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5.1.7哺乳动物教案3 新人教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7哺乳动物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7哺乳动物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c911b7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08.png)
一、案例背景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7节内容主要介绍哺乳动物的特征和分类。哺乳动物是生物界一个非常重要的类群,具有很多独特的特征,如胎生、哺乳、毛发等。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掌握其分类方法,并通过观察和分析,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堂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教学活动。首先,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然后,我引导学生运用分类学的方法,对哺乳动物进行分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巩固已学的生物学知识,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哺乳动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相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哺乳动物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素养。
(二)讲授新知
1.介绍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如胎生、哺乳、毛发等,并解释这些特征的形成和适应环境的原因。
2.讲解哺乳动物的分类方法,如按照体型、生活环境等进行分类,并展示不同类别哺乳动物的例子。
3.通过示例和案例,讲解哺乳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哺乳动物进行观察和研究。
2.探究式学习:本节课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合作学习: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观察、研究和总结哺乳动物的特征和分类。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提高学习效果。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7《哺乳动物》优秀教学案例与反思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7《哺乳动物》优秀教学案例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4b5b85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c.png)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我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2.总结哺乳动物的特征与其生态环境、进化历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点。
3.强调哺乳动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生态观念。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哺乳动物实例,如哺乳动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等。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的科学研究方法,如比较法、分类法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教师对小组合作过程进行指导和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我在课堂上收获了哪些知识?”“我在解决问题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过程与方法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
3.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和评价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动物园、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哺乳动物的特征是如何形成的?”“哺乳动物的进化历程是怎样的?”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挑战权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八年级生物上册5.1.7《哺乳动物》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生物上册5.1.7《哺乳动物》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3489707a58da0116d174941.png)
八年级生物上册5.1.7《哺乳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生物上册5.1.7《哺乳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生物上册5.1.7《哺乳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哺乳动物》教学设计◆模式介绍体验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章第7节《哺乳动物》,学生通过七年级的学习,了解人胚胎发育的过程,通过本章前6节的学习认识动物的方法,所以对学习本节知识来讲,前学科知识和能力都已有,能很好的理解胎生的概念和胎生哺乳的作用,完成对哺乳动物的特征的学习。
另外教材还引导学生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旨在唤起学生爱护动物及辨证认识生物与人类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比较分析,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
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学习观察、归纳描述及生物分类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辨证地认识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同人与动物共处一个地球,应和谐相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2.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对生活中活体动物的感知。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7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7哺乳动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6e18d4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6.png)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分类及生理功能。
2.难点: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哺乳动物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哺乳动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突破重点,深入讲解: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通过讲解、举例、对比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哺乳动物的特征、分类及生理功能。
b.设计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共同探讨哺乳动物的特征、分类等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和问题解决能力。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a.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哺乳动物的保护,培养其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b.通过学习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关注生育健康。
6.教学评价:
a.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b.关注哺乳动物研究的前沿动态,了解生物学领域的最新成果,提高科学素养。
5.家长参与:
a.家长协助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关注学习进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b.鼓励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实践作业,增进亲子关系,共同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7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如体表被毛、体温恒定、哺乳等。
2.掌握哺乳动物的分类方法,能够识别并区分不同类群的哺乳动物。
3.了解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如胎生、哺乳等。
4.掌握哺乳动物的运动、消化、呼吸、循环等生理功能的基本特点。
b.家长协助,开展一次哺乳动物亲子活动,如参观动物园、自然保护区等,增进对哺乳动物的了解和关爱。
八年级生物上册5.1.7《哺乳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生物上册5.1.7《哺乳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3145f68255270722192ef7d3.png)
第七节:哺乳动物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2.描述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道保护动物及其栖息地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提高观察能力,小组合作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强化“动物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观点。
