域环境的创设和材料投放近年来,幼儿园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和主题教育。

在大班主题活动中,为了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创造力,创设一个适宜的环境并进行材料投放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大班主题活动下区域环境的创设和材料投放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方式和建议。

一、区域环境的创设创设一个有利于大班主题活动的区域环境,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首先,应根据不同的主题活动确定相应的区域设置。

例如,如果主题是海洋,可以创设一个海底世界的角落,包括海洋动物的模型、海藻和珊瑚等装饰物,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次,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要注重布局的合理与清晰。

为了使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参与主题活动,可以在区域内设置不同的角色扮演区域、动手创作区域和展示区域,有条理地安排各种活动。

最后,要注意区域环境的美观和环保。

选择适合主题的装饰材料,同时避免使用对幼儿有危害的化学材料。

利用可回收的废旧材料进行环保手工创作,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材料投放的重要性在大班主题活动中,适当的材料投放可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促进幼儿的探索和发现能力。

首先,通过丰富多样的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例如,在主题活动是科学实验时,提供各种实验器材和材料,让幼儿亲身参与,探索科学的奥秘。

其次,材料投放可以提供幼儿的实践机会和动手能力。

通过提供合适的材料,幼儿可以动手制作工艺品、绘制画作等,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另外,材料投放也有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和合作能力。

在某些主题活动中,可以设置团队合作的任务,为幼儿提供共同工作和交流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有效的方式和建议1. 充分利用教具和设备:教具是创设区域环境和进行材料投放的重要工具。

可以通过购买或自制相关的教具和设备,使环境与主题更加吻合,增加幼儿的参与度。

2. 合理安排时间:在大班主题活动中,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和参与。

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方案

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方案

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幼儿的观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促使幼儿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科学知识。

二、活动内容:1.科学小实验: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幼儿亲自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例如,使用醋和小苹果进行发酵实验,观察苹果的变化情况。

2.植物观察: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兴趣。

例如,每周给每个幼儿一颗豆芽的种子,让他们亲自照顾并观察豆芽的生长情况。

3.动物观察:通过观察动物的特征和行为,让幼儿认识动物的多样性。

例如,带幼儿们参观动物园,并观察不同动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4.天文观察:通过观察天空中的星星和月亮,培养幼儿对天文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晴朗的夜晚,带幼儿们观察星星和月亮,并讲解天文知识。

5.大自然探索:带幼儿到郊外或公园进行野外考察,发现和观察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和自然景观。

例如,带幼儿们去观察蜻蜓、蝴蝶、花朵以及日出日落等自然现象。

三、活动流程:1.引入:通过唱歌、游戏或者故事等方式引入本次活动的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实施活动:按照预定的内容进行活动,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和探索。

3.分析结果:让幼儿观察实验结果,并引导他们分析实验的原因和结果。

4.总结回顾:让幼儿回顾整个活动过程,总结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

5.结束:通过唱歌、讲故事等方式结束本次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和想象力。

四、活动设施和材料:1.实验室器材:如试管、滴管、显微镜等。

2.植物观察材料:如豆芽种子、花盆、土壤等。

3.动物观察材料:如显微镜、昆虫标本和鸟类照片等。

4.天文观察器材:如望远镜、星图、月亮模型等。

5.大自然探索材料:如放大镜、指南针、昆虫捕捉网等。

五、活动评价:1.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度、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对活动进行评价。

2.对幼儿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和总结等方面能力进行评价。

3.收集家长和其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活动方案。

幼儿园区角活动管理制度

幼儿园区角活动管理制度

幼儿园区角活动管理制度一、前言区角行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全面发展、激发兴趣、培养动手才干和自主探索才干的有效方式、令人惊叹不已!为了确保区角行动秩序、科学、有效地开展、欢欣鼓舞。

特制定本管理制度,规范园的设计、构造、管理及评价。

二、区角行动的意义区角行动是基于幼儿兴趣和发展需求,结合课程方向而设置的多样化区域。

通过自主选择、探索操作,幼儿具备:发展自主性和独立性:区角行动强调幼儿自主选择跟操作,增强其独立性和责任感。

提升动手操作才干:多样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有助于幼儿动手才干的增强。

培养社交才干:区角行动中,幼儿相互协作、分享、令人陶醉夜空!推动了社交才干的发展或前进、激励人心前行。

激发生产力跟想象力:通过开放式的材料和任务,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实行创作、无比幸福!激发生产力。

