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的防治
麻疹防治知识

麻疹防治知识
1. 身体卫生:要注意日常生活卫生,勤洗手,勤更换被褥、枕套等,勤通风,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并定期做室内除尘、消毒等;
2. 及时预防:及时到医院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婴幼儿应在满6个月后接种,应及时复新接种;
3. 疫苗防治:应及时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可以有效防控麻疹的流行,同时也为婴幼儿接种免疫,避免出现病情;
4. 注意饮食:要壮着脾胃功能,注意多食补品,适当吃些猪肉、牛肉、羊肉、鸡蛋、虾、蟹、菌藻类、豆制品、鱼、果蔬等;
5. 遵医嘱:有明确麻疹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接受科学合理诊疗,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有效控制病情;
6. 明确传播途径:麻疹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尤其是病人呼吸、说话之间经飞沫传播,也可以经粪口传播、接触者传播,因此,应该加强对被感染者的咳嗽细菌的控制,防止二次传播。
2024年度麻疹防治知识培训资料

病毒监测网络,以及时掌握病毒变异和流行趋势。
开展主动监测
03
在麻疹高发季节和地区,开展主动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并控制
疫情。
20
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管理
建立健全防控机制
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应制定麻疹防控工作方案,明确防控 措施和责任分工。
加强晨检和缺勤追踪
做好学生晨检工作,发现疑似麻疹病例及时报告;对缺勤学生进 行追踪,了解其健康状况。
25
未来麻疹防治工作展望
加强疫苗接种工作
继续推进麻疹疫苗的接种工作 ,提高疫苗覆盖率和接种质量
,降低麻疹发病率。
2024/3/24
完善监测预警体系
建立健全的麻疹监测预警体系 ,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防止 疫情扩散和蔓延。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强麻疹 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对麻疹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麻疹防治知识培 训资料
2024/3/24
1
目录
• 麻疹概述 • 麻疹疫苗接种 • 麻疹预防措施 • 临床诊断与治疗原则 • 公共卫生管理与宣传教育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2024/3/24
2
2024/3/24
01
CATALOGUE
麻疹概述
3
定义与传播途径
定义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炎 、口腔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为临床特征,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
2024/3/24
17
并发症处理策略
并发症类型
麻疹常见并发症包括喉炎、肺炎、心肌 炎、脑炎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VS
处理策略
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 喉炎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缓解喉部水肿;肺 炎应给予抗感染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 心肌炎患者应卧床休息,使用营养心肌药 物治疗;脑炎患者应降低颅内压,控制感 染,保护脑细胞等。同时,加强护理和营 养支持,促进患者康复。
麻疹防治实施方案

麻疹防治实施方案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麻疹的临床表现包括高热、咳嗽、流涕、结膜炎和皮疹等,严重时可引起肺炎、脑炎甚至死亡。
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麻疹防治实施方案对于控制疫情、保护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一、加强宣传教育麻疹防治工作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麻疹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可以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社区宣传活动等方式,向公众传达麻疹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知识,引导大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加强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
各级卫生部门应加强对麻疹疫苗的供应和管理,确保疫苗的充足供应和质量安全。
同时,要积极宣传麻疹疫苗的接种重要性,鼓励公众按照规定接种疫苗,特别是儿童和易感人群。
三、建立疫情监测系统建立健全的麻疹疫情监测系统,对疫情动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一旦发现疫情暴发的迹象,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的扩散,保护公众健康。
四、加强医疗救治针对麻疹患者,要加强医疗救治工作。
提高医疗机构对麻疹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同时,要做好患者的隔离和密切接触者的追踪管理,防止疫情的扩散。
五、加强国际合作麻疹是一种全球性的传染病,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各国应加强信息共享,加强边境卫生检疫合作,共同应对麻疹疫情的挑战。
同时,要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麻疹防治工作的开展。
六、加强社会参与麻疹防治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麻疹防治工作的投入,提高基层卫生机构的防控能力。
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麻疹防治工作,共同维护公众健康。
总之,麻疹防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疫苗接种、建立疫情监测系统、加强医疗救治、加强国际合作和加强社会参与等措施的综合施策,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希望各级卫生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麻疹的防治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麻疹防治知识培训计划

