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响讲义应面法优化放线菌素X2发酵培养基

合集下载

响应面法优化恩拉霉素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法优化恩拉霉素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法优化恩拉霉素发酵培养基唐慧慧;杨淑慎;郭伟利;李清黎【摘要】Plackett-Burman experiment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optimal level of 8 factors in Streptomyces fungicidious ERS42-101108 Enramycin initial fermentation medium production , results showed that cottonseed meal , gluten meal and KH 2 PO4 had significantly effect on enramycin production .Steepest ascent was used to approach the key factors of the maximum response region , and by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and response surface , optimum fermentation medium was established .Following the above optimization process , fermentation unit Enramycin increased from 8300 u/mL to 10250 u/mL.%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对杀真菌链霉菌Streptomyces fungicidious ERS42-101108产恩拉霉素初始发酵培养基中的8个因素的最佳水平进行评价,表明棉籽饼粉、麸质粉和磷酸二氢钾对恩拉霉素产量影响显著。

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关键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通过中心组合实验和和响应面分析,确定了最佳发酵培养基。

经上述优化,恩拉霉素发酵单位从8300 u /mL提高到10250 u/mL。

响应面法优化短杆菌素的发酵

响应面法优化短杆菌素的发酵

(ol eo odS i c n uri a E g er g hn gi l r nesy c ig10 8 ,C ia C l g f o c neadN ttn l ni ei ,C iaA r ut a U vr t,B in 0 0 3 hn) e F e io n n c ul i j
2 1 年第 9 01 期
张宇光 ,等 :响应面法优化短杆菌素的发酵
・9 ・
1 材料 与 方法 1 试 剂 . 1
1 . 最 陡爬坡 试验 .2 5
标 准短杆菌素 (y t in ,购 自 M b 公司 , Tr h c ) o ri pi o
其 他试 剂 均为 分析 纯 。 1 菌株 . 2 短 芽 孢 杆 菌 B cl sBe i ( T C 8 ) aiu rv A C 5 ,购 于 l s 1 8
o yo r i ye seaut yPakt B r a ( B d s n T eot a cnet tn rneo e tr at si ntr hi n id i vlae b l e — um n P ) ei . h pi l ocnr i ag ft he fc r s t c l d c t g m ao h e o
e a n d b h te e t s e tmeh d a d t e me i m o mua in i o t z d b h e t lc mp s e in ( D) al x mi e y t e se p s a c n t o n h du fr lt s pi e y te e n r o o e d s o mi a g CC l1 (
再用 最陡爬坡试验确定 3因素的取值 范围 ,最后使用 中央组合设计 及响应面方 法进一步优化 。通过优化过程 筛选 的影 响因素取值为 :酪蛋 白胨 1.8gL a 1 .2gL和酵母浸粉 1.3g 。在 此优化培养条件 下 ,发酵 液中短杆 02 / ,N C 6 / 4 0 / 1 L

响应面法优化杏鲍菇液体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法优化杏鲍菇液体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法优化杏鲍菇液体发酵培养基翟宏伟;陈晓明【摘要】设计并通过响应面优化了一种适用于杏鲍菇(Pleuromse cryngii)液体发酵的新培养基TSM-1.以单因子试验筛选出指标具有显著影响的TSD-1微生物生长促进剂,液体多肽蛋白肥和NaCl,并通过Box-Behnken设计以及响应面分析得到了3因子最优添加量,形成TSM-1培养基的最优配方:葡萄糖40 g,酵母浸膏10 g,KH2PO41g,MgSO4·7H4O 0.5 g,NaCl 0.15 g,复合维生素B片1片(市售OTC 成药),添加TSD-1微生物生长促进剂0.3 g,钙蛋白2 g,蒸馏水1 000 mL,pH值6.4,121℃灭菌30 min.优化后TSM-1培养基中杏鲍菇菌丝生物量可达18.70±0.03 g·L-1.【期刊名称】《天津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24)009【总页数】4页(P52-55)【关键词】杏鲍菇;培养基;优化;响应面【作者】翟宏伟;陈晓明【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4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6自1948年以来,利用液体层发酵技术培养各种食用菌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1]。

相对于食用菌的固体培养而言,液体培养既可以缩短培养周期又提高了培养效率,特别适合于食用菌的规模化、周年化、工厂化生产,要实现杏鲍菇的大规模商品化生产,应用液体菌种是必然。

