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843中国近代史考研真题

合集下载

20年考研中国人民大学625政治学原理843中国近代史真题回忆版

20年考研中国人民大学625政治学原理843中国近代史真题回忆版

843中国近代史
名词解释:
子口税
省港大罢工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古田会议
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答:
为什么辛亥革命是近代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为什么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政府成为人民的敌人,成为中国革命的直接目标试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论述:
如何认识和评价近代中国"工业化”运动
试论中国共产党开展延安整风运动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经验
625政治学原理简答:
政治科学在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上的主要特征政党分化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现代国家建构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议行合一学说,三权分立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韦伯的政治统治理想类型的主要理论
比较精英主义,多元主义对政治冷漠现象的观点。

论述:
运用政治文化的视角,对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进行论断
试论西方法治主义传统的主要历史来源和基本原。

中国人民大学847-国学专题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复试分数线

中国人民大学847-国学专题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复试分数线
中国人民大学 847-国学专题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复试
分数线
847-国学专题课程介绍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现如今“国学”之意是指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与学术,是从古至今无数代人智 慧与汗水的结晶,经受历史的锤炼打磨与自然的甄选淘汰,终成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受无数世人所瞩目 与敬仰。
“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唐代贞元中,李勃隐居读书于庐 山白鹿洞,至南唐时,在其遗址建学馆,以授生徒,号为“庐山国学”。到宋代,又改称“白鹿洞书院”,这 时的“国学”实为藏书与讲学之所。
但是,基于对中国文化的整体把握,我经常在讲课时宣称——
国学,是治国平天下之学。修齐治平,是真正中国文化的核心追求。很能完整地表达国学的精神,表 达中国文化的特点与内涵!
因为能治国平天下,必然就已经做到并做好了诚正格致,修身齐家。所以这是一个整体。
不仅是儒家,一切诸子百家都在追求这个。只是儒家明确地提出来。诸子们用了各自的方法和手段来 达成这个理想。其实这正是对“道”的追求。
原有释义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春官宗伯·乐师》言:“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礼记·学记》 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孙诒让在其所著《周礼·正义》中指出:“国学者,在 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由此可见,“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 此后朝代更替,“国学”的性质和作用也有所变化。
可见,章太炎认为“国学”是一国固有之学,并把“国学”之兴亡与国家的兴亡联系在一起了。既然“国学” 是“一国固有之学”,而中国是个有诸多个民族所组成的大家庭,那么,把“一国固有之学”理解为“中华民族 固有之学”,似更妥帖。
“国学即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这一释义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坚守,成为“国学”的通常定义。 如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国学”一词的解释就是沿用了这样的定义:“称我国传统的 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这可以说是自清末民国初至今,一直沿用下来 的比较通用的定义。[2]

2019年04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

2019年04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科目代码:03708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答案:A解析: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A.政治控制B.军事侵略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答案:B解析: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

英国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引发了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由此开始。

3、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是()A.惠州起义B.河口起义C.黄花岗起义D.武昌起义答案:C解析: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黄花岗起义,也叫广州起义。

4、在1911年爆发的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A.湖南B.四川D.湖北答案:B解析:保路运动:1911年夏,湖北、湖南、广东和四川爆发了反对铁路干线收归国的民众斗争运动,四川省斗争最为激烈。

5、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A.北洋军阀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B.北洋军阀与日本签订“西原借款”合同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D.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受挫答案:C解析: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6、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的是()A.陈独秀B.李大钊C.蔡和森D.杨匏安答案:B解析: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20年,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

人大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专业620、841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分数线

人大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专业620、841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分数线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专业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考试科目、专业介绍、报录比分析理想途教育出品目录一、学校和专业介绍 (4)二、初试考试科目 (5)三、初试参考书 (5)四、历年录取人数及分数线 (7)五、复试介绍 (8)六、复试内容 (8)七、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620,841考研真题 (9)八、 2018年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620,841考研真题 (9)九、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620,841考研真题 (9)十、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620,841考研真题 (9)十一、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620,841考研真题 (9)十二、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620,841考研真题 (10)十三、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620,841考研真题 (10)十四、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620,841考研真题 (10)十五、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620,841考研真题 (10)一、学校和专业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广大师生秉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