2.提高爱护动物的意识. 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难点: 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三、学情分析: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好理解,可以先自学、后教师点拨。
四、教学准备:课件,图片,食物(饼干)五、教学用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温故知新】1、有人说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的,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导学释疑】环节一:比比看!预习检测:观看图片,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是哺乳动物,哪些不是哺乳动物?环节二:观察图片,共同探究:(一)仔细观察图片,阐明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二)自主学习课本P38观察与思考,思考后并通过小组讨论来完成下列问题。
1.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共同点?2.兔子和狼的牙齿有什么不同点?这与他们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3.牙齿的分化对摄取食物和消化有什么意义?(三)描述哺乳动物人类的生活有那些关系?七、小结:本节内容要点八、板书设计:第七节:哺乳动物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体表被毛;(2)胎生,哺乳;(3)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二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利:食物,助手,稳定等有害:合理防控九、课堂反馈检测:1.兔、牛、羊是食草动物,下列与它们食草习性相适应的特点()①门齿像凿子②犬齿锐利③臼齿宽阔④消化道长⑤消化道短⑥盲肠发达A.①②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⑥D.②③⑤⑥2. 与其他动物相比, 哺乳动物后代成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用肺呼吸 B. 胎生、哺乳 C. 心脏四腔 D. 体表被毛3.属于哺乳动物的是()A.鲸 B 娃娃鱼 C.甲鱼 D.鱿鱼4.哺乳动物与鸟类的共同特征是()A.两者都有羽毛 B.两者都是恒温动物C.两者都是胎生 D.两者都有翅膀4.哺乳动物与鸟类的共同特征是()A.两者都有羽毛 B.两者都是恒温动物C.两者都是胎生 D.两者都有翅膀5、作业:课本P39页第1、2、3、4题十、反思: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
5.1.7哺乳动物 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5.1.7哺乳动物 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c1f8e4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4.png)
作用?追问: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被毛? 若没有被毛,它们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的?展示海豚、鲸图片。
资料2:花花出生后靠母乳和盆盆奶来获取营养,长大后则主要吃竹子。
野外大熊猫除了吃竹子,偶尔还会“开荤”捕食竹鼠。
提问:综合两则材料,大熊猫的生殖发育有什么特点?深入思考:与卵生相比,胎生、哺乳的生殖方式有什么优势?展示表格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殖方式脏胎发生存风险卵生卵壳内卵内提供易受环境伤害胎生子宫内母体提供更加安全提问:大熊猫既吃竹子又能捕食竹鼠,由此推测其牙齿有什么特点?教材“观察与思考”小组讨论比较动物牙齿的特点,完成三个讨论题。
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异同? 这与它们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 引出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学生思考并回答。
(水生哺乳类(如海豚、鲸)的毛退化,但皮下脂肪层发达。
)学生阅读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其生殖发育方式是:胎生、哺乳)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并总结这种生殖方式的优势。
(“胎生”使得胚胎发育更安全,“哺乳”提供优越营养,更好地保护幼仔,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门齿能切断食物,犬齿能撕裂食物,臼齿能磨碎食物。
尤其在冬天,尽管天气特别寒冷,它们的体温也不会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哺乳动物可以维持恒定的体温,属于恒温动物。
这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与人一样,胎生、哺乳教师强调: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前面学习的脊椎动物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
3min讨论时间当堂检测PPT出示让学生回答,公布答案。
板书设计哺乳动物多样种类:主要特征:野马、非洲象、猕猴、鲸、蝙蝠...①体表被毛,体温恒定②胎生哺乳,提高后代成活率③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有利方面:提供营养、得力助手...与人类的关系:有害方面:传播疾病、危害农牧业...作业布置1.作业本上完成板书框架。
2.查阅资料,思考课后练习题第4题。
5.1.7 哺乳动物(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
![5.1.7 哺乳动物(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4f369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b.png)
5.1.7 哺乳动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哺乳动物》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内容。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本章主要按照动物的进化顺序先后学习,所以本节安排在动物的主要类群这一章的最后面。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动物,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特征与生活习性,而不同的种类的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也是不同的。
哺乳动物主要突出识记其主要特征,而前面学习的其它类型的动物特征以及这些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为本节课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认识常见的哺乳动物。
(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学会区分家兔和狼的牙齿。
(3)哺乳动物与人类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对比等方法,概括出哺乳动物的概念并总结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阐明家兔、狼的牙齿等方面对生活环境的适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哺乳动物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爱护、保护。
三、教学重难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重点)辩证地认识哺乳动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四、教学过程(一)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激发热情展示各种特别的哺乳动物,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蝙蝠、鲸鱼、鸭嘴兽等动物。
(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明确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哺乳动物的一些特征,通过探究的形式来总结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在合作探究和互动中掌握哺乳动物胎生、哺乳的特征,及胎生哺乳的优越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交流的能力。
1. 哺乳动物体表被毛的意义是什么?答:哺乳动物可以维持恒定的体温,是恒温动物。
体毛具有很好的保温作用。
2.胎生、哺乳的优势是什么?答: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不同?这与它们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答:狼有犬齿,兔没有犬齿。
这与狼的食肉性相适应。
兔有门齿和臼齿,这与兔的食草生活相适应。
4.牙齿的分化对摄食和消化有什么意义?答:牙齿的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的摄食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1.7哺乳动物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1.7哺乳动物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437415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a.png)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哺乳动物的图片、视频等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
2.创设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如讲述哺乳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感受生物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提出问题:“哺乳动物有哪些特征使其成为生物界的佼佼者?”