截至目前,有关杏鲍菇液体培养均集中于杏鲍菇对不同碳氮源的利用上,但有关生长促进剂在食用菌液体发酵培养基中的应用鲜有报道。

因此,笔者尝试设计并优化了一种新的适用于杏鲍菇的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TSM-1,并添加了食用菌生长促进剂TSD-1、钙蛋白制剂、渗透压调节剂NaCl,以响应面法对TSM-1液体培养基中这3种特殊成分进行优化,以培养基中杏鲍菇菌丝的最大生物量为标准,确定了TSM-1液体培养基的最优配方,为食用菌生长促进剂在杏鲍菇液体深层发酵上的应用打下基础。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交沙霉素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交沙霉素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交沙霉素发酵培养基胡平;林开春【摘要】以交沙霉素产生菌R29为供试菌株,采用响应面法综合实验设计,利用SAS分析软件对交沙霉素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棉籽饼粉和豆油为主效应因素,且培养基中棉籽饼粉和豆油最佳比例分别为1.9%和0.405%时,预测交沙霉素的发酵效价为220.6 μg/mL.经验证试验,最优条件下交沙霉素的发酵效价为221.8 μg/mL,与预测值相近,比原始配方下交沙霉素的发酵效价提高了10.66%.说明优化的发酵配方确实比初始配方更有利于菌株R29的产素.【期刊名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31)002【总页数】4页(P138-141)【关键词】响应面分析法;交沙霉素;发酵培养基【作者】胡平;林开春【作者单位】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湖北恩施445000;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16;TQ92交沙霉素是那波链霉菌交沙霉素变种(Streptomyces narbonensis var. Josamyceticus)产生的一种十六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药物,于1964年由日本山之内制药株式会社研制而成,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和百日咳杆菌、梭状芽胞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布氏杆菌、军团菌、螺旋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亦有较好抗菌作用[1],临床用于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副鼻窦炎、中外耳炎、皮肤感染、术后创口感染、泌尿科、五官科、口腔科感染等,疗效确切.自诞生以来,它就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于临床了[2-3].但是在国内的应用仅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尚无厂家生产原药,具有相当大的研发潜能.为尽快实现交沙霉素原料药的国产化,首先要提高交沙霉素产生菌的产素能力,而优化发酵培养基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很多研究人员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RSA)在培养基优化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6].笔者以本实验室的交沙霉素产生菌R29为供试菌株,采用响应面法综合实验设计,利用SAS分析软件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为该菌的产业化开发提供现实依据.1.1 供试菌种交沙霉素产生菌那波链霉菌交沙霉素变种(Streptomyces narbonensis var. Josamyceticus)R29菌株,由武汉天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1.2 培养基1.2.1 斜面培养基土豆泥10%,麦片2.5%,精氨酸0.02%,琼脂2%,消前pH7.2~7.4.1.2.2 种子培养基葡萄糖1.0%,淀粉1.0%,黄豆饼粉1.5%,硫酸镁0.05%,酵母粉0.5%,碳酸钙0.3%,磷酸氢二钾0.5%.消前pH8.0.1.2.3 发酵培养基葡萄糖2.0%,棉籽饼粉2.0%,豆油1.0%,碳酸钙0.3%,玉米淀粉4.0%,磷酸二氢钾0.03%,面筋粉2.0%,硫酸镁0.05%,氯化钠0.1%,消前pH8.0.1.3 菌种发酵将保藏的斜面菌种用竹签打块接入种子培养基,28℃、180 r/min摇床培养34 h.将种子培养液接入发酵培养基,接种量8%,28℃、180 r/min摇床培养8 d.1.4 交沙霉素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C18反向柱(填料Hypersil ODS 25 μm,4.6 mm×250 mm);柱温为室温;流动相为磷酸缓冲液(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1 mol/L的磷酸调节pH值为3)-甲醇(体积比为20∶80,pH 3);流速为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32 nm;进样量为10 μL;交沙霉素参考品为杭州民生药业生产的交沙霉素糖衣片,含量200 mg/片.1.5 优化设计方法1.5.1 Placket-burman (PB)设计采用PB设计的两水平法对交沙霉素产生菌发酵培养基的9种成分进行试验,筛选交沙霉素发酵的主效应因素.1.5.2 最陡爬坡试验根据方法1.5.1中得出的一次拟和方程设计最陡爬坡试验.方程中变量的系数如果为正,则该水平应设计为递增,反之递减;变量系数的大小决定变化幅度,系数越大,变化的幅度越小,反之越大.1.5.3 Box-wilso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以方法1.5.2中得到的中心点,根据Box-wilso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设计响应面分析试验.根据响应面试验设计结果,运用SAS软件进行回归拟合,得到模型方程,根据所得模型的响应面分析立体图,结合回归方程,求得模型极值点,该点代表的主效应因子数据即为预测的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比例值.1.5.4 验证性试验分别在预测最优发酵条件和初始条件下进行发酵试验,重复5次,根据交沙霉素在预测最优发酵条件下的实际平均效价值,与初始条件下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该模型的预见是否准确,从而确定交沙霉素的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2.1 PB设计试验结果以R29为供试菌株进行PB设计的试验方案及结果见表1、表2.表1中棉籽饼粉和豆油的Pr>|t|分别为0.034和0.022,即表示这两个因素在95%的置信区间显著.用SA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一次回归方程:Y=427-32.0A+6.17B-7.00C-2.17D-40.2E+4.17F+4.83G-1.67H-2.50J.经过回归数据分析,R-Sq=97.5%,R-Sq(adj)=86.1%,系数数值大,表明拟合良好,P=0.048,小于0.05,表明回归方程拟合良好.根据表1中t-检验结果可知,棉籽饼粉和豆油为重要因素,在95%置信区间其可信度分别为96.6%和97.8%,可考虑作为主效应因子进行下一步的优化试验.2.2 最陡爬坡试验结果根据PB试验结果可知棉籽饼粉和豆油为重要因素,而葡萄糖、碳酸钙、玉米淀粉、磷酸二氢钾、面筋粉、氯化钠和硫酸镁均对交沙霉素的产出无显著影响,这些因素保持原始水平不变.根据PB试验得出的一次拟和方程对棉籽饼粉和豆油进行最陡爬坡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可知最优条件在处理6和处理7之间,故采用1.9%棉籽饼粉,0.4%豆油为后续响应面试验的中心点.2.3 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试验设计结果保持发酵培养基配方中除棉籽饼粉和豆油以外的其它6个因素水平不变,以中心点(棉籽饼粉1.9%,豆油0.4%),对棉籽饼粉和豆油两个因素进行中心试验组合设计.中心点重复5次,保证拟合方程具有旋转性和通用性,中心组合试验设计见表4,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见表5.