麻疹防治知识培训计划培训目标:1. 提高麻疹的认知度,包括病毒传播途径、潜伏期、症状和并发症等方面的知识。
2. 掌握麻疹的预防措施,了解疫苗接种的重要性以及接种计划。
3. 学习如何应对麻疹疫情,包括隔离、治疗和预防传播的措施。
培训内容:一、麻疹的基本知识1、介绍麻疹的传播途径和潜伏期。
2、提醒麻疹的典型症状,如高热、咳嗽、流涕、结膜炎和皮疹等。
3、讲解麻疹的并发症,如肺炎、脑炎和中耳炎等。
二、麻疹的预防措施1、详细介绍麻疹疫苗的种类和接种计划。
2、强调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包括儿童和成年人的接种建议。
3、解答常见的疫苗接种相关问题,如接种副作用、有效期和接种原则等。
三、应对麻疹疫情1、介绍麻疹的隔离和治疗措施,包括在公共场所和医疗机构的防护措施。
2、指导如何预防麻疹的传播,包括个人卫生习惯和生活环境的改善。
培训方法:1、讲座和研讨会:邀请医学专家和流行病学家进行讲座,介绍麻疹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等知识,同时组织相关研讨会,以便学员能够深入讨论和交流。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麻疹疫情案例,让学员了解应对麻疹疫情的紧急处理办法,包括隔离和治疗等。
3、现场演练:组织模拟演练活动,让学员在真实场景中体验如何快速应对麻疹疫情,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培训考核:1、理论考核:采用笔试形式考核学员对麻疹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病毒特点、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应对疫情的措施等。
2、实操考核:通过模拟场景演练考核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对麻疹疫情的能力,包括隔离、治疗和预防传播的措施。
培训效果评估:1、定期跟踪学员疫苗接种率情况,以评估培训对疫苗接种率的影响。
2、组织学员参与麻疹疫情应急处理演练,评估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对疫情的能力和效果。
3、收集学员反馈意见,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和效果的评价,为今后改进提供参考。
总结:通过麻疹防治知识培训,可以提高社会公众和医疗工作者对麻疹的认知水平,增强应对疫情的能力和有效性。
麻疹防治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病毒性疾病,严重威胁儿童健康。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的传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目标1. 早期发现、及时报告麻疹疫情,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 提高医务人员对麻疹的识别、诊断和救治能力,降低麻疹的发病率、死亡率。
3. 加强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降低麻疹的传播风险。
三、组织领导1. 成立麻疹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麻疹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麻疹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四、预防措施1. 疫苗接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2. 监测与报告:加强麻疹疫情监测,及时发现、报告疑似病例。
3. 隔离治疗:对确诊的麻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4. 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通过多种渠道普及麻疹防控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五、应急处理1. 疫情发现: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理。
2. 流调与诊断: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确诊病例。
3. 隔离治疗:对确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4. 密切接触者管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
5. 采样与检测: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周边人群进行采样检测,及时发现新病例。
6. 疫情通报: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并向公众通报。
六、总结与评估1. 麻疹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麻疹防治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2. 对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完善应急预案。
3. 加强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沟通协调,提高麻疹防治工作的整体水平。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麻疹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小学防治麻疹主题班会PPT