整合知识跟技能:区角行动往往涉及多个学科行业,有助于幼儿整合知识,推动全方位的发展或前进、激励人心前行。

三、区角设置原则确保性原则所有棱角及其材料必须确保信赖,防止尖锐、易碎、易吞咽的物品。

每个区角都应有清晰的提示,教师定期检查设备及材料,使用中的性。

放性原则区角设置要完全体现开放性,倾力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和操作方式、令人惊叹不已!给幼儿完全的自主选择权。

行动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区角,拓展他们的个性和生产力。

发展适宜性原则区角行动内容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及个体差异设计,确保行动的难度适中,既具有视性,又符合幼儿的实际才干、极富才华!互动性原则区角行动应激励幼儿之间的互动、如花儿绽放。

通过协作、分享和沟通,发展他们的社交技能和集团协作意识。

区角行动应设置有利于多个幼儿联合参跟的任务,推动他们的跟。

多元化原则区角设置要涵盖多种行业,包括语言、数学、科学、美术、音乐、建构等,确保幼儿通过区角行动具备获得全面的体验和研习机会。

四、区角设置的内容跟类型语言区角目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才干、聆听才干及读书兴趣。

各年龄段科学区材料投放

各年龄段科学区材料投放
.
中班科学区域活动
.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
.
科学区: 基本要求: 环境创设和材料摆放应便于幼儿的观察和探索;另外,科学区的探索活动需 要幼儿专注、投入,、动脑筋思考,所以,科学区最好与表演区等相对吵闹 的区域有一定间隔。 可以具有地方特色,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反应周围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自然想象。 主要材料有: 容器类、量具类、五金工具类、观察工具类、试验材料类、饲养工具
.
快乐转转转:幼儿能够通过 转动玩具锻炼幼儿的手指的 灵活性。
神奇的画棒:双手一 起握住吸管转动,使 两边的团结合起来, 感受视觉变化的效果。
.
喂娃娃: 能较熟练的使用勺子,夹子或者 筷子给娃娃喂食物。
跳舞的小丑:感知磁性 这么小的 娃娃,对磁力实验的感知太难!
.
贪玩的蝴蝶:幼儿用附有磁铁 的花朵吸引蝴蝶活动
青蛙跳跳:两个杯子重叠, 上面的杯子压在橡皮筋上 弹起(感知弹性)
.
奶酪上的洞洞:将 绳子穿进洞洞里
魔方
.
小灯珠亮了(各种长短的电线、灯泡、各种 电池)
会跳舞的小人
.
看电影
神奇的纸
.
传声筒 线可以用多种材质制作。 轨道实验
.

电路:初步感知串联和并联
.
.
吹吹乐:感受风与速度的变 化
暗箱:提供手电筒、小娃 娃,幼儿进行找影子的实 验。
.
六子棋
笼子里的小动物:感受转动 速度与图像的变化 幼儿可 自制
.
五子棋
.
陀螺
摩擦起电:幼儿通过摩擦 塑料棒或者尺子,吸附干 燥的纸片等感受“摩擦起 电”现象
沙漏: 能通过沙漏大小和物品的大小,感 知沙漏的快慢。

关于幼儿园区域材料的提案

关于幼儿园区域材料的提案

关于幼儿园区域材料的提案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一个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其中的区域设置和材料选择对于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我在这里提出了关于幼儿园区域材料的提案。

首先,对于幼儿园的区域设置,我建议增加一些创意和探索的区域。

创意区域可以提供一些绘画、手工制作和搭建的材料,鼓励孩子们动手动脑,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探索区域可以提供一些实验、观察和探索的材料,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对于幼儿园的区域材料的选择,我建议注重材料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幼儿园的材料应该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没有有害物质,不会对孩子们的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材料的选择应该注重环保,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如纸张、纸盒等,让孩子们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另外,我还建议增加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材料,以丰富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

可以选择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品、民族乐器等,让孩子们了解和体验自己的文化传统。