将相应面中得到的数据,利用SAS软件回归拟合,得到交沙霉素效价的二次经验模型为:Y=546.80+3.81A+7.21B-95.34A2-85.34E2+11.75AE;同时得到响应面分析立体图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棉籽饼粉和豆油对交沙霉素产出的效应存在着一定的交互作用.对Y进行回归系数评估,结果表明A2和E2在大于F值的概率(Pr>F)分别为0.001、0.002,即A2和E2为显著影响项;变异系数的分析表明,2次项影响在大于F值的概率(Pr>F)为0.001,即2次项影响为显著影响项;方差分析数据表明在大于F值的概率(Pr>F)为0.005,说明回归方程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显著性;且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R2值为0.959 9,表明该方程与实际有很好的拟合性,可用来进行交沙霉素发酵效果的分析和预测.根据回归方程结合响应面分析立体图,求得模型极值点为A=0,E=0.05,对应棉籽饼粉和豆油分别为1.9%和0.405%,此时预测交沙霉素的发酵效价为220.6 μg/mL.2.4 验证性试验结果选用菌株R29在预测最优条件即和发酵初始条件下进行发酵试验,得到实际平均交沙霉素发酵效价分别为221.8 μg/mL和200.4 μg/mL,最优条件下交沙霉素的发酵效价与预测值相近,说明该模型能准确的预见交沙霉素的实际发酵效价,同时优化得到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下交沙霉素的发酵效价比原始配方下交沙霉素的发酵效价提高了10.66%,说明优化的发酵配方确实比初始配方更有利于菌株R29的产素.通常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方法是采用单因素试验,但单因素试验因无法考察到各因素之间的交互影响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该方法不是总能获得最佳条件[7].此外,若考察的因素较多,则实验次数会较多,周期长,为了弥补单因素试验的缺陷,许多研究人员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了正交设计法[8-9]、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10]、均匀设计法[11,12]、改进单纯形法[13-14]和响应面分析[15]等方法进行条件的优化工作.本试验首次将PB设计、最陡爬坡试验、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等方法运用于交沙霉素产生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试验中,并借助SAS统计软件快捷可靠地获得了较优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采用相应面法优化发酵培养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验方法,但此研究仅限于摇瓶发酵,仍需上罐分批发酵进一步验证,而且,本试验并未对装料量、通气、起始pH值、温度、转速、诱导物、前体物质和补料等其他的发酵工艺参数进行研究试验,对这些发酵条件尚需进一步探索.【相关文献】[1] Richard E R, Robert B, Lola W G,et al. In vitro susceptibility of common clinical anaerobic and aerobic isolates against josamycin[J].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1976, 9: 253-257.[2] Kuniaki T, Yoshiya A, Shunji M,et al. Total synthesis of carbomycin B and josamycin (leucomycinA3)[J]. Tetrahedron letters, 1978, 21: 2837-2840.[3] Burch D G S.The comparative efficacy of antimicrobial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enzootic pneumonia and some of their pharmacokinetic/ pharmacodynamic relationships[J]. The Pig Journal, 2004, 53: 8-27.[4] 熊志强,徐平,涂金国.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红谷霉素发酵培养基[J].微生物学报,2006,33(4):5-9.[5] 郝学财,余晓斌,刘志钰,等.响应面方法在优化微生物培养基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1):38-41.[6] 董锡文,杜春梅,林建强.曲音波响应面法优化斜卧青霉Ju-A10产CMCase的条件[J].微生物学通报,2006,33(3):31-37.[7] 褚以文.微生物培养基优化方法及其OPTI优化软件[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9,20(2):58-61.[8] 李敏.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 (L.:Fr.) Gray)发酵生物学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9] 周丽伟.羊肚菌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07.[10] 徐位力,苏开君,王伟平,等.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马占相思增殖培养基[J].广东林业科技,2003,19(4):13-16.[11] 赵健,高晓丹,邱荣洲,等.应用均匀设计法优化生防菌ZB-6发酵培养基组分及条件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07,22(4):341-345.[12] 胡旭晔,张琴,湖海峰,等.多杀菌素发酵工艺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7,38(2):90-93.[13] 彭桂永,陈明久,卓宁化.地径材积表编制方法的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03(1):1-3.[14] 李湘,李忠.双柱循环色谱分离过程的最优化[J].化学工程,2003,31(1):17-29.[15] 常亚飞,陈守文,喻子牛.苏云金素发酵培养基的优化设计[J].中国生物防治,2006,22(3):190-194.。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L-组氨酸摇瓶发酵培养基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L-组氨酸摇瓶发酵培养基
计,a 1 m光 程 5 0 n 4 m测 O J D 。
黄色 短 杆 菌 L S ( i。 T a , G 4 Bo , h 一 3一( 2一T i. ha zy)一L—a nn — r 由新 疆 农业 科 学 院微 生物 所 o1 l ie a ) 提供 。
12 培 养基 .
(. 1石河子 大学 食 品学 院 , 疆石 河子 820 ; . 新 30 3 2 新疆 农科 院微 生物 应用 研究 所 , 新疆 乌鲁 木齐 809 ) 30 1
摘要 : 通过单因素实验对 L一 氨酸产生菌 L S 组 G 4的发酵培养基成 分进 行筛 选 , 确定 了 3个影 响较 大的重要 因素 , 即酵母
膏、 尿素 、 硫酸镁 。在此基础上 , 采用二次 响应 面分析法 进行回归分析 , 到各因素的最佳水平值 。经 5批培养验证 , 得 预测值 与 验证试验平均值接 近。优化后 培养基 组成 为 ( L ) 蔗 糖 10 硫 酸铵 5 酵母 膏 1 , g・ : 5, 0, 0 尿素 12, S . ,K :O . , . MgO 2 2 H P 15 K H O 0 5 N : P . 。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使 L S 2 P . , aH O 0 5 G 4菌株 的 L一组氨酸产量提 高了 1 .5 52 %。
研究 活动 , 由于产 酸率 较低 , 但 尚无 法运 用 于实 际生
1 2 3 基 础 发 酵 培 养 基 ( ・L ) 蔗 糖 10, .. g : 5
( H )S 0 酵母膏 2 , N 2O 4 , 0 尿素 20 M S 4 7 2 . , gO ・ H O
1. 0, KH 2 PO4 1 5, HPO40. Na HPO40. , Ca . K2 5, 2 5 -