预防和治疗麻 疹
预防和治疗麻疹
预防麻疹的重要性:接种疫苗 是预防麻疹的最好方法,病毒 感染入侵人体后,在发病前的 几周就可持续发生传播,因此 及早接种疫苗非常重要。
预防和治疗麻疹
麻疹疫苗接种的几个注意点: 麻疹疫苗接种需要遵循规定的 程序和方法,如接种时间、接 种途径、剂量等,接种后应注 意观察副作用。
防治麻疹的相关知识
麻疹的预防与防控措施:除了 及时接种疫苗外,预防与防控 麻疹还可以通过消毒物品、通 风等方法来防止麻疹的传播。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小学防治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题班会PPT
目录 介绍麻疹 预防和治疗麻疹 防治麻疹的相关知识
介绍麻疹
介绍麻疹
什么是麻疹:麻疹是一种高传染性 疾病,引起该病的麻疹病毒属于 paramyxoviridae 家族。 麻疹的症状:患者发热、咳嗽、流 涕和结膜炎,随后有弥漫性皮疹, 持续约7-10天。
介绍麻疹
麻疹的危害:麻疹对于基础性 疾病的儿童危害更大,如: 免 疫缺陷、营养不良、肺结核、 白血病等,麻疹可以导致一些 并发症,如肺炎、脑炎、角膜 炎,严重的麻疹病例可致死。
预防和治疗麻疹
治疗麻疹的疗法:麻疹没有特效药 物,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症状,如 :控制发热、止咳化痰、润肺化痰 、保持空气新鲜等。
防治麻疹的相 关知识
防治麻疹的相关知识
确定麻疹病例的识别方法:及 早识别和隔离麻疹病例是防治 麻疹的关键,麻疹的确诊需要 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 多种方法。
如何预防麻疹的传播:密切接 触是麻疹传染的主要途径,避 免与病人密切接触是防止麻疹 传播的关键。
预防麻疹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近年来,我国麻疹疫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降低麻疹发病率,减少麻疹病例。
2. 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建立免疫屏障。
3. 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 做好应急处理,确保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三、组织机构1. 成立预防麻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预防麻疹工作。
2. 设立预防麻疹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成立预防麻疹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实施。
四、预防措施1. 疫苗接种:严格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接种,提高免疫覆盖率。
2. 疫情监测: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报告麻疹病例,做好流行病学调查。
3. 隔离治疗:对麻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4. 信息报告: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及时、准确报告麻疹疫情。
5. 健康教育:开展麻疹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病意识。
6. 环境卫生: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做好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
五、应急处理1. 疫情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
2.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确诊后及时治疗。
3. 加强疫情监测,密切关注疫情动态。
4. 做好物资储备,确保防疫物资供应。
5. 加强部门协作,共同应对疫情。
六、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预案有效实施。
2.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防疫工作顺利开展。
3. 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4. 完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 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麻疹防治的认识。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预防麻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如遇疫情变化,应及时修订预案。
幼儿园麻疹防治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在我园的传播,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全体教职工对麻疹的认识和防控意识,确保及时发现、报告、隔离和治疗麻疹患者。
2. 完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确保适龄幼儿及时接种麻疹疫苗。
3.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降低麻疹传播风险。
4. 减少麻疹病例发生,保障幼儿身心健康。
三、工作措施1. 加强麻疹宣传教育(1)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麻疹防治知识,提高防控意识。
(2)通过家长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家长普及麻疹防治知识,增强家长防控意识。
2. 完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1)认真落实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确保适龄幼儿按时接种麻疹疫苗。
(2)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对8月龄~15周岁未患过麻疹且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幼儿进行免费接种。
3.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1)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定期对教室、卫生间、餐具等公共区域进行清洁消毒。
(3)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确保幼儿饮食安全。
4. 开展晨检工作(1)每天对幼儿进行晨检,及时发现发热、皮疹等症状。
(2)对疑似麻疹病例,立即隔离观察,并通知家长带幼儿就医。
5. 严格传染病报告制度(1)发现麻疹病例,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2)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找病例来源,切断传播途径。
6.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1)及时向家长通报麻疹防控工作进展。
(2)提醒家长关注幼儿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四、工作要求1. 全体教职工要高度重视麻疹防治工作,切实履行职责。
2. 加强麻疹防控知识培训,提高防控能力。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形成防控合力。
4. 定期对麻疹防治工作进行总结,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通过以上措施,确保我园麻疹防控工作取得实效,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麻疹防治知识培训

麻疹防治知识培训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麻疹防治知识培训教案(一)一、什么是麻疹麻疹是严重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传染病之一。
麻疹是冬末春初易发的一种传染病,也是儿童时期发病率较高且又易传染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
麻疹传染性极强,要超过甲流,儿童是主要易感人群。
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途径,由飞沫传播。
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的情况。
通常病人在出疹前4天到出疹后4天均有传染性。
麻疹发病早期症状有发热、结膜炎、流涕、咳嗽等,红色斑丘状皮疹首先见于面部,而后遍及全身,大约持续4~7天,皮疹消退后有时会伴有脱屑现象。
二、临床表现(一)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1、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
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
这一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①发热,见于所有病例,多为中度以上发热;②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Stimson线),对诊断麻疹极有帮助。
③Koplik斑,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粘膜上,但在一天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蔓延至唇部粘膜,粘膜疹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④偶见皮肤荨麻疹,隐约斑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在出现典型皮疹时消失;⑤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
婴儿可有消化系统症状。
3、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
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浮肿变形。
麻疹防治工作总结