(二)问题导向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生物、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提高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4.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生活的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哺乳动物的特点和意义。同时,我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1.7哺乳动物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章第一节“哺乳动物”的内容。哺乳动物是生物界最高等的类群之一,具有很多独特的特征,如体表被毛、牙齿的分化、心脏四腔、体温恒定等。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通过观察和分析,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物、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1.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哺乳动物的心脏为什么是四腔的?”“哺乳动物的体温是如何恒定的?”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如学生提问:“为什么哺乳动物要有哺乳行为?”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讨论:“如何保护我国珍稀哺乳动物?”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7《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7《哺乳动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f0f881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d.png)
4.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哺乳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四、板书设计
1.哺乳动物的特征
2.哺乳动物的分类及主要特征
3.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哺乳动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二)新课内容
1.哺乳动物的特征
(1)体表被毛:保持体温、保护皮肤等作用。
(2)体温恒定:适应各种环境,提高生存竞争力。
(3)哺乳:提供营养、增强免疫力等。
2.哺乳动物的分类及主要特征
(1)食肉目:如猫、狗、狼等,具有尖锐的牙齿和爪子。
(2)奇蹄目:如马、猪、牛等,具有奇数个脚趾。
(3)偶蹄目:如羊、鹿、骆驼等,具有偶数个脚趾。
c.简答题:解释哺乳动物胎生、哺乳的意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解答和讲解。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哺乳动物的特征、分类、生殖发育特点等。
2.强调哺乳动物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提醒学生关注哺乳动物的保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对哺乳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比较和归纳,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哺乳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章第7节哺乳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章第7节哺乳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445757680203d8cf2f2484.png)
第七节哺乳动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说明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点。
3.概述哺乳动物的要紧特点。
二、重点难点重点:1.哺乳动物的生殖特点和牙齿的分化。
2.哺乳动物的要紧特点。
难点:哺乳动物的要紧特点。
三、教学预备哺乳动物的图片、哺乳动物牙齿的图片、自制课件四、引入新课展现多种哺乳动物的图片,包括水生哺乳动物:海豚、鲸鱼;会飞的哺乳动物:蝙蝠;陆生哺乳动物:鼹鼠等。
提问: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不同专门大,为何都属于哺乳动物呢?观看图片,试探老师提出的问题。
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探讨新知一、哺乳动物的要紧特点1.引导学生自学教材36页,总结哺乳动物的两个特点:(1)体表被毛(少数水生种类除外)。
体毛有专门好的保温作用,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
(2)胎生: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取得营养,发育到必然时期后从母体产出。
哺乳: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
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自学教材,熟悉哺乳动物体表被毛和胎生、哺乳的特点。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教材的能力。
2.展现兔子和狼的牙齿图片,引导学生观看并讨论讲义上的问题,总结哺乳动物的第三个特点: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补充:兔有发达的盲肠,适于消化植物纤维。
3.引导学生自学教材38页,总结哺乳动物的最后一个特点:哺乳动物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转变,迅速作出相应的反映。
4.师生一路总结哺乳动物的要紧特点: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二、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自学教材38~39页,总结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并试探鼠类猖獗应该如何办?1.提供动物蛋白——食用;2.维持生态平稳;3.经济价值;4.人类的帮手。
观看图片,找出兔与狼的牙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自学教材,总结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1.7哺乳动物教案3新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1.7哺乳动物教案3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a2767902d276a201292e8c.png)
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材分析】《哺乳物》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上册第五元第一章第七内容。
依照学生的知律和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本章主要依照物的化序(如从到复、从水生到生、从低等到高等)先后学,所以本安排在物的主要群一章的最后边。
在我的生活中常会遇各样各的物,每一种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与生活性,而不同样的种的物与人生活的关系也是不同样的。