响应面法在发酵培养基优化中的应用

响应面法在发酵培养基优化中的应用

北方园艺2009(2):127~129・专题综述・响应面莹在发酵培养基优丫匕中的应用刘志祥,曾超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摘要:介绍了响应面法的原理和实验设计的方法,并对其在优化发酵培养基中的应用做了详细的综述。

关键词:响应面法;发酵培养基;优化中图分类号:TQ920.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i001--0009{2009)02--0127--03响应面法(RSM)是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来拟合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对函数响应面和等高线的分析,能够精确地研究各因子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寻求最优工艺参数,解决多变量问题的一种统计方法[1]。

它可用在描述单个试验变量对响应值的影响、确定试验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描述所有试验变量对响应值的综合影响。

RSM是一种适用性强的试验设计方法,不仅包括试验设计、建模、因子效应评估以及寻求因子水平最佳操作条件等功能,而且具有数据统计处理功能,显示出了其它试验方法如正交试验、因子试验、田口试验方法等所不具备的优点,该法不但具备试验次数少,周期短、精度高等优点[2],而且可以建立连续变量曲面模型;同时,对影响试验指标的各因子水平及其交互作用进行优化和评价,可快速有效地确定多因子系统的最佳条件Cs-s]。

RSM已经在食品、医药、生物工程、农业、天然物提取等领域广泛的应用。

1响应面法在培养基优化中的试验设计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各种有用代谢产物,其培养基成分种类繁多,各成分间的相互作用也错综复杂,因而,微生物培养基的优化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统计中的多种优化方法已开始广泛地应用于微生物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工作中,其中以响应面法的效果最为显著。

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的试验设计步骤为:①利用Hack—ett—Burman(PB)试验确定主要影响因素:PB设计法是一种两水平的试验设计方法。

它试图用最少的试验次数达到使因素的主效果尽可能精确的估计,适用于从众多的考察因素中快速有效地筛选出最为重要的几个因素第一作者简介:刘志祥(1978-),男.在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提取与植物生物技术。

响应面法优化达托霉素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达托霉素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1 3个氨 基酸 的大 环脂肽 类抗 生素 , 在玫 瑰孢 链 霉 菌 中
以非 核糖 体 蛋 白合 成 酶 ( nr o o l e t esn No —i sma p p i y - b d
t ea eNRP ) h ts , S 机制合 成 , 有依 赖 于 C 破 坏病 菌 具 a
细胞 膜 的新型作用 , 此 对许 多 耐药 病 菌 具有 显 著 的 广泛 应用 于工程设 计 、 因 生物医药 等领域 , 取得 了 良好 并 治疗 作用口 。达托霉 素具 有在体 外抗 绝大 多 数临床 ’ 的 效 果 。 叫] 。。 革 兰 氏阳性 菌 的作 用 , 于一 些 可选 择 的抗 生素 很少 对 的耐 药菌 , 耐万 古 霉 素 的 肠球 菌 ( 如 VRE 、 甲氧西 )耐 林 的金黄 色葡 萄 球菌 ( S 、 肽类 敏感 的金 黄色 MR A) 糖 葡 萄球 菌( I A) 凝 固酶 阴性 的葡萄 球菌 ( NS 和耐 GS 、 C )
突变株 , 自行保藏 。 高 氏一 号培 养基 ( 面 固体 培养 基 , 斜 g・L ) 可 : 溶性 淀粉 2 , 0 KNO , S 0 5 K HP 0 5 3 1 Mg O . , 2 O . ,
产 物产 量 ] 。近 年来 培 养 基优 化 方法 已经 由传 统 的
1 5 3 mg・L_ , 8 . 。 较优 化 前 提 高 了 7 . 。 37
关键 词 : l kt B r n设 计 ; 陡爬 坡 设 计 ; 应 面 设 计 ; 托 霉 素 ; 酵培 养 基 Pa et uma c — 最 响 达 发
中 图分 类 号 : Q 2 . T 9O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2 4 5 2 1 )0 0 0 5 1 7 —5 2 ( 0 2 1 —0 4 —0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放线菌素X2发酵培养基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放线菌素X2发酵培养基

从该菌的发酵产物分离提取和纯化其抗细菌活 性物质,经紫外、质谱和核磁共振谱和X衍射等
测定结果表明,该活性物质为放线菌素X2 。但 要作为抗菌剂应用于市场,首先要提高其产量, 因此优化发酵培养基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我 们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链霉菌702产放线菌素X2发 酵培养基,为该菌的产业化开发提供现实依据, 本文报道了这一研究结果。
发酵液效价的测定采用一剂量法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指示菌平板上进行抑菌测定,以放 线菌素X2标准品浓度为纵坐标,以校正后的抑菌圈直径为横坐标,得到放线菌素X2标 准品的标准曲线和线性回归方程。链霉菌702发酵液用无水乙醇稀释浸提,离心。上清 液稀释到一定倍数后,作为抑菌测定液。按照放线菌素X2标准品标准曲线的制备方法 求得发酵液的抑菌圈直径平均值的校正值,再根据相应标准曲线和发酵液样品的稀释倍 数,求得每毫升样品所含的放线菌素X2的单位数。
3.1.2 应用最陡爬坡实验法接近重要因素的最优水平
最陡爬坡的方向可由上述方程及回归分析确定,X2因素 (黄豆饼粉)和X3因素(工业蛋白胨)在99%的概率水平上差异显 著,且系数都为正。这说明,适当增加黄豆饼粉和工业蛋白胨的用 量,对放线菌素X2的产量提高有促进作用。实验设计及实验结 果见表5,从表5中可以看出,第5组实验中放线菌素X2的生物效 价最高,这说明,最优点在第5组实验附近。
1.3 放线菌素X2(含量99.47%):由本实验室提供。
2、方 法
2.1链霉菌702种子培养 取链霉菌702试管斜面制成孢子菌悬液,取适量体积接种于装有20mL种子
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30℃,200rpm回转式摇床振荡培养48h。 2.2链霉菌702摇瓶发酵培养
取适量链霉菌702种子培养基接种于装有40mL发酵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 中,30℃,200rpm回转式摇床振荡培养96h。

响应面法优化地衣芽孢杆菌A2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法优化地衣芽孢杆菌A2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法优化地衣芽孢杆菌A2发酵培养基为了提高地衣芽孢杆菌A2(Bacillus licheniformis A2)发酵液的活菌含量,采用Hackett-Burman设计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

先用Plackett-Burman 设计从8种原料中筛选出对活菌含量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再用最陡爬坡试验及Box-behnken 设计进一步优化。