麻疹防治工作总结
近年来,麻疹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多起爆发事件,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防控麻疹疫情,各国政府和卫生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进行了大规模的疫苗接种和宣传教育工作。
在这些努力下,麻疹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疫情传播得到了有效遏制。
首先,加强疫苗接种是麻疹防治工作的关键。
各国政府积极推广麻疹疫苗接种工作,包括对婴幼儿和成年人的疫苗接种。
通过提供免费疫苗和开展大规模的疫苗接种活动,有效提高了人群的免疫力,减少了麻疹的传播和发病率。
其次,加强宣传教育也是麻疹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卫生部门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公众传达麻疹的预防知识和接种疫苗的重要性,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意识和防范意识。
同时,对麻疹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进行科学、全面的宣传,有效提高了公众对麻疹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此外,加强监测和早期干预也是麻疹防治工作的重要手段。
各国卫生部门建立了麻疹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疫情的动态,对疫情高发地区进行重点监测和干预,有效遏制了麻疹的传播。
同时,对病例进行及时隔离和治疗,减少了疫情的蔓延和危害。
总的来说,麻疹防治工作需要政府、卫生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全面加强疫苗接种、宣传教育和监测干预等多方面的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麻疹疫情的传播,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活安全。
希望各国能够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麻疹疫情,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幼儿园麻疹预防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和控制麻疹在幼儿园的传播,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幼儿园教职工和幼儿的麻疹预防意识,普及麻疹防治知识。
2. 建立健全麻疹预防控制体系,确保及时发现、报告、隔离、治疗麻疹病例。
3. 最大限度地减少麻疹在幼儿园的传播,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幼儿园内所有教职工、幼儿及家长。
四、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2. 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3. 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4. 严格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五、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麻疹预防控制领导小组组长:园长副组长:保教主任、保健医组员:各班班主任、后勤人员、卫生保健员领导小组负责麻疹预防工作的全面部署、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2. 各班班主任负责班级内麻疹预防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宣传教育、病例报告、隔离观察等。
3. 保健医负责麻疹病例的诊疗、隔离、消毒等工作,并对全园麻疹预防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4. 卫生保健员负责幼儿园环境卫生、消毒、健康教育等工作。
六、麻疹预防措施1. 宣传教育(1)通过家长会、宣传栏、微信群等形式,向家长和教职工普及麻疹防治知识。
(2)开展麻疹预防健康教育讲座,提高师幼的预防意识。
2. 疫苗接种(1)严格执行国家免疫规划,为适龄幼儿接种麻疹疫苗。
(2)对未接种疫苗的幼儿,做好登记,定期进行麻疹抗体检测。
3. 病例报告(1)教职工、幼儿及家长发现疑似麻疹病例,应及时向班主任报告。
(2)班主任接到报告后,立即向保健医报告,并做好隔离观察。
4. 隔离治疗(1)确诊麻疹病例后,立即将其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2)隔离期间,保健医负责病例的诊疗和护理。
5. 环境消毒(1)对疑似麻疹病例所在的班级、活动室、卫生间等进行全面消毒。
(2)加强幼儿园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通风换气。
6. 健康监测(1)定期对教职工、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疑似麻疹病例。
麻疹防治知识

与麻疹病人密切接触者,可 进行应急接种预防麻疹。在麻疹 流行前1个月,通过接种疫苗预 防麻疹可防止麻疹流行。
2、控制传染源 加强对病人的管理,坚持早 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发现病人后应严格隔离至出疹后 5天,如有并发症时应延长至10 天。与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 察3周。
3、切断传播途径 常晒被褥、衣物、玩具等, 常晒太阳,注意开窗通风换气, 室内保持清洁。在麻疹流行期间, 避免人群集会,尽量不到公共场 所。
1、前驱期 又称出疹前期,约 3--5 日。主 要症状有发热、咳嗽、鼻塞、流鼻 涕、咽充血及嘶哑、眼结膜充血、 流泪、怕光、食欲减退、恶心、呕 吐、腹泻、全身不适等。口腔颊粘 膜上有白色斑点,大小不等,为麻 疹粘膜斑。呼吸道症状与患感冒类 似。
2、出疹期 发热3--4日出现皮疹,一般持续 3--4天。皮疹一开始为稀疏淡红色斑 丘疹,直径2--4mm,皮疹增多后呈 卵园形或不规则形,皮疹间可见正 常皮肤,出透后变为暗棕色。出疹 一般先从耳后、发际部开始,渐渐 波及前额、面、颈、躯干、四肢, 等到最后手掌、足底出现皮疹时, 就算出齐、出透了。
(六)治疗与护理 一般病人应在家隔离对症治 疗至出疹后5天。如出现肺炎、 喉炎、心血管功能不全、脑炎、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并发症时 应住院隔离治疗,可用中西医结 合法治疗相应的并发症。
细心的护理是病人顺利康复的重 要条件,具体要做到:保持空气流 通,室内要温暖,不要让病人着凉; 让孩子多喝水,给予其易消化而富 有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持 皮肤、眼、鼻、口、耳的清洁,常 用温水擦净鼻子和眼睛保持清洁, 用生理盐水漱口,用眼药水或抗生 素眼膏保护眼睛。
3、恢复期 皮疹顺利出齐后,就开始消退, 全身不适及呼吸道症状也逐渐减退, 体温渐渐降至正常,咳嗽消失得晚 些。皮疹消退顺序与出疹相同,一 般在退热后2一3日全退。皮疹消退 后皮肤有糠样脱屑, 5一8日消失; 还会有棕色色素沉着,1一2 周后完 全消失。
麻疹预防应急预案幼儿园