同时,可以引入一些国际化的材料,如英语教具、国际音乐等,让孩子们接触不同的文化,拓宽他们的视野。

此外,我认为幼儿园的区域材料应该注重与课程内容的衔接。

材料的选择应该与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课程内容相结合,让孩子们在玩耍的同时,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数学区域可以提供一些计数、排序和分类的材料,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数学;在语言区域可以提供一些字卡、诗歌和故事书,让孩子们在玩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我建议幼儿园定期对区域材料进行检查和更新。

区域材料应该保持新鲜和有趣,定期更换一些新的材料,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幼儿园应该注重材料的维护和保养,确保材料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总之,关于幼儿园区域材料的提案主要包括增加创意和探索区域、选择安全和环保的材料、增加具有文化特色的材料、注重与课程内容的衔接以及定期检查和更新区域材料等。

幼儿园教研记录内容区角(3篇)

幼儿园教研记录内容区角(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重视。

在幼儿园教育中,区角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合作能力。

为了更好地开展区角活动,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我们幼儿园开展了关于区角活动的教研活动。

二、教研目标1. 了解区角活动的内涵和意义,明确区角活动的目标。

2. 探讨如何创设合理的区角环境,提高区角活动的有效性。

3. 交流区角活动中的实践经验和心得,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

4. 分析区角活动中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提高区角活动的质量。

三、教研内容1. 区角活动的内涵和意义区角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发展需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自由、自主、愉悦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探索、表达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活动。

区角活动的意义:(1)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2)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4)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 创设合理的区角环境(1)区角布局:区角应布局合理,便于幼儿操作和观察,同时保证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2)区角材料:区角材料应丰富多样,满足幼儿不同层次的需求,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3)区角氛围:区角氛围应轻松、愉悦,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

3. 提高区角活动的有效性(1)教师引导:教师在区角活动中要善于引导,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长。

(2)幼儿自主操作:鼓励幼儿自主操作,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合作学习:引导幼儿在区角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

4. 交流区角活动中的实践经验和心得(1)分享成功案例:教师们分享自己在区角活动中的成功案例,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2)交流问题与困惑:教师们交流区角活动中的问题和困惑,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5. 分析区角活动中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1)问题分析:针对区角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

区角活动教研实录幼儿园(3篇)

区角活动教研实录幼儿园(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区角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幼儿教师的关注。

为了提高区角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我园开展了区角活动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现场观摩等形式,探讨区角活动的有效实施策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活动时间:2021年3月15日三、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四、参与人员:园长、保教主任、各年级组长、区角活动负责教师五、活动流程1. 案例分析(1)案例展示:由各年级组长分别展示本年级区角活动的案例,包括区角设置、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活动效果等。

(2)案例分析:教师们针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区角活动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2. 经验分享(1)优秀区角活动分享:由负责区角活动的教师分享自己在区角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包括区角设计、活动组织、幼儿引导等方面的做法。

(2)互动交流:教师们就分享内容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区角活动的有效实施策略。

3. 现场观摩(1)观摩环节:组织教师们参观幼儿园各区域的区角活动,了解区角活动的实施情况。

(2)点评环节:观摩结束后,教师们对观摩到的区角活动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4. 总结与反思(1)园长总结:园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区角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对今后的区角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

(2)教师反思:教师们结合自身实际,反思自己在区角活动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活动实录1. 案例分析(1)案例展示大班区角活动案例:《趣味拼图》活动目标:通过拼图游戏,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过程:教师将拼图分发给幼儿,引导幼儿观察拼图图案,尝试拼出完整的图案。

活动效果:大部分幼儿能够独立完成拼图任务,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升。

(2)案例分析教师们针对《趣味拼图》案例进行讨论,认为该案例区角设置合理,活动目标明确,活动过程紧凑,幼儿参与度高。

同时,教师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增加拼图难度,提高幼儿的挑战性;关注个别幼儿的拼图进度,给予适当指导。

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材料设置三议

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材料设置三议

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材料设置三议参考范本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是一种幼儿个别化的、对周围生活中的自然事物和现象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

在科学区角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间接指导,而幼儿则自主选择材料,自由结伴,进行个别化的、操作性的学习。