我校是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17年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获评A类学科总数为14个,其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A+,政治学、哲学获评A,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获评A-,A+学科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设有行政管理学系、土地管理系、城市规划与管理系、教育研究所、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与公共安全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所、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公共财政研究所。

2019年1月及4月全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共25页文档

2019年1月及4月全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共25页文档

2019年1月全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10P231)2019年,我国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的会议是()A.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B.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C.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D.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A.没收政策B.赎买政策C.改造政策D.统购统销政策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弱小B.维新派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C.没有发动群众的支持D.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4、 (7P135)1945年12月成立,成员主要是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以及有联系的知识分子的民主党派是()A.中国致公党B.中国农工民主党C.中国民主建国会D.中国民主促进会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6、 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大规模破袭进攻战是()A.百团大战B.平型关战役C.阳明堡战役D.忻口会战7、戊戌维新运动兴起的社会物质条件是()A.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急剧激化B.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C.洋务运动的失败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8、 (8P153)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B.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C.反受贿、反贪污、反自由主义D.反浪费、反行贿、反形式主义9、 (6P97)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间是()A.1936年8月B.1937年7月C.1937年5月D.1945年1月10、 19世纪末,梁启超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A.《新学伪经考》B.《人类公理》C.《仁学》D.《变法通义》11、 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之后,其对中国进行殖民剥削的主要形式是()A.商品输出B.资本输出C.垄断商品倾销D.掠夺廉价劳动力12、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达到成熟的时期是()A.国民大革命时期B.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3、对党的若干重大的历史问题作出结论,使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一致的文献是()A.《改造我们的学习》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新民主主义论》D.《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4、“三反”主要针对的对象是()A.资本家B.党政机构工作人员C.工商业经营者D.旧政权中留下来的工作人员15、 _____年,毛泽东等人听取了国务院多部门的工作汇报,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于5月份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843中国近现代史考研真题及解析

中国人民大学843中国近现代史考研真题及解析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历年真题解析——843中国近现代史主编:弘毅考研编者:木子弘毅教育出品【资料说明】历年真题是除了参考教材之外的最重要的一份资料,其实,这也是我们聚团队之力,编撰此资料的原因所在。

历年真题除了能直接告诉我们历年考研试题中考了哪些内容、哪一年考试难、哪一年考试容易之外,还能告诉我们很多东西。

1.考试题型与分值大家要了解有哪些题型,每个题型的分值。

人大从2007年开始改革,2007年以前中国近现代史和政治学原理作为一门专业课来考察,总分150分,而2007年之后,中国近现代史和政治学原理分别作为两门专业课来考察,分别占150分。

从2007开始到现在的真题可以看出,试卷有三类题型,分别是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

名词解释占20%左右,每题5到6分,简答题和论述题各占40%左右。

2.各章节的出题比重人大的课没有考试大纲,也没有指定教材,因此没有重、难点的告知,但大家可以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掌握各个章节在整个考研中的重要地位。

从历年真题可以看出,常考的历史事件包括: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及签订的条约,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的历史则为考察的重点。

3.各题型的答题方法(1)名词解释的答题方法名词解释要求大家对基本概念有所掌握,命题范围不会很偏,都是近代史中较为基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概念。