哺乳物主要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前面学的其余型的物特点以及些物与人生活的关系本做了优秀的。
【授课目】1.概括哺乳物的主要特点。
2.出常哺乳物与人生、生活的关系及其源价。
3.例出物的形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境、生活性相适的特点。
【授课重点】1.授课重点:哺乳物的主要特点;哺乳物与人生活的关系。
2.授课点:地哺乳物和人生活的关系。
【授课准】兔子物及本、大屏幕、幻灯机、投影、多媒体等。
【授课程】授课内容教活学生活意一、入新入新播放竹林生活熊猫的真的看兴趣情况片,城市里生活狗的片,森片,思虑什么引入,疑林里栖息小狗片,水里生活他都是哺乳思,激学生的片⋯⋯它形差物?趣。
各异,生活境差很大,但是都属于哺乳物,判断的理由是什么?播放毛绒绒猫的图片,引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点导学生从形态上说出哺乳动仔细观察图培养学物的体表被毛、体温恒定的特片生的察看能1. 体表被毛、体温恒定征回答力播放袋鼠、熊猫、猴子哺乳的图片,引导学生从生殖、学生察看思发育说出哺乳动物胎生、哺乳考回答2. 胎生、哺乳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虑胎生哺乳联系比较青的优越性,为什么胎生、哺乳蛙产小蝌蚪的数提高了哺乳动物后辈的成活量存活率,小鱼产率?鱼仔的数量和存( 1)胚胎在母体里发育,活率,以及哺乳动母体直接产出幼崽。
胎生比卵物产仔的数量和生提高了后辈的出生计活率。
存活率,思虑回答( 2)母体都有乳腺,能问题分泌乳汁培养幼崽,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幼崽的饱温暖营养问题,所以大大提高了后辈的成活率、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播放狼和兔子的牙齿结培养学生善于思虑、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构的图片出示图3. 用牙齿撕咬、切断和引导学生讨论课本38 页片让学生观咀嚼食品的问题(1)兔和狼的构造有什么共同特点?(2)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不同样?这与他们的生活习学生讨论,畅性有什么关系?所欲言(3)牙齿的分化对摄食和消化有什么意义?播放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拥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学生在教师4.拥有高度发达的神经引导下,有条不素系统和感觉器官地进行察看小结播放图片引导学生结合三、与人类的关系课本,概括哺乳动物与人类的有利:关系1、供应动物蛋白2、保持生态系统的牢固3、皮毛拥有特有的经济价值4、人类得力的助手有害:学生思虑,畅鼠类?猖狂会对农、教师出示题目所欲言林、牧业造成危害,有时讨论:以小狗为例说出哺还会流传病。
5.1.7哺乳动物 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5.1.7哺乳动物 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264987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7.png)
第七节哺乳动物教学目标1.记住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能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各种各样哺乳动物的图片:草原上驰骋的野马,原野上怡然漫步的非洲象,森林里的猕猴、田鼠,海洋中的鲸等。
教师提问:这些动物的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为什么它们都是哺乳动物呢? 欣赏图片,思考问题,交流讨论。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播放狗、猫等常见哺乳动物的图片,展示学过的腔肠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鸟的体表特征。
提出问题:(1)从体表来看,哺乳动物与其他类群的动物有什么区别?(2)河马几乎无毛发,而灰狼有厚厚的体毛,你认为哺乳动物的体表被毛有何意义?(3)哺乳动物的体温是否恒定?(4)教师总结,引导学生从形态上认识哺乳动物的体表被毛、体温恒定的特征。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6页“想一想,议一议”。
(1)引导学生思考:除了体表被毛这一外在特征之外,哺乳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什么?(2)思考:和其他类群的动物相比,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参考教材及展示图片,回忆动物各类群的外部特征,认真观察分析,总结:(1)哺乳动物一般体表被毛。
(2)体表被毛利于哺乳动物保持体温。
哺乳动物体表是否被毛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3)哺乳动物有发达的产热和散热机制,体温恒定。
认真思考,组内交流。
(1)哺乳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是胎生、哺乳。
(2)胎生可以使胎儿得到母体有效的保总结不同类群动物体表的特有结构,可以使学生对各个类群的特征有更清晰的认识,便于从体表特征角度初步区分各主要类群。
明确哺乳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是胎生、哺乳,可提高后代成活率。
联系生活实际,从自己熟悉的动物入手,归纳牙齿分化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5.1.7哺乳动物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上册同步(人教版)
![5.1.7哺乳动物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上册同步(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f31f4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9.png)
1.培养学生对哺乳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2.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
3.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科学精神。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尊重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针对以上教学目标,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设计:
5.作业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发挥优点,改正不足。
-选取部分优秀作业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7.课堂小结与课后作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与哺乳动物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巩固能力。
8.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设计意图: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5.1.7哺乳动物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上册同步(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如体表被毛、体温恒定、哺乳胎生等。
2.了解哺乳动物的分类,包括食肉目、偶蹄目、奇蹄目等,以及各类别中的代表动物。
3.掌握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4.学会运用比较法,分析哺乳动物与其他动物类别的区别和联系。