这其中,材料设置质量的高低是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

在幼儿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投放材料的依据主要是两个:丰富与否,新颖与否。

然而材料的丰富性和新颖性只是评价科学区角活动材料的部分标准,而不是全部标准。

针对目前教师较为困惑的一些问题,本文谈一些自己的想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材料的加工程度——尽可能自然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帮助幼儿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科学教育本身的内容决定了在设置科学区角活动材料时,应让幼儿尽量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中探究。

科学区角活动材料根据其加工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成品材料。

一些现成的玩具、教具等,如可拆卸的人体模型。

(2)半成品材料。

根据教育目标进行部分加工的材料,或现成的加工程度不高的材料。

如将厚纸片剪成圆形,穿上几个小洞,以供幼儿用扭扭棒做成“毛毛虫”。

(3)自然材料。

如小动物、种子与果实、石块、碎布等。

我认为,科学区角活动的材料,只要没有危险,应尽量选用实物而不是替代品。

教师要引导幼儿并和幼儿一起随时收集身边易得、卫生、安全的可利用材料,供幼儿在科学区角活动时选用。

“尽可能自然”也符合经济、环保的理念。

我们可以结合幼儿园自身的物质条件,因地制宜、综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与材料。

我们不能一边苦叹科学区角材料不足,一边却对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材料视而不见。

我们也不提倡教师制作各种仿制品或一次性材料供幼儿开展所谓的科学学习。

例如,一些幼儿园将各种塑料袋放在区角中,供幼儿制作所谓的“环保服装”,这其实是一种“伪环保”,因为真正的环保行为应是反复使用、甚至不使用塑料袋的。

但是,材料“尽可能自然”并不代表不能使用一些成品或半成品材料。

在科学区角活动中,有以下两个问题值得注意:(1)材料缺乏科学性,部分器材,特别是一些成品科学器材更注重色彩、形象、童趣,而忽略所要体现的科学内容以及精准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材料设置三议
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是一种幼儿个别化的、对周围生活中的自然事物和现象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

在科学区角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间接指导,而幼儿则自主选择材料,自由结伴,进行个别化的、操作性的学习。

这其中,材料设置质量的高低是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

在幼儿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投放材料的依据主要是两个:丰富与否,新颖与否。

然而材料的丰富性和新颖性只是评价科学区角活动材料的部分标准,而不是全部标准。

针对目前教师较为困惑的一些问题,本文谈一些自己的想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材料的加工程度尽可能自然
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帮助幼儿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科学教育本身的内容决定了在设置科学区角活动材料时,应让幼儿尽量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中探究。

科学区角活动材料根据其加工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成品材料。

一些现成的玩具、教具等,如可拆卸的人体模型。

(2)半成品材料。

根据教育目标进行部分加工的材料,或现成的加工程度不高的材料。

如将厚纸片剪成圆形,穿上几个小洞,以供幼儿用扭扭棒做成毛毛虫。

(3)自然材料。

如小动物、种子与果实、石块、碎布等。

我认为,科学区角活动的材料,只要没有危险,应尽量选用实物而不是替代品。

教师要引导幼儿并和幼儿一起随时收集身边易得、卫生、安全的可利用材料,供幼儿在科学区角活动时选用。

尽可能自然也符合经济、环保的理念。

我们可以结合幼儿园自身的物质条件,因地制宜、综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与材料。

我们不能一边苦叹科学区角材料不足,一边却对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材料视而不见。

我们也不提倡教师制作各种仿制品或一次性材料供幼儿开展所谓的科学学习。

例如,一些幼儿园将各种塑料袋放在区角中,供幼儿制作所谓的环保服装,这其实是一种伪环保,因为真正的环保行为应是反复使用、甚至不使用塑料袋的。

但是,材料尽可能自然并不代表不能使用一些成品或半成品材料。

在科学区角活动中,有以下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1)材料缺乏科学性,部分器材,特别是一些成品科学器材更注重色彩、形象、童趣,而忽略所要体现的科学内容以及精准的要求。

例如天平不平、放大镜模糊等。

(2)科学器材存在小学化倾向,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这可能是幼儿园科学材料相对匮乏以及对科学材料把握不准带来的结果。