一、前言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为保障幼儿园师幼的生命健康,预防和控制麻疹的传播,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1. 预防麻疹领导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分管卫生保健的副园长担任副组长,保健医生、各班班主任、保育员等人员为成员。
2. 预防麻疹应急小组:由保健医生担任组长,各班班主任、保育员等人员为成员。
三、工作目标1. 提高师幼对麻疹的认识,普及麻疹防治知识。
2. 建立健全麻疹监测和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降低麻疹传播风险。
4. 做好应急处理工作,确保麻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四、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加强麻疹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师幼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日常监测,及时发现疑似病例。
2. 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麻疹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3. 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确保麻疹疫情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五、预防措施1. 加强麻疹防治知识宣传:通过讲座、宣传栏、家长会等形式,普及麻疹防治知识,提高师幼自我保护意识。
2. 建立麻疹监测和报告制度:每日进行晨检,发现疑似病例立即报告,及时隔离治疗。
3.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通风换气,定期消毒,降低麻疹传播风险。
4. 接种麻疹疫苗: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接种,提高群体免疫力。
5. 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储备足够的防护用品、消毒用品等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处理工作顺利进行。
六、应急处置1. 早期发现:发现疑似病例后,立即隔离治疗,并报告上级卫生部门。
2. 疫情报告:接到麻疹疫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
3. 疫情控制: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加强环境卫生消毒。
4. 信息发布:及时向家长、师生通报麻疹疫情,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5. 应急演练:定期开展麻疹防控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幼儿园麻疹应急预案及措施

一、引言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感染婴幼儿。
为了确保幼儿园师生的健康安全,预防和控制麻疹在幼儿园的传播,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领导1. 成立麻疹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后勤安全负责人、保健医、教师及保育员等担任成员。
2. 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沟通协作,确保麻疹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三、报告程序1. 幼儿园发现疑似麻疹病例,应及时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2. 确诊麻疹病例后,幼儿园应立即向教育主管部门、当地政府和上级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通过家长会、宣传栏、微信群等形式,向家长和师生普及麻疹防治知识。
(2)宣传麻疹疫苗接种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带幼儿按时接种。
2. 严格消毒(1)定期对幼儿园室内外环境进行清洁、消毒,特别是教室、食堂、卫生间等公共场所。
(2)对疑似麻疹病例的接触者,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病毒传播。
3. 加强健康监测(1)每日对师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疑似麻疹病例,立即隔离观察。
(2)对幼儿园师生进行麻疹抗体检测,了解免疫情况。
4. 接种疫苗(1)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幼儿进行麻疹疫苗接种。
(2)对未接种或未完成接种的幼儿,及时补种。
五、应急处置措施1. 疑似病例(1)立即隔离疑似病例,通知家长带幼儿到指定医院就诊。
(2)对疑似病例所在班级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病毒传播。
2. 确诊病例(1)通知家长带幼儿到指定医院就诊,并做好隔离措施。
(2)对确诊病例所在班级进行彻底消毒,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
(3)及时向上级卫生防疫部门报告病例情况。
3. 疫情防控(1)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报告、处置疫情。
(2)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疫情的能力。
(3)根据疫情发展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六、总结1. 幼儿园麻疹应急预案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幼儿园对麻疹的防控能力,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
2. 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确保麻疹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3. 幼儿园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麻疹防治知识宣传完整版

麻疹防治知识宣传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让麻疹远离您和您的家人
----麻疹的预防知识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为多,传染性极强,在学校、幼儿园等人群密集地容易发生流行。
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可经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典型的麻疹首先表现为发热,体温达39~40℃,可伴有流涕、喷嚏、咳嗽、流泪、畏光,眼结膜炎等症状。
在发热2~5天后出现皮疹,为玫瑰色丘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自上而下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
皮疹出齐后,依出疹顺序逐渐隐退,色变暗,有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屑,2~3周消退。
疹退同时体温也下降到正常,病情自愈。
麻疹常见的并发症有肺炎、喉炎、中耳炎、脑炎,其中以肺炎常见。
治疗原则:
感染麻疹后应隔离治疗。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措施。
儿童在8月龄、18~24月龄各接种1剂含麻疹成分疫苗,未感染麻疹、且既往无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或麻疹疫苗免疫史不详的其他人群,推荐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
其他预防措施还包括:
(1)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并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3)保持双手清洁,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要立即洗手;
(4)彻底清洁麻疹患儿用过的玩具和家具;
(5)患者在出疹后的5日内不应上学或上班,避免将疾病传染给无免疫力的人群。
宿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麻疹的防治教案幼儿园