1.教学内容: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简答等类型。
2.教学方法: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对答案进行讲解,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教学目标:巩固学生对哺乳动物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评价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5.1.7哺乳动物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5.1.7哺乳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d08491b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5.png)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如体表被毛、体温恒定、哺乳胎生等;
2.掌握哺乳动物的分类,包括食肉目、奇蹄目、偶蹄目等;
3.识别并描述我国常见的哺乳动物,如家兔、家猫、猪、牛、羊等;
4.了解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生殖发育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发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其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和情感态度。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哺乳动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哺乳动物的特征、分类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本章节的重点内容。其中,哺乳动物的特征和分类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部分,需要重点讲解和反复巩固。
2.精讲点拨,突破难点:针对哺乳动物的特征、分类等重难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采用举例、对比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实践探究,培养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调查等活动,引导他们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自主探究哺乳动物的特征、分类及生活习性。
-观察法: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哺乳动物,如家兔、家猫等,总结哺乳动物的特征。
1.观察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哺乳动物,如家兔、家猫等,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特征等,并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观察报告,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知识梳理:请学生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整理哺乳动物的特征、分类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形成一份知识结构图,以便于巩固和记忆。
3.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哺乳动物相关的书籍或文章,如《动物世界》、《哺乳动物图鉴》等,拓展知识面,增强对哺乳动物的兴趣。
5.1.7哺乳动物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
![5.1.7哺乳动物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43ece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c.png)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分类、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强调保护哺乳动物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3.鼓励学生继续探索生物学知识,关注生物科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五、作业布置
-展示不同哺乳动物的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体表特征。
-介绍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强调哺乳胎生的重要性。
-讲解哺乳动物体温恒定的原因,以及这一特征对其生存的优势。
3.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哺乳动物的特征。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哺乳动物,了解其生活习性、分布、保护现状等。
教学活动:开展“我身边的哺乳动物”主题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哺乳动物,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破重点:结合课本内容,通过实例、实验、观察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活动:
(1)观察哺乳动物的实物、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哺乳动物的特征。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验证哺乳动物体温恒定等特征。
3.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教学策略:
(1)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让学生自主选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
(3)关注学困生,给予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哺乳动物的热爱和关爱,树立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1.7哺乳动物教案新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1.7哺乳动物教案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daef8e9125c52cc58ad6be8f.png)
哺乳动物课题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课型新授课第一课时1、概括哺乳动物的主要特点;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授课2、察看图片资料,培养学生察看分析,概括知识的能力;目标3、辨证地认识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同人与动物共处一个地球,应和平共处;重难授课重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点;点授课难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点;辩证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教法学法比较法、察看法、小组讨论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设计一、查学诊疗教师活动:提问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1、鸟类的主要特点2、家鸽的呼吸器官主假如什么?家鸽是怎么呼吸的?气囊有什么作用?学生活动:点名提问或许是一排一排学生起来回答以下问题设计妄图:查察学生对上节课的学习情况二、示标导入教教师出示图片,图中争相吃奶的小狗多可爱!哺乳动物用乳汁培养幼崽。