作答时应紧紧围绕名词的概念本身作答,文字简练。

紧扣概念,就是只要把名词的内涵表述清楚,适当列举外延即可,不要求展开叙述。

所谓文字简练,就是说话开门见山,观点摆在清晰的位置,一目了然,无需旁征博引,更不能将解释性的话放在大段不重要的叙述之中。

(2)简述题的答题方法简述题是名词解释的扩大,但在答题上同样要求大家贴近概念作答。

因为简述的篇幅较短,在作答中也不需要过多发散,但同时又要做到全面。

简述和论述的共同点是,都是分条分面的作答,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背景、基本过程、历史影响等等,凡题目涉及的都要作答。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843中国近现代史(1840~1949)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843中国近现代史(1840~1949)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843中国近现代史(1840~1949)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名词解释(六选五)1.“协定关税”答:协定关税是指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通过协商相互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的关税制度。

如果一方遭受对方的胁迫,非自愿地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又不能享受对方给予对等的优惠,就是片面的协定关税,这构成一国对另一国的特权。

出现在近代中国的协定关税,就属于后一种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的协定关税,是从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开始的。

2.“苏报案”答:苏报案是清末著名反清政治案件。

1903年6月,上海租界的工部局派巡捕到《苏报》馆捕人,章炳麟和邹容先后入狱,发生了震动一时的“苏报案”。

清政府要求工部局将章、邹等引渡,解送南京审讯。

列强担心这会影响他们在租界内的特权,拒绝引渡。

最后由租界会审公廨,判决章炳麟监禁三年、邹容监禁二年。

“苏报案”发生后,革命分子将《革命军》和《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收集在一起,题名《章邹合刊》,各地交相翻印,进一步扩大了革命思想的影响。

3.黄埔军校答: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创建的军事学校,全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因校址位于广州市珠江中的黄埔岛上而得名。

1924年6月创办,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由苏联提供办校经费和军械武器,共招收了六期学生。

黄埔学生军曾参加东征及北伐战争,为中国革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4.黄炎培答:黄炎培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实业家、政治家,中国民主同盟主要发起人之一。

他以毕生精力奉献于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为改革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传统教育,建设中国的职业教育,作出过重要贡献。

1965年12月21日逝世于北京。

5.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答:中国七届二中全会是1949年3月中共在河北西柏坡召开的中央全会。

毛泽东向全会作了报告;全会集中讨论了夺取全国胜利,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向城市的问题;指出城市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中国的发展方向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会议还着重研究和规定了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诸方面的基本政策;全会号召在胜利面前,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2019年考研历史学基础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考研历史学基础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考研历史学基础真题及答案解析(1/20)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钟鸣鼎食”往往用来形容贵族生活。

考古发现的青铜乐器“钟”始见于周代遗址,可能存在于A.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B.陕西长安普渡村遗址C.河南安阳股墟遗址D.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下一题(2/20)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2题西魏实际统治者宇文泰主导的诸多改革奠定了隋唐王朝的统治基础,其引影响最大的是A.建立府兵制B.推行计账法C.实行六官体制D.改用鲜卑姓氏上一题下一题(3/20)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3题唐初,孔颖达等奉唐太宗之命编定的用于科举取士的官书是A.《白虎通义》B.《五经正义》C.《四书章句集注》D.《十三经注疏》上一题下一题(4/20)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4题宋代学术思想活跃,流派纷呈,计其要者有蜀学、洛学、关学、闽学等,其中关学的代表人物是A.苏轼B.程颐C.朱熹D.张载上一题下一题(5/20)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5题明代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是继“两税法”之后赋役制度的又一次重大改革。

该法在全面推行前曾在南方部分地区试行,最早出现于A.洪武年间B.永乐年间C.嘉靖年间D.万历年间上一题下一题(6/20)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6题洪仁玕的《资政新篇》在某些方面超出了当时中国人的认知水平,这主要体现在A.提出了学习西方的整体方案B.公开反对中央集C.丰富了《天朝田亩制度》的主体内容D.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上一题下一题(7/20)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834经济学(宏观、微观)考研真题(回忆版,非常不完整)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834经济学(宏观、微观)考研真题(回忆版,非常不完整)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834经济学(宏观、微观)考研真题(回忆版,非常不完整)及详解微观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比较优势答:比较优势是指,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各生产单位对资源的占有、分配和利用等情况的差别,导致了比较优势的产生。