结果表明,MgSO4·7H2O、酵母粉和尿素是影响发酵液活菌含量的显著因素,优化后的培养基为:可溶性淀粉5g/L,尿素1.29g/L,K2HPO46g/L,KH2PO43g/L,MnSO4·H2O 0.2g/L,MgSO4·7H2O 0.41g/L,豆粕10g/L和酵母粉0.99g/L。

在此条件下,发酵液中A2的活菌含量可以从优化前的4.73×10^10CFU/mL提高到1.30×10^11CFU/mL。

酵母菌的培养大多数酵母菌为腐生,其生活最适pH为4.5一6,常见于含糖分较高的环境中,例如果园土、菜地土及果皮等植物表面。

酵母菌生长迅速,易于分离培养,在液体培养基中,酵母菌比霉菌生长得快。

利用酵母菌喜欢酸性环境的特点,常用酸性液体培养基获得酵母菌的培养液(这样做的好处是酸性培养条件则可抑制细菌的生长),然后在固体培养基上用划线法分离之。

常用的培养基有:(一)麦芽汁培养基的配制1.培养基成分新鲜麦芽汁,一般为10-15波林。

2.配制方法(1)用水将大麦或小麦洗净,用水浸泡6-12h,置于15℃阴凉处发芽,上盖纱布,每日早、中、晚淋水一次,待麦芽伸长至麦粒的两倍时,让其停止发芽,晒干或烘干,研磨成麦芽粉,贮存备用。

(2)取一份麦芽粉加四份水,在65℃水浴锅中保温3-4h,使其自行糖化,直至糖化完全(检查方法是取0.5ml的糖化液,加2滴碘液,如无蓝色出现,即表示糖化完全)。

(3) 糖化液用4-6层纱布过滤,滤液如仍混浊,可用鸡蛋清澄清(用一个鸡蛋清,加水20 m1,调匀至生泡沫,倒入糖化液中,搅拌煮沸,再过滤)。

利用响应面方法优化多杀菌素发酵培养基

利用响应面方法优化多杀菌素发酵培养基

P amaet ago pC roai , h n d 10 2 hr cui lru op rt n C eg u6 0 5) c o
摘 要 : 目 的 多 杀 菌 素 是一 种 由刺 糖 多 孢 菌 发 酵产 生 的大 环 内酯 类 化 合 物 , 是 一种 高效 、安 全 且 低 毒 性 的新 型 生 物 农 药 。 本研 究采 用 响 应 面 方 法 来 优 化 刺糖 多孢 菌 发 酵 培 养 基 ,提 高 多 杀菌 素 的产 量 。方 法 本 研 究 先 后 通 过 部 分 因子 设 计 、最 陡 寻优 和 中 心 组 合 设计 等 几 种 统 计 学 手 段 来 优 化 培 养 基 。结 果 经 初 步 优 化 后 的 培 养 基 ,其 多 杀 菌素 的产 量 达 到 106 / , 较优 化 8. L mg 前 的 151 a提 高 75 .7 l. mg  ̄ 6 %。 结论 响 应面 方 法 是 -  ̄ 有 效 优 化 多 杀 菌 素发 酵 培 养 基 从 而 提 高 多 杀菌 素 产 量 的 方 法 。 8 o o 关 键 词 : 刺 糖 多 孢 菌 ; 多 杀 菌素 ;培 养 基 优 化 : 响应 面法 中 图分 类 号 : O 3 9 文献标识码: A
中 国抗 生 素 杂 志 2 1 年 1 月第 3 卷 第 1期 00 2 5 2
95 4
文 章编 号 : 10 —6 92 1)204 —6 0 188 (0 01—9 50
利用响应面方法优化多杀菌素发酵培养基
Optm ia i n o r e a i n m e u o pi s d pr du to h o h r s ns i z to ff m nt to di m f rs no a o c i n t r ug e po e e

响应面法优化鸡α干扰素工程菌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法优化鸡α干扰素工程菌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法优化鸡α干扰素工程菌发酵培养基陈琼;曹丁;昝继清;李学优;秦鹏;黄秀敏;张宜靖【摘要】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相结合的方式优化毕赤酵母重组菌的发酵培养基,以提高毕赤酵母发酵液的生物量.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优碳、氮源分别为甘油和NH4H-2PO4;然后,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及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并结合Design Expert统计分析软件构建响应方程.利用该方程预测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方:甘油46 g/L,NH4H2PO4 14 g/L,K2SO4 18 g/L,MgSO4 15 g/L,CaSO4 1.0 g/L,KH2PO4 5 g/L,KOH1.5 g/L,初始pH6.96,PTM1盐4.4 mL/L.此条件下毕赤酵母发酵后湿重具有最高值为175.54 g/L,生物量比优化前提高了50%,并且培养基成本低廉,成分简单,方便调控,适合大规模发酵生产.【期刊名称】《中国饲料》【年(卷),期】2019(000)011【总页数】4页(P28-31)【关键词】响应面法;鸡α干扰素;重组毕赤酵母;培养基优化【作者】陈琼;曹丁;昝继清;李学优;秦鹏;黄秀敏;张宜靖【作者单位】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63;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63;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63;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63;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63;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63;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7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是一类较早被人类成功改造、高效表达外源蛋白的系统,利用该系统表达外源基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是实现外源蛋白大规模生产进而推动其实现商品化的重要方法(Yu等,2018)。

干扰素(IFN)是一类能诱导人及动物细胞产生多种广谱抗病毒蛋白的类激素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功能。