麻疹的防治教案幼儿园一、背景介绍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
它由麻疹病毒引起,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麻疹的症状包括高热、咳嗽、鼻塞、眼结膜充血、皮疹等,严重的病例甚至可能导致并发症甚至死亡。
为了保障幼儿园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制定科学合理的麻疹防治教案至关重要。
二、教案目标制定本教案的目标是为了加强幼儿园学生对麻疹的认知,提高麻疹防治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教育学生掌握麻疹的基本知识,掌握正确的防治方法,以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麻疹的侵害。
三、教学内容1. 麻疹的基本知识•麻疹的病因: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麻疹的症状:麻疹的早期症状包括高热、咳嗽、鼻塞、眼结膜充血等,随后会出现皮疹,皮疹从头部开始向四肢蔓延。
•麻疹的传播途径:麻疹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会释放病毒,其他人吸入感染。
2. 麻疹的预防措施•接种疫苗: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建议所有儿童接种麻疹疫苗,按照国家免疫程序接种。
•个人卫生:儿童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保持室内清洁等。
•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如有人出现麻疹症状,应避免与其密切接触,尽量避开拥挤场所。
•支持病患:如幼儿园出现麻疹病例,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支持病患。
3. 疫苗接种知识•疫苗接种的重要性: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可保护个体免受疾病的侵害。
•疫苗接种的时间和次数:根据国家免疫程序,麻疹疫苗应在儿童出生后满8个月接种第一剂,18个月时接种第二剂。
1. 讲述通过讲述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麻疹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和疫苗接种知识。
要注意语言简单明了,生动有趣,便于幼儿听懂。
2. 互动问答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的参与。
例如:“麻疹是由什么引起的?如何预防麻疹?疫苗接种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等等。
3. 角色扮演可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麻疹的传播和防治场景,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学校防麻疹应急预案

一、背景与目的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在学校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学校防麻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预案的执行。
2. 设立防控办公室,负责麻疹疫情的监测、报告、处理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3. 教务处、学生处、后勤处等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做好麻疹防控工作。
4. 各班级班主任负责班级麻疹防控工作,包括学生健康监测、疫情报告、隔离观察等。
三、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家长会等形式,普及麻疹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家长对麻疹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严格落实晨检制度:每天早晨对全体师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观察,并及时报告防控办公室。
3. 加强教室通风:保持教室空气流通,减少病毒传播。
4. 加强校园环境卫生:定期对校园进行消毒,确保校园环境卫生。
5. 接种麻疹疫苗:鼓励师生接种麻疹疫苗,提高免疫力。
四、疫情处理1. 发现疑似病例:班主任立即将疑似病例隔离观察,并及时报告防控办公室。
2. 确诊病例:确诊病例应立即隔离治疗,并通知家长。
3. 疫情报告:防控办公室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向学校防麻疹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按照相关规定上报上级卫生部门。
4. 环境消毒:对疑似病例所在班级及密切接触者所在班级进行消毒,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5. 跟踪观察:对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跟踪观察,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五、应急响应1. 紧急响应:当学校出现麻疹疫情时,立即启动本预案,开展应急响应。
2. 防控措施:按照本预案的预防措施和疫情处理措施,全力以赴开展防控工作。
3. 信息发布:及时向师生、家长发布疫情信息,加强沟通与协调。
4. 应急物资: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充足,满足防控工作需要。
六、总结与评估1. 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麻疹防控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查找不足,改进工作。
2. 针对疫情特点,及时调整防控措施,提高防控效果。
麻疹防治全面指南:预防接种与日常防护是关键

麻疹防治全面指南:预防接种与日常防护是关键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
为了有效防治麻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预防接种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有效方法。
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麻疹病毒的免疫力,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按照国家规定,儿童应在出生后8个月接种麻疹疫苗,并在7岁时进行复种。
对于未接种疫苗的成人,也建议及时补种。
二、加强个人防护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物和被褥,保持室内清洁和通风。
在疾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
2.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同时,保持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营养,特别是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胡萝卜、芹菜等。
三、控制传染源对于已感染麻疹的患者,应尽早进行隔离治疗,直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需延长至出疹后10天。
同时,对于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进行检疫观察3周,并给予被动免疫。
四、药物与辅助治疗在麻疹高发期或接触麻疹患者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血清球蛋白进行预防或减轻症状。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药物并不能完全替代疫苗的预防作用,因此仍应优先考虑接种疫苗。
此外,为了预防麻疹的传播,我们还需采取以下措施:●对患者曾经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和紫外线消毒。
●患者衣物应在阳光下暴晒,以杀灭病毒。
●在麻疹流行期间,易感儿童应尽量减少外出,避免与患者接触。
总之,防治麻疹需要综合多种措施,包括预防接种、加强个人防护、控制传染源以及药物与辅助治疗等。
通过积极配合和执行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麻疹的发病率和传播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麻疹的防治教案幼儿园