而比较优势造成的差别直接导致了生产产品的专业化(即所谓的“社会分工”)和贸易的产生。

这种专业化的结果是,当每个人都能够专门地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时,生产就会变得更加有效率,从而整个社会可创造的物质财富总量与其整体的经济福利便会有所增加。

按照李嘉图的“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有绝对优势的一国生产并出口优势最大的产品,而绝对劣势的一国生产并出口劣势最小的产品,两国在相对成本差异的基础上一样能发生贸易,获得贸易利益。

2.外部性答: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

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这种成本和收益差别虽然会相互影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

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根据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外部经济可以分类为“生产的外部经济”和“消费的外部经济”。

外部不经济也可以视经济活动主体的不同而分为“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其他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性称为外部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性称为外部不经济,它对个人或社会是不利的。

福利经济学认为,除非社会上的外部经济效果与外部不经济效果正好相互抵消,否则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帕累托最优状态不可能达到,从而也不能达到个人和社会的最大福利。

3.囚徒困境答:囚徒困境指两个被捕获的囚犯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843中国近现代史(1840~1949)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843中国近现代史(1840~1949)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3.《中国土地法大纲》。
三、论述 1.论述中国近代史过程中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和原因。
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论述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格局形成的历史过 程。
2/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 Nhomakorabea平台
2013 年中国人民大学 843 中国近现代史(1840~1949)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资政新篇》
2.公车上书
3.恽代英
4.中共七大
5.金圆券
二、简答 1.简述王明的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的危害。
2.简述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2019年04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

2019年04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科目代码:03708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答案:A解析: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A.政治控制B.军事侵略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答案:B解析: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

英国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引发了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由此开始。

3、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是()A.惠州起义B.河口起义C.黄花岗起义D.武昌起义答案:C解析: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黄花岗起义,也叫广州起义。

4、在1911年爆发的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A.湖南B.四川D.湖北答案:B解析:保路运动:1911年夏,湖北、湖南、广东和四川爆发了反对铁路干线收归国的民众斗争运动,四川省斗争最为激烈。

5、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A.北洋军阀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B.北洋军阀与日本签订“西原借款”合同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D.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受挫答案:C解析: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6、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的是()A.陈独秀B.李大钊C.蔡和森D.杨匏安答案:B解析: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20年,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621+845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621+845考研真题回忆版
新祥旭官网 /
3、全面两孩政策对老龄化的影响 4、一带一路对人类学研究的实际意义 5、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中,人类学研究可以做出什么贡献 6、 人 口 迁 移 和 流 动 的 主 要 理 论 有 什 么 , 据 其 分 析 中 国 当 前 人 口 流 动 的 成因
621 真题社会研究方法 名词解释】
通 则 性 解 释 (不 确 定 , 没 记 住 ) 方差膨胀因子 双盲实验 扎根理论 滚雪球抽样 操作化 置信区间 内容效度 李克特量表 社区研究
简答】
问卷调查中的敏感问题如何处理
皮尔逊 变量关系(记不清)
配额抽样+分层抽样异同
新祥旭官网 /
新祥旭官网 http://www普通回归方程中的误差+残差 论述】
结合社会研究的特点+说说社会现象的测量 定性研究能否检验因果关系 社会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如何处理
大数据有没有改变社会研究的范式 实验研究是什么,影响其效度的因素有
社会学理论 845(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12 选 8) 1、有机团结(涂尔干) 2、模式变量(帕森斯) 3、场域(布迪厄)
新祥旭官网 /
4、社会分层 5、积极老龄化 6、生命历程理论 7、平均预期寿命 8、社区养老 9、文化转型 10、 队 列 ( cohort) 11、《银翅》 12、货船崇拜(cargo cult) 二、简答(8 选 5) 1、根据达伦多夫的理论,说明影响社会冲突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2、中国人口转变的主要特征? 3、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学的影响? 4、智慧养老对中国养老状况的影响? 5、结构主义人类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 6、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学派的基本观念? 7、什么是人口红利,说明人口红利的人口学与社会经济意义? (好像忘了一题,请记得的同学补充) 三、论述(6 选 2) 1、描述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间的某一社会现象,用三种理论分析该现象 变迁及原因 2、中国农村养老面临的主要问题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科目代码:841科目名称: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一、名词解释1.政策主体2.治理工具3.绩效预算4.政策执行5.政策评估二、简答题1.公共管理顾客导向的内涵。