响应面法优化多杀菌素发酵条件

响应面法优化多杀菌素发酵条件

4 . g , etn 1. /, MM 2 g , bo . gL f hmel O/, ( H)S 4 . /, S 401/, a 0 gLad 1 8/ dxr 36 L P 0/ E i 31 /, s a lgL N 42 5 L Mg0 . L C C 3 / n 9 L i g L s i O 1g g 3
Ab t a t B e p n e s i e t o s t e f r n ai n mae a swe e i v siae n p i z d T e sg i c n mp c s r c : y r s o s u f e meh d , h eme t t tr l a o i r n e t t d a d o t g mie . h i n f a ti a t i f co f t e d f r n e e t t n c n i o s l c s ,d xrn a d Ebo ,w r c e n d a d i e t e y P a k e — a tr o h i e e t f r n ai o d t n ,g u o e e t n i s e e s r e e n d n i d b lc e t f m o i i i f B r a x e i n tl d sg . e e e t g t e b s e p n e a e , r u h S e p s c n ah De i n T e l v lo u m nep r me ga e i n T n s l ci h e t r s o s r a t o g t e e t As e t P t sg . h e e f h n h s n f a tfc o s wee f rh r o t z d u i g c nr l c mp s e d sg . e o t z d me i m a s fl ws l c s i i c n a t r r u t e p i e sn e t o o i e in Th p i e d u w s a ol :g u o e g i mi a t mi o

响应面法优化β-胡萝卜素液体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法优化β-胡萝卜素液体发酵培养基
维普资讯
第2 6卷 第 3期 20 0 7年 5月
食 品 与 生 物 技 术 学 报
J u n lo o inc n o e hn l g o r a fFo d Sce e a d Bi tc 0 o y
Vo . 6 No 3 12 .
应 面 实验 。运 用逐 步 回归分 析 法 ,获得 胡 萝 卜素产 量 与柠 檬 酸 、 籽 油、 豆粉 的 最优 回 归方 棉 黄 程 , 分析 了各 因子 间 的交互 效应 。 最后 , 且 通过 岭脊 分 析 ( d ema ) 到 胡 萝 卜素产 量 最大 值 Rig x 得 时的 组合 为 :柠 檬 酸 3 1 / L、 籽 油 l . 8g d .0g d 棉 12 / L、黄 豆 粉 2 5 / L。 胡 萝 卜素 产 量 可 达 .4g d
Ma. y 2 07 0
文 章 编 号 : 6 3 1 8 ( 0 7 0 — 0 50 1 7 — 6 9 2 0 ) 30 9 — 5
响应 面法优化 胡萝 卜 素液 体发 酵培养基
廖 春 丽 , 余 晓斌 , 刘
( 江南大 学 X 业 生物 技术 教 育部 重点 实验 室 -

苏 无锡 2 4 2 ) 1 1 2
摘 要 :用响应 面法 对三 孢 布 拉 霉 ( a elati oa) 体 发 酵 胡 萝 卜素 的 培 养基 进 行 了优 Blk s rs r 液 e p
化 。首先 用快 速登 高路 径逼近 胡 萝 卜素最 大产量 区域 , 然后 根 据快 速 登 高 法的 实验 结 果进 行 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b t a t Re po e u f c me ho ol gy s r c : s ns s r a e t d o wa u e t op i z t f r e t ton s sd o tmie he e m n a i me u di m o f c r t ne p od to b ak s e r s r a o e r uc i n y Bl e l a t ipo a. I t e i t p i z to s e n h fs o tmia i n t p, t p t o t e s he a h f s e pe t a c ntwa s d t pp o c he o i s e s u e o a r a h t ptmalr g on o h  ̄c r t ne pr du ton The e i f t e/ a o e o c i . n The r s ns e po e s r a e x rm e t u f c e pe i n wa pe f m , a c r n t t r s t f t e e t s e . The ptma s ror c o di g o he e ul o s e p s a c nt o i l

响应面法优化香菇多糖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法优化香菇多糖发酵培养基

最佳组
5.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组成

5.1Box-Benhnken实验设计与分析: 依据Plackett-Burman实验和最陡爬坡法实验确定的因素与水平。 采用Box-Benhnken实验设计对产多糖发酵培养基进行3因素3水平 的响应面分析实验。 响应面实
验中心点
表5 Box-Behnken 实验 设计及相应结果


在获得非线性回归模型和响应面之后,为了求得培养 基最佳浓度,对所得的回归拟和方程分别对各自的变 量求一阶偏导数,并令其为得到三元一次方程组,求 解此方程组可以得到最大多糖量时的最佳条件: X1=0.5066(2.2533%) ,X2=-0.0488(0.9756%) , X3=0.0144(0.0993%) ,Y=2.2487g/L。所以产多糖最 高时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2533%,鱼粉 0.9756%,VB1 0.003%,NaCl0.8%,MgSO4· 7H2O 0.1%,FeSO4· 7H2O 0.04%,KH2PO4 0.0993%,初 始pH值5.5。
4. Plackett-Burman优化培养基实验设计

4.1 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主要影响因子
本实验选用N=12的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对葡萄糖(A)、 鱼粉(B)、VB1(C)、NaCl(D)、FeSO4(E)、MgSO4(F)、 KH2PO4(G)和初始pH(H)8个因素进行考察,每个因素取高(+) 低(-)两个水平,高水平约为低水平的1.25倍,响应值为总粗 多糖产量(Y),实验设计见表1,因素水平取值、效应及显著性 分析见表2。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香菇多糖发酵培养基
主要内容


1.香菇多糖与提取方法简介 2.Plackett-Burman设计法与响应面分析法 3.实验材料与方法 4. Plackett-Burman优化培养基实验设计 5.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组成 6.结论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红谷霉素发酵培养基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红谷霉素发酵培养基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红谷霉素发酵培养基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红谷霉素发酵培养基
在摇瓶条件下,对链霉菌702发酵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培养基组成对产红谷霉素影响进行的研究.试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摇瓶发酵培养基,利用全因子实验设计筛选出对链霉菌702产红谷霉素重要影响因子黄豆饼粉和工业蛋白胨,应用最陡爬坡实验法接近重要因子的最优水平,然后应用中心复合设计确定重要因子的最优水平.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玉米淀粉20g,玉米粉2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0.3g,蛋白胨9g,黄豆饼粉23g,硝酸钾2.5g,硫酸铵2.5g,豆油5mL,氯化钠3g,碳酸钙6g,定容至1L.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其发酵液红谷霉素效价达到1,500μg/mL,比优化前提高了3.08倍.
作者:熊智强徐平涂国全 XIONG Zhi-Qiang XU Ping TU Guo-Quan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南昌,330045 刊名:微生物学通报ISTIC PKU英文刊名:MICROBIOLOGY 年,卷(期):2006 33(4) 分类号:Q939 关键词:链霉菌702 红谷霉素发酵响应面法。