麻疹的防治教案幼儿园简介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气溶胶和接触传播。
麻疹病毒主要在鼻咽部和呼吸道上皮细胞繁殖,导致发热、皮疹、咳嗽、流涕、结膜炎等症状。
幼儿园是一个较为密闭的集体环境,因此麻疹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
传染途径麻疹的传染途径主要包括:1.直接接触:与患者密切接触,接触其呼出的气溶胶等。
2.空气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等时,麻疹病毒会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易被人吸入。
3.触摸传播:接触患者或受污染的物品表面的分泌物,可将麻疹病毒带到自己的口鼻处。
麻疹的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7-21天,主要症状包括:1.高热:初期出现,持续3-5天,通常达到39℃以上。
2.咳嗽、流涕、结膜炎等呼吸道症状。
3.出现斑丘疹:第3-5天出现身上和四肢上的红色皮肤斑丘疹,从头面部向身体躯干蔓延,约数天后逐渐退去。
4.其他:如口腔溃疡、呕吐等。
麻疹的防治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目前已有单价或复合的疫苗,一般在生后续苗后要求接种,因为每一剂疫苗的接种能力不同,建议女性在怀孕前接种,从而预防麻疹患病的孩子出生。
室内通风和卫生消毒保持房间通风,有利于气流扩散和外部空气的进入。
常通风和定期的室内消毒,能够清除室内的麻疹病毒,减少病毒的传播。
手卫生麻疹是属于一种呼吸道常见传染病,因此手部的卫生尤为重要。
每天洗手很重要,接触到任何东西时,要洗手。
秉持着手不停、口不停和即时清理,可以较好的防止麻疹病毒的传播。
注意宝宝的生活习惯训练宝宝的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导宝宝要多休息,饮食健康多样化,衣物要清洁及时更换,避免交叉感染。
结论总之,在防治麻疹方面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扮演着责任大使的角色,为自己和周围的人做好有效的防护措施,保证大家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 发 热 与 出 出疹顺序 出 疹 特 点 及 演 皮疹分布 全 身 症 状 及 实验室检查
名 疹关系
变
其他特点
麻 发热 3—4 耳后、颈→ 红色斑丘疹,充 全身性
全 身 症 状 及 出疹期白细
疹 日 出 疹 , 前 额 → 面 血性,疹间皮肤
结 膜 炎 症 较 胞减少,中
出 疹 时 体 部 → 躯 干 正常,手脚心有
中医概述
中医历代医家对本病早有认识。 明代以后对麻疹病因、诊断、并发症有论述。 龚廷贤《古今医鉴》首立“麻疹”病名。指出
“麻疹多为天行戾气传染,沿门阖户遍地相 传”。 万全《痘疹世医心法》指出麻疹的并发症为 “喉痹”、“肺胀”、“口疳”。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麻疹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感受麻毒时 邪,流行传染所致。
证型表现及治疗
1.顺证
(1)疹前期(为期约3天)
证候 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眼睑
红赤,泪水汪汪,发热第2~3天,口腔两颊黏膜红赤,贴近
臼齿处可见麻疹黏膜斑.小便短黄,或大便稀溏,舌苔薄白或
微黄。
治法:辛凉透表,清宣肺卫。
方药:宣毒发表汤加减。为升麻葛根汤去芍药加未,升
麻、葛根解毒透疹除热、防、荆、薄、牛解肌清热,前、杏、
麻毒内归于肺,或复感外邪侵袭于肺,以致 肺气贲郁,上逆而为咳喘。
火毒上攻,咽喉不利而成喉痹。 毒陷心肝,神识昏迷,惊厥谵妄。 血分毒热炽盛,皮肤可见紫斑 正气不足,正不胜邪,可见内闭外脱之险证。
总之,麻疹变证多端。
二、中医辨证论治
麻毒为阳毒治则“首重透发” 亦“麻不 厌透”之说,故以宣透解毒为主。
出疹前期:麻毒时邪由口鼻而入,侵犯肺脾。 毒邪犯肺,肺失宣降,早期可见发热、咳嗽、 喷嚏、流涕等类伤风感冒症。
出疹期:麻毒犯脾,邪入气分,正邪相争,正 盛邪实,正气驱邪外泄,皮疹出现,从全身达 于四末,疹点出齐.
疹回期:疹透之后,邪随疹泄,热去津伤,疹 子收没。
麻疹以外透为顺,内传为逆。
若正虚不能脱邪外泄, 或邪盛化火内陷,均可致麻疹透布不顺产生逆 证、险证。
麻疹皮疹1 脊髓灰质炎病毒电镜照片
1麻0疹皮疹2
六、实验室检查