2.公共危机疏缓的策略。

3.行政责任的内涵。

4.政策评估的方法及其优劣。

5.从政治角度论述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模型。

三、论述题1.结合组织理论,分析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主要特征。

2.结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谈一谈对政策分析的理解和认知。

参考答案:科目代码:841科目名称: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一、名词解释1.政策主体答:政策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其构成因素主要包括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政治党派、利益集团、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个人等。

政策主体有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参与者之分。

官方决策者是指那些具有合法权威去制定公共政策的人,包括国会议员、政府首脑、行政人员和法官。

非官方参与者相对于官方决策者而言,他们对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较为间接,但同样是政策制定中不可忽视的主体因素。

非官方参与者不仅包括政治党派和利益群体的成员,而且包括代表个人的普通公民。

2.治理工具答:治理工具又称政策工具或政府工具,是指政府将其实质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路途和机制。

治理工具是政府治理的核心,没有政策工具,便无法实现政府的目标。

当代各国的政府治理工具主要包括:①政府部门直接提供;②委托政府其他部门;③契约外包;④经营特许权;⑤补助;⑥抵用券;⑦市场供给;⑧志愿服务;⑨自我协助;⑩政府贩售特定服务。

运用何种治理工具,政府干预市场到何种程度,完全视问题情势、政府主观偏好、资源拥有程度、目标的正确性与选择性、对市场依赖程度、相对成本等综合因素而定。

3.绩效预算答:绩效预算是基于政府的职能、业务与计划进行预算编制的制度,以便于政府在会计年度内,完成各项工作计划与列举的具体建议。

中国近代史历年试题汇总

中国近代史历年试题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汇总中国近现代史1、简述《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复旦1997,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2、简述早期改良主义思想的内容及其意义。

(人大2000,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门史、中国古代史)3、左宗棠收复新疆述略。

(人大1999,中国近现代史)4、简述李鸿章出面签署的五个不平等条约及其时间、地点。

(复旦1998,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5、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清朝皇帝先后有哪几个?(年号、庙号、姓名)(厦大1997,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地区史、国别史)6、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人大2000,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门史、中国古代史)7、太平天国北伐述评。

(南开2001,历史学各专业)8、简述民国元年的迁都之争。

(南开2001,历史学各专业)9、1885年签订的《中法新约》有哪几点主要内容?(浙大1998,中国近现代)10、“军机四卿”是指“百日维新”时光绪帝任命的哪四位军机章京?(浙大1998,中国近现代)11、同盟会成立前四种影响最大的革命宣传作品是什么?(浙大1998,中国近现代)12、简述《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人大20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门史、中国古代史)先秦史中国近现代史1、论述鸦片战争之后知识界对国外和边疆史地的研究。

(南开2000,历史系各专业)2、论述鸦片战争十年间中国政治经济的变化。

(吉大2000,中国古代史)3、太平天国天京不事变的原因分析。

(人大1999,中国古代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门史)4、<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比较评价。

(北师大1999,中国近现代史)5、论述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对晚清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变化的影响。

(复旦1998,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6、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不平等条约。

(人大1998,中国近现代史)7、在晚清政治中,辛酉政变(北京政变或祺祥政变)是政局演变的一枢机,它的结局对此后清政府的政治格局乃至此后近代史的演进均有重要影响,试对此进行归纳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