响应面法优化恩拉霉素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法优化恩拉霉素发酵培养基
Technology 科技 分析与检测
响应面法优化恩拉霉素发酵培养基
□ 许铭玉 王小琴 冯疆涛 罗文伟 李 虎 邢雪岩 新疆阿克苏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 要:本试验通过 Box-Behnken Design 中心组合试验对出发培养基 X24 进行优化,选取玉米粉、黄豆粉、硫酸铵、 葡萄糖 4 个因素建立模型,对菌株 TCCC 21101 进行发酵测活并进行验证试验,最终得到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即玉米粉 7.88%、黄豆粉 2.82%、硫酸铵 0.4%、葡萄糖 0.6%、硫酸亚铁 0.01%、L- 乳酸 0.2%、碳酸钙 0.5%、耐高温 α- 淀粉酶 0.07% 和豆油 0.05%。该培养基发酵测活得出抑菌圈直径的大小约为 19.35 mm,其效价约为 4 147 U/g,对比工业发酵培养基, 该培养基配制简单,成分廉价易得,较适合实验室研究用。
1.1.1 试验菌株 产恩拉霉素的杀真菌链霉菌 TCCC 21101;生物测定指示菌枯草芽孢杆菌 CMCC(B)63501, 以 上 两 株 菌 均 由 应 用微生物与酶工程实验室保藏。 1.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参见文献 [8]。 1.1.3 培养基和溶液 GYT 培养基,参见文献 [8];种子 培 养 基, 参 见 文 献 [8]; 发 酵 培 养 基 X24: 玉 米 粉 8%, 葡 萄 糖 0.5%, 黄 豆粉 3%,硫酸铵 0.4%,玉米浆粉 2%, 碳酸钙 0.5%,豆油 0.05%,耐高温 α淀粉酶 0.07%,灭菌前 pH 为 7.0 ~ 7.2; 抗生素检定培养基:25 g/L。以上培 养基灭菌条件均为湿灭法。121 ℃、
关键词:恩拉霉素;响应面;发酵培养基;抑菌圈;效价
恩 拉 霉 素, 是 1966 年 自 日 本 兵 库县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杀真菌素 链 霉 菌(Streptomyces fungicidicus No. B5477)发酵获得的次级代谢产物 。 [1-3] 恩拉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特别是有害 梭状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响应面法优化酵母增殖培养基

响应面法优化酵母增殖培养基

Optim ization of Yeast Culture M edium by Response Surface M ethod
NIU Xiyue ,REN Xiaopu ,YE Lin ,LAN Hongzhu and XU Qian ,。 (1.College ofLife Sciences,Tarim University,Alar,Xi ̄iang 843300; 2.Key Lab ofDeep-processing
酿酒科技 2016年 第4期(总第262期)·LIQUOR—MAKING SCIENCE&TECHNOLOGY 2016No.4(To1.262) DOI:10.13746 ̄.njkj.2015476
47
响应面法优化酵母增殖培养基
牛希跃 ,任 晓镤 ,叶 林 ,兰鸿珠 ,许 倩 '
(1.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 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2.南疆特色 农产 品深加工兵团重点实验室,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摘 要 : 为评价培养基成 分(碳 源、氮源、生长 因子 等)对酵母茵 生长量 的影响 ,利 用PlackeR—Burman实验研 究主 要影响 因素 ,经最陡爬坡 实验确定各 因素峰 值 ,再利 用响应 面法优化 主要 影响 因素。结果表 明,最适培养基 配方为 蔗糖 58 g/L、苹果 汁 22mL/L、蛋 白胨 12 g/L、马铃 薯 汁 10mL/L、酵母粉 10 g/L、氯化钙 0.1 g/L、磷 酸氢二钾 1 g/L, 在 pH4.5条 件 下 28℃ 培 养 24 h,酵母 菌 的 生 长量 为 8.8748 cfu/mL。优 化 后 的培 养 基 与 传 统 的 YPD培 养 基 (8.5543 cfu/mL) ̄B比 ,酵母 茵 菌数 提 高 明 显 。 关键词 : 酵母 ; 培养基 ; PB设计 ; 响应 面 中图分类号 :TS261.1;TS262.3;Q93—3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9286(2016)04—0047—04