它们的操作难度往往高于幼儿的实际操作水平,所揭示的科学知识也往往高于幼儿的认知水平,有的已比较偏向于专门的实验,有的则远离幼儿生活。

这些小学化倾向都需要加以纠正。

二、材料的组合结构关注核心经验
结构一词指的是相互关联的方式。

科学区角活动中材料的结构是指材料在被使用时能揭示的现象间的某些关系。

例如,磁铁、铁块、镍块和铜块集合到一起就有了一种结构,磁铁和铁、镍能发生相互作用,和铜却不能发生相互作用。

人们在操作这些材料时发现的这一现象,就是磁铁的特性。

科学区角活动中材料的结构特指内在的关系一种和自然现象相关联的形式。

需要说明的是,幼儿科学学习中的概念是前概念,是指简单水平层次上的抽象,我们也称之为经验。

根据这样的理论,我们在选择科学区角活动材料以期达到学习目标时,就需要考虑:这些材料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组合在一起的?这些材料能揭示什么重要的科学概念?材料必须组成和概念有关的结构,且具有吸引力,才能让幼儿积极参与,与材料相互作用。

教师在投放材料时,一定要从科学领域的核心经验出发,选择相应的主体材料和辅助材料,让幼儿自己选择特定范围内的材料来尝试解决问题,以达到形成这个科学经验的目的。

科学领域的核心经验有很多,例如,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的核心经验中就包括了事物与现象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

例如,在以植物为主题的科学区角活动中涉及的科学经验就包括:植物有多种多样的外部特征(事物与现象);植物需要阳光、空气和营养才能存活和生长(事物之间的关系);植物
的变化贯穿于整个生长周期,它们是不断生长和繁殖的(事物的变化)。

根据这些经验,我们在区角中可以投放以下各类材料:不同种类的植物,其中至少有一种正在开花;泥土、肥料;种植的容器;人造植物(可以用来与真实的植物比较);各种植物的种子;浇水用的容器或洒水壶;用来密封的塑料袋;其他辅助材料,如广口瓶、捆绑带等;记录用的各种材料。

三、材料的探究特征让幼儿亲历科学发现的过程
曾经在某个幼儿园看到科学区角放置了三球仪,打听后得知,教师的意图是让幼儿借此了解太阳、地球和月亮之间的关系,教师将指导幼儿操作和观察。

很明显,这虽是一个个别化、操作性的学习活动,但并不符合科学区角活动的特性。

因为科学区角活动必须符合科学探究的一些特征:
(1)幼儿依靠直接经验进行科学探究。

幼儿要通过观察实物来发现问题,探索过程需依赖直接经验,看到事实的结果就是得出结论的时候。

(2)幼儿的科学探究具有简约性、试误性。

幼儿的探究大致会经历发现问题假设探索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当事物之间的关系或原因不明显或较复杂,幼儿不能得出结论时,教师可以将其中的某些关系直观化、明显化,但并不直接告诉幼儿结论。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方法的掌握、能力的
提高,幼儿探究的试误性会降低,探究的目的性会增强。

(3)幼儿运用多种表征方式进行科学探究。

幼儿可运用的表征方式主要包括语言、身体动作、绘画、建构、泥工、剪贴、角色表演等。

而幼儿运用各种方式表征时能够对具体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复验,从而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经验。

在持续运用不同表征方式的过程中,幼儿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会更加全面、深刻。

很显然,幼儿操作三球仪时,只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记住知识,并没有亲历科学发现的过程,更令人担忧的是,幼儿可能因活动枯燥而丧失对科学的热情。

不同的材料能促使幼儿以不同的探究经历来获取相关的知识经验,激发好奇心、探究的积极性等,进而形成科学探究的精神。

因此,科学区角活动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幼儿活动的方向和目标。

幼儿不仅能够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防止另一种情况的产生,那就是教师仅从高兴成功两个维度去评价幼儿的科学区角活动。

例如,教师常常使用这样的评价性语言:你成功了吗?你成功了,祝贺你。

也许,这类教师潜意识中仍认为结果和兴趣最重要,科学区角活动只要幼儿高兴、完成操作即可。

因此,为了让幼儿高兴,教师会不断变换材料,看到幼儿不玩了,就马上投放新的材料,很少思考材料本身的结构、层次方面的问题。

而这恰恰是错误理解了兴趣在幼儿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违背了科学探究的意义。

原载《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12.11.34~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