1、血象 2、病原学诊断 3、查多核巨细胞 4、血清抗体测定
麻疹黏膜斑3
七、并发症
1、支气管肺炎: 2、心肌炎: 3、喉炎: 4、神经系统并发症:麻疹病毒脑炎 5、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
典型麻疹诊断不难。 鉴别诊断: 1、风疹 2、幼儿急疹 3、药物疹
大,杨梅舌
片脱皮
药 热 度 高 低 无规律
可 呈 各 种 类 型 多少不等, 有服药史
白细胞可增
物 不一,出
皮疹、麻疹样、 分布不一
多或减少
疹 疹前或出
猩红热样,疱疹
疹同时有
或溃疡
发热
九、治疗
1、一般治疗 2、对症治疗 3、并发症治疗
预后:单纯麻疹预后良好,重型麻疹病死 率较高。
十、预防
1、管理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主动免疫、被动免疫。
XXX
一、麻疹定义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 染病。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 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科普利克斑及 皮肤出现斑丘疹为其特点。
二、病原学
麻疹病毒属副粘病毒科。电镜下呈球性,核心 为负股单链RNA和对称螺旋形衣壳体组成,外 层为一双层含脂蛋白的囊膜,表面有细小的糖 蛋白突起。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发病机制:与免疫机制相关。
病理变化特征:当病毒侵袭任何组织时 均出现单核细胞浸润及形成多核巨细胞。
五、临床表现
一、典型麻疹 潜伏期约10天,曾接受被动或主动免疫者
可延至3~4周。典型麻疹临床经过可分为 三期 1、前驱期:持续3~5天,发热麻疹黏膜斑。 2、出疹期:起病3~5天,全身皮疹。 3、恢复期:出疹3~5天,疹退色素脱。
急 出疹
பைடு நூலகம்
臀较多,一
合
胞增高
疹
日出齐
猩 发热 1—2 颈 部 → 躯 皮肤普遍充血, 可见口周围 全身症状重, 白 细 胞 增
红 日 出 疹 , 干→四肢, 上 有 鲜 红 斑 点 苍白圈
咽 部 充 血 明 多,中性粒
热 出 疹 后 体 当日出齐 疹,疹间无健康
显,扁桃体肿 细胞增多
温高,
皮肤,疹退后大
透发、解毒、养阴为治疗麻疹的三大治 法。 应判断病情的顺逆。
顺证:身热不甚,常有微汗,咳嗽而不气促。
3~4日后开始出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次延 及头面、颈部,而后急速蔓延至胸背腹部、四 肢,最后手心、足心均见疹点,疹点色泽红, 分布均匀,无其他合并证候。
逆证:疹出不畅或疹出即没,或疹色紫暗,
并见壮热咳剧,呼吸气急,甚则神昏谵语,惊 厥抽风,疹点色淡,面色青灰,四肢厥冷,脉 微欲绝等。
桔、壳、理肺祛痰。连翘清上焦之热,淡竹叶清热除烦。
重,有 Koplik 性粒细胞与
温升高 →四肢,约 疹子,疹后有色
氏斑
淋巴细胞无
3 日出齐 素 沉 着 及 麦 麸
明显差异
状脱屑
风 发热 1—2 面 部 → 躯 淡 红 色 充 血 性 全身性,较 全 身 症 状 较 白细胞数减
疹 日出疹 干→四肢、 小斑丘疹、脱屑 麻 疹 为 稀 轻,结膜炎症 少,淋巴细
麻疹病毒的蛋白抗原性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 麻疹病毒在外界生活力不强,对阳光及一般消
毒剂很敏感。紫外线能很快灭活病毒。 能耐受干燥及寒冷。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飞沫直接传染。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
4、流行特征:季节以冬春为多,6个月至5岁 小儿发病率最高。
一日出齐 细小或无
少,分布较 轻微,耳后及 胞在最初 1
均匀,面及 枕 淋 巴 结 肿 — 4 日 减
四肢往往融 大
少,以后增
合
多
幼 发热 3—4 颈 → 躯 干 红 色 或 暗 红 色 多 为 分 散 全 身 症 状 轻 白 细 胞 减
儿 日 , 热 退 →全身,腰 斑丘疹或斑疹 性,亦可融 微
少,淋巴细
五、临床表现
二、非典型麻疹
1、轻型麻疹:潜伏期长,症状轻,麻疹黏膜斑 不典型,皮疹稀色淡,病程短。
2、重型麻疹: 中毒性麻疹 出血性麻疹 休克性麻疹
3、成人麻疹:高热,中毒症状重,麻疹黏膜斑 不典型,并发症多病死率低。
4、妊娠麻疹:早期死胎,晚期流产死胎。分娩 前传染胎儿,新生儿患麻疹。
麻疹粘膜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