响应面法优化生香酵母C42增殖培养基

响应面法优化生香酵母C42增殖培养基

达到1 . 2 6 x 1 0 C F U / mL , 比优 化前 的活 菌 数7 . 6 5 x 1 0 C F U / mL 提 高 了6 4 . 7 %。
关键词: 生香 酵母 ; 培 养基 优 化 ; 响应 面法 中图 分类 号 : T Q 9 2 文 章编 号 : 0 2 5 4 — 5 0 7 1 ( 2 0 1 7 ) 0 3 — 0 1 0 3 — 0 6 d o i : l O . 1 1 8 8 2 / j . i s s n . 0 2 5 4 - 5 0 7 1 . 2 0 1 7 . 0 3 . 0 2 2
ir f s t l y pe r f o r me d t o s e l e c t he t o pt i ma l c rb a o n s o u r c e ,n i t r o ge n s o rc u e a nd i no r ga ni c s a l t . The s i g ni ic f a nt f a c t or s wh i c h a fe c t he t g r o wt h o f a r o ma - p r o d uc i n g y e a s t C42 we r e il f t e ed r o ut t h r o ug h he t P l a c ke  ̄一 Bu r ma n e x pe r i me nt s ,a nd t h e n he t a r oma — p r o d uc i n g y e a s t C4 2 me d i u m f o m u r l a wa s o 1 9 一
G UO K a i y u a n , K ANG C h u n y u , L I Z h i h u F , XU H o n g we i , S U N S i mi n g , R E N B e i l e i , MA We n , L I Y i n g  ̄ u n , T AN J i a n x i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放线菌素X2效价随实验条件的改变差异很大。通过 SAS Version 6.2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得到一次拟合回归方程为: Y=186.85-1.621 X1+11.95 X2+13.51 X3+0.38 X4
由表4可知,F检验非常显著,用方程描述各因子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时,其 因变量与全体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且X2因素(黄豆饼粉)和X3因素(工 业蛋白胨)对链霉菌702产放线菌素X2影响极显著,而其余两因素对链霉菌702产 放线菌素X2影响不显著。
从该菌的发酵产物分离提取和纯化其抗细菌活 性物质,经紫外、质谱和核磁共振谱和X衍射等
测定结果表明,该活性物质为放线菌素X2 。但 要作为抗菌剂应用于市场,首先要提高其产量, 因此优化发酵培养基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我 们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链霉菌702产放线菌素X2发 酵培养基,为该菌的产业化开发提供现实依据, 本文报道了这一研究结果。
4.2 经优化的培养基组成后, 链霉菌702摇瓶发酵产放线 菌素X2的产量提高到1500µg/mL,较培养基组分优化前 的 367µg/mL提高了3.08倍。因此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培 养 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验方法,但此研究仅限于摇瓶发酵,
3.1.2 应用最陡爬坡实验法接近重要因素的最优水平
最陡爬坡的方向可由上述方程及回归分析确定,X2因素 (黄豆饼粉)和X3因素(工业蛋白胨)在99%的概率水平上差异显 著,且系数都为正。这说明,适当增加黄豆饼粉和工业蛋白胨的用 量,对放线菌素X2的产量提高有促进作用。实验设计及实验结 果见表5,从表5中可以看出,第5组实验中放线菌素X2的生物效 价最高,这说明,最优点在第5组实验附近。
3.1.4 验证实验
由表8可知,在该模型处做四次试验验证,得出响应量为 1556±100µg/mL,此结果证实了模型有效性及存在着极大值点。
4、小 结 与 讨 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1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培养基配方,筛选出对放线 菌素X2的重要因子黄豆饼粉和工业蛋白胨,并确定了其 最 佳发酵配比,即黄豆饼粉23g/L、工业蛋白胨9g/L。
对方程用MATLAB 6.5软件进行求导,可以得到模型的极值点, 即黄豆饼粉23g/L(x2=1.414)、工业蛋白胨9g/L(x3=-1.414)时生物 效价为1556µg/mL。但此仅为模型预测值,因此需要实际发酵验证, 模型验证及与优化前的培养基比较见表8。数学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 见表7,由表7,回归模型在α=0.01水平上F检验极显著,图1 绘出了方程的三维响应面图,直观的表示出了最大值点。
3.1.3应用中心复合设计确定重要因素的最优水平
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以黄豆饼粉、工业蛋白胨二因素为自变 量,以放线菌素X2的产量为响应值。对链霉菌702的发酵培养基组成 进行优化。采用中心复合设计,以表5的第5组实验为中心点。 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见6
通过SAS Version 6.2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多项式回归分析,拟 合的二次方程模型为: Y=998.15+94.80x2-290.06x3 -26.16x22-7.551x32 -40.63x2x3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放线菌素X2发
报告提纲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小结与讨论
前言
江西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应用微生物研究室从 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链霉菌,简称链霉菌702, 其所产生物活性物质对棉花枯萎病菌有较强的抑 菌活性,进一步测定它的抗菌谱,发现其所产生 生物活性物质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 细菌,同时还能抑制霉菌和酵母菌。稳定性的研 究测定表明其对热和紫外线稳定,在pH3-pH12 条件下稳定。这些初步研究结果已显示了其作为 抗菌剂的广阔前景。
2.3 链霉菌702发酵液生物效价测定:一剂量法
2.4 实验结果统计分析 采用SAS Version 6.2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和方差分析,
采用MATLAB 6.5软件进行偏导求模型极值。
3、结 果与 分 析
3.1.1 应用全因子实验设计筛选重要因素
选用四因素二水平全因子实验设计筛选影响链霉菌702产放 线菌素X2的重要因素,需要16次实验,中心点做4次重复实验,共 需20次实验。每个实验做三个重复,实验结果中的生物效价取三 个重复的平均值。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见表1和表2。
1.3 放线菌素X2(含量99.47%):由本实验室提供。
2、方 法
2.1链霉菌702种子培养 取链霉菌702试管斜面制成孢子菌悬液,取适量体积接种于装有20mL种子
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30℃,200rpm回转式摇床振荡培养48h。 2.2链霉菌702摇瓶发酵培养
取适量链霉菌702种子培养基接种于装有40mL发酵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 中,30℃,200rpm回转式摇床振荡培养96h。
玉米淀粉10、玉米粉30、黄豆粉10、硫酸铵0.5、碳酸钙6, 豆油2mL/L;
1.2.3 发酵培养基(g/L)
玉米淀粉20、玉米粉20、葡萄糖20、黄豆粉15、硝酸钾2.5、 蛋白胨5、硫酸铵2.5、磷酸二氢钾0.3、氯化钠3、碳酸钙5,
豆油10mL/L;
1.2.4 指示菌斜面、平板培养基:药典Ⅱ号培养基。
1、材 料
1.1 供试菌株
①链霉菌702(Streptomyces 702):由江西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应用微生物实验室分离筛选获得,甘油管保存。②抑菌测定指
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1.2 培养基
1.2.1 供试菌斜面、平板和茄子瓶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
1.2.2 种子培养基(g/L)
发酵液效价的测定采用一剂量法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指示菌平板上进行抑菌测定,以放 线菌素X2标准品浓度为纵坐标,以校正后的抑菌圈直径为横坐标,得到放线菌素X2标 准品的标准曲线和线性回归方程。链霉菌702发酵液用无水乙醇稀释浸提,离心。上清 液稀释到一定倍数后,作为抑菌测定液。按照放线菌素X2标准品标准曲线的制备方法 求得发酵液的抑菌圈直径平均值的校正值,再根据相应标准曲线和发酵液样品的稀释倍 数,求得每毫升样品所含的放线菌素X2的单位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