小动物一般在出生后,就会吮吸乳汁。
与其他抚养后辈的方式对照,哺乳有什么优越性?带入新课。
学三、导学施教(一)哺乳动物的特点过教师出示几种哺乳动物的图片,提出问题:你认识这些哺乳动物吗?它们拥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学生疏组讨论总结。
程教师出示图片,引领学生边看边总结。
教师 : 从体表来看,哺乳动物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等类群的动物有什么差别?生:说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的体表拥有哪些特点,哺乳类的体表拥有哪些特点?教师:总结:体表被毛,除鲸等少许水生种类的体毛退化以外,哺乳动物的体表都被毛。
体毛拥有什么作用呢?出示鲸鱼和狼的图片,鲸鱼和狼分别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为什么鲸鱼几乎无毛发,而狼在寒冷的冬季有厚厚的体毛到夏天则变薄?哺乳动物的体毛起到怎样的作用呢?多媒体课件、小瞧频二次备课生:讨论总结:体毛拥有保温的作用。
教师 : 与其他动物对照,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的方式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呢?生:思虑回答教师 : 我们知道,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爬行类和鸟类的卵的外面都有坚硬的卵壳,受精卵发育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
【2019最新】八年级生物上册5-1-7哺乳动物教案3新人教版
![【2019最新】八年级生物上册5-1-7哺乳动物教案3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17ab6ab4daa58da0114a7f.png)
【2019最新】八年级生物上册5-1-7哺乳动物教案3新人教版【教材分析】《哺乳动物》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内容。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本章主要按照动物的进化顺序(如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先后学习,所以本节安排在动物的主要类群这一章的最后面。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动物,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特征与生活习性,而不同的种类的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也是不同的。
哺乳动物主要突出识记其主要特征,而前面学习的其它类型的动物特征以及这些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为本节课做了良好的铺垫。
【教学目标】1.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说出常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及其资源价值。
3.举例说出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兔子实物及标本、大屏幕、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七节哺乳动物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体表被毛、体温恒定2.胎生、哺乳3.用牙齿撕咬、切断和咀嚼食物4.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二、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1.提供动物蛋白2.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皮毛具有特有的经济价值4.人类得力的助手有害:鼠类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有时还会传播疾病。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核心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哺乳动物,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不少哺乳动物,但是对于哺乳动物还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对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的也很是有限。
教学中应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节哺乳动物
【教材分析】
《哺乳动物》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内容。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本章主要按照动物的进化顺序(如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先后学习,所以本节安排在动物的主要类群这一章的最后面。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动物,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特征与生活习性,而不同的种类的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也是不同的。
哺乳动物主要突出识记其主要特征,而前面学习的其它类型的动物特征以及这些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为本节课做了良好的铺垫。
【教学目标】
1.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说出常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及其资源价值。
3.举例说出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
兔子实物及标本、大屏幕、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七节哺乳动物
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体表被毛、体温恒定
2.胎生、哺乳
3.用牙齿撕咬、切断和咀嚼食物
4.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二、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
1.提供动物蛋白
2.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皮毛具有特有的经济价值
4.人类得力的助手
有害:鼠类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有时还会传播疾病。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核心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哺乳动物,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不少哺乳动物,但是对于哺乳动物还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对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的也很是有限。
教学中应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